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时间:2024-01-31 16:36:54

导语:在经济学产生的条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第1篇

【摘要】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消费信贷风险也日益突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行为经济学理论运用到消费信贷研究中。本文对传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侧重分析消费信贷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消费信贷;决策行为;信贷风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SJD209)“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蓉蓉,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与经济、保险理论与保险公司经营。

传统经济学对消费行为决策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重要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其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构成其分析框架的基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效用最大化原则。但是,主流经济学在微观主体的决策分析中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经济世界中的消费者“非经济动机”行为,其理论内核也受到了各种质疑和挑战。行为经济学则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经济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中,将消费行为的分析引领到新的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赫伯特·阿莱斯以及丹尼尔·卡尼曼等行为经济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传统的消费行为分析的有力补充,丰富了对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的“非物质动机”的研究。

一、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经济学也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从研究对象看,行为经济学侧重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由于行为经济学注重分析微观主体的非经济动机或者非物质动机,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更多依赖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中较多采用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等方法。行为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对日益复杂化的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诉求,但是在研究具体方法上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经济学方法,从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行为分析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亚当·斯密则试图采用“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可能会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随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致力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并号称经济学即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框架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上的,因而分析的都是经济动机驱动下的理性行为,而复杂多变的个人心理特征都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忽略或者抽象了。特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乔治·卡托纳及赫伯特·西蒙开始将经济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可以将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追溯到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的提出。随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其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成熟,极大推动了大量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研究,并为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偏误,并进一步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判断模型,从而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断成熟,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不断深入,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金融领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西蒙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并不完全依循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因而经济选择的最终结果完全可能背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最优化均衡点,从而解释了现实中的复杂经济世界。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和发展首先就是建立在对行为人的假设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由于行为人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也可能存在偏好无法排序或者偏好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一) 行为人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假设经济主体都能进行理性决策,即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同质的,具有完备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认为微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理性受到了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而表现为“有限理性”。与此同时,在做出最终的经济决策时,决策情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决策模式等都会对最终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微观主体的异常行为也因此产生,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尽管行为经济学也坚持理性假定,但是认为行为主体的理性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对微观行为主体的假设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同质经济理性人,承认人的复杂异质性和社会性,并且利用心理学构建了自己的分析基础,从而导致了其和主流经济学并驾齐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派。

(二) 偏好的假设不同

主流经济学中偏好是外生的、稳定的,并满足自反性、完全性、传递性和连续性条件,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过程可以概括为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所以,偏好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又一重要基石。以严密的逻辑和数学分析构建的预期效用理论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经典理论。

但是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现实中的人们面临风险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行事,即著名的“阿莱斯悖论”。特维斯基和卡尼曼(1979) 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并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对于偏好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偏好并不是完全外生的,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判断和评价的程序;其次,不同期望的偏好并不可以表示为单纯的概率分布函数,通常还取决于对给定分布函数的描述。他们的研究表明,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的外在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偏好,偏好既不满足完备性假定,也不满足传递性假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诱导偏好会导致偏好反转(perferencereversals)。

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歧就是围绕着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人而展开的,对于前者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行为经济学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观测,发现了在现实世界中,消费者存在的非理性、非自私自利的选择行为,违背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从而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来,合理解释了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阿莱斯悖论”做出了解释。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分别解释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因此对复杂多变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应该互为补充,共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试图将心理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并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提出了认知心理学概念,并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活动可能对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研究中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假设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前景理论”,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世界的描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一) 预期理论

长久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分析的经典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阿莱斯悖论”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期望效用理论和现实世界存在的严重背离。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大量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预期理论,对“阿莱斯悖论”给出合理完整的解答,奠定了行为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主体个人特征共同影响了人类的理性决策,应该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改造。他们认为人类的效用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期望效用本身也是由个体主观认识所决定,因此采用了权重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来描述人的效用。主观价值函数反映了预期结果与人的主观满足大小之间的关系。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效用评价函数是基于S形价值函数中的一个参照点,由于行为决策人更多的表现为“损失厌恶”而非“风险规避”,因而效用函数存在着拐点。所以,预期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分析中的最大不同即对效用的描述。在预期理论中,效用是由价值函数决定;而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是由效用函数决定。

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分析框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①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不是财富的绝对量变化而是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的相对变化量;②同样数量的财富减少引起的痛苦远远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的快乐;③随着离参照点的距离增加,与参照点的差异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以上结论解释了期望理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的分析框架,也是对“阿莱斯悖论”的理论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

(二) 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经历了近200 年的发展,已经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在理论构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学语言构建数量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获得假设推论,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这样研究存在着的不足即往往将个体的心理因素忽略掉了抽象了。虽然同样是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是行为经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类的心理因素,因此往往借助于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因此行为经济学偏重于动态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方法。

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分析机制

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消费信贷的产生与扩张是否能够有效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稳定增加,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内很多学者在上世纪末即着手研究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并且也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段验证我国消费信贷的消费需求刺激效应,不少学者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居民的短期消费,但是对长期消费效用不明显。现有的研究结论主要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并运用流动性约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提出我国居民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而消费信贷的产生可以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当期消费。

传统经济学的消费信贷分析框架更多的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异的,都是根据经济利益驱动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消费信贷研究通常认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放松了人们的预算约束限制,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正如上文阐述的那样,人类行为不仅由经济动机决定,也存在其他很多非物质动机。另外每个个体对不确定条件的判断受到各自过去经验判断的影响,尤其受到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点影响,微观主体不应该是同质的经济理性人,而更多的表现为复杂多变的异质性,所以现有的消费信贷分析通常都将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等重要因素抽象或者忽略了,由此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不能很好地刻画微观主体的现实决策行为。本文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个体决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分别探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搭建居民消费信贷的决策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 消费信贷行为的决策机制

根据上文述及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流动性约束理论,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消费信贷的情况下,其消费需求的最终决定即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人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变动、商品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等。而消费信贷产生以后,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当期流动性水平,进而使得消费者存在着新的跨期消费选择,那么增加的影响行为人消费决策的因素有信贷可获得性、消费的时间偏好。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背后存在大量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而且心理因素也会对最终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心理账户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信贷行为主体的微观决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且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消费信贷决策机制。根据上述的预期理论,行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判断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影响,也会受到个人对信息获得以及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风险态度都会影响到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而且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也都是不确定的。另外,行为经济学中的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的财富或者货币收入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效应,消费的时间偏好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消费决策分析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是否存在消费的不同账户划分。具体来说在分析中可以充分调查消费者不同类型消费月支出的平均水平,以及消费者对电子、通信等具有明显更新换代特征商品的消费态度来考察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差异。

(二) 消费信贷行为中的潜在风险因素

第2篇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理论高度抽象

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抽掉次要因素、规定典型环境以突出主要经济变量关系。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之上的。在这一基础之上,该学科大量使用数学工具进行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

2.宏观经济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宏观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然而,宏观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它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有一些理论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3.宏观经济学派别林立

西方经济学是在 16 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从它产生到现在历经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派别林立、观点各异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派别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给初学者造成了众多疑惑与费解。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1.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集体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从而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它是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桥梁。但是,仅仅分析一些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选编本土化案例教材尤为重要。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说服力、现实性、代表性和时效性。在案例教学当中应少讲重在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对于宏观经济学,启发式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循序渐进、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这样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一些结论的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达到开设宏观经济学最主要的目的。启发式教学还包括介绍学生阅读一些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的经济学读物,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得到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更好的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测试,这些小测试的成绩可计人平时成绩,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防止考前突击。

