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9 14:38:33
导语:在食品包装的安全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原告:西安市食品厂。
被告:西安市红星乳品厂。
被告:西安市制糖厂。
被告:西安市糖果厂。
上述原、被告均系西安市生产冷饮系列产品的厂家。在原告西安市食品厂未申请取得“卡通”注册商标以前,四家当事人均生产以“卡通”文字、图案为包装标识的冰淇淋产品,1993年3月10日,原告西安市食品厂在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卡通”文字、图案组合商标,申请类别为冰淇淋、冰糕、包子、饺子、春卷、元霄类商品,获得核准注册。此后,三被告仍继续生产、销售“卡通”文字、图案组合为包装标识的冰淇淋产品。西安市红星乳品厂于1993年5月3日印制了文字、图案与原告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卡通”包装袋98000个;该厂1994年6月15日和1995年3月1日印制的冷饮产品价格表中仍列有“卡通”产品的出厂价、批发价、单价及箱价;1995年5月29日,原告在西安市冷饮批发点中购得用西安市红星乳品厂印制的以“卡通”文字、图案组合商标为包装的冰淇淋8个,经开庭时显示质证,西安市红星乳品厂承认该种包装袋为该厂印制。1995年6月26日,原告在西安市制糖厂购买了“卡通”冰淇淋10支,经开庭时出示质证,西安市制糖厂承认是其生产销售的产品。西安市糖果厂印制的“卡通”包装袋的图案虽与原告注册的“卡通”商标图案有所区别,但与原告的注册商标近似,并仍以“卡通”命名;1995年6月19日,原告在西安市糖果厂购买了“卡通”冰淇淋10支,经开庭时出示质证,西安市糖果厂承认是其生产、销售的产品。据此,原告西安市食品厂认为上述三被告假冒其注册的“卡通”商标生产冰淇淋,已构成对其商标权的侵犯,遂起诉至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三被告赔偿经济损失60万元。
被告西安市红星乳品厂答辩称:本厂是西安地区生产冰淇淋产品最早的厂家之一。1993年曾生产过“卡通”冰淇淋,注册商标为“星河”,而此时原告生产的“卡通”冰淇淋未标明是注册的商标。同年4月初,莲湖区工商局来我厂责令停止生产“卡通”产品,并没收了卡通包装袋2万个。此后我厂再未以卡通包装生产冰淇淋。现不存在侵犯原告商标权问题。
被告西安市制糖厂答辩称:我厂是生产冷饮产品的老厂。“卡通”冰淇淋是我厂在1991年下半年调查冷饮市场后,自行设计的冷饮包装商标之一,比原告“卡通”注册时间早将近一年。在原告注册后,包装已用完,早已不再生产。我厂不存在侵权问题。
被告西安市糖果厂答辩称:我厂1992年下半年做了少量“卡通”产品,比原告“卡通”的注册早近一年。在原告注册以后已经不再生产这种产品,故不存在侵犯原告商标权问题。
「审判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卡通”文字及图案作为冰淇淋产品的标识,已经由原告西安市食品厂申请注册为注册商标,该厂对该商标依法享有专用权。三被告在原告已申请注册了“卡通”商标后,仍然生产、销售以“卡通”文字、图案组合为商品标识的冰淇淋产品,且其商品标识与原告已注册的商标文字、图案完全相同或近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第(二)项关于“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规定,三被告的行为均已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唯被告西安市糖果厂商品包装图案与原告注册商标图案不同,故其侵权情节较轻,可与其他被告承担之责任有所区别。原告要求三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请求合理,依法应予支持。鉴于冰淇淋等冷饮产品更新较快,生产、销售受季节、气候等客观因素制约较多及市场竞争等实际情况,原告“卡通”冰淇淋产品产量、销量下降亦不能完全排除上述情况之影响,故对原告所主张之损失,应酌情由三被告予以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于1995年9月12日判决如下:
一、三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不得再以“卡通”文字及图案作为冰淇淋产品的商品装潢标识进行生产和销售。
二、被告西安市制糖厂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销毁库存的13万个“卡通”标识包装袋。
三、西安市红星乳品厂、西安市制糖厂各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万元,西安市糖果厂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万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逾期按银行贷款利息加倍支付。
宣判后,西安市红星乳品厂不服,以本厂在西安市食品厂注册“卡通”商标前即生产“卡通”冰淇淋;在接到工商局告知的消息后,已经停止使用“卡通”包装袋;本厂1994年和1995年的冷饮产品价目表上虽列有“卡通”冰淇淋,但实际上未生产,不构成侵权为理由,上诉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原判。
西安市食品厂答辩同意原判。西安市制糖厂、西安市糖果厂未提出上诉。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印制的“卡通”包装袋的文字、图案与西安市食品厂注册的“卡通”商标完全相同。1993年5月,莲湖区工商局通知上诉人不能再使用“卡通”包装袋后,上诉人并未立即销毁已印制的“卡通”包装袋,其上诉已经销毁之说没有相应事实根据。该上诉人1994年、1995年冷饮产品价目表中仍列有“卡通”冰淇淋产品属实。1995年5月29日,西安市食品厂从本市某冷饮批发点购得上诉人的“卡通”冰淇淋,其包装袋与上诉人印制的“卡通”包装袋无异,已为上诉人在一审开庭审理时所认可。据此,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上诉人的行为已构成商标侵权,其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这规定,该院于1995年12月27日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均为生产冷饮系列产品的厂家,在西安市食品厂未申请取得“卡通”文字、图案组合的注册商标以前,四个当事人均以相同的“卡通”文字、图案组合的包装标识包装其各自的冰淇淋产品,其中西安市食品厂使用这种包装标识包装其冰淇淋产品并不一定在最先。但西安市食品厂于1993年3月10日申请注册了该“卡通”文字、图案组合而成的商标,按照我国《商标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申请在先”的商标注册原则,三被告未在此之前申请注册该商标,西安市食品厂即取得了该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三被告在未取得西安市食品厂的许可情况下,即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西安市食品厂所申请的商品类别中的商品上再继续使用该商标或者近似的商标,否则,就构成对西安市食品厂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三被告如果认为西安市食品厂的注册不当,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或争议,但三被告并未提出这样的异议或争议,只能认为西安市食品厂的注册商标是有效的,其专用权不容否定。因此,三被告以使用在先或同时使用为理由,辩称其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事实上,西安市食品厂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后,三被告仍在继续使用与该厂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包装标识,这就有违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要求,构成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西安市糖果厂印制的“卡通”包装袋,虽与西安市食品厂的注册商标标识不完全相同,但其仍以“卡通”文字命名,图案基本类似,从整体上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认,因此,此属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行为,也构成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以此种方式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与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侵权行为性质及其后果,并无不同之处,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也无不同之处。所发生的侵权责任大小,并不取决于是使用相同的还是近似的商标,而主要取决于其侵权数量的大小及侵权波及的范围大小等因素。
本案三被告的行为对原告都构成了侵权,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我国《商标法》规定,赔偿额应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获得的利润,或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所受到的损失。本案原告提出了60万元的赔偿额,但法院只判决被告赔偿了共计10万元的损失,也即认定原告的经济损失为10万元。这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冰淇淋产品的生产、销售受季节、气候、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考虑是合情合理,也是符合公平原则的。
