时间:2024-01-30 14:59:55
导语:在规模经济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规模经济;原因;对策前言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开始通过规模化经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单位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自身影响力,降低企业原材料的购入成本;甚至在一定阶段,会因规模化经营产生垄断的利润。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等因素综合制约,企业在进行规模经济发展中遇到诸多难题,企业规模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一步一步进行发展,最终达到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利润的增多。
一、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集中程度增大,但企业的发展仍呈现规模小、产业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对比,发现国内企业平均规模远远小于国际水平。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0余家重点企业每年所创造的价值仅仅是沃尔玛和通用汽车年创价值总和,我国规模最大企业和世界五百强第一位相比,前者收入仅占后者的20%左右。一个国家经济规模情况和国内企业规模存在紧密的联系,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发展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究其根源企业规模不经济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和生产成本过高,企业无法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原因进行分析:
1、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出现乏力
创新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灵魂都是别人的,企业如何能独立、自主、健康的发展。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例,他们对创新的重视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全球接近75%的新技术都属于他们。
核心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我国进出口贸易,国内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成本低下、技术量不高,经常被东道主国家控诉反倾销。企业想加大自身综合实力,在激烈世界竞争热
2、对规模经济定位不准确
我国当前对规模经济认识不透彻,存在定位错误状况,即评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仅仅依靠企业所拥有的真实财富值。这种定位会从根本上制约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认定是复杂、严肃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单种因素,应由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销售增长率、新产品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共同制约,其中利润这个指标在对规模经济定位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许多企业盲目认为只要扩大企业规模,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于是国内出现很多企业通过收购来达到规模扩大目的,但是虽然企业规模变大,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配置条件的缺失,如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造成企业的平均经营成本很快出现升高情况,出现企业规模不经济状况
3、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企业也进行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金融制度、国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企业的收购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致使一些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在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企业发展中无法可依,使之多走弯路,造成资源的浪费,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三、我国企业摆脱规模不经济的对策
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内部和外部扩张,前者指依靠企业自身技术、资本积累等优势,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后者主要指通过兼并和收购方式达到企业规模扩大。下面针对企业规模不经济出现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1、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同时强化横向发展
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但企业发展道路选择却摆在企业面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专业化,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必须满足:在新行业是否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新行业和主业能否产生互补等。但由于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因此,企业收购和兼并要强化横向进行,使得企业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减少企业盲目进入其他行业,使得企业风险增加,不能形成有效规模经济。
2、完善资本市场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的并购行为均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主要适合于大企业的兼并和并购行为,加大资本市场完善,鼓励国内企业上市,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形成融资、并购机制;国内多数企业规模小、发展慢,还没有达到可通过金融机制实现并购的条件,这也更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巨大潜力和空间,因此,加大对资本市场完善,解决企业发展、并购中存在的筹资问题,促进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购并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燕.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2]董洪昌.对规模经济的几点再认识[J]商业研究,2000第1期.
