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7:25:21
导语:在高校舞蹈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舞蹈是当下备受大家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学习这门艺术应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和对学生终生受用作为目标。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基本功,教会学生各种类型舞蹈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为培养综合性、创作性的舞蹈应用人才打下基础。这不仅能够强有力的提升高校舞蹈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对自己和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长时间以来,高校舞蹈教学都是以专业艺术院校为模板,使用他们所使用的教材,然后生搬硬套用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进行教学,最后再用专业院校的那一套标准严格去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是,由于高校和专业院校之间在城市文化环境、师资力量、学校资源、学生基础、生源吸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以至于教学效果一直到不到想要的效果,更无法体现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得到质的提升。
(二)很少关注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学习质量是普通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舞蹈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舞蹈编创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而现阶段,学校与社会之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断层,教师很少强调社会因素对于舞蹈编创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期间也很少主动关注社会需求,以至于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很容易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此外,舞蹈中处处体现着生活艺术,舞蹈编创教学中忽略了社会现实因素和必要的实践经验,学生过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也无法真是的反映时代特色。
(三)教学方式老套以往教学过程中,高校舞蹈教师常常将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相关门类的知识摄入较少,以至于学生脑海中普遍都是常规教学的内容,但艺术综合素养较差。而且,由于舞蹈编创课程上,很多动作都需要根据文学知识、运动学、风俗学、历史学等才能编创出较好的效果,因为只有这样,编创出来的作品才能给人一种高雅但是又亲民之感。而在舞蹈编创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不会对一个舞蹈进行完整的示范,缺乏综合素养和多样化教学引导的学生就会觉得课程太难且无趣。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编创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顺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高校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将这种能力运用在舞蹈表演中,而检验学生对这项能力的掌握效果也只能通过舞蹈表演所展现出来。《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在社会各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必须全方位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顺利,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舞蹈编创人才才能符合社会需求,进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是高校深化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开展舞蹈编创教学必将迎来新的要求和挑战,但与此同时,也给这门课程的发展创造了更宽广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伴随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高校的舞蹈编创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的进行积极创新和突破,将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视为所有舞蹈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鉴于此,学校需加深学生本学科更深层次的认知,注重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创造力,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舞蹈编创内容。
(三)提升就业率社会在不断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确保学生初入社会时能与具有丰富经验的舞蹈人才竞争。而编创能力是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社会对舞蹈人才的普遍要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专门的舞蹈编创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相对较少,而整体来说,每年选择舞蹈专业的人才都在增加,就现阶段有限的教学资源而论,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较好的适应社会,这与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综合素养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率。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编创能力培养的相应对策
(一)明确高校舞蹈编创教学的基本步骤高校舞蹈教学中,在教会学生舞蹈基础知识和一些动作组合后,学生往往还不具备舞蹈编创的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就必须明确编创教学的步骤,可以动作编创、舞句编创、简单舞蹈成品的编创由浅入深、由短变长逐步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舞蹈主要通过人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表现艺术魅力,人体即为这门艺术表达的媒介,而作品都是由一个个基础动作构成的,所以,要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首先需教会学生编创舞蹈动作。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详细组成,鼓励学生对腰、胯、肩、颈等主要部位进行动作变换体验,然后加入其他部位的动作,组合成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在教学时教师需注意,既要让学生掌握各个动作的力学原理、表现技巧等,还要学会根据舞蹈风格融会贯通的编创组合各个动作,以此实现舞蹈编创的教学目标。舞句是特定舞蹈情境下的几个舞蹈动作组成,能够编创舞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舞蹈动作编创能力。此时,教师可以次啊去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编创想象力,鼓励学生在每个舞句的编创过程中表现音乐旋律中的乐思,只有将音乐无动作密切融合,才能精准的表达舞蹈情感。当学生掌握了舞蹈动作和舞句编创得技能后,就可以开始学习舞蹈成品舞的便传了。在教会学生如何编创成品舞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多分析经典的舞蹈作品,促使学生了解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编创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例如如何巧妙设计舞蹈部分以烘托音乐情绪,不同情感的舞蹈要如何引入和结尾等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更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自己所编创的成品舞之中,以此形成自己的舞蹈风格。
