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4:38:11
导语:在双碳的实施路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低碳经济;两型社会;现状;设想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河北在经历了过去若干年的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是在中国强劲增长动力之上增加一个平衡器。对于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环绕京津的河北而言,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唯GDP论的驱动模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一)英国。低碳经济的先驱英国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英国建立了3,500万英镑的小型示范基金。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
(二)欧盟。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欧盟碳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交易体系,该市场目前不同类别的碳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参考价值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欧盟通过碳交易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促进私营经济参与低碳转型;二是借由交易盈利为欧盟发展世界领先的碳技术筹措资金。欧盟还实施经济与技术援助在内的项目目标式战略,如积极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份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拟在重点能源领域实施更加细化的行动计划。
(三)美国。美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直在暗自发力。美国政府的举措可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是核心。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的均旨在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世人有目共睹。
(四)日本。日本作为亚洲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坚定着低碳发展的步伐。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都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2009年4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出台,旨在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五)韩国。韩国2008年9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明确了2009~2050年的低碳绿色增长总目标。以此为主轴,立法机构负责描绘法律框架,2010年4月14日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行政部门制定了阶段计划,韩国环境部新设“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推行一项旨在到2012年前达到年均能耗下降1%~6%的计划;科研部门发展绿色技术及其产业,外汇部门发展“旅游”等货币资产项目。
(六)印度。印度是CDM项目大国。印度在《京都议定书》还未生效的时候,就看好并着手CDM项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CDM项目开发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目前,印度在利用CDM机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此外,印度还通过各种途径致力于国内的减排行动,包括对煤炭征收碳税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七)巴西。巴西政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为出发点,结合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如,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统府牵头、14个政府部门参加,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的政策与措施。目前,全巴西境内27个州,有23个州建立了研发生物柴油的技术网络。金融支持政策是巴西政府出手的另一项拳头措施。国家银行推出各种信贷优惠政策,为生物柴油企业提供融资;央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大豆等作物,满足原料需求。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大力号召和推动国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借势京津辐射优势,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资源禀赋良好。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三)前期基础坚实。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三十”工程以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河北已经投产的风电装机规模居内蒙古和吉林之后,排名全国第三;在光伏发电领域,河北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保定市为首批开展低碳工作的城市试点之一;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河北在建筑节能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80%达标,唐山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河北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为河北省的经济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金融系统支持机制;二是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碳增长是刚性的,短期内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三是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将是长期制约因素;四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最大制约;五是河北工业特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碳”产业特征明显,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六是低效企业众多,单位能耗偏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七是高耗能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在河北占有大比重,短期内改造很难,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锁定,构成潜在风险;八是人们低碳消费意识尚未普遍形成。
四、发展河北低碳经济的设想
借鉴与参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立足河北现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河北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明确低碳发展战略。战略是行动的指南,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动的总体安排。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全面方案和行动路线,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同时,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制度形式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第二,细化低碳支持政策。细化政策支持是落实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
第三,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住宅已势在必行。建议引入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高耗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控制私人轿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第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碳中和”理念。通过对“碳中和”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提倡,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的作用,拥有越来越重要的环保意义。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投入智慧就意味着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第六,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低碳转型的方向下,为了改革过程不可逆转,同时使改革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应当坚持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来先期试点,先在局部取得经验,再逐步扩大,最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五、结语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方式。置身在一个有限的世界,告别“竭泽而渔”的野蛮增长,倡导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所保持的唯经济发展单一维度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也是为了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必将成为影响未来若干年河北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1]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6.7.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能源消耗少。
结合不同生物的特点,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系统内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在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既尽可能地利用了农业生产条件,又减少了资源消耗,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2)生产可持续。
低碳农业既满足当下人类社会的需要,又不破坏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
(3)产品、环境双绿色。
绿色、环保贯穿低碳农业的全过程,生产、生态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安全需要。
(4)多领域的协调。
低碳农业发展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需要相互配合。生产和生态的协调,制度的健全,管理的高效,技术的创新等,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二)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广。
1.节省型农业技术。
此类农业技术主要包括节地、节水、节药、节肥等节省型农业生产技术。一方面推行低产田改造技术,提高高产耕地比例,另一方面推行立体种养模式,如“稻田养鸭”或“蔗基鱼塘”的生态农业系统,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采取科学措施,积极发展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同时大力推广间歇灌溉、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加强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减少农药对人畜的毒副作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节肥方面,要重点推行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术,降低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化肥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浸染,改善土质.
2.新型的育种技术。
这种技术使植物的生命力顽强,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单位面积产量更高,并且能加强碳储存的能力。育种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细胞工程育种等。
3.有机肥的更有效利用。
化肥过度使用会引起土壤板结,并且碳排放过高,污染环境。现在多提倡有机肥,它含有丰富的腐植酸,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松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同时有机肥富含的氮、磷、钾、钙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达到作物增产的效果,不过,有机肥的肥效较慢,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不足,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可将有机肥与化肥根据一定配比交叉使用,各取所长,使肥效发挥到最大。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此类能源可重复利用,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在风能丰富的农村地区建立风能发电站,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水电站。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等,并且加快其规模化、产业化,使之用于生产、生活,增强服务社会经济生活的功能。
5.循环利用农业技术。
这类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和废弃物的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应用三大方面。如秸秆还田可培肥地力;生物工程技术和腐熟堆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可将畜禽粪便和秸秆发展成沼气、制造成有机肥,既减少养殖粪污、秸秆等直接排放引起的污染,又增加了能源;同时,在秸秆产出量大且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广应用青贮方法,将青秸秆转化为大型牲畜的青贮饲料。
6.农作制度创新技术。
该类技术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少耕、免耕、水稻直播、灌溉、轮作等多类技术[1],促进土地的修复和保护,达到降低农业生产系统碳排放,农田生态固碳的目的。
二、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一)传统思想的束缚
1.传统意识根深蒂固。
长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模式决定了农民要改变过去那种依赖化肥农药、对环境危害大的农业模式,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新技术要在农村推广,必须首先打破农民选择简单、易学、成本低的传统习惯,改变观念;其次,思想观念的改变需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要有改变的勇气和决心,需要认真钻研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第三,需要宽裕的资金支持。这都是目前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的。
2.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改变。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分散经营、各自耕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阻碍了有效推广新技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低碳农业需要一种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相关制度有待健全
1.低碳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没有关于低碳农业的评价指标和监督管理相关的标准和措施。2011年1月19日颁布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针对的是对城市低碳的评价,几乎没有涉及低碳农业。既然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和体系,监督管理就不存在。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使农民的低碳意识比较薄弱,监督管理不易实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是在国际大环境下被迫接受的低碳意识,“我们并没有深刻认识如何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和路径,甚至对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基本的自觉”,没有找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发展模式,所以,低碳农业的监督工作无从谈起。
2.低碳农业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200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2009年又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等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发展低碳化农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实施中,缺乏针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此外,我国的低碳农业发展也缺乏中长期的规划。
(三)低碳农业发展中遭遇的障碍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各种创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方面的障碍,具体表现如下:
1.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部分利用率已经很低,要想为农业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实现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国政府对低碳农业的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2.精壮劳力的缺乏。
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精壮劳力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农村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外出从事各种各样的城市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留守的弱、老、妇、幼,他们无法承担推广低碳农业技术的重任。农村劳动力匮乏成了不争的事实。
