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时间:2024-03-01 14:43:37

导语:在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

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尤以中学思想政治课等德育课程为主要媒介。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教育将人格教育置于重要位置。青少年必须培养坚强的心理意志,才能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人格教育的涵义和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1人格与人格教育

关于人格和心理教育的相关内容自古有之,其中不乏服?沼谌胧篮屯瞥绯?然世外的思想,但都对人性方面做出过深刻的思考。古代的人性论研究中人格教育多采用立志、明理、身教、自省、慎独、慎染、力行七种方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现今人们的生活与发展也有指导意义。人格研究及其人格教育对于现代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必要性。

中国人历来将“做人”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认为人应当德才兼备。这些要求更偏向于人性、品格的培养,不完全等同于人格。综合国内外研究者所作定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人格涉及个体人际交往中的思维、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健全发展。完善的人格是个体能够良好融入社会的前提,个体的人格障碍有可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羁绊。青少年人格的完善离不开人格教育,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的心理品格施加影响,以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为人格教育。

2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意义

2.1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有利于健康成长,实现个人价值

青少年心理机能和人格尚未定型,易受外界影响,具备较大的可塑性。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较快,思维敏捷,积极求知,乐于与人交往,但同时想法不够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意志不坚定。青少年普遍的人格特点使得青少年能够快速汲取“营养”以成长,同时容易受挫。人格教育如能恰当利用青少年性格优势,克服心理缺陷,积极塑造有利于人际关系发展和有利于正确认识学习和现实状况的心理机制,则能够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帮助青少年树立坚定的信念,避免误入歧途。长远看来,良好的人格教育不仅能够在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方面引导青少年健康向上,而且能够使得青少年找准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向,从而指导其行为。

2.2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有利于完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应当德才兼备。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偏向应试教育,注重考试评价,而考试主要以智育科目的分数为评判标准。只有智育与人格教育同时注重,才能够拓宽教育的影响力,优秀人才不仅在于外在的优异表现,还包括坚定正向的内心。人格教育的发展,不仅促进学科知识的完善与发展,也使得学校教育更加接近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有利于适应发展,实现社会价值

第2篇

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格,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一、研究幼儿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近年来国家、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2010年11月温总理在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时提出“幼儿园老师要具备学习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要求老师不仅自己会学习,还要教会孩子们学习;通过引导,进行适合儿童特点的养成教育、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创造一种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可见上至国家总理下至全社会对于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视。

吉林省商务幼儿园是一所有近六十年文化底蕴的公办园,其教师不乏市、区级业务骨干。园长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为:幼儿园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在智商方面有所提升,而且在文明礼仪、良好品格塑造方面都应该有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现,因此我园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幼教专家引领下制定了养成教育课程总目标及分解目标,以便更好地实施总理提出的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教育。童年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可塑性极强。”因此,幼儿品格教育对培育幼儿成为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幼儿品格教育应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及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品格教育成为我园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我们开展幼儿品格教育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对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对品格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将这种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动,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幼儿园、家庭、自然生活、社会等方面相互结合,帮助幼儿体验一种感受、学习一种本领、形成一种品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品德。

二、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制定研究目标

美国早期虽然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但品格教育并没有单独的地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品格教育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世俗公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表现出一种回归传统的倾向,到90年代,品格教育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过这样的话,普通人成功不是靠天赋,而是把平常的天资发挥到不寻常的高度,那么什么才能把寻常的天资发挥到不同的高度呢?曾经有一个研究是对几百名的学生做过跟踪记录,结果发现,他们上学时的成绩与他们以后的成就并无多大的关系,而某些素质,比如说忠诚和勤奋、赋有条理、务实等却更为重要,这就是普通人士和成功人士的区别。