【文章摘要】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及生均成本的实证分析,对高职教育生产中的规模经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生均成本
1 教育规模经济
教育规模经济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规模经济问题。根据分析,在生产技术、组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投入,就会有一定的产出。通常,成本被用来表示投入的值。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经济;反之,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不经济。
国内对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闵维方、丁小浩等人为代表的北京大学课题组开始对高等学校规模经济和效益进行研究。闵维方分析自1980到1988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依据外延模式发展的,内部效率并无提高,并认为高等学校的合理规模为4000人;2000年,丁小浩在姜力争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等五省高校调查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高校适度规模为8300人左右,并提出学校规模包括院系规模和专业规模都是影响成本行为和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2003年,徐建培对我国70多所地方师范本科院校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逐渐由规模经济过渡为规模不经济,提出过分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并非一种理性的选择。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即如果学校规模适度,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可以达到理想的利用效率,带来更高水平的教育产出。
2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2.1 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总量的实证分析
教育资源投入以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学生成本总额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反之,便是教育规模不经济。
根据对NTFZ学院2003-2012年教育成本的转换计算结果,对学院的教育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和图1数据显示,NTFZ学院2003-2008年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10785人,这也正是我国高职教育快速扩张时期,其间教育成本总额也随之逐年大幅度增长,且其增长率相对略高于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2008年除外,该年学院由于迎评创建,各方面都大幅增加了资源的投入与耗费),主要是因为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逐渐增加,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充,业务范围扩大,日常公共费用开支增加;同时各种教学设施的更新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2009年起,在校学生人数逐年缓慢减少,教育成本总额也表现为以回落为主的变动趋势(除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的比例仍然均低于学生成本总额增长的比例,且差异幅度相当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教育规模不经济现象。
2.2 生均成本的实证分析
生均成本是指平均每个学生分摊的教育成本,在数量上等于总成本除以在校学生总数,它是评价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教育规模经济的标准之一。
根据成本习性分类,教育成本也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等)总额在一定的学生规模范围内是相对固定不变的,生均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与在校学生人数成反比例的变化关系,从而表现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均教育成本应该呈下降趋势。
NTFZ学院2003-2012年生均成本情况如下表:
表2和图2数据显示,NTFZ学院十年间的生均培养教育成本总体上也呈连续递增趋势,表明学院2003-2012年对每位学生平均投入和耗费的教育资源也是不断增加的。一般企业的经营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即当企业的经营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效益。作为特殊产业的教育应该也不例外。从2003-2012年NTFZ学院生均教育成本变化趋势看,没有明显体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即: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均成本不仅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与总成本变化趋势相同,均以上升为主,表明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而衍生了不经济的缺陷。
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不断上升趋势的因素分析
导致高职院校生均教育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为了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强调增加学生的体验机会,增加学生对知识创新方法与过程的掌握,重视学生主体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这些相关改革势必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与耗费,从而增加生均教育成本。
3.2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操作环节,对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更高,要求各类教学实验实训的仪器设备要不断改善,需要更多的物力资源的投入和耗费。
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耗费必然有所增加。
3.4 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生源质量、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教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及物价上涨等诸多因素也会从各方面导致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不断上升。
3.5 投入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一定的浪费或配置不合理现象。
3.6 片面追求招生人数的扩大,无法实现适度规模。
4 结论与思考
4.1 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成本的最小化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总是希望将同类同质产品的成本降得越低越好,这样其竞争力就越强,利润和效益也就可能越高。但是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高职院校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则不以盈利为目的。高职教育首先应该是公益事业,投资高职教育首先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有一定区间限制的,生均成本过高,说明学校在资金利用上存在一定的浪费或不合理,生均成本过低则说明资金投入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今后的发展后劲。在“最小化成本”的驱动下,容易导致高职教育质量的丧失和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高职教育与其社会职责相悖,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可能给整个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成本的最小化,而是要以适量的成本来实现其教育目标,即以适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合格的专门人才。
4.2 只有适度规模的高职院校才能获得规模效益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适当的利用。同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不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能否形成基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高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高职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三是高职教育规模扩大但不衍生不经济缺陷。规模太小,不能充分和适当地运用高职教育资源,使得生均教育成本偏高导致不经济后果;而规模过大,又会衍生人际关系冷漠和行政僵化等不经济现象,只有适度规模的高职院校才能获得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鸣和.教育成本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3]蒋佐斌;常凤玲.高等学校的规模经济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01期
【作者简介】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f(x)段;邹田?x(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0.58,2009年的集中度=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1.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
