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时间:2024-02-28 15:52:53

导语: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第1篇

一、课前体验———感悟教材、准备体验

“课前体验”是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教材、定向收集资料并发现问题的过程。其基本流程为:教师挖掘教材,设计问题,学生感悟教材,收集材料,发现问题。

例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给学生布置了思考题: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你是怎么理解的?如何解读源远流长?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了教材内容,并定向收集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相关资料,了解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过程,为后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体验———丰富内容、深化体验

“课堂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通过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的过程。其中,教师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疑导思,启迪思维点拨总结,合理评价。学生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参与体验思考探索、合作探究交流总结。

程序一: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参与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直观性教学的原则,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运用形象直观的语言或视频、图片等方式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表演、演讲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其基本流程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程序二:设疑导思,合作探究,丰富体验

必要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为学生的认知打开了感性的大门,如何使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获得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间形成平等开放的民主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知识、情感由过去的“灌输—被动接受”到“体验—理解—自觉接受”这一转变。其基本流程为:教师设疑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教师启发思维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领略了中化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且合理设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最终认识到:中华文化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汲取着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粹,彰显出极大的包容性,这使中华文化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最终使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饱受磨难却历久弥新。

程序三:交流总结,合理评价,深化体验

在这一环节,学生将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同时,师生间进行对话交流,彼此交换看法。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评价要符合激励性原则,要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协作精神、知识能力方面的可喜进步;同时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其基本流程为:学生交流、讨论互评师生对话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三、课后体验———知识拓展、升华体验

“课后体验”是学生通过合理的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重构、找到知识间内在联系、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拓展和升华认识和情感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开放性作业这一平台,升华学生体验,提升学生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施中,笔者通过个性化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激励性评价等形式实现作业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

例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课后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任选一种感兴趣的兰州文化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探源寻流,提出发扬传承家乡文化的策略。开放性作业的实施,既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重构知识,又能促成学生思想的转化,实现德育目标。

第2篇

人的能力一半靠具备的知识,一半靠情绪的管理。一个人的知识好比一台机器,而情绪好比能源。能源供给不足,再强悍的机器也是废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大众文化—落后腐朽文化---精神文明(四有公民;公益文化;和谐文化)—道德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两种素质

1、实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2、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前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全面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保持民族性,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性,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4、外来文化:着眼于世界优秀的文化发展前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大众文化: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前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落后腐朽文化: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7、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四有公民;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公益性文化权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弘扬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8、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9、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内容: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中国话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0、荣辱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11、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先进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落后与腐朽文化;精神文明(教育科技);道德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

个人:以下几句话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把握正确的航向,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企业(或者文化从业人员文化单位):

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加强待业自律,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生产人民大众需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2(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

(1)特点: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博大精深(A.领域广:①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着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B.地域广: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民族广:①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共同铸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2.民族精神

(1)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5)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4.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坚持.(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3(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横向:多样性

1、主要表现: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低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现实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纵向:继承性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1)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抵制或剔除。

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5、文化创新的途径

a.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e.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4(文化与生活)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

2.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长跑离不开物质载体

3.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为:(1)科技与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为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我国应该怎么办?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大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与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高二必修三政治重点知识51.怎么样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或者影响力。

一般用以下语言?按教材顺序背诵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

(3)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增加文化消费的比重,以消费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6)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7)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吸引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8)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于其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2.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1)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2)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赋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利用现代传媒发展。

(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

(4)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面向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5)吸引多方面投资,规模化经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3.公民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学习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树立崇高的理想。

(3)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4.如果材料中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有关问题时,答文化交流意义,涉及的原理有: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有利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2)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第3篇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传播与互补人文精神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社会历史现象,必然带来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在这场多元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面临着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全面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整合与重构强势,吸纳、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之形成互补的传播态势,对赶超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经济一体化中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契机

全球化现象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科学与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经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极为密切,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快的时候,各种文化也呈现出全球化交流的趋势,为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交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一体化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时,对经济生产和文化生产的联系,作过精辟的论述,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他们认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各地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而且在文化上,精神生产也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强,而走向世界。文化作为经济生活的直接反映,在全球化经济格局形成之时,也促使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传播和互补成为可能。由于中国已宣布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选择了加入全球化经济运行轨道的发展战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参与。随着经济交往的加强和扩大,文化交流也必然加强和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不仅带来商品流通,也会在观念、法制、文化及管理等方面创造更加广泛的交流机会。

2.高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构筑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卫星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高速交通运输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进一步普及,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加强,尤其是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彼此依存、不可分离和相互联动的信息系统,成为新世纪各国文化交流的技术平台。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传播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人性涵养和道德追求,为解决战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能源和人口危机、贫富差异、腐败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和评判标准,成为解决当今人类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始终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正常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妥善处理了同周边国家、西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合作,建立了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交流争取到了有利的外部空间。

4.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源于文化的民族特征。各国不同的文化是由自己民族本体所创造的,体现着本民族的本质和特点。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与互补的落差和传播空间,使得民族性越突出的文化,越容易走向世界。因此,离开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失去了走向世界的根基,也就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同时,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也有着共同的文化追求,这又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动力源泉,不同民族渴求了解异域其他民族文化传统,为满足这种渴望和追求,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传播与交流成为可能,也使各国不同民族文化中有“一部分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即非民族的文化”。②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完全可以作为全球共享文化,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

二、中西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当代走向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当今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其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质对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也赢得了中华文明融入现代价值体系,为全人类更为健全的现代化特征作出自己独特贡献的机会。同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及其民族特质,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精神营养。举其大端,中西不同文化可以在以下方面形成传播与互补,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

1.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宇宙观与西方“人类中心论”的个体宇宙观的对比。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与人的和谐,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是统一体。所谓“仁者与万物同体”,“天人感应”,是儒家哲学所追求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儒家哲学所崇尚的一体性系统宇宙观念的核心所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是人与自然具有统一的法则,其变化规律是有其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同生共处,和谐相处。

