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时间:2024-02-19 15:46:02

导语: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行各业市场化将进一步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必将更加剧烈。为应对同行竞争和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企业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企业的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企业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人力资源来支撑。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或不当、培训开发滞后、配置不够科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不太合理。

1.人力资源规划欠缺或不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企业的发展程度越高,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高。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获取、开发、使用和保持策略,以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的规划。一些企业只有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战略性的培训、开发和储备,企业用人之时却无人可用。一些企业虽有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但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没有对企业发展规划深入的研究,以致所制定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与企业战略发展相背离或不匹配。

2.人力资源培训滞后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手段和方法本应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支持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一些企业没有让员工成为人力资源培训活动的主体,以致相当多的员工把培训当做一种负担,被动地接受,从而使企业组织的培训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3.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把最适合的人才放到最适合的位置,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企业里人岗不匹配的现象多有存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以致不清楚各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同时对应聘者也不能从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把人才招进来后,又对其实行静态管理,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开发或任用调整,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4.人力资源激励不合理

在适当的考核激励机制下人力资源就是一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源。一些企业无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以致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一些企业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流于形式,员工工作的优劣仅凭领导的印象和主观评价,员工的奖励和晋升主要靠搭设的关系网实现。这些都容易挫伤绝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建立“人本”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员工以及员工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有着对幸福和利益追求的权利,也有被人尊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而,企业要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既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又要为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和未来做出规划,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对企业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以此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如果没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困难重重。

2.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人力资源长期规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时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摸清家底。可以采用人力资源调查的方式进行摸底,根据调查结果评价组织中现有的人才和技能。既要从个体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岗位说明书的匹配程度方面进行分析,也要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分析。(2)预测需求与供给。以企业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依据,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状况。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后再估计企业在未来可获得的人员数目和类型。(3)制订计划方案。对现有能力和未来需要作了全面评估以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测算出人力资源在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短缺程度,并分析企业将会出现超员配置的岗位。然后制定人员补充计划、调整计划、接替计划和晋升计划。(4)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随企业发展规划的变化对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及时做出调整。

3.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对一些企业而言,大规模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做法并不现实。满足人才需要的最有效途径还是从企业内部培训开发员工。企业首先要改变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不投资或投资少的现象。人力资源的培训虽无法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最终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每年在培训教育上的预算高达工资总额5%~10%。其次是做好培训前的动员工作,让员工意识到培训对于个人前景的益处,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改变员工被动参加或不愿参加培训的现象。最后是要设立完整的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可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效果等。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可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培训教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培养。培训评估的核心内容是员工接受培训后是否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教师调整等方面。

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人力,即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包括体力、知识、技能、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对所有岗位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按工作内容的要求细化,编制好各岗位工作标准、人员岗位职务说明书,规范标准和职责,以达到因岗设人。其次要为岗位配置合适人员。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能级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2)优势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好。通过优势定位,不仅员工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而且企业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3)动态优化。把人员合理有效的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趋近合理。

5.健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可以消除平均主义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考虑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经验的差别,合理拉开分配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衡量人才不同的技能和价值,对紧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特别薪资。对员工具有激励力的薪酬管理模式,还需要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与业绩挂钩,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业绩好坏、贡献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通常是指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出发,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机制在实施中必须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同时在实施考核中做到公正操作,对事不对人,并能将考核结果面向所有的被考核者公开,及时做好反馈沟通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

三是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越优秀的人才,越看中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发展平台。具有公信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选拔干部时,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和择优录用。坚持职位、条件、报名、结果四个公开,充分体现广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打破 “由少数人去选人”的旧格局。坚决消除用人上的“关系网”和论资排辈的弊端。同时干部任用不能一选定终身,要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让、不称职者下的用人机制。

结论

在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去有效地开发和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和谐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试论企业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J].地方电力管理,2000

[2]王海芳.浅论国有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第2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诱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环境问题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在我国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国家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都是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环境污染问题还是困扰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城市和农村中,环境问题无处不在。本文宽泛的分析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诱发原因,并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期提高大家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提升环保意识,共同创建美好的环境。

1.环境污染的诱因分析[原因分析,1.1是生产活动,增添1.2,如生活原因之类的]

1.1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元凶,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特别如今人类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活动更是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1.1.1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是当前环境污染的诱因之一,工业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或电磁辐射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一些重、轻工业如化肥厂,还有食品加工,造纸业,煤矿加工,石油提炼等比较容易污染环境,其中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非常严重,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染上。

