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40:52
导语:在文化产业的理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业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伴而行,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工业文明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核心,生态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形态。当前,吉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实效,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工作仍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态型服务业
生态型服务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从生态服务业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服务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另一类是智力生态服务业,以研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包括生态信息,生态金融和生态产业教育等产业,生态服务业是服务行业本身的生态化转型。
2.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总体数量在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力有所增强。2011年吉林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截止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13.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1.6%,增长1.5%。城镇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2亿元,增长3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逐步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重点抓好120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和3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岭汽车物流园区、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3个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旅游航线、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扩大中朝俄环形跨国游、自驾游等参游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然而由于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包括管理缺位和多对一管理现象并存,信息流通不畅,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
二、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吉林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素质,完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化”实现生态压力最小化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1.现代服务业多模式发展减轻生态压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而且与工业消耗资源产出相比,服务业能耗远远低于工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经济中高效、清洁、低耗、低废的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住宿、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并增加产值;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促进资源整合与合理的利用;发展房地产业和规范的物业管理,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追求,增强环保的意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服务化”实现“减物质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要减少环境污染率,发展现代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损耗,以“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服务化”是依托知识实现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因此也具有“减物质化”的特点,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都使物流和能量流消耗最低,则高的资源生产率和可持续性是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提高资源生产率,从过去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极大化转为追求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这样,在市场经框架下,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能够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生产力或福利增量,同时提高可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率。
三、积极推进吉林省服务业的生态型发展
对吉林省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可以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实现。
第一,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对传统服务业中贸易市场、百货商场、旅馆饭店、运输企业等服务企业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及生态文化创建等企业生态化的措施。从企业自身层次上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
第二,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不同服务行业的服务途径清洁过程不尽相同。在传统强势服务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可主要开展绿色营销、电子商务、开辟绿色采购通道、引导绿色消费等来创建清洁化的服务途径;在餐饮宾馆业中,开辟绿色客房、开设绿色餐厅、提供打包服务、按顾客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是清洁化服务途径的主要形式;在交通运输业中,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等形式的现代绿色交通工具来实现服务途径的清洁化。
第三,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推行绿色消费是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倡导绿色消费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四,与其他产业生态化的耦合。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如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的建设,既提品也提供服务,被当地称为“2.5”产的做法,集物流、高档餐饮、会务、文化创意以及文化自助外包、旅游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服务业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上,吉林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其与政府和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燃料乙醇;废醪液;综合利用;环保;浓缩;燃烧;钾盐
作者简介:王勇(1969-),男,广西横县人,热能工程师,从事包括高浓度有机废液在内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
1引言
随着世界原油价格不断飚升,石油储量不断减少,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替代石油的新燃料。生物质是唯一可直接生产液化燃料并可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以燃料乙醇为主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燃油)是开辟我国替代石油的新途径。据专家预测估计,到20__年,我国年生产生物燃油约为6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1]。
“十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分析,20__年酒精产量约为390万吨,20__年酒精产量将达到450万吨,新增供给量在60万吨左右,而这些新增量中玉米酒精占据绝对比重,目前中国仅有4家定点企业产生燃料乙醇,总产能仅110万吨左右,与500-700万吨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5倍的发展空间[2]。
发酵技术是目前成熟的乙醇生产技术,发展以甘蔗、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为原料的生化燃料乙醇生产是大方向,我国20__年发酵酒精产量368.13万吨[3]。发酵酒精的生产原料主要是淀粉类和糖类,原料来源有限,原料成本比较高,能耗大,生产过程废液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环保处理成本高。燃料乙醇产品与石油产品还没有竞争优势,生产企业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艰难生存。所以,保障原料供应、控制成本、环保是开发燃料乙醇三大要点。
2废醪液综合利用概况
酒精生产原料多样化,所以,酒精废醪液的综合利用方法较多,其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
玉米、小麦、陈化粮为原料的酒精生产排放的废醪液,蛋白质成分比较多,采用DDGS工艺生产蛋白饲料,其工艺性、经济和环保效益已经得到多家使用单位肯定。