这种哲学观对当今由科学与技术加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具有极现实的指导意义。以西方“人是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对立宇宙观,是西方工业文明以来,造成世界性生存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之一。在科学与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理念下,人类已经逼近地球的资源极限和人类的生存极限,使改造自然的科学与技术造成了对人类自身的威胁。表现在发展工业中,大规模开采,导致资源耗竭;破坏植被,导致全球沙漠化扩大;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消耗,造成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使地球变暖;大规模营造人工岛屿、公路和水库,改变局部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异常;人口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使资源更为紧短,垃圾处理也成了全球化的问题;甚至最近美国科学家要靠人工力量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使地球变冷等。④上述人类的破坏性、自杀性开发地球资源的行为,究其哲学思想根源,可以说是非整体化宇宙观所致。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既使科学家可以改变地球运行轨道,但整个太阳系和银河系也会受到影响,届时,宇宙天体运行规律也将产生更大的报复性反馈。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观,自然引起西方学者的推崇,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已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堡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⑤

2.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文化内涵与西方“注重冲突和竞争”的精神形成互补。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基础和前题。这种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自身宽容大度与吸纳异域文化的心态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长期依附于封建的小农经济的田间劳作上,少有迁徙变更,文化心态上有着宽厚淳朴与和谐统一的人生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亲和与凝聚,的意识浓烈,因此,对外来文化,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百家学术争鸣,甚至一些水火不相容的文化也能包纳,并在经过短暂的碰撞与冲突后,使其平和地融入本土文化中。可以说华夏文明这样的包容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绝不像西方那样,不同宗教之间始终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矛盾与斗争。”⑥这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态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弹性、开放的文化认同感和封建帝国国力强盛产生的包容大气有直接关系。这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文明与文化冲突中,不无借鉴意义。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中国文化的力量真是无比宏大。因为它总是能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再把它们‘中国化’”。“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⑦

在西方文化中,赫拉克利特把对立视为美的根源,狄德罗和黑格尔重视冲突,叔本华和尼采欣赏的是绝望和毁灭。“就审美风格而言,西方人更欣赏由剧烈的冲突、喷发的激情、残酷的结局所构成的趋于崇高的悲剧美。”(时统宇,1985)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均衡、中庸和怨而不怒的审美情感,“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圣洁所铸造的大团圆式结局和喜剧美,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新世纪全球文化交流中,两种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传播形成互补。

3.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的开放意识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与西方文明中征服心理、超克争胜的现代精神形成对比。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开放意识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和物质生活相当贫乏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的使臣、僧侣、商人和旅行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积极的探索精神,走沙漠、踏雪山、越重洋,不仅开辟和扩大了古代中国的地理交通,尤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在获取外部世界知识的同时,广泛传播了中华文明和文化,进行了最早的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传播。

从地理座标上分析,走访东方各国的有唐代的鉴真和尚和北宋的徐兢。奉旨出使高丽(朝鲜半岛)的徐兢率庞大的使团,东渡朝鲜记载下整个航程使用指南针导航的情况,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用指南针导航的完整记录。走访南亚诸国的有,三国时期孙权派朱应、康泰对扶南(柬埔寨)的官方回访,他们分别写下《扶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最早介绍柬埔寨有关情况的珍贵文献。另有东晋僧人法显在公元399年以65岁高龄,与同伴四人从长安出发,去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求戒律。归来后,他写成《佛国记》,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详细记录古代中亚、南亚、南海地理、风俗的著作,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走访西方各国的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冒着生命危险,途经甘肃、新疆、中亚和阿富汗等地,终于到达印度。历经19年后回到长安,带回经论657部。他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38多个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概况,是研究中亚、南亚和部分西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新闻实录,为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元代的周达观和汪大渊,分别远行到柬埔寨和非洲的桑给巴尔。还有明代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等等。他们不仅是中外地理交通的开拓者

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游记和著录还弥补了外国历史的记载不足。印度历史学家阿理认为:“如果没有法显、玄奘、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⑧国际东南亚史学权威、英国学者霍尔说过:“要获得东南亚原始历史的任何知识,中国史料是不可缺少的。”⑨

西方文化同样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开放意识,然而,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是,西方的探索精神中包涵强烈的征服欲,开放意识中带有浓厚的功利性。在今天,这种西方文化面临着人神对立、文明冲突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困扰,不少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期寻找摆脱窘境的路径。这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类发展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4.中华文化的“大国小家”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位的权力型伦理价值观的对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国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上,主张无私奉献精神;在个人自身的修养上,重情、重义、重德、重义务、重理想和重集体,表现了强烈的牺牲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生追求。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忧患意识,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这些文化内涵,在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

在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型伦理价值观,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所遭遇的最大问题——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根源所在。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和国家的奉献精神,可以给西方现代伦理价值观克服自身弊端以启发和借鉴。

此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和创造精神;崇尚道德情操,和见利思义的高尚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扶困、舍已为人精神与人道主义情怀;以及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价值观念,对克服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无疑具有特殊的“医治”作用。无怪乎西方科学家和有识之士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⑾汤因比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他指出,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⑿

三、正视挑战,强化传播与互补意识,创造新世纪中华民族新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要以辩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清精华与糟粕。尤其要以历史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全球的视野,对不同文化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列宁曾经指出,每一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重人文、轻宗教,鼓励独立人格,主张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也有不少消极落后和负面的惰性因素。特别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中受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影响产生的惰性与保守,和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观念中压抑人性、抵制科学与民主的一面,都是影响和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我们只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传统,在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目前,对全球化中文化的发展有两种流行观点:一种是,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民族文化消失,代之以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倾向;另一种是,将全球化视为全世界西化的过程,并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质上,上述观点是难以成立的。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民族经济利益的重组或再分配,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目前,从欧共体各成员国与美国的严重利益冲突和文化碰撞中可见一斑。其次,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仅有西方文化一条路径。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繁荣并快速走上现代化的事实证明,东方文化优良传统一旦与西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并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独特个性与全人类共同的统一体。“在世界交往中得到充分发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内在——引者注)规定。在这个严格限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⒀