1.1.2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同工业生产一样,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其中农业大面积垦荒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净化系统受到破坏,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中化学成分对土壤,水体,空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长期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和化肥,致使农田中鸟类、青蛙、蚯蚓等益虫、益鸟数量大量减少,河流内鱼虾遭受毁灭性毒害,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依赖农药的恶性循环,和城市环境多污染相比,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破坏,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诱发环境污染。

1.1.3经济开发和生活垃圾

环境污染的诱因大多与经济开发有关,经济利益的诱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为了经济利益而对土地或是资源进行不合理开发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对土地的开发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植被的开发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对资源的开发造成污染如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化学物质的泄漏造成空气污染,植被破坏等等。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环境意识淡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将垃圾分类,或当地政府缺乏对垃圾管理工作的细化,造成工作中存在问题等都会诱发环境污染的问题。

1.1.4电子垃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因素诱发环境污染问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子垃圾,电子垃圾具有危害大,毒性强,扩散广,治理难,不易察觉等特点,例如一个电池泄漏后可污染六十万升水,其中重金属毒性非常大,对人体造成危害巨大,填埋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焚烧则会污染大气。

1.2[增加此点,使文章结构完整]

2.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2.1统一思想,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战略

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环境保护,当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又有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大方针明确的情况下,应该从上到下深刻理解并落实环境保护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要让全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密切与企业进行配合

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与地方企业的工作是关键,不能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转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地方企业必须严格限制,对于重视环境问题,在生产中注意环境保护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完善地方环境发展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加强环境问题的宣传,掀起环境保护的绿色风尚,鼓励可持续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针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动态的管理,加强政府监督工作。

2.3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清洁新能源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是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或各地政府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来处理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污染的处理,例如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来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的能源如煤炭等即使经过处理也难以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新能源例如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4环境保护,从个人做起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不随意丢弃垃圾,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实际上就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看似力量渺小,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会让环境保护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总 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污染的诱发原因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相[这句话正好与上面两点相对称]关,过去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发展,但短期经济的发展不能掩盖环境问题中我们犯下的种种错误,于是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思,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这其中除了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措施的出台,企业的配合,认识与响应,还有广大普通群众从我做起的环境意识,相信随着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4:50-56.

第3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整合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概念。地理课程的内容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电影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工作经验,将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与整合进行议论。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

环境教育是近年来新引入的概念,因此大多数教育者对于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有的学者对于环境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了相关报道。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到,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以下三点:①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类型,提出珍贵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②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③对环境的监管与控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介绍环境质量的检测方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的技巧

1.将环境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中由于地理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因此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讲到地形地貌的问题时,教师可对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展开讨论,将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后果和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等进行介绍,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土地沙漠化的情况。同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降低我国土地沙漠化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既能够让学生对于地形地貌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多媒体被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为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很多环境问题,教师通过语言很难将其形象生动表达,但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沙尘暴、雾霾和白色污染等,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会达到更加触目惊心的效果。教师可一边播放一边向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深思。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便可将相关地理知识引入课堂,探讨环境问题与相关地理知识的联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环境教育小组讨论是现代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教师作为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应为学生确定讨论话题,主导课堂的有序进行,保证课堂的有效讨论。例如,在讲到酸雨的成因时,教师可让学生讨论,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树立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理论认识,让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有所了解。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环保措施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环保工作有哪些,并从自己做起。最后,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经过相关环境教育的影响,学生会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被破坏和被污染之后,人类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加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更高。2.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将环境问题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将环境问题引入课堂能够很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小组讨论等方法展开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消除纯理论课堂给学生带来的烦躁心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种方式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具有持久性。3.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有效迁移环境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学生对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地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小,很难吸引学生。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环境问题与地理课程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学生原有的对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强化地理课程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总之,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严重,环境教育得到更大的重视,广大地理教师应对环境教育相关知识进行钻研,了解其与地理课程的相关性,并积极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民.论环境意识的组成[J].地理教育,2002(03).

[2]叶沈良.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重点及内容[J].环境教育,2000(05).

