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2024-02-22 14:37:40

导语: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统筹城乡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第2篇

【论文摘要】*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湖北要结合本省实际,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注意在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上要有新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物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相比,湖北农村所占比重偏高,农村人口较多,城镇化率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和湖北的发展实际,我认为,湖北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区与农村的互补优势,积极推进城乡资源重组整合,在城乡互动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健康科学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1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3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多,优势少,任务重的实际,必须格外精心地统筹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2.1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几年来,湖北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与之比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功能依旧,一些农村村容不整洁,生态环境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由于抓城市发展出政绩快,抓农村发展出政绩慢,一些领导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倾向了城市。同时,抓城市发展办法多,抓农村发展办法少,也是我们工作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加强的重要课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懈地努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

2.2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湖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针对湖北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发展传统的商贸、餐饮、修理业外,还要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业。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政策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2.3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让农民看得起病。要积极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3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湖北必须要在内在动力上探索新机制,推动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3.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城区近郊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由于大量土地征用造成了失地失业农民,而且由于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不统一,阻碍了失地失业农民和农村富裕农民的平等再就业。

3.2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

新一轮城乡发展,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3.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事业制度

第3篇

关键词:*;城乡;社区金融

社区金融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发生的资金融通活动,在社区内存在一个较为完整金融市场,即社区公众及其组织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需求和银行满足其需求所开展的一切金融活动。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重任,而积极推动社区金融发展,不仅为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而且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金融体系概况

*是国务院确立的西南金融中心,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拥有国有银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邮政储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中介结构,以及资产评估、律师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保险中介、担保公司、典当等金融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种类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状态,2005年,在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评估和排名,*排到24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等城市。而在金融资源的利用上,*也不够合理,2006年,*的贷存比为66.2%,比上一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8.5%的贷存比例,说明贷款的利用率不高,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市城乡金融发展比较

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1%,其中企业存款19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04%;城镇居民存款24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农村居民存款28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0%,其中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3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商业贷款249.06亿元,比上年减少2.83%;农业贷款60.84亿元,比上年减少5.65%。各项贷款的比例,见图1。

由图1可知,在短期贷款中,各个产业的数额之中工业贷款最多,比商业贷款和农业贷款的总和还多,而农业贷款最少,只占到全部贷款总额的1.6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存款是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5.14%,由此可见,农村金融资源的2/3没有被农村所利用。而图2同样说明这个问题,从1998年至2006年,几乎每年的农村贷存比都没有超过35%,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从图2可知,直接用于农业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一小部分,即使在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贷款总额的5%,2006年甚至只有1.68%,可以看出,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农业贷款是缺乏兴趣的。*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大中心城市,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但直接用于农业的金融资源却严重偏少,城乡金融资源的二元结构必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这一发展趋势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必须要求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或机制来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三、*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的数量分析

以城乡收入差距(ID)指标为因变量,以金融发展效率(FE)和城乡贷款差异(CD)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金融在城乡二元收入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1992—2006年*市金融发展情况与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1)城乡收入差距(ID)。本文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即ID=农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金融发展效率(FE)。对于金融发展效率的衡量,根据*市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纳王志强(2003)的指标设计,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衡量金融中介结构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即FE=金融机构年存款额/金融机构年贷款额。

(3)城乡贷款差异(CD)。长期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工业和农业在获得贷款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和农业获得的用于生产贷款远远少于城市和工业,这对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因为笔者大胆地推断城乡贷款差异是形成城乡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将其作为模型中的一个因变量。城乡贷款差异用城乡之间历年的贷款比例来衡量,即CD=农业贷款额/城镇贷款额。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现实的实际情况,本文中用农业贷款来代替金融机构对整个农村的贷款,而将贷款总额与农业贷款的差额作为城镇贷款的数额,不免有少许误差。

