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39:29
导语:在人文科学的优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I生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如何衡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衡量一节课是不是有效,就需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去考查。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考查学习是不是有效必须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提高学习效率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效果。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间接促进则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教师不得要领,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性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吃准课标,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领航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资源。因此,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教材的功能,也就是说,教材必须体现出课程目标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也就决定了新教材功能的基本方向。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先备课,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准备好适当的课堂练习,因此,准确把握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才能提出科学、优质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准确领会课标精神,准确把握各学段的目标,有效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课前精心预设,为实现动态、有效的课堂生成做好准备
课前准备即教师备课,备好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收集资料,一遍遍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重视预设,就要求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因为教师解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设和生成的质量。只有教师自己先“披文人情”,才能“情动而辞发”地进行预设,才能有效地、恰当地应对生成。教学的有效性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有效的教学应当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设计观。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教材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或在某些方面准备好多个教学方案,或在备课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作出两种甚至多种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预设。
(三)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纲”,有的放矢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必要条件,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根据。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测量的,如果教学目标编制得过高或过于笼统,既不能实现也无法测量,这种教学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只有教师具备强烈的目标意识,才能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紧紧围绕目标来进行,才能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索、去探究,学生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渴望实现的愿望才有可能达到。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认真思索、反复琢磨,究竟要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怎样的目标,哪些目标是重要的需要保证实现的。这样制定出的目标就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更加主动、有序,也能更加自如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容地选择教法学法、检查评定。使整个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过程与目标之间和谐一致,进而达到预期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不随意拔高和降低目标要求。在教学环节中要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确保课堂任务的有效完成。
(四)创设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开放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和灵动。开放的课堂注重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不拘泥于一般的教学形式,用“海纳百川”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的思维逐渐开放、闪耀智慧的火花。教学中,教师要有平等意识,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经历看做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参与,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要改革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要积极创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要通过一定的课堂组织形式,不断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读读写写、问题质疑、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巩固练习等多种方式,变“师说生听”为“自主探索”,变“师问生答”为“畅所欲言”,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
(五)有效利用并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杜绝教学时间流失
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时间规定性。一堂课仅有40分钟,每一个教师都应无比珍惜、充分利用好这仅有的40分钟。在具有广泛影响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作者这样告诉我们:“在节约教育方面再没有比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更有成效的了”。实际上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途径,那就是在教学时间上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让有限的教学时间为学生带来显著的学习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计算公式: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有效教学时间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杜绝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流失,就是在创造教学效益。课堂的教学时间理应属于学生,教师要真正确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负责,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预习、思维、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地把握讲、思、练的时间分配,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切实减少教师烦琐的讲解和分析,减少无意义的提问,把思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学生,
(六)重视课堂评价,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教学的有效性强调并重视有效的评价和反馈,课堂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及时而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帮助教师评判和发现学生是否朝着预期的教学目标迈进,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帮助,还可以为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提供信息。同时,通过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评价中的表现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决定是保留现行教学方案还是进行修订或者另起炉灶。可以说,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学生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迭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正视学生具有的多元智能,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发展学生潜能。除了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外,更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明白结果产生的原因,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真正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的作用。在课堂评价中还要用心留意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变化,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更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重燃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及时、恰当地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监控和调整课堂活动进程,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适时检测和反馈,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一、更新理念——培育人文精神的前提
