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4-03-07 15:43:17

导语:在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第1篇

一、缘起――“小古文”的“魅力邂逅”

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我们现在的白话和文言一脉相承。上古时候,文言本是白话。当用白话表达冗长嗦的时候,一句文言,就可能一言以蔽之。如果能够在日常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文言典故,语言就会变得文采斐然,典雅而富魅力。

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小受过古诗文熏陶的教师,他们的精神气质,他们对语言的感觉,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

文言,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面对。小学几乎不接触文言,到了中学,文言文一下子占到了教材的20%,在几乎没有铺垫的情况下,难度可想而知!中学教师只能用教外语的方法翻译词句、讲解语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至此视文言为畏途,视传统文化为异类。小学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能培养学生对文言的语感。

二、实践――“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在选择低年级小古文篇目时会有以下考虑:(1)有趣。有情有趣的小古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与生活紧密联系。领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之美,游戏学习古今穿越之趣,都能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3)小古文与书上的课文进行整合。一年级的《司马光》《狐狸和乌鸦》《怀素写字》,二年级的《大禹治水》《狐假虎威》《木兰从军》《学棋》等都有相应的小古文。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古今对照的方法,让学生读一读、猜一猜、吟一吟、画一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近古文,亲近经典。

在教学《日月星》时,我引导学生将目光聚集到“次之”一词,并学着用一用。学生进行了创作:三人比高。前有潘月,中有晨瑞,后有铭伟。三人之中,铭伟最高,晨瑞次之,潘月又次之。

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用古文记录自己的生活。袁同学创作的《龙虾》:细察龙虾,红色盔甲,威风满面。盒中倒水,置于盒中,伴吾三日有余,喂其食,不食也,斗其乐,不理也,养其三日,怕其弊,遂入池中,回归自然。望其背影,不甚欣喜!写出了童年生活的快乐。

小古文《雪》,原以为此文长而难读,学生会觉得枯燥而不喜欢。“雪前到底有多冷?下时到底有多大?雪后到底有多奇?”三个问题便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时而缓慢、低沉,时而急速、兴奋。读得到位,读后的理解便是水到渠成了。“下雪时,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此处插入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三、变革――“小古文”教学常态课堂的研究

1.探索一下小古文教学不同年段的方法。低段教师串讲引领多些,让学生轻松地接受小古文不同于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亲近古文。中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供学习的扶手,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小古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地学习。

2.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分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复习环节、理解意思环节、诵读环节都能用到。

3.思考一种教学模式。要让教师愿意给学生上小古文,需要相对稳定的流程,才有推广的可能性和价值。复习、导入、正音、明意、熟读、背诵、感悟基本环节的确定,让教师轻松应对小古文。

4.感受一种力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古文言简意赅,节奏明快,是很好的语言范本,教学小古文后,会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很喜欢对仗工整的词句。

第2篇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八里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我们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由陈宝川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八里实际,制定了《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我们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八里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以问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扬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金山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玉带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XX年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时,我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金山花园一村、宜民小区、曹桥、八里、薛巷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八里地处沿江开发区,境内有扬子江路、春江路、施沙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金山路、花新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XX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我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我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马港河、玉带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

第3篇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讲课中,多注重学生的理解,少讲、多读,多读,学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学会不讲,对一些学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彻的,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不觉得累了。避免老师啰啰嗦嗦一节课,学生感觉如在梦境中,什么也没学到,而老师呢?口干舌燥,毫无益处。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三、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让语文课堂布满吸引力。如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爱好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把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好课的标准归结如下:

1、看教学目标的制订。首先是作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内容。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反训,古汉语词义,中学语文教学,医古文

 

“反训”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语言现象。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熟悉的词,但同时它又是陌生的。因为历来对“反训”的认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有些人认为“反训”是属于训诂学的,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属于词汇学的。种种的争论中学语文教学,导致人们到现在都没能给“反训”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而且也使得人们对“反训”的认识越来越迷糊论文开题报告。甚至有人反对这一现象的存在。还有些人干脆就此认为“反训”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如同假借和转注一样。其实不然,近年来,通过许多学者不断地努力,对“反训”的认识还是达成了许多共识的,并且同越来越多中学语文教学,异越来越少。我们认为“反训”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把这一问题研究透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想以“反训”研究的价值为契机,希望能带动“反训”研究,使“反训”问题越来越明朗。

