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4 16:56:32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已成为单位改革发展的内在驱动力,2012年以来,地勘文化建设在全省地勘系统全面展开并推进,我局在原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理念和元素进行整合与提升,提出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五个体系文化建设理念。
关键词 地勘文化 体系建设 驱动力
一、精神传承,地勘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传统地勘文化精神。“地质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精神,“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精神是传统的地勘文化精神。是地勘队伍在长期的干事创业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行为理念、工作态度和道德操守,是代代地质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寻找宝藏、提供资源保障的突出体现。
(二)新地勘文化理念。在传承“地质三光荣”、“四特别”传统地勘精神的同时,结合新发展环境、新的形势要求和任务,我局提出了创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谐文化等五个体系的新地勘文化建设理念。
(三)五个文化体系的内涵。培育和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凝心聚力,将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提升主观能动性和战斗力;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规能依,提管理规范性和科学性;塑造职工良好行为,提升职工队伍文化素养,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创造优秀的物质文化,优化单位外部形象,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单位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团结进取,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以文化人,地勘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将文化理念融入中心工作,让干部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文化力真正成为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对单位的改革发展和队伍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推进地勘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地勘文化建设,就是对员工从思想、道德、修养、理论、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培训和提升的过程。将企业理念、宗旨和文化体系概念灌输到培训和教育工作中,针对地勘单位特有的行业性质和特点,开展职业道德、技能、纪律教育,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提升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团队意识代表着职工的共同利益和目标,能改变个人价值观,潜意识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地勘文化建设,将企业理念深化到职工内心深处,使之成为大家认同的价值理念,并自觉遵守,养成行为习惯,并进行有效地激励和引导,提升团队意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为单位发展奋发有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树立企业良好品牌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地勘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给外界,如创建优美、整齐的基地环境,统一规范、标准的矿区、项目部标识、标牌和报告等,塑造单位良好社会形象,形成品牌效应,对业务承接、生产经营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对员工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使其在享受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为地勘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努力。
三、知行合一,让地勘文化真正落到实处
让文化理念成为规范职工言行的准则,并从思想上认同、言谈中赞同、行动上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地勘文化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作用。
(一)全员参与,发挥各个层面的主动能动性。践行地勘文化时,根据各层面人员承担的职责,明确角色定位和任务。领导班子成员是核心引导者,要率先垂范,当好标杆、模范和榜样;中层干部是推动者,要抓住思想教育工作,把管理的团队打造成认同地勘文化理念、践行文化理念的优秀团队;普通职工,是最终实践者、执行者,是关键的力量,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员参与的地勘文化,才能确保地勘文化真正落到实处。
(二)指导实践,使地勘文化贯穿工作全过程。将完善的文化体系,先进的企业理念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推动力,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通过强有力的执行,把企业理念、愿景、使命等价值理念孕育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和流程,使之产生实效;将经营理念、管理规定、制度流程等落实到事业发展中,内化为职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动,才能推动地勘文化在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地。
关键词:流动劳动力;农民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60-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业部门转移是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除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必要条件。1985年,实行后,出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沿海转移,极大地促进了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国内外学者都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行了研究。
一、劳动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现有理论成果
(一)外国学者理论
1.刘易斯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低生产率乡村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
2.拉尼斯-费景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总量的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人口增长率、农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工业部门资本存量的增长。
3.托达罗理论。托达罗理论的精神实质可理解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心理动机论。这种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预期收入差异,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的就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城市失业率存在的原因。
(二)国内学者理论
