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春节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4-02-17 11:39:32

导语:在春节的民俗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春节的民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晋中社火节;民俗文化;动画剧本改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51-02

社火,亦称“射虎”,又称“耍社火”、“闹红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①“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②社火活动正是将火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逐步演化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生活诸事顺意的美好期盼。正是这种期盼,使社火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使社火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晋中社火与社火中的民俗活动

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它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亟待开发。晋中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将本地区的春节社火活动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它将各个县区村落、社区街道自发组织的社火展演活动,从时间、场地以及展现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时间周期固定化,视觉元素统一化,社火活动系列化的晋中社火节。晋中社火节作为晋中市的文化品牌形象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使之走在全省诸多民俗文化品牌的前列。

在晋中一带的春节社火活动中,除了与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外,还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活动。例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用煤块、土坯、干柴来“垒旺火”,又叫做“棒槌火”“绣球塔塔火”。有些地方还要让孩子拿着馒头到旺火上烤着吃,企盼一年不生病。又如,正月初五将家中的破旧杂物收集后拿到野外焚烧,并备以贡品烧香磕头,名曰“送穷”。又如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在南庄要摆设“架火”。架火要将十二张桌子逐次叠高,制作成塔式。垒十二层高代表着常年十二个月,如遇闰月则垒十三层高,寓意月月红火高升。整个架火用多种彩色的纸张进行装饰,离地高达十余米,其造型好似楼阁或古塔。塔基装饰人物山水,塔身花炮成串,塔顶则旌旗飘扬。还有很多社火节目与表演形式,更是不胜枚举。

正如前文所述,社火活动本身是一种源自于人们对于火的崇拜,进而延伸到对火的内涵意义以及对未来红火生活期盼的祈福活动。同时,社火的节目表演自由不羁、形式热情奔放,无论在何种场合进行表演,都突出了一个“闹”字。“闹”不仅代表着喧闹热烈的社火表演场面,在晋陕语系中,还有着主动参与的意思。而“红火”一词,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就意味着“闹红火”活动本身不仅具有热闹、朝气蓬勃的活动特质,而且背后还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祈福的意义,并促使更多的人们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

二、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禁忌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是多种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冲击,进而趋于同化。这使得民俗文化的保留显得更加急迫,同时,对民俗文化品牌传播的要求更加细化。它既要将民俗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基因保留下来,又不能简单死板地封闭起来,而是要利用它的优秀基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结合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利用晋中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进行动画故事改编,正是将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进行有效丰富的很好契机。但是,民俗故事的动画剧本改编也有着必须注意的地方。

一是拿来主义,片面追求“原汁原味”。有观点认为,民俗故事通过改编后,破坏了故事的原貌,使民俗故事发生了变异,就是破坏传统。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和气候、物候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其中的某些观念暗含着封建礼教、迷信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既不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又会将错误的观念传播出去,反而使社火节活动的核心理念带来危害。

二是肆意改编,“借壳上市”。有些剧本看似依托于民俗故事,它拥有着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意味的角色形象设计与场景设计,但架空的故事内容放到任何时空都可立足,也因此丧失了民俗故事的地域文化特质。如此这般的改编,如果只是一次独立的试验性习作倒也无妨,但如果将其作为晋中社火节整体传播推广规划中的一部分,就值得商榷了。失去地域文化背景的改编,也就失去了晋中社火故事的民俗特征,既让本地人很难接受又让外地人无法了解晋中社火的真正内涵。

三、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建议

导演万籁鸣在谈到剧本编排时说:美术片工作者在改编古典文学作品时当然应该忠于原著,忠于原著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忠于原著的主体,忠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个“忠实”并不等于照抄照搬,不应该拘泥于原著。因此,在剧本故事的改编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立足社火民俗本身,提炼精神内涵。例如有些晋中社火民俗活动的故事背景,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原始的民间信仰崇拜。这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知识体系与生活理念。但是社火活动中所蕴含的人们渴望生活红火向上的积极热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朴素情感,则是值得弘扬的主题。从这一方面入手,可以使社火民俗故事带来积极的立意,也与晋中社火节的主题相呼应。