3.农业生产模式的严重制约。
首先,规模化程度较低的分散的农户农业生产模式妨碍了创新技术推广;其次,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对应用新技术的风险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农户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兴趣不大;第三,农村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还处在粗放式生产经营阶段,生产者主要靠老传统、老经验就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对新技术的使用兴趣不大
4.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相对于发达的城市网络来说,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涉农网络较少,资源库建设投入不够,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缺乏,涉农计算机应用系统不完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服务系统。农民缺乏了解低碳技术的有效的、便捷的信息渠道,创新技术很难在农村普及。
5.金融支持缺乏力度。
由于利润偏低,回收周期长,所以在农村金融领域,信用社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农民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大量的资金需要,农民很难从信用社取得贷款,一些好项目和产品因资金问题而作罢,这大大妨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降低了农民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三、克服低碳农业技术创新障碍的路径
(一)科技兴农,健全农村教育和服务体系
1.健全农村基础教育与科技教育体系。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保证农村的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实现义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地的职业院校联合,实行订单培养,为低碳农业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2.构建面向小农经济基础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一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发挥各地方的地理优势,建立起以村为基础,以村组织或合作组织为依托的低碳农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普及低碳农业新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农民的需要,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加快创新技术的应用。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推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发展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需要三类人才:一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要想发展低碳农业,技术优先,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所以需要通过研发投入的倾斜和设立重点基金项目等手段扶持低碳农业关键技术攻关,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队伍。二是能吃苦耐劳的农技推广人才。在农村,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有人带头、指导,不厌其烦的讲解。农用网络的不发达和农民的素质决定了这类人才必须能吃苦耐劳,熟悉当地的土地情况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能实际性的指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将低碳农业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实干高效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种人才能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开发低碳、绿色环保农产品市场空间的发展潜力,提高新技术的实用性。
(二)建立网络化的农技推广模式
1.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模式。
首先,强化政府主导的六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提高推广效率,宣传、介绍最新科研成果,使科学技术变成实际生产力。其次,鼓励科技单位、高等院校和用户积极沟通,双向选择,满足不同农业主体的科技创新所需,实现理论、实践双赢。第三,鼓励建立非政府性质的农技推广机构,由一小部分人带动一大批人,实现农业科技的转化。
2.缩短农技推广的路径。
减少农技推广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之间的广泛交流。现实农业生产中“专家、基地、农户”、“专家、协会、农户”、“专家、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缩短农业科技推广路径,解决科研与推广、科技与应用的分离。
3.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网络。
(1)鼓励农户、涉农企业、大学生村干部、驻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农户合作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应用实践之中,加快农业新科技的应用。
(2)加强各应用主体间的网络化联系与合作。农户、涉农企业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了专业的职业教育外,还应加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对农业新科技的应用能力。
4.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以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应对市场风险,获取更多利润。
(三)建设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低碳旅游;优势条件;阻碍因素;对策;江西
一. 引言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要求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
江西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2009年11月江西省政府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其中提出要建立三大低碳产业群,旅游业为其中之一,低碳旅游对江西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江西的生态环境在全国一直属于前列,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根据《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自然遗产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3处,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5处,全国水利风景区14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等等,江西森林覆盖率63%,生态效益价值达8233亿元,是低碳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客源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005年的5095.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819亿人次,年均增长16.25%;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3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18.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66%。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及苏、浙、沪、湘、鄂、粤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
(三)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及行为
低碳旅游在全国刚刚兴起,江西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识还不够,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注重经济利益,高能耗、高排放的开发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江西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酒店、宾馆的运营仍然以传统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和碳减排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不足,这其中包括资金、技术实施条件、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而据对江西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60%的游客存在乱扔垃圾、浪费食物、浪费水资源的行为,70%游客对他人破坏环境行为不会立即进行制止,环保意识不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受到限制。
(四)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
江西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总体来讲比较低,旅游业能源消耗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不到2%,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到1%,是低能耗低碳产业。其中,旅游住宿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6%和12%,旅游活动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5%和13%,比重较小,而旅游交通中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占江西旅游业70%左右,是旅游业能耗的主要方面,各交通工具中以汽车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主,其次为飞机和火车,这与使用汽车出行距离最长相关。
(五)政府旅游规划及政策
江西坚持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已明确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及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方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编制《江西省旅游生态设计规范》和《江西省旅游生态行为规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江西省尚未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未出台低碳旅游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低碳旅游活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旅游业涉及的各行各业也没有明确的生态、能耗及排放指标,碳减排程度的考核和等级的评定无从实施,这不利于低碳旅游的长远发展。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可得出,江西优秀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江西近年来迅猛的旅游发展势头、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契机均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另一方面,江西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弱、新型能源和低碳技术利用少、缺乏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又构成对低碳旅游发展的阻碍,只有增加动力,减少阻力,才能促使低碳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对策
低碳旅游强调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即要求在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方面实施低碳管理,这就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者多方的共同推进和通力合作。
(一)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做好低碳旅游引导工作
政府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应起到引导、管理和保障的作用,(1)在江西省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江西低碳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中进行节能减排任务分解,确保2015年前能耗减少20%。(2)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在旅游景区、居民小区、火车站、酒店宾馆等地设置低碳旅游宣传牌或借助江西卫视、江西旅游网、江南都市报等主要媒体开设低碳旅游专栏,倡导低碳消费,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意识。(3)制定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的碳减排标准,对碳减排量进行统计考核,并与星级宾馆评定、绿色饭店评定、A级景区评定及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等工作相挂钩,促使和激励旅游过程中的各环节节能减排,实施低碳管理。(4)制定扶持低碳旅游发展的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设立低碳旅游专项基金,对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或碳减排技术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高能耗、高排放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
(二)旅游者转变消费模式,发扬节能环保美德
低碳消费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者的低碳行为对低碳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摒弃奢华浪费的消费方式,转变为注重环保、节约资源的低碳消费方式。有研究表明,旅游的愉悦感与酒店的等级没有必然的联系,与旅游中开支的高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节能环保行为体现了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旅游者获得一份精神享受,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浪费食物和水资源,不污染环境等。2010年国庆在赣州章贡区、九江武宁、萍乡武功山、鹰潭龙虎山等地,游客骑自行车,自带帐篷进行近郊游及野营,就是低碳旅游很好的体现。
(三)旅游企业实施低碳化运营,旅游交通是碳减排重点。
旅行社、酒店、餐馆、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主体,只有将低碳思想融入到经营管理中去,才能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如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低碳旅游路线,餐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酒店客房用品一日一换改为一客一换,洗漱用品改耐用型大包装,等等。旅游交通由于碳排放量较大是碳减排重点,主要是变私家车为公共交通,变耗能大的交通工具为耗能小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自行车、马车,或开辟步行路线,减少交通带来的碳足迹。九寨沟景区的交通模式值得借鉴,庐山景区的观光公交也可在全省推广。另外,旅游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型能源和碳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分阶段实施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江西可分阶段进行。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是探索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对省内其它景区起示范借鉴作用。婺源被授予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称号,得益于其低碳旅游发展科学有序,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地也是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的很好选择,一是这些景区生态环境较好,具备优先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二是这些景区客流量较大,可引领全省的低碳消费。在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从景区规划、建设、运营到游客接待都要尽量做到低碳化,使游客通过切身感受理解和接受低碳消费方式。通过低碳旅游示范景区的建设和推广,为低碳旅游在江西的全面实施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娟、范星宏、王朝辉,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2月
[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年第11期
[3]吴铀生、马胜,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4]石长波、彭晶晶,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5]黄艺农、范松,基于相关利益者视角的低碳旅游发展思路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年第9期
一、江苏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促进作用,围绕低碳建设总体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步伐,实施了一大批节能降碳技改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以及技术转让障碍是江苏低碳技术的发展瓶颈。
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江苏是光伏产业大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生产规模已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拥有10家上市企业,6家海外上市,其中无锡尚德、常州天合、南京中电、苏州阿特斯等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新一轮的国际低碳产业大发展中,我们依然存在重产能扩张、轻核心技术的倾向。