设模型为ID=β0+β1FE+β2CD+μ1

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ID=0.5213-0.2297FE+1.7604CD

Se=(0.0834)(0.0903)(1.2046)R2=0.4707

t=(6.2497)(-2.5423)(1.4615)校正的R2=0.3825

F=5.3356

在显著性水平α/2<10%,β2=-2.5423、β2=1.4615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但是在α/2<2.5%的显著性水平下,F值通过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即在显著性水平α/2<2.5%下,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贷款差异对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效率(贷存比)以及金融机构对城乡贷款的差别“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在于,金融机构贷存比比较高,在城市流动性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却获不到相应的发展资金,同时,城市反而通过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城市贷款的途径,吸收农村自身的发展资金。

四、*城乡统筹发展中推进社区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城市偏远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引进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以“服务于社区的银行”为宗旨,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新组建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市场推出机制较为健全的股份制社区银行。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上,要防止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以及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根据社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确定社区银行规模,防范金融风险。

2.在部分农村信用联社的网点基础上改造社区银行

*的农村信用联社改造社区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网点众多,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其贷款支持地区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然后各个信用社按照地域组合成联社,因此将某一信用社脱离联社的体系独立成为社区银行情况比较简单,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规范,有着优质的服务质量、合格的金融人才,改造社区银行可以严格按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造,只需理清信用社与联社之间的经济联系,将各个农村信用社恢复为一级法人资格,更名为社区银行即可。

3.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

在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的提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在2006年参加民建中央联组讨论时提出过,但目前为止中央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现在邮政储蓄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是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但邮政体系内部必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因此,以邮政网点来改造社区银行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试验区,*可以在改造邮政储蓄网点方面做有益的探索。

把邮政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产权问题。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改造为社区银行,为了防止邮政储蓄对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再现,改造后的社区银行就必须脱离邮政储蓄银行体系的控制自立门户,必然会使邮政储蓄银行的既得利益受到伤害,在进行产权变更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改造邮政储蓄网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行政手段将拟改造的邮政网点直接从邮政体系内剥离,继续使用网点内部的金融资源、金融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赋予其独立的产权,派遣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整个社区银行,这种做法行政性太过于明显,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线不相适应,邮政银行所遭受的损失也很大。

二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借用邮政储蓄的网点及其资源,设定归还年份并给付利息。这种方法可以先测算某一邮政网点的年储蓄存款的总量,然后计算其核心资本的数额,以此为依据将整个邮政网点脱离邮政体系为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新设立的社区银行提供资本金,并将相应规模的作为银行负债的储蓄存款总额一并移交于社区银行。对于改资本金社区银行可以先有偿借用,然后规定一定年限连本带利归还。这种方式对于邮政储蓄来说,只是丧失了农村的部分存款市场份额,损失相对较小。但是社区银行将会背上部分债务,但因为不用社区银行本身出资,设立时社区银行负担较小,社区银行只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治理,待条件成熟再归还债务。

三是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选定某一邮政网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引导、监控。

(二)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发展的环境分析

比较其城市偏远地带和农村地区来说,在*市城市地区的金融环境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发达地区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社区管理相对成熟,但社区群体之间相对熟悉程度较低;(2)城市地区拥有较为充裕的金融资源、条件成熟的客户群以及发展良好的金融服务技术。因此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设立社区银行程序较为简单,技术难度较小,监管难度较普通式银行也要小,对于银行、居民以及城市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一种“三赢”的举措。

2.社区金融的设立路径

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改革,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1)对各大银行金融网点进行改造。借鉴农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市金融发达城市地区设立社区银行,可以采取农业银行四川分行营业部的方法,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撤并一批的方式,把具备条件的网点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效益、功能齐备、设施一流、服务独具特色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在提供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根据不同住房的需求特点,设计满足或超过其心理预期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并利用物业管理等较为集中的消费渠道,通过“整合营销”,使产品和服务能批量地提供给社区住户,通过科学管理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其显著特点是:依托社区网络,面向社区居民,实行定向营销,提供综合服务。

