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8 14:57:35
导语: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19-01
一、概述
1.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绩
众所周知,中国十三亿人口,农村城镇人口占据了大部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镇化为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城市找工作的农民就达5亿之多,这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经济难题,还为需要劳动力的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大力助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来,城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家庭收入明显得到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明显获得增长,城乡居住水平和住房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的居住水平获得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中国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通过城镇化建设虽然拉动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例如城镇化的确加大了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公共设施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大部分没有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机会,快速的城镇化,会造成西部某些地区的盲目城镇化建设,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有些地方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城市公共资源过分集中而乡镇地区得不到同等的享受和对待,例如某些地区城内交通拥堵而乡镇却没有一辆公交车这种情况。
当然,不恰当的城镇化引发的问题不止以上笔者所列举的部分,还包括城市能源消耗巨大,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阻碍。
二、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特征
1.生态文明的定义
十报告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所谓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遵循着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准则,生态文明建设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从根本上作为一种文明类型,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基础是生态文明这种类型的基本前提,它表现出来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高级的文明类型,是其他文明类型无法达到其高度的;其次,建设和谐社会,促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再次,道德性和科学性特征是其他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类型的文明。
作为一种高级文明类型,生态文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要求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尊重、顺应、保护以及合理开发,而非以前人类社会存在的征服自然、过度开垦自然,也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转而被自然征服,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人类应该积极主动、自觉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就应该像是兄弟和朋友的关系;
其次,生态文明作为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的境界绝对高出其他的文明类型,打一个比方,农业文明若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的文明;
再次,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并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了,而是把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建设融为一体,以此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总之,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实现持续性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的内涵
十会议上,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布局已基本得到明确,所谓的布局,就是结合政治、文化、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所体现出来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人的层面上实现城镇化。
在人的层面上实现城镇化主要是针对农村人口中的部分转移人群,让他们脱离农村转而朝着市民化方向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除了人们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调控,将城镇内的部分常住人口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一步紧接一步,让这些人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例如在他们的子女上学、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帮忙解决;
第二,推动农业与工业朝着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第三,协调城乡关系,推动农村与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追求的合理布局;
第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目标是建设结合低碳型、环保型、高效以及智能为一体的新型城镇,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生产空间,使生活达到温馨宜居的效果。
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城镇化也不排除在外。笔者在文章之前也已说过,尽管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作用力十分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各方面的负面影响,针对正面的作用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鼓励,但是对于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限制和制止,就目前全球及我国的形式看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之间是共存亡的关系,这两者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推动新目标的持续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
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只要实现和谐发展,那么在将来的城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两者的和谐发展是解决城乡建设问题的主要保证;
最后,发展的目标是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
2.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生态文明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最终目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宗旨。在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下,相关部门应该对之前的大城市化战略进行自省和思考,将城镇化的中心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级城市、县城,推动以人为本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做到以城带乡,对城乡矛盾和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
五、总述
城镇化需要追求的目标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也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和基本目标,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通过正确的科学方式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目前所急需要做的事。
参考文献
[1] 彭万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5(35):21.
[2] 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
(01):29-36
[3] 肖健.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借鉴意义[J].浙江统计.
2008,15(5):14-16.
[4] 王新燕,赵洋.以生态文明思维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科学意义[J].求实.2014(4):57-60.
【关键字】水生态文明;生态保护;水资源;生态文明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是指水资源与人类和谐发展,水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大力保护水资源。
1.2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难题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是水,但是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淡水资源中,部分地表水受到轻度污染,部分河段受到重度污染,在我国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洋的水资源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水质极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应该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对水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将水资源的利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界潜能的意识
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资源,壮丽山河、崇山峻岭、广阔草原都展现出自然界独特的魅力。但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利用,对森林进行大面积砍伐,严重破坏空气质量,造成水土流失,工业生产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在人类的生产建设中缺乏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于自然界蕴含的巨大潜能不能合理的利用,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给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合理运用自然界的修复和调蓄功能
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是当下人类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和自然共同进步。改变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结合的切入点,将生态要素融合于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自然界的水资源具有调蓄和修复等功能,将这些功能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水资源不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任意地浪费破坏水资源。
2.3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人水和谐思想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并且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水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为水生态文明的建设献计献策,但是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没有被贯彻落实,人们对于水生态文明认识不足,导致人水和谐的思想未能被落到实处。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当中。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水利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3.2 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水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积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其中,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将更快。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并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功能,树立人水和谐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
3.4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和谐发展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内容,包含一些基础科学问题,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些对应的技术手段,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优化技术、工业节水技术等。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目标
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十精神,制定规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的开发和治理中,使水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保护。
二是构建节水型社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水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报刊、互联网络、宣传画册等途径向社会大众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节约用水。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一天可以举行节水活动,唤醒公众的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对于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活动,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不自觉。政府应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大处理力度,可以对他们进行罚款处理或者通报批评处理,对他们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效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改善水生态质量。
四是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修复脆弱的污染河段,政府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对水资源管理加大投入,建立长期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能力,保障水资源不受污染。
