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39:28
导语:在社会建设的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在之后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自此,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加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共同课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文化环境、社会结构、宗教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社会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公共服务信息化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非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危机事件不断出现,威胁着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地方经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是现阶段中央以及民族地区政府的重要使命。纵览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
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内容研究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落后的社会管理理念必然会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我国传统的“一言堂”、“清一色”的社会管理理念给现实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要想创新,首先得从思想上得到解放,破除以往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理念和倾向,树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体现现代性、富有创造性的社会管理理念。
1. 甘南藏区社会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认为,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应当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始终,社会管理就是在涉及人的切身利益的事务上,以人性的管理,来实现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期盼。
2. 对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成份的复杂性以及当地法治观念相对落后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知,树立法治理念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来说,具有规范指导性意义,“没有法治文化作支撑,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的‘创新’,也就谈不上西部社会秩序的‘和谐’”。
3.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很多复杂的层面,贵州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要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为抓手,“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将民众要求和需求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基点”。
4. 形成以民主和服务为主的社会管理理念,是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巨大调整,国家流动性增强,积极主动应对战略调整和转变的先决条件。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理念的更新,能否在实践中取得实效,则依赖于方式方法是否得当”。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社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运行模式,我们要顺应不同的发展阶段运行模式的内在规律,来进行社会的有效治理。因此学者提出,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式。
网络信息化在民族地区越来越普及,然而有关政府部门却缺少虚拟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致使民族地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等进行非法活动,严重威胁着各民族团结和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方式将面临由单一行政手段向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综合手段转变,由强制手段向启发指导手段的转变。”
民族地区各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仍以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进行,这无疑使社会管理步入困境。教育、法律、经济和协商等多元手段相融合的社会管理方向必然会取代单一的行政手段。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以电子政务手段为代表的网络手段的应用与实践。
(三)体制机制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需要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更需要体制创新来落实,体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郎友兴等学者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与目标、方向与路径、创新的基础与重点等基础性问题作一个的探索性的分析,认为理想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 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
边疆民族地区相对于内地来说,社会管理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要想真正管理好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单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要建立公正、合理、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
有效的社会管理需要建立长效的社会体制来保证,需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激活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沟通机制和反应机制,切实关注民众诉求;完善社会运行机制,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研究
(一)民主决策方面
楚雄市在虚拟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设立网上、民声民意、留言板、便民热线、网上调查、意见征集等互动方式,同时创办了市长信箱,打通政民网络互动渠道,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积极探索和倾听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昆明市建立居民小区社会治安“三色管理”模式,通过派出所对辖区商住小区治安状况每月进行一次红、黄、绿三色等级评定,并且在三色等级牌下方设置警情
通报栏和警民对话栏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主动性,增进了派出所,物业,居民三方良性互动。宁夏回族自治州区党委和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开拓,积极构建基层调解平台,要求在全区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三调联动机制,并且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调解条例》,为推动三调联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社会组织管理方面
广西佛教济善会对扶贫和救助工作作出了良好效果。青海自 2008 年年拉萨事件后针对寺院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健全制度入手,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平安寺院”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寺务、财务公开制度和“一室”、“一库”、“一卡”、“一栏”的四个一制度等寺院管理制度。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在如何管好规模小,点多面广,分散偏僻的寺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尼木县探索了教育管理与创新服务机制相结合的“3+1”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即村委会+僧尼、民管会+僧尼、家长+僧尼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管理技术方面
以广西田阳县为例,探索了田阳县强化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举措:田阳县根据“一办三中心”服务平台,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技防网络监控平台、安置帮教改造平台“四大平台”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化解积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探索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新模式;创新屯级民主管理机制,试行“屯事联理”工作制度,通过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指导屯里群众实现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云南省开远市实施的“雨露社区:打造戒毒康复和谐家园”的具体做法在社会管理力一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基本经验包括: 转变理念,从单一管理到以人为本;激活康复人员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技术能手;创新机制,从单维度的生存到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 和谐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因而,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医疗保障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医疗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协调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社会生活当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台的各项措施才能取得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和认同,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得到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时,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这项措施才能获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才能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才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医疗保障制度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说,是一视同仁的。任何社会成员,不分职业、地域、地位、财富等,只要遇到疾病,都享有医疗保障。因此这一制度必定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医疗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社会要实现安定有序,必须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不断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医疗支出成为广大社会成员一种不可预期的消费支出,导致容易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因而疾病风险成为社会生活中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医疗保障制度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费用补偿,有效地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的不可预期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风险,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发展。