(2)组建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制。对民间资金进行引导的方法目前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引导民营企业按照股份制的模式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另一种是引导非正规性的金融组织建立一个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组建新银行的做法类似于在农村及城镇偏远地区的做法,对于建立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不适用于金融体系还比较薄弱的金融不发达地区,却可以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做一试点。对此可以借鉴温州银监局和体改委2005年的方案,组建一个投融资公司,公司由一定规模的5~10家企业组成,采用股份制形式,各企业平均出资并享有同等收益。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出资。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社区内的中小企业,为扩大资金来源,公司可以采取会员制,入会的会员可以享受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但必须要在公司内存款,存款的数量与贷款利率挂钩成反比关系。公司的各项金融活动要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将更多体制外流动的金融资源纳入体制的监管范围内,防范金融风险。该模式属于边缘类企业,虽然在监管上不成问题,在操作当中仍然需要相关立法支持。

社区金融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搞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区金融主要实施载体的社区银行的设立关系重大,但由于涉及的领域众多,其间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振国.社区服务呼唤社区金融[N].城市金融报,2001-02-01.

[2]朱思爽.试论社区银行的发展及路径选择[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李国文.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董积生.“乡村银行”利率行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构建的启示[J].决策探索,2003,(4).

第4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来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二元结构下的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已被政策和法律固定化。因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调整现行的政策和法律。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政策法律障碍

二元结构下制定和实行的若干政策和法律的价值取向是保护城市和城市居民,牺牲或者忽视农村和农民,从而导致城乡居民享有的权利失衡。

(一)关于农民财产权

财产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现阶段,我国政策和法律对待农民的财产权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农民承担了比城市居民更多的税费负担。诸如乡村道路、饮水工程、医疗卫生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不像城市全由政府负担,而是由农民承担;农村防汛经费由农民个人承担,而城镇职工的防汛经费则由单位承担,而且农民还要承担堤防维护义务工;税收存在城乡不公平,农民不管是否有收入,一律按土地常年产量计征农业税,承担了比城镇公民更重的财政负担。上述问题有的是被国家法律法规确认,有的是地方规定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就规定了5%的负担比例,《防洪法》也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用于防洪工程设施的建设、维护”。

(二)关于农民土地权益

我国土地立法侧重资源保护,对农民利益保护重视不够,农民对土地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体现不够充分。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征用范围过宽,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论建设公益项目还是经营项目,都可以成为征地的理由;法定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客观上助长了乱占耕地;征地安置补偿方式不公开、补偿标准低、安置补偿不到位、层层克扣、征用后土地面积和税费核减不到位现象也比较普遍。

(三)关于教育权

突出表现在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难。虽然近年农村教育乱收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中小学收费过高、搭车收费养教育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究其原因,与国家相关规定有关。《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政府负责,在农村则由乡、村负责筹措。由乡、村负责筹措资金实际上就转嫁到农民头上,演变为“城镇教育政府办,农村教育农民办”。

(四)关于就业权

农民没有充分享受到迁徙和择业自由的基本权利。一是农民进城务工受到政策歧视。一些地方分工种限制使用农民工;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能同工同酬,福利待遇、休假等有的减半,有的没有;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只能按城镇职工标准的一定比例一次性发给生活补助费;失业后不能得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免费培训等无偿服务。二是农民工经商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城镇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经营享受的免缴三年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民无法享受。三是农民参与用工单位社会事务和参与工会、职代会少,无代言人。

(五)关于社会保障权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非农民身份的城镇居民或者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农民缺少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民治病养老。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方式正在受到挑战,如果社会保障制度迟迟不能建立,一旦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特困户救济金没有来源和渠道,应救未救现象比较突出,农民贫困援助没有保障。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依法调整资源配置

