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危机分析

时间:2024-03-06 16:20:27

导语:在金融危机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危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也走向了全球化发展的道路。在我国金融业全球化的同时,也使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着全球范围内金融风险的挑战。令全球陷入一片恐慌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金融危机,使全球大部分国家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冰岛国甚至在本次金融危机正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破产国家。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同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全国近7万家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倒闭,银行业在海外的投资也严重受创。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的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金融危机是指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损害了市场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往往以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基于人们对未来经济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萎缩,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并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动荡等。

二、金融危机的种类

目前学者对金融危机分类说法不一,但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引起危机的来源因素看,可划分为内生性危机和外生性危机。内生性危机是主要由一国或地区的内部性因素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外生性危机则是由于一国或地区的外部性因素传染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战争、公众信心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所带来的危机。外生性危机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传染效应也越来越强。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这种传染效应的极致。

第二,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周期性危机和非周期性危机。周期性危机是指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扩张和收缩而形成的危机,这种危机更多地具有系统性危机的特点,其防范的办法也必须具有系统性的思路。非周期性危机是指不具备经济周期性质的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非系统性的危机。

第三,从危机的形成来看,可划分为古典金融危机和现代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的产生环境、表现、传播和影响等特点来看,一般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危机划分为古典型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划分为现代金融危机。

第四,从危机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单个金融危机、区域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单个金融危机是指某个特定国家发生的危机,又称非系统性危机;区域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则是指某一地区和整个世界体系发生的危机,又称系统性危机。

三、金融危机在我国产生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失衡

据中国人民银行报导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统计显示,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稳居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的位置。对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只有1.67亿美元的中国来讲,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成功,甚至是一个奇迹。但是,外汇储备超万亿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多的外汇储备增加了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货币政策实施独立性不足,从而给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二)流动性过剩

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货币的供应相对与需求显得“过剩”。不受控制的流动性过剩,大量集中于金融体系,增加了金融企业多发放贷款的冲动和压力。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盲目竞争和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预期的不确定性。

(三)金融体系存在风险

当前,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在产品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方面,还是科技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但是我国国有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差距,对将来与国外商业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带来巨大挑战。另外,虽然股份制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离建立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还是存在着较大距离,特别是在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机制上还存在不足。

四、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正确对待金融创新

关于此次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4月8日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了几点,主要包括各方都未能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大举借贷的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政府金融监管都滞后于金融创新和商业模式转变,以及银行通过金融创新转移风险的能力被高估等。2008年4月11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在七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后举行记者会。他表示,七国集团将不惜代价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没有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个人储蓄和证券投资收益也就无从得到持续保障,就会破坏人们的储蓄和投资预期。更不用说,稳定的金融市场是人们均衡消费时间分布、获得财富效应、支撑持续增长消费能力的重要条件。目前,西方国家已行动起来。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美国政府提出了全面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计划。这项计划内容涉及广泛,因此被认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彻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那么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本土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必须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和政治决策的首要目标。

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促使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也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并将之放大,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危害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督效率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监管效率不高。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各自为战。监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监察之间也缺乏明确分工和有效协调,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复检查、重复监管也比较常见。必须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工作规定》,对银行审慎监管法规体系进行设计、规划;对现有的法规进行清理、归类和修订;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法规制定程序,对监管法规的立项、审议和实施进行规范,提高监管法规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定期对监管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及时对监管法规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制定并及时更新监管法规手册,加强宣传、辅导和培训。

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IMF(2008)认为,在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美国金融监管模式和金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加上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次贷危机的爆发是难则其咎。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重要警示。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效的监管将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利于人民建立合理的预期。政府应该加强国民经济运行、金融系统运行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善银行体系信贷情况和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理顺房地产调控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避免政出多门和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独自为政的现象,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合作;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政府利用职权寻租设租而偏离有效政策;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制房地产市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准确把握市场真实情况,保证政府政策制定时机和方案的合理性。

(三)创造商业银行良好的生存环境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指在商业银行暂时失去流动性,但尚具有清偿能力时,由该国的中央银行直接贷款提供援助。最后贷款人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非局限于一国的中央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公司和政府在内的主体都会联合中央银行对问题银行提供资金。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一种双保险的金融制度,一方面它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使援助的资金有收回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因此,各国对该制度的设立都非常谨慎,力图达到稳定金融安全,降低道德风险的双重目的。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吸收各成员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金融机构面临危机或经营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者代替破产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过后,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于1934年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其他国家才开始陆续采用这种制度。全球范围内的存款保险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一个,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着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步伐开始迅速加快,各种衍生工具陆续出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因素,商业票据化和融资证券化导致银行传统业务利润下降,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高风险的业务,银行破产增多。长久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都扮演着寡头垄断的角色,虽然陆续设立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后两者都没有对国有银行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而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数量的逐步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被瓜分,经营状况也会受到威胁,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银行破产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即使国有银行可以“大而不倒”,但这种独善其身却挡不住其他银行出现挤兑时对国有银行的影响,毕竟金融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抗拒的。

(四)构建我国公民风险防范体系

从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来看,公民的信心对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具有较强的影响。构建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有助于降低公民的信心失衡和增强公民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公民信心失衡。如何加强公民的防范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将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纳入我们学生日常教学中,从教学课程中融入金融学的相关知识,使公民从小就建立理财的观念,能够合理安排自由资金,理性化投资和组合,适度消费,对经济现象有自己的观点不盲从和跟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公民危机防范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今后银行、企业、政府人员观念的到位,促进我国银行、企业、政府体系的完善,因此这项工作是长期和艰巨的,对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防范措施是多样的,但首先应建立对金融危机防范观念,只要银行、企业、政府和公众的防范意识到位,就可以减少危机带来的影响;其次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和完善制度层面的建设,全面提高我国防预金融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渤.中国金融监管――风险、挑战、行动纲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周杰.我国金融危机防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刘颖.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与防范[D].四川大学,2006.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0 引言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1 金融体系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2 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3 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4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第3篇

关键词:

货币政策;货币超发;汇率;通货膨胀;资产泡沫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9803

0引言

观察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数据,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率长期超过名义GDP增长率,这必然引起下一步的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带来收入分配更加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问题。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为防止经济走向低迷,中央银行扩大了货币发行量,虽然最终达到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恶化了居民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