木薯、甘蔗为原料的酒精生产排放的废醪液,因为其含钾量高,蛋白质成分少,较难做成蛋白饲料,我国南方对这类废醪液的综合治理做了不少尝试,农灌法和浓缩燃烧法被认为是较好的处理工艺。“废醪液对水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同时废液中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它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据分析,废醪液中含有机物6-8;P2O50.02-0.04;K2O0.6-1.2;总氮0.3-0.5。废醪液中的有机质,经实践证实,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可作为农田肥料[4]。目前,农灌法主要是使用运输工具送往田地喷灌,与巴西大规模铺设输送管道有很大距离,对全年上规模生产酒精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待研究。浓缩燃烧法具有处理彻底、不受地理、气候、生产规模影响等优点,通过浓缩—燃烧—产蒸汽—发电,可以合理利用废醪液中的生物能,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在南宁糖业集团蒲庙造纸厂、广西杨森酒精有限公司、广东省遂溪特级酒精酿造有限公司有成功经验。但是,目前运行的浓缩燃烧系统对废液中钾资源的综合利用明显不足,“年产2.5万吨酒精”项目,纯燃烧酒精废液,每天可回收钾灰7-10t,灰分的K2O含量10-30[5],回收率不到50,含钾量低,利用价值低,只局限于以100元/吨左右的价格卖给复合肥厂用作复混肥原料。另外,目前运行的浓缩燃烧系统还存在电耗高、锅炉炉膛结焦、烟道堵灰等问题,所以,与浓缩燃烧技术的高投入比较,其经济效益不够明显、有待提高。
木质纤维原料的乙醇生产刚刚起步,其废液的处理技术还缺乏研究,按现有技术5-6吨木质纤维素生产1吨乙醇计算,吨乙醇排出的废液含生物质能更多,灰分与糖蜜酒精废液的灰分相似,利用浓缩燃烧后产汽、发电更多,经济效益更明显。
3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技术简介
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技术主要是回收废醪液的生物质能产汽、发电同时充分利用废醪液钾资源,直接生产农用级以上的钾盐(K2SO4),大大提高废醪液的综合利用水平。我国是一个严重缺钾的国家,80的钾肥依赖进口,本技术为我国开辟了新的钾源,产品不存在销售问题,废醪液综合治理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更可观。
下面以配套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废糖蜜原料)生产线的浓缩燃烧处理酒精废醪液同时回收钾盐系统对其技术路线、主要设备、投资收益作简单分析:
3.1技术路线
3.2主要设备
多效在线自清垢蒸发浓缩装置两套、燃烧废液锅炉两台(35t/h,P=2.5Mpa,400℃)、背压发电机组两套、钾灰分离装置两套、钾盐装置两套、控制装置两套、钾盐包装机一台。
3.3关键技术
3.3.1在线自清垢蒸发浓缩装置:采用在线清垢,提高蒸发负荷,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停机清垢时间。
3.3.2纯燃烧废液锅炉:采用双重燃烧、多级配风、在线清灰技术组合,保证灰分含钾纯度和较低的炉膛出口烟温,减少炉膛结焦、烟道堵灰机会,延长锅炉连续运行时间。
把握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
社会效益之所以必须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关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社会主义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首位,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以保证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主张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发展文化产业,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更要看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有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较小,经济效益也不十分理想。文化和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这一比重普遍高达10%。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就有l/4属于文化产业。2000年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高达72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7月22日国务院原则性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我国下一个10年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得以彰显。在这一鼓舞人心的规划出台之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聚集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一学术殿堂,深入理解国务院对于文化产业战略部署政策原则,通过回顾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文化产业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科学机制,以及提高中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协调、科学、全面发展广泛献计献策。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强化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有利于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重组整合,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文化产业发展从自发到国家战略的政策支持
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历数十年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志事件,对《规划》的出台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国家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关注以及科学性引导。
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副司长侯万军指出:中国文化产业谋求发展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战略问题。国家将提高产业振兴规划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有很多理论思路的深化还没有做,我们能不能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或者具有文化制高点的宏观战略,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政府应该从主要主导文化产品的发展退出来,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很多国家也引用了很多市场竞争的办法,政府都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市场的机制问题,法制的规范问题等等,文化产业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对今后发展文化产业是有利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教授非常赞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国家层面有一个战略规划来进行指引的观点,并且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能会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振兴计划,其次是成长战略,第三是国际化战略。
打破行业壁垒,深化体制改革
在西方国家,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以大众媒介为中介的文化生产活动,如广播、电视、出版、游戏、动漫、演出等;当这种产业活动涉及文艺创作和版权时候,又被称作文化创意产业(尤其在英国),如文艺作品创作。法国学者贝尔纳•米涅区分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文化产业的特征为“复制”,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则是“创造”。当“文化产业”被引入中国后,似乎所有的文化资源与活动都可被商业化,形成“文化产业”,尤其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如旅游景点、历史名人或名地。实际上,作为“文化产业”前身的“文化工业”是一个社会批判概念,来自于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从整体论观点对“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产业的分析与批判。他们指出,对这种以大众媒介为中介的文化产业的执着使消费者失去了“理性批判能力”,人类借以发展自己的科技最终成了奴役自己的工具。当美国的流行文化于上个世纪后半期大举入侵欧洲的时候,“文化产业”才被正式提出来,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被整合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的概念得以确立;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1]发展文化产业,其核心希望探讨“文化立国”战略,基本上这种观点所得来的启发。另外,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以及对“软实力”观点的陈述与实践。在外国的“文化产业”研究文献中,鲜有像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产业”,其“文化产业”内容主要集中于“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以及“媒介产业”,在此种意义上,以民族文化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学术界和业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贡献。实际上,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上来讲,文化产业的跨边界传播都属于民族文化产业活动的范畴,因为跨边界的传播意味着不同“民族记忆”间的互动。
二、文化产业的国际化逻辑
(一)意义生产与理解的格栅
