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4-02-08 15:58:30

导语:在地理教学效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教学效果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目前,初中生常常忽视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是地理作为中考的科目之一,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须提高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很大帮助。对于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价

1.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

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比较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师只重视教、学生只重视学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长久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对于地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师要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

2.注重教学效益

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主要是指教师不仅要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重视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基本的教育体制下,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物力完成教学,使学生既能获得充足的知识,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条件不同,所能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1.讲课内容要精细化

初中地理内容涉及广,这就要求教师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知识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进行精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每堂课的基本知识。

2.注重读图析图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对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材料、图表等熟练掌握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地图思维,让学生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

3.开展课堂活动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各大中学作为中学教育阶段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其能否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成了近年来各大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地理课程作为学生们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对学生們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搭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生应学好地理知识。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老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给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学习兴趣都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地理知识有其自身的严谨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因此很容易让学生们感觉枯燥无味,产生对初中地理课程的厌学心理。据笔者了解,目前初中地理老师们采用的教学模式较陈旧,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老师们利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们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打心底里对初中地理课程产生兴趣。

(二)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较落后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和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方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的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将知识变得不仅能看得见,还能听得见、摸得着,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极其有帮助的。但就笔者了解到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中学的硬件设施设备普遍比较陈旧和落后,不能为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初中地理教学

虽然地理课程是初中必修课,其对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搭建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初中地理成绩在中学考试成绩中占比不太多,因此很多学校和老师将初中地理课程看做“副科”,不太重视初中地理的教学,这也导致了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从实际出发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地理老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的出现,需要数学老师们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老师们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尝试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简单有趣内容,增强初中地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课堂的构建。初中地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融入一些教材上没有但是却很有趣的地理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地给学生们展示世界各地的地理风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可能改变自身对地理学习的态度,进一步增加他们对地理课堂的喜爱,慢慢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老师共同创建高效课堂。

(二)学校更新设备设施,充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想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需要更新教学设施设备,为老师们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态想象能力普遍比较缺乏,因此他们在学习有关地壳挤压、板块运动、地形形态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好知识,这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老师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板块运动、地形形态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展示板块运动的具体过程,将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将学生们难以理解和想象出来的知识具象化,可以逐渐构建起学生们的空间思维、立体思维、动态思维,为其后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培养起其地理知识的基本功。

(三)利用对话教育理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话教育理论也是较新兴的教育理论之一,其主要是通过老师与学生间平等的语言沟通来进行教学的开展。老师倾听学生们真实的想法是怎样的,去了解学生们在其年龄段会有的一些奇特想法,学生也能通过与老师间的对话了解老师的想法,理解老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的用心良苦。对话教育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老师和学生相互理解对方,有利于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地理老师通过对话教育法鼓励学生去大胆提问、大胆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疑惑,也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与学生之间犹豫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导致其对知识掌握的快慢和程度都会不同。当这种情况出现后,需要老师们保持耐心,想办法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去因材施教。例如:地理老师在课堂准备时,可以提前设计好一些难度不一,难度层层递进的小游戏。上课时先进行难度较低的游戏环节,有意识地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先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层层递进,提高游戏难度,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这样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参与到游戏中进行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其效果比较好。

结束语

初中地理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学到基本的地理知识,更能构建起学生们应该具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们的长期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学校和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上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爱上地理学习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张金环.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179. [2017-09-19]. 

第3篇

比较就是把不同事物加以对比,达到认识事物间区别的一种思维学习方法。因为地理学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征,加上地理教学内容广泛,地理事物类型复杂,联系面广,只有对诸多要素之间、现象之间、区域之间进行多方面特征的对比,找出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规律、成因;而且受课堂范围的限制,许多地理现象是学生难以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的,很难通过观察或实验完全解决地理认知问题。因此,比较法应当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重视它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介绍几种常见的比较方法,结合自身教育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恰当地应用比较法。

1.比较法的应用

1.1 对比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在图上;二要多采用对比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1.2 借比法: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只靠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达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例如:通过书本受挤压变形,来说明褶皱的形成原因。再如:在讲地震时,可以用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的关系来说明、引导,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借比法讲述,能引起学生兴趣,再简单的一解释 ,学生就听得明明白白,易于消化。

1.3 类比法:在初中课本中,有些教学内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时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英国时,教师可通过列表与日本进行比较,达到""的教学目的。

