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三数学课件

时间:2024-02-17 11:39:32

导语:在高三数学课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三数学课件

第1篇

一、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只有调动高三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削弱他们认为高三数学枯燥的刻板印象.教师在讲学时要注意结合身边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此外,在选择复习参考书的时候,万不可采取题海战术,要根据学生的多样需求来调节选用教材,增加复习和预习的要求,有针对性、计划性地进行讲解.高三学生即将走入大学校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主学习氛围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预习、复习.甚至可以让学生轮流讲课,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为了解决学生作业抄袭的情况,随堂作业是一个好办法,它能提高课堂的吸收率.这些措施能提升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和热情,让学生爱学、会学,养成相互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采用形象记忆的方法来对付难以记忆的公式.例如,在“数列概念”的教学中可选用彩票选号这个直接的例子,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有购买物品时用人民币进行排列组合.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数列的概念融入生活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达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切不能在课堂上体罚、辱骂学生,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影响了课堂效果.

二、重视课堂中的示错教学

为了暴露学生常犯的一些典型错误,利用“错误案例”来进行示错教学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双方能协力找出犯错的原因并了解错误的根源所在,最终找到防范的相应措施,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在传统的试卷讲评中,教师往往占主要角色,学生只要被动的听就行,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示错教学鼓励学生主动示错、自我剖析,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有效的防范、警示作用.这种课堂中的示错教学给予学生相互学习、自己解决矛盾的机会.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受到能力较高学生的思想和策略的激发,从中受益,学会取长补短,自觉地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意识或有意识的犯错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讲清楚自己的想法的同时,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并且能给予赞扬,这就促进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与交流.

高中的数学教育是离不开解题的,示错教育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分析错误,反思这些错误都涉及了哪些知识点,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没有碰到其他类似的题目,能不能总结出共通性的解题方法.教师在建议高三学生建立“错题集”的同时自己也要注意积累学生的典型错误,整合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阶段性的复习中,通过对错题的改变、变换后再让学生练习,如有错误再强调,这样的反复纠错更能体现出错题的教学价值.

三、重视基础性的方法和知识的教学

近几年来,注重灵活性、新颖性成了高考数学的侧重点,这使得很多师生将难度大的综合题作为主攻方向,认为难题的攻破更能培养解题能力,而对基础性的方法、知识、技能有所忽视,不注意积累和培养.这主要表现在不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授课中快速地带过基本的定理、公式,转而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和例题.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出现平日做过多遍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是出现错误的现象.很多教师费解:明明是很简单的基础题,为什么老是不会做?这是因为有些教师将试题练习作为重点,而基础方法、知识的巩固却被忽视了.

知识体系的根基就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度、深刻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深刻,解题思路就越清晰,解题方法就越多.如若依靠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题目“悟”出道理,却往往让学生归纳不出有效的方法和规律,并且理解程度低,记不住,只能机械地模仿.更有甚者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导致了考试中的失利.

这几年的高考命题明确指出:基础知识、方法、技能仍然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这些组成的常规题往往占到了总题数的80%左右.而选择题、填空题就是以基本的知识、运算为主,其中的选择项和命题叙述常颇具迷惑性,是学生日常考试、作业中的常见错误.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若让学生继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疏忽基本方法的传授,这些都会导致考试中的判断失误.

由此,对于基础知识草草带过是十分危险的,熟练解决数学难题是不能离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方法、技能的培养的.

四、增强数学薄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动性

一些数学薄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高三学生往往对数学的学习充满抵制情绪.构建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和教师

的共同努力,但学生如果有厌学情绪,教师单方面的努力也不会效果明显.在对数学薄弱学生的教育中,学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一味的放弃或责骂这些学生,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太大压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究数学的学习心理,注重价值观、态度、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科学的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积极参与.同时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方法,探究能力的掌握,从而能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因为方法灵活、概念抽象,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大胆实践,乐于进行探索研究,并能提出反馈,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创新.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数学家的传记、积极参加数学社会实践,能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善于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数学学习的敏感性,在学习中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例如,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是如何被运用于具体的实例中的,对比之前的解决思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果在教学中仅针对具体的题目进行讲解,学生的思维难免被局限到一个限制性的空间,而发散性思维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练习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归纳小结,拓展新知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简单排列