3、医疗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均衡发展和协调相处的社会,是保证社会活力永不衰竭的前提,是保护人民群众创造力持久发挥的必要条件。医疗保障制度不仅能够保证和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还能通过使劳动者在遇到风险时减轻不可预期的经济压力,从而把一部分费用用于自己和家庭成员的智力投资等方式,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组合,必将会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增添活力。
4、医疗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拥有生命和健康是公民在社会上生存、享有做人的尊严以及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公民实现一切权利的基础。因此以保障民众健康为目标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必将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二、构建和谐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只有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障,让所有社会成员都平等地体会到安全感,人们才能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社会才能更加公平与和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1、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保险实践经验的积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应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费用控制机制方面不断完善。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包括现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涵盖特殊群体在内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在覆盖范围上更加广泛。
现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也就是说,必须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单位和职工,既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也包括城镇各类企业,既包括国有经济也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既包括效益好的企业也包括困难企业。这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范围最广的保险制度之一。但对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国务院没有作硬性规定,而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这主要是考虑到对这部分人群管理的能力和医疗保险本身的特殊性。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建立统筹基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一样,实行强制加入,改变现在自愿参加的状态,要求覆盖全体农民,当然也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并且逐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之间构筑一个平台,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之间的沟通、连接和转化,最终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险费用由农民、集体、政府共同承担。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现在采取自愿原则,但考虑到目前情况,应以强制加入为好,费用主要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在保障水平方面,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动态调节机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调节保障水平,并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调整医疗保险项目。
在费用控制机制方面,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支付方式来加强对供方行为的规范,同时适时调整需方的自付比例,这样既能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又不会加重成员的经济负担。
一、前言
家是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接受启蒙教育地方,从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道德素养耳濡目染的也会影响到我们,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良好的素质和道德的形成都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同时也为社会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家风对于国民素质和道德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在每个家风的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国社会道德建设才可以顺利的进行。
二、家风
一个优秀家庭的诞生离不开家庭的建设,家庭的建设一般包括家教以及家风等一些的相关内容。一个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建设,因为家庭建设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基础,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来说起着稳定性的作用。而家庭建设中不同的建设内容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建设中的家风就是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存在的。家风通常都是代代相传,因此家风有时候也可以读作门风。家风含义通常可分为侠义含义和广义的含义两类。门风就是狭义的家风,它通常是指一个家庭所拥有的独特,传统的生活习惯、作风和待人行为等。而广义的家风通常是指以家庭或者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观念、气质品性和素质教养等等一系列的,能够展示这个家庭和家族成员的独特的传统风尚的家庭文化风格。
三、家风的重要性
“少年强,则国强”。如果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则国家的道德素养也会进一步提高。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最早的教育是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启蒙,他们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影响他们道德素养和素质的同样还是来自于家庭和家庭之中的成员。家是每个人出生、生存、成长和发展的最初的平台,同时它也是联通人与社会的桥梁或者是纽带,是个人从一个呱呱坠地小婴儿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社会人的基础。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家风是家庭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建设内容,所以家风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家风的形成在我国来说历史是比较悠久,而且从以往的历史经验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家风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成熟与否以及精神的成长来说都起着决定性的基础。
四、家风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
人是组成社会的主要群体,家风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文化基础。所以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好坏和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文化标志通常都是家风,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庭价值观。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家风的形成一般都是这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精神文化追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自古以来,耕读传家一直都是我国的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儒学教化的民族,所以小到一个人,再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直都把仁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建设中的最高境界、也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以及准则。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自身高质量的心理品质和人格价值的修养,社会和国家的道德建设才会得到保障。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良好的家风一般注重的内容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抚贫怜弱,而家风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仁德传承主要内容。一个家族道德传承的主要渠道就是这个家庭的文化建设,只有将这个家族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等重点家庭建设内容完成好,家就会成为道德传承主要渠道,家风就会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句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设来说同样是适用,只有形成良好的家风,家庭的道德建设才有保障,进而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石。
(1.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内容是联结职业岗位、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和毕业生就业的中枢和纽带,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建设必须建立在职业岗位调查和准确的职业分析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按照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突出职业岗位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职业技能为本位,兼顾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性,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与定位,准确把握区间层次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前提基础;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13-03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问题及其处理方式,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共同对象,它源于历史文化、实践经验、科学技术等,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课程内容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最有价值,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一直是高职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的东西用不上,所学知识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落后于行业企业的能力要求和技术发展,要言之,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职业岗位要求发生了错位.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和职业分析,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根据区域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客观要求建设课程内容,这不仅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毕业生就业的客观需要.