1.1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衡量和描述企业的规模,说明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合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一般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函数表明,当投入均衡增加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严格的规模经济定义: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产出水平上所获得的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现处处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区间范围内,在任意产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只要增加产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最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他还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业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正是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一定产业在特定地区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2.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规模报酬递减的外生增长边界,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从总体上来看,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以技术、信息、经验等为特征的知识资产具有着公共品与非公共品的双重特性。而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是使得某种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在一个企业的使用并不会妨碍其他企业的使用;二是它不仅不会在使用中受到损耗,恰恰相反,在使用中它会得以改进和深化。这与自然资源在传统物质经济形态中“越用越少”的特点相反。弗里曼认为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因此,知识是一种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资本要素。具体而言,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主要源于知识的MAR外部性。Glaeser等将集群这种外部性归为三类(1992),其中一类为Marshall-Arrow-RomerExternalities(MAR外部性),它是指集群产业所存在的较高产业专业化促进了集群在某个技术领域中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集群中主导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度发达,其创新主要来源于该行业,而其他行业发展则较为薄弱,这些行业对集群产业的创新作用影响较小。它关注的是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知识溢出。马歇尔(Marshall,189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知识溢出,促进了经济发展。阿罗(Arrow,1962)把这种思想理论化。罗默(Romer,1986)用这种外部性思想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并得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断。MAR外部性理论强调区域垄断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垄断的力量能够使知识生产者拥有创新的独占价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就是基于MAR外部性的创新性。知识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溢出,刺激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生产,企业增加了创新经济租,同时也降低了单位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
3.规模经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中的技术学习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知识溢出促进了集群的技术学习,更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可能和强度;同时,规模经济中的企业集聚带来的集群技术又加速了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对规模经济中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降低了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知识溢出可以导致正的公共外部效应,使企业个体可以在投入很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取必要的产业技术信息知识溢出还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缄默性知识,提高企业个体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的可能。由于知识溢出机制的存在,使成员企业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自身和其他成员的知识,而且也更容易使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结合,实现外部知识的内化,提高规模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使得知识得以更有效率的传播,这不仅是由于它拥有的更先进更准确的信息源,也是因为它所提供的更快捷通畅的传播渠道。规模经济内知识的外溢效应,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提高了企业和集聚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了竞争优势。
关键词:长尾理论;范围经济;相关联“冷门”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6101
在中国,“尾巴”一直是一个很敏感、很沉重的话题。当我们还在中学时代时,班主任会对班级里成绩倒数的同学加以责骂,因为他们是班级成绩的尾巴拖累了班级整体的排名。告别学生时代,当我们奋斗在职场时害怕被领导或同事抓住尾巴,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一个名叫克里斯•安德森的人和他的《长尾理论》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尾巴”的认识。
“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对长尾理论的解释。
怎样做到边际成本递减呢?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一个很具优势的特点就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而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
1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的特点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而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生产方规模经济。个性化定制要想成为经济,它的生命力在于普及。一个不为众人和市场所知的个性化产品,内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经济”。而长尾则是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形成的规模优势。
在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总规模很大,但单品需求量较少的需求长尾,也就是90%以上的小批量产品,被生产者砍掉了。而互联网时代,这个长尾规模成功的“复活”了,长尾以其总量上的而非单品上的规模巨大、成本极低,实现了不同质的需求加总后形成的表现在总营业额、利润上的突破。
2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
范围经济就是解决协调问题的经济,是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需求方规模经济就是范围经济。也就是偏重品种,区别于传统的规模经济。很多研究经济学的人发现,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与钱德勒的世界名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写法上虽南辕北辙,但在内涵上却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可以说,规模经济就是短头,范围经济就是长尾。前者是分工,后者是融合。前者指向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后者指向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大,协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在生产水平低时下降是因为专业化增加,而在生产水平高时成本增加是因为协调问题增加。这是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十三章中谈到什么是规模不经济时接触到的实质性问题。所以协调创造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抵消交易费用。
范围经济就是解决协调问题的经济,是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分工的本质是品种越少,协调成本越低;融合的本质是品种越多,协调成本越低。
3如何抓住长尾市场――抓住相互关联的“冷门”
对于如何抓住长尾市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了三项原则:
(1)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获得。(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2)将价格减半,现在让它更低。(Cut the price in half. Now lower it.)
(3)帮我找到它。(Help me find it.)