对于经济和人类学活动的“文化产业”而言,其涉及经济学和传播学规律,经济效益通过文化产品的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来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数字化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数字化媒介则是这种传播或传输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工业则是这种传播的主要表象。当前,先进的传播技术为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对文化工业或产业而言,无论是业界或学术界,换句话,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普遍观点认为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即“内容为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是涉及意义生产与消费的传播活动,这意味要关照文化产业所负载的内容的生产、传播、解读和消费(如使用与满足)。在一个既定的时代,一种知识和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不是偶然的与随意的。一方面,“支配一种文化的语言、知觉图式、交流、技术、价值、实践体系等基本代码,从一开始就为媒体人确定了与其相关并置身其中的经验秩序”[2](P11)。另一方面,在每个既定历史时期,具体地,在某个既定的时空中,知识的生产与消费是通过一定的理解格栅来进行的,这种格栅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那里被称作“认识型”,即某种话语的出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一系列的各种性质的条件使其成为可能,用更为通俗化的话说,一个时代的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尤其是生产,是通过主流思想指导方针来进行的。在表达多元化不充分的社会里,这具体表现为知识的生产由官方意志来指导,知识(与文化)生产要反映当时的具体主流思想精神,用观点来说,知识的生产成了占统治地位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我们说文化产业及其国际化是一种“人类学”特征活动,谈及人类学,这就意味“差异”,即不同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思想和价值观等,谈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实际是在谈论文化的“多元性”以及跨文化传播问题。这种知识(与文化)生产的格栅成了文化工业发展的过滤器,于是,被过滤出来的东西能否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完成“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过程,成了一种赌注,尤其当政治意识形态弥漫在文化生产活动中的时候。文化产业的传播,尤其是跨边界传播,加速了“集体想象”或“集体记忆”的外化———既是记忆从人体里的外化,又是地方记忆超越国家或民族边界的外化。在现实世界中,对于国家或群体来说,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与对抗,作为文化重要传播渠道的文化工业成了“软实力”博弈的重要资源。英国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在对电视节目的研究中,提出了受众对电视节目讯息接受的三种模式:支配霸权模式、协商模式和相反模式。[3](P171~173)支配霸权模式在于展示受众接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协商模式显示了电视信息在被编码和解码时候的彼此差异;而相反模式则显示了电视受众对主流话语所“框架”出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认知。这就是说,在文化产业的传播过程中,对内容意义的解读基本上存在着三种可能性,而这些可能也符合阐释学的“视域融合”原则。但问题是,当我们把文化产业作为意义生产的战略工具而增加“软实力”或感召力时,“支配霸权”成了最理想的模式,当然“协商模式”次之,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遭遇“相反模式”。当然,霍尔这种理解是把作为文化产业具体形式的“电视传播”当作研究对象来进行的,但这种编码和解码方式可应用到其他的文化工业活动中,因为其从哲学的角度讲授了人对信息的可能接受方式。对作为情景化和制度化存在的社会活动者来说,其认知和主体化过程是与特定知识生产条件(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条件越相近,知识(或文化)的“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过程就越容易进行,因此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就是寻找与扩大“传者”和“受者”间的共同点与相似点,单纯的单向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功能的“宣传”难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博弈
跨边界的文化产业活动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那里,传播的国际化具有两个维度:其一是西欧早期(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乌托邦思想,其旨在构建一个普世的民主共和国;其二是随着欧洲启蒙运动而来的普世商业思想,旨在构建一个普世的商业主义共和国。传播在两个维度上的扩展构成了现在的国际传播现实。普世的民主共和国继承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追求作为社会活动者的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民族文化被看作民族身份、文化创新和意义更新的源泉;普世的商业共和国更多遵循商业逻辑特征,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历了“脱道德”的嬗变,早期具有得到道德哲学特征的古典经济学嬗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学,利润追求成了唯一的产业活动目的,而且经济逻辑倾向于成为管理和组织社会的唯一逻辑,作为以服务社会成员为目的的“公共物品”或“公器”的文化让位于以经济红利为目的的“商业文化”。国际传播的这两种维度及其暗含的两种逻辑成了当前对文化产业(或工业)实施分析与批判的重要内容。在当下中国,虽然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说,但后者远远走在了前者的前面。作为经济活动,文化产业的跨边界入侵意味着一种文化工业生产方式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在文化产业跨边界活动中,既要摆脱“第三世界主义”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又要对文化公共服务进行保护。因为,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学现代面目的经济学在经济学层面上,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被看成一般商品和服务,文化产业拥有自己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的结构,而且不同产业拥有不同的逻辑,如出版逻辑、主要体现为广播电视传播正的流动逻辑、报刊印刷逻辑、以及表演和旅游逻辑;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唯一支配逻辑的工具理过于强大,还需要强调了一种公共服务逻辑的回归,因为商业唯一逻辑不仅阻遏了人类作为象征动物的再生产,而且也阻碍了传播的民主化以及社会的正义。对文化产业的(合)理性批判的启发主要来自于欧洲大陆的主体哲学。自从笛卡尔实现主客体二分之后,哲学认识论成了哲学知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人的理性受到了尊重,合理化(例如在马克斯•韦伯)成了人类借助理性原则对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进行合理组织的过程,合理化导致的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现代性及其后果”。基于科学和技术上的合理性,自20世纪以来受到了青睐,这种理性被韦伯等人称作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是一种手段—目的理性,其涉及到寻找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的,不过这种合理性的特征之一是没有对目的的本身实施评估。在这里,目的可以为手段辩护,但手段不能为自己的目的做出有力的证明。[4](P58)于是在人们欣赏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成果的同时,我们又进入到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希•贝克的“风险社会”,例如污染和环境恶化、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枯竭。上个世纪30年代兴起的法兰克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对这种技术工具理性的学术性反应。社会批判理论的兴趣点之一,就是谈到这种手段—目的合理性如何利用合理性原则最终为人类自己打造了限制自由的“铁笼”。人的自由与充分发展是欧洲启蒙运动的理想,但在批判理论那里,这种合理性成了奴役人的工具,对这种合理性的批判试图为人类、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观寻找“获得解放”的可能性。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理论中所选的对象就是单数的“文化工业”,分析和批判大众文化如何利用消费“欢愉”手段使社会成员(或消费者)失去分析与批判的能力而被“愚化”,失去“主体性”,沉浸在日常的符号消费中。这种单数的文化工业,随着大众文化兴起,被作为产业活动的“文化产业”所替代。实际上,这种商业共和国/民主共和国以及批判理论强调的支配/解放对立概念暗含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对抗,其不但折射出民族国家对经济增长的非理性追求,如对不可恢复的文化资源的破坏,而且也反映在国家对民众的治理策略中,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者被化约为纯粹的影像消费动物,失去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能力。
(三)从“观念”的中介化到“物”的中介化
文化产业活动的跨边界移动和传播体现着一种产业活动表达的变迁,即从“观念”的中介化到“物”的中介化的变迁。这种中介化的变迁实际展现一种产业活动理念的变迁。文化产业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容产业。在传统的文化产业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文化属于上层建筑,通过意识形态、符号、表征来实行支配与抵抗,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构成了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而这种产业活动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进行,换句话,在传统文化产业时期,作为内容的“观念”成了整个产业的中介化的平台,整个产业活动围绕在“观念”来进行。在美国学者斯科特•拉什看来,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展开,文化工业成了一种跨越民族边界的产业活动,我们从民族文化产业时代进入到全球文化产业时代。在全球文化产业时代,文化从上层建筑中渗透出来,渗入并接管了经济技术本身,换句话,象征性(例如观念)与物质性(例如由观念物化而来的产品)具有互动关系,表征(如观念)和物(如由观念物化而来的产品)的中介化成了新的意义组织方式。简而言之,在全球文化工业背景下,在传统时代表现为表征的文化被物化,并支配着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换句话,在古典文化工业时代,中介化是靠表征(如作为内容的观念)来进行的,但到了全球文化产业时代,中介化主要是靠物来实现的,“表征的中介化”和“物中介化”成了全球文化产业的文化运作逻辑。这就是说,如果在传统的文化产业时期,文化产业的经济和意义(meaning)红利依靠了内容来实现,那么在全球文化产业时期,经济和意义的红利除了靠意义来实现外,还需要依赖由内容衍生而来的产品来实现,在这里产品衍生出了新的经济和意义红利,如遍布世界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形成了新的意义景观。