在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我国产量世界第一,江苏占全国产量比重在50%以上,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硅材料制备生产技术落后,与美、日、欧盟存在较大差距。江苏自产的高纯度多晶硅,仅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关键技术与设备多数依赖国外引进,系统集成技术是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急需优化系统设计与配置技术、跟踪系统技术(单轴系统、双轴系统)、发电系统平衡技术、伺服系统技术及光伏电站并网安装技术等。由于不注重内涵式发展而过于粗放式扩张,加之对市场预期的不理性,造成了2012年以来严重的光伏行业危机,产能过剩、价格滑坡和债台高筑等问题集中凸显。
在风力发电领域,风力设备整机制造业是风电产业的核心,目前江苏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了风电机组整机制造,由于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依旧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中,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不够,尚未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在节能LED(发光二极管)领域,发光材料的外延生长技术和芯片技术是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关键,占行业利润的70%。外延片方面,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少数企业能够进行商业化生产,行业内最领先的日本企业对技术严格封锁;芯片方面,核心技术同样也只掌握在美国、德国的几个大企业手中。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LED核心技术,企业主要是做下游的封装和应用。国产芯片大多只能应用在中低端的产品中,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80%以上依靠进口。
企业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从科技投入强度看,2011年江苏的研发支出占GDP达到2.2%,与发达国家3%左右还有较大差距。在企业创新能力来看,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能力不足,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生产,轻研发”的倾向,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活动,还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在加快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面对产业发展对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迫切需求,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创新还是以技术和外观设计为主,核心技术的创新数量较少,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国外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数倍于国内,如在半导体、光学和发动机领域,国外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依次为国内的2.2倍、2.9倍和3.1倍。虽然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压缩了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空间,从长远来看,这种局面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低碳产业链中占据领先位置,如果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低碳产业将会成为新的低端产业,可能和此前的制造业一样,沦为世界低碳业的“制造工厂”,成为发达国家污染和能耗的转移地。可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低碳经济的软肋。
低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不足。由于科技体制长期与市场脱钩,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说,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不到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江苏太阳能电池生产全国领先、全球知名,太阳能电池的出厂转化率一般仅在14%~15%,实际运用只有11%左右,生产过程的高能耗和效能的低利用并存。根据1996~2004年的《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资金问题、市场不成熟、技术成果本身质量不高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的主要障碍。另外,由于我国基础科学发展失衡,在材料、控制、系统集成等基础技术方面差距显著,导致在某些领域中即便出现了高端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共生技术支持,仍然不能形成系统技术,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最后,国内低碳技术的研发成果比较零碎,缺乏系统化和工程化,这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在核心技术或相关配套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制于他国,不仅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也削弱了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动力。
低碳技术成本和信息障碍,国际转让受制约。低碳技术的研发和示范需要高额的投资;同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即便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根据IEA预测,要实现蓝图情景下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我国在风电技术上的投资总额高达1.1万亿美元。2008年,欧洲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投资费用(包括风机、并网、基座、基础设施等)在145万~260万美元/兆瓦之间。在北美,投资费用的范围在140万~190万美元/兆瓦之间;中国在100万美元/兆瓦左右(全球风能理事会,2009)。风电、太阳能、CCS和LED技术的商业推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障碍。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以CCS技术为例,目前国内CO2捕集成本最低的IGCC电厂即使能够通过强化采油(EOR)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取得收益,也不能获得净利润,常规煤粉电厂(PC)和NGCC更是入不敷出。在发达国家向中国转让先进低碳技术的问题上,技术转让方和技术接收方均存在阻碍技术转让的障碍。技术转让方即发达国家方面,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发达国家缺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低碳技术的政治意愿;掌握先进低碳技术的企业缺乏转让技术的经济动力。技术接受方,人才缺乏、技术转让费高昂、产业结构分散、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等都是国际技术转让的障碍。
二、推进江苏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路径
当前,江苏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低碳化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选择,大力发展低碳生产技术对加快江苏转型升级步伐,构筑低碳产业体系,提升低碳环境下的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应综合考虑全国及江苏目前自主创新和技术转让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保障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是促进发展低碳技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加大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才能有效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促进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引导企业、个人在低碳行业的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低碳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大对已设立的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增长;要建立财政资金支持低碳技术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稳定的低碳技术研发资金供应体系,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发展低碳经济相关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及实践后备队伍;建立和完善发展低碳经济人才培养引进的优惠政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利用各类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发展低碳经济的科研领军人才,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的科研示范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碳金融、碳交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建立省级发展低碳经济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库,组建专家咨询队伍,为江苏省实施低碳产业路径计划奠定人才队伍基础。在培养与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江苏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的优势,整合资源、联合协作,切实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积极搭建高端科研平台、组建专门性机构,加快开展相关的跨学科交叉与集成研究,开展低碳发展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扎实的人才基础推动江苏省低碳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更快的发展。
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政府应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企业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注重低碳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改造升级技术与低碳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重点突破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设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化工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节能提效控制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通过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抢占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奠定低碳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基础。
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尽快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进行税制改革,促进企业减排。在具体实施中对从事低碳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减免税收;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措施上,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完善针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围绕低碳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快速通道、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基金制度、低碳技术专利信息分享机制、低碳技术专利的保护期及低碳技术专利质量监控制度等制度的创新,更好地激励和保障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增强做好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力推动低碳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科技规划,不仅为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为“十二五”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关于推广清洁能源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建成省市科普教育基地11个、各类培训基地997个。成功举办了“高校书记校长地震灾后行”、“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等重大科技交流活动,率先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厅市工作会商制度。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同级财政预算收入比例达1.4%。
二是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功申报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及3个省级特色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民营科技企业68家,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组建各级科技特派员团队18个,选派特派员217人,建成全省重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2个。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加,年达255件,比2005年增长170%,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经济开发区被省知识产权局列为“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市转化实施专利技术184项,实现产值21亿元。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9%。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加快。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00项,争取国省科技项目43项。引进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23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2项,其中省级奖项14项。实施科技富民促进行动计划6项、市级重大农业科技专项5项、省市重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5项。
五是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依法设立“低碳日”,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低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低碳发展氛围日渐浓厚。努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城镇天然气气化率达72%,农村沼气入户率达44.3%。低碳产业快速发展,万元GDP能耗持续大幅下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2%,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达1244万吨。低碳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投放便民自行车1000辆,CNG汽车达到1773辆。实施“世博绿色出行”公交卡碳中和等碳交易项目5个,全市申报和已被受理的碳交易项目总额达1.75亿元人民币。先后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奋进,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十一五”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成功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抓好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凝聚和形成了全社会抓科技的合力和动力,调动了全市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战线始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尤其是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要始终坚持对外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相结合。针对我市发展不足、发展滞后,科技实力薄弱的问题,我们坚持大开放战略,强化大科技理念,大力开展借力引智活动,努力争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支持,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科技工作的水平。四要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我们立足军工科技优势,着力推动军民融合机制创新,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有效互动,项目、人才、产业、基地有效结合,促进了科技资源有效配置,形成了自主创新整体合力,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十二五”时期,是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趋势看,“十二五”是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公共安全保障以及科技自身快速发展与运用的时代。谋划“十二五”科技工作,要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从国际形势看,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一致的政策趋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的大发展。从国内来看,“十一五”以来,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年我国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年均增长23%,国内专利年均增长23.9%,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年均增长24.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均远高于“十五”期间同类指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步入主要依靠技术应用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益驱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活跃,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为强化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建立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把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国家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面临的科技竞争压力越发凸显。