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09:43:26
导语:在多元化经营的背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
当代小学生成长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主流和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新出现的多元化价值观,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教育者本身的影响,小学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首先要求教育者要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由于一些教育主体的辨别能力不强,他们本身也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侵蚀,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出现思想道德意识偏差,在教育活动中往往表现为言行不一致,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自觉坚持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等。其次是对小学生的影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还处于成长期,接受新事物的欲望、能力特别强,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又比较差,因而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腐朽的价值观的侵蚀,教育者所传递的许多正面的思想道德意识很容易就被这些错误的价值观所消解,从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2 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作用
社会风气是整个社会所呈现出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基本精神面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风气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风气之于小学生,犹如土壤之于树苗,古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深刻的揭示了社会风气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纠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西方的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趁机不断占领小学生的头脑,这些腐朽思想凭借西方在技术、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将自己附着在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口味的商品、生活方式之上,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地侵蚀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许多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极端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这些错误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就很难改变,极大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良社会风气的生长,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地侵蚀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消解了主流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作用,一边是主流的思想道德规范,一边是裸的社会现实,小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主流的思想道德观念输给了裸的社会现实。部分教育工作者自己也对自己的教育内容产生了怀疑,容易出现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情况,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小学德育的效果。
【关键词】 中央大街 老建筑 文化背景
每一座城市建筑文化的背后,都有其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时间的更替下,建成属于它自己的城市印象。哈尔滨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因其发展历史的特殊背景,而获“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而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特色鲜明的百年老街,这条百年道路在时间的更迭中荟萃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1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1896年,19世纪末,随着《中俄密约》的签订,哈尔滨获得了修筑中东铁路的机会,而中央大街本是后来由于中东铁路开建而由沙俄在建城之初打造的一个运输物资的通道,但是在漫长的社会变革之下,经过漫长的欧陆、殖民与反殖民、市场转型等多重的历史变迁,中央大街形成了特有的商业形态以及独特的空间体系。正是在这种激烈的冲荡之中,西方各种风格的建筑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间接的传入了中国,在西方建筑文化和中方城市的温和碰撞中,中央大街建筑呈现了哈尔滨特有的气质与文化。
2 欧洲主要建筑风格流派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体现
哈尔滨中央大街建筑以其多样性的风格,鳞次栉比的形态,勾勒了独特的中央大街建筑文化。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5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新艺术运动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300年的建筑精华的同时,也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2.1 16世纪——和谐稳定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继欧洲12到14世纪哥特式建筑之后的一种新型建筑样式。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意味着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直至19世纪,这400年的时间范围内出现的建筑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欧洲文艺复兴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文艺复兴的明显特征是:摒弃以基督教神权为统治的哥特式建筑形式,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柱式以及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构图。
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的黄宝珠宝,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这座建筑充分展现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方圆结合,使该建筑轮廓富有变化。楼顶的装饰丰富生动,脱盐石之撑着楼檐,装饰浮雕细致精到。阳台金属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整个建筑通体简洁明快,又富细致装饰,形成形式上的对比。
2.2 17世纪——自由奔放的巴洛克时期建筑。当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使古典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张扬,世俗文化也便深入人心,当教皇受到世俗文化的冲击,也遍不会再像中世纪那般统摄人心了。于是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建筑以其标新立异的的格调在17世纪更受人欢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本格调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运用富丽堂皇的空间处理和色彩绚烂的格调;墙面常常呈波浪形,在墙面的装饰上往往披金挂银;将建筑、雕塑、绘画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开创了其建筑形式的先河;用椭圆形空间和穿插的曲面来表现建筑效果。
坐落在中央大街120号的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银行。作为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教育书店以其丰富的外观,细腻的装饰,动感的造型成为中央大街的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一层采用深色调墙面、大面积橱窗的构图;二层为简洁的圆额矩形窗,窗上刻划精致线脚;三至四层饰以贯通的科林斯壁柱,每两个圆额矩形窗作为一组,窗上饰以丰富的装饰。不同的窗饰相同的尺度又有着不同的窗饰,统一不缺变化;半球形的文艺复兴式穹顶,端部却以类似俄罗斯式洋葱头顶作为结束,成为复合式穹顶。
2.3 18世纪——纯形式美的折中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是19 世纪上半叶到20 世纪初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以法国最为典型,它的主题思想是要弥补所谓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这种思潮认为,只要能实现美感,可以不受风格的约束,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式样或拼凑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
中央大街112号(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建筑内部墙面以及天顶均以黄白色为主的雕花作为装饰,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绚丽富丽堂皇的效果,立面壁柱上置雕塑,将建筑与雕塑结合起来,创造新颖的内部形态;壁柱采用混合柱式,既有古罗马建筑风格又有巴洛克的色彩,创造出纯形式美的折中主义建筑形式。
2.4 19世纪——简洁装饰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的产物,作为西方艺术设计史上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艺术思潮,新艺术运动既承接了古典艺术之风,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成功构建了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当然,工业化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古典主义固有的感性与浪漫,也实现了新艺术运动“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诉求。
马迭尔宾馆,中央大街的标志,1906年建成。从建筑装饰上看,自由浪漫的建筑外形,优美典雅的内部装饰,都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活力,富有生命的象征。出挑的阳台兼作入口的雨篷,为建筑提神之笔,女儿墙以砖砌筑,柔软、灵活的曲线造型之中,又不失气势与动感,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力,恰到好处的诠释了“新艺术”的唯美曼妙;室内的墙壁或饰以唯美的壁画,或以镜面为饰,精美的诠释着室内空间的基本形态,黄铜的楼梯栏杆,充满柔媚的线条,大理石饰面以及精致的饰线,勾勒出室内的感性浪漫,没有丝毫的做作。
3 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中央大街的建筑是异域文化在哈尔滨的展示,是特定历史变迁的文化产物,是中国范围内乃至世界建筑历程的一缕阳光。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提高,发展历程的推进,这些老建筑原本持有的形态也与现代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碰撞,如何把握建筑的欧洲风情与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商业与非商业化的结合,是当下执政者们以及学者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打造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期待哈尔滨以其独特的欧陆建筑魅力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来构筑“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本论文为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学生创新课题项目而作,指导教师:胡泊)
参考文献
一、确定战略目标——成功的起点
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首先应考虑给多元化经营确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确定不仅决定了投资行业的选择,而且指导着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和投资方针。缺乏一个明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企业在竞争、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有限的企业资源将最终被耗散在盲目的多元化投资经营和内部的冲突协调之中。
百事可乐在多元化经营上的教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百事可乐认为,饮料市场相当成熟,很难再从对手可口可乐那里抢占市场,于是从1977年开始,百事可乐集团接连收购了必胜客、塔克一贝尔、肯德基3家快餐店,企图通过快餐店的营销网络,争取百事可乐的潜在消费者。然而百事可乐在快餐市场上遭到了来自麦当劳的激烈竞争,逐渐模糊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公司资源和管理层精力被消耗在与麦当劳的竞争之中,百事可乐不得不同时在快餐和饮料两条战线上和两个世界级的强大对手对抗。快餐业务的迅速膨胀,使百事可乐原来的核心业务——可乐生产的比重下降到总业务量的35%,营业收入的1/3.战略目标失控的后果便是,公司饮品在1996年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落后于可口可乐11个百分点,是20年来差距最大的一次,同时在除中东以外的全球各市场上均遭惨败。这个例子启示我们,确定并有效的贯彻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百事可乐遭受挫折正是由于其未能贯彻以饮料为中心、以快餐为辅助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