斯科特•拉什对传统文化工业到全球化文化产业的转换进行了现象学描述:“从同一到差异”、“从商品到品牌”、“从表征到物”、“从象征到真实”、“物获得生命:生命权力”、“从外延物到内涵物”、“虚拟的兴起”。[5](P5~15)在“从同一到差异”方面,传统文化产业的设想是,文化产品已经生产就作为一致的商品进行流动,发挥着资本积累的作用,社会活动者(或受众)被拖进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隶属于商品方法—目的理性的文化(产品)为物化或商品化,全球化文化产业则表现后福特式的差异性生产,这种差异性更多属于一个资本成功积累的方式问题,而不是抵抗问题。在“从商品到品牌”方面,传统文化产业运作依赖的是文化的物质性商品,全球文化产业则是品牌。虽然二者都是支配与权力的源泉,但前者靠的是一致性逻辑,后者则是差异逻辑,体现了从无机性向有机性的转变,从无生命特征向有生命特征的过渡。在“从表征到物”方面,在全球文化产业时代,隶属于商品方法—目的理性的文化(产品)被物化或商品化,被物质化的文化实体在全球文化产业背景下,又成了一种新的意义的重组介质,这时的实体不再是单纯物体,而是构成了事件—物体或事件—实体,所谓事件—物体,是指该物体不简单是个物理存在,而是成了一种具有具体时空维度的情景化叙事。如当商标变成商标环境时,它就掌控了机场空间,并重新结构着百货商店、道路广告牌,城市中心;当卡通人物变成收集物和服装时,当音乐在电梯里播放时,构成了移动声音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意义不再是阐释或解释性的,而是操作性的。在“从象征到真实”方面,在象征空间中,意义的生产过程靠生产意义的结构,即通过阐释来实现,具有结构主义特征;在现实空间中,意义的生产过程靠的力量与直接性来实现,是实践性的,如由物体-事件所构建的意义,具有建构主义特征。传统文化产业占据的是象征空间,而全球文化工业则是真实空间,从象征到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意义生产过程转换。在“获得生命”方面,拉什在此挪用了福柯的“生命权力”概念,认为全球产业具有自我组成,并具有产生差异性的能力,是生产性的,这不同于拥有再生产或可复制性以及机械权力的传统文化产业。在“外延物到内涵物”方面,从笛卡尔的自然物(resextensa)和思维物(rescogitans)出发,把传统文化产业生产划归为自然物,而全球文化产业生产则属于思维物。这里的“物”在传统文化产业中表现为自然物,在全球文化产业中表现为知识或智力的物(或称作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遭遇到的不是具意义指称结构或所指的物质性,而是被物化的所指或意义,即物化的表征。在“虚拟的兴起”方面。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媒介景观具有了思维物的特征(即具有了反思性,不是机械的再生产或复制产物),是一个多节点的体验空间,该空间具体地被表现为事件而不是物,全球文化产业就成了一种事件—物的东西,传统文化产业意义上产品或商品嬗变为一种联系不同体验的载体:事件—物体,于是物具有了中介化的作用。因此在全球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工业系统具有了开放性特征,其开放性在于被物化的表征本身又成了不同关系与活动得以形成的中介。
三、走向理性的文化产业传播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是中央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也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三者并举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文化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文化产业集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主要特征。
一、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以单位资源产生最大效益为目的,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文化产业本文由收集整理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文化产业以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式良性发展,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这种理想状态表明文化产业已经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优状态。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一种宏观上强调内涵、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模式,其中蕴含着“效益最大”的理念。这里的“效益最大”是指有效配置资源谋求盈利最大化,即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但是我们要把这里的“效益最大”理念与狭隘的效益追求观念区分开来。狭隘的效益追求观念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缺乏正确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责任,常常是为获得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为获得短期效益而无视长远效益,违背了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根本原则。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为:一是规模化——具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即产业内的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较高;二是专业化——文化企业之间具有科学的分工协作,即产业生产力组织和配置合理,具有较高的分工水平,纵向一体化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分布合理,产业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我们必须真正理解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防止生成文化产业分散状态和过度集中状态,扫除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战略规划宏伟但实现路径模糊、盲目冒进决策而理性推进乏力、文化资源过度开发而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从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出发,过度利用资源、不计代价和不顾未来的短视发展,必然影响文化产业的长久活力和生命力,势必影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化发展倡导的效益最大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法则,有利于平衡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权利和责任关系,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之上。企业生产成本高,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文化附加值低,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整个产业结构将发生转变,这对文化产业能否顺利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应当从过去注重数量型增长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重点是提高文化创造力和精品力作生产能力。这正是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倡导的原则。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从总体来讲,文化资源的供给总量有限,而且需求与供给并不完全匹配。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在消耗了最少的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文化产业正面临着能否在节约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考验。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要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寻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路径。
1.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活力,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是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以科技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价值。切实转变观念,将高新科技引入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环节,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品,鼓励创造新型文化产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优势,努力创造出内容新颖鲜活、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1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呈现繁荣态势,但从创新的视角,对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定1989年至2015年全部期刊,按“题名或关键词”,以词条“工业设计与文化产业”输入检索,仅有2篇检索结果,即苏珂、高喜银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3期上著《工业设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康辉在《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上著《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选定“全部”条件下,限定年度范围为1985年至2015年,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三项为检索领域,共获得检索结果56条,经甄别与本文立意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文章不足10篇,其中包括上述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2篇。在有关本文立意的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的研究约占一半,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仅有3、4篇关于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通过对文化的再创新从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少,而且呈现碎片化状态。