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4:37:15
导语:在传统金融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金融产业 定义 分析 文化产业
一、新金融产业定义
(一)新金融定义
所谓新金融,是指区别于传统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态的新兴金融产业形式。其最初并不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作为一个产业政策执行计划由上海市黄浦区首先提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上海将金融中心规划为“一城一带”,亦即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外滩金融集聚带位于黄浦区,具有悠久的金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陆家嘴金融城的发展明显滞后。为避免与陆家嘴金融城发生同质竞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一城一带之间是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关系。新金融是以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三大功能为主要内容,以新业态、新业务、新领域和新力量为主要特点的金融产业组织形式。
(二)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差异分析
区别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形式的商业或政策性金融业态,新金融是与现代产业经济、市场运行、风险控制、专业化分工合作等要素高度关联的产业形态,是为弥补传统金融服务局限性而日益兴起的新型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或者某类金融子市场或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模式及标准等。
新金融的发展是信用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受到上层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新业务经营许可,比如汽车公司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甚至在该企业整体盈利中占大头;再者,随着消费经济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与之对应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等业态的形成。其次,还有一大批反映市场需求的金融创新形式,比如货币经纪公司、贵金属投资、航运金融、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各类PE/VC、产业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票据中心等要素市场。
(三)黄浦区新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官方文件,黄浦区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及拥有新业态、新领域、新业务、新力量为特点的新金融集聚地。
黄浦区具有丰富的金融底蕴承载金融集聚带的建设,上世纪30-40年代,外滩就被誉为“远东华尔街”,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位居全球第三。目前黄浦区共有500余家金融机构,并且最近3年每年都引进新金融机构30家,“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还将至少引进50家新金融机构。目前区内的金融机构已经覆盖银行、保险、要素市场、信托、证券以及新金融机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各大金融业态和业务形式,金融机构的规模在上海地区仅次于浦东。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为支撑,建立在现代市场制度下的新型服务产业。它既包括伴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后形成的产业,其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集成、轻资产、产业寄生性和运行灵活等特性。很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办公场地小、人员少,但是却能创造高额利润。比如创意设计、企业管理等行业,产品的核心内容是智力和创新能力。
尽管如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的困扰,经营理念、智力集成、创新思维等特点既是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也是其竞争劣势。因为长期以来知识产权类产品一直面临市场定价标准缺乏和产权保护困难等问题;其次,由于轻资产的特性,相关现代服务企业融资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作价物品抵押,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有效便捷的资金融通。再次,对很多现代服务业而言,除了企业本身的经营困境外,还普遍面临规模小、资源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市场生存风险高等困难。
综上所述,从新兴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政府应该积极有效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扶植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战略。本文拟从产业扶植角度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分析政府在不直接参与市场运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利用现有平台,整合现有经济资源,促进产业对接和经济结构升级。对于黄浦区而言,在新金融大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如何利用好新金融资源,推动产融对接,实现现代服务业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三、新金融产业如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新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政策逐步放宽和市场化发展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市场上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能在欧美金融市场上找到先例。新金融产业的发展更贴近实体产业的发展需求,它能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系统服务和综合全面的企业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起传统金融,新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具有低成本、低门槛和高效率的“两低一高”的特点。如前文所述,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集成、轻资产、规模小等特点,传统金融业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产业促进。相比之下,新金融可以在市场机制下深入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本文拟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分析新金融在这一过程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产业及其特点分析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规划;文化金融业
一、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
1.增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首先,新西城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两区合并后可以使新西城历史文脉更加完整,文化资源更加充裕,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区划调整后,新的西城区将会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新西城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打造会馆和名人故居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文化地标。宣南文化则将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越。
2.加强行政,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步伐
之前由于行政区划分过细,宣武区和西城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既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又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两个区的综合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解决之前管理薄弱的状况。通过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
3.整合商业资源,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
原西城区是经济繁荣、金融活跃的商贸金融区。全区55%地域在二环路以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既有传统优势,又具备现代化发展优势,规模较大、行业齐全、设施先进。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城区。而两区合并后,在金融产业方面,新西城的优势十分显著。新西城将以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带动全区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不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优质化。北京金融主中心区 金融资产规模近40万亿。雄厚的金融资产可以为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好的铺路,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更好的宣传推广文化金融产业。
二、文化金融产业遇到的威胁
1.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原宣武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占全区的gdp90%左右,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原西城区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首脑办公区,政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是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是原西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经济指挥中心、国家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多设在区内,金融业是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全区gdp40%以上。从原宣武区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都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可以看出,虽然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在合并前后,在金融业都有很大的投入与发展;但反之,在文化创意产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发展就较为落后与薄弱。