总的说来,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可分为:
加速企业成长;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
加强核心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
稍加注意,这4大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并不是完全独立和相互排斥的,它们殊途同归,最终都将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4个目标的并存似乎意味着企业可以同时追求多个目标,比如,一个企业可以在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强调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或加速企业成长。表面上看这并无不妥之处,但是,这种目标定义上的模糊往往会严重地干扰企业多元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因为4个目标对企业的含义是迥然不同的。
1.加速企业成长。这一目标强调的是企业资产、经营和盈利规模的扩大,而并不赋予企业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在这一目标下,企业的使命就是通过资本运作介入到高成长性的市场,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西方资本市场中活跃的投资控股公司所进行的资本运营就是紧密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中国互联网热潮中涌现的一大批。com公司也是牢牢抓住这一多元化经营目标,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网上服务,甚至不惜以重金收购小的有特色的网站来扩充自己的门面,因为公司的成长(以访问量、注册用户数计算)对于等待上市的。com公司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2.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优势。这一多元化经营目标是基于各产业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能拓展到现有产业之外并得到充分利用。各产业之间的资源与优势共享体现在企业品牌、现成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企业可以把其在品牌、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拓展到其他经营产业,以规模经济降低多元化经营的成本。青岛海尔过去是一家冰箱制造厂,如今成功地把海尔这一品牌导入其生产的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电脑等产品上,发展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家电制造商。联合利华凭借其对市场、消费者心理、品牌营销的深厚经验以及在应用化学方面的技术积累,在全球的个人护理、清洁和食品领域都赢得了市场。
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这一战略目标意味着,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兼顾内外的:对内,充分分析和挖掘自身优势并有意识的通过多元化经营使这种优势最大化;对外,紧紧把握市场机会,把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自身优势分析是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不能脱离自身优势而去谈市场机会,否则企业就偏离了根本的战略目标,很容易滑入自己毫无优势可言的细分市场。
3.加强核心竞争力。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使得企业不可能仅凭有限领域内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客户更需要企业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开展其核心领域以外的产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供多元化的一揽子服务,最终加强其核心竞争力。IBM在困境之中看准市场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整体服务的需求,从一家硬件十操作系统提供商拓展为电子商务软硬件的集成服务提供商,重塑蓝色巨人的故事,就是一个通过相关产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
这个以突出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战略目标强调企业从内外搜寻、获取稀缺的资源以支撑其核心竞争力。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仅获得了稀缺资源,而且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不确定性,并且更重要的是,将稀缺资源置于企业的直接控制之下,从而更好的保证核心竞争战略的实施。
4.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任何行业都面临一条生命周期曲线。当所处的行业步入成熟、即将衰退的时候,企业就必须思考两条道路:一条是通过技术上、市场上、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使行业从一条生命曲线过渡到另一条上升的曲线上;另一条道路是将企业引导到别的新兴行业,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未来的现金流入。多元化经营目标就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将企业引入更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脱离原来趋于饱和、衰退的行业。
行业战略大转移意味着企业将资源从原有的经营领域中抽离来投入到另一个行业之中,甚至为了进入新的行业而四处筹措资源。新旧产业过渡的成功又取决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投入资源规模的精确预测和控制。对未来趋势作出预测是困难的,因此,在向新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更加仔细地对自身资源实力进行衡量,并不断监控资源的转移和市场变化,以便对新行业的成功进入有充足的把握,并能对任何有利、不利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显然,巨人集团在巨人大厦项目上的跌落,是缘于多元化经营超越了集团自身的实力,并且不利的变化没能引起集团策略的及时调整。
二、把握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
多元化经营面临5个方面的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技人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然而,原有产业却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
2.市场整体风险。支持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多元化经营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去化解经营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然而,市场经济中的广泛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各产业仍面临共同的风险。也就是说,“鸡蛋”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是篮子稍微大了一些罢了。在宏观力量的冲击之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反而加大了风险。一家产品出口公司可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大业务规模,然而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条件下,这家公司却难以在各个经营业务中与最强硬的对手展开竞争,最终落得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3.行业进入风险。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自己经营策略。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很难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
4.行业退出风险。企业在多元化投资前往往很少考虑到退出的问题。然而,如果企业深陷一个错误的投资项目却无法做到全身而退,那么很可能导致企业全军覆没。一个设计良好的经营退出渠道能有效地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摩托罗拉当初看好卫星通信业务而发起了“铱星”计划,当最后“铱星”负债数十亿而陨落时,摩托罗拉却因一开始就将“铱星”项目注册为独立的实体而只承受了有限的责任和损失。
5.内部经营整台风险。新投资的产业会通过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给企业以及企业的既有产业经营带来全面的影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不同的市场模式,因而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不同行业对其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经营多重目标和企业有限资源之间的冲突,使这种管理机制上的融合更为困难,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最终趋于内部冲突的妥协。百事可乐的快餐十可乐多元化经营就面临着两个产业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最终只好成立两个公司独立经营。当企业通过兼并他人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还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不同企业文化是否能够成功融合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
三、针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确定风险评估重点
Strategy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Train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ZHAN Xing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the cultural diversity, difference requires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with divers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under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s, to fost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personnel for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格局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教学本身,还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阻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如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上以单一枯燥的语音、词汇、语法讲解为主,致使学生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却不懂外国文化,因而无法完全理解并正确得体使用所学语言。本文从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出发,着重分析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为教学目的的有效教学策略。
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以及社会发展能力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锻炼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在交际冲突中快速思考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对突发事故的应变技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与交际对象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沿用高中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语法、句式的学习,忽略了语言教学的多元性与生动性特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对所需人才素质的迫切需求,教师应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为国家对外经济的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2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2.1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键要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动接受多元文化理念,了解中西方不同种族、群体的文化差异,使自己具备较强的文化敏感性,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主动探索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优化策略。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眼神、表情、姿势、动作、着装、发型、饰品等非语言交流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中非语言交流的差异性和相融性,防止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导致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失误,最终达到正确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再次,学校采取专家讲座、专题会议、出国交流等多种手段对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以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文化修养要求。
