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4:39:35
导语:在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契丹民族 地理环境 四时捺钵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5-01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了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种种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与契丹人的“捺钵制度”密不可分。“捺钵”是契丹语,译成汉语为“行营”。专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那么这样一种起到临时住所作用的捺钵,又是如何形成制度的呢,针对这一问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契丹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根源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国地处中国北方边疆,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中原气候环境骞钜欤总体上讲,气候寒冷,多风沙,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如《行次奚山》诗即云:“奚山缭绕百厦深,握节何妨马上吟。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赢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霰雪侵。独爱潺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又《送祖择学士使北》:“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kē)。见其君长时,国礼何勤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契丹地理环境冬季严寒,多雨雪,并且寒冷。进入春季之后,地区常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特别是辽国建国中期后,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发。
辽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地区广袤的草原和林地为契丹民族发展四时捺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四时游牧并不能解决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契丹建国早期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就需要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辽国建立中期,契丹民族中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之后,契丹人将四时行猎当做练兵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延续下来。辽国境内的广袤草原和林地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独特的自然资源,就为契丹统治阶级四时狩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上地区气候寒冷,契丹民族要越冬防寒,春夏要避暑,逐渐就形成了随着水草更替就畋畋渔的捺钵习俗。由此可以看出,契丹民族所形成的四时捺钵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契丹民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选择了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国北方边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孕育了契丹民族特色鲜明的捺钵文化。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选择四时捺钵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人来说,大都精于骑射,喜好行围打猎,皇帝和贵族们亦是如此。辽太宗时,辽王朝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其国土已扩展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辽王朝为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传统,永葆尚武之风,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冰融河开的春天到湖上捕鱼,叶落林疏的秋日去山中狩猎,赤日炎炎的盛夏躲M树荫乘凉,大雪纷飞的隆冬则钻进帐篷取暖。“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契丹的生活场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王朝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游牧特色的“捺钵制度”。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大多在捺钵中度过。四时捺钵的时间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皇帝及其周围的一行人,每3个月就要从一个捺钵迁往另一捺钵。他们至春捺钵的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夏捺钵时间是四月中旬。至秋捺钵时间是七月中旬。至冬捺钵时间是十月以后。
1.春捺钵
春捺钵地点在鸭子河泺,亦称鱼儿泺,即今吉林大安附近的月亮泡,每年初春皇帝在这里捕鹅及凿冰钓鱼。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水边及冰上进行的,所以在春捺钵进行的这些活动又称“春水”。在辽代前期,契丹民族的统治者的春捺钵地点主要长泺和鸳鸯泺等西辽河流域的河湖地带,当时西辽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湖泽,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直到今天西辽河流域冲击平原上依然保留着很多湖泊。圣宗之后,契丹民族统治者将春捺钵的地点由辽河流域向着松嫩平原转移,由西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转移。圣宗在统合的25年间,契丹人在奚人聚居建立了中京,奚人称臣,这时圣宗就不需要经常到辽河流域狩猎。还有人认为,春捺钵地点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辽河冲击平原自然环境整体趋于恶化,湖泽数量和面积持续锐减,所以后来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鸭子河泺。
2.秋捺钵
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狩猎,主要地点在庆州西部诸山,故称“秋山”,也就是今巴林右旗白塔子。每届春水、秋山之时,除达官贵人之外,各属部首领亦来参加。春水、秋山活动主要是为了协调辽朝与各部族的关系。秋季深草和茂林中栖息着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多动物资源,同时也为了练兵,契丹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作为秋捺钵地点。秋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茫茫林海中存在多种野生动物,辽代从穆宗、景宗、圣宗和道宗直到天祚帝,秋捺钵都在这里进行。此外,分布大兴安岭西侧,今西拉沐沦河上源地区的平地松林也是契丹统治者常常临幸的秋捺钵地。
3.冬、夏捺钵
冬、夏捺钵亦称“消夏”和“坐冬”。其主要活动是由皇帝主持召集北、南臣僚会议,处理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辽朝全境范围的军国大事。夏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永安山,冬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广平淀,都在庆州附近。右旗境内辽庆陵东陵墓内所绘的《四季山水图》,就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四时捺钵的情形。
结语
总之,“四时捺钵”,是辽的重要制度,是适应游牧文化而产生的统治制度,辽的政治中心不在哪一“京”,而是在不断游走的皇帝的“行营”之中。围绕着捺钵制度产生的相关礼制,是中原制度中所没有的,这是辽的独创。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独创性的具备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与特定时代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同时影响着这个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废鞍马骑射,始终保持游猎习俗和尚武之风的契丹族,像雄鹰一样在草原上掠过,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灿烂的辽文化依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1GIS技术的功能简述
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为基础,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有关的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处理、输入、存储、运算、分析,并编绘成电子地图,以便显示、查询、检索。形象地说,GIS就是一个“动态电子地图”,它提供空间数据的形式比普通地图更丰富、更灵活,且能动态表达信息、能虚拟显示等,如图1。