3种点心2种饮料

第3篇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学现象,通过教学反思,开展了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结合教学案例,着重阐述了构建“学为中心”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堂的教学处理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深化数学思想,提升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高三数学复习课堂上,多数教师多年来采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之所以盛行,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对客观事实的介绍、行为矫正、简单认知加工任务的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均比较适合。多年来,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这种教法的高三数学复习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平时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在高考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于是就没有拿到理想的分数现象。

这是笔者在高三数学复习时的一个案例:

案例1:(2010安徽)设abc>0,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象可能是( )

在高三数学复习时这类题型肯定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关注,而且二次函数的图像一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在这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教”得清楚了,学生也是听懂并理解了的。但在2011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2011浙江)设函数f(x)=ax2+bx+c(a、b、c∈R),若x=-1为函数f(x)e2的一个极值点,则下列图象不可能为y=f(x)的图象是

从学生考后的反映来看,出现了一些典型的问题:(1)没有从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x=-1对应的函数值中得到的条件,也就无法发现其中的矛盾,(2)把函数f(x)e2与f(x)混淆起来;(3)对于选项A,B,C中的图象,未利用赋值法,将它们从错误中筛选出来。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的复习是否有效,应该引起思考。对于平时常见的题型,我们老师或者学生都对自己认为“讲清”、“听懂”的题型为什么在高考中就会出问题感到困惑。

笔者由此想到了我们的课堂复习的教学方法应该改进。尤其在二轮复习中,作为教师,如何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构建“学为中心”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深化数学思想,提升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抓好单元知识,夯实“三基”。一轮复习中主要的课堂模式是(一)知识整理(二)典例分析(三)巩固练习。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的一个案例:

案例2:1.函数f(x)=x2-x-2的零点是____;

功能:通过解题让知识点浮现出来,而不是单纯的回忆知识。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的知识整理。

功能:对零点问题在次巩固,同时又暴露出学生的困惑点。针对这个困惑点在加以深化。给出了第3个问题:3.设f(x)=x|x-1|+m,g(x)=lnx若h(x)=f(x)-g(x),若h(x)有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

这个教学设计是根据,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抓好单元知识,夯实“三基”,而设定的。图象与性质丢复习到了,但没把它串联起来。而第二轮复习则重在专题归类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把高中的主干内容明朗化、条理化、概念化、规律化,明确数学基本方法。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关注知识间的交汇与融合,深化数学思想,重视能力的提升,悟出其中的数学本质;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重视产生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与思想,形成内化能力并灵活运用知识;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达到高考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未来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的主要目标。

三、“学为中心”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堂的建构

(一)课前准备:如我在处理《函数图象与性质应用》这节课之前从学生的纠错本上收集有关的内容,发现很多学生对图象与性质的综合问题存在很多漏洞,为了检验收集的情报是否真实我给学生进行了测试。给出下面这个题组:

案例3:1.(09山东文)若函数f(x)=a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

分析:从测试的结果看,95%学生掌握了,说明学生对零点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扎实的。

分析:从测试的结果看50%以上的学生没掌握。主要原因有:此题融合的信息较多,知识内在的联系复杂起来,学生不能有效的把知识信息综合起来。

从学生做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缺乏转化的能力。从而让笔者设置了这节《函数图象与性质应用》的专题课。课前准备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情”。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给这节课的开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在花大力气研究基础上把握复习方向,备课上突出培养学生能力、数学思想、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为指导思想。问题的设置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

(二)课堂教学:笔者在处理《函数图象与性质应用》这节专题复习课开展教学设计:

问题1:你能说出此函数有哪些性质吗?并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吗?