国内以有很多学者对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蔡和王德文提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四个效应: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岗位空白填补效应,保持比较优势效应,促进城市建设效应。李国峰(2008)以C-D生产函数为模型,将劳动力投入分解为本地劳动力和流动劳动力两部分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劳动力流动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张爱婷(2008)将劳动力分解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定量分析了由农业部门转为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得出过去22年中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2%。此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本文以C-D函数为基本模型,分解劳动力为两个部分,分析了近年来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模型构建
设C-D函数为:Y=A(t)F(K,L)=A(t)KaLbu (1)
式中Y是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量,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若劳动变动D(L),资本变动D(K),技术变动D(A),则产出的变动为:D(Y)=MP(L)×D(L)+MP(K) ×D(K)+ F(K,L) ×D(A) (2)
两边同时除A(t)F(K,L),得到:
D(Y)/Y=MP(L)D(L)/Y+MP(K) D(K)/Y+ D(A)/A(3)
对上式进一步变形,得到下式:
D(Y)/Y=MP(L)D(L)L/YL+MP(K)D(K)K/YK+ D(A)/A (4)
其中MP(L)L/Y即a,MP(K) K/Y即b,a,b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得到下式:
D(Y)/Y=aD(L)/L+bD(K)/K+ D(A)/A (5)
即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
将(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除以产出增长率即可以获得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率。为了获得流动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的贡献,将劳动进行分解为本地劳动力和流动力。将劳动力变动D(L)分解为D(LL)本地劳动力变动,D(DM)流动劳动力变动。假设本地劳动力与流动劳动力的劳动产出弹性基本一致。原模型变为:
D(Y)/Y=aD(LL)/L+aD(LM)/L+bD(K)/K+ D(A)/A(6)
其中部分就是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数据来源及模型估计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向非农产业流动,因此,为了更好地计量农村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全国1995年至2008年非农GPD不变价数据(以1990年以基准)替代模型的产值Y,用非农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后获取的数据替代K,总劳动力L为历年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上述数据均来自《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流动劳动力统计口径不统一,目前缺少一致的数据,文中流动劳动力是从蔡《09 Migration and Labor Mobility in China》一文中获取的,只有2000―2007年的数据,因此测算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只测算这几个年份。
(二)实证模型建立
由于样本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将模型取成:Y=ALaKbEe,取对数后转换成:
LN(Y)=LNA+ +aLN(K)+bLN(L)+e
A为基期技术水平,e为估计残差。由于劳动力与投资高度相关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这里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a+b=1,因此将模型转换为:
LN(Y/L)=LNA+ bLN(K/L)+e
模型转换为单个解释变量后,消除了共线性的影响,数据代入后得到了估计方程:
LN(Y/L) = 0.606 + 0.668 LN(K/L)
(21.27)(16.86)
R2=0.952,F=284.27,拟合方程和各变量估计参数都具有显著性,模型不存在异方性,通过White检验,残模型比较优良。进一步得到如下估计参数A=1.83,a=0.332,原模型为:
Y= 1.83 K0.668L0.332,通过数据代入(6)式后计算出了2000年至2008年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表1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回归模型可以看到,在1994年到2008年之间,资本的产出弹性达到了0.668,资本每每增加1%,经济增长将会提高0.668个百分点。这表明,1994至2008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经济增长超过一半以上的贡献源自于资本的投入。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比较明显,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332,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增长速度相对资本投入而言较低,采用水平法计算1994至2008年资本平均环比增长率为12.3%,而劳动力平均环比增长率只有2.8%。2001年至2008年期间劳动力对非农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2001―2004年出现了较大增幅,在2004年后贡献度开始回落,并逐渐趋于稳定。流动劳动力对非农经济的增长贡献在2002年达到了1.9%, 此后出现回落。流动劳动力作为一只非正规军对非农经济的发展和二、三产业的壮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部刘维佳2005年的调查表明,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占57.6 %,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 %;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正在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孔有利、王荣(2004)对1978年至2001年无锡市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动力结构转移和外来劳动力增长解释了产出年均增长率的34.63 %。李国峰对外来劳动力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研究得出,外来劳动力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3%。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这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但目前对于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还存在很多障碍,对农民工的利益保护很不到位。在此提出几点建议:(1)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扫清制度障碍。(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保障。(4)加大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爱婷.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8).
[2] 李国峰.中国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基于北京市的测算[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3) .
[3] 陈彩娟.对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思考――以浙江为实证[J].经济论坛,2006,(20).
[4]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9,(3).
