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5:02:17
导语:在政治发展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问题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要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特长与研究方向相结合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要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思想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高目标是引导学生为实现理想的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现实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奋斗。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的深化
(1)社会层面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状态。我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成为多种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形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在现实社会中,主导意识形态与多元的意识形态长期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范。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中国化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社会客观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具体影响,更要研究这些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影响。也要研究国家在改革开放中的政治主导、民族文化主导、人本主导和社会核心价值主导等,这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研究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2)个体层面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状态。在市场体制条件下拥有自主权和民主发展条件下拥有自由性,能够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同时,必须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道德生活,接受社会政治、法制与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以思想政治和社会道德的目标、规范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在学生社会化中,学生在不断的追求进步和实现理想而不是依赖于社会的生活条件。学生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难题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51-02
一、深刻理解和领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党的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新任务。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贡献,如何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前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2.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给大学生便利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因此,如何把握住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有效应对网络负面信息消极影响,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考验和新课题。
3.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和矛盾问题对师生思想情绪的干扰点多、面广。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存在利益诉求多样、个人追求多元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迫使西方国家更加重视软实力竞争,而高校正是他们渗透的重要领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巩固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思想防线,更好地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巩固高校这一思想文化重地,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考验和紧迫任务。
二、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的新特点、新趋
1.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大学生思想鲜明的时代特点。当今社会变化快,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这些变化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经济模式、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从而形成政治需求更加现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成功需求更加强烈、社交需求更加广泛的思想特点。同时,成长过程中受多样化环境影响,促使他们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
2.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趋于功利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模糊了国界的概念,模糊了政治体制的差别,也模糊了文化的界限[1]。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同时,市场经济的扩张和功利主义的震荡致使部分大学生面对现实是急功近利的,缺乏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促使他们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短期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其责任意识逐渐淡化,国家和集体利益相对弱化。
3.网络的普及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的公开程度越来越高,知识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非常强的大学生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各种消极文化的侵袭,这对大学生思想导向产生一定的潜在威胁。在此情形下,由于个人所选择的文化内容和排列组合形成自身价值体系的结构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各异,造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2]。
4.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和认知的偏差。传统家庭教育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道德的教育;只重视生活的关爱,而淡化思想的引导。这一状况造成了学生性格孤僻,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差,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只强调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受,而忽视他人的身心感受。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认知的严重偏差,价值观念扭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内涵,实现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可见,我国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思想,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2.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实现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前提是要研究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关规律,需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度的形成既要坚持教育模式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既要通过制度的形式将切实发挥实际效果的教育活动和内容固化,又要防止制度的僵化和简单的重复化,既要以一贯之,又要循序渐进。使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科学化发展。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实现教育队伍的专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要多管齐下、持续推进。一是要注重队伍选配。探索多元化的选拔途径,强化竞争机制。二是要加强培训。以科学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使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注重师德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践证明,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四是强化管理机制。以创新精神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使其更加富于创造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4.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特点与规律,实现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精神需求多样化。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育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努力做到教育手段的与时俱进、教育内容的精细丰富、教育载体的创新多样,使得教育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丰富性和发展性。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时代精神的开拓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5.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实效,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对头,则事半功倍,教育方法不对头,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此,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教育工作方法,拓展育人载体平台,增强育人效性。一是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积极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需求,努力改变传统的简单粗暴和空谈说教的教育形式,主动把教育主题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二是要积极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探究实践育人路径。充分调动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总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探索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时代前进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出更加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努力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喻俊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与当代,2011,(2):47-49.
[2]田建国.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29(1):86-94.