一、前言

一种事物、一门学问,如果没有现实价值,那么它们的存在或者对它们的研究就是毫无意义的。“反训”问题也是如此。这一问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那么肯定有它的价值。现在我们要想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一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就更需要明确它的价值,并且这一价值和意义必须重大,才值得我们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弄清楚这一问题。事实确是这样,我们研究发现“反训”研究的价值是非常重大的。

二、反训研究的价值

2.1反训研究有助于促进古汉语词义系统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词义的研究是属于训诂学的范围的,并且处于训诂学研究的中心论文开题报告。自第一部训诂专著《尔雅》诞生,训诂学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很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收集了大量了材料,还提出了不少精辟的理论和方法。这两方面正是研究词义所必须的。但纵观我国古汉语词义的研究,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材料丰富却没有形成系统的词义理论;重视从字形、音义等各个细节对具体词语进行注释和辨析但缺乏对整个词义系统全面、细致的分析;受字音字形的束缚没有建立起历史发展的观点等等。而这些都是现代语言学理论所提倡的。现代语义学要求我们在研究词义的时候不仅要从宏观上把词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还要从微观上对词义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我们必须既要继承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又要注意运用现代语言学包括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弄清整个古汉语的词义系统以及词义发展演变的历史。

反训,尽管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但一直没有被纳入词义系统的研究中。在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也没有收入“反训”。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论文开题报告。我们用现代的语言理论研究反训,把“反训”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词义现象。尽管是一种特殊的词义现象但却是普遍存在的;尽管不能算是一种固定的词义演变的规则但却是词义引申发展演变的一种可能的方向:我们理应把它纳入词汇、词义研究系统。“反训”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不论是“反训”现象本身,还是我们“反训”研究方法都有助于促进古汉语词义系统全面细致的分析,有助于看清古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历史,从而能进一步帮助古汉语的词义系统的形成,甚至能帮助完善现代汉语词义系统,意义非常重大。

2.2“反训”研究有助于完善辞书编篡

有关“反训”的定义,《辞源》是这样说的:“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中学语文教学,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这样的解释和刘淇、陈玉澍、陆宗达等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把“反训”理解为一种训释词义的方法。但是我们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反训”是一词同时兼有相反两义的语言现象而不是训诂手段或训诂原理。实质上“相反为训”就是同义相训,只不过这个词同时具有两种相反的意思,这样理解才符合训诂原理。因此《辞源》对“反训”的定义是不科学的。利用“反训”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纠正这一错误论文开题报告。“反训”的深入研究在理清“反训”的概念,廓清“反训”的范围的同时还能纠正一些辞书的错误。不仅如此中学语文教学,在统一辞书中有关词(特别是被视为反训词而实质不是反训词)的义项方面,“反训”研究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例如一个词中某一义项的上下义位是不宜分为两个不同义项的,因修辞等语用关系而产生的没有固定下来的意义也是不宜归为一个义项的等等这些有关辞书编纂的理论问题都可以借鉴“反训”研究的成果。另外,有些辞书有时对字词的区分不严格,把该归入不同的词的不同义项笼统放在某一个字下,这样就容易引起混淆。利用“反训”研究亦可以促进区分明确字典和词典的编纂原则。

2.3“反训”研究有助于处理各种“反训”应用的问题

“反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里主要以医学古籍和语文教学两个方面为例谈谈“反训”研究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

2.3.1“反训”研究与医古文研读

医学古籍中的“反训”现象是非常多的中学语文教学,要读懂医学古籍就必须懂得反训。而且,这种医学著作不同于普通的古籍,半点马虎不得,一字一句都关乎到病因、病理、症状、药理等等,甚至是人的生命。因此,认真研究“反训”对古代医籍阅读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来看两个简单的例子: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有人仲冬病寒中学语文教学,诸医杂治不效论文开题报告。”(《冷庐医话今书》)