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成果不多,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工业设计创新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根本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设计通过其完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对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力量今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如斯坦福大学DesignSchool提出了"designthinking"系统来解决社会、环境、商业等综合复杂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被带入到更多情境下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地域性是以地理区位相区别,反映的是传统积淀所形成的地方特征;是指事物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或者可广推为地方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性文化历经累积和沉淀,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和内涵,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域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中。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强文化软实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定文化及其业态的基础上,具有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过程。工业设计创新具有驱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属性和职能。即工业设计通过创新方法与技术,能够在现有地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以及新的文化业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设计自身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由于本文立论在“驱动”而非“带动”,因此,这一点并非议论重点。值得强调的是,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创新为“引擎”,以新生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产品)与体验”为媒介和前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容,这一点对立论论述十分重要,是论证的逻辑前提。
3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创新资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
3.1创新驱动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其生产制造技术成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历史时期,加之传统厚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产业吐故纳新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力。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身上,普遍存在观念保守,思维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在理念、造型、技术、工艺、色彩、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缺乏创新元素,“千年一面”,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阻碍了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2对接新技术不够,与需求脱节
传统文化产业是人们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一致。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与应用不够,导致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不能与当前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刺激不了消费,形不成消费规模拉动,既谈不上产业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不远的将来,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可能是危及生存的问题了。
3.3经营管理落后,商业运营较弱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产业类似的问题,即产业链不全,节点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1,而处在“微笑曲线”高端的研发、营销薄弱,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老祖先的研发一劳永逸,远离现代营销理念,价值链不全,行业竞争力不高,经营管理落后。亟待系统地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4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工业设计概念至今的三十多年,工业设计已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工业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维”成为后工业时代“问题求解”的重要思路。伴随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认可和关注。“设计力就是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5]。
4.1工业设计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驱动力
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驱动作用之一即是就社会机制及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特有的创新本质将起到重构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战略作用[6]。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潜能,利用工业设计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将创新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云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有机整合,发掘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的潜在的优势,以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将其合理解构,保留地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使文化产业从发展的局限和困境中逃脱出来,实现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4.2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有其自身核心的文化背景支撑,因此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走特色工艺、材料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工业设计对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第一,工业设计产业成长基于“用户选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产品或服务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市场作出机会分析,尽可能了解用户需求。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融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要浸入到现代生活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中去更需要详实可靠的用户分析和定位。工业设计以兼具理性的数据统计及感性的观察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用户作整体分析,为产业的目标用户作合理定位,使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前端产品的研发。第二,工业设计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比如,在材料方面,工业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适合材料特性的现代化加工工艺,以3D打印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应用,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系统化提供支撑。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媒介,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带入新活力。互联网及云端数据技术可以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文化元素、价值符号,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整理、统计和存储,构建特色文化数据库,为产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第三,工业设计系统优化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最大化。浪尖设计董事长罗成认为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价值[7]。“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商业创新模式,贯穿产业产品的前端研发至后端营销,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建立、产品及包装创新以及产业的营销和管理。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商业模式保守,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创新力和整合力,能够帮助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和增值模式。