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19:31:50
导语:在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本;原则;中国文化
[论文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要始终做到既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又不断满足他们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这对于激发外国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友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兴起了汉语学习热。在海外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通过不同渠道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4000万人。就国内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世界各国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面对这种源源不断的需求,国内除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如北京语言大学等)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外,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设立以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国际教育学院(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名称,未统一定名),集中接纳众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这就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课堂逐渐演变成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面对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笔者看来,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
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如何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学生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和学习特点等,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要求我们必须深人认真地去了解、认识和把握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1.欧美学生的特点。体现在欧美学生身上的文化特点是多种多样的。就欧洲大陆而言,国家的分布星罗棋布,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点,而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就更是毋庸置疑。以美国学生为例,他们普遍具备了荣誉感强、自主性强、表现欲强等突出特点,这些特点背后有着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支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理念和不同思维方式;二是充斥在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竞争机制使学生从小就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三是精英教育体制为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教育工作的服务性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因此,针对欧美学生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来的特点,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热情。
2.亚洲学生的特点。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亚洲学生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亚(以日本、韩国为主)、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为主)和中亚(泛指亚洲中部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而西亚的学生相对较少。这里仅以中亚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重听说轻汉字语法”的特点为例来进行阐述。目前,中亚学生汉语学习的这一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只重视汉语的听说技能训练,是由他们的民族性格和学习动机所决定的。中亚学生对自我评价较高,而且性格敏感、活泼开朗、普遍外向,在学习中善于模仿、勇于开口、充满自信。这对于他们的汉语听说学习非常有利。同时,中亚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务实,半数以上都想借助掌握汉语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更加注重日常交际,因此口语水平提高很快。调查表明,中亚学生中62%的人如果没有听懂教师的讲解,会立刻请教师再进行解释;67%的学生会在错误被纠正后主动模仿教师大声重复正确的表达。他们在这样做时表现得自然、大方,没有什么顾虑或心理障碍沪另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轻视汉字语法学习,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母语与汉语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学习汉字语法时产生畏难情绪。在伊莉曼·艾孜买提(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看来,中亚学生的母语多为俄罗斯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这几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文字上,都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母语在他们的汉语学习中形成了很大的干扰,汉字和语法学习就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困难所在。中亚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是分离的,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记忆、书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抽样调查显示,约57%的(中亚)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说汉语时所犯的(语法)错误产对于中亚学生这种因民族性格和语言差异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只有在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势的同时,始终按照语言教学的规律,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消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全面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才能体现出对他们最大的人本关怀。
3.非洲学生的特点。非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所共知的。仅就语言而言,有通行阿拉伯语的非洲,通行英语的非洲,通行法语的非洲,通行葡萄牙语的非洲,通行西班牙语的非洲,更不用说还有非洲原有的、与欧洲殖民者无关的好几十种语言。3在非洲研究、开发和管理协会创办人和会长,喀麦隆学者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看来,非洲是一个贫穷、集权主义和缺乏社会公正的地方,这是由非洲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所决定的。他认为,权力高度集中和垂直的传统;注重过去和现在,而不是注重未来;不抓紧时间;不爱工作;压制个人首创性、成就感和节约(必然带来的是嫉妒别人的成功);信巫术,养成非理性和宿命论等是非洲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些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对于来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部分非洲学生身上表现出诸如时间观念不强、学习的进取心不够,但又迫切希望通过学好汉语而留在中国做生意,以尽快摆脱现实贫困等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重视从民族心理上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恐怕要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显得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特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
外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动因和归宿自不必言。只有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确保他们的学习取得成效,也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又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充分运用好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来安排设计教学 内容,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原则。
1.以汉字学习为例。汉字认知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一个汉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词汇,就无法完成意义的表达,也不可能应用汉语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只有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使语言的学习和表达变得更加通畅。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汉字背景的,如华裔子女和母语书面语中有汉字的(如日语、韩语)学习者;一种是无汉字背景的,主要是使用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德语等)国家的学习者。从美国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来看,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很弱。对于初学汉语的美国学生来说,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其实是零。一个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联系,不论用什么方法,都需要花工夫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因此,无论是对有汉字背景的,还是无汉字背景的学生,我们的汉字教学都必须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汉字发展变化的规律,相应采取一些不同于教授中国学生的手段和方法,来给他们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艾这对于外国学生很快进人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更好、更有兴趣地融人汉语语境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做的目的也会使他们对学习汉字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