关键词:地铁经济;经济发展;推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地铁经济的含义及其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拥堵的交通环境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从我国目前的城市交通状况来看,只有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体系,在城市区域间应用地铁,才能保证城市人口的正常流动,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一方面,建设地铁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在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建设地铁又是拉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助推器。特别是到了2010年,中国地铁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由此可见,建设地铁不仅是21世纪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更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国外,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地铁建设起步较晚,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5年“以战备为主,兼顾交通 ”原则建设的北京地铁;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交通为主,兼顾人防”原则建设的上海和广州地铁;第三阶段是1998年开始“以建设标准、造价、车辆和设备国产化”原则建设的深圳等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地铁。
回顾我国地铁建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地铁的开通,不仅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还会带动沿线房地产业、物业的升值与商业的发展,地铁所到之处就形成“地铁经济带”现象,带动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状况日益恶化的新形势下,总结国内外地铁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重新审视哈尔滨地铁发展的规划与政策,充分认识和构建地铁产业,发展哈尔滨地铁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必须抓住的历史机遇。
二、地铁经济对哈尔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人的地铁梦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哈尔滨市政府已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地铁建设规划;2005年7月,国务院正式审批了哈尔滨地铁工程近期10年规划;2007年,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立项获国家发改委批准。2008年9月28日,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自西向东,横贯城市中心区,全长14.33公里,历时5年于2013年9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按照哈尔滨城市地铁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有“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建成,估算总投资2000亿元。
在我国,哈尔滨地铁属于首个高寒地铁系统,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城区城郊相结合、平时战时相结合的方式,其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8年到2018年,完成一号线一期、二期、三期工程,3号环线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并形成“十字+环线”的轨道交通基本框架;第二阶段是从2019年到2027年,完成4、5、6、7号线的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覆盖面和线网密度;第三阶段是再利用10年时间,完成规划中的其他地铁线路建设,最终形成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
特别是随着2013年地铁一号线的正式开通,未来15年间哈尔滨对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重大调整,建设1个国际区域中心区、4个副中心区和4大产业基地。地铁作为一种快捷准确、风雨无阻的公益通工具,不仅将有效改善哈尔滨城市的交通状况,还会带动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和新生商业带、经济带的形成,将成为哈尔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方面, 地铁经济将促使哈尔滨商业和住宅等市场的重新洗牌,商业布局由单中心圈层式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给哈尔滨城市带来全新的消费模式与形态;另一方面,置业理念从“住在市中心,远离铁路线”,向“远离市中心,靠近地铁线”转变,促使周边潜在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将一路飙升。主要表现为: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区域由“地铁效应”产生的房地产升值潜力就会越大,据业内相关人士估计,哈尔滨地铁沿线房地产年平均增值幅度应在20%左右;还有仅仅是围绕地铁一号线,哈尔滨将会形成地铁“三商圈”——第一圈是以秋林品牌为代表的南岗商圈,第二圈是以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商圈,第三圈是学府、哈西为代表的高科技商圈,这些商圈将会打造哈尔滨现代化的新型商业服务功能,使人们不仅享受地铁带来的交通便利,更有机会享受城市提速后所带来的商业新功能、新景观和新时尚。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地铁经济对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将对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建设,拉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充分发挥哈尔滨经济龙头和对外开放与联系窗口作用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地铁经济对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做好地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推动地铁工程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
地铁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制造、运营,是一个庞大、复杂、多行业、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和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地铁建设每投资1个单位,可拉动相关产业2.6个单位,仅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就需要7类36种建材产品,其中商品混凝土约需87万立方米、水泥4.5万吨、钢材161万吨、防水材料86万平方米、盾构管片3万余片。大量的建材需求为地方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品升级、带动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大大提高了地铁建设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由此可见,地铁经济将为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三十个相关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它将是城市基础设施中最有前景、最有市场的民族新兴的朝阳经济和支柱产业。因此,怎样做好地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推动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是哈尔滨地铁经济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正确认识“地铁效应”,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沿线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地铁作为房地产业的增值概念曾被无数次扩大,不论是北京、深圳,还是香港,地铁沿线都会形成一个相对发达的地产,就会提升这一区域的综合价值。一方面,地铁的开通对于房地产是一个契机,交通商业的改善将带动房地价的升值,同时也促使地铁沿线必须跟进与之相配合的配套措施,这种变化使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在长时间内会有很好的升值空间。另一方面,就购房者而言,由于市中心的房价相对较高,很多刚性需求者难以承受,地铁的开通将有效打破这种僵局,大大拉升城市外沿蜕变进程,使城市周边的地段劣势得到缓解,从而使购房者可选择的空间会更大。事实证明,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区域由“地铁效应”产生的房地产升值潜力就会越大,促使该区域的商铺和住宅等市场重新洗牌,面对这些问题,将怎样正确认识“地铁效应”,进一步促进哈尔滨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地铁沿线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哈尔滨地铁经济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合理布局地铁商圈,建设多元化的购物环境,促进地铁沿线商业的大力发展
哈尔滨现有商业格局是主要建立在原有交通格局的基础上,很多商家都集中在秋林、中央大街等人流量较大的商圈中。随着地铁1号线的正式开通,将会打破这一格局,缔造出更多有扩展空间的新商圈,地铁沿线将规划“一轴、三心、六段”的新商业布局,让地铁串起8个城中新商圈,使城市商业布局更加平衡、更加合理。具体做法是:首先,学习香港地铁的商业理念,地铁站最好与商业城直通,走进地铁站,就可以直接进入商场,造就人和。其次,地铁商业要引进先进理念,采取最适合的商业动作模式,满足市场、文化及个性的需求,提倡购物休闲化,主张商业娱乐化,让每一个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享受时尚文化的迷人魅力。最后,由于地铁面向的是大部分乘坐地铁的一般消费者,在市场定位上大多可以以中档为主,也可进行主题购物通道吸引不同的消费人群,还可开设社区购物通道,吸引更多的社区和家庭消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做好地铁商业的合理市场定位,努力建设多元化的购物环境,促进哈尔滨地铁沿线商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平.地铁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J].都市快轨交通,2009(3).