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昭示我们的语文教育仅凭单纯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或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必须更新语文教育的思想方法与训练途径,在建立“大语文”观念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力求用崭新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做到确定问题、体验探究、扬弃捕捉、整合弘扬、建构生成、唤醒生命。如在《寂静的春天》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人口、环境、资源等日益突出问题,发挥文本对人类环境道德、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贫困、污染、生态等问题,在拓宽知识视野、正确认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挖掘潜能——培育人文精神的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语文课过多强调作品思想性的分析,使语文课变成政治课,这简直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距离感、困惑感、脱节感,成了政治说教的“传声筒”,学生的语文素养营养不良,表现为内化不足、内存不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体验人文精神?可采用同化学习、组合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从帮助学生发掘智慧潜能角度,让学生体验人文精神,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形成知识链;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氛围,使学生自我发掘智慧潜能并增强创造与完善意识。
比如执教《项链》这篇小说时,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变换教学思路:玛蒂尔德错在哪里(七嘴八舌找原因)—诵读小说相关描写(齐心协力找词句)—排查人物个性缺陷(不拘形式谈想法)—剖析社会实现迁移:①你是否在当今社会遇到此类现象?②一旦你有如此人格缺陷该如何面对?③在今后的生命体验中该如何接受玛蒂尔德的教训?(口头或书面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项链》的教学没费什么劲就产生了效果,这让师生共同体验到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是多么重要。
三、学生发展——培育人文精神的核心
当前,语文学科教育还存在诸如以下现象: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现象还较普遍,学生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语文练习及考试还过多地依赖“标准化”答案,难免缩小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整天忙的就是上课、作业、考试,符合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实在太少;学生对教师及学习参考书的依赖性还较强,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语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的融通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近年来的语文教育,我总有一种“生产作坊”的感觉,我总以为应让语文教育从“襁褓”中走出来,教者要建立真正的大语文教育观,师生共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命的体验,在“走进”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有质的升华、对自我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运用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自己尝试做一件类似景泰蓝的工艺品,并写一段介绍这件工艺品的文字让同学及老师品评。学生认为这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好机会,不仅做成了件件漂亮的工艺品,还写下了段段意想不到的精彩文字。
四、教育艺术——培育人文精神的保证
就像有人问:人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哪个时期,答曰:青春。可青春也有另一面。
吴童,是一位“非主流”女生,兴趣广泛。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她的个性未免太张扬,而且不能容忍的是,吴童总喜欢捣鼓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比如与凌扬波、韩笑组成的“蛋壳组合”,又是组阿里党。正处于叛逆的十二岁,吴童经常和父母顶嘴、吵架,甚至爆发战争。虽然最后会回归和平,但父母和吴童却似乎疏远了。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时期,这样我们便能成长起来,而青春恰好最重要。就如养花一样,待到长出花苞时,需悉心照料,这样做决定着日后开出的花是否美丽。
可是,在这个时期,往往大多数人产生了一股蠢蠢欲动的力量,于是便想摆脱成人为我们设置的特定轨道,想自己走到这个世界里去看一看,闯一闯。但是,我们不明白如何去做,于是,我们便表现为各种“不听话”和“不像话”,这就是所谓的叛逆。
在叛逆时期,我们就如初生的牛犊,大胆尝试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不留遗憾,可是却也会做一些事,最终惹出不少乱子。
其实,叛逆是把双刃剑。
在很多青少年看来,自己原来是想和父母好好相处,可是往往避免不了争吵,即使后来明白是自己的过错,也羞于启齿,不愿承认错误。这样,反复之后,孩[!]子与父母之间反而有太多的顾忌,孩子有事也会在自己心里憋着,就如吴童一样,宁可和朋友说,也不愿对父母说。
在作家认为,叛逆期就是一个过渡期,是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在经历了叛逆期的各种困惑和迷茫之后,便会收获到更多成长的自信,就如在天空翱翔的小鸟,有航道才能无所顾忌的前行。
在叛逆期,很多人有着如爆竹一般一点就爆的性格,往往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不假思索就说出口,常常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但是,这样之后,我们才能明白三思而后行,才不会做更多的错事。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叛逆期虽无意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但我们收获了更多的做人处世的道理,如果我们是一只鸟,那我们经历过叛逆期,羽翼也渐渐丰满了,可以开始新的航标。
书中的“吴童”就是叛逆期许多青少年的原型,而我就是原型中的一个。
在最近的几年,我与父母拌嘴的次数越来越多,虽然我想压制自己,可往往失败。父母越来越挑剔,每次都会指出一大堆错误来数落我,就像一座五指山,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可是,看了这本书,我就像看到了自己,明白了自己其实也如“吴童”一样,不让大人省心。虽大人也有错,却还是我们的错多一点。
关键词:生命;理解;生命解释学;二难困境
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人文科学遭受着自然科学从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肆意侵扰而举步维艰。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年),一位深怀历史使命感的德国哲学家,一方面根据康德批判哲学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启示,努力凭据其研究方法与对象的特殊性来拯救人文科学,尤其从精神生命这一根本性的研究主题方面,充分关注贯穿人文科学研究过程始终的生命倾向;另一方面,经由一种奠基性的哲学研究,他又试图证明人文科学知识也能拥有近似于自然科学知识的那种普遍有效性,以维护人文科学作为“科学”而应有的地位与尊严。
也就是说,狄尔泰既强调人文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生命倾向以破除自然科学的枷锁从而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又在辩护人文科学之地位与尊严的过程中接受了自然科学在认知成果方面的衡定标准。然而,人文科学在其研究主题的生命倾向与其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沟壑。我们看纠,狄尔泰有生之年的绝大部分哲学思想都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即在充分顾及人文科学研究之生命特性的同时,力图满足其对“科学”身份的要求。1900年以后,他对生命解释学理论的着力探讨正是以上意图的充分体现。令人遗憾的是,生命解释学依然陷入了二难困境:要么充分注重人文科学研究中的生命倾向而放弃其对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要么接受人文科学对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而抹去其研究过程的生命特性。这一困境不仅揭示了人文科学研究中上述矛盾的尖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理论建构目标的流产、甚至于其毕生哲学探究努力的最终失败。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既是其人文科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方解释学理论从传统向现代、从方法论向本体论转变中一个必要的过渡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启发了海德格尔对理解活动的本体论阐释,以至于扭转西方解释学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试图深入剖析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理论中二难困境的成因,这无论是对于理解其本人的人文科学思想还是对于把握西方解释学的流变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以讨论理解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生命解释学在狄尔泰后期的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分量。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理解活动涉及理解的对象、理解的主体以及理解的过程三方面。我们认为,正是对以上三方面的独特阐释使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最终陷入二难困境。
一、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历史哲学之父”,意大利人文科学家维柯(G.Vico,1668~1744年)早在1725年就指出:社会历史世界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所以人类能够认知自己的创造物:相比而言,人类认知历史世界甚至比认识上帝的创造物——自然界——更有优势。维柯的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17世纪以来,西方自然科学的卓越成就展示了人类理性前所未有的认知力量。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近代人文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自然科学试图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方法主导人文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如果根据维柯的上述观点,自然科学又反过来给人以启示,即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尚且能成就斐然,那么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与把握就更应该充满信心。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从属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上看,关于解释的方法与理论自始就与西方的人文科学研究紧密相联。在狄尔泰之前,无论是法学解释学与神学解释学,还是施莱尔马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的普遍解释学,它们致力于解决的都是如何对人类自身的创造物——或是权威法典,或是圣经文本,抑或是一般性的文本——做出有效性认知这一问题。狄尔泰沿着先哲的足迹,将解释学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拓展为整个社会历史世界,“把历史世界理解为某个要解释的文本”。然而,作为理解的对象,历史世界这个广义的文本在其存在上有何特点?其特点对历史理解的目标有何影响?