实际上,“长尾”理论是统计学中帕累托分布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但它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即“二八定律”的颠覆。它很好地描述了诸如亚马逊和淘宝网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的成功所在。然而,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对“冷门”的准确把握。
安德森说的冷门,实质就是指关联、协调。思路其实是:多品种=冷门;多品种协调是长尾。而这个冷门在一定的深入理解后,其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集聚后的协同。协调、融合、集聚的对象才是人们说的多品种,引申成单一品种(大热门)之上的所谓的冷门。这个冷门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不那么需要,不那么值钱的小量产品。事实上,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冷门,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比如,一种小批量汽车的车模,是冷中之冷,但是对拥有这种车的车主来说,价值却可以很高。它对不相关的人没有价值,而对于相关的人却是超值的。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有价值的小事物融为一炉积攒成大利润,这就涉及到刚刚谈到的多角化协调的问题了。
波特还将关联具体分为三类:市场关联、技术关联和生产关联,它们都与专业无关,而是相反的资源共享,或者说是打破界限的融合,是范围经济的效益之源。“市场导向的多角化战略致力于向共同的买主、分销渠道或地理市场推销新产品,以便获得市场关联的好处。生产导向的多角化战略致力于使用共享的生产价值活动生产出相似的产品”。这与钱德勒有关资源共享的分类异曲同工。
然而,人们一定会思考:这种从对协调要求较低的单一生产、规模经济,向对协调要求较高的多种经营、范围经济的转变,是受到什么压力和挤压才出现的呢?
环境的变化往往减少对现有产品的需求,并产生密切相关的产品的市场。基本的技术革新(例如,电子和内燃机)、人口统计的变动、战争和经济萧条,都影响着产品市场。此外,随着对现有产品需求趋平,以及随着生产能力变得与现有需求一致或超过了现有需求,这时,对于新产品的探索就会加紧了。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会从大热门的短头,被挤压到少数热门已经饱和。人们进入长尾这样的范围经济,除了需求的拉动,还有供给方面的推动。促进多种经营最通常的激励因素是企业主要职能单位――生产、经销和研究现有范围经济的潜力。而这三个方面与波特分析的关联的三个方面也是对应的。今天看来,最大的推动力量、导致质变发生(指范围经济由从属力量变为主导力量)的力量,应该还是互联网。
长尾不是让你放弃主流,而是告诉你应该挖掘那些被忽视的资源,它不仅仅是一个现象、一类效应,更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畅销商品带来的利润越来越薄;愿意给长尾商品机会的人,则可能积少成多,积累庞大商机。长尾理论不只影响企业的战略,也将左右人们的品味与价值判断。大众文化不再万夫莫开,小众文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唯有充分利用长尾理论的人,才能在未来呼风唤雨。
4长尾理论在中国商业上的实践
近年来,安钢物资供应处在保持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安钢“系列阳光采购法”。
在2010年上半年三类物资招标中,又对捆绑招标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下面就安钢实施的捆绑招标法作一介绍。
一、产生背景及简介
最低价中标法起源于美国,至今已应用了百余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也明确规定,“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为最低价中标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尽管质疑不断,最低价中标法仍然成为许多招标项目首选的招评标方法。
但是,最低价中标法在品种规格多、采购批量小的物资上使用将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高。以安钢的三类物资采购为例,其主要包括三类土杂、三类电料、五金工具、水暖管件和小标准件5类产品,4 000多个品种规格,每年外购资金1 000余万元,品种规格多、价值低。前期由于采取传统的最低价中标法,同一家品牌的物资常由多家供应商中标,每个供应商只能供应其中的几个品种,导致供应商在对生产厂家的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采购价格升高;生产厂家对供应商发货时物流成本升高;部分供应商因中标品种少导致送货批量太小,造成送货成本升高。供应商的所有成本必然会体现在其报价上并转嫁给用户,从而导致安钢的采购成本升高。
捆绑招标法就是依据规模经济理论,将招标物资划分为若干个标段,把一个标段的所有物资捆绑在一起由一家供应商中标的招评标方法。它同时具有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和招标采购的竞争性,可以有效降低供应商的综合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安钢采购成本的目的。
供应商的综合成本构成可以简化为:供应商综合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送货成本+资金成本。
二、理论基础
捆绑招标法是规模经济理论和物资采购相结合的产物,是规模经济理论在物资采购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合理捆绑,可以在供应商各成本环节上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供应商的综合成本。就物资采购而言,规模经济包含供应商的采购规模经济和供货规模经济两层意思。供应商的采购规模经济表现为对同一个生产厂家进货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其在对生产厂家价格谈判中的地位,增强话语权,获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更快捷和更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货规模经济表现为其送货物流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的降低。实质上是提高了人员和运输车辆的作业率,降低了平均成本。当然,捆绑招标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价格竞争,压缩了供应商的利润空间,有助于安钢采购成本的降低。
三、实施步骤及实现方法
科学合理地划分标段是捆绑招标法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标段的划分要依据规模经济理论,在供应商各成本环节上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综合成本。比如,将品种规格较多且为同一品牌的物资划分为一个标段,可以形成供应商的采购规模经济;将品种多、批量小、厂家品牌不统一的零星物资划分为一个标段,可以形成供应商的供货规模经济。不能实现规模经济的物资不宜与其他物资划分为一个标段。比如硫铵袋安钢每月需要7万条左右,送货也是一次性送到一个地点,如果和其他物资划分为一个标段,既不能形成供应商的采购规模经济,也无助于形成供应商的供货规模经济,反而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增加了采购成本。因此,硫铵袋在这里就属于不能实现规模经济的物资。这类物资一般具有品种单一、资金量相对较大、送货收货方便、适应安钢付款条件4个特点,适宜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标段划分应注意发挥现有供应商尤其是区域商的优势,采购批量较大的不同品牌的物资不宜划分为一个标段。除专用物资外,一个企业的需要量毕竟没有社会需要量大,区域商在对厂家的议价能力方面比一般的供应商要强,一般可以拿到更为优惠的价格、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及时的送货(商一般会有一定库存)和更可靠的售后服务。如果将多家商的物资捆绑后交给其中一家去做,就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甚至可能出现中标单位加价后转包给有优势的商经营、并从中抽取管理费的情况,从而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标段划分好以后,可以根据物资特点选用两种方法实现捆绑招标:一是基准价评标法,二是总金额评标法。基准价评标法就是给每个物资品种设定一个基准价格,供应商报价时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所有物资按同一比例浮动,下浮幅度最大者中标,适宜于招标期内需要量不确定的情况。基准价可参考行业公认基准价格和生产厂家批发价、前期招标价和市场实际价格综合确定。总金额评标法就是由供应商自报单价,标段总价最低者中标,它要求物资品种的数量权重分配必须合理,适宜于招标期内采购数量已经确定或实际采购数量可以准确预计的情况下使用。如果招标数量和实际采购数量差距较大,意味着不同物资之间的权重分配不当,将导致招标结果失真。