1 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建设的前提基础
课程内容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课程内容是否具有价值,是否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招生就业的质量,影响学校教学的经费投入方向、办学效益和教师继续教育方向,反映了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从理论上看,当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生变化时,高职教育只有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更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课程内容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整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关系的过程.在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中,课程建设居于核心地位,它是连接职业岗位、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必须把课程内容建设作为突破口,把当前需要与未来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从现实社会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色和当代技术发展特点,不断更新内容,拓宽知识领域,做好市场预测,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那么,课程内容建设如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呢.
1.1 建立职业岗位研究机构
为了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一些高职院校在科研部门或招生就业部门建立了职业岗位研究所,人员配备3-5人,有的学校还吸纳了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兼职.这些人员一般熟悉专业内容,也懂得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专门研究劳动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调查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定期进行职业分析,及时把调查研究信息反馈给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挖掘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校外办学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的作用,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设立了5-10组成的校外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他们的的主要任务是在市场调查、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学校教学部门提供咨询和指导.
1.2 开展职业岗位调查,了解实际需求
职业岗位调查主要内容有:(1)区域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情况.如科技发展、产业结构、支柱产业及发展预测,各产业就业人员比例;(2)地区劳动市场的发展与需求情况.与学校专业群对应的职业群当前就业人数、需求人数,职工岗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种类及内容,未来需要开发的新的职业岗位;(3)历届毕业生所学知识、技能是否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一致,所学知识、技能是否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所学课程内容满足岗位要求程度,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价.职业岗位调查方式包括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网站查询等.
1.3 建立信息渠道,获取需求信息
劳动市场的需求信息是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职业岗位研究人员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借助企业调查、招聘广告、网络媒体获取就业信息、岗位信息;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全程参与定期和不定期的人才招聘市场,定期邀请区域著名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师、能工巧匠、历届毕业生、学生家长代表等来学校参加座谈会,了解社会岗位的职业要求.掌握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人才知识要求和技术要求等;通过外聘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的市场信息和毕业生实习反馈过来的信息,把握职业岗位要求
1.4 重视职业分析,提供准确信息
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要求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开展职业岗位分析,这是课程内容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制定课程标准的出发点,没有这个前提,课程内容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就缺乏针对性.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课程目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的选择和确定的过程,它制约着后续有关课程内容构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
针对各层次、各渠道获取的信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教研究机构要认真研究分析各方面汇总的职业岗位需求信息、职业岗位(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按照职业岗位梯次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对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应当具备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定位,并化为课程标准,成为可操作的教学要求.为了做好职业分析,学校研究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职业分析方案,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确保职业岗位各项能力描述的现实性与准确性.职业分析的重点是学校重点专业、主干专业对应地方行业企业的岗位职业标准,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毕业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期望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吻合程度,学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适应程度、差异与解决办法,行业企业内部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与学校各类专业教育、技能训练的差异等.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调查结果,问题分析,调查结论,改革方案和建议等.
