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跟经济的区别

时间:2024-02-26 14:47:28

导语:在金融跟经济的区别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跟经济的区别

第1篇

超越日本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呐喊。那么,日本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普通消费者看来,丰田汽车、东芝电器等耳熟能详的产品及其企业才是日本竞争力的象征。其实不然,真正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来自于日本的六大财团。事实上,丰田和东芝公司就归属于六大财团其中之一的三井财团。

小企业做品牌、中型企业做人才、大型企业做文化、巨型企业做哲学。有着企业王国之称的日本,以上四种企业都大量存在,但是真正能代表日本经济核心价值观只有做哲学的巨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人们经常谈论的日本特有的企业制度,如“年工序列制”、“终生雇用制”等也都只存在于最优秀的巨型企业中。在日本,综合商社和主办银行领导的六大财团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也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有西方学者称日本的经济是儒家资本主义。

对中国已经发展壮大但远没有成熟起来的广大民营企业来说,学习西方或是学习日本如果都仅仅是制度上的模仿和技术上的引进,那么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成熟起来真正做强做大就会比较困难。很多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企业家都在考虑公司的转型和长远战略,而并非只考虑眼前利益,但是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地想马上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相比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对先进企业的学习和借鉴,如果上升到历史观、社会人文环境、哲学的高度也许更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西方式的习惯性思维是解析式的,即等着别人把每一个环节都找出来,步骤都说明白,照着这个方向去走就行了。这个模式跟高考、考研那种解题比较类似,但对企业真正参与到现今日趋激烈而且变化莫测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可能帮助有限。这个也是作者白益民先生创作《三井帝国启示录》这本书时没有过多的介绍日本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理念,而更多地从历史、人文、社会甚至是哲学层面来介绍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心路历程的原因。

《三井帝国启示录》以日本第一综合商社三井物产为背景从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多方面入手,分析了三井财团的起源、创立、发展、强大的过程和内在的原因。本书虽然以三井为题目,但是内容不仅限于日本财团,同时也包含了世界著名企业通用电气和韩国三星集团。这两家企业虽然地域上与日本财团有所区别,但是他们综合商社的文化本质是相通的。

通用电气虽然为美国企业,但是其形成过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事制度和管理哲学与日本三井财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三井财团的东芝100年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韦尔奇经营思想形成的初期也与日本三井财团在石化和塑料业务往来有关。我们仔细观察通用电气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样也能找到综合商社的影子,只不过它更多建立在美国文化基础上,并更偏重于金融和投资功能。

当中国人膜拜“丰田汽车”经营方式时,是否知道其真正的奥秘却集中于丰田集团的综合商社,即:丰田通商株式会社。要知道,没有日本人愿意提醒中国人去注意到他们的综合商社,因为它是日本大企业乃至日本社会的重要核心。不幸的是,韩国人早已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加以认真学习和仿效。韩国人在经济高速成长期效仿日本三井物产,建立了诸如“三星物产”为代表的一批综合商社,以此为核心组建的韩国财团企业成为日本人头疼的竞争对手。拥有三星物产的韩国三星财团,以其三星电子公司努力超越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电气公司的实例,讲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生动故事。

《三井帝国启示录》所描述的日本财团经济模式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其中大型制造企业大都最终发展为以产业和行业分类的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围绕其周围的是一些为其服务和提供配件的中小企业。以三井财团为例,樱花银行是其主办银行,三井物产是综合商社,而丰田汽车和东芝电器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纵向发展的制造企业集团,通常称为企业系列。另外,一些现代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也通常被划归某一财团,但它们的独立性更强,很难说它们是财团的核心成员,却又是作为财团核心的综合商社的主要股东。

《三井帝国启示录》强调了综合商社在日本财团经济的核心地位,综合商社不仅是贸易公司也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综合商社素有“第二银行”之称,有的书刊则称之为“影子银行”或“幕后银行”,这说明了综合商社在日本金融界的地位。日本综合商社外部负债为自我资本的3G倍,充分反映了借贷资金在综合商社金融功能中的地位。

综合商社的“商社金融”是指商社所发挥的金融功能,主要有融资、投资、租赁、国际性大宗借款的安排等。但这种商社金融又不是商业银行,它的资金来源不是直接吸收存款,它类似英国和西欧的商人银行,它的资金来源不是直接吸收存款,而主要是借自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商社金融的自有资本率是很低的。日本综合商社资产负债率都很高,主要靠借贷资金推动贸易规模的扩展。

日本企业的哲学是商人的哲学,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在于,商人重视从市场入手,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而企业家重视从产品入手,更多的关心品质、性能、技术。这两种理念没有对错之分,其适用性也跟行业、市场环境和地域有关。介绍日本商人哲学的原因在于,作者白益民先生发现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日本的“南方模式”和美国的“北方模式”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我国企业学习的对象和方法不能偏执一端,而且应该更多地考虑本地区特别是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和创新并举。作者白益民先生创新性地提出了美国是“北方经济模式”而日本是“南方经济模式”的划分,对现在中国逐渐形成的苏商和浙商等商帮团体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开放 金融安全 影响

金融开放、金融安全概述

金融开放也称为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是经济开放的主要内容,经济开放主要包含外贸自由化、国内金融体系自由化、减少财政赤字、汇率自由化以及外汇自由化这五个方面,金融开放与金融抑制是相对应的。在金融开放政策下,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金融管理当局减少对国内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并逐步降低银行等准入门槛;逐步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金融机制和现代金融市场,深化金融市场;放松对利率的监管,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并在确保实际利率为正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取消信贷额度管制,通过市场完成信贷配置;放松对汇率的监管,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防止汇率扭曲僵化等。