确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为特色,吸收一切有积极作用的外来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2.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经济利益矛盾甚至还会加剧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在新世纪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面前,是加剧它的冲突,还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最终走向融合,这不仅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主题,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和平与发展”这个人类最大的问题层面上思考,经济全球化将催化一种世界文化新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这一新的多元格局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部分加以排除,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传统中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内容,整合外来文化,更新自身文化,以适应21世纪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发展趋势。

3.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它包括尊重理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宽容开放、严谨认真、敢于怀疑、无私奉献和批判创新等精神内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精神可以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当代科学精神等三种形态。每一种科学精神均建立在一定科学发现基础之上。如近代科学精神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其特点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离异性。现代科学精神是以原子物理学、生物工程和光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其特点是在自然与人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上承认它们是交融和联系的,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而当代科学精神是高扬人文精神以消弥科学精神,其特点是,一切科学活动和技术进步均应以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与进步为核心。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当今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责任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它可以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三大类型。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⒂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语境中,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就要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发展科学与技术。但目前的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的技术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人们走向了极端,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要避免这种科学主义的消极影响和错误认识,防止中国现代化建设误入科学主义歧途,必须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主张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西方人文精神基础上,摒弃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成分,提倡真理与道德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伦理与实际需要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它既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又在本质上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内容。在今天,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奔向现实化的征途上,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物质享乐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国人难以摆脱物欲的诱惑与支配,变成物质的附属物和“经济动物”,就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在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借鉴吸收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部分,才能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的人文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不同文化间从冲突、碰撞走向融汇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应弘扬自身的文化整合与重构强势,摒弃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和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盆地意识”,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实践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倪力亚《以新的积极姿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8期第92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今晚报》2001年8月4日《今晚周刊》专版。

⑤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徐亲知、史亚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载《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50-51页。

⑦《光明日报》1993年12月7日第2版。

⑧耿引曾《古代中国的越境旅行家》,参见《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第182页,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⑨同⑧。

⑩《礼记·大学》。

⑾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页。

⑿同⑾。

⒀王锐生《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12期第80页。

第4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汇通;惠通;会通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97-02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其文化以鲜明的特性昭示于每一个有文化存在着的疆域,但文化是没有边界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越是独特的,也越是普世的。中华文化的“汇通性”成为了其流传千百年来根本之一,古今绵延,融贯东西,惠泽于国。简言之,“汇通”可以延展为会通、惠通之意。就是中华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融汇与贯通,继往与开来,惠及与便及各方的一种特性。经过历史的变迁与时代更迭的证明,倘若没有百家争鸣和域外文化的交流,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就不能很好地在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前进下去。

中国人的文化哲学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各安其位;而“不同”则显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怀。这正与“汇通”性不谋而合,一脉相承。试想某一天,如果文化都成了一个模样、如出一辙,那必定是人类和人类文明的末日。中华文化向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文化在这一片广域中各秀所长。某些文化在自然与历史的选择下逐渐走向衰亡,而有些则悄然潜入我们的中华文明,成为汇通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的汇通是多向多因的,其目的是交融和革新,在此过程中会有和谐的一面,势必也会有交锋冲突的一面。交锋冲突从哲学的范畴来讲,就是矛盾,其促进推动文化向前发展,是一个迂回式上升、前进的过程。这种文化初交时内核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避免。我们需要碰撞激荡起的火花与灵感,需要碰撞在新的文化领域辟土开疆。当然,这或许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理念,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胸怀。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流,还真真实实惠及了中国人的生活。

一、“汇通”的中华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雪净胡天木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看到这些诗句,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让文化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汇”、“通”,它起到一种聚合、汇集、贯通、流通的作用。同时,也可理解为古籍中所提到的“会通”,在此,二者都有融会贯通之意。“会通”一词正式出现于《易传·系辞上》。原文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近代学者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说:“此言圣人有以见到天下事物之运动变化,而观察其会合贯通之处,从而推行社会之典章制度。”①早在明朝末年中国人接触“泰西之学”之初,科学家徐光启就有“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明史·徐光启传》)之说,而经学家焦循还有“会通两家(指中、西方)之长,不主一偏之见”之辞。而到了晚清,王韬也有“天下之道其终也由异而同,必有人焉融会贯通而使之同”(《弢园文录外编》)的判断。②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活动,其中蕴含着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既包括行为规范、语言体系这些内隐模式,又涵盖了艺术、宗教这些外显模式。对于两种模式的影响,“汇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汇通”之绵延

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种族、国家的文化,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唯有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现代的希腊人跟从前的希腊人无关,现代的埃及人跟从前的埃及人也无关,而古巴比伦文明更是早早地变成了只有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的文明遗迹,而现代的中国人却是古中国人的后裔。很多家谱和族谱都可以追溯到数千百年前的朝代和先族,贯古纵今的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是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若往上追溯,可追寻到大槐树根底下或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从最初的周公制礼作乐确立宗法制度到西周姬姓家族家天下的时代统治,再到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宗法关系在中国的绵延汇通,致使“家国同构”的格局长期遗存。故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③中国人普遍都有意或无意地能感受到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即体现在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

这种汇通的历史感尤其还体现在中国的“双文”(文字和文学)之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与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字等,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舞阳贾湖刻符至今,汉字已经有八千年的发展历史。汉字与其他古文字一样,都由最初的图符文字阶段过渡到表意文字的阶段,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著的。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滞不前了,有的消失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被其他文字异化了,有的甚至不能够被识读,只有汉字,从未间断,汇通至今,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基本维持了自己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系统的文字之一。而现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它已是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的话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④此后经历了西周金文、春秋金文,金文铸于青铜器皿之上,字体肥厚丰润,排列整齐,结构趋于定型。而后的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和魏晋以来的楷书、草书、行书,一步步地发展,汇形通意。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推行使用的字体,历史上的“书同文”有很大的文化统一意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是在汉展变革使用的字体,史称“隶变”,同样也是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后期的文字形态奠定了基础。一直使用到今天的楷书起源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便于识读和书写,因此流传于千年而不变。文字汇通古今之绵延是由汉字一步一步向前革新而来,而文学则是传承与发展、回眸与前瞻综合促进的文化板块。