责任编辑按:原告将原来四家企业都使用的“卡通”文字、图案的包装标识作为自己的产品商标注册后,三被告继续在原使用范围内使用的行为,是否侵犯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这主要涉及对我国商标法有关制度应有含义的理解。
根据商标法第十八条前半段的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应按“申请在先”的原则,对申请在先的予以注册。本案原、被告四家企业虽然原来都使用“卡通”文字、图案的包装标识,但只有原告一家将这种标识申请注册为其产品的商标,原告当然会获得核准注册,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从而享有了排它权。根据该条后半段的规定,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如是在同一天申请的,则按“使用在先”的原则,对在先使用人申请的商标予以注册。后半段规定说明,我国商标法在一定条件下是承认“使用在先”所产生的权利的。但“使用在先”即通过使用获得权利,可有哪些权利,我国商标法未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因此,在理解上难以明了在先使用人的权利范围。
按照“使用在先”确定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谁先使用谁便可以获得该商标的专用权,而不考虑申请的先后。第二、先申请的商标注册后,在先使用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则先申请的商标注册应予撤销。同时,使用在先还可产生在先使用权,即商标注册应予撤销。同时,使用在先还可产生在先使用权,即如果在先使用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撤销注册商标的异议,已注册商标虽然就取得了不可争议权,但已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排除在先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未注册商标或标识,此即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权的应有内容。在先使用人行使在先使用权,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不能视为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但这种在先使用权不具有排它性,即不产生专用权。
实施食品包装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导致社会各方面对于食品包装的关注增加,进而也引起食品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对食品包装质量的重视。
从食品企业方面来看。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其就会成为一根导火线,将其背后的情况拉入到消费者的视线之中,也将食品安全问题放入公众讨论的话题中,从而变成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的情况迫使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始对食品的包装问题产生重视,产品的品质依赖于良好的高质量的包装进行保护,而包装的印刷需要达到标准也是环保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对于食品包装安全方面的信息,需要要求包装标签的设计准确性。
从相关行业方面来看。与食品相关的行业产品,如食品包装袋、PVC保鲜膜、快餐盒等,都会涉及到印刷油墨,这就会导致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以及卫生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对于塑料类食品包装来说,目前在国内占据使用包装的一半左右。随着塑料类食品包装份额的上升,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因素。而在今后的消费者监督之下,从事与包装业相关的生产也需要对食品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高度关注,主要包括生产原料、包装策划工作以及印刷工作。这些食品的包装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对食品产生潜在迁移影响,从而影响顾客的健康。
食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食品包装行业的大发展。但由于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存在低水平建设、剩余产能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导致社会上的同类企业偏多、资金较紧张、生产技术以及产品质量都很难过关。如溶剂残留量超标的问题。一般使用到的溶剂有甲苯、乙酸乙酯以及丁酮等,溶剂可在复合包装中残留,主要在油墨、溶剂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残留情况。而我国现今的标准是只对胶黏剂中存在的微量有害物质进行了控制,如对二氨基甲苯就进行了明确的控制,但未对溶剂残留提出控制要求。
如何改進企业食品包装治疗管理工作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需要履行相关责任,实现社会利益。因此,需要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食品包装企业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食品安全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力度。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因此,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并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食品安全质量进行保证。一方面,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进行加大,另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展员工质量管理工作,以此来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食品包装企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质量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升,从而才能让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放心。可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得食品污染、危害问题降到最低。其次,需要坚持在企业内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实现质量上升管理。要想做好企业产品质量,实施先进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对技术加强创新,才能使得食品包装企业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安全性高的效益之路。
综上所述,在我国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包装业在先进的社会上地位也越来越高。就现阶段来看,包装材料、容器、设计以及工艺等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也频发。这就需要对食品包装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卫生性等,保证食品包装事故大大减少。
关键词:食品塑料包装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S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19-02
1 前言
塑料被广泛用于产品的包装,特别是在食品包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食品行业中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包装材料。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食品价格、安全卫生、功能提升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所以,食品塑料包装的现状和发展尤为需要人们的关注。
据有关资料统计,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量占塑料总产量的1/4,塑料凭借其轻巧,阻隔性好等优点,在方便食品的包装量中稳居第一,在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中提到,聚丙烯包装是欧洲食品塑料包装销售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其中热塑性聚丙烯增长率为10%,透明聚丙烯增长率为9.5%,PET制品增长率为9.2%,发泡聚苯乙烯、软质PVC的增幅最小。目前,市场中新食品的包装大多为塑料包装,主要有集装包装、无菌包装、高温杀菌塑料罐、高阻隔材料包装、柔性包装材料包装等几种。