我国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为了使幼儿能适应现在的幼儿园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就必须给幼儿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态度,时代的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前阶段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充满自信等思想品德,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剧,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背景下,品格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然而在所有幼儿园品格教育几乎都缺少一套严谨的科学课程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礼仪品格和素质的培养。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青少年每年因琐事纠纷而发生的刑事案件近100万起,占全国每年刑事发案总量的75%,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校园礼仪、品格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可以说儿童礼仪教育不仅仅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会影响整个未来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伟大的科学家,但可以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落落大方的淑女,使他们更加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现阶段,鉴于全国幼儿园发展趋势,幼师的职业道德及个人综合素质亟需提升、幼师及家长的不良习惯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负面渗透影响急需改善!而在幼儿园准予开设课程规定只有幼儿园统编五大领域教育,而幼儿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只有描述性及渗透性的随机教育,鉴于幼师的业务能力及个人综合素质问题,没有系统专业的指导培训难以真正对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教育实施落实。很多幼儿园明知幼儿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性,但鉴于缺少地方政策性的支持,大都处于无奈的观望态度。

因此,我园的研究目标一是通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课题的进行,希望能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下,探索幼儿品格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创新。二是通过课题研究增强管理者、施教者的幼儿品格教育意识,丰富养成教育理论,提高创新教育能力。建立适宜于品格教育的,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师资队伍,全面营建品格教育氛围。三是提高园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走科研兴园之路,办出以实施幼儿品格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

三、 幼儿品格教育研究的内容、对象

我园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开展幼儿品格教育。我们要将品格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良好品格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到自然角观察、喂养小动物,在照顾小花小草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品格教育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进行,如在创造性游戏中鼓励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如何谦让、如何与他人合作,游戏对巩固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将品格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良好品格教育,在创造性游戏中鼓励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如何谦让、如何与他人合作,游戏对巩固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为2~6岁是幼儿礼仪、品格、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我们课题的研究根据目前幼儿现有情况,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认知规律及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况下,确定四个年龄段的研究对象:2~3岁托班幼儿,3~4岁小班幼儿,4~5岁中班幼儿,5~6岁大班幼儿。每个研究阶段在课程设计上、目标制定上对品格教育的侧重点及难易程度上有所不同。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群主义;社会整合;道德社群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7-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西方主要政治哲学之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过分侧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奉行极端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引起的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日益加剧,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冷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社群主义思想产生于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其思想与价值诉求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含义

社会整合问题在西方理论界有较多的理论论述。“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与社会解体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社会功能就是社会整合,而“要达到维持社会整合的目的,必须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作用。这一方面要有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使人们遵守这些规范,自觉维护社会道德的权威性。他认为,道德教育是这一任务的最有利承担者,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社会整合功能的手段”。[1]美国普林斯顿现代化学派认为,社会整合就是一个社会内部各单位相互依存[2]。社会学家帕森斯把社会整合的概念纳入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架构之中,指出社会整合的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体系内部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社会解体;二是指社会体系已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3]。

在国内,不同学者也对社会整合涵义有不同看法。杨国荣认为社会整合包括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认同;社会凝聚是指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和离心倾向的克服[4]。杨国荣分析了社会整合机制。他认为,道德规范与道德观念以两种形式融入社会系统:一是制度化形式,一是习惯形式。制度化形式表现为个体的社会角色,习惯形式体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习惯,后者凝结了历史形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保证了社会整合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构建和延续[4]。郑杭生则认为,社会整合就是指一个社会的不同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5]。其他学者也大致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整合的概念进行阐述。

笔者赞同杨国荣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实现个人责任与权力的均衡,增强社会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凝聚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一直是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特殊黏合剂,是任何物质黏合剂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能以自己特有的内容和方法把从表面上看是分散、千差万别的个体的人凝聚成一股力量,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奋斗。”[6]

当前,在我国社会价值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个人主义盛行,价值冲突正日益严重,原有的社会道德共识面临严峻挑战。个人正日益从社会中“脱域”,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甚至是道德虚无主义。部分青少年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社会责任感欠缺。在上述社会背景下,一直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基本研究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着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艰巨任务。而20世纪80年代针对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而兴起的社群主义,其价值诉求与理论主张,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密切切合。深入分析并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对加强、优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二、社群主义的基本价值诉求

社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是在批判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西方政治思想中自古就有的社群观念的继承和发展。社群主义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阿奎那、埃德蒙・柏克,一直到黑格尔、涂尔干、杜威等思想家,都把社群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虽然其内涵和意义具有历史性差异。当代社群主义理论是由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桑德尔(Michael Sandel),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与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等人在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共识,成为了当代西方主要的政治哲学之一,在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社群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基本价值诉求。