从我省来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阶段,又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我省将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三大工程,深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科技支撑、科技服务民生”三大行动。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从我市来看,今后五年是把我市基本建成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力争建成中国西部低碳示范城市,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也给今后科技工作带来了重要机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工作仍然面临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偏少、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不明显;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研发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对工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按照国家和省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规律,精心谋划好我市“十二五”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以构建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以低碳发展为路径,突出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做好“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三篇文章,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是发展目标上: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自主创新环境持续改善、科技投入力度大幅提高、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目标。到2015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全社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以上。
三是发展重点上: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注重特色,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局部和重点突破,优先把“电子机械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金属、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医药、现代农业、民生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作为重点科技领域和优先科技主题,确定和组织一批重大科技工程,集中优势力量攻关,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四是保障措施上:要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完善创新运行机制,注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努力形成大科技工作格局。要加大创新投入,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活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要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和知识产权宣传,着力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做好今年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科技工作要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攻重点,破难点,抓落实,求突破,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能源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低碳发展为路径,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拉长特色产品链条,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快培植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要重点依托零八一电子集团、能仕智能港、长虹欣锐、长虹电子科技、思达电动汽车、晶都新能源、五神娃太阳能、元泰达泡沫铝、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应用,着力开发大型电子装备、消费类电子、电动汽车、光伏光热产品、泡沫铝和高分子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目标要不低于50%,争取达到60%以上。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主体,目前我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仅6家,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很弱。要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年内不仅要培育一大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还要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要物色一批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培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梯队。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确保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争取上实现突破。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品有所发展,特别是军工电子、智能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已经拥有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这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努力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的升级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和能耗,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罗书记的要求,今年科技“三项经费”要积极支持重点项目研发和转化,不撒“胡椒面”。
(二)切实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近年来,我们成功申报了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元坝区省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旺苍县省级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发区省级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当前要认真落实好《关于发展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意见(试行)》,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发挥好品牌效应和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成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促使基地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特别要重点加快推进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顶层设计》,编制完成分方案并抓好落实;要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军民结合项目实施力度,加强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军民产业互动,着力开发高端民用产品,重点开发地面控制系统、军民用雷达、微波系统等新产品,加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近期将开工建设081工业园,一期规划260多亩,二期再规划300亩,主要是发展军民结合产业。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要具体分析我们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有所侧重,选择科技含量高、易于产业化、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加以转化。要认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抓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试点示范,加快推进重点科技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取得实效。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作出产品,还要重视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使新产品尽快做出规模,占领市场。重点要推动飞亚新材料公司的聚芳醚醚腈项目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产业化,使真正有技术水平、对产业有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扶持壮大。要千方百计地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机制,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强有力保证。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并重相结合,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为我所用,少走弯路,加快发展。
(四)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坚持以企业为中心,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企业、服务企业,推动科技合作逐步从单项合作向全面合作转变,从项目合作向共建研发平台转变。根据行业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布局,采取产学研结合等形式,重点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联合,建立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长效合作的新机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等方面见到实效。今年要大力推进电子科技大学和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联合实验室建设,力争年内成功申报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抓好电子军工集团成都火控中心建设,积极做好申报省级重点技术研发中心的有关工作;大力推进成立相关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有关工作。要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示范工作,立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探索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五)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人才的作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求贤若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建立起公平竞争、合理流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及时得到发现、及时得到重用,适用人才得到及时引进,力争用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科技人才关键是要出成果,全市科技进步奖的结构也要进一步优化,要围绕省、国家科技进步奖搞好重点攻关。
(六)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努力增强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将专利与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评审等结合起来,完善政策措施,促进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咨询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与公安、工商、版权等部门协调与配合,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深入推进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行动,优化专利产品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和净化专利产品市场秩序。
治理环境污染,寻求生态环境平衡,实现社会经济双翼齐飞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已成为当下主旋律。自本期始,《经济》杂志开设“生态经济”栏目,该栏目由《经济》・中国生态经济研究院出品,调研当前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寻找创新模式,推出优秀榜样,为未来生态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智力支撑。
广东省湛江市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很好地构建起生态新干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湛江初步实现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绿色崛起战略规划目标,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地
处南海北岸、大陆南端的湛江,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落后,一度被指为“人口大市,经济小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历史上的湛江错过了太多;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中,湛江的既有优势需要得到充分发挥。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可以说,湛江是当前工业化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最好的地方追溯标本。
产业转型:工业产业生态化实践
湛江的美丽,只有到过湛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
湛江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地处两广交汇处,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到“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再到“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湛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时曾到湛江考察,提出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目标。当时,他站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对湛江的领导者说:“别人现在有的,你们很快就有;你们现在有的,人家很难再有。”令在场的人印象深刻。
湛江一方面要l展,改变历史以来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要坚守蓝天碧水,不触底线。突破点在哪里?蓝色港口经济成为它为数不多能攥在手里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由此,湛江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在历史湛江赋予再发展机遇之时,走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以前湛江港口是“过路港”,虽贵为“南海明珠”,但系中间周转,少有加工,难以产生附加值。“现在我们要发展临港工业,我们不是处处开花,首先是集中在东海岛这个点上,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去规范发展行为。”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对调研组说。
为了拉动GDP和港口物流产业,湛江谋划建立了产业转移园,同时引入湛江钢铁项目,在湛江东海岛上拉开了钢铁、石化、造纸工业建设的大幕。相伴而来的问题是,被当作支柱产业引进和打造的钢铁、石化、造纸,也是当时被广为诟病的传统产业污染源。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湛江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重大课题。
“我们正准备申请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因为东海岛现在的产业选择主要是钢铁、石化、造纸,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我们会面临产业选择带来的压力,但湛江正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产业生态化,既要发展,又要少污染。”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心声表示。
工业产业生态化是湛江的发展目标,核心是利用港口和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同时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重点工业企业生态化改造,课题组对此做了实证调研。
港口循环经济:“钢铁+石化”产业耦合循环
湛江依托东海岛的港口优势,以湛钢项目和中科炼化项目构建钢铁和石化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建设和完善钢铁、石化各自的产业链条,促进本身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两大产业的耦合度,推进两大产业原材料供应、能源消耗、“三废”排放、产品销售与物流等环节的高效衔接,促进整体运转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争成为重化工业之间耦合循环经济领域的示范。
同时,港江还围绕钢铁、石化两大产业,构建上下游产品供销链条,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域整体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调研组赴湛江调研恰值湛钢点火一周年,高耸入云的烟囱矗立在晚霞中,有力的管线掠影在海天之际勾勒出一幅恢弘的画面,颇显壮观之美。