2 食品包装塑料制品概况
2.1 塑料
塑料(Plastics)是指以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剂等辅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流动成型的材料。
2.2 特性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1)性能稳定,不锈蚀;(2)耐冲击、耐磨耗;(3)质量轻、方便易携;(4)透明性、成型性、着色性均好;(5)绝缘性好,导热性低;(6)加工成本低;(7)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8)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9)大部分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易变脆。
3 食品塑料包装优、缺点
3.1 食品塑料包装优点
大部分食品包装塑料性能稳定,不与酸、碱反应,抗腐蚀能力强,可以有效的保护食品不受外界影响,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卫生性。食品包装塑料的制造成本低,对降低食品成本和价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耐用、防水、质轻是塑料的特点,所以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在运输及运输中的保藏有较高的优势;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可以满足不同食品对包装的要求。
3.2 食品包装塑料的缺点
塑料包装物废弃后很难降解,容易造成长期、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包装混入生活垃圾中很难处理,采用填埋处理则会长期占用土地,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养分和水分吸收,从而导致生活垃圾不适于堆肥处理。
4 食品塑料包装现状
4.1 主要种类
4.1.1 聚乙烯----PE
聚乙烯,也称PE,其实质是一种合成树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同时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塑料包装材料。聚乙烯包装物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三种。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结晶度较高,硬度、气密性、耐化学性和机械强度均较好,被大量应用在吹塑成型制造瓶子等中空容器。聚乙烯的各种复合材料也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封性制成的容器,可用来包装各种饮料产品。
4.1.2 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简称PVC,可分为硬制、软制和糊状制品。用注拉吹方法生产出的PVC塑料瓶,具有瓶壁无缝、薄厚均匀等优点,可用于包装含气饮料等液体食品,而用挤吹方法生产的聚录乙烯瓶只适用于包装矿泉水、果汁等。
4.1.3 聚丙烯----PP
聚丙烯,也成PP,特点是加工性好、透明度高,与其它材料混合制成的复合制品可作为多种液体食品的包装容器。
4.1.4 聚酯----PETP、PET
聚酯材料,可称为PETP,也可称为PET,是经二轴延伸吹塑的方法生产出来的瓶类容器,呈玻璃状,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泽,目前来看,是玻璃瓶包装最适合的塑料包装物替代品。近年来,我国聚酯瓶产业迅速发展,聚酯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果汁等需要热灌装的饮料。
4.1.5 聚偏二氯乙烯----PVDC
食品包装除了印刷、粘接、热封等问题,对氧气和水分的阻隔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来看,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塑料包装物中阻隔性最好的,柔软几乎不透气、不透水,所以,保鲜和保持香味的性能较好。在应用较多的热收缩包装物中,聚乙烯醇(PVA)随着吸湿增加,阻气性急剧下降而降低功能,尼龙膜由于有一定的吸水性,所以阻湿性教差,所以,PVDV是目前最好的热收缩包装材料,它对食品的色、香、味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食品能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可大大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在美国PVDC产品主要是保鲜膜和纸上涂布,其用量占PVDC总耗量的40%。目前,我国食品包装市场上使用聚偏二氯乙烯的应用比例还很小,仅仅是在大部分的火腿制品肠衣包装中的塑料薄膜中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它的生产成本并不高,所以在食品包装的发展前景较好。
4.2 安全性
目前大多数人对塑料制品作为食品包装还是抱有强烈的担忧,这是因为大家错误地把塑料制品都当成一种塑料聚氯乙烯,认为其含有易挥发的增塑剂,会给食品带来危害,不宜用于食品的包装。随着我国相关的生产标准也已经出台,很多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是安全的。且近年来检验分析技术不断进步,已经能对各种塑料制品中的成分及其在各种情况下的发生的变化做出精确的鉴定,所以,目前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各种塑料材料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安全性都是无须担忧的。
4.3 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塑料包装物废弃后,由于难降解会造成长期的、难以治理的的环境问题:农作物减产、动物死亡、填埋处理长期占用土地、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难以收利用等。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废弃物包括废弃塑料物的处理体制,因此,草率地认为塑料制品不环保并不科学。在欧洲,环保部门经过全程评估,在环境评价方面认为塑料制品比纸制品更环保。在资源及能源的消耗方面,塑料制品的能源消耗仅为纸制品的1/2甚至更少,而材料用量更比纸制品少1/6至15。在加工过程中,300个塑料制品对水的污染和一个同容量的纸罐持平。所以,在我国森林资料相对贫乏的现状下,大力发展塑料包装才是明智的选择,但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塑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尽最大可能把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5 食品包装塑料发展趋势
5.1 环境保护和安全性
鉴于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等问题的考虑,生物塑料是食品包装塑料的发展方向,日本科技人员从木粉中制取出的物质生成的聚氨酯抗热能力极强,且可被生物分解。俄国的工作人员在塑料聚合物制品中添加多种脱水矿物盐、酶等物质后,塑料包装袋的内表面即可起到吸收水分、杀死细菌的作用。在小麦粉中加入甘醇、甘油和聚硅油等混合干燥,再经150KG/m2压力热压可制成半透明状可塑性塑料薄膜,该薄膜可由微生物加以分解。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使用更安全,更卫生将是食品塑料包装未来必然的方向。
5.2 功能性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及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包装的功用和安全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现在各国对食品包装用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其中,法国已在市场上应用两种使用普通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包装用薄膜,使用时可鉴别包装的食品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对于含量仅为5%至10%的使用转基因成分的大豆制品,也能清楚鉴别;一些国家推出的双层叠加膜肉类专用包装,内层为可食用纸,外层为有特殊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从而避免了普通肉类包装浸出血、油脂及紧贴肉上不易分离等问题,保持了肉类原有色香味;英国研制的一种食品塑料包装具有主动和被动屏障功能,能有效抑制氧气渗入,不仅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期,还可以直接用微波加热,在方便食品的包装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李莉.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02).