2.相关经验缺乏
从先今新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某些行业还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原宣武区成立;而且这也是原宣武区首次尝试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尽管,原宣武区政府联合北京银行为无担保或为曾得到过贷款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与原西城区合并后,宣武区也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金融业方面,也会以依托原西城区的发展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从事文化金融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薪酬分配的差距过大,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转入到其他行业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两区合并后,将会给新的西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也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从而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流失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提高合并后的两区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旧四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同时减少两个行政机构,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样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在区域整合中也面临着难题,譬如人员处理、机构管理过度等问题。
三、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宣武区成立,该中心将为包括宣武区在内的全市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快速的审批渠道和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1.政府政策支持
宣武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艺院团聚集,拥有充满京味儿文化的特色项目,如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北京会馆,天桥演艺园区等。目前,区域合并后,原宣武区可依托西城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以及金融街对宣武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西城区的金融街为北京金融行业重点区域,宣武区可以借助金融街的优势及专业知识和人才使自己的文化金融产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及金融产品服务。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形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人才资源保障
对于区域文化金融产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宣武区的特色是京味儿文化,所以应注重传统民间技艺、习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京味儿文化形式更多样,内容更精彩,对于一些老字号应更加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之能够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应培养引进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等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对外合作。
3.特色品牌培养
促进特色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展现特色文化魅力。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应仔细选择适合宣武区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形象,积极吸引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体,各类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形象。依托宣武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应鼓励各个企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经营,不能一个模式发展。
4.竞争力加强
政府应鼓励文化金融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立足宣武区自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为了防止资金、技术和人才浪费,政府应提高审查扶持企业的资质与发展潜力的力度,对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大力支持,对缺乏特色和创意企业可适当减少支持。引导优势企业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鼓励科技、工业、建筑、规划等领域的设计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沟通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建议
1.培育文化金融产业的企业主体,打造优势品牌
每个城市的创意产业由于受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曾强调:法无定法,创意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创意产业。因此,每个城或地区的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情况,适应所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如在2010年,新西城区在文博会亮相的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天桥演艺区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新西城区发挥的经济基础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优势品牌的代表。
2.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
3.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力,具有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设计创作人员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便难以收回。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版权局则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服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等手段,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4.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应的企业、产品标准,把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同时,考虑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倾斜政策。
经过区域整合后,合并成新西城,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对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强金融产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培养相关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支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西城区七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亮相文博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j/ol].
[2]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j/ol].
[3]陈新湖,杜一宪,温建平,梁峰.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对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n].天府新论,2007(05).
[4]北京四区合二崇文宣武成历史,金羊网—新快报,2007年7月2日[j/ol].
七台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不足
1、发展现状。近年来,七台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文化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开发步伐逐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到2011年末,七台河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1623 个,从业人员5240人,拥有固定资产2.9 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5 亿元,同比增长12.5% ,占GDP 比重为1.05%。按文化产业的三个层次分类,属于核心层的以提供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有各类单位144 个,从业人员1333 人,实现增加值4377万元,同比增长12.4% ,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0.1%;属于层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有各类单位1204 个,从业人员2944人,实现增加值7799 万元,同比增长13.2%,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3.7%;以生产、销售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为主的相关层文化产业,有各类单位275个,从业人员963 人,实现增加值2347 万元,同比增长8%,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2%。核心层、层、相关层的单位数之比为9:74:17,从业人员之比为26:56:18。
