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科技技术

时间:2024-03-04 14:37:14

导语:在农业科技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科技技术

第1篇

关键词:园区;技术;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行农村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技术、技术推广与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园区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户,通过几年建设,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的看,农业园区技术推广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基础条件好,投入力度大园区技术推广发展的较快,有的地区经济基础弱,投入不够,园区技术推广发展较慢,总体效益不高。园区技术推广支撑机制存在着问题,我们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

1 新技术选择标准过高,对经济效益关注不够

新技术选择时必须进行周密的经济分析,慎重选择。在全面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市场环境条件下以及附近农户的实际情况,对新技术选择项目分轻重缓急,依次安排好先后次序,进行选择。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部门不仅是科技创新基地,技术创新源,更是示范、推广、培训的基地,不仅应有科技创新,更应追求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以科技引入,以效益服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部门要讲求科技含量,高标准规划,注意适度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有些园区部门一味追求高标准,采取高投入,直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智能控制温室,有的温室投资高达上百万元。一般现代化温室的成套引进费为每亩40万左右,是国产大棚的30多倍,其运行费用通常为每年每亩4万至5万元,其中燃料费约占60%。由于温室的运行费用太高,绝大部分引进的温室处于高额亏损中,这就造成了园区农业科技转化功能与现实脱节。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农业专家指出。引进现代农业设施不能囫囵吞枣,在不进行技术改进和运行机制创新的情况下,盲目照搬照抄,搞“洋跨越”将使高新农业变成“高成本和消耗农业”。可见,这种只重建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科研”式示范,对推动农民应用科技不仅不起作用,而且会起反作用。

2 新技术新技术选择重引进、轻开发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的专家大院。但从总体上讲,许多园区专家大院仍然存在科研水平低,引进多、开发少等问题。农业科技园区要想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引进技术的开发和消化吸收。一方面,利用提供科研经费、试验基地和优厚的待遇等,加强同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迅速引进和开发适合园区建设需要、容易推广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惠待遇,积极引导优秀的农学毕业生到园区创业,使园区始终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为园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一些园区在项目和技术引进中,过分的追求所谓的“短、平、快效应”,对一些见效慢、投入大、公益型、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感兴趣。同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重视不够,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园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园区技术推广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放长眼光,重视园区将来的发展。在技术引进上,应当把是否具有长远发展优势作为衡量的标准,不能只顾眼前,造成资源的浪费。

3 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园区科技贡献率较低

调查数据表明,36个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人才支撑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一些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多数园区专家大院技术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匮乏,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分析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大中专学历的比例偏低,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偏少,而现有的科技人员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不能适应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4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有的地方在进行农业科技引进时,未做深入的调研和规划,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并没有实现规划设计的初衷,引进大量的科技成果未能转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项目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二是项目的产业接口目的性不强,必须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形成产业化;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配套组装性差;四是没有很好的把技术和市场、社会相结合。当然,机制和体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盲目引进的多,消化创新的少,配套技术和管理跟不上,造成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产出的效益却低,未能起到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5 专家大院的技术集聚和创新能力不够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作为园区技术创新的重要部门,应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作为其工作重点,因此,技术的先进、组装配套、自主创新构成了自我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园区专家大院的技术创新层面上,集聚创新能力发挥不够。很多园区内的技术大部分都是花高价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农业的区域性,造成很多引进技术并不完全适合国内生产实际,再加上忽视了对技术的改造和嫁接,造成了“盆景效益”,中看不中用。使园区技术集聚和转化平台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第2篇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的西北部,砂土层较深厚,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势平坦,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比较优越,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是种植花生的良好基地。花生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等,而且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很大。以前,由于群众缺乏种植花生的栽培技术,故造成夏花生产量一直徘徊在2100kg/hm2左右和春花生徘徊在5250kg/hm2低产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群众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选用优良品种,搞好播前准备