[2]侯广辉,王璐玲.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质量探索,2007,(07).
[3]齐尚忠.浅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问题[J].大众标准化,2007,(05).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突出的原因
1. 包装印刷中有毒或限量添加剂直接影响包装食物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的多数生产企业还在使用以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食品包装过程中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2. 包装材料不合格影响食物安全
塑料用作包装材料是现代包装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特别是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的软塑复合包装数量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由于它对食品、药品的保质期,卫生安全性,存储、运输、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近期国内各地对塑料包装袋进行的抽检调查显示,总体合格率仅为50%~60%。造成包装袋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选用的原材料不当,不符合中国食品法规定的要求;二是加入添加剂存在问题,如使用一些非食品级的增塑剂、稳定剂等,具有很大的毒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
包装材料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塑料总用量约为1 800万吨以上,不能回收利用的最终废弃塑料约120万吨~160万吨,大部分是因为无法正确分类而导致回收再利用的困难。
4. 消费者无法监督存漏洞
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这使消费者无法辨识包装的出处。也因为消费者无法监督,食品企业多以成本是否低廉来决定购买某种包装,加上相关的检测费用问题,令不少厂家对原材料、助剂、工艺的安全控制意识较弱。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而明知故犯,造成了无数的食品安全隐患。
5.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滞后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级构成,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突出,存在不健全、水平低、不科学合理的问题,与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使得通过国内质量检查和安全认证的出口食品常常止步于国外的“绿色壁垒”。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的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见诸报端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就源自食品包装质量不合格,例如含有致癌成分的保鲜膜,苯含量严重超标的奶粉袋,使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已由食品本身发展到食品外包装[1]。根据FDA的解释,食品包装材料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包装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因此,食品包装材料也称为间接食品添加剂。这样造成食品包装的化学迁移也给食品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合成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导致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迁移物质可能造成食品感官状态的劣变,如产生异味、色变和有污点出现等[2]。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安全检测非常重要。尽管我国已有与食品包装检测相关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现有食品包装检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管理需求。
2.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
2.1 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3]
在国内包装产品检验机构中,八十年代末国家质检总局按区域设定了广州、天津、大连、兰州、成都和济南共6个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这六个检验中心中在食品包装方面实力较强的有广州、大连、济南中心。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等检测机构也加入到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行列。在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方面,大部分国家中心基本上都具备了按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国内暂无产品标准的新型材料产品和暂无检测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仅有少数中心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具备检测能力。
2.2 检测人员的素质[3]
目前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特别是六家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和部分相关产品类别的国家检验中心,人员结构相对合理,拥有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技术力量基本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有机的人才梯队,检验人员大多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研究生。使检验工作初步具备从保证日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到可以制定研究项目检验计划,开展新的检验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但具有业内权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较缺乏,尤其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面缺少领军人物。
2.3 检测设备状况[3]
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各检测机构,在检测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范围上差距很大,各国家中心的检测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检测要求,少数中心已拥有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透气透湿测定仪、耐压试验机、红外光谱仪、盖耐压测试仪、定氮仪、半自动纤维检测仪、饮料罐轴向承压测试仪、易开盖启破力、全开力测定仪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精尖设备。
2.4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4]
我国当前涉及食品包装的国家卫生标准共有45项,控制指标主要为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只有个别标准涉及了单体和有机化合物残留项目,这些标准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不能从根本上适应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这一背景下,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限量指标要么限量值过高,要么缺乏相应限量值及检测方法。如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仅规定了65种助剂限量指标,而欧盟在2002/72/EC指令中便对近400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明确的限量标准,由于缺乏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使得出口上述国家食品包装屡遭阻碍,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包装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2.5缺乏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估标准[4]
目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缺少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尚未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虽然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有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有关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尚未做出任何规定。尤其针对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打印墨水、再生纤维素、软木等这些欧盟指令中明确列出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
3.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或欠缺。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最终建立和完善各类食品包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开展食品包装中重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重点针对国际广泛关注且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将科研上的突破迅速转化为技术标准,以尽快承担起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检验任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立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技术壁垒,从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另外,还应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和食品包装印刷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索,综合运用标记免疫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研究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质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及控制理论,提高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3.2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食品包装检测涉及食品、化学、微生物、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造纸、印刷、包装等多学科。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检验队伍,各检验中心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和吸纳上述学科的专业人才,充实检验队伍。另外,各检验机构现有部分检验人员,原来不是从事食品包装或相关检验的,今后拟从事这方面检验工作的,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尽可能多地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
3.3 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6年下达了《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包装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验。为此,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制定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急需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以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紧缺的现状。但这些标准的制定并不能从根本上缩短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标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差距,还应密切跟踪欧美发达国家与食品接触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继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4.结束语
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物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也得到广泛重视。相信经过全国食品包装检测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水平一定会达到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水平,为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萍. 浅析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问题[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34(7):45-46.