2、发展优势。一是七台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七台河市的经济社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加强,2003年至2011年本地生产总值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省前列。这为市政府的宏观战略调整,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和财力支持。二是七台河市以“民营经济富市、东北焦化之都、农业特产之乡、国家速滑基地、山水园林城市”为新定位,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七台河市虽然建市晚,但有着丰富的冰上体育、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历史旅游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潜力和优势。
3、存在不足。七台河市的文化产业虽然在逐步发展,总量也在不断提高,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如:体制不新,政企不分,文化体制改革还没有在七台河市全面实行,文化事业和企业没有分开,属于核心层的主体文化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团;有关部门在财力、人力和各项政策上还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管理和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市场资源分散,文化产业规模小、档次低,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少,文化内涵不丰富;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载体欠缺,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专门的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局限。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存在五大制约因素
(一)文化产业改制不到位,尚未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近年来,文化企业由事业单位改制为独立经营的企业已成为主要趋势,但与国企改革的整体步伐相比,文化产业往往体现为体制内重组,“把小单位改成大单位”,并没有改变国有独资性质,导致国有文化实体难以真正摆脱传统体制束缚,政企不分,经营机制僵化,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晰,严重制约了企业融资。
(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投入仍显不足。目前七台河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产业链整合不到位、产业规模小、影响范围相对较弱等问题,还没有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文化企业,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相对较小,对经济的贡献及影响仍然较低。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对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同时,熟练掌握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念、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这些都使得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多处于观望状态,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融资能力。
(三)文化企业抵押资产匮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存在明显差别,轻资产、无形化、知识化特点较为明显,往往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和担保物。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文化型小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现金流,还款来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早期风险比传统产业高很多。同时,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大且建设周期长,建成后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金融机构从自身经营效益角度考虑,为防控信贷风险一般不愿向这些项目放贷。在未能形成特色产业群体、缺少龙头企业和带动性强的产业集团的情况下,文化企业很难抵御各种外部风险。
(四)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服务手段比较传统。目前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的单一使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资金利用率偏低,减弱了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文化企业时,面临着点多面广、信息分散、风险和成本较高等实际问题,虽有服务中小文化企业的愿望,但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支持举措,尚不能发挥自身网络优势,向文化企业提供市场动态、行业发展趋势、金融工具等信息咨询服务。
(五)信贷产品创新不够,中介机构介入难。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向文化企业融资的意愿比以前更强,但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并不多见,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放贷,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并未降低。由于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形式是品牌和无形资产,对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和风险评估,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加之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市场还处于开发和培育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营运模式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使得担保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受到抑制,进而使金融机构信贷的介入受到阻隔。
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应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建立发展基金、实施风险补偿等手段,为金融机构介入信贷、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预期提供保障。应成立跨部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或议事协调机构,建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储备库,构筑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分析监测体系,实现项目推介、对接洽谈、扶持发展的制度化、经常化,共同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
(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体制。金融机构应根据文化产业资金需求特征,制订有差别的信贷管理政策,扩大文化产业贷款客户的范围。应着眼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除提供项目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外,针对不同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破解其普遍缺失抵押物的问题。同时,优化资信评估和授信审批体系,加大重点文化企业支持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提升整体综合实力。
(三)创新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服务产品。金融机构应针对文化产业知识技术含量高、抵(质)押物相对灵活的特点,开发知识产权质押、收费权质押、许可证质押、著作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样化信贷品种。同时,应根据不同文化产业的特点,努力为其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努力实现经营利润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文化金融对接面临挑战
“2013年度,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9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43%。可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的1%左右。”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解冬在本周召开的“2014文化金融论坛”上援引数据说,这一贷款余额的占比虽在全国平均水平中已较高,但可以看出,信贷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仍旧有待提升。
不过,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就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而言,目前也切实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且分散,成长不确定性较大。其次,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重创意的特点,其核心竞争力多表现在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轻资产上。再者,文化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权威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体系,缺乏畅通的知识产权抵押通道,资金周转时期比较长。
对于银行业如何更好地为文化产业提供正能量,连平认为,后续可从三方面加以推进。第一,需要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和内部管理的流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第二,应根据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例如专利权质押、著作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第三,要针对文化产业企业一系列的特点提供便利、简便操作的流程。
直接融资渠道待拓展
再就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考量,虽然当前已经有一批相当优质的文化企业上市,还有一批准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扩大。但对比国际市场,我国文化产业借助资本市场运作的空间仍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运作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在A股市场上,文化企业所占的比例不到1%。”上海重阳投资总裁王庆指出,美国传统传媒行业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超过3%,而我们的比重也只有0.6%到0.7%。