自18世纪70年代赫尔德(J.G.Herder,1744~1803年)开创德国的历史学派以来,历史主义在德国的信徒队伍日渐壮大,“历史意识”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研究的态度与理路。承认历史的流变,强调历史现象的特殊性与唯一性,历史主义的这一特点要求人们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语境与历史关联作尽可能全面的把握,尽可能恢复研究对象的历史原貌。正是心怀这种历史意识,施莱尔马赫提出,我们对一般性文本不仅要作语法上的解释,还需要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即通过全面还原作者的创作背景而从心理上进一步理解其原初的创作意图。
注重理解对象的历史关联,无疑这是先哲给狄尔泰心头留下的一道深深烙印。在狄尔泰看来,不论是自己先前考虑的心理事实或心理状态,还是后期偏重的生命表达、乃至于由客观精神构成的整个历史世界,所有这些理解对象无不相似于以下诸点:它们均为一种历史性的实在,都从历史个体的内部心灵被给予出来,因而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某种精神生命。他指出:“人文科学的确比自然科学优越,因为它们的对象不像后者的那样是在感觉中给予的表象,不单纯是在意识中对实在的反映。它们的对象首先和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实在,一种在内心得以体验的关联。”显然,我们不能、也不应把历史认知的对象简单地等同于那些没有多少内在精神价值的自然对象。各种社会历史实在,当作为理解的对象而被呈现时,我们必须注意其原始的生命关联。这意味着,历史实在不仅是历史个体精神的创造物,而且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历史对象的理解,我们侧重的是领悟其所体现的内在精神生命,而非如自然科学那样将之演绎式地归附于某种普遍的因果规律之下。只有尽可能充分地挖掘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与历史关联,我们方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才能更准确地领悟历史中蕴藏的人类精神生命。
然而,理解对象的生命关联性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就如狄尔泰所作的维柯式断言,“精神能理解的,只是它所创造的”,由于历史实在均由人类自身所创造,所以我们应该能对它们做出准确的认知。另一方面,狄尔泰本人也承认正是理解对象的这种特质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生命关联产物,社会历史实在均都由独特的生命个体根据特殊的思想意图在特定的生命关联中所创造,因而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但历史理解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把对这些特殊物的认知带入到一种普遍有效的层面?历史理解首先是针对个别物,力图对它们作一种客观有效的把握。理解和解释对于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狄尔泰深以为然的是,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确定性完全依赖于对个别物的理解能否被提到普遍有效性(dieAllgeme-ingultigkeit)这一高度。正因如此,人文科学中理解对象的生命关联性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认知的特殊问题:在理解特殊与个别性的历史实在时,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换言之,我们怎样才能普遍有效地理解他人的生命表达、进而获得关于历史世界的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归根结底,我们如何确保人文科学知识也能拥有近似于自然科学知识的那种普遍有效性?可以说,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性特点是造成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中二难困境的一个首要因素。
二、理解主体的生命本质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自从赫尔德提出“要沉浸到全部历史中去,要在万物中感同身受”的历史研究要求以来,19世纪的西方人文科学家们在历史认知活动中将集注的目光主要偏向理解的对象,而理解主体作为生命存在的历史性特质却未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施莱尔马赫在其普遍解释学中主张,为了消除文本与读者在时空上的距离以避免对文本的误解,理解者应尽可能全面地把握文本由之而出的历史语境,尽可能充分地掌握作者原初的创作心境,以实现对文本的“重构式的”理解,甚至达到“比作者本人还更好地理解他自己”的那种理想境界。
然而,真正的历史意识指向的不仅仅是历史理解的对象,其实还有理解的主体。尽管稍后的兰克(R.vonRanke,1795~1886年)已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历史学家不可能在毫无预设的情况下展开工作,但他依然主张历史学家应该忘却自我,并“依照其原样”地、客观地重构历史。19世纪的人文科学家愈益意识到,“依照其原样地”重构过去,这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狄尔泰就已较为充分地注意到历史理解主体本身的历史性特质。美国学者巴姆巴克先生就指出,在狄尔泰那里,“历史性”概念不仅指对象而且也指主体,不仅指主体的认知方式,也指主体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
历史理解的主体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早在1883年的《人文科学导论》第一卷中,狄尔泰就严正批判了康德等人对认知主体纯然抽象的构想,认为他们“所设想的认识主体的血管之中并没有流淌着真正的血液,而毋宁说只存在作为某种单纯的思想活动的、经过稀释的理性的汁液。”对此,狄尔泰提出了所谓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理解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看待,人的精神生命不仅具有理性这一基本成分,而且还包括不可或缺的非理性因素,理解主体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这意味着,不再可能存在一个清除了情感与意志成分、挤干了真实血液、因而被人为地抹平了各种棱角而无个性差异的抽象主体。理解主体必然在情感与意志等方面存在多种主观差异,必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狄尔泰指出,我们每个理解主体都受到自身意识的限制,个人独特的意识将其主观性赋予我们所理解的一切对象。有鉴于此,我们如何可能抹去自身的主观性而客观地去理解对象?
其次,历史理解的主体还是一个具有历史存在性的生命个体。这即是说,一切理解主体总是置身于特定的历史关联中。对历史实在的理解,他既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偏见和先前假设,也无法脱离当下的风俗习惯和舆论导向,更不可能对当前的时代精神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
历史个体,无论所作为历史实在的创造者还是理解者,都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世界,展现为诸多相对自足的莱布尼茨式的“单子”。美国学者林格指出,“解释学起源于主体间性的断裂。”生命解释学中对历史实在的理解归根结底就是诸多生命个体相互间的沟通。尽管狄尔泰相信生命个体普遍拥有共同的人性,然而主体对历史实在的理解毕竟是两个相对自足性世界之间的相互沟通。个体怎样才能把那些经由感官而获得的独特的生命表达提升到一种普遍有效的客观理解层次?简言之,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理解主体怎样获得关于历史实在的普遍有效性知识?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的生命特性决定了两者间的完全重合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难解之题。理解者应该“依照其原样”去理解历史,兰克曾经提出的这一要求现在几乎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认知中的“乌托邦”。
三、理解活动的生命特性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社会历史实在是人文科学研究的直接对象。由于历史实在具有内在的生命意蕴并牵涉到某种历史性的关联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对象,所以对历史认知的方式也相应地有所差异。狄尔泰明确指出:“我们说明的是自然,而理解的则是精神牛命。”理解是人文科学中把握历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认知方式。对人文科学认知方式本身的规定直接制约着人文科学的认知结果,影响着对人文科学之“科学”身份的认同。