第四,工业设计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从设计思维开始即主动思考一系列的改变创新对于未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工具和原型测试等方式评估未来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结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5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模型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用视图形式表现出来,用箭头表示动力作用方向及作用途径,即构建模型。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驱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职能,全方位作用于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地域特殊文化产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具体作用或驱动的媒介有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以及工业设计自然要调动的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条件。工业设计一旦用来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的理念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为之一新。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创造新造型、新结构、新流程、新组织等,给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需求以新的视觉形象和价值模式,从而丰富文化产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附加价值。对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更加厚重,也往往是各地方的发展重点,必须紧紧抓住地域特色,准确进行发展定位,做好文化管理的顶层设计,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和重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其发展和升级。
6结语
一、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
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依托草原文化资源是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为新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二者良性互动,相辅相成。
(一)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成功的捷径。草原文化丰厚的资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草原文化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形态之一,也是绵延至今的活态文化。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风格的差异性、与时俱进的鲜活性,使之内容博大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符合当代国际文化市场寻求产品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的趋势,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草原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决定了熔铸于其中的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物质文明成就、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均已成为文化形象。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草原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决定了市场的感召力。草原文化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它所体现出的绿色生态、开放包容、重德忠义的思想,与当代人类的理性追求相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颇有借鉴价值。依托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围绕草原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广泛的市场感召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播草原优秀文化的最佳手段之一。文化产业是依托现代传播方式而产生的产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传播手段的拉动下,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历史上任何介质或载体无法比拟的。草原文化借助文化产业的平台,其影响力无疑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文化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所具备和产生的现实功能,文化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文化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草原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不仅能够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为文化的传承者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全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行为的自觉化。
(二)内蒙古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早在新世纪之初,就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全区各界的共同努力,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省市相比较,我们的劣势依旧明显。有关部门的分析研究认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们认为,所有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这些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的共性问题,具体到我区,面对新兴产业,核心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这是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更是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需要解决的特殊难点问题。
第一,资源“解读能力”薄弱是内蒙古文化资源转化的瓶颈。所谓“解读能力”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文化资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民间文学艺术精髓的理解和认识,对文化核心价值的阐释能力;其二,对资源与产品对接关系的领悟能力。资源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市场是一个绝对动态的概念;资源的禀赋从内涵到外延是有其时代的、内容的局限性的,而市场需求从形式到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资源的解读能力实质上就是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发展文化产业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简单的复制,而是借助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区面向市场转化资源的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产品提供方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选题、产品形式、营销等方面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缺乏用国际化的表述方式讲述草原故事的能力,因而难以客观系统展示草原文化优秀成分,造成具有感召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匮乏的现实;其次,对文化资源的误读现象十分普遍,低档次重复开发已成痼疾,甚至出现部分媚俗的现象,造成受众对草原文化理解的片面化。
第二,草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文化资源已经得到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界广泛关注。由于草原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其历史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文学艺术界关注的题材,以草原文化为背景的中外文化艺术作品影响广泛。进入21世纪,以草原文化资源为题材的产业开发在国内外也开始加速,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网络游戏等等都有可喜收获。然而,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上正在努力改变“原字头”模式的同时,“原字头”的文化资源也面临着流失的挑战,面临着“解读权”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最终将成为草原文化产品的买单者而不是受益者。因此,能够将资源转化成产品的能力显然比拥有资源更重要。
第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已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从综合角度看,内蒙古是各类资源的相对富集区,政策、人才、资本和技术条件并不匮乏。但是受体制、机制的影响,人们已习惯于从本位角度思考,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协作机制,缺少宏观的大产业意识,社会资源难以形成聚合效应,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开发中不能形成合力,在国际国内垄断化的挑战格局面前,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
