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4-03-04 17:32:03

导语:在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了必然的趋势。高速铁路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其资金投入数额高、技术需求高、品质监管严格,经过对运用信息化加以管控能够优化管理过程,提升管理能力。信息化在铁路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铁路领域发展的重点策略与现代化的重要象征。高速铁路作为政府重要的建设项目,投入的资金多、技术要求高、质量监管严格,在其项目建造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优化管理过程,提升高速铁路建造品质。下面将进一步突出说明信息化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1高速铁路信息化的简介

信息化是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前进的主要方向,已变成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是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策略。信息化在铁道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铁路领域发展的重要策略与现代化的重要象征。高速铁路作为政府重要的建设项目,投入的资金多、技术要求高、质量监管严格,在其项目建造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优化管理过程,提升高速铁路建造品质。

2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信息资源共享性。

构建一个公共的信息控制系统,介入在建工程管理的各个机构、各个管理人员把自己享有的信息资源输入到信息系统中,便于各方了解项目有关信息,第一有利于提升工作速度,第二有利于提升管理质量。让工程的透明度提升,使大家可以更准确、深入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利用共享的信息平台为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

(2)部门沟通及时性。

沟通指的是人和人之间传输与交流信息的过程,对于工程获得成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大规模工程,通常牵涉到诸多部门与诸多人员,工程开工时,需要项目经理及大批的设计人员,管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可把需求直接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和有关机构进行交流。各个机构均应当配备专门的沟通专员,另外应考虑平台出现问题无法交流时,运用其他的交流方法。让人员在配置和各专业间的条件提交更简便,责任更清晰,让工程科学、稳定实施。

(3)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

信息化工程不单单是过程的自动化,其还包括管理形式和业务过程的整合。信息化构建是一种管理的革新,因为其牵涉到公司的诸多方面,因此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应当选取水平较高的项目负责人和成员,此对信息平台的构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2提升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能力的本质要求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品质要求严格、技术繁杂、建造时间短,工程管理是高速铁路建设获得成功的保障。现代化项目管理要求管理信息化,将信息的搜集与处置当做平常管理的主要任务,将定量和定性剖析有效融合,有依靠主观经验判定转变成依托信息合理决策。因为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文件存储、报告打印、图形操作页面、互联网通讯等效能大幅提升了人们实施工程管理的质效。让信息化变成工程管理的主要渠道。目前电脑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已经从最初的文字处理,上升到了3个不同的层级,分别是信息管控、建造指挥、战略支撑。

2.3建设数字铁路的根基

数字铁路是以GPS、RS、GIS、信息平台、虚拟化、物联网、信息集成等技术为依托,探究我国铁道基础设施、移动设备和铁道环境的信息化,达成铁道服务资源与运输资源的全方位管控与直接显示的铁路信息平台。数字铁路具有数字化、自动化、虚拟化、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是一个巨大、繁杂的大工程,是对铁道信息化的进一步拓展。铁路信息基础架构应当在铁道建造期间便初步建设,这是由于全部的铁路基础设施信息均在建造期间逐步累积构成的。假如未曾在铁道建造阶段注重基础设施的材料的搜集、归纳与架构化,构成完善的铁道信息基础架构,构建数字铁路也就无从谈起了。

3高速铁路信息化对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3.1信息化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重要性

(1)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措施达成人才、资本、材料、信息资源的集中谋划、调配与协调,让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业务过程有效融合,让信息平台变成工程信息沟通的介体,进而增快工程管理平台中信息反应速度与平台的反应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对于建设公司来说,有重大价值。据统计,在国外建筑业企业中凡运用项目管理平台的公司,施工进度提高50%,施工质量提高40%以上,而施工设计费用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15%-30%和5%-20%。

(2)实现合理高效的监督,加强企业决策力度。对于建设公司来说,信息技术可以对公司工程施工的各个时期加以有效监督,不管是工程的进度、协议践行的程度,还是工程中人力、机械、材料的运用费用,均能够依托计算机技术加以即时监督。

(3)打破地区限制,达成了跨区域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协助公司解决此种跨部门、跨地区合作、交流等难题。特别是自从中铁建设集团实行地区管理以后,我们更需要此种迅速、即时、高效的信息互享与交流平台,全方位满足工作需求,提升管理效率,减少公司的跨地区管理费用。对于工程涉及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我们来说,运用工程管理平台和财务管理平台等应用程序更有助于达成全球业务的集中管控。

3.2信息化对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顺应施工工程管理对信息量的要求,达成信息的高效整合与运用长时间的粗放型管理,导致建设公司对搜集、归纳和使用信息的忽略,并逐步形成了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模式。随着公司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增加,施工信息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信息统计模式,不仅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效率,还增加了传输的流程,且在传输过程中极易造成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使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将工作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还能形成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同时还能对信息予以进一步挖掘,有效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2)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计划体系,对成本加以全方位管控利用信息平台不但能够构建全方位预算体系,减短预算时间,另外依托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做到质量有根据、耗费有定额、管理有规范。