2.2 利用现有教材,加入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语法知识灌输,更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修养、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跨文化课堂教学。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正在由传统的注重学生语言、语法知识掌握向侧重文化因素与价值观熏陶而转变,教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宗教、战争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相融性。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课前备课时不仅注重语言语法知识,还要对课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内涵渗透、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价值观差异等跨文化交际内容予以关注和讲解,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堂讲解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节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方面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中西方优秀文化精髓,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2.3 构建网络教学模式,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校纷纷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开放网络教学基地与网络教研系统等。然而不少教师对网络教学模式还很陌生,仍沿用传统教学手段,极大影响教学效率。网络教学模式不仅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更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应构建网络教学模式,以网络教学促进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改革创新,从而促进大学英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介质的文化艺术的表现方式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及我国多元文化的理解,同时更能促进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提高”。教师可适当将西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影像资料纳入教学,让学生对多元文化产生直观且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系统,将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学资源上传并共享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根据需要浏览、筛选学习内容。教师还可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观看文化交际相关的电影、电视、录像等音像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观看音像内容,学习并掌握有关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手段,并就学习心得制作PPT上传至网络系统,选取优秀作品进行课堂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学校通过网络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评教平台,让学生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策略。
一、战略与策略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目标或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基于对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宏观环境和行业动态的透彻理解,对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能力的深入了解等而采取的经营方略,并随着企业的运行环境、行业、竞争对手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策略而忽视经营战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经营战略是大而空的东西,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和谋划,企业需要的是具体的招术,需要的是立竿见影、能够迅速摆脱困境或一夜之间成名的策略。殊不知,从某种意义上说,策略是正确地做事,而战略则是做正确的事,对于错误的战略而言,任何策略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奏一时之效、解燃眉之急,也难逃最终失败的命运。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纷纷衰落的根源就在于战略失误。因此,我国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长久的发展,避免昙花一现,必须高度重视经营战略问题。在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正确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策略的实施,实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只有将经营战略与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二、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在理论界,关于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争论不绝于耳。到底企业应该走专业化经营之路还是走多元化经营之路?笔者认为,那种将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相容的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因为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都有其利和弊。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企业成长或扩张行为。从理论上说,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一是可以克服原有产品或服务需求规模与经营规模的有限性,使企业的特长和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二是可以适应外界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把握新的市场机会,寻求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三是可以通过开发新的产品、市场或者进入新的行业来分散投资的风险;四是可以通过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以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但从国外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践来看,相当多的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并不成功,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国际上许多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之中的一些企业,曾经依靠专业化起家,通过多元化获得发展,也曾因实行多元化经营而一度危机重重,如克莱斯勒、西尔斯、惠而浦、施乐等。在经历了多元化发展之后,它们开始反思多元化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困境,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回归专业化,从而走出了困境。
应当肯定,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实行多元化经营是必要的,但多元化经营决不能抛弃主业。这是因为:首先,任何企业的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平均分配到不同的业务上,势必造成在任何一种业务上都投入不足,从而也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只有主营业务突出,才能明确企业的成长方向和未来走势,从而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表面市场机会所诱惑。事实上,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发展主业并不是对立的,两者之间应当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只有在坚持搞好主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经营。主业搞不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多元化经营也就失去了基础。企业只有把主业搞好了,才能够抽出一部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开展多元化经营。当然,不顾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盲目地扩大主业规模,不善于通过适当地开展多元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发展主业和多元化经营的关系,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从其方式看有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和集团多元化三种。无论是同心多元化还是水平多元化,企业都可以以原有的技术或市场资源与能力为平台,因而有利于获得成功。而集团多元化属于非相关多元化,对于企业来说,等于是另起炉灶,进入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或擅长的业务领域,因而,原有的资源和优势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同时,企业的各种业务之间也不能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可见,集团多元化对企业的要求很高,并不是一般中小型企业所能达到的。我国许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走的是一条非相关多元化的道路。它们把大规模跨行业的非相关多元化当作自己的基本战略,不仅追求“科、工、贸、金、房”一体化,而且又在工业中同时涉足十几个不同的行业,造成多元化经营的非相关性很大,企业得以立足的、原来占有一定优势的行业不仅得不到发展,反而有些萎缩;而新开拓的行业又不能有效地培育起新的核心竞争力,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珠海的巨人集团,原本是一家高科技生产企业,在电脑软件方面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脚跟还未稳就同时涉足两个新的行业——房地产和保健品。结果由于对房地产和保健市场缺乏了解,致使在房地产上的投资被套牢,保健品经营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大量的资金被抽走,造成了急需增加投资的电脑业因投资严重不足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以至于最后被逐出市场。这对于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企业要走出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就必须走相关多元化之路或者按照同心多元化一水平多元化一集团多元化的顺序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逐步发展壮大。不顾这种客观规律,跳过同心多元化和水平多元化这两个阶段而急不可耐地将大量资源投向新的行业和领域,最终导致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强与大的关系
在强与大的关系处理上,应该先求强而后求大。从强大的组词上我们可以看到:强在前,大在后,而不是相反。因为只有先强才能大,大而不强,这个大是保持不了多久的。要实现强大的目标,在发展企业主营业务的过程之中,必须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因为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者更有效率,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这种能力表现为相辅相成的内部管理能力、外部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异质性、价值优越性和内在性的特点,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在产品、服务水平和价格等方面,但归根结蒂是企业能力的竞争。中外企业经营的实践证明,谁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并紧紧围绕它在相关领域做文章,谁就可以有效地克服盲目多元化的倾向,并走向成功。反之,就会坠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遭受灭顶之灾。世界500强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能力,并严格而积极地顺着创新发展巩固再创新再发展再巩固的发展脉络稳步前进。我国的春兰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相当成功的扩张,其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先掌握核心技术再进入”的基本原则。春兰的多元化其实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向多个产业部门移植和不断强化的过程。许多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看不到这样明晰的主线,由于没有处理好主营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没有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本行业之外开展多元化经营,或者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丧失了或者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导致了失败。国外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韩国的大宇,其产业结构跨越20多个行业,拥有189个公司,因在经营上采取高债务的策略,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力基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陷入困境而最终解体。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全面出击,不如重点突破。
