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环境的特性

时间:2024-03-08 14:40:52

导语:在生态环境的特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环境的特性

第1篇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

生态文明研究较为广泛,在内涵界定上还存在一些歧义。综观所有学者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人们用来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文化、法律意识等,以此来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这是表现人类多样机能的综合体,以一种多元化的系统体现出来。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相对于以前的文明形态而言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通常与自然生态融合一体的文明,表现为较高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阶段。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是从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正在转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就这些观点而言,生态文明其实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积累的成果,其通常由生态物质、生态化技术以及生态化精神累计而成。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特征决定生态文明的特性:第一是生态文明难以界定与计量。第二是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成效与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其消费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特征。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与滞后性。生态文明这三大特点正是公共产品的典型特性。外部性是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投入资金不足,投资主体缺位现象时有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市场失灵时,必然会挤压社会资本投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政府的适当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财政支持政策是最为主要的调控手段。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生态环境污染代价却非常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增长至少有二成是依靠生态资源与环境“透支”获得;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该年GDP的1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实施财政支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逐渐认识与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投入量逐渐增加。统计资料显示,生态环境投资在“七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7%、“八五”期间占GDP的比例为0.8%、“十五”期间占GDP比例的1.2%。但其在GDP中所占比例长期低下,与发达国家的生态资本投资比例1.5%-2%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总量为51.93万亿元、外汇总量达到3.5万亿美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1.72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我国有能力也有足够财政空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困境

1、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1998年至2007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设中的实际投资就已经达到2700亿元(见表1)。统计资料显示,1950-1999年50年间,国家在草原生态建设上的投入仅为21亿元;2000年以来,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总计约100亿元,大体相当于前50年投资总额的5倍,平均达25元/hm2;同时,国家林业投入达1100多亿元,平均630元/hm2,是草原投入的25倍。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98年至2008年间,造林面积增加40093.29千公顷、增加林地面积3.64亿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保护性投资对于促进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升作用很大。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增长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7年间,退牧还草面积达到17005.33千公顷,禁牧休牧草原超过13亿亩。在湿地保护方面,主要是利用退田还湖等方式来实现,截至2006年底,已经建立湿地保护区域473处,面积高达43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也是生态保护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十五”期间仅水土流失治理经费达到122.6亿元,经过治理达到较好效果。2007年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9.87万平方米,较1998年,已经增加了24.85万平方米。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669个,总面积达到14979万公顷;国家自然保护区为363个,面积高达9415万公顷。

2、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整体实现需要财政支持,但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囚徒困境”中,具体体现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需求不断增加,这已超出国家现有的资金投入能力当前投入需求压力主要体现的因素在于:一是当前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强。仅仅以过往简单技术来治理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难达到效果,这就需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则需要大量资金,这样就促成污染治理投入资金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环境治理的成本不断增大。二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性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呈现出区域性、流域性等新特征,这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新矛盾,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则需要更多生态环境投资资金。三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投资“欠账”过多。一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整体水平比较低,远远低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平。就国外开展环境治理的主要经验可以知道,只有当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资达到GDP的2%时,整个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过往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水平还远未能达到这一最低要求,这样就造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包袱越来越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民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期望与需求也逐渐提高,这也为生态环境投资增加压力。(2)生态环境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投入方面逐年递增,但是相比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局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额环保资金缺口,往往就会促使生态环境投入力不从心。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容易挤压其他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渠道,这样就导致一部分投入渠道萎缩,而另外一部分投入渠道就显得名存实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跨区域、流域性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资金的筹措和调度上都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资金问题已经普遍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3)生态环境投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未能适应市场而创新管理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生态环境投入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使我国生态环境投入变成一个国家性垄断行业,使一些社会资金介入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非常困难。同时也缺乏一套非常严格、具有规范性的、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是难以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也难以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状相匹配。因此,如要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就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将生态环境投入领域逐渐向社会开放,以便吸收社会资本的介入。

三、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生态文明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与维护,这些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当前的财政投入资金尽管逐年增加,但是投资效率较低、投资环境恶化、投资监管失位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思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1、构建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政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原因,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方而言,需要关注区域差异性的特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区域差异性的策略。例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强、市场完善化程度要高些,这就需要在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注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优化投资结构,以便降低财政支持压力;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状况较差,市场化程度较差,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这些都会影响生态投资渠道与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区域差异性财政支持体系,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统领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生态环境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生态环境投入在目前阶段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由于历史欠账、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财政生态投资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态投资需要占到GDP的2%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5%,这说明我国财政投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而构建财政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可以借鉴农业财政支出的具体做法,利用《环境保护法》在法律上规定财政生态环境投入资金比例,将其控制在2%-3%之间。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投入方面的监督力度,对不能完成的各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采用问责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3、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对生态环境投入较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政绩考核体系的问题,环境保护在政绩考核中地位不突出,甚至未能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新考虑生态环境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同时需要突出其权重。构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级政府实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效,避免定性指标的主观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量化指标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绩效。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绩效指标构建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在指标选择与指标权重的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权益,要具有差异性,以此更加科学地反应出实际问题。