具体说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台4万亿国家投资等一系列扩张财政政策,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成倍的扩大从而引起货币超发。因资本具有逐利性,大量的货币涌入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CPI一度高居不下,房地产市场出持续火热。追溯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2003年至今已经发生两次比较明显的物价上涨,第一次是2008年,CPI年均上涨率达5.9%,第二次是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CPI同比增幅曾连续高于官方通胀调控目标。很多研究认为通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造成的。本文试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数据观察货币超发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并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应政策提出建议。

1 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超发

1.1我国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到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底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市场信心,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1.1.1利率调整

上一个经济周期中,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法定存贷款利率的过程见表1。

从降息的幅度来看,1998年开始的那轮调整幅度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而2008年开始的调整更倾向于高频率小幅度的微调。从降息的频率和基础货币扩张的规模来看,2008年政策扩张的力度更强,在执行了五次降息后,定期存款的利率已处于20年来最低点,活期存款的利率也低于2002年的最低点。

表1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金融机构对

客户的法定存贷款利率的过程

银行存款利率的降低将货币引入市场流通,引起了投资的增加,扩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1.1.2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中,人民银行明显比以往更加频繁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进入2008年下半年,通过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调低至2007年末的高度。增加了货币乘数,扩大了市场中的货币量。

表2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客户的法定存贷款利率的过程

1.2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超发

1.2.1 过量的货币供应

经历了2008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进入2009 年以后,明显看到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2009年一季度M2增长率达到25.51%,二季度达到28.46%,三季度则达到29.31%,此时的货币政策已显现出过度宽松。我国在上一时期的实际GDP 增长率最高达到13%(2007年),而13%的经济增长率所对应的当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为16.74%,当然,前一时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可能引起后一时期的GDP增长,但即使是以2006与2005年的货币供应量为准,这两年增速也只分别为17.57% 和1568%。这说明,在经济危机前,约为17% 的货币增长率曾经带动了13% 的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危机后,28% 的货币增长率却仅拉动了约8% 的经济增长率。若货币政策效应仍未完全显现,则之后GDP应有更高增速,经济还会有大幅波动;若GDP增速不高是由于供给缺乏弹性,即政策之于产出的效应已完全显现,则必然导致后一时期较高的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我国存贷款差在经济危机时快速扩大。2008 年初期,我国存贷差仅为115783.62 亿元,至2009 年9 月,存贷差已升至184012.09 亿元,计算这一时期增量为68228.47 亿元。金融机构手持大量过剩的货币,则必然以更加优惠的条件促进贷款额的增长,货币供应也会随之进一步增长。

1.2.2 过度膨胀的信贷

2009 年以后,存贷款果然都出现超速增长,如图1。且其中短期贷款比重偏低,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无法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这将使资金大量流入原有产业甚至老化产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图1存贷款增长

2货币超发的影响

2.1 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

2.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给总会传导给价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验显示,从货币供给较快增长到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可能需要1年左右时间。2009年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增长引致2010年的CPI高位运行,这是经济对扩张性政策刺激的正常反应,且这种情形的惯性作用在2011年已显现。

图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010年物价水平的调控目标是将CPI增长控制在3%,数据显示,2010年最终增长了3.3%,2011年的调控目标是4%,最后仍达到5.4%,突破了全年调控目标。

尽管这一段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7%,而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788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但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数字是人均数的事实不容忽视。居民收入增长超过CPI,是高收入群体拉动了收入增长,却不适用于广大中低收入群体。

2012年数据显示,CPI全年增速已回落至2.6%,但本轮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胀压力并未见得完全释放,物价形势仍然不容盲目乐观。

2.1.2 资产泡沫中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地方各级政府的炒房炒地行为、机构和个人的房地产投机行为、宽松的信贷环境都促成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例可以反映整体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在大国的房地产历史上,美国在1950 年出现过6.98%的最高比例,直到1991 年从3.42%开始,一路上涨至2005年的6.2%,随后发生了次贷危机。而日本在70 年代中期由最高的8%左右一直降低,到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房地产在日本开始过热,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重在1989 年到1991 年的最高点期间约5.5%,日本的房地产于此时崩盘。而中国从有据可查的记录来看,从1997 年的4.02%开始一上涨,到2007 年时这个比例到了10.13%,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没出现过的高度。考虑房地产对相关经济的带动作用,其对GDP 的影响将高达32%。

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远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并且一直在快速增长。国际上房地产利润率一般维持在5%左右,高的有6%~8%,而中国房地产的利润率高达30%~40%。而按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国房地产利润率增长每年都在30%以上,2001年增长41%,2002年增长56%,2003年增长32%。我国房地产投资者在投资房地产时并没有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和从物业的使用中获得的收益,而仅仅是预期房地产价格上涨获得收益。这种投机因素会产生大量的虚拟需求,从而推动房价大幅度上涨。房价上涨又会引起开发商错误判断市场,盲目增加投资,导致泡沫迅速膨胀。

图3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从图3可以看出,从2009年6月起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保持增长,并在2010年4月达到峰值的同比增长12.80%,然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增长开始下降,直至2010年12月同比增长为6.40%。

图4货币流通量

由图4可见,我国1999年至2010年的货币流通量快速增长。从2000年末到2005年末,我国M2年均增长率为25.1%,高于名义GDP增长率。

货币量的大幅增长与高额的存贷款差额相结合,金融机构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有过去遗留下来的整合不良资产的压力,在积极扩大贷款额的同时寻找风险较小、收益高的贷款投资对象,而房产信贷恰好达到了这样的标准。商业银行积极的房产信贷激励为个人住房贷款提供了便利,刺激的普通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时也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比较长期以来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长,整体房地产信贷的发展情况可以总结为:个人住房贷款在房地产贷款中的比重增加,房地产贷款总额在银行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增加。即: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快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意味着房地产贷款的增长对需求的刺激大于供给,促使房地产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价格不断上升。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各行业投资前景更加不确定,增加的货币供应更多地被投资于房地产行业,使得上述影响进一步扩大,房地产价格上涨也随之加剧。

2.2 收入分配

如同发币货超引起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行业受益的大幅度增加,而不是所有行业受益的同等幅度增加,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会导致财富的重新分配,超发货币首先只为一部分人或行业所得,并且最终也不会均匀分配。

