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6 14:45:20
导语:在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学期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健康知识 师幼互动 师幼共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53-01
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的体系的产生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它包括对幼儿日常健康行为的教育,对安全常识的教育,对心理健康的教育等。首先,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健康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不仅奠定了未来的健康成长,还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所帮助;其次,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这种常识包括各种标识,学习自我保护和求生技能;最后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幼儿可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使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发展;可见,幼儿健康教育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 师幼齐共建,健康知识环境亮
“师幼共建”是教师和幼儿通过研究、探索的教学而生成的主题活动。它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观察和探索以及教师适时、适度地支持和引导。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们会拥有更多的自利,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丰富的活动中,能更深刻地体验到“主动参与活动”中的快乐和感受“寻求自我追求”中的快乐。
1.1 幼儿充满期待的投入活动
在我们幼儿园二楼的长廊有两块空白的墙面,我们打算把它布置成与健康知识相关的内容。但是健康知识有很多,应该放什么内容?怎么放?这些问题我们抛给了孩子们。老师们回到班级收集每个班孩子的智慧。没想到孩子们很有激情。在期待中,他们对活动的激情越来越高。而这种激情会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时获得双倍的快乐感。
1.2 幼儿主动参与制定计划
孩子们在讨论组奇思妙想,并且我们每周都会观看安全平台的内容,孩子们的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安全知识,最后我们给孩子们的想法进行了归类。设置了两块板。一块是《可爱的小脚》一块是《爱玩耍,不受伤》。在做这两块主题板块前,笔者与孩子分别讨论了如何保护小脚,有哪些方法。在玩耍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情根据孩子们所说的,老师来进行绘图。
“师幼共建”就是要贴近幼儿生活,聆听幼儿声音,发现幼儿爱好,突出强调真正的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由、主动地参与。坚守儿童立场,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儿童自身健康发展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在儿童自由愉悦、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进行支持、引导和建设。
2 师幼齐互动,健康板块作用强
2.1 幼儿操作兴趣浓厚
孩子们对这两个新的操作板块十分的感兴趣。在爱玩耍、不受伤的说一说板块中,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说着哪个是对的哪个是不对的,什么是危险的,应该怎么做,注意什么。在“可爱的小脚”这个做一做的板块中,孩子们都想去互动,但是有几个图男孩子不太懂,比如穿妈妈的高跟鞋,涂妈妈的指甲油,这方面的认知还不够。总体而言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气氛很浓厚。《纲要》指出:“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两个板块互动性很强,所以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健康知识意识。但是看到有两个男孩子在可爱的小脚板块上缺少经验。
2.2 教师引导评价重要
一、在少先队宣传阵地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
少先队阵地是宣传少先队工作的一个有力窗口,如队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队角等,他们传达的是队员的心声。我校大队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少先队宣传栏中开辟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栏,使队员们更加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懂得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懂得调节好心理情绪,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形成健全的人格。红领巾广播站每月开设心理专栏节目,邀请心理辅导老师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为队员们解决有关心理问题,效果良好。
二、利用少先队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学生在队活动中可以感受各种心理体验,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我校大队部举行的“温馨五月天,感恩母亲节”感恩活动中,队员们体会到了“妈妈”一词的涵义,学会主动关心妈妈,做一个不让妈妈操心的好孩子。在“唱响心中的歌,争当四好少年”校园小歌手比赛队日活动中,队员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爱祖国、爱学习、自强自立,争当“四好少年”。通过一系列活动,队员们会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一、上学期发展情况:
上学期我班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初步掌握了一些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自理能力方面还较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自己穿脱衣裤,生活习惯也有了规律,爱清洁。但本学期又新增了15名幼儿,所以对他们还要进行引导与培养。
二、教师的消毒预防工作和保育工作:
1、每天来园后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每周清洗玩具一次,晒图书一次。
3、有太阳的日子为孩子晒衣服、被子、鞋子等,减少交叉感染。.做到屎尿裤子、床单及时更换,半月清洗床单一次。
4、吃饭前用消毒水擦抹桌子。吃饭时给孩子们喂饭,帮助幼儿剥虾壳等。
5、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以确保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6、要求幼儿运动前后喝水。及时为孩子擦汗。
7、加强午睡管理,注意随时纠正幼儿的不良睡姿。
8、注意观察幼儿情绪,发现幼儿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疾病处理工作。.加强早晚接送儿童工作,不得将儿童交陌生人,防止错接。随时清点人数,坚持每天检查幼儿是否带有异物入园,发现情况及时妥善处理。
三、幼儿健康目标:
1、让幼儿愉快入园,能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喜欢幼儿园。
2、能亲近老师、阿姨、能随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并能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和卫生的提示。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4、能随意活动身体,并愿意跟随老师参加体育活动,初步知道要遵守集体规则。
