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集体经济信息

时间:2024-02-07 14:38:57

导语:在集体经济信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集体经济信息

第1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并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立和运行,为人们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现代信息技术在为人们提供方面的同时,也隐藏着安全隐患,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解决和完善,充分开发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健康发展。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1.1信息污染

1.1.1无用信息

无用信息是指对大多数用户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但是却影响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与效率,除此之外不会对信息用户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或者负面影响较小。就无用信息而言,一般包括重复信息、过时信息以及自由言论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过时信息量很大,反而影响了有用信息的传递与加工速度,进而在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过程中增大了难度。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网络中的信息提供者纷繁复杂,其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无价值的信息。

1.1.2劣质信息

与无用信息相比,劣质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作用却不是很大且质量比较低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劣质信息虽然可以加以利用且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其也会给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难度,一旦利用、传播不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造成损失。内容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文字错误多的信息都属于劣质信息。之所以会存在劣质信息,是因为信息生产者在收集和处理信息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信息不完整或者缺失而导致的,还有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造成的。另外,在信息生产时,由于收集的信息与数据不全,以及信息处理与研究方法不科学等也会产生劣质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因为信息传播技术出现错误或者信息处理不当而导致的信息失真,进而产生劣质信息。

1.1.3有害信息

有害信息是指当用户或者社会在利用之后会给其带来不良后果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有害性。有害信息不仅会加大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增加信息筛选与甄别的难度,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过程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麻烦。有害信息主要是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相关信息生产者因为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对于客观世界有着正确的认识,或者有意识地歪曲各客观事实,从而产生虚假信息。另外,在信息传递与加工处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人员的疏忽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等也会造成虚假信息的出现。

1.2信息泄密

信息泄密是目前现代信息中出现比率比较多的安全问题之一,盗取者利用非法途径或者不合理手段窃取一些隐秘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泄密。在网络信息开发利用或者传播获取时被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窃取的过程,均属于信息泄密过程。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泄密的途径不胜枚举。通过破坏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或者窃听等途径而导致的信息失密或者非法访问网络资源都是网络信息泄密的范畴。

1.3信息侵权

信息侵权也是信息安全问题之一,主要是指信息的产权被侵犯。与现代信息产权相比,传统的信息产权即为知识产权,且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以及经济贸易等信息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传统信息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并使得信息载体也发生了改变。另外,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传统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予解决,可以实现全球共享。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也有着比较不利的一方面,那就是很容易产生信息侵权问题。

2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

2.1加密与伪装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得更加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尤为显著。在这种信息环境下,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可以在技术方面给予改善,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密与伪装技术是有效措施之一。信息加密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利用某种加密算法将信息变成密文之后进行发送,以此防止截取者的盗取和破译,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虽然加密文件可以防止截取者直接获取或者破译信息内容,但是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再加之密文不可能确保绝对的保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具体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还要在加密的基础上再进行信息的伪装技术,以此麻痹攻击者对信息的供给,从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2认证技术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交流双方身份认证也具有关键的作用。就现阶段信息中的认证技术而言,主要有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以及数字证明等等。其中,数字签名机制属于鉴别方法,身份认证机制可以对信息交流双方的真实身份进行判断和确认,可以作为访问控制的基础。数字证明机制则可以为对秘钥进行验证提供方法。

2.3防病毒技术

通常情况下,防病毒技术分为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及病毒清除技术。针对单一主机,防病毒技术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入侵。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与工作站是网络中的主要软硬件实体,要想阻止病毒的入侵,主要是从基于工作站和服务器的防病毒技术,以及基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方法等方面着手。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踪迹,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问题同样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主要问题,信息污染、信息泄密、信息破坏等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要想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就要采取技术对策进行解决,如加密与伪装技术、认证技术,以及防病毒技术等,以此保证信息内容的安全性,从而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夯实基础。

作者:平 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宁安农场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2]白雪.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