第四,产业的开发方式及其内容组合缺乏建构大产业体系的自觉意识。内蒙古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过程中,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观察,很多努力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项目开发的“零、散、乱、小”。大多数节庆活动依旧停留在“舞台化”式的运作层面,注重自我展示而忽略国际化、地区化互动;相同题材被重复开发利用,却未能形成品牌;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由于缺乏前期营销和后期市场运作,难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旅游景点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等等。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产品数量不少,但形成市场“聚焦效应”的甚少。因此,树立大产业开发的思维方式,是内蒙古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第五,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开发缺乏示范效应。文化产业对于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企业家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人们在趋利效应的影响下,更多地是关注短期回报率较高的经济行业。另一方面,内蒙古目前还没有一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企业,可以对全区的文化企业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很多人还是认为文化是政府的事,文化是一项公益事业,投入多回报少,不如观望观望再说。基于这种现状,自治区有关领导指出:“我们必须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既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个阶段,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也不能落后于发展阶段,不敢大胆提出切合实际的战略任务,丧失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缩短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摸索过程。与此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大胆创新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推动形成我区文化产业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是以工业方式进行内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路径选择,在定位上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而在发展方式上必须从自治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应选择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要素,是文化产业的载体,而特色、规模决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内蒙古传统的文化部门各司其职,既没有设立专业的文化产业研发机构,更没有形成以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为主业的规模化文化企业。虽然近年来有相当多的文化部门已完成企业化转制,但业务内容、人员结构、运作方式并无彻底改观,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应当充分发挥的文化资源优势,以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影视业(含动漫)、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和龙头,演艺、出版、报刊、会展业跟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体系,占领市场制高点,掌握市场话语权。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项目立项、经费支付等方面给予导向性扶持,使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良好市场环境,构成合力优势。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将内蒙古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主题文化产业“航母”。
(二)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目前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而言,搭建平台,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已成为必要的举措。鉴于此,应充分发挥首府城市的人才、信息、资本、交通、物流等优势,面向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以国家级标准,在呼和浩特市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为系统开发和生产草原文化产品提供平台。基地建设应紧跟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潮流,勇于迎接挑战,开发以草原文化为内容的数字信息库、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网络游戏、网络期刊、动漫、手机平台产品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定期举办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创办国际草原文化主题影视节,使之成为国际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中心,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草原文化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同时兼集文化产业培训、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以建构大产业体系的战略思维进行建设。
(三)系统梳理草原文化产业资源。近年来,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进程中,自治区先后启动了“草原文化数据库工程”和“文化资源普查”项目,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区文化资源的规模、类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组织专家团队对资源进行产业化研究,深度探讨蕴含于其中的开发价值,对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做出产业化分类,提出开发方式,最终以产业开发资源信息库的形式,与产业项目库建设相结合,面向社会,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素材和指导性建议。
(四)建立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产学研”孵化器。文化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智力和科技的融合代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品的产生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市场研发――资源解读――产品创意――产品生产。而目前内蒙古面临着企业、演艺部门、媒体有积极性而缺少优质项目,编创队伍有压力但对草原文化资源的深度“解读能力”薄弱,科研部门有理论知识储备但缺乏产业意识的局面,资源与产品开发之间缺少创意的纽带,研发与生产无法接轨,因而难以产生与市场对接的文化产业精品。针对实际,内蒙古迫切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和平台,尽快成立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部门,由指定的文化单位或科研院校建立组织架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专项课题为纽带,由项目实施方提供经费,面向国内外聘请专家团队,对自治区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战略导向、资本运作、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研判等宏观问题,文化企业存在的项目创意、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产业链开发等操作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使研究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专业化智囊团、全区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和高端信息平台。
(五)开发以草原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融合资源,集中优势,面向市场,实施品牌工程。通过严谨论证,制定战略规划,突出创意优先、高科技项目优先、产权项目优先、“走出去”项目优先的原则,将产业链延伸潜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确定自治区重点龙头项目和近中期实施步骤,围绕品牌项目,实施各产业部门联动,通过整合优势弥补市场主体和人才方面的弱势。如将某年确定为“内蒙古旅游某某文化主题年”,组织多行业围绕主题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销;再比如拍摄著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视剧,各行业以此为核心发挥各自优势,开发系列产品,为核心产品造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力争每1-2年塑造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品牌,实现各行业互动共荣的良性局面;用5-10年的时间培育多个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占领国际国内草原文化主题产业的高地。
(六)实施市场开发工程。实例表明,消费者对草原特色的文化产品有较高的关注度,市场有较强的需求。但我们目前显然缺乏有计划的消费引导和市场化的定位产品开发尚处于自发阶段,未能生产出引发市场关注的热点组合性产品,草原文化产品的丰富性、系统性对消费者而言仍处在朦胧阶段,市场的消费冲动无法获得明确的指向。因此,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有序配合,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借助各类媒体以及国内外大型会展平台,有计划地宣传草原文化优秀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培育和促进市场的消费需求,用绿色、开放、豪迈、特色、多彩的草原文化打动人心,激发消费渴望,使之成为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消费时尚,为草原主题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关键词:文化产业;河南;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2-02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及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准确理解文化产业的含义。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的行业。它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浏览景区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补充。