当然,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运作的空间十分巨大。
不少业内人士判断,中国未来文化企业占上市公司的比重料会超过4%,因为新兴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很可能相对强于传统的文化企业,尤其是借助资本市场以后,其做大的空间更是不容小觑。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亦表示,上交所将在多层次蓝筹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服务力度。同时将配合有关各个方面制定完善贴切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带动文化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实现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
着力加强人才平台建设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200多万家文化企业,其中80%是小微文化企业。由于其轻资产众多,普遍规模较小,因此难以与金融实现对接。
受访的业内专家认为,为实现文化金融行业的融合,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已刻不容缓。
连平表示,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可以把市场上相关的专家人才引进来。金融机构既可以自己进行人才培养,也可以从外部引进,这样方能够打造一支真正专业化的团队,更好地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服务。
【关键词】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 信贷模式 政策支持
新疆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总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被誉称为“华夏第一州”。巴州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西域三十六国在巴州境内有十一国。巴州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有着优良的条件,但巴州文化产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实力较弱,产业自有资金有限。因此,应建立健全支持文化产业的融资体制,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的融合,建成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富有巴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巴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金融支持情况
(一)巴州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1.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巴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主要有楼兰、东归、军垦、马兰、石油五大文化品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3年末,全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级30处,新增文物点375处,馆藏文物达7000余件。全州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30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保护名录;3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26人被列为自治区级传承人。
2.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区域甚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萨吾尔登的故乡》、《罗布人》原生态剧目,多次参加中国国际舞蹈大赛,获国家、自治区级奖项15个。小歌舞剧《达西村的好日子》,经自治区文化厅推荐并经文化部审定,作为代表新疆的唯一剧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大地情深”开幕式演出。以楼兰、东归、军垦、马兰、石油这些品牌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正在向着做精、做优、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金融支持巴州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巴州共有文化企、事业机构171家,其中电影院5个,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10座,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艺馆11个,文化站9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7个。近年来,巴州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加大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内容由过去单一贷款拓宽到理财、结算、资信调查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融资渠道也日趋多元化。截至2013年末,巴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业贷款余额1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8.73%,主要用于支持电视台、艺术培训学校、旅游公司等。
二、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缺乏竞争力
巴州地区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及整合力度不够,产业投入和有效供给不足,并且90%以上的文化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总体实力不强,资产质量不高,信用能力缺乏保障,再加上产品生产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缺乏
新疆本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巴州作为蒙古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少数民族被逐步汉化,一部分宝贵的民族文化也濒临失传的危机;同时,巴州还有很多古代遗址未被充分保护,如楼兰古城,由于未能加以有效保护,加上风沙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消失的危机。
(三)缺少针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模式
由于文化企业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缺乏担保,无形资产难以评估等问题,如果按照现行的银行信贷评价模式,则大部分文化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虽然近年来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但由于目前辖区评估、担保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一些比较先进的信贷模式在巴州仍无法推广。
(四)相关政策缺失
由于文化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率较低,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视不够,对于文化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劳动就业、提高服务业水平等方面所具有的潜在优势认识不足,致使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三、政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统一对文化产业的思想认识
一是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改变旧有的传统思想观念,使全民认识到特色文化的宝贵性和重要性,并做到主动传承和保护;二是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应出台地方法规,保护传统文化、历史文物和遗址等。
(二)积极发挥政府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各级政府对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税收优惠、经济补贴、建立创业发展基金等多方面扶持;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拓展文化产业资金融资渠道;四是大力推动本地文化产业出口创汇。
(三)完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的资金需求,并从贷款利率上对文化产业予以资金支持,为促进地方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四)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信贷模式
金融机构应认真研究行业特点、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积极开发文化产业信贷市场,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文化产业设置有别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块,弱化财务指标考核,转变以房产、机器设备为抵押的传统担保思路,尝试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优化信贷流程。
(五)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关键词】金融企业 企业文化 特征