第2篇

今天的中国,就是通过自身的国情来进行经济的发展,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提出了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政策,经过了不断的努力、通过了解放、注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是促进我国经济在这些年来不断飞跃的根本原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外,我们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方针,这样的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对内,我们通过努力建立、完善“健全社会保障“的体系,以“时刻关注民生”为导向,国内的社会秩序不仅得到了改善,还保证了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开始以经济的建设为中心,经济学这门学科也逐渐的受到了重视,成为了一门显学。但对于经济史来说,它只是一门介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真实的经济现象。另外它还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性质,因为它的研究是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来的。

“经济、经济史、经济学”这三个概念的区分是学好经济史的前提、基础。经济史是以经验的归纳法和历史的分析法来对人类的活动以及历史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社会生产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对于它的研究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修养,还能激发人们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济史和经济学这两门学问是相得益彰的,经济史的学习可以有效的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视角,经济史的内容中有着反对脱离事实的抽象,这有助于让经济学真正回归到社会科学这一类来。现在很多经济分析中犯下的错误,说着是因为其他条件的欠缺而导致,但视乎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历史的知识、经验,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有效的给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已经合格的资料。

第3篇

进入经济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进入经济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进入经济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三期”,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守成没有出路,创新才是正道。有高瞻远瞩的视野,也需有高屋建瓴的设计,更需有贴地而行的措施和行动。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新常态,新风景”就不难呈现。

第4篇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会计工作的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所以对于会计工作的质量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实践来看,因为会计审计市场制度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竞争当中也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容易受到现实的诱惑,进而违背诚信的职业观念,导致假账问题的发生率日益提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文以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目前信息环境下的会计审计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措施探讨,从而提升会计审计的诚信度。

关键词信息环境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会计审计陈新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求会计工作者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的时候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讲求诚信,从事实现实事求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会计审计的弊端操作空间被逐渐的放大,现实诱惑因素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度对于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针对目前的现状,积极的进行会计审计问题的诚信探讨,从而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进行强化,这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提高工作实效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环境下产生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原因

(一)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严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生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具有严重不对称的问题。在信息大环境下,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速度都在不断的加快,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会计弊端行为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从现阶段的会计信息传递和使用情况来看,经营者对于会计信息的利用和知晓要比所有者更具优势。而从现实企业的经营来看,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体存在着不一致性,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者出现问题的逆向选择,诚信问题也会因此而产生。

(二)会计制度的完善性差

就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来看,其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所以其完善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为会计制度的完善性不足,所以在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规范的规程中,其作用效果十分的有限,这种作用的有限性导致制度对企业多样化的活动缺乏根本的约束和保证。简言之,我国的会计制度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原有的制度缺陷性较明显,但是新的制度在会计信息中的适用性有比较低,这两种情况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我国会计制度的漏洞明显。因为存在着显著的漏洞,所以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三)企业缺乏良好的会计审计工作环境

企业缺乏良好的会计审计工作环境是目前产生会计诚信问题的有一个显著因素。在目前的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领导对于会计审计的重视度不高,因为上行下效的作用,涉及会计审计的工作人员对于会计审计的质量重视也比较低,这样,其对于会计审计的工作态度、思想认识等都会出现偏差,所以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会发生。另外,目前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在技术水平和专业性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导致诚信问题的发生。

二、解决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措施

(一)在企业内部建立或落实会计委派制度

为了有效的解决信息环境下的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在企业内部建立或者落实会计委派制度有着显著的作用。这种措施的落实,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对传统的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依附的会计审计模式进行打破,从而使得审计责任落实到个人或者是各个部门。这样,部门责任机制会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个人身上也会有工作任务的承担。这样,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为单位负责人而产生的会计信息诚信化问题就会被有效的规避或者避免。简言之就是利用这种制度的开展,线管会计信息的获取以及会计目的的实现都会变得更加的高效化。

(二)做好会计审计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工作

做好会计审计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工作也是目前进行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强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企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第一是建设具有完善性的档案制度,这样,信息环境会更加的友好。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完整性的信息化信用管理体系,并在体系当中建立完善的相关奖惩制度,会对会计审计行为实现更加有力的规范。第二是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进行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建立。通过制度的完善,并将其运用到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实践中,企业的审计工作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诚信问题也能有效的降低。

