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7:37:21
导语:在公共管理内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职能 竞争 高等教育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至70年代末,由于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价值取向的强烈影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传统行政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并完善起来。
作为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与框架,新公共管理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比如“新公共管理”、“后官僚制模式”、“企业化政府”理论等。尽管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上都表示同一种现象,即由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及实践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的转变,并被人们描述为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转移。
新公共管理是以组织机构的管理的绩效为评估对象,在公共部门中大量采取了以前是私营部门或机构才使用的管理手段,而且加入了各种竞争机制,将服务对象当作顾客,以客户为导向,并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有效的强化管理人员的自我利益、机会成本和风险控制意识。使他们使用合理又充分的权力,以适应外部环境,来创造良性管理绩效,从而进一步强调对资源合理利用的理论。新公共管理的中心思想有几点:一、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以强调和强化组织、个人的目标,并依据“3E”原则(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来履行组织的绩效评估与管理。二、强调组织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以结果为导向并强化管理者本身的责任意识,将目标集中于个人责任方面,而不是以过程为导向。三、利用市场机制替代高度集中的组织结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组织在规则实施、人事任命等方面显得更加灵活。四、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省,从而将成本大幅减少,以便提高组织绩效,为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以前的公共行政理念相比的话,新公共管理在公共部门职能的定位、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和管理的手段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公共管理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管理,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领域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在这些领域注入市场或私营部门的竞争机制,这样可以打破政府或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地位,从而允许私营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参与竞争之中。2、新公共管理一方面包含了行政组织内部的管理,而且又强调了公共行政从“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可以理解为从重视政府政策实施的过程和手段转变为重视政府政策的结果和所产生的绩效。3、新公共管理强调从私营组织的管理方法中获取经验与方法,它认为公共部门应该吸取私营部门一些优秀的管理方法并导入相应的竞争机制,比如绩效管理、组织发展、目标管理等。当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指示以及内部取向,而是更多关注组织所能产生的结果和个人责任,这样公共部门的管理绩效和结果会得到很好的改善。4、新公共管理强调在用人方面的录用、任期、工资和人事等方面的灵活性,比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等。
我们可以将新公共管理的含义归结以下几点:1、政府职能在于掌舵。2、实施明确绩效控制。3、由重视行政规则、过程到重视结果、产出。4、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5、公共部门由内聚管理趋向分权管理。6、重视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运用。7、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新公共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要改善政府管理体制,扩大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转变公共管理的方法,从而使政府职能发挥出全新的作用。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中的应用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府权力的分化的方法,意思就是要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权力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授权给社会的其它组织,这样可以达到社会各方面的内部管理或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领域里,政府应当积极努力的授予高校在学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以便使高校能够更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以前,我国的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几乎全部在政府部门手中,政府拥有一切权力,而高校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几乎没有办学的自主权。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的高校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向社会提供适应全社会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社会服务。这样,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高等学校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
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广泛导入竞争机制,以便消除政府在高等教育供给方面的垄断。政府应该让更多的私营机构参与到高校管理与服务的供给链当中,这样会最终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格局,以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绩效。在高校办学方面,要打破由政府垄断的局面,重视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到高校办学与管理之中;在财政方面,要摒弃由政府单独提供的财政体制,提倡由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吸引经费为辅的全新的教育财政体制。这样可以释放政府教育财政方面的压力,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以使其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随着高校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强化在教育方面自我管理的同时,更加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与公开,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使效率和公平作为全社会包括政府在内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
[2]刘蔚.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发展,但是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统一的定义。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在进行“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其目的是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系统效益最优。后来,Min等人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的作用。Beeman将一些环境因素引入供应链模型,提出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方式。Hock研究了供应链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 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重目标的统一。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深刻的内涵:首先,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令全球瞩目的问题,绿色供应联管理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其次,人类社会正在实施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企业的体现。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1.研究的领域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三部分:供应链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优化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这三部分内容的交叉和集成,而传统供应链管理很少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
2.获得的效益不同。传统上,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势必以牺牲外部利益为代价,却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绿色供应链管理则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个效益的统一。