4、优化投入渠道,创新管理机制

第2篇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外部环境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是确保外部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之间能相互协调;针对空间环境设计,其主要强调的是确保人类有着健康的生活质量,并且基础的设施能正常运行,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及循环利用的功能。依据生态的基本特性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包括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是指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资源等模式,特别是非再生资源,由于资源短缺,应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其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的布局结构及配套设施设计上,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也要满足后代人的生活需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其体现在多样化的物质产品设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不同的产品设计,这样满足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也避免了浪费资源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其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中消耗的物料及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原理,对其进行分解及再利用。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其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生态理念是在一个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里,各种生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又相互排斥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理念的特性,遵循自然性、独特性、艺术性、生态性,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空间。

(一)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生态理念的自然性。自然性是生态理念最基本的要素,若设计者追求的是精心雕琢、虚实的美,而不是自然的美,这就偏离了生态理念的特性,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融入自然的特性,强调的是与自然相互协调、亲切自然、舒适的艺术美感。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其主要表现在遵循源于自然、体现环境自然、研究环境生态规律的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是从自然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设计者应融入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体会和领悟大自然的生态特性,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设计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使人们能融入到自然的环境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对于设计者,遵循艺术性是必然的,设计者应根据生态理念的特征,设计出具有艺术本身的意义,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的生活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措施

前言:当前社会中资源减少,生态失衡已经成为了人类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式,人们不得不积极的进行城市发展理念的改革,只有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才能促使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应建立起生态设计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下面将对做好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生态建筑指的是在工程的建设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结束阶段都能尽量的减少能耗的措施。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充分而的利用能源,并建立起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使建筑能既美观有安全,同时环保。可持续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态建筑主要侧重于生态环保的角度,从生态环境方面出发进行设计。而绿色建筑则是主要重视健康性来达到环保的目的。因此,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融性,二者之间共同关注着生态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可以说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中的一部分,是一个从低层次逐渐发展到更高层次的过程。

二、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独特性

(一)地域环境独特性

生态建筑是在自然环境中运行的一部分,主要有生态环境进行决定,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影响,人们对现代建筑中的光、热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已经有很多的建筑设计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索新的建筑形式。

(二)层次高品位性

生态建筑中重视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因此,建筑设计是不仅要对建筑环境提出更高的标准,同时也要重视起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不遭受到破坏[1]。同时,应认识到,在生态建筑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内容,例如:人、动物、植物、气候以及地理位置等等内容。在较高的科学文化技术上积极的运用现代化的建筑知识,就能为生态建筑系统奠定稳定的基础,并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可持续利用性

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中以环境系统为对象进行的建筑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但事实情况表明,升天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矛盾点,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气候条件等都对生态建筑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对此一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稳定前行。

(四)环境尊重性

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当中有一点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自然的尊重性。无论是设计中还是调研或者施工阶段,都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场地限制和地理位置限制,要顺应自然发展,对环境进行科学保护。其次,应对土地和植被进行保护工作,保证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尽量为建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应尽量的增加自然采光量,使建筑使用者能在投入使用后感受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其次,应充分的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建筑留有空地,节省自然资源,以备于未来发展所使用。此外,应充分展现出对用户的关心和体贴,不论对建筑进行怎样的设计和处理,都要尽量的满足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使使用者能感受到建筑带来的舒适感。

三、做好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的措施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尽量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建筑能与环境之间融为一体。对此,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用地周边的环境、地貌以及水文特点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尊重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应在此基础上行考虑到这些自然因素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自然环境本身特点来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2]。此外,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设计建筑类型,并选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建筑工程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二)控制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怎样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对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作为基础,来进行方案设计。建筑的朝向和群落等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进行布置,保证建筑内的通风和光照良好。同时,建筑物本身的能耗主要是由强和门传等结果进行传导的,这些结构的热传导系数越高就会给建筑物造成更多的热量负担。因此设计中应尽量的做好结构控制,采取合适的结构以及热传导系数小的材料控制结构的传导性能。

(三)积极利用新能源

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中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采取一些可再生能源应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热能,以便于供室内取暖使用[3]。而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能利用太阳能的隔热性能遮挡出太阳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此外,太阳能所产生的热能能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支持,将热水转换到室内。也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室内的供电,从多当面来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加强绿化效果

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中,绿化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在建筑的周边应尽量的减少硬质材料地面铺设,而是应采取绿地的方式来尽量的拓展草坪面积。同时,应在墙面上适当采取绿色植被进行装饰,以此来减少阳光直射而造成的墙面温度过高现象。此外,可以从整体上出发,进行适当的绿色景观添加,使室内外的环境得到优化。

结语: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开始逐渐的认识到了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全新的视角来进行设计,推动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镔.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J].房材与应用,2011,(02):41―45.

第4篇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项目。如何根据城市地域环境与气候、地域植物特性与生物特性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并通过分析进行绿化植物引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品种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部门面临的首要工作。由于近年来对生物入侵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不仅仅是以美观为基础更主要的是要保护本地生物链的稳定,避免引入植物、生物的泛滥,影响城市的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以科学的分析与实验为基础,以现代植物学为理论进行。