(三)做好配套的监督控制工作

做好配套的监控工作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此方面的工作开展,主要是企业在内部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会计审计监督机构,并且在这个机构中,对于各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详细的划分和明确,这样,人员的岗位责任会更加的清楚,工作实效也会进一步的提升。另外,在监督控制工作的开展中,要以我国既有的法律规范为最基本依据,对企业内部的制度以及标准、准则等进行优化和完善,这样,诚信问题发生的根本性因素就可以有效的规避。因为诚信问题的发生因素减少,所以整个会计审计工作的诚信度会大大的提高。

(四)在企业内部进行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营造

在目前的工作实践中,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营造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发生。要进行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主要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企业的领导要加强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视。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是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要进行强化。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就职业道德进行强化。第三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态度进行有力的培养。通过这方面的培养,工作人员会具有更好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的诚信问题也可以被很好的避免。

(五)在企业内部进行安全的信息处理环境营造

在企业的内部进行安全信息处理环境的营造对于规避会计审计工作中的诚信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可以对员工的身份以及其相应的缺陷进行全面的设置,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具有突出重要性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与此同时,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手段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系统以及会计审计信息的安全性。因为安全性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在信息环境下可以实现积极的解决和规避。

三、结语

在信息大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大大的提升,这给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带来了隐患。在信息大环境下,因为信息传递和利用更加的频繁,也愈发的复杂,所以会计审计工作的弊端操作空间进一步加大。积极的分析在信息大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就具体的规避对策进行探讨,对于提升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薇.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1:203.

[2]林玉梅.关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03:241.

[3]胡茵.简析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及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5.08:99-100.

[4]龚云平.博弈论视角下会计审计信息的诚信价值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07:83-84.

第5篇

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也成为必然。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呈上升趋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不高。现阶段我国只对上市公司做出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对其他类型企业没有做要求。而在实际工作中,非上市公司如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现得也相当突出。但是单就上市公司来说,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即使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也不高。据调查,北美、欧洲、澳洲有50%以上的公司编制环境报告,向公众披露环保信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还是很少的。因此,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全面实施。

(二)缺乏足够统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我国开展环境的研究比较晚,在环境信息的披露上缺少统一的环境标准,对环境难以科学地考核。目前仅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洗染业管理办法》以及即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仅在总则中提及应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而对于定期报告很少有关于环境问题具体披露的要求,对于临时报告等其他形式的规定更是几乎不存在。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业间的差距较大。上市公司总体的披露比例不高,几个强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仅在50%~80%之间;披露的内容不独立、不完整,披露的项目主要集中于环保投资、排污费缴纳等方面,对其他内容,如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的披露则几乎没有,未能按“公告”的要求披露那些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和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多数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对外披露,主要是文字表述性信息,数据性信息还很少,且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使得披露的信息在行业之间缺乏可比性。

(四)企业缺乏环境责任意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觉性不强。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可以看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极为有限。多数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不强,披露动因仅仅是出自国家法律和行政部门的强制,对于非强制性内容则一概不予披露。其信息披露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满足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忽略了其他利益关系人的信息需求。为此,企业就不能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

二、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实务与环境法规之间联系密切,随着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环境会计准则也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满足实务需要。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目前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害怕损害企业的形象,也不乐意主动向社会披露。因此,我国的有关部门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1)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未建立相关准则之前,可要求企业提供单独的环境报告;(2)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3)设立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立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行。

(二)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可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第6篇

【关键词】统计管理;统计体系;统计作用;统计的重要性;统计的内容

当前经济已进入低速发展时期,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在各方夯实企业的,作为反映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和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来源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要求-企业的统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制度,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发挥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作用。

一、认清统计工作的作用,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统计的基本作用是认识作用。统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计的这种作用,具体体现为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统计的信息功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的职能。

统计的咨询功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统计信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对科学决策和管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统计的监督功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客观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状态。

统计的这三种功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信息功能是统计的基本功能,是统计咨询和监督的基础。统计咨询、监督功能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二、统计工作重要性

