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时间:2024-02-05 11:36:05

导语:在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第1篇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区中小学“改陋习、小手牵动万家,树新风、共创优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和号召全区广大青少年弘扬文明和谐新风,倡导良好行为习惯,参与城乡卫生整治,共创美好。值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主题活动地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启动仪式的全区广大青少年表示诚挚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长治久安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也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了庄严承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积极投身全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就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今天启动的“改陋习.小手牵动万家,树新风.共创优美”主题活动,就是通过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作用,把实践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影响并带动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营造“引导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浓厚氛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生态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更要在建设“生态”的进程中走在前列、率先垂范、带头实践。希望全区广大青少年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的号召,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清洁家园”的责任,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做环境卫生的维护者,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好文明卫生的“宣传员”,当好“小手拉大手”的先行者,带动家庭,带动城乡,带动社会,进而提高全区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共创优美。

“改陋习.小手牵动万家,树新风.共创优美”主题活动是一项富有实效的活动。希望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少工委等联办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实施;要强化宣传,动员和号召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使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在青少年中迅速传播;要立足主题,扎实推进,努力把本次活动打造成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新亮点”,为创建优美贡献一份力量。

第2篇

【关键词】 十;小城镇建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结合的综合体,也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十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陕西的小城镇建设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未来,既要结合自身情况,又要吸取成功经验。

一、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镇之间的部分,是连接城乡、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三农”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城乡建设事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之一,是实现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城镇化与城乡建设战略,既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化、工业化由初始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又是繁荣现代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进而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来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种保障。

二、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陕西省的人均耕地则由1996年的1.42亩降到2009年的1.14亩,较全国平均水平少0.24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农民在农村通过农业增收就成为一大难题。

小城镇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不但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外出打工造成的空巢老人、子女教育等很多社会问题。小城镇建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吸引外来资金、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的闲散资金提供机会,并为附近农村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成为工业产品流向农村和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纽带。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有多种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小城镇建设为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来更大范围的城镇化提供基础。只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互为依托,才能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三、充分挖掘陕西资源优势在推动小城镇建设中的潜力

小城镇建设要取得成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外部经验,而是需要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加上陕西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不但为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提供了自然基础,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单独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之外,还可以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可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文化因素,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发展观光农业,与小城镇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实现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双丰收,甚至可以将镇的周边乡、村建设成旅游专业乡、专业村,构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此外,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就业空间,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充分认识整体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建设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党的十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在最近的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娄勤俭省长指出要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以系统化思维编制规划,以法制化程序管理规划,以科学化态度执行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小城镇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规划好才能建设好管理好。

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应该包含全省的整体规划和小城镇自身的整体规划,以及小城镇建设的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规划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重点,又要配合做好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劳动力、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镇政设施等方面。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需要站在全省的高度,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侧重解决一定区域内小城镇的密度、规模、功能和空间布局,以及发展速度、具体方法和步骤等问题,尽可能做到密度适当、规模合理、功能互补、布局均衡。整体规划还应该包含全省小城镇整体的特色布局和设计以及对外宣传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陕西的文化与地域特色,提高陕西整个小城镇对外的影响力。小城镇自身发展的整体规划除了需要强调设施建设,更要关注经济、生态、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小城镇特有的文化品质和丰富内涵。城镇的规模不在于大,楼不在于高,而是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当地的文化的特色,形成与本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为前来投资、旅游、定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购物、观光去处。

五、充分意识人的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群人生活在一个建好的城镇中,而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2013年年初,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对于陕西省建制镇的面积、人口数量、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全省的城镇化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为未来陕西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但是要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还需要人与城镇的有机结合,实现人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人的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空间布局混乱。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六、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

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造成了危害,因此,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要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虽然经济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界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建设应该高度重视消除或控制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渣污染、噪声污染而进行的排烟、防尘、绿化、美化、供水、排水、垃圾和粪便处理,以及隔声、消声等方面的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无序发展,是与可持续发展严重相违背的。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规划手段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城镇由传统的纯经济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渡,这不仅涉及到小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小城镇建设不能再重复牺牲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锋,段禄峰.生态环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02).

[2] 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04).