关键词:中学政治;德育;优势;特点
在中学教育中,政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然而中学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中学政治学科中实施德育有很大的优势。优势表现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等方面。实施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将德育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发挥。下面本文将对中学政治实施德育的优势与特点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中学政治学科实施德育的优势
1.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
当前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德才兼备、全方面发展的多能人才。德才兼备德在先,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最为推崇的就是良好的品德,也是人们最崇尚的精神。所以新形势下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拥有高水平技能的人才,更要着力培养具有崇高品德的学生。崇高的品德对于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甚至对于社会的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中学政治教学紧紧围绕着学生为主体,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渗透了对学生“德”的培养,如“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章,对于学生的责任就有很好的诠释。督促学生肩负起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2.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需要新生代学生将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集成和发扬下去。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所以在中学政治学科中实施德育,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爱国意识,加强学生的美德观念。中学生同样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分子,而且中国梦未来就要在这些学生的手中不断地扩大,一步步实现。
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的人生中面对选择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然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政治德育,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几乎贯穿了整个政治学习过程。由此可见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如,在政治教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深度解析了社会发展规律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内容。通过这单元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并且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使中国历史文明古国的身份被发扬光大。
二、中学政治学科实施德育的特点
1.理论结合实际时效性强
中学政治学习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很高,中国的特色思想曾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际的良好结合,是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升华,而实际又以理论为依托。中学的政治同时又具有时效性,时事政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社会和国际上热点问题。使学生身在校园之中,仍能了解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增强学生对社会以及世界的动态,使学生思想与世界接轨,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己不局限于学校以及身边的小范围中,拓宽眼界,着眼世界。
例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就主要讲述了“走进国际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两个内容。讲述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利益等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也了解到社会热点问题,明确自身使命,同样学会了维护我国利益的重要意义。使青少年树立民族责任感,以国家为己任。
2.规范学生行为提升情操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渡过。学习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成为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然而处在中学时期的阶段更是培养学生素质、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阶段。中学时期的他们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在政治学科实施德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课程特点。
例如,在学习的“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一课时,讲述了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学生解析了我们拥有的权利和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并行的,只有履行了相应义务才能够享受我们的权利。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很多,如孝敬父母、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我们的义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这些内容,并在平时生活中履行相应的义务。
3.知识全面帮助学生发展
现阶段教育不单单是要培养某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更要培养全方位发展、一专多能的人才,而且现阶段部分学生反映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长期地对于学术技能的重视,而忽略了或者是轻视了一些其他技能的发展。学生只注重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更是为了自己能力的提升,是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中学政治学科实施德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别阐述中学政治学科实施德育的特点和优势,详细地说明了实施德育要结合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时效性的特点,这些使学生可以把握时事热点,身处校园但却能及时掌握国家大事,肩负起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实施德育可以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施德育对培育德才兼备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等方面说明了实施德育的优势。同时还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并且会使其更高效的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蓓蕾.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中,2012(03).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辩证思维 扩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
近几年来,政治教学改革,主要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需求的模式,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逐步实现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地发挥其对学科教学、复习的导向作用。为了适应中考政治试题的改革,搞好初三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了解中考政治试题的导向,改进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近几年中考有以下几个特点:
注意多向思维能力的考查,把能力的考核深入到深刻思维领域,提高试题的预测效度。这个特点表现在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让考生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评论某一观点,分析某一材料,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分析论述题型上,给考生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中考既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又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能力考查中,注重考查考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考生不能从教材中学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只靠死记硬背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全面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政治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特点表现在,考查内容已不局限于初三这一学年所学的内容,而是涉及中学生所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还表现在考查的内容力求体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以全面反映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了适应中考政治试题的改革,必须改革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逐渐摆脱思维的单一性、习惯性,培养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具体说,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启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辩证思维。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对于初三年学生来说,就是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政治现象,对于任何一种社会的政治现象,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看到其正面和反面、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对各种复杂复杂的政治现象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变现为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发展,青年学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的过渡发展,但由于青年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因而遇事容易产生过激情绪,对问题的看法多有片面性,甚至产生误解,例如在“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这节课教学中,讲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当积极关心、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彼此关爱;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学生表示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既不能训斥学生,又不能回避问题,而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告诉学生观察社会的政治现象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这种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启发扩散思维。所谓启发扩散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找某一问题的答案。在初三思想政治教学中,根据当前中考改革的导向,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从知识考核到能力考核这一转变,必须认真发掘教材内容,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认识、掌握和运用。例如“基层民主”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而且教材里是在一个材料里概括地从基层民主的内容、基层民主形式说明健全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如果学生不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就会搬用教材的现成内容回答。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和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相关方面的知识,多角度地运用阶级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这个问题。既要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要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说明其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这样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和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的价值取向。启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对于搞好思想政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以往那种上课记条条,考试背条条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这不仅对学生在学习阶段大有好处,对他们将来走工作岗位后,树立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微观环境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的的生活实践范围是不同的,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里,故而受到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实践范围,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情感态度都是在具体而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形成而后慢慢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到不同的微观环境作用影响。