(二)强调舞蹈基础的重要性,强化学习理论知识所有舞蹈作品都是由不同的及出动组成,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编创者,掌握牢固舞蹈基础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要知道如何巧妙地在舞蹈中充分表现出精髓思想、舞蹈魅力、舞蹈情感以及自身独特的感悟,以此为出发点,便能编创出较好的舞蹈成品。因此,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各种基础动作的掌握和理解。另外,不只是要重视舞蹈技能,还需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是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学生还未完全掌握相关编创知识之前,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舞蹈,在自己编创舞蹈时,因为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存在脑海中,编创框架也会更加清晰。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编创意识。
(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在编创热情的刺激下也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舞蹈编创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主动探索和尝试舞蹈编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的转变教学模式,适当的给与学生们多一点自己的编创空间,多引导和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和试验,,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编创劲头。
(四)提供多样化的舞蹈素材高校舞蹈教材中的所涉及的编创素材有限,这些素材无法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也无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从生活中总结出丰富的素材,然后通过图片、视频、亲自示范等方式成现在学生眼前,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寻到合适的舞蹈素材。另外,教师还可通过组织学生采风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编创思维,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各种舞蹈素材的特点,然后运用这些素材编创成成品舞。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些舞蹈活动聚集地或是带领学生去观赏舞蹈剧,通过观赏别人的集体舞蹈感受肢体运动规律,通过舞蹈中的旋转、跳跃等等冲击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观赏中感受舞蹈的活力与精神。除此之外,也可组织学生去动物园,让学生用笔记录下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和肢体运动习惯,以此准确掌握各种动物的动作特点。
(五)激发学生的舞蹈想象力舞蹈编创主要通过想象力来发挥作用,高校学生在编创舞蹈时,一定要将自己内心所想融入在作品中,如此才能丰盈作品的内涵。想象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放方法得到提升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主题想出主题背后的故事,并将故事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一)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从内容上没丰富性和广泛性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舞蹈教育只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充满艺术气息但是鲜有问津者,因为舞蹈教育的开展受制于很多的因素,例如:年龄身体条件、原有的舞蹈基础、兴趣爱好等等,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舞蹈欣赏,作为选修课开设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第二是为了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组建舞蹈团队而进行的节目排练,形体练习,或者一些受学生喜欢的舞种的培训。因此,高校的舞蹈教育普及面不广,学生参与性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的特点十分突出。
(二)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从形式上没有一致的教学和考核的标准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舞蹈教育大多以选修课为主,所开的课程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欣赏为主的舞蹈鉴赏和舞蹈知识的普及,是为解决学生选学艺术类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开设的,重点是舞蹈基训和基本乐理,二是舞蹈技能技巧方面的一些训练,此种类型的课程一般受到场地、经费、师资力量的限制,规模不大,所学不深,停留在一些基础的技能学习上,并且课时比重偏少。三是以舞蹈团队作为课程的一种形式,对高校中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和舞蹈兴趣的学生进行的专门的教育,往往是在编排创造中进行实践性的舞蹈教育,不同的学校所学的舞种和教育的重点也不一样。因此,舞蹈教育还未能在各所高校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教学的标准,而且舞蹈教育有考核要求的学校也比较少。
(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从体制上未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造就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但是普通高校舞蹈教育还停留在提高技能及欣赏水平的层面,未能与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形式进行有效地结合,舞蹈教育只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中进行开发,因此不能借助于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及对“美”的创造力,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相结合,达到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有机结合。未能把舞蹈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意志品质创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从而引导学生从各种舞蹈艺术形态的认识提升到对社会、历史、人生和未来的进一步认识。
(四)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从实践上没有成为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校所培养大学生的教育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但是目前的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化的体系和系统的培养模式,不能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舞蹈教育中实现艺术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高校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乐舞时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志趣,把握其中的主旨,从而获取美的感受和享受,在舞蹈艺术作品中,获得有关自然、生活和风土民情等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舞蹈艺术作品的熏陶,产生敏锐的美感能力和追求美的创造力,在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形成自我的艺术素养,目前仍然是高校舞蹈教育需要突破的主要方面。
二、促进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呈良好发展的策略分析
明代的朱载育提出了舞学是一种“建国之学”,是培养人们道德高尚的情操之学。在高校中进行舞蹈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智力、意志、审美、体能、体魄、操作技能的全面培养、提高,能扩大大学生们的视野,通过认识与了解真、善、美的艺术作品,对舞蹈形象的感知和理解,塑造舞蹈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来达到自己对美的愉悦与享受。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力推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也得到了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目前在高校当中,舞蹈教育形成了专业的学科体系,要充分利用广泛的舞蹈群众基础,来实现普通高校通过舞蹈教育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作用。
1.完善公共舞蹈课程教育