(3)形成资本流、物流、数据流、人流等“四流合一”的信息化模式运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对企业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予以及时处理,且在公司内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网络平台,从而有效实现公司“四流合一”(资本流、物流、数据流、人流)的集成管控局面,大大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3.3在企业整合能力方面,信息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高速铁路施工单位实施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企业整合能力角度而言,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影响。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材料采购、具体施工以及劳资等内容的整合、提炼和升华,并有效形成总部、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相信随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臻完善它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为信息化管理在其自身系统的建立与框架基础上本身就有其科学性、及时性、系统性、联动性等各方面优势。也能促进铁路系统更好地发展,更充分地发挥铁路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己成为必然的选择。使行业、企业、建设项目都能在信息化管理中受益。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开展。要紧紧围绕着当前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着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并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路系统的需要,来逐步完善高速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使之能在以后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浅谈信息化在高铁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3).

[2]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5年S1期.

第2篇

铁路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它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极高,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做好铁路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才是关键。但是,在实际的铁路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必然存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铁路工程建设设计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属于卖方市场,由于他们在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导致铁路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设计质量不高,漏洞百出。第二,铁路工程设计费用与工程总费用成正比,这就使得在利益驱使下,铁路工程设计费用要高于实际的施工费用。第三,铁路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出现问题。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创新:

1.加强交叉知识培训,提高铁路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质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与科学的工作,它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铁路各专业知识,更必须具备专业的造价管理能力,为此,加强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交叉知识培训,是做好铁路工程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针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知识、技能所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专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培训机构,加强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同时,针对现代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信息化要求,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增强他们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技术与水平。总之,加强工程造价技术人员交叉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铁路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

2.铁路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铁路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也是最难操控的环节。为此,施工单位应该选择那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对于项目具体实施阶段的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第一,在保证铁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建材用量以及价格做好跟踪与观察。第二,严格控制铁路工程项目变更问题,针对工程项目变更及时做出反应,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管理。第三,造价人员应该深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通过观察或者各种手段搜集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资料,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做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此外,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的结算环节将决定铁路建设的实际成本,并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因而也应受到相关建设主体的广泛重视。

3.加快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第3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践探讨

1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

1.1铁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问题

当前铁路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业主根据设计概算,将概算进行一定下调作为标底,投标人根据概预算进行报价,之后复合投标人报价与业主标底权重,从而形成了复合标底,在复合标底的基准下进行一定程度地下调作为报价的最佳点,与最佳点报价相同的投标人得满分,不相同的则进行相应地扣分。这种评标办法过于强调标底的重要性,投标人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对标底的探测之上,忽视了对自身实力的提升以及对施工成本的降低,这就导致了铁路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畸形化发展。

1.2铁路工程项目的概预算问题

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以定额为基准,在铁路工程项目的不同时期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定额确定造价,即根据概算定额、预算定额等定额指标确定不同阶段的估算、预算即概算等造价指标。但当前概预算定额的确定采用的是“量”“价”合一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虽然能够根据价差系数对价格进行一定调整,但却不能够如实地反应市场价格实际。

1.3索赔制度的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铁路工程项目多为政府投资,政府部门通常会对铁路施工项目的合同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对承包商的索赔管制较为严厉,这就使得承包商索赔困难,导致铁路工程项目造价与工程实际不相符。

2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1铁路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对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资全过程进行造价的动态控制,从项目立项到竣工,要对每一个阶段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相关的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保证铁路工程项目资金用度的合理性,保证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在工期内,在工程造价以内,将铁路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地完成。

2.2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铁路工程项目不仅投资额度巨大、施工周期长,同时其各个阶段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每一个建设阶段都进行统一的管理,而铁路工程建设专业性较强,涉及到的专业也比较多,工程地点呈较为复杂的带状分布,因此应当对铁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划分为各个时期:①工程建设前期的管理:工程建设前期管理的主要是对整个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设计铁路工程项目,具体造价管理内容有对投资的估算、对概算的设计、预算施工图等。②工程交易期管理:工程交易期指的是在工程设计之后,通过招标、投标、定标以及签订工程合同等方式进行造价管理,主要内容有确定合同价格或交易价格。③工程实施期的管理:指的是对铁路工程项目从开始施工到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内容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结算,对验工进行计价,对整个竣工过程进行决算。这三个时期的造价控制是一环扣一环的,前一个时期的造价管理能够控制后一个时期的造价管理,后一个时期的造价管理能够补充前一个时期的造价管理。

