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0 16:25:32
导语:在现代物流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现代物流 铁路货场基地 货运营销 电子商务平台
全程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U652 文献标识码: A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大变革。随着运输市场竟争的加剧,“实货运输”的阶段运输需求受理环节成为衔接客户需求与铁路运输能力、保持铁路服务标准、降低客户运输成本的关键。因此,如何实现客户指定的运到期限,是现代物流企业在竟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上游物流企业选择运输工具的重要前提。
现代物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铁路货运拓展新的服务功能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研究最新的现代物流发展方向和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研究行业内外形势和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对铁路货运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现代企业竟争特征的分析
当今企业竟争基本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所面临的外界环境与所采取的竟争行为,会因时间、竟争对象以及顾客的不同而变化。在这个动态意义下的竟争,主要具有以下3个特征:
1.1 竟争对象是不断开创与抵消的过程
企业参与市场竟争,所凭借的资本是本企业的“竟争特色”,企业必须创造出与竟争者的不同之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任何一种竟争特色或优势资源,都不能永远维持不变。为此,企业必须不断开创出新的竟争特色。
1.2 竟争的焦点不断转移与改变
一般企业成立之初,关注的焦点大多为产品,只要产品好,顾客就会上门购买。在产品处于成熟阶段,企业会将焦点转移到新的市场机会,找到对企业具有吸引力的领域,并在这一领域形成竟争优势。
1.3 竟争的主体多元化
在全球竟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竞争不再只是局限于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组织模式的不断变化,竞争的主体可能发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供应链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战略联盟或虚似企业组织之间,这样,竞争的主体将会出现多元化,必将增加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2 铁路货场基地化
铁路货场作为运输、物流服务的重要环节,拥有巨大的行业资源优势,但是传统货场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其无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传统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的基地转型不仅是改善铁路货场自身经营局面的需要,也是落实货运组织改革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推进铁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2.1 既有货场通常在原有的货运组织模式下形成,存在布局不够合理、功能有待提高、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不能适应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需要。
2.1.1 布局不够合理:(1)既有铁路货场在一定区域内存在布局分散,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环保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2)货场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目前一个地区或枢纽内通常存在多个货运办理站,货场分散、规模不一。
(3)货场地理位置不适应物流市场需求,一些货场建成年代较早,目前基本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因而地理位置已经不适应物流市场需求。一方面,城市发展引起的交通拥堵、交通管制等影响货场集运道路的畅通,另一方面,产业布局调整、工业区外迁等原因使铁路货场远离原有货源地。
(4)货场不满足环保要求。一些办理煤炭等散堆装品类货物的货场不能满足所在地的环保要求。
2.1.2 功能有待提高:铁路货运目前仍然局限于提供运输服务,重货物位移而轻位移前后服务;重运量大小而轻建立完整供应链;重运距长短而轻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铁路货场功能还局限于业务受理、货物装卸、短期存放等,没有将服务向运输两端延伸,在灵活性、便捷性及“门到门”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
2.1.3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货运基础设施上,既有货场由于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存在场地不足,货区分工不明确,装卸线短,仓库与雨棚规模小、标准低,堆场、道路状态差,排水、照明、消防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货运设备配置上既有货场存在装卸设备陈旧、效率不高,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不齐全等问题;在货运信息化上既有货场一般只设有货运管理及货票系统等,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综合信息化的要求。
2.2 新、改建货场(或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且根据区域内货场分工定位确定货场的物流节点等级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功能。
(1) 货场选址应满足城市规划发展要求,货场选址应与所在地城市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物质规划、交通规划等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与多式联运需要,宜靠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厂矿企业和港口码头等货源集散地,并且与其他运输方式紧密连接,具有便利的接取送达条件。
(2)货场建设应注重点线能力配套。货场应与接轨车站的技术设备能力相匹配,符合地区及枢纽总图规划,与接入线路的输送能力相适应,并且具备通畅的后方运输通道。
(3)办理散堆装、危险品等货物的货场还应满足当地环保、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4) 货场建设应满足铁路拓展功能和业务范围、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货场功能应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根据物流需要建设货物装卸区、仓储配送区、包装加工区、展示交易区、办公服务区等功能区,并且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
(5) 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货场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以货场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打造现代物流基地为导向,要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力配套、标识规范、环境整洁、实现传统货场向现代物流基地的转变。
3 铁路货运营销理念的转变
铁路货运营销是连接市场需求与铁路运输生产的纽带,是通过铁路货运产品满足运输需求者现实或潜在运输需要的综合性营销活动。 在我国国民经济升级转型、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全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和大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的关键时期,对我国铁路货运营销战略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现实需求和重要意义。
3.1 货运营销要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因素的变化
铁路面临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其他交通方式的运输企业(或物流公司)。公路货运、航空货运与内河、沿海水运近年都获得了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这些运输方式的企业规模与铁路企业相比较小,机构相对简单,这使得其在适应市场需求、理念改变和战略调整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他交通方式也比铁路更早实施改革,走向市场,因此在对市场的把握、新理念的运用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引进国外物流企业(含合资)更加速促使我国总体物流服务水平提高,也给铁路货运部门带来巨大的市场压力。
3.2 货运营销要与服务质量相结合
随着铁路运力的逐步宽松,中国铁路货运根据运力发展现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引入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在转变营销理念、优化货运组织、丰富货运产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大幅提高了货运服务能力和质量,对传统的服务营销理论进行了创新。但目前中国铁路货运营销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代营销意识仍需加强、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货运产品不够丰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3.3 货运营销的重要性
随着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也面临着从价格、产品、渠道到服务全方位的竞争,只有加强铁路货运营销,才能提升铁路货运的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4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
现有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局限性。随着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变化,现有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和铁路局货运业务个性化拓展要求,亟待进一步完善。
4.1 未能发挥互联网互动交流的优势
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交流及时等优势。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满足功能性需求和进行营销的同时,应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便捷、及时的优势,加强与客户间的沟通。现有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并不能作为一个便捷、高效的媒介,客户与铁路客服人员之间只能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这种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与企业间对信息交互时效性和便捷性的要求。
4.2 系统功能不够贴近客户需求
现有货运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2类功能:业务办理和业务查询。通过客户服务部在工作中得到的客户反馈,与客户发货密切相关的货运价格浮动、车站停限装等信息还不能在网站进行查询,客户最关心的货物在途追踪功能也不能通过网站实现。
4.3 不能持续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
网站是一个聚集关注的平台,用户能够在网站得到大量有效、实用的信息,网站就能够吸引更多关注。现有货运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客户业务查询和发货的基本需求服务,但缺乏持续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的资源信息。
5 优化铁路全程物流服务