前一例的“杂”是“齐”的意思,说风气、寒气、湿气三气一齐到来,共同作用才形成病症;后一例的“杂”是“乱”的意思,杂乱无章的治疗没有效果。

“内伤不妨用之,外感则引邪入肝肾之阴。”(《温病条辨解儿难》)

“以息方吸而内针,以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素问八正明神论》)

前一例“引”是“引进”的意思中学语文教学,后一例“引”是“退出”的意思。同样是“引”还有如下一对相反的意思:

“发汗吐下过度,脏腑空虚,荣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

“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中学语文教学,皮肤引急。”(《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上例中的“引”是“延长”的意思,下例的“引”是“收缩”的意思。

2.3.2“反训”研究与语文教学和古汉语教学

中学文言文教材中存在不少反训词。要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对这些词的正确把握是必须的。这也是“反训”研究的一个价值所在。例如《鸿门宴》:“亚父受玉斗,置之地论文开题报告。”中“受”为“接受”之意,而《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为“授予”之意。这是一个典型的施受同词的例子,需要用“反训”有关的知识。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反训”研究有助于帮助正确理解反训词的意思,把握这一类文言词的释义规律,促进中学文言文教学。另外,“反训”研究还能促进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对“反训”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反训”现象的特点和本质。它是因训诂学而发展的一种词义现象。因此,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它从训诂学中分离出来,列入古汉语词汇学的范畴。这样既有利于对古汉语训诂学的认识,更有利于古汉语词汇学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古汉语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我们知道“反训”研究的价值是非常重大的,“反训”影响的领域也是比较广的。因此,当前我们非常有必要把“反训”的种种问题整理清楚,以便于“反训”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更好的实现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09月第l版.

[2]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河村.古医籍“反训”浅谈.[J]咸阳:现代中医药.1983年05期.

第5篇

对文言文词语和翻译的教学,我们基本上都采用教科书上或教参上的说法或理解,但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存在诸多的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很少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或是理解文言词义的方法。

1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

1.1 词义辨析方面:

(1)关键词义含混带过

教材的注解,只介绍其然,不介绍所以然。

如《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教材下的注释,对这一句翻译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这里,对“让”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谦让”。事实上,把“让”理解为“谦让”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让,相责让”,以言辞相责备。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以及《汉书·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顾左右而惊”。这些句子中的“让”,都解释为“用言辞相责备”的意思。

(2)语境义误代基本义

有的文言文篇目词义的注解不是很细腻,把语境义当基本义教给学生。

如《察今》中“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循表而夜涉”文下注为:顺着标记在夜里渡水。这里,对“涉”也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渡水”。《说文》注“涉”,徒行厉水也。在甲骨文中,“涉”指两个脚趾一前一后,徒步涉水。所以,“涉”的基本义应理解为“徒步涉水”,课文的注释不是很细腻,很清楚。

(3)某种意义孤立存在。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文下注:临,面对。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临,监临。俯下身子,面对盛水的器皿照镜子。这种用法,古书中很多。比如《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皇疏“临谓以高视下也”。《左传·昭公六年》疏:临谓位居其上,俯临其下。

其实,学文言文的词义与学外语有相似之处,某种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他的地方会有相似的解释。新课标也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鉴赏能力。我们认为必须在真正准确读懂字词的基础上才能鉴赏。像“执策而临之”的“临”由“俯下身子看”,引申为“居高临下”,就非常传神地把千里马的悲哀刻画出来了。

1.2 语法判断方面

对词类活用的判断,教材中往往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文下注:朱亥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子打死晋鄙。此处把“椎”注为“一椎子”,不准确,此处的“椎”,应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铁锤。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作状语的例子很多,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中的“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中的“犬”,这些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可解释为“像……一样”。

2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准确理解文言文应沿循训诂的研究精神,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考证字句在语境中的准确解释。