[2]李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经济效果分析[J].时代报告,2012(5).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
1.高校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需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其内涵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的同时,更主要地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责任。高校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第一,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的学历教育主要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我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劳动者技术能力水平偏低,其科技创新能力比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在职培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在职培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接受定期的系统培训,二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请高校教师到企业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员工。第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高校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开业培训、项目培训、业主培训、融资培训、青年创业培训,以提高企业创办者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2.高校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为地方提供的技术分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高校为地方提供技术的途径包括:第一,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自筹和政府资助。高校自筹经费研发的目的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是高校通过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而获取的,这些项目往往是基础研究或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校自主研发的成果往往是专利、专有技术、数据、配方等形式,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技术交易市场达到向企业转让的目的。政府是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组织者,技术成果的质量、适用性、技术市场及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性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第二,企业的委托开发。企业的委托开发是企业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委托高校为其开发急需的技术。委托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组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企业和高校共享信息、知识和经验,获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有限理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研究开发的规模经济利益。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单独出资,委托高校开发企业急需的技术。相对于企业自身开发技术而言,这种模式有利于缩短技术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取研发资金,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度。 转贴于 三、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X-M
Y表示总产出,C为消费,I为投资,X、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该式表示在过剩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高校由于学生、教工规模大,其消费、投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消费。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就越多。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当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群体较大。高校教工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消费群体较小。高校的消费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高校的消费需求主要有教师、学生的食物支出、衣着支出、交通支出、学习支出、文化支出、旅游支出等。从稳定性来看,高校的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不容易大起大落,因为高校的消费大部分为食物、服装、交通等生活必需品,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小。从增长潜力来看,食物、饮料、交通等支出增长潜力有限,而旅游、学习、文化等支出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消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的产业结构,当一个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时,就会有较多的企业为其提供餐饮、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服务,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就会逐步上升,这对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吸收的劳动力多等特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投资。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利息率越高,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高,对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利息率越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就越低,对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投资中的核心,如教室建设、实验设备的采购等,主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其投资相对稳定。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投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的基建投资,包括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的建设,是高校投资需求中规模最大的一类;第二类是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实验设备、电脑、交通工具、空调等的采购;第三类是教工的住房、汽车、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需求会促进地方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对一个部门增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最终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高校投资的增加会拉动建筑、设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增长,这些产业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钢铁、水泥、塑料等产业的发展,高校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地方经济总量的倍增。
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分析,可以构建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Q和纵轴P分别表示产出规模和价格水平,D1、S1分别代表高校发生作用前社会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E1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Q1为均衡产出,P1为总价格水平。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后,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原社会总供给曲线从S1向右平移到S2。在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带动下,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原社会总需求曲线从D1向右平移到D2。由于高校对供给的推力远远大于对需求的拉力,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S2和D2产生了新的均衡点E2,得到新的均衡产出Q2和均衡价格P2。Q2大于Q1,表明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S2的平移距离远大于D2的平移距离,使得新的均衡点E2低于原始均衡点E1,使得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始均衡价格P1,这表明从长远来看,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方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这对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刺激地方的投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增加,又会增加供给,从而促使地方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部分高校未完全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被动适应地方需要。因此,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育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地方转化,优化地方资源配置,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地方各类人才的主要产地。高校要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学科要加强与重点企业、地方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扩展到企业车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3.走产学研之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互利共赢。高校要从地方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和转化到生产实际中。高校要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要主动走进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地方资源条件、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和趋势,与企业、重点高校联合攻关,提高课题的实用性。
4.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扩大内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日常消费、旅游消费、购房购车等投资需求方面较快增长。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和对贫困生的困难补助,增强学生群体的基本消费能力。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高校应加大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的建设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当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走在社会前列,淘汰高能耗设备,建设低碳建筑,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杨少华,田玉梅.试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高原,匡永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2).
[4]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6).
[6]李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2).