2 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建设的价值取向
2.1 课程内容建设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岗位实用性和适应性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这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即要求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等课程内容适宜而实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结构性问题之外,主要原因在于课程内容脱离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化的客观实际,换言之,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实际,不实用.你在学校学的东西,在社会上不管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建设严重滞后.多年来,高职教育强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是课程内容建设却一直比较落后.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一些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教给学生的知识、培养的技能大多落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即使毕业生进了一些软件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还得花一定的时间和经费进行重新培训,这也正是一些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二三年工作经验的主要理由.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化产学合作,让专业教师在行业企业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的进程中,准确把握职业岗位的最新需要,力求做到做到课程教学内容给予学生的知识、技能既不能陈旧落后,又不能过于超于现实,所教知识既要坚持专业方向,尽量要做到专业复合,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专业知识既要体现某一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和技术要求,也要根据行业企业生产与服务的现实需要,体现实用技术与规范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的获得,强调实践知识的体验、结论的的使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程内容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毕业生动态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职业岗位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变化加快,人员流动性更强,职业岗位变换频繁,要求人们必须具有适应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处于生产管理的第一线,遇到的常常不仅仅是单项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综合性问题,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课程内容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结构,及时追踪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跟上时展的需要.[2]157
不仅如此,课程内容建设还必须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的选择、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问题上,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适当拓宽知识面,兼顾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知识交叉,技能复合,素质综合以及未来接受再教育的需要,增强毕业生发展的潜力和就业竞争力.所以,课程内容不能狭隘地针对某种具体的工作岗位,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展、职业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当然,这种适应性,是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适应性,更广泛的适应性应由学生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去完成.必须明确,无论是针对性还是适应性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认为,把握这个度的最好办法是把岗位的针对性与行业的适应性结合起来.
2.2 课程內容建设既要重视“技能本位”,又要把握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性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这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和要求.高职教育在各类教育中与社会贴得最近,是与经济建设结合得最紧的一类教育,它承担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任务.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要求课程内容将教育对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建立在就业导向基础上.也就是说,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的设计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2]157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为主的教育类型,社会衡量职业教育质量高低、毕业生是否是否称职,关键是看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否具有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下功夫,在衔接职业岗位技术知识的获得和技术应用能力上化力气,要在实践课程上注重培养学生现场操作生产技术,现场解决实践问题的技术能力.当然,技能训练强调“技能本位”,必须兼顾学生知识与素质的同步提升.在高职教育课内容中,知识和素质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技能和素质的养成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的发展,技术性劳动的需求递增及其地位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必须合理确定知识、技能与素质的比例,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又要重视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防止过分强调“技能主义”“技能本位”,从而陷入缺乏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工具主义”泥沼.
2.3 课程内容建设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与定位,准确把握区间层次性
与精英教育相比,虽然目前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但是,它仍属于高等教育层次.从教育本质上看,高职教育是促进绝大多数人成为合格劳动者的普及教育和成功教育,不是淘汰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必须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但也必须认识到,高职人才层次本身也存在一个比较宽广的区间,既有人才规格层次的区分,又有人才从事岗位的层次区分.高职的“高层次”课程内容,首先,体现在生产一线需要用科学原理来进行产品制造与生产管理.其次,体现在生产实践中高技术设备的产生和应用都需要创造性智力技能.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技能以及素质方面能够满足某种复杂劳动职业基本要求,并能在相应的职业中从事富有成效的劳动,针对某种复杂劳动,他们的心理素质合格而且能够胜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尽管高职教育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行业、地区间经济水平很不平衡,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生源素质相对较低,所以对学生的成才目标定位必须区分为多种类型,对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层次应合理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合理定位,不能过于理想化,不恰当地提高或降低高职教育课程质量标准都是错误的.[2]161因此,课程内容建设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贯彻执行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成才教育”新思路,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等进行科学定位,明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内容体系、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都能在“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大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个性,将个体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差异转化为在高职教育人才层次区间内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1.1 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项目逐渐加多,覆盖人群也逐渐拓宽,所属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相应建设和其对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管理平台也成为了必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达到科学化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要求,对于协调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2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要求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另一个观念的转变,以发展目标为公共利益,测量尺度为公共客观要求,达到实现高质公共服务建设政府的要求。在政府职能与建设要求上,将服务公众看成是政府的存在、运行及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政府管理理念上,遵循人本主义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公民的建设需求,在管理方式与管理措施上,达到民主管理的建设要求,实现政务公开,在服务内容的建设标准上满足公民的一般要求,为公民需求提供及时、便捷、快速与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在沟通层面上建立效应突出的公众反馈机制,以实现真正为民做主的建设要求。