1.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的基本原则

1.1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尤其是外来植物的引入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引入植物的安全性。以水葫芦为例可以看出,不科学的植物引入会对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水葫芦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其最初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水生环境进行景观修饰,但是,引入后却在部分水域迅速蔓延,严重威胁了水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而在一部分地区其由于水生生物链中的部分鱼类将之作为食物,水葫芦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是促进了该地区的鱼类繁殖,促进了该地区水生生态的恢复。在进行植物引入时,充分考虑植物特性也是保障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的关键。薇甘菊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造成其在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对广东福田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巨大威胁。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薇甘菊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深圳以来,已由“星星之火”发展到泛滥成灾。目前,全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遇树攀援、遇草覆盖的薇甘菊已从郊野向市内发展,不少市区内公园、绿化带已发现薇甘菊的踪迹。同时,该草在香港、广西和广东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发生和危害,并正逐年扩大其分布范围。由此可见,植物的引入对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链的组成,避免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在确保引入植物成活率的同时,确保引入植物不会影响本地生物环境

1.2针对地域环境选择引入植物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3根据园林规划选用适宜物种

城市园林规划物种的引入,要根据园林所处位置科学的进行物种引入。在又高大建筑物附近或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引入的植物应选择喜阴耐阴植物。同时还要注意园林周边附近建筑物窗前等位置引入的植物不应过于高大,以利于建筑采光为基础进行植物的引入与选择。在工业园区附近的园林植物引入还要注重引入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植物对污染环境还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例如,引入夹竹桃、千头椿等我国本土的外地植物。而在城市中心街区园林植物引入时,要注重引入植物对汽车尾气的吸附与改善,注重引入植物不能对城市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中多采用杨柳科植物垂柳作为景观建设的主题,造成城市春季柳絮满天飞的情况。虽然漫天柳絮在城郊公园中对营造公园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种植在室内会造成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加大,而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城市园林植物引入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进行。在进行城市道路转盘中心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时,也应以国内本土植物为主,以同地域植物为主,以此利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持久性。

1.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部门对园林规划的推进。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市内园林的规划与建设。而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必须以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思想,选用多年生木本植物作为园林植物的主体,减少和降低城市绿化成本、提高城市绿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扩大城市圆领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2.根据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形、地貌、地质等具体环境、立地条件和绿地的功能要求,按植物生物学习性和园林植物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

(1)拟以现代人居环境的功能要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全新理念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2)运用景观生态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在绿化植物配置中以常绿为主,以本土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景观植物材料,合理有效地配置乔、灌、草、花卉、地被。 (3)按照绿化建设的原则,以水景环境构筑田园水岸景观绿色的生活空间。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①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萍蓬莲、菱等;②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香蒲、菖蒲等;③沉水植物:金鱼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④滨水植物: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蓉等。目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4)根据绿化景观不同的要求,在绿化中除了种植骨干植物大树外,配植具有园林观赏性能的药用植物。如:“芳香”药用植物、“色彩”药用植物、“食用”药用植物、“保健”药用植物等,以体现对居住人的关爱。

结论当今生态园林建设步伐加快,合理的植物配置越来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通过植物的物理特点与地形、园路、铺装、置石等多种造园元素相结合,坚持乔木为主,乔、灌、花、地被合理配置,让植物生态功能、体态功能与观赏特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绿地植物景观效果。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以自然适生植物营造特色绿地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牛萌.郑州市园林植物配植调查与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8(4):16-18.

[2] 母俊,赵翠荣,刘兴乐,等.襄樊住宅区植物造景中园林植物配置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2-13,21.

[3] 刘爽,赵伟韬.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植物造景初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79-81.

[4] 白淑媛,梁芳,蔺艳,等.适生地被植物的选择与应用[J].北京园林,2007,23(4):31

第5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应用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园林植物能够有效提升空气质量、降低噪声、防止水土流失等,能够在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1园林植物中的环保资源

1.1环境监测资源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很多种类对大气污染表现出较强的敏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时,往往有不同的反应[1]。因此,这些具备以上特性的植物能够成为环境监测指示资源。例如,用于监测SO2污染的植物有:乔木中的白杨、雪松等;灌木中的月季;地被植物中的彩叶草等。当大气中的SO2浓度超标时,这些植物的叶片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变黄或出现斑点等。用于监测CL2的植物有:鸡冠花、枫树等,这些植物对CL2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度,如果大气中氯气含量超标,叶片就会出现斑块和正常组织界限模糊,甚至出现叶片枯萎脱落的现象。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根据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含量的反应程度判断出环境是否被污染,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2环境净化资源

园林植物净化环境的原理在于,通过植物的气孔与角质层吸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污染物,经由植物维管系统运输与再分布,经过植物自身的代谢功能,从而完成对污染物的分解。作为大气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SO2所产生的危害也是最严重、最普遍的。很多园林植物资源都能够分解吸收SO2,其中以乔木或者灌木等木本植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悬铃木、杜鹃、海桐、垂柳等。此外,地被植物中的、石竹等也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SO2。作为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之一,氯化物能够经过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取代酶蛋白中的金属元素,酶蛋白活性一旦丧失,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能够吸收分解氯化物的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例如,臭椿、侧柏、紫藤、桑树等。

1.3环境修复资源

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其生存环境中的氮、磷等有害元素,利用这些元素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或者由根系吸收后运输至自身的茎、叶等部位,大幅降低自身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现如今,土壤污染中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也是最难治理的污染物之一。重金属在土壤中很难被分解,存留时间较长,是对人类健康形成严重威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一些园林植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富集重金属,例如,雪松、圆柏等,尤其是肾蕨,其对重金属中的砷元素达到了超富集水平。对重金属中的锌元素有较强富集能力的植物有:杜鹃、红枫、月季、丁香等。