3.传递的信息不同。传统供应链的信息传递非常普遍,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增加了环境影响信息和资源保护信息的传递,并且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物流、能量流有机的结合,系统的加以集成和优化。
4.管理的过程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经历设计、采购、制造、包装、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的整个闭合循环过程,它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过程。但是传统供应链管理则只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一个单向过程,其过程可形象的称为从摇篮到坟墓。
5.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功能目标只包含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四个目标。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功能目标则包括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和R(资源)这六个因子的目标。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1.共生进化论。人类社会与自然共生是任何经济系统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理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20世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供应链时代的到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令全球瞩目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焦点。这充分说明,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这种和谐的关系遭到破坏,则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产生一种全新模式取代旧有模式,导致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改进,从而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闭合循环论。闭合循环论是指能量在绿色供应链内各子系统之间循环做功, 直到变成熵为止。熵是指最终被消耗的不能再做功的能量总和, 熵越大, 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该能量总和越大,说明其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越大。循环原理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于绿色供应链内的各行为主体, 其活动同样要受到循环原理的约束: 任何经济活动或者社会活动均不可能使地球的总熵减少, 而只能加速或者延缓总熵的增加。但是,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的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因素,通过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使熵减少,或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3.外部效应论。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也给其它公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节约了后续资源;不仅实现了当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外部经济性。
4.替代转换论。具体来看, 替代转换原理在绿色供应链运作中的含义是指,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各子系统层面的变量之间、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所具有的替代转换功能,即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替代转化。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回收商以及环境之间进行着源源不断的替代转化,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运作存在制衡的机制,如果改变供应链某一子系统,就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知识管理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主席EllenR.Tise在第五届上海(杭州)国际图书馆论坛上表示说,“图书馆提供给人们的不单是丰富的视听图书资源,还有一个社会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阅读、交流、分享,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自身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维基百科给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Commons)的定义是,学习共享空间又称为学者共享空间,是一种支持信息技术分享,远程或在线教育、辅导、协作、创造、会议和阅读或研究的学习的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可能也有可供借用或使用的工具、设备、创客空间、出版服务。关于知识管理,目前被引用最多的是YogeshMalhotra的定义,他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该定义完整的概括了知识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揭示了知识管理的实质和内涵。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就是一个知识交流中心,为师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学活动提供空间、技术、资源、指导的服务。学习共享空间不但是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学习社区,也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知识源泉。高校图书馆创建学习共享空间不仅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品质,而且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找到了新的价值。
1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内涵
日本学者Nonaka提出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能较好地解释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知识管理内涵。SECI知识转化模型涉及3类不同知识组合之间(内隐知识与内隐知识、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外显知识与外显知识)、4个不同知识本体层次(个体、群体、组织、跨组织)、4种不同转化过程(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③4种知识转化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循环起来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知识规模不断扩大的知识转化过程。该模型认为知识管理依赖于一定情境下社群的交流合作。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就是社会交往和交流合作的理想场所。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中心,不但集成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专业的知识服务、先进的实体设备和虚拟空间,而且能营造知识自由获取的氛围和协作式学习的创新文化。不但利于用户更好地开展协同学习和知识交流、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也是开展学习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
2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以学习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基础,支持协同和交互式学习的学习场所,为读者(包括个人、团队)的学习、交流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读者“学习、协作、交流、创新”的学术性、知识性社区。空间于2015年5月19日正式对师生开放,建筑面积为4906m2(含900m2夹层),包括:A研讨及会议区(含学术报告厅)、B多功能演示区、C支持服务区(含休闲餐饮区)、D组群学习区、E交流讨论区、F多媒体学习区、G个人学习空间等。根据SECI的知识转化模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的转化循环中,知识规模不断扩大、知识传播范围不断延伸。作为知识管理中心的图书馆,其学习共享空间不但可以有效地激活用户们的内隐知识,避免分享障碍,还能提高转化效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创新目标。
2.1学习共享空间内隐知识间的传播转化管理
内隐知识到内隐知识的传播转化是个体之间分享和创造内隐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练习等形式,使个体之间的内隐知识得以传播和扩散。学习共享空间不但为这种群化的学习、知识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环境,还有专业馆员和先进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传播引导。
2.2学习共享空间内隐知识的显性化管理
内隐知识的显性化是通过图表、模型、类比、隐喻、假设和深度会谈等思维加工,将工作经验转变为科学概念,把想象和直觉等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把个人的内隐知识转化为集体的外显知识,挖掘用户的内隐知识并使之发展为外显知识的过程。学习共享空间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场景和团队学习、合作的平台,作为知识转化的对话场促进内隐知识的外显化。
2.3学习共享空间外显知识间的组合化管理
外显知识间的组合化是指把零碎的外显知识转换为系统知识的过程。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一站式”的知识体系,是外显知识间的组合化的资源基础。学习共享空间的虚拟合作环境和实体物理场所为个体与群体之间外显知识的组合化提供深度技术支持,是促进知识组合化的系统化场。
2.4学习共享空间外显知识的内隐化管理