第5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11-07

自然原因和人类因素均能导致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从可控性和紧迫性来说,我们应更加关注人类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引发自然界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环境效应即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问题。弄清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机制,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结果的重要前提。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问题的探源研究,几乎都忽视了“科技进步非对称性”这一重要因素,至今未能取得公认一致的科学性结论。本文拟在分析环境问题探源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环境问题产生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原因说”,并基于此提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1 环境问题探源研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问题的探源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诸多流派或观点,但最有影响的是“经济发展原因说”和“科技原因说”。

1.1 “经济发展原因说”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问题探源研究中,基于对现实的直觉,人们很自然地把视线聚焦在经济发展上,因而“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成为环境问题探源研究的主题和焦点,而其研究成果则首推“零增长理论”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提出了“零增长”对策,因而被称为“零增长理论”。它认为环境污染等问题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因而主张经济“零增长”。尽管《增长的极限》一书唤起世人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使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所认真考虑的中心课题。但其“零增长”的主张则被认为由于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所固有的特征和规律而遭到不少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等的强烈反对,也几乎不被各国政府所接受。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理论成果,它认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走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或破坏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当经济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环境污染或破坏程度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环境污染或破坏却随之下降,环境质量逐渐变好。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最早是G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时提出的。1992年Shafik和Bandyopadhyay在为世界发展报告做背景研究时对EK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其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并借用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倒u型曲线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之间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因而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

EKC假说提出后,其结论受到学界激烈的争论和质疑,从而引发了检验性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潮。10多年过去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国内的这种研究至今热度不减。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却表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仅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也存在着正u型、N型和同步等多种其他曲线关系。显然,这种具有多种不同结论的研究,不仅影响其学术价值,关键的是它并不能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为在EKC假说及其支持者看来,环境恶化也好改善也罢,都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因而决策者很难依据这样的结论来制定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两全之策。若再把正u型、N型和同步等关系的研究结论考虑进去,那就更加剧了“理论”指导的混乱,更陷决策者于左右为难之境地了。

EKC的国别或区域研究也试图预测正在恶化之中的环境质量逆转的拐点,即经济增长达到多高水平,环境质量才会发生持续能行的好转。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即EKC假说及其检验研究存在着一个隐性假设,即“经济发展始终是可持续的”或“不存在生态阈值”。实际上,任何地方的环境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都存在一个特定的生态阈值。环境污染或破坏一旦超过“生态阈值”,就会导致环境灾难,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丧失。而在EKC拐点之前环境恶化程度就超过“生态阈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我们目前还很难确切地知道一国或一地的“生态阈值”处于何位,因此,预测EKC拐点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EKC研究把经济发展作为影响环境问题的变量,在大方向上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很明显,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当今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如果处于恶化之中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最终解决的话,那也只能是发生在未来。一般而言,未来的经济一定会比现在有所发展,EKC假说好像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但是,EKC假说及其有关研究将环境恶化或改善简单而笼统地归罪或归功于经济发展是有问题的,不仅仅是因为它不能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能动积极的对策,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多种结论本身,实际上就已经是对EKC假说的一种否定,同时也是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本身的否定。其实已有学者认为,EKC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虚幻的、经不起推敲的或可能是错误的。

EKC假说及其检验研究大方向是对的,但却错在它的方法上:①笼统地把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相关联,是一种从外部考察“经济一环境”系统的“黑箱”方法,这种方法缺乏分析性,短于深刻性,因而难以揭示环境污染发生的内在根源与机制。②不适当地采用了类比方法。目前的EKC检验研究,多是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这是典型的类比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像天体演化等自然现象的研究,而将它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就会降低其结论的普适性。因为同类社会现象的同质性远比自然现象为差。比如,发达国家当初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借鉴了发达国家过去的教训,显然不会走至少不会完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而采用国际面板数据进行类比,实际上是把发达国家的过去与发展中国家的今天的情况等同化了,这样的类比研究其结论的普适性是难以保证的。

西方经济学用“外部性说”或“市场失灵说”等来解释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原因,但这并不是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因而它所提出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措施,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效果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环境污染或环境质量演变的路径,并不笼统地决定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有着经济活动背后的某种深层次原因。

1.2 “科技原因说”及其存在的问题

直接从人类经济活动所依仗的科技手段上探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更深刻一些。“科技原因说”正是从“环境经济科技”的关系来追溯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这比之直接从经济发展的结果来追溯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经济发展原因说”深入了一步。

但是,到目前为止的“科技原因说”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①这类研究几乎停留于思辨性的论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哲学深邃性,但却损害了这类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②这类研究多是着眼于科技进步“双刃剑”带来的负面结果而非针对作为原因的科技进步的结构和功能。由于这类研究把环境污染或破坏笼统地归罪于科技进步,因而导致像《增长的极限》的作者和其他一些学者据此否定通过科技进步改善环境的可能性。

实际上,环境问题探源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为现实地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非单纯地消除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南。“科技原因说”笼统地将环境污染归因于科技进步,并最终否定科技进步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是不足取的。因此,“科技原因说”有待于向“科技结构原因说”发展,向实证研究深化。