铁路应加快全程“门到门”物流服务,降低全程物流服务成本,产生降价空间,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把握企业物流核心竞争能力的构筑,借助信息化和管理标准化等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强化全程物流服务的过程管理,达到管理最优化,获取最大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完善物流配送业务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物流活动,是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多品种、小批量”、“需求多样化”、“消费多样化”而形成的新的服务概念和以高新技术手段支持的系列化、多功能性的供货活动。
(1)配送以满足用户要求、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为出发点。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观念上应以“用户第一”、“质量第一”、提高用户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足率为出发点。要通过提高用户满意率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公共形象,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送达服务。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将配好的货运输到客户还不等于配送工作的结束,这是因为送达货和客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在“门到门”运输环节中,“上门取货”和“送货上门”是重要的环节,如果只是简单的送货取货,短途公路运输成本会很高,而按照现代物流的配送模式进行“门到门”送货服务将会降低公路运输成本。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同时加强与地方物流企业合作,扩大接取送达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宜的管理软件,以完备的信息为基础实现对货物配送的高效管理。
5.2 加强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是保证商业企业正常销售的前提条件,仓储管理的好坏对吸引货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仓储管理主要是货物进行入库、出库、装卸、搬运、保管的工作。为了满足顾客对商品流转快捷、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更要注重于仓储管理作业流程。
5.2.1 仓储作业流程。货物入库、出库作业是货物进出仓库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是仓储作业的开始,是货物保管工作的基础;后者是仓储作业的结束,是货物保管工作的实现和完成。货物入库、出库作业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任务是:(1)审查凭证、核验出入库货物;(2)移动、搬运出入库的货物;(3)办理出入库货物的入账、销账手续。
为了保证仓储作业的顺利进行和比较好地完成货物储存任务,对入库、出库作业有4项基本要求;(1)对出入库的单据、货物审核无误;(2)出入库作业及时、迅速;(3)货物出入库的账目清楚准确;(4)货物的装卸搬运轻稳安全。
5.3 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
个性化物流服务是指物流企业为特定货主提供的量体裁衣式服务,量身定制适合的运输方案和装裁加固方案。随着工业的发展,货物种类越来越多,客户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铁路货运部门应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定制个性产品,不断满足客户提出的个性化要求,特别是针对流失的、采用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的客户,进行全套物流解决方案的设计,提出最经济合理安全的运输方案、装载加固方案。
5.4 运输合理化
要实现物流工作中的运输合理化,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如下五大因素。
(1)运输距离。这是决定运输合理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应尽可能就近运输,避免舍近求远。
(2)运输环节。应尽量减少装卸、搬运、转运等中间环节,尽可能组织直达、直拨运输,使货物不进入中转仓库,而由产地直达销地或客户,减少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要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并积极改进装载方法,提高技术装载量,使用最少的运力来运输更多的货物,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4)运输时间。尽量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是物流工作及时满足客户需要、赢得客户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铁路要想方设法加快货物运输,尽量压缩待运期,使大批货物不致长期徘徊、停留在运输过程中。
(5)运输费用。运输费用占物流比重很大,是衡量运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目的之一。运输费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货主企业的经济核算,而且也影响货物的销售成本,当然,最直接的影响还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制定合理的运输服务价格,是非常重要的。
6.结束语
铁路作为绿色的运输方式,具有大规模、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环保经济的优势。加强货运营销,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提高铁路的交通分担率,是与国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相吻合的。铁路货运应研究最新的现代物流理论,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对现有铁路货运模式进行改造,通过引入最新的现代物流商业模式,优化铁路物流的过程管理,通过开拓货运增值服务,使货场变物流市场,最终使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综合物流方向过渡,有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中国现代物流大全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年,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商务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以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个极为严重的瓶颈:物流系统的滞后。电子商务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身,前三者完全可以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得以实现。惟独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实物载体,上至生产者,下至消费者,内容涉及到包装、储存、运输、装卸、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就如同基础设施与上层建筑,没有一个稳定、有效、完善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也将难以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各种商品活动。电子商务下的任何一笔交易,同传统的交易活动一样,都包含各种流:商流,货币流,物流,信息流。在网络化时代,商流、货币流、信息流都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沟通,进行虚拟化的经济活动。然而,最终的资源配置,还是需要通过商品的实体转移来实现的。一些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虽然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然而绝大多数的商品仍然需要通过专用的运输装卸工具来完成。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提高了物流业的社会地位: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成功运用,它将商务、广告、销售、支付等实物处理虚拟化,使得这些活动能够脱离实体而在网络上轻松实现。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既是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它成为生产企业、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最为直接的联接纽带。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促使企业重新来认识物流系统,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了建立物流一体化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电子商务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也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2)明确了物流管理的目标:形成标准化物流管理,物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环节相当的复杂,因此系统的一致性、整体性直接影响到能否与各环节有效对接,也是系统得以正常有序运行的首要条件;形成系统化物流管理,就是把物流的各个要素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而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的效率,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以最终实现“5S”的目标,即service,speed,space saving,scale optimization, stock control;形成合理化物流管理,在物流系统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规划、组织与管理,使整个物流过程优化,以较低的物流成本、适当的数量、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时刻、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价格、最佳的服务将物资送往各目的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资金资周转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提出的必然要求,它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它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流本身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物流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柔性化,是为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而提出的,它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地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4)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物流活动的实质是以商流为中心, 其运作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而来,即从属于商流活动。在传统的物流供应链中,由于受到通信手段和管理模式的限制,信息流和物流都是逐级传递的,物流和供应信息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最后到用户。在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可及时准确地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得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例如,在电子商务方案中,可以利用信息网络,通过信息沟通,将实物库存暂时用信息代替,将信息作为虚拟库存,为生产厂商和下游的经销商、物流服务商提供服务,共享库存信息,这样就能够在不降低供货服务水平的同时尽量减少实物库存。
(5)第三方物流: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 这是由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所决定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在BTOC模式下,如果消费者在异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的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给双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实现门到门的送货。