(1)数据采集与编辑:GIS的数据通常归纳为不同性质的专题和层,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就是把各层地理要素转化为空间坐标及属性对应代码输入到计算机中。(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主要技术,GIS数据库(或称为空间数据库)是地理要素特征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3)数据处理和变换:由于GIS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数据的质量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数据的处理和变换极为重要,常见的数据处理的操作有:数据的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4)空间分析和统计: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特研究领域,其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常用的空间分析有: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地形分析。(5)产品制作与演示:GIS产品是指经由GIS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直接输出。(6)二次开发和编程:用户可以方便的编制自己的GIS应用程序,生成可视化用户界面,完成GIS的各项功能和开发。
2GIS技术在水上搜救中的应用及作用
根据GIS技术的基本功能,其提供的“动态电子地图”应用在水上搜救中,具备对移动的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以及查看船舶当前运行状态的能力“。动态电子地图”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放大、缩小、移动、修改、标注,并回放船舶运行轨迹等。所以,GIS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水上搜救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1)GIS技术使水上搜救更科学、合理。GIS的基础是“动态电子地图”,其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数字化,能为参与水上搜救的人员和各种搜救装备(船舶、飞机、水下机器人等)提供水上搜救的地理环境和空间定位数据。当水上事故发生时,水上搜救指挥员可以根据“动态电子地图”,迅速获取事故水域当前的模拟情况,并通过回放及时了解事故水域当时的地理环境。这样,搜救指挥员就可以根据事先掌握的事故水域海事和水上搜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配置情况,再结合“动态电子地图”提供的事故水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分布等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上搜救方案,使各种救援力量得到合理的分配,并及时开展对事故水域船舶及人员的搜救工作,力求把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搜救指挥员也可根据“动态电子地图”,随时对已制定的水上搜救方案做出针对性调整,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实施水上搜救。
(2)GIS技术使水上搜救更迅速、高效。通过“动态电子地图”,及时掌握事故水域当前基本情况后,再结合事故水域海事和水上搜救、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配置情况,搜救指挥员可以迅速指挥各搜救力量选择最佳路径前往事故水域。可以在“动态电子地图”上分别标记各搜救力量前往事故水域的具体路径,并进行实时显示,随时可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可以通过GIS中预设的计算机模型,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各搜救力量和搜救装备在事故水域搜救的最佳方式,划分各搜救力量和搜救装备在事故水域的搜救方向和区域,以便搜救行动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尽最大可能搜寻受伤(遇难)人员,尽最大可能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
(3)GIS技术使水上搜救更智能、便捷。GIS“动态电子地图”相比传统手工制图,一方面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地图数据库,通过数字高程模型以立体图形显示取代了平面图形显示;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智能输出各种搜救用图,例如事故水域全要素地形图,并且可以及时更新,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这些功能应用在水上搜救中,为水上搜救的智能化、便捷化带来了显著提升。
一、整合几种版本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解决“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兼收并蓄多家学习理论的合理观点,给学习赋予新的含义。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的本质起源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而编写,它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而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和教学的唯一依据。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应该向传统教学那样,“教知识点、记知识点、考知识点”,而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材特点进行有效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新课程地理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教材的整合又分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同一课程标准在不同教材中的表述差异。如“人口增长模式”取代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也有呈现方式的差异比如:鲁教版“西气东输”出现在小字当中。
另一种是课程标准中有,我们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比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产业转移”在我们泰州地理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上没有详细内容,但不能因为教材没有就不介绍,或者一带而过。我们需要对照课标加以补充。我们在选择教学时,可以将两种版本整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
二、整合具体的知识点,准确把握教材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如何整合知识点,我们分两种情况:
(一)纲本对照,在各本教材中进行“大搜索”
找出知识点在《大纲》中条目的位置。比如: “人口知识” 在鲁教版教材中,相对集中的是在必修二“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中,但注意这绝不是全部。必修二第二单元“人口城市化及城市(城市群)的区位”等知识也可以说是人口知识的另一种表达,因关系密切,宜疏理到一块。必修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问题”中也有世界人口增长与地区差异的内容。另外,人口又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资源、环境问题),因此高考人口问题多与现实社会中人口热点相关,如:“民工潮”“民工荒”“最新人口研究成果——人口红利(或称‘人口视窗’)”,透过这些热点素材来考查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实际,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当然高三学习时间有限,对这些热点问题并不需要一一进行关注,而是要思考这些热点怎样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地理学科对待热点问题的共同态度。
(二)构建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的问题
根据现在高考的观点,还必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的问题。按照高考考核能力要求,结合知识点本身的特点,重新整合知识,以求一个更“逼近”高考的知识体系。
另外,具体分析教材的某一章或某一节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确定本章或本节的知识结构。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分析主要包含知识点、能力点、思想点、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每一点所隐含的课程标准和叙述标准时所采用具体的行为动词,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倡导探究学习和案例教学,突破教材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料来探究地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区域发展的基本分析方法”。而目前的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通过各种图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等等。从高考试题的材料选择来说,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重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教材的重新呈现,而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让学生关注教材上的案例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用相关的地理原理来解答类似的地理问题。