对金融安全的理解,各个学者的认识有所差别。一般可以将金融安全理解为货币资金融通上的安全可靠性,只要是跟货币流通、信用等直接相关联的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到金融安全的范围之内。另外,也有学者对金融安全做过较为全面的范畴上的界定,认为安全属于国际关系学概念范畴,因而金融安全则是从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引申来的。在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安全一般指维护国家核心价值,包括保护国家、内外经济秩序正常、制度不受外来干扰,以及社会对国家维护该状态的信息及感受等。金融安全则是维护国家金融核心价值,既包含了维护该价值的能力,又包括社会公众对此能力的信心。金融核心价值首先表现为国家金融财富的安全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制度正常维持并正常运行。并将金融安全是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切实掌握本国的金融,掌控控制本国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本国金融正常运行及发展的控制等。

依据金融安全的内在含义,金融安全讲的是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活动具有稳定性,金融能够稳定地支持实体经济的运行、宏观政策能够有效落实,而且金融完整、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充满信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安全对于经济安全以至于国家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金融安全,稳步推进金融开放,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国外资本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增长。

总的来讲,金融安全指的是国家低于国际资本冲击,并保持本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健康有序运行发展,或者即使受到冲击也能避免本国金融体系发生重大损失、波动,保证本国金融财务流失、维持本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维护该种能力以及对保持该能力的主观信心,以此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逐步实现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金融开放在增强国家金融收益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金融风险,面临着金融安全的考量。回顾最近几十年世界金融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一系列危机的背后都隐含着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

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经济进入一体化时代,尤其是90年代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全球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不少国家都加快了本国金融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逐渐放宽甚至取消对国际资本的流动限制,金融自由化已成为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最为显著的表现之一。这种现象一方面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大量的国际货币资金,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另一方面,金融开放政策也会造成金融危机,引发金融风险,造成国家经济动荡、混乱,威胁金融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加快了金融改革和经济开放步伐,并于1994年允许有条件地兑换经常性项目,于1996年实现自由兑换经常性项目。在2001年加入世界货币组织之后,我国更是加快了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金融开放,并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督,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

金融开放过程中,对金融安全的考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内金融开放会将之前隐藏于经济体中的潜在金融风险释放出来,并引发新的风险,由此产生的新的金融交易活动以及新的金融工具会导致剧烈的投机活动,增强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其次,金融开放会进一步积聚经济中的微观风险,引起资本外逃、外债剧增、经常性项目逆差加大等风险,进而导致外资投机活动加剧。再次,导致其他风险转移至金融领域,引发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会引起经济泡沫形成并不断膨胀,泡沫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载体,泡沫的膨胀说明风险正不断变大,泡沫破灭则表明风险已向明确的损失转化或者风险减少。加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不到位,更是为金融风险的膨胀提供了沃土,为泡沫的产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进而在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债务领域、货币市场以及金融机构资产等各个方面都形成泡沫,引发风险。最后,金融开放会促使金融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导致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并使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尽管经济泡沫会膨胀,但受制于资金供应量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泡沫不会无限制膨胀,一旦资金供应无法跟进,大众心理预期下降,就会导致泡沫收缩,使得经济逐步回归正常水平,甚至会引起进一步的价格下跌,造成资产价值远低于实际价值,形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正是造成金融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危害金融安全的最主要途径,金融开放为金融安全危害因素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危害金融安全的危机常常会表现出普遍性、突发性、综合性等表征。金融开放引发的经济泡沫常会突然破灭,而且金融开放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几乎在所有的金融开放国际地区中都普遍存在,所产生的危害也常是多种不安全因素综合造成的,这都是基于金融链条的复杂性及安全阀门的缺失。

金融开放过程中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包含着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既包括微观方面也包括宏观方面。如金融市场的各个参与者所面临的汇率、违约、利率、技术等风险因素,或者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制度性风险、资本外逃、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这些风险因素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讲,只要有金融活动,必然就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即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对金融安全具有反作用,两者存在联系又有区别。但是存在金融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只要金融风险没有影响到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金融安全就不受到威胁。金融安全只是说的那些能够威胁到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的金融风险,并不是针对一切金融风险。对于金融风险,要敢于面对,承认其客观性,针对不同的风险研究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应对。遵循金融运行的潜在规律,避免人为干扰金融的正常秩序,保证金融正常运行。

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具有直接的威胁。尤其是面对那些突发性的、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常会受到严重危害。严重的金融危机会通过以下途径来损害金融安全:剧烈冲击国家金融体制,是国家金融制度无法正常运行,扰乱国家经济生活;导致资本外流,极大损害国家经济利益,国家财富外流致使经济实力降低,国家长期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信息、资金的流动,干扰货币供应过程,影响就业和生产,抬高物价,影响社会再分配,激化社会矛盾。金融危机跟金融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国家经济逐步放开过程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安全越发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且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处于开放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当积极树立金融安全意识,从战略高度来加以处理,确保国家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金融开放产生的金融安全问题影响

(一)影响到本国的资本流动

如果不考虑本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以及金融结构改革,一般认为在资本逐渐由管制到自由化放开的过程中,资本的流动跟国内外利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在本国利率高于国外利率的情况下,资本会向国内流入;本国利率低于国外利率时候,则会出现资本外流现象。金融开放应当与国家的金融结构改革步调相一致,但是也不能形成公式化的理念。依据巴切塔模型,金融开放与国内外的资本流动之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能将国内的利率水平作为资本流动方向的绝对依据。在自由化的社会经济中,仅仅开放金融并不一定会致使资本外流,如果本国的资本边际产出不变或者下降较少,本国的投资机会较多,可能就不会出现资本的急剧外流。金融开放对于本国的金融资本的流动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本国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安全,应该看到资本的过渡流动会扭曲国家金融结构,威胁到金融安全。

(二)会影响到本国汇率及利率的稳定性

金融开放政策实施之后,金融资产的转移更方便快捷,因此可以显著影响到本国的汇率,同时也会对利率产生影响。首先,依据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见图1)假设在货币需求量Md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供应量Ms是根据外汇储备R以及国内信贷差额构成,并且货币乘数为Y,有:

Md=Ms=YD+YR=Y(D+R) (1)

式(1)可变成:

R=Ms/Y-D (2)

通过公式(2)可以发现,在保持货币需求和供给稳定的前提下,国内信贷如果增加则会引起外汇储备减少。

如果本国金融放开,资本开放,一国政府依靠加大货币的发行来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会导致该国的外汇贬值压力增大,为了维持本国的货币汇率的稳定性,会进一步消耗掉本国的外汇储备,并因此遭受国际资本的投机性攻击,进而引发本国固定汇率的稳定性,威胁到本国金融安全。在汇率超调模型下,剧烈的资本流动往往伴随着过度的波动汇率,而且对于商品市场,在金融市场上波动表现的更加迅速,进而导致汇率产生偏离。

(三)会影响到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

银行资产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资产的主体,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体系不稳定常会影响到本国的金融安全以致经济安全。金融开放对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冲击。金融开放之后,大量外资会进入本国银行体系之中,使得银行可贷资金增加,造成银行信贷膨胀,造成不良信贷增多。短时间内银行的信贷急剧增加,会导致银行管理滞后于形势,对风险评估失误,造成风险管理的失控。而且,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得银行的特许价值降低,致使银行利润下降。银行特许价值,就是依照未来的银行预期利润贴现得到的现值。银行门槛越高,则意味着其垄断利润就越多,特许价值越大。伴随着银行的门槛降低,外资银行介入,原先的特许价值大大降低,垄断利润也大大缩水。这就造成本土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不如前,极易造成高不良贷款率,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1.姜波克,朱云高.资本帐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4(4)

2.张幼文,周建明.经济安全:金融全球化的挑战[M].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邢毓静,巴曙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王方华,肖林.金融贸易全球化战略协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3篇

也是,朋友不投资,就算是公积金缩水,那也是只是一个数字,反正要到退休才会见到现钱,工作也稳定,因为老板承诺,一年内不裁员,还象征性加薪水。不过,大家很认真地告诉她:影响当然有。

比如,你租的房子租约到期,现在你完全有能力和房东讨价还价,把房租砍下几成;到处都是减价商品,特别是那些顶级名牌都打折,甚至打到一折,现在的你完全有能力负担了;股票大跌,都说现金为王,说不定进场抄底的人就是你了。这些都是好事情,但是风险在于,也可能你从此和别人一样陷入深渊,因为谁也不知道,见底了没有,而你的这个暂时还算保险的饭碗,纵使有老板的承诺,但如果老板连自己都保不住,再便宜的房租你能够坚持多久?

大家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提醒她,这个时候,千万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经济的好坏,走在香港的街头,仔细观察一下,就会有切身感受。减价的时间越长,减价的商铺越多,证明人们对自己的钱包着紧了。街头多了空置的店铺,快餐店茶餐厅生意火爆的同时,中高档食肆却在拍乌蝇,也是同样的原因。最敏感的要算出租车司机,几个月前,金融危机也就刚起头的时候,坐在车上听司机用对讲机和同伴诉苦:“生意难做,一上午拉的全是女的,经济不好,只有女人还舍得花钱。”

朋友在中环开发型屋,即使不是周末,客人总是满满的,大部分是走遍写字楼的行政人员。但是这次去,冷清了很多。不过朋友似乎不太担心,因为他现在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内地,他说,刚刚从上海回来,那里的分店马上就要开张。问他在上海有没有感受到金融风暴的吹袭,他直摇头,因为他选择的店面在静安寺的一个商场内,“你真的想象不到,不需要宣传推广,商场里面从早到晚人都满满的。不过,东莞这些日子千万不要去了。”他善意的提醒我,因为他的朋友在白天亲眼目睹打劫的场面,不过这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着珠三角工厂的大量倒闭,香港货车司机被抢劫,在那里的港人仓皇撤离,充斥香港媒体的版面。

剪完头发去运输署交牌费,发现窗口贴了一张告示,原来从11月底开始,如果市民缴费用支票,一定要等到成功兑现之后才算交易完成,不像以前,现金支票和现金没有区别,想必是空头支票增多了。通常经济不好,开空头支票的人就会增多,被银行弹票,再要找到开票人,茫茫人海并不容易。所以这个时候,商家对于收取支票相当小心,对信用卡也是一样。

虽然广东道的商场人满为患,但是经过金钟还有中环,那里的名店很是冷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顶级名牌门口贴上的打折字样的样子,以往,奢侈品专卖店是不屑做这样贬低身价的事情的。就算没有标明,走进去,店员会告诉你,那些上一季的款式,都有不错的折扣。这样做,当然是不惜工本要回笼现金,只是,当奢侈品贬值,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的时候,价值又在哪里呢?

之前同事采访一个内地游客,问他为何选择在香港消费?他说,是来打救香港经济。不管是不是开玩笑,有这样心态的人应该不少。不过说实话,愿意在香港花钱,说到底还是价格吸引,港币因为跟美元挂钩,人民币的购买力越来越强,还有就是选择多,品质有保证,谁也不会和自己口袋里面的钱过不去。

第4篇

[关键词] 日元 升值 异同点 对策

一、日元升值历程的简要回顾

日元升值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1年到1973年。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即停止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度,美元不再可以兑换黄金。这对那些对美国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日本被迫妥协,直接将l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8日元,并以此为基准实行只可上下浮动2.25%,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第二个阶段为1973年到1985年,实行浮动汇率制。1978年初,央行裁定日元汇率在银行间浮动汇率连续升值的压力下被迫升值30%以上,此后开始浮动。日元逐步升值到1美元兑240日元~250日元。这一阶段日元升值过程比较平缓。