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俗语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夺高产”。通过多次试验,适宜我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有鲁花一号及海花一号,这2个品种增产潜力大,抗逆能力强,花多针多,生育期在130d左右,是当地花生种植的理想品种。播种前先果选,后粒选,其次用温水浸种和25%多菌灵拌种。同时进行土壤处理,用呋喃丹1.5kg与麦麸8kg拌成毒饵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不仅可以一播全苗,而且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有了良种,还要讲究适期足墒播种。就沿沙河流域来讲,春播花生面积较少,大部分都是在5月底、6月初种植夏花生,当时正值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季节,空气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少,因此要搞好造墒,保证足墒下种,为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是高产攻关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播种期内,播期愈早,生育期愈长,籽粒愈饱满,产量就愈高。因此,在麦收后,要抢时抢墒播种,不要拖延播种期,一般6月5~10日播种结束。在做到适期早播的同时,还要掌握合理密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一般种植22.5万株/hm2左右。

3加强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达到苗全、齐、匀、壮,促进花芽分化,花针期要确保植株生长稳健,及时查防害虫,花针下扎前,进行中耕培土2~3次或中耕不培土,用手压分枝,使分枝早接触地面,有利于花针早入土,提高有效果数,增加百果重量。培土时施二铵225kg/hm2,草木灰450kg/hm2。

3.2合理追肥

除了追施二铵和草木灰外,还要追施一定量的钙肥。钙是花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花生施用钙肥不仅能提高光合强度,加速光合物的积累运转与分配,而且能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花生单产。据调查,施用450kg/hm2石灰比不施石灰的可增产荚果690kg/hm2,百果重增加21g。结荚期应促进营养生长,适时转移到生殖生长上来,稳住植株长势,如有旺长趋势,可及时喷B9或缩节胺1000倍液,控棵促果。

3.3科学管水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要做到旱灌涝排,满足花生生长的需求,保证花生正常发育,获得花生高产。饱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25kg/hm2,可喷2次,既能保持花生青秀不衰,又能增加籽粒的饱满度,从而提高花生产量。

4病虫鼠害防治

第3篇

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是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一家大型种子有限公司。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最大的种子企业,以农作物种子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主业,以高新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等为配套产业,拥有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质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6670万平方米,其产业为国家、省地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产业优势。

公司主推小麦品种:新麦21、新麦18、新麦19、新麦208、

新麦9817(新麦20)

后续品种:新麦22、23、25、26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新汲路114号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31296 6202080 传真:0373-3075080

网址:

濮阳市农友种业有限公司

濮阳市农友种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近年来,经营业绩不断攀升,销售网络遍及周边县市,以良好的质量、诚实的信誉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一直承担国家良种补贴任务;2008年公司投巨资购买了小麦新品种漯四—168的自主生产经营权,拥有玉米新品种农乐168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拥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保障服务体系,能够为农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愿与种业界同仁携手合作,共播希望的种子,同获成功的喜悦。

主推品种:

小麦新品种漯麦4-168(豫审麦2007006)

玉米新品种农乐168(豫审玉2008016)

电话:0393-7232688 邮编:457300

董事长:曹现防 13938317389

地址:清丰县文化路西段

河南国家小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国家小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现代化企业。公司1998年成立,下设办公室、基地建设部、市场营销部、质量监控部、财务室和技术服务部。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推行品牌战略。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国麦”品牌荣获2001年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又获中国郑州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2009年被郑州市种子管理站评为“诚信经营单位”。“国麦”产品和品牌深受农民朋友的信赖和欢迎。

主营品种:

小麦:汝麦0319、豫农949、阜麦936、豫农9676、

漯麦4-168等

玉米:京科220、泽玉54、晋玉904、峰玉287、泽玉2号

棉花:皖棉23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62号 邮编:450002

电话:0371-63558200

网址: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种业骨干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诚信经营种业单位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农民信得过的十佳品牌

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周科”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周科”牌周麦系列小麦被评为“河南名牌”称号

2005-2010年连续六年荣获“河南省诚信种子企业”称号

2011年主推小麦品种周麦系列—国审周麦23、国审周麦22、国审周麦18、国审周麦16

董事长:李文纯 总经理:李青竹

营销热线:0371-67858851 67858852

网址:

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冬青西街97号

河南省兆丰种业公司

河南省兆丰种业公司(许昌市农科所、许昌市农场)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以种业为主,种业、工业、商贸多业并举的科研型种子企业。

公司以种业为主导产业,主营主要粮食作物原良种、果树种苗、瓜果蔬菜种子。在种业界率先达到了品种名优化、布局区域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合法化、销售标牌化等“六化”标准。走上了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促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供品种:

小麦品种:许农5号、淮麦29、豫农949等

大豆品种:许豆3号、豫豆15号、豫豆22号、豫豆29号等

棉花品种:豫棉19、邯郸109、冀棉668、中棉45、豫杂35等

销售地址:许昌市魏南农资批发市场南段(市卫校北邻)

电话:0374-8312596 13782256536

郑州办事处:杨槐种子批发市场1排39号

传真:0374-8312598 邮编:461000

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繁育、开发为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以“服务三农、造福农民”为经营理念,以“诚信为本、以质取胜”为企业宗旨,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以高效的管理体制、过硬的种子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来赢得顾客。公司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良种繁育基地1334万平方米,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设备先进,检验仪器齐全;有稳定的种子销售渠道和技术服务网络。

主推玉米品种:滑玉14(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06)

高产 抗病 出籽率高 适应性广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瑞达路96号

第4篇

一、以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先导。

区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自去年8月份,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管委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搞好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5万亩,重点建设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园、高效种植园、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四个功能园区,各个园区协调配套,有机统一,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工作上,建设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一是注重抓了政策制定和宣传。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最佳优惠条件,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市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目前已有千余人次参观考察开发区,咨询投资政策,洽谈合作项目。二是加强了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现已进入实质性研究项目两项,还有几个科研项目正在商讨之中,为我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区内主干道路、供电设施、办公及科技培训中心等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招标建设中,为进区项目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目前,15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兔巴哥”系列膨化食品、乳制品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400多万元;高科技低温脱水食品、授粉熊蜂周年繁育等8个项目正式签约并准备动工,总投资1.7亿元。另外,波尔山羊养殖、生物肥加工、啤酒添加剂等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临淄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8.24亿元,较上年增长4.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3亿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1元,增长7.5%农业科技贡献率也由上年的62%提高到65%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二、依靠科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围绕发展高效农业,我区始终坚持“市场为先、科技为要、效益为本”的原则,实施科技带动,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全区农业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主导产品的品质及加工增值能力。在积极引导东部乡镇蔬菜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同时,对西部乡镇立足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大力实施“瓜菜西移”战略,并不断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搞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收到了以点带面、推动蔬菜持续发展的效果。2001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保护栽培面积占80%以上,年蔬菜总产量达16亿公斤,实现收入15亿元。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点,突出抓了畜牧小区建设,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全区已建成畜牧小区50多处,生猪存栏9.5万头,年出栏肥猪13万头,家禽存养490万只,尤其奶牛得到较快发展,存栏量突破4000头,比去年增加一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在科技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正在朝着布局合理、产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用科技打造名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WTO的加入,名牌已是产品流通的“通行证”,是“命牌”。对此,我区把创名牌、树名牌当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创汇农业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一是突出抓了“良种工程”,在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品种,培育传统特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花卉等名、优、稀、特、新品种,特别是以淄博维生种苗公司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58个,改善了农产品品质,逐步培育创出了“绿帝”、“绿彩王”、“紫姑娘”等蔬菜名牌,畅销国内外。二是狠抓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注重把蔬菜标准化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并在皇城设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西红柿之乡”、“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蔬菜生产出口基地”。三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利用信息网络,狠抓了国内国际蔬菜市场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先后加入了“农业部信息网”和“中俄商贸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并建立了临淄蔬菜信息网站,及时了解国内外蔬菜市场行情信息,在上海、呼和浩特、牡丹江等城市设立了蔬菜直销市场和销售办事处,随时了解外地蔬菜市场需求品种、数量、价格和商检标准,为产销两地牵线搭桥,传递信息,搞好服务。去年,全区90%的蔬菜实现外销,外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并通过满洲里等边贸口岸向俄罗斯、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蔬菜1200万公斤,创汇18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42%。