1家庭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家庭环境影响具有普遍性、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影响主体具有血缘理论的亲和性和权威性等特点。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是普遍性的体现。与此同时,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到最终都是伴随着家庭,整个生命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实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具有长久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的使得家庭环境影响符合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家庭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就使得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着无形的渗透作用。如家庭的生活习惯、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生活氛围等,都会通过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渗透到其他人思想中。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对自己的儿女最为了解,包括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因而父母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作为一家之长,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是在主导的位置,更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这就使得他们成为家庭影响的主体。子女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在经济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要以父母为依靠,这种依靠决定了父母对青少年影响的权威性,这是其他一般教育者无法达到的。家庭的长期影响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的品格。总体来说,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反之,则会给她们成长带来障碍。
2学校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学校环境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榜样、课外活动、校风等方面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作用,主要有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和向导性等特点。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培养符合特定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的特殊机构。学校活动是更有计划、更有目的的活动,对于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更有指导意义。
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必须要使得个人学会与他人相互尊重和和睦共处;学校根据学校的规章章程、校规校级办事,这就培养了他们遵守相关纪律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学校这个社会窗口中感受到社会化、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因而,不仅要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作为任务,还要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超越自我作为目标。不管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学校环境全方位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学校是培养本阶级需要的人才的。在阶级社会里任何阶级都会通过学校教育来巩固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而稳固本阶级的统治,故此学校开展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求来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阶级性就这样凸显出来。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风、学风、校风、人际关系以及校园文化等构成了学校氛围,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这种氛围中受到影响,人格得到塑造、意志得到锻炼、情操也得到了陶冶。这就要求我们要协调各种因素,构建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学生时期还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未定型的阶段,所以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特点,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相当明显的向导性,有助于他们的品德正向发展,减少这个过程的曲折性。学校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是复杂的。积极和消极并存,会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我们要发挥积极作用避开消极影响。
3社会工作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每个人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属性表现方式,然而每一个组织都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如果没有这种使命,它就推卸掉了组织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维系,这个组织是不健全的,生存不会长久。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会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也决定了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职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其影响。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主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77-02
一、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党的思政政治教育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精神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学说和实践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新思考定位的理性选择。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既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内在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
(二)是立足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相对于一本和二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绪,其心理素质相对较为脆弱。因此,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每个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引导,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需要,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上狠下功夫,以此来缓解他们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现实需要
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现实问题进行高度重视,才能不断地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通过对新事物的不断探索及结合时代的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时效性和的发展活力。因此,独立学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一群体在认识上、思想上、情绪上、观念上、心理上的偏见和误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状况
(一)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群体性、整体性,忽视大学生的个性
人是一个属性的交集,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层面。然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强调学生对社会的绝对服从、高度认同无私奉献,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但忽视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层次性、创新性及个体的差异性,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我们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机制,把独立学院大学生当作是接收机器,这种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与培养。
(二)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的主体性
大学生具有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大学生的可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片面理解灌输理论,致使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开展上充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努力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独立学院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能。
(三)强调人的理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独特情感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自身评价问题、社会认同问题极为敏感,他们更加自己出身于独立学院能否被社会高度认同和尊重。我们只有按照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独立学院学生特有的情感特点
手,有的放矢地对这一群体进行引导和培育,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塑造其健全人格上努力下功夫,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矛盾,能真正体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切实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性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因此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群体规范,如道德、风俗、纪律、法律等。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偏差就是强调学生的纪律性,要求学生无条件遵守纪律,企图培养纯而又纯的听话个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自由性。独立学院学生在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熏陶下,往往体现出更强烈的自由倾向,而他们的这些强烈的自由气息却往往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忽视甚至是反对的。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改进措施
(一)注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独立学院的高校大学生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强烈的民族责任心,但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等等。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既从整体着眼,也从小处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充分信任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基础上,承认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并将其作为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寻找“闪光点”,为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思想政治工作者可积极利用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优势,进一步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
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也是较为复杂的,除了内在的诸多原因之外,其根源和基础在于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由于各个独立学院大学生具体状况不同,每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也就显现出诸多不同,由此形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德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环境多样化将会更加鲜明。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显现出时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心理性格特点。研究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心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前提。在这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性格研究是工作中较为复杂和极具挑战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完成好这一环节,才能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供一种实施的可能。 (二)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性领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没有束缚和压力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独立学院的不少大学生渐渐地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抱怨、不满和反感情绪。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三)增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动态交流的人际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和睦相处和亲密无间时,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得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输也才能够获取取最佳的效果。因此,在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投入自己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负责任,全方位进行人文关怀并积极增加情感投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情味,引起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上的对流、心理上的交融、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大学生群体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得以持续提高,精神境界不断升华,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给独立学院大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优点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是要努力实现教育者与独立学院学生之
间的平等对话,以此全面促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总之,只有真正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进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伍揆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及其实现[j].船山学刊,2006,(3).