四、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的关系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感觉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价值选择的变迁,顾客满意在企业界和学术界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课题。然而,满意的顾客往往经常将自己的购买力投向另一家企业及其产品。这一方面使企业失去了来自一位顾客的未来消费收入;另一方面,伴随着一位顾客的离去,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成本获取新顾客,如建立新账户、考察信用状况、进行广告和促销等,这些费用合计将达到保留老顾客成本的5-6倍。此外,企业要了解新顾客的需要,新顾客要熟悉企业提品或服务的程序,这些都会带来时间和金钱成本。因此,顾客这种转换行为不仅增大了企业的成本开支,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而且使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降低,从而威胁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由此可见,减少顾客流失,建立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超越顾客满意,避免顾客转换行为的发生,实现顾客的忠诚应成为企业营销的基本目标。超越顾客满意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开展关系营销,通过频率营销、俱乐部市场营销、共生营销等方式,直接奖励顾客忠诚行为,强化与顾客的社会性联系,提供超值服务,发展与顾客的结构性联系,以此提高顾客的转换成本,密切与顾客的关系,实现顾客忠诚。
顾客满意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企业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营销战略,在美国、瑞典和日本的一些企业实施过程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遗憾的是,企业在为顾客满意而做出的努力中,75%的投入没有产生效益。一些跨国公司在它们的顾客服务研究中,已渐渐从研究外部顾客满意转向研究内部顾客满意,即员工的满意。联邦快递认为:“无法想象一个连内部顾客都不满意的企业,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给外部顾客”联邦快递发现,当企业内部顾客满意率提高到85%时,公司的外部顾客满意率高达95%。正如菲律宾快乐蜜蜂食品公司人事部副经理罗伯特·波布雷特所说: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里,员工的精神状态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快乐的员工能够将快乐带给我们的客人。如果我们对他们不好,他们就不会善待那些来吃东西的客人。正因为如此,在菲律宾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利润增长势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并且在当地成为麦当劳强有力的竞争者。由此可见,没有满意的员工也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员工的满意,顾客满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应该让自己的员工满意与忠诚,只有员工满意与忠诚,才能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顾客的满意与忠诚。
子里”,这条在资本市场几乎可以称之为“黄金律”的投资组合理论,在企业的业务经营中也被广泛应用。中国上市公司中,同时涉足几个不同竞争领域或产业部门的企业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在过去几年中,上市公司选择多元化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有些企业还涉足了与主营业务关联度很低的领域或部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例如,武钢养猪事件,航天科工等非地产央企经营房地产等。
对于多元化战略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众多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领域竞争者不断进入瓜分利润,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该产业利润增长潜力不足,此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往往可以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多元化可以通过扩大业务部门组合,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获取稳定盈利增长的发展战略。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不同业务的成长周期不同,一项处于成长周期的业务部门盈利可以抵消其他处于衰退或低迷业务的影响,减小单一业务部门的经营风险,从而使公司的总体盈利保持稳定。
有人形象地把上述两种情况比喻为“避逆风”和“借东风”。无论是“借东风”还是“避逆风”,最后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企业的盈利增长和股东回报。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是否达到了目的?如果不是,为什么企业还趋之若骛,特别是近年来多元化蔚然成风?多元化究竟是企业的理性选择还是盲目冲动?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总体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深入调查。为了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状况,我们选取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经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多元化程度、多元化折价以及多元化的决策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多元化程度:折价还是溢价?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呈现一个怎样的趋势变化?根据Wind数据库、CCER金融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计算,我们用不同指标计算了2006—2010年样本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年平均值(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我们对每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经过了如下处理: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有财务问题、经营连续亏损的ST类公司;剔除财务数据有重大疏漏或存在问题的公司)。
图1显示,从2006至2010年,无论是以多元化选择性指标dummv,还是以多元化程度指标num、hfd以及etp衡量,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同时,我们按由高到低的顺序统计出多元化程度(5年的平均值)最高的前十家上市公司。由于hfd指数、elp指数在衡量多元化程度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两个不同指标筛选出的多元化经营公司不完全一致。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分业部门个数都超过了三个。
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企涉足非钢业务的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曝光程度高,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个错觉,钢铁行业的企业可能是多元化程度最高的之一,但统计数据显示,主营业务为制造业的企业,平均而言其多元化程度要低于其他行业的企业。我们以每个行业所有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平均值为度量指标,衡量该行业的多元化程度,并列举出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前十个产业(由高到低)及该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回报率(ROE)。可以看出,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主要是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水上运输业、广播电影电视业以及出版产业,而制造业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并不在行业排名前十位之列。值得注意的是,按照hfd指数和etp指数,餐饮业是企业多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但就其ROA和ROE来看,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总体表现良好。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多元化程度也很高,但ROA和ROE都很低,这个结果多少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企业如此热衷多元化经营,到底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还是盲目地跟风?多元化经营会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还是会产生多元化折价?为了研究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我们采用国外公司金融领域普遍使用的超额价值度量公司多元化溢价或者折价情况。经过计算,我们按折价程度由高到低列举出每年多元化折价程度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
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元化折价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医药企业占了很大比例。近年来,我国推进医改的措施逐步深入,对药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零差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药企的利润。为了谋求出路。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很多企业借鉴了国外医药行业的经验一多元化经营。然而从数据中,我们并未看到医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效。另外,首钢股份在2007、2009年多元化折价前十位榜上有名,其他钢铁企业如新钢股份、包钢股份也都在2009年多元化折价前十之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元化折价并不能作为股票投资价值的判断指标,它只是衡量了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公司价值差异,而且我们所用的专业化经营指标来源于上市公司样本,不能代表这个行业里的所有企业。
表4列出了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情况。数据显示,在这5年中,总体溢价程度较高的企业分布在不同行业,涉及传统制造业(纺织、酿酒)、电力供应、资源开采与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房地产行业等,而且溢价的绝对数值普遍不高,这说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价值与专业化经营的公司价值之间并没有产生非常显著的差异。
业务多元化还是产业多元化?
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有两种类型:一是行业多元化,即我们常说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者选择在与公司主营业务完全不相关或关联度很低的其他行业开展多元化;二是业务多元化,即涉足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元化领域,如农业与林业,铁路运输与水上运输,钢铁冶炼与煤炭开采等。
为了探究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类型的分布情况,我们首先统计2006-2010年上市公司业务多元化以及产业多元化的公司占比。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采取多元化战略时,大多会向不相关或关联度较低的领域进行扩张。选择与自身经营业务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给公司带来了很多未知因素,会加大公司经营的风险,挤占主营业务的原料、资金等,最终很有可能会侵蚀公司的经营利润。但为何我国的上市公司却以产业多元化为导向呢?是否因为产业多元化更具优势?对此,我们分别统计了2006到2010年问产业多元化和业务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中总资产收益率最高和最低的10家公司。见表6。
从ROA排在前十位的上市公司来看,产业多元化的经营业绩(总资产收益率ROA)总的来说优于业务多元化,但2006、2009以及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均为采取业务多元化策略的公司。另外,我们从排在后十位的上市公司数据可以看出,产业多元化经营不善的公司,资产收益率全部为负值,而接近一半的业务多元化的公司,资产收益率仍为正值。
从数据的统计特征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选择了产业多元化经营策略,但是,产业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战略选择,再加上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还不成熟,一旦经营不善,就会侵蚀到公司的整体经营利润。而业务多元化的经营风险则相对小很多。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业绩波动是正常的,但波动过大就会使投资风险增大,投资者往往青睐的是那些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上市公司。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我们认为业务多元化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多元化决策:谁来拍板?