自17世纪西方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以来,人类针对外在世界的主导性认知方式先后遭遇了两次严重的危机。在我们看来,无论是经验论者着力强调的观察实验与经验归纳方法,还是唯理论者极力推崇的理性演绎方法,它们其实仅仅是人类理性的不同方面。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演进,在彻底贯彻经验论原则的前提下,休谟的怀疑论从经验归纳方面表明人类理性能够扩展认识范围但缺乏普遍有效性。与此同时,以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哲学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也渐次从理性演绎方面暴露出人类理性的另一局限,即它虽能保证了认识的普遍有效性却不能拓展认知的范围。以上两方面困境首次展现出人类理性这一主导性认知方式的危机:无论凭据经验归纳还是依靠理性演绎,人类理性似乎都无法提供普遍有效的知识。令人振奋的是,康德在其批判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中,通过对先天综合判断的解析与建构,他将人类理性认知能力中经验论与唯理论曾各执一端的两方面有机地整合,最终宣告“人的知性为自然立法”!这表明,康德从先验哲学层面成功地克服了人类主导性认知方式遭遇的首次危机。我们看到,沿着康德先验哲学的思路,德国古典哲学所讨论的人类理性认知能力最终在黑格尔恢弘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得到极度张扬。
然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随后的崩溃表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业已穷途末路。另一方面,由人类理性日渐促成的扭曲的现代社会生活也使人越发意识到理性本身确有其局限。理性并非万能!作为对传统绝对理性主义哲学的反抗,非理性主义哲学在狄尔泰生活的世纪应运而生。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者们认为,不仅是某种非理性之物构成了世界的基础与本质,而且我们也只能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去把握外在世界,理性的认知方式不适合、至少不能深入地而准确把握世界的本质。从认识论角度观之,非理性哲学的兴起可以说给传统以理性为主导的认知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危机。
如果说,上述第一次危机揭示了人类的主导性认知方式对经验归纳能力与演绎分析能力进行综合的必要性,那么第二危机预示的则是人类的认知方式对自身意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予以综合的必然趋势。它意味着,要对外在世界、尤其是对已然深深留下了人类精神生命烙印的社会历史世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认知,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更周全、更妥当的认知方式。
施莱尔马赫在建构其普遍解释学过程中曾着力探讨了心理学的解释方法。他认为这一解释方法需要一种心灵上的预期(dieAhnung)或预感行为(cindivinatorischesVerhahen)的参与。正如洪汉鼎先生指出,施莱尔马赫论及的预感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转换,一种把自己置于作者的整个创作中的活动,一种通过想象、体验去对作者创作活动的模仿。”显然,某些非理性因素构成了这种预感和心理转化过程的必要成分。而稍早于狄尔泰的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森(Droysen,1808~1884年)则更明确地指出了理解过程中的非理性方面。在他看来,对于历史世界,“理解可能是适合人类的最完美的一种认知方式。这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过程,它并不需要对那些活跃于其中的逻辑机制有所意识。因此,理解活动就像是一种直接的直观……”德罗伊森和施莱尔马赫的理解观表明,理解活动虽然主要表现为一个理智性的过程,但从根本上说,它毕竟融合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因素。
狄尔泰无疑受到了上述哲学发展理路的影响,从而较为充分地注意了理解活动的生命特性。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理解主体不仅是一种理性的、还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物,主体的精神活动表现为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具体包括了知、情、意三种基本成分。生命个体的一切活动必然带有生命的特性。狄尔泰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三种成分在生命个体的不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与身居的地位并非处处都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总是内在地相互关联。故而,理解主体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同时包含着不同程度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历史认知活动亦毫不例外。
为了“从生命自身”、在其“原初状态”中把握精神生命,1900年以前,狄尔泰较为重视内省和直接的自我观察等心理学方法的认知性作用。但是,这种认知方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受到广泛的质疑。1900年在实施解释学转向后,他开始探讨较为理解这一认知方式。具体说来,狄尔泰对理解活动的本质性构想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信奉施莱尔马赫关于人类本性同质的浪漫主义思想,狄尔泰在早年就曾保留了前者提出的心理预期这一非理性的认知成分,认为预期有助于文本理解。其次,在后期的《对他人及其生命表达的理解》一文中,狄尔泰指出,要从众多复杂而零散的生命表达中把捉到内在的精神性结构关联,一方面我们必须借助理性的归纳推理,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到生命表达由之而出的那种特定的生命关联,也即是需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对生命个体从非理性方面对其生命表达活动的影响。只有从理性与非理性两方面着手,我们才能从归纳所得的内在精神关联出发而推断生命个体在未来相似的境遇中的生命活动。狄尔泰明确表示这种推断根本说来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与客观有效性,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预期。最后,狄尔泰在对理解的最高级形式的讨论中进一步发挥了施莱尔马赫重构式的理解观。在他看来,我们需要把在自身中体验到的知情意之间的结构关联移入到对他人的理解中,并据此按照事件之进展顺序在我们心中完成一种重新体验和重新构建。此过程完成的理性根据尽管在于那近似客观的结构性精神关联,然而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一种非理性的想象活动,甚至在那貌似客观的结构性精神关联中,也绝非理智成分的纯然存在,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同样占有一席之地。据此,理解主体试图重新体验与建构的绝不仅仅是他人生命中的理智过程,而是同时关涉理智、情感和意志三方面。显然,狄尔泰吸纳了施莱尔马赫的心理学解释方法,只不过把该方法以一种更具技术性的方式予以了贯彻。也即是说,在狄尔泰的后期思想中,心理学和解释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释学更直接地先行铺垫了心理学分析道路。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马克瑞尔先生所言,狄尔泰后期并不是放弃了早年的心理学设想,而是在构建生命解释学的过程中把心理学与认识论和方法论联系起来,重新考虑心理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问题。