明确提出使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是在必修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但在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都含有案例教学的内容。比如:必修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等;必修二:“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等等。
再比如:“探究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个重要原理,实质上是从区域角度梳理高中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值得指出的是,在选用各自版本教材上的案例教学时,要及时归纳总结出区域比较的方法,并在最后再选取两个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的案例,让学生体验方法,学以致用。如江苏地区可选用苏南、苏北区域进行地理特征对比。
例1 读下面两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图,完成(1)~(2)题。
(1)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图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崇拜自然,恐惧依赖
B.改造自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C.征服自然,成为主宰
D.人地协调,顺应自然
【解析】 两幅图均取自教材,甲图反映了东汉时期典型的农业文明,乙图则反映了19世纪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工业文明时期,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
【答案】 (1)B (2)C
针对训练1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完成(1)~(2)题。
(1)石碑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 第(1)题,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石碑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她”的认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答案 (1)A (2)A
二、直面环境问题
例2 读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导致其发生的人为原因。
(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什么?简述该种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
【解析】 第(1)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应对措施,需联系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 (1)图中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原因:人口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
(2)气候变暖。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
针对训练2 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 第(1)题,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因此“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选D。第(2)题,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选D。
答案 (1)D (2)D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例3】 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又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与P地区有什么不同?
(4)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的理解。结合图例观察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状况,联系区域地理知识分析M、N、P分别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新疆和山西,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因地而异,第(4)题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
(3)N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P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4)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遵循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三个原则。
针对训练3 2011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报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技术越来越发达
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
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
(2)地沟油流向餐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一、 冲刺复习策略
1. 强化区域空间定位,构建区域空间概念
学好中国地理首先要解决地理空间定位问题,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经纬线定位法: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线、面信息,然后利用这些点、线、面对应的经纬度,进行定位(图1)。
图1内容说明。(1) 高原:Ⅰ内蒙古高原;Ⅱ黄土高原;Ⅲ青藏高原;Ⅳ云贵高原。(2) 平原:A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长江中下游平原;F珠江三角洲平原。(3) 丘陵:①山东丘陵;②东南沿海丘陵;③辽东丘陵;④两广丘陵。(3) 盆地: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吐鲁番盆地;d柴达木盆地;e四川盆地。
(2) 相对位置定位法:以熟悉的地理事物或控制点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去推导陌生的地理事物,实现区域定位。如天山的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
(3) 区域轮廓定位法:在区域微观图的综合考查中,一般要先解决定位问题。命题中常呈现中国省区的局部轮廓。如“丁”字形是重庆,宁夏像个“十字架”等。特别要注意省区相对于河流、山脉、湖泊、海洋的位置信息。
(4) 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进行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热带季雨林在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岛、台湾南部等都有分布。
2. 探究区域发展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在复习中国地理专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区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区域发展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培养和提高“发现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可结合图2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式复习。
3. 突出区域特征,重视区域发展
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应结合教材中的重要区域案例,以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的分析为重点。在对具体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时,应重点把握区域突出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便确定区域内国土整治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立体农业是符合当地特点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 重要考点整合