四、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三类物资、二类机电、化学试剂、标准气体以及批量较小的钢材等物资。其实,只要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能够降低供应商的综合成本,捆绑招标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物资。
五、应用效果
捆绑招标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供应商的综合成本并体现在其报价上,在物资市场回暖、普遍预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2010 年上半年安钢采购价格加权平均降幅达9.05%,2010年下半年再降3%。此项安钢每年可节省采购资金150万元以上。此外,由于进货渠道相对集中,有助于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降低物料消耗,实现系统成本的降低。
六、关于捆绑幅度的探讨
捆绑招标法对供应商的车辆、人员、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科学划分标段,合理确定捆绑幅度。捆绑幅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过大又受到现有供应商供应能力的限制,导致规模不经济和其他风险的发生。捆绑幅度不应超出现有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否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以资金成本为例,假如供应商自有资金300万元,那么,在自有资金限额以内,供应商的最低盈利预期是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如果经营规模超过自有资金,必须从银行贷款甚至进行民间借贷,那么,供应商的最低盈利预期肯定不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或民间借贷利率。由于银行存款利率、银行贷款利率、民间借贷利率一个比一个高,因此,当捆绑幅度超过供应商自有资金限额时,将使供应商在资金成本上变得规模不经济。捆绑幅度过大还将导致供应商之间的恶意竞争,加大采购物资的质量管理难度和违约风险。捆绑幅度过大,本来正常的招标可能会演变为供应商之间的生死之战,未中标的供应商,尤其是依靠安钢生存的供应商,可能会面临转行倒闭的风险,为了中标,他们往往被迫大幅压低报价,在市场行情上涨、面临亏损时,可能会出现物资质量降低、合同履行难度加大等问题。捆绑幅度过大意味着较高的进入壁垒,从而限制了新供应商的进入,导致供应商队伍相对稳定、竞争受限,甚至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加大供应商管理的难度。总之,捆绑幅度的确定,既要考虑规模经济的客观规律,又要兼顾现有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不能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在充分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促进供应商之间的合理竞争,避免发生质量风险和违约风险。
内容摘要:义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兴商建市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贸工联动,该模式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外部规模经济角度解释了义乌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并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规模经济 外部性 义乌模式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不邻边,不靠海,发展经济的自然禀赋并不理想。然而,义乌却选择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方式来发展小商品流通业,一举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依靠规模经济创造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之路。这种化不利为有利、以逆向思维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同时,该模式所蕴涵的风险,也给我们带来诸多警示。
义乌模式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的“兴商建市”,使义乌经济走出了一条商业带动工农业的发展之路。以小商品批发市场为标志的商贸圈建设、小商品市场建设贯穿于义乌经济发展的始终。
义乌商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与对外辐射作用是义乌模式的精髓。在巨大销售量吸引下,义乌周围数十公里内布满了各种加工企业,当地工业迅速崛起。近年来,义乌的袜子、服装、饰品、玩具等产品,有不少已占领了全国1/3的市场份额。每年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带给参展企业巨额订单的同时,也带动了县级城市义乌的饭店业、餐饮业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其独特的商业旅游,义乌国际商贸城现已成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4A级”旅游景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商品市场建设。
义乌模式也是一个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没有遵循常规的“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渐进式发展顺序,而是从农业直接跨越到以商贸业为主的阶段,通过拉大第三产业框架,逆向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义乌一直是一个农业穷县。从80年代初开始,义乌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小商品市场起步,并一直以小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直接带动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等为小商品市场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对第二产业的需求,促进了“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推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同步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反过来为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支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义乌从一个农业穷县一跃而成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20位的县市,其独到的发展思路功不可没。义乌正是利用了商业的快速集聚效应,成功地探索出了以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义乌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义乌模式挑战传统商圈