外显知识的内隐化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内隐知识。学习共享空间作为知识转化的练习场,拥有多元化的实体场所和虚拟空间,以及各种文献资源和实用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各种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与管理诀窍,可以把外显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为各学习共享空间用户吸收消化为自己的内隐知识。
3结束语
Kuei等指出以质量为基础的模式重心已经从公司转变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Starbird从供应链合同契约角度对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Kaynak&Hartley建立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上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与下游客户关注对质量相关性能的影响。李全喜等[5提出了质量链与质量链管理的概念。吴绮、许统邦16认为核心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对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做到对产品/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这些研究成果对完善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实情况下,供应链是动态可变的,影响产品质量变异的原因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方面,因此SCQM并不仅仅是将单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向供应链方向延伸这样简单。与单个企业相比较,供应链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因此只有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出发,才能进一步揭示和把握SCQM的内部规律。复杂性的表现载体是复杂系统,以一般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运行机制难度太大,肖人彬71提出借助于一般具体的复杂系统作为认识一般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桥梁和途径。生物的免疫系统是复杂系统的典型代表,在数亿年的自然进化中,生物机体的免疫系统成为了一个可靠的复杂系统,其运行机制使得生物机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复杂性和抗原的多样性。免疫系统良好的分布性、多样性、耐受性、记忆性、自学习和自适应等特点,正是SCQM需要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基于免疫系统的这些良好特性,本文从生物免疫机理的视角来研究复杂供应链的质量管理问题,即从供应链质量文化形成的固有免疫系统和各种质量管理实践构成的获得性免疫系统两个方面,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系统演化。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的理论维度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一个能从自身的细胞或组织识别出“非自我物质”从而将其消灭或排除的整体工程的统称,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组成。按照种系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可将其分为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本文从这两个系统维度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1.供应链质量管理固有免疫系统
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它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防卫机制,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反应快,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相对的稳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遗传性,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遗传给后代;是获得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尚玉钒和席酉民将企业文化视为一种良好的管理预警系统:“企业文化=价值观体系+制度规范+行为模式。”它能把企业运作中从整体到部分、从内在思想到外显行为、从高层到基层以及企业管理职能行使中各个环节的变化都集于一身,并灵敏地表现出来。供应链质量文化可以通过相关企业的价值观认同,并结合规章制度对各自成员行为进行规范,来促使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它与固有免疫系统有极其相似的特性。首先供应链质量文化是供应链质量管理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基5础这体现在其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Kull等认为质量管理的形成是基于组织价值观的。无论是通过对管理方法的选择还是通过供应合同来实施质量管理实践,对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总是有效,而质量管理实践的假定前提是有一种确定的具有显著特点的文化存在于组织工作空间中,如果这种文化缺失,会影响质量管理实践的作用效果。供应链质量文化比外在的硬性管理实践更具有内在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得供应链中每目标服从感,这些感觉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关心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属性,并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其次,供应链质量文化作用范围广,反应快,这源于其导向功能。
供应链质量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质量价值观对供应链中的质量行为主体一员工一的行为引导上。质量价值观是供应链中多数员工的共识,思想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内容涉及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员工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质量行为表现与供应链中的质量价值观进行比对,就能够了解供应链质量管理运营的全貌,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再次,供应链质量文化对质量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起到优化作用。当供应链中的企业质量目标及决策偏离供应链质量价值观轨道时,它可以予以纠正;当流程管理运转失灵时,它可以进行调节;当领导者和员工质量行为有悖于供应链质量价值观时,它加以监督和矫正。最后,供应链质量文化具有稳定性。奥瑞利等人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稳定性是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供应链质量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同样具有稳定性。供应链质量文化的稳定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质量文化是长期积淀的产物,虽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与供应链质量获得性免疫系统从时间维度上对比而言,其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供应链质量文化依附的主体具有稳定性。张光明等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核心企业的文化一般构成供应链质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稳定性使得供应链质量文化稳定性得以延续。
2.供应链质量管理获得性免疫系统
生物机体的获得性免疫是后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及抗原异物后产生的免疫力。其特点是:特异性,即机体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对该种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记忆性,即在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阶段,部分淋巴细胞中途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免疫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这些长命免疫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并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相应免疫效应。
供应链整体质量绩效的提升,是一个包含从宏观层面的质量文化推进,到微观层面质量管理管理获得性免疫是在质量文化的背景下,对于内外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抗原)所实施的后天的、特异的应答,因此由质量管理具体实践构成供应链质量管理获得性免疫系统。质量管理实践是质量管理工具、技术和方法的集合。随着对质量管理理解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对质量管理关键因素的认识也有所不同。Saraph等12]根据对戴明、朱兰、克劳斯比和石川馨等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管理原则的归纳,提出质量管理的8个关键因素。另外一些学者也都对质量管理实践进行过分析总结,见表1。
通过对国外学者质量管理实践研究的归纳笔者认为质量管理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顾客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高层管理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化产品设计、统计控制和反馈等七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七个方面,供应链质量管理节点可以对影响产品质量属性的相关因素实施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就相关因素的质量特征、外在表现及对应策略形成知识,并加以记忆。
3.免疫节点
