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时间:2024-03-10 10:12:31

导语: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第1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0-02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890年,马歇尔(1842 —1924)发表《经济学原理》,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特别是对于文科生,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计算方法知道,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要学好后面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此时,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就会选择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该课程内容多。《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场理论部分,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对图形的讲解。在《微观经济学》里,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加强对图形的讲解,讲清它的推导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让二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经过不断地改进,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学生难以理解,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后难受,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学习的兴趣高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 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9,(8).

第2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3篇

一、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思想也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决策理论”开始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者是有共性的,并且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和共同进步的社会条件,两者都运用到了数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微观经济学作为支撑,运用“线性规划”“博弈论”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学当中,微观经济的意义之一就是选择,而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决策,两者的统一性使得微观经济学能更好地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经济资源从管理角度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企业微观经济相关的,判断企业资源是否缺乏一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受到贷款困难、资金运用不到位等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规模和物质条件得不到提升,企业设备更新困难,甚至影响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难以满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前提条件,并且在技术上缺乏资金支持又导致企业人才力量薄弱,发展速度与社会脱轨,产品设计局限及科技含量低下而落后于市场,这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致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市场拓展与合作共赢是“开源”,合理分配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是“节流”,都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2.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会出现环节断层的现象,各个部门、生产环节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企业由于各种不必要的环节而增加了成本。管理不善可造成以下问题,如生产效率下降、内部组织运行成本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引起内耗增加、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营销机构设置繁复而使交易费用增加等现象,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在企业规模变化时会同时产生作用,因此其规律性在企业最优产出决定时要着重考虑。

还有些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过于简单,虽然经营初期管理的幅度小效率高,更容易出现资源集中、利于统筹分配资金以及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因为信息大量集中、数据繁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过细碎而降低决策的效率,错过最佳投资时机,此时企业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划分,对内部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重新寻找一个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平衡点。

另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其管理模式的直接表现就是决策层之间互为亲属关系,这种管理模式易导致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性,难免出现运营不规范和内部资源分配能力降低等现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运作。

三、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强企业管理

1.运用微观经济学思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市场中个体行为的一门经济学,是从“资源是稀缺的”基本概念出发的,在个体行为准则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中,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尊重人才、加强人才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词为“激励”,即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是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可见,激励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人的管理部分,依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基于以上原理有些企业把净资产增值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人增长率、上交税利增长率和员工平均工资作为主体考核指标,并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综合考核评价员工的业绩,还有些企业将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纳人激励机制,以动态的思考方式来确定员工的薪酬,由此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变化、突出效益的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同时也将竞争机制引人到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得当的激励方式会使企业管理更趋于制度化和理性化。

2.运用微观经济学原加强企业资源的管理

企业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力争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置到的资源。企业管理目标应该是生存和发展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润,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为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有近似意义,而且在实际管理中成本控制比较清晰易管且便于操作和度量,因此企业也可以将利润最大化转为成本最小化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到生产要素的周转情况,如合理采购物料、降低成本、管理库存、最优化生产、销售渠道扩展、结算方式创新、简化配送流程等环节。公司除了注意内部的资金运行,还需要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的先行指标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尽量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商业影响。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除了从内部成本处“节流”还可以从“开源”处着手。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缺少独特资源、要素会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长久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间存在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巩固原有资源又可以弥补各自资源的不足进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种企业间联盟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沟通处理好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保持持久稳固、平等独立的共赢局面,使企业由合作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通过增加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达到“开源”的目标。

另外,企业创新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长期可靠资源的有效方式。一些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引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如名噪一时的掉渣饼经营思路。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长期发展就要时刻关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增加品牌价值,努力使产品在技术和质量层面保有一定的稀缺性,开发一些市场缺乏但是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要放弃原有的产品,而是可以将其作为发展的副线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很多企业销售不佳的原因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本应与之相配的服务得不到提高,使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降低。由于良好的声誉或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通常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信号之一,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产品服务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占用企业较大资源,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舒适的消费、使用体验会引导消费者偏好,开拓潜在市场,扩大产品的需求量。