3.其他相关课程的支持

作为经济学各专业基本课程之一的宏观经济学同样也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和理论支撑。随着经济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分析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问题求解,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另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此,在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应开设数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等课程。数学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高度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部分数学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等,可作为选修课有效补充经济数学未能达到的内容。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启蒙课,可以对经济类一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先入为主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为他们后续系统学习经济学的知识打好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

1.市场失灵理论。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出现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以市场机制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形态,市场机制是由价格机制、供给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发挥作用的市场调节手段。市场经济最初形成于西方社会,它的形成与发展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因此被西方的经济学界公认为是最高效的市场调节机制。然而,市场经济给西方国家带来的也并不全是高速的发展,伴随着它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至今仍是困扰西方国家最大的难题。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甚至会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市场失灵。

按照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其分为三类:

(1)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充分具备的情况下存在的市场失灵。这种情况下的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市场竞争机制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造成社会贫富的差距;市场无法在推动经济高速运行的同时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

(2)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条件达不到完全竞争的程度,因而市场机制会由于其内部机制不健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种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结果。西方国家较为成熟和完备的市场多表现为此种状态的失灵,表现为垄断、经济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信息的不完备性等问题。

(3)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自身的不完善造成的市场条件对理想状态的严重偏离。此种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往往还不具备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具体表现为市场发育不完全,市场信号失真,行政权力肆意干预市场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失灵理论。针对以上市场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失灵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在市场以外寻求一种另外的力量辅助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于是政府干预被引入市场,政府也以克服市场失灵这个理由获得了广泛的经济职权。作为一种相对超然于市场的力量,政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市场失灵问题,如公共物品的供给、通过对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制定经济政策或者运用经济杠杆来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等等。

可是,随着政府干预经济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市场失灵并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范围的扩大,干预程度的加深而完全消失,反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失灵现象————即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利益并不等同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干预经济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假设之上:即政府所追求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一致性,其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服务于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个假设在现实中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政府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其本身就是实现统治阶级各方面统治目标的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官员,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如政府机构往往会追求预算最大化,为了获取任职或者连任而成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第二、政府机构的效率问题。政府是一个非市场机构,其收入来源于税收,支出则用于公共开支,缺乏象企业那样的硬预算约束和硬市场约束,因此政府在做出一个行为时,往往把眼光更多的放在获得预定的目标上而忽视对行为成本的计算;

第三、政府经济行政权力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扩张性和容易滥用性是权力与生俱来的性质,政府经济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削弱市场对社会经济自发调节的作用,甚至发生政府对市场的挤出效应,取代市场发挥作用。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国家过分干预,往往还会促使国家急功近利,把一些反危机措施用来对待日常的经济问题,其结果反而引起更加严重的‘综合症’”。

第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在政府干预中仍然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刺激和相应的约束,加上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广泛私人利益的存在,政府要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十分困难的,获取信息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政府并非必然比私人经济主体具有信息优势,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进行决策。第五、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一样都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去弥补市场缺陷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结果。

二、经济法功能的二重性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 经济学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107-02

一、经济学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存在许多问题:

(一)知识方面

我国目前的经济学教学中,学习和使用西方主流的微观经济理论已经成为风气,但是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是在马歇尔的微观经济理论之上,强行与其徒弟凯恩斯(当然还有其他凯恩斯学者的完善和综合)的宏观经济理论相互综合而成。市场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理论与市场存在严重缺陷的政府干预理论的结合,在知识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宏、微观是矛盾的、不能相互解释的。

同时,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科,它产生的环境决定了其在资本主义的适用性,是西方特定文化和环境下的产物。所以,它在某些方面是体现了人类的共性,具有其科学性。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等国情、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在我国又是不适用的。况且,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在西方也得不到实证的支持。

因此,西方经济学是存在一些知识性的问题的,其正确性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受到质疑。我们不能在教授课程时给学生一种西方经济学是无所不能的完美经济学经典理论,而对其知识的矛盾与缺陷熟视无睹。

(二)应用方面

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缺陷,主要不在于它的理论结论受假设的限制,而在于它的这些演绎前提往往是极其脱离客观实际的,微观经济理论的抽象条件下的理想状态,是它一切弱点的主要来源。

在《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中,艾克纳认为,内在一致性检验只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要证实任何命题,就必须进行三种性质的经验检验,一是相符性检验,这种检验就是确定某一理论的结论与从对现实世界所作的经验观测中能够得到的东西是否相符;二是普解性检验即鉴定理论是否能够包容与所研究的某种现象有关的所有已知是事实;三是精练性检验,其目的是确定理论结构中任何具体要素(包括内在假定)对与说明经验观测的东西是否必要的,不必要的标准是该去掉的,去掉该要素并不影响该理论的解释能力。

例如,流行在经济学界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核心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基本要素是:1.一组无差异曲线,这种无差异曲线是建立在各种假定的效用函数的基础上的;2.一组连续或光滑的等产量曲线,这种等产量线是建立在各种假定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的;3.所有不同厂商和行业的一组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4.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的全部投入的一组边际产量曲线。而实践证明:这四个基本要素,即无差异曲线、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缺乏经验数据的支持,是经不起相符性检验的,当然更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已为我们的经济现实所证明。

这些错误的思想和方法一旦形成,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理论的健康发展。同时伴随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各区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也受到了挑战。因此,一切也要因时因地地加以调整,而不能框用经济学的教条知识。

(三)方法方面

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最形似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其严格的数理论证,周密的逻辑推导,经常给人以唯一正确答案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用数学推理的科学性来证明经济理论的科学性,而忽视了社会学科的科学性标准与自然科学有着较大的不同。这种倾向,容易造成我们应用方面的忽视经济理论适用的社会性前提,单纯地用自然科学的判断标准来判断社会科学的真伪,这需要我们在经济学教学中予以克服。

例如,微观经济学中均衡价格的推导证明了市场价格的唯一性或几个价格的确定性,其论证的数学严密,经过瓦尔拉斯、阿罗、德布鲁等人的完善,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但是它还是与我们现实的价格存在矛盾;宏观经济学广泛流行的IS-LM模型在我国却被证明是错误的等。因此,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严密的数学论证有促进其科学性的一面,但也更容易形成伪科学,更容易形成经济学理论的误学滥用,对实践造成严重的损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提醒学生加以注意。

(四)解释能力方面

西方经济学是以制度既定为前提的,而我国是一种转轨经济。对此,西方经济学的解释能力有限。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给转轨经济开出的药方也被前苏联、东欧地区证明是失败的,这也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对于为什么会存在分工、市场为何出现、怎样出现、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等问题,西方经济学也避而不谈,视其为既定条件。

在解释优化和组织方面,以华裔学者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提出了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的思想,使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利用文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是最优的角点解;第二步,对剩下的每一个角点解用边际分析来求解,求出每一个局部最优值;第三步,比较各角点解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值,就可产生整体最优解。这样就同时解决了最优化和组织两个问题。