2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模式
2.1 单项推进
单项推进模式的代表就是四川省推行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标准化,其制定的标准主要适合使用在政府人事部门从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此项标准以不同等级层次对不同的人才市场等级与类型进行要求,级别越高的判定标准越好,而级别设定的主要参照物为市场的基础建设条件、基本物质设备、管理模式、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水平确定等,所表现的是人才服务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满意程度、知名度及美誉等。级别等级的认定方式与认定程序是先由条件达标的单位提出自愿申请,之后再交给省政单位评估审核。
2.2 系统推进
陕西省是系统推进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开展的一体化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建设要求,是依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标准,参照劳动保障工作透明度建设与公众满意度建设的标准而建设的劳动保障标准服务体系,通过不断的开创新的政策制度,实现体制机制的完善,实现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统筹建设的要求,实现社会保障工作从经验型转变为标准型的要求。而在实施建设范围上,提倡围绕城乡均等就业机会、推动社会保险待遇均等与推动劳动保障维权均等的要求,有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要求。
2.3 整体推进
整体推进模式在地方政府公平服务标准化推进模式中,包含了整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建设范围内的一般内容。杭州市从2007年开始推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主要职能在于梳理与细化城区政府职能,订立标准化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条例,实现管理要求从粗放化转变为精细化的建设要求。
3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要点
3.1 建设指标体系
对应政府职能的乡镇基层公共服务公民的一般建设要求,以公共服务项目为准则,代入公民视野建设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指标范围,组成乡镇基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所利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项体系要严格遵循以下规则:文件中的承诺时限要清楚告知为受理时限,而不是处理时限;如有必要可以把服务覆盖人群特性中的选项加入计算总表,组成一个统一的选项。
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它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所谓法治文化,就是以法制教育为内容,以文化形式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法治文化相当薄弱,而与法治文化相对立的人治文化则根深蒂固。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不正常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人治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法律的制定需要先进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铺垫;法律知识的普及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载体;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保障。
(二)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也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只有加强法治,才能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民主、塑造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有利于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体现当代法治建设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工作合力需要加强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在尚未完全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的情况下,个别单位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与自己无关,对法治文化建设的主动协调配合不够,对组织实施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法治文化建设的进展。
(二)内容形式不够丰富,文化融合需要加深
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制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现有的法治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较为陈旧,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法律与文化的结合点也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的融合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文化等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树立法治文化理念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及法治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用它来指导法治文化建设实践。
二是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达到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确立法治精神意识。
(二)在法治文化培育阵地上要有新进展
一是要发挥电视专栏的普及作用。电视等大众媒体是面向百姓进行宣传最有效、最节约社会成本的方式,可快捷地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群众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里,而是在网络上、电视里、报纸杂志上。
二是发挥法制书刊的引导作用。法治文化具有先导作用,唯有能够满足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需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需求、青少年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需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防范法律风险的需求、农民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需求及流动人口依法维权的需求,才能有效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在法治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新农村建设;启示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所提出的著名的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农业发展、乡村教育为中心,由此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求。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起源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起源于我国抗战时期,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并就我国文化衰弱问题提出了以社会为主体的理论基础。同时,作为我国20世纪儒学家的梁漱溟先生,运用儒家文化为手段,实现对社会进行改良的目标。从中国农村开始切入,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情而定,当时的中国政治环境是消极的,是没有政治可言的,是没有国家地位的,因此必须改变由上而下的国家建设之路,转而开展社会基层建设,从广大的乡村开始。
二、浅析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实践
1.以农村为切入点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阐述了以农村为切入点的三大原由。首先,中国是以家的聚集形成乡村,进而以乡村的汇聚形成国家,所以乡村是开展建设的根基;其次,绝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占到全国人口的80%,而且乡村有几十万个,因此乡村具有巨大的发展基础;再次,符合当时的国情,乡村是用理性维系,而城市是靠武力维系,加之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保持的重要基础,保持着淳朴民风。所以,进行新民主义改革就必须由乡村建设开始。梁漱溟提出:“没有农村的新生命,中国也就不能有新生命,我们只能从农村的新生命里来救中国的新生命,却不能希望从中国的新生命里来要求农村的新生命。”
2.运用教育为手段措施
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是根本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在进行乡村建设过程中合二为一。梁漱溟在邹平乡村建设实践中,对乡村理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就是遇事公开讨论,以求得到多数人的了解和赞同;引导群众监督公事;接受学长的规劝;善于将县政府的意思传达于众等。同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还就乡村教育提出了两点主要任务。首先,进行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民自愿自觉的开展,也就是要使得广大乡民充分了解乡村教育的意义,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乡村建设,是对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不要像过去那样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其次,化解西方文化对广大乡民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为了消除这种冲突,就要充分发挥广大乡民的智慧,重新了解古人总结的道理与掌握全新的精神方向,进而逐渐找回失去的传统观念,使得传统观念成为一种观念习惯,让他们看到未来与前途,抛弃消极的生活态度,形成全民快乐发展、充满斗志。如此做法,有效的保障了乡村建设改造的顺利进行,让广大的乡民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队伍中。