湛钢项目是在广东省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的,历经30余年的时间,总投资696.8亿元。目前主要产品是制造汽车所用的热轧精品高端板钢,主要供应我国两广及东南亚地区。调研组发现,这个处于全世界最先进行列中的钢厂,不仅生产工艺世界一流,环保排放管理也是世界最严。
该公司总经理刘代德介绍说:“湛钢建设初期就按照国家排放要求来设计。建设过程中,国家又出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最严限排标准。严格地说,湛钢不在珠三角之内,但是我们还是按照特排标准升级改造。节能环保特排标准升级改造是什么概念呢?就投资额而言,环保投资约6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
湛钢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着力打造生态钢厂。主要是采用先进的设备及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能源消耗、高能源转换,不给当地“造负”。
比如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投资6.7亿元,建设了23套水处理系统,包括常规生产废水处理、深度废水处理、生活水处理、酚氰废水处理、冷轧废水处理等设施,实现了100%的废水处理;同时采用串联供水,实现了98%以上的水资源重复利用。每年厂区废水处理回用量约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蓄水量的1.6倍;在水资源获取方面,实施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纯水和废水回用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湛钢基地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减少了对社会淡水资源的消耗。
在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化,在企业内部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最大化,兼顾了社会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实现了高效率、低消耗和低排放,综合利用率达99.96%,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建设了含铁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厂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的钢铁企业。
在湛江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湛钢通过绿色沟通机制,与周边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构建了和谐的企业-地方关系,用各自的资源互通有无,充分实行循环利用,实现和谐共赢发展。与“近邻”中科炼化项目合作,进行能源和物质的交换,运输渠道和中转环节共享,互惠互利,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与市政部门合作,对所在地东海岛的市政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并回用,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减少了钢厂的淡水资源消耗;在高炉预留喷吹口,在社会配套政策成熟后,利用高炉热效应处理钢厂及社会废旧塑料、轮胎以及工业垃圾,以减少工厂及城市垃圾。
同时,湛钢作为一家企业,在环境成本、产品成本、总成本和收益之间形成了特有的比较优势。
“湛江工业化程度较低,但湛江有区位市场优势,两广地区是钢材需求大省。我们的产品既可以向两广地区供应,还可以辐射到东南亚市场。另外,钢厂矿石主要是依赖进口,湛江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物流优势,矿石可以很快到达钢厂,与内陆钢厂相比,运输距离大大缩短。”刘代德总结。
湛钢落户湛江,利用比较优势,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为广东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作出了贡献,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并保持区域生态良好,是传统产业在湛江实现多赢的最好佐证。
“生物质+光伏”新能源模式
湛江以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优势,最大化利用生产企业的有限空间,实现了生物质发电与光伏发电两种新能源的立体架构和互补应用。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秸杆和林木砍伐加工的废弃物都直接用于炊事和取暖,甚至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能源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这不仅会产生大量废气,还容易引l火灾。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既可减轻大气污染,生物质燃料燃烧后还可作为优质肥料直接还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粤电湛江生物质电厂总投资9亿元,理论回收周期11年,是全国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也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质电厂。发电机组年设计发电量6亿多度,每年节省约20万吨标煤,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另外,秸杆的采集每年还可为当地农民增收约3亿元。
同时,该公司在物料存储库房顶上建设了容量为1MW光伏发电项目,与生物质发电项目组成了新源发电集中示范基地。光伏项目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已于2012年8月21日建成发电,光电转换率达14%以上,年平均发电量为108万千瓦时,每年可替代标煤389.31吨。
该公司总经理黄家崧对调研组表示:“除了利用厂房空间开展光伏发电,目前也在对厂区周边风能发电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精细化利用大自然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企业生产层面外,该电厂还把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公司园林绿化结合起来,园区绿化责任分配到每个部分,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造纸业循环经济模式
作为湛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浆纸业,在传统理念中属于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对湛江的生态贡献是否成正比?很多人抱有疑问。
“作为一个湛江的造纸企业,尤其像湛江晨鸣,现有自己的制浆生产线,如果没有好的循环经济项目及环保处理方式,整个公司不会有任何利润。”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峰伟对调研组表示。
湛江晨鸣碱回收生产线是整个循环经济的主线,项目配套日产蒸汽600吨的碱回收锅炉,每年回收石灰1000多吨,重新用于制浆漂白生产线。“制浆造纸是一项高成本、大投入的工程,水、电、气成本占比很高。我们通过碱回收锅炉蒸汽回收和石灰漂白液回收,生产成本低于没有做碱回收的企业。”常峰伟说。
如此,循环经济的效益就被创造出来了,同时环保功能也得到提升。公司制浆所产生的废弃物全部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COD排放指标小于80毫克/每升,排水的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自备电厂烟气除尘效率达到99.98%,脱硫率达到95%。
除了重点工业的内部循环模式,湛江还将循环经济延伸到整个城市资源上来。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市政资源与企业资源之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循环对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重复利用,即“资源-产业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湛江实现城市、产业“双转型”的必由之路。
以三大“传统型高污染”产业安身立命的湛江,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8.5%,比广东省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同时,湛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2%,PM2.5年均浓度值为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20,在广东省排名第二。
事实证明,湛江三大产业虽然传统,但却是经过科技、循环、生态化处理的产物,其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对湛江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贡献”。在别处是去产能的对象,在这里却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市转型:构建
“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
调研组在湛江调研期间,恰值《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是城市转型的全面版。用这个规划与当下湛江的实践相对照,能够发现,基于自身城市发展规律和从现实需要出发,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城市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具备“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城市转型就是一句空话,顶多也就是一些枝枝节节的形象工程,难以升华。
目前,湛江工业已经构建起循环、清洁、低碳的产业体系,效果非常明显。湛江的产业发展汲取了以往大城市病的经验教训,坚决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之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
为此,湛江率先提出“三个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脚印城市)的概念,并将“三个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推动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
“产业转型的方向是绿色化,城市转型的方向是生活化。”在王中丙看来,湛江提出建设“三个城市”其实就是按照“车行顺畅、慢行宜人、水行生态、风行流通、物行循环”的要求,努力实现产业绿色化和城市生活化。这也成为《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的指导核心。
“脚印城市”低碳实践
南北纵贯湛江市区的椹川大道全长9公里,自2014年底“瘦身”,机动车车道宽度由3.7米改为3.25米,40%多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交通改造是当前湛江城市变革的一部分。2015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脚印城市”是湛江低碳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脚印多了,车印就少了。王中丙市长将其归纳为三个优先:步行优先、骑行优先、公交优先。如何实现这“三优先”呢?他对调研组介绍说:先把围墙打开,建设紧凑型街区,让市民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二是打造可以随时停下来的生活化街道,不再像现在的城市马路一样,冷冰冰的还很匆忙;三是路权的科学分配,新建道路40%进行低碳出行规划,分配给公交车道、电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四是建设连续的城市绿道,骑自行车可以不下来,目前湛江城区的绿道总长度达300公里;五是建设公交都市,发展大运量公交、新能源公交和轻轨交通,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和市民已经在骑自行车上下班。
其间,湛江市探索TOD开发模式,按照公交、行人优先的原则重新分配路权,缩窄机动车车道,划出公交专用道,改造了市区32条道路。到2020年,低碳出行分担率达到60%,是湛江“脚印城市”给自己提出的生态指标。
金沙湾片区垃圾分类试点
定位于生态海湾城市,湛江把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延伸到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深入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城市管理方面,湛江市正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建设循环型示范社区和美丽社区等。
金沙湾片区作为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坚持“五分”原则,即分类、分袋、分放、分运、分责。赤坎区和相关部门采购并安放了1100个分类垃圾桶,免费向片区居民发放了100多万个垃圾袋。市供销社成立了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设置了金沙湾再生资源回收站和有害垃圾存放铁皮屋,购置了垃圾清运三轮电动车12台,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全程管理、统一培训规范、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分类、回收、集散、运输等全过程规范运行。
据赤坎区副区长甘强介绍,自“六统一”实施以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6月11日,共回收可回收垃圾1200斤,有害垃圾35斤。目前,金沙湾片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量从刚开始的每天12斤,增加到每天约200斤。
有统计数字显示,运到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去年5月为147吨。垃圾分类自6月开始后,6月为144吨,7月为135吨,8月为132吨。也就是说,8月比5月片区垃圾减少15吨,减量幅度为10.2%,效果十分明显。
湛江市注重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引导废品回收行业规范发展,用市场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形成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又一个支撑。
生态效益贡献
通过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湛江绿色发展;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进而又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是湛江城市与产业“双转型”的实践逻辑。其中,绿色生态是核心支撑。
目前,湛江已初步形成“海、城、河、湾”的生态基底,先后获得“花园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对此,调研组对发展中的湛江生态效益贡献做了数据提取。
节能减排成效
湛江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实现。2015年,湛江市单位GDP能耗、碳排分别达到0.373万吨标准煤/万元和0.686万吨CO2/万元,相比2010年分别降低18.56%和19.16%。2015年,湛江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8.65万吨,氨氮1.11万吨,二氧化硫3万吨,氮氧化物2.38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8.09%、13.28%、4.76%和37.37%。
工业是湛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15年,工业单元的碳排放总量达到1426万吨CO2,约占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总量的57.7%,是湛江市碳排的最主要来源。
已形成一定规模碳汇能力。2015年,湛江市碳汇规模达879.43万吨,相比2010年增长36.74%,碳汇减碳规模占能源碳排放量的35.58%,对湛江市降低碳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产能
“十二五”期间,湛江完成83个重污染减排项目,整治淘汰燃煤锅炉140台;累计关停水泥产能353.8万吨、造纸产能27.64万吨、印染产能1.39万吨。
能源结构调整
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实施新建项目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挂钩机制,增加天然气供应渠道。2014年?2015年,湛江清洁能源使用率分别为54.03%、76.79%,呈逐年上升态势。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产业 发展策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模式: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双赢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污染转移和转嫁的风险(陈翥,2010),因而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特征。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低碳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碳领域的开拓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支撑,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因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领域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在未来建立我国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一场新国际趋势。《联合国》将国家疆土用国际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任何国家都不得以武力掠夺他国领土及其之上的各种资源,而《关贸总协定》则允许各国以国际贸易的形式,利用他国领土上的资源,包括货币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李俊峰、马玲娟,2008)。而气候变化后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则是规制世界上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利用这种资源的权利的原则和法律。庄贵阳(2008)认为,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为了打破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希望以此建立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的桥梁。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高资源生产率,但低碳经济更强调低能源强度和低碳排放强度,这同样也是全球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国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高效利用,通过国际合作,集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紧密,发达国家并承诺要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主创新。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发生重构,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同时,消费者要转变观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生产领域低碳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带动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高资源生产率基础上的经济与环境双赢,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更大的产出。当然,这里的“产出”不仅仅是产值或GDP,还应包括发展机会。茅于轼、李来来(2007)认为,“低碳经济”比单纯追求GDP能创造出更多的体面就业、不错的收入、更少的废弃物或零废弃物以及良好的生活空间,那么“低碳”相对高GDP而言,就可能使人更多一些快乐。