总之,任何的经济学知识都存在着与实践的对接问题,任何一种理论也都有其局限性,而这些只能通过经济学能力的思维来解决,对于经济学创新和转轨中的中国尤其如此。因此,知识是基础,是手段;思维是方向,是目的。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从教材的理论部分着手

教材的理论部分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是基本的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在介绍一个理论的时候,切勿就理论论理论,而应首先介绍该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再介绍先前的经济理论在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经济学家为解决问题是怎样对先前的理论加以发展,然后系统性地提出理论来的。

在理论的介绍中,严格、科学地说明理论的假设(包括经济学中一般常用而隐去的隐性假设和列出的显性假设)、内容、利弊和理论怎样从所发现的现实现象中提炼,并且怎样又回到现实中去。并说明每条假设的具体作用,即为什么需要该条假设。

这样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从中找出理论的缺陷,并加以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即使达不到发展理论的目的,这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养成在注意到理论和现实的问题时自行解决的习惯,而不至于束手无策。

(二)从教材的应用部分着手

在经济学的课程中,各门课程的应用部分与理论部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了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划分。我们这里举例的西方经济学就属于理论经济学。在介绍应用部分的内容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它应用的前提、应用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解决。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例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外贸过程的单证,通过实物的认识来熟悉外贸活动,并告诉他们各种单证在外贸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可以的话,通过讲解一些外贸争端的小故事,学生更容易领会。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外贸活动来掌握知识。

在应用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经济活动来熟悉经济活动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单证和可能产生的各种经济问题,并初步掌握解决的办法,养成一种灵活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从身边的经济现象着手

教材上的内容,无论是理论部分,还是应用部分,都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而学生最感兴趣的通常是身边的一些经济现象。因此,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就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或国家重大的经济事件或经济政策加以分析,将经济学的知识理论渗透其中。诱导学生,使其逐渐认识和掌握利用理论对周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对教学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该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经济学知识的运用,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因此,它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张:知识是基础,是手段;思维是方向,是目的。通过三位一体,即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身边的经济学的综合运用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学习能力,从而使我们的经济学教学能够跟得上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步伐。

[ 参 考 文 献 ]

[1] 左大培.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缺陷[J].管理世界,2003,(3).

第5篇

关键词:批判实在;本体论;主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35-06

经济学是由世界观、科学理论、政治思想、公共政策和逐渐被认识到的其他真理构成的。仅仅把某种取得主导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当成必然的选择,不仅是狭隘的而且对经济学发展也是不利的,市场观念中竞争意识的匮乏和垄断的形成会导致理论的衰落。学科中不同流派之间的交流与辩论一直存在,不同的流派可能都抱有把其他流派纳为自己分支的想法,从而使自己成为整个学科结构中的主导者。“批判实在”作为一种科学哲学,已深深渗透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就经济学领域而言,“批判实在”仍处在繁荣发展期。经济学中的“批判实在”正在成为一个“大事件”、一种“运动”。“批判实在”经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劳森对当前的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当代的学术经济学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批判实在”经济学研究把大量精力放在对主流理论进行批判和经济学重建的研究上。基于科学认识主流经济学和促进经济学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批判实在”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作一些分析。

一、“批判实在”的核心观点

“批判实在”是为理解巴斯卡(Bhaskar)对社会科学的哲学贡献而对他的两个术语“先验实在”和“批判自然主义的融合”。“先验实在”和“批判自然主义”观点分别出现在巴斯卡的两部著作中。在第一部著作中,巴斯卡问道:给定知识是可能的且有意义的,那么对世界本身的预设如何?从而在科学知识和其所解释的对象、自然世界同研究它的方法做了区别。在《自然主义的可能》中,巴斯卡的问题是:是否可以像谈论“自然规律”一样谈论“社会和人类行为规律”?进而将思想与对象的区别扩展到社会实践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区别。如同社会结构不能化约为有关他们的知识一样,社会结构也不能化约为特殊的实践或规则,社会结构由人的实践来生产,结构本身不是固定的,而具有突现性质。两本著作中的核心问题为理解“批判实在”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批判实在”论者的核心观点包括三方面:

(一)分层本体论

巴斯卡将知识的对象分成两种,即“不变的实存对象”和“变动的认知对象”。前者指独立于人类描述之外存在的世界,后者是描述或解释前一种知识对象的人为产物,包含已有的各种假设、定律、模型、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等等。知识对象的划分为理解“批判实在”的本体论主张奠定了基础。“不变的实存对象”由三个并非同时发生且无法相互化约的层面组成,分别是“经验层面”、“实际层面”、“实在层面”。经验层面指人们感知事物的领域,经验指可观察的。经验领域不能穷尽世界中发生的所有事件。事件指事物中的实质变动,事件会在不被察觉中发生。因此,并非所有发生的事件都被人们感知。在经验层面与实际层面之下,是独立于感知或知识之外的“机制”,“机制”是“事物起作用的方式”。

巴斯卡对超验实在进行了概括,“超验实在论认为科学知识的对象是那些产生现象背后的结构与机制,以及科学所需的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知识。这些对象既非经验论所认为的,只是单纯的现象;也非观念论者所认为的是理性建构并赋予现象之上的,而是一种更加持久的、实在的结构,它不但独立于人的知识、经验之外而存在,同时也独立于人得以获致它的条件之外”。

(二)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批判实在”认为,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中的各种系统大多为“开放系统”,而非“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的区别是理解“批判实在”本体论主张的关键性辅助概念。科学研究建立的“封闭系统”,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研究对象(事物)无实质性变化,从而“机制”能顺利启动、前后一致运行;二是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其他对象(事物),均被排除或被控制,从而使得研究对象的“机制”的启动与运行能够独立于其他对象的各种“机制”。一个系统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就成为“开放系统”。

只有在“封闭系统”中,才会有“每当甲事件发生,乙事件便随之发生”的恒常联结关系。在“开放系统”中,不能将因果关系解释为“事件序列间的恒常联结”关系,或“事件序列间的规律性伴随”的关系,而应该解释为“产生”或“造成”某一结果(或事件)的变动关系。“批判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研究重复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试图改变“开放系统”中的事件序列,以求在人为的“封闭系统”中,独立出一个“机制”,使它不受其他“机制”的干扰,从而检验特定“机制”在特定事件序列中的作用。

在“开放系统”中,各种事物或结构的“机制”彼此互相影响,特定事件发生时,有些“机制”虽然存在(或启动),但由于相互抵消而失去作用,有些“机制”则发挥显著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特定事件的发生上,究竟哪一个或哪一些“机制”发挥了显著影响,大多随情境变动而变动,并无一定的规律性或固定的重复性。社会结构由一系列的内部关系组成,机制存在于结构中,透过其他外部关系、偶然条件和不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可产生不同的结果。

(三)社会结构与突现性质

巴斯卡把超验实在的观念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首要任务就是对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解析。在巴斯卡看来,社会结构不但是人类行动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人类行动的“再生结果”。巴斯卡指出:“所有的社会结构,比如经济体、国家、家庭乃至语言,都依赖或预设了社会关系的存在,这些关系包括像资本与劳动、长官与下属、父母与子女等。这些关系先于进入这些关系的个人而存在,而人们的活动一方面再生了这些关系,另一方面也转化了它们,因此它们本身便是一种结构。而实在论正是要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社会关系的结构上——这些结构不仅是理解社会事件与趋势所需的解释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那些意欲寻求解放受剥削与压迫情况的社会活动的焦点”。