2.以语音学习为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语音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声调的掌控上。通常他们无法读准二、四声,即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所以才出现了“洋腔洋调”的问题。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跟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是也应该按照这三样按步进行。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紧要,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就不对严所以一旦学生的发音不准、不好,就会影响其对词汇、语法和汉字的掌握,并且影响表达和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多下点工夫,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克服掉“洋腔洋调”的毛病,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三、注重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给学生适时讲授中国文化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必须要跟进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把传播中国文化融人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偏离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因和目的,就体现不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1.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中华文化种类繁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发展态势成为世界文明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因此,笔者认为,让外国学生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把握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即包括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因此,只有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把握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才能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能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这三个显著特点给外国学生讲清楚,就能把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灌输到外国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因为这几个体现中华文化思想精髓的显著特征,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基所在。
2.确定好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永远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旦对此把握不好,就会让他们失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内容确定上,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看法略有不同,但在三个方面基本一致:一是知识文化,即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诸如历史、地理、建筑、园林、服饰、旅游、饮食、绘画、音乐、舞蹈、教育、文字、哲学等。讲授可以有一定的广度,但并不要求有多少深度,只需普通常识而已。二是交际文化,一般包括在问候、称呼、感谢、邀请、婉拒、赞扬、批评、发誓等套话或习惯用语之中。揭示并掌握其中的特殊含义和特殊作用,有助于学生开展正常的思想交流活动。三是习俗文化,主要指在节庆、婚姻、丧葬、生日、生育、开业等事件中的饮食习俗和活动习俗。这对于外国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处理日常生活相当有益和有用。此外,还可以从思维文化(即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欧美人由小到大等)以及体态文化(即伴随语言的体态文化。如用手指着太阳穴旁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而美国人表示发疯;“握手”在中国没什么讲究,但俄罗斯则不允许隔门或跨门槛握手,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总之,不断把文化教学内容融人到语言教学之中,将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种子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外国学生心中,就能使外国学生在掌握好汉语知识的同时,主动去了解并喜欢中华文化。
3.让学生充分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已载入世界人类的文明史册。从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000多年前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到明清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中国已有2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名录。因此,笔者认为,给外国学生充分讲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恐怕是让学生最直观、最简捷、最有效地领悟中国文化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自身讲解以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专题片,或许只能给他们一些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如果同时还能借助学校所处地域范围内就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优越条件,把课堂延伸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大胆鼓励并有序引导学生利用在中国学习的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到北京以外的其他文化遗产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对于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和所占的比重,以及现存数量和所处地域的地域文化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对于他们进一步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主动帮助外国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论文摘要:中国有自己浓厚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如何汲取其中精华,创造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本土设计,这是我们每个从事设计的人应该好好揣摩的问题。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合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现代设计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国发展的道路与特征均有不同。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因此,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是设计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与之恰恰相反,美国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形成了这个自由国度的标识。美国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得设计师对设计的社会效应,对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等则考虑不多,这使得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法国的设计除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外,地区主义也非常强烈;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土狭小,经济高度发达,其发展一开始就与大自然作斗争,这种背景使丹麦人长期以来对于设计具有高度的重视,而丹麦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统一性,使丹麦的现代社会也对其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丹麦现代设计中贯穿了一种冷静的,严肃的高度功能化的风格,体现了大企业的精神;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得非常迅速和成熟,日本利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各国用了70多年才达到的目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是日本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最好学生,从传统的日本设计可以看到中国、韩国的影响;从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可以看到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影响。无论是日本的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还是现代设计,如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展示设计,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世界上很少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设计时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意义的经验。
中国的现代设计相对欧美等国来说,就不是那么乐观了,设计上抄袭模仿的现象普遍存在,作品的质量不高,能够走出国门、真正展示自己的东西还是太少。完全照搬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可能设计水平看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毫无中国特色可言。我们分析西方各国的设计,它们都有着自己本土特色的东西,是它们文化的体现。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是我们创作的宝贵资源。
一、图腾、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中来,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采用了”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形作为基本框架。司标原形虽然取之”方胜”,但靳埭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形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的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用以后的展开运用。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丁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在其他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也处处可见图腾、纹饰元素的运用。
二、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构成方式和形式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独树一职。从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汉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广泛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靳埭强先生在其招贴设计《自在》中,运用了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作品《甲骨文·众生》中”众生”、”方舟”、”日、月、云、水”都是甲骨文字的设计组合。作者通过新设计的甲骨文力求使古老的文字具有时代气息而又不同于传统甲骨文。