“文以载道”这一理念始终贯通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各类文学作品在中国历朝历代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流传至今,被世人诵读、传阅与评论。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即使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3000多年的历程。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仅有之奇观。正如前人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焦循《易于龠录》卷15)。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有些文体更是绵延2000年之久。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跨时代、跨地域的魅力。文学作品是文化中最容易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态,是沟通各种文化最直接的一种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中国古代文学辉煌成就的初期典范就是《诗经》和《楚辞》,合称“”,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据考,《诗经》在孔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基本编定了,这一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社会生活。诗歌的内容对准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疾苦,对一些社会现象特别关注和涉及。其中所使用的“赋”、“比”、“兴 ”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汇事通文,汇实通文”的写作倾向也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而楚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其形式自由,易表达奔放的感情。因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作,因此也称这种诗体为“骚体”。直至今日,“文人骚客”依然是文人学士的代称。

《尚书》之后蔚为壮观的先秦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于是产生了以论说为主的诸子散文,成为了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个篇章。各家思想之汇通,提出不同政治主张并展开辩论。之后的汉赋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度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强大的统一帝国——汉。它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和对现实世界的热爱,事实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进行整体把握的思维特征。

魏晋之际到强盛繁荣的唐代,诗歌渐渐进入了高度繁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诗坛百花齐放,内容、语言、风格无不呈现出“汇通、会通”的特质。中国是一个诗性的国度,唐诗攀登上诗国最为辉煌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瑰丽光辉的闪光点之一。继而往之,与唐诗交相辉映的是宋代的词,宋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显示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它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典型体现。

时代更迭,历史的年轮到了元明清三朝,更多的文学创作形式推陈出新。元曲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其流传至今的剧本尚有200余种,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都进一步走向民间,在二者间搭起了一座汇通的桥梁。让文学变成了不只是有学之士和文人骚客的专属品。到了明清时代,小说臻于极盛,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也是古代文学的光辉总结。这一时期的小说也为后期的白话小说奠定了基础。

时至今日,今人仍然临摹、书写着汉隶唐楷,仍旧学习、阅读着汉赋宋词。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能吟《离骚》,下到牙牙学语的幼童会诵唐诗,这足以说明中华文化汇通绵延无绝期。

(二)“汇通”之广博

中华文化的汇通性不仅体现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的绵延,同时还体现在横向的空间维度上的广博。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是它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和在一起,可以出现对立面的统一。“多元一体”的思想即是中国式文化的表现。“多元一体”的思想包含了“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的文化态度。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相互汇通有无,容纳凝聚,做到民族、国家间“和而不同”、和平共存、共处共荣的融合。

纵观历史,汇通广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在内部,还是与外界的汇合交流,一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这说明文化不仅仅是推陈出新,而且是广而交融的。几千年来,在中华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繁衍生息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又勃然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地区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文明共同的历史进步。如今,我们所指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互相接近、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汇通共同体的现象。

文化的汇通融合永远都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中华文明从形成之日起,就绝不是自我禁锢的一个系统。以迁徙、聚合、战争等形式为媒介,不断地吸收着新鲜血液,最终构成了一个蛛网式的气势恢宏的庞大文化结构。先秦时期,当时中原诸夏自居于一种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春秋时代曾有“用夏变夷”之说,如晋“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遂于之联兵、通婚,并有魏绛“和戎”之举……秦国本属“戎狄”,后来不仅自身“华夏化”,而且融合了氐、羌、巴等许多民族……总之,中原诸夏的征服扩张过程,也是华夏文明向四周辐射的过程。⑦在频繁的文化交往中,华夏族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以及神话传说逐渐向周边各民族传播,并为他们所吸收,以至于不少周边民族通过“移风易俗”而最终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

回溯到夏朝,“四夷”礼乐就对中原有了影响。据史书记载,当时诸夏之国“杂用夷礼”。就连大禹之后的杞国,也“用夷之礼” ……而且,当时打着恢复西周礼乐旗号的孔子明确指出,诸夏“礼崩乐坏”,“学在四夷”。⑧这些史料都说明了“四夷”在与华夏文明的汇通中,反作用于华夏文明。到了战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对整个中华文化都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效仿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实行胡服骑射,衣服改“博衣大带”为“上衣下袴”,战术手段由“战车兵阵”为基,增学骑马射箭。这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各方文化的汇通融合。胡服骑射的实行,不仅使骑兵这种战术手段在中原地区开始广泛应用,而且也开了中原居民穿胡服的先河。

中华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如连锁反应般的交织、膨胀、交汇、融合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心理,在意识形态上也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正如荀子所说:“四海之内,若一家也”,正是其表现,这与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有一定共性。

在现存的许多历史遗迹中也反映出文化汇通的广博性。从地图中看历史,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前的繁盛唐朝,疆域向西可达今天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向东可到今天的朝鲜半岛。而到了清朝的有效统治范围,以北京为中心的交通线都可延伸到外蒙古的恰克图。同时,历代留存下来遍布各地的关隘、城墙、驿站、古堡等也成为了现存的佐证。在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延展到何处,驿站也就会修到何处。比如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仍然还有清朝时修的驿站。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还有许多历史上中央政府与西域少数民族实行联姻之后的公主坟、墓、堡等遗址,这些遗址表明中央政府为了增进友谊、安定统一、共同发展,做出了很多汇通之举,以增强同边疆少数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中华文化的汇通性体现的空间范围之宽广、内容丰富之博大很难一一详列,唯有前人总结和今人继续探究。