1.批判原子式个人主义,主张社群主义的“自我”观念

以查尔斯・泰勒为代表的社群主义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原子式个人主义,即把个人权利当作判断社会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构的主要标准。这种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造成了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使个人脱离于社群之外,同时也使人产生了现代人的孤立感、疏离感和无意义感。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一书中明确指出,个人享有的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根本不存在“人之为人都具有的权利”。[7]社群主义者认为,社会关系决定着个人,因此个人组成社群,是社群的一个部分。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群,个人的认同和属性由他所在的社群决定。“自我”的形成由社会的历史文化所决定。“没有任何例外,没有任何超越的主体能够处于社会或经验之外。”[8]

2.重视美德的培养

通过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三种主要美德观进行研究,麦金太尔得出了他的核心的和统一的美德概念:美德是一种个人品格,这种品格是在社群中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形成的,依靠这种品格人们便能在实践中获得个人的内在利益。[7]麦金太尔认为,美德是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中,通过实践而形成的,美德是人们实现其内在利益的唯一方式。社群主义者普遍重视实践的作用,因此重视对社会成员进行美德教育,主张加强对传统美德观的继承和发扬。此外,社群主义者奉行爱国主义,把个人命运与社群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3.主张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

社群主义认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但这并不是否认个人权利,而是说两者是种相容性的利益,强调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的统一。社群主义倡导“善优先于权利”,认为公共利益即是“共同的善”的物化形式。个人是社群的组成部分,社群的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群的公共利益。社群给予个人共同的目的和价值,个人的善应统一于共同善之中,真正的善就是个人之善与社群之善的有机结合。社群主义在肯定了公共利益的权威性的同时,也肯定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三、社群主义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的启示

美国社群主义的兴起,是基于当时美国严重的道德危机及道德衰退的状况。至今,社群主义已经在美国学校教育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彻底改变了自由主义主导现代学校教育的状况。“实践层面的社群主义要求打破科层制管理,消除其非人格化或者异化的工具性影响。其学校改革措施主要表现为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品格教育运动、校本管理服务学习计划、特许学校和公共选择运动”。[9]

借鉴社群主义在美国学校改革中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把社群主义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

1.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社群主义认为,个人的认同或自我的认同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它是个人一系列个性的统一,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整体性标志。[10]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群中,而每个社群都有各自的价值与利益追求,这些价值跟利益追求必定影响着社群中每个成员的价值选择。

核心价值观既包括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即普世伦理,如诚实、自尊、尊重他人、勤劳、勇敢、公平、正义、宽容、天人合一等,也包括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的公民核心价值观。[11]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减弱、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及独善其身思想的盛行,昭示着社会公民对社群认同感的减弱。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公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是应有之义。

2.构建学校道德社群,开展品格教育,提高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

品格是指体现了一定道德规范(如核心价值和美德),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志成分的道德习惯[9]。品格教育则是指培养品格的教育形式。社群主义强调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主张改造现代学校的科层制管理,实施品格教育,在校园内实现个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面对道德危机和道德衰退,美国试图通过品格教育来解决青少年的道德问题,达到社会整合目的。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青少年教育的道德困境。青少年极端个人主义现象大为增加,道德冷漠、自私也较为普遍。为改善现状,应考虑借鉴社群主义思想,在学校创建类似传统社会道德社群的学校社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提供意义和规范性以及道德实践的场所或氛围。强调社会责任感与尊重权威等传统美德,防范原子个人主义,加强语言交往与社群内部交往,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作用,完善学校制度与学校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对社群道德规范的认同,形成基于社群的个人品格,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共识,消除价值冲突,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3.重视社群的传统美德与传统伦理,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社群主义的美德观本质上是对传统美德观的继承与发扬。“公共的善”,即社群的公共利益,是贯穿美德的主线。社群主义者重视“信任”、“共同责任”、“承诺”等美德,认为公民的是非观和善恶观是与国家对公民的美德教育直接相关的,

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针对传统美德、传统伦理观念的弱化,及社会道德现状的日益恶化,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当前的美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奉献、宽容、公正、诚实、正直等社群主义典型传统美德,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追求个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强调个人权利与责任的均衡,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参考文献:

[1]崔建明.杜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论[J].学术月刊,1996,(5):42.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6.