第5篇

为确保其所需农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研制和试验,把原来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企业试验基地,将科技推广渗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龙的带动模式,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3]。该体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自发性等优点,但也具有企业与农户间就定价易出现矛盾等缺点。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涉农商贸业及各级供销合作社,在从事农产品供应和生产资料分配中利用自身对市场行情的熟悉和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将有关新技术、新品种和市场的质量要求等信息传达给技术开发部门,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引进、研究,而后以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播、普及、指导农民生产,实现农资营销与相关生产技术配套。该体系扎根于农民,紧密联系农户,切实解决了农户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形成了技术需求与科技供给的无缝对接,针对性强。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

采用这一体系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包括比利时、希腊、俄国、荷兰、挪威、英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等较小的国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中央和地方合作推广的包括日本等;此外,在这一体系基础上韩国单独设立了国家机构进行推广,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则设立了中央立项推广系统,荷兰、韩国、日本实行政府与农民组织合作兴办推广体系[4]。以教育机构为基础这类推广组织体系由联邦农业部设立推广局进行全面的管理、协调推广工作,由农业教育机构在州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作为核心进行农业推广的组织、协调,实施基础推广工作,由县农业科技推广站 (相当于教育机构的派出机构)为基点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疑难解答。这类推广体系的典型是美国,其组织机构主要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县农业推广站组成,推广人员和大学教师实行定期轮岗,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县三级财政按比例负担[5]。其特点是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起来,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自上而下的系统推广结构。以民间组织为基础这类推广组织以农民技术协会以及一些宗教组织为基础,自发性组成由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用合作、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较多见于日本、英国、法国。由于这些协会和宗教组织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与基层农民关系密切,可以切实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考虑、制定推广计划而不受到政府方针、政策的约束,其具有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布局多元化的特点。以农产品贸易机构为基础主要是指一些商品生产贸易组织,如地区龙头企业、农产品开发机构,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对本国、本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制定一系列要求和标准,指导组织农民生产,以形成生产、开发、贸易、营销一体化的推广体系[6]。这种推广体系常见于以出口某种优势农产品为主的小国家,例如马来西亚的咖啡、橡胶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与市场直接对接,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反馈能力,能够极大的发挥地方农业优势,缺点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限制。

第6篇

一、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J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就是要在科技的支撑下,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持续发展,以不断满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裔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世界农业经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等历史发展阶段,而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为农产品的增长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又给环境保护与农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弊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所产生的弊端,进行替代和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人类活动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的历史时期已告结束,而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人与生物共处,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新时期行将开始。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持续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持续农业是在70年代桥代思潮的从础卜发展起来的一种战略构思。70年代在发达国家重新崇尚自然衣业,拟在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力水平L,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超石油农业、超工业农业等,实质上是要在低投人的基础上发展自然农业。这一次的林代思潮,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忽视一与排斥,导致一r在实践中的失败。此后,经过几80年代初期的酝酿,so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持续农业。oo年代初期在国际上进一步受到重视。持续农业最初是由美国发起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o)提出“2仪刃年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同年10月在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体系学术讨论会。1991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了实现持续性农业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即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人,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有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有11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持续发展与持续农业的观点为全体代表所接受:与会者认为: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不仅来自城市的工业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而且也来自最古老的产业即农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认为,持续农业是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总理率团出会,并承诺要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会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7月2日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决定制定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经验。近4O年来,全国粮食总产由1.1亿吨提高到4.4亿吨,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结构改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中国农民已基本上实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同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均耕地少,而且还在减少,近十年全国每年减少36万公顷,人均粮食不到400公斤。农村欠发达,农民平均收人甚低,而且增长慢,农村人口增长快,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劳力约占农业劳力的l/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有较大波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投入效率不高,化肥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成本卜升很快、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受污染的耕地近2《XX)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巧。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牛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要达到上述目标,除了靠政策、靠投入、继续改革开放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