2 环境问题的人类根源: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是人与自然或经济与环境之间的桥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科技进步不仅应该具备生产力功能,而且也应具备环保功能。环保也是生产力,而且是长远的生产力。但是,传统的经济学多从生产函数――“产出=f(资本,劳动,时间)”来理解科技进步,认为当产出的增加大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时,就发生了科技进步。这种经济视角的科技进步观,仅将科技进步的功能限于经济,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天然联系,缺少大系统眼光和历史眼光。

人类科技进步活动构成地球的科技圈,它不断地改变着经济圈(遍布全球的经济活动)的方式、内容、强度和规模。经济圈对生态圈的冲击会引起一定的生态环境效应。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或效果决定于功能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科技进步力量的对比。而自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正是由不断被强化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所导致的。

2.1 科技进步的类型与功能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在变迁中分化出A、B、C三种类型。

A型科技进步是一种具有开发和生产功能而客观上却容易造成环境问题的科技进步。它能为其实施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又会由于实施不当或实施规模过大而造成环境问题。

B型科技进步是一种具备环境治理和环境优化功能的科技进步,属于环境科技进步的范畴。其实施能为社会带来环境效益和远期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型科技进步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兼有经济功能和环保功能的“绿色”科技进步,如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等。它被用于经济活动而不会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或对环境影响很小)。但它会通过科技进步的替代效应(以C型科技进步替代A型科技进步)减轻环境污染。

2.2 科技进步的类型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获得了非对称性的进步,即A型与B、C型科技进步在内容、水平、速度和实施规模上不相匹配、不相适应:A型科技进步由于受到特别重视而得到有力的推动和规模化实施;而B、C型科技进步则往往不被重视而较少得到推动和实施。其结果是,前者在水平、成果数量和实施规模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而后者则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我们把A型与B、C型科技进步的这种不匹配现象称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一般表现为:①在科学进步方面,人类非常重视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研究和认识,这种研究和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带来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对人类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其机理的认识要被动和落后得多,这方面的知识相对贫乏。②在技术进步方面,人类在A型技术的研发投资、成果产出及成果推广应用规模等方面远远甚于B型和C型技术。

我们可以用A型与B型科技进步各项指标(如R&D投入、科研人员数量、成果数量、成果转化率及扩散规模等)之比即A/B来衡量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程度。该比例越大说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程度越高,反之越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是反映科技进步的经济功能与环保功能比例失调的指标。当A型科技进步一花独秀时(如工业革命后很长时间)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就日趋严重;而当B型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上升或(和)c型科技进步替代A型科技进步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就会降低(见图1)。

2.3 环境问题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问题=f(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如图2所示。

这种关系表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人类根源。

由于到目前为止各国尚未曾设计和采用反映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有关分类统计指标,这使我们难以用相关数据对“环境质量一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相关性作数理方面的实证分析。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用科技进步和环境问题演变的历史事实,对环境问题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因果关系作出令人可信的定性实证分析或检验。

在更早以前,科技进步和环境问题并不突出,而自18世纪以A型科技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欧洲科技革命开始,情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A型科技进步单打独进,催生出了工业化,并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但是,由于缺乏B型科技进步的匹配作用,因而A型科技进步给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煤污染),城市环境的污染成为工业革命最具灾难性的后果之一。阿・汤在19世纪80年代就曾断言,产业革命的烟雾所带来的破坏要多于创造,保罗・霍根也曾指出,“自18世纪中期起,自然界受到的损害比整个史前时代造成的损害还要大”。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油科技进步(也属A型科技进步)又在煤污染的基础上给环境带来石油污染。治理煤污染和石油污染的B型科技进步尚未跟上,到20世纪60年代后,化工技术尤其是有机化工技术(仍属A型科技进步)的问世和大规模应用,又为环境平添了一种全新的化学污染。多重污染的叠加,使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最终促成了20世纪30年代一60年代环境公害事件的大爆发。18世