第三个阶段为自1985年“广场协议”到1989年。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90日元~140日元。“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德、法5国财长会议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决定5国联合行动,有秩序地使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以矫正美元估值过高的局面。这项联合声明被称作“广场协议”。日元迅速升值到1美元兑90日元~140日元。

第四阶段是在1994年底到1995年初发生。从1993年开始,2月下旬日元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猛升,于八月份升至接近1美元兑100日元,1995年4月突破一美元兑80美元大关。

二、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的相似之处

2007年中国经济更像1983年的日本经济,两国有着非常相似的金融环境。日元1982年开始升值周期,人民币升值2005年9月迈出第一步,两个国家都在这一时期逐步步入升值周期。

1.相似的升值背景和宏观环境。两国同样面对国内长时期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同样的对美国持续的顺差,同样的高额美元储备,美国同样的双赤字恶化,美元持续走低的压力,甚至相似的低利率,最终我国也受到了同样的升值压力。当年,由于美国面临巨额贸易赤字,美元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相反,日本与联邦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常账户大量盈余。所以日元面临着由于美元的贬值压力以及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升值压力。1980年到1985年,日本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外贸出口年均增长达到6.3%,外贸顺差规模逐年上升,1985年达到466.8亿美元;而我国在“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均为8.8%,大大超出7%的预期值。而在对外贸易方面,2007年全年出口总额121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22.0亿美元,顺差额为去年增长近五成。但进入2007年,虽然人民币汇率不断突破7.6、7.5、7.4等关口,但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的速度并没有相应的快速回落,由此美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在各种场合也不时表达出希望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

2.升值后相似的政府干预态度。两国政府都放松资本流出管制,采用相关政策为经济降温。中国政府也采用了各种措施来缓解升值压力:央行票据的发行、三年期央票的创新、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筹划发行企业融资券等等。总之,政府同样采用了各种措施减缓升值压力。日本货币当局面对日元升值压力,总希望拖延货币升值,给市场留下的印象是日元总留有升值预期。而我国的宽松银根、低利率政策也加大了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三、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的区别之处

1.我国市场机制完善程度与日本尚有差距。我国和日本之间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的根本区别,无论从市场机制还是经济发展程度,我国目前的实力远逊色于日本。如我国外贸规模在2004年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但人均只有850美元,而据WTO统计,世界人均是2400美元,日本7136美元,我们是规模的大国,但却不是外贸的强国。同时,日本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轨阶段,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经济运营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法制化的管理。在这种环境下,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能力来影响经济运行,因此,我国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决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比日本政府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更大。

2.我国工业基础相比日本较薄弱。1970年,日本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在1970年日本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而到了1974年,日本就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同时钢铁等高端产品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上半期,日本加速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许多产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因此在汽车领域成为美国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我国的工业化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基础特别是民族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虽然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中国的民族企业的竞争力不强。我们的增长更多的依赖的是粗放的投入,我们的竞争力更多的来自于低廉的劳动成本。中国在很多领域甚至跟70年代的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汽车产量还不足世界的6%,汽车出口更是微乎其微。中国的钢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与70年代的日本相差甚远。可见,中国的产业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

3.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与日本尚有区别。目前,我国已向“资本自由浮动”迈出了一步,但至今中国的汇率并未实现完全的浮动,而日元汇率于1973年2月实现完全的浮动,虽然我国也实施了开放港股等措施,但是否表明“市场决定汇率应有水平”会很快实施呢?从我国金融环境分析,资本还不能达到自由兑换,我国汇率完全由市场化决定的时机并不成熟。我国汇率在现阶段仍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机制,这种机制可能会持续两三年左右,在接受日元失调的教训时,需要据此甄别借鉴接受。

4.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层次较日本尚待提高。在对外贸易中,当时美日属于竞争性贸易,日本的出口商品结构中,96%以上是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这些产品与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处于同一行业,因而竞争激烈; 同时,当时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出口的增加,主要靠的是本土企业的发展。而且日本企业的许多核心技术都是由自己研制开发的,日本外资所发挥的作用很小,这从根本上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广场协议”时,外资企业在日本对外贸易中能够的比重只有5%左右。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美属于互补性贸易,我国目前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在全球生产体系逐渐形成的背景下美国产业向外转移的结果,美国本土基本上已不生产或极少生产这些产品,虽然,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努力的引进外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比重越来越大。2005年外资企业的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量中占的比重达到58%。但是重大的外资企业选择中国只是利用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条件,并没有带来核心的技术和工艺,然后作为其加工制造基地,从中国出口到全球市场,导致对于中国出口产品遭遇更多的贸易摩擦。

四、人民币升值的可借鉴经验

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方面,从比较与日元升值的异同点,可以总结吸收日本过去三、四十年的汇率政策方面许多经验教训。

1.要注意渐进式战略,同时既要参加国际协调,也要坚持原则。从日元升值的过程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巨幅的汇率变动对市场将产生负面的的冲击。随着市场的变化,人民币升值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我国要防止汇率在短期内的大幅变化。而且,我国应注意协调经贸关系,减少摩擦,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国际协调应以不损害本国利益为前提。在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贸易伙伴之间经常会存在着既摩擦又协调的关系,即使是美国这样曾经在战后给予过日本巨大帮助的国家,当对日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的时候也不能容忍,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逼迫日元升值,对此,日本为了避免国际贸易摩擦和获取政治上美国对其的支持,以牺牲国内经济发展为代价,最终造成日本经济的长时间的停滞不前。与日本不同,中国在政治上是大国,不需要通过牺牲经济利益来换取美国的支持, 我国国际协调的原则应以本国经济金融的安全和稳定为前提,兼顾本国的利益。