(二)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经济意义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按照工业生产标准,运用市场运作、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综合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发展文化产业还具有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带动创业等经济意义。
2.政治意义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也体现在“软实力”上。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即文化的积累、文化的创意和文化的传播,而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的传播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文化”要真正成为具有竞争性的“软实力”,必须通过“文化产业”这个载体。
3.文化意义
发展文化产业,走“以文养文”之路。对于河南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全靠财政拨款是不可能的,发展文化产业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上长期居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和名人比比皆是。国家古都,河南省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数量居全国之首。全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如洛阳的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的、龙亭、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包公祠,登封的嵩山、少林寺等景点驰名中外。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三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处198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1处,历史文化名城8座,历史文化名镇(村)22个,历史文化名人5 384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还是是文物大省、戏曲大省,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资源和基础条件,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市场优势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已突破1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具有广阔的消费空间。且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五。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恩格尔系数城镇下降到32%,农村下降到46%;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已初步形成一个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文化市场。
(三)区位优势
河南省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素有“中州”、“中原”之称。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省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宁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铁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连霍、京港澳等9条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9条国道经过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4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大型工程都途经河南。在当前开发中西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理优势不言而喻。
(四)劳动力优势
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4 915万农村劳动力,且务工类别繁多,能做到根据需要可招之即来,来之能用。同时,河南省又属全国物价水平较低地区,劳动力低廉,在目前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及国外企业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河南成为富士康等众多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
(五)后发优势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沿海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笔者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文化体制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根本性问题还没有解决。很多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老观念上,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旅游,没有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加快发展。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职能清晰、产权清晰、责任清晰的原则,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
(二)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文化产品仍处在“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状态,且各地市各自为战,缺乏整合性。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并不等于是文化产业大省,要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走集群化发展之路。通过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集群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同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重点行业,促进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部分行业还非常落后,如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行业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河南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必须适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扶持重点行业,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高科技含量和高文化品位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建立文化创意基地;最大限度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风采,使河南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人的生活连接起来,增强产业化效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会展业,充分展示河南省丰富的文化底蕴,宣传河南省。
(四)注重策划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实施品牌化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效益,文化产业一定要注重策划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实施品牌化战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尽管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在全国以至全世界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要打造品牌,一定要重视策划和宣传;同时,还要善于学习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但又不能实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要注重对河南省文化资源中“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近年来,河南卫视利用自身特色制作的名牌节目“武林风”(武术文化)、“梨园春”(戏曲文化)、“知根知底”(姓氏文化)就是实施品牌化的一个特例。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高文化高度结合的领域,比传统生产领域更需要人才。河南省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归根到底是人才。河南省文化人才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高层次依靠人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家、名家比较少;二是缺乏懂市场、懂经济、会管理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留住本地人才,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外地文化企业人才到河南发展。
(六)实施走出去策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河南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光靠国内市场还不够,一定要面对国际市场,要加强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与周边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全面展示当代河南省现代化建设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惠琳.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5):178-180.
[2] 范书琴.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5-87.
[3] 王芳.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