5、乐意接受洗手、洗脸、洗澡、理发、剪指甲等日常清洁要求。
6、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独立喝水、进餐、洗手、入厕、自然入睡。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逐步养成不剩饭菜、不偏食,能配合成人穿脱衣、裤、鞋,并尝试学习穿、脱衣服的方法。
7、乐意参加走、爬、钻等基本动作,能坚持走完力所能及的短途路程。
关键词:指南;健康教育;幼儿;活动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为幼儿点亮一盏健康之灯,无疑是为其一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么如何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呢?
一、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幼儿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陈鹤琴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幼儿健康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
二、把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在各领域教育中
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涂色、画画等: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常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将健康教育结合在环境教育中
幼儿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以应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和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1)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2)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
(3)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我爱环境美”“垃圾大楼”等社会性活动,带领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例如:在健康活动中幼儿不敢走独木桥,我并没有训斥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先放松心情,然后教给他们方法:眼睛向前看,双臂分开,一步跟着一步走。同时老师在旁边做好保护他们的准备,孩子们知道了方法,而且看到了老师在旁边,就放心大胆的走过去了。总之,要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会有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觉,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同时也会养成各种健康行为。
五、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儿童保健;社区;发展
1 基本情况
小榄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属珠江口冲积平原,距中山市城区26公里。全镇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户籍人口15.9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6万人。小榄镇是中山市的经济重镇、区域商贸中心。
妇幼保健机构及人员结构:镇内共有2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3间区办院管社区卫生服务站,6间私营卫生站。全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2人,兼职(卫生站)妇幼人员29人。
儿童保健现状:镇内本外地0-7岁儿童主要集中在两间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保健,其就诊面积均不超过80平方米。本地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5.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7%;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约为30%左右。
2 儿童保健工作现状
2.1 高任务与低资源矛盾突出。两间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除接受镇内本外地7岁以下集体和散居儿童的保健任务外,还接收一部分来自附近镇区散居儿童的保健,工作任务量大,与专职医务人员少、保健场地不足有显著的不协调。
2.2 无法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迫切需要良好而全面的保健服务。儿童健康知识的社会潜在需求十分巨大,知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2】。基本的保健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一些项目如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行为保健成为家长们所追求的新目标。
2.3 保健路程远,交通不便利。部分社区与两间医院的距离都比较远,老人或产妇带着年幼的儿童到医院进行保健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得不到相应的特别的照顾。
2.4 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难以实施。人口的频繁流动与迁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之一。流动儿童多数居住在出租屋、集贸市场或城乡结合部,家长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预防保健意识薄弱,多胎生育率高【3】,在得不到有效管理的同时,没能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取相应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服务。
2.5 儿童精神卫生和心理行为问题重视不够。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家庭和社会因素在不断增加。有调查表明,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之首。而这方面的社区诊疗和干预,基本上是空白【4】。
2.6 逐渐被接受的社区儿童保健。2009年8月始,我院辖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小榄镇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成熟开展预防接种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试行儿童保健业务,2009年8月-2012年12月,共完成7岁以下儿童体检近1400人次(外来流动儿童约占70%),婴儿免费抚触600多人次,举办育儿家长学校44期,亲子活动8期,这些服务都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目前因业务需要,儿童保健门诊由每周一天改为两天,而即将开展的婴儿游泳项目也得到了关注。
3 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有利因素
3.1 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社区化[5] WHO提示,21世纪卫生工作围绕的主题是:生命准备期(0-15),生命保护期(16-60)和生命质量期(60岁以上)。生命准备期是确保婴幼儿和青少年在生命最初年代得到存活和身心健康,以便在毕生中发挥其潜能。其中包括改善家庭环境、预防接种、疾病管理、营养教育等以提高儿童生存率和降低发病率。这些工作内容,只有在社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
3.2 开展社区儿童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个有效策略[6]“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的指标中明确提出要社区参与,只有社区参与了,才有可能将服务提供给每个家庭和个人;只有卫生资源公平分配了,才可能使每个人享有卫生保健。社区儿童保健是以社区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服务,这些服务经济、方便,每个家庭可以支付得起。
