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区护理的主要特点

时间:2024-03-07 14:40:41

导语:在社区护理的主要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护理的主要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人;结核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1(b)-119-0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慢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通过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而引起肠道感染。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带菌的飞沫浮于空气中,痰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漂浮于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结核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做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社区护理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主要工作[1]。

1 我国老年结核病概况

1.1 老年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结核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在50岁以后明显上升,女性从45岁起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男性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在45岁以上逐年上升,女性从45岁起缓慢上升[2]。

1.2 老年结核病增多原因

引起老年肺结核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结核病控制不力;②与内源性复燃有关;③中年未愈迁延到老年;④老年初染;⑤老年肺结核的复治;⑥合并多种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体内的结核病灶扩散。

1.3 老年结核病特点。

老年肺结核病的主要特点有:①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复发率高,复治患者多;④治愈难,病死率高;⑤误诊率高;⑥老年人在抗结核过程中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1.4 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

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老年肺结核多以咳嗽、咯血、发热,呼吸困难和食欲不振五项之一作为首发症状,其中以咳嗽占第1位。常见症状顺序为:咳嗽、咯血、胸痛、气促与发热,即呼吸道症状较明显[3-4]。②老年肺结核往往合并非结核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易掩盖肺结核的临床症状。③老年结核病中耐药、难治患者多。④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抗结核药物在老年人中与中青年人代谢不同。⑤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免疫功能降低,使用药的安全幅度变窄。

2 老年结核病的社区护理

2.1 生活护理

2.1.1 居室环境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

2.1.2 饮食护理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合理、足够的营养摄入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应给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营养丰富的高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特别是含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加患者食欲。

2.1.3 运动锻炼应鼓励老年人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爱好进行合理适宜的运动,如做保健操、散步等,使情绪放松,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1.4 睡眠与休息做好晚间护理,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适于睡眠的环境,解除患者紧张、焦急不安的情绪,使患者身心得到休息。

2.2 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2.1 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用药原则要根据患者个体全身功能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总的原则是安全,从而有效、合理用药。

2.2.2 注意事项①在整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期间,保肝药应伴随抗结核药同服,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②用药剂量上,因老年人体内含水量偏少,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并且老年人对治疗耐受性低,容易出现毒副反应。在使用剂量上应比中青年人略低。③疗程上因老年人用药剂量偏低,疗程采取一年或以上,方能达到满意的疗效。④在老年人用药剂量上,个体差异大,同龄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可相差很多,抗结核治疗期间,应定期测肝肾功能,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⑤要按医嘱服药,不能过早停药或不规则服药,加强访视宣传督促用药,取得患者合作,以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2.3 心理护理

老年人存在自卑、多疑、恐惧、孤独寂寞、依赖等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①尊重与理解老年结核患者,给予老年人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②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重视规律服药;③解除孤独与寂寞,即在这个时候,亲人及社会支持体系应给予老年人以关照和适当帮助;④减轻依赖心理,鼓励老年结核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

2.4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包括:①保持情绪乐观;②注意个人卫生,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严禁随地吐痰,不吸烟,不饮酒,生活要有规律;③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暴晒6 h以上;④外出时应戴口罩,密切接触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有关检查;⑤让患者独居一室,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 重视老年结核病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结核病目前在我国所占比例大,导致了他们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对老年结核患者的早发现、合理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结核病年感染率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社区老年人结核病的护理,既减轻了老年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又给老年结核患者带来了方便。

[参考文献]

[1]赵颖.肺结核病人心理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0):276.

[2]褚继梅.肺结核咯血12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9(12):184.

[3]王东明.应避免老年肺结核病与糖尿病的漏诊漏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136-137.

第2篇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9月西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的老年DM患者433例,男女比例为1:0.15。

2健康教育的实施

社区健康教育目标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达到或接近正常,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

2.1健康教育方式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慢病管理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血压、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将资料录入电脑,以便进行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

2.2定期体格检查:内容包括测体重、腰围、臀围、尿糖、血糖、血压及心肺功能。为观察病情提供动态资料。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每年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每3-4月为社区居民讲课1次,面对面地指导患者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惯、糖检测及身体状况。定期免费发放资料,图片等。