“社会世界”或“社会系统”是个体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是“能够随着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动而变动的一个复杂整体”。社会不仅由个体组成,而且能展现出有别于个体性质的新性质,“批判实在”称之为突现性质,突现性质是从个体之间各种关系中突现出来的,不可化约为个体性质,也不能从个体性质出发加以预测。根据巴斯卡的观点,社会世界的突现性质,有“活动依赖”、“概念依赖”、“时空依赖”三种。社会世界“活动依赖”的突现性质指社会结构的存在并不独立于其所影响的行动;“概念依赖”的突现性质指社会结构的存在并不独立于行动者的观念;社会世界的“时空依赖”的突现性质指社会结构只有相对的持久性,其所显现的趋势不具有时空不变的普遍性。社会结构突现性质的三种依赖关系使社会科学家必须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客体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有所变化。研究者的首要目的在于找出这些存在于内部关系中的因果机制及因果机制间如何相互作用而造成特定事件的发生。

总体看,“批判实在”坚持的核心观点在事实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即把本体实在论、判断理性和认识论相对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本体实在论主张真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我们有关世界的知识和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相同的,我们无法把真实化约为有关真实的知识。判断理性认为我们可以就知识做出判断,如果我们有关于真实的某些部分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就哪一种理解是更好的做出理性的判断。认识论相对主义意味着我们的判断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视角深受我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我们无法一般化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的推论会根据研究对象的变化而改变。

二、主流经济学的典型特征

分析“批判实在”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首先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哪一种经济学观念构成主流(或正统)经济学呢?它是由诸如数学语言表述的理论或新古典假定的使用等客观标准来定义呢?还是由诸如与处于主导性的专业组织、会议和刊物的联系等社会学标准来定义呢?事实上,定义主流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定义主流或正统经济学的工作经常是由异端经济学家或经济思想史学家做出的。在主流内部一般来说只关心经济学的定义,而不大关心主流或正统的定义。在有关主流或正统经济学的认识上,有三种观点较为突出:

(一)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为现存经济体制的运行辩护

主流经济学坚持“在抽象掉‘摩擦’、‘失败’等情形后,‘市场机制’总产生有‘效率’的结果”。坎斯(Kantch)指出“主流经济学的整个事业在于表明自由放任产生最优结果”。主流经济学持久不变的信条是“对私利的追求和市场的自发秩序一起将会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二)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是主流经济学的本质特征

这种观点是大多数经济思想史学家所坚持的观点。拉泽尔(Lazear)认为,主流经济学有三个基本主题:“首先,经济学家假定个体从事最大化的理;第二,经济学坚持均衡作为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一部分的重要性;第三,经济学家特别强调明确定义的效率概念”。萨缪尔森说,“把经济学和社会学区别开来的就是在效用(选择理论)框架下定义的理性和非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理性被定义为最优性,即效用(利润)最大化,虽然存在各式各样的挑战,但这种观点仍然成为一种规范。经济学家把理性定义为“最大化某些东西”,“理性选择的科学或用经济术语表示的理性成为经济学的标准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主流经济学也在发生持续的变化,主流学者很多时候接受对它的批评,并做出基本的改变。柯兰德(Colander)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主流经济学开始离开严格的神圣的三位一体——理性、自利和均衡——迈向更加折中的立场——有目的的行为、文明的自利和可持续”。但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主流的本质,它们愿意接纳的只是那些“来自主流内部的异端”的批评意见,或可以用主流方法处理的“来自主流外部的异端”的某些观点。

(三)数理模型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突出特征

经济思想史学家认为,仅从涉及的内容上或分析经济现象时所持的视角方面已很难定义主流经济学了,因为更加精巧的数学模型和理性选择分析使主流分析扩展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因此,更多的学者是从方法的角度概括主流经济学的典型特征。摩根和帕尔曼(Morgan Marietta and Mark Perlman)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它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上,“作为美国经济学当前的主流,新古典思想源自马歇尔、杰文斯、埃奇沃斯和威克斯蒂德对功利主义和边际主义与数学的(科学的)表述之间的综合”。数理模型的构筑已成为当前主流经济学的突出特征。考虑到经济学发生的变化,有些学者认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已不再是能对经济学家的活动进行描述的经济学的定义了,更好的经济学定义是,“通过经验上可检验的模型研究经济和经济政策”

三、“批判实在”对主流经济学本体论假设、演绎主义、形式主义的批判

主流经济学的确给经济学带来精确的分析工具,但由于对市场的叙述将研究对象加以固定化,造成经济学研究忽略了对研究对象属性和本质的分析。“批判实在”的主流批判围绕主流方法的本体论假设、演绎主义、形式主义等方面缺陷展开。

(一)经验实在与深层实在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遵循不同的研究范式。科学实践的结构是由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理论构成的。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中,本体论是区别不同研究范式的基础。因为无论科学家和实践者是否意识到他们所坚持的本体论,“所有的社会理论都受本体论的重大影响并由具体的方法所塑造”。

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批判实在”认为主流经济学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忽视了经济学研究中的本体论问题。在劳森(Lawson)看来,“声誉不佳的实证主义科学概念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放弃了明确的本体论推理”,从而隔断了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性;第二,主流经济学建立在一种存在缺陷的本体论基础上。“批判实在”认为主流实证经济学坚持的本体论是“实在就是你观察到的”。“批判实在”论者认为主流经济学隐含的本体论是由原子般的、经验性事件构成的。更准确地说,实在是由两个领域构成的,“实际的”和“经验的”,前者由事件和事物的状态构成,后者是人类对他们的体验。因此,实际的事件被认为和有关他们的经验感知共存,从而实在被认为是感知到的。或者最起码的是在特定条件下被感知的,对一个事件的解释需要去理解其他被感知的事件。一般化的科学知识只有在这些事件之间产生稳定的联系模式时才能获得。“批判实在”反对这种经验本体论,因为这种本体论容易产生谬误。巴斯卡认为,经验实在论者(尤指实证论者)的谬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错把存在化约为知识的认识论谬误,即把存在或者当成只是知识(或者是由知识所建构),或者认为可用有关客体的知识来分析。巴斯卡称这种谬误为“实在的去实在化”。二是错把知识化约为存在的本体论谬误,即认为知识不过是其客体存在的简化,或认为可以客体存在来分析。巴斯卡称这种谬误为“科学的去社会化”。

因其经验本体论的取向,主流经济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寻找事件之间的恒常联结关系上,结果产生了“批判实在”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使用适合于封闭系统的方法研究开放系统中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各种事件背后的机制的研究。

(二)演绎方法与封闭系统

“批判实在”不支持标准化的方法或任何特定的研究方法,认为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客体的本质。因为社会科学家没有办法像自然科学家通过实验构造出研究客体的结构和因果机制,他们只能透过抽象和概念化研究客体的特定方面,认识客体运作的过程。