比较2009年通货膨胀中各类企业的收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通胀中私人企业的受益增加少,而国有大型企业的受益增加多。并且,如前所述,房地产行业的收入因房产需求被过度刺激大幅度增加。而这些收入增加幅度最多的行业、企业中的人群在社会中已然是持有财富比例较多的群体。这一群体的资产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当通货膨胀大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为负。低收入家庭由于其资产主要是固定收益的银行存款,手中的货币随着通货膨胀不断贬值。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其家庭资产有用抵押贷款购置的房地产,虽然,其房地产价格在上涨,但由于贷款利率会随着通货膨胀上升,也不能从通货膨胀中实现财富增长,但其损失大大小于低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有超过消费所需的实物性资产,由于资产价格的上升有可能通货膨胀中获取利益。理论上讲,有产阶级并不一定在通货膨胀中获利,只有以实物资产为主要持有形式的有产阶级可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不注意规避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可以使有产阶级重新变成无产阶级。

无论如何,通货膨胀必然对社会财富作出重新分配。低收入家庭在通货膨胀中损失极大,而部分中高收入家庭则反而在通货膨胀中受益。

2.3政府信用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信用是经济活动的纽带,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作为货币发行主体的央行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政府负有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的的责任。在具备扩张性质的现代经济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投资发展,失去了货币的稳定性,就丧失了企业间资金流动的借贷标准,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都会受到扭曲,莫衷一是,人们最终会归咎与政府。同时,货币超发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者出现资产泡沫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信誉。

3政策建议

3.1 货币政策

(1)货币增长应以适应长期经济增长需要为目的。长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货币供应应该根据这些条件所产生的预期长期增长来制定货币政策。否则,忽略了长期增长能够引起的供给增加量,在短期施行货币政策虽然起到增加产出的作用,但由于对需求产生冲击,引起了经济的波动,在长期供给未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有所增加时,必然最终导致高通货膨胀。因此,平稳的货币供应政策是不影响经济长期稳定的要素。同时,从政府信用的角度,平稳的货币供应政策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用,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

(2)货币政策应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标。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真实的通货膨胀又引起通货膨胀预期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导致投资需求增加,GDP增长随之加快,经济不断升温,形成恶性循环,引发经济泡沫并最终导致危机。这时,如果货币政策选择盯住产出,则会由于实际GDP中剔除了通货膨胀而忽略通货膨胀的恶性影响,泡沫过大将不可收拾。而如果货币政策盯住稳定的物价目标,由于通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经济的热度并作用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作用于产出的增长,这个目标并不会使货币政策忽略掉产出。因此,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是可取的。

(3)加强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的主导地位。财政政策在政府直接投资的同时增加了政府对货币的需求,提高了市场利率,从而使得私人投资需求降低,“挤出”了私人投资。这最终会降低财政政策乘数。而货币需求则相对来讲对利率富有弹性,根据经济生产能力增长预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当它与财政政策共同实施时,更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发展。

3.2汇率制度

(1)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环境。

现今,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目前中央银行处于频繁入市干预和托盘的被动局面,银行还未建立做市商交易制度等。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尝试建立市场化条件下的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模式,改进央行汇率调节机制,建立一套标准的干预模式,给市场一个比较明确的干预信号,尽量减少直接干预,让市场主体通过自主交易形成公平价格,强化央行的服务职能。

(2)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

中国自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由于种

种因素的制约,人民币资本项目仍不可兑换,这样一来,在

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兑换,这是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所不吻合的。

(3)合理拓展外汇储备的功能。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具有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是也为我国增加聚集了大量的外汇风险。对于一些财政资金属性的外汇储备,可将其用来调节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失衡问题,盘活外汇储备,降低其风险的积聚。

(4)舒缓人民币升值预期。

降低以投机人民币升值为目标的外资流入。现今,公众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过高,对于这一点,国家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考虑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或设定阶段性升值上限,影响升值预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措施制定上应当保有灵活性,即面对汇率形势的变化,在人民币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不至于造成外汇出口打得开关不掉的被动局面,一旦人民币汇率预期掉头,大量的外资流出将是十分危险的。

总体来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正在也应该朝着更加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方向稳步推进,只有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金融市场才会变得安全。

参考文献

[1] 邹东涛.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赵海云.中国货币政策特殊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赵留彦,王一鸣.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5,(2).

[4]冉繁茂,张宗益,冯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2,(3).

[5]窦含章.强制结售汇制度助推货币超发[N].中国证券报,20110422(A04).

[6]吴成军.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9,(19).

[7]潘文荣,宋迎迎.货币供应量对CPI和GDP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8]李然然.中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2011,(1).

第4篇

1.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从贸易结构角度看,金融危机对于加工贸易影响最大。一方面,加工贸易属劳动密集产业,往往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一种贸易方式,一般来讲,加工贸易产业链相对较短,加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微薄,企业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利润,一旦发生危机,企业往往缩减生产规模,甚至是“关门走人”;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转嫁危机,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持续升值,致使出口商品遭受汇率损失,大幅降低低值加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连续7年,加工贸易占总出口贸易额的近50%,因此,危机发生后,重创我国出口贸易。不少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原有的加工企业不再回来,地区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风险。从社会产业升级的角度,几次危机的经验表明,危中有机,危机的过程也是淘汰落后产能和粗放型产业的一个优化过程。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往往吸取教训,进而推动产业由传统的制造向创造,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本国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的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金融危机往往成为发达国家掀起贸易保护的借口,反倾销、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等传统与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成为贸易战争的盾牌。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打击沉重。贸易保护最易引起连锁反应,制裁与反制裁使贸易保护愈演愈烈。据商务部数据,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呈现增长态势。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环比增长分别是72.7%、15.4%和8.9%。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55起,增长38%,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增长近8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又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经济贸易指标波动情况比较

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有多个方面,每一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又有很大差别,但是,危机爆发前,总有一些经济指标的波动总会体现基本的经济规律。本文选取了GDP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增速这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四次危机爆发前5年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代表危机爆发年份。可以看到四次危机中,大部分国家危机前3~4年贸易指数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动,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1年,泰国进出口贸易指数大幅缩减近40点。而日本和中国在危机爆发前4年进出口贸易指数便开始下行,到危机爆发前,指数缩减近20点。仅有美国1929年和2007年金融危机中进出口贸易指数基本保持平稳。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进出口贸易指数必然呈现下降趋势,而由于美国经济和出口结构完善,其市场调节能力和应对金融经济环境变化的功能较强,危机爆发前进出口贸易变化幅度有限。

2.GDP增长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GDP增长的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前1~2年开始,各国GDP增长的指数大幅变化,日本下跌近20点,而泰国跌幅近40点。综合可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GDP增长指数几乎与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同步,危机发生前即呈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的下降趋势。而美国1929年大萧条和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其GDP增长指数十分平滑,受其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影响,美国综合经济能力和经济自身调节功能使其受到危机影响有限,其经济领域抵抗危机能力强于其他国家。