[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1.

[4]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33-3,38-39.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62.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4.

[7][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89,347.

[8][美]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4:266.

[9]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主板社,2006:89,38.

第4篇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

二战以后,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同时,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军事实力强大。世界格局分化为美苏两极,美国开始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并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将学校教育重心转向数学、物理等科学教育方面,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等人文教育。

到了60年代,新的价值观还没有确立。1966年,价值澄清论开始风靡美国,代表人物拉思斯、哈明和西蒙,由他们共同创作的《价值与教学》掀起了美国德育的第二次浪潮。价值澄清论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的价值的过程中去。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在教授学生时,没有帮助他们解释“你应该做什么?”,只是告诉他们”你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灌输,彻底将小孩的价值观成人化,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引导,告诉他们对错之分。这直接造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滑坡。学校面临的问题,包括青少年早孕、吸毒、打架等等,这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托马斯?里克纳针对这种情况,在他的著书中反思价值澄清学派的教育思想“价值中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品格教育”,认为要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将品格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理论灌输为教育方式,通过教学课程和校园文化将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品格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互相关联。道德教育有两大目标:“助人聪慧,助人善良”,品格教育从微观教育环境出发,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提出教育策略,帮助学生达到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成为聪慧、善良的人。

同时,托马斯提出了关于品格教育的11条基本原则,“这11条基本原则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学校和其他组织实施品格教育、策划品格教育活动的准则,又是一个评价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课程等的标准。

1. 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2. 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

3.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

4. 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

5. 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

6. 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 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7. 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

8. 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9. 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

10. 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

11. 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和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将品格教育作为教育目标,里克纳从施教者角度出发,提出了12条课堂和学校范围的策略。他认为品格教育一定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发挥作用,家庭、社区,尤其是学校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学生向善良乐善的方向发展。这12条策略,从空间上来说,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联结,合为一体;从人群上来说,凝聚了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群体力量,从方法上来说,采用了榜样示范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由不同层次、多种途径全面深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品格思想。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世界处于逐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不同性质和多种层次的思想观念相互交流冲撞。由于学生群体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接受新想法、新事物,但同时也难以明辨是非。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缺失,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亟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当前我们要坚持核心价值教育,反对价值相对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青少年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用社会核心价值占领我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阵地;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其中, 进行重点规划;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二)重视和开展隐性教育

里克纳把隐性教育理念运用到道德实践教育中,认为品格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中,通过学习及生活教育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者、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共同建设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严谨公正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道德教育的课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课程渗入品格教育。在其他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其他课程挖掘到更多的道德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整合和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41-02[作者简介]农克祥(1973―),男,广西靖西人,本科,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中职医学学校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一一对应,职业指向十分明确,除了技能之外,职业道德教育也同样决定了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就和发展。所以,教学重点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还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一、养成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优秀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规范的综合,在我国,基本职业规范指的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思想道德理念,这一思想理念并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因为涉及行业不同,不同的行业也有特殊的职业道德标准,本文探讨的医学生职业道德也就是医德,包括对患者、对社会的服务精神,对患者的诚信精神,深刻提高职业艺术的个人意识以及廉洁作风的综合。目前很多医院存在大处方、大治疗的情况,抗生素滥用、服务态度不佳、看钱治病,导致医患关系恶劣,从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医德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评价。

一个人能否在职业上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包括道德、素质等占70%。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能够直观地在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上体现出来。中职医学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参加医疗工作,好的品德能够保证他们在医疗工作中有好的服务精神,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所以,中职医学学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策略