学生1:(成绩中下)图象画不出来,性质能说出点,不完整。只能说出单调性,奇函数发现不了。

学生2:(成绩中等)归纳不出函数的性质,但他能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看图归纳出性质。能完成。

学生3:(成绩中等)能说出此函数的性质,且能画出此函数的图象,顺利解决问题1。

【分析】:说明学生在很多时候会做题,但不会归纳,能画图(描点法)但不能找出图象与性质的联系点。学生3的思路很清晰,该生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问题2:不等式f(x)<1的解集是?

学生4:分x>0和x<0来解不等式(即代数法)老师肯定了他的解答。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能否和问题1联系起来?

学生5:转化为y=f(x)和y=1图象的关系,即可。

教师,肯定了学生2: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问题3:若f(a)>f(-a)求a的取值范围。

学生:由学生3能完整回答问题1的学生来分析,思考了一会没找到思路,教师接着问:“你的困惑点在哪?”他说:“想把f(a),f(-a)带出来,但发现a的范围不知道,要讨论,麻烦不想做下去”教师又问:“问什么一定要求f(a),f(-a)呢?能不能和问题2联系起来呢?”学生3思考下说:“f(-a)怎么转化啊?反问我”此时我大力表扬了学生3:“问的很好,这是这题的关键”,紧接着我又反问学生“f(a)与f(-a)的关系可以从哪个方向去思考啊”。此时很多学生都明白了,问题1的结论:函数是奇函数是问题3的突破点。

完成三个问题后,组织学生完成小结1:(1)解决函数问题,优先要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能否画出函数的图象或者变化示意图;(2)方程或不等式问题可以考虑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决。

这样开展课堂第一环节目的是引出问题,调动学生再现知识库内的知识、方法,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把知识的串联和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通过问题层层设置,揭示高考考察的核心、要求,通过及时的小结完成第一过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关系: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进入第二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环节:例题精讲

例: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当x≥0时,f(x)=-(x-1)2+1,若方程f(x)-a=0有四个不同的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讲评:一名学生上黑板非常完整的解出了这道题,此时教师在教室进行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和好的解决了。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完后追问,真的都掌握了?学生齐声回答“是”。在追问“既然都会了,那同学们,给我找出些这种类型的问题,相互考察检验下,刚才你们的回答是否真实有效”。以此例题展开变式设计活动。

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积极开展了讨论。

第一组很快给出了:变式练习1: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当x≥0时,f(x)=-(x-1)2+1,解不等式f(x)<-1。

组长:受引例的影响我们把方程问题改成了不等式,并点名让第四组的学生张来完成。张很快接受挑战,并出色的完成了。教师给了2个组好评。

第二组二快给出了:变式练习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2+1,讨论方程f(x)-a=0的解的问题。

组长:我们把函数的性质修改下,偶函数变为奇函数,并指明让第3组的学生李回答。同样出色的完成了。教师又及时给出了好评。再问还能变吗?

教师:不断鼓励,同时引导可增加写条件……

第四组给出了:变式练习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对于定义域内的任何一个x都满足f(x+2)=f(x),当x∈[0,2]时f(x)=-(x-1)2+1,则方程f(x)-|lgx|=0的解的个数是多少个。

教师:给予了表扬,把函数的性质综合起来了,并让大家完成。通过巡视发现很多同学确实掌握的蛮好的。并把有问题的和优秀的解答进行展示。

完成小结2:(1)利用函数图象加以解决函数零点个数、方程解的个数问题;(2)解题中要提取题设信息,运用数与形间、方程与函数间的转化;特别要注意图形中的关键特殊点的数字信息。

第二环节关键在于针对高三复习中的困惑:(1)类型多,解法多,时间少;(2)识别难,分析难,转化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利用“探究”“变式”两种手段,逐步递进?体现有效性的三个内涵,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抓住变式源头,积累转化经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问题进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所复习的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效果。总之:优化复习设计。从改进和优化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入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有利于学生抓住“变式”的源头;(2)有利于学生积累“转化”的经验。

第三环节:考题测试

1.(2010全国卷)直线y=1与曲线y=x2-|x|+a有四个不同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

第三环节主要目的:(1)立足通法,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分析、琢磨、强化、变通的情况,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情况;(2)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同时,还应关注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可以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探讨研究