五是理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机制,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合理控制水土流失现象,强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社会大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树立水资源节约和水资源保护的思想意识。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
[2]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
[3]姜善立.浅谈我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4
(一)经济法理念的概述
所谓的经济法理念即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当中,对经济法本质以及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与宏观把握,同时还包括对经济法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理性构建。其是对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最高原则[1]。经济法理念不同于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概念,其具有更高的地位。经济法理念具有以下功能:第一,经济法理念来自于经济法律的实践,同时可以科学地指导经济法的制定以及实施,对经济法律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第二,经济法理念可以有效地预测经济法的效果,从而科学引导经济与法的发展方向。第三,经济法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经济法在我国开始盛兴。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提倡经济行政法,并将经济法列入行政法的范畴。在计划经济理念的影响下,很多专家与学者都认为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并且将经济管理关系看做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支,此观点将行政法与经济法的相关内容混为一谈,忽略了经济法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实践性,最终造成市场常常出现行政垄断现象。除此以外,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尽管经济法在我国刚刚兴起时比较兴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学术界并未对经济法给予充分重视,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也越来越衰弱。甚至于有些学者提出传统的法律部门即可将处理所有的问题,并不需要现代经济法。这种错误观点就是因为经济法理念的缺失而造成的,严重影响了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法理念有利于生态文明原则的贯彻落实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求必须要充分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然而因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中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地理条件等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呈现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就无法充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而经济法能够以法律的手段宏观地调整经济领域,从而促进经济秩序的稳定,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得到充分地贯彻落实。
(二)经济法理念有助于生态道德的保障与维护
目前,我国人们还缺乏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很多人还是选择从事高能耗以及高污染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为人们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2]。而经济法理念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行为,监督人们承担自身的生态建设责任,有助于生态道德的维护与保障。
(三)经济法理念有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而科学的经济法理念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和重构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经济法理念的调整
第一,科学调整我国经济法理念的传统思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法理念,其中涉及到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诸多内容概括为五个类别:公平公正理念、注重效益理念、经济效益理念、经济安全理念以及整体发展理念[3]。尽管这些理念都基本符合我国的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也提出了更多的新理念与新要求,所以必须要对我国经济法的传统理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其能够充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第二,要重点调整经济效益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目标企业为获得效益。然后而在经济效益理念的影响下,使得一些经营者只是单纯地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所以在经济效益理念当中要加入环境成本,从而在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行为对环境带来的消耗。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经济法理念的重构
第一,树立生态自然观。在论述生态自然观的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运用了很多“物质变换”概念,而这一系列的概念阐述形成了物质变化理论,此理论为人们展现了一幅自然生态的图景,明确指出了物质变换断裂是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其本质根源即为资本的逻辑惯性违反了自然观。同时也此理论还明确指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即为转变观念与制度。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而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将物质变换理论贯穿到经济法运行的全过程,不但充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要求,而且还可以充分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生态价值理念。由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使得人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以外,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生态环境需求。第三,构建经济秩序理念。秩序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理念。基于经济法的秩序要求,虽然市场主体的自由得到了充分重视,而且还享有一定的权利,然而不可以妨碍和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与自由,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社会的秩序主要包括政治秩序、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秩序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全面顾及到各个秩序的均衡发展,从而保证各个秩序都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 土地整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77-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从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各地都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土地资源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生态价值十分巨大,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整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以土地的综合整治手段作为土地资源的重建或者恢复的关键,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土地的综合整治包括很多内容,土地整治过程也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概念
1.1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的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整治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为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空间。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土地的综合整治。因为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普遍的生态资源,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和整治,才能保证生态平衡,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味地追求发展,有一些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通过土地的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还可以增加土地数量,以此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资金缺口进行弥补。第二,通过对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和成因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对具体的土地问题的整治,可以提人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当前的土地格局,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并且还可以保护原生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土地综合整治的任务
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整治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土地的利用格局,提高利用率,并且加强与土地生产有关的各种行业的发展,促进百姓的收入增加,同时又要兼顾生态环保的原则,进行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的综合整治面临任务较多,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第一,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土地整治,优化土地的布局,可以有效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节约土地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第二,要担任修复生态环境的任务。对土地的综合整治中,要对当前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土地进行生态性的重建和恢复,以恢复土地本来具有的生态功能,比如对水土流失的防治。第三,要创新具体的土地整治技术,由于土地资源与周围的很多其他资源,如土壤、水、大气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创新相应的工艺体系,在保证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2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综合整治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理念。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土地资源与周围的其他资源都是息息相关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因此在具体的整治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与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在治理过程中也要贯彻环保的理念。其次要树立法制的观念,在具体的政治过程中,要加强法律的约束性,依法进行土地的综合整治,不能肆意而为。第三,要利用信息化进行土地整治。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提高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率。最后,在整治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当前很多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农民,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让村民参与进来,保证他们的主体性。
(2)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对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土地整治中的重点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而在中东部地区,大多以农田为主,对土地的集中整治重点应该放在农田的整治方面,将农田与生态景观的功能相结合。这是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的一个原则。在每个具体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治时,应该要加强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的利用,除了具有保障人们生活的功能之外,还应该加强土地的其他功能,如热岛效应、雨洪管理、休闲娱乐等;而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则要考虑到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态多样性、乡村旅游休闲等,而且不同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土地整治。比如对于利用型的城市,要加强土地的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对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要加强对土地的农业价值的开发,多种植农作物。
(3)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断创新整治技术。土地整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结合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创新整治技术。比如尽量少使用混凝土,确保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如尽量减少使用大型机械的频率,保护土壤的熟化层、物理性质等,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归集保护,返填一般使用人工或者小型的农机。
3结语
土地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前的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任务还比较严峻,为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在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态的理念,进行因地制宜地整治。
参考文献