3.运用微观经济学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适应自身和市场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健康发展,打通内循环,轻松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比如,在一些企业中新兴的“网状扁平化管理”概念渐渐成为一种组织结构新趋势,它没有统一强制的中心,每个基本单元拥有高度自主权,单元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影响不断扩散成网状。这种组织结构便于对市场做出反应、消除冗杂层级、赋予员工一定自主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更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前沿中的主题之一,在“网状扁平化管理”中同样存在,如一位员工被赋予一定的决策自主性,在不了解全局战略时对局部事件进行处理有时会偏离主体意愿。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细化的流程和制度以及监督体系,以避免由于这种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判断差异。

四、结语

第4篇

(一)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不确定性

西方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如国外原著和翻译版,比较经典的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平狄克等的《经济学原理》,国内高鸿业、梁小民、黎诣远的《西方经济学》,还有很多高校学者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独立院校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针对独立学院特点而专门为独立学院学生编写的教材,所以很多独立学院依然采用校本部所指定的教材,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注重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独立本科院校在经济学课程中则需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大多采用高鸿业主编的教材,该教材逻辑性、推理性、完整性都很好,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也一直采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适应,因为高鸿业版本内容较抽象,数学理论使用较多,案例太少,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说太难,苦于无其他适合的教材,因此依然采用。

(二)独立学院学生数理基础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术规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数学语言表现,因此,在学西方经济学之前需先修经济数学。从独立学院招生情况看,经管类专业招生文科生比重较高,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2011年经管类专业招生情况看,文史类招生人数高达理工类招生人数的4倍。工商管理专业文史类招收40人,理工类招收10人。整体而言数理基础较差,所以西方经济学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学生在刚接触经济学时,兴趣非常浓厚,当微观经济学开始涉及数理推理时,有些同学不坚持,到后来逐渐放弃,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

(三)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年轻型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开始是依托本部专任教师,只应聘辅导员。但由于依托本部教师上课,因对其约束力小,很多教师应付了事,同时对学生有比较心理,认为独立学院学生不如本部学生好。这种依靠本部的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问题时,因此开始转向自身应聘专任教师队伍的机制。独立学院是年轻的,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更是年轻的,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自聘教师90%都是讲师职称。西方经济学教学要求非常高,大多高校承担该门课程的都是教授职称或是非常优秀的讲师。自聘教师基本是高校毕业直接参与教学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限,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另外,从各高校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看,基本都是讲授,教师教学方法较单一。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只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通过恰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如边际效用论、博弈论、企业竞争等,但宏观经济学的例子就较难,易过时,即使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理解了某一理论,学生往往也不能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学生对社会了解的缺乏,理解教学内容的难度加大,更谈不上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所以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高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向

(一)选择合适的教辅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5年以前就进行了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调研工作。2005年1月开始联合有关高等院校,着手组织编写全国性的独立学院系列教材。但至今未出现一本优秀的被大多独立学院都采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所以高鸿业主编的教材依然被广泛采用。基于此情况只能备好辅导资料,如茅于轼的《大家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梁小民的《小民说话》、《小民说经济》;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还有一些经济论坛,中经信息网等资料都可以作为辅导材料。但是,我国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教材内容很难跟上时代,跟上国情,我国《西方经济学》才出版到第5版,而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已到第17版。因此,选择国内教材,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教师必须时时更新教学资料,关注时事结合理论分析,学生才容易接受。作为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教授顾沛指出“教材不是编出来的,是教出来的,来回反复修改,来回‘磨’。”好的教材起到引导点睛的做用。因此,应集独立学院优秀教师及我国经济学者之力磨出一本适合的优秀教材。

(二)正确对待学生

从高考招生录取看,独立学院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已经进入学校,在此方面已不能强求,因此根据现有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大学学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

1.尊重学生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有些因高考失利到来的同学,不仅需要辅导员的帮助,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们,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更愿意合作,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共同进步的过程。刚开始学西方经济时,学生满怀着喜悦和憧憬,在他们看来学经济学和钱有关,当讲到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分和弹性概念时,理解差的学生开始跟不上,因此应该放慢进度。作为授课老师,尽量认识学生,让其知道教师对他的尊重和认可,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加强练习