三、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书法是我中华文化之精气神的一种独特的表相。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其美无比,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高超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中国的书体丰富多彩,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形式与现代体育运动想结合,印章中的”京”字似”京”似”龙”又似”人”,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包蕴其中,印章中经过巧妙的处理形成一个面向前奔跑、欢呼的人形,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健康向的精神,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糅合得非常完美。
四、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拿2004年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来说吧,一张字体设计作品中,将民间皮影戏的角色运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将我们的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得非常完美。在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也不乏优秀的例子。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
我国向西方传播东方文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送精致的东方丝绸时,也送去了东方文明。早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就对中国的富庶有大量记载。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看不到外界的发展,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才认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让中国国民开始反思自己,与此同时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先进知识分子促使西学大规模涌入了中国。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喜欢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论语、古典诗词、书法、绘画、戏剧等等。
造成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崇尚中庸和平,西方提倡崇力尚争。这也是中国文明吸引西方社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文化是以斗争为基本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中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功利,展开竞争,努力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导致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变得冷漠、自私、精神空虚。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西方的精神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儒家的中庸思想“需要每个人都‘抑其血气之刚’,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要求‘温良恭俭让’,并具备五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应的是道家“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此间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同时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西方道德和政治乌托邦的崩溃,造成了西方人民精神流离失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以宁静、和平为精神宗旨的理念成为众多西方人的期盼。于是作为精神依托的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便成为西方人寻求心灵解脱的一剂良药。众多的西方人开始迷恋古老的老庄哲学传统。而且,“现在,西方已然普遍接受了如下看法:封建帝制下的儒学既是强有力的、又是柔韧的信条,它的强有力足以使它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世人,它的柔韧足以使它在长达两千年间不断自我调节而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儒家作为中国文明这一巨大的人类成就的中心传统,值得人们重视和尊重。”可见,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都得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吸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汉字、书法的热情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兴趣的起点
西方人对中国汉字的兴趣由来已久。在莱布尼茨编辑《中国近况》一书时,就对刚刚传入不久的中国汉字特有的非拼音式、靠线条为主的象形文字大感新奇。绪论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更让莱布尼茨感到惊奇的是,那么多形象迥异的文字居然只有很少数量的不同组合读法。这对以完全建立在拼音文字为母语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惊奇一直延伸到20世纪。从莱布尼茨、柏应理、马若瑟、狄德罗、克洛岱尔到谢阁兰,再到艾田蒲,西方的大诗人们都对中国文字钟情不已。
西方人对汉字的兴趣与对书法的兴趣紧紧连在一起。西方人对“书法”很感兴趣,并将其直译为“美丽的文字画像艺术”。他们看到中国人能够从文字引发出一整套传统,并融合了哲学、生活感悟与墨艺,不禁叹为观止。
早在18世纪西方汉学家就开始收藏书法作品,当时美国最大的书法收藏家是古尔洛夫,他最重要的两件藏品是黄庭坚的《廉颇问蔺相如》和米芾的一件早期作品。60年代初,美国的书法收藏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东方艺术史教授方闻。后来方教授发表了数篇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论文,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推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书法研究和教学。
二、西方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看到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们古人的心中,诗歌是最崇高、最美好的艺术,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他们与后人对话的最好手段。在我们古诗里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天然的诗歌情怀,那样一种艺术的直觉、生命的感悟,不仅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也会感染全世界各民族的人们,尤其是中国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玄远空灵的意境,更是现代西方人所孜孜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西方人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看到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受到推崇是顺应了西方现代诗歌、语言学、符号学和艺术上的各种探索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西方文化中追求精神性的一面。美国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对于中国古诗中生动呈现的意象及那种玄远的意境如痴如醉,随即狂热地投入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并且爱屋及乌,学习并翻译了好多优美的篇章。1945年庞德因涉嫌法西斯罪被捕,入狱时只带了一部《四书》和一部中文字典。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英国学者阿瑟·韦利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英国介绍中国文学最有成就者。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他使中国古诗进入了西方普通读者的视野,并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美国诗人费诺罗萨近乎一生都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诗剧,这些人莫不为汉学西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在与西方的碰撞当中,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_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疲惫。这时候,若拥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交往圈,及时得到他人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人生才不会过于悲苦。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疏于“人情”交往。当个人碰到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时,自杀、吸毒就成为唯一出路。所以,马尔库塞说西方社会病了,西方社会的未来必须潜心学习东方的儒家精神。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野逸,是中国文化中至上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文人心仪的至高境界。我的理解,野者,疏野也,‘惟性所宅,真取不羁’,‘倘然适意,岂妊必为’之谓也;逸者,超逸也,‘月出东斗,好风相从’,‘犹之惠风,荏苒在衣’之谓也。这种境界让我神往,我时常不知不觉地想象自己在‘娟娟群松,下有漪流’处结草为庐,‘落日气清’时,‘玉壶’归,‘脱巾独步,时闻鸟声’,‘但知旦暮,不辨何时’……”赵同安先生如是说。
正是缘于骨子里的这种特质,我们方能理解,师事黄绮先生二十余载,倾心孤诣、几近痴迷的赵同安先生,最终能够从黄绮先生雄浑沉着的“铁戟磨沙”书风中控物自富,标立起自己“旷达清朗、秀逸骏迈”的新气象。
与黄绮先生的书法艺术结缘,还得从赵同安先生初入大学时说起。早年,赵同安研习颜鲁公的宽博恢弘,对赵孟频的婉转流美,米元章的萧散奔放等都下功夫,但总觉与自己志趣有违。直到1979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的建筑上见到黄绮先生的题字真迹,“雄、奇、清、丽”的北派书风让赵同安倾倒,从此,他开始心摹手追,在阅报栏里,在书刊题名处,在莲池书院的牌坊上,只要是黄绮先生的字,他都用本子拓下来,反复临习。他加入河北大学“三余书法社”,把握一切可能的机会登门求教。1982年,黄绮先生离开河大调至河北省社科院工作。或许是命运的眷顾,赵同安1983年分配至河北省文化厅工作。他在第一时间登门拜会,重续前缘。
然而,“痴迷”不是“迷失自我”,赵同安对黄绮先生的倾心并不是简单的亦步亦趋,他始终没有停止对书法精神层面的自出机杼式的求索。一次,与黄绮先生探讨汉字书法美的至高境界,赵同安说是蕴涵在汉字里的诗境与书法笔意如水融、浑然天成,当是汉字美之至。黄绮先生赞许地点点头。其实,早在大学期间,赵同安就一直对汉字美进行了深层次探究。作为中文系学生的毕业论文,当同学们都在选择红楼梦、李太白等作为论文选题时他的毕业论文题目却是为什么汉字没有发展成为西方那样的表音文字。他觉得中国人灵魂深处对汉字的审美情结无疑是一个关键。诚然这原本也是赵同安的书法情结所在。
“学书先贵立品”,“其志芳洁,故其书高逸,如其人也”。生活中的赵同安恬淡平易,蓄素守中,无意浮华。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深明此理的赵同安先生此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潜心研读上。