1.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2.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3.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农业 文明建设 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农业就是以维护当前生态环境为前提,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进行提升,将无害化和清洁化作为标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目标。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著作,但在马克思理论著作中深刻地体现出其生态农业思想,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认真挖掘和解读,能够看到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维度、知识维度、文明维度三个层面,这些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精华对于指导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技术、知识、文明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三重维度
技术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一重维度。马克思在其科技思想中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例如,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实施有机肥料,确保土壤肥力,同时将其他闲置荒地进行开发,使之成为能够种植的良田。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核心在于将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生态技术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这与生态农业理论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知识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二重维度。知识维度的关键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出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名词,这一名词是随着马克思生态思想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念,但在马克思很多关于劳动分析的著作中都蕴含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虽然还不够系统准确,但马克思指出,如果不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那么我们的劳动就是有害的劳动,一旦脱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我们的劳动和生产也是无任何意义的。在农业生态思想中马克思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R克思指出在农业经济方面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文明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三重纬度。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够将人类文明发展重新纳入到生态回归之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马克思生态农业理论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是人类获取生产资料的基础,因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通过劳动实现内在的统一,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间媒介,通过劳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马克思还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就是要我们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意识,通过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才能向前发展。 从宣传、管理和产业体系三个层面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胜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格局,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坚持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治理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坚持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宣传、管理和产业体系构建三个层面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要构建完整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宣传出去,用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指导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体系,通过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普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通过现代媒体,如网站、微博、微信等,将科技知识、致富渠道和农业生产创新方式方法向农村拓展,让广大农民更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感受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建设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通过宣传教育,不但提升农民对环境法律的认知水平,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活的真实危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养成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斗争。此外,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修养,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环境价值理念,从文化氛围上营造个体、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要构建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需要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建立起最为严密的法律制度。我国从制度和法治角度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工作能力,通过有效管理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国家专门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从制度层面对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予以考核打分,对考核靠后的单位和领导要严肃问责,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展开细致入微的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发展思路和主要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设计。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各级财政应该设立专项基金,不断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倾斜,从资金来源上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各基层组织应当安排适当经费用于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农村环境治理有序推进。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问责机制。按照国务院制定的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通过定期考核方式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三是要构建和发展农村地区生态产业体系。“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农业环境治理,农田生态修复上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就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要坚持“安全、健康、环保”作为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将农村资源、生产和环境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要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一步加快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通过发展绿色旅游,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分别为喀什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陈贺丽:《日本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
②肖亮、姜喜咏:《有机对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需要根据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思想相结合,并结合我国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建设历来,并不断的运用于实践,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当代的大学生不断的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也可以认清我国的国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修养。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从专业以及生产的角度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自然界先于人类产生而产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有一定的依赖性。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向社会进行物资的索取,在一定的生产力的模式下进行改造,从而直接影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由此只有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也自然更加对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了更强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就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以走极端的,需要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一种生态观念。由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需要为大学生指出一条鲜明的道路,人类的社会科学发展是建立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而这种和谐必定会在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他们自己的生态理念,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发展也逐步迈向了和谐的生态发展中去,为了能够取得巨大转变的同时,也能够积极的配合我国GDP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源于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这就需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更加深刻的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付诸于实践,能够积极的投身于专业实践以及社会的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的形成可以对人们建设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理论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从这些新的理念中可以不断的认清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大学生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的发展要求,而是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形态进行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和空间?
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来提倡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楚认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仅积极的改善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能够从其本质上提升对人类生态理念以及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对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以及各项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而努力。
(三)有助于转变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确立新的消费方式?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2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3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4江西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江西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5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6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7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4]李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适应——控规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5-86.
贵州省贵阳市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保护全球环境。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个人要幸福,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研究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贵阳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修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包括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服从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对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城市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果交通设施不到位,要素循环不顺畅,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就难以达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要以交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并且已经审理多起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