二是利用民俗故事基底,进行有益改编。有些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其本身源自于历史典故或民间野史。这些故事通过逐渐演化,往往会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有机地保留和提取故事中地方特色的同时,再利用编剧手法将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起来,使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不仅使晋中社火故事能够变得更加鲜活,而且便于晋中社火文化能够突破地方文化的藩篱,达到向外界传播推广晋中社火文化品牌的作用。

目前,山西省诸多地方都开始打造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也纷纷将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在山西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下,晋中社火民俗文化品牌的树立与发展,也将带动当地经济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民俗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消长的。立足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晋中社火节的核心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将民俗故事用动画这种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晋中社火节民俗品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立足点。

注释:

①②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2]闫艳.谭达先.后殖民语境下的海外中国民间文艺学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36-140.

第2篇

第一期

赫章县七家湾街道 2020年1月22日

民俗闹新春欢喜过大年

第3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大众休闲文化;公众性;公益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中华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形成了汉民族所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形式,这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华。

一、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1]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展现的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带有强烈民俗文化色彩、包涵伦理道德和精神内涵、具有独特歌舞形式、曲艺音乐特点的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民族在传统节日里不仅拥有共同的民间庆典习俗,同时还拥有是充分张扬地方个性、思想内容真挚纯洁、表现形式浪漫开放,形象鲜明的图腾和神仙崇拜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另外,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看休闲文化,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祥和安逸;在传统节日中无一例外地张显出汉族文化的厚重,那就是天人和一、喜庆团圆、和谐共荣,因而形成了传统节日的共同习俗。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视角看休闲文化,还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山水文化,寄情于山水是汉民族旅游休闲的开始,千百年来,著名的山水名胜区从来都是人们真心向往的好地方,在许多名山大川中都留有历代文人、雅士、高道、圣僧的碑刻、居室、观堂、寺院,成为人们观光览胜、谈古论今、缅怀先贤的好场所。再有,不同地域的名山、古镇、村落拥有不同的宗教(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民俗和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娱乐节目,就是祈福、平安。这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和欣赏的,因此,人们在休闲的时刻深深地沉浸在了这种浓浓的情谊中。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休闲文化的母体,其文化的基因是一脉相传的。

二、大众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是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了解、鉴赏、体验得到的文化综合,是将人类的休闲生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分析时所包涵的文化总和。马惠娣在谈到休闲时曾这样阐述;“从文化角度看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命状态的行为方式”。[3]所以我们说,休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化了的生活。因为休闲的具体内容都必须用文化来表达,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方志人物、宗教民俗、音乐艺术等。因此我们说,休闲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明的创造。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背景,以探求和享受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获得现实生活中个人心理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身体的康健为目标的生命活动过程,而不是“谋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扮演着媒介的角色,休闲成为人拥有文化、学习文化、创造文化的象征。第一,休闲文化是指“人们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超越一般功利目的,如钱、权等)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2]而大众休闲文化正是人们在百忙之中、在节假日悠闲中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大众休闲文化是某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象征,它直观地表现为人喜欢什么、欣赏什么,比如人们欣赏自然景观,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名山大川中的碑题石刻、佛寺道观,无一不显现孕育的文化。观看人文古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渊源,更能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凭吊历史文化的深邃,欣赏历史文化的多彩,所以休闲具有自然文化的象征。第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不同文化风格的展现,不同地域的建筑、乡情民风、戏曲歌舞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内容,是地域民俗文化艺术思想的展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的民俗、民风、民间艺术、文艺形式所吸引。所以,休闲具有民俗文化的象征。第三,选择什么形式的休闲项目、参与哪种内容的休闲活动也都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拥有文化的品位的外在表现,所以,休闲还带有文化品位的象征。