以上可见,从理解对象与理解主体的生命意蕴出发,狄尔泰在构想理解这一历史认知方式时,较充分地注意到了其生命特性,从而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成分融于其中。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像传统理性主义者那样完全从绝对理性的角度透视理解性的认知过程,而是在剖析理解活动中理性因素的同时,也辩护了非理性因素的合法地位。但是,根据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认知结果的普遍有效性必须获自于理性对认知过程的绝对监控。以这一标准来看,那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理解性认知方式怎么能够确保历史认知的普遍有效性?显然,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造就了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中认知主题的生命倾向与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之间的二难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
一、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
1.先做事,后做人
现代教育体制奉行“成绩至上”的原则,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某省曾做过关于“学生对于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14%的学生读过课外书籍,由此足以看出现在的学生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到了大学才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育课程,此时,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很难再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在我国,人文科学的教育一直缺失,导致我国大学生都是先学做事,再学做人。
2.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素养缺失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网络交流。当代大学生追求网络信息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大多是娱乐八卦、游戏资讯,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关注国家时事、社会新闻,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缺少对我国文化、科学的了解。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文明和谐”,然而网络文化中的糟粕却在荼毒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物质高于精神
经济是生活的基础,现代人就是追求经济生活、追求娱乐生活,却不注重精神追求,忽略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进步的主力军,但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也不是全看能力,而且更看重人品。所以,大学生在追求提升文化技能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素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每一时期都为人们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且从未放弃对“文明和谐”的追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使大学生在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热爱祖国,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2.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人文素养包括方方面面,对于历史、科学的学习,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提升等都属于人文素养。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走入社会时,有自己的优势,能以睿智、文明赢得更多的掌声。
3.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的建设。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大学生也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并通过自身的人文素养折射出国家的文明与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新媒体的促进
虽然新媒体使大家过于关注网络世界而忽略了人文情怀,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优越性。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也应运用新媒体的优势,让人文情怀深入其中。现在很多人喜欢将网络用语古风化,比如:“我去写张卷子冷静一下”转变为古风就是“红尘三千墨,不如卷上繁华皆凉薄,一字一成酌”,以优美的风格转变网络用语的庸俗。
2.课堂形式的多变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应该结合课外实践或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实践活动的开展
现代大学校园有很多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有很大帮助。学校应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20).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CS+ 跨学科工程教育
《中国制造2025》提出需培养一支制造业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工程教育作为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支柱,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时刻紧跟美国科技创新的浪潮,在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在斯坦福的培养模式中,除了专注于发展尖端学科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外,更强调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正如克拉克・科尔认为的那样:“在改善本科生教育期间,重要任务之一是“形成一个更加统一的知识界。”[1]斯坦福大学在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更是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了大跨度的整合,“CS+”就是代表性的一例。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背景
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上的跨学科主体网络构建:七大学院同校而设,学科组织相邻的空间优势方便各学院之间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比如课程开设、课题研究、发明创新等。目前,斯坦福大学各种教学计划中40%都具有跨院系或跨学科的特点[2]。此外,校园中还设立了18个独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及实验室,涉及环境、经济、能源、医疗等各大领域,大学七大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全都涉猎。因此,斯坦福形成了稳固的跨学科网络,全校的资源实现了共享与整合。在微^层面上,大学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已细化到学位授予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在课程结构的布局上,《斯坦福大学本科学位计划》中明确规定:为了达到学习的深度,一个结构合理的专业课至少应该占据学生专业计划的1/3(大概55-65单元课程)。同时也要考虑到学习广度,主修课程不得超过计划的2/3(大概115-125课时);另外,为了避免学习狭隘化,一份专业学习计划不得使学生在单一学系内修习超过计划1/3的课程[3]。为此,不同学院或学系之间互相开设选修课,拓宽大学生的学科视野,其中文学院就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六千多门课程。斯坦福注重对学科与学位结构的探索与开发,创新性地开拓了各种跨学科学位,比如联合专业培养学位、自主设计学位等。