高校发展舞蹈教育,先要完善舞蹈教育的教学体系,首先要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根据各个系部的专业特点,精心构划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突出舞蹈教学体系的特点,合理安排的课时、课序,结合舞蹈专业特点,规范教风、培养教师、重点突破教学教研,抓好公共舞蹈课程建设,正确把握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定位,突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师资和舞蹈人才,在借鉴其他高校的舞蹈教育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公共舞蹈教学的创新活动,把高校舞蹈教育和学校的专业教育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思维和艺术素养双方面的提升,学校加大舞蹈专业的投资力度,开展公共舞蹈的社会活动,增加学校艺术活动的举办次数,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的大型舞蹈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2.加强的舞蹈教材建设。
要建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培养的教学体系,就必须大力加强舞蹈教材的建设,鼓励教师科研立项,从教材改革入手进行高校舞蹈的开发,教师既是舞蹈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实施者,更是高校舞蹈课堂的推动者,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课程观,要清晰认识舞蹈课程建设的涵义、功能、特点、目标、原则、方法、内容、从而推动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完成高校舞蹈从精英型向大众性课堂舞台创作的转化,形成理论指导实践,从基础训练、动作组台到表演创新的层级的教材整理模式.使整理出的教材具有系统性、规范性、训练性的特点。
3、采用形式多样的舞蹈教学活动
舞蹈形式和舞蹈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高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舞蹈理念,对于舞蹈文化新的内涵,新的审美形态、新的技艺技法、要积极引进舞蹈课程中来。改革传统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堂训练教学与创作实践活动的形式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志趣,舞蹈审美能力,情感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舞蹈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促进舞蹈教学的现代化和多媒体辅助,多方位的促进舞蹈艺术的辐射面,举办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举办作品分析讨论会、开展舞蹈比赛、舞蹈艺术创新表演、舞蹈艺术作品鉴赏等等一系列的课余活动和讲座,使技术与技巧教学、实践与创作能力的教学全面推进,舞蹈综合能力和艺术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组建高水准的高校舞蹈精英团队,带动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古典舞是我国古文化的传载体,它体现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展示,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古典舞本身就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观念和舞蹈内涵,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意,每一个舞步都在表达着人物的不同情感。古典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每一个舞者,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舞蹈者。
二、构建古典舞教学模式
(一)目前存在的古典舞教学模式
1.衔接型古典舞教学模式
衔接型古典舞教学模式是最为基础的一种古典舞教学模式,它就是将艺术院校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一个衔接式的教学,通俗的说就是具有中等专业教育基础,能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学科建设完善,师资队伍雄厚,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较强,教学成绩斐然等特点。
2.创作型古典舞教学模式
在衡量古典舞成果上主要的方向还是在古典舞剧目的创作和表演上,这两点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标。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中,只有永不停歇的进行创新才是时代的真理所在。高校的古典舞教学就是依靠着高校雄厚的资金,不断的创新,才能够获得平稳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又看到了不少吸引人注意的古典舞创作剧目,它们在用一些独特的形式在不停地开发着编导老师的编排能力,也在不停地训练学生形象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文化的体现和时代不同风貌上都有很好的提升,它们都在为古典舞的发展和创作添砖加瓦,为构建古典舞教学模式和完善模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风格型古典舞教学模式
风格型古典舞教学模式是通过不同地域的不同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不同的舞蹈表达方式,在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下,去寻求探索中华民族中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底蕴,去寻找古代舞真正的精髓,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下的来传统,经过艺术的雕琢然后发挥想象力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古典舞教学模式。虽然从上面的古典教舞学模式可以体现出:现在我国的古典舞教学已经具有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现在全国的大部分高校的古典舞发展速度还是较为缓慢,他们依旧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古典舞为教材,没有适合于自身的古典舞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的路径
虽然现在的古典舞教学模式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模式,但是针对于不同时代下,不同的高校,各自又有不同的差异和不同文化,所以这几种模式并不是一直都适用于任何情况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的变化,古典舞蹈也会不断地层出不穷,所以各自高校首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新的古典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例如:山东的舞蹈学院就有很好的发展资源,山东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美学就可以融入古典舞中。儒家的思想更注重的是“礼乐之道”,让新旧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从而得到更为完善的古典舞教学模式,让儒家思想融入到古典舞中,让“谦恭揖让,授受启呈”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得到发扬,形成特殊色彩的古典舞风格。
三、结语
长期以来,舞蹈课堂都是教师通过语言讲授舞蹈专业知识和动作要领,配合直观的示范教学,随堂纠错,使学生模仿动作,并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训练来掌握舞蹈的技术技能,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灌输,学生仅局限于对舞蹈动作表象的认识阶段,无法体会舞蹈艺术的本质和审美特点,这种单纯的示范加机械的模仿过程的舞蹈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舞蹈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观念,通过对舞蹈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加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根据受众差异性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