供应链中针对各种质量影响因素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主体是免疫节点,它是由各生产管理节点中的人,或由这些人形成的群体所组成。组成免疫节点的个人与其所处的群体进行相互沟通和协作,Takeuchi、Ichniowsldh等指出日本制造企业将在质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归结为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企业通常采用基于团队的问题解决方式培养员工的能力。通常一个团队有6~8人,团队成员关注于生产中的包括成本、质量、工作环境、安全等各个环节,通过协作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通过相互学习对生产过程持续改进18]。Brown认为从组织学习的角度看,群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共享与创造主体之一,它不仅是将个体知识转化为群体知识,而且通过与组织内其他群体进行知识交流,让其他群体及其成员共享本群体的知识,最后转化为组织知识。群体是组织学习的关键单元,若干“认知”群体在既定相互作用,进行沟通和积累知识。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的效应机理
通过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理论维度,只是提出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二者如何相互呼应,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护供应链组织,避免各种影响因素使产品质量形成变异,是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通过各种免疫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监视内外部环境,保护供应链组织,共同稳定产品质量。本研究根据机体免疫效应机制,设计了供应链中质量管理实践创新,快速识别供应链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因素的演化机理图,如图1所示。
图1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也是SCQM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自身演化的过程。供应链质量文化能够促使员工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对于质量管理实践问题进行交流的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员工愿意理解、执行或者展示某种行为,如果行为人认为该行为的结果有价值,并认为结果可以通过其行动实现,动机即被唤起[20。免疫系统是分布式自治系统,免疫节点具有自主行动的智能,在这种智能的推动和驱使量变异的因素加以识别,群体和个人所掌握的质量管理实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构成了供应链中识别“非我”(不确定因素)的基础。免疫节点在免疫效应的驱使下,通过自身识别和疫苗接种方式对自身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疫苗是针对特定问题而提取的,它对于问题的求解具有指导作用,疫苗接种是利用疫苗所蕴涵的指导节点识别自身质量管理实践缺失的信息,启发受种节点对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局部优化,使供应链中解决策略的质量得到改善并达到最优。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成熟的企业会因为学习过时或者无用的知识,而损害企业的动态能力并阻碍其组织变革。基于免疫特性的供应链质量节点避免了学习“过时和无用”的知识,因为免疫节点是在自身的质量管理实践中识别出“非我”内容或者供应链其他节点生成的疫苗接种刺激下,才开展对“非我”模式学习并提高对“非我”因素的亲和度。通过对“非我”因素的识别,免疫节点对其展开联想学习,即不仅学习当前影响因素的表征,而且还对这种表征的可能变异展开学习。
免疫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非我”因素的识别学习,完成质量管理实践克隆变异的进化。质量免疫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亲和度成熟的过程,即原有的识别技术、质量管理知识、组织制度、质量文化通过学习创新,历经克隆变异后生成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新文化,使免疫节点对质量依存环境变迁的亲和度逐步提升。吕萍和王以在研究组织免疫时指出,对克隆变异后的方案要加以选择,看新方案是加强了现有惯例的效率还是提供了建立新惯例的机会,并给出了两种选择方式,一个为减少考虑问题的维度,降低认知的复杂程度;一个为揭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与组织学习一样,组织忘记对于改变知识演化方式同样重要。基于免疫理论的供应链质量管理能够避免质量节点应用资源的无限放大。对于供应链免疫节点而言,其学习记忆系统是一个十分有限的资源,在进化创新过程中,为了满足新知识的成长条件,克服新知识应用障碍,必须释放供应链质量记忆空间,避免供应链组织的刚性,从而迅速提升质量免疫节点的认知模式,供应链通过对克膨胀。免疫节点对新的克隆变异策略的选取会造成供应链内部协调方式发生改变。为了避免变动对于免疫效果造成的影响,须快速地改进资源配置方式,使整个供应链适应新的选择。
Maich&Olsen认为组织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事件、承诺、目标、假设和行动。供应链中的免疫节点,把识别、学习的过程,联想的假设,变异的内容,选择的结果和为了适应新的结果所作的协调等一系列隐性与显性知识形成记忆并存储。存储的内容改进了供应链质量管理实践,增强了供应链获得性免疫系统,当供应链中其他免疫节点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供应链内外部异己时,可以迅速作出反应识别。
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维度看,质量免疫的四个进程是动态有序的过程,任何一个进程的缺失,都会对供应链中产品的最终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就不能充分发挥其防御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这四个进程也是螺旋改进的过程,任何一个进程的提升,都会对其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加强认知,质量免疫节点通过四个免疫演化进程, 可以改进其供应链质量实践内容,并就此让新的记忆、知识在供应链中形成共享,保障免疫机理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提升了供应链整体向上的质量文化,文化的渗透扩散作用同样会对供应链的免疫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下面用免疫节点间的形象化模型图对上述内容作一个具体描述,如图2。在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系统中,设置一个监督节点,它由模板库和抑制库组成。监督节点的作用是收集免疫节点的信息,并对质量免疫节点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供应链中出现抗原,某一质量免疫节点受到剌激后,识别当前抗原现象是否首次出现,如若首次出现,节点自身展开学习,同时将抗原的特征、参数加以提取,形成疫苗并在节点间传递,供应链中其他免疫节点根据疫苗接种也对抗原特征展开学习并根据自身实践形成最优策略。监督节点对每个免疫节点的状态进行监督,比对每个节点的最优策略,并将最优策略放入模板库中,供其他免疫节点学习。免疫节点从模板库中吸收比自身更优的策略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践开展新一轮的学习,监督节点再次进行比对,并将新一轮最优策略放入模板库中。
抑制库记录超过浓度阈值的抗原策略,当关于某一抗原的策略进化迭代次数过多,抑制库就开始对此进行抑制,不再在模板库中存放最优策略。模板库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供应链中一切资源,针对某一抗原快速形成最佳策略。抑制库的优点是,为了维持免疫节点对抗原的多样性,防止资源过多向某一抗原倾斜,从而对某一抗原形成局部最优。当相同的因素再次出现,供应链中的质量节点会根据知识库中的内容快速对其识别,进行有效防御。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实施策略
免疫缺陷是指生物机体免疫系统某方面因为基因缺陷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遭受损害而造成的免疫功能障碍。在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质量免疫缺陷的产生,保证免疫的正常进行。
1. 树立正确的供应链质量文化观
质量管理实践除了需要健全的机制以外,更需要强有力的动力和工具。质量文化会影响员工学习知识的态度,因此是促进组织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正确的质量文化观,质量管理实践就会迷失方向。供应链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不同企业的质量文化会在供应链上发生碰撞和摩擦。这种碰撞和摩擦会促使整条链的质量文化观发展并引发变革,使其从无序状态过渡到有序状态。在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文化观,引导其他企业的质量文化变革。病态、不良的质量文化观不仅不能预防内外部异己对产品质量的侵害,还会阻碍、破坏、干扰质量管理实践的创新。
2.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人才包括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作为质量文化的体现载体和质量管理实践的具体操作者,个人是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最重要的有机组成。管理者的知识、能力、魄力、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质量文化,优秀的领导者还善于捕捉外部优秀的文化,使其在本企业推广。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知识技术水平、技能熟练程度、工作责任态度对质量免疫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进行创新,挑选对维护和发展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具有辅功能的员工,避免人才短板成为免疫的缺陷。
3. 建立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节点要进行免疫知识的传导、创新、相互学习、协调等就必须与其组织成员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但是在质量免疫知识传导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尴尬的局面,当合作伙伴为一个机会主义者时,传播知识的节点会面临自身的成本费用率提升、核心资产丧失的风险,使自身在传播过程中无法得到相应补偿。因此必须建立供应链免疫节点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增加节点间的信息交流,使其愿意并积极地传播质量免疫知识。
