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全面发展的理解

时间:2024-03-05 14:36:21

导语:在全面发展的理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全面发展的理解

第1篇

一、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066-01

自从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人类的本质来源于他们和上帝的关系,正是这个关系给人的本质下了定义――而不是某种特征或者别的什么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区分开来。把人类主体精神化和其把人类肉体工具化的做法,如此深地扎根于西方文明的主要事业中,以至于打从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的开始同时是以“人本主义”开始,西方人很难摆脱这种与生俱来的思想特质。与西方精神有所不同,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在“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打开了新的视角,开创了全新的人学思想。

一、人学概况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揭示了感性活动与人的本质的统一,这种统一导致人和人的将来的新观念,导致在其历史性中扬弃哲学的思辨,使其与现实的人的生活一致起来。“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马克思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的人学观念只能从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关注人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命运和前途,无法在不超越形而上学对思想预先规定的前提下谈论“人性”“人的本质”的问题,因为“人性”“人的本质”的概念生成于我们文明的内部。

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自动物进化以来,它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便在于人对于人的世界的创造。只有从人创造人的世界的对象活动的,才能够提出人的本质,人类的这种对人的世界的创造,正是人的自由的自觉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然而,人所有优越于动物的特征,人的类本质的存在只有人作为类存在的物存在时候才会得以可能。劳动异化使得人类丧失了类本质,凡是属于类的,精神的机能都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便为强制性的劳动所代替。人同他的类本质所异化,“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即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可见,对于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具有决定的意义的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的现实活动永远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构成其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生存状态。所以,马克思得出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现代性的主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可以分析为三个互相关联的维度:一是何谓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人为什么应全面发展,三是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

第一,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这关乎命题合理性的研究,也关乎命题正当性的研究,这也总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状态,以现成的所有方法都不能实现它,或者说人的全面发展状态在根本性质上方面不能被置换为“发展人的什么状态”,只是可以向往,趋近它,但它在任何时候都有坚实的可能性,并可以活生生的出现于人的视野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解答力图揭示的,不是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状态这样一种以静态的目光去理解的人之生存状态,而是关于怎么样才能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种将生存理解为绝对变易的过程的人之生存状态。

第二,人为什么要全面发展。人应该全面发展,如同人应该自由一样。对人应该全面发展必须经过反思而正面指示其合理性。一定意义上,追求超越是人的本性,人是超越了动物的存在,同时人有一个生存问题,而生存必须通过发展自身来实现。人对自身的每一次的超越,都带有人对自身的生命存在状态有意识的反思,反思的目的便在于企图优化人的生存状态。为此,人会首先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构建起优化的生存图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图景。可以说,人类对生存的超越是人类向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确保,是现代人不断走向的觉醒。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活动对象化方法,把人当成“实践的存在物”,认为人内在的本质必然外化为实践活动,因而把外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映现人内在本质、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正是人的活动所构造的可能世界引导并推动实践活动,使得可能世界转变为现实世界而优化人的存在境界,使得人类的现实活动对于人的最高目的――人的能力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完整性,全面性和现代性。

马克思重新阐释了“人”的概念,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的观念,是一种“人的本质”,对现代性也做出了反思。现代性乐此不疲地发起把人们从各种压抑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只不过这些运动常常偏离本真自由的要求,现代人正处于一个价值观全面危机的时代。人原本便不单单是一个拥占者,也是一个创造者,欣赏者;是理性与感性、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作为生命的展示,人不能异化为所欲望的东西;相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以无限衍生下去,安抚人心,可以肯定,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现代性和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

第4篇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而个性发展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是个人内在潜力的张扬。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发展要求学生达到国家在德、智、体、美等基本范畴规定的所有受教育者都应达到的基本标准,最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以尊重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遵守国家法律为基础和前提,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而又富有个性的人,既德才兼备又保持个性。这种教育观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从办学理念上看,全面发展要求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而个性发展要求顾及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不断生长。