[2] 田益玲,于志彬,迟建,等. 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及检测[J]. 食品科技,2008(9):205-207.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发展趋势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具有极大的关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食品包装材料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食品制造的最后环节,不但可以有效的保护与宣传食品,还有利于食品的储存、运输甚至是销售。在这一层面上看,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无法分割的重要部分,进而有效保证食品的质量。但就目前食品市场环境中,其包装材料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有毒的食品包装材料混进食品市场中,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影响,进而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
食品包装材料使用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包装材料规定卫生级别主要涉及到工业级、药品级以及食品级等三个级别,用于食品行业的包装材料要满足食品级标准。就目前食品市场而言,其销售或者是使用的食品包装产品由于使用量与销售流通等因素,很多食品包装材料没有达到食品级标准就流入市场,同时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商有很多不具备相关生产资质,甚至有家庭作坊进行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环境与生产原料都达不到食品级要求,有毒有害的包装材料比比皆是,进而给食品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威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违规添加禁用助剂。为了牟利,很多生产商在添加剂方面下功夫,在实际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制造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以及石蜡等工业级添加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中。甚至一些生厂商滥用添加剂,将添加剂与生产原料的配比进行对调,使得工业级添加剂已经远远超过生产原料比例,达到50%-80%。这种情况常见于一次性快餐盒中,在进行食品加热中,塑料餐盒中的有害物质会迅速溶解在食品中,长期使用会影响食用者的消化系统,进而引发肝系统病变、胆结石等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
包装材料印刷问题。目前,在进行食品材料印刷的过程中,其印刷油墨材料中含有大量苯,这是现阶段食品包装安全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苯之外,印刷油墨中还含有重金属元素,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从化学角度上看,苯是油墨系统中的组成物质,为了降低苯在油墨中的含量,工业上一般会用苯类溶剂对油墨中的苯进行稀释,甲苯是一种常用的苯类溶剂,很多生产厂家为了节省包装原料,将其当作调配混合溶剂原料,增加了油墨中苯的占比,很容易使得苯含量超标,进而对人体形成加大的危害。另外,苯本身具有一定的蓄积性,其性质对于人体来说无异于慢性毒药,人体一旦吸入不会排出,长时间就会引导癌症。对此,我国近几年在极力推广环保油墨,使其广泛的应用还需要各项措施与部门的协调与促进。
促进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发展的有效路径
倡导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是食品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低碳环保生活概念的提出,人们对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与予以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其发展方向逐渐向着环保化、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继而推出食品软包装,以代替传统的硬盒包b市场。在食品生产角度上看,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食品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例如,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已经用聚酯PET作为饮料包装原料,还有PC奶瓶,其重复利用率可以达到20次,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要选择利用效率较高的食品包装材料,树立重复利用意识,实现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的广泛使用,进而有利于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优化塑料包装材料。在包装材料生产制造产业中,聚合物材料相比于玻璃、金属或者是纸来说,更具有使用价值与使用潜力,其功能性与经济性是其他包装材料无法比拟的,在这一层面上看,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制造生产要继续以聚合物塑料包装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对塑料包装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进而促进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加入WTO后,关税下降使得塑料树脂的关税降低了6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为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与使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尖锐,塑料材料化学污染逐渐流向食品,尤其是聚合物单体、抗氧化剂以及DOP等化学物质。对此,生产企业在进行食品质量优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标识的作用,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食品包装,实现双QS。同时,开发和生产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制品,既可以展示所包装的食品,又便于回收利用,提高产品废弃后的价值。另外企业应在产品上标注原料名称和代号,便于回收利用。
完善食品包装检测体系。对于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食品包装检测体系,简化检测流程与检测手续,加大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发。目前,食品包装检测方法有感官检测与仪器检测两种,感官检测是常见的直观检测方式,主要负责食品外包装破损情况、封口处严密性、包装材料异味以及质量安全标志等,对食品包装进行初步的检查,进而有效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而仪器检测主要是利用相关检测仪器对食品包装材料内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查看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情况、重金属含量、苯含量等,判断食品包装材料的超标问题,进而保证食品安全性。
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要结合现有资源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食品保证安全意识。企业要结合的产品生产工艺、储运环境以及产品品质等方面进行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同时要掌握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要加大对包装品经销商的相关资质进行核查,严控包装质量安全标识。第二,要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调整与改进,结合食品相关特性与消费者体验反馈,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推进食品包装标准化,制定食品包装安全质量标准,其中要明确食品包装方式与包装材料,同时要对其储运方式进行规定,进而提高食品在流通或者是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通过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食品包装材料是控制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对食品在储运与销售中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倡导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优化塑料包装材料、完善食品包装检测体系以及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等有效措施,进而促进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汉学,董海洲,王兆升,代养勇. 国内外可食性与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5):79-87.