2.加快金融改革,力求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具灵活性。根据日元汇率制度变迁的经验,要使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和汇率调整的利大于弊,必须加快金融改革,特别是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推进金融改革。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谈及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时表示,人民币汇率会不断加大浮动幅度。中国的汇率改革将继续按照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通过改革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汇率问题上,我国强调改革的自主性。同时,人民币一旦升值,就要允许国内价格水平相应地变动,以获取贸易条件改善的益处,这是很重要的。而且要允许资源在外贸部门和非外贸部门之间重新配置。但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并不意味政府的袖手旁观,当升值的压力持续增加时,政府应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放松进口管制,放宽资本流出管制,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的管制,以减轻投机压力。同时政府应尽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维持宏观经济和汇率的稳定。

3.对于货币升值要避用过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注重政策工具的搭配使用。日本经验表明,当局在面临货币升值的时候应该谨慎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造成日本后来严重通货膨胀问题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实际上不是汇率上浮本身,而是为了应对货币升值而采取的过度扩张的财政,金融政策。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慎重考虑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日本在“尼克松冲击”和“广场协议”以后,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日元升值;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减轻日元升值的通缩效应。这种扩张性的政策导致20世纪90年代乃至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经济的长期停滞。由惧怕日元高汇价导致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危害超过了日元升值本身产生的危害。假如日本不去尽力维持确定的308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日本央行在1972年不采取过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严重的通胀就不会发生,资产泡沫问题就不至于那么严重。同时,国际经验显示,为平抑汇价的剧烈波动,采取包括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国家往往比采取单一政策的国家更成功。但由于某些政策工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选取适当的政策搭配非常重要。所以结合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实际,为了能够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中国货币当局应该发展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短期货币市场,并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国际收支以及汇率的影响力,这就需要货币市场和短期金融工具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北华:日元升值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

[2]马建堂杨正位: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J].世界经济,2002(1)

[3]再从广场协议看人民币升值.财经界,2007.6107-108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金融市场资本定价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JosephSchumpeter在他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要将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生产函数造就、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成本曲线。由此可见,“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现象”,“创新”应该是一种“只有经济生活中才有的、不是从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发生的变化”。熊彼特对于创新的五种情况加以区别:“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在他看来,前者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而后者则是指现有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由于技术进步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果。

除此之外,熊彼特还分析了“发明”和“创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他声称,“创新意味着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发明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发明并不必然导致创新,创新只在经济分析显示其重要性。弗里曼(弗里曼-C,1982)也指出:“尽管创新这个词常被用来描述整个过程,但只有当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或新仪器用来完成第一个商业事务时,它在经济意义上才实现了创新。”也就是说,只有当“创新”应用于社会和经济活动,而且带来利润时,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知识的积累和潜在市场应该被视为创新崛起的充分条件。“创新可以说是一个过程的耦合,耦合,它首先出现在心灵的丰富的想象力之中,当‘想法’之间的接口,在科学、技术和市场中得到衔接时,创新才算是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创新不单是指引进新产品的市场或现有产品的新生产方法的引入,这侧重于创新的生产。同样,市场的创新十分重要。比如,一个产品已经被发明,但它不被市场所接受,那这样的产品就不能称之为“创新”。反之,如果有一个公司成功的通过新营销策略将这本不被市场所接受的产品推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营销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创新”在金融领域也是如此。金融创新可以开发新的金融工具、拓展新的金融市场、组建金融机构或引致金融服务的广泛应用。然而,只有当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由社会广泛接受时,才能说实现了真正的“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问题一直是货币和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世界上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得到快速发展,使国际金融行业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同时,对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政策的选择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渠道发生了变化

在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将受到影响。第一,在贷款的发放,和交易对象的选择上。拥有创新金融工具和信息渠道的商业银行,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存在,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贷款给欧洲货币市场,国内投资者考量国内外货币政策,也可以选择向欧洲货币市场贷款;第二,国内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银行资金可以通过市场融资解决,减少向中央银行贷款。第三,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广泛使用,人们普遍提高了临时转移资金的能力,而各种创新金融工具更使商业银行可以规避政策,实施新的金融服务,从整个行业层面上提高了流动性存款结构。例如,表外负债业务,使得银行可以规避金融控制,另外,通过电子转移和信息网络减少融资成本,快速实现大型基金在整个地区甚至跨国的转移。所有这些使商业银行的创新渠道都是导致央行调整基础货币渠道减少或至少减少一部分的因素。

(二)金融创新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

根据不同的金融资产,央行将金融产品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合理开发和选择商品。

7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导向,被解除了束缚的金融资本,挟金融创新之力,在国家之间快速流动,呈现跳跃式增长,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的增势更为迅速,也造成的国际间支付指数的增长,这种流动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而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形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这样一来,货币供应量将无法被轻易预测,经济运行的周期也因此变得模糊,央行也将难以用货币政策进行全面调控,经济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变得难以预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讳莫如深,对货币政策的预测变得十分困难。

类似的, 在美国曾经发生过“丢失的钱(TheMissingMoney)”现象,是指从1974年始,因为美联储当时的货币政策对货币的供应量采取鼓励措施,使得经济增长情况脱离了货币供应量的正常调控范围。由于通货膨胀的,许多与市场利率相关的经济变量的预测值跟实际僮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至此原本预测可能出现的“金钱繁荣”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反而给人一种本应该有的钱却消失了的错觉。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当时兴起了一股寻找“丢失的钱”的理论探索,不少研究人员做出了无数的理论研究。有了这一前车之鉴,我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由此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影响,货币供给的宏观影响不容小觑。

各国中央银行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曾把货币供给量划分为MD、MI、M2、M3、L等,然后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而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ATS、NOW使传统的M1、M2、M3的定义变得模糊不清。此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又尝试重新定义M1,但是,这些在原本框架里所做的调整和尝试并未能改善货币政策的效果。

总之,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最大困扰,在于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变化及其含义不明确。