1.4 联比法:在教学中,有时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在编排时,有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没有全部放在一章中,而是分散到各章、节。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联系以前的内容进行比较。例如:有关地球外部力量对地形 的影响的知识,就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最后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得出完整而又科学的结论。

1.5 专比法:在讲课时,为了明确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同另外知识点进行逐一对比。例如:对中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专题比较:①比较两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②比较两个地 区的交通、资源分布。③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1.6 群比法:在系统复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认识上的新的飞跃,一般进行综合性比较,使学生达到前后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比较法应用时需注意的方面

2.1 与其他地理教学方法相结合。比较法确实是一种比较适宜教学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应认识到,任何一种方法自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不能一味比较,而不归纳、分析和总结,在实践中能够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里的其他方法比如地理综合分析法、地理归纳法和地理演绎法等统属于地理逻辑方法体系,又和比较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如果利用二者的关系,就一定会慢慢寻求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

2.2 恰当选取比较的内容。比较法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前提都是要选取有地理性的比较内容,在课堂教学前应当主要思考两个方面:选取的内容之间是否可比和选取的内容是否典型。如果比较的对象之间没有关联,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学生也会糊里糊涂;比较内容的典型性需要教师结合多方面的素材,探讨究竟哪些内容在这堂课上是典型的,以使比较更具意义,学生能更深层次地获得比较的乐趣。

第4篇

一、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地理课中有许多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现象,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且难以掌握,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中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将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强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报刊趣闻激趣法

地理趣闻是报刊乐于刊载的题材,将其适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时,我补充报纸上的趣闻“撒哈拉阿加尔山区有在已过去的8年里未下过雨的记录,其干旱程度可想而知!这里的日温差特别大,一日之内温差可达50℃,当地人常用‘白昼烈日如烧,夜晚寒风似刀’来形容当地的气候特点。在山区,当太阳下山以后常可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初到这里的人还误以为是鞭炮声,其实这是由于热胀冷缩使石头爆裂而发出的声音”。在讲授过程中,全体同学洗耳恭听,听后他们笑开了怀,连学困生也不例外。地理趣闻的引入使学生乐于上地理课,他们盼望老师给他们带来奇闻异事,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他们自己也学着老师从报纸上找些与地理有关的趣闻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无疑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激趣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并可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申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第二课堂的活动,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也可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维习惯。

第5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

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2.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三、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

第6篇

摘 要:高中自然地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将抽象转为具体,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中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要利用资料进行直观教学、注重复习课与新授课并举、处理问题化繁为简、鼓励学生动手参与。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创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87-01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有一个特殊圈层。高中自然地理中有关昼夜长短变化、潮汐涨落规律、地质构造对于找矿的意义等,有许多概念表述都不够具体,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当学生无法理解的自然地理问题逐渐增多时,也就降低了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切实有效地创新和改进自然地理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利用资料直观教学

科学高效的资料,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找到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变得更快。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看看地球在银河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再看看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最后让学生观看关于地球的纪录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宇宙的宏阔,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从而上好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启蒙课。

二、复习课与新授课并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如果直接进行新课程的讲解,部分学生会对新知识的学习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新课程时,需要对学生的旧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的新旧知识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疑问更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时,有些学生对于“经纬度、经纬线”的区别都已经忘了,甚至有个别学生连经度、纬度都分辨不清。因此,在进行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进行复习,才能够让新课程的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处理问题化繁为简

在改版后的教材中有许多自然地理知识是通过活动或是阅读部分来体现的,有些知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例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与恒星日属于阅读内容,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的阅读内容充满兴趣,也想探索一下这两个周期的内容,但这个知识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为难懂,教师解释起来也很复杂,没有资料来辅助学生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功能给学生播放这一周期的运动视频。W生通过视频的播放,能够直观地看出地球是如何进行自转与公转,其中的太阳日与恒星日分别指的是地球转到哪一部分。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当中的几何画板功能,为学生画出恒星的运转轨道。在黑板上为学生讲解,不仅让学生难懂,教师在画图的过程中也会浪费大量时间,利用几何画板,教师能够快速地画出太阳系中不同恒星的位置,再采用动图功能,让其中的地球与太阳进行运动。在几何画板中,学生可以看到当把太阳作为参照物时,太阳离我们比较近。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太阳的时间内地球的公转也不能忽略,这段时间地球大约在公转轨道上公转了59’,因此要连续两次看到太阳地球就必须多自转59’,也就是360°59’。这样有关时间上的差异就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利用多媒体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知识的感官认识。