[3] 许庆国.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第3篇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4篇

总之,围绕“文明家庭”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思路,制定“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机制

1、目标明确,健全创建组织。为了确保“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镇成立了xx镇文明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妇联系统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领导小组提出了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进一步增强家庭成员的和谐意识的工作要求。

2、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发挥广播、村宣传栏等媒体传播快、覆盖广、成效实的优势,在村宣传栏设立了“三创一办”、“家庭美德”宣传窗口,宣传创建目标任务,群众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还通过会议宣传、发放倡议书、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文明家庭”创建的重大意义,号召广大妇女从我做起,从自身家庭做起,积极投身“文明家庭”创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3、落实责任,强化创建考核。镇妇联要求各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确保XX年底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年底,镇妇联还将对各村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与妇女工作同考核、同表彰。

二、开展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

1、召开了党员、妇女代表会议,对“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2、开展了志愿者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三创一办志愿者、生态文明志愿者等利用赶集天在新大街摆摊设点进行宣传。

3、开展了结对帮教帮扶活动。党员干部与各村困难户等开展了结对活动。

4、开展了“道德礼仪进家庭”活动,促进家庭和睦。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面宣传家庭美德。

5、开展了“文明使者行动”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通过文明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心理辅导。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

(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3)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生态建设重在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以确保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着力点放在推进节能减排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一是抓好工程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抓好结构节能减排。加强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治,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扩张,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品和产业,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第6篇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纽带;猪沼菜;密封

中图分类号: S2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05

1沼气生态农业在东北的发展

1.1沼气生态农业发展受阻原因

沼气生态农业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种植业、畜牧业科学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整合农业资源,达到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方式。东北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缓慢,是因为沼气产生的适宜温度在12℃~20℃之间,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沼气的产生,断掉沼气这一纽带,沼气生态农业发展自然受到阻滞。

1.2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

沼气生态农业的瓶颈主要是天气寒冷不利发酵,所以在沼气池保暖方面要多做工作。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养猪、建沼气池和种植蔬菜相结合,沼气池建在猪舍和保温棚下方,不仅方便进出料,而且给沼气池冬季产气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产出的沼气给蔬菜棚供暖,产出的沼渣直接运进蔬菜棚给蔬菜提供肥料。养猪给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再给猪舍和蔬菜棚供暖和提供肥料,猪舍和蔬菜大棚给沼气池提气的条件,以此形成“猪―沼―菜”这种生产模式在东北是完全可以实施的。

1.3沼气池建造时的注意事项

沼气池作为沼气生态农业的核心建设,安全正常产气是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建造沼气池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一是选址,沼气池不宜建在一边实一边松、低洼或地下水位高长期积水的地方。离开建筑物40厘米,距离树木5米以上,防止树根伸展至池体,造成损坏;距离铁路、公路10米以上,防止较大震动,造成池体损坏;二是要按图纸建造,挖坑时划线保证坑壁平整;三是在浇注过程中应分层浇注、平整均匀、振捣密实、不留空间、不渗水分,拌合好的混凝土务必在45分钟内用完,浇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四是做好密封,内密封层施工采用“三灰四浆”工作法,抹密封材料使沼气池内无孔洞、无缝隙,导气管要用防腐蚀的管壁较厚的镀锌管或PVC管,导气管和盖板处要做好密封。

1.4沼气池日常管理

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因此加强沼气池科学的日常管理是确保正常产气的关键。沼气池进出料后都必须及时加盖,避免人畜不慎掉进沼气池;勤出料,至少做到3~5天出料一次,每次150~250公斤料液,就近用肥;经常观察气压表,若发现气压表上下波动时,要及时检查导气管、活动盖口、输气管道、开关、接头和压力表等处是否漏气、堵塞;勤搅拌回流,搅拌回流是提高沼气产气率的关键措施,不仅可破除池内浮壳,而且可改善池内发酵微生物与发酵原料的接触状态,及时补充新鲜营养;破结壳,沼气池内料液严重结壳,即进出料管口大量翻气泡时,需要揭开天窗口,打破结壳层;严禁投入农药、电石、肥皂水等对沼气微生物活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注意沼气池的保养,在大换料前,必须先收集大量发酵原料后方可进行,并留下足够的发酵接种物,以保证沼气池能够迅速重新投入正常运转,切忌空池暴晒、风干,以防沼气池产生干裂。沼气池活动盖破损后,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

2沼气生态农业对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

能源是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猪―沼―菜”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农村的资源浪费,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彻底改变“砍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落后状况,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2.2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户收益

生产沼气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物都有各自用途,沼气可以发电、做饭、取暖。沼液可以做消毒液泡种杀菌,也可以作为叶面肥给植物提供营养,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给生物菌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因过量使用化肥而板结的情况,由于沼渣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矿物质,养分释放缓慢,适合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蔬菜质量,利用猪沼菜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种出优质的蔬菜,经济效益可观。

3结语

近年来,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地板结,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这无疑是在透支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所以沼气生态农业将是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不仅可将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农民增收有效地链接起来,促进生产发展和生态文明,而且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东北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凡标,臧峥峥.推广农村沼气 建设生态文明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3).