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一个并不具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的县级市以市场建设为龙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然有其成功秘诀。按照传统观念,义乌并不具备发展商贸的优势。传统商圈的布局要么在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消费中心,要么在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生产中心,并且交通、通讯便捷。应该说,国内有很多比义乌更具自然禀赋的区域,而义乌却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浙江经济圈黄金点,值得深思。
(二)外部规模经济造就义乌竞争优势
义乌市场的兴起最初是抓住了改革的机遇,资源禀赋的劣势锤炼了义乌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义乌能在各地后起的商业大潮中屹立潮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规模经济。运用外部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义乌市场竞争优势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优势的原因。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即随着整个市场规模扩大,该市场内各个商家的单位交易成本将会降低。这是因为:第一,规模扩大可以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该市场内的商家有可能享受到高效率、集中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二,规模扩大可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共享,专业人才的集中;第三,规模扩大易于传递新信息,有利于知识积累。
产业集聚是形成外部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强化了竞争优势。义乌的产业集聚经历了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义乌的产业集聚主要是横向的商业集聚,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与各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90年代初以后,商业集聚效应向纵向延伸,带动了工业集聚。
1.横向集聚。横向集聚使义乌市场的规模效益得到了充分显现。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现代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了突出的市场集聚效应。在国内市场建设尚处于争议之际,义乌人基于传统的商业文化和当地政府的开明决策,率先树起了小商品市场大旗,产生了洼地效应;而在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兴商建市之时,义乌商圈又以加速度方式进行规模扩张,且连续保持了全国商品交易额排行榜首地位,其规模之大、声誉之高、小商品品种之全、商品销售区域之广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市场;当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大规模建市之时,义乌市场又开始了迈向国际化经营的步伐。目前全球20强海运集团已有8家在义乌国际物流中心设立了办事处,使得义乌在2005年底的每天出货量达到1000多只集装箱,仅此一项就使义乌的物流成本比其它外贸城市低30%左右。2005年,联合国在义乌设立我国首个采购信息中心,使义乌在成为继我国国家机关采购基地之后,又成为联合国物资采购重要基地。沃尔玛、麦德龙、欧尚等全球零售业巨头也纷纷到义乌举办采购说明会,义乌正逐步成为国际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平台。
2.纵向集聚。纵向集聚又对义乌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小商品制造业的兴起,商业发展不断向工业发展传递。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声名鹊起,义乌的制造业也经历了从分散到集聚直至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的过程。在商品市场发展的初期,义乌周边交通较发达的乡镇首先接受义乌商品市场的辐射,开始发展加工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义乌的制造业也开始高速增长,形成了专业村的分工集聚格局;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当地政府“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等战略的推动下,义乌制造业快速向工业园区集聚,并涌现出衬衫、袜业、饰品、拉链、小五金、工艺品、印刷与毛纺等十多个优势产业,形成小商品制造业的群体规模优势。
横向集聚与纵向集聚的良性互动大大巩固了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义乌经济的竞争力。
义乌模式的启示及其拓展
(一)义乌模式的启示
义乌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走出了一条利用外部经济性跨越自然禀赋束缚的经济发展之路。从义乌的经验看,以商促工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工业化基础落后的地区。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风险小,资本积累快,而且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基础设施等条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也远远低于对工业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发展第三产业对起始条件的要求较低。
义乌模式推广前景广阔。义乌模式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优势,而这种优势是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兴商促工”引导产业集聚得以实现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各地区的市场基础建设和交通已获得长足发展,使得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借鉴义乌模式的条件基本成熟。同时,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许多地区在国际化竞争平台上借鉴义乌模式,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从另一方面讲,义乌模式也不能盲目复制。义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模经济,先人一步是取胜的关键。义乌以商业发展为龙头的成功,在于市场的快速扩张产生了显著的集聚效应,创造了低成本优势。
(二)义乌模式的挑战
外部规模经济在给义乌经济发展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专业分工模式的固定化与可能的效率损失。建立在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可能会导致义乌固定在这种既定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分工模式之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义乌最初通过规模扩张获得竞争优势时,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现有的分工模式。即使当其它地区已经具备了更低成本优势时,义乌仍会为维护其领先者的地位而人为控制成本,造成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损失。