2园林植物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用于对生态环境污染进行监测

一些植物对自身生存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表现出了特别的反应,其叶片的敏感度较高,环境被污染时,一般会出现枯萎、变色等症状。在监测环境污染时,可充分利用植物的这些敏感特性,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与含量。在需要进行监测的大气污染区,定点栽培指示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反应,根据这些植物的生长指标和变化,判断大气污染的种类与含量,甚至是对大气污染的历史做出推理[2]。例如,需要监测SO2时,可利用对其敏感度较高的紫荆、油松等植物,通过检测这些植物叶片、树皮等硫物质的含量,推测大气中SO2浓度,如果含量超标,进一步采取治理措施。

2.2用于对大气污染进行净化

由于植物种类的不同,它们在净化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需要治理的环境污染区,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资源进行治理。例如,在城市中心地区,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可以种植银杏、国槐、海桐等,能够净化城市空气。

2.3用于对土壤、水体等进行修复

很多园林植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通过根系吸收把土壤中的重金属运输至地上,这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美人蕉、构树等植物在富集重金属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对土壤中的铅、镉等有较好地去除作用。另外,现代人工浮床技术的使用,可利用植物治理水体污染,绿萝、睡莲等在治理水体污染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天明 单位:伊宁市合作区管委会建管办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坝 建设环境 梯级规化 环境评价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为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合理配置、防洪、满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建设大坝。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空前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日益受到关注,“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岷江杨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等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预见,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将成为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限制性因素。

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入,对促进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起到巨大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法律角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价工作主要基于影响预测评价,由于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对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基于概念性的评价,较少考虑工程实施后运行期内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退化,以及相应的恢复措施等,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

随着科技与认识水平的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其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对流域规划环境评价提出要求,而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只在一些流域或区域进行了概念性的工作,尚无完整的评价理论、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

开展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既有政府管理部分的要求,也有流域开发利用的客观需求。近年来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战略环评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开展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总结已建工程建设及其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及工程建设中采取的生态效应舒缓措施的有效性,对于系统认识大坝建设淹没、阻隔、径流变化对生境、生物多样性、水质、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认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真实”影响,提出针对性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非常重要,对于未来设计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大坝,提供系统的基础数据。

通过对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

(1)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大坝在多年运行后,在生态环境方面带来的利与弊;

(2)为改善环境及大坝的管理、运行等提出建议和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3)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未来会发生巨大 变化,对诸如大坝之类的工程建设,其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中总结以往的经验和 教训,树立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思路;

(4)将获得的科学成果转化成文化意识形态的文章及书籍,在大众宣传媒体上作好宣传,使公众对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需要对生态环境因素作全流域综合考虑与评价。在经过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总结已建工程建设及其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及工程建设中采取的生态效应舒缓措施的有效性的基础之上,以某典型流域开发规划为例,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关键影响因素等开展系统研究,最终得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环保标准体系。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的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这是开展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大坝建设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

在实事求是的调查基础之上,对我国大坝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开展回顾性评价,从规划、建设、运行等层次分析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两个层次来开展研究工作

(1)开展中国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系统调查;

(2)通过案例分析开展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敏感问题 的分析;

1、建立中国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案例库 在系统收资的情况下,选择代表性的大坝,综合考虑大坝规模、开发目的、运行方式、河流生态环境特征等因素,分析不同参数组合对河流的生态功能与结构的影响。建立大坝环境影响案例库。

2、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 选择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目前关心的热点科学问题,从规划、工程建设层次重点分析回顾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规划、水库(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以及已采取的生态减免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在对典型流域梯级水电站运行与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典型流域大坝建设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探索流域开发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对流域开发规划的生态环境合理性进行回顾及分析。

(2)水文调节变化对生境的影响回顾评价 水文形势的改变对于生境的影响是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针对单一电站(水库),通过对比大坝建设前后长系列水文资料的对比,概括重要的生态水文学指标的变化,结合指示性生物的种群变化,分析生境变化对于生物生长史、种群与数量的变化的影响。或者通过系列遥感数据对比,分析生境的变化 。

(3) 河流湖库化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河流湖库化是大坝建设的最直接影响,特别是建在流域下游的水库,湖库富营养化是水库的主要环境问题,总结水文周期变化、污染源等与水质及富营养化的关系,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水源地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大坝建设的社会影响回顾评价研究 包括投资型移民安置赔偿方法的研究、遗留问题解决方法、替代方案的研究、移民新村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理论方法研究。对社会、文化、历史、文物、民族的深层次影响的回顾评价。 三、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不同于单一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空间尺度上,评价时空范围的准确划定是关于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其影响的基础,对流域开发规划一般认为以流域的界限为评价的空间范围,如果考虑到对一些洄游性鱼类的影响,河口也应包括在范围内。范围较单一工程广阔的多。

(2)在时间尺度上,梯级开发评价应在流域规划阶段,并贯穿流域规划的整个阶段。 由于我国江河的早期开发,大多没有考虑环境影响,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对一些已进行了一定程度开发的流域,不能仅局限于对规划期内的影响,还要考虑到过去、现在、将来的影响。流域内众多的开发项目,后期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先期开发项目对环境影响基础上的迭加(包括加和作用和协同作用)。

(3)在评价内容上,与流域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与流域的整体环境目标相一致,强化电站间以及流域中其他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协同作用和加和作用,重点评价这些项目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累积效应及累积影响。