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是支撑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高产、优质、高效、资源节约(节水、节肥、节能、节农药、节饲料等)型科学技术、品种发掘和改良技术、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等。从综合、持久和整体的角度来看,也可理解为集约化的生态农业型技术。我国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技术,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国无论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水平都比较低,这种状况己经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业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合理利用、保持资源的目标,农业在继续增加生产资料投人的同时,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提高投人效率,以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高产、优质、高效、节本和节约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增殖资源的一致性和持久性;不污染环境,甚至可保护或改善生态环境;可提高物质投人的有效利用率,并有持续性的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和持续发展;考虑到全球的生态环境,以及全人类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微观和宏观、目前和长远的一致性;研究与开发中涉及面广,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持久性,难度较大。

今后,在科技工作中,要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用于指导自己和所有的科技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重视研究、升发和推广可节约资源、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开发农业和食品领域生物技术,提供安全丰富的动植物食品。对现有农业技术,要用持续发展的观念,从对资源利用率、产品产量和品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可持续侄评估,推广其中有利于可持续性的技术,淘汰不利于可持续性的技术。要研究推广提高农业投人物质,如化肥、农药、灌水、农业机构和油、电等利用效率的技术。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提供优良的新种质资源,加强植物和动物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和开发。建立和完善良种选育和繁殖体系,确保优良品种(组合)的纯度和最高应用年限。要研究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和预警技术,加强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减少病虫灾害损失。积极推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从财政、设备、实验手段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可持续性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增加科学技术储备和后劲。重点开展区域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广泛、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县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网络的建设,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服务。

三、大力研究与开发可持续农业科技,支撑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一定范围内,已形成了共识,也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是有利的。但是,要把这项全民战略在全民形成共识,并变成全民的共同行动,还要做许多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国21世纪议程》已把保持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一条战略方针,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已被提到首要位置。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会议和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力度,尽快地帮助政府官员、科技人员、企业职工、劳动农民和在校学生,普遍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致力于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持续地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揽全局C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全球和全人类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伦理的依据,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活动,不能因为一个地域的利益,而损害另一地域的利益;不能因为目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也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从事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和人员,应当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规划、计划、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及时淘汰那些不符合持续发展的部分,充实有利于持续发展的部分。同时,应当制定科技人员守则,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德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与活动。

3.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对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已制定了不少的法规和政策,我们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真贯彻执行、修正和充实。与农业和农业科技关系密切的内容较多,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以下方针、政策。自然资源保护方针一: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持利用。野生动物保护方针: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

4.开展对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评估。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农业科技活动和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在制订规划、计划、实施方案,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检查、验收、鉴定和成果转化等,都要贯穿着可持续的标准。为了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科技活动,对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属性,应当进行深人而实际的研究,尽快制定出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5.科技人员要全面参与可持续发展。要广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制度,“促使全体科技人员参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参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参与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工作;二是参与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立项、实施及检查验收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工作;三是参与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应用工作;四是到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担任科技副职,直接指导农民实施可持续发展工作;五是科技人员应当自觉地遵守可持续发展规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社会公众。