3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策略研究

3.1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应当贯穿到铁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确保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面性:①对于整个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铁路工程假设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面广且工作量较大,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阶段。而铁路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应当渗透到以上的每一个阶段中,对整个项目周期进行全程造价控制,并根据铁路建设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合理地调整造价,确保铁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②铁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关键: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是整个工程周期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其在资金的使用上可控度较低,因此应当将此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到关键位置,首先应当积极控制项目变更,对变更的铁路工程项目及时反应,做好成本管理,其次要控制好铁路工程质量,做好相关建材及材料价格的跟踪管理,最后,造价人员应当以实际工程为准,深入施工现场,搜集相关资金使用资料,并加以分析,以此来为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在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结算环节中能够得出铁路建设的实际成本,并以此来确定造价,因此结算环节的造价管理也应当受到重视。

3.2铁路造价管理信息化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铁路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保证铁路工程造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合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铁路事业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铁路工程建设部门应当积极加强铁路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应当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依托建立铁路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并不断完善平台内相关的铁路造价信息以及市场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然后,结合国家相关铁路项目投资政策来进行铁路工程造价工作,提升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铁路工厂造价管理与时代接轨。

3.3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铁路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当前铁路工程造价合同虽改变了传统的先干后签或不签合同的方式,但许多铁路工程项目中仍存在合同流于形式、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纠纷,而随着铁路工程规模的扩大,合同不规范的问题势必会进一步深化,因此,加强对铁路工程造价合同的管理势在必行。以铁路工程施工阶段为例,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不能用“施工资料”代替施工图,以避免施工设计与施工材料发生变动引起的返工现象,从而避免经济损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最后探讨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策略,旨在进一步推进铁路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关于如何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J].广西城镇建设,2009,(4):118-120.

[2]丁玉阳.论铁路工程的造价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121.

第4篇

工程物资的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其不仅对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铁路项目建设中的工程物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物资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其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分工、精确定位、责任细化等实现对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本文就铁路项目建设企业如何做好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展开研究,希望为提高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

一、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1.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铁路建设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资管理的动态、透明、信息化管理,其可以对项目部物资数量以及类型快速地做出响应。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了物资验收、盘点、发放的自动化与实时化管理,使物资材料的库存达到了最小化,为施工现场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进行采购

工程物资的管理依托于工程项目,并随着项目的竣工而结束,所以,在进行物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当其发出物资的需求信号时,物设部才开始进行采购,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物资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工作,这就需要在物资采购时与项目部进行密切沟通。

3.可实现物资的后台管控

铁路建设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是“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企业物资管理。通过“制定一套文件、建立一套定额、规范一套流程、运用一套软件”,强化上级公司对项目部物资管理的管控力度,实现项目物资管理由前台管控向后台管控的转变,提高项目物资管理的运行质量。

二、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应对精细化管理有正确的认知

工程物资管理不单单是物设部的工作,其涉及到财务部、工程部、计合部、试验室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物资的精细化管理。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粗放式的物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改变,因此,要想实现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首先需要相关人员改变以往的观念,对精细化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为物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掌握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

对于铁路工程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做到“精”,其关键就是切中要点,于管理而言就是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做到“细”,对于管理的标准要具体的量化,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及考核。而要想更好的实现管理的“精”与“细”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为工程物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3.将工作流程规范化

对于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而言,其管理的宗旨就是按章办事,而所谓的“章”指的就是工作流程,在进行物资管理时,只有规范了工作流程,使涉及的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才能确保物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4.加强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

加强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工作是实现铁路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公司的管理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在执行时难免会出现偏离实际的现象,这就要求各子(分)公司的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物资管理的后台管控,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促使建设项目的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朝着健康、稳定、高效的目标前进。

三、加强铁路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铁路基建物资采购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做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必须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每件物资的采购成本进行严加控制,并落实全程管控,通过对比选取具有高性价比的物资予以采购,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采购与信誉好且具有一定口碑的商家进行合作,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物资的质量。此外,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当严禁吃拿回扣,应当对采购过程进行公开。

2.制定精细化的物资供应管理制度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制定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此需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切实了解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物资的需求情况与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从而制定出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其次,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基础便是全面的预算管理,因此企业应当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3.对物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与优化

为全面提升管理成效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应当针对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予以改进与优化。比如,对于物资仓库管理,便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科学管理。在物资入库出库时应当做好登记入册及现场清点工作,保证物资的登记与实际情况不出现偏差。而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存储物资的特点,对其按照存储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存储管理。此外,在进行物资管理过程中应当经常进行自我剖析,找出目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还应当引进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物资供应商信息进行分享公开,并对物资采购全程进行实时监督,通过动态的对比与分析物资消耗情况,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制定与优化。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同时规范现场的消耗,从而有效提升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

4.对物资验收进行精细化把控

在工程物资进场前,物资部工作人员应同质检人员、工程监理、业主代表共同对其进行检验,另外对于进场物资还要进行抽检以及试验室检验等更深层次的检查,对于特殊的物资材料还要送到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如若检验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物资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应当及时上报给采购人员,由采购人员及时同供应商进行沟通,根据合同条款内容对不合格物资进行处理,严禁在施工中使用,并应当做好对其的验收记录。

四、结语

物资管理作为铁路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质量以及进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铁路施工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加强对其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对其进行创新,把物资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为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红英.浅谈精细化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中的应用[J].企业文化,2016,(7):145.