二、“CS+”计划的性质及培养目标
“CS+”是斯坦福将工程院的计算机科学学科与人文科学院的各个人文学科联合而成的一种特殊专业,属于JMP(Joint Majors Program)即联合专业培养计划的一种,对象是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该计划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由人文科学院和工程学院共同负责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学生在读完相应的课程后取得的学位是一种特定的文理学士(Bachelor of arts and sciences)学位。这一特定学位不属于传统学位之列,而是一种跨学科学位。因此,该计划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致力于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的跨学科学位构建计划,目标在于 “教育新一代的人文主义者兼新型工程师”[4]。计划执行的两年内,已增设了14门“CS+”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实践(Computer Science and Art Practice)、计算机科学与比较文学(Computer Scienc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等,每一种联合专业都有专门的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
三、“CS+”计划的具体运行过程
联合专业培养计划的运行过程基本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匹配学习兴趣,确定联合专业,进行课程学习,取得BAS学位(见下图)。
第一阶段是为期一年的通识课程,在此基础上决定人文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组和类型。斯坦福为每个新生配备了志愿导师,称为前期指导老师(pre-major advisor),他们会根据自己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或工作经历指导新生。确定学习领域后,学生通过网上信息系统选择已有的专业课计划,从而开始课程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无法完成学业就可以申请放弃该学位的攻读计划,并告知相关学系。在具体执行中,学生可以完全放弃两门学科从而选择其他学科;或选择放弃其中一门专业,并完成另一专业所需要的其他课程从而取得相应的学位,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实践联合专业中,一旦有学生决定放弃修读艺术实践课程,他就须告知人文系的负责人员,并与工学院计算机系取得联系,随后完成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其他课程,最终取得理学学士学位(BS)[5]。因此,计划的实施过程包含完整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四、“CS+”计划的课程修读要求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 文科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45-02
1引言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亦可称特色型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 。原隶属于国家工业部委,后在世纪之交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行业特色性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有很强的学科行业背景,群体优势明显。本文以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选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2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2.1从时代背景来看
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推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针对教育全球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要走全面发展之路,走综合化之路。
2.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
是顺应文理渗透、交叉融会的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科学是一种认识手段,本身没有文理之分,我们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为地把它文理化,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学科分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将其重新综合化。
2.3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
是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思维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形成大学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性格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与形象水平的需要。
2.4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实中,由于片面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忽视人文社科教育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单纯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心理问题等。科技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心的矛盾,反而使矛盾逐渐的加剧,这就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优势
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时间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较强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办文科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理工科院校成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先进经验,吸取其发展文科的先进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3.2资源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为其在文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科师资配备、图书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极强的理工科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文科,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新兴交叉学科, 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现状
4.1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取得的成果
(1)文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行业特色大学文科飞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文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科体系,建成了政法、经管、人文、外语等文科学院,形成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外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点。