金融企业文化其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发展中的一项分支,是从金融企业的发展特点从出发,对企业文化应该重视的侧重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包括执业需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等;执业需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执业需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保险公司等。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货币的管理和经营,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要重视经济哲学理论的运用。所谓经济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需要科学的理论来加以指导,而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指导方式,最终会形成经营哲学。例如:“全能银行”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说明,8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出现了一种极为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就是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逐步挣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桎梏,通过各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包括兼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始向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渗透,由此形成可办理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所谓“全能银行”。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任何成功的经营哲学都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在实践之中验证和补充经营理念,同时发展自身的经营特点,这种转变从本质来讲就是经济哲学的合理运用,发展了全面化的金融企业发展策略,同时又在这种发展之中渗透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金融银行企业文化内涵。其次,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内涵还要考虑到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念往往反映着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常常规定出企业在对内管理和对外竞争等方面行为和思维方式上“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如何进行”、“什么是基础”等原则,因而看上去企业价值观念似乎是非常强大的,然而并不尽然,企业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脆弱的一面,如果企业文化的发展脱离了企业原有的经济价值观念和市场竞争价值观念,任何企业文化都会显示出不长久的内在缺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价值观念。
一、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优势特征分析
金融企业文化管理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其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和企业个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有着这样一些建设及管理的优势特征:
(一)“以人为本”思想优势
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必然走向管理工作内容更为突出的方向,从这些年来中国金融企业的文化管理发展来看,很多金融企业将其文化本质表现为“以人为本”、“激励导向”等管理模式,实现了透过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实质性转变。由此可见,未来的金融企业文化管理发展必将培育先进文化作为主导因素,从现实经济效益、长远动力效益和人力资源开发效益等方面出发,整体推进企业发展。而企业文化理论的重点在管理和文化的结合,中心工作应是抓住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方式。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要有明确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因为企业文化毕竟是刚刚兴起的一门企业管理的学科,诸多金融企业尚处在探索阶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雷同、模仿等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文化建设中个性化模糊、不鲜明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共性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信息社会不断地给现代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企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迅速弱化,金融自创资源的作用日益强化,创建独有的企业生存发展资源,才能使企业显示强大的个性化特征,又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自创丰富的独有资源,主要依赖于企业的文化创新能力。
(二)“文化品牌”管理优势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积淀,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家的首要任务和最终成功的目标境界。企业只要有灿烂丰厚、内涵隽永的企业文化,就可以支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成为中流砥柱。独具魅力的金融企业文化,能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成长需要对外宣传的扩张,更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积淀。后者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文化内涵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习惯。文化和习惯都需要养成、需要自觉。古代的“文德教化”,实质上讲的就是习惯养成。中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文化养成上下工夫,在强化执行和令行禁止上下工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文化的伟力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但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及管理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发展劣势。
二、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劣势特征分析
(一)文化有形,内涵无形
当前金融企业对文化的创设十分重视,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来实现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其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企业管理者内心,成为金融企业发展的方向指引措施。但是对企业现有的文化内涵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属于“文化有形,内涵无形”,也就是在整体的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找到了金融企业文化的“突破口”和“宣传点”,形成了文化制度模式,也已经成为了文字内容,在企业内部宣传,但是却没有在企业中形成深刻的文化内涵。首先,当前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只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往往是以单纯化的企业发展口号为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主。这种文化要求其本质是没有错误的,因为任何企业文化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建设,但是这种利益指标的反应就使得多数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降低。只体现少数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要消亡的。例如:很多家族式的银行企业在发展之初有着较为良好的前景,但是却没有迎合市场经济做出改革创新,仍然是以维护家族利益进行企业经营,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走向企业文化的消亡,最终形成企业发展的薄弱,而后被吞并或破产。这些都说明企业发展离不开多数人的利益共享机制。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清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利益,甚至更多的金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金融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管理者并没有主观认同,他们认为与其建设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当前金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不能因为有侧重点就对企业文化全面忽视,要制定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利润增长有着隐性的、长期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企业发展必须正视很多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总结经验,重视对企业文化内在形式的创设和外在形式的宣传。
“文化有形,内涵无形”导致了企业文化不能跟进企业的发展,不能管理企业的制度。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方面缺乏企业特色,企业管理按照管理的系统划分,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等系统的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金融企业,在创业及发展阶段,都特别重视流程、结构、制度的管理,而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时,由于认识不足造成有的轻视企业形象导入、有的企业夸大企业形象作用;有的企业偏重企业标志设计,忽视信息传达;也有的企业跟风随大流,忽视市场调查,忽视自身特点,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以上种种表现均属于文化内涵无形的问题表现,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单纯的一项简单工程,而是涉及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文化建设,金融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发展考虑,从企业每个人的利益出发,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促进作用,保证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业务发展、企业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化促进作用。
(二)重视文化,脱离管理
对于我国的金融企业而言,多数管理组织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同时将企业的营销和形象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金融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将文化建设作为一条单行线来发展,将其与企业的其他业务流程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化的“文化建设”。这样一来,这种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对企业的文化生活调整,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相去甚远。在这种思想的建设下,企业内部往往会进行运动会、网站建设、报刊建设、工会活动、传媒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属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管理”。