(4)在评价方法上,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评价的重要基础,但传统是重点评价工程项目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累积效应的评价考虑的很少,而累积效应的评价是流域环境评价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流域梯级开发也不例外。

(5)在评价的目标上,流域的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流域开发的重要目标。最终目标是:使累积影响最小化、综合影响最小化。(曲面极值的求解问题)

累积影响最小化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累积度最低——累积度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时空尺度上的累积程度,累积度越低,流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的损害越小。

累积区最小——累积区的大小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累积区愈小,流域开发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就愈小。

累积频率最低——累积频率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时间上的分布范围;累积频率越低,流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就越小。

总之,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树立流域水量、水质、水能统一管理的概念,树立流域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综合考虑开发活动间的相互影响,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

流域梯极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除具有已知的共性外,还有如下特征:

(1) 影响的群体性

综合开发有利于发挥梯级群体的优势。以防洪为例,由于流域洪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各梯级水库容积与淹没损失等差异,进行梯级群水库统一防洪调度,能达到有效拦蓄洪水、调度灵活、效益好、损失少的效果。一般梯级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大于单项工程的影响之和,还是小于单个工程影响之和,应视具体情况研究而定。这就是梯级水库对环境影响的群体效应。梯级开发在航运、发电、灌溉等功能方面,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的群体效应与防洪工程的群体效应也是一致的。

如:奚落渡巨型水电站(12000MW)为例,经该电站调节所引起的不稳定流,日变幅达4500个流量,相当于金沙江多年平均流量,使下游河段航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金沙江流域规划时,布置了一个反调节水库———向家坝电站(6000MW),基本消除了奚落渡水电站不稳定流下泄对下游河段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发挥梯级水库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的群体效益,是在系统学指导下,以统一调度、宏观控制来实现的;而减缓梯级水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多是在梯级工程的布置上,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的。

(2)影响的系统性

河流梯级开发为流域建立了一个工程群—社会—经济—自然的人类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组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的集群。在这个集群中,人和工程对环境的作用与干扰大大加强了,它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因素、后果都是系统的。在这个人类复合生态系统里,若工程群规划得当,实施得力,就能与自然相协调、相融合;反之,这个系统将是不稳定的,甚至工程群对这个系统主体的人,不是带来利益,而是造成灾难。

(3) 影响的累积性

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累积性。有些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不仅受一个工程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梯极其它工程的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叠加、累积性质。

如:红水河梯级开发对水温的影响,就是一例。

红水河共分10级开发,从上游到下游为:天生桥一级、龙滩、岩滩、大藤峡等。抬高水位在100m以上的有天生桥一级和龙滩,库容最大、水库最深的为龙滩电站。

天生桥一级库区河段,多年平均水温为19.8℃。龙滩水库河段,多年平均水温为21℃。天生桥一级和龙滩梯级,水库水温都具有稳定分层特性。天生桥一级水库下泄水流使龙滩水库入库年平均水温降低3.9℃,降低最大达6.3℃。龙滩水库不仅受本身建库的影响,且还受天生桥下泄水流水温的影响。而岩滩水库则同时将受龙滩和天生桥水库下泄低温水的累积影响。

(4) 影响的波及性

流域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一般比单一工程对环境影响所涉及的范围大,它所影响的区域,除固定的影响区、常年影响区外,还随工程的施工与运行所涉及的范围而不同。如:红水河梯级开发,不仅对红水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对红水河上游、下游以及有利益关系的跨流域、跨地区产生影响,如对贵州、广东等省的社会经济影响较大,对珠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冲击也较大。

(5) 影响的潜在性

单个梯级对环境的影响虽也有潜在性,但易于区别与防范,而梯级开发对环境潜在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

在流域已建几个工程情况下,如诱发地震、塌岸、滑波,潜在着三者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几个梯级同时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对水库水质如泥沙的富集作用,使有毒、有害物质沉积于水库,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二次污染源,要预测它对水生生物及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生区域、时段、条件,以及梯级间的相关影响、叠加作用、链锁反应都是十分复杂的。

景观资源也具有潜在性,只有在开发利用后,这种潜在效益才显示出来。

四、梯级开局对流域环境的影响及对流域资源构成的影响

河流的不同梯级开发方式,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是控制性水库的布置、开发时序,对流域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高坝大库兴建在上游、中游或下游则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

高坝大库修建在上游 ,对流域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该梯级本身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水文、泥沙情势、水质水温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红水河梯级开发正好是龙头水库在上游,这种布局对流域环境影响最明显的是防洪和泥沙,提高梯级电站的综合出力。

龙滩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3% 。可将西江下游现有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40年一遇。龙滩水库对下游洪水的削峰作用,提高了下游各梯级的防洪标准,减少了库区淹没损失。

珠江流域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8千多万吨。天生桥一级、龙滩水库兴建后,每年将有4千多万吨泥沙淤积在水库内,这将大大提高以下各梯级水库的使用寿命。

上游河道坡降大,河谷狭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因此在上游修建高坝大库,淹没损失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一般较中下游为小。

☉ 高坝大库修建在中游,中游是上游与下游的过渡地段,随着工程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其对流域的控制程度不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过渡的特性,即一方面具有高坝大库建在上游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有高坝大库建在下游的特征。