所谓训诂,按照黄侃先生的说法,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语解释古语。训诂方法除了常用的形训、音训外,义训。这里主要说一说义训。义训,就是直陈词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四川大学张永言也认为,形训、声训以外的训释字(词)义的方式都属于义训。义训的依据主要有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1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

如《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中的“税”,应该解释为“脱”。依据的是:郭注,西汉杨雄《方言》:“税,舍车也。”“税犹脱也。”

读文言文,有时碰到选择义项的问题,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的解释。

如《左传·文三》“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此处的“封”,《左传》杜预注:封,埋藏之。东汉贾逵说:封,识之。两种义项,都可以说得通。但在这个语境中,只能取其一。刘文淇《疏证》引朱骏声说:崤败在僖三十三年四月,封尸在文三年。阅三载之久,岂尚有可以埋藏之尸?唯表识其地而已。可见此处的“封”,可解释为“立碑作标记”。

2.2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2.1观境为训

观境为训也叫“据文定义”,即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义的准确含义。所谓语言环境,指一个词所在的上下文(本句、邻句、全篇等),乃至整部著作、整个时代的著作、整个历史时期的语言运用情况。

(1)根据“连文”、“复语”探求词义。

如《史记·乐毅列传》中“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顾:本义“回头”;反,返回。

王念孙《读书杂志》中“顾反者,还反也。

《韩子·外储说左篇》中“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都是同样的用法。

(2)根据“对文”探求词义。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词或反义词。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的解释。

如“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法言》)中“殚”“尽”对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穷”“达”对文。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课本注:“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根据对文,“翔”“集”是两个词,从而推断“游”“泳”也应该是两个词。《说文·水部》曰:“泳,潜行水中”;《玉篇·水部》曰:“游,浮也。”所以,“锦鳞游泳”的正确解释应为“漂亮的鱼儿,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

像上面的例子,可以在文言文的骈文或者诗词的对仗中找出许多。

2.2.2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即通过排比、归纳用法类似的语言材料,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法上的异同,来获得对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第6篇

关键词:传道 整体 美感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专业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语文传统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但又不能说明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似乎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语文老师也真成了不思变通的代名词。

近年,许多人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在这种形势下,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也浅尝了一下,试把感受整理与各位同仁共勉。

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与时代合拍。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辩证的对待,要勇敢的打破传统教法的束缚,摆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首先,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感觉能喂饱学生就可以。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学生也应如此。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家庭、同学获取知识,走出误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其次,应改变学生的观念。应使学生明白,老师只是领路人,而不是可以把他们推向巅峰的山峰,主动的学习才能持久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才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以上的原因就否定了前人的一切。我想,在这点上反倒是古代的教育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是一种传“道”的教育,没有过多的局限性。

古文本身就是道。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我们应该以古人研究训诂学的精神和方法来对待我们的现代教育,从各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

我们现在谈语文教育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说,但是走进中国古代教育史、字典、辞书比比皆是,却难找到口头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律研究的典籍。教育的长河中,古代语文教育重视的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写作,这说明古人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今人的巨大区别。比如,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

新课标的课本设计中就非常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避免了肢解文章的弊端。所以我们应改“捡骨架”为“见全身”,而不要为了读而读,只从形式上迎合新课标的要求;读和说是紧密相连的,说即是议,议即要辨是非,论曲直,其目的性和现在教师早已归纳好答案等待学生撞到“答案”这棵死树上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都明白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有人说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但我们不能人为的去砍断维纳斯的手臂。缺乏整体感的任何东西——比如一节手指——你感觉到的是美还是恐怖?