根据2006—2010年的数据,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选择了产业多元化,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而选择业务多元化的公司不超过18%,且无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的是一种风险较高的策略。企业在确定多元化策略的过程中,究竟有何玄机?多元化决策行为本身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多元化溢价还是折价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些问题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战略决策机制有关。
我们选取了多元化溢价程度和折价程度(2006-2010年超额价值5年平均值)最高的前10家上市公司(总样本为2006-2010年连续正常经营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对其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情况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控制人性质=1。表示2010年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1表示2010年公司是两职分设,0则表示2010年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其他指标均为上市公司5年的平均值。
股权结构方面,我们发现折价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控股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机构持股比例相对较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但公司治理一直处于“形似而神不似”的状态,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可能会扭曲企业的决策激励。例如,很多国有企业为了迎合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要求,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和多元化拓展,并非基于公司长远价值和投资者利益的考虑。除此之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还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现象,控股股东具有相对较少的现金流权和相对较多的控制权,超额控制权的收益完全被控股股东获得。控股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多元化战略为掩饰,将公司的资源、财产、利润等从小股东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而增加机构持股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股独大”的现象。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曾指出,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依靠市场力量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一方面,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可以有效地制衡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奉行股东积极主义行为,能有效的参与到公司治理中,监督大股东的行为。
再看公司治理情况,多元化折价的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溢价公司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形式上一般都符合监管层所要求的董事会建设和公司治理规范,但董事会能否发挥有效决策和监督作用,还要看实际的机制运行情况。统计数据表明,与独立董事制度和两职分设制度相比,股权结构更有助于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形成对公司价值有利的多元化战略。
当然,通过筛选得出的20家公司的小样本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体。这里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一般性。为此,我们还另外构建回归模型,选取了所有的上市公司进行大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公司治理的相关变量影响不显著。
结语
【关键词】 多元化; 国际化; 公司绩效
一、引言
多元化经营在亚洲相当普遍,如印度的Tata集团、韩国的Hyundai集团等。国外学者(如Denis et al.,2002;Palich et al.,2000)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意义及对公司绩效影响。近来,立足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时期,国内学者以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产品或行业多元化(如周晓艳,2004;姚俊,2004等)。国内关于多元化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结论―多元化折价或溢价,同样的研究主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有些学者认为是研究方法的差异,那么是否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国外进行多元化研究往往同时考虑产品多元化和国际化①,认为产品多元化和国际化将会产生相互影响,如Bodnar等(1999)研究跨国经营会增加企业价值,而多元化则损害企业价值;Denis等(2002)研究发现多元化和跨国经营都会损害企业价值。目前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国际化战略,本文试图尝试就多元化、国际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二、相关理论回顾
相关研究多数集中于美国市场经济背景和产品多元化,Rumelt(1974)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相关性越差,折价越严重,Berger and Ofek(1995)研究表明产品多元化对公司绩效具有负面影响,而业绩较好的多元化经营往往与主业高度相关(Lang and Stulz,1994)。
Hisey and Caves(1985)将公司国际化经营分为水平和垂直多元化,工业组织经济学家Hymer(1970)认为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是由于市场不完善造成的,高度国际化经营的公司往往拥有非常先进但没有充分利用的技能、工艺和专门知识。Kim et al.(1993)对国际多元化经营的优势进行了综述,表明具有较好绩效的公司往往具有三方面的独特优势:第一方面,国际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范围经济和产品多元化的潜能及协同效应(Grant,1988);第二方面,国际化经营的激励是一种学习机会,同时国际化经营产生通过组织可以实施的多种能力(Kogut,1983; Ghoshal,1987),因此国际化经营会促使企业不断革新同时准备应对多变、不利的国际环境;第三方面,Porter (1990)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决定该国核心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市场无效率的情况下,公司国际化经营安排价值增加的部分到成本最低的国家能够获得成本优势(Kogut,1985)。同时Kim et al.也认为国际化经营会带来下列优势:一是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种对抗恶性竞争的办法(Hill and Jones,1998);二是新兴市场面临多变的不完善性(Khanna andPalepu,1997)和较大地域化政治不稳定性(Fong,1999),因此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如工资、原材料价格、税收结构),而公司国际化经营可以在不同市场进行灵活选择;三是公司国际化经营不会受制于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动。
关于国际化经营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Hitt et al. (1997)研究发现美国公司多元化经营和公司绩效之间具有U型关系,同时产品多元化减轻了这种关系。Geringer et al. (2000)研究表明日本公司国际化经营没有提高收益率而是促进增长。Lee et al. (2003)研究表明韩国企业国际化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汪建成和毛蕴诗(2006)以200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企业业务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包括跨省和跨国)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两者对于企业绩效都具有负面效应。
三、研究样本及变量度量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水、电、煤、气等行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其战略行为并不由市场驱动,房地产、金融业等行业的产品受到地域的限制。此外,综合行业上市公司的特点表现为产业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经营的性质,因此,其产品多元化水平与其它行业缺少可比性;另外,主导行业为商业的上市公司并不参与产品的生产、制造活动,由于多元化经营所实现的“协同效应”更多的是依靠无形资产,因此,与其它行业多元化的经济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避免上述这些由于行业特性的不同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6―2008年期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为了减少研究误差,本文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一是剔除2006-2008年间任何一年中关于产品分类或销售地区信息缺失或不明确的样本;二是剔除2006-2008年间披露信息出现矛盾的样本;三是剔除了分行业主营业务中涉及金融行业的企业;四是剔除了ST、主营业务收入非正以及数据不完整的公司。