西方经济学习题练习不可少,王则柯老师上中级微观经济学提到,如果平时不做练习就不用参加考试,因为即使参加考试了,结果也是基本都不会做。要求学生上课时都必须准备草稿纸以备画图和计算,同时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在摸索中前进。常言“笨鸟先飞”,只有加强课后练习及习题集的练习,才能更好掌握专业术语和更深理解基本原理。教师也应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吩咐安排监督完成,严格要求学生。

(三)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1.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以讲课为主,讨论为辅,课外教学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并用,以科学、生动和灵活的讲授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准确诠释课本内容,穿插案例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微观经济学案例较多,特别是效用论和博弈论,学生经常津津乐道。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参与讨论热点话题,主动思考。如:当前通胀对自身有什么影响;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十二五”规划期间怎样调整经济结构等,让其为国家献策,培养主人翁精神。课外之专题讲座,既可以请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才,也可以请地方著名的学者作报告拓宽学生的眼界,了解经济前沿,把握时代方向。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社会才能了解社会,分析问题才能更透彻,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寒暑假参与企业的生产,了解企业的成本,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利润。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建立课题研究。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建立了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已成功申请了《荆州市区域竞争力调产研究》、《荆州市优势产业选择》、《关于提高荆州市农民收入的对策研究》等基金,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一师一导”制

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擦出思想火花。独立学院教师普遍年轻,教学及科研水平有限。专任教师少,及时交流提高的机会就少。因此,在节约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基础上,可以聘请退休的优秀老教师,建立一名老教师带一批年轻教师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要想讲好西方经济学,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史、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很多知识,还必须有社会经验的积累。因此导师对教师的每月一评,周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年轻教师申请科研时能提供有用的建议,提高命中率,对教师的发展和学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3.激励机制的建立

独立学院年轻教师为了生活,承担了大量的课程,课时量较多,如此,教师又有多少时间思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呢?资源是有限的,承担教学任务过多,必然科研水平就欠缺。教学和科研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能或缺的,他们相互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一些院校限制教师的选课门数和周课时,但这种方式必削减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因此,关键在于学校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如:获得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物质奖励;鼓励教师科研给予适当的工作量,提供教师外出培训和考察的机会,让教师有归属感。

第5篇

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3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3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3。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第6篇

论文摘要:当今劳动价值论受到诸多的质疑,本文运用现代博弃论的基本忍想与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释劳动价值问题,并对它依赖的前提条件作了初步的讨论

一、引言

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在古希腊思想家的经济思想中就有了萌芽,后经古典经济学家的发挥到马克思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历经艰难。尤其是马克思之后100多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每当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总有人宣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在的情况更为如此,长期以来许多人由于对劳动价值论的庸俗理解以及误解,以致认为劳动价值论与当今的经济现实冲突。当然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科学理论必须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发展。故我们提出“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关于“深化研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仍停留在概念之争上,或者只是引经注典,未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深化研究”首先应准确把握“劳动价值论”的“源头”,也即是“劳动价值论”是解决或回答什么问题的?它的理论抽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现在还成立吗?如不成立,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众所周知,经济学中的“价值”反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故从逻辑上讲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关系概念。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交换时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量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背后即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劳动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答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到底交换的是什么?交换的法则是什么?表现在商品上就是量的比例关系是怎么确定的?劳动价值论的回答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劳动,量的比例关系的确定是基于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为什么如此呢?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构建的理论前提与假设就是:人是劳动的、社会的人;人是把劳动付出看作第一位的;在劳动中资源无限制,使用其生产要素的代价可忽略;劳动可自由转移。这些条件是对现实作的理论抽象,这种抽象与自然科学中“质点”“理想气体”的抽象是一样的,与实际的具体情况当然有“出人”。故劳动价值论在分析具体现象时,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抽象应用肯定会导致“冲突”。本文试图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运用现代博弈论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从而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一种博弈论的诊释。