(3)金融创新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

内生的货币供应来源于经济系统的内部因素。货币供应量并不完全取决于货币政策及其行为,而是由实体经济的因素(如,投资需求的影响,消费需求和其他因素)来确定的资金需求的变化,后决定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货币供给是由于变量)。

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改变货币供给的相对数量。通过使用资金需求、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保存位置和加快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主体,能提高货币乘数。导致新存款的产生对货币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几方面使得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经济系统的内部因素。换句话说,因为金融创新的出现,加上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债务管理技术的改善,使银行的货币创造和储备的资金渠道更广,而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储备数量的手段不能有效影响货币供应。由此可见,货币供应并非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除了基本的货币,也受制于经济变量和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其他行为因素的影响。增强内生货币供给的能力将削弱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量减少和货币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贸易范围的扩大和价格水平的上升,金融创新已经削弱了金融货币电子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使资金的使用经济活动减少,从而减少持有交易货币和金融资产。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金融创新的出现使得涌现了大量的新的强劲的信贷货币和多种新型的存款;第二,金融创新和金融电子支付体系带来的革命,缩小了狭意的钱的使用,特别是现金的使用,让人们的交易货币减少;第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带来了证券化的趋势,资本市场、介质和货币市场金融交易量大增,这些新的金融创新产品有安全、流动的属性和盈利的能力,投资价值高,成为人们选择资产的主要方向,且越来越被公众青睐。特别是,产品收入增加可以使持票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并促进人们尽量减少手中的钱。在他们的资产组合中,增加非货币金融资产,结果是资金需求减少在资金在总资产的比例下降。

(二)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降低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动机持有货币: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为了满足日常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倾向;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对正常活动以外而持有货币的倾向;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人为了调整资产以增加资本利益或避免损失而持有的货币部分。投机需求它强调钱的价值功能,本身货币是一种资产,也是资产投资的一种方式。

现今,许多著名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创新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从而改变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金融创新使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减少,转而使人们对于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大大增强。

四、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结构和资本形成两个方面。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

自1970年以来,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金融体系的一些基本指标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因为汇率和利率的大幅变化而产生的风险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出现了多种新的组合。

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变化,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向上产生了两种倾向:一部分金融机构,为避免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从而追求现有资产价值保值的投资需求;另一部分金融机构的投资则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衍生出新的金融投资需求。通过这两种倾向,避免损失的风险和风险收入,这两种力量主导着金融创新,进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原有金融市场的范围;其次,金融创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第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传导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金融创新也创造了许多新的经济变量,这些新的变量也被逐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利率市场化程度,它就可以作为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如此之大,使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回报”的不同期望和配比,从而提出新的产品和需求,这将改变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

(二)金融创新对资本形成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资本形成的影响在于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做出的创新功能,以及中央金融创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资本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货币投资于某个行业,资本形成率是确定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从长远来看,企业对于资本的要求是,试图最大化利润,而利润的最大化,这取决于生产的资本因素和其他因素。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金融创新投资所带来作用,是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产生效果:第一,金融创新使制造商获得新的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第二,金融创新可以为制造商提供廉价的资源投入;第三,金融创新可以从机制上使制造商的流动性更加顺畅;第四,金融创新使制造商能够承受更多的投资风险和融资决策;第五,金融创新为厂商提供了稳定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参与金融市场,避免生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第六,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息预测,从而促进了生产决策、营销决策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决策;第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为敏感的价格信息的出现,使厂商更容易做出资源的有效配置;第八,金融创新有利于拓展新的金融市场。

结论

第6篇

1.概述

函,即信函,或称书信。公函,即处理公务所用的书信。公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公函的使用范围很广,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间联系工作时可以使用公函,上下级机关之间联系、询问、答复工作时,也可以使用公函。

公函根据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用于商洽的商洽函、用于询问的询问函、用于答复的复函、用于委托的委托函等。另外,还有用于慰问的慰问信、用于祝贺的贺信、公开发表的公开信等,实际上只要它们使用于公务活动中,也应划入广义的公函范围。不过,从狭义的范围来讲,函和信也有一定区别,函的使用比信的范围窄,但比较庄重、严肃。

2.写作要点:

公函在结构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跟一般的信函不同,公函的标题通常要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函)。有时可省写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类别不能省略。另外,标题的右上方要有编号。

(2)正文

正文的开头顶格写受文单位,然后另起一段写发函的原因、联系的事项,最后一般要用请研复、请协助等字样提出具体要求,结束正文。

(3)落款

法定作者、日期,并加盖公章。

公函的写作要求是:一事一函,语言规范、明了,语气合乎内容要求。

3.范文 范文一

市人民政府关于在铁路压煤改线站建立交桥的函

委员会:

铁路压煤改线工业站,位于我市县镇。由于该站的建设,原有的站西侧的平交道口按设计要求将要封闭。这样就阻断了沟通南北三乡一镇的交通要道,给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困难。另外,铁路以南五个村的大面积耕地在路北,由于铁路所阻,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难克服的困难。工业站在设计在xxx+893处虽有一座净高2.5米,宽6米,长220米的单孔立交兼排水涵洞,但因纵深太长,宽度较窄,高度很低,农机车辆不能通行,农忙秋收人畜难以通过。为此,请贵委员会给予照顾,在xxx+430处(原站西侧的平交道口处)建立交桥一座,以适应当地生产和需要。可否盼复。

市人民政府

年月日

范文二

关于商洽代培统计人员的函

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得悉贵院将于3月份举办统计人员讲习班,系统培训统计工作人员。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下达后,我厂曾打算集训现职统计工作人员,但由于力量不足,未能实现。现在贵院决定办讲习班,我厂拟派15名统计人员随班学习,请你们代培。如同意,将是对我厂统计工作的有力支持。代培所需费用由我厂如数拨付。盼于复函。

此致

敬礼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均衡;宏观调控

1 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

1.1 “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

“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如今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4.7%,而是20%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则高达50%”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我国的地区不均衡、贫富不均衡和社会阶层不均衡所作出的动人心魄的描述。