(6)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影响: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必须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进步,物流硬件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物流软件技术是指组织高效率的物流所需的计划,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物流环节来考察,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实现物流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立一个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加快提高物流的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7)对客户服务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客户可以很快的获得商品信息并快速的实现商品的采购,然而要获得真正的实体商品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如何完善服务,使物流这个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得以真正实施,即保证企业与客户间的即时互动及客户服务个性化,就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活动应首要研究的课题。按照供应链增值服务的一般性原则,把物流服务分成基本的和增值的两类,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不同的服务营销组合。
三、结语
电子商务的飞速成长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使现代物流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必须应以系统分析的观点来分析整个现在物流,使其社会效用最大化。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齐二石.物流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8-85.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发展 障碍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并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7%。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流通费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整合物流资源,不断提高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就成了发展现代流通的主体,成了WG全社会的共同选择。
一、 现代物流释义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储运物流阶段、系统优化物流阶段和物流信息化阶段。传统储运物流阶段以仓储、运输为主要物流业务,并将仓储和运输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环节,把商品库存看成是调节供需的主要手段,因而物流功能简单、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系统化物流阶段是将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物流活动中,把物流活动的各环节看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的整体,管理上寻求物流过程的整体优化,以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物流的系统化是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物流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要标志,实现信息标准化和数据库管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收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在流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要求。
二、 现代物流发展的障碍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物流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第二,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居高不下。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这项指标一般为1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是21.3%,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如果我国能将这一比例降低一个百分点,每年全社会就将节省至少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次数为2.16次,流通行业也不到4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第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例,一是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第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产业的发展;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物流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政府缺乏明确有效的政策措施。
通过对现代物流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目前存在的障碍归结为以下几类:
一是观念障碍。受传统经济理论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没有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不了解物流为何物,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也注意到了物流事业有利可图,但由于采取了“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因此物流需求释放较差。
二是体制障碍。流通缺乏权威管理,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是政策障碍。对物流领域的立法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与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
四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定、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等。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克服现代物流发展障碍的路径选择
现代物流是涉及许多行业的系统工程。我国物流业要赶上世界水平,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在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人才、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认识上的差距。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宣传引导,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使人们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2.加强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2005年,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发了《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紧密联系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物流标准化水平;二要以落实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发的《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为中心,抓好规划的落实;三要加强物流相关部门、行业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建设统一、协调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
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递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通过逐渐把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与互联网技术(Web)等集成为一体, 有效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抓好现代物流技术示范工程,推动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要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从总体上提升我国物流装备技术水平。?
?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技术专家。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最紧迫的条件。
3.政府要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要对现行政策中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清理,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竞争机制,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基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刚刚起步,政策的导向应立足于加快发展。谨防政出多门,草率定规,出现新的政策性、体制。
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提高物流国际化水平。要加强主要国际港口、国际海运集装箱终点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终点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大通关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物流。中心城市是物流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也是物流发展的重要节点。要依据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以港口带动、产业带动、消费拉动、交通运输枢纽带动等模式,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物流业。要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城市,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国际型物流城市。
4.加快物流诚信体系建设。物流作为服务性产业,是最需要讲究诚信的行业,但目前物流失信方面的问题还较严重,这不利于物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该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形成物流的服务标准,并成为物流标准体系的核心。
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产业。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在物流理论研究和市场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这是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王云华,长春市南关区委党校;刘颖,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36-138.
[2]牛鱼龙.现代物流实用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4-127.