2.3健康教育内容

2.3.1基础知识:糖尿病知识宣教:首先让老年DM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发病原因、机制、治疗和转归,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虽然需要终身治疗,但只要严格控制血糖,就能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老年DM患者记忆力、听力等功能下降,应判断老年DM患者听及记的能力,注意重点突出,控制语速适中,“因人施教,因病施教”,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2.3.2饮食治疗: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特别对于老年DM患者,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饮食治疗的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适的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按每个老年DM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即按照标准体重、职业、年龄、性别、血糖量、热量标准,计算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制订出一个既可以供给足够的营养,又可以减轻胰腺负担的饮食方案。

2.3.3心理护理:老年DM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和饮食控制,心情非常苦恼,加上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思想包袱很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要利用语言技巧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讲解情绪对健康、血糖的影响,指导患者如何疏泄情绪,采用自我放松技术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生活,调整身心状态,自觉求医和遵医,配合社区措施,养成良好健康的和生活习惯,达到康复的目的。

2.3.4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一种辅助治疗,运动能增加糖的氧化,并增加其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降低血糖。运动的选择应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尽可能做全身运动,老年DM患者进行运动时应严格掌握分寸和指征,因年龄大,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所特有的微循环障碍,心、脑、下肢的动脉硬化,刚开始的运动量不能过度,运动方式以不感到疲倦为宜,如打太极拳、散步。运动前应用5~10min的热身和放松,每周散步3~4次30min左右,同时指导老年DM患者锻炼宜在餐后0.5~1h开始,避免高强度运动。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及时停止运动。

2.3.5药物干预:糖尿病早期可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减少血糖浓度,控制疾病发展。社区护士告诉患者各种降糖药的机理、适应证、禁忌症。当口服降糖药物无效时,应早期使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社区护士教会老年DM患者及家属注射的方法、部位、时间以及胰岛素的储存。特别是首次用药的老年DM患者,应注意有无低血糖症状、过敏反应及局部反应等。

2.3.6生活习惯:指导老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内衣裤柔软宽松,以棉质为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3.7糖尿病足的预防:老年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一旦破损,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困难,因而,要注意足部卫生,帮助患者提高防护能力。向患者讲授有关足部保健的知识及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必,最重要的是定期对足部进行检查,每天检查双足有无裂口,选择适当的鞋袜,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注意防止烫伤、外伤、电力伤等,避免因微小的创伤而引起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

2.3.8低血糖反应的处理:低血糖是老年DM患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年发生率约为2%,应告诫患者常备失去知觉时能得到及时救治的药物。

2.3.9检测设备的使用:指导患者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血糖、尿病的监测和记录。明确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正常范围。老年患者理解能力差,应反复多次指导,直至患者能独立操作及简单故障排除。

3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前,433例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基本了解。血糖控制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与健康教育前相比,P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2月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满足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经MRI、CT检查证实,未见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病程2年以下,均为家中康复患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9.60±5.34)岁,脑栓塞24例、脑出血30例、脑血栓2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知识指导:通过健康手册等媒介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脑卒中的合理饮食习惯,例如控制每天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并告知复发的高危因素,生活不良习惯对病情的危害,知识指导的时间应控制在30min左右,建议在干预的第1个月进行。②家属联谊活动:干预后2~3个月时,家属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累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此时进行家属联谊可为家属间的互相交流提供平台,联谊会主要由社区护士管理,同时精神内科护士、康复科医生等参与,协同干预持续6个月,后期患者精神状态评估数据均为电话随访收集。

    1.3观察指标参照朱伟玉等[3]制定的《精神科分级护理量化标准的探讨》对两组患者SAS、SDS量表改变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以发生意识障碍、局灶性精神功能丧失为主要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疾病治疗周期长、死亡率高,所以患者及其家属背负较大的负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出院后患者仍需继续接受相关指导,这就需要协同护理模式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情绪状态,从而降低后期脑卒中的复发率。

    目前医院仍是患者及家属获得病情相关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对出院患者来说,延长护理的效应是保证出院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4],脑卒中患者因病情及家庭、社会地位的改变常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协同护理模式是以家属照顾者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其护理面将家属照顾者纳入,并且注意对患者自身的干预,最终完成院内护理与院外护理的交接[5]。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3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对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管病变情况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优于护理前(P<0.05);血管病变发生情况低于护理前(P<0.05),患者对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基础药物治疗与综合护理措施是缺一不可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其终身获益。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并发症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12