(一)建设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人文环境的建设对于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有重大作用。人文环境是土壤,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道德情感的种子。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入手。硬件环境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布置标语、口号、雕塑,口号内容可以选择医德的名言警句,如“两袖清风、悬壶济世”“术可暂行一时,道可流传千古”,雕像可以选择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雕像,并在雕像辅助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石板,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开设医学文化长廊、历史博物馆等。软环境则可从邀请老中医来校举办各种医药文化活动,在日常的校园广播、刊物上宣扬医德建设,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图片和医德教育专题影片,开展医德医风学习交流,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教学实践中的言传身教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的表情、言语、动作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例如医学实验课很多手术课是使用动物代替人体,对动物进行解剖手术,教师就应该把动物想象成病人,对其进行关怀,这种关怀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在日后医学工作中对待病人的态度。检验科的学生,在实验课上,经常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人们本能会对这些东西有排斥,教师轻轻的一个皱眉或者是一个厌恶的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对待标本的态度。所以教师在处理试验品时,应当展现出严肃的工作态度,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脏,但是我们利用这些东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渗透、领悟,并在实际学习中自觉地将职业道德与日常学习结合,才能够完全领悟。

(三)慎独品格的养成

教师要宣传以医为荣的意识,通过使学生找到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养成慎独的品格,培养他们在课堂与实践中都能努力学习、自我监督,锻炼意志品格,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临床见习中,主动向医生学习,不断积累沉淀,在医德情感和意志的推动下把医德认知转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学生应培养出慎独的品格,即使无人监督,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高度自觉。慎独品格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精髓内容,也是个人思想品德的结晶,慎独的品格能够鞭策其自身,促使其自身发展。

(四)利用重大事件培养医德

1.入校宣誓与入学教育

入校宣誓是在新生入校时的入学仪式上的宣誓。宣誓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誓词表现了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对职业的自豪感,而宣誓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对病患生命的关爱精神、献身社会的服务精神,誓词需要用心编写,仪式必须庄严神圣。医学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常规议程,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教育,一方面需要说明自己专业的职责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说明自己的职责在医疗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医务工作树立职业崇高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并在学生心中播撒崇高职业道德的种子。

2.发人深省的毕业典礼

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要举行庄严隆重的毕业盛典,这也是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毕业典礼结束后,就意味着医学生要开始投身于医疗事业。毕业盛典极其庄严的仪式对学生来说意义独特、深远,是一个里程碑。古代中医师的培养方式大都是师徒传授,当徒弟满师时,教师往往送给徒弟雨伞与灯笼,这两件物品寓意深刻,它的含义是作为医生,当病家有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黑路滑,都应当本着医者父母心的崇高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争分夺秒。我国有着优秀的医德传统,理应在当今的医学生的毕业典礼活动中传承下来,让医学生的毕业典礼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第6篇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说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学生的劳动、品格、爱心、自理、理想、人格、机体、人生观、世界观、社会公德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领域。而主体性、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差异性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德育的渗透对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对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开展,具体介绍如下:

(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渗透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即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积极的为祖国建设而奋斗努力,并且树立集体意识,团结协作,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与共融。可以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热忱以及组织纪律性和远大理想的树立进行培养。

(二)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是教师在整个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顽强拼搏精神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白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道理,对学生利用顽强意志力以克服困难的行为予以鼓励,并逐步对其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进行培养。

(四)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理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使其明白“失败为成功之母”的道理,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改进,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中学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开展一定的体育活动对其学习以及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及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培养其对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以及团队意识

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中学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顽强意志以及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以及体育竞技中不断总结与改进,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做好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关于做好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第一,应结合体育教学本身严格的实践性、组织纪律性、开放性、竞争性以及集体性,对学生克服自身与集体之间的矛盾提出要求,以提高学生对集体的适应性。第二,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三,结合教材内容,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第四,结合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师本人的精神面貌与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五,通过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渗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受伤、发生肢体冲突属于常见现象,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于此类问题发生时的处理能力,避免情况恶化而产生严重的后果。第六,结合课堂上的组织工作以实现德育渗透,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进行精心的安排与周密的考虑,实现德育渗透时应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18-02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品德素质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是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所帮助的教学,是为培养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训练,在内容上包括智慧的启迪、良好习惯的养成等。品格是一种隐性的根基,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格,应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突变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开展品格教育,以推广品格为核心项目,在良好的品格环境氛围下,建立健全正确的是非观念,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让良好的品格行为不断内化为幼儿自身的品行习惯,促进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进步,实现幼儿优良品格的培养。