同样的,在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也应该多多借鉴前人的这些经验,以上只是借以抛砖引玉。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而"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这就准确的界定了语文的学习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应加倍努力

所以我说,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解剖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只沦为了升学的工具。

第7篇

中国古代的学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就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等。可见传统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学。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浅薄,他在《童蒙须知》中提到了儿童的写字要求:“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文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字教学,切实为小学生今后的[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语文课要注重文字教学,因为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东西,文本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字之躯组成的,茶要细品,细品方知其味道;同样,优美的词句也要反复品味。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 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血脉的传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语言和精神习得、积累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古典诗歌[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枫桥夜泊》教学时,他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诗歌接受史理论为依托,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一课设计精巧,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师由意象“愁眠”入手,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穿越时空,倾听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声,逐渐渗透文化意识,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钟声令人荡气回肠,王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性,挥洒着经典文化的魅力,抒发着骚客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示着“诗意语文”大气厚重的魅力。

第8篇

关键词:汉字 性质 特点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85-03

对汉字属性的认识是文字学的基础理论,深刻认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语”和“文”的关系,把握好汉字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特点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不断显现出来的,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首先表现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上,汉字与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一样,都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无疑是汉语的辅助工具,正是有了汉字,汉语才超越口语而进入了书面语的崭新阶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许慎给“六书”之一“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实际上已经间接说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尚书・序》正义云:“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者,舒也。写其言如其意,情得舒展也。”[1]孔氏不仅正确揭示了思想、语言和文字三者的关系,而且试图用声训探寻命名之语源。清代学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2]更进一步揭示了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的三个基本要素。

就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来看,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但对文字工具性和从属性的片面强调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这一点很象讨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容重要呢,还是形式重要?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因为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换言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语言服务的,但文字从来都不是机械地、被动地记录语言的,它往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语言(尤其是书面语)的演变和发展,甚至成为语言内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对于汉语汉字尤为突出。试问,离开了汉字,我们如何来讨论几千年来的汉语史?连王力、赵元任这些语言大师在讨论汉语时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矛盾和困惑,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称:“古人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因此,他们就把语音的变迁误认为字音的变迁,把语义的变迁误认为字义的变迁。文字本身不是语言。”但他同时又说:“文字是语言的代表。”[3]赵元任先生在《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一文中讨论了汉语作为良好的符号系统所具备的各个因素,诸如“简单和优美”、“通讯性能”、“便于产生、传递和复制”、“大小适当”等等,其所举例证没有一个不涉及到汉字这个符号。[4]可见,想把汉字从汉语里完全剥离开来并不容易。事实上,我们在探讨语言问题时,一方面要认识到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区别,同时也要认识到文字和语言的错综复杂关系。离开了汉字这个桥梁,恐怕整个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历史就不复存在了。当前学术界提出的汉语“字本位”观点似乎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和处理“语”和“文”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无论母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语言习得过程内部技能都是成系统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5]其中听说系统表现为“语”的能力,读写系统表现为“文”的能力,这两个系统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语言能力。识字是获得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基础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把识字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集中解决好识字的瓶颈,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同时,也要坚持在生活中识字、在语境中识字,使识字能力迅速转化为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这种认识直接催生了建国初期我国识字教学改革的两个方向:分散识字法和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也叫“随文识字法”,1958年由小学特级教师斯霞主持。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其优点是:字的形音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可以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基础工具。同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教师贾桂芝、李铎开展了“集中识字法”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其特点是:把汉字集中起来学习,先识字后读书。学一批字,读一组课文巩固识字;再学一批字,再读一些课文,即集中教,分散练。其基本策略是:识字、阅读分步走,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实验获得了成功,学生两年内识字达到2500个左右。[6]这两种识字教学方法虽各有侧重,但其基本思路和最终目标实际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的蒙童识字教育一方面把字相对集中,便于突出识字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其韵语组成的意义话语又为阅读能力的获得提供了语言环境和语言训练实践。我国在总结识字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了汉语、汉字的性质和特点,1963年制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重申了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总识字量定为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一、二年级要教学生半数左右,三年级以后识字量逐渐减少,重点放在读写方面。1978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识字教学方面明确规定:“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着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学过的汉字要力求在阅读和写作练习中经常出现,反复运用,使学用结合起来。”[7]应该说,这种认识正确揭示了汉字和汉语的独特关系,是汉语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更进一步表现在其与西方文字的比较中,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和途径上看,汉字有其鲜明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引起的争论也很多。汉字是现存唯一典型的自源性文字,自源性文字与原始绘画和原始契刻一脉相承,成为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着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因为没有比较,再加上先天的自我中心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中国古人几乎没有对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和途径进行过深入思考(许慎的“六书”理论似乎有这种思想火花的萌芽,但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说明汉字产生、孳乳之规律,缺乏自觉意识),随着西学东渐,一些学者开始讨论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根本特性。1931年,徐银来在《夜光》第一卷第2期上发表《中国文字的特性》一文,拉开了汉字性质讨论的序幕。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至今仍未完全平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义音文字说:以周有光、裘锡圭为代表。1988年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说:“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跟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是不同层次上的东西。……一种文字的性质就是由这种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的。……汉字基本上是使用了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文字学者那样把它简称为意音文字。”[8]