1. 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看,我国既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又有跨越经度多的特点。从地势上看,呈现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从地形类型上看,具有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大的特点;从地形分布上看,具有东部多平原与丘陵,西部多高原和山地的特点。这样的位置与地形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人类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增强了气候的大陆性,使我国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产生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季风气候显著;增大了热量的南北差异和水分的东西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更为复杂多样;便于海洋上的暖湿气体深入,形成降水,也使气流随地形抬升,造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导致高原气候区的形成和气候垂直差异性的产生;阻碍气流运行,使夏季的湿润气体难以深入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加大了西北内陆区的干旱程度;减弱了冬季南下冷空气对南方地区的影响。例如,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台湾山脉东侧的降水明显多于西侧;秦岭冬季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夏季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使汉中谷地与渭河谷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2) 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向东流入大海;山脉成为分水岭,影响到河流的流域范围;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 对植被、土壤的影响:造成土壤和植被在山脉阴坡、阳坡的存在差异;植被和土壤存在水平及垂直的差异。
(4)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能带来便利的海运,便于与海外各国交往,因而我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造成东耕西牧的农业生产差异;形成了东密西疏的交通网差异和人口分布差异。
2. 中国气候相关考点整合
(1) 中国气温分布及成因分析
①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原因是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②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虽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南北光热差异小。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总体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由于是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沙漠广布,吸热快,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 降水分布及成因分析
①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多;西北距海远,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季风的影响(东南季风主要影响到我国东部,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及华南地区)。
②时间分布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5~9月份,即夏、秋两季,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南方雨季开始得早,结束得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得晚,结束得早,雨季短;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小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进退的迟早有关;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有关。
(3) 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组合好。成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的种植范围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大风、严寒、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等。
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成因:跨纬度广;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从而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3. 河流主要考点答题技巧分析
(1) 河流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河流特征描述一般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描述内容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上游、中游、下游的划分(各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地形区等。河流水文特征侧重描述:年径流量;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如塔里木河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是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变化影响大。
(2) 河流水能开发条件分析及对区域影响的评价。河流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地段水能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还需有能修筑水坝的峡谷地形、有能蓄水的库区地形(宽谷盆地)。对区域的影响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改善环境等。但要注意水能开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珠江上游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峡谷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红水河水能资源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围绕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环境。
(3) 河流航运价值分析。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流平缓;降水分配均匀,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河道深且宽阔,航运条件好。
社会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航运价值大。
注意: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纬度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的河流,航运价值不大。如长江航运价值大的原因:①自然条件。长江流程长,支流众多,流经亚热带地区,丰水期长,通航时间和里程长,水量大,中下游沿岸为平原,河道宽阔,利于行船。②社会条件。长江流经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货运量大,可以沟通东西联系。荆江经过裁弯取直后河道宽阔,三峡工程改善了川江的通航条件,提高了通航价值。
4.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国土整治与开发的任务艰巨。各地区的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面临的问题均不相同,因而不同地区的开发、建设或整治的重点也就不同。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从区域特征入手,明确不同地区国土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个区域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主要方向与途径。教材中给出的案例主要涉及:①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以黄土高原为例);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以三峡工程为例);③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⑤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⑥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⑦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东北地区为例);⑧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工程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以西南地区为例);⑨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以海南岛为例);⑩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以上海为例)。