第5篇

【关键词】沿海铁路 信息化 网络 安全机制 项目管理

1.引言

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继续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铁路网在沿海一带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往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1]。为了解决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缓解铁路对经济的瓶颈束缚,铁路部门作出了铁路网络的扩展,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为目标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信息化建设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起到支撑作用,是推动现代化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铁路部门增加基建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进度,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主力军。尤其是在沿海一带的铁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大潮中相应的铁路信息化的投资需求[2]。以沿海地区为例,由于沿海地域的特殊性,运能需求比内陆地区较为紧张,货源较为丰富,气候地理因素对运输安全影响较大,因此,对铁路运输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沿海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铁路部门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充分做好长远规划,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以信息技术解放人工劳力,以网络覆盖扩展业务范围。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沿海铁路通过开展“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运输调度系统、铁路货运系统等各类应用,使减灾防灾、指挥调度、市场营销等工作迈入信息化阶段。

以“GIS”系统为例,沿海铁路资源的数字化为地理信息、数据材料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它为整个铁路运输、养护、调度服务。

3.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铁路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涉及路基、桥梁、隧道、铁路、通信、电力、设备安装等20多个子系统,近40个专业,以及建设模式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涉及的领域将越来越多[5]。

4.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沿海铁路信息化建设已初具模型,但也有很多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

4.1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善

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安全感和脆弱性,使铁路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但是,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铁路系统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它通过调整铁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优化。网络基础设施的施工安全,铁路系统的网络结构应实现“内部分离的网络、办公网络、对外服务网络”,实现“内部生产网和办公网分离”,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架构的铁路网络系统。

4.2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不够健全

计算机病毒是铁路网络体系中最大的问题,建立严谨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可以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性。目前,中国铁路系统的计算机病毒防御能力仍然很低,铁路系统崩溃的危险,并随时遭到攻击。所有铁路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应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的安全策略,基于某些原则,需要分级管理和维护,并集中监控,建立保护管理架构。

4.3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员工是运营商的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共享,当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的员工已经离开,但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不能找到合适的人员来解决问题,解决经常遇到的问题。

5.规划建议

5.1变化工作模式,加强人才的培养

沿海铁路行业在我国属于特殊行业,需要有效竞争的市场活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尝试适当开放市场,引进专业的信息结构,参与信息平台建设中,汲取以往经验,从先进的管理体系入手,引进较高的技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7]。

5.2建立安全、规范的管理机制

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充分的安全措施,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这些安全措施涉及许多方面,主要包括信息化规划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领导和管理层要积极参与保障措施。

5.3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目前,中国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亟需完善的,安全性较弱,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铁路网络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要完善整个铁路网络的信息架构。

5.4规范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的问题,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统一的标准是成功的关键。规范管理是提高铁路系统的效率的核心手段,可以方便的统计、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的思维方式还体现在客票系统等业务系统中,要求非常规范和成熟。

6.结论

在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沿海铁路建设重点企业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在推进沿海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应从铁路部门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沿海项目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柯新生.沈永清.陈学东.李学伟 面向未来发展的铁路信息资源规划研究[J].铁道学报. 2012,24(6)

[2]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近期(2004-2007年)实施策略和计划[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14(1)

第6篇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最早是从50年代的日本企业提出的。在管理的过程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绩效、量化、结果、执行等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粗放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更加重视管理的绩效结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可以使企业形成以绩效、流程和结果来进行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就需要使用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指的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对企业的效益和效率进行提高,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加细致、快捷、准确的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放弃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提高管理效能作为未来管理的目标,使用具体、明确的管理标准对以往模糊、笼统的管理进行取代,对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把量化标准渗透到所有的环节中,并将量化数据作为考虑问题的主要依据,对评估的尺度和判断的基础进行分析,对评估的尺度进行考察,将无形的管理转变成有形的管理,通过量化的数据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对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目前,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要对所有的策略、战略、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重新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施、编制、控制、检查等程序进行细化。而精细化管理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一个重过程、重环节、重质量、重具体、重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要求做好每一件事情,抓住企业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只有将内部管理做好,才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对内部管理进行规范,最大化经济效益。

2、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计划提报、审批存在漏洞

首先是部分单位为了有效地避免超范围之内的超计划施工,经常性的提报大计划,把维修作业提级,按照等级施工来进行上报,施工的范围也得报大报全,各个级别的审批部门把关不严,最终就会使得等级施工“泛滥成灾”,过多的等级施工,就会使得监督管理的人员检查力度不够,安全盯控不到位,施工安全失去应有的保障。再次,则是施工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提报“假计划”,月度施工计划在日计划中不兑现,尤其是部分的委外工程,和相关的部门签订相应的施工安全协议,统一的由设备管理部门协助提报计划,部分工程跨度大、工期长,受到了专运与行车等等因素的影响。