四、鼓励学生动手参与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学科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时,要设计相关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动手参与。例如,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球仪,教会学生快速地画中国地图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己的地理学习。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重点是能够实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将不熟悉的图形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形来解决陌生的难题。同时,自然地理并非是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科目,它囊括了许多物理与数学的解法,所以让学生能够理解题目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大气环境保护”一课时,教师就要教授学生看到题目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图形,要通过图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图形找到正确的答案,自身的成就感与自信也能够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和提升自信,遇到难题时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不再对学习地理充满恐惧心理,而是对自然地理充满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第7篇

关键词:文学名句;区域差异;地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67-01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差异很大,地貌类型多样,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起来,创设情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一、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东西降水差异

朱自清先生在《春》里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密密地斜织着……”中“寻常”二字领悟春暖花开,在春雨滋润下的美景。“润如酥”中的一个“酥”字形象的写出了中部地区春雨贵如油的气候特征,尽管如此,但春天毕竟还是来了,下起了霏霏小雨,才催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颔联。 “春风不度”且不说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及得不到朝廷的关爱,单就说是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这与东部地区的"雨是最寻常的“和”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长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

二、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如长江流域,《七律。》 “金沙水拍云崖暖……”、《水调歌头 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且不说途中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诗人在六十三岁时横渡长江向下游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时的豪迈,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舒展,开阔心境。从水文的角度分析"云崖暖"三字,足见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正是因为"横渡"和"极目",让人可以想象诗人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过程中触发出的创作灵感和胸中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并在发挥着巨大的航运、防洪、旅游等经济效益。假如诗人能见到这壮观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再如,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已初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之朗润,水之清秀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迤逦风光;而北方还不缺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冰雕玉砌的粉妆世界。说明南北地域的热量差异导致不同流域在同一季节水文特征的差异。

三、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

如:《七律 》“五岭逶迤腾细浪……”;“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显得支离破碎;《沁园春 雪》“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借助北方山体的巍峨挺拔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直抒胸臆;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也同样说了地处内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七言绝句 《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等,反映东部季风气候区江南水乡雨中美景的地貌特征。

四、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地域差异

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景观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地域差异特征,从而总结不同地带性经济活动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出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明确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反映了岭南地区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唐朝诗人岑参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反映西部内陆地区黄沙漫天的荒漠景观。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与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即垂直地带性,正是由于这种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开的时期不同及植被的垂直分异。

五、妙用文学名句,深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65-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改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选择何种教育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每一位地理教师所面对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呢?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育观念是影响课堂效果的根本因素。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配角作用,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摒弃那种死板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观念,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在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追求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地理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认真备课以期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认真备课至关重要。备课不仅仅是要备内容、材料和教具,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和备方法。许多地理教师虽然也认识备课,但是课堂效果确实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只是注意到了备课内容的系统、材料的全面以及教具的充分,只是关注到了自己教学的过程,却没有重视学生和方法,导致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并没有吸引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地理教师就必须要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适合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的课堂效果。

了解学生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条件,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等等,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只有针对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等等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地理这种比较抽象的学科,多媒体的出现更是极大的适应了教学的需求,把单一、死板、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变为丰富、多彩、形象的音像信息,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地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加上一些视频和声音,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从而发挥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抛弃那种强制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变为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尝试地理课堂教学多样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教师这一单一的模式。作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在应用中巩固和掌握地理知识,从而使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尝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由于学生的真正参与,动手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激情,有效的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加强科学教育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9篇

(1)教师成长有了沃土。青年教师充满激情,但因经验的欠缺,往往在教学上会走不少弯路,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他们如果没有教研组的帮助,只好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寻找出路,这对整个教研组来说无疑是低效的,进步很慢,我们更需要的是整个学科的快速整体推进。教研组的强化建设给盼望进步的青年教师带来了福音,他们的成长有了沃土,必将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学生成绩有了保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直接结果是全体地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全体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必担心会因师从某个老师而让自己成绩受损,因为每个老师都是很优秀的。学生整体的地理成绩得以大面积提高,成绩有了强有力的保障。选修自己喜爱的地理时也会变得义无反顾,因为他们对成绩充满了自信。(3)学校成功有了依托。各教研组撑起了学校教育,各个学科都强了,整个学校教育又怎能不强呢?地理教研组非常愿同其它教研组一道,撑直学校的腰杆,多出名师,争创名校,并以此带动本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教育辐射中心。