作者单位:51030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卡:女,本科,主管护师

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使对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控制有了初步的进展[1],通过心理、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运动及用药等方面的干预,使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对糖尿病护理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本研究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35例糖尿病患者,男66例,女6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5±12.5)岁。病程3~16年,平均(7.5±2.5)年。其中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1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基础治疗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

1.2护理方法

1.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与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达到血糖一时控制的目的,而要想长期有效地控制,还要靠患者主观积极地配合,加强自身的管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在护理初期每2周举办1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主要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口服药指导、胰岛素使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通过录像、图片等方式,结合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系统、形象的讲解,持续举办3个月后,每月进行1次,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以科学、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护理。

1.2.2心理护理研究显示[2],由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特别是血管病变,与患者的病程及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护理中通过与患者长期的沟通和了解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正视自己的病情。针对患者此种心态,应在治疗的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向其讲解心理状态对于血糖控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影响,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1.2.3饮食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制定科学、个性化的食谱,做到每天定时定量进餐,忌食糖类,少食糖含量高的水果,控制热量和盐的摄入,多食绿色蔬菜,主食以粗粮为主,少食煎炸食品。

1.2.4运动护理合理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3]。根据患者的年龄、爱好、体重、身体状况酌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督导其完成,运动的宗旨以不疲劳为宜。饭后1 h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同时也利于减轻体重。

1.2.5用药护理药物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手段之一[4]。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有效控制血糖,除做到上述四点外,还必须提高治疗依从性,坚持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在护理中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52例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改为注射胰岛素,以提高降糖效果。

1.2.6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主要针对血管并发症采取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如5例吸烟患者劝其戒烟;肥胖患者指导其积极锻炼,控制体重[5];4例绝经期后女性患者给予激素替代治疗;病程达5年的患者均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并定期做肾功能、尿常规、微量蛋白定量检查。所有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12个月,对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管病变情况及对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比较。(1)血糖控制标准:良,空腹血糖<7.0 mmol/L;一般,空腹血糖7.0~8.0 mmol/L;差,空腹血糖>8.0 mmol/L。(2)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坏疽,微血管病变主要指视网膜、肾脏及皮肤等处的微血管病变。(3)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35例患者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调查,共10个项目,对比护理前后的知晓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对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进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对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健康行为的知晓情况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135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表1)

2.2135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管病变发生情况比较(表2)

2.3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同时也是终身性疾病,以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为主要特点。糖尿病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微血管病变等,后期会引起冠心病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6],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有30%~40%存在一种或几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在5,10,20年分别为30%,60%,90%。

本研究结果显示,135例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及定期随访后,在对血糖的监测结果中看到血糖稳步下降,血糖控制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后,全身症状随之改善,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倍增。同时,135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提高了对糖尿病疾病基础知识、口服药指导、胰岛素使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认知,更加积极和主动地配合了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从而进一步有效阻止和延缓了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5个要素,被形象地比喻为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五驾马车”[7]。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首先要从血糖的控制入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对其行为和生活方式多方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其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李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并发症的社区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6):204-205.

[2]潘馨,王海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97-1998.

[3]黄庆娟.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及其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49-1450,1452.

[4]李青,何朝珠,何雪莹,等.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94-497.

[5]管玉香,方朝晖,王小云.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和护理干预6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59-60.

[6]许富末.探析护理学对糖尿病的重要性[J].首都医药,2013,20(4):48.

[7]欧阳素琴,陈晶华,高璟,等.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3):28-30.