在对上述十个典型案例分析的同时,应和国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达到学以致用和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如我国东北商品农业与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的对比;长江三峡工程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对比等。
该部分知识涉及内容虽然较多,但通过构建答题模型,可以提高复习效果(图3~图6)。
【创新训练】
1. 图中山地是我国(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
③外流区与内流区界线
④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关于乙处岩石的分类及古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岩浆岩 浩瀚大漠
B. 沉积岩 温暖浅海
C. 沉积岩 冷湿沼泽
D. 变质岩 长寒苔原
3. 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
C. 块状山地 D. 地堑
4. 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 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 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 乙受热变成丙
5. 关于图中山地南北地域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山地以北高原可以欣赏到“大漠戈壁风情,丝路古道神韵”
B. “风吹稻花香两岸”是该山地以南黄河两岸季节性典型农业景观
C. 该山地以北高原“秦腔苍凉悲壮”,以南平原“马头琴声悠扬”
D. 该山地以北高原草场退化严重,以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兰布和沙漠原是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草原,西汉时是汉族移民屯垦的重要地区。东汉史学家班固曾描写此处“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10世纪末,宋朝使臣王延德出使高昌国(今吐鲁番),途经该地时载:“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骆驼)。”晚清时“流沙已抵河岸”。图8为今乌兰布和沙漠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止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图9为土地退化过程关联图。
(1) 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9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 风力作用为主
b. 流水作用为主
c. 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 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 简要分析导致乌兰布和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
(3) 图中铁路线为______。分析该铁路磴口至乌达段从黄河东岸经过的原因。
(4) 图中黄河段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______。简述其发生过程。
(5) 图示M、N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指出M、N地区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 该山地为阴山,结合我国几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分布图对比作答。
2. B 石灰岩属沉积岩,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的浅海环境。
3. C 根据两侧断层线推断,该山地两侧下沉,中间上升,形成块状山地(地垒)。
4. A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岩浆岩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侵入地表形成花岗岩;砾岩、砂岩和石灰岩均属沉积岩;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5. D 该山地为阴山山脉,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因位置偏北,气温较低,适宜种植春小麦,不宜种植水稻;秦腔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畜草矛盾突出,草场退化严重,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风大、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6. (1) 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是:a b d c
(2)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城镇和居民点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3) 包兰线 乌兰布和沙漠扩张迅速,直抵黄河西岸,阻塞南北交通,包兰铁路不得不改在黄河东岸铺设通过。
关键词: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位置;接地电阻
雷击时有大量的电流经过,不仅会对风力发电机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防雷接地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导入地下,分析探索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恰当选择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地点
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是为了应对风电场的雷电袭击,客观上说,风电场雷电现象的发生是防雷接地系统建立的原因。如果风电场所在地较少雷雨天气,那么风电场受雷击的可能就会大大减小,这样因建设防雷接地系统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能得到有效节约,对于提高风能的开发利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会为了建设一套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而故意将风力发电机安装在雷雨天气的多发区。相反,恰当选择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地点正是我们保障风电场雷雨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分析探讨风电场雷雨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风电场所在地的地形、地势以及地质特征各不相同,风力发电机安装位置的选择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风能的开发利用跟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在选择那些风力资源丰富、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的地方安装风力发电机之前,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安装现场的进行各方面的勘查、实测,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最终确定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地点。
二、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分析探索
(一)改变土壤电阻率,降低接地电阻
如果说恰当选择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地点还是将风电场的防雷工作防患于未然,那么分析探索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则是针对已经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的风电场进行的具体防雷措施。正如我们所知,接地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防止人类触电或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将无用的电流或者噪声干扰导入大地的过程。根据接地目的不同,电气设备中的接地可以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防雷接地是电气体统中为防止雷电袭击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而设置的接地系统,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是为防止风电场遭遇雷电袭击而设置的防雷装置。目前,我国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接地电阻过高,以致于雷电袭击造成的设备故障率较高,是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之一。
所谓接地电阻,是指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经由风电场防雷接地装置流入大地,电流经过大地流向另外的接地体或者直接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体现着风力发电机设备与大地接触的良好程度,关系着雷电能否通过接地体得到有效的疏导和扩散,可以说接地电阻的大小是接地系统施工工艺中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因此,分析探索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具体施工工艺,首先该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地装置中的接地电阻,保证施工工艺的基本技术指标。