主流经济学对经验本体论的坚持,表现为对特定解释方式(演绎主义)的坚持。经济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解释方法是演绎法,即解释一些事物是从一系列初始条件、假设、公理和法则或一些其他事件的恒定的联结形态中推断出某种观点。依照演绎主义的方式,要解释某事件就是推断出对此事件的一个说明。这种推论由原始与限定条件开始,加上“只要A事件发生就会发生B事件”这种普遍规律而来,这种普遍性的前提是:事件间的恒常联系所产生的系统是封闭的。恒常联结的存在意味着现象背后的结构是固定的。但对经济学来说,事件的恒常联结仅能在封闭系统的“观念的试验”中产生。“主流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假定来获得这种事件常则性的”。但“世界不只是由事件和事物的状态以及我们有关它们的经验而构成,而是有潜在的结构、力量、机制和趋势构成,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们都在支配或推动真实的事件”。

对经验实在主义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个体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这种视角出发就丧失了推断因果、力量、本质或中间结构存在的逻辑基础。劳森说:“简单地说,即使对演绎解释方式的依赖在主流经济学中表现的不总是那么明显,但它也没有被否定。在科学研究中对这种方法的中心性和一般化假定实质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任何试图对其进行的辩护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劳森认为正是主流经济学对演绎方法不加批判的接受使其处于不堪一击的状态,无论是在主流方法自己还是它的目标上,尤其是主流无法提供对社会现实令人满意的解释。

(三)形式主义的认识论

主流经济学对特定方法的坚持和对象本质的忽视,实质上造成本体论屈从于认识论。“批判实在”论者认为演绎主义导致了对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的经济行为的滥用。数学是一种语言,它可以帮助也可以限制使用者的思考。在最好的意义上,它使人们可以更加精确的方式思考功能关系,并通过简化的模型技术使特定的概念能以一种精确和清晰的模式被表达和理解。经济学中数学的启发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有用的智力工具,但当这种方法施用于它并不适合的研究对象时,可能产生更多的不良影响。

主流经济学的数学推理或数学演绎关注事件间的恒常联系,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检验或预期其相关性。在这种封闭体系中结构关系是稳定的,因此可以用函数的关系表现出来。而社会表现出这种封闭的特性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社会因素总是流动的、冲突的、变迁与发展的。一些描述社会行为的参数,即使根据过去的资料而言是可估计的,也不能认为未来它们会发生在同一社会情境中。第二,形式主义研究方法实质上试图用研究封闭系统的方法,模型化具有开放本质的研究对象。劳森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存在缺陷的原因在于“数学方法在它们并不适合的场所的使用”。社会集体与制度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在数学形式可表达任何实体之前,必须有些“超数学化内容归入其间”。第三,“批判实在”论认为社会科学处理的是复杂且持续演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且具有学习能力的个体,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所以试图通过稳定形式的函数关系预测人类和经济行为是存在缺陷的。

(四)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新视角

“批判实在”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另一个重点表现在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以及理性选择方法实质上否定了个体选择的可能性的批判上。

在行动者和社会结构的关系上,一直存在“微观对宏观”、“个人主义对结构主义”和“行动对秩序”等争论。主流经济学坚持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性选择理论。“批判实在”认为即使是最成熟的理性选择理论也无法真正理解人类个体的本质。主流经济学建立在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实证主义假定世界可以被从原子般的事件的层面加以理解,强调独立于价值与概念的原子般的事实,实证主义主张孤立的个体是社会真实的最终构成部分,从而人成为“同质经济人”而不是“社会动物”。霍奇森(Hodgson)指出理性选择方法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表明累积性的技术和习惯,而不是逻辑演绎或理性思考,总是成为社会变迁的原因。从而,经济“远不是个人主义的原子和他们之间的互动”。

“批判实在”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批判可以在其对个体和结构的分析中加以理解。在经济学研究中,“批判实在”论者劳森特别强调人类的实质性选择和动机。他认为,第一,在“批判实在”看来,人是复杂的动物,受到各种各样心理状态、变化着的哲学观点的影响,这将导致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会有不同的选择。第二,人是社会动物,他们将受社会形成的欲望(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宗教和制度信念)的影响,这使无法用纯粹的自利的术语表达的最优结果来代表人类的选择。第三,人类不是单纯被动的被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动机,且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能主动地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人最大化利润、效用或福利的假设,和人类的实质选择能力并不匹配。

劳森对人类主动选择能力的强调和人类的实质性选择所受到的限制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个人动机还是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都无法单独决定个人的行为,因为两者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个人的动机和行为再生产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社会结构和关系限制了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决定了社会缓慢、持续的变动。“批判实在”对个人和社会结构与关系的理解,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个体原子论的观点,也区别于制度学派对个人行为对社会结构依赖的看法。从这点看,主流经济学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坚持在“批判实在”看来存在重大的缺陷。主流理论家强调理论选择,但从根本上是“否定人类选择的”,因为在他们“形式主义的模型中无法允许选择的存在”。

四、结论

第6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规范个人主义;方法论

新制度经济学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同汇,说明必然还有与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想要清楚区分的其它一些种类的制度经济学。事实确实如此。这些形形的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上半期曾卜分流行,随后这些旧制度经济学被视为非理论和描述性经济学而为人们所摈弃。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多地运用规范分析相比,旧制度主义者却偏爱于与德国历史学派类似的实证分析而受到排斥。

1.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思路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两种主要的研究思路径渭分明:第一种研究思路侧重于在假设特定的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的不同选择。这一研究思路回答以下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什么情况下最小化?在何种条件下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由此,制度安排由简单的企业和市场的二分法转变为通常称为混合体的一个连续体系也就是选择更加细分的公司治理结构(例如长期契约),对此我们通常采用所谓“混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二种研究思路不再认为制度是既定的。这一研究思路感兴趣的是确定在各种不同制度条件下制度安排对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解释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环境发生的变化。这一思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比对制度环境的研究更深人,特别是企业理论。在众多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种研究思路的代表作中,留下了一个公开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是基本地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研究范式和仅仅只分析研究了许多迄今仍为主流经济理论所忽视的问题,还是它确实是一个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兼容的完全新的研究范式。

2.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是基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的,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相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当然, 这并不是说所有社会层面的可观测的经济绩效是个人行为的预期结果。许多经济绩效是人的行动而非人的设计的结果。那么,揭示导致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的规律性是社会科学家的中心任务。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进行实证分析, 而新制度经济学涉及一套社会的根本规则—宪法—的那部分主要要进行规范分析。大多数规范分析的宪法经济学的支持者认为:不仅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 假设存在) 并被合法化的制度。因此,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被称为规范个人主义。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都试图实现其效用最大化。他们被处于假定信息完全对称的状况,知道他们能采用的各种理性选择,并能实时和无成本地估计到所有可能的后果。KrePs(1990)曾经写道:“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预测将会发生的每件事和有选择最优行动方式的能力。所有的这些都在他们一眨眼的工夫中完成并且是没有任何成本的。”这一假定与现实生活是不相符的。随着将不确定性引人了经济学:“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不能预测世界可能呈现的所有状态,行为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行为期望大小的一种状态。”他区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种不确定性是指事件可能发生几种的可能性的概率。因此他认为在有风险的状况下计算期望值和应用传统决策理论是可能的。