转贴于

三、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是构建大众休闲文化的核心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和构建大众休闲文化是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文化、宣传等部门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和应当履行的职责;目前我国有114天的法定节假日,为人们进入休闲生活提供了时间条件,但就春节而言,国家是否考虑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条文中,增加春节前的放假天数,为那些不能在三十晚上赶回家过年的人建立起一个时间条件,因为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共同关注的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如果我们把春节过得有时间、有形式、有内容、有亲情,我们就不会在春节晚会的节目中听到我们的父母发出的“常回家看看”的感伤心声。第一,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本地区独有的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开发好、保护好。第二,要把地方性人文遗存维护好,要把老街区的牌楼、以及牌匾、楹联、幌子等地方特有的文化符号保存下来,把大众型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好。第三,要根除现代城市文化标识中的同化要素,城市广场、城市市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切记不要把其他地区的自然景点、人造景观生搬硬套到(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本地区的休闲文化构成要件中来,同时,更不能挤占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空间,防止“假文化”的产生。第四,要把土生土长的地方民俗文化娱乐歌舞形式继承下来,休闲娱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要防止庸俗文化、黄色文化的侵染,在一些表演项目上要清除有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丑文化”的上演。第五,要建立起大众型、公益性休闲娱乐文化场所,以满足“工薪阶层”的需求,要紧防“强势集团”贵族式奢侈型消费思想的示范性影响,因为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只有大众的文化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比如在城市辖区,像高尔夫球场这样的绿地空间从土地使用的性质上讲,本应属“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是城市为市民及游客提供的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及公益性质的自由活动空间及设施的集合”的范畴。[4]但是,这种城市辖区的绿地空间却没有对公众开放,这无疑是强势集团对弱势群体公共利益的侵占。所以,我们在休闲文化建设中必须建立起民族的传统节日休闲文化体系。要在传统文化保护和都市文化创新中为消费者嗜好的改变找到新型的服务方式,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人们在更多的节假日休闲中愉悦身心,尉籍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N].人民日报,2005-06-24.

[2]谢洪恩,等.论我国休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3]马惠娣.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N].浙江日报,2005,(11).

第4篇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人际关系复杂,人际成本提高,人们呼唤亲情友情,渴望团结与交流,传统春节民俗文化中蕴涵的许多哲理,正是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华民族最具人情味、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又来到了。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春节已成为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期待――剪窗花、贴门神;包饺子,吃年饭;祭祖宗,拜新年;耍龙灯,逛庙会……

然而,在物质不断丰富、文化不断繁荣的今天,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节越来越被物质化、简单化了,那些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与之相反,麻将越打越大,压岁钱水涨船高,拜年送礼兴起攀比。种种事实证明,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慢慢消逝或变味儿,让人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越来越俗气,越来越市侩。一些中老年人因此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春节过得太缺少传统文化味儿,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

传统春节民俗文化在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尴尬地位?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年味儿”还能回归吗?

现象扫描

“年味儿”淡了,金钱味儿浓了

现象一:

“辞岁”就是给小孩压岁钱

讲述人:刘大爷

以前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兴“辞岁”,意思是告别即将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辞岁”是有不少讲究的。但如今这些充满“年味儿”的“辞岁”民俗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人给小孩压岁钱,而且数额一年比一年多。我有6个孙子、孙女,还有10多个亲戚的孩子,加上平常来往较多的邻居的小孩,大大小小20多个,每逢过年时都得给压岁钱,而且给的数目年年看涨。原先每人给二三十元就可以了,现在得给100元,最少也不能少于50元。去年除夕,我给了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人100元,给了亲戚的小孩每人50元,邻居的小孩50元,共花去了1200多元。

我和老伴退休多年,两人平时就靠着每月近2000元养老金生活,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可一次压岁钱的支出,就花去了大半养老金。看着孙子、孙女们高高兴兴地收压岁钱,我脸上是挂着笑容,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无奈。都说儿孙多、亲友多是福,不想如今倒成了负担。每逢过年的时候,我们就着急,就会患“压岁钱恐惧症”。