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产业
在任何时代,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的巨大推动力,低碳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产业也理应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林善浪、吴肇光(2003)指出,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必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低碳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这样就必然带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源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及产业集群。对碳基能源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循环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应该是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王海霞,2010)。因为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会吸引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等流入该领域或相关产业,同时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聚集于某一区域,最终必定推动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会获得竞争力,给一国带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低碳新兴产业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及服务保障。低碳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的先导性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刘畅等(2008)对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高产业项目环保准入门槛,特别重要的是要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引导节能技术和清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低碳技术创新置于低碳产业组织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低碳领域布局策略
(一)加强领导且强化低碳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发展低碳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解决低碳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低碳产业体系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政策实施反馈机制,优化低碳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做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对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由人大、政府督查部门和政协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年度和中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大项目等内容。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当今世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新的一轮世界低碳经济角逐已拉开帷幕。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贯彻落实相关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若干规定,做好国家、自治区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多方力量联合开展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高效的低碳技术;发挥资源优势,选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众多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及产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承接企业的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引进,充分利用国内外、区内外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多渠道实现低碳技术引进。
(三)设立低碳产业导向资金以打造融资平台
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导向资金。在整合重大战略低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重点支持关系低碳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的领头项目以及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用好节能减排、“双转移”以及现有支持自主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专项资金。广辟社会筹资渠道,引导和带动社会民间资金投入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募集建立若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优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建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逐渐完善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内部运营机制,确保投融资工作加快推进;鼓励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发行用于基础建设的项目收益债券,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试点。
(四)培育和发展骨干龙头企业以提高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骨干龙头企业的选择、认定,培育、引进一批工业、农业、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加工主导型和流通主导型龙头企业,选择培育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支持在市区的骨干龙头企业的搬迁改造,到开发区、工业园区继续扩大规模,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研发中心和发展都市型工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新的项目或建立特色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内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为骨干龙头企业做好配套服务,从而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健全行业、区域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加大骨干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提高骨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
(五)转变政策导向以提高工业园区质量
根据国际惯例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从单纯的税收优惠变为创造整体的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从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变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变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技术创新为主;通过与跨国公司结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战略联盟,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融入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选择和支持具有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条件的大企业和高级科研机构,或者科研与产业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加强科技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提高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能力和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将技术创新成果列入考核指标,瞄准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的技术合作,加大集结国内一流技术成果和人才的力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强化环保督察,确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新突破,
为早日实现蓝天碧水青山而努力。
最近一周,省环保厅的办公楼显得有些“冷清”――各大处室的重要力量分赴21个市(州),只为了一个目的:扎实推进督促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10个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问题整改实行省领导“挂帅”的省级挂牌督办,要求大部分在今年底整改到位。
从去年6月至今年3月,我省成立了高规格的省级环保督察组,由省领导带队,发动20多个省级部门、300多人次,深挖细查地完成了省内21个市(州)的环保督察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并在实践中探索出环保督察的“四川路径”。
层级高、动作快、要求严,我省环保督察提速升级,为改善我省环境质量迈出坚实的一大步。环保督察的“四川路径”是怎样的?6月23日,记者来到省环保厅进行了一场“探秘”调研。
? 规格高 措施实:
初步摸清环保“家底”
“环保督察提速升级的背后,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人民群众希望生态环境改善的热切回应。”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表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战略目标,抓好重点问题督办、抓好环境保护是治蜀兴川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为此,我省在推进环保督察工作中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和“少数关键”,强化组织推动。自去年6月28日启动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成立了高规格的省级环保督察组。12位副省级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带队,省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的所有22个成员单位全部参与,对21个市(州)开展了督察工作。环保系统更是全力以赴。数据显示,省环保厅和17个市(州)环保局派出精兵强将300余人参与督察,为督察工作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督察作为环保工作一项新的制度创举,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与之匹配。”省环保厅督察办公室主任甘晓英介绍,2016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划“红线”、标“底线”,确保环保督察工作顺利开展。“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以‘督政’为主的环保督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标准、办法,使得督察工作的顺利推进得到制度保障。”甘晓英表示。
“通过本次环保督察,我们初步摸清了全省环保‘家底’。”于会文说,省级环保督察发现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对此,我省督察组的态度坚决――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公示整改进度。
? 督察严 效果显:
发现问题就要整改到位
“督察组行踪成谜,去哪儿、查哪儿,事先谁也不知道。”今年2月,绵阳迎来省环保督察组。“锅炉怎么还是热的?”绵阳市环保督察组在突击检查2014年列入关停项目的一家纸品厂时,发现地上的废纸盒贴着2017年的生产日期,属明显的违法违规复产。当天,督察组约谈了该县副县长,几天后,该厂生产机器被拆除,杜绝了复产可能性。
环保督察,督政是最主要的。谈话“逗硬”,效果也是显著的。截至目前,督察组对799名党政领导干部个别谈话,约谈52人,问责200余人。“这一轮环保督察κ小⑾氐澄政府和相关部门提高环境保护认识的触动也很大,各市(州)普遍主动研究落实环保工作,全省上下对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认识基本形成。”于会文表示。
而“约谈”,仅是督察工作流程中的一项固有程序。督察工作中“明查”与“暗访”外加“突袭”的多措并举,往往让被查企业无所遁形。省环保督察办工作人员华夏告诉记者:“督察组的准备工作往往从制作工作方案、开展公众环境满意度调查、暗访线索,从各部门搜集相关线索等多方面展开。暗访的同时,还进行了现场拍摄。督察组将视频资料整合制作成纪录片,并在随后的反馈通报会中作为资料片播放,以实实在在的视频画面,触动和感染更多人来关心关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以绵阳为例,在正式入驻展开督察工作之前,省环保厅曾对当地展开为期5天的暗访。位于绵阳市安州区的花D镇村垃圾填埋场,就是此前暗访中被指出问题的点位。
据安州区城管局局长李勇介绍,该填埋场设计处理垃圾65万方,但是目前仅填埋了10万吨左右垃圾,而早在2013年11月,该填埋场就已停止使用。对此督察组连发三问:“既然已经停止使用,为什么还没有封场?”“涉及搬迁,当时规划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吗?”“如果要停止并调整土地使用就涉及重新投资,这个费用怎么算?”面对督察组的一系列问题,负责人明显有些应接不暇……离开前,督察组更是明确要求绵阳环境中心监测站对渗滤液进出口进行采样分析,并要求该场对渗滤液收集池进行整改。
“环保部门就是要敢于担当。”于会文表示,“尤其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发现的问题不整改到位就是不放手。”
? 常态化 长效化:
“七招”让督察不是“一阵风”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大环保督察和执法力度,有什么措施确保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面对这一焦点问题,于会文表态说:“我们将持续加压加码不松劲。同时,采取‘公示公开、挂牌督办、公开约谈、媒体曝光、移送追责、区域限批以及考核指挥棒’等七大举措,推动环保督察常态化和长效化。”
建立省级挂牌督办机制,是我省针对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打出的一记重拳。为督促问题落实整改到位,6月,我省发出《关于切实加强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省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10个突出环境问题,督办领导皆由省领导担任。省环保督察办将通过定期检查、定期通报、跟踪问效等形式,对10个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程督察督办,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整治不力、未按期完成阶段性整治目标要求的,将约谈相关责任人,整改不到位不摘牌。
新招频出让我省环保督察工作在各地掀起一场治污问责风暴。“比如,我们每10天汇总一次整改进展,通报给各市(州)党委政府。”于会文说,“我们还将在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对推进缓慢、整改不力的部分县(市、区)进行批评曝光。”下一步,省环保厅将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杀“回马枪”等方式推进问题整改,将问题整改列入对各市(州)的目标考核,对整改工作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弄虚作假的市(州)、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单位,依法依规处理。
在于会文看来,眼下环保工作必须以“环境质量切实改善”为核心和导向。“环境质量是否改善将是检验所有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尺。”他说,只有通过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来倒逼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依法依规办事,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责编:裴佩)
【延伸阅读】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C-D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 S181;X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5-0119-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5.020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非持久性土地利用直接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引起了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充分发挥各碳库的碳汇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农田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库,全球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高达170Pg,占陆地碳储量的10%以上[1],但是其受人类活动(如耕作、灌溉、施肥等)影响也最大[2],既是碳源又是碳汇。Bouwman认为大气中20%的CO2、70%的CH4与90%的N2O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及其相关过程[3];Cole估计在未来50-100年,全世界农田可固定20-30Pg碳[4]。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量估算农田系统碳源/汇。Lal[5]估算了农田系统中各种活动(包括灌溉、播种、施肥、收获等)由于能源消耗而产生的碳排放量;Nalley等[6]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美国阿肯色州六大类种植作物在不同的生产实践中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赵荣钦等[7]对我国沿海10个省(市、区)农田生态系统1981-2001年碳源/碳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总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碳吸收增加速度,沿海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碳吸收占全国比例有所下降;罗怀良[8]估算了盐亭县近55年来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鲁春霞等[9]研究表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近20年来碳蓄积总量持续增大,其中碳密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目前对农田系统碳源/汇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较丰富,但是忽略了对其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更缺乏对其空间变化机理的定量分析。因此,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重心模型分析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移动规律,并结合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分析相关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