3.围绕“政、教、富、卫”为核心内容
20世纪初,晏阳初、黄炎培、梁漱溟等是乡村建设改造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非常多的乡村建设改造的内容,如社会调研工作、行政管理转变、基层自主管理、教育改革、技术发展、移风易俗、鼓励合作等等,简称为“政、教、富、卫”。上述简单说来,其核心包含以下四个内容,首先是充分发挥乡村力量,促进乡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广大乡民的生活水平,解决衣食住行;再次,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乡民文化程度与文化素养;最后,就是充分运用乡村环境开展社会教育;概况的说就是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三、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上述,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建设是解决我国问题的根本,不断大胆的探索乡村建设问题,加强民众科学知识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农业技术发展、鼓励民间合作等,是对乡村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建设改造,囊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与社会方面。
1.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科学合理融入科学技术与团体组织,不仅能消除农村的腐败与陋习,提升农业科技力量,引领新农风气,同时能促进组织合作,利用新农村合作社等形式,提升农村金融环境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此类做法,有效激励了广大农民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就当前,我的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力量坚实,而农民主体尚未体现明显。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提升农民主动性,实现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民中自觉进行。
2.引导知识分子和农民结合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知识分子与农民是关键主体,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发展就是有效融合两者。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知识分子的融入,极大利与农村的技术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积极引导与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参与为重点。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共同建设新农村,是时展所要求,是社会成员共同进步所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漱溟全集(第2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梁漱溟全集(第5卷)[M].山东人民出社,1992.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西方道德文化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建设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教师发展的目的、手段、内容、表现,教师是由文化构成的有机体。”[1]因此,文化或道德文化是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文化景观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的基本格局。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元并存的道德文化,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就是以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同时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据此,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历史底蕴,以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外来资源,并使其融合互动而开创新的师德文明。
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价值主导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伦理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道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也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当代中国多元的道德文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和导向作用。从道德内容而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包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核心、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五爱的基本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个方面;从道德体系建设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道德建设目标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着力于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直接现实的思想文化资源,并且起着价值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是以道德观为指导,批判继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改革既定的道德文化观念中一切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分,努力实现道德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而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之际,“往往是以新的政治文明为其鸣锣开道,并由此开创新的道德文明”。[2]民主和法制、平等和正义、权利和义务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共同范畴。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内容上,要求教师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平等与正义精神和权利与义务意识等。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质来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内容上,则要求教师拥有积极的竞争进取品质、公平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历史底蕴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道德文化的根底,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从道德的历史继承性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文化哲学来看,文化的传承性是文化自身的自我扬弃或辩证否定过程。无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也必然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抛弃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在方法上就犯全盘否定的错误,其结果会导致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正确处理好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关系,是当代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华传统道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国同构的历史产物,具有显著的历史局限性,是一个具有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并存的矛盾文化体系。因此,对待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又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以为指导,坚持辩证否定的哲学观和批判继承的原则,合理解析其精华和糟粕,并将传统道德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内容博大精深,意蕴深奥。当代伦理学家罗国杰认为,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主要有:“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及“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3]从此出发可衍生出谦虚谨慎、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德目。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最为直接、关键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见,批判继承和弘扬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文化资源。
