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时间:2024-02-24 09:43:25

导语:在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牧式教育;品质追求;教育主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号】1005-6009(2017)18-0054-02

【作者简介】陆启威,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教科员,高级教师。

牧式教育是扎根于基础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在长期教改实验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积极的教育生态和教学行为。牧式教育最初由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孙永明校长提出,并在无锡市教科院专家组的充分论证和智力支持下试点推行。目前,牧式教育正处于深入的实施和探索阶段,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样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牧式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独特优势。

一、什么叫牧式教育?

牧式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这种教育思想的特质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教育考量和价值追求?这是接触和研究牧式教育时必须先弄清楚的问题,也是考量牧式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其实,认识和理解牧式教育并不难,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这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完全得益于牧场上放牧场景的启示和思考,也就是说,牧式教育是从牧民的放牧活动中汲取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将这些经验和做法结合教育学进行了审视和思考,最终形成了可用于教育教学上的思想观念,并运用这一理念进行创新实践。从这一点上看,牧式教育似乎与新课改理念及主体性教学并无二致。但是,牧式教育推行开放性学习是基于一定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牧”。“牧”就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组织系统,学生在这个组织系统内进行有规则的学习和生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牧式教育的品质诉求。在尊重个体需求、突出个性发展的同时,牧式教育更注重生命集体或共同体建设,它坚持集体智育背景下的个体发展原则,特别关注集体智育文化的打造,主张个体生命在集体智育下发展,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场域,力求为每一位学生培植一块蓬勃发展的教育生态。

二、牧式教育的逻辑原点在哪里?

牧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和价值,必须要找到它的发展原点,也就是牧式教育提出的最初动因。首先,牧式教育的提出得益于牧场上“放养”的启发。草原上的“放牧”是一种放养,它与圈养是根本对立的。放养给每一头牲口充分自由的时空,让每一头牲口都能够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自行活动、自我选择、自取所需。这给牧式教育的启示是,教学上教师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里永葆学习的本色和积极探究的欲望。其次,牧式教育学习和借鉴了“牧场”上的“场域规则”,即牧式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这种生态的重要保证就是“规则”。放养不是牧民信马由缰撒手不管,更不是一味地由着牲口的性子来,否则牧场就会变得混乱无序。牧场是一个有规则的生态场,只有每一头牲口都遵守牧场的规则,牧场才可能是和谐的、可再生的。同样,牧式教育需要建立自己的规则系统,并用规则系统构建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在牧式教育的共同体中,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遵守集体规则,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是集体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牧式教育汲取了牧民们放牧过程中的“全纳教育”思想。牧民们放牧牲口,他们讲究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不会让任何一头牲口掉队,而且每一头牲口都会生长得身形矫健、体格强壮。牧式教育也应坚持全面育人的观念,努力探索和寻求“全纳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办法,悉心关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力争把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三、牧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建构主义理论。牧式教育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个性化生长。它推行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建构,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自我尝试和探究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在实践操作上,牧式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性研究和开放式学习,教师只需提供学习场所和必要的学习资源,一切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都由学生自行决定和处理。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结合现有学习情景,依靠自身的经验与环境对话,并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

2.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质,都有走向幸福的可能。它致力于研究和发现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力争以各种积极的干预手段去唤醒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积极品质,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积极的心理活动进行学习和各种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与此相应的是,牧式教育首先从理论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都有积极向上的主观要求和心理需求,也都有与人为善、追求美好的品质,都有独立自主和与人交往的愿望,都有自我改进和渴望集体生活的诉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永葆美好的期待,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干预下求真向善、突破自我、主动发展,这是牧式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四、牧式教育有哪些基本主张?

1.给学习的基本条件,不给直接的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和探究,需要一定的资源和条件,但高明的教师不是把这些学习资源和条件直接摊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淘取”和选择。教师最多提供一些获取资源的途径和办法,绝不会让学生信手拈来。因为,资源的获取有时比应用资源更困难,也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给探究的不同视角,不给具体的解题思路。学生解决某个问题时难免会有困顿和疑惑,这时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给予的最好帮助是点拨,而非求解;是方向,而非思路。也就是说,教师给予的只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把学生从“死角”里拉出来,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至于究竟怎么解决问题,具体的探究过程和解题思路都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2篇

 