2.2、施工计划临时调整变更

个别的部门、单位对施工计划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未深刻的认识到施工计划的重要性与严肃性,对于计划的变更与取消不够严谨,随意性相对比较强,最终导致计划落空,本来可以用到安排其它单位的施工作业而实际却不能安排,使得施工的时间也就浪费了,最终影响到施工作业及其运输生产的效率。临时变更施工的计划,就会带来相对比较多的不安全因素,铁路施工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各个部门的全部施工及管理的人员对于变更的施工技术很难做好普遍性,也非常难在短时间之内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存在着信息滞后的情况,针对随意变更的施工计划,没有办法及时的制定出来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施工作业之中非常容易漏掉一部分关键的作业程序,部分环节失去卡控。

2.3、违章施工

首先是施工的相关负责人其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十分的欠缺,一味的为了赶进度、抢工期,单方面的追求施工速度,而忽视其安全生产,对于安全设备的投入也相应的减少,简化施工流程,没有相应的制定出来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应急方案。其次则是相关的作业人员的安全规章制度不了解,简化作业程序,违章蛮干,很多都是由于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与作业纪律而造成的。

2.4、施工的各单位准备工作不足、配合不当

铁路营业线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联动工作,其中的任何一个单位与部门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均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都是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错,均会牵连之后所有的环节,最终影响到后序作业的进程,十分的容易造成施工延点,假如因为其中的个别单位疏于管理,准备工作应付了事,存在着侥幸的心理,主管领导与人员在施工前不亲临现场,对材料准备、既有设备的数量、型号、质量心中无数,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轻则耽误施工,重则造成施工事故。

3、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制定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准确识别并监控管理危险源

首先,要制定精细化的规章制度,这也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条件。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具体化,详细化,提高规章制度的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加深制度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匹配程度。为了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实行,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具体的人。同时,要保障制度能够涉及到施工的方方面面,确保每一方面都有章可循。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组织专家对本工程的施工计划进行策划论证,对各阶段的施工计划进行详细分解。另外,还应当不断对管理流程和管理措施进行优化,保证管理规章制度更加精细和完美。其次,要准确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监控管理。在危险源管理工作中包括了三个环节,分别是准确识别危险源,合理分析危险源以及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要实现危险源管理的精细化,就要从危险因素辨识过程精细化以及危险源监控管理精细化两个阶段进行具体操作。只有在完全了解铁路工程项目以及各个工种的施工特点后才能对危险因素进行精细化辨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必须坚持动态性的危险源管理原则,增强危险源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危险源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另外,施工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所以必须确定工期目标。在施工中,对施工资源的需求进行超前策划,并且在施工中实施动态评估,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3.2、加强人员安全精细化管理与培训

首先,要从思想上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具备安全意识,避免为了缩短工期增加收益而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企业职工以及工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要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全体员工了解到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相结合,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了解其他管理人员的责任,通过技能培训,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以及新工艺的安全控制要点和安全操作规范,能够熟练应用各种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策略。第三,在安全教育中,既要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也要对屡教不改的行为进行惩罚。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存在问题,如果通过思想教育后仍然不思悔改,此时应当将坚决给与处罚,甚至开除,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第四,要优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部门,并且为之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考核方法,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3.3、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精细化

准确辨识、分析和有效控制管理危险源,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危险源管理精细化应从危害因素辨识过程精细化和危险源监控管理精细化两方面抓起。危害因素精细化辨识,应在充分掌握铁路工程各项目和各工种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分析,遵循危险源管理系统的动态性原则,以确保危险源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实效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精细化,应将危险源管理系统制度化,并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体系中来,实行严格细化管理。

3.4、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对施工安全进行信息化管理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机型,对设备进行合理调用,并实施动态化的安全管理,保证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养护。其次,实施持证上岗的制度,所有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获得相应的操作资格,并且在上岗前对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办事。第三,要细化机械设备台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设备带病工作的现象。第四,铁路施工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企业网站实现信息的安全、铁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等。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辅助,了解所有员工的施工情况等。

总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铁路建设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与此同时,铁路人员考虑铁路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增加,铁路施工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仍然采用经验管理的方式,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造成了安全管理体系的脱节,各个层次衔接不连贯。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对铁路施工安全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铁路工程安全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元忠.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3,13:250-251.