一、将品格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

幼儿生活化主要依托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品格教育与生活的不可分离性,侧重于品格与生活的联系,把品格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渗透的良好时机。幼儿品格的渗透教育主要通过教师创设环境、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教学以及一日生活的渗透来促进幼儿品格发展的。如通过礼貌的打招呼表示对人的尊敬;在游乐场所耐心等待表示守秩序;朋友间的友好相处表示对朋友谦让及分享。好的品格可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例如,幼儿园的早餐是多样的自助早餐。有一天,班里的涛涛早早来到幼儿园,当天的早餐有鸡蛋、蛋糕和粥,看到每种食物都是自己爱吃的,涛涛强烈要求每一样都要吃。赵老师想劝阻,我心想,这刚好能作为一个案例来教育孩子,连忙阻止了赵老师。每一样都给涛涛一份,看着他都已经咽不下还拼命往嘴巴塞,我也不做声。吃中餐的时候,涛涛一副怏怏不乐的表情,我觉得时机到了,就问他怎么了,他不高兴地说道:“老师,这些鸡翅和豆腐都我爱吃的,但是我肚子好饱,吃不下了。”我问他:“为什么你的肚子那么饱啊,别的小朋友怎么没有像你一样的情况?”他想了想说:“应该是我早上吃得太多了,把肚子装得太满了,现在都没地方装鸡翅了!”我笑了笑,对涛涛说:“鸡蛋和蛋糕都是难消化的食物,你今早吃得太多、太饱,到现在还没有消化,所以就吃不下别的食物啦。”涛涛又说:“那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我都想吃,怎么办?”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班上的孩子们,让他们帮忙想办法,有的说吃一样就行,有的说每样少吃一点。我让他们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同时引导孩子在进餐时吃多少盛多少要量力而行。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节制”的品格教育,具备了积极、健康的情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德。

二、将品格教育渗透教学及活动中

品格教育是一个长久深入渗透的过程,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进行幼儿的品格培养。我园每学期根据年龄段选取5个品格课程。例如小班下学期以感恩、合作、有序、信任、创新来展开品格教育。在感恩品格教育课程中利用简单的品格故事让孩子了解和认识何为感恩,围绕游戏、绘画、歌曲等多种形式反复强调、潜移默化于生活及学习当中,巩固幼儿对品格主题的教育。我园在设计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时,结合品格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开展六一环保时装秀、壮锦袋DIY、世界读书日阅读绘本、感恩节制作感恩旗、中秋节制作土月饼、亲子徒步营徒步活动等。在“与春天同路”亲子徒步活动中,家长们和孩子们完成4公里的徒步活动。活动开始前,家长纷纷质疑:4公里的路程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太远,孩子是否会依赖爸爸妈妈,不愿自己走等。但是到了徒步那一天,全园95%幼儿能独立完成徒步任务,坚持、勇敢走完4公里的路程。通过这次活动,家长重新认识到了孩子的力量,接纳了孩子,孩子们也体验到了坚持、勇敢、分享等良好品质。

三、家园合作形成品格教育双轨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幼儿在这两个场所获得的经验,对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延续性,还要求两者之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依赖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尊重和交流。教师和家长分享园方的理论和实践,家长也与老师分享幼儿的需要、快乐和担忧。我园提出了实现家园合作式的品格教育几项模式:如“家长助教”,每学期由父亲或者母亲至少到班级当一次助教,目的主要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观察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品德和素质的提高。“家长护园队”参与和协助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体验式家长会”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家长听的“单行道模式”,让家长变倾听为体验,变客体为主体。让家长作为教学主体按设计流程逐步融入主题活动,也让班级教师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默契配合,使教师和家长能敞开心怀,聚焦于贯彻教育理念和探讨孩子成长困惑的主题上,不仅让家长得到指导和提升,也使教师汲取营养,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家园合作传递一种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美好品格,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种“潜教育”,比言教更管用。

第8篇

首先,我们要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基本属性,这也是英语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和基础。换句话说,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和人文知识的载体,学生要学会如何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的目的。但是,这是不是英语教学的全部呢?答案是否定的。站在英语学科教学的角度,教??首先要确保学生习得知识,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并引导学生建构个体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这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涵义。综上所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