纪欧洲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年,是欧美和日本A型科技进步独领(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加剧)和经济大发展的200年,也是环境退化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的200年。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终于激怒了人们,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以此为契机,B型科技进步开始有了良好的势头,部分学者也认识到技术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70年代以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B型科技进步逐步催生出“第零次产业”――环境产业,“环境友好型”的C型科技进步也逐步得到重视。此后不少发达国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状况得到某种改善,从而其环境恶化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但是,全球环境问题至今依然没有被遏制住,其原因依然是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在作祟:①虽然B型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A型科技进步速度更快。②某些发达国家通过贸易途径将污染产业和危险废物向国外转移,削减了本国A型技术的应用规模,改善了本国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和环境恶化状况,但却恶化了引进国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和环境。③虽然原有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但同时又有新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产生。知识经济中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A型高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了电子垃圾、电磁波的辐射、基因污染和基因安全、纳米技术的安全性、电子信息污染等问题,而相应的B型高科技进步并未能及时为我们提供相应的污染治理手段。新老环境问题的叠加使全球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及其演变是环境问题产生和演变的背后根源,当然它也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走势的成因:在EKC的左半部,环境污染之所以趋重,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增长增长所依赖的是非对称的科技进步。而在EKC的右半部,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得到改善,则是由于人类逐步自觉或不自觉地遏制或纠正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结果。“环境污染一经济增长”的N型、同步和u型等曲线关系也是相应领域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演变的结果。

实际上,按照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理论,无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还是经济发达期,只要我们能够使A、B、C各种类型的科学技术按其功能匹配地发展,就会避免陷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并存的“怪圈”之中,实现人与自然或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夙愿。

3 影响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存在和演变的因素

如何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或纠正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呢?这主要与影响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存在和演变的因素有关。

3.1 科技进步成本效益反差律

在A、B、c三种类型的科技进步中,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反差和效益反差。

一般而言,在科学进步方面,人们对正面或正向的问题的认识总是容易一些,而对其逆向或负面问题的认识相对较难,比如:①数学上的加法、乘法、乘方等正向运算相对比较容易,而其逆运算的减法、除法和开方等相对较难;②弄清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的机理或规律也往往比弄清技术应用的正面效应的机理要困难和费时。如人类对煤、石油等作为能源应用时所导致的污染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B型科学进步)要比对煤、石油等可作能源使用及其机理的认识(A型科学进步)要难得多。因此不难理解:人类从发现酸雨现象到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竟然经历了一百多年。生态学、环境科学(属于B型科技进步)在A型科技进步导致环境问题达100多年之后才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即使到今天,人类对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等尚未认识清楚。

科学研究只是为解释或理解客观现象提供了一种模型,而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进行艰难的技术开发,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样,在技术进步方面,由A型技术进步到B型技术进步,再到c型技术进步,其难度或投入是递增的。例如,一般能源(如化学能、水能、风能等)技术均属A型科技进步,人类没有费太大的功夫就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能源是储量巨大而且十分清洁的能源,人类如能突破和掌握这种技术(c型科技进步)将会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光明,但是这太难了。

难,往往意味着技术高,意味着费事耗时,意味着开发成本和初期使用费用高,但也很可能意味着成本下降空间大,意味着长期经济效益好;难,导致C型高科技进步滞后,但是,一旦获得突破,人类就会受益无穷。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一般而言,“理性的”人类在作选择时往往不会舍近求远或舍易求难,而是会先易后难。因而科技进步演变的规律大致会是:A型技术进步在先,尔后是B型技术进步跟进,而最终人类将以C型技术进步为主导――这时人类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极度发达的新时代。同时,这也是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产生、强化和向着改善的方向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破坏容易而建立难。毁坏一件东西要比制作一件同样的东西容易得多。同样,环境的“破与立”也是如此。生态环境可以毁于一旦,而恢复已经恶化了的生态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建设或改善环境是一个非自动的需要消耗能量的有序化过程,而破坏环境是一个自动的无序化过程。可见,污染和破坏环境是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都极高的事情,我们显然不能再走抛开环境问题去发展经济的老路,而是要通过改造和优化科技进步的结构与功能,使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目的服务。

3.2 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对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具有巨大的强化作用。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经济人”追逐内部的(局部的)、直接的和可预期的(近期的)经济利益几乎成为经济秩序。而A型科技进步恰恰能够成为“经济人”们实现经济目的的有力工具,因而A型科技进步能够博得市场的青睐,能够获得“经济人”大量“货币选票”的支持。B类科技进步成果的实施或应用往往因其周期长、市场效益低、反应慢而令“经济人”人望而却步,而且它为社会带来的诸多“好处”对于“经济人”来说是外部的,因此B类科技进步很难获得与A类科技进步相匹配的物质支持和发展。