[2]代春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174.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合理有效的项目投资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高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有效手段。全国各省级公路的造价管理部门都开始引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造价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公路造价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

一、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大、工程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涉及的材料设备品种繁多,再加上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不同的编制阶段有着不同的材料价格、物价指数、银行利率、外汇汇率等市场经济要素。想要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数据信息统计,进一步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数额。另一方面,公路工程的建设本身就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工程造价的投资、技术都和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造价咨询企业、政府和投资者等多个方面,跨越工程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设计预算、实施阶段的验工计价和竣工决算等不同阶段。因此,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广、跨度大,做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多方面的管理,根据公路造价阶段的不同进行管理。

当前我国各省级公路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也都在进行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探索,我国很多省级交通建设造价管理部门都建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对于公路工程材料价格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并信息,科学合理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此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还在造价信息标准化、材料价格信息管理和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

二、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工程造价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于我国公路工程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做好造价数据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因此,想要全面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和提升管理质量,就需要更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因此,伴随着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做好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同时,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程度仍显得极为不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应该在于如何利用信息领域已有的技术,结合造价管理自身的特点,使之能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

(二)建立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造价管理服务的,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具体形式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因此,想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一个动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

动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路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第二是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和时效性。特别是方便了工程材料的采集环节,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能够实现工程价格的快速提交,有效地缩短了采集的周期。在价格数据的处理阶段,通过利用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提高处理速度。在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公路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首先对各种造价资质进行管理。如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登记、管理,以造价师为卞体的造价从业人员的登记注册、技术培训、网络教育等。例如现已投入运行的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系统。其次是对工程造价的过程(投资、设计、招投标、施工)进行管理,具体处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的管理软件有投资评审软件、招投标软件、项日管理软件、造价指数软件等。

3、公路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

工程造价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该系统首先要求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上述的动态价格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压缩打包,格式转换等,再拷入数据库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的还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其次就是建立一个工程资料库,通过大量汇聚的数据能够有效的反映本地或本行业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最后要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而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各地、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规范等计价依据资料。

三、结语

开展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建设领域造价管理改革的趋势,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公路工程建设标准清单管理和材料价格管理的系统,为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和强化造价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瑞,张建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山西建筑,2009,05:232-233.

第8篇

关键词:铁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soft soil foundation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of soft soil area often through, especially high-speed rail to the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appear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challenges, it is imperative for soft soil subgrade technology processing, for rail structure provides a high strength, rigidity,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good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ion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method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railway; Soft soil subgrade; Processing technology

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尤其是高速铁路工程的跨越式发展,铁路的施工技术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为了能够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对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更科学的控制,尤其是对我国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更科学的控制,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摸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体系和方法,以此来适应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

一、软土路基的概念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 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 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从广义上说,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可将其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5 种类型,习惯上把前3 种总称为软土。所以,在软弱路基设计和施工处理过程中,必须通过详细的研究,掌握软土的性质和土层特征(特别是软土的强度和变形动态变化规律),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 才能保证软弱路基在施工期间的稳定并控制铁路的工后沉降。

二、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1、注浆法

注浆技术在加固铁路路基中的应用,其原理就是在路基的土石界面处通过水泥浆液或者水泥与水玻璃的混合浆液等等这类型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来对诸如裂隙、孔隙、溶洞、土洞以及软土地基等铁路路基的不良地质情况进行注浆封堵和固化反应,从而使得注浆浆液与铁路路基下的原始土石进行结合,并由此形成稳定土石结核,及将其固化成为一个受力整体。而且还能够消除位于基岩面附近发育的岩溶裂隙水在受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及由列车震动影响易诱发的地表变化,避免在运营后出现局部塌陷,消除铁路路基的工程隐患。

2、强夯法

强夯法是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对湿软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它是重锤夯击法的延续但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一种新技术。用强夯法加固的土基,承载力会明显提高,沉降量也会降低,这种方法如采用大的单击夯击能量,可使地基的加固深度达10.0~20.0m,有时其影响深度会更深。

3、排水固结法

是指利用排水固结原理,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竖向排水体,铺设水平排水垫层,在上覆荷载(固结压力)作用下,排除土体内孔隙水、提高土体强度,以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目的的一种加固路基方法。

排水固结法由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加压系统(上覆荷载):等载预压、超载预压、真空预压、堆载与真空联合预压。

排水系统: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垫层。

排水固结法,工程造价低,但需要较长的工期,往往需要与超载预压等联合使用,以及软粘土的蠕变特性等,对沉降控制极为严格的无碴轨道路基不宜采用该技术。

4、粉喷桩加固法

粉喷桩处治软基属于深层搅拌法中的一种,它是利用压缩空气向软弱土层中输送石灰、水泥等粉状加固料,使其与原位软弱土混合、压密,通过加固料与软弱土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凝聚作用、化学结合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软弱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加固土,它与原位软弱土层组成复合地基,提高软土路基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量。

5、CFG桩加固法

CFG桩是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法是在天然地基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增强体(桩体),使桩同承担荷载,并具有密实法和置换法的效应。CFG桩因属高粘结强度桩,可全桩长发挥侧阻,桩端落在好的土层时可以很好的发挥端阻。成桩时的挤土效应,桩体的排水作用以及褥垫层对桩、土荷载分担比的调整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减小路基变形。与一般碎石桩相比,碎石桩是散体材料桩,桩本身没有粘结强度,主要靠周围土的约束形成强度,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传下来的垂直荷载。土越软对桩的约束作用越差,桩体强度越小,桩传递垂直荷载的能力越差。CFG桩复合地基对软土路基有很好的加固作用,在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三、软土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塑料排水板的机械施工中,由于静压式的插板机无论在经济成本还是工效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好于振动式的插板机,然而振动式的插板机在进行对地层穿透的能力方面是好于静压式的。所以,在两者都可以穿透地层处理塑料的排水板时,应优先应用静压式的插板机,如果选择静压式在较困难的地层处理时,需应用振动式的塑料排水板机械进行处理;