二、“惠通”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圈域内、域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惠及于国,恩及于民。如今社会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和社会上层建筑的某些特点都得益于曾经的兼容并蓄。

(一)“惠通”之经济

经济方面的惠及是最显而易见的。汉朝自和西域沟通后,成功开辟了中外交流史的新纪元。各国商人、使者都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足迹。我国西域及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商品传入了内地,其中包括大量的香料、牲畜、宝石、药材及农作物的种子;而我国的许多物品也经丝绸之路输入西域、中亚、西亚及欧洲部分地区,其中包括丝绸、瓷器、植桑、织丝技术、造纸术等。这种贸易往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物资、文化交流,同时,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农牧业方面同时也得益于此,北方游牧民族的牲畜和各种畜产品大批入塞;同时,西域引进的农作物,如葡萄、番茄、胡麻、胡萝卜等也丰富了人民的餐桌。值得一提的是,苜蓿等农作物的引进和种植,对中原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完全是“汇通”所带来的“惠通”效应。

待唐朝一统西域后,中原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使得这一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特别是补充了那些只以游牧经济为支柱的民族。而通过互市,也获得了之前因战乱缺乏的耕牛和马匹。这对初唐经济回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促进了唐代官营牧业的发展,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增强唐王朝的国力有着显著的帮助。商业贸易促进了唐王朝同各地区、各国的经济交流,加之于大一统的原因,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空前繁荣、无与伦比的盛唐时期。

(二)“惠通”之文化

文化方面的惠及最能够对一个民族内部核心进行渗透。每一种文化必然包含某种信仰或宗教,作为中国三大教之一的佛教,从创立、发展到弘扬,都惠及于各方的传播与交流。佛教在两汉时期经由西域渐渐传入中原。自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族及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中国这块海纳百川、汇通有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经过历朝历代僧人的努力和民众的支持,最终发展成了一种融合本土特色的宗教形式。它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和传统的民族思想,用汉文化为其修饰,进而形成了与印度佛教相区别的中国佛教。千百年来,佛教在中华文明的这个大熔炉内完全的适应并融合,其思想也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对其他文化形态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诸如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建筑、语言,等都受到其惠及。

以艺术为例,宗教雕塑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佛教雕塑,龙门、云冈、莫高三窟皆是如此。云冈石窟的大佛塑像那面部超脱一切苦难的微笑,敦煌彩塑中身体呈S形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菩萨,还有那肌肉一块块突出,不是按西方的健美而是依东方的气功而显示出力量的金刚力士,都是世界一流的艺术珍品。⑨还有宗教绘画,随着佛寺佛窟的大量修建,产生了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宗教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和神佛法相。但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壁画也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多带有印度佛教色彩:面对大若大难的宁静和崇高;而唐代壁画则具有佛教汉化后的宗教心态:想把现实的欢乐向未来延续。无论这些艺术形式如何变化,从现在看来都是文化汇通所产生的结晶,受益颇多,它们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丽的宝藏。

三、会通超胜

第5篇

【关键词】软实力;统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软实力是通过一个国家公民有意的或无意的、感性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俗的思想、行为发生作用的,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族群特征,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虽无形但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统一战线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团结联合的主题思想、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核心是“和”,主题思想是团结联合,基本精神是“和而不同”,根本目的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新时代,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善于用统战文化凝聚人、感染人,其内涵就是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体谅包容。

一、加强统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统战文化软实力是指以统战文化独特的优势和社会功能,在“、体谅包容、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文化统战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统战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1、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软实力”本身在西方被提出来实质上为西方社会吹响了进军文化领域的号角,为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法性。这为我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增大了难度。西方社会常常煞费苦心地赋予互联网“开放、自由、平等”的“包装”,假借此大肆向外兜售、宣传其自身文化的价值、行为模式,侵蚀与消解受众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这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在国民心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统战文化对中华振兴的重要作用来认清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2、时展的内在要求

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客观要求。统战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统一战线所提倡的“、体谅包容、民主协商、平等尊重”等价值观和理念是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和谐文化的现实体现,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是,相对于国家综合国力而言,我国对统战文化“软实力”的重视还很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很有限。中国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不仅紧迫,而且任重道远。

二、统战文化软实力的特点

统战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协调性。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强调“和而不同”,强调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达和谐。在“”、原则指导下,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树立一种“和为贵”的理念,把各个主体的行为引导到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团结为重,以稳定为重的目标上来。通过统战各阶层认同的社会核心价值,把阶层和谐文化理念灌输给广大成员,促进了各阶层的良性沟通,消除隔阂,使统战成员对组织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起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

统战文化具有教育引导、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关键的是人的发展。统战文化倡导“和”的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纽带,注重从内容、形式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并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为各阶层人士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日积月累的学习、教育、感染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超越,从而迸发出与时代相匹配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奉献精神,更好地为社会和谐服务。

统战文化具有表达和平衡功能。和谐的构建离不开各个利益群体的充分表达。通过统战文化建设,能够强化不同利益群体的表达意识及表达力度,确保群众的呼声及时准确地传递,强化各种团体自身利益的诉求与表达。同时,和谐社会包括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平衡,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平衡等。在统战文化建设中通过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在制度层面,为平衡提供保证,从而达到平衡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形成和谐的社会局面。

三、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发挥统战文化的凝聚力、吸收力和影响力的巨大内能,以统战文化发展观为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突出内涵式发展,为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做足内功。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合作的思想基础

目前各国以文化为新支点的软实力的竞争,实质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统战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切实使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以和谐的思维方式引领统一战线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按照“和”的理念抓好统战文化建设,就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内容的人文本色,运用教育功能,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引导人们讲团结、讲诚信、讲爱心、讲奉献。倡导和谐的思维方式,既要充分尊重不同阶级、阶层、政党、团体乃至民族的多样性、差异性,同时,也要努力寻找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点,通过协调和引导,最终求得和谐和统一。

3、以挖掘统战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加强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有胁迫性内涵。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其合理的、进步的思想内核、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等,使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力量,推动统站文化建设。同时必须重视丰富和创新对资源运用的模式、手段等,通过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方式赢得别人的支持与合作,提高运用资源的水平,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以增强自己的软实力来增强国际影响力。

4、重视统战文化的传播工作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政治基石

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我国统战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统战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统战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努力使其成为传播统战文化的新阵地和服务新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为统战各阶层的人们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

统战文化软实力包括统战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是宽广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统战文化传播、介绍与宣传,它更应该是通过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的过程,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和能力其实也就是一个品牌,它不仅仅代表一个个体,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质与风貌。

参考文献:

[1]张木林.传播统战文化理念推进统战文化建设[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1).