3.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殊定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的、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它所提供的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社区保健功能之一,更能突显此优势。
3.4儿童保健工作的群众性特征 儿童保健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与合作。而社区的医务人员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与社区居民形成了一种密切和信任的微妙关系,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 发展
4.1 培养合格的社区儿童保健人才。合格的人才是儿保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发展和推广相适宜的技术【7】。因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和自主选择性也在不断地提高。
4.2 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开展儿童保健业务。社区便利、快捷的服务系统,如电话或短信提醒通知,或体检接种同一工作日,可提高儿童定期体检率,利于系统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儿童在体检中发现存在的疾病或缺点,可就近在站内进行相关的诊治,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的发展。
4.3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健康保健知识是人们普遍的需求,尤其对于刚成为父母的独生子女们,他们迫切希望能获得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能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另一层面,文化层次较低的外来流动儿童家长,更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于是,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教育,成为开展儿保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4 加强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将流动儿童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有利提高其免疫接种率和保健覆盖率;同时,也将有效地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容红.儿童保健门诊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73.
[3]陈笑辉,郝晓宁,李士雪,等.我国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全科医学.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11(3):275
[4]钟柏茂,唐莉.社区儿童保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254-255.
[5]彭炜主编.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教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6.
【关键词】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防病意识;疾病认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7-02
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的防止早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儿童保健预防门诊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1]。如今,我院采取对儿童及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增加了家长正确的对疾病健康教育认识,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地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现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及家长的防病意识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儿童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39±3.02)岁,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在给予常规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心理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及家长的疾病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疾病检查的方法;观察组采取有效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如下: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此方法对儿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直接有效,讲解孩子的成长发育的各种异常因素,并对异常的孩子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发放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小册子,告知家长正确的开发智力与护理的各项措施;讲解正确的婴儿喂养方式及孩子的正确教育方式。设立专门的电话回访,直接对孩子的健康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并制定一对一的详细健康查体表,准确记录与存放,对于孩子的健康问题采取早发现早解决的手段。举办相关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解有关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1.3 评定标准 针对两组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调查问卷,其中一种关于常见疾病的认识程度,另一种是关于常见的防病意识,两种问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两组儿童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观察组的儿童及家长的常见疾病认识程度以及常见的防病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3.1 新生儿时期对家长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门诊的新生儿进行听力与NBNA的筛查[2],并教会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护理与照顾;指导在新生儿时期正确的母乳喂养,告知进行纯母乳喂养对孩子及母亲的优势,如母乳喂养不足,指导正确使用配奶;告知家长按时进行疫苗的接种,满六周后的新生儿,来院进行体格检查,使家长了解儿童的健康知识以及保健的意义。
3.2 婴儿6周后对家长的正确心理健康教育:满六周后的婴儿,全面的对生长发育检查。并发放口服的维生素A、D,为了预防和减少佝偻病的发生;早产婴儿应在生后2周给予口服。建立健康档案,将每一次的检查结果与相应的早期预防措施做好记录并妥善存放,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与有关疾病的预防措施。指导家长正确的使用声音以及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心理及性格的健康发育;指导家长针对孩子进行合理的训练,以增加孩子身体素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3.3 婴儿3-12个月时对家长的正确心理健康教育:3-12个月的婴儿,应采取常规的运动评估以及相关的五十二项检查,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正确的了解,如果发现孩子发育情况出现障碍,应使用特殊的儿童健康评估方法进行检查,对于怀疑以及异常情况,应及时的给予早期的健康干预措施。