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上,几乎都经历过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历史阶段。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到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个国家资源,尤其是经济资源调整的过程,是资源向农业倾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民地位开始下降。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工业品价格高,农民处于被掠夺地位。1933年,席卷美国的空前的经济危机首先冲击了农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给农业造成了空前破坏:农场因无力偿还贷款而丧失抵押财产;农业经营者1932年的纯收入仅为1929年的1/3;农产品价格下降50%,而农民需要购买的商品价格仅下降32%。为了恢复农产品购买力,实现农业和工业、农业人员和非农业人员交换关系的平等,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了农产品销售补贴和缩减面积补贴。该法的实施,使农场收入明显增加。1935年农场收入比1932年提高了50%,补贴占到了1933—1935年农场平均现金收入比1932年增加部分的25%。此后,通过农业销售协议法、土地银行法以及每隔五年修改一次的农业法,将政府支持扩大到农业保险和灾害救济、农业资源保护、农产品出口、农业科研与推广和乡村发展等众多领域,从而确保了美国农业的长盛不衰,促进了美国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日本明治维新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采取了牺牲农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近代资本主义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农业衰退带来的粮食危机。为此,从1946年开始,日本政府即在美国占领当局的直接干预下,进行了全面的农地改革,废除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自耕农的土地个人所有制。同时,采取了一些其他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农业的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主要有农村劳动力过剩,经营规模狭小(70%的农户耕地面积不足1公顷),土地制度呆板,产业结构失调(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稻米又占种植业产值的59%),农民收入过低(1960年农民户均收入比1950年提高93%,而同期城市居民收入提高了1.47倍)。

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制定了农林中央金库法、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农业基本法等。根据上述法律,日本向农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其中农业基本法确立的目标是:克服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限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务农人员收入,使其生活达到其他产业人员水平。

日本60年代进入“基本法农政”时期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倍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农业总产值比1955年增长了6倍,食用农产品的综合自给率一直保持70%以上;农民收入急剧增加,农民收入水平超过城市职工家庭,1985年,农民平均收入比城市职工高15%;农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战前和战后,日本农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手工、畜力耕作阶段,但农业基本法实施后,日本专门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跃居发达国家前列。“基本法农政”时期,实际上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农业现代化时期,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日本的农业现代已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水平已赶上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

法国、德国、韩国等国为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都采取了相同或类似的措施。

三、调整我国现行政策法律的若干建议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调整现行政策和法律涉及内容复杂,涉及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阶层利益均衡的关系,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全面调整,必须统筹考虑,根据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逐步进行。

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确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由政府承担;同时取消农业税,改征农民收入所得税和产品流转税;取消《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和《防洪法》关于农民承担费用和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的规定。

二要修改《土地管理法》,严格限制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征用和征购制度,对不属于公益性用地,按市场价格采用征购方式购买农村土地;提高公益事业用地征地补偿标准,提倡多种方式安置补偿;完善行政救济措施,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要修改现行义务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补助制度,使农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要修改户口登记条例,改革户籍制度,将按身份享有的经济社会权利改为按职业享有。

第5篇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城乡规划统筹机制,这些经验对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苏州农村过去30多年的变化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三大突破”,即上世纪80年代初全面实行家庭承包制、9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面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苏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次历史性的跨越”,即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开发区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了农村城镇化步伐;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时期,是苏州农业现代化推进力度最大的时期,是苏州农村变化最快的时期,是苏州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苏州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等,更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建立起城乡一体制度框架,加快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正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城乡平等”的发展新格局。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农业深度开发,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苏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二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把鼓励农民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昆山市实施的“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农村“三大保障”全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大保障体系,对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苏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正在推进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逐步接轨。吴中区将失地失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昆山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城乡一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常熟市逐步将农村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苏州正在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运行步伐。这些探索在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四是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农村制度创新,赋予“苏南模式”新的内涵。苏州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三大合作”形成气候,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苏州注重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了“三农”,农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是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苏州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实践证明,县级统筹已成为苏州城乡统筹的主要形式和主体力量。在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中,镇级财政占有半壁江山,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统筹功能也日益增大。

六是建立城乡规划统筹机制。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一代人造房几代人住,而我们往往是一代人造几次房。这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又有建设理念的问题,还有规划与建设相脱节的问题。苏州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把城市各项专业规划向农村延伸,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使全市呈现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新格局。