[2]文连台.文化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任务[J] .宁波经济.,2005(10).

[3]熊必军.关于文化统战的几点思考[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4]宁德业, 尚久.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4).

[5]董超.浅谈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第6篇

标志设计是舶来品,其理念、手法和形式均受西方模式的审美观、艺术观影响,我们也不自觉地将它作为艺术评价的“坐标体系”。然而每个民族、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观,中国五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涌现出无数杰出的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作用。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他们追求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强调的是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从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可看出我国人民那种“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强调“以小观大,以偏概全,以虚拟实,以意造境”,正所谓“笔有尽而意无穷”。这种独特的文化意识和美学观念,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

2形象的继承

标志是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通过准确精练造型形象来传达特定的涵义信息,将企业特征、商品信息、文化内涵等充分表现出来。标志的独特功能造就其特殊的形式,要求简洁明确,一目了然,使人在较短时间内,对传达的信息有所了解[1]。因此,标志设计在构思上要准确概括,图形要简练生动,并以独特的色彩和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使人们在有限的图形中能有更广阔联想空间,感受到美学的价值。在这些方面,中国的传统艺术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启示。例如,“以小见大”的构思提炼,“以形传神”形象寓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等等。很多的设计师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的靳埭强设计公司的标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语言成功结合的范例[2]。标志图形借鉴了传统图案“方胜”———“方胜”是我国特有的吉祥图案,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思想。靳埭强先生以“方胜”为框架,用现代图形的构成手法进行重新演绎,并赋予其新的形象寓意:2个菱形相互扣叠,象征着设计师和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周围8个圆点则体现了公司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标志图形简洁而理性,虽源于传统“方胜”图案,但又不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现代图形的再创造,使标志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标志设计属于“浓缩的艺术”。好的标志设计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让人“一见钟情”,为它所吸引,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设计手法,于方寸之间,“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尽管图形简单,但却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香港另一位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设计的香港西武百货的标志形象,借用中国传统的玉器双鱼图形,化繁为简,将双鱼演变为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称“SEIBU”的“S”。借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谐音手法,鱼与余同音,象征着公司经营生生不息,年年有余。

3形意的融合

对传统艺术的借鉴是标志设计的有效方法,但继承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借用,也不是盲目地从传统中拷贝所谓的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最现代的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化历史一脉相承,尽管战乱不断,朝代更递,但数千年来各种文化互相融通,流传有序,这说明中华文明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具有巨大包容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才使今日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标志设计而言,一味地拘泥于传统,奉行单纯的“原始传承”是没有出路的,惟有融合和创新,融中国传统艺术之内涵与西方现代设计之表现,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创造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注重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法则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他所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不似”正是为了“似”,“不似”其实是在“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决不是“似是而非”,而是使形象更具有概括性和延展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将中国的传统文字重新演绎,并以印章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具中国韵味。中国人称印为信,即所谓印信。印信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达,是承诺和信誉的象征。它代表着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对于中国的信任和委托,也代表今日的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印章中所篆刻的图形由字体演变而来,具有多种理解和阐释的可能性。它似一个“京”字,代表着古都北京,又似一个“文”字,寓意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又如一个向前奔跑,舞动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会徽设计融汇古今,“似与不似之间”予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意韵传统而不失现代,是奥林匹克会徽设计的创新之作。

4意境的超越

中国的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又经过千锤百炼,以情构境、托物言志,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追求意境美。“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至高境界,是传统艺术的精髓,凝聚着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3]。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是要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或表现无限可能,体现出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姿态。意境的终极层面是向“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超越。北京2008申奥标志设计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手法,虽然造型结构取自传统的吉祥图案“盘长”,但设计师并没有直接应用,而是更为注重意象融合的意境表现。标志设计以意象化的手法,将“盘长”、“中国结”、“太极”、“奥运五环”等形象、概念融为一体,以传统水墨表现,气韵生动,行云流水,堪称完美。标志不仅体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审美意境,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设计师也应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艺术,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靳埭强先生设计的繁荣出版社的标志,于“无中生有”,没有借用传统图案,而是从中国传统的读书观念中找创意:牡丹花代表富贵,繁荣昌盛;翻开书卷而见牡丹,象征着开卷有益。以牡丹寓意繁荣,书卷象征出版行业,实在是一则从传统理念中寻求现代表达的成功案例。

第7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科建设 舞蹈职业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1-01

民族民间舞课作为职业化艺术学院的必修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民族民间舞源于民间,经教育工作者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加工提炼后,带入了课堂。通过使学生接触、学习不同民族独特文化下,产生的独特运动方式,达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教学目的。

第一是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舞作为一个情感、信仰、观念与传统的综合体,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倾向。在民族文化的贯穿中, 作为民族非常强烈的特殊标识,蕴含了中国民族的活力与价值。其极强的包容性中涵盖了中国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

民族民间舞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其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俗的意识。即通过动态的形象来传承民族文化,这种动态的形象传承,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线索。当民族民间舞从广场走进课堂,虽然其功能发生了转变,但其主干内容和基本内涵并未变异。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开创,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民间舞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民族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独有的风格性见长。它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形式。舞蹈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舞蹈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本身具有以非语言的方式继承“传统”的使命。民族艺术是以人为载体的,“活的社会发展史”。