[7]包.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郎群秀.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关键词: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2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47-0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移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形式、工作的范畴、其转移起到的作用等有不同的界定。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边际收益等于或接近与零时从农民中脱离出来的富余人口的定义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二)国外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最广为人知。该理论指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直到资本积累率等于劳动生产率为止。该研究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三)国内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以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开来,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这期间关于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标志,这种因社会进步而推动劳动力必须转移到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无论是流入城市还是从事农村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都将取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由于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所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主要转向东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收入。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
自由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提高到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促使着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来提高生产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经营后便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力的分工。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力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住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有利于维护更多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我国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所以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四)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能力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顺利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就迫使农村劳动力加快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亟需解决。
(二)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也是河南省的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城市的生活现状。
(三)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河南省要在这上面加紧探索,争取为其他地区的在处理类似问题上做好榜样。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河南省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两面影响,河南省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应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贾贵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J].西部开发,2003.
关键词:双城;系统动力学;交通;经济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two cities”pattern of mainly downtown for major city and new district for vice city came up by Lanzhou city,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nzhou by the traffic on macro-level between two c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society economy, employed population, traffic, we established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road accessibility's impact tendency on the economics of Lanzhou city between two cities, we collected the data extensively, ensured the parameters of each subsystem model, made the in linear analysis of total output value and investment in the fixed assets by using of SPSS. Based on the forecas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in Lanzhou city, the policy scenario adjustment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Simul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increase traffic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ratio, establish convenient and high-capacity road between new district and major district in Lanzhou, shorten the distance economic region between two cities,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between two cities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the first industry but has a great promo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Key words: two cities; system dynamics; transportation; economy
0 引 言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强调并重点部署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进器,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必然对作为重要先导的交通运输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在城市发展中,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区域经济良好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某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在多方位、多层次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系统动力学更为适合研究经济模型,它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微观层面上的局限性。
近日,国务院批复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根据这一规划,兰州市定位为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由此确定到2020年,兰州市将建设形成“双城”格局:主城为兰州中心城区,副城为兰州新区。在此背景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兰州市新城区与主城区的交通通达性与兰州市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各个反馈机制建立交通通达程度与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政策情景调整仿真,助力兰州市“双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入我国的。在近四十年里系统动力学在区域经济与交通的相互关系研究方面,F.W.C.J. van de Vooren[1](2004),在分析经济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分别对增大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交通运输费用、发展公共交通这三个情景展开分析,论文认为投资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地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超负荷运行将会造成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增加,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王利芳[2](2005),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道路客货运输需求供给与国民经济相互作用的系统模拟研究,从而定量研究道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相互作用变化规律。赵旭[3](2007),以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交通运输系统资源整合基础,以环渤海地区为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增加交通运输投资比例、调节产业结构、增加投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了政策模拟。吴群琪[4](2010)、李婧[5](2007)都在研究中引入了“运输通道”这一概念,但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同。前者以高速铁路对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高速铁路不仅加快了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相互衔接,而且可以使各交通方式在结构上达到最优;后者主要利用空间经济学引力理论,通过建立经济影响模型来定量估算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张敏[6](2010),以经济圈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圈交通系统的演化规律,以关中―天水经济圈为例建立系统模型,论文认为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而提高公路投资比例对GDP的推动作用最明显。Edward Calthrop等[7](2011)对交通运输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进行了研究,论文认为仅局限在交通运输系统内进行投入产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投资方式和劳动力市场都将对交通运输投资的净收益产生巨大影响,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在税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谢伟杰[8](2011),充分分析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以珠三角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出珠江三角州的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贡献。庞金燕[9](2014),探究了同城化交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以X区域为模型的研究对象,建立同城化交通对X区域经济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认为建设同城化城市间的交通干线,将会加速X区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