交易成本最初是由 引人经济学的。它的基本定义为市场交换的成本。它们的引人为企业的生存给出了一个基本原理。如果市场像通常假设的那样是有效率地(和无成本地)运行,那么根本就没有企业生存的任何理由。稍后把交易成本描述为“搜寻与信息成本、议价与决策成本、检验与执行成本”。交易成本的概念是与有限理性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如果从传统的完全理性概念出发,交易成本只会是大于零的。这样,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交易成本越高,市场交易行为就越少。这不仅可应用在消费品的交换上,而且可以应用在许多投资决策上。进而,交易成本的概念也被引人了政治市场的交易分析中。这表明政治市场是比普通的商品市场更易于出现无效率的状况,因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相互的交易对象与个人对自己的承诺保持诚信相比更难测度。

3.实证研究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首先,识别性相关性和一致性问题。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大致划分为:

(1)假设制度是既定的并寻求制度的绩效。

(2)试图解释制度的出现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更, 并确定那些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

对这两者而言,具有识别制度和确定其相关性的能力是关键。一般认为,制度定义为由规则(内部制度)及其执行(外部制度)两部分组成, 那么这两部分都必须能够识别。表面L 看来, 对外部制度的识别似乎相对容易:规则和违规制裁的内容常常会成为正式法律的一部分,因而是可以确定的。然而,这种方法在许多情形下,对于识别制度的实际功能是相当有限的。例如,尽管制度形式相同,但违规制裁(假设是公法) 的各种可能性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在私法领域,形式相同的制度应用不同,接受赔偿的办法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先假设尚未存在可用来规范诸如商品交换等相互影响的内部制度,再进一步假设参与者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尚未察觉,那么他们会做出以一下抉择:

第7篇

摘要:经济学方法论是指导经济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阐述经济学方法论内涵、范畴,提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对经济工作者研究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科学哲学;启示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身处中国纷繁芜杂的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经济工作者如何探明这些复杂经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一般性经济规律,以及是否能借用对已有经济事实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这都成为我们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出发点。

一、经济学方法论内涵及范畴

经济学方法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学方法论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种原则,广义上则包含着什么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具体来讲,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围绕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回答,即如何衡量与选择经济理论。换句话讲,有无一套标准来区别开“科学的”与“非科学的”理论?如果有,用什么标准?或者如何从所有理论中鉴别出哪种是“最好”的。现实意义上,这套标准就成为经济学家在建立与发展理论时必须遵守的方法规则。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家面对经济理论难以消解的现实,试图提出自己的尝试性解释,也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和把握。经济学方法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亓学太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主要探讨经济学知识的性质、认识论地位以及获得途径等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阶段划分以及主要思想

针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阶段划分的问题,国内学者并无统一的看法,傅耀按照科学方法论的内在逻辑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即前实证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证伪主义阶段和历史主义阶段。亓学太则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将经济学方法论划分为两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方法论研究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繁荣时期。以下以傅耀的四阶段划分法来了解各时期的主要经济学方法论思想。

(一)前实证主义阶段

前实证主义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是一种不定型的、朴素的、自发的阶段,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启迪了人们思想的火花。

(二)实证主义阶段

实证主义阶段是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第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表现形态的发展阶段。比如这一时期,西尼尔将李嘉图的抽象法发展到当代意义上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

(三)证伪主义阶段

波普尔证伪主义在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经济哲学界,引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形成波普尔证伪主义流派的重要学者是哈奇森、布罗格。布罗格与哈奇森在解读与应用波普尔思想过程中着重吸收了其证伪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波普尔的理论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证实是评价选择理论的唯一尺度。但波普尔否认这种理论,强调“休谟归纳问题”使得达到经验证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本无法证实一个理论,即使它在十万次检验中被证实了,没有人能够保证它在十万零一次会继续被证实。但相反,只要有一次被证伪,我们则完全确信该理论是错误的”。因此,评价选择理论“不应当根据逻辑客观主义所主张的‘证实’而应当根据它能否可被‘证伪’”。

在证伪主义传统中还有部分学者坚持拉卡托斯的科学思想。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本质上是一个研究程序,其基本前提与假定虽然被质疑但却仍占据主流,这种事实可以用“硬核”来解释(这些基本前提与假定正是新古典研究程序中的“硬核”)。但多数经济哲学家对拉卡托斯的理论持批判态度。他们否认主流经济学研究有什么“硬核”,而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取得了所谓的“经验前进”也表示怀疑。

(四)历史主义阶段

历史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经历了从旧历史学派到新历史学派、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变迁。但在主流经济学派眼里,都被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制度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更多地专注于从历史资料的归纳中总结出带有一般性的规律,因为他们对实际历史的看法就持有这样一种归纳主义态度。无论制度经济学派还是新制度经济学派,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紧密的学派,十分类似于肇始于库恩的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传统,他们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形成一个稳定的“科学共同体”。这种特点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三、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启示

经济学方法论应该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林毅夫认为,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经济学本体,也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所做选择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描述。对于任何现有的理论,都应该将其视为可能对、可能不对的“前识”。在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要以“常无”的心态,从现象本身出发,去发现谁是决策者,他面临的限制条件和可能有的选择是什么,说明他为何在这些条件下,做了我们观察到的选择。

(二)理论构建是一个往复循环过程

我们学习现有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有成就的经济学家是如何构建理论的,学习著名的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从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关键限制条件的能力。关于构建理论方面,他给出了建议:第一,在建立经济学的理论时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第二,方法论规范化的第二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从而更进一步去了解经验现象,再根据经验现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

(三)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

对于如何构建的问题,张五常也提出了看法,他认为“事实是不能解释事实的”。“当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时,就要有一点理论,并且加上些条件上去,然后来解释这个事实。可是解释这个事实的理论是有系统的”。他提出“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从整个科学方法来说,一个极端是套套逻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殊理论,理论分析应该从一个极端开始或者从另外一个极端往中间走。

(四)理性使用数学工具

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经验表明,数学工具在分析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但是,我们应正确对待数学这个工具,如果仅仅追求数学模型的复杂和艰深,而忽视了理论是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那么一旦数学模型的推论和经验现象不一致,这样的模型充其量只是数学游戏,不能称为经济理论。但同时,数学又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应该让数学为我们的经济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J].东岳论丛,2004,25(5);

第8篇

1.1建筑设计创新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向上联系法律、政治、哲学及意识形态,向下联系环境、资源、文化、历史、心理等,其横向构成生产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并联系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同样,由于建筑学交汇科学与艺术,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以上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独特的关系。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经济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实际的、必须加以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创新不可能脱离区域经济这一大环境:政策法律、经济制度、市场与中介、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经济效率、政府效率、经营效率、科研投入与知识积累等,也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规模、影响力、甚至影响建筑师的学识素养等诸多因素。国民经济、价格水平、贸易交流等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建设投资规模、技术可行性、信息交流等与建筑设计创新相关的诸因素。定价、产量、效益、客户这些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也与建筑师的收入、作品数量、公众接受度等关系密切。“经济学所有的东西都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原则上:就是激励作用。”激励的变化改变做出特定决策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经济学可以解释在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创新者的行为。建筑学与经济学理论发展轨迹有很多相同,都是从开始关注“物”转为后来关注“人”,从关注建立理想化的形而上的理论转为关注于现实的复杂性与可操作的实用性。最终,都关注如何才能满足“人的幸福”。对建筑设计创新而言,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交叉性研究,一直是建筑设计创新持久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1.2研究的意义