从宏观历时的角度来讲,民族的即世界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舞,是中国文化光辉灿烂艺术写照的一种重要形式。学习并掌握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是文化发展保持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舞蹈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雄厚基础动力。在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只能导致民主精神的涣散和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从共识现实的角度来讲,对民族民间舞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学习,能够在不断深入的认识中,从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中找到中华文化的同一性,通过体会肢体舞动时不同的动态特点,能够透析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基本人生态度、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达到民族情感教育的目的。通过身体的舞动训练,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舞的热爱,使其认识到民族艺术、民族文化重要性,提高其肩负重要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第三是个性发展与能力开发。舞蹈是人的行为,在学院派教学中,除了要顾忌到课堂的共性整齐原则,还应当相应发展学生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是毫无章法的独特,而是保持其与生俱来的灵性,从而提升其创造和发展的能力。

现行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多是以藏、蒙、维、朝、傣以及汉族秧歌和花鼓灯为主。在教材建设的初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三性原则,及风格性、训练性和代表性。即所选内容极具典型性。因此,民族民间舞课是以极具文化底蕴的符号形式,来进行情感与肢体契合训练。通过多民族的切换训练,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开发和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身体运动方式与本是中华儿女的学生具有天然的契合基因,以此来训练和发开其身体的可能性,培养其创造力,较现代舞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

第四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众所周知,舞蹈通常被称作“肢体语言”,语言的功能是表达,舞蹈作为肢体语言,同样应当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训练,最终走上舞台,表现自我,表达作品主题,传递作品思想。课堂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走向舞台,那么按照语言训练的一般逻辑来讲,如果说基本功课练习的是吐字及发音能力,民间舞课就是训练连词成句的能力。我们常用会不会跳舞,作为评价一个舞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实就是指有没有支配身体的能力。许多学生基本功极好,但完成剧目时,肢体总是觉得“不听使唤”。舞蹈不是杂技,更不是体育,一个舞者基本素质及技术能力再好,缺少了舞感,都不能说是会跳舞。而民间舞正好弥补了这段空白,成为了基本功到舞台的桥梁。

因此,从舞蹈职业化的学科发展来说,民族民间舞课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也是舞蹈职业化教育与时俱进宏观要求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廷海著.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第8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大美中华,有容乃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选择来华留学,中国用宽阔包容的胸怀迎接,展现中华大美。而中国的大美不仅在于壮丽河山,不仅在于雄才济济,更在于经济状况、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共同折射出的“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推崇经济互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将驱动世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相承接,与中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已摒弃了国际上长期的“零和博弈”思维,用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和”文化为核心思想,搭筑了新的互利互容的经济交流平台,开创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可谓展现了中国之大美。

中国秉信文化包容。古老的京剧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标识,以其唱念作打有机结合的艺术手法、生旦净末丑丰富多样的艺术造型、各式各样的艺术装饰,在世界文艺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几百年前徽剧和汉调艺人进京演出,徽汉合流后逐步演化成京城特有的剧种,它并吸收全国各地戏曲多种表现形式,逐步完善自身。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造就了中华的国粹京剧,并且每个中国人都相信,京剧等古老文化在历史的碾压下并不会匍匐不前,而是更加开放包容,吸收现代艺术因素,更加强劲地展现中华大美。

中国倡导生活共容。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事物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大众的生活,其特点便在于它的共享性,即在不同时间与地域共享资源。这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特性:共同相互,互相包容。这种共容性的社会是一种极为有益的生活导向,中国的面貌正以“共享共容”的趋向变得更加祥和美好。

中国当今早已从沉睡中醒来,用包容的双眼凝视世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中国人抑或是外国人,都应谨记:我们都是世界人。用包容的态度,和的精神对待每一个事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做的。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大美中华,有容乃大。

延伸阅读:其他满分作文两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老家

看老家乡村风光无限好

品美食中华特色滋味妙

——题记

我的老家,有着“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曼妙,有着能激起西施拂水涟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还有这炊烟袅袅后,家里人特有的悠扬的呼唤:“伢子哟!吃饭喽……”

吃饭是一件简单却又幸福的事,在昏黄的灯光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找到了归宿,有了家的依靠。每当奶奶颤巍巍地端出绿油油的炒青菜,黄澄澄的南瓜饼,白花花的豆腐脑等让我垂涎三尺的美食,我便会猴急得不得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每每看我被烫得龇牙咧嘴还不肯撒手,奶奶便会嗔怪“怪不得坐不稳啊!原来是属猴的”“为什么属猴呀奶奶?”“猴急呀”家里便会迸发出一阵酣畅的大笑。

吃过饭后,我们会相邀在一起,在傍晚的田埂上闲庭信步,屋前的梧桐被风吹拂,满树碧绿沙沙作响,最后变成满地黄金。天空干净得像孩子们的眼睛,鸟儿扑腾着翅膀点缀其间倒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嗔怪鸟儿太生气了的慨然。往往,只需要拿一柄蒲扇,迈着碎步,静悄悄的,不惊扰了这份宁静,便能感受到那远山深沉的召唤,那微风轻柔的抚摸,而湖水也被这宁静感染,泛起心动了的水纹,莫不是红拂袖了水?或者是触了虞姬临江的哀怨?看来,老家千千万万种风光,也含着万万千千的缱绻情思呀!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感受着老家徐徐升起的炊烟,老家色泽可人的美食,还有那一个个洋溢着热情的脸,蓦地就连“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力量都有了。某天,恐真要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之时,来证明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也让老家因为我们这一代,充满发亮的记忆。在时展的今天,也为老家烙上时代的印记,让它传统并发展着,规矩又变化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着自然,我会记着老家的味道,美食味儿,也是人情味儿。承接着时代,我也会尊重着自然,传出去中华美食的味,传出去我美丽乡村的正宗乡土味儿!那也是中国的味儿!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正午光辉,普照大地

生活在当下,你不难发展!生活于当下,你不难发现中国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立于世界,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发展是迅猛的,每一天都会发展为不一样的美景。鲁迅说过:“生活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中国之发展正以“共享”为马驰行于世!