社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代物流。尤其在日本,人们对现代物流格外的关心。“物流改革”和“现代物流的复兴”用语的出现体现了目前日本的物流现状。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人们最关注的是物流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这也是今后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市场营销与现代物流”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市场营销”被应用于很多地区。实际上,它的本意与“现代物流”基本一样。“物流”向来被当作“市场营销”的简称。目前,作为国家的核心经济经济支柱之一,物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类型从第一、第二物流业跨度到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方企业类型的发展,物流服务业向着国际化、综合化、集团化、一体化、网络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就我国而言,物流企业通过临时外购和租赁合同的形式,主要经营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运输和储存服务,增值服务较少,缺少与客户的合作。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对物流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改善了物流的基础措施,提高了对物流的认识。尽管我国物流企业取得初步发展,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国际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距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还有一段距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我国物价水平飞快地提高使物流成本提高,现代物流方式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当前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不影响去企业信誉和利润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营方式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业还存在盲目性,缺乏创新,管理不当,利润损失严重等问题。物流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也和利润经营有密切的联系。物流服务的售后服务、问题的解决、服务反馈等与顾客沟通的业务也是现代物流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二、发展建议
(一)客户关系的管理
1.特征
与客户进行合作,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的主要目的。客户包括上级企业和下级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方面,客户一般不会受外界的干扰,稳定性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类别和数量比较大。双方获利,是与客户合作的最终目的。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物流服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渐成熟让许多物流企业开始重视客户的需求,逐步地发展成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宗旨。
2.管理策略
物流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维护好客户关系。首先,物流企业要想维护好顾客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来实现,以拓展客户市场。在服务中,及时为客户解决难题,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建立客户反馈信息系统,了解客户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不断改进不足。其次,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客户的资料、需求、建议以及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建立实时的客户体验平台,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和营销方案,提升业务服务,不断优化企业结构。最后,及时地对客户资料进行分类管理,考虑其潜在价值,有针对性地管理客户。
(二)项目化管理
1.思想
全局规划、市场分析、策略制定、企业文化、部门整合以及内部管理制度是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从业绩评价、实施部分以及启动策划部分来归纳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结构。按照功能,从项目指导、执行部门以及营销管理职能来归纳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结构。
2.作用
项目化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项目管理摒弃之前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启动项目化管理,变立体化为平面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次,项目化管理对市场中的各个项目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策略和服务,保证市场营销手段的有效实行,提高了营销策略的成功率。最后,项目管理协调了企业营销市场与项目个体之间的利益,统一了企业营销策略的成本、目标、执行周期以及项目执行个体,保证项目负责人落实每个环节的工作,避免浪费时间,增强项目区域管理权限,缩短了突发问题的解决周期。
三、结束语
目前世界500强都是拥有世界一流物流能力的厂商,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海尔物流中心于1999年9月15日正式启用,海尔通过物流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保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第三方物流”在欧美比较普遍,是由第三方全面负责物流的设计和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配送等全部物流业务。专业物流企业发展现代配送,既可以依托下游的零售(连锁)商业企业,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中心,也可依托上游的工业生产企业,成为众多生产企业的物流总。在发达国家中,这两种类型的企业互相配合,共同发展。我国铁路一作为专业的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生产企业总的潜力非常大。
一、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1.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具(公路、铁路、空运、航运、管道)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费用低等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加快我国货物的流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其他运输工具的不断完善(如多条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快捷的空中货运的逐渐兴起等)。铁路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铁道部各级领导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制定了提高运输质量的百条措施、组建了独立走向市场的物流企业中铁快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心、中铁特种货物运输中心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作为现有铁路运输业窗口的外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门到门的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地进行货运,进一步改善了铁路运输业的形象,方便了用户、提高了效率、为铁路运输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路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传统物流企业,拥有大量的物流设施,在仓储、包装、运输、管理等方面拥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丰富的经验。
2.“中铁寻呼”已经建立了一个遍及全国(包括海口、三亚、拉萨)的庞大的寻呼网、现有用户140万(截止到99年12月底)、覆盖城镇1100多、拥有全国统一的服务号码95828、95829,现已开通使用95828、95829的城市已达48个(齐齐哈尔、佳木斯、牡舟江、大庆、伊春、加格达奇、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呼和浩特、集宁、唐山、沧州、石家庄、榆次、保定、邯郸、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郑州、武汉、西安、合肥、上海、福州、南昌、长沙、广州、南宁、玉林、海口、三亚、儋州、昆明、贵阳、凯里、都匀、六盘水、遵义、重庆、成都、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在全国范围内还拥有2600多个营业店面及商,经过培训,覆盖全国的撝刑昂魯小姐完全可以成为铁路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小姐,众多的店面商可更靠近用户更好地服务,为配送、包装、管理、装卸等工作还可解决一大批就业问题。
3.铁道部资金结算中心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资金流系统,若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建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
二、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网络结构
总的来讲,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化的客户服务中心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到整个铁路运输网络上物流路径等信息,为整个铁路运输宏观的管理及调控提供决策分析支持功能。其结构如图一所示。
北京铁路运输客户服务中心除了作为最高等级的客户服务总中心,用于监督管理各区各地市的客户服务分中心外,还作为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业务中转路由中心、统计结算中心、质量监督裁决中心、决策分析中心负责对全网的业务进行整体的管理及控制。
二级分中心除了负责收集、管理本地的各种信息外,还负责收集、下传下属三级分中心的各种业务需求及处理信息,负责将每月、每日的业务信息、用户数据发送到总服务中心。
三级支中心负责收集、管理本地的各种信息(如货运站,送货人等),并负责将这些信息交由受辖的二级分中心。
在全国中心和分中心之间建立信息通道(数字)以及语音通道,从而加快铁路全网信息的流通,同时紧密结合中铁快运、中铁大货特货、集装箱等公司的物流通道,可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综合信息货物服务中心。如图二所示。
从图二可以看出,建立中铁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铁路现有的线路资源进行快速方便的信息流通,并且依托铁路快运、大货特货、集装箱等公司的物流支撑网络,开展服务质量高、效率高等的综合的信息货运服务网络。
三、铁路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的功能
1咨询业务
提供有关货运知识、托运资费、承运商信息等咨询信息以及发货时间、车皮情况、到货时间等信息、全国铁路电话(以后还可以查各地铁道大厦客房、土特产等信息)的查询功能。其中诸如货运知识、托运资费等都是静态的信息,可以由客户服务中心制作好后统一下发到各个地市的服务中心子系统;对于其他发货情况、车皮资源等都是实时变化的信息,需要与铁路数据库系统紧密结合并利用中铁寻呼全国联网的优势才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2托运办理业务
对于大宗的货物托运,可以通过撝刑耸淇突Х裰行臄系统进行上门揽收申请。当用户申请上门揽收时,需要提供自己详细的地址、电话、货物种类、大致数量,以便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可以将详细信息发给快运公司,让他们派出合适的货运工具及人手。同样当货物发送后,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可以将该发货信息及时发送到收方所在地市的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由该系统主动联系收方,除了一方面通知货物发出消息外,还询问是否需要送货上门服务。如果需要,则将送货上门的信息及时通知到收方所在地的快运公司,以便货到后及时送货到用户的手中。