二轮复习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关注知识间的交汇与融合,深化数学思想,重视能力的提升,悟出其中的数学本质;为了加深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转化能力,我设置了此环节。

学生3.把2个图象公共的特征点对称中心(1,0)寻找出来,从图发现交点横坐标是关于(1,0)称的。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难点,困惑点,给予指导。师生共同来解决。但前提是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此题上课没来得及分析,留给学生课后进行探究,让数学的探究学习延续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第四环节主要目的:着意对数学思想的突显。联想到若干相关,相通的其他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启发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这样的讲评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三归一的聚合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

高三二轮复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变式迁移,层层推进。重在专题归类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把高中的主干内容明朗化、条理化、概念化、规律化,明确数学基本方法,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深化数学思想,重视能力的提升。开展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运用题组训练,变式迁移,归纳总结,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堂上讲与练的把握:老师作引导,学生是主体。著名的拉弗曲线(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学家阿瑟·拉弗〈A.Lafer〉提出)曾成功解释过许多“过犹不及”的社会现象,把它引入高三数学评讲课也是适用的。

在A点教师评讲得少和B点教师评讲得多基本上是等效的,在A点评讲课固然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但由于教师指导太少,学生学习兴趣受挫。而B点由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太杂,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这两种评讲效果均不理想。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试卷评讲中的主导地位,但主导不应等同于包办代替的“一言堂”,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灌输式为自控式,不断鼓励学生对评讲内容尤其是自己出错的知识点进行“二次思维”,产生恍然大悟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导致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从而逼近拉弗曲线中理想的E点。需要指出的是,E点处于A、B之间但绝不是两者相加除以2,它是一个变值,这个变值的确定,依赖教师对试卷难度、学生成绩情况、学生能力状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发现,训练学生评讲课上“二次思维”,以求逐渐过渡到考场上“一次思维”的到位。

四、“学为中心”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堂的建构思考与建议

高效二轮复习的实质就是做到:系统夯实,加强对数学概念的深化;立足通法,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把握;精讲精练,着意对数学思想的突显。有效教学一定是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对各种能力的充分培养。要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高三的二轮复习要打造成“师生互动”的高效精彩课堂,教师要静下心来研究、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地去理解、领悟所要掌握的知识。

2.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去登峰涉险,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二轮复习是一种积极地、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在考场上都会出现“怕难”“惧新”“畏繁”等现象,“怕难”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克服,“惧新”“畏繁”则应是教师可以控制的,通过二轮的优化复习的教学设计来完成。通过问题的“拓展”尽可能对选中的例题进行合理合情地深度开发;通过设计一组组具有层次性,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蕴涵数学思想价值、环环相扣的问题串,促使学生在“联系”“变化”“拓展”的氛围中深入地进行数学思考,重视思维的合理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方便考试时对知识的提取。

3.要构建有效的课堂,真可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将时间还给学生,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对知识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尽可能在数学思想层面上进行指导,去揭示数学的本质,要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12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认识》.

[2]李广修.《中学数学月刊》.2012.10.“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第4篇

摘 要: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上下的“热词”,学校教育也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高中阶段“三生课堂”构建,必须围绕“生本、生活、生态”这一主线,开展了以追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从而推动高中生更好地凸显主体、适应社会、展示风采。就教学评价在“三生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生课堂;构建;教学评价;运用

改革创新已成为全社会上下的“热词”,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自我革新、自我改进。作为社会活动重要构建部分的学校教育,自然也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进行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高中阶段,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教学,都为高中生主体更好地凸显主体、适应社会、展示风采而服务。近年来,我校围绕“生本、生活、生态”这一主线,开展了以追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三生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在此进程中,本人围绕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教学评价在“三生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做了教研和尝试。现将本人此方面的教研体会做一简单论述。

一、紧扣主体学习实情,客观公正评价指点

教育学指出,学生永远是n堂聚焦的“中心”,永远是教师关注的“对象”,永远是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三生课堂”教学研究中,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将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唯一根本。但不可否认,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以教师自身为中心,以个人喜好为标准,所实施的教学评价活动,不以高中生为参考物,进行随意性、主观性评判,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评价教学中,要抓住以生为本这一原则不动摇,对高中生探知、思考、研析等数学活动表现及结果,予以客观、公正、积极的评判,既保护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推动高中生的学习实效性。