第7篇

    1人才培养困境形成的原因

    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考虑,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重工轻农政策实施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曾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行推进工业化,这种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战略反过来又造成了农业的严重滞后。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冒进思想;或者认为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必然伴随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保护农业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或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农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发展非农产业见效快,而且发展非农产业更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政绩,因此表面上做“三农”文章,实际上把大量的人、财、物和精力用在发展非农产业上等等。所有这些“轻农”思想,必然会削弱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及成果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资金的积累还非常有限,农户经营的分散化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其次,农民趋利行为发展的结果。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自主自觉地大量向外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信息,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1798.9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4%,女劳动力35.7%;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5.3%,59%的人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10]。显然,由于流出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具有男性化、高素质和青壮年的特征,必然使得留在农村本土的劳动力形成女性化、老龄化和低素质的特征,因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11]。农民较低的文化、技术素质,加上传统习惯的阻碍、怕冒风险等原因,造成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极其低下。再次,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抑制的结果。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家庭承包制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户均人口3.68人,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亩,户均耕地面积只有4.74亩[5]106-107。面对如此小的农户生产规模,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的激增,而技术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规模越小,技术带来的效益就越不显着,只有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农业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因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不具备承担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技术的主动性差,必然导致其技术需求的减少。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户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技术服务需求有明显的正相关[12]。同时,因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农民并不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增收来源,而只是将其作为经济窘迫时可以退守的保障。由于江苏农业在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方面不发达,其科技创新主体长期局限于国家科研教学单位,由此连带形成单一创新目标(粮猪增产为主);且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也只能局限于单一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无法加快的。最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江苏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工作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等。上述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有机地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这些单位均各自依托于一定的培养机构和教育资源,在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能力差,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一致的任务,保障措施不够明确,培养资金和资源难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农协性质的自助组织,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是不通畅的;又因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了解不够细致或了解不到位,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很难客观反映到研究计划中去,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农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与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机制常常表现在理论层面,农业类课题结项成果多数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未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就难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农民的需要。

    2培养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手段

    鉴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并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多渠道筹集人才培养资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继续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从研发到推广再到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样,政府财政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规模与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地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省地方财政应根据工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应地制定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对工业欠发达、资金较薄弱、农业比重较高的苏北和苏中地区应做出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弥补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要求,总结省内外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以工哺农的经验,从江苏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探索向企业、经济组织征集专项资金的办法和措施,恢复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筹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专项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并用规范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把农户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熊彼特认为,足够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中心,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以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在土地等农业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聚的过程中,将农民增收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着影响[13]。因此,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农户,使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民的趋利行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三是夯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一方面,要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一批“草木才子”。

    有效整合全省科技培训资源,建立以农林院校、研究所等为依托,以科技、人事、农牧、蔬菜、劳务、林业、科协等单位为管理主体,以乡村农业科普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专家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有效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农村根基的乡土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和管理使用考评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有专长的乡土科技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承包、科技培训和科技项目实施工作,并一视同仁地纳入地方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范围给予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可以每年评选十大农民科技能手,单独给予表彰奖励,并将特别优秀的农民技术员特聘技术职称,享受相关政治和工资待遇。四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培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符合农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14]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做法,将农业研究与推广、农民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政策制度的供给者,应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有利的外在环境。第二,提倡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承担着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务。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既要打破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行政性分割,发展横向联系;又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纵向协调。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诉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由政府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而应用性人才应由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

第8篇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绝对规模虽较大,但相对于我国农业部门的整体规模,科研人力投入仍明显不足。从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农业科研人员数看,农业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对规模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农业科研是一项人力资本集约型的活动,科研人员的素质限定了农业科研能力。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农业科研人员学历水平是其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较好地反映科研人员投入的素质。2006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仅为6.69%,这不仅与新西兰、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水平相距甚远,与孟加拉、印尼等南亚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也有明显差距。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极低

由于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彼此分离,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农业科技发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由于高校教育能力的欠缺,没有正确利用或缺乏技术推广过程的反馈信息,直接导致向研究所和企业输出人才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不顺,行政干预严重

农业科研体制基本延用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型的集权制。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清、政研不分、战略与决策合一、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致力于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行政干预,主要依靠会议、文件、报表和指标等行政方式来组织农业科研工作,使得农业科研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

(三)农业推广受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承担新技术风险的能力较差和农村经济组织存在缺陷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1]。农民文化程度低不仅限制了对新科技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还阻碍了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农民是否采纳新技术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带来的预期效益和新技术风险的大小。采用新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带给农民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自然风险,很多农村家庭因难以承受巨大的风险损失而拒绝技术革新;我国现行的农村组织主要包括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不仅很多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作为引导农户生产销售的集体组织同样存在范围和经营过小、经营机制僵化、发展缺乏活力和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导致不能较好地组织农户进行生产研究以及大规模经营活动,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