一、夯实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准确得体地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基石。语言能力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由低到高呈阶梯排列,展现了一个英语学习者由最初的掌握知识到最终实现语言能力建构的全过程。以高中重点语法――定语从句为例,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定语从句范例,让学生建立对定语从句的初步认识;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定语从句的基本构成规则,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第三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定语从句语料,创设应用情景,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定语从句的用法,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达成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二、塑造文化品格

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一文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或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英语作为人文类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品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枯燥乏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国际化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维度的培养和熏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第四单元Sharing为例,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的单词、短语、语法等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记忆完成,英语学习将会枯燥无味。语言置于语境中才有意义,才能契合教育的真谛――润物细无声。

三、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六个特点。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思维品质作为一种核心素养,不是单纯的思维能力,也不是思维方法、思维速度,而是识别、理解、推断、迁移等能力的多维综合体。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习个体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实现个体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核心”,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它取代了原来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说法和概念,把零散的概念归结统一为“学习能力”。首先,这种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它内含丰富,囊括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自我调节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培养英语学科素养等成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9篇

第一,品格教育,内涵丰富,要从细致处着手

品格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难以面面俱到,但我们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在细节中渗透对学生品格形成的教育,我们培养的目标是:

1.在家做个“好孩子” 做一个体贴懂事的孩子,从尊重家人的劳动开始,从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始,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家人增加麻烦。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个成长记录本,记录每天成长一点点:今天我把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吃光了;今天我把自己读过的书放回了原位;我能自己洗袜子了;我自己收拾房间;我会煮面了……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明天要继续坚持,自觉的行为必将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2.在校做个“好学生”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一个好学生有很多衡量的标准,在学校里应该怎么做,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指导:尊重老师从见到老师敬礼问好到课堂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等等。

3.在社会中做个好公民 做一个有社会公德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园,我们应该怎么做:遵守交通规则(过路口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文明守礼(排队上公交车不拥挤,不乱扔垃圾废物,微笑待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要求要落到实处,一点一点地提出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具体应该怎么做。

经过长时间细致的教育指导和孩子们的自我约束,他们就能够举一反三,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是一个行为习惯好,道德品质合格的人

第二,品格教育,要利用好学校各种“阵地”

1.少先队组织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拥有重要的宣传阵地。利用“红领巾”黑板报和“红领巾”广播站,表扬一些好人好事,介绍一些榜样模范事迹,并树立一批孩子们身边的好榜样,用他们的事迹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勇敢、善良、奋进……的人,不断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使学生们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层面的指向性的要求。

(2)班级文化建设。每一学期初,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对自己所在的班级进行新的布置,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一个很好的宣传阵地。各班设置各种专栏呈现班级同学的成绩、进步,同时也会有班级格言、奋斗目标、评比栏等等各种推动班级班风建设、促进学生品格养成的小专栏,我们利用好这样专栏,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中同学的共同进步。

(3)班会课和行规课。班会课和行规课(有的学校称之为礼仪规范课)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时机,这样的课不同于我们学校中的常规课程,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可以是老师的讲为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可以以实例分析、游戏、模拟活动等等的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解读自己眼中的“规范”。

2.通过各种活动、活动课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1)全体集会(如升旗仪式)。每一学期初的开学典礼,每一周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有一个环节――国旗下讲话。这个环节或是老师讲,或是学生代表发言,渗透一定的主题思想,对全体师生起到一个教育引领的作用。

(2)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来历,都有它的习俗,适时安排适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凡。

(3)主题队会。根据各自中队的特点,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本中队的同学,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提前确定活动的主题,各小队根据自己本小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队员们就在进行自我教育,最后,把准备好的形式在中队中进行展示,从而达到全体队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品格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1.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仿效。夫妇间的矛盾不应在孩子面前暴露。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对一些涉及是非的问题,要认真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明白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要含糊其辞。父母说话要算数。作为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

2.我的事情我做主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相信孩子有独立的能力。从孩子能独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鼓励他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觉得做这些事是光荣的。

3.游戏中找寻真理 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教育的需要设计游戏的内容,通过各种游戏:如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品表演等等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找寻真理。

4.编个故事讲道理 孩子爱听故事,如能针对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编个故事讲给他听,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做好阶段性的计划和总结,为一下步的工作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