4. 构建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质量免疫过程中,免疫节点在搜寻异己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要交换信息。在搜寻到异己并作出反应的过程中,要交换和存储信息。信息交流不仅仅是供应链间的交流,还包含企业内部的交流,信息交流系统可以使质量免疫系统形成传播知识或将知识系统化的惯例。进行信息交流是质量免疫有效实行的先决条件,只有提供完善的交流设施,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免疫信息才会在供应链中及时有效地传递,才能使各个免疫节点快速联动,使产品质量传导的环境得以保护,维护最终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审计质量 管理 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66-02
审计质量管理是对审计工作职能和活动的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改进等各项工作的总和。根据新时期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应包含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文化管理5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
所谓审计质量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就是审计部门通过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规定组织中各个岗位的职位和职责以及责权关系,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审计组织中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使审计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审计组织的行为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
对审计部门来说,组织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组织管理对审计质量的管理应该是对审计系统的全面管理,这种管理应该包括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的明确,审计人员的配备,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审计项目的计划组织,审计过程的协调控制,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审计成果的推广应用。从目前来看,油田企业不论是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人员配备,还是在审计制度建设、审计过程的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集团公司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审计质量组织管理着眼点应该放在各个要素的细化管理方面。
1.对与审计工作质量有关的全部要素进行管理。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队伍管理、审计计划、审计制度、审计方案、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审计方法等要素对审计质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同“木桶原理”一样,任何一个要素发生问题,都将制约审计质量的提高。要保证审计质量管理卓有成效,就要对全部要素加以管理和控制,消除“短板”,各个要素同步增长,使之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
2.对审计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管理。除了与审计项目相关紧密的工作外,非紧密层面要素同样对审计质量管理产生影响,也是审计管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如审计部门的行政管理、网络技术、后勤保障是直接为审计项目服务的,这些部门的工作同样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同机器上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螺丝,都是机器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只重视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而轻视或是忽略辅助工作的质量管理,将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同样,审计人员的思想动态、家庭环境、八小时之外也是审计质量管理不可忽视的方面,审计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舒心和谐的审计环境,都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3.对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审计质量管理必须是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的管理,它是一种连续的、不可间断的管理。从审计的准备工作到现场审计、审计取证、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审计成果利用等,都要纳入管理和控制之中。
二、计划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内部审计计划是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能够抓住企业生产经营的脉搏,围绕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促进规范管理。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内部审计的领域已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每年对所有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都进行审计是不现实的,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使审计项目具有全面性也有重点性,让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计划制订中要注重3个方面:一是审计计划的安排应以企业管理需求为导向,要从全局的高度来研究、分析和把握审计工作,准确判断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把审计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到全局的高度加以分析和把握,实现合理的目标定位。二是内部审计要逐步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关注企业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确定审计项目和被审计单位,同时也要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制度监控的盲点,改革出现的新视点,以保证审计计划始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为企业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做好服务。三是审计计划的制定应注重体现企业在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方向,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提供全方位的审计服务,进一步深化审计服务意识和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切实做到“国有资产延伸到哪里,审计就要监督到哪里;企业改革进行到哪里,审计就应跟踪到哪里;不能有监督的死角和盲区。”力争提供关注度高、质量好的审计产品。
三、制度管理是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战略管理 概念内涵 基本特征 主要功能
[作者简介]刘志峰(1981- ),男,山西吕梁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河北 秦皇岛 066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战略管理概念、功能及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22027,课题负责人:刘志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14-03
1976年,安索夫与德克勒克、海斯共同编著了《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首次提出“战略管理”一词,并迅速在企业、商业界得到频繁使用。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的繁荣发展,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态势逐渐明显,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逐渐向教育领域渗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充分应用,催生出大学战略管理理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高职教育同样需要战略管理理论的支持。
一、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概念内涵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战略”这一智力活动。“战略”与“定位”有着密切联系,主要指人们利用整合资源实现预期目标或方案,统领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方针、政策和任务的总目标。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任何组织的运作发展都必须有战略的指引,由此组织战略逐渐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组织战略理论认为,组织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和影响组织的生存发展。然而,这些环境要素并不是随意发生作用,需要人们根据组织发展的实际要求来加以整理利用,否则这些环境要素就不能够发挥出应用的功能效应。环境要素整合的目标就是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保证组织运作过程顺利推进。因此,就要确立一个整体目标、计划或行动方案来合理引导环境要素流向和组织发展走势。不仅如此,组织竞争优势的保持,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具有普遍性和统筹性目标的设置。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组织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提升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就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战略逐渐纳入组织管理者的视域中,成为组织进行整体谋划与布局的有效工具,处理与外部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从这个层面上讲,战略体现出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性,表现为一种带有整体性、全局性、规律性的安排和布局。由于战略是随组织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必然会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与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相吻合、相匹配,由此战略也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呈现为前后承接,贯穿于组织发展的整个过程。