第5篇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促使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64 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饮食干预采用食品交换法的《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案, 通过量度个体体格、运动量确定每天每餐食谱。结果 观察组体重、血糖及并发症降低等等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干预可以实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以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通常用紫灵芝来调养糖尿病,以恢复血糖平稳状态,防止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饮食控制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笔者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1月全部本组糖尿病患者64例,全部患者均可以严格控制饮食半年以上完成观察、评价的患者。将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了严格的饮食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随机抽取32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 年龄58.21 ±10.12岁, 病程2~26 年; 然后在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血糖指数和病发症与观察组相当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共32例, 其中男性15 例, 女性17例, 年龄55.18±13.54 岁, 病程为2~23 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不存在差异,因此不具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连续干预不同的干预程度的6个月。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一般的门诊续存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以及调整处方治疗,没有指定其他详细有关饮食和运动的方案,但要保证强化指导数与观察组一致控制患者每月固定一次血糖和体重的检测。观察组:向患者进行系统的有糖尿病基础教育,可以以发放一些小册子进行宣传健康知识,参照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案,严格进行饮食控制记录。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每天的运动量计算出患者需要的摄入总热量、营养供给量来制定合适的三餐食量,依据平衡饮食原则,每天按6∶1∶3的比例进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早餐占1/ 5 , 中晚餐各占2/ 5。患者应该做到定期来社区进行检测,血糖、体重每月检查一次,保持6个月的全程观察,医生可以全程陪伴患者填写糖尿病监测记录和饮食控制记录,以及饮食、运动、服务、遵医及血糖、自我监测情况也要记录下来。医生可以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之后,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1.3 统计数据用 ±s 表示, 组间差异比较用t 检验, 资料用EPI 6.0 分析完成。

2 结 果

经过6个月的饮食干预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体重上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由表二可以得出:患者进行干预的前后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关键在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往对患者进行的糖尿病的社区干预,往往局限在表面的的指导、医嘱和健康教育, 无法使患者切实落实到良好的依从性和可操作规范, 因此在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干预中, 重点要突出适合患者个体特点的饮食治疗方案。本次干预活动采取的策略是将饮食结构量化, 使摄入的营养素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 避免食谱波动; 另一方面结合患者的运动量,严格计算每日能量摄入, 使运动能量消耗和能量摄入保持平衡; 督促患者达到有效的运动量。本次饮食治疗干预过程, 强调在自愿和受益的原则下, 建立良好的信任, 在医患关系能充分交流情况下, 给予1 对1 指导, 随时根据饮食、运动情况强化指导和方案调整, 短时间内强化指导使患者接受和习惯每日填写自我监测手册和饮食控制记录,适时提高患者依从性。经过6 个月的饮食治疗干预, 患者的体重、血糖、并发症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饮食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进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闫春菊. 糖尿病患者食疗184 例护理及观察[J ] . 菏泽医专学报,2000 ,12 (3) :165 - 166.

[ 2 ]刁建华,王红梅. 糖尿病患者饮食存在的问题及饮食干预对血糖的影响[J ] . 中国疗养医学,2000 ,9 (5) :41 - 43.

[ 3 ]周海虹,王宝珠,王建兰. 社区糖尿病的健康干预及评价[J ] .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8 ,9 (3) :127 - 128.

第6篇

摘要:本文由民办养老院中“冷血护工”的出现引出话题,探讨中国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已逐渐不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因此本文提出社区照顾这一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分析社区照顾的优势,并且进行它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而香港地区社区照顾的成功推行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养老需求 院舍照顾 社区照顾

引言

近段时间,一则郑州某老年公寓护工逼老人喝尿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那名行径恶劣的护工顿遭舆论的口诛笔伐,被网友冠之以“冷血护工”称号。在谴责该护工道德素质败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这绝对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养老院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民办养老院作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中应运而生的产物,其在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护工虐待老人案例的频发,暴漏出民办养老院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折射出中国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现状。这触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才是当下中国特殊国情下最适合的选择。

一、现阶段中国养老需求面临的形势分析

截止到199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26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这表明中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1]。而根据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推进到30%以上,占到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另外还伴随着高龄化、“未富先老”等明显特征。这构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伴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养老需求紧随之急剧增加。

二、当前中国院舍照顾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院舍照顾,包括公办养老院、民办养老院及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与照顾,是目前中国主流的养老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最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相对集中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当前中国院舍照顾的现状

就目前中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状况来看,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之间严重失衡。据统计,中国现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仅39546家,养老床位只有149.7万多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养老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强烈反差,这是与中国不发达现状共生共存的一个尖锐问题。

2.院舍照顾的弊端

尽管院舍照顾成为目前中国社会主流的养老模式,但是其也有自身的限制和弱点。首先,院舍照顾成本较高,一方面,养老院投入成本高,包括建筑费用、设施费用、人工成本、日常维护及其他一些必要的费用;另一方面,老人获得照顾的成本也较高,因为老人入住需缴纳一笔不菲的床位费。其次,院舍照顾容易给受照顾的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如自我照顾能力被削弱,对护工的依赖性增加、自我形象的削弱等[3]。再次,由于院舍照顾的服务标准和与管理规范通常是按照老人一般的需要去定制,这种统一化的服务难免照顾不到个别老人的需求,使部分老人的服务要求得不到回应。最后,老人与家庭及社区的接触较少,老人的家庭情感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三、探讨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院舍照顾向社区照顾转变