现象二:

“守岁”变成了打牌赢钱

讲述人:张大娘

按照传统民俗,到了除夕,全家要彻夜不眠、点灯围炉“守岁”。“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吃完年夜饭,全家围炉而坐,一边吃糖果点心,一边追想先祖功德,回味创业艰辛,反思成败得失,憧憬来年日子。

现在有了电视,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着火炉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嗑瓜子,一边拉拉家常也好啊。可如今多数年轻人似乎耐不住“寂寞”了,吃罢年夜饭,就架起桌子打麻将赢钱。

我有2个儿子,2个儿媳,2个孙子女,加上老伴全家8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匆匆吃过年夜饭,儿子儿媳就搬出桌子噼里啪啦玩起了麻将,孙子孙女也搬着凳子在旁边“观战”。4个人在麻将桌上争得面红耳赤,大声喧哗,电视晚会节目都听不清楚了,我和老伴只能看无声的画面。

按照习俗,深夜12点准要放鞭炮迎接新年。大年初一天刚亮,人们还在睡梦中,就要起来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一天的到来。可儿子儿媳不让放,说打扰了他们玩牌……温馨而又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年味儿”没有了,只剩下一股让人烦不胜烦的俗气味儿、金钱味儿。

现象三:

拜年就是送礼收红包

讲述人:王大伯

正月里,拜新年,闹元宵。按照我国的传统风俗,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穿戴得整整齐齐,先是给自家长辈拜年,吃完早餐出门给邻居拜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恭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过去,邻居们之间相互串门拜年,不论贫贱富贵,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把各色瓜子、糖果、点心拿出来招待。即使亲戚之间拜年、下级单位给上级单位拜年、下属给领导拜年,也是走仁走义,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不在乎送多少物资礼金。整个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还有舞龙灯、耍狮子、坐花船、踩高跷、逛庙会、观灯会等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既热闹、充满人情味儿,又不俗气。

可如今一说到拜年,就离不开“送礼”二字,而且由过去的送亲友变为送领导、送上司,变成办各种各样的酒席,而且相互攀比,花销一年比一年大。

去年春节期间,我儿子儿媳就参加了5次酒席,总共花去了1000多元,一个人的月工资差不多全送了人情。每次春节期间接到这些“红色请帖”,我们一家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感觉比如过:“关”,身心俱累。

新闻观察

“年味儿”为何离我们远去

经济富裕了,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但是总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了,找不回以前对年的期待和热情了。这是为什么?

原因一:

社会发展使现代人放弃了古老年俗

以前,娱乐主要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其载体就是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社会发展了,人们丰衣足食,对文化的追求也常态化、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平时也会花钱消费。娱乐,纯粹是现代人紧张工作劳动后的一种放松与休闲,于是,花钱买享受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传统年俗尽管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其中的含义,而且觉得礼节太多,不自由,因而选择了放弃。

原因二:

多元文化导致民俗传承出现断裂

春节其实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过年是一个新旧时间更替的过程,一个由紧张到放松、由严肃到喜悦的过程。年前担心旧的不去,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驱赶,并设定了许多禁忌,小心防备。防备的主要方式就是家族的老小团聚,用集体的力量抗拒威胁,爆竹、火、红色门联等起初都有巫术的意义。年后则是庆祝新生,互相祝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也产生了变异。过去写春联是因为不写就没有可贴的,缺少喜庆的气氛;现在不一样了,每年的年货市场上各种春联比比皆是。除一些书法爱好者外,现在很少有人手写春联了,花三五块钱就可以到超市里买到一副。过去人们打着灯笼挨家挨户拜年,现在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就可以了。电话、手机短信,把上门拜年的程序给省了;电视、网络里的娱乐节目,把与家人拉家常的时间占据了;进口大片、游戏等外来文化的冲击,把那种成群结