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了研究,不论是从定性方面还是从定量方面,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基于“双城”的背景定量研究“双城”的连通程度对经济的影响还鲜有人涉足。
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系统要素的确定是建立模型的前提与基础条件。从宏观上确定兰州新区至兰州主城区交通通达程度对兰州市经济的影响因素,建立社会经济、就业人口与交通投资政策等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而确定该系统的边界时,由于城际铁路刚开通,还没有相关的数据供参考,所以只考虑了兰州新区至兰州主城区的主要运输载体―公路的连通情况。各要素之间因果关系如图1所示。
相比上面的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运动系统。兰州市新区至兰州主城区的交通通达程度和兰州市经济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过程和演进发展方向。如图2所示。
3 参数的确定
在确定参数时,通过回归分析、表函数等方法来确定,如表1所示为各参数之间的方程关系式。
除了表内的参数外还有交通影响因子1、2、3,而这三个因子均使用表函数(公里里程)。
3.1 社会经济参数
所谓模型参数估计,就是调试模型的过程,不断改变模型中的参数,观察模型的行为随时间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则说明仍然需要继续调试参数;当模型参数继续增大或减小,模型的行为都不随着改变时,认为这个临界值就是模型的参数值。
(1)初始值的确定。根据《兰州市2014年统计年鉴》确定模型初始值,以2011年统计的数据为例,其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量如表2所示。
(2)选取《兰州市2014年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如表3所示。
为了得到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线性关系,设GDP为自变量,固定投资总额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式Y=1.081X-509.214,R2=0.982。说明该回归分析有效。如图3所示。
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和表4、表5可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近几年变化幅度很小,因此各取2014年的增长率0.09和0.1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异常,但还是取2014年的增长率0.01。
3.2 就业人口参数
本文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需要兰州市三产就业人口的比例以及就业人口数量。下面根据《兰州市2014年统计年鉴》来估计就业子系统所需参数。
由表6和表7可知兰州市2008~2013年兰州市一产就业比例逐年下降,二产就业比例在26%左右徘徊,三产就业比例稳步上升。因此在模型中假设三产就业比例在短期内增长幅度不大,取二产就业比例为26.75%和三产就业比例为53.05%。
3.3 交通子系统参数
兰州新区至兰州主城区的道路建设有兰秦快速通道,全长51公里,投资为51.1亿元,2013年5月开建。白银至兰州新区至永登公路,全长83.1公里,投资69亿元,2014年开建。中通路,全长84.25公里,投资170.55亿元,2015年开建。
兰州新区至兰州市主城区的道路里程在2011年已有的道路为中川机场至西固快速路、省道201线、中川机场至城关快速路等三条,总里程为157公里(此数据是从谷歌地图中测量所得)。
4 历史检验
为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对该模型进行历史检验。本文对2011~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对2011~2014年三大产业GDP的仿真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相对误差均小于5%,符合历史检验的要求,因此该模型可以代表系统运行的情况。
5 模型的仿真模拟
正如MATLAB被称为矩阵实验室一样,系统动力学也被称为政策仿真实验室。通过变动模型中的交通投Y政策因子,来观察结果的输出并与基础情景进行比较,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
5.1 基础情景
根据兰州市基础数据标定的参数值、初始值等参数输入模型,运行本模型。其仿真年限设定为2011~2025年,输出结果如图4所示。因为GDP1的曲线变化在图4里不是很明显,所以把GDP1的输出结果单独显示,如图5所示。
由模型输出结果分析可知,兰州市三大产业年生产总值在未来将保持迅猛增长,由表9可知2018年的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到2025年,生产总值相比2018年又翻一番。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到2020年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4.9%,这与兰州市人民政府报告里的发展目标一致,这一结果再次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如图6所示。
5.2 基础情景与情景一的对比分析
为了仿真加强“双城”交通连通程度对兰州市经济带来的影响,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交通投资比例,在基础模型中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上增加0.1,将输出结果与基础情景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情景一的结果如表10所示。
关键词:重点高校;供需动力结合机制
一、河北省重点高校的供给动力机制的实现形式分析
根据柯布和道格拉斯研究的社会总产出公式:Y=ALα Kβμ不难看出社会总产出的各影响因素都可以从高校对社会的供给因素中找到。1、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校提供不同素质水平的劳动力有以下几种途径。⑴学历教育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人才的首要来源。⑵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⑶创业课程举办创业活动,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为地方提供先进的技术。
二、 河北省重点高校的需求动力机制实现形式
根据Y=C+I+X- M这一社会总产出公式可以得出,河北省的重点高校欲对地方经济产生需求拉动力,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高校的消费和投资则产生的巨大拉力。1、消费产生需求拉力高校属于人口密集聚集地。高校的消费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主要有一下两种途径:第一,拉动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第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1]。 2、投资产生需求拉力高校的投资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是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投资乘数效应放大投资效果[2]。
三、河北省重点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结合机制构建
(一)分类构建供需动力结合机制
不同类别大学对经济社会作用领域不同。下面以师范类大学为例来说明构建供需动力结合机制步骤。第一,分析师范类大学供给动力机制实现形式要素分析。1、为地方提供不同层次教育所需教育工作者。2、为地方教育领域发展提供先进技术及理论。第二,分析师范类大学需求动力机制实现形式要素分析。1、师范类在校师生对当地的消费需求拉动各消费领域发展。2、师范类大学发展所需的基建投资,各级别实验室发展投资,学校固定资产投资。第三,整合所有动力要素所涉领域,这些动力要素是如何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的。第四分析师范类院校如何促进各领域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
(二)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探求服务地方经济的供需动力结合机制
下面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来说明具体院校在构建供需动力结合机制的思路及步骤。第一,分析河北师范大学供给动力机制实现形式要素。1、人才供给⑴2000年以来,河北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1248人。⑵2000―2012,学校累计培养本科人数65886人,学位授予63830人毕业生分布河北教育及其他领域。⑶河北师范大学举办创业大赛为创业项目提供场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持:⑴组建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细胞信号转导协同创新中心、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西柏坡精神和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燕赵文化协同创新中心。⑵各学科前沿领域论文专著。⑶在植物新品种领域申请发明113项、实用新型39项、授权发明专利44项。计算机软件领域著作权2项。⑷为国务院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计划7项,“863”计划6项。
第二,分析河北师范大学需求动力机制实现形式要素分析。1、河北师范大学在校生及教职工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里,消费领域遍布各领域。2、河北师范大学的投资:⑴河北师范大学,专业学院分布于河北师大西区、东区、新校区。独立学院(汇华学院)分布与汇华西院南院北院三个学院。⑵河北师范大学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4个研究所。此外还有三个研修基地,三个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了这些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河北师范大学投入大量资金设备拉动了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整合所有动力要素所涉领域。河北师范大学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有涉及领域包括:教育领域、经济管理领域、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海洋工程领域、考古研究领域、餐饮领域、服装领域、交通领域、旅游领域、文化领域。
第四,河北师范大学通过供给为各领域不同素质的人才推动各行各业发展。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和连锁反应带动了石家庄的整体发展。
注释:
[1]姜鸿,潘伟强,徐军.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教育与职业[J].教育与职业2011-06-11.
[2]徐军.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2-01-18.
参考文献:
[1]魏永章.建立完善动力机制从分开发高校的人力资源.[J]电力高等教育.1994-09 [2]樊名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J]厦门大学.09(5).
农业经济管理,指的是对和农业有关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产品的生产、交易、运输、消费等环节)进行有序的调控、组织等相关工作,并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从而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的对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对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并且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根据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更加妥善的处理好我国在世界农业产业中所面临的挑战,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的农业经济管理显然是无法与基本经济体制相和谐的。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存在,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管理机制方面有很多地方急待改进。
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必备的素质和执行能力。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难以跟上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制度、人、技术,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人是经济管理的直接实施和参与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扩大其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足。随着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日益凸显,而由于处于发展期,一些管理者的观念并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做到与时倶进,对于党和国家颁布的一些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举措并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对于农业管理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很多干部和管理者没有重视,把二者分割进行讨论,在思想上是不能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求的。