三、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贸易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1.进出口贸易指数波动及恢复情况比较

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指数(T=100)注: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1、2、3、4、5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后1年、2年、3年、4年、5年。资料来源:WTO网站和各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图4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恢复情况图3和图4反映了金融危机爆发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进出口贸易的恢复情况。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指数显示,危机爆发后1~2年时间里,进出口贸易增长急剧下滑,泰国在1997年、美国在1929年,美国与中国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贸易指数反映强烈,1年时间进出口贸易指数下跌20~40点,特别是美国进出口贸易从此步入下降通道,几乎用了10年多的时间才得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与此相近的是,1989~1996年,泰国年平均出口额增长率为17.1%。尽管泰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2年进出口贸易实现了恢复和小幅增长,但接下来的2年中出现了二次下探,直到危机发生6年后才得以恢复。中国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地区加工贸易遭到了近乎摧毁性的打击,到2009年底,中国进出口贸易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复苏迹象。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巨大,特别是,把危机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叠加,基本可以得出金融危机与进出口贸易的正相关关系,即危机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越大。

2.GDP波动及恢复情况比较

反映了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GDP增长指数的波动情况,可以看出,危机发生使各国GDP的增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危机发生2~3年后,影响更为明显。图6反映了各国危机后GDP恢复的情况,日本1992、泰国1997和美国2007年金融危机后的GDP恢复时间分别为1年、4年和2年,而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的GDP才得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整个时间超过了10年。综合以上分析,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其中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大,它还影响到房地产、金融、证券、工业、商业等几乎每一个经济领域,最终这些因素全面的反映到GDP增长指数上。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百年来四次主要金融危机发生前后GDP增速、进出口贸易增速等直接反应贸易情况的主要经济指标波动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历史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

1.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存在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对四次金融危机的对比发现,尽管程度不同,但危机发生前后临近年份,进出口贸易都会出现显著的波动,因此,进出口贸易指数的持续波动是危机发生的主要信号。危机发生后,特别之后的1~2年,各国出口贸易都出现大幅下滑。而进出口贸易的恢复时间也至少需要2年以上,有些国家甚至还会陷入二次危机过程,进出口贸易指数反复波动。同时,在危机持续过程中,各国贸易保护和贸易争端加剧,进一步加速了出口贸易的下滑速度,特别是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危机对出口影响更大。因而,防止和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优化贸易结构是重要途径。

2.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传导效应

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仅在贸易本身,它还据此把影响传导扩展到与贸易相关的金融、商业、实体经济、就业等领域,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较为直接的体现为GDP增速的放缓甚至是下滑,而在实体经济领域,出口下滑导致了大量的靠代工生产的工厂倒闭停业,工人失业,原材料、机械设备,以至于工厂集中地区的商业都由此受到冲击,这种传导效应使得整个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3.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转变经济贸易结构

第5篇

1数据采集及变量处理

1.1数据采集

采取上证A股的数据对中国股市的价量关系进行检验。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05年6月6日至2011年9月30日。并将样本期分为两个子时段,目的是研究不同市场中价量关系的差异。第一时段为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共计575个交易日数据;第二时段为2007年10月17日至2010年9月30日,共计969个交易日数据。数据样本选择以2007年10月16日为分界点,因为分界点之前股市为上升态势,分界点之后为下降趋势,分别呈现出牛市和熊市的状态。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Wind金融数据库。所用分析软件为EVIEWS6.0和EX-CEL2003。

1.2变量选取

成交量表示为Vt,是对日成交量取对数后的结果。日收益率Rt为:Rt=100×(lnPt-lnPt-1),其中,Pt表示第t个交易日的日收盘价。从表1中可知,收益率均值、中位数金融危机前均大于危机后,标准差的比较知熊市波动幅度大于牛市,体现了市场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走势。两阶段偏度、峰度说明中国股市收益率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从JB统计量可知,中国股市的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

2模型构建——两时段量价关系的检验与比较

2.1金融危机前后价量关系的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分析

对收益率和成交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确定。由表2可知,在金融危机前的时段,收益率序列平稳,而成交量序列非平稳,经验证,成交量序列一阶平稳,因此这一时段,二者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在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段,收益率和成交量均为平稳序列,二者满足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条件。从表3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段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收益率和成交量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相互预测。

2.2基于GARCH模型的价量关系检验对比分析

首先,根据收益率残差序列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确定滞后阶数,结合金融危机前的交易量序列是一阶差分后平稳,确定采用ARIMA(3,1,3)模型进行分析。而金融危机后的交易量序列是平稳的,且根据自相关值拖尾、偏自相关值3阶截尾的特征,确定采用ARMA(3,0)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对两阶段收益率残差序列进行ARCH-LM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时段的收益率序列均存在ARCH效应,可以运用GARCH模型。分别利用ARIMA(3,1,3)和ARMA(3,0)模型将危机前后的交易量序列分解为非预期交易量Vut和预期交易量Vet两个部分。再从非预期交易量中分解出其超过均值的部分Vut。

2.3各序列对收益率影响的GARCH模型检验

选用GARCH(1,1)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对收益率波动性的解释能力,将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加入到GARCH(1,1)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中,模型分别为:模型1σ2t=ω+αu2t-1+βσ2t-1+θ1Vt(1)模型2σ2t=ω+αu2t-1+βσ2t-1+θ2Vet(2)模型3σ2t=ω+αu2t-1+βσ2t-1+θ3Vut(3)模型4σ2t=ω+αu2t-1+βσ2t-1+θ4Vet+θ5Vut(4)模型5σ2t=ω+αu2t-1+βσ2t-1+θ6Vut(5)回归结果如表4。通过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前后两时段的一些异同。(1)金融危机前,系数θ1是显著的,而危机后θ1不显著,说明危机前成交量对股价的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而危机后则没有解释作用。(2)由模型2和3可知,θ2和θ3均不显著,说明单独的预期成交量和非预期成交量对股价波动都没有解释力。但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二者联合起来对股价波动却起作用。与危机前不同,危机后,θ2不显著,而θ3显著;模型4可得出同样的结论,表明非预期成交量对价格有较强的解释力,而预期交易量则缺乏解释力。(3)模型5显示,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的部分的系数θ6是显著的。危机后,θ6的值为21.243,统计显著,且比模型1至模型4的系数值都要大。说明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对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非预期成交量。且比金融危机前时段解释力更强。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金融危机前股市的平均收益率远高于金融危机后的收益率均值,但金融危机前收益率的日波动幅度小于金融危机后的波动幅度。