队走出家门去看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传统民俗变成了儿时的记忆。人们过春节就像应付一项工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传统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人们转而追求吃喝、金钱享乐。

原因三:

“大家庭”变“小家庭”失去了气氛

“以前过年时,不少家庭是五世同堂、四世同堂,至少也是三世同堂,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拜会团圆非常热闹。但现在的家庭趋于小型化,三口之家过年肯定不如以前热闹。”有专家认为,家庭小型化也使过年的气氛减了不少。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很多农民工过了初七就出门打工,大家族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家庭,城市也是这样。

儿孙们不回家了,过去的传统也就丢的丢,忘的忘。腊月二十四不扫尘了;二十五不磨豆腐了;开到家门口的超市让年前置办年货的日子显得多余;没了过去那样成群结队往家赶的威风与气势,也就享受不到那种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体会不到一点儿热闹的气氛。没有了“大家庭”的年味儿,就失去了精神寄托,只能在物质和金钱方面寻找新的寄托。

记者访谈

春节民俗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过去的春节,在我们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如今的春节又该如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衔接起来呢?

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民族源流史学家何光岳说:我国春节民俗包含着许多传统伦理道德和宝贵的民间文化基因。像拜年、守岁等春节民俗活动,既有传统的家族观念思想,又有大的社会环境制约的理念,它们能产生无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引导人们维护和坚守传统伦理道德,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比如邻里之间曾经产生的隔阂与误会,往往会在相互登门拜年中得到化解;拜年时一个打躬作揖的动作、一声温馨的祝福,也会使尊老敬老、团结友爱精神深入人心。这些传统,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

第5篇

又到过年时。

许多人已经没有了过年的渴盼。过年的年味一年年的淡了,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热闹的春节。春节,这个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走向没落的境地。

洋节受捧、洋俗盛行之下,再不加以保护,多少年过去之后,中国人将无年可过。春节该如何过?已经过了几千年的春节,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寻找年味,留住春节,已经不再仅仅是挽救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口号,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深思而付诸现实的行动。

过年不热闹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了,在阵阵的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家家户户换上新的门符,迎着送暖的春风和初升的阳光,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宋代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尽情描绘出一番热闹的过年气象,让一代代人单单从字面的想象中就足以对春节充满了向往。

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进入腊月,新年的气息便逐渐显现出来了。腊八、小年⋯⋯几个年前的小节日逐渐把春节的气氛推向了。挨到腊月三十,请门神、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福鼓励,其乐融融。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着这个节日放松一下,亲戚朋友在声声“过年好”中聊天叙情,一片和睦。

临近春节,多少人渴望着回家团圆,离家的孩子不远千里往家里赶,再苦再累都在回家过年的喜悦里美好起来。在过年的气息里,围坐在亲人的身边,太多的思念与情感都在这里如愿消融。春节,让几千年来的中国人在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中,感受着无尽的幸福与希望。

时间流逝中,过年悄然在变。社会的巨大变化,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过年的形式也与往昔有了许多不同。尤其近年来,“西风”在中国盛行,洋节被许多年轻人推崇,其势盖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大年”正在渐渐淡化。

太多的琐事阻断了回家之路,过年团圆成了奢望;打个电话代替了串门拜年,再也看不到那温情的笑脸;年夜饭从家里吃进了饭店,少了全家人动手过年的热闹;常年的衣食丰裕也没有了对穿件新衣、吃顿好饭的欲望,过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了吸引力。唯有时禁时放的鞭炮声,还在维持着传统的年味。多数成年人在感叹,今天的春节已经不像过年了!