具体来说,不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地区不平等,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之间无论从地理上、自然资源分配上、受教育水平上都不大一样,中国东、西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不平等:其次就是城乡之间也有天壤之别。根据人类发展指标来看,上海跟葡萄牙这样的发达国家是拉近的,但是和贵州只相当于非洲的纳米比亚或加纳这样的贫穷国家:最后就是社会团体之间存在的差距。中国像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有很多弱势群体,比如中西部的妇女,她们所受的困难是普通人无法想像的。丈夫外出,她们既要担负抚养子女的责任,又要下田种地、照顾老人等等,不平等在她们身上是非常突出的。

2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2.1 发展是目的。我国目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前提,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那么,我们国家又是怎么在发展不均衡,但是依然可以稳定的前进呢?这就与正面的宏观调控有重大关系。

3 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1 宏观调控一词是一个我国独有的经济学专业术语,“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概念创造”,其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宏观调节”、“宏观控制”、“宏观调控”的过程。自提出以来,无论是在学界、政界还是在民间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当然地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8%,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业绩。对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异常波动,政府采取了7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应该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的持续快速增长,与政府的宏观是密不可分的。

3.2 30年来中国宏观的实践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业已进行的7次大规模宏观调控中,有4次发生在转轨前期,包括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以及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这4次宏观调控主要在应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紧缩性政策总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调控效果。转轨中后期的宏观调控具体表现为1998-2002年、2003-2007年和2008-2009年的宏观调控。这些调控在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与局部经济过热、投资膨胀的过程中,扩张性和“有保有压”的政策调控体现出密度大、组合性强、力度大等特点,但调控的效果却低于预期。在转轨以来的7次宏观调控中,前4次都属于经济过热的情形,因此政府选择了紧缩性的政策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区别仅在于运用了不同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方式。对于第五次宏观调控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问题以及第六次面临的局部经济过热问题,政府分别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于第七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政府采取了综合性的扩张政策来应对,更体现出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调控艺术的难度,因为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历了包括治理经济全面过热,局部过热与内需不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复杂过程,采取的调控措施包括紧缩性、扩张性与“有保有压”等政策选择,调控手段从行政计划等直接手段过渡到运用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应该说,我国的宏观调控几乎经历了从短缺到过剩、从过热到过冷、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全过程,成功应对了经济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经济状况。

正是有了国家强力的宏观调控,才得以使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从容的应对各种严峻的经济形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国家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宏观调控,且需要更加灵活的使用这一调控手段,帮助经济更快、更强、更稳的发展。

4 形势总述

由以所述,政府在做体系规划的时候,应该更加体现经济发展和均衡的内容,为大家创造更加平等的机会,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发展进程中,分享好处。刚好这与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一致的,就是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体系。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用的衡量体系都是GDP,也就是说根据经济总量增长的问题来衡量整个国家是不是进步了。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说,这个经济发展是失败的。不过我们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政府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国在人类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不是一般的事情,中国这么大的规模,它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很多人说,全球人类发展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巨大的发展国家,如果中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失败了,某种程度上全球也失败了。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银行 企业文化 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银行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进行自我孕育形成的。到了上个世纪后期,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中才被提出。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不同的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文化也有不同特点。可见时代特点感染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时代风貌。建设相对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可以增强银行的精神凝聚力,还可以塑造比较好的银行形象,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银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银行生存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银行进行科学管理的关键。

一、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整合功能。要求企业内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银行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对于激烈的金融市场来说,传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传统竞争已经开始转向更高层面的竞争,传统竞争是粗放型的竞争,而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作为银行来说,其声誉对存款数额有着很大的影响,还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谁拥有客户,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不平衡性突出,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银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一部分银行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特色不鲜明;此外,还有一些银行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就是表面文章,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效应。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论银行企业文化构建途径

(一)以人为本,诚信兴业

对于现代银行哲学的来说,其中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生产者,有一定的发展愿望,具有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社会性的特点。银行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取得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员工的满意度。要认可员工的努力付出,给予员工荣誉和地位,认可员工的价值,精神激励的效果比较长久,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但是在完善的银行员工制度管理的同时,要具有创新精神,要保证人本意识时刻体现着,管理层要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制度管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够保证企业一直有着新鲜的血液和最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取得额客户的信任,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客户至上,服务第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客户跟银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银行发展的如何跟客户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认真深入市场调研客户的需求,把市场需求以及客户的满意地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的出发点,也作为重要的立足点。我们可以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提出了“消费者永远是正确的”这一口号,真正体现了海尔的企业文化精髓,为海尔赢得了更过的市场份额。银行要建立相应的文化体系,让客户在银行有家的感觉,把功能性质的服务转向智能化服务、单一型服务,要把阶段转向终身服务,逐渐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这都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模式,还改变了其管理模式,对银行业务科技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手段。随着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技术支持。对于我国的金融企业来说,技术方面的进步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子,需要投入比较高的起点,也需要进行超前性的开发。以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把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建立独具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这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把企业文化融入对员工的培训中

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灵魂,任何一家银行都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样才能激励员工一起为银行的发展目标奋斗。企业人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企业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为银行的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银行要将企业文化的宣扬融入到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无论在员工在参加什么培训的时候,都可以适当的给出一定的时间来给员工普及企业文化知识,使员工对自己工作环境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五)创建品牌,树立形象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是他们的象征,银行也是如此,代表着银行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我们以著名的“花期”银行为例,这个银行实行了品牌战略,把菲利普公司当做自身的学习模范,积极打杂独居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也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如今,“花期”这两个字,已经是世界级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标准。所以,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建设自身的品牌,确立符合实际的银行标示,这样能很好的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终脱颖而出的就是那些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银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银行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银行遵循客观发展那规律的重要探索,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阳.王力铪.浅论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J].金融教育网,2012,(10).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现状;发展对策;健康有序