对于电话、传真方式要求办理托运业务的托运资料的填写,则由受理中心代为填写,并可以由快运公司上门揽收时做进一步的确认。由快运公司负责后期的验货、包装、检斤、制单等托运手续的办理。
3实时跟踪
货物的实时跟踪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发送通知、中途实时跟踪以及到货通知功能。
当用户办理了托运手续后,后续的分检入库、送站、交接等实物处理还需要一段时间,当货物上车后,铁路数据库系统就可以将货物发出的信息通知到中铁运输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然后由该系统根据用户登记的信息将发货的时间、车次等详细情况通知到受/发货人的指定电话、寻呼机、手机上。当火车沿途经过各个大站时,可以将目前所在站的信息通过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实时通知到受/发货用户。到货后,根据收货人的选择(自己去取还是送货上门)将相应的到货信息发送给收货人或当地的快运公司,以便货物尽快到达用户的手中。
4投诉建议受理
主要包括了对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服务质量、快运公司的服务质量、托运时间延误、货物损坏、用户欠钱不还等各方面的投诉信息以及有关增进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铁路快运建设、路风建设的良好建议的受理。特别是对于欠钱用户的催缴等功能。
5后台处理
【关键词】 中平能化集团物流业SWOT
一、集团公司的概况
1、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企业分布于河南省平顶山、许昌、开封、驻马店、新乡五市及陕西、湖北、上海等其他三省区。现有骨干企业平煤股份和神马实业两个上市公司。
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所在地域北靠能源基地山西省,西接西北门户陕西省,东临山东省出海口,南依长江中下游地区,铁路和公路网交织密布,水陆联运便捷。集团主业之一的煤炭采选业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平顶山和许昌两市,邻近中南、华东缺煤省份,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中南和华东地区的企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公司自营铁路直达禹州矿区及汝州矿区,交通便利,经济地理位置优越,利用集团公司成熟的销售网络及大户战略取得的销售优势,把煤炭销往中南经济发达缺煤地区,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可以依托平顶山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煤、岩盐等资源优势,合理优化配置各类有形和无形资源,充分利用平煤股份和神马实业两个上市公司平台,加大资本运作和战略协作力度,有效发挥相关产业基础优势以及尼龙化工和氯碱化工技术和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煤、盐化工产业,实现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电力、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建工建材、机电装备9个产业群协同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
2、资源优势明显
集团公司拥有平顶山、汝州、禹州三块煤田,含煤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拥有煤炭资源储量39.21亿吨,并拥有陕西彬长矿区煤炭资源13亿吨,已获得我国东部第二大井盐田叶县盐田岩盐资源50.5亿吨,煤、盐资源极其丰富。通过实施“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以煤为主导,以尼龙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为重要支柱的产业格局。
3、产业链较完整
集团拥有煤炭采掘、洗选,煤焦化工,煤盐化工,火力发电等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是我国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煤炭产量居河南省第一位、全国十强。现有主力生产矿井35对,在建矿井1对,拟资源整合矿井60对,现有矿井核定生产能力3936万吨,产能5000万吨,主力生产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全部达到100%,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和许昌两市。现有洗煤厂12座,设计入洗能力2980万吨(其中炼焦煤洗煤厂8座,设计入洗能力1570万吨, 动力煤洗煤厂4座,设计入洗能力1410万吨)。集团已建、在建和控股、参股综合利用电厂12座,总装机容量1262MW。
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尼龙产业链,是我国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其尼龙66工业丝及帘子布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尼龙66盐和工程塑料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集团拥有全国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糖精生产线和世界先进、国内最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基地,其糖精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碳化硅精细微粉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4、研发能力较强
集团公司构建了以能源化工研究院为中心,以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省级技术中心为支撑,以一批专业化研究所为基础,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三级科技创新体系。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煤炭安全、尼龙化工、工程塑料、产业纤维、氯碱化工、煤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走在行业的前列。在高新纤维材料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在尼龙化工领域独立开发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催化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尼龙化工公司、易成公司两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现代物流业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涉及公司数量多、分布广、业务范围交叉融合。现代物流产业涉及的企业包括物资供应分公司、煤炭运销公司、铁路运输处等单位,除省内以外,还包括了湖北、上海等地的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物资供应、煤炭运销、铁路运输、物资贸易等,经营的主要物流产品包括煤炭、焦炭和铁矿石。
(2)与相关重点物流单位形成了战略合作联盟。集团公司物流资源丰富,物流基础设施健全,长期以来与重点供应商和大客户(武钢、宝钢等)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与武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武汉港口集团等物流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2、劣势分析
(1)管理分散导致物流低效率。目前,物流资源由多个经营单位和部门管理,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效率不高,难以在集团层面形成对物流资源的良好掌控能力。
(2)区位劣势限制向外拓展能力。集团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专业人才缺失制约产业升级。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缺少专业的物流人才。
3、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制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这都体现了国家对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决心,相信国家也会为此出台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以支持物流业的发展。
(2)省内政策支持。2011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总体上看,2011年以来河南经济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是长期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极其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经济运行中一些隐患有可能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市场、用工、经营成本约束在强化,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压力在增大。其次是国际国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速持续走低,河南省经济下行的可能性在增大。最后是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河南省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在增大。具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河南省市场区位优势、要素保障优势和自身软环境改善形成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优势将持续发挥作用,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带来的政策支持,使这一优势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载体效应和城乡建设的积极效应仍在持续释放,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现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以郑州为龙头,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先进、结构优化、辐射区域广、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河南省的煤炭及其相关物流业的发展必将得到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4、挑战分析
(1)未来铁路运力改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货运线路改善使得铁路货运能力增速超出预期,预计未来2年货运增长将加速我国铁路运输货运总发送量和货运总周转量。
(2)西部地区优质煤对中东部地区的冲击。路运力的改善以及现代化物流设施的建立,将极大促进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等地的优质煤向中东部地区的输送,一定程度上会削减集团公司的物流规模。
(3)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随着经济的增长,物流领域节能减排的任务相当繁重,除了经济总量会继续增加以外,物流的方式和需求在急剧改变,整个物流的发展规律就是用运输去代替库存,加快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提高运转的速度,减少库存的成本。《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同时对能耗降低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物流业作为能耗较大的行业之一必将受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考验,也对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物流技术能力,合力优化配置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对策建议
根据对中平能化集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我们提出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两种资源,实现三联互动,加快业态升级,创新经营模式”。
1、抓好两种资源战略
在抓好整合优化内部物流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集团安全生产经营的同时,抓好对外部上下游资源的整合,拓展物流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提升满足集团自身发展和集团客户需求的能力。
2、实现三联互动战略
实现物流、产业和市场的互动,以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集团核心产业及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以集团主业的发展进一步盘活物流市场。
3、加快业态升级战略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物流信息化、专业化程度,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