2、象形文字说:以姜亮夫、吴玉章、云中为代表。1943年,云中在《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字学》一文中将汉字和西方文字进行了比较,并总结说:“中国文字无论如何衍形,不能脱离象形形式,此为中国文字之特殊性,与中国语言有密切之关系。”[9]

3、语素文字说: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及国内学者赵元任、吕叔湘、熙、徐通铿、钱乃荣等先生为代表。钱乃荣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谈到汉字的性质时说:“任何话语既是该语言音位的一个配列,同时也是该语言语素的一个配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与语言的音位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音位文字,与语言的语素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语素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10]

4、表音文字说:1980年姚孝遂在《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一文中提出:“就甲骨文字的整个体系来说,就它的发展阶段来说,就它的根本功能和作用来说,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表音文字阶段。其根本功能不是通过这些符号象形本身来表达概念的,把它说成表意文字是错误的。”[11]这种认识试图说明原始绘画和原始契刻向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本质飞跃在于读音的出现,目的是让我们回到想象中文字和语言产生紧密联系的最初那一刹那,苦心可嘉,但显然混淆了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和语言作为概念的符号的界限,按照这样的理论,那么世界上记录音义结合的语言的任何一种文字有哪一个不是表音的呢?即使在文字的初创阶段,也不能确定文字先与语言中的声音结合,然后再表达意义。实际情况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先于文字产生,从发生学的角度讲,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音和义的结合体。当然,就汉字本身来说,形声字声符表音的情况仍值得重视和研究。

5、音节文字说:张志公认为汉字的性质是音节文字。他说:“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与汉语的非形态性相适应。”[12]

6、形音文字说:刘又辛在《汉语汉字答问》一书中说:“文字大体上可分为两个体系,一种是拼音文字;一种是以汉字为代表的形音文字。……从符号和信息(词语、句子)的关系看,拼音文字和词语的关系只有语音一个方面的联系;汉字则除了表音以外,还有表形方面的联系。”[13]

7、表意文字说:以王宁为代表。王宁先生在《汉字汉语基础》一书中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早期的汉字是因义而构形的,也就是说,汉字依据它所记录的汉语语素的意义来构形,所以词义和据词而造的字形在汉字里是统一的。”[14]在后来出版的《汉字构形学讲座》一书中,她详细探讨了汉字性质要依据的三个原则:文字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其次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看从古至今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三要看整体系统,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符或某一类字符。按照上述三个原则,通过对汉字多角度的考察,王宁先生得出结论: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点。

上述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很难说孰是孰非,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揭示了汉字的部分属性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不同的汉字性质观有其相应的应用领域,都能对汉语识字教学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象形文字”观虽然主要针对古代汉字而言的,但现代汉字毕竟是从古代汉字发展而来的,现代汉字尤其是一部分表示实物的独体字字形还保留了古代象形的影子,如“日”、“月”、“水”、“火”、“山”、“”、“页”等字。对于这一部分汉字我们可以采用古文字溯源法、图画法来进行教学,不仅生动、形象,富于趣味,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字及词义的深入理解。据了解,现行小学生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编撰者就引入了一些古文字知识,在一些基本字的旁边示以对应的小篆,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和好评。[15]