[2]毛瑞涛.浅析发展农村沼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07).

第7篇

秀美乡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绿水青山承载着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了让乡村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清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心情更加舒畅,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实事。

齐心协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从群众的思想上筑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坚实基础。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选择。我们要扫好“门前雪”,当好“主人翁”,日常生活中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不乱搭乱建、不乱摆乱放、不破坏公共设施、道路等。不散养畜禽。主动清除村前村后、屋里屋外的杂草和垃圾,让村庄内无卫生死角盲区,做到庭院干净、村容整齐。

齐心协力维护美丽家园。我们要维护好家门口、道路口、乡村口的清洁卫生。从行动上践行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神圣使命。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五个集中整治”,及时组织“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确保乡村的“脸面”干净。定期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全面清理裸露垃圾、杂草杂物、白色污染物。及时收集整理制种废弃物、尾菜、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等污染物。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对损害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人员进行劝导和制止,积极引导村民朋友都参与到农村人居卫生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来,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文明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8篇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陈寿朋提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1〕生态道德教育即是对公民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教育过程。大力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对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

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在于:内容迷失,制度需要规范,内容单薄,方式单一,资源匮乏等。〔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有:“生态德育”的内容比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路缺乏前瞻性和人文关怀,道德约束机制不完善,手段单一等。〔3〕上述学者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当前生态道德教育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上。内容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单薄,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迷失,亟需进一步鉴别取舍。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偏低,需要加大比重手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手段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

要解决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必须以前瞻性的教育思路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国际环境协会前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4〕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其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生态思想,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生态思想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特别地,应该从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和生态手段,从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流派――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学习和继承这些生态思想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文化生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和论证“三纲八目”。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和治国,其中的生态内容也非常丰富。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人实现有节制的互动,反对将人置于任意处置自然的地位。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规律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易经》首先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经?序卦传》)这句话阐述了人产生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经?乾卦》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经?乾卦》)这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身心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是“天人合一”。高质量的人生在于实现“天人合一”,在于人向自然的回归。儒家至圣孔子曾经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也显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达,从“天知我”到“我知天”显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儒家亚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人性和天统一起来,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指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根本原因在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质上的统一,因此人能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和人自身达到极致便可以成为圣贤。随后,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七)陆九渊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之中人和自然乃至人和整个宇宙都合而为一,人和宇宙不分彼此,人和宇宙和谐共生。综上,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思想重要补充和有力佐证。

儒家主张“节用依时”。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依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表达了勤俭节约,用之有度,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同时,“不违农时”和“斧斤依时入山林”也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秦汉时期刘安提出了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还包含了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还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儒家的“节用依时”思想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公民生态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材料,也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对于公民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理念,增强公民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综合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儒家的一切思想均是围绕“仁”展开的。“仁”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理念。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也适用于人和自然之间。在人和人之间即是“仁民”,在人和自然之间即是“爱物”。要求将“仁”的原则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要求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万物。明学大师王阳明更是对此进行了形象描述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的对象不是仅仅限于有生命的人类和动物,还包括无生命的草木和瓦石。达到这样修养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儒家的“仁民爱物”不仅承认植物、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自觉地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伦理扩展,从而构成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深厚而宽广的道德关怀。它对于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怀,唤醒公民关爱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释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释家主张“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施乐”、“净土理想”等。“众生平等”论证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平等。“大慈大悲”说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利他施乐”指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切实行为。“净土理想”则建构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模板。基于这些生态思想,释家还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戒杀、放生、节俭、素食、饮茶、造林、护林便构成了释家生态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些行为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释家文化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在公民旅游过程中实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深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游客漫步于名山大川、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