4.产品创新性和信息化方面的不足。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这些内容,也包括新型农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只有不断生产创新性强的产品,才能紧紧抓住市场的眼球,立于不败之地。而现在的农业经济管理往往不怎么讨论产品的创新内容,在营销的手段上,大部分没有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不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迅速的农业经济管理,这些方面都是有待提高的。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推动途径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步伐,加快其适应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文献查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进化。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管理思维上需要进行改变。在思维上,要坚持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对包括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
创新,以创新性产品带来经济效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必有的权益;按照环保的要求,保持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首先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广度进行培训,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储备足量的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广的人才;此外,要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政治素质进行考评,作为其福利待遇以及升迁情况的依据。对于农业人员,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其培训和管理力度,规范管理体制,对农业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
3.建立完备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体制,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制定合理的规划更是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的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管理的模式,实施合理适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让领导、管理者和农业从业人员直接参与,从上到下的制定合理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4.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改型,能够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具有身后技术内涵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其次,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能力强、知识面广的人员参与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去,能够加快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进而能够为培育农业技术人员提供帮助;最后,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的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合理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是经济转型的前提与动力
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同的经济主体在经济转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但主要依照各种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而确定,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人力资本,经济转型都将无法实现。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的丰盈程度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是经济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最重要的取决于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一) 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舒尔茨通过测定指出,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质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的80%则是由于教育和与教育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国家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水平既直接影响国内的技术自主创新率,也影响着一国对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吸收与学习的速度。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国内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国际技术与本土技术扩散。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进入“创新推动”的集约型增长阶段,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依托的技术进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存量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决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带来的科技发展。一个国家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吸纳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越强,科技进步速度也就越快,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 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经济发展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资金占用和成本支出越少,有用成果越多,经济发展效益则越好。许多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敏感性。因为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特征,凝结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技术、能力等要素通过生产中的运用,不仅能带动企业资金、技术等使用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有效劳动的增加。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效能就越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就越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就意味着生产一定有用成果占用的资源就越少,企业和社会的整体产出效益就不断增加,因此,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最大限度提高其智能素质,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
(三) 高效能的人力资本价值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持续的激励与动力。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扶优劣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虽然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体制、资源条件和科技进步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带来的科技进步。因此,发达国家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存量,提升高价值人力资本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提高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了,其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掌握产业价值链高端产品的高精尖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升级。
(四)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扩展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有企业中 30%以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 左右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 10—30 元之间。并且,企业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十分低下,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 。体现在生产率上,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2、日本的 1/11; 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1/18、日本的 1/13。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工人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 6%,工人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的 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的 30%。由此可见,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对产品升级、企业转型以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五)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然后再根据经济转型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使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包括信息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往往伴随着质量上的“低素质”,丰富的人力资源难以“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我国传统保守的文化资源在低素质的劳动大军中长期滞存,从国外引进的现代的知识资本也难以真正本土化,经济转型难以真正实现。
因此,实现人力资本由低素质到高质量的转化,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首要前提,经济转型又会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和结构优化。
二、我国人力资本推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除了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制约着经济转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人力资本产业配置不均衡阻碍着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一直以来处于不合理、不协调的状态,影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本在产业间配置的非均衡是重要原因。总体来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素质的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第一产业劳动者素质平均较低,大部分是体力型人力资本,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 3/4 以上,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只占 0.6%,第二产业只占约 1/4—1/3,第三产业占到了 2/3 以上。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专业技术人员的 2/3 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足1 /4,并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一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低,不到 3%。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都是最高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绝大部分素质低下,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这种状况就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一般项目多,高精尖项目少,趋同项目多,特色项目少的严重后果。