课堂教学是教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出教员自身素质的好坏,以及知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接受和深刻理解。因此,作为一名教员,尤其是立志为军队服务的教员,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员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呢?透彻地学习和理解教育理论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教育理论的特性决定其成为指导教学的关键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教育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第一,教育理论具有完整性。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必定是通过概念、判断或命题等基本的思维形式来构成的,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命题,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描述,即使是系统的,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教育现象陈述。

 

第二,教育理论具有严谨性。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论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抽象的反映。

 

第三,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单个教育概念或教育命题,不借助于一定逻辑形式,不构成一定的系统性,也不能构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现象和事实的概括反映,那也许只是一种零散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

 

因此,教育理论的完整、严谨性和系统性,使其涵盖了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并体现出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这些特性决定其成为指导和保障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

 

二、军校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教员深入掌握教育理论

 

军校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本途径,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部队的职能。军校教育的本质就是有目的地促进学员素质全面发展,以适应战争和军队建设需要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都决定了军校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第一,军校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军校教育是依托国民教育的特殊教育,它与国民教育密不可分;军校教育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军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军校学员的理论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军校教育涵盖了各类系统知识,它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军事科学相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同时,军校教育还应该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的个人需求,它是适应军官职务晋升、知识更新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

 

第二,军校教育有其自身规律。首先,军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军队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光荣集体,因此军人的知识构成一定要与当先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服务祖国、服务社会;其次,军校教育必须与军队建设和战争需要相适应。作为军队就要做好时刻为祖国战斗奉献的准备,因此军队院校的发展方向、办学方针和人才结构都是以军队建设需要为依据的;第三,军校教育必须促进学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每个军校学员都是为部队服务的一份子,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部队的悉心栽培,因此军校教育要遵循学员身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内容,促进学员素质全面提高。

 

可见,军校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要求教员深入全面地掌握教育理论,只有在理解理论的前提下,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理论,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灵活运用教育理论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要想灵活运用教育理论,必须以贯彻军校素质教育为主旨,努力增强创新意识,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全面地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地贯彻实施教育理论,都是为了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教育理论,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一,要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军校教育要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由于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强调学员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因而需要教员从强调“教”到更强调“导”,让学员参与分析、思考,使学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能够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整合教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理论勇气,更需要实践勇气。作为军队院校教员只有在观念上不断与时俱进,在观念上不断自觉接受最新的教育理论,才能自觉拓展思想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第二,要突出时代要求,在内容上创新。以军队信息化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牵引,综合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上:一要突出基础化,注重学员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二要突出综合化,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三要注重国际化,使其了解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四要突出动态化,紧贴时代特点和要求,丰富教育内容,积极引入最新教育理论成果和部队的最新战略要求,准确把握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引导部队教育工作的导向性内容,使教学内容能满足学员的思想需求,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官兵,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塑造官兵,用最新的教学内容培育官兵,全面提高军校学员的理论素质,充分发挥学员的奋斗精神。

 

第三,要紧密结合实际,在方法上创新。军校教育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抛弃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以求教学工作的最佳效果。要着眼于官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状况,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越要突出部队官兵的层次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落实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只有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以官兵切身需要为导向,才能保证教育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自如地运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得以显现。教学工作是院校的中心和核心工作,推进现代化教学以及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是院校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新军革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的时代,我们应与时俱进,真正做到创新适应信息化军队建设需求的现代化教学,为部队加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第3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等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回答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的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观念等根本性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任职教育的着眼点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也决定任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也必须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任职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我院转型任职教育后,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初级指挥班培训时间短的实际情况,按照“能力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岗位任职能力作为主线,采取“按模块组织内容,以专题方式教学”的设计思路,构建起了以“天”为单位的“专题式”教学体系。《军队指挥基础理论》是该教学体系中的任职基础课程,时间为3天。相比以往学历教育“学科型”课程相比,这种“专题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对象即将担任的部队任职岗位为着眼点,以需要解决的岗位任职问题为中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学什么知识,需要解决什么能力就解决什么能力,不追求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本课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什么是指挥?装备指挥、后勤指挥和作战指挥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运用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怎样建设指挥系统?指挥活动的程序、手段有哪些?如何组织指挥训练等等。

2.在教学内容上要拓宽基础,削枝强干,学科交叉,能吸收2~3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主干学科服务,反映出专题教学学科交叉融合和强化应用的目的。如本课程是机务指挥、场站指挥和雷达指挥三个指挥专业的任职基础课,为突出应用的目的,在《军队指挥基础理论》基本教材的基础上,还应充实《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作战指挥学》等3个分支学科知识。