社区照顾泛指在社区层面上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及支援,既包括正式的社区结构与资源,也包括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去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4]。

社区照顾注重“在社区内的照顾”、“由社区照顾”和“与社区一起照顾”[5],同时强调“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照顾互相配合”。社区照顾是养老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发展的较为成熟。

1.社区照顾的优势

社区照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由于社区照顾是在老人生活的社区为老人提供服务,能够帮助老人实现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可以享受亲情,实现感情的寄托。第二,社区是老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能够极大的节约服务成本。第三,社区照顾能够整合各种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邻里及志愿者等在照顾老人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协助,为老人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第四,社区照顾可以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考虑到中国尚不富裕,资源相对短缺,社区照顾在缓解政府负担,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五、社区照顾有助于推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老人照顾,有针对性的开展老人服务项目,在满足老人需求的同时调动了居民积极性,有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2.香港地区推行社区照顾的成功范例

香港不但广泛接受了社区照顾的概念,而且有意去实现这种理念。近几年,应对香港人口的不断老化,香港社会福利署除了投入大量资源增加长者服务外,更在服务模式上做出更新及重整,务求使资源的运用更具成本效益,使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受惠。除了为体弱的老人提供院舍照顾的服务外,安老服务发展的重点是以社区和家居为本的照顾服务,力求满足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服务需求的老人尽量在社区安老。例如,1999年首次推出以合约方式运营的“家居照顾及膳食服务”,在传统的家务助理服务范围之上,为长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2001年进一步推出合约制的“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为体弱的老年人设计个别的家居和日间中心服务,满足他们的个人照顾和护理需要,使他们无需入住安老院舍;2003-2004年重整现有的长者社区支援服务,包括把所有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提升为“长者社区中心”,把超过半数的长者活动中心提升为“长者邻舍中心”,二者都着重发展老年义工、外展、教育和护老者支援服务等等。 这一系列的服务措施不仅满足了香港在过去数年间老人服务的急切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在支援社区居住的老人建立起非常稳固的基础设施,为未来急剧增加的老人口做出了适当的准备。

3.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照顾模式对社区内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政府的作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社区照顾模式中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家人、朋友、邻里及志愿者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多时候他们不是缺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热情,而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的照顾知识及技能,缺少必要的一些物质及经济方面的支援[6]。另一方面,全面性的社区照顾需要不同种类的服务与设施,例如对医疗、场所、教育、财政、专业辅导等方面的需要,仅靠一个社区的力量很难实现,必须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倾斜与资源支持做后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社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全面的政策配套及资源支持似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和跟进。

因此,与院舍照顾相比,尽管社区照顾有经济性及人性化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社区照顾模式主要建立在完善的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的基础之上,和政府的老年福利政策的安排之下,因此,目前中国全面推行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条件似乎还不太成熟。

4.香港经验对中国社区照顾的启示

借鉴香港地区社区照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着力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通畅社区照顾在中国实施的道路,是现阶段中国解决养老需求问题努力的方向。我认为,香港经验对中国社区照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推行社区照顾是中国解决急剧增加的养老需求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的功能呈退化之势。而院舍照顾存在的如供给不足、缺乏个性化及人性化服务等诸多弊端使院舍照顾渐渐遭遇尴尬境地。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中国社会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需求的激增是实施社区照顾的主要推动力。

第二、正确处理保有传统养老模式和推进新的养老模式的关系

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及社区照顾这三种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互不相容的对立,而应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即在保有家庭养老、院舍照顾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服务内容综合化、照顾形式多样化、覆盖范围全体化的社区照顾体系,形成家庭养老、院舍照顾及社区照顾三种养老模式并存的新局面。

第三、完善中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

社区照顾的成功推行依赖于完善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因此,应该重视社区自身的发展,把社区发展作为制度化的政策加以实施。加强社区的医疗、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专业知识的运用,重视对社区内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照顾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且建立社区与外界相关机构的沟通联系机制,方便社区能够整合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为老人提供周到详尽的服务,特别应重视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相关政策及资源方面的扶持对发展社区照顾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在完善社区硬件及软件设施的基础上,一方面培养激发社区的内生力量来发展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外生力量来保证社区照顾的全面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6.