近几个世纪,政府应用战略思想来管理政府和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商业、企业领域开始运用战略,形成大量且具有特色的战略思想。①正是在商业和企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战略的思想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有学者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②因此,战略也更多被赋予了协调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解决企业未来盈利、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使命。与企业类似,高职院校也需要在不断发展、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与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战略目标,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即战略管理。高职院校战略管理是对高职院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是保证高职院校发展战略顺利有效实施所采取的行动方案。高职院校战略管理既反映高职院校在特定时期的战略发展目标,也反映高职院校在特定环境中的战略发展定位,还反映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向。它在思维上是将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视作一个有机结合的动态过程;在目标上是保证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顺利有效实施,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实施的绩效水平;在内容上是发挥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弥补高职院校发展劣势,识别高职院校发展机会,化解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危机,拓展高职院校发展空间,实现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管理是一种有别于企业管理、商业管理的特殊管理,这种特殊性主要由高职教育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要求所决定。因此,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主体在理论上是企业,实践中是同一类型的企业,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研究主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高职院校;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主体具有较强的主动性,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研究主体的主动性较弱;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主要由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能动性选择所决定,高职院校战略的实施主要由人才培养需求和高职院校主动性选择所决定;企业战略管理相对不稳定,会随着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发生变化,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相对稳定,时效性较长;企业战略管理以实现经济目标为旨归,高职院校战略管理以实现社会目标和人本目标为旨归。
二、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开放性
高职教育战略管理的开放性可以从空间结构、时间发展和内容层次三个方面得到理解:在空间结构上,它与外部环境存在广泛联系,是高职教育与外部环境关联互动、相互作用的表现;在时间发展上,它会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演化而不断发生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在内容层次上,它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多元开放,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互动。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其他教育形态存在广泛联系,也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将高职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视为高职教育的“生境”。各类社会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作用和影响着高职教育的生存发展,并制约着高职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形态的变化。从高职教育内部系统来看,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构成要素质量上的残次或者数量上的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构成要素的运作发展,进而影响要素结构关系的有序稳定。高职院校战略管理就需要在综合协调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和提升内部要素关系的平衡性与整体性。
(二)人本性
高职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正是通过人才培养,高职教育不断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然而,高职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也在很大范围上影响高职教育的生存发展,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外部环境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这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环境的需求,尤其要适应高职教育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③与其他要素相类似,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样也参与了高职教育的运作及其自我培养的动态过程。为此,高职院校战略管理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环境需求,选择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有机协调与互动融合;另一方面要全面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聪明才智,为高职教育战略管理不断输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值得一提的是,高职教育战略管理的人本性不能完全借助于固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方式、手段的模糊性和不易操作性,使得高职教育战略管理难以用已有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因此,必须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发展要求。
(三)动态性
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不仅是高职教育战略管理的基本关注点,也是高职教育战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根本条件。相比较而言,外部环境的动态性更明显、更强烈,而内部结构的动态性则主要是在高职教育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高职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高职教育不同发展时期的结构变动,是高职教育战略管理的基本参照。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内部结构都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战略管理内容、重点和难点的不同。在初创期,战略管理需要着重保持高职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物能运转,预防和化解外界干扰,增强高职教育系统的自交稳定性;在发展期,战略管理需要以初创期积累的基础、条件为根本,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切实增强高职教育的竞争优势和特色专长,不断推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在成熟期,战略管理需要以巩固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不断完善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和功能机制,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价值地位;在衰退期,战略管理需要以化解高职教育衰退威胁,吸收新的社会环境因子和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根本,努力实现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的转型和升级。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随着高职教育生命周期的更替演进而不断实现内容转变和重点转移。
(四)延展性