第6篇

信息鸿沟是重大障碍

首先,信息鸿沟导致城乡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增收的困难。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市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受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素质等限制,信息化的各项指数几乎为零,特别是网络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非常低下,农村绝大部分干部群众不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联网,在县、乡、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是空白。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卖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以及民工潮流动的无序性,都是信息鸿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真实映射。

其次,信息鸿沟导致城乡资源配置权差异,造成农村发展日趋边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流向利润高的地方。城乡信息鸿沟的存在势必导致资金、人才、技术、物质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农业、农村日益边缘化,最终导致城乡互动发展能力不足。

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

联系农村研究城市、联系城市研究农村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城乡的协调互动和城乡的一体化互动。信息化对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乡的协调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促进以城带乡战略、以乡促城战略实施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是增强城市辐射力的有效手段。高速便捷的信息网络能突破地域限制,使城市的各种技术、服务等资源快速、有效地从城市传向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二是信息化为以乡促城提供推动力量。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复兴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从城乡的一体化互动角度看,信息化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和行政服务环境一体化改进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把越来越多的城乡生产、经营活动纳入了全球经济中,形成了一个以信息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城乡统一的全球大市场。二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能促进城乡政府与民间的一体化沟通,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

提高和增强信息意识是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跨越信息鸿沟要从跨越理解的鸿沟开始。尽快提高和增强人们的信息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适当的宣传激励机制,普及信息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信息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要选用相当数量的、有时代意识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领导干部信息意识强,城乡统筹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加快。

第7篇

要]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财政角度看,我国政府财政政策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应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使农民以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关 键 词]城乡统筹;公共产品;社会保障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在《甘肃科技》2006年4期撰文谈了一些看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应该有纳税义务。所以从长远考虑,还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这可以从制度上保证不再开征专门面向农业、农民的税收,消除“搭车收费”的可能,从根本上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形成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长效机制,这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笔者认为统一城乡税制可分长期和近期两步走。

从近期来看,要围绕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再开征面向农民的特定税种,抓紧研究完善有关财税政策,为最终统一城乡税制创造条件。

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将农民纳入国家整体的、统一的税收体系中,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税收制度。当然,由于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农业都具有弱质性,即使统一城乡税制后也要在具体税收政策上体现对农民和农业的优惠照顾。具体来说,税制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将农产品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开征增值税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等,一般都将农产品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1].我们在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的同时,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征收增值税。具体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对农产品适用较低税率。但我国现阶段对农产品征收增值税的时机还不太成熟,还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考虑其改革的步伐。

2、统筹城乡所得税制

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一是对公司型的农场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依据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征收个人所得税。将个人所得税改为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实行夫妇联合申报,综合考虑收入情况。但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户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又大都没有计账的习惯,如果对农民开征所得税,确实存在计税所得难于确定、征管困难、税收成本高等问题。国外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是采取农业标准课税法,即以确定的标准农业所得作为基准,结合土地面积情况计算农民的农业所得,作为课税的依据。由于个人所得税设置了免征额,这样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将绝大多数农民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

3、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地产税制

改革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建立完善的房地产税制。一是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合并为房地产税;二是扩大征税范围,将单位和个人的房产不分生产经营还是自用、不分坐落城镇还是农村,全部纳入征税范围,实现宽税基的广泛征收,更好地发挥房地产税的调节作用;三是对负担房地产税有困难的城市低收入者、下岗职工、贫困农民、孤寡老人和遭受天灾人祸的纳税人等给予税收减免,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四是规范计税依据,合理设计税率,根据征税对象分别设计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两个税目,在税率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城乡居民的承受能力,切实保证减轻农民的实际负担,不增加或少增加城镇居民的负担,实行轻税政策。

4、调整消费税征税项目

将原来征收农业特产税的烟叶改征消费税,通过税收调节来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烟叶改征消费税后,因农业特产税属地方收入,消费税属中央收入,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因税种变化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问题。同时相应制定对农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统一的税制下,各国出于保护农业的考虑,都在税率和抵免等方面对农民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不应把从农业中征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在税收政策上对农民应该有所倾斜。