3.在教学模式上要围绕解决任职问题,要采取精讲知识点,并运用案例式、研究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法,把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性调动起来,主体性体现出来,达到锻炼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选“点”建“框”,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军队指挥基础理论》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紧紧扭住岗位任职需要,加强了对三个初级指挥专业具有针对性和明确岗位指向性内容的设计。

1.通晓相关学科知识,是整合教学内容的前提

《军队指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面对3个初级指挥专业的学员,教学内容涉及到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和作战指挥学相关知识。同时作为任职基础课程,还必须考虑和专业教学搞好衔接,才能达到奠定基础,服务专业的目的。因此,教员还要了解三个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增强所选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员不但要系统学习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和作战指挥学三本教材,而且还要熟悉《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航空兵后勤组织指挥》等相关专业教材,做到 “要给学员一杯水,教员要有一桶水”,才能为科学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2.归并学科,选择知识点,构建教学框架

经过对涉及军队指挥学及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作战指挥学等4本教材的精心研究,本课程整合出了3部分17个知识点,构建起了全新的教学内容框架。具体包括:

第一专题 指挥基本理论:指挥概述、指挥特点、指挥规律、指挥原理;

第二专题 指挥系统理论:指挥系统、指挥员、指挥机关、指挥机构、指挥手段、指挥体制、指挥关系、指挥环境;

第三专题 指挥活动理论:指挥活动、指挥方式、指挥对抗、指挥艺术、指挥训练。

3.精选内容,剔旧增新,填充知识点

在各知识点具体教学内容选取上,一是注重体现任职基础教学的综合型价值观,努力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增强综合内容的比例。同时,为了突出应用性,在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指挥系统和指挥活动等知识点上保持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实现综合化和专业化的辩证统一。如:讲指挥规律时,既讲作战指挥规律,又讲装备指挥规律和后勤指挥规律,这样使3个指挥专业的学员都觉得所学的知识与己有关,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二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需求,在知识点上突出最有用、最必要、最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大胆淘汰了指挥史、指挥学科体系等经典性的内容,充实完善了指挥系统和指挥活动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三、“讲、练、考” 联动,着力构建“双主”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以后,要达到以解决任职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就必须改革原来以教员为主导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因为专题教学以“天”为单位,教员不可能讲一天,学员也不可能听一天。本专题作了以下尝试:

1.破除“满堂灌”模式,实行 “讲、练、考”联动

所谓“讲、练、考”联动,指的是整个教学进程。首先,以任职指挥问题为中心,精“讲”每一个知识点;随后,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法、学术研究法、问题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法,让学员应用每个知识点解决现实指挥问题,达到运用理论“练”能力的目的;然后,在每天教学内容结束后给出阶段性的讨论考核题,第二天以提问问题的方式“考”学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作为平时的考核评价;最后,把争论比较大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归纳为综合性研究题,交给学员去进一步研究,作为课终性考核评价。这样,教员和学员在以“天”为单位的教学时间内,不拘泥于时间限制,边讲边练,边练边考,以提高学员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把主要知识点和任职问题相结合,教、学、考联动,打破了学历教育按部就班,在“讲”上满堂灌,在“练”上布置课后作业,在“考”上采取试卷考试的固有模式,解决了专题教学“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的问题。

2.改变“教为主导”模式,推行“双主”教学

所谓“双主”教学模式,就是在“讲、练、考”联动教学中,教员和学员成为教学平等的主体,教员既发挥教的主动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员学的主体作用,教员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员从知识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索者,通过案例分析、学术研究、问题讨论等方式结合岗位实际让学员利用知识点更多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指挥理论与学员切身的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实行“讲、练、考”和“双主”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实行“讲、练、考”和“双主”互动教学,要求教员必须熟悉任职岗位,才能保证交流时不说外行话。因此,教员的任职经历应丰富,如果没有部队经历,就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了解部队,比如通读有关专业书籍、找学员座谈了解情况、研究有关专业书籍和论文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对部队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具备把握课堂进程和主导研究问题的信心。另外,要使学员积极发言,交流互动,就要平等的对待学员,创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员了解课程的情况,一上课就应该介绍课程标准,不仅要让教员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个专题,目的是培养学员那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员了解为什么上这个专题,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以达到教学认同。其次,在讲、练、考过程中,教员应始终对学员报以微笑,称呼他们的部队职务,这样一方面使学员时刻觉得是处于岗位职责去解决有关任职问题,另一方面,学员受到尊重,也愿意和教员进行交流。只有这样,从培养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入手,专题教学才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将知识、方法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的重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评估;理论基础;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81-03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理论基础比较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指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也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做正在发展中的人,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通过有效的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完整的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其国家政治目标,这一目标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国外的学校非常多元化,学生的文化背景、都存在着不同,不能用某一种方式去笼统的概括,所以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国外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国际教育。