再如“表意文字”观重视汉字形义的联系,看到了汉字以形表义的基本特点,运用于识字教学中便产生了“字理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是由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老师于1991年首先发起,其基本思想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着手,把识字建立在对汉字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据形系联,以形索义,探求汉字的字本义,并加深对词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学习“武”字之前,先学“止”和“戈”这两个象形字,通过古文字字形知道“止”表示脚,有行走义,“戈”为古代的一种兵器,一个人手持兵器在行走、巡逻,故“武”字之本义为威武、英武,全副武装的兵士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故词义上可引申为战争(动武)、武力等义。同时,通过字形演变规律,可告诉学生“戈”字中的一撇位移到左上角变成一横,这样学生绝不会在写“武”字时误加一撇了。

我们注意到,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包括大学语文教材已经有意识地增加了关于汉语汉字性质特点的知识内容,如蔡翔、任丽青主编的《大学生语文课本》在第二单元收入了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王宗炎《汉字使用者看汉字》、郁乃尧《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节选)、边陇阳《由沙尘暴说到“尘”字的演变》等文章。[16]但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汉字教学工作者不仅能深入认识和理解汉字的性质与特点,而且能将这种认识和理解春风化雨般地融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真正发挥文字学对汉字教学的指导作用。这正如冯丽萍先生在《汉字认知规律研究综述》中所说:“初步了解汉字的性质与规律,形成正确的汉字观念,可以转化为汉字认知能力。因为正是这种汉字意识作为一种预存的知识自上而下地影响汉字识别的心理过程。”[17]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尚书正义,黄侃经文句读《十三经注疏》之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陈澧集》(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王力.汉语史稿[M].上海:中华书局,2004.

[4]叶蜚声译、伍铁平校.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钟英华.语言习得内部技能系统与增效语言教学[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3).

[6]耿红卫.我国百年汉字识字教学改革述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

[7]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吕浩.汉字学十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0]钱乃荣.现代汉语[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11]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M].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张志公.汉字与阅读,张志公自选集(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刘又辛.汉语汉字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王宁.汉字汉语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5]品俐敏.古文字与小学汉字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7,(11).

第9篇

【关键词】创 个性 生命成长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16-02

尼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为“海豹肢症”,但他却活出了不设限的生命奇迹!骑马、打鼓、游泳、足球样样皆能,拥有两个大学的学位,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举办了1500多场演讲,给予数百万人拥抱,激励和启发数亿人的人生。

在他的身上,我不断得到生的力量,更获得了对教育的思考。他改变了他人的人生,他所做的不正是和我们一样的事吗?都是在教育他人。不同的是,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教育是一种个性的生活,一种自我的生命,修己成人,立己达人。他用自我的精神生命,去成就与他人双向的幸福,这就是教育独特的魅力。这也让我慢慢发现实现高效课堂的通衢:创个性的语文课,走生命的成长路。

一 创

创:教师需要保持的一种积极主动地去创新的状态和意识。创新需要理论基础的积累,所以平日少不了要不断学习学科教学最新成果,观摩各地教育名家的课堂,研读中外教育家的理论精髓等,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

我自己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着。这次高效课堂比赛,上电影文学剧本《辛德勒名单》一课,在课堂的最后,我尝试用训诂学的方法设计了板书,总结全文――辛德勒,他倾尽自己的所有在二战中保护了千余犹太人的生命,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他用他的名单,让我们在人间地狱般的现实世界里看到了一线来自精神天堂的人性光芒。看到这样的板书,学生们不由地鼓起掌,他们明白了这个德国人正是我们中国儒家说的仁者。