2、对于软土路基在进行选取设计参数时,需要在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原位的测试以及要结合地质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并提出科学的合理参数。在通过对现场的观测数据分析后,并提出了对软土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以及工后的沉降推算。鉴于对软土路基沉降时间的控制以及工后沉降推算的可靠性要求,在软土路基进行填筑完成以后必须要确保达到一定的放置调整期,从而达到可以有效的控制工后沉降的要求;

3、由于应用不同的路基处理方法以及在不同结构物之间的剩余纵向差异的沉降会较明显,所以,对于路基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结构物的类型可以直接影响剩余纵向差异沉降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设计时在同一工点需避免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不能避免需要考虑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的结构物之间进行设立过渡段,并且确保必要的放置时间,从而降低在不同工程类型间的沉降差异,如果在放置后出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沉降地段,就必须要根据实测沉降资料来应用预压等处理方法。在根据计算路基的沉降值和实测值时所出现的差异,可以开展以信息化进行管理和施工,以及通过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工后沉降的重要方法;

4、在软土路基经过搅拌桩的加固以后,对于路基土的特性会在很大程度方面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通过施加荷载以后,其沉降量会较小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是应用预压的方式等以降低因后期荷载所引起的沉降问题,满足了轨道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应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加固路基时,在加固后仍是松软土路基,进行后期的荷载施加以后仍然是排水固结的特性,则沉降会较慢,所以就很难达到轨道的要求。对此,是否可以通过长期的超载来降低后期荷载所产生的沉降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路基处理的方法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我们根据以往铁路路基施工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从而能够在其施工过程当中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来对工程质量加以控制,从而确保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促进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芸静, CFG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姜伟治.粉喷桩在铁路软基处治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第9篇

关键词:铁路桥梁;病害;维修;养护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得到了很大提升,部分桥梁飞架江河湖海,为路网的畅通和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铁路桥梁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受车辆碾压、自然侵蚀、先天设计缺陷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铁路桥梁的实用功能和服务质量日渐退化,病害出现频繁,严重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加强铁路桥梁的维修养护,就成为延长铁路桥梁使用寿命,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途径。

2 铁路桥梁常见问题

2.1 梁体挠度超限问题

列车轴向负荷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梁体竖向挠度造成影响,梁体竖向挠度会随着负荷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大。若混凝土板梁竖向承受的荷载过大,由此产生的挠度超过相应限制,就会影响运行性能,需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技术提高梁体刚度。

2.2 支座问题

列车轴重的加大对多个部件产生影响,如支座、制动设备等,这是由于列车轴重增加,支座所需要承受的竖向荷载力将增大,同时还会导致列车的摇摆力和制动力同步加大,进而增加支座的磨损度和位移量,若荷载过大,还可能引起转角超限等病害,降低桥梁结构的伸缩性和转动能力。本文以盆式橡胶支座和摇轴支座的常见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其中盆式橡胶支座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聚四氟乙烯板磨损,出现磨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存在缺陷;设计参数没有根据支座实际运行环境的要求进行设置;聚四氟乙烯板的质量没有按照专业要求进行生产,降低支座性能;铁路桥梁纵向位移过大、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板之间复位移较大等。盆式橡胶支座磨损程度可根据聚四氟乙烯外露高度判断,外露高度减少越多,则可判断有磨损;若外露高度在0.5-1mm之间时,可继续实用,但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若外露高度达到0.2-0.5mm时,需要采取有效维护措施,确保行车安全;若外露高度不足0.2mm时,说明支座磨损严重,对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需要立即进行更换。摇轴支座通过线接触形式传力,在摇轴弧面处产生的应力较大,降低了铁路线路对荷载的适应力,易引发病害影响铁路线路的运行能力,如钢制部件发生锈蚀、支座转角过大或发生位移等。

2.3 梁体混凝土裂缝问题

铁路桥梁运行条件较为恶劣,其荷载量和持续运行量不断增加,加剧了桥梁的疲劳效应,桥梁中的混凝土构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桥梁混凝土构件既有裂缝将在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加深、变宽,而钢筋部件也将发生锈蚀病害,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就裂缝病害而言,若按方向可分为竖向弯曲裂缝、斜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三种。以下将对三种病害进行如下分析:

竖向弯曲裂缝一般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梁跨中部侧面,从梁体侧延伸至边缘侧,在梁肋相接部位终止。竖向裂缝的发生与列车轴重、行车密度有关,属于受力裂缝,对混凝土部件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裂缝一旦形成并发展,将会造成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结构整体的耐久性。斜向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下梁体剪切力过大而产生的,多会在梁体肋部出现,由支座底部按照15-45°的倾斜度向上延伸,该类裂缝属于结构受力裂缝。纵向裂缝属于铁路桥梁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施工技术不达标所引起的。纵向裂缝容易在支座附近产生,对混凝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但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会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

3 铁路桥梁问题解决对策

铁路病害一旦发生,将会降低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文将从技术处理和维护管理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3.1 铁路桥梁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3.1.1 梁体挠度过大处理措施

体外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是处理铁路钢筋混凝土板梁竖向挠度过大问题的常用方法,该法是对碳纤维板施加预应力,增强碳纤维板的强度,使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体外碳纤维加固技术对钢筋混凝土板梁的加固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梁体的挠度,提高了梁体的抗弯承载能力。

3.1.2 支座病害的处理措施

首先,盆式橡胶支座受力不均匀时,可判断为聚四氟乙烯磨损程度达到严重级别,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加快支座的损坏,危害桥梁的结构安全。支座一旦达到严重磨损程度,应该进行更换处理,可采用生产工艺先进的球型支座代替盆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的滑板材料和摩擦副系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的提升了支座的应力,延长其耐久性。

其次,摇轴支座病害处理措施。我国颁布的《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明确规定,摇轴支座的倾斜度最大值为7°,若倾斜度超过该限制值,就需要立即进行扶正处理;然后观察是否发生重复倾斜的问题,若发生,就应该进行更换处理,一般可用铰轴滑板支座替换原来的摇轴支座。与传统的线接触思路不同,铰轴滑板支座采取面接触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接触应力,提高支座的荷载适应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3.1.3 混凝土梁体裂缝处理措施

桥梁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后,先对裂缝宽度及走向进行测量和检查,然后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若钢筋混凝土梁主筋附近出现的竖向弯曲裂缝小于0.25mm,腹板竖向及斜向裂缝小于0.3mm,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纵向及斜向裂缝小于0.2mm的,可进行灌封处理;若超过以上限定值,应对裂缝进行长期监测,看是否持续发展;若不发展可采取灌封处理,若继续发展,应通过试验寻找裂缝根源,采取加固措施,如粘贴钢板法、体外预应力法、改变结构体系法以及换梁法等均为常用的加固方法。

3.2 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对策

我国铁路桥梁维护管理应以预防性维修为主,将预防与整治措施密切结合,确保做好桥梁的风险预判工作,将风险隐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对铁路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预防是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做有效的管理手段,铁路桥梁部门应做好安全预防工作,通过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桥梁维修养护管理效率。

3.2.1 维修养护标准化管理

桥梁维修养护管理的标准化,可有效提升维修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大规模维修任务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三个方面。首先,铁路桥梁维修养护工作要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检查、评估和维修加固工序合并,提高工作效率;检查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一般分为常规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检测试验几种类型;检查的同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并对检查桥梁的结构进行健康评估;桥梁病害出现之初,就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快速维修加固处理,减少对铁路线路的影响。其次,技术标准化是指桥梁检查的各项规程,应根据铁路部分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最后,指根据专业标准,制定桥梁维修养护作业标准化流程,并按照规范要求将检查结果记录归档。负责检测的人员要规范填写记录档案,与以往数据形成对比,从而掌握桥梁病害的发展情况,为桥梁维修养护提供数据支持。

3.2.2 维修养护精细化管理

铁路桥梁的标准化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维修养护部门要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力度,防止出现微小病害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随着列车轴重和运量的增加加重病害的情况发生。桥梁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各项维修养护工作进行量化、细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人员。检修人员要对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对重要路段进行定期的运营性试验,对大型桥梁进行长期监测,尤其是带有一定病害的桥梁,更要随时关注其健康状况。病害发生初期,可通过快速维修加固处理,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若桥梁潜在的病害对其结构安全产生影响,影要及早提出预警,制定有效的整治方案。

3.2.3 维修养护信息化管理

我国铁路桥梁工程类型多样,且投入运行的时间较长,部分桥梁技术资料缺失严重,增加了维修养护工作的难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桥梁维修养护管理工作也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桥梁设计信息、施工工艺信息、投入运行后的监测以及维修养护信息,为全面掌握和及时查询桥梁技术状态信息提供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桥梁全面普查和定期评估提供参考和建议,并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养护、维修措施,确保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铁路部门的运输需求也逐渐增多。铁路桥梁是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为此,铁路桥梁维修养护部门应进一步提升桥梁病害检查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并处理桥梁病害;另外,进一步提升桥梁维修养护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预防性维修为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确保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郭然.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计划编制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陈龙珍,张朝坤.铁路提速后的桥梁维修养护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05:32-33.

[3]刘嘉武,王海林.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铁路桥梁的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研究[J].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