“一带一路”连通沿线国家的合作之心,成就各国的共享之意。当年丝路之繁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颗最为明亮的星熠熠生辉,而今“一带一路”的辉煌交由我们来书写。有质疑的声音发出:“这是否是一次变相的侵略?”“这是否如同当年马歇尔计划一般实则别有用心?”面对质疑,中国没有急得脸红脖子粗,只一句:“静待历史的检验!”而后我们看到,越南通了广播电视、非洲通了水电交通、偭甸经济飞速提高……质疑之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人们兴奋的笑脸、闪亮的双眸和无法合拢的嘴!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政府与民间之共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路是高铁之路!是构建“一带一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越发成长,跃居世界顶峰而后,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走出国门不仅仅意味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完善,更加展现了我国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有了国际的合作共享,共享单车告诉你,国内的共享早已应运而生!作为拥有环保、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以其新颖的运行模式一出现便受到广大国民的追捧!其展现的绝非单一的共享,也包含有绿色环保的发展可持续目标,共享单车亦有其爱与情的人文关怀。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共享便如这一大爱,在人们的心田种播下花种,允以阳光、雨露、终成一片“万紫千红”,我们不难看见,今后的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海,人们走在大道上,共享单车成为主流!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管理思想;借鉴;凝聚力

五千年中华文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追求真理;团结互助。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群体献身的精神。因此,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的继承与发展,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多少次浩劫与磨难,但却薪火相传永不灭,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也有其普遍的意义。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也就等于否定历史,人为地把自己的根割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是可怕的。

英国文化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孕育的果实。否定传统文化,就必然抹杀了民族精神。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要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地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弊端,更加适应现实生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第一,心力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遗留,其包容性不可小视。这种包容性是超越时空界限、超越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兼有“大一统”精神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有这样的力量,用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将民族的感情化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第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发展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两千多年来,尽管后期逐渐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但其也曾经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达、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与忠:社会成员愿意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愚忠。家庭与孝:家庭式社会组成的最基础部分,而且家庭是社会的雏形,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社会精神、文化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自我奋斗:《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我的奋斗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个人创业、创造、突破、创新,也有利于激励整个社会发展。

第三,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而不是道家。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面对社会的不公,选择的是愤世。而不是道家,提倡出世精神,选的是弃世。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有利于书里更加积极的生活观念。

中国文化向来关注的是现实人生。不会像西方那样,认为自己有原罪,认为自己这辈子是来赎罪的,是为了下辈子能在天堂过上好的生活。我们最多考虑的这辈子的事情。传统文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十分务实的精神以及生活态度。

第四,品德、道德理念和天人合一。《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的道德从孝悌引发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仍在发生极大作用。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于生态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化解了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努力促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这才有了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三、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绝,是由其自身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所具备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是既恬静、和平又积极进取的文化,而包容、承顺则成了此种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因为中华文化能够承顺前代、包容外来,所以她才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总结为:其一是宏观管理的治国学,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另一类是治生学,就是探讨人生哲理、修身养性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家立业乃至治国平天下,没有好的修养是办不到的,下面从儒、道、佛、兵、法学管理思想借鉴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中国文化建立在人与人的协调关系上,持之以恒地进行着一个“礼运大同”的运作,从而构造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环境。其思想盘根错节,追本溯源,则与儒道释有关。

儒家思想蕴育于“仁爱”。“仁者”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兼济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兼善则必须泛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老安少怀的志愿正表现了“仁者”的胸怀。

儒家认为,社会为个人的集合体,有群体的存在方有个体的活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修己与爱人成为经世哲学。儒家言爱,由亲而疏,由小而大,由近而远,适合人性而又富有人情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言之,儒家思想侧重伦理道德,目的在于建立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产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要点。

第二,道家管理思想的借鉴。道家思想其最终目的在于寻“道”,是一种玄默深藏心企自然的哲学。何谓“道”,即自然之本源。应用于世,则主张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真善一体。这种涵盖天地,兼容并包,强调有机整体的运思方式,目的在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的史官,职位低微,但却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许多文献,这对老子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唯一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环境、管理策略和管理者自身修养等多个方面,其中“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第三,佛家管理思想。佛家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见性成佛,与心的觉悟来认识宇宙与人生的究竟,目的在于建立人与精神的协调关系。儒、道、佛三种思想泾渭分明,但从实际看来,又都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让人的价值,让人的生命得到一种升华,实难绝对划分清楚。三教合流,互不排斥,这也是形成中国文化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的开放特性,因有王道文化之称。不可否认,以上这些思想至今仍葆有生命力而具有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积极因素仍然风采依然,不失为万世师表。

第四,兵家管理思想的借鉴。兵家文化在中国起源于春秋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孙子兵法》。该著作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后被吴王阖闾拜为上将,率军伐楚,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的贡献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可与二千二百年后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军事离不开管理,管理又可从军事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第五,法家管理思想的借鉴。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后经演变形成体系。法家坚持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尚法不尚贤”,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著有《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韩非总结前代法家思想实践,提出了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管理理论,对于现实管理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性和凝聚力

第一,“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多样性、包容性决定了他的广泛适应性和同化能力。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仕以“平天下”为己任,民以“天下太平,四海归一,安居乐业”为思想境界。它包容了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思想,以“仁”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重人轻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治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救世思想,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等等。不可否认,“大一统”思想,以全局为重,维护整体利益,这对构筑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对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道德观念,抑制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稳定了社会秩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调:“崇高的道德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道德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生一世,首先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强调重义轻利的风尚,不以贫贱为耻的精神,言行一致的作风,修己以安百姓的品质,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道德的风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功不可没。

第三,人际关系的“群体意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文化渴望建立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它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力量的发挥,民族文化心理的融合,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