(二)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导思想的比较

1.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共性。统治阶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式。科技发展为国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是功不可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手段的现代化,不是对高科技的简单照搬,而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的过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2.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差异。西方国家中,宗教教育是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明显的宗教性。对于大多西方人来说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参加宗教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但在中国,多民族多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宗教教育在中国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宗教世界观与科学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国外注重渗透式教育,而中国则偏向灌输式教育。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同时存在,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渗透式教育是建立在其社会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对个体的教育,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宽松的教育气氛,实行弹性管理。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更强调系统性、理论性的灌输和规范,强调政治性,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或者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理论,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国外德育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中国则相对单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较为深入,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各异,选择、使用的方法多样化。中国则处在研究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主要利用专门的途径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评估的参考因素还有待完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比较的结论。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因为有相同的教育目的所以存在着共性,都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推行的,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起到巨大的作用,很多方法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补充,进而各自完善。又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因指导思想的指向有同有异,导致在评估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实施等方面也有同有异。

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状况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发展几十年,其中较为权威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指标体系构成这一说法,指出评估体系应该被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评估指标;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评估指标;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指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各个主体,为了实现某项价值判断而组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由评估领导决策机构统领的,由评估管理组织和操作组织具体运作评估活动的系统组织。有调控性、规范性、分权性和复杂性四个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评估目标,根据评估原则选定有利于协调各种评估力量和工作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操作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分析法。第二,比较法。第三,效益评定法。第四,接受程度评定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核心,具有导向作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内在含义是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整体特征状态的一种形式,是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时依据的标准,遵循一定的价值和目标。但是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目标我们无法进行直接的判断和分析,这就需要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这种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而这些指标的集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不足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有待拓宽。明确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高校学生越来越被外界新的因素所影响,生活方式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停留原地,把教育的内容静止在课本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也应相应发生转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性质有待明确。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是以行政为主还是以道德为主,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内容和德育评估的内容发生了重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重点应该突出政治的层面,而德育评估的重点则在于道德。两者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所以如何将二者区别开,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内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待科学化。方法是实现目标所必须的途径,越科学的方法越可以让评估的过程合理化。在当前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实践中,很多地方和高校只是在运用查阅文件等传统的评估方式。当然传统的评估方式有其优势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本来固有的方法就显得不够“与时俱进”。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效益的研究有待加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的价值是什么,是关系到评估存在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也是评估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评估价值是众多学者和专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如何让切实的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巨大工程,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少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约束和督导作用。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环节。中国一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明确和规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走形式不落实,说的比做的多,其效果怎样,只有在评估中经过实地调研才能准确把握。所以要定期的考核评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近几年中国高校采取了专项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客观准确的了解各方面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确的列为目标之一,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树立立体的教育观念,全方位的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客观的依据。如何评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效果是一个难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衡量和判断,不断的加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等决策活动,都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估。如果没有这种方向性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极易受到影响。通过评估所获得的信息最客观,所作出的分析判断也最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在此基础上的决策也最有针对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会带来经济效应。对于部分领导来说不能带来政治绩效,所以存在一定的应付态度。但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如何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真正贯彻落实到大学生当中,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最有力的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几条措施

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反映的是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要通过多次的评估活动对比之后才能得到反映,所以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其关键环节就是将教育目标层层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完备的目标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新目标,就是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自身的质量和效力进行设立,通过新目标的设立便于人们通过对照评估目标,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与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差距,能够检验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2.运用现代的先进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过于传统,有些甚至只是形式工程,很少用到现代化的评估手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仅需要重视原始材料的收集检查,还要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其中。当前客观现状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估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增强评估效果的目的。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帮助高校落实评估过程,不流于表面,方便管理。

3.在方法研究上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强调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统一,就是要求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评估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优缺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强调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纯粹运用定量评估方法的评估范围很少,大多时候是通过定量评估的方法来评估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因为掺杂了人的复杂思想所以有一定的观念性,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也就无法通过单纯的定量评估来获得结果。所以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以孤立任何一方而单独评估。

4.建立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是指评估行为的实施者由不同的评估主体评估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过去的评估主体通常是教育行政部门,但是随着教育客体的多样化发展,评估主体也应随之丰富起来,主体不应当只限于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中间力量。为了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应加强评估主体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评估主体制度,结束评估过程以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政府机构和高校,以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杨.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评估方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 王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

[3] 陈炳,姚会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4] 蔡海生,邱隆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

[5] 郭政,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5).