1.2.1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许多建筑学理论中,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分析常会考虑建筑史的传承影响、形式、功能、技术、场地、文化甚至是政治状态,但经济因素常被忽略。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经济因素常会对以上因素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建筑师本人的心理意愿、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理和审美趣味。以经济学作为着手点研究建筑设计创新,可以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前人的设计思想及作品产生背景、完善建筑设计创新的分析方法。

1.2.2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

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脱离不了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指建筑师个人的学识素养、性格天赋等,“外因”是指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社会环境条件。这些社会环境条件与经济有着紧密的关联。建筑师需要透视世情、掌控“外因”、因时而动、因势而发,才能发挥其“内因”。理清经济对于建筑设计创新“内因”、“外因”的种种影响,可以从新的角度更加深刻地探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生成机制。

1.2.3运用经济学方法丰富建筑设计创新理论及策略

对于建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理论的研究,应该顺应社会以及建筑学科发展的潮流。在全球基本已步入到工业化商品社会的今天,建筑设计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从经济学角度探研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伴随采用模型、图表、公式等科学理性手段,并力求使该方法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可以使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理论研究更加贴近于现实、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可能途径。

1.2.4以经济学视角深入分析建筑设计创新的应用

在近现代经济社会中,建筑设计创新成果已经成为了一种商品或带有经济属性的产品,不仅与市场有关,还涉及需求(客户)、供给(创新者)两个方面。其中的需求包括购买愿望、购买能力、炫耀性与基本性消费、需求量、潜在的偏好(生活方式、宣传、消费风气)、消费预期、其他产品价格等;其中的供给包括创新的目的、设计管理水平、设计手段、收入、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等许多经济因素。只有了解建筑设计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现实,才能有效地将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建筑设计创新。

2建筑设计创新经济学研究的可行性

2.1研究方式的可行性

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建筑设计创新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建筑设计创新能否用经济学的方法如数字、符号、公式等表达及研究。有人认为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包含着某些神秘微妙的心理活动或情感活动,用公式等方法是难以描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1)意识问题。人们很难洞悉他人的内心活动,但很多人可以通过自我的“意识”感知自身内心活动的复杂与微妙,进而推论人的心理活动是神秘的,但现代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意识”是一种不存在的幻觉,人也很难正确地感知自身的心理活动,所以由此断定人的心理活动神秘不可测度并不正确。2)生理属性问题。虽然数字符号确实无法准确、全面地表达人的思想,即哲学的“能指”与“所指”的不同,但由当代对于人脑独有的:生成性计算、不同概念的融合、运用精神符号、抽象思维的研究表明: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思维和表达是人的生理属性。3)直觉灵感问题。建筑设计创新中,确实存在着灵感、直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也难免会怀疑其产生的过程和效果能否由符号、公式或语言等来表达清楚。经济学家卡尼曼(Gamener)认为人的直觉可以处理知觉、概念并被语言唤醒。直觉既受物理背景影响,也受与历史背景相关的选择性注意影响,是可以用科学形式研究与描述的。现当代一些哲学家对科学方法论的批判和反思,其主要指向的不是手段方法的错误,而是指向结果的不完整和应用的轻率。在建筑设计创新研究中引入经济学方法具有可行性。

2.2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2.2.1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的契合

建筑学与经济学在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和共通之处。1)研究内容相近。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欲望,经济物品或资源总显得不够)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要。建筑设计创新产生于如何运用现有的科技、材料、资金,更有效率、更好地构筑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精神心理等需求的实体空间。2)研究目的相同。建筑设计创新与经济学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现实性需求和欲望。早期经济学关注于“物”的生产、交换、分配,建筑学关注房屋的建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深入,它们都发现了相同的目的,即“人的幸福感的满足”。3)价值取向相同。在经济社会中,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是产品(建筑物)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学所研究的关于产品的种种理论,对于建筑设计创新而言,即使不是全部,但是大多会是适用并具指导意义的。4)创新研究契合。经济学与建筑学的契合,还体现在对于创新的重视。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是为了更进一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的效用需求,侧重于具体创新实践方面的研究;经济学中对于创新的研究则更侧重于创新对生产、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作用。

2.2.2研究问题方法大同小异

建筑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历程与研究方法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总体而言,二者都经历了:1)从求索整体性解决问题的“公理”到承认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从力求简单、明确到承认复杂性与多元性;3)从侧重神性、物性的分析到侧重人性的分析;4)从重视概念性、总体性的“人”到重视个体性的、活生生的人;5)从学科内单一语境研究到交叉融合其他学科的多语境研究;6)从简单的因果论分析到对复杂的关联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这一历程中,主要、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分析的方法,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最终必须应用于实践,需要具有相对广泛的指导性、条理性、可操作性,必须是一种科学化的表述。经济学常常运用数学等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这可以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更加客观、理性。在建筑、经济所处的复杂社会现实中,对于复杂问题中关联要素提炼和简化后再加以分析研究,是可行及有益的。虽然人们已经知道其分析结果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主观倾向也仍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但是这些不完善是可以改进的。

3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途径

3.1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机制

通过研究建筑设计创新产生的经济环境与条件,如社会需求与供给,思想与科技变化的影响,建筑师的个体性动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及服务,以及与经济基础、环境资源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归纳、提炼,参考经济学知识生产函数,如Griliches-Jaffe与Romer等知识生产函数,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创新的特殊性,可以建立一个建筑设计创新产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数据选取、实证方法、误差校正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应用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进一步切实可行、科学理性地评估一定社会区域中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能力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做好建筑设计创新、创造适合建筑设计创新产生和发展的环境,提供比较科学的、具有启发性的指导性意见。

3.2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标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建筑设计创新目标研究中,首先分别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经济目标和建筑目标,并通过研究经济学的建筑成本最小模型与建筑效用最大模型来分析建筑设计创新的经济特殊性。以此为基础,针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建筑目标,从建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建筑要素入手,分析、阐释、论证建筑相关要素与设计策略的适合性问题。然后,以建筑要素目标和设计策略作为变量,以建筑设计创新目标与策略之间的适合作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借鉴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数理推导建筑设计创新目标与策略相适合的最佳状态。由此提出新的建筑设计创新适合策略,揭示设计策略与创新目标适合的条件,以及创新成本与技术有效性的最佳化选择。为建筑设计创新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新途径。

3.3建筑设计创新的应用

通过揭示实现建筑设计创新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其经济复杂性,研究实际设计中影响建筑设计创新实现的经济现实:创新风险、经济外部性、创新交流、选择机制(公共选择机制与民主参与机制)、信息不对称(预期效用、有限理性、信号作用)等方面,以此为基础,运用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取分阶段建构模型再汇总的方式逐步深入探研:第1阶段模型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如何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第2阶段模型研究建筑师的创新风险厌恶度;第3阶段模型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客户建筑效用预期掌握及反映的有效性;第4阶段模型研究建筑设计创新如何有效并具责任感地协调社会公共方、客户方、设计方的利益诉求。最后,综合以上模型,构建一个“影响建筑设计创新应用的数理模型”,为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现实可行性。

4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价值;耗竭性;外部性

中圈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19-02

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资源短缺和大规模浪费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矿业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近些年,世界各国都纷纷致力于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中。所谓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对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生态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矿业城市的发展机会受限制而给予一定的补偿,用于对所造成损失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一般说来,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矿产资源的耗竭性理论和矿产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1 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