留住春节,对于我们来说,追求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在春节文化的热闹祥和氛围里感受到的幸福。

习俗里感受年味

年在哪里?没有那些热闹的习俗,是感受不到浓浓年味的。自从西汉开始,春节的习俗已历经4000多年。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年廿三过小年,年廿四谢灶,年廿八清扫,年三十晚要送年,年初一祭祖,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访友,年初六开市⋯⋯就在这些繁琐而忙碌的年俗中,人们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从老人到孩子都能体会到浓浓的过年的气息。每一样年俗的背后,都是一种浓厚的文化情感。正因如此春节才历经千载传承不息,依然保持着无穷的魅力。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今,随着这些习俗的被淡化,过年的热闹气氛变轻了,年味渐渐地逝去了。

我们不是守旧,一味地反对过年的新旧更替。作为传统节日,春节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但饱含民族情感的民俗,在时代的变迁中要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个小小的爆竹,维系的是民俗的延续。燃放爆竹最初的用途是以竹节置于火中烧烤,爆出巨响来驱鬼;后来演变为燃放多种鞭炮,成了“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的祈安活动。如今,我们不仅春节要放鞭炮,娶媳妇、生孩子要放,有重要事情要放,盖房、开业也要放,放鞭炮代表的是吉利、欢喜的心情,是民族文化的心结。

今天的春节,习俗中的繁文缛节变少了,现代文明内容变多了,但我们仍然固守过年的团圆、过年的欢喜、过年的礼仪,守护着过年的味道。当你加入到互道“过年好”的祝福问候人群中时,你就会感悟到,企盼幸福祥和、敬守礼仪道德、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就是春节文化的精髓!

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在《保卫春节宣言》中表示:我们反封建迷信,把包括春节在内的许多民俗都作为封建迷信反掉了,以致于新的文化传统没有形成,而旧有的文化传统都被当做腐朽的东西抛弃了,这是造成春节等民俗越来越淡化的原因之一。“我们如果没有了包括春节在内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被淘汰。”

别弄丢了春节

当我们张开双臂欢迎圣诞节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春节也已飘洋过海来到了国外。从法国埃菲尔铁塔上的“中国红”,到美国迪斯尼乐园红火的“中国年”⋯⋯“中国年”不再仅仅是海外华人的庆典,也是世界的一个节日。

可是在我们自己家里,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春节文化却日渐式微。于是,有人提出保护春节传统节日文化、启动春节申遗工程。

一直致力于抢救民俗文化的知名学者冯骥才认为,春节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都是传承者。他强调,随着时代生活的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载体形式,更多的人开始对民族节日的内涵和价值产生兴趣。“产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觉,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更多的人是对“申遗”之外的春节保护摇旗呐喊。如果只是以申遗的手段来应对年俗文化消退、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显然不能保护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的长盛不衰。保护春节,不能只靠强化这一传统节日的符号意义,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唤醒民众对于春节传统民俗的自觉,为春节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的元素。

其实,春节团圆和睦、尊老敬祖的文化本质并未丢失,逝去和简化的只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表象的民俗。在旧民俗逝去的同时,一些契合时代特点的新民俗应运而生,增加了春节在新时代的活力。保护春节传统,就要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通过恢复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传统春节成功地实现向现代节日的转型,使之既获得国民喜欢,又得到国际认同。也只有给春节传统赋予新的元素,才能让这一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才能增加春节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

留住春节,不是传统与守旧。把春节留在心底,是固守一种浓浓的饱含亲情的民族文化。

Looking for the Disappearing Sense of New Year

As time passes, the New Year customs in China are changing. The social and lifestyle changes have made people’s ways of celebrating the New Year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western style in China, the western festivals, with their overwhelming momentum, are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s a result, the customary New Year celebration seems to be drifting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Without the bustling customs, one cannot experience the strong atmosphere of New Year celebration. Behind every New Year tradition there is a kind of deep cultural feeling, which makes the New Year celebration activity―the Spring Festival―retain its infinite charm. On May 20, 2006,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the folk custom “Spring Festival” was listed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第6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开发;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当前,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一、民俗旅游概述