(1)统计工作的特点。从总体上看,统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企业在特定时间内生产经营的数量特征,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人员收集到的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企业的原料入厂、加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其他与其相关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所以,统计工作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现状,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结构、速度、收益与效率等诸多数量特征质量特性。

可以对不同的事物做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能总结过去预测未来。

(2)重要性。统计工作涉及到供、产、销,人、财、物,生产、经营、分配等多环节、多领域。通过统计信息,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预测未来、企业的规划和结构、企业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作为统计制度,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确立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统计内容和计算方法。这取决于统计的特性。当以个企业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起来之后,对企业而言,其作用主要有:一是对企业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现状和动态的反映;二是对企业的规模和结构情况进行反映;三是对企业的生产效益、速度和效率进行反映;四是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与质量特性;五是对该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映。

三、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二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四、构建新的企业统计分析体系

统计分析是认识企业管理本质的锐利武器,也是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企业做出全面深入的统计分析,正确评价企业的各方面状况,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统计分析理论框架。

1.就分析内容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这就要求企业的统计分析必须针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析生产成果,又要分析生产条件、技术进步、产品销售、财务成本,也就是要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进行分析。

2.就分析范围而言。要求企业的统计分析改变过去只进行内部分析的做法,即分析内部又分析外部,即分析企业自身更要分析市场、行业与竞争对手、相关企业,出发点是要把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市场联系起来。在市场方面,要分析研究产品的市场定位、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潜力等等。在行业方面,要分析研究行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品结构、产品质量、营销状况、销售价格、产业政策、问题与对策、预测与展望等。

3.就分析的频率而言,市场瞬息万变,机遇失不再来,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分析要有时效性,提高工作频率,尽可能做到经常向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和统计分析产品。因此企业统计分析要重视时效性、经常性,要做到雪中送炭,不要春暖送寒衣。

第7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是从政治思想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思想问题是人的总开关的问题,政治思想不把控好,行动就会偏离轨道,行为就会失衡。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要完成思想的淬火,政治的锻造,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干部,要把好关,抓好根,站得稳。

政治思想工作是工作的“指南针”。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作为这个机关的一份子,对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只有通过有思考的学,结合实际的学,入脑入心的学,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工作。

政治思想工作是生活的“防滑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诱惑和生活本身的艰辛,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不能有效化解这些困难,都将成为我们的阻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不仅在工作上帮助我们抵御风险、提高自我,也在生活上帮我们过滤不良情绪,过滤“朋友圈”。

二、纪律作风方面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支纪律部队,没有规矩纪律的约束,则不能成为“党的忠诚卫士”,这支队伍也是没有生机活力的。

强化进取意识,夯实工作作风,确保在每一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心思放到工作中,把功夫下实、下细,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时刻强化宗旨意识,通过自己平凡、细小的工作,放到集体的这个大环境中,映照自己,对照自己,在平凡中不甘于平凡,不张扬,不冒进,以自己的力量促进纪律作风建设,实实在在办实事、办好事,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在不断学习、不短时间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

三、能力素质方面

第8篇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推动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管三大体系互促共进,大力建设诚信贵州。因此,完善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的基本保证

政府信用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贵州而言。政府信用建设事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事关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事关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贵州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政府已经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必修课”来抓,因此获,导了世界各地金融界、企业界客商的青睐,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构成,企业信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已经证明,企业信用的发展与发达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经济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问题。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呼吁,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实际上,信用认同是融资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一个诚信缺失或是无法了解其诚信记录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获得银行或投资人的资金的。

因此,加快贵州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是解决贵州企业融资难的前提,是推动贵州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个人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经济身份证,从而提高个人之间或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减少违约、失信、欺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推动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上海、深圳、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诚信贵州

从2003年11月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开始,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职能部门从各自分管领域展开了企业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个人征信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也取得积极进展。

但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有关政府部门及领导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认识不够,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征集信用信息范围不宽和信息质量不高,信用信息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不足,政府信用体系有待建立,群众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不够,信用专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专业信用产品缺乏等等问题。