三、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外来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来说,最为紧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中的本土意识和世界眼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是不能离开与其他民族、与国家社会、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往而独立发展的,共生与和平将成为文化交往中的重要价值准则。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情怀,自觉地把中国的道德建设同世界道德文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世界道德文明发展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的道德建设。因此,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就要在批判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或优秀成果,并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中,以体现世界道德文明发展新气象。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应然要求。
西方文化是指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且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欧美文化。从总体上看,中华文化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其价值取向求“善”,比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哲理型文化,其价值取向是求“真”,比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追求个性自由与独立的理想境界。从道德层面上看,儒家道德文化重谦和,西方道德文化重竞争;儒家道德文化以整体为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儒家道德文化强调重义轻利,西方道德文化主张利即义。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当代西方道德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可见,西方道德文化与中华道德文化具有质的差异,两者形成互补的优势。正义、功利、竞争、独立,以及自由、平等、博爱及人权等都是西方道德文化中的固有德目或道德规范。西方有意志主义伦理学、生命哲学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人道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及功利主义伦理学等众多的伦理学派或伦理思潮,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或真理性的颗粒。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剔除其糟粕,以充实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提供可供借鉴和启发的思想文化资源。
四、结语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传统,吸收人类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文化成果,加以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从而使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西方道德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既包含有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又富有现代性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出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师德境界。
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西方优秀道德文化三维度,建设高职院校师德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坚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彰显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坚持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显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可见,从道德文化视角,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从而使高职院校师德内涵体现出先进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历史性、开放性与世界性之统一的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7.
[2]翁世平.简析政治文明与道德的相融互动.道德与文明,2002,5.
[3]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34-240.
关键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
前言:近些年,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国家发展所追求的中期目标,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国家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逐渐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优化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优化目标,让我国的政府部门不仅能服务于人民群众,还能促进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
一、服务型政府的科学认知
π姓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模式的政府,其深层的意思是行政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必须以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作为创新的方向和基本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是相同的概念,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从很多个方面入手,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构建服务型政府要将原有的落后行政管理格局打破,根据国家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意味着政务工作存在需要变动的方面,因此,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应该对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必要的转变,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从而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既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又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以我国的发展国情和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利益为前提,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风气的形成,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府部门服务体系[1]。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公共事业单位也是社会中的重要部门,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辅助力量。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
服务型政府不仅应该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工作的内容,还应该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衡量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标准指标有四项:经济水平稳定增长,有工作能力的居民实现就业,物价水平趋于稳定,外汇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平衡状态。政府还应该具有四项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监管市场的有序发展,对社会进行管理以及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物质保障
要想建立能切实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背景作为支撑,这就需要财政部门为此制定完善的财税制度,将中央以及各个级别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在完善财税制度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应该明确什么样的制度才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贴合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让公共服务的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了政府部门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互联网使政府的工作更加公开,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政府工作更加连廉政化。信息公开机制、行政审批机制以及电子信息管理平台是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背景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服务型政府的相关内容以及模式,这一系列的内容都属于理论背景,具体包括深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的体系,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内容,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总结以往的问题以及经验,将外国的成功实践案例引入中国等。理论背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为行政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提供一系列的创新思路,还能为政府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些具体的工作指导。让理论知识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指导,特别是公务人员更应该将这一系列的内容牢记在心。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