从教育内容上看,全面发展注重传授德、智、体、美等方面知识,注重各学科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个性发展是在注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德性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从课程设置上看,全面发展要求按照学科体系针对所有学生开设一般性课程,而个性发展侧重在开设一般性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设各种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兴趣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需求。

从学校管理上看,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管理上实施整齐划一的统一管理,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一般性要求,而个性发展则要求实施弹性管理,给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

第5篇

以学生为本的,就是以人为本。教学也好,育人也好,其实质都是两个字“育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办好高校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的主要途径。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赫尔巴特说得好:“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班主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骨干,是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工作光荣,任务艰巨。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班主任想要挑起班级工作重担,就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热爱学生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社会知识。”当然,这更需要对大学生的未来有高度的负责的精神。第一、生活上要关心和照顾。这就是要对学生真心真意的爱,这正是教师最起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

二、要给知识、给智慧、给能力。真正学到东西,这是教师所能给予学生的最大的爱。第三、要帮助学生树立健

康意识。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这是教师给学生最重要的。热爱学生,充分体现了年长一代对青年一代的深厚的无

产阶级感情,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对学生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用温暖融化学生心头的冰块,把爱的甘露洒到每一个角落。只有无私地热爱学生,才能在心灵上吸引学生,才能在精神上塑造学生的心灵,铸造灵魂。

2.了解学生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不了解学生,就无法教育学生。教师的随意批评、训斥就像狂风暴雨,学生如同春雨后的嫩芽,一阵风风雨雨,就可能摧毁这些嫩芽。不了解情况、不加分析,信口开河地乱放炮,后果不堪设想。必须要花大力气,多方面了解情况,跟踪追击,多层次调查,弄清楚原因。情况不明,切不可乱放炮,要调查研究,分析辨别,于细微处察真情,做有心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问题弄个彻底明白,知根知底,出奇制胜,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了解问题是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这样,成功的喜悦将会属于教师。

3.尊重学生

马卡连柯说:“抑制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是台被损坏的机器。”教师遇到学生犯了错误,怒从心中涌。不管遇到什么事,想方设法使自己冷静几分钟,至少要冷静三分钟。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火气,是教师修养中的一大课题。忌冲动,多思考,尽可能给学生留有余地。在怒的时候处理问题,往往感彩大于理性色彩。这就首先要冷静,有几分钟的时间压住火气想一想,想想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想想用什么办法处理最合适。就在几分钟内,很可能使自己冷静下来,用非常理智的办法,把问题解决得当,避免失误,要慎而又慎才行。一个慎字,包含着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后果的全面分析,之后再作决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批评,冷静下来思索一下,能使问题的解决更趋合情合理。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却远远超过这一点点代价,学生会在默默的内疚、自责、懊悔中修正自己的行为,印象更深刻,效果会更好。

4.宽容学生

宽容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一种美德。宽容是教师在道德感、理智感的支配下,一种复杂的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教师宽容,是对学生宽厚、宽纳、谅解、同情并且寄予期望的心理表现。教师对个别在前进中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抱定宽容的态度,予以关心,给予同情,并且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鼓励学生继续前进。如果教师宽容犯有错误的学生,并且积极帮助学生认识错误,鼓励学生改正错误,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必然在心底深处,久久感到内疚不已,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起直追的决心。因此,教师对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缓和学生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教师的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利于对学生教育,会成为推动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宽容能调节师生的关系。所以事业心强,责任感强,而富有教育经验的教师,必然会宽容待人,与人为善,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学生走正路。

5.理解学生

理解万岁。教师要理解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压力,理解学生认识错误和承认错误的特有形式,理解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愿望。多给学生以信任,能原谅时要原谅,留下思考的余地,给予适当的机会。要理解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长处。只有对学生有这种认识和理解,才可能找到同学生对话的共同语言。理解不是目的,是施教的手段,是达到培养学生成为人才的桥梁。今天的理解,是为了学生建树更高的追求目标。