(2)金融危机前,由于交易量序列不平稳,因此不确定交易量与收益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期,二者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3)将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加入到GARCH(1,1)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中进行回归,可知:金融危机前,成交量可以部分解释股价的波动,而危机爆发后,量对价的解释力消失了。其次,非预期成交量在危机前对股价波动都没有解释力,而金融危机后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再次,两时段中,预期成交量对波动均不具有解释力。最后,两个时段内,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的部分对股价波动性都具有一定地解释作用;但是,金融危机后其解释力更强。

(4)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部分的系数为正,说明交易量放量对市场的冲击比负的交易量对市场的冲击大,即非预期交易量对市场的冲击存在非对称性。

3.2建议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经报道;应对思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财经新闻传播的大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以往的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相比,当前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加多元化,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弄清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的具体情况。另外,财经报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传播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方式的改变使财经报道面临更大挑战的同时,给财经报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

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还给民生的产生一定影响,人们逐渐重视财经新闻的重要性,财经新闻能使人们获得更科学的知识,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把握市场机会,有效规避经济风险的发生。当前网络媒体对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更加全方位,而且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与以往相比,在信息获取的快速上有很大提升,信息的内容方面更加全方位,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财经信息。但从整体来看,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报道的服务意识不高、全局性视野有待提升,等等。下面就对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展开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一)拥有全局性视野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体应当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财经新闻报道需要跟随环境的变化,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遵循“立足世界、面向国内”的理念,时刻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深入分析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应当站在较高的角度去剖析,了解当地的经济动态,并与国际经济状况相结合。

(二)掌握话语权

金融危机背景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对我国出口贸易依赖较大的企业带来巨大影响,有的甚至企业甚至出现破产的现象。同时,金融危机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比如股市、房市的动荡等。这时媒体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经报道中应遵循全面、客观的原则,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关注金融危机的动态,告知金融危机对人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当注意国际上对中国不利的言论,发表我们自己的见解予以回击,以此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媒体应在该发声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再以沉默面对。

(三)树立权威性

报道财经新闻报道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经报道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这就要求财经报道的权威性发挥作用,使财经新闻报道更加专业。然而从实际来看,媒体在财经报道上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说服力不够、鉴别力较差、影响力不够,等等。因此,媒体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写出具有深度的财经新闻报道。

(四)评论与报道并重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事件更加复杂,影响人们生活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因此,财经报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体需要及时报道与并分析事实。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与解读。这就导致人们看了相关的经济报道,但是无法得知经济发展的趋势,无法得知各项政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在报道燃油税改革新闻中,对某政策的出台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以及税后能否省钱主要取决于油价,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该项政策出台的意义。

(五)增强报道的服务意识

当前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其希望从新闻报道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并且期望从媒体报道中怎么规避风险。这就给财经报道带来更大的要求,以往枯燥无味的新闻报道已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因此,财经新闻报道应当打破传统的形式,提升财经新闻的亲和力,从民生的角度谈论国家经济整张,使民众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另外,财经新闻报道还应当结合百姓身边的小事,由小事来谈论世界、国家大事,以此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形象,使普通老百姓更易于接受与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经报道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注重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媒体应当全面了解经济发展状况,从民生的角度结合财经形势,必要时可采用有效的报道策略,满足广大民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雪.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J].青年记者,2010,24:58-59.

[2]高天灵.金融危机与新形势下高校财经新闻写作的教学探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48-50.

[3]张卓.金融危机语境下财经新闻传播价值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11:27-28.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上海 世博会

一、世博会前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

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预判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风险。对于保障世博会的顺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经济低迷盘整。实体经济修复尚待时日

全球一体化伴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将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传至世界各国,带来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第一次的全球性危机,其波及面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前所未有。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大幅萎缩,高度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期,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交织影响。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难以扭转负增长的局面。需要关注的是,目前金融危机继续波浪式推进。由金融危机发展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再到信用危机,同一阶段不同危机交互错杂,相互影响,加大经济运行困难。总体判断,世博会召开前后,经济面临滞胀风险,将继续低迷盘整,实体经济全面复苏有待时日。

(二)国内经济回升趋势明朗。有望领先全球复苏

由于中国高企的外贸依存度以及国内经济自身的周期性调整需求,全球危机下中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的调整。2009年第一季度,增速进一步下滑到6.1%。受到政府大规模投资,家电、汽车下乡等一揽子政策的拉动。目前国内经济出现止跌迹象,多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的趋势明朗,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4个月位于50%以上,日均发电量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进一步表明工业经济具备上行动力。国内经济有望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世界银行预计2009年和2010年中国GDP分别增长6.5%和7.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分别为7.5%和8.5%,均高于原来预期,亚行、高盛等国际机构对于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也给出了乐观预测。

二、金融危机对世博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全球金融危机对世博会具有正面效应,但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在非常时期,要尽早谋划,全面分析危机对世博会筹办、举办以及会后三个阶段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世博会筹备阶段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博会筹办阶段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参展国是否如期参展以及参展质量:另一方面,赞助商履约情况及企业馆的建设情况。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世博会招展工作顺利推进,各国希望借助世博会平台,共同抵御危机的冲击。虽然,金融危机导致一些国家资金困难,但各国仍在认真、积极筹备世博会的有关事宜,各国媒体对世博会的关注度亦在不断提高,客观上提升了上海世博会在全球范围内的知晓度。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公关和沟通成绩显著,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国希望借助世博会这一平台,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寻求提振、恢复国民信心的渠道和抓手。从世博会发展历史来看,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世博会往往更为世人所期待,其独具的凝聚人气、汇集资源的功能,在抵御危机冲击、缓冲衰退影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世博会举办期间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博举办期间的影响主要在于原预计的7000万参观人次目标能否实现、票务销售是否顺利等。从目前情况来看,世博门票的预售情况良好。但受国际、国内经济还未企稳等因素影响,未来世博门票销售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国外客源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影响境外客源的因素多且复杂,包括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政治因素、参观者自身旅游习惯等。不过,境外参观人员预计只占到总参观人次的5%,由于其占比小,即使不能达到预期的人数,对整个世博票务的影响也不明显。但对上海的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世博后续利用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国家政策有所调整,世博保留场馆的后续利用、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是世博后续利用的难点所在。