无论是目标的类别还是构成要素,企业管理包含了企业文化建设。从目标来看,“企业管理整合框架”较之“企业文化整体框架”增加了另一类目标,即战略目标,它处于比其他目标更高的层次。战略目标来自于一个主体的使命或愿景,因而经营、报告、目标必须与其相协调。金融企业管理应用在战略制订以及朝着实现其他三类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而“企业管理整合框架”的目标较之“企业文化整体框架”从构成要素来看,企业文化被涵盖在企业管理之内,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比企业文化建设更广泛,拓展和细化了目标及措施对策,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但同时,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协调是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困惑。文化务虚,制度务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目前长期存在的管理模式包括:一是重视管理,轻视文化。由于行业特征,多数金融企业都有着相当严格的管理措施,而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则是近些年提倡起来的活动内容,很多企业领导都将其视为金融企业的宣传手段,没有投入过多的制度化、模式化的创新思想,也没有考虑到其文化的可拓展空间。二是轻视管理,重视文化。很多金融企业在机构改革创新思考的背景下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会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带动的管理风气视为企业在同行业领先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大文化影响面。与此同时就使得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失控。三是过度管理,过度文化。金融企业领导组织认为制度和文化管理是双向发展的途径,两方面必须都投入资金、人力物力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创新,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组织内部的职工压力过大,无形之中多了很多任务,使得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以上三种情况其实都不适合中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发展路径,必须尽快进行观念转变,当然这种转变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促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发展理念来控制,企业的所有建设者都了解和遵循企业发展制度,对制度的遵从成为了建设者内在的主观认同,而这种认同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制度管理人成为了基本依据。
反之,中国的金融企业发展首先管理规范程度不够,观念陈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只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面对市场竞争趋势的加大,企业为创造各自的利益,不愿意安排时间给职工培训。造成企业职工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缺乏。没有形成或完善有利于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的分配制度。没有建立并完善职工凭职业技能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这种管理影响下,企业的发展没有融合作用,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必须进行双向融合。我国金融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以制度为转换力度,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整体企业制度化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金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效力,避免人为干预。
(三)追求传统,缺乏创新
【关键词】 和谐文化 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金融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1. 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自身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金融精神、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创新能力的总和,是金融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1.2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金融企业文化是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又是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金融企业素质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对金融企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一个企业对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该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制约并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 金融企业应顺应时展要求,建设企业和谐文化
2.1从社会发展、民族发展的层面来认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问题。纵观世界各民族发展史,民族培育了文化,文化凝聚了民族,文化的毁灭是一个民族致命的毁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2.2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中外企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建设企业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建设和谐文化,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创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搞好企业的信心决心,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3. 金融企业应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3.1人本文化
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加速培养和吸纳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具有行业特点、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基因。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负责;要树立“对人才培训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培训资源既投向全体员工,又突出对核心人才的重点培养;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
3.2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优良美德,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3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的核心是对客户负责,即从客户需要出发,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以最专业、最便利、最规范的流程和无可挑剔的服务态度满足广大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期望。在所有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应统一对外标识,统一服装,统一服务用语,统一服务举止。
3.4竞争文化
员工在工作中应尽职尽责,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衡量每位员工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因此,竞争文化的核心是员工对企业负责。只有全体员工开展互相竞争,方能使企业所创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应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激励机智、淘汰机制、培训机制等,加强企业竞争机制建设,实现企业价值和职工人生价值的和谐与统一。
面对金融危机对各国众多金融行业造成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方位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视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甚至把它当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样的观点。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的重新准确定位,不断凝练自己的文化特色。金融企业要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以诚信立行,以服务取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金融企业要想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是否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的统一。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特征。人是活的资源,是能不断升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才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修炼和维护,不断发展。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系统。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社会文化心理、社会道德规范,等等,都对银行有重要影响。现代金融
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包含着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依赖性。金融行业的企业文化也会对社会文化发生更强烈的影响,纳入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邱伟,古少伟;企业文化与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管窥[J];南方金融;2002年01期.
[2] 纪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07期.