二、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存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城乡差距的扩大,集中体现在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上存在着的不公平。解决这一矛盾,是政府的职责,需要调整政策,重建制度。

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应坚持城乡平等的非歧视原则,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应该是公平享受国民待遇的农民。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分城乡都要由政府提供。财政对农业、农村支出比例的提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农业、农村发展了,全社会受益、全体国民受益,不能片面认为这是对农民的恩赐和特殊照顾。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是偿还历史的欠账。

但现实中我国的财政制度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好:具有较高收入的城市居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电力、自来水、通讯、道路等公共设施,享受的义务教育,享受着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而低收入的农民由于基层政府无力提供公共产品,只能是修路农民集资、拉电农民掏钱、义务教育也是自己掏钱,更无权享受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使资金从财政渠道不断向城市集中。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 3.22[3].农业效益差,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

具体就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来讲,一是要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政府应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地位,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职责权限。二是各级政府都应建立起相应的负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组织,负责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信息,并对供需信息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划。

三、促使农民以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都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近几年学术界比较关注的是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把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了城市,在城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分配给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农村比例严重偏低。农村社会保障主要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

笔者认为在农村推广社会保障是应该分层次、分步骤进行,不能盲目冒进。当前首先考虑的应当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国家已经从宏观上控制用地规模,但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被征用土地及被征地农民的数量依然呈刚性增长趋势。失地农民无疑成了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就整个社会而言,丧失保障的群体是对整个社会安定威胁最大的群体。我们可以先通过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为契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农村整体社保的方法,从而为日后的城乡社保大统筹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缓解当地政府一次性支付补助费的资金压力;同时地农民的社保问题逐步解?Q后,将壮大社会保障资金的实力,缓解城镇养老保险因隐性债务而负担沉重的问?,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保障全民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失地农民需要解决养老保险、生活、就业、医疗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养老问题尤为突出迫切。有调查资料表明,目前被征地农民50岁以上人员的比例大约占30%,16岁至50岁青壮年人员的比例约占50%[4],50岁以上群体现在正处于农村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又即将步入老龄,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就业和创业的可能性很小,养老问题最为迫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可解决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而且极大减轻了青壮年农民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在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再考虑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职工一样的住房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基本社会保障,消除农民工进城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通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的基本社保功能,促使农民以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

[参考文献]

[1]何得辉 农业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J] 世界农业,2004,(2)

[2]王焕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镇政权[J] 湖南社会科学,2005,(4)

第8篇

[关键词]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思路总体定位

1城镇建设基本特征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北麓,地处福州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与福州市科技城毗邻,是省会中心城市的后花园。2010年全县人口36.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约48.0亿,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37%,城镇具有如下特征:

1.1 县域经济具有一定规模,城镇发展处于加速时期

永泰县与福州市其他7个县(市)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OP居偏后位置,三产顺序为三、一、二,其中:第一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中居于领先位置,第二、三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居于偏后位置,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力度尚待提升。

1.2 资源独特,交通便捷

永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水利、地热和林果等资源。永泰县是福建省12个旅游重点县之一,境内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现拥有青云山、天门山、赤壁、方广岩、姬岩、名山室、百高等十几个风景名胜区,年客流容量超百万人次;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支流,横贯永泰境内,全长234km,流域面积4843km2,常年平均经流量45亿m³;福州市是全国温泉之都,永泰又是福州市重点温泉县,境内有丰富温泉带,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永泰县林果资源丰富,是福建省36个林业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李乡”称号。

随着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公路及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永泰与福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真正使永泰融入“福州市半小时经济圈”。

1.3 县域城镇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张

永泰县辖有21个乡镇,城镇布局主要依托交通干线分布,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具有一定等级规模的城镇空间布局。

1.4 县城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南拓展和向东延伸

近几年,永泰县城镇建设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城的城市建设用地由2000年的3.9²扩展到2010年的5.5²,城区建设由过去单一的老城区内的控潜与改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跨江向南拓展、沿交通发展轴向东延伸。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比较薄弱,城镇总体定位尚待明确