上述情况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差距较大,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与建设贵州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高度重视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应对该项工作给予进一步地重视和支持,把它作为影响贵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挂帅、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制定《贵州信用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和解决制约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推动信用法规体系建设,使得信用工作有法可依。人大立法机构应该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先进省区的建设经验,结合贵州地方实际,尽快推出一整套适宜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法规体系。

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沟通、共享机制。要整合党委、政府、党派、社团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种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信息收集渠道,解除部门信息垄断,提高信息整合效率,降低协调成本,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共享。

加快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要努力打造“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实服务型政府。参考上海、浙江等地做法,从服务、决策、执行、监督、信息五大方面人手,建立起政府服务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和信用信息五大机制,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公务员信用档案,形成高效、廉洁、诚信的行为规范,较好地垂范于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远发展规划框架,明确以企业信用自律为基础、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信用评级为激励惩戒标准,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省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突破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信用信息壁垒,实行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信息交换,充分调动专业中介机构参与征信、评级、咨询服务和深入研究等,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工作基础,使“诚信品牌”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推动企业信用产品在政府行政运作中的广泛使用。对于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无偿、无息或低息专项资金,或是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和政府出面招商的项目。以及各项企业资质认定审批和评级评优工作等,应该做出相关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信用状况报告,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作为企业是否获得政府相关工作认可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意识的建立,而且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规避运作风险。

推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人行系统对个人征信工作的开展,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和范围,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公民诚信意识。此外,借鉴湖南、上海等地做法,推动个人信用报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比如在招聘、借贷、婚介、扶贫等方面广泛引入运用。

大力支持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由于信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应该借鉴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培育中介绍织的经验,在市场发育的初期,加大对信用征集、咨询、评级、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允许合格中介机构向政府部门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参与技术性工作。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落实试点范围,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调动企业和有关方面参与和配合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第9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 准确性 经济秩序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制度要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要忙足社会各界的共识。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共中的知情权。就需要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地市场经济秩序。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其要求准确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扩大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政府部门、职工及其他。所有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要依赖于正确地会计信息,以作出正确地战略决策,实现自己的经营成果。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他们关系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及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便决策是否继续提供贷款,或扩大贷款规模,都要依赖于正确地会计信息。政府部门要了解企业是否完成纳税义务,是否遵守财经法律规定,以便作出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依赖于正确地会计信息。单位职工关心自己的工作能否发放,福利能否实现,以便决择自己是留在原单位还是跳槽到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支付能力。要依赖于正确地会计信息。那些潜在地投资者,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他们要作出是否购买企业股票、债权的投资决策,都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信息需求、使用的更本目的在于提高决策的正确与否,这就要求会计信息一定要真是、准确。

二、目前影响我国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因素

首先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彻底,在体制上还缺乏国家对法人代表的有效监督、约束。政府部门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业绩。法人代表为了实现自己的局部利益,只是会计人员作帐。而会计人员的任免有法人代表说了算,出于自身考虑,只能惟命是从,修改粉饰会计资料。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信息。其次、有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薄弱,业务能力差,对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把握不好,在业务处理上出现差错,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再次、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下,自动完成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并生成报表、帐簿、作出分析。只要财务人员输入有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将把错误的信息加以运行,对外提供错误的会计信息。电脑病毒的侵入、黑客的存在,人意修改、删除财务信息,严重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致使信息不准确

三、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1、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经营权、所有权车体分离,政府不干预经济,企业不靠挂政府,政府部给企业下达硬性指标,企业完全按照市场机制的规则来运行,是一场经济运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只有经济主题适应了市场机制,会计行业也就自然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则,反映出公正、准确的会计信息。

2、加快财务体制改革,积极推行财务委派制。可把单位财务委派给具有“经济警察”之称的会计事务所,财务人员不受单位领导,会计人员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处理会计业务。会计事务所在本行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下独立行使自己的职责。可在客观上保证会计资料的公正、准确。

3、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之时的培训,迅速培养一批懂计算机、外语、熟悉国际商务惯例等,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会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廉洁自律、诚实守信、是对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职业要求。

可从主管上保证会计资料近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