第9篇

【关键词】城乡 绿化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城乡的全面发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可以避免城市在建设中,因人工构筑物的建造而隔断了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联系的机会,不仅使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使村镇的自然景观不会因城市化的进程而遭到破坏,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模板。如果乡村绿化再紧密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型生态建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会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生产及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1、城乡绿化一体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搞好城乡绿化,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绿化事业,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城乡绿化一体化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举措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凋节气候,吸碳增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搞好造林绿化,增加林草植被,对于减缓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城乡绿化一体化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绿色环保、生态良好、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的重要标志。城乡绿化是“两型社会”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二、城乡绿化的技术要点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1)突出城、乡特点。优势互补在遵循政府现有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大纲的基础上,城、乡绿化应形成各自的特点。城市绿化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人工构筑物可以相对多些。而城市中心的绿化,在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地各项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则应更多地引进自然素材,营造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乡镇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因为乡镇本身就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其绿化则应利用天然的资源营造成具有自然之美价值的绿色环境,以良好的乡村环境包围城市。

(2)因地制宜。多层次绿化。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做到适地适树。在树种配置上,要注重发挥乡土树种的优势,也要注重树种多样性,利用多种植物材料来丰富绿地景观,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绿化。乡土树种、观赏树种在绿化中都要有适当的比例,既要使绿地形成稳定的群落和地域特色,又要丰富植物景观,提高观赏性。

2、适时栽植

植树的适宜季节,不仅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且要从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春秋两季最为适宜。春季苗木正处于萌动前的休眠期,尚未生根发芽,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反映迟缓,生理活性较低,可耐初春季节冷热无常的多变气候,待栽植后,气温回暖渐趋稳定,土壤解冻,雨水渐多正值树液流动期,树木进入生长的大好季节,因此土壤解冻后立即开始栽植;秋季根系尚未停止活动,栽后根系可以得到恢复生长,但应尽早进行。

3、苗木的起掘、运输和假植起掘苗木是植树工程的关健工序之一,起苗质量好坏影响植树成活率和最终绿化成果,为此按要求的标准起苗,起出来的苗木经过分级,挑选和按数打捆后要放在阴凉地方或就地假植,切忌风吹日晒。运苗时树苗要用草袋、麻袋、尼龙袋包扎好,在包装过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材料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运输要迅速及时,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要尽量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的运输,中途要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坨。运到目的地,要立即把包打开,将苗木假植上,以防止苗木根系失水或干枯从而丧失生命力。栽植时尽量做到随掘随运随栽,使其提高成活率。

4、认真栽植

栽前要拉绳定点,按标准挖穴,穴要比苗木的根系大一些、深一些,穴的底部和上部同样大,不能上大下小呈锅底形,并应清除穴内的煤渣、石子、石灰等杂物,在土质不好之处一定要全部更客土,有条件的最好施基肥。植苗时必须力求苗木端直、根系舒展、深浅适宜(较原来土痕深3~5 cm),植后灌足水,使土壤落实,根土密接。

5、加强养护管理

树木的养护管理很重要,栽植后一般必须浇2~ 3次透水,要及时防治病虫害,要经常锄草松土,苗木歪的及时扶正。苗木比较大的要设支架保护,对于没有成活的苗木翌年要及时补植。这就要求城乡绿化部门实行分片分段设专人常年管理,制定管护制度,定期检查评比,确保树木成活和成长。

三、做好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有效措施

1、点、线、面结合

要以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大型绿地及小城镇、村屯绿化为点,以公路、铁路、江河、水渠等绿化为线,以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草原防护林及用材林、经济林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单纯地强调某一个方面的绿化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绿化一体化。

2、城区、近郊、远郊结合

城区绿化、近郊绿化和远郊绿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既不能单纯地强调城区绿化而忽视郊区绿化,也不能孤立地搞城区绿化、近郊绿化或远郊绿化, 应把这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城区绿化、近郊绿化和远郊绿化融为一体。

3、宏观大环境绿化与微观小景点绿化结合

城区要突出微观小景点绿化, 郊区要突出宏观大环境绿化, 宏观大环境绿化中要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建设绿化、美化的微观景点, 而市区的诸多微观小景点绿化要镶嵌在宏观大环境绿化之中, 要做到宏观大环境绿化与微观小景点绿化相结合。

4 、生产、观赏、旅游结合

苗圃、花圃、果园等既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又是绿化材料和林副产品生产基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区等既发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的功能,又有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发展旅游的功能。因此,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中,要做到生产绿地、观赏绿地、防护绿地协调配置,绿地的生产、观赏、旅游等功能互相结合,互相统一。

5、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城区绿化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但城区的公园、花园等在经营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近郊的经济林和远郊的用材林在产生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中,不管是城区绿化还是郊区绿化都应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结论

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下的必然要求,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它的实现使城区与乡镇的绿化连成一个整体,而却各有特色,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可以带动城乡全方面的发展,实现城乡的优势互补。可见,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推动中国园林绿化全面展开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