[6] 邱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 赵立群.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比较[D].上海:复旦大学,2008.

[8] 韦诸霞.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9) .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YANG Qian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09,China)

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拙知识和墓本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拙教育要有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高考不能替代基拙教育质量的监浏与评价,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拙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十几年光阴,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基础教育必须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育质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所持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这种质量观的不同又决定了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应该如何定位呢?必须看到,不论教育目标有多大差异,教育价值观有何不同,都不能否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核心产出是学生。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所开展的工作、每一个教师所进行的劳动都是为了保证针对学生而存在的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因此,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于该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对于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对如何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根据这种理解,要界定基础教育质量,可能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对于教育提供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教育的成果或结果达到国家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标准的程度(包括学校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等)。

2、对于教育接受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状况,对应于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3、对于教育评价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量与评价,以及由每一个学生个体汇聚起来的每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状况的衡量与比较。这种综合测量与评价,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与全面发展的要求,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水平,而不能只是其中的某一项,比如只考量学科课程的文化书面考试成绩。

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地方的中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对其自身质量观的把握也产生了失误,并由此导致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的异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中学都热衷于以高考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办学成就。每年高考一结束,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就开始互相比较“上线率”、“升学率”,比较全省“状元”、“单科状元”、全市“状元”、全县“状元”等等,这些指标甚至决定了校领导的进退荣辱以及对教师的奖励程度。使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严重地扭曲了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干扰了中学既定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不可否认高考成绩是中学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中学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之一,间题的实质在于,它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成果,仅以这一方面的成就能够反映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吗?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真的就只有依附在高考身上才能体现吗?高考能作为对中学和教师进行管理和问责的唯一依据吗?答案自然都是否定的。

二、高考不能替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对于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当然都要通过一定的测验(也就是考试或考查)来得出结果,才能产生具体的评价标准。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考试,其特点也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同,最终也决定了评价结果的不同。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这是我国确立的一项专门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而组织的考试。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就是要把整个考生群体通过这种考试形成必需的、合理的“区分度”,也就是要人为地把考生分成为“三、六、九等”,从而适应高校招生的“分数优先、择优录取”的需求。

这种选拔性考试由于有了“区分度”的要求,对试卷的难度系数以及考生群体“及格率”就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根本无法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与水平,甚至常常会出现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达到合理的区分度,许多通过率(或者称之为及格率)高的试题就不宜采用,一般选择通过率为40%一60%之间的题目。中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些重要内容,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导致试题通过率会比较高反而难以进入高考试卷。尽管一再强调要依据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制定考试大纲和编写考试说明,命题中不能“超纲”,不要出“偏题、怪题、难题”,但是受难度系数的客观制约,不出一些“难题”是不可能的。

另外,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尽管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至今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笔试,所检测到的只不过是学生对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尽管兼顾了一些对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测。但这种检测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也就难以对一个学生群体进行全面的正确评价与比较。

高考虽然有着这些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条件下让学生自主竞争,反映出来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公平、正义”又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所以高考能够获得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再者,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来看,也还没有其它的形式可以取代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理想形式。所以,尽管高考也招致不少批评,暂时还是不能废除,仍需继续对其进行改革。

然而高考的性质、特点、作用决定了它的考试结果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无法吻合,因此绝不能让高考替代基础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三、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升学教育”既然不是基础教育办学活动的全部目的,甚至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质量观相抵触,高考由于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更不能作为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的工具,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尽快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呢?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不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始终坚持不懈地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学校的工作绩效和教师的劳动报酬与高考挂钩,但收效甚微。反而出现一种怪象,一方面是口诛笔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把追求升学率现象,把互相攀比、互相竞争的压力和苦衷都归究到高考身上,认定“高考”是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又把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奉若“神明”,恨不得把它运用到极致,让它产生最大的功效,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紧盯高考、研究高考、应对高考的机制与措施不断健全、完善,以致“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成为长盛不衰的潜在规则,教学研究演变成高考研究,教学质量检测演变成模拟高考。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基础教育尚未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伴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历史性的成果,但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教学改革的长期不稳定性。每隔几年,就推出一轮改革,往往旧的改革成果还来不及总结、稳定和延续,新一轮改革又启动了。在这种不稳定性的制约下,自然无法建立起稳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也就不可能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借用“高考成绩”这个很不合理、很不全面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比较和互相竞争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前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候了。这基于以下三点依据:

1、课程改革的规范性。我国已在实施新轮中学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改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也不仅仅是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要从以升学论英雄转到以综合素质论英雄的轨道上来。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和评价中学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它确立了一种新型的行为规范并具有法定的性质,必须坚决执行。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几个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并且对各学科内容领域都有很详细的要求,这就为建立基础教育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尽快建立自身对中学教育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就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来说,应该与高考完全不同,是一种“水平性”的考试与测量,它应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外,还要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并通过对同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的分析与评估,来检验和比较学校的工作成果,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真正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宽厚基础的教育目标。

2、高考发展态势的严峻性。就高考而言,2009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过去30年来,我国致力于分步推进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同时也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因此,在高中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得到迅速的扩大。以福建省为例,2000年全省考生9万多人,高校只能招收4万多人;而2009年考生为30.5万人,高校则招收22.18万人。同时,还有一个新情况不容忽视,即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考生数量却开始减少。根据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福建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从而也是高考考生数量的最高峰,高达32.7万人,同年招生20.13万人;2009年高考考生数在历经十几年持续抬升之后开始出现历史性的下降,比上一年减少2.2万人,但是招生数反而增加2.05万人,2009年的考生数和招生数之间只相差8万多人了。照此趋势发展,今后几年,高中毕业生数还将逐年下降,招生数和考生数将逐年持平。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对高考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否则其也就失去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改革的战略选择,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比较可行的是实行“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放开”,即把“211", "985”等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作为“精英教育”的基地,视为高端,坚持以国家统考统招为主,辅以保送生、特长生等多元化的选材形式,培养国家需要的一流的专门人才;把其他的本科高校视为“中端”,在国家有关机构的指导与规范下,由各省自行组织考试与招生,立足于培养当地社会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作为“低端”,突出其自身的技能性与实践性,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在招生上要“放开”,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都凭一张文化考试试卷来选拔,应该由高校自主招生,即由高校根据考生在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教育成绩,辅以必要的实践技能测试来选择。届时,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必定会在高考高招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显然,由这种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条件所决定,今后高考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为中学提供互相比较和评价的某种标准和条件,因此基础教育需要尽快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才能帮助推进高招改革。

第6篇

摘 要 国内外对于农民消费支出问题研究有很多,本文主要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他们研究成果的理论借鉴为农民消费支出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农民收入调查结果,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对农民消费支出问题做一个探讨,把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民对应不同的需求层次。

关键词 农民 消费支出 需求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本研究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居民不同收入层次,对辽宁省部分农民的收入消费支出情况做了入户调查,并设计了入户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中,在农户抽样上考虑尽可能覆盖全面不同收入的农户。本研究在辽宁省共调查300个农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6.7%。通过对300户农户的调查中把家庭收入分为3万元以下、3-5万元、5-10万元、10万元以上四个部分,不同收入的农户对消费支出的理解不同,需求层次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等,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等。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现在社会中大多数农民在这两个层次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吃的饱穿得暖,生活和谐是人们最基础的生存条件。在调查过程中,不同收入的农民对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差异表现不明显。社交需求包括友情、交情等,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收入四个部分对这个层次需求程度不同,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社交活动相对频繁,而家庭收入3万元以下的农户相对社交活动较少,这些社交活动中涉及的消费支出包括休闲娱乐、人情往来等。总体而言,不同家庭收入农户在这三个层次的需求中表现出的消费支出差异不是很明显,因为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消费领域仍较为狭窄,这三个层次的消费需求都是生活最基本的消费支出方面,所以为了做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继续分析其它两个需求层次。

尊重需求包括有能力、有信心的个人尊重,也包括有地位,有自信,收到别人的尊重。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家庭收入越多的农户在尊重需求方面表现的越明显,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在分配消费支出时帮助其他农户一起致富,或者购买私家车,修建更好的房屋,担任领导干部等,这类农户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收入相对较少的其它三类农户更多的消费支出表现在购买食品,家庭设备,储蓄等,其中家庭收入在5-10万元的农户倾向于追求更多的尊重,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四个部分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户中,表现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例如收入多的农户会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其它三个部分农户共同发展,各自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农村居民中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支出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层次需求,为了引导农村居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农村居民对层次需求的理解。