3.4 满1岁后对家长及孩子的正确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满1周岁的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对于牙齿生长不良等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评估以及检查,及时发现孩子语言发育功能以及表达能力,如有缺陷及时早期进行心理开导,让孩子在生活中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纠正孩子的不良心理问题,有效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3.5 3-6岁时对孩子及家长的正确心理健康教育:此时期对于孩子及家长讲解某些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关于预防常见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3],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或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此期还要加重对孩子讲解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由上所述,对于儿童及家长给予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有效的增加儿童及家长的防病意识,能够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儿童的生长健康能够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程志明.探讨儿童保健在社区门诊的临床疗效[J].河南出版社,2011,10(15):33-40.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里已经比较常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与此同时,幼儿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程式化,忽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儿心理教育,达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
1.2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
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
1.3 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06-02
一、引言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一般指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在外务工而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杨威201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对农村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加上其可观的工资,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队伍不断壮大,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产生且逐年递增。据权威机构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5800万,其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占57.2%,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42.8%;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为79.7%,被托付给亲戚朋友的为13%,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为7.3%(鞠九江,王桂兰2012)。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抚养,由临时监督人看管;然而,绝大多数临时监督人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由于隔代抚养中监督人年龄、价值观、文化程度、体力等差异,对孩子学校教育、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关注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在去年我系社会实践团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跟进对当地留守儿童身体健康进行调研,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检索,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现状以及干预办法进行探究,为解决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二、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满足物质生活的改善,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已成为判断人民生活水平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健康,奔小康”已成为广泛民众的共识。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水平相对于城镇来说比较低,健康意识差,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上留守儿童亲情的严重缺失,严重阻碍了当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学校和当地村委的支持下和在去年支教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花垣县吉卫镇机司村小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调研活动,共有64人(从学前班至初三)报名上课,留守儿童约占90%。随机抽取15名小学班学生(四至六年级)和12名初中班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对以上27名受调查者进行家访;回收调查问卷共27份,有效问卷2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同时我们团队对当地人文地理、经济来源、风俗习惯等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结果如下:
1.留守儿童和家长健康知识匮乏。据粗略统计,现机司村共728人,153户人家,位平均每户5人,小孩中约90%的为留守儿童。在受调查的27位学生中,22位学生家长不在家,留守儿童约占总人数的81%,绝大多数学生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调查显示,约60%家长只受过小学教育,11%家长为文盲。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知识淡薄;绝大多数临时监管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为文盲,凭经验抚养孩子。司村小学共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3个班,学校现有教室三间,陈旧的双人桌椅刚好能容纳该村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机司村小学现有教师四名,其中三名是代课老师,且老师上课采用包班制,每位老师上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下表为获得健康知识途径的比例分布表:
孩子们主要从课本上获得健康知识,然而落后的教学环境和的教学模式使得课本上的健康知识少之又少,留守儿童健康知识几乎空白。孩子们通过电视、课外书籍、相关的宣传人员等渠道获取健康知识较少。留守儿童健康知识匮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不良。我们团队对当地水源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地人主要以饮用井水为主,少数人饮用自来水。然而,井水多为硬水,容易引发肾结石、胃部感染的疾病。在支教期间,学生主要到学校厕所旁水龙头处饮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学校也没有任何健康饮水装置,学生常年饮用生水。另外,据调查,37%的学生经常吃零食,主要为熟食等垃圾食品。尽管该校已经推广了营养午餐,但整体的营养力度仍然加强。支教期间烈日炎炎,每天正常的洗澡换洗衣服是必要的,然而,在对学前班孩子每日洗澡换洗衣服做调查时,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洗澡和换洗衣服。男生情况更加严重,身上、衣服上的污垢黑白分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她(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本次支教的重中之重。
3.留守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下表是当地留守儿童三餐表:从此表可以看出,当地留守儿童的饮食状况不容乐观,有以下几大问题:①饮食结构单一。表中显示当地留守儿童饮食主要以谷物和蔬菜为主,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水果等食物摄入量不足。②饮食次数不合理。营养餐在学校推广后,还未推广到家庭。放假期间,学生饮食次数以一日两餐为主,入学,回归正常,回家,又无三餐合理饮食。③饮食不均衡。伙食改善主要集中在赶集、假日,平常主要是粗茶淡饭。
4.留守儿童健康保障体系不健全。①学校体育教学处于空白状态。机司村小学仅限于一二三年级教学,体育课主要是代课老师引导跑步,然后自由活动,学生缺乏体育运动教学。小学有两个被赠送的篮球架,加上一小块水泥坪,构成了学校的运动场。运动器材多为支教队员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多为体育课上玩玩,没有教学意义;②学校学生体质监测体系不完善。学生除了当地毕业考做一次体质测试外,没有体检。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我们本次对当地学生身体健康调研的一个项目,然而,学校没有测量工具,以前也并未测量,因而这个项目未能实施。毕业考的体质测试,这一次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对健康的成长是没有实质意义的;③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健康教育。在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现状的第一点中,限于家长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留守儿童获取健康知识渠道较少且量不多,孩子缺乏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现状的干预措施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面临的以上问题,我就增强留守儿童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建立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出以下四点可行干预措施。
1.加大当地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增加宣传途径。机司村与去年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机司村小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乡间道路的不断贯通,村民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从麻校长那得知,花垣县实行城乡同建同治政策,县委县政府也加强了对环境保护与监管力度,会定期的派人检查,不合格将会受到严肃处理(卫生评比纳入当地官员的年终考核项目,多次排名靠后,将会受到免职处分)。在一定程度上,城乡同建同治政策增强了当地的卫生意识,但要真正改善当地健康知识匮乏的现状,必须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
2.临时监管人、学校、政府协同合作加大对留守儿童监管力度。上学期间,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关留守儿童管理部门(为减少学校负荷,班主任协同宿管制定详细的留守儿童管理方案),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绪等方面加强监督。然而,留守儿童沉溺与娱乐场所现象也较普遍,在一次网吧的暗查中发现,网吧内近七成是未成年的留守儿童,且几乎都沉浸于网络游戏当中(杨赟2012)。针对以上现象,当地政府对网吧、游戏厅、酒吧等娱乐设施排查力度不够,因而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缺失。
3.调整留守儿童饮食结构,制定出营养可行的饮食方案。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所患大部分疾病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适当摄入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儿童患肺炎、麻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危险,营养缺乏导致疾病多发、食物利用效率降低、成长发育不良、劳动时间不足和劳动效率降低(范志红2011)。学龄儿童、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的每日膳食构成可参照儿童少年每日膳食各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克/日)表。
4.建立健全当地留守儿童健康保障体系。教育部门应统筹乡镇教育资源,尽可能使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力求学生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养成勤锻炼的好习惯,不断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当地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力求学生能每年做一次体检,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从而使留守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临时监管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监督,无论小病大病,及时就医。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成长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面临的诸多问题(亲情的缺失、学业的落后、身体发育不良、心理自卑等),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这一群体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关爱留守儿童,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此次对当地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健康知识匮乏、生活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健康保障,留守儿童的不乐观的身体健康现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会影响心理上的发展异常,家庭的和睦生活,同时我们对此提出可行干预措施,希望为解决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威.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
[2]鞠九江,王桂兰.乡村小学牵动联合国[J].人权,2012,(2).
[3]杨赟.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2013,(05).
[4]范志红.中国大学生村官丛书[Z].中国农村生活科技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5]米光明,林琳.中小学生营养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