一、前言

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惊人。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更是逐步以房地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辽宁省房地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来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全省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新增城市人口的安置问题提供有力保障。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相互关联度大的特点,其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50多个。其产业发展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为人们提供数量更多、品质更高的住房,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要求,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辽宁省房地产业现状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辽宁省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从2003年到2012年,只有2004年同比增长45%以及2008年增长37.6%增幅较大之外,其余各年份增长态势相对温和。到2012年,辽宁省房地产开发国有总承包以及专业承包企业已达到301个,开发投资额已经达到将近500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达到了12444.3万平方米。从总体情况来看,住宅房地产投资的发展状况是相对最稳定的。然而,房地产年竣工面积的增长同时带动了房地产行业供给的不断增加,土地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竣工房屋造价一路上涨,目前每平方米造价成本达到2713元。作为商品房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住宅,在2004年以后销售面积比例占总数的90%,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85%。这种情况表明,居住需求是购房需求最主要的因素。辽宁省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和其他相关渠道,贷款只占20%的比例,外商对辽宁省房地产业的直接投资额也在逐步上涨。2000年,外商投资在我省房地产投资金额占57%,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上涨到90%。

(二)辽宁省与全国发展比较分析

作为东三省中的经济大省,辽宁省在2000年、2004年及2008年的房地产业投资额远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金融危机的来临,对全国房地产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全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辽宁省的房地产业发展依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辽宁省每年的房地产新开发面积在全国新开发总面积中占5%―6%的比重,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由此看来,辽宁省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要优于全国整体水平。辽宁省房地产业土地购置面积在全国增长大环境中优势明显,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到了2011年,辽宁省土地购置面积及购置费用增长趋势跟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辽宁省的商品房销售量增长趋势只有在2002年和2003年比全国增长速度稍缓慢, 其余各年份基本与全国发展态势保持一致。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辽宁省商品房销售增长速度也没有出现急剧下降的局面,依然实现了6.8%的增长。在办公楼的销售方面,辽宁省的销售面积增速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2008年全国办公楼销售面积急剧下滑的状态下,辽宁省却出现了87.6%的大比例增长,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见的现象。辽宁省的商业营业性用房销售情况与全国整体趋势相比基本一致,但其波动较大。

开发资金来源方面,直到2011年,辽宁省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部分,跟全国情况基本一致。

三、辽宁省房地产业存在问题

房地产业属于集投资、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特殊产业,具有基础性、风险性等一系列特点。近年辽宁省房地产业成绩突出。不利的一面就是,如此快的发展速度,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辽宁省房地产业近十年发展过程中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一直处于上涨趋势。2012年,全省商品房平均价格为4929元每平方米。此价格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无疑在购房面前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大部分人只能望房兴叹。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壮大,其也存在一些如开发结构大同小异,开发结构单一,很难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及供应不合理、保障房进展不均衡等问题。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政府对其项目审批不严格以及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有如下两点:第一,个别企业在政府监管不严个的情况下擅自修改规划;第二,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开发过程中存在短期行为,对开发楼盘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房地产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在投资上存在很大的风险,随时会出现开发商与消费者中间违约的状况。这些隐患的存在时常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得发生,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金融风险。房地产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具有其特定的垄断特征,其结果直接危及到消费者的利益。一些房地产企业凭借自己的手段和地位取得了国家资源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然而,辽宁省目前的整体物业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了纠纷多样化、复杂化、处理难度大等特点。

四、辽宁省房地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加大土地价格调控

土地供需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土地市场正常发展的首要条件,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辽宁省个别城市出现了地价、房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土地储备机构应该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规范土地出让制度,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投放总量。从市场细分角度着手,适当的调整各类用地的储备量和供给量,以便化解土地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一方面,紧缩城市中心房地产开发用地以及高档住宅建设用地,对开发建设高档住宅从根源上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坚决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放宽要求,满足中低收入水平人群的住房要求。

根据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政府应加大对土地价格的调控力度。着重建设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控体系,增加土地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辽宁省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地价的调控,比如建立基准地价、出让底价以及标定地价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结合辽宁省的相匹配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价格体系完善。比如,日本政府每年都在特定的时间里公布官方地价,使得全国人民对当前土地价格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对土地价格的调控和管理,同时为土地交易的公平公正提供可靠依据。

(二)建立房地产价格预警机制

建立完整科学的基准地价体系,是宏观调控土地价格的首要任务。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土地市场发展状况,适当的调控土地价格和拆迁补偿费用等,尤其是高档住宅的用地规模。只有以科学的地价体系为支撑,辽宁省房地产土地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土地才能达到高效利用的目标。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存在哄抬价格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政府部门更要加强相关管理。严格审查房地产项目价格申报,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均应严格按章办事。面对社会经济预期问题,需要政府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形成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氛围,引导老百姓树立正确的购房观念以及投资理念。

(三)规范财税政策及金融市场

完善不同的税收政策,坚决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住房消费。财税手段要保证抑制投资、打击投机的原则,严格控制过度投机行为的发生。税收部门要积极研究相关税收减免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银行信贷行为,严把信贷门槛。第一,政府要加快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拓宽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来源渠道。整顿当前房地产金融体制,打破传统的开发商过度依靠银行贷款的格局,鼓励房产开发商金融创新,自主融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二,改变目前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贷款的盈利模式,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避免由于争相贷款而出现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支持。第三,实行区别性信贷政策。相关部门可以从房地产开发商准入条件着手,尝试实行区别贷款。第四,积极开展个人首套住房贷款,以便保障二手房市场的稳健发展。辽宁税务应依托信息管税新思路,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行业风险监控分析为核心,以重点风险点为抓手,对该行业进行税收一体化的规范化综合管理和服务,公平行业纳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