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为例。设计蓄水位170m。由于它处于中游地区,能找到腹地形成大库容,可为下游防洪地区和灌溉用水地区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但在1958年兴建丹江口水库时,由于移民一时难以安置,故工程初期蓄水位157m,减少20多万移民。 汉江流域现已修建了石泉、安康、丹江口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从现有汉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可知,中游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全流域的。它既承接上游石泉、安康等梯级水沙情势、水化学特性、水生物变化对它的影响,又对库区周围及下游地区的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高坝大库修建在下游,流域下游一般是流域经济发达的地区。河道坡降小、水面宽,交通方便,工、农业较发达,城镇多、人口密集、污染程度大是流域下游河段的共同特性。在这个河段修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是:对流域水沙情势控制强,特别是对洪水的控制作用及有效性都很高;库区淹没损失大;移民问题大、对河口地区的影响大;对流域水生生物和社会经济具有全域的影响等。

例: 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沅水下游,它的兴建对下游沅水末端及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在56年编制的《沅水流域规划报告》中,该电站正常蓄水位160m,要淹没耕地近3.6万hm2,迁移人口38.1万人。72年,对沅水中下游河段规划进行复核,研究了降低五强溪正常蓄水位的方案。从78年起,对正常蓄水进行了反复论证,到 86年才确定正常蓄水位108m。1986年开工,至1997年,搬迁人口总计120407人. 五强溪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淹没所引起的移民及环境问题,它并非是一个在经济上、技术上最优的方案,而是折衷和相互妥协的产物。

当前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影响的反思也是类似问题。

☉ 闽江水口水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都建于流域下游。水口电站对闽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小浪底拦河、拦沙对下游河势稳定的作用及对河口地区的影响,水库严重富营养化的倾向等,都具有下游河段兴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典型特性。

梯级开发对流域资源构成的影响

1、资源构成的变化特点

河流梯级的开发与水资源的利用,实质上是通过工程措施把资源从一种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种生产领域的过程。河流水资源的开发,防洪、灌溉,可提供廉价电力、改善航运、发展水产养殖、供给生活用水等,对流域的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随着大坝的兴建,水库的形成,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均可能减少。这种资源构成的变化,有些是不可逆的,有的将转化为另一种资源,如土地资源的淹没,可能转化为水面资源和景观资源。

☉ 如: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流域梯级开发应把土地资源的损失减到最小。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有关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梯级形成后的水面资源和景观资源,要把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流域规划评价的目标之一。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同时为劳力资源的利用与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机遇。

2、生态系统的冲突与平衡

☉ 一条河流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流域梯级开发则破坏了这个系统的平衡。随着大坝的兴建,从陆生生态变成水生生态,而这种变化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变化是急剧的。

☉ 水库蓄水后,水位抬高、水面扩大引起坍塌、滑坡,库岸在经历一段再造过程后,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梯极的兴建,打乱了原有河流的输沙平衡,河流的冲淤都需经历一个过程才能恢复原来的输沙平衡。

☉ 总之,梯级开发将破坏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的变化是急剧的,新的生态系统可能引起物种资源生境范围的缩小,资源配置的调节及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河流原有生态环境的状况、工程规模、社会的干扰及人为控制程度。 当代水工程建设的实践证明,维持与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并使之良性循环,是河流规划应遵循的准则,水资源开发利用只有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才是可取的。因而,水资源开发应把环境可承受程度作为临界尺度。

3、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构

☉ 流域的梯级开发,密切地关系着流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实际利益与生活环境质量。不同的梯级开发方式对流域不同地区各用水部门的满足程度、资源损失、淹没地区的影响、受益地区的范围及数量都是不同的;而效益与损失的复杂性,常常被局部服从整体所掩盖。在资源水利的理念下,水资源也是有价值的,各地区、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又是以转化或牺牲其它资源为代价的。

☉ 因此,流域规划评价要正确处理上游和下游、近期和远景、蓄与泄、水量与水质、本流域与临近流域的关系,并协调不同部门用水要求;流域的规划,梯级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流域规划的过程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并考虑地区利益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综合选择,这种选择应当体现民主和公平的原则,特别要考虑受到不利影响地区群众的利益。

☉ 流域的梯级开发为满足全流域工农业用水提供了可能。由于河流天然来水量的随机性及时空分布的不均性,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往往要以淹没一定的土地来换取蓄存水量的容积。而河流梯级开发对流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首先是由于淹没及移民所引起的,移民要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存的家园,他们在心理、生活、经济等方面都将付出代价,对他们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

☉ 水库淹没使原有社会结构解体,特别是大型工程的兴建将导致原有行政区划、村落结构的解体,而梯级电站建设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是随着梯级工程的兴建而变化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梯级规划方案的优劣以及第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若梯级开发方案全面规划了水库淹没后的社会重构有关问题,若在第一期工程实施中,移民和当地政府及群众获得了实际利益,就有利于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建立,反之,将导致区域社会经济的不安定与不稳定。

因此,梯级开发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较单项工程的影响更加复杂和深远。转贴于 五、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研究

☉ 遵守流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流域环境的自然条件和相互作用性、多目标性、动态性特征,进行水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分析和评价。用动态的发展模式分析经济和环境因素,以环境系统规划与综合管理为主要指标,逐步建立起一套定性,定量因素相结合的评价理论方法,改进和创造适应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水利水电规划环评中环境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