[3]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第7篇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而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面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严峻挑战,党的十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而随着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和经济的转轨,养老观念、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必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日益扩大,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

1 雅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雅安地处四川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人口小市,资源大市,经济欠发达市。雅安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迈入老龄社会行列,近年来,雅安市老年人口仍持续增长,据2012、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12%、18.5%。从近十年发展趋势分析,雅安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而且老龄化将逐步加重。预计在202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4以上,而在203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以上。近十年来,雅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现代型,总体看,雅安人口率先进入一个“三低”时期,已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且先于全省完成转变。雅安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1.2 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由于雅安社会经济欠发达,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养老机构主要是以国有为主的单一格局,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基础差。从数量上看,雅安市养老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主要为农村敬老院。截至2013年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个,其中农村敬老院30个、公办社会福利院11个,合计床位3622张,“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个,床位60张。由于“4?20”芦山强烈地震造成全市38个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受损,使养老服务的提供受到了影响。目前雅安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1.3张,按照省上“十二五”时期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张的目标,全市老人需养老床位8484张,缺口达4802张。

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同养老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全市公办城市福利院建设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总体不能满足雅安市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社会福利院基础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老年人对国有养老机构信任度比较高,入住率较高,有些社会福利院出现供不应求、预约及排号入住的现象,如市社会福利院“一床难求”,目前至少有100多人等候入住。但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五保户”提供日常的生活供养和照料,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短缺、院舍陈旧、设施简陋、医护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入住对象精神慰藉、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严重缺乏,普遍存在着入住率低、床位长期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现状

雅安市养老机构总体呈现出工作人员数量少、城乡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差别较大的主要特点。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与集中供养对象之比为1∶6,远高于省三星级(最高等级)敬老院1∶10的标准。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市41个公办养老机构共有管理服务人员409人,其中在编165人,临聘24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41.8%。在编人员多为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安置人员,临聘人员多为“4050”人员。管理服务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较低,现有在编管理服务人员大部分无养老职业资格证书,临聘人员也只能从事清洁卫生等后勤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医护水平相对较低,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开展。

2 当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保障体系不健全,老龄事业基础薄弱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交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现阶段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老龄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老龄产业起步晚,一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人员力量薄弱,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现有养老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而当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养老产业之后,养老机构的管理以及服务标准亟待规范,行业的监管作用亟待加强。

2.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服务功能不足

家庭养老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刻体现的亲情给予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社会养老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中国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城乡“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与此同时,中青年人紧张快捷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客观上造成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多更好地照料老年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社区照顾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正逐步得到推行,但我国社区建设尚不成熟,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社区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客观上造成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3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现有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离巨大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养老设施总量供不应求。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为4.4万个,床位数416.5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床位22.4张,而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公立养老机构出现千人难求一床的尴尬局面。而民营养老机构却呈现床位空置率高,营运不佳的状况。从全国总体来看,养老机构和配套设施缺乏、养老床位不足、现有资源亟待整合优化,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2.4 养老服务项目、水平及医护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能给入住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养生康复、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服务内容很少。过于单一的模式,不仅影响养老机构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会影响到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护工年龄偏大、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及流动频繁,不少养老机构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只能既当管理人员又当护理人员,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偏见,导致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2.5 养老产业发展滞后

从现实看,我国有消费能力的老人数量其实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存在的,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国家有关扶持老龄事业的政策、规划虽然陆续出台,但地方政府实施的细则、配套的制度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不够,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还比较缺乏,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养老产业还一直处于被“观望”的境地,进展缓慢。与迅猛发展的老龄化进程相比,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养老产业规模小,形式陈旧,结构单一,数量少,由于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经营养老院或生产老年用品上,而从事老年用品的生产企业、消费场所普遍规模不大、产品不多,无法形成联动,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养老行业发展较为分散,行业准入标准还不完备,行业规范与监管也相对薄弱。