关键词:港口物流;第三方物流;第三利润源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105-03
现代物流是指以交通枢纽为基础、信息技术为平台、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综合性经济活动,包括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已成为联结市场与资源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青岛重心的西移、“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董家口港的开发建设,胶南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加快胶南现代物流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笔者近期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1胶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基础条件
近年来,胶南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围绕建设青岛西海岸都市新区的目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下了一定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公路交通发达,现已形成以同三高速、204国道、334省道和滨海公路为骨架,县乡道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运输网。胶南现有公路里程2111.1公里,路网密度为117.2公里/百平方公里。青连铁路年内可望动工。航空运输便捷,距青岛城阳机场仅1小时的车程。以公路、铁路、航空并行的综合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
(2)港口物流前景广阔。前湾港的快速发展,为胶南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积米崖港、琅琊港、大湾港等为胶南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董家口港开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鲁能码头、白马河截潜供水等项目进展顺利,青岛港大型散货码头、中石化LNG接收站等重大项目入驻,香港现代货箱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港口物流已成为胶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较快。全市已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数字微传播为主,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截止2010年8月底,全市共有光缆线路长度7419.7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0.2万户,其中城市用户6.03万户,农村用户14.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6万户,其中年内新增4.7万户;宽带用户5.85万户。信息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为胶南现代物流业的加快推进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流通渠道。
(4)物资集散疏运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全市拥有货运经营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共6451家(户),其中2009年新增道路运输企业16家,水运企业2家;营运机动车船达到7707辆(艘),其中,营运货运车辆7104辆(2008年新增1830辆)。2009年全市共完成公路水路货运量3720万吨,年货运周转量153631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1%,基本满足社会运输需求。
(5)物流服务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全市已发展各类配送中心16个、城市连锁超市网点206个。利群、维客、家家悦、肯德基、国美电器等知名企业连锁店相继落户胶南。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增多,围绕货运、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迅速。
(6)现代物流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根本的内驱力。截止去年底,胶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0家,其中2009年新增103家。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63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20亿元,同比增长24.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5.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2亿元,同比增长21.43%。这些数据充分地说明胶南有物可流,流量不断增大。
2胶南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胶南发展现代物流虽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现代物流理念有待创新。据调查,目前胶南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认识,观念上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对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胶南相关部门对发展现代物流的宣传和引导还不够,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物流企业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仓库+车队”的运作模式,层次还比较低,发展现代物流的主动性不强。部分企业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观念,物流服务习惯于在内部完成,这不仅大大增加企业运行成本,有碍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而且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
(2)农村物流网络有待健全。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市场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边远乡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难度较大。市场建设简单重复,大都规模小、类型单一。城乡的农贸消费品市场均以日用品销售为主,市场缺乏产业依托,区域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市场基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差,影响了市场综合效应的发挥,制约了胶南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物流设施环境有待改善。具体表现在:一是仓储和装卸设施水平低。胶南现有物流企业71家,仓储用地仅有1.7平方公里,且有一些区位布局、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货场标准化程度低,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致使物流效率不高。二是缺乏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全市虽有多个信息网站,但大多是各自为战,各行各业各单位的信息不能互通,不能形成联运配送一条龙服务,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共享,这无疑给以信息流为灵魂的现代物流业造成障碍。三是物流市场不规范。由于行业管理不健全,一些个体经营户和外地车队,不仅设施条件简陋,服务水平低下,而且忽视安全生产,无证照经营、违章超载、偷税漏税、压价揽货等不良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物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4)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一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应有的竞争力。胶南现有物流企业大部分是近几年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资本构成比较单一,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网络化、系统化的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二是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有限,经营水平不高。目前,胶南物流业主要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他们仅提供运输和少量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三是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由于胶南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造成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物流运行成本增加。同时,也使迂回、重复运输大量存在,增加了物流成本。
(5)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胶南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物流人才严重不足,成为制约胶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瓶颈”。
3加快胶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创新物流理念,科学制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胶南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重要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更加成熟,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应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经营者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懂得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真正从思想上把现代物流业作为胶南的重要产业来抓,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时应遵循“开放带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发展思路,按照扶持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抓紧制定符合胶南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统筹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与推进胶南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按照“大物流”的思路,明确胶南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目标和在全省中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布局,策划一批现代物流业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可邀请知名专业机构编制胶南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成立胶南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机构,协调、推动胶南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2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就是充分利用港口的辐射带动功能,把港口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胶南要依托董家口深水港口优势,加快专业泊位和通用泊位规划建设,加快融入青岛――日照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参与青岛北方航运中心建设。高起点规划、引进、建设一批港口物流项目,配套建设完善的港航基础设施,形成港口物流业的主体运作平台。加快临港经济区开发建设,迎接青岛港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吸引知名现代物流企业进驻,推动胶南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融入国内外物流体系。