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是以地租理论为基础。作为一个古老的经济学范畴,地租最初被看成是农产品价格超过成本和正常理论的余额。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了解释这一余额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垄断地租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即土地级差,是地租产生的原因。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差别,投入等量的劳动和成本,会产生等量不同的农产品。因此,不同的土地会因自然条件的差别导致的成本差别而形成不同的地租。

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平均利润理论以及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并创立了的地租理论。根据产生地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马克思把地租分为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绝对地租,是指无论土地优劣都要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其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级差地租,是指租用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土地经营上的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与李嘉图的观点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土地级差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而不是原因,而垄断才是地租产生的原因。因为在工业领域里,尽管许多相同的产品也存在着由于劳动技能、劳动强度、管理和技术水平等非自然因素造成的成本差别,但这种成本差别会随着市场的竞争而经常产生或消失。相反,由于有限的优中等土地具有“不能被再生产和复制”的特征,因而在优中等土地上所生产地农产品,其成本优势能够长期存在,并以地租形式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经营优中等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是一种稳定的形式,而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上的垄断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随着地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地租被逐渐“普遍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要存在垄断,就可能有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现在一般地被称之为“地租”。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地租的经济内涵被“延伸”了,它不再是农业土地特有的东西,而是处于垄断地位的要素所带来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凡是自然力能被垄断并保证使用它的产业家得到超额利润的地方,不论瀑布、富饶的矿山、生产鱼类的水域,还是位置有利的建筑地段,那些因对地球的一部分享有权利而成为这种自然所有者的人,就会以地租形式,从执行职能的资本那里把这种超额利润夺走”。这样,地租就被“普遍化”了。

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主要来源于地租的“普遍化”。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认为,“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地租”,“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矿产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的,其存在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矿产资源同土地资源一样,也存在着地租,而矿产资源的地租也被认为是矿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额利润,体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矿产资源的价值是由矿产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及垄断性而产生的。作为矿产资源价值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矿产资源的地租同样表现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种。矿产资源的绝对地租是由于存在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垄断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矿山企业要获得任何矿产资源,即使是劣等矿产资源的开采经营权,也都必须要向矿产资源所有权者(国家)支付地租。矿产资源的级差地租,是指因同类矿产资源在不同地区存在的自然因素的差异而形成的地租。由于矿产资源存在禀赋、区位等优势级差,开采埋藏浅、品质好的矿产资源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转化到所有权者手中便成为级差地租。所以,严格说来,矿产资源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都是对矿产资源价值的补偿。

2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最是有限的,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殆尽而最终耗竭,因此它具有可耗竭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会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储量逐渐趋于零。换言之,当该种矿产丰度不断降低,开发成本不断上升,以致需求数量趋于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始于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1931年,哈罗德・霍特林就开始进行矿产资源耗竭及其补偿理论的研究,并在美国《政治经济学评论》上发表了开创性论文《可耗竭性资源经济学》。1954年,加拿大经济学家肯尼迪・斯特勒瑞教授等又以镍矿为例首次提出了资源耗竭模型。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强度和需求不断加大,出现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耗竭,勘探和开采成本的增加,新的替代资源寻找效率低等问题,促使美国经济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对矿产资源耗竭性的研究。此后,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系统分析,相继提出了有关资源耗竭的各种理论模型,从而奠定了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在矿产资源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认为,矿产资源的耗竭是一个矿产连续不断消耗的动态过程。从内涵上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既具有数量上的相对性,又具有质量上的绝对性。数量上的相对性,是指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某些矿产资源基础会逐渐削弱、退化,甚至最终耗竭。但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在功能上达到可持续开采利用,许多国家都一直致力于新的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确保在某种矿产资源耗竭之前,可以寻找到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废石、尾砂、围岩等许多在现在被废弃的资源也会得到开发利用,变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因此,当前矿产资源的数量只是相对性的减少。而矿产资源耗蝎质量上的绝对性,是

指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过度、过速的开采和消耗,矿产资源的质量逐渐恶化。长期以来,由于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和服前利益的驱使,许多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采取粗放型的利用方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总是首先选择埋藏浅、品质好的易采矿开发利用,而又常常乱挖滥采,从而造成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严重浪费,最终导致矿产资源总体质量的下降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矿产资源耗竭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在服务社会时必然带来可利用价值的损失。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也就意味着可供给后代人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越来越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代人在满足自身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性必然涉及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配置的公平问题。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认为,当代人在享用矿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时,有义务和责任因超额消耗矿产资源而向后代人的价值损失付费。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代人都需要且有权使用这些资源。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大量使用和消耗矿产资源,把本应该留存给后代人使用的矿产资源提前支用,这将严重影响了后代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实行矿产资源耗竭补偿费的实质是因当代人的不合理开采而对后代人造成损失的价值补偿。

3 矿产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外部性概念。外部性是指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上其他成员的福利产生有利或者有害的影响。通常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相应的补偿,这种性质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性”。相反,若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害的影响,而自己却又未给予他人相应的补偿,这种性质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理论认为,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必须将外部性“内部化”。一方面,经济行为者应该为其外部经济性而从受益者那里获得适当的补偿。另一方而,经济行为者应该为其外部不经济性而向受害者提供适当的补偿。

外部性理论多运用在对公共物品的研究上。公共物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公共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性质会造成“公地的悲剧”和“免费乘车者”的现象。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无法排除其他人“不支付便使用”,这往往会导致对它的过度使用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从而使公共物品面临“公地的悲剧”的困境。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增加对这些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水平,这会导致消费者在享用公共物晶时产生“免费乘车者”的心理,其结果会造成供给上的不足。“矿产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方面,开发矿产资源可以获得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出来的矿产资源不能为矿业城市所独占,矿业城市不能阻止其他工业城市对矿产资源的利用”。

根据外部性理论影响的结果,矿产资源的外部性也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矿产资源的外部经济性,是指目前在国家矿业政策法规下,矿业城市的矿业活动会带来其他工业城市利益的增加,而矿业城市从其经济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却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长期以来,矿业城市一直以生产初级矿产品为主,输出的矿产品附加值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矿产品计价依据的不合理,资源耗竭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等成本并没有计入到矿产品的价格中,使得矿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实际成本,这样矿业城市收回因矿产品开发而投入的高成本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其他工业城市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获得的收益越多。然而,其他工业城市又将从矿业城市得到的矿产品,再经过二次加工,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并重新输入到矿业城市,从而导致矿业城市遭受生产成本投入和高额价值产品消费所带来的双重利益的损失。因此,其他受益城市应该支付相应的费用,用于对产生外部经济性的矿业城市所造成的损失的补偿。

矿产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矿山企业在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矿区周围树木枯竭、死亡;废渣大量堆积,有害气体、粉尘四处飞扬;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开裂、塌陷等。这些现象的后继化学反应会诱发水土流失、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等地质灾害,并引发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矿山企业在享用矿产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造成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从而直接侵犯了矿区居民的合法利益。“对这种外部不经济效应的治理成本应当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让污染制造者为经济行为的不经济性”买单“促使矿产品价格体现生态环境的价值”。

因此,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性内部化得环境经济手段。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将市场主体的环境行为与其经济利益相结合,促使人们改变以往的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