在平日的课堂中我也在不断创新。2009届的高三,我尝试在课堂时间安排上有所创新,在适当的一段时期内,把每节课的前10分钟交给学生,全班按学号顺序每个人站上讲台上课。如讲授完小说鉴赏后,让学生像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那样推荐一部有价值的小说等。每位学生上完课,我都要当场对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做及时点评。这让我在备课时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学生要上的课文,但学生语文素养的普遍提升让我觉得劳有所值。2010年的一天,我走出教室时意外收到一大束黄玫瑰,卡片上写着:老师,谢谢,在你让我们每个人去上课的时间里,我找到了兴趣,爱上了语文,学到了很多的课外语文知识,而且我还拥有了人前演说的勇气,表达的技巧。千言万语汇于这绚烂的玫瑰中……原来这是学生送我的教师节的礼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一次创新会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 个性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给《第56号教室的奇迹》写推荐时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我想再加一句:教师,他的个人魅力,决定了课堂的效率。

很多人都看《百家讲坛》,其中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可是,只有于丹、易中天、纪连海等少数老师受到了大家的特别推崇;网络上那么多教学视频,历史老师袁鹏飞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是因为,他们的课堂充满了让人不可抵挡的教学个性魅力。也许有人会慨叹,于丹、易中天都是大学教授、学富五车之人,常人难比。那么,纪连海、袁鹏飞呢?他们都只是中学高级教师,但是纪连海老师能把历史当单口相声讲,浓浓的北京味儿,那些杀伐决断,血腥残忍在他口中就成了古城茶寮的家长里短,“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袁鹏飞老师会用时而幽默时而煽情的语言演绎历史兴衰,课堂充满了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他能让最顽皮的孩子听历史课听到落泪,被学生誉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他们都能把自己擅长而又受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运用到极致,让学生们体验到一堂又一堂精彩难忘而高效的历史课。

高效课堂有一个必备条件: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能寻找到适合彰显自己个性,且被学生欣赏的有鲜明风格的教学方式,一定可以成功搭建师生共同交流的桥梁,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我是一名女性语文教师,与柔性、美丽相关的词是我的所爱。我也一直赞同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引领学生触摸人文世界的天光云影。所以,当我面对课堂时,我会学着《非诚勿扰》里的黄菡老师和上海卫视《心灵花园》里的台湾心理学教授张怡筠那样――亲切和蔼、柔美生动、博闻幽默。教学散文,我可能伴着优美的钢琴曲,用灵动的言辞和学生共同倾听文字的回响;教学小说,我可能放着电影剪辑片段,或欢笑或含泪同学生一起翻阅生命的印迹;教学诗歌,我可能穿着一身素色旗袍,在温婉的吟诵里和学生去触摸古迹斑驳的青史和诗心……从着装气质到语言表达,教学手段到过程设计,我都会随课堂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丰富。我一直努力成为学生平淡学习生活的一抹耀眼亮色,让他们在课堂里从喜欢看、喜欢听到爱上学,让他们从悦目到真正赏心,最终一起共享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境界。

三 生命成长

我们一直强调高效课堂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而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根据学习规律,一堂课中学生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所以在课堂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将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集中在学生理解和记忆力效果最好的20分钟内落实。剩下的时间,除了利用图片、实物、练习等发展学生的思维外,更多地用教师个人的思索体会、情感体验等去启迪学生,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昆明市首席高级教师方芳老师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最终是在物质生命的强健过程中促进精神生命的形成。”我特别赞同这句话。

工作七年,语文课堂早就成了我精神生命的“世外桃源”。上课,解读文本,除了教参书等的辅助,我常常会用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生命经历去带动学生,偶尔会毫不避讳地说说我的、父辈的、朋友等的真实故事,在坦诚的交流中,一起感受文学艺术。如说到《祝福》里的祥林嫂,我会拿出收藏的“三寸金莲”小脚鞋,给同学们讲外婆告诉我的旧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真实的生活;学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会展开自己的博文,告诉他们我自己曾无法面对的16岁失去母亲时的过去和一路走来的艰难;看到印度泰戈尔的小说《素芭》,我会播放朋友从印度带来的影片,转述朋友所看到的现实的印度生活……每到这些时候,学生总会和我一起开怀地笑、一起放肆地哭,我们一起在课堂中走过了彼此生命的成长路,我猜想,这也许是他们常选语文课为班级“最满意的一堂课”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