因学生的生理、心理、生长环境所存在的差异性,使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在初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舞蹈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以非专业新生为例,教师的第一节舞蹈课,教学内容应设计相对简单易学,通过教学,了解学生的乐感、节奏感、身体协调能力、领悟音乐的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根据所掌握的学情,教师需快速的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舞蹈教育的重点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在非专业班的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长期重复枯燥,辛苦的柔韧性训练会很快消磨掉非专业学生对舞蹈课堂的热情,应适当加入有趣有效地教学互动。比如:学生和学生之间形体上的互动,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做动作,通过肢体接触,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互动,鼓励学生敢讲,敢演,敢跳。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优秀的舞蹈作品,鼓励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课堂大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舞蹈赏析能力。因我校的舞蹈课程设置为实践课,所以理论课的空白对于专业班的学生是一大缺憾,这就要求教师会利用实践课堂穿插舞蹈理论知识教学。例如学生排演《我的偶像》这个剧目,学生对雷锋形象的理解就是好人好事的形象代表,教师可以播放关于雷锋事迹影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还原历史事件,讲解人物性格,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把雷锋当做自己的偶像,使学生在表演时自然地揉入情感,使表演更加真实动人。这也是对民族传统精神的一种宣扬,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比如给非专业学生讲解中国民间舞———秧歌,根据地区分类,分为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和陕北秧歌。通过各地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等解读不同地区秧歌的基本动作特点和风格差异,区别男女生动作,让男生也可以大胆的舞蹈,改变男生对舞蹈的认识。这种贴近实际生活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深受非专业学生的喜爱,拉近了学生和舞蹈这门高雅艺术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舞蹈不是一门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艺术。
2.丰富学生的校内艺术生活,校外课程实践
舞蹈教师在促进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修养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校内艺术活动,帮助学生组建艺术社团,开展各类主题的舞蹈文化活动,让学生自发建立和形成对舞蹈的热爱。例如我校每年一次的集体舞大赛,全院48个班级,各班参赛率达到90%。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次的比赛,都能够让老师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进步。在集体舞排练过程中,鼓励有组织创编能力的优秀学生起带头作用,放手给予学生排演空间,与学生及时沟通创编想法,适时的给予指导,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在丰富校内艺术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师范院校的特色就是向社会输送教育人才。经过长期的校内学习,如何帮助学生顺利的从学校走上社会,从学生走向教师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断努力追求的方向。近年来,学校与校外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实习,组织大型招聘会走进校园,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年轻的优秀教师。
3.教学相长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高校;舞蹈教学;传承;发展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问题
(一)不明舞蹈内涵。不明舞蹈内涵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舞蹈内涵是能否发扬民族民间舞蹈的关键,也可以说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不明舞蹈内涵会导致学生的舞蹈空有其表,形似而神不似,不利于舞蹈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二)缺少创新元素。缺少创新元素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创新是万事万物得以继续发展的根本,缺少创新就会导致一切事物停留在最初形态,不适宜时代的发展。创新是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关键,缺少创新元素就会导致民族民间舞教学止步不前。(三)形体动作混乱。形体动作混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形体动作是舞蹈能否具有灵魂的条件之一,舞者动作优美,配合音乐的旋律舞动,肢体协调且位置得当,既可以丰富视觉的美感又可以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形体动作混乱会导致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从肢体动作中感悟民族文化,阻碍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二、基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问题策略
(一)寻求民族特色,明确舞蹈内涵。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非常多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内涵,民族民间舞就是民族文化极具代表性的民族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各民族民间舞中都包含了本民族的婚丧、春耕、秋收、社戏等多种民间风情。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民族的特色,同时还要熟悉舞蹈的文化内涵,将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下来,要了解民族舞蹈的发展规律和产生背景,通过肢体语言将其细化,拓展学生的民族知识,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民族背景、民族信仰、民族习惯等,并培养学生通过了解民族文化丰富自身舞蹈底蕴,把握民族舞蹈中的精髓,使舞蹈富有张力和体现力。例如,东北秧歌具有辽南高跷的独特风格及动律特点,体态上始终保持前倾的特征,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是膝部规律性的顿挫和舞蹈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动律,体现出了东北平原乡村人民独特生活习俗和性格气质。学生在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背景之后可以更好的体会民族特色,明确舞蹈的具体内涵。(二)结合时代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例如东北秧歌舞蹈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也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习惯。万事万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在发展民族民间舞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创新,而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动作、主题的创新,而是应该在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继续注重生活中民族形象、特点的累计,不断完善舞蹈技巧,以现代的观念批判继承民族舞蹈,丰富民族舞蹈的精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新的民俗、民风、民情融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同时要保存原有的风格,与时俱进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三)增加实践课程,规范形体动作。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中的精华,它具有地域性、封闭性、族群性、民族性、民俗性、群众性、群体性、业余性、游戏性、自娱性、宣泄性、仪式性、表演性等42种艺术特征,它包含了各个民族的时代内涵,各所高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的时候要重视增加实践的课程,只有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实践才能把握民族民间舞的深刻奥义,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另外,教师在进行民族民间舞教学时应该规范学生的形体动作,因为民族民间舞的关键就是正确和规范,规范的舞蹈动作能够更加突出民族舞的灵魂,手、眼、心、动作融为一体,给观众更好的审美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想象式场景教学规范学生的形体动作,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由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在民间,其中包含很多民间特点,具有较为浓厚的乡土气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采风,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环境。