作为高职教育所固有的生存法则和发展逻辑的外在体现,战略管理是高职教育与内外环境及要素、因子相互融合的集中反映,是高职教育根据未来内外环境变化态势,对自身的生存价值、发展理念、目标定位的重新审视。战略管理形成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又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高职教育实现遗传的生物基因,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和根本保障。延展性主要是指高职教育战略管理体系的“各生态要素能够在时间流程上实现承先启后、在结构功能上彼此一致”④,也可称为遗传性、复制性和再生性。延展性揭示,高职教育战略管理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和特色,维系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也要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机制,通过对资源因子生态链的重组和发展空间的更新,实现持续发展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教育战略管理是一种稳定性和动态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三、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主要功能
(一)确保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附属品,教学实践也习惯按照传统学科模式进行,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性、实践性特色不明显。在院校管理层面,尽管多数院校积极倡导管理理念的创新,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仍然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许多管理者认为,高职院校管理不需要考虑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只需要关注学校运作的管理,保证各个环节不出现问题就万事大吉。有的院校甚至不注重管理绩效的考核与奖惩,使得很多教师员工认为学校管理不属于自身的职责范围,弱化了学校管理的效果。诸多实践表明,没有好的学校管理就不可能有好的办学质量,基于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考虑,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校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
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先后实施,高职院校层次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如何保证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校的长效化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等着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使得学校管理成为保障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实际上,学校的长效化管理还必须依靠发展战略的合理制定。发展战略不仅指明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也提出了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方式手段和策略措施,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依据。战略制定以后还要贯彻落实,并且根据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战略评价、战略优化,然后再制定新的战略,如此循环往复,便构成了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让所有教职工明确战略管理的意义,认识到战略管理既是一项全员参与、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全院师生员工、攸关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必须确保管理过程的顺利推进。
(二)推动高职院校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高等教育扩招时期,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发生着重要变化,集中表现为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舆论导向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发生变化,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以及接受高职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等。这些变化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变革,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满足生存、发展和竞争需要为目的,以提高高职院校运作效能为出发点,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创新学校管理方式的管理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变革包括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高职院校变革的内容体系,每个方面的建设水平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变革的绩效水平。由于变革涉及的层面、环节和要素较多,且历时较长,通常需要高职院校统筹规划,增强协调整合能力,而这也要通过战略管理来实现。没有战略管理作为高职院校变革的支持,很难实现对高职院校变革过程的合理控制和有效管理,也很难对高职院校变革的阶段性工作和成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高职院校的变革过程实际上就是战略管理的过程,二者在最终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以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旨归。战略管理不仅影响高职院校变革动机的形成,也影响高职院校变革过程的进行。高职院校变革能否顺利进行,既取决于高职院校推行变革的决心和能力,也取决于高职院校对变革方略的有效管理。通过战略管理合理规划、统筹协调,高职院校的变革才能有效开展。
(三)促进高职教育系统健康运作
任何形式的高职教育,不论其规模大小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中资源因子的丰度和效度决定高职教育的生存力、发展力,同时也决定其竞争力。对高职教育而言,环境系统起着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高职教育越想深入发展、取得竞争优势,就越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系统。高职教育正是在营造和优化环境系统并与环境系统不断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并表现明确功能的生态系统。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不仅是高职教育存在及其运作活动的环境态势,也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指向和环境影响高职教育方式、机理的有机结合与能动体现。在确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高职教育明确系统内部组成和外部环境,以及内外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和运作方式。生态系统存在失衡状态,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也存在失衡的现象,例如,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与需求的失衡、高职教育生态区域分布失衡、输出人才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传统文化观念及社会文化导向失衡、高职教育教师素质与数量失衡、高职教育专业及课程结构失衡⑤。这些失衡现象既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有序运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要实现系统新的平衡与稳定,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协力支持、高职教师主体性的有效发挥、高职院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而上述这些方面都要通过战略管理来有效整合,进而形成合力保证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协调内外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其中,在外部层面主要协调与政府、社会各方力量的关系,在内部层面主要协调教育教学资源。作为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各高职院校如果都能有效实施战略管理,必然会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战略管理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运作。
(四)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要求,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同层面,二者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规格、作用发挥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现阶段,中职教育要以保证规模、加强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拓展办学思路,整合办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职教育。中高职教育必须明确发展重点和节奏,优化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合作共赢,形成有效合理,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之外,还必须依靠中高职院校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特别是高职院校,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将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提升到战略高度,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与中职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注释]
①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②商迎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与战略风险思想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66.