本文从金融界网(省略)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手工收集公司各经营单位销售收入以及分地区销售收入数据,从CSMAR国泰安数据库获得上市公司其它公司治理数据。
(二)变量指标的度量
1.多元化的度量
本文以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按照制造业中前两位SIC码对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进行分类。对于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若不能从披露的信息中按照上述方法分类,则将该样本剔除。同时,本文剔除了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0%的经营单位。经过整理上市公司各经营单位的数据,本文构建以下三个指标来衡量其多元化经营程度:
(1)行业数(N):主营业务所涉及的行业个数;
2.国际化程度度量
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仅笼统地披露销售额的发生地,而没有说明在不同国家的销售分布状况,无法构建类似于度量产品多元化程度的收入熵指数。本文借鉴Geringer等(2000)所采用的国外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国际化程度。计算公式为:GJH=GJS/ZS,其中:GJH为国际化程度,GJS为国外市场销售收入,ZS为主营业务收入。本文设定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的公司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公司。
3.绩效变量选择
采用会计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是公司财务和战略管理最常见的衡量方式之一。Li和Wong(2003)指出,由于新兴市场外部环境的变数大,更容易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因此采用资产收益率比销售收益率或者销售增长率来衡量公司业绩更为有效。因此,本文以资产收益率(ROA)来衡量公司业绩,ROA=净利润/[(年初总资产+年末总资产)/2]。
4.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SIZE)
本研究不考虑公司规模对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公司规模。公司绩效好可能是公司规模带来的(Tosi and Gomez-Mejia,1989)。取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公司规模。
(2)公司年龄(AGE)
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进而促进公司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实际上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声誉而获利(Loken and John,1993)。控制公司年龄可以避免随时间积累的公司声誉对多元化绩效的影响,用公司上市时间度量。
(3)财务杠杆(DEBT)
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用总负债/股东权益衡量。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单变量检验结果
本文从多元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将样本企业分为四类:国内专业化(GZ)企业、国内多元化(GD)企业、国际专业化(GJZ)企业以及国际多元化(GJD)企业。表1分别列出了四类企业以及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总共983个样本中,国内专业化企业占27.34%,国内多元化企业占28.35%、国际专业化企业占21.04%,国际多元化企业占23.27%。而多元化企业占51.62%,国际化企业占44.31%。表1给出了衡量公司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的统计值,包括了行业数N、HI指数、SZS指数、国外销售比例以及公司业绩。收入Herfindahl指数的平均值为0.7104,其中国内多元化企业的HI值为0.5083,而国际多元化企业的HI值为0.4851,由于HI指数越小则多元化程度越高,因此,表明国际化经营的公司多元化程度较高,SZS指数的统计结果与HI指数结论相似。国际专业化企业和国际多元化企业的海外销售比重平均值均超过25%。对于公司业绩ROA来说,国际专业化企业的业绩最好,达到3.0599%,而国内多元化企业的业绩则最差,只有0.1616%。
表1同时给出了四类企业特征变量描述性统计值,国际专业化公司的规模最小,而国际多元化公司的规模最大;国内专业化公司的财务杠杆最高,国内多元化公司次之,而国际专业化公司最低,这与Lewellen(1971)等的结论不一致。
表2是四类公司经济绩效均值的单变量检验结果。表中给出了Wilcoxon Rank-Sum检验的数值。表中最后一列给出了国内销售企业和国际化企业之间绩效比较结果,而最后一行则是专业化企业与多元化企业之间绩效比较结果。从最后一行可见,专业化和多元化企业ROA均值分别为2.2793%和0.7959%,两者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多元化战略并没有给股东带来更多投资收益,而是损害了企业绩效。而最后一列表明国际化经营并没有降低企业业绩,反而较国内销售企业绩效更好且在5%水平下统计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国际专业化企业绩效达到3.0599%,显著高于国际多元化企业的1.572%,同时也显著高于国内专业化企业的1.6786%。由此可见,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依赖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若专业化企业实施国际化,将提高企业绩效;若多元化企业实施国际化,国际化可以弥补多元化经营的不足。
(二)模型回归结果
表3给出了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ROA与GDDU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多元化战略将损害企业经营绩效,但是ROA与GJZDU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绩效。同时GDDUM与GJZDUM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现象来自于国际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交互作用。这一结论与之前的单变量检验结论一致。
表4回归结果表明,国际多元化哑元变量对资产收益率ROA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而国际专业化哑元变量对资产收益率ROA也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表明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绩效。回归结果与表2中的单变量检验结果一致,即国内多元化战略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但国际化战略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绩效,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具有混合影响。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SIZE与资产收益率ROA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控制企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后,企业规模越大,资产收益率越高。这可能由于大企业具有更好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从而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财务杠杆DEBT的符号则显著为负。
多元化、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经济绩效具有交互影响。国际专业化、国际多元化与企业经济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国际多元化显著性较弱,同时削弱了国际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总体而言,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国际化战略对公司业绩具有正面效应。
五、结论
同属于多元化战略范畴的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模式。近几年国内学者多将研究焦点集中于产品多元化战略本身,而忽略了国际化与产品多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中国公司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对产品多元化、国际化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指导公司成长过程中战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国际化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而多元化会产生折价,国际化可以缓解多元化经营折价效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国际化对多元化经营是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 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4(11):119-125.
[2] Li,M. and Y. Wong,2003,Diversific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Chinese Firm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243-265.
[3] Hitt,M.,R. Hoskisson and H. Kim,1997,InternationalDiversification:Effects on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Product Diversified Fir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767-798.