二、围绕能力素养培养,注重学习技能点评

实用主义学者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归结到增长才干、提升技能,掌握更多社会生存技能。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用于生活,自然也遵循和承担了培养学习技能、生活技能等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三生课堂”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基于生活,提升高中生群体的生活素养和生活技能。因此,教师教学评价不能脱离生活元素,忽视学习技能的评判和讲解。而应该将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评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对数学学习探知进程中的技能、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客观、全面的指导和剖析,引导高中生认清解题的意图、获取探究的方法、提升研析的技能、升华学习的素养。同时,让高中生能够借助于教学评价,更好地深入思考,改进提升,掌握更为有效、实用的数学学习技能。如“已知向量a=(2cosx,sinx),b=(cosx,-2cosx),设函数f(x)=a・b,求f(x)解析式以及单调递增区间”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评讲高中生案例解答过程时,没有将解题的对错评判作为唯一任务,而是引导高中生研析解题过程,结合解题活动感知案例的意图,高中生指出:“主要是考查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主要应用到平面向量运算的相关性质”。此时,教师引导他们找寻解题要求完成的突破口,高中生认为:“求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根据题意,利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及其变形、两角和的余弦函数公式化解即可求得;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可以根据余弦函数的增区间和整体思想求出函数的增区间”。这时教师引导高中生对照原先解题过程予以分析,要求高中生进行自我思考,从而得到解答该类型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应正确运用整体思想以及化解变形等方面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一教学评价进程中,高中生数学解析技能素养得到有效训练和提升,为以后问题解决积累丰富经验、提供方法保证。

三、凸显师生深入互动,推动和谐关系构建

教师评价、学生听讲,是传统教学评价进程中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师生之间处于紧张的关系和氛围之中,无法深入、深层地交流、互动和共进。笔者以为,高中数学学科“三生课堂”的构建,其目的之一就是建立师生融洽、学教相宜的教学秩序,在良好课堂生态中实现学教相长的目标。因此,在“三生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实施教学评价时,坚持运动与交流相结合的原则,将高中生吸引和纳入评价教学进程之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师施行的教学评价活动,引导他们与教师同频共振进行教学评价,成为教学评价的“生力军”,由教师评判告知变为师生评讲吸收,在交融渗透的师生互动评价中,构建良好的生态教学秩序,促进高中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以上是本人对教学评价在“三生课堂”教学中的浅显认知和感悟,还有许多不到之处,请同仁悉心指教,为课堂、教师、学生“三要素”融合、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高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建设数字化校园。我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发优质校本资源,实施高效教学的研究》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度立项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现已建成门户网站、资源网站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整体平台。作为课题实验的参与者,经过一年来的实验深深感受到数字化校园为师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师生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倡是高效教学,高效教学基本要求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下面我们结合课题实验的体会对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高效教学作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借用网络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在教学中已经逐渐地被广泛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充分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运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来制作课件,可以变抽象的高深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具体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赋数学予灵活性,使枯燥的知识“活”起来,自然地也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以至接受它,到最终热爱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求数学知识的愿望,产生发现数学真理的灵感。例如,网络资源中有很多软件制作出的声形并茂的动画或者实物场景画面经过恰当整合(简单的如超级链接)后作为课前引入创设情境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问题的全过程,如在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第一节课时,超级链接我国第二颗栽人飞船“神洲六号”绕地球旋转运行的画面,然后在网络上整合类似Flas,最后动手运用几何画板抽象出飞船运行轨迹图(课前准备好),让学生形成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感受到在生活实践中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利用网络资源,促进预习效果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数学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而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其本质是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学生独立地阅读有关的材料,并适当做好阅读笔记,认真完成课本作业。我们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教师编制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利用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或公式等,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先自学整理,成为课堂中积极讨论发言的材料。要想让学生知道一个概念、定义的由来,一个定理、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等,仅靠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是不够的,仅靠学生讨论效率又不高,我们在预习作业中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上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到课堂中积极讨论发言。例如,编制对数的概念的导学案时,可以设置对数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上网搜索了解关于对数的发展史方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对数的热情;编制余弦定理的导学案时,可以设置余弦定理有哪些推导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等,这样待准备好预习作业,学生已不自觉地投入本课时内容之中,不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而且大大提高了预习作业效果。