一是世博保留场馆后续利用存在难题。根据注册报告,世博会永久场馆是以“一轴四馆”为代表的永久性保留建筑,在世博会结束后将依据建设上海新城市中心的需要进行合理利用。从历届世博会、奥运会的经验教训来看,许多保留场馆在会后都以吸引游客观光作为主要业务,由于缺少高水平的会议展览、商业演出和体育赛事,场馆利用率低下、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收不抵支的现象十分普遍。世博会结束后,国内外经济形势无法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状态,会展、演出等商业活动尚不活跃,如何避免保留场馆闲置,通过后续经营平衡耗资巨大的养护费用将成为后续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根据国际惯例,大部分临时场馆都将被拆除,世博园区内大片土地面临二次开发。世博园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会后大部分区域可以开发建设成高档商务楼、住宅区以及配套的商业设施等,逐步发展成为上海贸易、文化和会展功能的聚集区,进一步放大世博效应。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2010年及未来若干年内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对园区的二次开发带来一些影响。鉴于此,2010年世博会后,世博园区二次开发可能面临着土地价格下跌以及招商引资进度慢等潜在风险。

三、金融危机下世博会的积极意义

为应对当前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投资拉动最终转化为消费拉动,应充分发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缓冲器、转化器和催化器的作用。努力放大世博效应,搭好全球一体化的开放性大平台,办好一届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世博会。

(一)抵御危机冲击的缓冲器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面镜子,它见证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繁荣时期。也经历了经济衰退的萧条阶段。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世博会往往更为世人所期待,其独具的凝聚人气、汇集资源的功能,在抵御危机冲击。缓冲衰退影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一场席卷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危机随之爆发,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就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为了抵御危机的冲击,这届世博会作了许多创新。如发行债券、建立会员制、设立企业馆等,尤其是在第2年同期将世博会延期举办。这场世博会共吸引了将近4900万参观人次,仅在第1年直接或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并且给举办城市带来近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很好地治疗了人们受到的经济创伤,大大增强了人们战胜

经济危机的勇气与信心。

历史似曾相识。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和国内两大调整周期产生共振,放大了我国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保护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延续良好发展势头面临考验。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策。为了更好地抵御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充分发挥世博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效地维持人气,解决世博会后园区土地二次开发、招商引资等低于原先的乐观测算问题,利用大量的人流增加门票收入,并拉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消费的增长,将世博会的投资拉动转化为消费拉动。更好地发挥化解危机的缓冲器作用。

(二)促进经济转型的转换器

经济低迷时期,电影、电视、音乐、演出等文化休闲产品能带给人们心灵慰籍。在特殊时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因而在历次危机中,文化休闲业不仅未受到明显的冲击,反而在危机中逐渐壮大崛起,成为抵御危机的重要力量。世博会是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举办世博会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如好莱坞文化、迪斯尼文化)、出版业的繁荣和服务贸易的出口等,为美国经济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上海世博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展示世界各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世博会举办期间的各类文化演出活动数以万计。再加上全市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预计每天有20-30万人次中外观众能够参与各类演艺娱乐活动:世博会后,世博会所建设的大型活动中心、演艺中心、主题广场等将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继续发挥文化展示、交流功能。同时,世博会也是先进文化融合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上海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学习国外文化休闲业的成功运作经验,为上海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的层次,优化文化产品结构:“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举办世博会,将提高上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有助于将上海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推向世界。扩大文化出口,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添砖加瓦。

(三)扩大对外开放的催化器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成为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之一,甚至成为一些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的核心。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边界,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问题。从法学的角度出发,概念亦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没有限定一个严格的专门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不能看清楚问题之所在,当然也就很难能理性的思考问题了。

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在金融监管体制中,将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自然人分为金融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而两者在实际适用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金融投资者这一概念比较明确地适用于证券期货市场,而金融消费者则主要指证券期货市场以外的信用、储蓄、支付和其他金融产品服务的购买者。显然在这一问题上,本文更加倾向于以客观的“资信授予”的标准来划分二者的界限,之所以采这一标准,主要是主观标准缺乏明确性,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当然,二者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由于综合经营的金融实践使消费者可以跨越各金融领域,实现从金融消费者到金融投资者的转变,因此二者不可能泾渭分明。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的基础是消费者,因此金融应当具备消费者的基本特点,具体到我国的现实规定:金融消费者是自然人;并且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交易行为,这种交易行为既包括购买金融产品也包括接受金融服务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事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必须是为了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的金融消费者(consumer)的定义为“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个人、家庭成员或家务目的而从金融机构得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消费者实际上是消费者的一种类型,是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延伸。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巨大动力也使得金融机构的地位日趋强势。这种交易地位的差异是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今,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凭借着这种强势地位带来的在信息披露、利益分配和行为能力上的有事,记忆损害到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加强金融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重要的经验总结。有人评价这次危机认为“经济危机由一系列保护消费者的失误引起。消费者保护没有的到期应有的注意,结果导致不公平和欺骗的滋生,几乎拖垮整个金融体系。”

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后危机时代各国和各地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最终实现经济上的效率。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与机制对比分析

(一)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

美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主要倚重金融法和金融监管的路径。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The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H.R. 4173其中,第四部分《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法案》5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FPA)。CFPA 将专门保护美国民众免受因不公平和滥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而遭受利益损害,为次级贷款、信用卡、透支费用等提供有效的消费者保护,并就热点的减轻小银行的负担,提高州监管者的权力和商人豁免规则等内容进行规定。

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改革消费者保护机制,注重贯彻透明度、简易性、公平性和可得性原则,从而保护消费者免收金融消费中不公平和金融欺诈等行为的侵害。这些举措,对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

英国的金融监管一直注重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早在1986年就通过了《金融服务法》,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金融监管的目标之一。《金融服务法》在放宽金融机构融资和信息披露标准的同时,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更为严格,强调要设立金融消费者补偿救济制度。金融危机后,英国在原来监管的基础上,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设立专门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独立设置的监管局以消费者与参与者的利益为先,更有利于监督金融企业。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英国政府提出金融机构应该为消费者提供易于理解且高度透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金融机构在提品和服务前还要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经验、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等进行充分了解,以保证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符合“合适且合理”原则。

同时,英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成立专门的机构独立、系统、全面地开展英国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改进纠纷解决机制,明确了各机构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方面的责任,增加透明度,以帮助消费者重树信心。这一系列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将保护金融消费者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具体的细节,非常值得借鉴。