[2]王洪江,孙诚,曲颖.食品包装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01):58-62.
[3]唐桂芳,许蔼飞,蒋宏霖.关于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包装工业,2015(Z1):99-100.
UV油墨的市场现状
2015年INX International公司的UV油墨销售额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INX International公司副总裁Jonathan Graunke解释增长的主要原因是INX International公司在HUV技术和LED UV技术上有新突破,由此带动用于纸张印刷的UV油墨需求增长。此外,他还表示,随着全球食品包装监管要求的提高,INX International公司将会继续努力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油墨,以减少油墨污染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Jonathan Graunke表示,UV固化技术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少,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易于后加工。将LED UV技术用于商业印刷,客户可以提升初始投资成本价值、享受政府的税收抵免政策(需要结合当地政府实际政策)、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光源(不含汞元素)。
太阳化学北美油墨公司副总裁Tony Renzi表示,2015年太阳化学的油墨销售额与2014年的数据相比也呈现明显增长,增长点主要来自包装市场,特别是标签、折叠纸盒、软包装领域,UV柔印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较广。
2008年,东洋油墨与印刷企业合作开发出一系列高活性UV油墨。东洋油墨宣传部Yu Adachi表示,高活性UV油墨不仅在日本本土销量大增,在全球的销量增长也非常迅猛,特别是欧洲市场。与传统UV油墨相比,高活性UV油墨固化速度快、需紫外线强度低、印刷过程无臭氧产生、可简化臭氧排气管道。这促使高活性UV油墨成为目前商业印刷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油墨。
Yu Adachi还表示,受包装印刷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高活性UV油墨需求将持续增长。尽管目前UV油墨和高活性UV油墨不占据油墨销量的主要份额,但二者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目前,生产UV印刷设备的企业正在积极开发能在短时间内将常规油墨切换为UV油墨的新型印刷机。
Yu Adachi根据东洋油墨的UV油墨在全球各区域的销售特点总结道,“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以烟包、酒包印刷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为主,其中UV油墨在软包装印刷市场销量增长显著。此外,日本UV油墨销售市场也主要集中在商业印刷。”可见,市场对高活性UV油墨的需求较大,政府也积极将该领域作为国家工业重点扶持方向,促使企业设计和开发新的UV油墨。
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
欧洲辐射固化协会有关UV固化技术的要求明确指出:要提高UV油墨印刷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雀巢公司已经制定了符合其特点的食品包装标准,欧洲监管机构也提供了食品包装油墨使用框架,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这些安全标准的确立反映了食品包装印刷在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Jonathan Graunke表示,目前许多油墨公司已经对产品做过包装印刷风险评估分析,确保这一过程的安全性。尽管UV油墨容易检测出迁移成分,但由于二者配方能够根据要求重新设计,可将油墨迁移风险最小化。UV油墨也正是凭借此优势成为食品包装的理想印刷材料。
Tony Renzi表示,太阳化学生产的专门用于食品包装的UV油墨不含低分子量的原材料,因此其固化速度快、交联密度高,印刷后油墨迁移率低。
东洋油墨也已把确保食品安全作为品牌经营者应该严格遵守的重要标准。食品包装除了要求印刷油墨合理规避其成分中具有迁移风险的化学成分,还要求重视印刷基材的材料,全面提高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LED UV固化技术的未来
近年来,LED UV固化技术凭借成本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Jonathan Graunke表示,“LED UV灯反应速度快,无需预热,打开后可瞬时达到100%的高功率,能量消耗低;不靠红外线加热,放热少,适用于容易受热变形的材料;LED UV光源不产生短波紫外光,固化过程中无臭氧释放,无需给印刷设备安装除味装置或排风管道等辅助装置,改造普通胶印机只需更换LED UV光源即可。因此,LED UV灯与传统汞灯相比,更加便利、安全、节能环保,更受市场青睐。”
Jonathan Graunke还补充,“目前LED UV光源的照射强度非常高,而且今后还有望进一步提升,会出现高频短波新光源,不同波长的LED UV光源会组合成多波长光源,这些发展将促使LED UV固化技术成为主流印刷固化技术。”目前,已有大量印刷机和打印机为享受LED UV固化技术的优势,更换了设备光源,给设备添加了LED UV灯。
太阳化学全球业务总监Peter Saunders表示,今后印刷企业将会从LED UV固化技术的发展中获益更多。尽管目前汞灯在宽幅喷墨印刷机上仍占主导地位,但是LED UV固化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将越来越大,预计LED UV固化技术将成为标签数字印刷机和包装数字印刷机的重要组部分。
他还补充道,通过提升LED UV光源的输出功率可提高印刷处理速度和对感光油墨的兼容性,该技术目前已应用于窄幅标签印刷。太阳化学期望LED UV技术在喷墨印刷方向上有重大突破。紫外线强度是影响感光油墨成膜的关键因素,集成LED光源生产商一直努力配合印刷机制造商的需求,给予最大的光强度选择范围,以提升印刷机的环保水平。为此,太阳化学还将开发如新型宽幅打印阵列喷墨印刷机、标签及其他工业喷墨印刷机专用的LED UV油墨解决方案。
[关键词]儿童 食品包装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TIM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98-02
当今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都让人们开始更为重视对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这一广大前提使得各个产物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下开始看重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交互设计-----强调人与商品之间交流互动的设计,通过对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动向的分析,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此来设计用户与产品交互时的行为状态。其设计质量评估则以设计的有效性,可用性及情感因素为依据。美国Jennifer Preece等人在《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中曾经将交互设计定义为:设计用于支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交互产品。交互设计也曾经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和计算机学家Donald A. Norman在其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设计心理学)和《Emotion Design》(情感设计)中进行详明而透彻的理论分析,并基于大量清晰有力的事实根据为交互设计这一概念做出基本定义,使得设计开始越来越倾注于产品的可用性与情感因素之间的联系。