对于动作不够规范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纠正错误形体,规范舞蹈动作,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性。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多媒体;创新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舞蹈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高等教育课堂的各个角落。多媒体一定程度地触发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虽然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于舞蹈教学有很深刻的意义,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仍将进一步地探讨和完善,使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运用和发展。
一、高等学校舞蹈教学的作用
艺术方面的学习,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舞蹈自身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舞蹈等艺术活动,是为了充分地发挥自我的创造性。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模式,并将其在舞蹈教育中表现出来。美育教育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的舞蹈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有效地提升。同时,进行舞蹈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学习舞蹈,塑造全新的自我;也通过展示自己,使别人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把教育和交流,这两大社会功能结合在一起,就使学生扩大了自身的情绪、开阔了自己的心胸。
二、在高校中舞蹈教学要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过程。现在的高等学校舞蹈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师自身的示范和讲解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形式太过单一和单调。新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之间也没有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导致舞蹈教学的效率也明显下降。所以,高校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舞蹈教学之中,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的研究,阐明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改革。信息技术化舞蹈的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是其它舞蹈教学无法替代的。当代的大学生,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成为他们所接受的事物。舞蹈教师必须融入了新的模式,开创新的方法,才能让学生重回舞蹈教学的领域之内,重新激发自身对舞蹈教学的兴趣。各种形式的舞蹈教学应该使用一些多媒体方面的技术,比如用电脑播放视频,播放名家的表演。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率和速度也会明显加快。比如《芭蕾舞》,是一种颇受女生欢迎的舞种。形式千变万化,通过自己腰部和腿部的快速摆动,使姿态不断变化,非常优美。通过笔者在教学中曾经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述肚皮舞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为大家播放中国芭蕾舞表演者的表演,给同学们呈现在一种美轮美奂的场景,激发起了学生对肚皮舞的学习热情,使得学习效果也直线上升。再比如在课余时间,跟同学们一起观看《舞林大会》。对学生喜欢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循环播放,以此来提升舞蹈技巧。多层次地让学生准确观察表演者的动作,最后,再进行反复模仿。这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选择喜爱的舞蹈内容共同观摩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是一个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好方法。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首先,在上课之前先创设一个学习舞蹈的情境。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师范进行模仿,他们很难理解舞蹈的内容和含义,表演出来的舞蹈也缺乏灵魂,动作很僵硬,吸引不了观众。笔者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在上课之前就将本节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件的展示中,就可以让学生发现这个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支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笔者先下载了蒙古草原苍茫的天空,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阔场景的视频。白云之下,英雄少年策马狂奔的场面,使学生目不转睛地观看。学生在看过之后,会不断地探寻舞蹈自身所要表达什么含义,自然而然动作就充满了力量和优美,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四、多媒体教学注意的事项
实际上目前在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本来舞蹈课是主角,但最后却成了展示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平台。教学任务的本身居然被忽略了,使得学生上学,学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习舞蹈的方式和手段,但若是把这种方式和手段当成了教学的主体不就是得不偿失吗?舞蹈的成功终归到底还是要靠不断的勤学苦练。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主动避免运用一些过时的、过于新奇的事物。避免对学生造成过于直接强度刺激的教育内容,以免影响学生进行学习的效果。笔者发现,在公开课中,教师经常会使用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学习舞蹈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多地阻碍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本应该建立的,以师生关系为载体的舞蹈课,变成了毫无师生交流的多媒体展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和促进,也就不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舞蹈本身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是一个主体向另一个主体进行表达的一种肢体语言,而不是人和电脑之间的媒介。
五、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舞蹈的教学,并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同时注意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沟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成为舞蹈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能促进他们舞蹈水平的提高,这样他们在勤加练习时,便会有长足的进步。让我们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就一定会点拨他们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成功。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吧。
作者:曹晓芳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文畅.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05:128-129.