3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地方党委政府要把老龄事业看作长期的战略性问题、重大的民生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雅安要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多元化、特色化、生态化之路。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推进城乡、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着力构建以政府投资和普通服务为特征的机构养老、以社会投资和中高档服务为特征的专业社区养老、以居住分散和服务分散为特征的居家养老这三种方式。建立与雅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2 加强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以及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等方面。一是要按照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本地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统筹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为未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养老机构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对养老产业在简化和规范程序、土地划拨、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精神鼓励、财政补贴、信贷优先、吸引外资等多方面制定支持政策。三是提高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力度,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范围、标准、补贴申请和下拨办法进行具体规定,使对新增床位的财政补贴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养老体系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

3.3 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有计划地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实用性专业人才。二是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要优势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与轮训,逐步建立养老机构院长资质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四是完善专业人才与志愿者、社会义工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志愿服务。

3.4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已从传统意义上仅为孤寡老人提供抚养和生活照料的老年福利院,向覆盖全体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全方位的服务转化。而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现实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社区参与到养老服务业中。要超前谋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把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医院、社区调解中心、社区敬老院、社区托老所、社区老年学校、社区婚介所和家政服务中心等为依托,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构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子政务、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等形式,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范围和方式,依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养老服务。

3.5 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重点解决农村老人“养”和“医”的根本问题。二是探索医养结合,引导医院与养老机构对接挂钩、开设全科门诊和派驻医务人员等,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政府为困难、空巢、失能老年人购买服务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三是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四是建立全市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对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享受高龄生活补贴,按年龄段制定适当的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3.6 大力发展民办养老产业,丰富组织形式与运行模式

雅安经济还比较落后、财政困难、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公立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而大力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是切实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市养老机构数量少、服务类型单一的问题,缓解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状况。雅安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按照灵活适用的原则,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兴办养生养老公寓、老年康复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建设养生养老基地等高、中端生态养老服务机构。引导民间资本、企业投入养老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老年旅游产业,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方面进行重新组合,有针对性地设计老年旅游产品,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餐饮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场所、老年大学、老年运动中心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7 规范养老服务管理,加强行业监管

第8篇

校地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及某高校办学实际,提出了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实施的可行性,讨论了实施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医药卫生人才;应用型本科

校地协同育人指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1],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高校办学定位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某高校办学实际以及调研结果,对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一种新模式进行讨论。

一、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部制改革为校地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契机。

随着深圳行政区划调整的步伐,近年来深圳市相继成立了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共四个新区(下称“四个新区”)。“四个新区”由各自管委会负责,属下机构(综合办、组织人事局、社会管理局、公共事业局等)分别承担多个传统机构的职能。其中,公共事业局职能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工作[2],与传统机构设置相比,可用“1局抵5局”来形容。医疗卫生方面,大部制改革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协助。“四个新区”的成立及其政府机构设置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一,“四个新区”具有优质教学资源,能满足医药专业实习教学要求;第二,“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将产生较大的人才需求;第三,公共事业局能为校地协同育人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该机构职能涵盖卫生、人口计生、教育等工作,能为协同育人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医院、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也能在协同育人过程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

(二)学校办学实际对校地协同育人提出需求。

某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为主的省属高校,设有41个本科专业(均为医药类及相关专业,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和药学类在该校专业布局中属核心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上,主要是面向基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深圳市既能为培养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也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该校地处广州,距离深圳不到2小时车程,交通便利,利于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对医药卫生人才提出需求。

“四个新区”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成立时间短。光明新区成立于2007年5月,坪山新区成立于2009年6月,龙华新区与大鹏新区于2011年12月同时成立;二是辖区范围大。四个新区均由原来的2-4个街道合并而成,其中光明新区、坪山新区与龙华新区占地面积都在150-170平方公里之间,大鹏新区占地面积达607平方公里;三是人口较多,大鹏新区人口在18万左右,其他3个新区的人口都介于60-140万之间;四是卫生事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材料显示各新区卫生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建设内容涵盖了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事业等方面。以上特点决定“4个新区”的发展将带来较大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

二、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一)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1.定义:基于深圳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部制改革背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公共事业局”为主要对接机构,以其属下医疗卫生机构为具体合作单位,高校与地方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遴选及建设协同育人合作单位(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双方共建课程、师资队伍,协同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及其他协同创新项目(如产学研合作项目等)。

3.实施的基本形式: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安排1-2年在合作单位中度过,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同时进行,强调学习过程与行业一线的对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可分阶段安排参观考察和见习,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4.适合的本科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等。