他借执笔《河北省文化志・书法篆刻篇》之机,逐页翻阅了《中国书法大辞典》,对历代书法家的所用毛笔与其笔法特点做了大量深入研究,从而悟出“笔法生结构,结构出字体”的玄机,为更深刻理解黄绮先生的书艺,开创自己的书风拓展了思路。
黄绮先生同时也是画家,因此,他的草书更注重造型,这对赵同安先生启发很大。在广泛涉猎中,他也对日本“少书”做了深入研究。日本特有的艺术精神,崇尚隐藏于直感中的超越式的根原性,甚于直感本身的多样性。“少字书”用线条的移动来造型,将书写者的感情直截了当地传于纸面,赋予单个文字相匹配的表象。这也给了赵同安灵感,他也试着冲破文字的羁绊,朝着以墨造型的方向发展,来表现字意字境。而得益于黄绮先生的劲老辣的笔法功底也坚定了他在这方面另辟蹊径的敢念,他甚至把“少字书”发展成为“一字书”。
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需求是巨大的,新词层出,然而成语、方言被渐忘。汉字更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从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等大型汉语言文字传播项目可见,汉语言文字与交互设计的学科交叉研究前景广阔。2012年度优秀应用APP《中国古典家具》介绍明了清家具榫卯结构、工艺材料、纹样寓意等内容。它利用360°旋转展示、榫卯炸开、物理感应等交互性操作激发人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题材以交互手段展现,可以呈现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面貌——高艺术品质、互动性强、易用愉悦的体验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应用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字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受现代数字技术的冲击,印刷出版物、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在减弱。运用交互技术的APP应用、交互展示等因形式新颖、传播平台(手机、电脑)普及、内容更新迅速、参与性强等优点吸引了更多中青年用户,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2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
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精确总结了汉语言文字的三个艺术特性。“音美”,指汉字阅读的声音美。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声音和书写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文化危机重重。因此我们开展了方言文化的研究和交互设计工作。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4年毕业设计作品《方言地图》选取传统官话为素材,摘选八句代表性的日常生活用语和趣味方言小调,进行语音和视觉元素的采集和对比,展现了分布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方言文化。“形美”,指汉字书写的整体线条美。西方人将汉字誉为线条的艺术。汉字造型讲究轮廓方正、结构均衡、比例协调、笔画穿插得当。“书画同源”的特性,将古老文明与生活画卷以汉字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例如“羊”字以羊头造型为特征抽象为文字。经过甲骨文、篆书、楷体、至简化后的仿宋体,都保留了羊头上一对犄角的特征,形象鲜明,图文相通。“意美”,指汉字所包含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汉字的音形里所蕴含的信息,通过听视觉传达给受众,在其心理上构成体验从而形成意境。因此,影响汉字意境美有三因素:汉字的音与形、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传播途径和形式。所以,古老汉字通过交互方式传播,以更符合当代受众审美方式,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通过对汉字美的特征举例,可发现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价值。视、听、心理三个层面的信息传递,也需要通过信息整合设计法,由表及里地突出中国元素,构建易用愉悦的用户体验。
3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创新设计研究
创新设计研究从立意、选材、风格方面入手,首先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引入用户体验、信息整合、等设计方法整合设计资源,用交互技术手段传播,具体来说:
3.1立意——天人合一
借鉴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成功的设计应该是受众和设计作品相互融合,用户愉快体验的过程。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需做到:准确锁定目标用户,根据用户需求而设计;邀请用户作为设计师参与设计过程;成果展示本身也需要受众参与互动,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3.2选材——深入浅出
设计素材,是设计要表达的内容。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选取设计素材的难点在于面对大数据如何去伪存真地高效梳理信息。其标准是:代表性,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体现中国文化之美;浅显易懂,能够让大众快速理解掌握。例如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通过用信息整合,把古老信息转码为时令设计语言,可收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传播效果。
3.3风格——古为今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相互融合中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形象。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是具有民族精神、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设计上,可以考虑在视效音效方面传承发扬,形成中式风格,如水墨、剪纸等。但风格的古为今用,并不是照搬临摹,应该以当代审美眼光去粗取精,诉求文化特指和民族神韵的传达。
4设计应用
本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甲骨文》选取甲骨文为题材,运用了体感识别技术创新交互体验。下文从设计背景、形态分析、交互流程、视觉风格四方面简述设计过程及成果。
4.1设计背景分析
甲骨文,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就形象写词法的构图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象物、象事、象意、标示。尤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是人的形体动作的抽象形态。例如大、伏、交、木、人、北、从、扶、休、走……我们将这些内容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开展了甲骨文交互展示设计研究。
4.2形态特征分析
甲骨文动作字多为独体字,一般是对一个人物的动作形态的模拟,例如大、交、木、人、走。也有不少是合体字,如从、休、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动作组合的提炼。在设计中,用屏幕人体骨骼线提示和实物人偶模型动作参照的方式,吸引参观者参与交互(见图2)。甲骨文独体字“走”,像人摆动双臂跨步行走。甲骨文合体字“北”,像二人以手相助之行。
4.3交互流程
根据形态分析,我们设计了单个用户和两个用户参与的两种交互场景。参观者的肢体动作通过体感技术识别捕捉,转码为甲骨文、触发相应的视听体验。技术方面,KINECT体感装置在WindowsSDK中提供动作控制,通过代码编写结合成像技术完成一系列指令。整体交互流程,用屏幕和实物人偶模型作指引,提示参观者参与交互。参观者动作被捕捉到与甲骨文匹配,然后出现甲骨文的注释、表达相关意境的水墨动画和诗词。
4.4视觉风格
视觉风格上,动画视效呈现水墨画风格,注释诗词以丹青书写,配以清雅古乐。界面视效古典韵味浓厚,引人入胜。慢慢流动的水墨动画里,一个在耕种的农夫弯腰犁地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字的由来。没有过多注释,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灵的体验,这即是以水墨动画形式对甲骨文的字义诠释。
4.5小结
以上内容是基于2014年本院毕业设计展为时间节点的交互设计作品。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展示内容以单人交互为主、双人交互有待深入。画面视觉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细度要继续完善。期望能吸取经验教训,在设计方法流程和交互体验方面继续课题的研究。
5结论
5.1主要研究观点及成果
经分析研究,形成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成果:分析总结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并对其改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交互产品为主的新传播形式的优势所在和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以汉字的信息传递为主线,分析了汉字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得出汉字独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艺术特征。指出造成汉语言文字展会关注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会展的观展模式由“看”转变到“玩”。汉语言文字成果以展会模式传播时,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重视交互性和体验感。提出汉语言文字传播创新设计的方法流程,以体验设计思想为基础,利用特征举例法,结合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用整合理论对各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进行创新设计。5就设计而言,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都是当务之急。
5.2后续研究
论文摘要: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旅游资料的翻译所出现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本文从信息资料的翻译、英语公示语的翻译、传统小吃的翻译、旅游景点的翻译等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信息在旅游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旅游文化信息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旅游资料的翻译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面临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拼写语法错误、滥用汉语拼音、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方面。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就是向读者或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有的译文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有的译者强行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那就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下面就旅游业相关的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一、旅游广告的翻译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所云.而且会使其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广告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会让人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二、旅游景点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翻译在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译者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学习,还要实地考察,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的兴趣。中国悠久历史中有许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传奇等,旅游信息中经常提到的许多风景名胜往往与它们有关。不增加说明,一般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有时候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删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这些资料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三、公示语的翻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然而,当海外游客来华发现“EntranceVisa”(凭票入内)、“FreePark”(收费停车场)、“TicketOficeFor”(补票处)、“Of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规范英译的公示语时,他们会明白吗?在北京,各街道路1:3都设置了路街名牌,如“长安街”。路牌上汉语“长安街”置于汉语拼音“CHANG’ANJIE”之上组合共用。像这种路标中国人只看汉字就一目了然。而海外旅游者不懂汉字。看了标注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明白“JIE”是什么意思。如能将拼音的“HANG’ANJIE”改用“AVE”或“AVENUE”岂不更恰当?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公示语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公示语应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导致英译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