二、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途径

(1)统一思想认识。这是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前提。地理教研组长是整个教研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核心人物,应统一全组思想认识,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能真正认识到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取得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激发人人都想成为一流名师并愿意为此付出不懈努力的信念,带领全组教师共同前进,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真正把地理组打造成一支强有力的战斗群体。

(2)加强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是提高地理教研组整体实力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全组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组所有教师要形成严格的统一的教学方案,上下形成合力,众人合为一人。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要备教材内容,更要备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经过试上课后,发现不足之处,有必要还要进行二次备课,让教学更切合实际、更切合学生,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受益学生最多化。

(3)落实听课评课。虽经集体备课,但也不是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同一个模具生产的产品,教师个人还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智慧,这就是内涵。这不是集体备课所能解决的,甚至这还会影响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听课和评课计划,可以尽可能地缩小因此而造成的差距。可以安排定期听公开课和评课,也鼓励不打招呼听课,即“推门听课”,一方面增加听课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给全组老师带来压力,防止出现准备不充分现象。听课后应及时组织评课,听课老师不仅要评自己从课中学到了什么,也要评课中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特别要评的是在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听课评课利人利已,共同成长。第一次评课后,再听课,再评课,要让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课。

(4)设置精准练习。全组应统一为每一节课所学内容配置最精准的练习,题型不限,数量不在多少,关键在于紧密贴合所学内容,便于学生及时消化巩固,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抓基础,不出偏题怪题。这些练习根据需要,可以在课堂上边学边练习,也可以课后作为作业让学生自由练习,老师要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以便针对性地调整教学。个别同学反映的问题要单独解决,多数同学的共同问题要进行讲评纠正,绝不放过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

(5)提升教研水平。教研组要尽可能地为全组老师服务。既要创设机会提高教师们的教学业务能力,也要组织教师多参加教学研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要多在组内开设教学研讨会,组内名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全组教师开设地理讲座。地理学科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师更需要从亲身体验自然和社会中去理解地理。要尽可能地争取获得领导支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地理教师开展地理考察和研究。如果教师只是被束缚在书本中,自身的能力都难提高,又怎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呢?

(6)拓宽交流渠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地理教研组内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组织经验交流会,让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谈心得体会,介绍教学策略,将这些宝贵的交流材料汇编整理,发给全组老师,实现资源共享。要多和校内其它教研组交流,比如潮汐现象的成因可以和物理教研组交流,喀斯特地貌成因可以与化学教研组进行探讨。每个教研组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参加校际交流要尽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不要总是局限于某几个人,要多吸收其它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参会人员回来后要及时把所获信息在组内交流学习。我们要走出去,也要能请进来,校外的名师完全可以请进来交流示范。全组教师也要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彼此增进了解,加深师生情感,增强亲和力,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需求,不要以旧经验来对待今天的学生。

(7)开展多彩活动。地理教学如果脱离了活动,则是死水一潭。我们要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举办地理知识竞赛、开展实地调查、指导同学写地理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全体同学看地理电影等,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地理是离我们那么近,那么有趣、有用,从内心里热爱地理,用这种情感来学地理,怎能学不好?老师们呢,也经受着锻炼,也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推动地理教学的更快发展。

(8)结对新老教师。普通教师特别是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往往难以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组内重量级老教师的手把手指导。对于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他们普遍认为,如果分在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班上,那无疑是幸运的,而如果分在了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班上,那就是不幸的,因为自己成了新教师教学的实验品,谁都不愿意做实验品。这虽然有点偏颇,但新教师确实必须要快速赢得学生的心。新老教师结对是个很好的办法,新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拜师学艺,老教师也要真心帮扶徒弟。除了在备课中给予指导外,还要多让徒弟听听自己的课,学习自己的教学艺术。新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先听课后上课,并多请师父听听课,评评课,听后评,评后再听,不上好课誓不罢休。

(9)应用课题成果。地理组全体教师要积极申报省、市课题,有条件的还要申报国家级课题。教研组长和课题组负责人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全体地理老师共同参与,人人都是课题组的成员,个个都有任务分工。要让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大家快速成长的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要能够展示出来,及时向相关期刊杂志投稿,争取能够发表。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研究成果要及时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三、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