市场化的工业经济更使人类尝到了高经济增长的甜头,悟出了发展经济的硬道理。200多年来,英国教会了人们如何进行生产,美国则使人们学会了如何消费和享受,从而把人类引向了物欲极度膨胀的非理性境地。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能够更多地从自然界攫取,A型科技进步常常会被推向它的顶点,这也就必然会把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推向它的极端。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选择可能是理性的,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它的行为却表现出很大程度的非理性,因为它导致负的外部性的经常性发生,从而导致整体经济效率或长远经济效率的降低。而在科技进步被经济增长目标牵着鼻子走的情势下,科技进步则很难在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上有所作为。

3.3 环境经济政策

软弱的不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则会姑息和容忍科技进

步非对称性的存在甚至强化,而严格的、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则可以使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得到超前的遏制和纠正。

环境经济政策是调节“经济人”的行为、弥补市场失灵缺陷的工具。然而,目前人类控制自身的政策能力却弱得难以与人类开发自然的技术能力相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主要不是人类的科技进步能力问题,而是科技进步导向问题或环境经济政策(制度)问题。

严格的环保经济政策能够引发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尤其能够促进B、c型科技进步,从而降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而且,在强有力的B、C型科技进步的支撑下,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有效的执行,因为B、c型科技进步能够为直接消除、避免或显著降低经济活动的负的外部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政策是强势的,而环境政策却是弱势的,两者处于极度不对称状态,这实际上是容忍或默许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的存在甚至强化,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尤其在口头上是如此,但是比起对经济的重视,环境保护仍处于次要地位――至少在实践上或实际效果上是如此。最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对于环境保护所要达到的水准日益严峻,但经济增长却没有受到阻碍。在中国,经济增长计划可以毫不含糊地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而环境保护目标却可能会打折扣,如“十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削减是所有国民经济指标中惟一没有完成任务的指标。

经济与环境两种政策的非对称性状况之所以难以扭转,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在感觉和认识上仍然严重地受制于传统的经济学观念。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环境与经济是竞争关系,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太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很明显,这种观点本身就是“经济唯上论”。但是,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则认为环境与经济是共生关系,他在1991年提出环境保护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张,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这不仅不会造成厂商成本增加,反而能产生净收益,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这被称为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

传统经济学注重考察资源(不包括环境)的近期或短期配置效果。而从短期看,实施较严格的环保政策,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因为企业环保的投入资金是昂贵的,这是和企业的商业目的是相矛盾的,因而谁投资环保谁就会吃亏。

然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强调包括环境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配置及其相互影响的长远效果。适当严格的环保政策会使厂商从长计议,激励其B、c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不仅会减少污染,同时也会由于产品质量的改善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提高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因此,谁积极投资环保尤其投资环保科技创新,谁就有可能在B、C型科技进步方面占得先机;而在消费者环保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和环境标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的背景下,谁能够占得B、C型科技创新的先机,谁就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谁就会赢得环境与经济的双重竞争优势。美国PPG化工产品公司中国地区总经理叶维佳在回答记者“环保投入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商业回报”的问题时曾谈到:“如果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而且,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有健全完善的环保法规法制,企业完全可以将环保成本内部化,高质量、高环保标准的产品在市场上会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但是,必须要有给定的那些前提”。言外之意:如果环保政策科学合理,并有健全完善的环保法制――保证大家都能公平地遵守,消除执法不严导致的囚徒博弈中的侥幸行为,那么投资环保会带来商业回报,不仅不会影响而且还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显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最经济的环保路径应是在环境问题出现前就积极投资环保,因为“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太高了。然而,如今企业在环保投资方面却举步维艰,这既是企业短视经济观念使然,更重要的还是环境政策方面的问题。严格而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制会使厂商的行为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主张保持一致。

在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的初期,国家应在B型科技进步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将既有利于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又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给企业以明显的环境政策趋紧的调控信号,迫使企业作长远环境科技创新的打算。企业则可以把技术创新重心的放在推动C型科技进步上。

第6篇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主题式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物教育和环境教育关系密切.生物课程中的主题式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必修和选修模块生物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提到的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理解生物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主题式环境教育,着重要培养学生的生态危机问题意识,让学生懂得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养成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活习惯,树立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用实际行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写到:我国的北方土地沙化很严重,沙尘暴爆发频繁,给我国北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主题式环境教育,分析沙尘暴的成因,能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环境项目,组织学生研究身边的环境问题.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主题式环境教育的方法

1.合理选择内容,渗透主题式环境教育.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他们一般都喜欢时尚,喜欢关注社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主题式教育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播放和环境问题相关的电影片段,引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环境教育的主题要选择和学生的生活相关的题材,要能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环境问题.以水污染问题为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如果选择水污染或者河水治理这样内容面广的主题,就没有选择如何节约用水和生活中有哪些水资源浪费现象内容效果显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节约用水的宣传广告.教学内容只要能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能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使学生自主投身到解决环境问题中.比如,在讲“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衰老和调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水”为主题,从微观角度去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必要性;重要性