接地电阻主要包括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个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土壤电阻率是影响接地电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降低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应该从改造土壤电阻率入手。我们知道风电场所在地的土壤特性、地区降雨量、土壤温度以及该地的其他地理环境等因素会对土壤电阻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降雨量、土壤温度以及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土壤电阻率的不可控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改造土壤特性的方式来改造土壤电阻率,进而降低风电场防雷系统的接地电阻。严格来说改造土壤特性也是不可能的,当前我们主要通过使用降阻剂替代与大地接触的部分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地整体的土壤特性,进而改造土壤电阻率的方法来实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二)选择适当的接地材料
接地装置长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接触具有化学腐蚀性物质的机会较多,一方面,接地线本身、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接地线与风力发电机设备的连接处容易受到土壤或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的腐蚀,影响了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接地腐蚀严重,也会造成增加接地电阻,不利于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正是由于在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中,接地装置长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接地材料极易受到腐蚀。因此,分析探索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为了保证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进展,我们还应该选择恰当的接地材料,这是保证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良好施工工艺的物质基础。
受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钢材作为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的主要材料。我们知道钢材虽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但是它在这两方面的特性都远远不及铜。虽然铜材一次性的投入比钢材要大得多,但是铜的使用寿命比较长,从长远来看,铜材作为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材料的优势远远大于钢材。因此,我们不妨选择铜材作为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主要接地材料,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对于接地装置进行多次翻修、维护和改造使用的费用,而且也能节约时间以及人力和物力,反而提高了防雷接地系统使用的稳定性。总之,保证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还应该注意选择恰当的接地材料,要尽可能地保证接地材料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为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的进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采用先进的连接工艺
在风电场的防雷接地系统中,接地装置深埋地表以下,其接受地下化学物质腐蚀的机会远远多于暴露于空气中的风力发电机设备,不仅接地体本身受到腐蚀,接头更是成为传统接地装置中最易受到腐蚀的地方。接头是接地装置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决定接地装置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探索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还应该采用先进的连接工艺,保证接头受到较少腐蚀,以实现防雷接地系统的防雷目的。
在风电场的防雷接地系统中,传统的连接工艺主要是电焊。在使用电焊进行接头连接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弧产生的高温和电离子破坏了接地材料表面的防腐涂层,不利于接地装置的维修和保护;另一方面,在电离子的作用下,接地材料中的有些物质可能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降低接地材料本身的导电性,同时也加速接头的腐蚀,进而给整个接地装置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对风电场的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索,我们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用先进的连接工艺,不断推进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的进步和发展,保证防雷接地系统的顺利运行。目前,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在接地连接工艺方面的成熟经验,我们主张选用国外主流的放热焊接作为标准的连接工艺。这种连接工艺改善了传统的电焊连接工艺,对于风电场的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结语
由于风电场位置的特殊性,常常会受到雷电天气的影响,雷击事故在风电场中时有发生。为了避免雷击造成风电场设备损坏或者人员伤亡,应该建立防雷接地。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分析探索,对于风电场免遭雷电袭击,更好地实现风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国强,张新燕.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技术[J].电力学报,2012(06)
[2]孙云.风电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12(11)
例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a图b(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参考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思维路径】第(1)题直接探讨气候的要素,要求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从纬度位置来看,攀枝花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从地形对水平气流的阻挡作用来看,攀枝花北部高大山脉对寒流有阻挡作用,使攀枝花基本不受寒潮影响;从攀枝花周边地形来看,该城市处于河谷地区,海拔为1000米,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同时该地河流河面较开阔,气温也受水温调节。另外,因攀枝花周边地区山高谷深,山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并沿山体滑至谷底,随着高度的降低,气温升高,使位于河谷的攀枝花气温相对较高。
第(2)题要求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既然是推测,就要找根据。首先,考生要明确天气特征的描述方法,即从气温、湿度、风力和风向、气压、阴晴等方面描述。其次,考生应从攀枝花的位置和地形入手,即该城市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受河流水域调节,气温变化较小(较稳定);受地形(山高谷深)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多晴天,少云雨;由于地形较封闭,水平方向上的外界气流难以进入,风力弱。注意:答题时不用将推测的思维过程呈现,只需列出天气特征即可。
第(3)题构建了一对矛盾,即“避寒”与“空气质量”的矛盾,要求考生说明空气质量不好的原因。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大气污染程度,其主要受地形地貌、气象、城市的密度,以及人类污染物排放量大小的影响。攀枝花是一座典型的钢铁城市,肯定有大气污染,同时其他工业和城市交通等也排放大量的废气;从地形来看,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盛行下沉气流,易出现逆温,空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扩散。
【品味立意】知识是能力立意的基础,而能力立意的试题不是直接考查知识,它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取过程,即由分析得出地理结论。从三道题目的设问来看,其探讨的问题是有联系的,都围绕人类的“宜居”展开:先是寻找最佳避寒地,即气温较高的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上推测天气特征;最后分析空气质量,真正回归到“宜居”的主题上来。从气温到天气,再由天气到空气质量,试题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在分析问题时,考生也不应孤立地看问题,比如分析攀枝花气温高的原因时,要考虑纬度位置、地形、下沉气流的影响;分析空气质量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象、大气运动)的影响,又要考虑人为因素(人类排放废气)的影响。无论是建立联系,还是表达联系,都是对地理思维与阐释能力的考查。