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等方面,如:IntenrationalDeparture(国际出发),InternetCafe(网吧),DrinkingWater(饮用水),ShoppingMall(购物商城),Information(问询服务),CarRental(租车服务)。突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如:TurnRight(向右转弯),Slow(减速行驶),NoParking(严禁停车)。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
四、饮食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和原料成分及烹调方法等。如将“韭菜合子”译成ChiveBox就会让人费解,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dumpling”一词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irmp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tableDumpling。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建议译为FiredLeekDumplings。
【关键词】汉字 造字精神 美术哲学
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传达和记录信息的手段是很丰富的。影响较大的当是神农氏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黄帝时期,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受到鸟兽足迹纹理的启发开始创造文字,辅以帝王宣扬宗教、倡导风范。象形文字由此应运而生。而早期人类通过“设计”和“改良”文字这种社会活动,逐步保存下初民悠远记忆的历史性、纯粹性,具有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
早在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六书)。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规范,以书法为载体完成了篆、隶、分、草、行、楷的递变。我国的书法,被称为东方的一种美术,亦属于情感的一种艺术,能给予人美感,也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今天,篆书在文字表达方面似乎有其局限性,但由于这种书体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第一次统一,这种历史意义的进步直接关系到对于我国早期书法历史的研究。因此,汉字的视觉美感研究从此处着眼也最合适不过了。
书法和绘画二者属于表达情感的艺术,篆书美,正是书法、绘画的完美结合。篆书最主要的造字原则就是所谓“依类象形”,亦是造字六法中提到的“指示字”和“象形字”,将原始审美寄予文字之中,表达出生动的具象性和鲜明的再现性。“依类象形”,并不是物体外形如实地描绘、实体的照搬,而是依物象外貌下的结构体,以曲线或折线进行取舍,这种取舍是对物体轮廓线条进行抽象的概括,但绝非西方式的纯粹抽象,它介于纯粹绘画写真与纯粹抽象形式之间,若即若离的象形符号。汉字传达视觉美感,在于它具有这种类似图画的形式特质和被简约为线条的构成等双重性格,与此同时,透过柔软的锥型毛笔书写,而使得中国文字的造型丰富、变化了起来。商周的甲骨文及青铜的金文,亦即所谓的大篆文字,线条匀圆盘曲,结体整齐积聚,追求平行、均匀、对称,字形多取纵势,有竖行气,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刻工精密,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古朴圆劲。那种如童趣般的稚拙、可爱、质朴和天真质趣,乃至夸张、诙谐、突出和稳练等都无所不包,多元并蓄地丰富着初期象形文字之美。由于这些载体材料都是比较坚硬的,刻起来往往是直线条,所以绝大多数文字的结构被动地设计为方块形或长方形。这种独特民族文化艺术一直保存到今天。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秦代小篆扬弃了大篆造字特点,对字体进行简化的同时废除了六国的异体字,增强了书写时的抽象趣味,其审美情趣在于其字体构造古雅优美,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它的整体美更是适应了当时的大众审美需求,对后世隶书、楷书的结字和章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全盛时代和鼎盛时代。唐朝在楷书艺术上成就之高、楷书大家之众、楷书佳作之富、流派之多、影响之深,在古代书法史上都是空前的。此后的1000多年,唐代的楷书代替了之前的汉代隶书,成为书写汉字新的典范,也成为汉字世界中儿童开始书法入门最普遍的基本功。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唐人书法尤其重视法度,唐代书家张怀瓘云:“夫学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这种书写难度来源于字体的法度。其审美理想吸纳了儒家思想的“折中”之美,传播千年的儒家思想对于当时的文人墨客可谓是深入骨髓。文字中线条的运用、结体的规范,已经达到了“滴水不漏”、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然而这种书写的严谨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统一中求变化。例如欧体字的
拔险峭、虞体字的刚柔并济、褚体字的婉约妍媚、颜体字的雄伟壮阔等,让楷书在法度森严的背景下,美学特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展露。“法”作为一种结字和书写的规范,它更注重对书法整体宏观气韵的把握,对于不同书家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可谓因人而异、异彩纷呈。这种“尚法”美学一定程度上受到初唐政治、经济、哲学状况的多重影响。
在儒、释、道共存的文化背景下,初唐楷书从整体上说整体性大于个性化,书家字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掩埋,总体风格呈现出刚健雄壮、纤韧清瘦的特征。最能体现初唐书风的就是以欧阳询为代表的欧体字和以虞世南为代表的虞体字。欧体字险劲瘦硬、崛起萧成,虞体字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盛唐楷书审美文化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思想的浸润,写意抒情成为他们的另一种追求,也展现出此时美学思想处在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的过渡阶段。在受到草书影响的背景下,他们追求一种带有气势和动态的阳刚之美,将“力道”进一步深化。晚唐楷书,伴随唐代国势衰弱,呈现出衰败萧条的迹象。诸多文人墨客已完全失去之前那种阳刚雄壮之势,多了一份内敛与紧张。在追求“禅”的境界,求韵外之致时,楷书特点由壮美转变为淡雅、自然,也为“宋人尚意”开启了先河。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中国的汉字自古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的美学元素成为汉字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是哲学思想,却含有对传统思维观念的诠释;它不是美学,却含有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解读;它不是诗歌,却含有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对文字美学的研究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白蕉.书法十讲[m].
[2]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
[3]张怀瓘.文字论//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中国书法;文化身份;价值;意义;艺术;学术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
古老的中国书法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从中国传统社会来到现代或后现代的中国。它的功能、意义、价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在当代中国的“身份”、命运、前景如何?它以什么样的“身份”、姿态呈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察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书法:“身份”与价值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从一诞生就负载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学术研究、诗文写作等方方面面发挥巨大的功能。文字的书写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经济运行、外交事务、宗教传播、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的积累,都具有其他文化形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书法在中国古代所显示的巨大功能,对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我们都不能低估,当然还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那林林总总的法帖等古人书刻的字迹,是中国有关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的“文本”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散佚丢失,同时又有大量保存,书写之功,“文本”之文化传承价值,不可估量。另外,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古人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同时也重视汉字书写的“审美”。古往今来,人们对书法的美以更多的赞誉,就是因为汉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历史进入今天,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外交事务、经济运行、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积累等实用性方面,汉字的毛笔书写已显得不那么重要或完全不需要。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硬笔书写、手工的打字机打印,到当代电脑的发明与普及,使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弱化或消失。一般地说,事物有用则进、则发展,不用则退、则衰落。而汉字的毛笔书写今天仍然存在并在一些方面得到发展,原因就在于书法还有审美的方面。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审美对象被欣赏,由此而来也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今天,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的彰显和提升是古老的中国书法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由在传统社会的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变成了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对这一历史性转换,以及对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价值、地位的重要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实用性弱化和消失之后,仍然为大众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显性”存在,作为现代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种“文化景观”和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身份”是什么呢?它以什么样的“身份”与当代社会的人群发生联系呢?我们从具体的考察分析入手再到宏观的综合研究便会发现,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书法”,大致有上述三个方面的“身份”、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对象