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在城镇总体定位上存在性质雷同、特色不突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

2.2 城镇空间布局尚待加强

城镇呈现均衡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没有明确重点建设地区和建设重点,缺乏发展极核,在建制镇中除县城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其余人口规模均在1万人以下。

2.3 县城功能和自身带动力尚待提升

由于县城建设缺乏有效的空间拓展,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加上自身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受限,对吸引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不足,造成集聚能力不强,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3规划思路

3.1 以科学发展观视阈思考城市规划

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片面强调数量扩张,忽视内涵的提高,应把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统一考虑,把城镇发展优势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一致起来。

3.2 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内涵

应按“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要求,对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民生工程纳入规划;加强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研究,为居民提供安全居所;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元素及地域文化特征,打造活力生态宜居城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3 以统筹城乡协调区域为重点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县域中心的地位作用,增强县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大城关,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4统筹永泰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永泰县城总体定位

从永泰县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及上位规划职能分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保障、青山绿水生态区、县域中心、全县旅游服务基地和山水城市”等是永泰县城基本职能。规划通过以上对永泰县城主要基本职能的演变趋势分析,遵循在城市性质中淡化产业的具体描述,强调区域地位和作用,综合确定永泰县城的城市定位为“县域中心,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4.2 整合县域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重点加强县域建设,形成更强吸引力与辐射力;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葛岭镇、梧桐镇、嵩口镇和大洋镇等4个城镇重点发展,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干线,形成区域城镇发展重点轴。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二轴四重点”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心”为县城;“二轴”为大樟溪的沿线发展主轴和县城到大洋镇的发展次轴;“四重点”分别为葛岭、嵩口、大洋和梧桐镇。

4.3构建“做强一圈、做大一线、做活一片”的空间发展格局

“做强一圈”:以县城为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提升经济竞争力,建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和永泰经济核心区。

“做大一线”:大樟溪沿线乡镇,以向莆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建成为契机,加快培育发展交通主干线新兴增长点,做大大樟溪沿线绿色经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做活一片”:中高山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畜牧、林业、水果、茶叶、蔬菜等绿色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建成农产品基地中心区和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屏障。

4.4 完善县城功能,提高核心辐射带动力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改造和保护,积极拓展新区建设,提升县城的居住品质,增强辐射带动力。应重点加强县城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新区建设,加速以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发挥其承接上一级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和对县域经济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成为福州市青山绿水生态区。

4.5 突出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

4.5.1 传承历史文脉

永泰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本土生活,唐代建县城设永泰县,镇址大樟。现拥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8处,城区内还分布着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坊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和发展永泰特色的前提。

4.5.2 保护特有的生态环境

永泰是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后花园,既是福州市民游玩、休闲之地,也是福州市域生态敏感区。境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县级风景名胜区5处;境内溪河纵横交错,大樟溪、地热资源等特有生态环境是永泰本底,是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基础,应充分加以保护和开发。

5结束语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条件分析和发展要素的整合与提升,目的在于优化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强化核心带动辐射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 城市规划,2004,(1):8-16.

第9篇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区县前列,已具备实施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条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市委关于*要继续当好全省排头兵、力争进入全国先进区县行列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根据我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化为方向,以建设实力最强、环境最美、特色最鲜明、人们最向往的城市新区为目标,坚持一个“大统筹”,实现“五个一体化”(一个大统筹,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统筹;“五个一体化”,即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和发展成果共享的样板区。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到20*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城市形态得到新提升。继续深化景观街区建设工作,高标准建设好城市新建区,使我区城市建成区由目前65平方公里扩展到*0平方公里左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步伐;实现城市管网到达的地区农村与城市给排水系统对接;实现村村通公交,视讯网络全覆盖。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完成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改革工作;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加快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农村撤村建社区工作,初步形成农民变居民、村民变股民、农村变社区、旧村变新城的体制机制。

——公共服务取得新进展。结合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工作及时跟进,基本做到城乡社会保障同质同权;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管理实现新延伸。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城市标准逐步配备农村环卫设施和保洁人员,并将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全覆盖。