研究目的是为水利水电规划环评确定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水利水电规划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以流域为例,包括流域开发利用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这些规划包括的内容都不同,对流域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也不同,而且这些规划间又存在必然的联系,调查分析不同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便于不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的放矢,也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对水利水电规划分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 全流域水质、水量、水能统一管理条件下,水利水电专项规划重点环境问题调查分析。

2、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流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水既有资源属性、又有环境属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必须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而目前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都没有系统的研究。同时,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科学制定水利水电规划的前提。

其涵盖范围包括: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内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3、流域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总体的累积效应与累积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 在回顾评价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典型流域大坝建设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总体的累积影响;探索流域开发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

☉ 流域的开发不仅包括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同时还包括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等,这些开发尽管都在一定的规划基础上开展的,但从单一规划的角度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但不同的开发活动的迭加,往往会产生加和效应或协同作用,会产生“崩裂性影响”。累积影响评价是流域开发规划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流域现已开发流域的规划环评,建立系统的评价方法技术非常迫切。

4、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 通过国内外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调研,根据“环评法”要求,建立项目开始、执行、跟踪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能够体现水利水电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信息的采集。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国内外比对研究。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六、生态友好的绿色大坝建设与运行的生态准则研究

1. 水文要素变化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机制研究 在宏观上对比长时间和大空间跨度的水文要素变化和生物资源的消长规律,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文情势变化及泥沙冲淤变化的程度和方式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微观上则根据不同生物对水力学条件的趋避特点,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形成的水力学环境(流速、流态、坝下径流调节等)对重要生物资源的影响,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作用与重要生物资源的生态水文学机制。

2、对重要生物资源不利影响的主要补偿途径研究 针对主要受影响的生物种类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关键因素,重点开展:

☉ 重点生物资源生境再造技术(人工栖息地)

☉ 基于生态水力学的径流调节补偿技术(如人造洪峰、下泄水温调节工程与径流调节技术)

☉ 岸坡生态水工学技术开发

☉ 水工建筑物的过鱼设施技术(鱼道、鱼梯、鱼闸等),鱼道水力学、诱鱼、导鱼技术等。

3、生态友好的绿色大坝建设生态准则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确立大坝建设与水库(电站)运行的基本生态准则,包括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建立适应河流生态恢复的生态水文调度,以及基于生态水文与工程调度相结合的新型水库调度准则等。

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 水资源; 植被;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关系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45-01

1 前言

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地情况的节水灌溉和工业节水的技术,使之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市场化;研究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对河流、湖泊、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加强对水利经济及政策的研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的研究与实施等。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的任务。

2 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活动对环境压力较重,加之人为活动已严重影响生存环境,因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生存延续的保障前提。生态建设其关键在于通过对原有生态系统中各联系要素的研究,找出破坏原生态系统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因此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原有生态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通过防治过程中发现自然生存规律,通过掌握自然生存规律,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生态环境的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已变成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生态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对原有生态系统中各关联因素的研究、分析、治理,同时也包括了对自然生存规律的总结、归纳。因此,可以说生态建设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途径,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途径。其具体内容不仅涵盖了以植被生态建设为主的如荒漠化防治、草原生态防治、水土环境防治等,同时也包括以工程改造为主的生态重建系统。其中,以植被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两大重点。

3 植被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伴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各种破坏自然界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其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水文、大气和生物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连锁效应。因此,可以说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植被生态建设是以自然植被的种植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具体包括了灌木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类型的植被建设。通过相关的监测数据及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建设是整个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广、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生态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因此,森林植被建设不仅是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以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为基本原理: 大气降水通过森林被部分截留并下降到地面,再被森林逐层吸收、分流、下渗,而被森林截留降水部分通过植被直接吸收,部分被大气水循环利用。对于森林植被,水文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强,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的水文特点突出且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很明显,概括起来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强的截留蓄水能力。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对于大面积降水或区域降水,能够很好地涵蓄水分。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的涵蓄能力更是突出。特别是复杂紧密的森林系统,其涵蓄能力比单层稀疏的人工林要强 3 ~5 倍。因此,我们应加强保护天然林,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建设。

( 2) 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好的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其对截流蓄水方面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也为调节河川径流的水文特点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突发性暴雨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庞大的涵蓄能力,不仅有效补给了地下水含量,同时也牢固了地表土壤,大大缩短了洪水峰值的出现时间; 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枯水期间,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涵蓄给养,不仅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同时也可以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大大降低了枯水期干枯的机率。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治理不仅关系到水文、土壤、生物等相关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更是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恢复的关键,因此水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植被生态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植被生态对水土保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水土保持对植被生态的维护作用。

所谓水土保持,就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土地措施和工程措施等,以达到改善平衡水土资源的生态循环。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植被生态区域,其生态建设效果也更加明显。

能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并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截留蓄水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蓄水量和调节河川径流的流水量,最终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积极改善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5 尚需研究的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植被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直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可以进一步调节生态环境。但是目前由于监测数据的缺乏或技术手段的不到位,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应证:

森林植被与水文气候的关系仍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论证。虽然现在对森林植被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森林植被与小范围水文特性的关系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得森林植被与大区域大气水文关系缺乏足够的有效数据。而这一点也阻碍了森林植被与区域水文特性关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森林植被与区域性降水,无法验证其二者的相互关系。再如对复杂的森林植被系统( 主要指由于森林面积较大,包含 2 个以上气候带的森林植被系统) ,其与区域性水文特性的关系仍是通过小范围实验得到,因此也就阻碍了利用森林植被调节区域性气候的研究进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水资源逐年恶化; 加上国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尽管水文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关系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目前水文监测的数据不够充分,致使某些局部问题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加之普通大众科学知识普及不够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我国对生态环境缺乏 “全民参与”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沈国舫.植被与生态环境(中国水利协会成立70周年特邀报告)[R].北京:北京国宏宾馆,2001.