当代社会,人们赋予了“中国书法”明确的“艺术”身份,这在汉字创造和使用之初所没有的,也是汉字使用相当长时间内所没有的。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者辈出,著作如林,社会公共事务、政治、外交、教育等方面,文字书写极为广泛,但没有人把书写当“艺术”;两汉是中国封建文化不断蓬勃发展的时代,“汉碑”文字被后人推为隶书“高峰”,但当时人们并未把书法当“艺术”。因为人们都清楚,汉字的发明并非是发明了一门艺术。中国古代大量作为实用的汉字书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古代那些甲骨、青铜铭文、简牍、帛书、刻石文字、信札、手稿等大量精美汉字书迹在今天我们当作范本临习,当作“经典”研究,但当时的书刻者并未将其当成艺术。中国古代文人,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如古代不知名的甲骨文刻写者、青铜铭文刻铸者、石经书写者、王羲之写信札、颜真卿写祭侄稿等。中国书法由古代的为“用”到今天的为“艺”,书写的目的变了,其功能与意义也变了。今天我们为参展、为展示于庭堂而书写,并不怀抱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古代那些留下来的大量的“书法作品”,如启功先生所言,都是有“郑重的用途”的。今天人们的毛笔书写脱离或基本脱离“实用”目的,书写者的“自由”度的增大,表达书家审美意趣的因素的增加,就意味着汉字书写向“艺术”的靠近。为“好看”而写,不为或主要不是为显示汉字内容而写,全力追求汉字书写的美观,追求风格的显示等,这就是“书法艺术创作”。当代的书家或书法爱好者的这类书写,其优秀作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观赏的需要,大大激发了书家的“创作”热情,激发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技艺,“创作”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而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进入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书法艺术欣赏水平提高;懂书法的人多了,又反过来促进书家的“创作水平”提高。马克思讲过,艺术培养懂得艺术的大众。商品生产满足消费并促进消费,消费也促进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这里,书法是作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呈现的。当代社会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家与其它类别的艺术家一样,总是少数,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使更多人与“书法”发生了或深或浅、或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书法”以“艺术”的身份呈现,使其成为当代多样化的“审美视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景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作品的需要也在增大,这也是中国书法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传统中国社会的文人为参与国家管理或进行学术文化创造、为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学习书法,为“用”而学是主要动力的话,那么当代的书家为“艺”而书,古今书家学书的“动力”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
当然,当代对“书法艺术”的需求也不是无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品种的增加、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就视觉接受的艺术作品来说:绘画、雕塑、工艺及各种为商品经济服务的“视象作品”举目皆是。虽然“商品广告”并非是“纯”艺术作品,但其审美的、艺术的追求使这些“作品”观赏性视觉美感大大增强,如楼盘、汽车、手机、化妆品、服饰、家具广告及各类宣传品、美女、鲜花、风景等充满人们的视域,也占去了人们审美视觉的空间与时间,单就“视觉艺术”来说,古代社会公共场所和私人居室呈现国画和书法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而今天,国画、油画、木雕、铁画、装饰画、编织作品等等,及各种平面和立体装置作品多样,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视界被分割了。“书法作品”只能占多种“审美视象”的一个部分,已不可能象古代社会“书与画”平分秋色。还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效率、高质量复制经典书画创造了条件。过去藏在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秘不示人的名迹,大众难以见到。而今天靠科学技术复制可以“下真迹一等”。荣宝斋的水印技术、日本二玄社复制的中国古代书画经典,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经典在审美需要的强大推动下由“唯一”变成了成千上万,相继进入私人和公共空间,成为人人可以观赏的对象。如今《兰亭序》、《五牛图》、《清明上河图》、散氏盘文字、石鼓文文字等被现代技术复制,在公共建筑和私人居室,在窗帘、被单、枕巾、装饰布、T恤衫、中式上衣以及挂历和各类宣传品上显示。这些复制品作为“商品”的自身价值无法与“真迹”相比,但作为审美“观赏”的对象,它也有重要的、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占去了人们可视的空间和平面。在“信息洪水”中,“视象时代”的“视象洪水”扑面而来,人们不可能只去“光顾”书法作品。当代人的“审美视象”的大“蛋糕”被切割成无数部分,书法作品虽然高雅,但已无“半壁江山”的优势。人们的审美视域的有限性,“审美视象”的多元化,决定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总有一个“量”和“度”,并非是无限的。所以书法“生产”与书法“消费”的空间,在当代社会并不是可以无限增长、无限膨胀,它也会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当我们思考书法艺术发展的问题时,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要弘扬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在文化多元、艺术空前多样化的时代,“书法艺术”既不好说是“核心”艺术,也不好说是“最高”艺术;既不可能变成全体国人的“最爱”,也不好奢望“地球村”每个角落都挂上中国的“书法艺术作品”。
三、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对象
在当代社会,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与“书法”的关系中,一小部分人把书法作为“艺术创作”,而更多的人是把书法作为“艺术”去欣赏,除此而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把书法当作一种活动来参与,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置身其间。在中国古代,文人们除为“用”而书外,也有将书法作为“游于艺”的“游”的对象,欧阳修就曾讲“学书为乐”,他喜欢那种神定气闲,不为外物所役,心气和平、濡墨染翰的“学书”,不追求写出什么“精品”,只在追求书写“过程”的快乐。但古代文人本来就是少数,“以书为乐”又只占文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古人的“书法活动”还只是在一个狭小的文人圈子内,且这种活动往往是诗酒唱和、书画把玩品鉴,并非单一的“书法活动”。当代社会,以毛笔写字为“用”的已不多见,写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人也是少数,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古代社会大不相同。在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中,一部分选择了书法。写字不求实用,也不太追求当“书法艺术”。休闲时间写写字,只求以书法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自娱”为主的人日渐其多。现代社会,“文化人”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大大增加,文盲已占中国总人口的少数。有“文化”的人就会写汉字,差别只是水平高低的问题。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学书法、用毛笔书写汉字作为休闲或退休后的“活动”,这与那些把书法当作“艺术”进行“创作”的活动的性质不同。
“书写”具有“操作”、实践的性质,需要体、脑并用。书写无疑会锻炼身心,并且为写好字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反复临写碑帖需要“同好”者互相切磋。无疑的,作为一种“活动”,中国人具有文化认同的优越条件,具有大众传承文化的潜在意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当代社会多种休闲、娱乐方式的一种,把中国书法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各条战线、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爱书法、学学书、练用毛笔书写汉字,不求一鸣惊人,但求锻炼身心。临习、求教、参展、比赛,追求的是精神的充实、生活的丰富,是“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钓鱼不是想吃鱼,烧一道好菜比吃菜更快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当代社会上把书法当“活动”的人的潜在的心理状态。这种不追求功用和名利的活动,还在发展。这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生活中展现的又一文化景观,是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的一种表现。这是与“艺术”层面的“书法创作”不同的“文化活动”,我们不宜以“艺术创作”的标尺去衡量。
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的“活动”始初阶段多是为“用”的,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性质、作用会发生变化和“分化”。例如古今都有战争,但由摹仿战争而产生的“对弈”便成为较普遍的“游戏”活动。书写汉字本是为用的,但现代人的汉字书写可能为“用”,也可能为“艺”,也可能变成具有体育功能和游戏功能的“活动”。应当说,当代大众参与的这种“书法活动”并不“低俗”。这是当代中国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健康的、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创作总是少数人的事情,而爱书习字,“我书写,我快乐”则是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参与书法“活动”的人中可能写字既可“自娱”又可“娱人”,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但社会不应以“书法家”的艺术职业标准要求广大书法爱好者、参与者。