一、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忽略了舞蹈教学,导致高校舞蹈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并且很多高校舞蹈教学扩大办学规模,开设大量专业,对舞蹈教学不够重视。并且舞蹈教学课时也比较少,缺乏相应的舞蹈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并且很多高校设置的舞蹈课程都是选修课,类似于体育课堂上的形体课,这种教学体系无法让学生真正学习到舞蹈精髓。并且将舞蹈教学放在选修的位置上,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导致学生根本无法从中学习到相应的舞蹈知识,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且很多高校对舞蹈教学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不够,导致无法形成完善独立的教学体系,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式较单调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并且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很多教学模式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口传式、说教式教学方法,导致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讲解,与学生的互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量枯燥难懂的舞蹈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浅显的舞蹈动作打击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且很少有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讲解舞蹈相关知识时也大多通过口头讲解,很少用示范性的动作来辅助说明,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并且教学方法单一守旧,缺乏实际性,也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模仿性学习,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
(三)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高校舞蹈教学起步比较晚,因此相应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少,高校对舞蹈课程投入的人力物理也不足,导致很多高校缺乏充分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并且有些高校只是一味的使用之前教学中比较通用的教材,使得舞蹈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偏向片面化,很多教材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善和补充。并且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来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并且舞蹈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舞蹈课程有限,学时不够,教学资源设备也比较缺乏。平时教学中用的也都是一些教材案例、基本设施等,无法有效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很多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和内容都是采用一些固有的模式和内容,如开设的民族民间舞等课程以及一些素质技巧的课程都是不经过调整改进直接应用的。
(四)专业教师较匮乏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是教学的根本,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第一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提高舞蹈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是保证舞蹈教学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舞蹈教师资源薄弱,甚至存在教师兼职、代课的情况,并且部分教师学历、教学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培训,学校提供的提升教师素质的机会也不够,导致高校舞蹈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师缺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动力,有效舞蹈教师也是由一些非舞蹈专业的教师来兼任,无法适应高校舞蹈教学实际。
二、高校舞蹈教学改进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我国舞蹈教育还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因此缺乏完善明确的统编教材。为加强高校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应立足现状,科学分析高校舞蹈教学特点,建立完善的舞蹈教学课程体系。并且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的针对性,来进行教材的编写和实验。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高校应突破自身限制,建立起能够充分体现舞蹈教学特征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体系。同时应构建好完善的教学模型,保证高校舞蹈教学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学校在安排教学及进程时应注意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并且在教学中应不断了解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缺乏的舞蹈知识,做好及时的补充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舞蹈文化,学习积累更多的关于舞蹈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的适当改革,完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不能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改进舞蹈教学方法
针对高校舞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情况,舞蹈教师应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重视高校舞蹈基本功及基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对舞蹈的兴趣。首先应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真正掌握好相关知识。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身体、力量等方面的训练,以及一些对动作的控制和身体稳定性的训练。部分大学生可能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因此在接触舞蹈展现出的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学生的训练计划,保证安排的练习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克服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应让教师在教学中多通过示范的形式来给学生展示一些舞蹈动作,提高舞蹈教学的实践性。舞蹈教学中很多动作都是无法单纯通过说教来完成的,需要相应的示范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到舞蹈动作的要领。并且通过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能够更好的反思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的纠正自己的动作,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舞蹈动作内涵。同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掌握一些舞蹈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舞蹈的内在美。同时应注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舞蹈教学中的动作技巧,并且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同时由于学生中的舞蹈基础都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大训练的强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提升性的内容,合理培养其表演技能,促进其进一步的提高。并且也可以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好的感受舞蹈的本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完善舞蹈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辅助舞蹈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节省板书的时间,并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舞蹈动作。
(三)更新舞蹈教学内容