——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意见》,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产、三产的就业率,增加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1、加快建立城乡统筹规划新格局。按照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加紧编制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2009年完成全区所有村级建设规划。

2、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项目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引导生态旅游、城市休闲、都市农业等产业向我区东部地区加快聚集。围绕建设全国闻名、西部唯一的城市生态品牌,做好万亩都市森林这篇大文章,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在丈八东路以南、西部大道以北,长安南路以西、西沣路以东范围内及丈八、鱼化部分地区,以子午大道、朱雀路延伸段及丈八北路为轴线,加快编制以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物流业为重点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板块。加快鱼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有效整合全区工业资源,承接高新区产业链延伸,形成与高新区融合发展的集群优势。坚持生态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做精做强苗木花卉产业,把我区建成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和生态品牌集中的聚集地。

3、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小寨商圈规划范围内所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青龙寺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契机,加快*路以东、经七路以西,二环路以南、西影路以北范围内5个村的改造步伐,建立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商住并重、集中新建的改造新模式。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总数达到50个。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集中建设。将农民住房纳入城市房屋管理体系,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村民住宅建设,集中兴建住宅小区。

4、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全区统一的土地流转平台,倡导打破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用地整理工作,提高集体土地的集约利用率;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平衡、调剂的有效办法,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二)加快推进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

5、加大城乡路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并网,城乡共享。三年内,完成对穿越农村地区的子午大道、公园南路、电子正街延伸段、朱雀大街延伸段配套管网建设,争取把雁翔路、雁环路、富裕路、长鸣路延伸段等纳入市政道路改造。配合“三区”完成东月路、西影路延伸段、科技二路、科技四路、西沣路等道路的改造建设,加快与农村主要道路的对接。加强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每年选择*条左右农村道路,实施“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逐步提高养护标准,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行政许可、线路经营权拍卖、市场准入等手段,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村村通公交。

6、加强农村饮排水设施建设。按照“有条件即对接”的原则,通过三年努力,使城市管网延伸到的农村实现和城市管网全面对接。2009年,实现我区农村居民饮水全部达标,重点解决一批农村排水问题。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7、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20*年以前,完成全区34个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农村幼儿入园率达到城市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1︰1,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到*0%。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城乡教师定期轮岗、名师支教等办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8、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加强农村医生医务培训,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20*年前,配齐所有村级卫生室的医疗器械,使农村甲级卫生室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

9、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政府加大投入、吸引社团赞助、社区与农村文化结亲活动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全部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有体育健身场所、有百姓书社、有网络宽带。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注重教育引导农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他们尽快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将全区农业人口纳入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民小额担保贷款和就业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发挥我区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免费培训农民1.2万人,三年内使80%的适龄劳动力参加1-2项免费技能培训。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民就业相结合,完善区街村劳务输出和就业三级服务网络,每年帮助7000名以上的农民实现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与城市基本持平,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年,将土地被征用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户供养标准,探索建立优抚和五保户供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五)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2、加快撤村建社区工作步伐。在实现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撤村建社区的各项工作。建立以清产核资、股份量化、分配到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加快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为撤村建社区工作创造体制前提。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整村合并、就近并入等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力争到20*年,40%以上的农村完成社区组建工作任务。

13、积极推进市容管理城乡全覆盖。本着城乡市容管理标准一致的原则,2009年,三环以内50%的村庄,20*年三环内所有村庄,20*年所有村庄,全部纳入城市市容管理轨道。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道路保洁人员的配备到位,并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公厕;村容村貌管理、清扫保洁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用3年时间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达到城市标准。

14、积极推进城管执法城乡全覆盖。积极拓宽城管执法的工作范围,重点整治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两侧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渣土等问题,基本实现城管执法对农村管理全覆盖。

15、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以技防设施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网络,实现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均等化。加强农村治安问题突出区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降低发案率,提高城乡居民安全感。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

16、组建工作机构。成立*区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办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