二、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可以很好完成农业科研任务,但需认真对待现存制约因素,并加以妥善解决。

(一)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可行性

1.与企业的长期密切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可靠保障。一方面,企业提供了实验的设备和场地等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为研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体系为适应农业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并应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从而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3.就业学生是大量企业科技信息的可靠来源。毕业学生的就业面广,社会联系广泛,是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持。

4.涉农职业院校的支持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保障。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农业科研工作,并使相应院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资金、时间以及精神上的鼓励,有力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储备。

(二)职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和高职本科的尝试,都要求农业科技研究能力的提升,这不但可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

2.增强面向实践的科技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方向要求,调整科技研究目标,引入企业教师,逐渐形成和壮大科研力量,面向地域和行业发展,主要为企业和地方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3.提高农业劳动者实用能力和素质。面向职业学生和农业人员的涉农职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职业院校教师在农业科技实践中获得深层次的实用知识,应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可有效增强知识传授效果。

三、如何实现涉农职业院校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涉农职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要求,而真正实现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加强校企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整合农业科技创新机构

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与开发研究、技术推广相结合,按照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组织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推出具有真正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涉农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动力应来源于社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的需求,所以要以国家政策、学校、企业等方面为参照点,深化校企合作,加大高校培养高级农牧人才力度。

(二)增加职业院校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水平

应合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资金、企业资助、职业院校创收等多种渠道引资,结合职业院校的生产和研制开发能力,引导职业院校涉农科技的研究进程。

(三)改革职业院校科研体制,激发研究人员积极性

只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促进科研人员的人生目标实现,才能从长远意义上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加大物质奖励力度,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在院校政策上加以倾斜,以物质奖励方式满足科研人员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以调动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精神激励措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在加大物质奖励力度的同时强化精神奖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激励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赢得社会尊重。

3.将科研机构的长远发展与职工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科研人员个人来说,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而个人的职业发展及长远的人生规划则是科研人员更恒久的人生追求。

(四)强化职业院校服务职能,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

在集约型增长方式下,职业院校应推动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通过校内的职业教育培养掌握先进技能的实践人才,并采用“知识下乡”等多种有效的服务形式直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应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与农机相关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形成农机产品的联合研制机构,共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五)健全研究和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率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需要涉农职业院校的广泛参与。

第9篇

    1.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经营。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均需在单位面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以低水平、重复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既不适应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更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尽管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造成农户兼业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

    1.2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场农业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供需双方交换,生产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错乱,不符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储运加工系统不畅,导致“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大大地抑制了广大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解决好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的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及病虫害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已走出实验室,成为动植物育种的常规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正逐步侵入和占领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同样未能幸免。尽管该技术在提高产量、抗逆及抗病虫害方面比传统作物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却无法准确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危害食品安全,更不利于我国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平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2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8世纪以来,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技体系引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数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努力进步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尽管我国人口增加了2.4倍多,但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t多,增加到5.9亿t,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

    3农业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是“三农”建设的基础,而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特征,从,这一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到现代化农业工程——超高产作物选育、现代化的畜禽育种技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老话,从中反应出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尤其是经典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促成了现代化的作物、畜禽选育技术。高密度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使科技工作者更方便地定位疾病和生产相关候选基因,其衍生出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成本。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抗病、抗逆育种,使得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被誉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更是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在党和各级政府协同努力下重点针对盐碱障碍耕地淡水匮乏问题,改善种植结构,改良工程和农艺措施,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综合利用咸水和雨水资源对这一饱受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的问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进城务工,而留守农户身兼数业,无心种田。这些归根结底是传统劳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农业产业化,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应时而生,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理念来规划农业生产,通过土地集约经营,不仅可以加速农业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能加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高效快速流通也是困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农产品“七区二十三带”布局的完成,现代化的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技术为“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