所谓第三方物流,就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从国外物流企业功能发展来看,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传统的仓储、分拨和运送等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第三方物流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供越来越多的物流服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响应。发展第三方物流,就是鼓励胶南现有企业剥离自身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挥商会作用,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胶南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支持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完善为胶南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3.3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健全农村物流网络
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胶南的贯彻落实,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以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日用消费品、药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为一体的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胶南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村农贸市场。三是大力发展胶南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四是加大胶南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议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支持,设立农村物流财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探索部门或单位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方式,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要。
3.4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企业经营权,简化市场开业的审批手续,放宽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积极开展胶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联合检查和服务。对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式、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健全的商品市场,工商、环保、城管、物价、消防等部门应加强协调,推行多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和服务,对涉及物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如对运输车辆应简化车辆挂牌、年检手续,降低规费标准,减轻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负担,解决部分物流运输企业车辆牌照外挂、税源流失的问题。三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对市场运行状况、重要商品供求及价格走势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制订完善重要商品供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市场稳定。
3.5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信息查询和综合协调等服务功能。利用胶南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将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性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对接。三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胶南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五是积极发展胶南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为物流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促进物流策划、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六是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倡导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环节采用符合环保要求,可反复利用的包装,逐步实现包装模数化、集装化和多功能化。鼓励企业使用低公害车辆,建立高效的回收物流系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北;现代物流;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4-0049-03
一、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一)主要优势
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为河北区域物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河北铁路货运周转量居全国第1位,公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第2位,海运条件也十分便利。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国有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兼有地方铁路、水运、管道和航空运输方式,与京津交通全面对接,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十五”以来,河北省经济总量达到10116.6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和批发零售等各个行业快速增长,物流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信息网络的应用普及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省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基础地理、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外部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资源的全球性流动,为标准化物流服务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迅速普及,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进一步完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机。适应消费多样化、流通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加速向优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加快。
京津冀经济圈的构建促使河北现代物流也成为主导产业。河北省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日趋活跃的消费需求,尤其是钢铁、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的逐步巩固,为物流业成为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创造了条件。同时,河北独特的区位条件及同京津深厚的地缘、人缘和业缘关系,使河北与京津在物资交换、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多,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非常有利于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在立足内需的基础上加速与京津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也成为承接京津经济辐射的第一梯度地区。
(三)主要劣势
发展现代物流的观念滞后。一些作为需求方的制造和商贸企业,认识不到现代物流和供应连管理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致使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作为供给方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许多生产企业仍比较关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价格策略,很少关注物流方式的合理性和调整物流组织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物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河北省虽然各种运输方式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相互之间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发展缓慢,多式联运网络尚未形成。多数物流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使用等尚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自动识别、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较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采购及销售成本居高不下。
(四)外部威胁
体制和机制制约。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极大地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阻碍着物流产业的社会化进程,导致物流产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尚未落实到实处。
有效物流需求不足。许多企业不重视供应链管理,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自营物流方式基本为仓库加车队,物流效率处于低水平、高消耗状态,限制和延缓了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的需求。
来自跨国物流企业的冲击。一些跨国物流企业以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合资公司等形式进入河北省物流市场。相对于跨国物流企业拥有的强大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网络优势,河北省物流业起步较晚,现代物流的效益、快速反应能力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积极推进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利用内部优势,抓住机会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有效整合运输资源。以建立智能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协调发展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多式联运的现代运输网络。
加快“数字河北”成果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企业物流信息化。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立足于物流信息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网络系统,实现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相关的银行、财税、商检、海关等单位联结,对物流各环节进行适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加快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发展区域经济要以各自的资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为依托,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物流在这个区域要做的就是通过合理的物流设施布局,打破权限的物流企业组织,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市场来为这个地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首都北京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天津有很好的港口条件,在发展出口加工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在发展临港工业、面向国际以及区域消费产品的生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河北唐山有很好的深水港条件,布局一些大规模的临港工业,比如冶金、化工都有优势。处在京津之间的河北廊坊具有土地便宜的优势,具备作为提供区域性物流组织服务据点的条件。可见,发展京津冀物流协作能使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布局更合理可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运作成本。