(二)新模式的主要特点。

1.体现高等教育发展主动适应时代背景。该模式的提出与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紧密挂钩,充分考虑了“四个新区”经济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大部制改革实际情况。该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适应时代背景的体现,也符合国家近年提出协同创新的导向。

2.“育人”与“就业”并重。“四个新区”目前拥有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机构数量、硬件设施、技术力量等完全能够满足协同育人需要。同时,“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将新建和完善大量医疗卫生机构,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3.培养的人才类别针对性强。该模式围绕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而提出,一方面体现在专业上,主要面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通过培养过程与行业一线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可行性分析。

1.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吻合。某高校为省属院校,以培养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为主要任务。数十年来为广东培养了大量医药卫生人才,在省内卫生系统及医药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该模式与学校办学定位完全吻合,亦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延续。

2.与合作地区的需求相吻合。合作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将带来较大的人才需求。协同育人过程不仅能为合作单位提供大量人力资源,有助于业务工作与科研项目的开展,且满足其人才需求。培养过程是合作单位观察、考核培养学生的过程,为招聘人才打下基础,一旦录用可直接上岗。

3.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学生参与协同育人的过程,能加强对专业和行业的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施的策略与措施

(一)前期的充分论证是实施的基础。

论证方式包括查阅、分析资料及现场考察。论证内容包括合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地政府合作意向及支持程度、当地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医疗卫生机构类型、级别与数量、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拟开展合作的专业、培养模式的选择、运行机制的建立、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需要投入的资源、预期的效果、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等。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实施的关键。

培养方案由校地双方共同制定。一是要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二是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设置及课时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特点鲜明,突出校地协同的目的;三是要充分考虑合作单位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能力,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

(三)严格的过程管理是培养质量的保障

成立协同育人领导小组,成员由高校、公共事业局以及具体合作单位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交流,监督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收集高校、教学基地、带教老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意见建议等,并且将这些工作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抓,确保教学效果。

(四)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改进的依据。

传统的人才评价往往集中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3]。因此,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专业能力素养、职业素养等,采用多方评价的方式,由高校、学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共同组成评价主体。

(五)协同创新是协同育人的保证。

协同育人受益的主要是高校,合作单位积极性是有限的,其他类型的协同创新项目往往能为合作单位带来更多的受益,如高校为合作单位开设业务讲座、提供业务进修机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技术力量支持等。因此,要积极推动其它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密切固化合作关系,为协同育人实施发挥保障作用。该模式是结合深圳地区机构改革和某高校办学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同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该模式的提出旨在抛砖引玉,为有关高校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8,15.

[2]奥一网.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吃”掉五部门未来区级政府模板?[EB/OL].2009-08-25[2014-09-15].

第9篇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5个建议

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掩盖了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在隐性到显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市政府的重视,但与面临的严峻前景相比,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

如早在2003年12月,上海市人大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于2004年4月15日后执行,这是一个地方性法规,调整了人口与婚育政策,规定11种情形可再生育;取消“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应当有四年生育间隔”的规定,并增加人口出生预报制度。这对上海人口控制和缓解非常有利。又如在上海市政府公布的2004年要解决10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中,改善老年教育条件,兴办10所、完善80所老年学校;新增养老床位2500张;为2万名生活难以自理的困难老人提供就近上门照料服务等赫然在列。

但与此同时,现实变得更为严峻。2005年5月,市政协十届十七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适应老龄化社会趋势,促进本市养老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了上海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上海老年人群的主要特点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且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日常需照顾、护理的老人多;老人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纯老人”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上海有政府和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等模式,但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2004年,上海养老床位数量占老年人口的1.6%,比2003年增加0.1个百分点,而同期老年人口增长率为0.3%,养老床位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二是养老机构结构不平衡。郊区养老机构由于交通和医疗不便,虽然收费低,但老年人入住率不高,市中心不少养老机构条件并不好,但受到周边老人的欢迎;三是居家养老质量无保障。居家养老服务中,服务人员较少,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许多服务项目不健全,在为老人提供用餐、护理、就医等服务方面与老年人要求差距较大。

解决养老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模式,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

二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对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老人,要根据本地区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完善老年人的救灾救济和紧急救助机制,对发生特殊情况的老人及时给予救助;

三是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上海老年产业发展与上海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不相适应,也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应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