(三)二十国集团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动态

第9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基本面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1―0029―06

美元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国际主导货币,其汇率波动对全球外汇市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它不仅影响到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而且还关系到亚洲及拉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美元贬值不断升级以及美国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主导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心理,股票、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也随之发生巨幅波动。因此,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商品与服务计价的核心货币,美元的弱化走势不仅引起了欧洲及亚洲国家的普遍担忧,而且也诱导人们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作出种种猜想。

一、美元贬值的现状描述

美元指数(US Dollar Index,USDX),类似于显示美国股票综合状态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它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篮子货币的综合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具体而言,USDX是参照1973年3月份6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并以100.00点为基准来衡量其价值,如105.50点的报价,是指从1973年3月份以来其价值上升了5.5%。进入21世纪后,美元兑欧元、日元、英磅、加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相继呈现出贬值的态势。自2002年1月25日开始,美元指数从2002年的最高点120.51跌至2008年2月的71.39点,累计跌幅达36.4%(见图1)。

二、美元贬值的基本面分析

外汇市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和技术面分析(TechnicalAnalysis)两种方法。前者侧重于分析货币所有国的经济、政治和市场心理等方面情况,以此来判断其货币可能的走势变化。后者侧重于通过汇率波动形成的图形以及各种技术性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货币走势,本文将采用基本面方法对美元贬值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而言,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之所以疲态尽显,主要是受美国经常账户与财政双赤字、美国低利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以及其它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震荡走低、美国出于国家战略利益考虑事实上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和金融危机深不见底的情况下投资者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加剧等综合因素所致。

(一)经济因素

从根本的经济关系来看,货币和金融现象及状况是基本经济因素和关系的表象和实现形式,经济因素永远是主导金融及外汇市场变化的最基本因素。通常情况下,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基本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指标(包括PPI,CPI和RPI等);货币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生产指标(包括失业率、工业生产指数、新屋开工率等)、国际收支账户指标(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等)和贸易指标等。

1.美国经常账户与财政双赤字。1992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仅为480亿美元,约占GDP的0.8%。2003年经常账户逆差却高达5307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4.8%。2005年底,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中的比例接近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美国经常账户出现大额逆差的原因主要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是美国维持高消费、低储蓄以及输出本国通货膨胀的需要,美国利用储备货币国的优势,通过经常账户持续的巨额逆差达到内部均衡(Internal Balance)的目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受高科技革新浪潮的带动,美国国内需求一直保持旺盛的局面,而日本和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缺乏这种高科技产业的带动,因此,这些国家需要依赖对美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从而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事实上,无论持何种观点,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逆差显然与美元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为一国的经常账户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状况,经常账户赤字实质是一个国家所消费的总价值超过其生产的总价值。为了满足国内对消费的需求,美国就必须向外国借贷巨额资金,这就相当于大幅度增加了世界市场上的美元供应。把大量美元释放到世界市场上来支付进口,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美元势必下跌。

在财政方面,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扭转了前几任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2000年甚至创造了2369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在其离任时,美联邦财政尚有1273亿美元的盈余。但小布什上台后,对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一方面采取了以减税为核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不断加大。其中2004年财政赤字更是创下413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在2007年10~12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就比上年同期增加25.6%,为1538亿美元。另一方面,坚持推行反恐政策,发动了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使其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美国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仅2004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就达到4130亿美元,当年的GDP为11.6675万亿美元,赤字率超过了国际标准的3%,债务余额达到70000多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60%)。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的巨额赤字对美元施加了巨大压力,因为财政赤字大幅攀升,通常会导致美元供应增加进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贬值。

2.美国低利率与高通胀率并存。根据利率平价(Interest Rate Parity)理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Arbitarger)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即汇兑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Swap)业务相结合,以规避汇率风险。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此外,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Parity)理论,汇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变动之比,其简化表达式

为:

e1-e0/e0=πa-πb

式中,e1、e0分别代表当期和基期汇率,πa、πb分别表示从t0到t1,时间内A国与B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即期汇率在两个时点间的变动率等于这段时间的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换言之,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的汇率将下跌。

事实上,高通胀对汇率的影响比低利率还要大,因为不论是通胀的水平还是持续时间都是难以预测的。所以一旦存在通胀风险,一国货币通常会面临贬值,因为持有者必将考虑通货膨胀最坏的情况。而美元恰好同时面临双重打击,不仅利率下降,而且通胀风险增大。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从2008年开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内就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2.25%,并暗示还可能继续减息。但和美联储处在同样位置的欧洲央行却维持了利率在4%不变。美联储在2007年7月底时,共有资产8090亿美元,但截至2008年3月12日,总资产就增加到8310亿美元。这增加的220亿美元,其实就是美联储为减息300基点,在公开市场购买的证券资产。

美联储一再降息无疑向受创的金融系统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意味着通胀风险在上升。因为美联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增发货币,但商品的数量却并未以同样的速度增加。根据美国公布的PPI数据,2008年1月,美国PPI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上涨0.9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速创下了美国白2000年来的历史新高(见图2)。如果考察美国白2000年以来公布的CPI数据(见图3),同样能发现美国面临的巨大通胀压力。

3.住宅开工低迷,销售继续大幅下滑

2006年6月以来,美国住宅开工同比开始以两位数的幅度下降,2007年1月、9月和12月的降幅更是超过了30%,2008年1月的降幅达到23.7%,2月份下降28.4%,预计2009年,住宅开工仍会保持20%左右的降幅。住宅开工的月增幅波动同样比较大,由于2007年12月下降了14.8%,2008年1月增长7.1%,2月又小幅下降0.6%,表明新建住宅的开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见图4)。

同时,2007年以来,美国现房销售和新建单户住宅销售额同比持续大幅下滑,现房销售由2007年初的下降4.6%降至2008年1月的-23.4%,2月份继续下跌23.8%。2008年2月份成屋销量折合成年率为503万套,较1月份未作修正的489万套上升2.9%。由于2007年上半年整个现房销售的基数较高,因此,2008年现房销售同比仍将保持20%左右的下跌。虽然2008年1月的新建单户住宅年销售额比2007年12月的-40.6%有所回升,但仍下降了33.9%(见图5)。这是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住房市场遭遇的罕见“寒流”。