民俗旅游又称民俗风情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其旅游客体是以某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以其传承文化为载体,通过发掘整理或复原再生等手段,呈现在今天游客面前,使其获得前所未有的全新享受。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旅游三大特色系列产品。在广义上,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可以亲身经历旅游目的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文化,领略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的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因此,可以预计民俗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把握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民俗旅游现状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以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风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理需要。

据早年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位的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显然,游客对各国的不同风情和人民生活非常感兴趣。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我国开发民俗旅游具有巨大的优势。

1、国内民俗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质量较高,许多旅游区、游览点和旅游项目几乎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和色彩。在北京,除了长城与故宫,还有深厚的胡同文化,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现在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在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在香港,九龙荔园,为吸引旅游者,特意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修建了古风朴朴、古情幽幽的“宋城”,仿佛把游客带回到十个世纪以前的宋朝京城。凡此种种使民间文化为旅游服务的例子数不胜数,也证明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系列,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

2、民俗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如,2004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北京市民俗旅游火暴。据统计,民俗旅游共接待游人9.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实现旅游收入456.8万元,同比增长130.7%。又据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春节黄金周民俗旅游正进入:在北京,各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活动;厦门的台湾民俗村结合我国台湾高山族主题文化开展的“中国舞狮贺新年”、“金门风狮爷展”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深圳节日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情;桂林的新春文化活动民俗风情浓郁;三亚天涯海角景区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天涯购物周”活动,为中外游客准备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武汉今年的民俗活动大受游人欢迎;重庆投入上百万元重点打造“龙文化”,将展出创吉尼斯记录的“中华第一龙”。各地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既给游客提供了充实的文化娱乐生活享受,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此外,民俗旅游开发正逐步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民俗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旅游开发打破了封闭的状态,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和物资的交流,扩大了贫困地区的对外开放,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商品意识,促进了其价值观的改变,带动贫困地区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旅游产业对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任何单纯性的“扶贫基金”无法比拟的。

旅游界人士认为,“民俗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2006年春节期间,民俗旅游和城市周边“农家乐”势头正旺,如成都推出以“成都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13条,深受游客欢迎。2006年中国旅游以“乡村游”为主题,加上中国自驾车旅游方兴未艾,“民俗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逐步被激活。

(二)存在的问题

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近年来的蓬勃发展,给各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民俗旅游品牌。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如不少景区把整个冬季创收的“法宝”都押在了春节黄金周上。业内人士是这样形容春节长假的:“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这种过于低级市场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俗旅游的招牌。

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吸引力。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应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要做到原汁原味,把纯真、文明、表现民族气节的风情展现给游客。其中,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关键之处。我们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掌握本地的资源特色,结合当地及周边旅游环境,对资源状况充分调研,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精心规划主题,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提高民俗旅游的品位。

(二)形成综合开发规划。通过“由点、到线、至面”循序渐进的方法形成民俗旅游综合开发规划。民俗旅游点,一般选择在民俗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比较贫乏地区,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民俗优势。民俗旅游线,一般围绕民俗旅游中心点,在数个地区联合开发,将各民俗旅游点串联成线,有开始、有、有结尾,就如观看一部有头有尾、迭起、趣味横生的精彩戏剧一样。由点串联成线。民俗旅游面,一般应选择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发挥综合的多种优势。

(三)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素质高。目前,从事民俗旅游的工作人员仍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特别是资源开发设计人才尤其缺乏。我们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向,加快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利用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培养中心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一些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可以从发达地区引进,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四)加大宣传力度。民俗旅游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项目有待于各地区政府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大力对外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交易会等场所广泛宣传,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大力推广民俗旅游项目。以“新、奇、特、真”来创造民俗旅游品牌知名度。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合理地保护民俗文化,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民俗旅游项目。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日历上的班字的意思是:这天需要上班,原本是法定的休息日,但由于和法定节假日连在一起,所以不放假要上班。

节假日是节日和假日的合称。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节假日有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节日习俗民俗文化广告传播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