包装设计发展至今,其概念应在保护商品和促进销售等作用之上探索出更深层的意义。尤其是在包装生命周期的初级时段,包装设计策略应以用户的需求和感受为主要前提和目标,而并非把包装作为附属品或是一种主要市场竞争手段而为之。尤其是在当代包装用途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更不能本着包装为“一次性用品”的想法就将设计做得随意而粗劣。在这个不断开拓创新的时代里,与时俱进不仅是用户的需求,更应该是设计中重要的原则和精神。随着用户对包装的要求不断提升,可见了解用户的需求在包装设计策略中是何等重要。如果包装设计基于用户需求,那我们除了需要保护产品的包装之外还应要求其包装本身能表达出一定的精神功能。就食品包装来说,人们不但能从包装设计中了解商品的基本内容,也能从某种意义上获得一些情感格调,从而产生适当的交互体验。
儿童作为食品市场中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力量自然不容小觑。儿童是指0-14岁以感性思维为主的一类人群,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还不足以理性地进行消费,常常因为某个食品包装的奇特造型或鲜亮色彩而刺激产生购买欲望。儿童几乎没有能力去辨别一个商品对自己适合与否,正因如此,设计应该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儿童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在一个安全,舒适且满足的过程中完成交互体验。儿童食品包装设计通过童趣的造型结构,特殊机理材质,不同的色彩搭配等各种必要因素综合而成,并通过各部分相互配合和调节来表达设计师的情感初衷,或表达天真烂漫的趣味感,或体现耐人思考的教育性,或新奇趣味的氛围追求,或提倡绿色环保而给人的思想启迪等,所有的一切形式和状态除了激发孩子食欲之外,还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和艺术品质,让儿童在交互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 儿童的基本特征
1.1儿童的消费心理特征
儿童这样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有自主行为,在充满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今天,孩子们获取各式各样信息知识的方式已经远远超过80年代或90年代。相比之下,如今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着非凡的敏感度和成熟性,在好奇之余他们总能用那看似正常的逻辑去分析事实现状,但由于发育的不完善,儿童跟成人之间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1)模仿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思维性的第一步便是模仿,他们会本能的去模仿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心理行为活动和调节分析能力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取决于周围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表现。由于儿童极强的模仿性和从众性,导致他们经常看到别的孩子正在吃的食物或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新鲜的食品包装就会要求父母购买相同的物品,从而表现出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攀比和炫耀心理。
(2)求奇性。儿童对一切新鲜、有趣且未知的事物,总是抱着极大的好奇感和想象力,他们会比成人具有更强烈的排斥感和认同感,且对于事物的认识是非常直观的。如果让他们反复接受同样的东西就会失去兴趣。孩子有着爱玩的天性,不喜欢循规蹈矩,对有趣味性的东西感到有吸引力。
(3)不稳定性。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不成熟注定了他们的情感上的不稳定性和非理性,他们拥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却也总是复杂多变,对一件事物的持久度和专注度不高且转变很快,特别是在食品的消费上表现出极强的冲动性,什么食品包装引起了他们的好奇,他们便会想去拆开包装吃到里面的食物。儿童在消费过程中的思维一般不具有逻辑性,在选择购买食品的过程中,不会考虑食品的价格,品牌,质量等因素,仅仅是依照食品包装上的图案等交互信息来判断食品的味道,这便要求食品的包装设计要十分符合儿童的审美和认知程度,并以他们的心理角度去契合食品包装内容。
1.2 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
按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看,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由于第一阶段儿童的行为和认知还处于形成期,仅依靠感官和动作来学习和理解他们的环境,因此他们还不能成为消费者。基本上从第二阶段开始,儿童能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能以自我为中心的进行表达需求,并能逐渐获得大量的心理操作能力从而慢慢获得与食品包装的交互行为。特别是到第四阶段,儿童在心理成熟度和认知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的儿童能够进行包括抽象和逻辑推理在内的思维活动。一个儿童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儿童基本上只能通过对食品包装的认知去判断食品本身,那么这就要求儿童对包装上的颜色、文字、图案甚至是包装形态和开启方式有基本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食品包装交互设计。
1.3 儿童的行为特征
儿童的行为是在参与食品包装交互过程中的主要方面,但在食品选择和购买中,我们经常会以成人的主观想法去决定儿童的想法,并且让他们来听从我们的决定。其实,我们“强加于”孩子的想法导致我们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限制了他们行为上的自主性。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并在不同年龄层次上表现得不同。因此我们要从儿童本身的行为特点出发,尊重他们的行为意愿,根据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来对食品包装进行设计。
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的逐渐成熟,表现出一定的行为习惯特点。在接触食品时,触发儿童的首个交互行为便是拿起和开启食品包装。事实上,儿童从婴幼儿阶段开始,便有了一定的抓握行为和初步的手眼协调的摆弄物体的动作,但是这些动作往往还不够准确和灵活。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他们会不断的模仿成人的行为来逐步熟练接触物品的动作,并强调“我自己拿”“我自己吃”等自主性的行为。比如当具有熟练操作运用物品的能力的儿童初次拿到食品包装时,常常会因为着急吃到包装内的食物而遇到包装开启困难的情况,于是他们会去寻找尖锐锋利的工具或直接放进嘴里用牙齿来协助开启,或者完全不能自己开启只能寻求家长的帮忙。不管是借助工具还是直接咬开都是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的情况,很多时候由于包装的开启过于困难,孩子常常粗暴的撕扯包装导致食物洒落出来,这也使孩子们本来对食品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使他们瞬间失去了愉快享用食品的过程,并且还有可能受到家长的批评。因此,就包装开启方式这一方面来说,必须时刻考虑到儿童的行为习惯,食品包装的交互设计需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为主。