(3)培养了大批通用复合型人才,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在几十年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中,行业特色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文科通用复合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4.2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其建校背景与多年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大都对文科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科的重视严重滞后,重理轻文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与建设。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文科“无用论”“冲突论”的错误思想。
(2)目标定位不清。就目前来说,国内一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是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仅仅是为了单纯适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才被动的发展文科,文科发展只是一味的贪大求全,过分强调文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
(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并不仅限于研究内容,二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工科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其成果多体现在发表文章的质与量上 。一方面,理工科大学文科的管理体制往往延续了理工科的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师晋升、科研经费的划拨与监管等方面往往延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4)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与图书收藏严重滞后。有人说文科建设就是大师加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院校来说,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文科建设经费严重滞后于理工科,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很难引入与留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保重充足的图书配备。
5对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几点建议
5.1观念上要重视文科发展
要重视文科建设,破除文科无用论,正视文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命题,必须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使科学发展永远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培养人的方法论的,而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精神,培养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方法论必然服务于价值观。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文科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文科更多的支持,同时指定分管文科办学的副校长,划分权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科发展。
5.2要合理规划文科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要结合自身现状,实施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要遵循理工科大学成功地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阶段的文科发展主要是为理工科服务的;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这一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 。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文科的时间短、基础弱,短时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文科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新的文科生长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汇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以理工科为依托的文科。
5.3加大对文科的投入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发展相对薄弱,更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留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保证充裕的文科课题经费,促进文科的发展。其次,要大量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学者之间探讨某某学校某某学科的强弱,往往指的是这个学校是否拥有大师级的人物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引进留住高水平的教授,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管理学中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教授们单靠经济与物质激励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权力与地位等的刺激激励,赋予教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使教授的责、权、利相统一,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抱负和价值 。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要确保充足的图书资料投入,俗话说文科建设就是教授加图书馆,没有及时丰富的图书资料,是很难推动文科的发展的。
5.4要完善文科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
学科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要能够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突破了前研就是学科的创新,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突出重点,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 要“有所不为, 有所为”, 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要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发展思路,重视人文科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行业建设的支柱,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强劲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依托理工科发展新兴交叉文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多年的积淀中这些学校聚集了一批文理兼容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优势明显。在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科。
注释:
杜向明.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EB/OL].长安大学新闻网, 2009年5月12日.