“书法”作为“文化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群天然拥有对书法的认同感、积极性。但只是多元文化活动、多种休闲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旅游、体育活动、音乐、绘画、收藏、太极拳、瑜珈、钓鱼、摄影、读书、写作、乐器……各种“文化活动”分割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人群。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人们的性情、职业、条件各不相同,人们把自己能做好的工作作好就已经很好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必要人人都当“书法家”。中国人写不好汉字并不是多么丢人的事情。人们的所好、所长各有不同,业余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爱书法、善写字”才最“高雅”。我们提倡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但也不宜绝对化地强调其独尊地意义、价值。
四、中国书法: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现象
中国书法自汉字产生也便产生,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历史一样久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漫长的古代中国“书法”史,还是当代的书法,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人们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这是有道理的(当然,中国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华夏民族各种创造物都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从实用角度说,它是“工具文化”,从审美角度说,它是“艺术文化”。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包括它的历史和现状)是当代中国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等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切近中国书法的一条路径。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对它的阐释、论说、考证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又一表现。
在当代,书法可以当作一种“艺术”进入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领域,可以当作一种实践行为进入群众文化“活动”领域,也可以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书法的“学者”也是一个较为广大的人群,包括文化理论修养较高的书法家以及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应是与中国书法相关的多学科的研究而不是单一的“艺术研究”。“中国书法”多方面的文化性质和多方面重要的文化功能,决定对书法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文化研究”。在这方面,全国相继建立的书法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的书法教学研究单位,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进入新时期以来,书法研究在文化、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书法多方面文化性质、功能、价值、意义的肯定促进了书法艺术创作、欣赏和书法文化活动的展开,各种书法创作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又为书法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研究对象。
中国书法作为“研究对象”,期望更多的人参与。但人有所长、各有所短,人的爱好、修养、工作条件各不相同,我们也并不因为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要求所有热爱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及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都去“研究”书法。唐代张怀就说过,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社会有分工,专业书家艺术精湛,精益求精多为社会创造更好的“书法作品”就很可贵,不应要求书家都去当书法“学者”,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学者要爬梳资料,进行理论思维、语言表达。理论创造与“濡墨染翰”的书写活动是性质根本不同的活动。当然,学者研究书法也未必一定要当书家。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电视理论家等既然可以不去唱戏、唱歌、演奏、画画、拍电影电视剧当演员,书法理论家也未必都要去当“书法家”,搞各种创作以至大型展览。
五、结语
中国书法已经作为“艺术”、“学术”和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进入当代中国社会。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的“身份”、性质、功能与价值,和中国书法在传统社会大不相同。这个变化是由历史进程所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这种深刻的、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认识中国书法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层面上切入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我们既需要认识在中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中国书法的普遍认同,同时又要看到在这种“普遍认同”中实际存在着对中国书法“身份”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认识的差异而产生的对书法不同“身份”的接受与介入方式。当我们倡导“弘扬中国书法”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是书法艺术家、书法研究者和书法爱好者三个不同的群体,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繁荣“书法艺术”的目标口号和要求去要求所有的“书法大众”,更何况还有更广大的非“书法大众”的存在。还应当看到,无论是把中国书法当作“艺术”、“学术”还是“文化活动”,三者既有差异,又不可截然分开。“书法家”同样介入书法爱好者的群众文化“活动”,书法爱好者中也有书法水平很高的“书家”或即将成为书家的创作主体;只是从事的工作和投入精力大小不同罢了。书家和书法爱好者中也有在“研究”中国书法方面卓有成就者;研究书法的学者中也不乏书法家,至少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活动的参与者。在热爱中国书法的不同人群的助推之下,中国书法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风貌展示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我们既要以积极的、满腔热情的态度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同时又要认识我们处在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中,要避免将中国书法的意义和价值过分拔高,绝对化地强调“发展”和“繁荣”。我认为,经济、社会各种文化等都要谐调发展,百花齐放,在这个意义上,避免书法“过热”的问题也不是危言耸听。
在当代中国,比较专业的“书法艺术家”、书法爱好者和理论修养较高的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切近、参与中国书法,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创作、研究和发展,这是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经历了社会的巨大转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书法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显示了我们民族这一宝贵的文化形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转换能力和再生能力。中国书法与时俱进,扬弃、搁置其实用性,强化、彰显其艺术性,使其逐渐融入多元并存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为中国书法在逐渐失去其实用功能之后的同时以新的姿态重现中国文化场域而自豪。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与发展,对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中西方学者都揭示了这一问题,历史的发展也显示这一客观真理。我们还应有思想准备,为中国书法的存续与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modern society
LIU Shou-a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Cultural Stud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Beijing 100048)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 中亚;东干族本科项目;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13-03
一、引言
东干族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在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现约有1~2万人,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甘肃也是东干人的故乡,100多年来他们乡音未改,风俗依旧,将中国西北回族文化中的习俗、语言保留下来。自百年前远离中国西北故土后,他们从未中断过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寻根问祖。有一位东干诗人曾饱含深情地写道:“百年来,我们就像离群的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大羊群里去。”与中国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让大量东干族后裔渴望回到祖国,回到故乡归宗认族和学习深造。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通道,是汉文化圈毗邻中亚国家的前沿,自古以来就是中亚文化、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交融荟萃之地,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交流融会的通衢走廊。甘肃与中亚地区同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中亚东干族本科班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团结海外穆斯林华人力量,有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建立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新一代建设者和友好使者。
二、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本科班招生情况
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甘肃省侨办的领导下,在我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使(领)馆的支持下,在中亚各国华侨华人协会和东干人联合会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协会推荐―审阅材料―现场面试等环节,圆满完成东干族学生的招生录取工作,从2013年起,连续四年从中亚国家招收东干族本科生200名,西北师范大学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接纳东干族大学生就读人数最多的大学。
为遴选优质生源,由甘肃省侨务办公室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招生小组三次赴东干族人口较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两国、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全面展开东干族学生招生工作。访问期间,招生小组成员在三国东干人社区走村入户,当场面试招生对象,并与当地老少群众共话东干族百年历史变迁,向他们介绍祖国和甘肃老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与即将赴西北师范大学中亚东干族子女本科班学习的学生座谈和交流。当地侨民对“娘舅家来人”不远千里看望他们非常感动,表达了对祖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有些家长甚至带着孩子从百里之外的家乡赶来,表达了渴望送子女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盛赞祖国为其子女提供四年免费本科汉语教育的机会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好的很的事情”。代表团在两国东干人社区走村入户,同东干族学生及家长座谈,宣讲东干本科班招生政策,对协会推荐的生源进行面试,在全面掌握生源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东干族华侨华人子女本科班招生对象。