2.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交互信息传达方式
2.1 包装结构的安全易用性
进行交互式包装设计,有三个原则必须要注意,即:可用性(accessible),易用性(usable)和宜人性(engaging)。[1]就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各方面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人体的各项功能还不完善,这将更高地要求儿童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儿童的手掌大小和用力程度都不及成人,在开启一些需高密封度包装的食品时,则完全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这一行为,于是他们常常借助牙齿去帮助开启包装。然而,很多儿童食品包装材料是塑料制品,例如果冻、棒棒糖、冰激凌等这些食品需要特殊密封度和保质性,导致儿童不能独立完成开启动作,常常需要成人的帮助进行开启。如果他们下意识的放入嘴里用牙齿咬开,则会接触到包装表面的灰层和塑料制品的毒性,因此,方便容易的包装开启方式,能让孩子们在与包装的交互过程中更加安全从而使得家长们更放心。
国务院的文件要求,企业应建立可追溯性体系,能够追踪从原材料(包括初级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分销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阶段。实质上是要求食品包装监管要采用类似药品包装监管码的方式,即建立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实现食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可查询、可追溯。
相对于药品的种类,食品的种类呈几何量级的增长,涉及的食品包装种类繁多,因此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要比药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更为复杂,且由于食品包装的流通领域广,其监管起来更为复杂。
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的组成
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的建立,需贯穿食品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全过程,该系统应具备追溯或追踪能力,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分销、处理,直到用于人或动物消费的各个环节,重点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1)食品包装电子监管平台:这部分是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的核心,包括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等,食品包装电子监管平台会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生成随机的电子监管数据,并将随机的电子监管数据通过特定的渠道发放给食品生产企业用于食品生产。
(2)食品包装电子监管数据赋码:这部分由印刷包装企业来完成,印刷包装企业通过特定的渠道接收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的随机的电子监管数据,并将其在食品包装上进行赋码。
(3)食品包装电子监管数据溯源: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方、消费者、执法监督部门通过特定的方式读取食品包装上的电子监管数据,即可查询到食品的产地、生产信息、质检信息、产品等级、包装、运输、仓储、防伪等信息。
目前市场上关于食品包装溯源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包括一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等。由于食品品种多、数量大,药品包装采用的一维码电子监管系统难以满足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的需要,也就是说,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需要更为复杂的设计。
基于二维码的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
在所有溯源技术方案中,基于条形码的溯源方案成本最低,并已经被众多食品生产企业所关注。其中,二维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低等优势,这些优势特别适用于防伪、安全保密、追踪等方面。二维码能在很小的面积内承载大量的信息,印刷和识读成本更低、信息的安全性更高、识别精度也更高。移动二维码技术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追溯及防伪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
将二维码制成标签贴在食品包装上,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只需用手机扫码或发短信,即可随时随地查询产品有关信息及企业信息,并可及时反馈有关产品真假或错误的信息。
执法人员只需用移动执法终端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就能迅速在移动执法终端屏幕上查询到该商品的生产厂家、注册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真伪等信息,并能方便查询到企业登记注册、法人、经营地址、经营范围、信用状况等信息。
对于印刷包装企业而言,最关键的是应该采用何种赋码技术和设备,例如,基于水性油墨的赋码设备还是基于UV油墨的赋码设备。
(1)水性油墨:不含芳香烃有机溶剂,且VOC含量也大大降低,但依然无法做到零含量,仍含有少量醇、醚类有机溶剂,甚至有机胺类。总体来说,其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是污染生产车间环境。
(2)UV油墨:无VOC排放、不易燃、不污染环境,没有有机溶剂挥发,有效成分高,可以近乎100%转化为墨膜,其用量还不到水性油墨或溶剂油墨的一半,所以综合成本较低,适用于食品、饮料、烟酒、药品等对卫生性要求较高的包装印刷品。
另外,由于用于生产食品包装的材料比较复杂,包括纸张、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为了适应更广的承印材料,印刷包装企业首选是基于UV油墨的赋码设备,例如,方正桀鹰H系列赋码设备目前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占有率。
基于二维码+RFID技术的食品包装电子监管系统
二维码成本低、环保、读取简单(一般手机均可识读),但需逐一扫描才能识读,且识读效率不及RFID技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二维码+RFID的组合技术是比较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RFID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息进行标志、登记、储存和管理,且可以在10米左右的距离进行自动识别。
由于RFID远距离、不接触、自动识别的特点,其特别适合物流、仓储环节,能够极大地提高物流、仓储管理效率。但其费用比二维码高,且需要专用的识读设备,所以RFID技术适合企业内部、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溯源,不适合消费者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