刘元芳.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建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 综合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96-02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决定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笔者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暴露出来的不足,对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时暴露出综合素质的不足
1.理想信念不坚定。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择业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只看重个人兴趣,个人发展前途,而对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考虑甚少,没有正确处理好个人特长、兴趣爱好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岗位选择上,注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向往大城市和物质生活,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
2.个人参与职业竞争不足。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毕业后从过去的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双向选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然而,由于就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愿意竞争又对竞争存在扫忧、顾虑甚至恐惧,不少毕业生不知如何向用人单住推销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造成既盼职业选择中竞争上岗,又不愿意承受风险,渴求找到一个旱涝保收的单位。
3.心理素质不好,难于适应社会。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次不成功就产生自卑、压抑、绝望等心理,不善于从求职经历中吸取教训;还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有明显的虚荣、攀比心理,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实惠的就业岗位上,不是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他们在选择职业岗位时是为了让别人羡慕。做给别人看,与别人攀比,而不是为适合自己,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除了上述不足外,还有缺乏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较差,劳动观念淡泊,专业知识薄弱,创新实践力不强,视野不开阔,功利性强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已不再满足学生的成绩好,而更多地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个显著特点。招聘单位看重的是人品,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如外语六级以上、或计算机:级以上、或写作表达能力强、或公关能力强等,都会引起招聘单位的特殊兴趣。可以说,拥有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又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永远是抢手的。就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而言,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人际交往素质等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真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真诚、勤奋,能吃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规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正确的择业观、责任感,能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做到个人适应社。会。服从社会。
2.人文科学素质。大学生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还应该熟悉国情并具有世界经济、地理、文化背景等知识。比如文科生要有自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理,工农医科学生要有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争知识,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等。
3.身体心理素质。大学生应该具有自信、豁达、乐观的思想品德,坚强、果断、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有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社会。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适应艰苦环境,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4.创新素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要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或较深的造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及时汲取新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有较强的独立性。
5.人际交往素质。人际关系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学业完成和事业拓展。大学生在枝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核园,交往的对象是教师和同学,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切磋学问、关心国事、探讨人生、抚慰鼓励。当离开校园,踏上社会后。因工作任务、生活环境、交往对象等发生改变,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加以学习和磨练。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充分利用“两课”、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避免在择业问题上片面追求自我和就业意识上过重的功刺化倾向,具有良_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应树立新形势下的道德观念,如信誉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人文科学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卑鄙,懂得我国的历史、国情,懂得世界的历史。为此。高校应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增设不同的课程,当然有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所有学生都必须读,有些东西要求学生应知应会,比如,唐诗宋词应该会读,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和有些著名的书法美术作品会欣赏。另外,可以列出一批必读书目,选出一些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时还应注意多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格调、情感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计划中应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文科生也要设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此外,通过课外活动,讲座报告,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3.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要突出创新教育,第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首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积极为学生参与国内外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科技大舞台上去开阔视野,把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置于教学活动中心,鼓励学生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理论体系,大胆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方法。第二,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突出课堂教学在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参与性。教师在传授知识当中,要注意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特别是其中人文内容和创造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以指导学生尽快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其次,在毕业班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4.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竞争所造成的压力,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培养乐观自信的思想品德;培养广泛的情趣爱好,进行友好的人际交往,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健康,自我个性意识稳定发展。增强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采来的社会竞争。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工作心境。当代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自的历史重任,深刻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完善自己,具体应做到“三有”、“三会”、“三不怕”(“三有”,即有目标,有信心,有毅力;“三会”,即会做人,会做事,会创造;。“三不怕”,即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失败),使自己在求职择业中处于主动地位,在未来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
1.胡解旺,欧清华,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2.夏金元,胡小平,试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4)
3.任经辉.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
一、语文与人文素养
1.什么是语文
简单说来,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语言里面又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们知道口头语言比较随便随意,而书面语言比较规范准确。同时,语文也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这也要求我们能将语文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什么是人文素养
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为对象、以人为中学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那么,素养就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定的思想。
3.两者之间的联系
语文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语文的学习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1.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
小学生刚刚接受系统的教育,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文字仅仅处于认识阶段,不能灵活的运用,在学习时面临很大的困难。而培养人文素养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知识作为依托,这些都是小学生不具备的,而一味的灌输教育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2.有同情心和爱心,同时也有很多负面情绪
小学生都喜欢热闹的环境,愿意跟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而且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也乐于照顾小动物。这些与老师和家长平时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在课文中也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例子,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遇到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此时小学生会流露出强烈的嫉妒情绪;当教师批评自己时,又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一切出于本能反应,无法判断事物的是非对错,也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有碍于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教学过程渗透人文素养
首先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教师很多都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给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工具。学生机械地接受,被动地学习,何来人文性?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师生之间做到平等的交流学习。
2.教师的人格感召力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一定要发挥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可以从思想、道德、行为、气质、知识、能力这些方面体现出来。教师的人格越高尚,就会对学生的感染力、号召力越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磁场,吸引着不同的人,教师的磁场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小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对社会的了解并不深刻,教师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大且深远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奋进,拥有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
3.语文课本培养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说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学习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诗经》《论语》,以及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或者书写这些优美的篇章。当然,我们不能说祖先留下来的都是好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古代文化的筛选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古代文学中学习到优秀的文化知识。
4.走进生活,感受人文精神
现在很多学生在学校表现得很自私。主要就是因为现在基本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上,很容易养成自私的毛病。所以只有让学生走进亲人,感受浓浓的亲情,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很多学生不乐意这样做,感觉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自己的所有要求父母也应该全部达到,却不懂得感恩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有让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合格的子女,才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亲情,才能享受、珍惜这份亲情。
5.语文实践,提高人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古诗,品味诗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开展语文活动比赛,比如书法比赛、作文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人文科学讲座,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对古代、近代名著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川,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云:“读万卷行万里路”,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去感受祖国的美好。
6.文化建设
学校可以在不同的墙壁上设置一些名言警句、历史文物、外国文化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人性的美,才能使他们不断学习,做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有文化素养的人。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为学生创造如痴如醉的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如朗诵古诗、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新一代有才华、有思想、有文化底蕴、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在小学这个刚对世界有认知的阶段,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家长、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留下来的文化是不可磨灭的。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精神要从小培养,并且要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严梦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00.
[2]刘建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