6.鼓励学生

卢梭说:“做教师的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以自己的真诚的心去化开学生心中的冰块,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对人民有益的人。这是一个教师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对祖国未来全面负责的具体表现。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先启发,后说理,积极引导,一步一个台阶,防微杜渐、狠抓根本,善于抓教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表扬,可以激发学生情绪,调动积极性,净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表扬学生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而是肯花心思,动脑筋,想方案,把问题解决深,解决透,激发上进心,推动教学,赢得学生信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由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前进。

7.勉励学生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学生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一句话,学生爱听鼓励,而不爱听训斥。任何学生都一样,有一种期望心理。学生都渴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夸赞,希望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期望与众不同,期望有机会得到自我表现。当学生的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加倍努力,期望获得进一步的成功。教师要推动教学工作,善于用激励的办法,而不应用压制的办法,尊重学生,从激励自尊入手,以柔克刚,以软克硬。用鼓励代替批评、挖苦、训斥;用期待代替简单、生硬、粗暴。教师要给学生留面子,多表扬,少批评;多推动,少指责;宜鼓励、少惩罚。批评和表扬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为了育人,表扬的威力往往大于批评。在适当场合表扬,增强信心,激发积极因素,努力向上,人人成才。

二、以和谐为主的教育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以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协调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构成的,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包含了德、智、体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这些组成部分既是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促进的全面发展,实现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中国最终要建立起“和谐社会”,指出“人人享有发展的新世纪。”建造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说过:“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带好一个班,带好一个班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学生本身的工作,同学之间的工作,家长之间的工作,任课教师的工作。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任课老师的威信,让同学们尊敬每位教师,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调动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班主任要适时家访,力求用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做好家长的工作,把班上的情况,学生的表现告诉家长或电话联系,以求得家长的配合,使家庭学校沟通畅通,共同把学生培养好,把学习成绩推上去。班主任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们克服和去掉个性中那些不足的东西,发挥积极性和可取的方面,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团结友爱,使学生有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有一个能感到温暖的心房,有一个鼓励学生前进的动力源泉。

三、结语

第6篇

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所提倡的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仅仅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认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旦我国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迷失方向。我国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再者,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国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重视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最广大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社会氛围。同时,在生产生活中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城镇、乡之间以及各行业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全面发展;模式

2001年7月是我国了关于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目标,确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呢,这就是目前学校所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改下学生发展的几方面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个问题,各个学校、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切入点。因为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及基础性的独特特点,使在新课改后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要对新课改的数学进行深入剖析。

(一)新课改的和谐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就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后,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及能力适应性等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新课标下的数学正走向全面的均衡化、多元化、全面化的一个方向。首先在设计课程上就要设计的全面化,要融入多方面因素,例如,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等。其次,是在课程的内容上也要全面设计,既要让学生的生活就社会现实相结合,也要强调数学的理论知识及社会发展。最后,对于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根据数学的重点来确立目标,也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将特点与目标相结合,最后得出一个过程目标,在得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

(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不相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按照自己的传统模式按照科学体系来进行教学的。而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则是关注学生,更重视学生的感受与经验。课程的内容一般都会由教师精心的安排。新课改后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便于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的逻辑思考更加的全面。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只是注重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却忽视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内容,使学生往往在做过一道题后只知道答案,对题的内容却是一知半解。因此,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就是不只要考虑到数学教学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学内容的实际性,并且从学生的思路及理解上来提升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是只一个人在活动中对于自己的一种支配,包括时间、权利、能力等等。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对于活动的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利,这是相对于外部来说的独立的权利。二是: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具有自主能力的人就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支配自己,会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对自己会做出更明确的判定与评价,从而来约束控制自己,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课程书本为主,而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培养学生为主。这样就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将学生的能力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最终将数学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更好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任何新事物都要相应的做出新的评价体系,只有更好的认识自身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够更好的使事物得以发展。新课改后的数学教育就提倡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教师应该明确评价并不是为了证明、评比学生的成绩地位,而是要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