西部环境问题突出,成为近年来不少学者诟病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都认为关键是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指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它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教育,而这三方面之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作为西部数量众多的地方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是环境教育中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因此这些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从总体上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西部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西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等。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在发展和进步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环境教育认识参差不齐,导致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运动化和宣传化为主,没有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不够深入和持久。加之我国开展环境教育较晚,因而目前相当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对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环境教育没有列入高校学生培养计划之中,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或者公共选修课。或者虽然开设了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但覆盖面窄,造成环境教育的普及率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99.5%以上的非环境类学生则没有得到环境教育方面的培养。[1]在教学内容上有的高校的环境教育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离真正的环境教育相去甚远。在专业设置上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对教育收效较慢的环境专业采取收缩的办法,导致环境专业发展前景堪忧。在师资水平上,有些高校从事环境教育工作的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在学科认识上,还有许多人将环境科学专业等同于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2.专业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不足,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师院校的地理专业,以及在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渗透。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要求教育者既要懂得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和方法,又要懂得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是一个文理相通、理工交融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西部许多高师院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上还沿袭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在知识结构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忽视了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之教学内容陈旧,使得培养出的师资达不到基础教育对环境教育师资的要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需要。

3.学生的环境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不高

高师院校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发展很不完善,使得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不具备较为完备的环境知识和正确的环境意识,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环境行为习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教育的开展,学生们对基本环境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破坏环境行为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形下,个人甚至集体的环境行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出现知行难以统一的现象。比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长流水、长明灯、攀折花木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环保组织,开展了一些环保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活动开展形式、活动参与面、活动深度和广度、活动持久力等多处于较低层次上,学生普遍缺乏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热情不高,认为学习这些对升学、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所有这些制约着学生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影响着学生保护环境自觉主动性的提高。

二、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严重的西部环境问题呼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近年来,西部环境问题给西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比如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汶川和玉树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等。这些因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灾害,使得西部人民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西部经济秩序的稳定,干扰着西部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要想遏制西部环境问题多发的势头,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造成西部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人们的环境教育。人是环境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西部环境的走向和质量。要想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对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而言,就是要抓好环境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和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因为培养好环境教育的师资,就给西部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好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就给西部环境未来的改善做好了人才储备。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有效环境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2.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其功能就在于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和手段。而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西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适时开展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转贴于

3.教育使命召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西部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各项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和造就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将会有效推动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这些大学生中的一些人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西部建设的决策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深入的环境教育决定着西部未来环境建设的成败。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重中之重在于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要想落到实处,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必须在师范教育中大力加强环境教育。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激发师范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环境素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知识技能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存环境,对解决环境危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改善和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非常必要。

三、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护好西部环境,在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深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认识到只有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实现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2.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和西部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自“2003年—2008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6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000亿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十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十年前西部地区有5700万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了2370万,减少近60%。”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有了经济的发展,西部教育才得到较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贫困儿童才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实施的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措施使更多的西部未来的建设者有了接受环境教育的机会,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也才可能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发展环境教育。

3.西部群众对改变西部地区环境现状的期盼和热情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在动力

西部地区群众饱受了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因此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上讲,他们是西部环境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西部环境治理的最大受益者和西部环境治理愿望最迫切的人。这可以从以下数据看出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是2.4亿亩,退牧还草的面积是6.8亿亩,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了现在的17.05%,提高了6.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取得离不开西部地区群众对西部环境治理付出的巨大努力。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对这种期盼和热情感同身受,它们的学生主要来自西部,对家乡父老改变西部环境问题的期盼和热情同样也深有体会,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有着迫切的愿望。因此适时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综合环境素质,提高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维护西部地区稳定,实现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开展环境教育的外在因素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过着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富有的生活,但前所未有的环境隐患和危机也相伴而生: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水资源严重污染、海洋生态危机、绿色屏障锐减、物种消失加剧、垃圾威胁人类、人口增长过速……,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仅要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而且要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发生。转变环境道德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就是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就提出:“不仅对成年人而且对年轻一代要在环境问题上进行教育……”。高职学生肩负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力的开拓者、劳动者。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能力将直接影响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在非环境专业开设专门的环境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不同科目之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更是必要的、可行的。