学校应结合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状况,科学的应用舞蹈教材,并应增强舞蹈教学的实效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舞蹈教材,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学生的特性来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加强舞蹈教学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参与到真正的舞台上,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通过实践更好的感受舞蹈在生活中的存在意义,掌握将自己融入舞台的技巧和方法。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文艺演出活动,然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丰富自身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一些社会上经验丰富的舞蹈专家来到学校开设讲座,并为学生示范舞蹈动作,指导学生,同时可以适当让其与学生同台演出,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演出中体会到舞蹈的内涵以及表演的技能。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检验自身学习成果的机会,及时展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创作一个舞蹈节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同时应注意在教学中注意学生音乐感的培养,音乐感对学生学习舞蹈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舞蹈只有伴随着音乐才能够充分体现其艺术性和生命力。同时音乐风格和舞蹈风格也是有非常大的关系,舞蹈动作变化有时会根据音乐强弱变化,音乐赋予舞蹈丰富的精神内涵,容易让观众对舞蹈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表现舞蹈内涵。因此应加强学生音乐感的培养,帮助学生熟悉各种音乐风格,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并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各处细节,从而在舞蹈过程中更好做到音乐和舞蹈的配合,从而让表演更富有情感,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同时通过感受音乐节奏,表演者能够更好的想观众展示舞蹈的激情。并且通过发挥想象力能够将音乐转化为优美的舞蹈形象和动作,帮助表演者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四)提升舞蹈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水平,必须保证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进而建设处优秀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实际教学中要求舞蹈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并且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为学生充分讲解舞蹈动作,并在必要的时候配上相应的示范动作。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舞蹈,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感受舞蹈的魅力。
(一)对学生美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开设舞蹈教学是学生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的形体与美的动作使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其逐步具备感受美以及表达美的能力。高校的舞蹈教学,是对大学生的美育是艺术培养的全过程,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高校的舞蹈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在舞蹈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舞蹈艺术教育的本身能够不断地开拓大学生潜在的内心思维,还能够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舞蹈活动本身不代表学生创新的能力,而舞蹈教育当中可以将其激发出来。
(三)塑造学生的情感与灵魂。高校的舞蹈教学能够把大学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这两种功能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在学生接受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通过美来锻造自身的灵魂,展现出全新的自我。另外,舞蹈训练活动当中,为了完成舞蹈动作,还需要学生们的高度配合,因此,通过舞蹈训练还能够对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进行培养。
(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在心理学视角来说,由于运动能够让人的大脑得到充分的营养滋润,让人改善郁闷和消极的心理情绪,舞蹈正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将艺术表现出来,在舞蹈训练中,可以改善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的心胸变得豁达,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二、分析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虽然高校舞蹈课程具有诸多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像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和示范为主,然后让学生一味地去模仿,比较枯燥,基本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另外,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普遍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按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展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学都是在重复延用多年的内容,也导致了学生对于舞蹈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舞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较低。因此,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将教学效果较低的现状扭转。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意义
当代的大学生,他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多,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早已适应不了他们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实践教学当中,必须融入新的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们提高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校的舞蹈教学当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电视、音像资料、计算机视频等作为舞蹈教材,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掌握舞蹈当中快速变幻并更新的信息,通过电视、视频等声画语言,像背景、角度、灯光等拍摄技巧,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的去感受舞蹈的魅力,从而刺激并活跃学生思维的过程,激起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模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舞蹈学习的速度也会明显加快。教师如果能够将高职舞蹈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科学地运用,将会明显地提升教学的效果。例如《肚皮舞》早已成为了一种深受女士们喜爱的减肥方式,高校女生普遍比较喜欢的舞蹈《肚皮舞》的教学,变化万千的腹部与臂部快速并有节奏地摆动是肚皮舞的特色,其舞姿变化莫测,非常优美。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述肚皮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为大家播放被誉为中国肚皮舞第一人的温可馨的表演的肚皮舞,通过其表演的魔幻般的肚皮舞动作给学生展示肚皮舞的动作要领,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对《肚皮舞》的学习热情,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
四、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优化
中国古典舞蹈刚柔并济、圆润细腻、技艺结合、情景交融,以及眼、手、身、步、精、气、神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美学特色,给高校舞蹈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进一步改革中国古典舞蹈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以保证对舞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如何优化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以便在街舞、现代舞等舞蹈形式的包围下实现中国古典舞蹈的跨越式发展,这是高校教师要探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古典舞蹈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艺术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中国古典特色被学生所青睐,而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也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体系当中占据重要位置。舞蹈教学的内容多样而繁杂,培养目标是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舞蹈知识,还要具备表演舞蹈、研究舞蹈的能力,所以舞蹈是需要持续训练的,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对于高校培养专业舞蹈人才有重要意义①。一是在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中能有效训练学生肢体形态动作,因为人体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舞蹈是一种用人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所以训练肢体形态动作至关重要,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必修课。二是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舞蹈意识上也有重要作用,因为舞蹈训练要求学生专注于舞蹈,体现一种感染力,将情志、神韵升华成肢体动作。三是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具有促使学生学习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因为中国古典舞蹈和传统文化是辩证统一的,文化是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支撑,而中国古典舞蹈可以更好地沉淀文化、表现文化。因此,要想充分发挥中国古典舞蹈的作用和价值,就必须不断优化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