内容提要:该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简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社会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内涵。另外,简要阐述了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关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械!N颐?nbsp;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
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枷颍?nbsp;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针对新公共管理的内涵,胡德从管理过程的角度将其归纳为七个方面:
(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
(2)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测量。
(3)格外重视产出和控制。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
(7)强调资源利用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我国学者张成福和党秀云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这种观点简洁而又抓住了重点,概括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重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即是通过绩效评估和绩效衡量,推动绩效持续改进的活动。通过绩效指标的设计,对政府的活动和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从而追求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能,落实政府责任。二是主张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由于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失,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而新公共管理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治理的弊端。竞争机制的应用还可以打破政府的自然垄断现象,促使其提升效率。三是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传统的行政模式主要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不同,排斥将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应用于公共部门中。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比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效率导向等等四是强调顾客导向。顾客导向的理念主张将企业管理中顾客至上的精神应用于政府管理,以顾客需要为施政方向,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政府以顾客为导向,改变了传统上政府的权威心态,重新定位了政府职能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行政改革
(一)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必要性
1.对改革开放来中国历次行政改革的回顾和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很多轮机构改革。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是在1982年,主要是针对机构臃肿、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故这次改革以“适应工作重点转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核心。第二次改革开始于1988年,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等。第三次改革发生于1992年,为了适应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编制等几个方面。第四次改革是在1998年,是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等。第五次改革是在2003年,主要是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等,以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政府机构改革伴随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虽然中国的行政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之后的几次改革作用明显,但仍没有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存在政府职能配置不合理、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这些改革缺乏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指导,也没有很好的运用新公共管理。我国一直未能走出行政改革中存在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所以合理运用新公共管理推动我国行政改革势在必行。
2.中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行政部门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弊端。第一,行政部门缺乏绩效管理。比如政府不以绩效为导向,导致政府事务庞杂、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由于预算约束不足和缺乏成本与收益的考核,很多地方政府变成了纯粹的“吃饭财政”,造成人员膨胀和预算支出过多。第二,政府管制太多,市场发展不充分。政府职能范围过于宽广,包办所有事务,成了竞技场上的“运动员”而非“裁判员”,限制了自由市场的发展,政府失灵严重。再加上政企不分,使得市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限、市场参与不足。政府的自然垄断排斥了市场的竞争,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比如国企的问题。另外,很多可以民营化的产品和服务却被政府牢牢控制。第三,政府的官僚体制问题严重,导致管理的恶性循环。政府的决策权威集中化,使执行人员自由裁量权较少,不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讲究层级节制,束缚了行政人员的个性发展,从而影响行政效率。总体来说,中国行政部门的问题集中在低效率和低效益。这些问题都与行政部门缺乏管理理念密切相关,亟须政府运用新公共管理加以解决。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改革中的普遍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益,增强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同时也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所以,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行政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行绩效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管理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的资源浪费现象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并落实行政人员的责任。同时,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平台。政府把绩效的信息公开,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并反映自己的意见。二是借鉴市场的力量,推动公共服务民营化。市场机制是改善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借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益。由于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失,难免出现政府失灵,比如成本与收益的隔离、内部性问题等等。而市场机制的应用可以改进政府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状况,减少政府的失灵。三是合理运用企业的管理技术,建设企业型政府。大规模的借鉴企业的管理技术和哲学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实际中,政府中的很多公务人员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导致效率低下和民众的不满。所以,可以利用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使行政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和效益,建设企业型政府,以实现高绩效的政府。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即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以人民的满意为政府的施政目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看,也就是把民众视做顾客对待,政府人员应全心全意为其服务。而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现象频发,部分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不是为造福社会,造成了官员的信任危机。所以,必须严惩腐败,规范官员的公共行为,提高其公共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新公共管理在中国行政改革中运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