首先,通过政府公益性培训,引导农村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加深农村居民对需求层次的理解,让农村居民不但得到尊重需求,更要达到自我实现。

其次,企业研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可以支配的现金收入,在消费支出过程中慢慢的从低层次的需求向高层次的需求迈进。

第7篇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83-02

针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需要教学工作者首先认清楚经济法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基础作用,进而展开相应的教学组织工作,以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认识,提高相应的经济法授课质量。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符合新课改对教学工作创新进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有利于优化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工作,从而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现状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课堂中的开设,有利于完善经济法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是完善经济法教学工作的有利措施,也是从根本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有利措施[1]。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又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等。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随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逐步深入,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特点越来越凸显出来[2]。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课程属于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面对经济法课程科目繁多和重难点不同等特点,高职院校在进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基于学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实际需要等问题,教学中心和侧重点存在很大偏差,如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工作者基于对证券法的认识,在进行经济法教学工作中往往会侧重于证券法的介绍和重难点分析。经济法是一门包含经济法理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证券法等多种经济法律学科的综合知识学科,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讲解,由于教学工作者对经济法认识的片面性,对教学工作内容存在相应的盲区。

(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逐步展开,由于经济法教学工作者对经济法认识的局限性和了解程度,教学工作采用落后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经济法理论知识授课枯燥,教学质量不够理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在组织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采用听讲结合的教学方式,过多的理论理论讲解,忽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产生经济法理论基础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对经济法理论掌握不够深刻,严重影响学生对相应的经济法的认识[3]。同时,经济法教学工作者对经济法的认识不足,也是造成经济法理论基础授课不理想的客观因素。教学工作者在进行经济法理论基础知识授课时,对经济法如果停留在了解层面,缺少对经济法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入了解,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仅局限于理论基础知识讲解,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活跃教学课堂,也是影响经济法理论基础知识授课的原因,从而造成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不理想和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局面。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利用商业管理中的相关事件为背景,合理展开教学工作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4]。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是指教学工作者为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和活跃教学氛围的双重目的,针对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结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符合新课改对教育工作的创新要求,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老师的身份,而且更多地担当设计教育和指导学习方法的多重角色,从而实现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多重目的。在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首先要求教学工作者针对教学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案例和社会事件进行整体规范和教学备课工作,以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客观上对教学工作者组织课堂和施教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对学生来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在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中,针对相关理论与社会事件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案例法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下,增加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最后,有利于活跃教学氛围。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运用理论知识和社会事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讲解,这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社会事件,变抽象为具体的新型教学组织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5]。

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应用中受限因素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的受限因素:案例和知识没有有效结合和教学能力有限等。案例教学法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教学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社会事件搜索进而利用,合理进行备课工作,才能确保社会事件的运用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起到补充完善作用,如果社会事件引用不当或者与理论基础知识结合不够密切,容易造成分歧或者给学生思考造成误区的引导。这是案例法在实际的经济法授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注意。针对教学工作者教学组织能力对案例法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指教学工作者由于自身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不能对案例法在实际的教学组织工作中充分利用,对教学质量起着反作用,这点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根本原因,也是保证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起积极作用的前提。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应首先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包括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学习能力等[6]。教学工作者的能力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发挥作用程度,因此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组织能力是确保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工作者应不断加强教学理论体系学习,通过听讲专家授课和与优秀教学工作者的交流,提高教学理念,进而针对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其次教学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参观调研中的学习,进行具体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得益于建立教学法先进的教学法,最基本的是案例教学法是对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针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起到辅助和完善作用。因此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学工作者对案例教学法应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便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活跃教学课堂氛围的效果。高职院校应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相关应用,不仅局限于经济法教学工作中,以便教学工作者对案例教学法都有系统的认识,便于在教学经验交流中有效沟通教学心得,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营造教学氛围。其次,教学工作者应对案例教学法有全面的认识,认识到对基础理论的补充突完善作用,针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要适当引用案例教学法,不能过度依赖案例教学法,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利用应进行合理安排。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学工作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利用相关案例,严禁错用或者滥用案例。同时针对经济法内容,应有效结合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新媒体形象的画面展示和多媒体教学优点,应加大对多媒体的利用,注重对案例教学法的形象补充,进而达到丰富教学形式的效果。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教学氛围,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是新课改要求下对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对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学工作者应首先增加经济法理论基础的全面认识,进行教育工作的备课工作,其次运用理论知识和社会事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过理论引导,社会事件的客观阐述,进行与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交流,并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进行理论思考,促进学生与老师及学生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案例教学法是将客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社会事件影响,从而提高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丰富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工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言雅娟.高职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析[J].学周刊,2014,(10):8-9.