例2(重庆文综卷)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图2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图2(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1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其原因是。
(3)请在图2上绘出图1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
(4)下表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年份人口数量(万人)常住人口其中:城
镇人口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总产量
(万吨)播种面积
(万公顷)播种面积
(万公顷)200010133463646210201011496512754515【参考答案】(1)加剧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3)(见下图)
(4)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思维路径】第(1)~(3)题:河流水系的大小影响水量、流速等水文特征,进而影响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利用拦河坝提高甲河道的流量,将加剧河水对C点河岸(凹岸)的冲刷。人们可通过控制拦河坝高度、建设调节水闸等措施来调节下游水量。短距离内,河流的总流量等于各支流流量的和,也就是①处的流量等于②③两处的流量之和。由图中①河道流量变化曲线高度减去②河道流量变化曲线高度就得出③河道流量变化曲线高度。注意:只需绘出1~7月这一时间段的流量曲线即可。
第(4)题:通过表格可看出常住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由此可直接判断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进行原因分析时需要考生综合分析社会经济指标,分别从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农业用地减少,社会发展对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增大,经济作物产值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等方面寻找原因。
【品味立意】第(1)~(3)题主要考查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流水的作用及水利工程的功能。试题通过对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的判读,进而考查考生数据感悟和图表绘制的基本能力。
第(4)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考查获取地理信息和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例3(北京文综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思维路径】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基本命题思路是:区域定位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变化、特征阐释成因、规律、联系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方向、措施等)。
第(1)题:本题考查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考生要注意题干强调的是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据图例即可得出水路和航空运输,其分别取决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第(2)题:对区域内某两个地区降水差异的成因分析要调用已有知识,考生首先要考虑两地是否分别处在迎风坡和背风坡,其次从盛行风向和地形差异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纬度定位得出南岛处在盛行西风带,吹西北风;根据地形西高东低可以得出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第(3)题:地理条件优势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分析,自然地理方面应从地理位置(半球、经纬度、海陆位置)、气候(水分和热量条件)、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分析,人文地理方面应从产业(与地形、气候相关)、经济发展、交通状况(交通网密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分布(密度、集聚效益)、人口等角度分析。结合本区域实际,将这些因素逐一分析,基本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成因,其中自然灾害的成因应主要从天气系统、气候、地质、地貌等方面分析。火山地震的成因较简单,考生应主要考虑地质作用。根据经度可判断出该地东临太平洋,位于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活跃。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应从“看到的”和“参与的”两方面考虑,不难回答。
【品味立意】以非重点区域为载体进行区域分析,坚持能力立意,拓展思维深度。本组题中,区域仅作为案例提供素材,并立足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等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本质”上则要求考生推导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归纳区域特征,旨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以及运用整体性原理在获取和解析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基础上“描述和阐释事物”“比较和分析差异”“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贯穿试题始终的思想路线和答题依据,试题(3)体现的区域性、综合性原理和试题(4)体现的因地制宜等地理思想在考生做题过程中“润物细无声”。
例4(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思维路径】(1)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维多利亚湖位于尼罗河上游,且只有一个出水口;河、湖之间有三个瀑布,尼罗河鲈鱼要溯水游入维多利亚湖较为困难。
(2)外来生物在新环境中快速繁殖的原因主要有:该物种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自然条件适宜,资源丰富;缺少天敌等。结合材料和本题设问,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湖面广阔,适宜尼罗河鲈鱼生存;食物丰富,促使尼罗河鲈鱼快速繁殖;无天敌分布。
(3)据材料可知,尼罗河鲈鱼属大体型的肉食性鱼类,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在维多利亚湖属外来物种。快速繁殖的尼罗河鲈鱼肯定会大量食用当地原生鱼类,会导致原有鱼类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原生鱼类减少,尼罗河鲈鱼增多且价格高,人们也肯定会大量养殖并捕捞尼罗河鲈鱼,这样就改变了原有的捕捞方式和捕捞对象,冲击了当地的传统捕捞业。
(4)结合题意和材料可知,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繁殖迅速,且体型大、价格昂贵,多销往欧洲,其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发展,肯定会扩大就业,增加外汇(经济)收入。
【品味立意】本组试题以维多利亚湖鲈鱼产业来检验考生对物种分布、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阐释、论证、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试题的背景来看,本组试题虽考“尼罗河鲈鱼”,但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近年来突出的生态入侵问题,如“臭名昭著”的小龙虾、凤眼莲(水葫芦)、黄顶菊、美国白蛾、巴西龟、福寿螺等,这些都是侵入我国的外来物种。据农业部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
其次,从试题的设问来看,本组试题切入点小,指向明确,考查的地理角度突出,基础知识翔实,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水文、生物、农业和区位分析等。该组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状态下物种的分布和生存环境,并指出随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有利于考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对社会和对经济的具体影响,从而使考生在思辨中认识我们所生存的地理环境,构筑和谐的人地关系。
总体来看,本组题角度新颖,设问精准,意义深远,难度适中,是一组经典的好题。
例5(浙江文综卷)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甲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乙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参考答案】(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滩、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点)