[4] Hitt,M.,R.Hoskission,H.Kim.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Effects on Innovation and FirmPerformance in Product diversified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4):767-798.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 企业绩效 成本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作为现代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实务界与理论界感兴趣的问题。纵观当代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当数量的企业选择跨行业经营,企业多元化趋势明显;但我国如今的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也不高。因此,企业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特殊的外部环境下实行多元化战略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殊外部环境为背景,并考虑到企业内部的治理水平,选择从角度来研究多元化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一)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Rumelt(1974)对多元化的九种不同类型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将多元化经营的范围限制在企业的掌控能力之内,相关集约型多元化和主导集约型多元化的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其中非相关多元化和垂直一体化的多元化产生的企业绩效最差。在保证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在实行多元化时向相关行业适度地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绩效。可是,过度的多元化则会使不同部门间的协同作用降低,最终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后来,战略管理学派的学者采用战略管理方法和新的样本数据对Rumelt的结论进行验证,也同样得出了上述的结论。如Capon(1988)等对112家样本公司进行绩效的单独分析后,发现有一定相关性的多元化经营产生的企业绩效最好。
(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但是不少人的实证结果持相反结论,Lang和Stulz(1994)采用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托宾Q与公司业务的集中度呈正相关,而与单一化公经营的公司相比,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折价率平均为7%。Servaes(1996)通过研究发现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年美国企业的多元化上升态势明显,但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拖宾Q却比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低。Rajah(2000)等采用行业调整的托宾Q同样得到了以上的结论。
综上所述,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方向并不明确,众多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Carter, 1977; Capon, 1988; Berger和Ofek, 1995; Denis等, 1997; Jiraporn等, 2006; Lee等, 2008)。因此在具体分析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很多学者认为多元化产生的问题是导致多元化折价的重要因素。问题产生于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之间。当企业存在多余的现金流时管理者更愿意进行过度投资和对企业的扩张,盲目的扩张给企业带来的是经营项目和相关部门的增多,企业内部结构趋于复杂,这样会导致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变得迟缓,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的几率更高,而这些都是成本滋生的土壤。由此假设:
假设1: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与成本正相关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比较低,问题也较为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大型企业多多少少都与政府有一定的联系,政府职能在公司的决策中经常得到体现。企业多元化扩张往往成为企业高管们的手段,而大规模的扩张却是当地政府所乐于看见的,政策的宽松与优惠使企业更有动机去进行盲目地扩张。尽管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建立市场竞争的优势,但由于我国企业问题产生的负面效应大于上述的正面影响,本文假设:
假设2: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
国有企业问题与相比,民营企业有所不同。一方面,民企大多都是由私人创办,所有者权属关系明确,与国企的所有者缺位不一样,作为企业的私人所有者,他们有强烈动机去监督管理者;另一方面民企更倾向于从自己的大家族中聘用高管,这样管理层和所有者就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降低了成本发生的可能性。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民营企业的成本小于国有企业的成本
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管理层往往和实际控制人一致,所以他们采取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一般都是经过科学分析和慎重考虑的。真正考虑了自身的利益。而国有企业一方面与政府联系紧密,各种公司决策都会与政府职能挂钩,所以他们的多元化扩张比较容易受政府影响而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国企的所有权虚置,多元化战略的制定往往伴随着高管的意志和其自身的利益考虑。因此假设:
假设4:民营企业的多元化对于企业负面影响的程度小于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对于企业负面影响的程度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主要包括:第一,成本。如今的公司治理文献中大部分都采用管理费用率作为成本的衡量指标,本文同样如此。计算公式为: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营业收入。第二,企业绩效。能够描述企业绩效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有财务绩效指标(如ROA、ROE等)、市场绩效指标(Tobin’s Q),由于市场指标较难操纵,本文采用Tobin’s Q来衡量企业绩效。熵指数从总体上更为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多元化程度越高,熵指数越大。当企业为专一经营时,熵指数为零。第三,多元化哑变量(Dum)。Dum值是根据经营项目数N演变出来的哑变量,当N=1,即公司为专一经营时,Dum=0,当N≠1时,Dum=1。多元化哑变量的定义主要用来区别多元化和专业化企业。(3)控制变量。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控制变量如下:第一,公司规模(SIZE),用公司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作为研究企业绩效和问题的控制变量;第二,财务杠杆(DEBT),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财务杠杆,作为研究企业绩效和问题的控制变量;第三,股权集中度(OC),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作为研究企业绩效和问题的控制变量;第四,公司的成长性(Growth),利用营业利润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作为研究企业绩效的控制变量。
(三)模型建立 本文首先建立多元化与成本的研究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再建立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模型,分析两者的关系。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1)多元化与成本关系的回归模型如下:
(2)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回归模型如下:
(四)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年之前上市的公司为基础样本,研究区间为2007年至2009年,根据相关标准对样本作如下处理:(1)剔除财务状况恶化、出现亏损以及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在数据库中这些公司的名称以ST、*ST、SST、S开头;(2)剔除金融行业的公司,由于这类公司的财务结构具有特殊性;(3)剔除含有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B股、H股属于外资市场,发行这两种股票的公司与只含有A股的公司在计算有关指标时不具有可比性;(4)剔除在这三年间“带帽”以及公司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得到867家公司,三年2601个观测值, 将其定义为样本一。本文数据来源来源于:Wind数据库、GTA数据库、新浪财经专栏数据库。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至表(3)描述了样本公司的多元化程度、成本等指标及相关变化。从表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企业的整体多元化程度在这三年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熵指数基本维持在0.43左右,最大值为1.6027,说明我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比较平稳。(2)就问题而言,企业三年间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0.1560、0.1654、0.1775,呈逐渐上行的趋势。这说明我国企业的在职消费等管理成本越来越高,相应的导致的企业成本也是逐步攀升,问题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3)表中的控制变量在这三年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企业的发展规模、财务结构等方面都比较稳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样本选择的合理性。只有衡量公司成长性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多少都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关系。
(二)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Sas9.1软件对多元化与成本、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检验。(1)多元化与成本。针对假设1,即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与成本正相关,将管理费用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多元化程度指标熵指数与多元化哑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回归得到结果如下:从表(4)可以看出,熵指数(EI)的系数为0.86516,P值为0.0019,说明EI在99%的置信水平下与管理费用率正相关,即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管理费用越来越高,从而导致管理费用率也逐渐升高。表(5)反映了多元化哑变量与管理费用率之间的关系,DUM值的系数为0.55699,P值等于0.0343,说明多元化哑变量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与管理费用率呈正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相对于专业化而言,企业的多元化往往会带来更高的管理费用率。
(2)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针对假设2,即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将Tobin’s Q作为被解释变量,多元化程度熵指数以及多元化哑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回归得到如下结果:(1)表(6)可以看出EI和Tobin’s Q之间呈负相关关系。EI的P值等于0.0737,说明两者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Tobin’s Q随之降低。(2)表(7)描述了多元化性质与企业价值指标Tobin’s Q的回归结果,系数等于-0.06026,表明多元化企业比专一经营的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也就是说,当企业由专业化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时,带来的往往是公司市场价值Tobin’s Q的减少。描述多元化性质的哑变量P值为0.0578,通过了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无论是实行多元化还是加深多元化的程度,都会导致Tobin’s Q的降低,从而给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影响。
(3)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根据表(8)描述性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样本中国企的管理费用率均值为0.175528,大于民企的0.153293,这与本文的假设3相符。假设3的成立预示着假设4也很有可能成立。将国企和民企的熵指数与托宾Q分别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从表(9)中可以看出国企熵指数EI的系数为-0.08411,民企熵指数的系数为-0.021044,说明国企的熵指数对于总资产收益率的负面影响比民企大,即国企的多元化程度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比民企的多元化程度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大。这也证实了假设4同样成立。本文是从成本角度研究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企业的成本越高,多元化程度对于企业的负面影响越为严重。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成本的比较发现,我国国企的成本更高,民营企业的多元化对于企业负面影响的程度小于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对于企业负面影响的程度。
四、结论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会带来更多的成本。(2)我国企业的多元化往往表现为多元化折价,给企业绩效带来负面的影响。(3)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产生成本的程度不同,多元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一致,国有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会给企业绩效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当然多元化经营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分散、优化资源配置、以及税收优惠等优点,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多元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盲目扩张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的例子不胜枚举,企业高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度用好企业的富裕资金;同时要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减轻成本,尤其是国有企业,问题始终困扰其发展,可以加大国企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程度,使其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1期。
[2]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3]张纯、高吟:《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营业绩》,《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4]Aggarwal,R.KandSamwick,A.A.why do managers diversify their firms? .Agency reconsidered.Journal of Finance,2003.