[3] 倪安青;关于建设金融企业文化的思考[J];青海金融;1995年03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 经济建设 文化产业 软实力
1、区域文化及其发展,以及对当代的意义
1.1何为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是一种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的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会加强该地区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效应,通常一个文化的存活是离不开这个地方文化的传承性,这样的传承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也产生出不同的区域文化。
1.2区域文化的发展
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外文学界便注意到研究区域型文化的重要性。区域文化研究热潮应改革开放之运而兴以来,经历了由少数学者热衷到群体组织投入,由少数区域开启到整个地域展开,由文化资源挖掘到文化学科构建,由文化现象研究到文化产业开发的发展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由理念到模式的创新,区域文化研究处于新的发展形势,面对新的发展课题,展示出新的发展前景。区域文化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如今社会的信息化、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区域文化竞争会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最终表现。
1.3区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一,区域特色文化对于形成区域特色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特色的区域文化会会以知识、技术、信息等形式渗透到区域经济中,从而会形成特色的区域经济,并发展成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第二,区域特色文化直接对区域创新体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区域文化塑造者区域创新的主题的整体素养,提高创新主题的文化涵养、创新精神和意识。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区域创新的主体也起着推动特色区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的主导作用。
第三,区域特色文化可以建设区域经济的软环境,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建设的软实力。
2、文化产业以及其发展的基本过程
2.1 文化产业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文化工业”,实际上是对“文化产业”的否定批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工业”一词最初产生的语境被新的语境所置换,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中性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文化产业”。
2.2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过程
将文化资源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与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充分结合,从而催生了文化产业形成和推动经济活动的发展。我们要将文化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挖掘、整合、创新等途径形成新的贴合市场的文化产品,参与到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基本环节中,在市场基本规律的作用下,遵循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标准,形成全新的文化生产和运行方式;并且我们要加大文化生产规模化,使得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群的兴起。把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其基本过程可表述为: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产业。
3、现阶段文化产业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3.1 我国当今文化产业现状
区域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单一,区域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拓展和创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区域文化企业融资基础薄弱。大多数的区域文化企业属于微小型企业,信用度比较低,资产质量低,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过弱。并且大部分的区域文化产品都是以生产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缺乏创新的衍生产品,这样就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大部分文化产业是在政府支持下形成的一些文化品牌和项目,其带头作用的效应并不强,无法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文化产业群。
区域文化产业金融创新环境不够理想。信贷支持总量小,在金融资金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区域文化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普遍缺失,保险广度与深度不够。
区域文化产业金融创新缺乏系统协调性。缺乏区域文化产业金融创新的市场调研,使得区域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产品极度缺乏,难以形成产品系列。由于区域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的文化产业融资产品往往规模较小,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协调。
3.2对解决当今文化产业现状的相关思考
首先,要构建有利于区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体系,全面改进和提升区域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产业和文化产业互促共赢。
其次,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加强金融对区域文化产业链的支持。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区域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区域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不论是文化企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传统媒体到还是新兴媒体,文化基础设施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应该为多种区域文化领域、多种文化服务渠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服务。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转型。
目前我国新兴的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在研发和技术水平上,还是提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市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的。由于整个资源和要素空间分布不平衡,导致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的不均衡。因此,需要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从而推动区域新兴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刘伟铿.地域文化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4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中国传统社会金融需求如何满足
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的话,会发现承袭而来的传统金钱观念尽管在逐渐消退,但依然有迹可循。比如,大多数人宁愿向亲友借钱也不愿意贷款,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被看作是不划算的非理性选择,在面临盖房、买方、婚嫁等非经常性大额开支时,左邻右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常见的解决办法;在落后山区,膝下无子的夫妇日子过得再紧巴,但因为要“养子防老”而把血汗钱送给人贩子,《》中“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人们往往怀着极大的愤慨指责西方列强蛮横无理,故意多要赔款。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巧取豪夺者,只是“年息四厘”(年利率千分之四)实在太低,妄图依此多赚利息恐怕真是天方夜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养子防老、亲友帮忙的办法之所以更受认同,一方面是理财工具的缺失所致,另一方面,更主要地,是有以儒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制度的支撑。
虽有本土衍生的道教和外部传入的佛教,但真正对世俗社会起作用的核心始终是儒教,依靠长幼有序的孝道文化,儒教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体系。这个体系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虽然子女对于出生没有选择权,但尽孝的义务是无条件、无选择的。这一体系使得养子防老有了制度保障,而“多子多福”实际上是降低了独子英年早逝后父母没有着落的概率,降低投资风险。家庭的概念再延续下去即是家族。事实上,在传统农业社会里面,左邻右舍往往同属一个家族,都具有血缘关系,依靠祭祖等行为可以强化家族内血缘关系的认同感。家族里面也需要讲孝道,所以依靠家族关系来解决不寻常大事件的资源紧张问题也可以被接受。儒教文化确立了家庭、家族内部金融交易,三纲五常作为大家都认可的价值秩序保证了这种内部交易的实现。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内部金融交易似乎是契约体系没有建立健全之前的必然和唯一选择,但是在家族的小圈子里满足所有的金融需求并不现实。所以民间借贷自古有之并且屡禁不止。
根据1934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当时全国部分省份乡村家庭各方面经济状况所做的调查?,所涉及的地区没有出现年利率低于10%的借贷发生,宁夏的样本借贷年利率甚至全部高于30%,平均49.6%,其余陕西、河南、青海等省份利率也较高,全国平均借贷年利率最低的是浙江(21.0%)。宁夏的借贷成本高,一方面是因为生活贫苦,违约风险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有禁息的传统,这让出借人承担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契约风险,倾向于用高风险溢价来补偿。反过来,在社会观念更开放、商业文化更发达的浙江等省份,对于借贷行为更加认同,借贷成本反而更低。可见,需求越是被压抑,就越是难以被消弭,结果无外乎是“红市”、“黑市”或者“灰市”(比如民间借贷)的选择。
二、现代金融市场的繁荣从何而来
“美国家庭23.6%的流动资产投在银行储蓄账户上,70.8%在股票(包括退休金、基金投资)、5.2%在债券、2.8%在各类保险上。”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可供民众选择,实现财富的跨时空分配,实现财富升值和规避风险。那么,美国繁荣的金融市场是如何发展起来呢?他们为什么不像中国传统社会那样更依赖家庭、家族内部金融交易呢?