(二)依靠技术改变学习方式

现今社会,是个信息时代,高科技的运用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工具的运用能更好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工具的运用不仅能够简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繁琐,同时也能够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算式题更加的具有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对工具的使用,从中获得动手、动脑的能力,将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挖掘出来。数学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提高教师的能力

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不只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把握全书的能力,课改后的教学课本及重点难点必然与课改前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提前做好备课,把握好教学的整体方向。不仅要在教学能力上有所进步,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方面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其次,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举一反三。因此对教师的开发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要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来开发更多的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最后是教师的探索性与指导能力。一个好的教师是要能够很好的指引学生方向。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性,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更好的探索知识并正确的指引学生。

(四)加强教学管理

新课后的数学教学要想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不只要完成以上的三点,同时也要加强教学的管理。首先,在教学力度上要加强,加强数学教学的管理。其次,也要在师资力量上加强管理对教师做好培养。第三,是要培养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带头人。第四,要培养一些优秀的“特长生”,注重“特长生”的特长发展并培养其特长的发展。最后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够放弃固有的习惯模式,真正的接受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在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中。要想真正的摒弃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学校提供的新环境下,逐步的适应新课标数学,最终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0).

[2]潘善浪.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教学散发魅力[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11).

[3]彭景报.如何才能避免数学教学的极端化[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21).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反思

一场大规模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唤起了人们在人文领域的深层次反思与自省,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去审视现实与未来的时候,便更加深刻地体察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科学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的重要。

一、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因素,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主要内容是:(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指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道德知识等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是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精神不仅渗透在国民的各种素质之中,而且表现在每个国民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之中,是国民素质的灵魂,也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要素。一个民族、国家的人文素质越高,就越具有人文精神,就越能使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2.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及其达到的某种程度,即要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如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人文精神为使命的教育类型,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在特定专业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中的实用理论、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专门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而是职责教育,不是成人教育,而是成才教育,它并不传授属于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法学等专业以及所属职业和行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专门培养各类专业学生深刻理解特定专业、职业、行业的社会意义,正确把握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人的发展、群体的合作、社会的进步的实际价值,以践行效奉国家、惠及社会、善利他人的做人职责。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

1.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专门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而是职责教育;不是成人教育,而是成才教育。它专门培养各类专业学生深刻理解特定专业、职业、行业的社会意义,正确把握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人的发展、群体的合作、社会的进步的实际价值,以践行效奉国家、惠及社会、善利他人的做人职责。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应该说是喜忧参半,任重道远。

(1)从学生的现状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改善和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诸方面,都与本科生有一定的距离,心理状况也普遍存着一种自卑感和压抑感。

(2)从教师水平来看,人文素质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一是人文素养先天不足,二是思想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教学手段程序化,缺少新意。

(3)从课程设置来看,仍然延续了现行本科、专科院校的老套子、老办法,缺少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与创新。或者简单地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着重教学上的实践性和现实性,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

(4)从教育手段来看,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教育系统,而只是列为学生管理和党务部门的一项工作职责。人文素质教育只停留在一般的会议、文化活动、课堂教育、专家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上。

(5)从考核评价机制来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考核与评估,多以专业教学、实训考核为主,学校的教学督导部门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与结果,往往只被一些时尚性的“精神文明”方面的评比所代替。

2.人文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自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正是在这些法律法规的支撑下,以及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走上了法制轨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当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用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尽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在我国的职教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然而,那些拘于历史性的规范和过于现实性、直观性的描述,缺少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思考,用这些规范和理念去支撑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继续发展是有一定困难和局限性的。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站在了历史的新高度,立足于长远的目标,从根本上彰显人是发展的主体,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离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这就完全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为我们高职院校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所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的逻辑起点。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与探讨