三、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本科班教学情况
在东干族本科班获批以后,华文教育基地多次组织专业教学人员,专门针对东干族学生的特点,讨论、制定和修改东干族华侨华人子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班教学计划,明确东干族本科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为东干族青年量身定做,为学生打造扎实的汉语言知识和全面的汉语应用能力为基础,强调学生专项实用语言技能的培养,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开设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介绍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高水平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了解中国社会情况,热爱中国文化,能够从事华文教育、汉语商贸及文化交流工作,愿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能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育人才。
本专业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初级汉语(上、下)和初级汉语读写(上、下)两门主干课程,主要针对东干族学生已有的汉语口语基础,着重培养东干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能力和读写能力。同时,还开设了汉字书写和中国文化体验两门选修课。
二年级为学生汉语能力快速发展阶段,语法知识趋于完善,词汇量扩大,表达能力迅速提高。除了^续开设中级汉语(上、下)和中级读写(上、下)两门主干课程,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汉语语法知识,提高汉语使用技能之外,针对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开设了五门教学目标清晰突出的选修课。
三、四年级为学生的语言技能飞跃阶段。在高级汉语学习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进一步扩大,学习内容更多涉及习语、虚词、近义词辨析等比较困难的内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沟通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层面,而会更多地关注文化现象和社会焦点事件。在高级汉语(上、下)和高级读写(上、下)的基础上,为专业课学习阶段特别开设了商务汉语(上、下)和华文教育(上、下),教授与经贸及华文教育相关的应用汉语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丰富的选修课是这一阶段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同时,学生将在四年级完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基地将东干族本科班的学员按照汉语等级考试成绩分为两个教学班进行小班教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由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担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和生活环境,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为每一位东干族学生起了汉语名字,并为每一位同学安排一名中国同学,建成“一对一”结对帮扶伙伴关系,帮助东干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熟悉学校和周边环境,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尽快融入中国文化。
除正常教学活动外,学校还为他们安排了很多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体育活动,基地举办了“华韵子衿”迎新晚会、“汉语架桥梁、五洲共欢歌”留学生文化艺术节、汉字听写大赛、世界各国文化风情展等活动,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东干族同学登台献艺,表演了东干族传统歌舞节目,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安胡塞先生、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联合会主席王英彩先生、吉尔吉斯斯坦华侨华人协会主席虎玉梅女士、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尤索波夫教授、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白东山先后来校代表吉、哈两国华侨华人组织和学生家长看望学生,对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东干族学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安排表示满意。
目前,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本科班学生已全面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大部分学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与中国学生和其他各国留学生友好相处,对中国文化有较强认同感。华文基地近期对在学习和文体活动各方面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彰和奖励。他们对国侨办全额资助他们本科学业心存感恩,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中国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厚爱。
中亚东干族在历史、文化、语言、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极具学术研究价值。西北师范大学基地已开始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东干族历史、方言、民族身份认同、心理认知特点和双语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国侨办西北师范大学华文基地项目也引起了强烈而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中新社、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甘肃日报》等境内外媒体竞相报道。
东干人绝大多数均认为祖籍地在甘肃,对甘肃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称甘肃为自己的“娘家”或“舅家”,认祖归宗的愿望非常强烈。在与甘肃省侨务教育代表团出访期间组织座谈会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东干人青年学生及其家长们们表达了强烈的来甘继续学习汉语的愿望。因此,华文教育在中亚东干人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泛的需求。为保证东干族本科班项目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着眼于培养一大批真正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致力于我国与中亚地区友好往来的社会经济文化使者,让东干族高端人才培养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国侨办今后继续批准并全额资助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连续滚动招收东干族本科班学生。
四、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教育特色做法
东干族华侨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经过100多年的历史,虽已深深融入当地的文化、社会、政治之中,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精神的传承延续,使他们与故土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认同感。东干族侨胞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心理,是丝绸之路文化多元融合、包容互鉴的见证者、体现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东干族侨胞能够依托自身优势,发挥独特作用。为了促进东干族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亲近中国,成长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者,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教育主要有以下特色做法:
其一,特色汉语教学。东干族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有许多汉语的构成内容,生活习俗中也有许多的中国元素,他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的热情也超过其他外国学生。为因势利导的引导他们学习,为每一位东干族学生起了汉语名字,引导他们实现身份与文化生活场景的转换,将生活以及日常文化体验与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小班教学方式,并要求教师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迁移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将学生本身的“中华元素”激发出来的;安排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挥他们自身的教学经验,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技能,适应异域的文化与生活。
其二,教学科研一体过程。中亚东干族在历史、文化、语言、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时空迁移特征,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对其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东干族本身的文化习俗与文化心理的特征,为汉语以及文化教学提供科研支撑,也能在一般意义上揭示文化在时空迁移中所变现的特征,更能够较典型反映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路径与机理,为全面认识丝绸之路文化整体提供良好的素材。西北师范大学已经依托自身力量并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了中亚东干研究所,开展东干族历史、方言、民族身份认同、心理认知特点和双语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为实际教学培养提供科研支撑,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变迁与交流方面更广泛的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其三,特色主题活动。为了提高东干族学生对汉语、对中华文化、对他们在中国的方方面面的亲近感、认同感,我们秉承多元教育、快乐教学的理念,除正常教学活动外,还为东干族的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体育交流活动,如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国学馆,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民族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参加兰州新区植树活动,组织东干族学生参加“汉语架桥梁、五洲共欢歌”留学生国际文化艺术节以及留学生各国文化风情展。在这些活动中,指派专门的教师指导东干族本科班的同学排演多个具有东干族传统特色以及中国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让他们在节目排演中快乐的、自觉的体会、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力和水平,全面展示了东干族学生的学习成效,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