【关键词】国电电力;多元化经营;资本结构;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逐步深化的电力体制改革打破了电力行业的垄断地位,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了电力行业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并且,不断上涨的煤炭价格使得电力行业一度处于亏损的境况,迫使发电行业必须实施深层次的多元化并购,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分散经营风险。然而,实施多元化战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每家企业首先考虑的必定是如何规划资金的来源方式,确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两者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西方国家的会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产生的联合保险效应能减少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变动性,使企业拥有更加稳定的现金流,以得到更好的外部融资条件。所以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正相关[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多元化经营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内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内部的资金调度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即如果内部资本市场有效,多元化公司就可以减少外部融资,抑制企业的杠杆比率[2]。我国对多元化与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多元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且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甚至相反。主要研究结论有:雷良海等[3]通过对44家深沪上市集团公司的研究以及洪道麟等[4]对1999-2003年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都表明多元化与资本结构之间正相关;林孔团等[5]研究2001-2004年间深沪两市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发现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邵军和邵兵[6]利用2001-2003年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还发现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资本结构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
整体而言,由于研究对象所属的行业背景不同,收集的样本数据所处的时间不同,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能一致地说明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必要利用电力行业自身的数据来揭示电力行业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国电电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电电力多元化战略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希望为同行业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查阅研究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关系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过程中的影响变量,并经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到所有变量的原始分析数据。然后通过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偏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新浪财经网”提供的国电电力2006-2010年披露的年度报告为基准,获取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并且参照我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按四级码对企业经营涉及的行业数进行划分。通过EXCEL整理数据得出研究所须的原始数据。
2. 变量测量指标的选择
为了探究企业多元化战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将企业的资本结构作为因变量,多元化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因变量资本结构选用资产负债率表示,自变量则采用Jacquemin和Berry (1979)提出的多元化熵指数测量企业总体的多元化程度。同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公司成长性(GR)、公司规模(SIZE)、盈利能力(ROA)、有形资产比率(TANG)和股权结构(CONT)作为控制变量,以真实地反映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根据每个控制变量的性质和特点,本文将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总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净值与总资产之比、以及企业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赫芬达指数分别作为衡量企业成长性、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比率、和股权结构的指标。
三、实证分析
1. 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偏相关性分析
由于资本结构同时受到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比率和股权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多元化程度与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需要采用偏相关分析,通过控制这些变量反映多元化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净影响。参考国电电力2006-2010年的年报,将原始数据录入SPSS12.0统计软件,对国电电力2006-2010年期间实施多元化战略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1显示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表1 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国电电力2006-2010)
控制变量 LEV DT GR SIZE ROA TANG CONT
-无-(a) LEV 1.000 .321 .560 .937(*) -.681 .710 .870
DT .321 1.000 .198 .315 .196 .787 .289
GR .560 .198 1.000 .802 .089 .682 .118
SIZE .937(*) .315 .802 1.000 -.427 .764 .688
ROA -.681 .196 .089 -.427 1.000 -.077 -.799
TANG .710 .787 .682 .764 -.077 1.000 .435
CONT .870 .289 .118 .688 -.799 .435 1.000
GR & SIZE & ROA & TANG & CONT LEV 1.000 .
DT . 1.000
a 单元格包含零阶 (Pearson) 相关。*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如表3-3所示,在不控制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比率和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时,多元化程度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21,显著性水平为0.598,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控制这些变量之后,多元化程度与资本结构之间的不表现相关关系。然而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0.56)、有形资产(0.71)、及股权结构(0.87)成正相关关系,虽然不显著,但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937,显著水平为0.019,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说以成显著正相关。与盈利能力成不显著负相关。
2. 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元化战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以的资产负债率为因变量,以多元化程度的熵指数、成长性、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例、以及股权结构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观察回归分结果中显示的相关性是否与偏相关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一致。本文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LEV=β0+β1DT+β2GR+β3SIZE+β4ROA+β5TANG+β6CONT+μi
其中:βi为待估参数,μi为随即误差项。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后,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变量仅有SIZE(公司规模),因此,修正后的回归模型为:
LEV=β0+β1SIZE+μi.
表2 多元化与资本结构各指标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B 标准误 标准化系数
Beta t 显著性
1 (常量) -1.547 .485 -3.190 .050
SIZE .090 .019 .937 4.647 .019
R2=0.878 AdiR2=0.837 F=21.592 P=0.019 Durbin-Watson=1.994
模型修正后,确定回归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R2是0.878,调整后的R2也达到了0.837,说明回归的拟合度非常高,并且D-W值为1.994表示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该回归模型非常优良。又有F=21.592 > F0.05(1,3)=10.10,相应的显著性概率P=0.19,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回归方程显著。因此可以判断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的解释能力非常显著。另外,从该表中还可以得到回归模型中公司规模的系数为0.09,说明公司规模的大幅度增加才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这说明并证实了企业在大规模扩大公司规模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必然会增加举债,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
四、结论
通过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偏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国电电力2006年-2010年间的多元化程度与资本结构之间成不显著性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较小,可以认为二者之间无影响。这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不相符,一方面可能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场的独特性及国电电力2006-2010五年来自身的战略策略所导致。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来源少,本文只考虑了国电电力2006-2010年五年的相关数据,样本数量太少,导致模型的解释能力不大。
通过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回归分析发现国电电力2006年-2010年间的资本结构受公司规模的高度影响,由于企业大规模扩大公司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必然会增加对外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此外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有显著性正相关,成长性、有形资产、及股权结构成不显著正相关,与盈利能力成不显著负相关。
由于所采用指标单一,以及样本数量过少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指标数量,更加全面客观的体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多元化经营的状况。最后,对市公司年报中分行业收入分类存在主观性;公司本身披露的分行业收入数据不全或者没有。今后,在严格规定分行业资料披露的基础上,可以对该领域做出更加精确客观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ewellen, W. G. 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J]. Journal of Finance, 1971, (26): 521-537.
[2]StulzR.M., 1990, 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26): 3-27.
[3]雷良海,许永国.上市集团公司多角化经营与偿债能力关系的研究[J].预测,2002,(1): 59-65.
[4]洪道麟, 熊德华.所有权性质、多元化经营和资本结构内生性[J].经济学季刊,2007, (7):1165-1167.
[5]林孔团, 李建建, 吴剑锋.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79-83.
[6]邵军, 邵兵.多元化战略对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一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7(5):14-1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