(二)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弱点
加强河北物流服务体系的规划与建设。物流服务体系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物流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对于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标准,应从服务网络的通达性、物流运动的一体化、网络运行的高效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无论是专门从事物流经营的物流企业还是生产企业,都要在完成物流任务的前提下,希望投入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在区域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时,必须把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缩短物资流通时间,减少在途仓储积压量,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目标放在首位。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为现代物流发展服务的,从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来看,完善的区域物流网络应有利于物流各个环节的衔接,尤其是专业从事物流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建和健康发展。
当前,河北省物流服务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网络、企业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等均相对滞后,与沿海发达省市如上海、江苏等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致使区域内物流网络服务条件缺乏,信息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经济与京津的对接。因此,必须加快河北省物流服务网络的调查与分析,以进一步加强河北省的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的科学性。
(三)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在威胁
实施基于政府规划引导、行业协会指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河北毗邻京津,东部沿海,但在服务领域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所以从政府来看,对国内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物流服务业的市场准入要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河北省,鼓励省外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省内大型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示范企业、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培训、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物流科技研发和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同时,为了避免物流市场的不良发展,充分有效地发挥物流资源的效用,避免浪费,加强综合组织协调,建立河北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各地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引导物流协会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
(四)识别弱点,迎接挑战
积极转变观念。随着加入WTO后分销服务和物流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促使国内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整合有效资源,积极应对挑战。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认识到现代物流业将作为获取第三利润、增强区域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抓紧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政策。同时积极宣传现代物流知识,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了解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更新观念,避免低水平重复。
深化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改革交通等部门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分割,减少进入运输、货运业务的限制,推进运输市场化进程。二是改革商业、外贸、粮食、棉花、供销等行业管理体制和仓储经营体制,鼓励仓储功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物流社会化。三是改革现代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方式,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各种前置性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现代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其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带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物流产业组织结构。在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河北省物流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流通秩序乱、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河北物流市场处在一种过渡的分散竞争状态,给其物流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优化物流产业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伯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文峰等.怎样认识区域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0).
秦皇岛港是全球最大的公众大宗干散货码头运营商,占2012年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煤炭下水总量约31.9%。近年来港口通过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货物的通过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港口服务,包括货物装卸、堆存、仓储、运输及物流等业务,经营货种包括煤炭、金属矿石、油品及液体化工、集装箱及其他杂货。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秦皇岛港最主要的业务还是煤炭的卸车加装船,最主要的营业收入亦是来源于此,比较单一化。另一方面自身与周边港口同质化严重,且港口装卸对秦皇岛市经济带动作用已达瓶颈。所以,发展秦皇岛港的现代物流业务,谋划秦皇岛港的供应链系统成为了当务之急。
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和信息等功能要素的有机整合,最有效的实现产品的时空价值,现代物流已发展为由节点和线路构成的供应链,而港口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是水陆空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秦皇岛港以物资集散、船舶停泊、货物装卸等复合功能在煤炭北煤南运的供应链中占有极大优势。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各具特色的整条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港口开展现代物流的最终目标,所以,秦皇岛港也应由原来的港务管理向拓展供应链条和物流管理转变。
一、建立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
现代国际物流流程长、中间环节多、风险大、销售市场覆盖面广,因此要求信息能够得到迅速处理与传递。信息是物流的基础,客户的需求、货物的配送、运输商的管理以及其他有关方面通过即时数据交换或者信息共享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完善经济腹地的物流交通网络
传统的港口经济腹地正在进行新的分化与组合,今年2月17日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秦皇岛港应当据此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经济腹地,提升经济辐射能力。建立与腹地货源的广阔联系,积极参与腹地物流体系和交通体系的建设,实现港口经营的腹地空间网络化,为港口提供稳定、充足的货源。
三、开发配套的物流园区,布局物流配送网点
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的建立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中应遵循:
近距离原则。即货物以最少的运输和搬运量并以最快的速度使货物交付用户,进而提高效率和有序性。
系统优化原则。使物流园区的作业流程优化、作业环节标准化,从而使园区整体运行达到最优效果。
柔性化原则。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应该留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和对于面临的变化做出的设计。现阶段是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节点,货物的种类、运输方式及输入输出的流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便于管理原则。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整个物流运作过程中为客户节省时间、减少费用,实现物流服务增值的目的。
物流配送网点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环境因素。要充分考虑运输费用;要能实现准时运送;要有很好的适应货物的特性,经营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配送网点应尽量布局在不同地域。
经营环境因素。要有地区优惠的物流产业政策和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接近大型工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物流费用;匹配当地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及工业布局以便不同货物的运输配送。
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以临近交通枢纽如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公路等为好,有利于大规模的物流配送;公共设施:通信设施,有充足的供电、水、燃气等能力,有污水、固体废弃物等处理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四、实行联合战略,建立多式联运的运输体系
秦皇岛港应当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作,在陆上建立以秦港为端点、不同运输方式多式联运为运输通道的内陆运输网络体系。与铁路联合,把铁路线引入港区物流中心,可以为实现多式联运打下良好的基础,铁海联运也是未来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在秦港物流中心的邻近处建设便利、高速的公路货物运输网络,与腹地之间交通更通畅,可以进一步扩大港口吞吐量需求的潜力。与内陆物流中心联合,可以使秦港消除规模不经济性。如果秦港设立过多的腹地转运站,可能造成经营的不经济,与内陆公路转运站或铁路转运站联合,将一部分转运功能转移给公路或铁路物流中心来承担,就是解决这种不经济性的一种方法。与各邻近港区的仓储企业库场资源进行联合,盘活存量,使之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其在物流中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