第8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要素组成的生态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1.1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和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是直接将自然环境再生产与经济相结合,而其产品(即农作物)的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离开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从农业的这一特性,能够看出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

1.2农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产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搭建了通道。换言之,农业的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不断循环的过程。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助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打造良好的小型生态圈。

1.3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表现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增加;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导致耕地贫瘠、土地沙漠化以及荒漠化严重;同时,不科学的施肥、喷洒农药,导致农田出现化肥污染,并且土壤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违背。

2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首先,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得贫瘠。而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又使得耕地不断地被蚕食,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洪涝灾害以及旱灾频发。如果不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农业受灾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2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耕地发生大范围的板结,这些原因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胡乱喷洒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部分农作物可能携带微量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2.3农业生态链遭到破坏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然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过度施肥以及喷洒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1预防环境污染

首先,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病虫害及早预防,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积极开发容易分解、对人体危害小、对消除病虫害效果明显的农药,同时,采用喷雾技术,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最大效用;最后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从根源减少农药污染。

3.2预防重金属污染

首先,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其次,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农田,应选用恰当的农作物,如玉米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差,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残留较少,这些都可以有选择的种植。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手段,引导重金属迁移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其危害。

3.3预防化肥污染

首先,应科学施肥,重视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分层施肥等,减少肥料的扩散,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保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最后,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搭配肥料,平衡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从根源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

3.4预防碱以及无机盐污染

土壤中的碱以及无机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因此,预防这一类污染,就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能用废水进行灌溉。

参考文献

[1]杨金发.立法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民日报,2002

[2]孟凌声,吴东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严重挑战.人民政协报,2000

[3]龙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民日报,2005

第9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设计

1.引言

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生态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加强对生态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生态学特性是指植物种类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是植物各类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2.生态学原理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2.1遵循生态适宜性原理,保护性地利用景观场地

现有的自然资源生态适宜性是指经过长期的与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对当地的光、热、温、水、土等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性。生物长期生长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其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也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这些植物对于环境有更高的适应性。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时,首先要调查恢复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如土壤性状、光照特征、温湿度等,根据生态环境因子来选择适当的生物种类,使得生物种类与环境生态条件相适宜。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适宜性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2.1.1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条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固有的生态环境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而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1.2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做到适地适树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是最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利用乡土植物造景,植物成活率高,管理和维护成本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而且能够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所以,植物造景中乡土植物是最佳选择。另外,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师的伦理要求。

2.1.3土壤的设计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土壤是植物生活的介质,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特别重要。分析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质地。特别是在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中,土壤因子更为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

2.1.4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2根据生态位选择植物材料

植物群落并不是植物个体简单的拼凑,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既包括生存空间的竞争与相互依存,也包括各种植物对光能、土壤水分和矿物质等外部环境的利用和植物分泌物的相互影响等。生态位就是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关系。每种植物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如果2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相同的生态位,终究有一个要退出该群落。因此,在构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时必须按照生态位原理来确定群落中优势树种、伴生树种的种类。优势树种多为乔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它在群落中的数量是占多数的。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生态园林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3、生物多样性理论对生态园林设计的指导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在城市绿地这一特定环境中,与植物配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3.1物种多样性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生物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

3.2景观多样性

景观生态学把景观要素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一是斑块,指外貌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非线性区域。二是廊道,即与基质有所区别的一道带状区域,如道路、河流等。三是基质,基质的结构、功能及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景观。斑块的尺度、树木、性状及位置对生物多样性有直接的影响。斑块尺度越大,物种多样性越丰富,而尺度小的斑块则是某些物种的避难所,因此,生态园林中必须有大面积的森林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还必须有小的植物群落来保护和发展一些特有或稀有物种。斑块的数量越多,物种受保护的程度越大,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必须设计2个以上的大型斑块,以达到保护某种物种的目的。斑块形状理论表明,边缘不规则的斑块比规则的斑块生态功能性要好,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林边缘时,要进行适度的不规则处理。当一个斑块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替代,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因此,对整个生态园林起决定性作用或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群落必须设计在园林最关键的位置。

3.生物学理论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特点和有关性状,如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花果种子发育、生育期、分蘖或分枝特性、开花习性、受精特点、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便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而进行植物配置。例如,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这需要在植物苗期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生态学特性的个性体现,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生理学特性,可以对生态学做出补充,如树木周围的地面铺装材料必须是透气的,这样可以保证植物的根系呼吸,才能使现有的植物景观维系和发展下去。

4.结语

生态学是一个动态的连锁反应,人类是其中的一环,人类活动是环境变化的起点,同时也是变化的接受者和被影响者,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如水、空气、温度的不断发展变化造成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导致环境中生态群落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这个群落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这个环境的发展方向和人类在其中是否适宜生存。风景园林对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最终目的是使环境适宜人类居住,因此,风景园林设计、施工中只有充分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对其中的环境进行生态学设计,这样的园林才能真正达到宜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