(二) 人力资本利用率低下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本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本载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我国在这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人力资本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利用效率的低下。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和迁移等投资形式的安排与比例。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导向的影响,造成社会和个人只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企业和社会的在职培训教育,造成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其次,人力资本配置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可以分为政府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在我国,由于政府信息的有限性和体制特点的约束,使政府很难准确把握有待分配的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状况,因此造成人力资本计划配置效率低下。而市场配置则需要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本市场,而我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因而造成人力资本配置的不合理。再次,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值使用与回报脱节,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致使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低下。
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以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选择科学的路径,真正将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大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 强化教育投资,建立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形成机制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和教育培养制度。一是提高教育投资总量水平,改变过去只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平衡投资战略。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很低,全国教育投入只占财政性支出的 4%,人均可享受的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今后需要从宏观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二是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要突出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技能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并注重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建设,加大社会多元化投资力度。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开发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根本,灵活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 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中心,发挥学校、培训基地以及企业的联合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力资本总量和质量。四是更加注重向民生等领域倾斜,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并建立完善支持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 以绩效为导向,构建高效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人的素质并增加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划分为高绩效导向和控制导向两大类,以高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更加有效。主要指通过构建能力建设机制、激励机制、机会提供机制等三大类机制来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人力资本开发。首先从宏观上,应遵循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开发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态化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精心打造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和企业升级的人才集聚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这就要求全社会树立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观念,制订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配置政策,完善能体现经济转型要求的人才资本服务保障体制,改善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环境满意度,从而吸引、培育、留住、用好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次从微观上,企业建立有效的选入、育人、用人机制,注重以实用技术为目标的创新和开发,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机会与资源,推动员工成功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绩效评估、收入分配和激励束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使员工得到全面自由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本使用机制
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充分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前提。目前,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障碍,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1. 进一步完善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制度。我国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较低,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总体工资水平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适当调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其能真正起到维持劳动者及其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我国2013 年有 24 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而且调幅较大,但与国际惯例的标准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2. 维护高层次劳动者的产权利益,建立高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制度。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稀缺的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因此,应针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企业家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的潜能和创造力。其中,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使企业家人力资本能充分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有效地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我国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推行了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但数量较少,相对来说,约束性较强的民营企业更愿意推行股权激励计划[8],但制度本身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建立以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薪酬分配模式。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来看,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而且人力资本具有投资性、增值性和收益性等“资本”特性,因此,人力资本可凭借自身的所有权参与分配,而且要根据劳动力的实际有效支出或贡献,即有效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具体确定可分配的价值量和金额[9]( P51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激发人力资本潜能,推动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力数量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渐被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化等效率改善的作用所替代。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资本,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是新技术经济发展的创新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将取决于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全面提高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采取多方位人力资本提升战略与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Pranab Bardhan,Review articles: a powerful,but limited,theory of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 .
[2][美]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陈琦. 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J].软科学,2013,(7) .
[4]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徐广军.美国产业演进模式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8) .
[6]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7][美]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曾湘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肖星,陈婵.激励水平、约束机制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J].南开管理评论,2013,(1) .
[9][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赵磊.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