[2]严明婕.案例教学法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0,(10):89-91.

第9篇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战术意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内涵了解不够

 

篮球运动和篮球教学当中,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篮球战略意识和战术意识。具备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是为了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综合实力和素质。这些才是篮球运动的基本保障。由于学生在篮球运动当中,对篮球战术的意识模糊,还不够重视,所以造成他们对篮球战术意识的内涵还不能够全面认识。所以篮球效益在篮球运动当中偏低。然而作为篮球教学的教师来讲,应该首先明确篮球战术意识的具体内涵,让学生深刻了解篮球意识的内涵。学生对篮球意识的内涵掌握了,老师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做技术指导。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对篮球战术的意识不够重视,这样就引起学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模糊。甚至老师本身对篮球战术意识还存在模糊情况,直接导师学生在这方面欠缺,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2.大学生对篮球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现今,在我国高校当中,篮球专业的理论课程教授得还是比较少,还存在知识性的不足。篮球作为一门教学课程,更多的是以一门选修的课程出现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在老师的实际教学当中也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在学校里面,很多学生对篮球的专业理论课程了解得不多,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他们对这个课程认识度还存在不足。很多学生对篮球的专业课程还存在着学不学都一样的认识,认为学不学没有什么差距。对于篮球这项运动和课程,极少有学生将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以至于很多学校本身对篮球课程不重视,有很多学校的老师甚至抱有应付教授体育课的情况。抱着这样的心态进行篮球课程的教学,让战术意识在篮球当中就更难培养了。

 

3.大学生篮球运动思维落后

 

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都具备,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身体和技术的初级阶段。而在篮球比赛当中,观众更看重的是比赛的身体技术以及比赛当中的激烈程度,对战术意识并不是非常重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比赛中根据情况做出的分析和把握失去重要性。另外,在篮球比赛当中,学生也不容易把握和发现对方阵型中的战术发生什么变化。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篮球的运动思维比较落后,不够超前。对于良好的观察能力不够具备,同时也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在战术意识当中,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战术意识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所以高校在篮球教学的具体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对战术意识进行培养。

 

二、篮球体育教育中提高战术意识的途径

 

1.提高学生对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东西的时候,兴趣是昀主要的动力,兴趣也可以称之为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想在篮球这门课程当中能够让战术意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就应该把篮球的理论知识放在首位。并且要不断提高学生对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篮球战术上的培养,应该是具备大量的篮球理论基础之上。而从现在的学校教学情况而言,很多学生在篮球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愿意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而如果想提高篮球战术意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该全面引导学生学习篮球理论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战术意识。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篮球的基本规律,熟悉了篮球这门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对战术的意识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对于篮球中的战术意识,应该客观地去认识和把握。只有客观认识战术意识,才能够在篮球比赛过程当中能够具有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才能对篮球比赛起到帮助作用。

 

2.加强战术的规范训练

 

对于战术的训练应该规范化,因为规范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学生对于篮球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之后,老师应该让学生配合实战进行训练。让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并且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战术的重要作用。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全面扎实地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篮球的战术意识必须通过这些基本功才可以发挥和体现出来。所以在实际的篮球训练当中,老师应该注意怎样提高他们的战术意识,让学生怎样把所学的基本功运动到战术当中,能够真正将战术意识与具体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篮球意识打下基础,起到相应的作用。

 

3.加强思维观察能力训练

 

思维观察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提高。在战术意识当中,思维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篮球的运动中,更是以篮球的实际特点为依据,只有在篮球的运动训练当中不断强化战术意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战术意识,让这种训练成为一种模式化的专业训练。在篮球的教学及训练当中,老师应该有计划地把战术思维模式有目的地加入进去,让学生在比赛当中学习战术意识,让学生在比赛当中感受战术意识的重要性。在比赛当中教学还能让学生根据战略布局进行分析,能够在分析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术意识。在比赛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老师所指导的观察能力判断对方的战术布局等。根据对方布局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应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篮球比赛当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