二、优化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理论学习,陶冶学生舞蹈情操
舞蹈依托肢体语言将人的精神展示出来,其精髓是从内到外形成的,所以在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夯实文化基础,这有助于学生领会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内涵,以便更好地将舞蹈作品展示出来。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秋海棠》这一古典舞作品时,可先让学生了解秋海棠作为旧社会艺人的悲惨遭遇,接着再跟学生一起欣赏该舞蹈作品的精神内涵、艺术特征。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向学生介绍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理论知识,从背景音乐、表情、动作、服装道具等方面为学生讲解中国古典舞蹈是怎样借鉴戏剧表演的舞台艺术、动作艺术等表现手法,深刻体会中国古典舞蹈与中国戏剧的密切联系,明确应怎样学习戏剧舞台表演的优点,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成为中国古典舞蹈人才。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制定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计划、丰富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艺术理念,并把艺术理念贯穿到整个古典舞蹈学习过程,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其舞蹈美感,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训练基本功是展现中国古典舞蹈神韵的基石,包括单腿蹲、双腿蹲、腰部训练、大腿踢等,此时教师必须采取增强学生身体灵活性与柔韧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先加强训练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功,之后再把各个肢体动作思想化、情感化、艺术化,凸显独特神韵,完成从有形肢体造型到无形艺术美感的过渡,并和音乐节奏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生命力更强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
(三)立足学生实际,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兴趣是人力求接触某种事物、认识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人只有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变得灵敏而聪颖,提高理解能力,主动探索认识方法。所以为优化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教师应立足高校学生实际,创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要尽可能地创编有效的、积极的教学组合,初级阶段不能过难、过多,因为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组合编排得引人入胜,原因在于人对美的事物往往无法抗拒,学生对舞蹈艺术也一样,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蹈的兴趣。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但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其更强烈的求知欲②。换言之,教师在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情绪的感染力,时刻将以情感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有机结合中国古典舞蹈的运动特征、风格、节奏,用标准而完美的动作示范、风趣而幽默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带着快乐的、积极的情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四)实施系统训练,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高校中国古典舞蹈教学方法是系统的,和其他学科一样,前提在于明确教学的目的、计划、大纲、任务、方法、步骤、内容等,在教学实践中又将其分成基本概念、舞姿、身韵等模块,并参照人体活动逻辑进行有序的安排,规范从脚到腿、腰、胸、头等所有动作,从而把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序连接起来。简言之,教师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学生实施中国古典舞蹈的系统训练。例如,针对呼吸训练,由于舞蹈教学中的呼吸跟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同的,呼吸在所有舞蹈动作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和舞姿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呼吸训练,教师应按照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贯穿由浅入深的原则③。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呼吸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坐地呼吸,并配合提沉等单元素训练,在体现训练目的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表现自然形态的能力;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呼吸训练,可结合基训课、身韵课,慢慢在呼吸训练中揉进身韵元素,特别是在做腰组合以及单腿蹲、控制时更应提高呼吸韵律的配合度,加强拧、圆、倾、曲等练习,凸显中国古典舞蹈的特殊性。通过结合基训课、身韵课,教师就能帮助学生解放身体各个部位,助力学生完成高难度的中国古典舞蹈动作。同时,学生的肌肉线条逐渐被拉长,能增大动作幅度,使舞蹈动作更松弛、流畅,加大舞蹈动作的语汇量,显著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舞蹈的表现力。
(五)加强群体教学,增进学生舞蹈交流
群体教学的内部交流活动存在于群体之内,因为一个群体的内部成员之间比较熟悉,非常了解群体其他成员表演中国古典舞蹈的技术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群体交流教学,可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课堂是良好的群体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可采取交流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新局面,这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往往比做出来容易,教师只有培养学生“说”舞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优化学生的中国古典舞蹈表演。所以针对某一个动作,教师可在群体内部选择两名学生作对比,让观摩的学生品评优与劣,说出理由,再由表演的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师负责归纳、总结④。教师也可让学生品评,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表演风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审美的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发展审美观,并将其在表演中国古典舞蹈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当然,在高校中国古典舞蹈课堂教学中,要想增进教师、学生的交流,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组合教学时适当选择传统、经典的中国古典舞蹈组合,增强其教学训练性。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中国古典舞蹈教学组合的理解融入教学活动,当学生掌握组合之后再由教师完整示范,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把握的组合情感基调以及对呼吸、动作的处理,在对教学资料和视频的共同研习中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典舞蹈动作的印象,促使其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喜好适当选择表演风格,既可以是教师的风格,可以是视频资料的风格,更可以是加入自己理解形成的独特风格。通过这种不拘一格、教无定法的群体教学交流的方法,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将越来越高,学生也将养成谨慎求学、虚心求知的良好态度和习惯,优化中国古典舞蹈的课堂学习气氛。另外,师生可在群体交流中相互观摩、相互影响。一般情况下,高校一个班级的人数较多,教学时往往要分成两个或三个组,形成教学班分别授课。由于人员不同,即便授课内容一致,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可采取观摩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例如,在完成两个教学班的中国古典舞蹈基训课任务后,教师可进行一次合班教学,让学生观摩教学示范课,即两个教学班的学生相互观摩各自表演完整的中国古典舞蹈基训课,之后观看视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足,同时发现他人的优势、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跟教师一起探究,从而让学生在竞争意识中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保持整个群体学习中国古典舞蹈的劲头。在该环节,教师也能获益,明显对比各个教学班的优势、问题,再适当优化之后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