本文提出的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是作物生育期碳吸收量与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的差值。考虑数据可获得性,作物碳吸收量采用李克让[10]提出的根据作物产量、经济系数以及碳吸收率来估算作物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对碳的吸收量;农业生产碳排放量采用West等[11]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生产、农业机械使用、灌溉等造成的碳排放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Cs=∑iCfiYwi/Hi(1)
Ec=Ef+Em+Ei=(Gf×c1×10-3)+(Am×c2×10-7+Wm×c3×10-3)+(Ai×c4×10-7)(2)
C净=Cs-Ec(3)
式中,Cs为区域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碳吸收量(104t);Cfi为第i种作物合成单位有机质(干重)所吸收的碳,即碳吸收率(%);Ywi为第i种作物经济产量(104t);Hi为第i种作物经济系数,即果实占作物生物量的比重(%);Ec为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量(104t);Ef为化肥施用碳排放量(104t);Em为农业机械使用碳排放量(104t);Ei为灌溉碳排放量(104t);Gf为化肥施用量(104t);c1=85754 kg/t;Am为农作物播种面积(hm2),c2=1647 kg/hm2,Wm为农业机械总动力(104kW),c3=018 kg/kW;Ai为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hm2),c4=26648 kg/hm2;C净表征碳净吸收量(104t)。
1.1.2 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
重心概念来源于物理学,指某个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12]。目前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经济重心[13]、产业重心[14]、人口重心[15]、耕地重心[16]、城市群重心[17]、能源消费造成的环境污染重心[18-19]迁移等方面的研究上。
本文通过引入重心理论来分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空间变化规律。该理论假设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处在同一质平面上,各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集中在各省会城市。各省会城市都是平面上的一个质点,且具有不同的重量,全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位置即各质点重量对比均衡点。重心位置一般用经纬度表示,具体如下:
Xt=∑C净tjxj∑C净tj
Yt=∑C净tjyj∑C净tj(4)
式中,Xt、Yt分别表示第t年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经纬度坐标;C净tj表示第t年j省的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量;xj、yj分别表示j省省会城市所在经纬度坐标。
1.1.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
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可能会受到气候、经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该区域农业种植结构与农业投入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净吸收。本文试图引入C-D生产函数来分析影响我国不同区域农田系统碳净吸收变化的因素,并探讨对碳净吸收重心移动的影响。
本文综合戴景瑞等[20]提出的农业区域布局,将我国划分为8个农业生产区域,即东北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淮海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中下游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东南沿海区: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黄土高原区:陕西、山西、甘肃;西南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蒙新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藏区:青海、。
利用30个省(市、区)1997年重庆列为直辖市,为了统计的一致性,仍将重庆市归并在四川省。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对影响碳净吸收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影响各区域碳净吸收的主要因素除了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如化肥、机械、灌溉)等传统生产要素外,还包括技术进步、农地产权制度、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S=f(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使用权,收益权,比较效益,自然条件)(5)
式中,土地用农作物播种面积(Land)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从而提高碳吸收量;然而如公式(2)所示,播种面积的增加也会造成碳排放量的增加。因此土地投入对碳净吸收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劳动力用从事种植业劳动力(Labor)表示。劳动力投入增大可以提高作物精耕细作水平,提高产量,从而对碳净吸收具有正效应。资本用化肥投入(Fert)与农用机械总动力(Machine)表示。化肥与农用机械的使用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从而提高碳吸收量;但如公式(2)所示,化肥与农用机械在使用中也会增加碳排放量。通常来讲其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比数量较小,因此可以假设资本投入对碳净吸收具有正向影响。
技术通常用时间趋势(T)表示。随着时间的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因此技术对碳净吸收具有正效应。使用权(Use)用虚拟变量表示,以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边界,2003年之前赋值0,之后(包括2003年)赋值1。以法律形式确定“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激励,因此使用权对碳净吸收有正效应。收益权可以用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或农业税表示,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粮食商品率较低,所以收购价格的高低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小,因此本文选取了农业税(Tax)负担衡量,采用虚拟变量表示,各省(市、区)农业税废止前年份赋值0,之后赋值1。农业税负担越低表明农民对土地收
益独享性越好,因此收益权对碳净吸收具有正效应。比较效
益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不同。当前农业种植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逐渐降低,其它来源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由于统计数据中无法获取各地区农民非农收入相关数据,因此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来表征各地区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越高,说明该地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比重越高。用非农收入比重(CB)表示,具体用各省
(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值表示。非农收入高一方面会导致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降低农业产出;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户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农业投入(如化肥、机械的使用),增加农业产出。因此非农收入对碳净吸收的效应是不确定的。自然条件用种植结构(PS)表示,具体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表示。我国粮食作物产量高于经济作物,因此种植结构对碳净吸收具有正效应。
除以上考虑的因素外,各区域可能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为了得到一致估计,在生产函数中设置了7个虚拟变量,虚拟变量以各方面条件相对较优的东南沿海区为基准进行设定。因此扩展后的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如下:
lnC净=a0+a1lnLand+a2lnLabor+a3lnMachine+a4lnFert
+a5Use+a6Tax+a7CB+
a8PS+a9T+∑16g=10
agDk+ε(6)
式中,C净指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104t);a0指常数项;Land指土地投入(103hm2);Labor指劳动力投入(104人);Machine指机械投入(104kW);Fert指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04
t);Use指使用权;Tax指农业税负担;CB指非农收入比重(%);PS指种植结构(%);T指技术进步;Dk指虚拟变量;ε是误差项;ag是各变量系数;k=1,2,……,7。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为1993-2008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计算碳吸收/排放以及计量模型分析中的各种农作物产量①、化肥施用量(折纯)、农业机械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农业产值、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等统计数据均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碳吸收率、作物经济系数来自文献10;估算碳排放时所采用常数来自文献11。
计算碳净吸收重心坐标时,本文从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②中直接获取1:400万分省行政界线图,然后利用GIS空间查询功能,生成各省(市、区)经纬度坐标数据库;接着利用式(4)、(5)计算了不同时期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经纬度坐标,并生成dbf数据文件;最后利用ArcGIS的表格加载功能,在行政界线图层上定位不同时期碳净吸收重心经纬度坐标。
计量模型分析中的一些变量不能直接获取,需要做一些处理。如劳动力投入指从事种植业劳动力,而统计数据中只有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数据。因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中从事种植业劳动力占较大比例,同时农业产值中也是种植业产值占较大比例,因此这里用农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对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进行了加权。
2 结果分析
2.1 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移动
图1表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重心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重心位于黄淮海区的河南省西南部,1993年位于11368°E、3298°N,2008年位于11301°E、3317°N,偏离我国的几何中心(103°50′E、36°N);二是从移动方向上看,重心位置呈现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落实到行政图上是由驻马店市-南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2008年仍在河南省境内;三是如果以1993年的重心位置为原点,经度呈减小趋势,纬度先减小后增大。
图1 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移动轨迹图
Fig.1 Movement trends of center of gravity of farmland ecosystem net carbon uptake in China
图2表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效应。1993-2008年碳净吸收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93的052Gt增长到2008年的068Gt,年平均增长率为179%。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变化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见图3)。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黄土高原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其中以东南区减少速度最快,年均减少416%;西南区、东北区、蒙新区所占比例是逐渐上升的,其中西南区所占比例由1965%增长到2536%,成为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主要贡献区,而蒙新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均增加263%;黄淮海区与青藏区变化不大,黄淮海区所占比例在2129%-2372%范围内波动,青藏区所占比例仅为026%-031%。① 农作物选取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棉花、油菜、花生、甘蔗、甜菜和烟叶。② nfgis.nsdi.省略/sdinfo/download.asp#
我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种植比例虽然逐年下降,但2008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8%。因此粮食生产是影响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殷培红等[21]研究了21世纪初我国粮食
生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北移,已经呈现西扩的趋势;程叶青等[22]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结果表明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西部推进。以上学者对粮食重心移动趋势的分析证实了本研究的结论,即全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呈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
2.2 C-D生产函数模型拟合结果
由于本文选取的是我国30个省(市、区)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拟合并不合适。本文利用Stata9软件分别采用处理面板数据的固
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简称FE)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简称RE)对影响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动态变化的因素进行估计。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所获取的卡方检验(Prob>Chi 2=0)拒绝原假设,因此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回归结果见表1。
注:①括号内数值是t值;②***、**、分别表示统计检验显著性为1%、5%、10%;③由于地区虚拟变量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固定效应模型结果中不包含地区虚拟变量。但是在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中包含了地区虚拟变量。
从表1可以看出,固定效应模型的R2值为092,所对应的F检验在1%水平上显著。结果表明,影响农田系统碳净吸收的四种常规投入中,土地的弹性系数最大,说明土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是影响农田系统碳净吸收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对碳净吸收影响也很显著,但其弹性系数较小。机械使用对农田系统碳净吸收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目前我国仍是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和化肥投入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
反映产权效应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表明加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可以增强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安全性的信心,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另外国家对农业税的减免,即农民收益权的增加也促进了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业产出的提高,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农收入比重系数为正。这说明非农收入增加的现金投入效应超过了其劳动力减少的效应,从而提高了农业产出,增加了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量。反映自然条件的种植结构系数与预期相符且显著,说明粮食作物比重提高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反映技术进步的时间趋势对碳净吸收影响不显著,注:①解释变量的系数:各变量的系数值均来自于表1,由于常规投入变量在估计函数中是双对数形式,因此系数值直接来自表1;而由于use、tax、CB、PS、T变量在估计函数中是半对数形式,因此系数值需要乘以100,以转换成百分比。②解释变量的变化:常规投入变量的变化是指该变量的增长百分比;而use、tax、CB、PS、T变量是该变量在t2-t1间的差值。③解释变量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贡献率的计算:首先用解释变量系数乘以解释变量的变化,表示解释变量在1993-2008年的变化所导致的碳净吸收的变化;其次,加总由各解释变量变化所导致的总的碳净吸收的变化;第三,假设由各解释变量变化所导致的总的碳净吸收的变化为100,计算各解释变量变化对其的贡献。④由于各解释变量的变化对碳净吸收的变化可能会发生正负相抵,从而可能会造成总的碳净吸收值较小,因此部分解释变量对碳净吸收贡献率大于100%。⑤数值前的正负号只是表征各影响因素变化所导致的碳净吸收变化相对于总的碳净吸收的方向。⑥由于东南沿海区和青藏区总的碳净吸收是负的,因此各影响因素对其贡献的符号与预期效应相反。