4.房价指数创新低

2007年第四季美国独栋成屋价格较2006年同期大降8.9%,为公布该指数20年来最大降幅。2006年12月,美国10个大都市区域的标准普尔Case-Shiller房价指数较11月下降2.3%,至200.55,较上年同期下降9.8%,美国2007年12月的房屋价格指数同比更是达到了0.84的历史低点(见图6)。据美国房地产商协会统计,2008年1月,美国平均住房价格已经从2007年的21万美元降至20.1万美元;单居室的住房平均价格也降至2008年1月的19.87万美元,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价格。

5.就业市场持续疲软

美国劳工部2008年3月7日的2月份就业市场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情况进一步恶化,企业裁员数目创5年来新高。在全国范围内,美国企业主已连续两个月大幅裁员,2月份裁员人数创2003年3月以来的新高,达6.3万人,高于1月份2.2万人的水平。2008年2月,全美非农就业人数(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减少63000人,远高于1月减少的22000人。商品生产行业就业人数减少89000人,其中制造类公司就业人数减少52000人,为连续第二十个月下降;建筑类公司就业人数减少39000人,为连续第八个月出现下降。由于2008年2月美国就业人口流失45万,因此,失业率不升反降,由2008年1月的4.9%减为2月份的4.8%(见图7)。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下,美国就业市场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的好转。2009年11月,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失业率为10.2%。

6.收入减少,消费低迷

2008年1月,美国个人收入月升0.3%,略低于2007年12月个人收入月升0.5%,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月升0.2%增幅,同比增长尽管下滑,但仍维持4.9%的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实际个人消费同比持续下滑,2008年1月下滑到1.8%,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的环比月升0.4%,弱高于预期的0.2%。其中,耐用品支出月降1.2%,非耐用品支出月升0.5%,服务业支出月升0.6%。美国消费者支出约占其GDP的70%,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源泉。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种负面影响尽管没有市场预期的那样悲观,但其下降的趋势仍值得关注。随着失业增加,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个人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仍将会继续下滑(见图8)。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逐步认同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信用的核心是信心,但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Index)已降至14年来的最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2007年12月创下75.5的新低,2008年1月短暂回升到78.4,2月和3月又迅速下落。3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及预期指数分别下滑到70.5和60.4(见图9)。不难估计,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由于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日益看淡,消费信心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改善。

7.工业生产出现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很快蔓延到工业生产领域,2008年1月份和2007年12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分别小幅增长了0.1%和0.2%,2007年11月份增幅则达到0.4%。但自2008年2月起,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企业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比前一个月下降0.5%,为四个月来最大降幅,工业产量同比增长1%,是2003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2月,美国工厂生产下降了0.2%,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钻探在内的矿业生产2月份增长了0.4%。制造业新订单(Manufacturing New Order)自2007年9月以来,持续快速增加,2008年1月同比增长7.7%,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全美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 Index)却平稳下滑,2月份下降到48.3(见图10)。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乏力,表明住房市场低迷和信贷持续紧缩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已逐步侵蚀到工业生产领域。

综合观之,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缺乏信心,从而使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投资者纷纷抛出美元资产,开始到欧洲和亚洲寻找更安全、获利性更好的投资机会,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美元下跌。

(二)政治因素

二战后,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霸权地位的确立,1944年7月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2月由于美元危机,西方主要国家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相继实行了浮动汇率,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随后,确立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如此,美元依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霸主地位。1995年春季,在克林顿政府财长鲁宾的主导下美国开始采取强势美元政策。鲁宾的名言――“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也几乎成了两届美国政府四任财长就美元政策表态的“口头禅”。美国政府长期推行强美元政策,使美元兑各主要货币汇率均处高位,大量流动资金被吸引到美国,特别是短期资本大量流入美国证券市场,使美元需求上升,反过来推高美元汇率。

然而,自2002年2月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政府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美元颓势。2003年5月,美国前财长斯诺在法国举行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宣称,美国在继续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的同时,不再单以市场汇率来衡量美元强劲的程度,强势美元政策并不体现在汇率方面,而是体现在对美元的信心方面。2004年1月7日,斯诺又在华盛顿商会发表讲话说:“我们的政策永远都是这样,我已经很多次地表示,我们支持强势美元政策,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而我们认为美元价值也应该由公开、竞争的市场所决定”。于是,美国政府表面上推崇强势美元,而在现实中却独享听任美元贬值带来的诸多好处,当中出于维护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战略就可以“绑架”整个世界经济体系(见图11)。

(三)市场心理预期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持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多年的网络科技概念,终于在2000年随着网络股泡沫破灭而结束,国际资金流进美国市场尤其是投资纳斯达克高成长、高市盈率企业的诱因减退。美国此后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消费带动,而消费的增长主要不是因为收入的提高,而是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在21世纪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的同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放松了贷款标准,对原本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自2007年第2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巨无霸”式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也接连遭受巨额亏损并破产,导致市场上流动性出现恐慌性短缺。当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使很多美国家庭面临破产之虞时,无疑对美国的居民消费带来了巨大冲击,因为消费占到美国GDP的70%。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目前仍深不见底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投资者对美元贬值的心理预期是可以理解的。

三、对美元未来走势的判断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虽然市场上对美元的未来走势做出了一些悲观的预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将是压垮美元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美元将大厦将倾。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元贬值仅是短期波动,未来继续走弱的空间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抑制,特别是随着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美元可能还会回到强势的位置上。

首先,决定美元地位最根本的因素仍然是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超级地位。美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和贸易影响作用显而易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每天价值4.5万亿美元的货币交易中,有86%涉及美元。虽然这一比例较2001年的90%有所下降,但目前尚无别的货币能够替代。因为份额等于能量,只要全球外汇储备、交易结算中美元的比例不减,那么美元的能量仍不容低估。最坏的情况,即便美元一蹶不振,那些原先被持有的大量美元要被“消化”掉,也并非易事,因为大量抛售意味着推波助澜,更快更厉害的贬值带来的则是资产严重缩水,继续持有也是同样的风险,摆脱这个困境面临两难。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现实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目前显然都无法取代美国,亚洲(不含日本)的崛起在经济总量上仍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短时期内美元崩溃是不大可能的。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听任美元无止境地贬值。美国要想继续保持其世界经济金融强国地位,强势美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美元币值坚挺,保持升势,维持强势,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工具,各国政府才愿意将其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事实上,就像次贷把很多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一样,这轮美元的贬值也只是对近年来全球贸易日益失衡做出的调整。《华尔街日报》日前载文说:“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是美国国家实力最最关键的非军事工具。忽视美元,从而放弃发行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所带来的全球影响力,这是美国承受不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