(2)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思维路径】第(1)题,考查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问题的原因。空气质量好的主要原因是排放的污染物少,另外污染物扩散快,大气的自净能力强,即沿海地区较强的风力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促进作用。考生在分析海岛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时需要先抓住海岛的特色,并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再调用所学的海南岛开发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进而合理地组织答案。
第(2)题,区位优势分析应从位置、航运条件、资源状况、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
第(3)题,首先据图乙获取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再联系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来分析。
【品味立意】本题设计思路为: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本题以具体区域为载体,考查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发展及其影响,综合考查环境保护与旅游地理等知识,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思想。
第一,从试题设计来看,彰显地理特色。命题着眼于学科理论、学科思想的考查,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试题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围绕“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个热点展开,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地理来源于生活,地理应用于生活”;注重情境材料呈现方式和能力要求的多样化;材料新颖,呈现方式有文本材料、区域地图、饼状结构图等。
第二,从考试目标来看,体现能力立意。本题考查了考生获取图文信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且选材丰富。另外,该题还注重考查考生独立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题考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3)题需要考生先获取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信息,再结合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本题对“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如第(1)题以填空的方式考查地理原理和现象,由于组织答案的指向明确,这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对考生组织答案和表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从考查的知识来看,注重理性思维。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自然地理部分的五大原理与人文地理部分的区位原理。本题很好地考查了对地理基本原理的分析能力,如第(2)题“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属于地理区位原理的分析;运用比较法进行区域对比分析也已成为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如第(3)题“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
关键词:维吾尔族;侗族;民歌差异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为了表达思想、抒感、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自发创作、演唱、欣赏、传播的民间歌曲和民间韵文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人类传达情感的最直接工具。它以口头传唱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且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着人民群众的筛选、提炼、加工和改造。它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由于民歌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方言等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民歌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且民歌的歌词无论含蓄或曲折,它的音乐表现往往都是坦率、直露的,而不是迂回曲折、委婉隐晦的。它的歌词总是淋漓尽致的表达它的意思。尤其山歌,不是为了表演和娱乐,而是抒发歌唱者心中郁积已久而不得不发的强烈感情,因此它不过多的讲究形式本身的修饰,表现手法较单纯,具有明确的表情性。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阿尔泰山、天山山脉与昆仑山相夹,喀拉湖与咯喇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这里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长,年降水稀少。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在这一片辽阔的土地上维吾尔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歌。其民歌内容丰富,旋律优美,风格独特。旋律线的起伏对比较大,常以弹唱形式出现,如热瓦甫弹唱、都它尔弹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歌内部又有不同。南疆的节奏与旋律热情奔放,北疆的则较为徐缓、抒情,东疆多简洁、明快。但整个维吾尔族的音乐就形式而言可分为抒情、叙事性民歌与歌舞性民歌两大类。其中爱情歌曲是维吾尔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它的传统民歌有许多是对古代西域音乐的继承,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还有许多是由自发弹唱发展,由器乐、声乐表演相结合而形成。它们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相交界的广大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终年气候温暖,素有“宜林山国”之称,更是一个植物王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境内青山叠嶂,碧水潆洄,既有激流险滩,又有清溪幽谷;既有高山峻岭,又有低平丘坝。侗族地区农业经济十分发达。侗谚说:“干田种谷,水田种禾,侗家人人会唱歌”。侗族的族源与古代百越之骆越有密切关系,有语言无文字,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语支。在这片美丽富饶、山青水秀的土地上形成了侗族特有的民歌。侗族人民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侗歌中说:“歌养心,饭养身。”可见民歌对侗族人民生活的影响。早在宋元时就有侗族文艺的记载,明代《赤雅》中也记载:“侗家‘善音乐,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音乐不仅是侗族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北方的维吾尔族与南方的侗族人民皆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但从上面的简述中我们发现北方少数民族民歌与南方少数民族民歌还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从四方面来分析比较。
第一,维吾尔族与侗族在借助民歌这一艺术形式表达感情时略有不同。维吾尔族的民歌表达感情往往奔放炽热,风格较为粗犷。例如《送我一只玫瑰花》:你送我一只玫瑰花,我要诚恳的谢谢你,哪怕你把自己看做傻子,我还是照样看得上你。你要骄傲轻视我,你就瞧瞧我的本领,我要是选上一个更好的小伙子,就会刺痛你的心……(这里指选其中两小节)。从中我们不难分析其情感表达的奔放与坦率。侗族的民歌表达的情感则较为缠绵、悠扬、细腻、温婉。如《蜜蜂恋花妹恋歌》:十八(伊嘞)郎(呀呦呀),妹(嘞)的(哪啊)歌(哪伊),龙爱(啊)水(啊),风爱(呀)坡(嘞),蜜蜂恋花妹恋哥(啊嘞)……这一小段歌词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选取了许多意象,慢慢的道出了妹对哥的思恋之情。情感也如那山中的溪水一般缓缓流淌。这舒缓的节奏就不像维吾尔族民歌给人的急切的感觉。
第二,由于自然条件的极大差异,南北方的自然产物也各不相同。因此维吾尔族与侗族民歌在演唱时使用的乐器也有十分大的差别。维吾尔族多弹拨乐器,有许多的弹唱,如热瓦普弹唱、都它尔弹唱。这类弹拨乐器发出的声音多响亮、清脆,音色鲜明、独特,富有表现力,能十分生动的表现维吾尔族民歌的热情奔放。侗族则多吹管乐器,发出的声音多舒缓、悠扬,缠绵、婉转。对于南方侗族民歌的幽静、绵长十分适合。
第三,维吾尔族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因而唱歌的形式多在村庄中聚集唱和。而侗族山清水秀,常说“山歌”,大概实在丛山密林的掩映中任感情随缓缓溪水慢慢流淌而出。维吾尔族民歌有套曲和单个民歌之分,套曲往往由一人主唱,其他人合唱。而侗族的艺术丰富多彩,其聚居地有“诗之家乡,歌之海洋”的说法。这里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训练有素的歌班。最值得注意的是侗族大歌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这一形式十分独特,其他少数民族歌唱皆为单声部,只有侗族有多声部的复调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