技术进步效果可能已从化肥施用等因素中得以体现。由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区域差异显著,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各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贡献,本文采用了林毅夫[23]、Fan等[24]利用生产函数模拟结果计算贡献率的方法,将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量变化的原因归结为:①常规投入的变化;②控制变量的变化;③无法解释的残差。计算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碳净吸收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常规投入,特别是土地、化肥对各区域碳净吸收贡献较为显著,控制变量中种植结构变化、使用权、收益权对区域碳净吸收的贡献也不可忽略。尽管化肥的施用(2309%)以及使用权(1941%)和收益权(1815%)的改善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然而1993-2008年东南沿海区农田系统碳净吸收下降了(-3647%)。这是因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东南沿海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2220%,粮食作物比重下降1466%。农作物播种面积(-6498%)和粮食作物比重(-5172%)的下降对东南沿海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化肥施用以及使用权和收益权改善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正面影响。尽管粮食作物比重的下降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1636%),然而蒙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这两项常规投入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贡献就达到了10533%,从而导致蒙新区成为农田系统碳净吸收比重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1993-2008年其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上升了9629%。与蒙新区相似,西南区常规投入中化肥和土地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净吸收的贡献分别为10849%和4805%,促使其成为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的首要贡献区。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本文以我国1993-2008年农作物产量以及农业生产投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采用重心模型以及C-D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移动规律及其原因,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偏离我国几何中心,其中坐标经度值减小较快,纬度值波动增加,落实到地理区域上重心总体呈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势。东南区与蒙新区是农田系统碳净吸收比重下降和增加速度最快地区,而西南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的主要贡献区。
(2)影响我国农田系统碳净吸收重心移动的首要因素是土地的投入,化肥、劳动力与种植结构也是重要因素;使用权与收益权变量系数显著但影响不大;非农收入的提高对碳净吸收具有正效应。
(3)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碳净吸收贡献存在地区差异,但常规投入,特别是土地和化肥对各区域碳净吸收贡献较为显著,控制变量中种植结构变化、使用权和收益权是影响碳净吸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2 政策建议
(1)为了维持和提高作物生产碳净吸收量,首先应保证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应该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同时也应注重资本的投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实现农林复合种植等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增加碳净吸收量。
(2)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农业生产投入具有正效应,农地使用权的稳定,农业税的废止以及农业生产补贴的不断加大,将促进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如化肥、机械使用等),从而增加农业产出,提高碳净吸收量。由于目前投入量提高增加的碳吸收量能够抵消碳排放量的增加,因此应进一步增强农地产权的稳定性。
(3)针对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碳净吸收的贡献差异,各区域应根据其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碳净吸收量。如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黄土高原区、青藏区)可通过农业投入(化肥等)增加来提高碳净吸收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al R, Kimble J M, Follett R F, et al.The Potential of US.Cropland to Sequester Carbon and Mitigate the Greenhouse Effect[M].Chelsea MI: Sleeping Bear Press, 1998
[2]Pan GX, Li L Q, Zhang Q, et anic Carbon Stock in Topsoil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the Recent Trend of Carbon Sequestr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1): 1-7.
[3]Bouwman AF.Soils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M].Chichester: John Wiley&Sons, 1990
[4]Cole CV.Agricultural Options For Mitig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C]// Watson RT, Zinyowera MC, Moss RH, et al.Climate Change Impacts, Adaptations and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Lal R.Carbon Emission From Farm Operations[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4, 30: 981-990
[6]Nalley L, Popp M, Fortin C.How a Cap-and-Trade Policy of Green House Gases Could Alter the Face of Agriculture in the South: A Spatial and Production Level Analysis[C]// Souther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Orlando, 2010
[7]赵荣钦,秦明周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2): 1-6, 11[Zhao Rongqin, Qin Mingzhou.Temporospatial Variation of Partial Carbon Source/Sink of Farmland Ecosystem in Coastal China[J].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2007, 23(2): 1-6, 11]
[8]罗怀良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2): 251-258[Luo Huailiang.Dynamic of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of Farm Land Ecosystem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During the Last 55 Years: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 24(2): 251-258]
[9]鲁春霞,谢高地,肖玉,等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及其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3): 35-37[Lu Chunxia, Xie Gaodi, Xiao Yu, et al.Carbon Fixation by Farmland Ecosystems in China an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5, 13(3): 35-37]
[10]李克让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Li Kerang.Land Use Change and Ne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he Carbon Cycl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M].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2]
[11]West T O, Marland G.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2, 91: 217-232
[12]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1): 12-16[Qiao Jiajun, Li Xiaojian.The Shift Route of Chines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in Recent 50 Years[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5, 24(1): 12-16]
[13]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 2006, 26(2): 249-254, 269[Feng Zongxian, Huang Jianshan.Dynamic Variation Track and Contrastive Research of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and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of China from 1978 to 2003[J].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2): 249-254, 269]
[14]孙希华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 2001, (4): 28-29[Sun Xihua.The Study of Movement of Industrial Weight Center Basing on GIS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J].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4): 28-29.]
[15]段学军,王书国,陈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J]地理科学, 2008, 28(2): 139-144[Duan Xuejun, Wang Shuguo, Chen Wen.Evolu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Shift in Changjiang River Delta[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28(2): 139-144]
[16]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 1998, 13(1): 92-96[Gao Zhiqiang, Liu Jiyuan, Zhuang Dafang.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Farmland Area and the Quality of the Farmland Ecological Background in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98, 13(1): 92-96]
[17]陈志刚,王青,黄贤金,等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 2007, 27(4): 457-462[Chen Zhigang, Wang Qing, Huang Xianjin, et al.Move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Grav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Delta of 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27(4): 457-462]
[18]王倩倩,黄贤金,陈志刚,等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及原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5): 833-841[Wang Qianqian, Huang Xianjin, Chen Zhigang, et al.Movement of the Gravity of 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and Analysis of Causes[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 24(5): 833-841]
[19]彭远新,林振山能源消费产生的SO2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演变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 52-59[Peng Yuanxin, Lin Zhenshan.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SO2 and Industrial Dust Emiss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 52-59]
[20]戴景瑞,胡跃高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Dai Jingrui, Hu Yuegao.Agricultural Restructure and Region Layout[M].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8]
[21]殷培红,方修琦,田青,等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的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 2006, 61(2): 190-198[Yin Peihong, Fang Xiuqi, Tian Qing, et al.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Main Output Regions i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2): 190-198]
[22]程叶青,张平宇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J]地理科学, 2005, 25(5): 513-520[Cheng Yeqing, Zhang Pingyu.Regional Patterns Changes of Chinese Grain Production and Response of Commodity Grain Base in Northeast China[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5): 513-520]
[2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Lin Yifu.Institu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1995]
[24]Shenggen Fan, Philip G.Pardey.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Output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53: 115-137
Farmland Ecosystem Net Carbon Uptake in China: Movement of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LU Na QU Futian FENG Shuy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farmland ecosystem net carbon uptak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model and explored the movement of center of gravity of farmland ecosystem net carbon uptake, applied th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nalyzed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ovement of center of gravity of farmland ecosystemnet carbon uptake, calcul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farmland ecosystemnet carbon uptak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Results indicate that ①The longitude coordinates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net carbon uptake decreased rapidly, while the latitude coordinates showed an overall fluctuating upward tendency.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net carbon uptake showed a trend of moving towards northwest.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netnet carbon uptake, Southeast China declined the most, while MongoliaXinjiang Regions increased the most.Southwest China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national netnet carbon uptake.②For conventional inputs, land was the primary factor affecting the movement of center of gravity of farmland ecosystemnet carbon uptake, and capital inputs (including fertilizer and labor) we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For the control variables, the planting structure w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use rights and income rights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 but had little effect.③The determining factors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erms of their contributions to farmland ecosystemnet carbon uptake.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s were land, fertilizer and the plant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