高职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些学生大部分将进入企业,走向生产第一线。环境教育可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意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美德。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懂环境与环境治理的人才成了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而现在的企业更关注未来人才的环境素质,即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运用环境知识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途径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开拓者和劳动者。在职业教育中,若能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不仅能使未来的生产者懂得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简单技能,而且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本专业内的环境科学知识,并对工作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企业拥有大批接受过环境教育的人才,就可以通过节能、回收废物防止污染扩散等手段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潜在的投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高职教育应该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环境知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这种做法不仅可为学生拓宽就业面,而且可以拓宽办学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不仅如此,这些走出校门的学生还会以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态度影响和带动人们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促进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带动社区环境保护的开展。

高职院校渗透环境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要通过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参与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其为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防止发生环境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从而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以期合理地开发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为高职院校实施环境教育提供可能的借鉴,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技能、参与能力。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一)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把握渗透内容。高职使用的化学教材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

第二,制定渗透计划。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有周密的计划,这一方面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计划应力求全面、准确、具体、可行。

第三,注重渗透方法。渗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师在环境教育中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是在讲授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环境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讲到非金属元素硫的时候,结合硫酸的工业制法,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等,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凭借科学知识,可以治理污染。同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消除污染的方法,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的情形。如水体污染、水源短缺等。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水体污染带来的危害,水资源短缺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污染水源的行为,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示范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如在用重铬酸钾测铁的演示实验中,从实验前的准备、到实验过程的操作以至到实验后的整理,教师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洗涤仪器时,用少量多次法达到节约用水、洗涤干净的目的;滴加指示剂时,严格控制用量,保证既能节约药品,又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实验后整理,对剩余的重铬酸钾进行回收,把实验废物倒入废液缸,达到节约药品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课前三分钟演讲法鉴于高职化学课时少的实际情况,可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查阅报刊资料和上网收集资料等形式,广泛涉猎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等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小演讲。这种做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查阅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其一,实验微型化。微型实验包括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和药品用量的小量化。微型实验比常规实验节省试剂和时间,且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大大减少。开展微型实验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污染。同时,也可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滴定操作中指示剂的用量问题,学生往往会取用多于要求的试剂量。教师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可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试剂用量多时现象不明显、计算结果的误差大等事实,促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反应的试剂量越多越好”的错误思想;另外,在学生实验时,经常向学生提出:你取用的试剂量是否为最小量?实验后的废液、废渣是否置于指定的地点?你思考过使废水、废液、废气变为无毒、无污染的方法吗?并且从严要求,随时检查,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一种符合环保道德的行为习惯。

其二,实验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有毒气体、液体、固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气废渣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拥有环境保护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增强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绿色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在预备实验计划中设计绿色实验高职学生在中学已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也形成了一些实验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应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并考虑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污染,充分考虑怎样才能尽可能使用少量试剂、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使用或排放,设计出绿色试验,并将此作为预备实验计划是否合格的标准。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促进环境意识的形成,而且可使学生养成查阅资料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产生废液,这些废液大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质、致癌物质等,这就需要妥善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在实验过程中,要向学生讲述废弃物处理的一般知识,让学生了解处理的方法,并在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何种方法处理。要求学生根据废液的类型,倒入指定的容器,然后统一处理。

实现废物的再利用“白色污染”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聚乙烯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废弃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实现废弃塑料袋的再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污染。如在讲完乙烯和烯烃这节内容后,可以设计用废弃塑料制取凡士林、乙烯和汽油的兴趣实验。这些实验可让学生体会到看起来是废物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勤于思考就可能找到变废为宝的途径,就可能使资源再生,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也是必要的。(1)把环保实验引进课外活动中;(2)创建班级手抄报纸;(3)开展调查活动;(4)举办专题讲座;(5)举办环境知识竞赛;(6)利用节假日宣传环境知识;(7)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促进环境教育实施等。

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做到:(1)端正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对环境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学校环境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和提高的基本前提,由于环境教育表面上看起来和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直接联系,而且实施这项教育需要相应的经费,容易受到社会、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因此,要确保环境教育的进行,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2)重视师资培训。环境教育的承担者是教师,如果教师自身的环境知识缺乏、环境意识淡薄,他们就不会主动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因此,教师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应互相配合,利用各种途径,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3)通过教材编写使环境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环境教育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进行环境教育,需要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和教师、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 21世纪的环境教育[M].田青,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振强.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刘静玲.绿色生活与未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9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对策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n Longlong

( Sh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is the universal problem, this problem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howing the reason of out of the ordinary, and with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is progressively and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also is urgent. This paper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据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倔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从这样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三、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1.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3.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