东方文明(中国)很早就实现了统一和中央集权,可以依靠税收举全国之力解决各种危机。但在西方,欧洲的城邦国家为了解决战争开支必须发展借贷。稳定的农业社会对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或许是大幸,但是却不能给金融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家庭家族内的金融交易基本能够应付。小城邦则必须以未来的税收流为抵押,面向广大公民举债,而且借债时间尽可能长一些。不过,实现这种公债交易的支撑点何在呢?恐怕是航海贸易的传统和基督教的信仰。对于商业文化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基督教的广泛信仰无形中将金融信用体系扩大到了血缘关系之外。事实上从古希腊的海洋文明到后来基督教信仰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二者是统一的。
真正对西方现代金融市场形成起到推动作用的应该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如马克斯*韦伯所言:“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儒教的家文化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生成,不能像新教那样焕发出“资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者反思基督教原始教义,鼓励人为创造现世幸福而积极进取,认为实现人生价值也是爱上帝的表现形式。正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才有了地理大发现,才有了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成,才有了股票、基金等后来的金融产品。为逃避宗教迫害而乘坐“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的英国清教徒,可以看作是建立繁荣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先驱。此后,为解决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带来的财务问题,债券市场不得不发展壮大,工业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铁路公司的兴盛)使得美国股权市场相比欧洲更为繁荣;经济大萧条过后,金融市场制度进一步健全
三、犹太人为何善于以钱生钱
众所周知,犹太人精于金融之道。世人所熟知的“股神”巴菲特、投机大师索罗斯等人皆是犹太裔。原因者何?
最早认识到犹太人善于用钱生钱缘于莎士比亚的喜剧名着《威尼斯商人》。其中描述了描绘了一个名叫夏洛克的犹太高利贷放债人,惟利是图、冷酷无情,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不能履行还款契约为由,要割掉其身上的一磅肉,实则是报复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其放贷生意,结果聪明的法官宣布按照契约规定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奥的肉但不能带血,必须分毫不差,因此安东尼奥获救,夏洛克财产被没收。
在今天看来,借钱付息乃是天经地义,莎士比亚对于犹太人放贷收息似乎过于严苛了。这里主要涉及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分歧。事实上,故事到法庭审判结果出炉后并未结束,犹太放贷者最终改信了基督教。可见,宗教信仰才是背后的原因。《威尼斯商人》大约作于16世纪末期,有息借贷在还不被基督教商业伦理所允许,而犹太人差不多是当时唯一可以往来于欧亚大陆东西通过收取利息来赚钱的族群。问题是,还贷者虽然化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可能债台高筑,非犹太的生意人因为教义不准许放贷收息只能眼红,所以犹太人确实拉来了不少仇恨。
犹太教和基督教本属同源,其信仰基础都是《圣经(旧约)》。经典中《利未记》、《以西结书》等章节都有关于借钱、接粮给兄弟不可向他取利、不可向他多要的规定,《出埃及记》第22章中有一条大致是说:若借钱给贫穷的兄弟,不可如放债似的向他取利。但是在前者看来,只有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向其他民族收取利息并无过错;在后者看来,但凡是有基督信仰就可以称作兄弟,而人人都可以信仰耶稣,因此放贷收息的做法基本是被禁止的。直至宗教改革发生,逐渐确立新的基督教商业伦理,金融证券的赚钱方式才得以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