1.寻求法律制度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并齐驱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在教育性质与培养目标与其他高等教育相区别的正规教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所能体现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只是从属于高等教育的教育,这种秉承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实行职业教育的教育是很难找到它自身精神内涵的。应该说这是一种法律上的缺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加强人文课程建设。课程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职院校要把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课程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以专业课教学为载体,有机地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其次是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是开设第二课堂,推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3.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是转变观念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院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更高的视野、更宽的角度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建立起一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人文素质教育有目标、有措施、有人管,有实效。

4.营造文化氛围。“推行全面素质教育,要将人文、科技、审美等文明成果和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大学生的身心,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的整体规划以及课外活动,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力量,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力争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用积极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影响教育对象,使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5.建立评估体系。高职教育主管部门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高职教学工作的评价范畴,作为全面衡量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主动地完善评价体系,构建具有人文素质导向作用的评估标准,进而调动广大教师开展人文教育和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积极性。从制度上促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学习和提高,促使学生自觉地把人文教育变成自我教育和自觉行动。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大战略性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在这方面我们高职院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出发,建构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制和体系,将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曹国荥.浅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20).

第9篇

高中数学实施赏识教育从正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表扬,不断强化学习自信,更好地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

高中数学;赏识教育;实践策略

一、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客观性、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把握好三维目标,需要把知识、技能和情感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励作用,给予全面客观的审视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都以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让非智力情感因素发挥更多的作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整体进步、全面发展.例如,已知y=-x2+4x-2,求在[0,3]上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这是高中数学常见的习题类型,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首先给予肯定.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不同的变形,把一道试题变成多道试题:(1)轴定区间变:y=-x2-4x+3,x在[m,m+1]范围之内,m∈R,那么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2)轴变区间定:已知x2≤1,且a-2≥0,求函数f(x)=x2+ax+3的最值.(3)轴变区间变:已知函数f(x)=-x(x-a),求x∈[-1,a]上的最大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已知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学会变化和创新,灵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做到触类旁通.解题中需要用到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时,鼓励学生自己做好分析推导,找到规律性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进步,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坚持褒贬结合

实施赏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都有其利与弊,赏识教育也是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以激励表扬为主,但也要分清对象,把握合适度,对于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方式.当学生有了问题还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赏识教育不是掩盖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克服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不断激励他们进步学习.例如,学习导数极值的相关教学内容时,针对不同层次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层次,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可以给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组:①试求出y=x3-x2-x的极值,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大致图像②分析这个函数图象与直线y=m交点情况;③当m取何值时,x3-x2-x=m有三个解?这三个习题具有明显的难度阶梯,学生在理解完成了第一道试题之后再思考研究第二道试题,研究完交点以后再去研究第三个习题.这样的试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由易到难,逐步学习,无论学生能否做到第三道试题,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给予一定的启发,如果学生能够获得突破,此时就需要更大的激励.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当他们连续完成三道习题后,让学生分析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他们的思维.如果学生能够总结出规律性的方法,此时给予一定的激励,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选择有利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需要选好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关键点,让学生真正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和满足感,真正达到激励效果.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寻找学生情感变化的表象特征,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当学生成绩有提高喜形于色时,给予表扬的同时指出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潜力;当学生跃跃欲试时给予其表现的肯定,增强其勇气,帮助全面发展;当学生在认知受挫时给予引导分析,引导其找到原因,重振精神.在学生的基础认知阶段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表现机会促进积极展现;在深入探寻知识阶段给予肯定和表扬,促进学生延伸和拓展知识面,做好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课后交流阶段锻炼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对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肯定,不断提升他们创造能力.例如,学习“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时,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简单的运算就可适当给予表扬激励:“你对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理解非常到位,继续保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中等水平的学生练习题掌握综合题型做法即可加以肯定:“你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错,知识迁移能力很强,学习潜力巨大.”而逻辑能力强的学生的创新性解题思路表现出来时,需要充分肯定,激励其不断创新.

四、结语

总之,正如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讲:“教育的真正艺术精髓不是直接传授所谓的知识与本领,而重在唤醒、鼓励和激励.”高中数学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特长、进步和亮点,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更好地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作者:王永威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