事实也是如此,在商贸业持续增长的背后,义乌模式也凸显出危机: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攀高,科技含量很低的小商品已开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全国各地冒出的与义乌早年相似的小商品市场,已造成这类商品的分流;二是入世之后,国外大型商业抢占和分割城市终端市场,也造成小商品部分市场分流,商品流通业的利润空间在内外挤压下逐步缩小。土地价格迅速攀升,再加上高企的劳务成本,无不对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义乌模式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挑战。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低成本扩张,既形成了义乌模式的竞争优势,但同时又是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传统的商品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随着要素价格的上涨,其发展将放缓甚至衰退。如果不对市场进行创新提升,在目前物流业发展迅速、业态变革加快的环境下,义乌的市场就可能不敌新的商业形态与其它竞争者,就有可能走向衰败。同时,停留在传统制造业上的义乌工业也因加工技术简单而容易被其他区域模仿,再加上规模经济的低成本优势逐步被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所抵消,产业竞争优势也会逐渐丧失。
(三)义乌模式的拓展
虽然规模经济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使义乌经济仍保持较强的动态竞争力,但过渡依赖低成本竞争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必须向深度拓展,重新思考竞争定位,通过模式升级和提升,创造出难以被其他市场所模仿的显著差异性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要从以“商业市场竞争模式”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价值链竞争模式”为主,通过联合或控制“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产生整合竞争力,从“价值链整体运行效率”中谋求更多的利益和规模经营的稳定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大力引进国际大集团采购商和连锁超市来义乌采购商品,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进驻义乌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打造规模优势;在加快产业集聚的同时,通过建立小商品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或特色优势商品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鼓励企业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高义乌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与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小商品生产和研发基地;注重对下游网络优势的维护和完善,通过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同步发展,在巩固现有经营方式和交易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网上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和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继续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
义乌模式的深化与拓展是义乌经济发展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拓展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依靠外部规模经济创造竞争优势的扬弃,是在完成初级积累后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中型和小型规模经营与发展困境及战略选择
1引言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一方面,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初露端倪,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技术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中小企业在新的时期有必要做出新的战略选择,不断地探索、研究,以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
1978年,改革开放成为了以来的第一个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对外封闭的国情,使得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其中,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的特色经营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作用
中小企业在理论上就是中型和小型规模的企业,其特征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不大、销售不大、从业人员不多、管理跨度较小。
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可见,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更是值得人们的关注。
4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中小企业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来看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4.1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十年曲折发展
后的前三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起伏不平的三十年。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小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动荡的发展过程。
4.2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蓬勃兴起
经过三十年的曲折发展之后,即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蓬勃发展的结果,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抹了重彩的一笔。
5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优劣势
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到生存和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除了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利条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依赖其自身的特殊性及相应优势。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优劣势分析研究得出: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少,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员少,市场进退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能更多的接触客户,更快的反应市场,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优劣也是互存的。首当其冲的则是融资难,因为资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诸多研究表明,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融资难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