[2]朱冬梅.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继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主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文化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的转型和跃升。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媒体技术带来了改变,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新媒体文化的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高度压缩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打破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成为当代社会一种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局势上来看,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5.06亿,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突破10亿,成为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存在已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新媒体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目前的发展局势上来看,新媒体虽然发展势头较为良好,但是其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新媒体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草根性方面,这一特点就会导致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与意识形态一致性的指导思想并不吻合,因此对新媒体文化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的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数量大,并且较为杂乱,不能够分辨信息是否属于真实。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和隐秘性的特点,手机信息、网络信息的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内容杂乱,因此信息接收者根本不能分辨自己得到的信息是否属实,容易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从另一方面来看,新媒体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既有先进的思想,又有危害国家稳定的思想,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第二,能够对主流意识造成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文化是互动的双向性的,因此,网络也可能成为民众发泄不满的渠道,这一现象会给新媒体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能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出现扩展的情况。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此项工作经常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新媒体文化的发展却突破了这一弊端,能够让信息用户随时随地接触到新的教育信息,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能够促进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手段主要是开报告会、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等,虽然这些方式各有所长,并且能够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式的优势都无法与新媒体文化相提并论。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电子邮箱、社交软件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教育的手段。最后,新媒体文化能够使沟通更加深入。由于网络属于虚拟的世界,因此人和人之间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参与到政治思想教育中来,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策略
新媒体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必要的文化平台,被赋予了教育的意义。想要真正实现新媒体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有效沟通作用在网络的世界中,信息处于复杂和开放的环境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和声音,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给网络参与者的思想造成了冲击。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新媒体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学会通过网络这种途径来倾听被教育者的心声,解决被教育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者可以借助网站、博客、QQ、贴吧等形式,设立专门的工作团队,来解答受教育者人生中面临的困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独特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更需要的是有较高思想理念的全方位人才,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性技能,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他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和发展。现在我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还是在学校开展,因此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特别是招收应用本科的高校应该根据应用本科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一、应用本科生政治思想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在我国的传统的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所用课时较少,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调,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现在应用本科生大多都是90后,主张个性发展,思想活跃以及自主意识非常强,学习理念个性化,不再单单重视那些考研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更加重视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本科高校特别是生源有中职毕业生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个性化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单位以及公众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这种评价体系是相对于学校的评价体系而言的,是一个第三方的评价体系。现在我国的应用本科学生步入社会上工作的时间相对于学术性的本科学生要早一些,所以当他们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候,通过建立那些企业公司以及公众舆论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总体水平,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发现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模式开展过程中的众多问题,从而可以找到有效的科学的解决方法,这样通过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上的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现在的社会道德素质水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始终处于提升的状态,这种现象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本科高校发展的需要。这样本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按照这个体系,充分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才能培养出不受市场经济影响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大学生。同时也可以非常科学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最后实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最终目标。
3.个性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在高校的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在应用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生活理念、人格特点、心理以及兴趣等。应用本科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相对于学术性的本科生较低,特别是中职升本科的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心理比较强,辅导员对他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他们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辅导员在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所以引导辅导员参与到应用本科,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他就是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它的评价效能性,最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4.有利于解决应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高校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评价体制建立的基础是传统的教育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地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所以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应用本科生,还没有找到一些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所以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对学生思想政治评价体制中的众多棘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断地推动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这样既符合了现在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究的重要内容
在现有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之前教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思考研究,认识到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思想的多元化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化培养,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应用本科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政治理论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研究评价的发展基础
探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础是反映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也是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要求,这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性起决定作用的。在这个思想政治的评价体系当中,要坚持以应用本科学生作为基点,坚持理论观点,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会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个评价体系的最大的作用和效果,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研究完善评价理论体系
对于应用本科生的道德思想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需要经过多方面思考和借鉴的,这个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对于每一个应用本科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它的评价结果一定要科学严谨,这样就需要建立雄厚的理论基础。评价的体系要建立科学的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提高质量评价的参与度以及提高学生能力的评价功能,这种评价体制的建立必须还要坚持和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制定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现实的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践,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实现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3.研究个性化培养的评价模式
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成果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对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评价不单单是看最后的目标是否实现,还应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过程进行监控,把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评价模式的建立要体现量的分析与定性的结合、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的兼顾、相对性和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
4.研究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符合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方向,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一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实的实际情况。在建立的时候要顾及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力的水平和差异,以及这个体系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有合理科学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坚持多元化的理论观点,全面地考虑,最后促进这个模式建立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应用型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建立的要求
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学校要准确把握应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调整和机遇,认真分析和科学探索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个性化教育道路来。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一直所坚持的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它具有很高的时代性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完善的关于应用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现在的时代社会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坚持创新。
2.坚持科学性、实效性以及目的性的导向
每一个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明确的科学导向,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工作的开展,同样高校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培养也必须具有科学的导向,这就必须坚持科学性、实效性以及目的性的导向,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学生是每一个高校的教育主体,所以高校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离不开学生的,同样的道理,关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这样就会更加结合实际,制定出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模式,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的水平。
4.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
现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立过于形式化,他们拥有理论的模式,但是没有付诸实践,有的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却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这样做的结果距离建立一种模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需要进行很好地结合,建立一个符合应用本科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