三、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备课效率

数学网站的资源丰富,有些可以直接使用,有的不适合于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优化、改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数学课件的制作,如果完全靠自己独立地运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来制作课件,不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因此,我们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作为编写课件“脚本”,然后调整、修改。我们学校采用的备课模式是“五备”:自备――主备――共备――再备――终备(自备,就是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行钻研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环节,写出书面教案。主备,就是每次备课都要明确一位主备教师,深入钻研,写出备课详案,在集体备课时试讲,展示课堂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或提出研讨的问题。共备,就是在主备教师试讲后,大家集体讨论,设计出教学共案――导学案和预习作业。再备,就是要求老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最后一次课前个性化加工,使得本班教学更有效。终备,就是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总结和评价,是下节课高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必由之路。)在自备过程中,可以利用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自己整理加工,写出书面教案;在共备过程中,备课组所有成员到学校网络备课活动中心,先从学校学科教学资源网站下载主备人教案,然后听主备人利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进行说上课,在主备人试讲后,大家结合自备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观点,最后由主备人设计出教学共案――导学案和反馈练习,同时将备课资料及时的放到学科教学资源网站,让备课组成员资源共享。在编制课时反馈练习时,如果一味使用自己过去准备好的陈题,就跟不上新课标训练对习题提出的新要求,如果自己重新一道道选题、编题,又要耗掉不少时间,因此可以从网站上搜索本课时内容的习题,然后进行删减、增补、变式及改编,即整合网站群资源上的陈题及改编题共同形成课时反馈练习,这样既承续了网站群上必要的典型习题,又通过改编题、变式题发展和丰富了网站群资源,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备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节省了教师自己宝贵时间。

四、利用网络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建构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我们提出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效教学是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有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高中数学课堂内容一般来说,概念、定理多又抽象,题目难又繁杂,这样在平时概念、定理的教学中,若全部教学内容运用黑板书写效率太低,耽误许多课堂宝贵时间,造成预期计划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容量小,可以运用网站资源将概念主要内容、关键点、相关联类似概念、

整合成PPT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前准备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重要的思路分析、解题证明步骤在黑板上板书,相关联概念、变式练习通过准备好的PPT幻灯片逐一展示,这样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深刻体会概念、定理的本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探索,获得亲身体验,对数学的概念与内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在研究三角函数y=Asin(ωx+Ф)的图像性质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己参与,对系数A,ω,Ф赋不同的值,得到相应的图像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分类、探索与归纳,使学生深刻理解各个系数对其图像的影响,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联想记忆,又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利用网络多媒体,提升复习质量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量大,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熟练理解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解通法,高一高二时经常要进行阶段性复习,高三时要进行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这些复习都需要一定数量质量的例题及其方法总结作支撑,可从网站资源中搜索下载所需要的典型例题与方法总结为基础,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再作抽象概括整合形成数学章节或专题的知识方法体系,在课前制作成PPT幻灯片的形式,课堂教学时结合多媒体使用,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进行充分揭示,给学生恰当地设置“最近发展区”激合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这样不但加大了复习的容量,而且提升了复习质量。例如,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关于变量范围的专题复习中,整合网站群资源发现:高一函数值域的方法(例题就不一一罗列)有列举法、观察法、图象法、反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高二有基本不等式法、线性规划法、几何意义法求某些代数式最值、范围;高三有:导数法给定区间上函数值域的方法,有了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样既提高了备课效率,又增强了高考第二轮复习中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既快速地复习了基本常见的方法,又更好地突出了重点方法内容,从而提升复习质量。

六、利用网络平台,沟通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