6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及战略选择
6.1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战略选择,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所具有的一大显著不足。而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通过企业集群化,既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6.2依托大企业、大公司,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
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既有利于改进专业化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6.3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来进行拾遗补阙
论文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如何突出重围成了每个中国企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蓝海战略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蓝海战略的必要性和实施蓝海战略的关键,即双向规模经济。
中国企业实施蓝海战略的必要性
蓝海战略一词来源于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的著作《蓝海战略》。他们将企业目前所用的战略分为“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红海”代表已知的、饱和的市场,利润前景黯淡,恶性竞争激烈;“蓝海”代表未知的、新兴的市场,蕴含巨大的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在步入经济高速公路的同时,产业市场也显得越来越拥挤,加之外资和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对本地市场产生剧烈冲击,竞争趋向白热化。由于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需求增长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相对滞后。因此,用传统竞争方式争夺有限的市场和利润只能令企业陷入“红海”,而解读蓝海战略对于我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双向规模经济:蓝海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商品的价格是在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成本之间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一般为消费者的最大效用)和商品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叫做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一般为商品的成本)和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叫做生产者剩余,即利润。通过两大剩余的此消彼长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消费者和生产者均获得最大剩余。
(一)消费者规模经济—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增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一般情况下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消费产品数量的上升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一规律是建立在人类消费心理之上,人类如果单一地、重复的消费某一个产品则会产生厌倦情绪,达到消费饱和。而当下“简单模仿-批量生产”的模式使得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加深了产品的单一性和顾客的重复感,使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实现消费者效用的规模经济,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客户理念。近代营销理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这里的客户仅仅只是局限于对产品有需求和拥有交易倾向和交易记录的群体。实施蓝海战略必须转变既有的客户理念,将传统定义的内涵扩大。本文将客户分为三大类型:“固定型”即已经对产品形成一定忠诚度和依赖感的客户;“潜在型”包括具有潜在消费倾向(如关联产业的客户)和潜在消费能力(如即将获得固定收入的毕业生)的客户;最后一种是“排斥型”及对产品存在一些排斥倾向的客户群体。
2.实现效用创新。效用是人类的一种主观反应,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一种正常的消费心理体现。如果能够针对人类消费心理的特点进行效用创新就能有效的延缓递减规律。
3.效用增值。最后一种逆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办法来自效用增值,效用增值的基础是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体验经济学派认为,体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帮助消费者发现已经存在却不易被察觉的,能提升消费效用的“感觉碎片”,如西餐厅的灯光亮度、背景音乐的类型等,将这些“感觉碎片”移植入产品中就能增加消费者效用。还有一种指向更为明确的效用增值手段就是开放产品的多方位功能,形成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使得需求方的需求函数相互关联而非排斥。
(二)生产者规模经济—生产者边际成本递减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每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量会不断下降,一旦达到某一程度之后,每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量反而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为了应付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资金投入广告宣传,或者大打价格战。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建立价值评价体系。蓝海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原则中,有两条至关重要—“关注全景而非数字”和“克服关键的组织障碍”,价格战关注的是数字而非全景。
重构需求边界和生产边界。重构生产边界就是追求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原意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有某一企业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成本要低于由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总成本所表现出的经济性。蓝海战略范围经济的实现体现在它专注与整合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致力于大多数客户的共同需求,合并细分市场,整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共同之处来重新定义和整合自己的产品,确定新的生产边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