二、商品交换与博弈

博弈论也可称为游戏理论(Game Theory ) , 1944年诺依曼(1V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n)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研究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一些最重要的博弈论的概念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如“纳什均衡”。现在博弈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科的接受与运用,贯穿了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并且已扩展到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博弈即是指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进行竞争或合作,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各种各样的博弈间题,寻求各博弈方合理选择策略的情况下博弈的解,并对这些解进行讨论分析的理论。在博弈解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是“纳什均衡”。现代博弈论分析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运用相应的数学工具构建模型,寻求并分析各种博弈方都不感或不会单独改变自己策略的策略组合,只要这种策略组合存在且是唯一的,博弈就有绝对确定的解。这种各博弈方都不愿单独改变策略的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它的现实意义就是博弈方在“纳什均衡’,下都感到相对“满意”。此状态是稳定的,否则博弈方就会调整各自的策略,是不稳定的。

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是一个利益相互依赖且相互对立与竞争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利益的得失,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且有可供选择的策略,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相互依存性。这些都完全符合博弈的一般特征几故此,我们可对商品交换构建一简单的博弈模型,并运用基本的博弈分析方法。寻求其“纳什均衡”。从而进一步解读劳动价值论。

三、用博弈论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

为使分析问题简化,我们假定在一简单的社会中,有甲、乙两个商品生产者,且都可选择生产A, B两种商品;各方对自己与对方生产商品的劳动付出是清楚的,自己付出的劳动为负的收益,获得别人的劳动为正的收益;从抽象劳动的角度,劳动付出的多少有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复杂程度相等。’

如此我们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假定A, B两种商品不按等量劳动相交换(比如生产A1单位时间劳动可以交换生产B2单位时间劳动);第二种情况,假定按等量劳动交换(即生产A1单位时间劳动交换生产B1单位时间劳动)。

1.情况一:博弈的纳什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我们构造甲、乙两人在一次基本交换商品(即1单位A二2单位B)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1:

此矩阵的含义是:甲、乙双方都有选择生产A或生产B的两种策略,左上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A。如此,不存在商品交换的可能,两人自给自足,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劳动相等,故双方的劳动收益为0。右上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A,乙选择生产B,按照1单位A=2单位B交换,则甲付出1单位劳动,获得乙的2单位劳动,收益为+1,而乙付出2单位劳动,获得1单位甲的劳动,劳动收益为一1。左下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B,乙选择生产A,仍按上方的原则交换,则甲劳动收益为一1,乙劳动收益为十1,乙劳动收益为+1。右下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B,乙选择生产B,则也为自给自足,双方的劳动为。

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求解“划线法”(图2)容易得出此博弈的解—纳什均衡为甲、乙都选择生产A。它的含义是:如甲选择生产A,则乙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一1,选择生产A的得益为0,对乙来说生产A比生产B得益多,故乙会选择生产A。如甲选择生产B,则乙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0,选择生产A的得益为+1,生产A的得益比生产B的得益多,故乙也会选择生产A。当然甲也会采取相同的方法选择他的策略,结论也是选择生产Ao

在这样的社会中,两人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当然就不存在分工,交换也不存在,价值也就无意义了。此种情况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符,用归谬法逆推,所假定的1单位A二2单位B的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是行不通的。

2.悄况二:博弈的纳什均衡

在此情况下,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甲乙二人不论选择生产A或生产B,交换或不交换,劳动付出与劳动收益相等,故劳动得益都为0,故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得益情况。比如甲生产A相对生产B有优势或有更多的心理满足感;而乙生产B相对生产A有优势或更多的心理满足感,应该说这种情况在社会经济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的。如此,甲选择生产A尽管劳动得益为0,但其它方法相对生产B有更多的得益,不妨记为+a,相应的生产B就会有更少的得益,记为一a;而乙选择生产B相对生产A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得益,记为+b,生产B相对生产更少的得益记为一b。这样双方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3:

此矩阵的含义是:左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A,则甲的得益为+a,乙的得益为一b右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则甲的得益为+a,乙的得益为+b;左下方框为:甲选择生产B,乙也选择生产A,则甲的得益为一a,乙的得益为一玩右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B,乙也选择生产B,则甲的得益为一a,乙的得益为+b0

同样用“划线法”可得出(图4),此时的纳什均衡为甲选择生产A,乙选择生产B。它的含义与前一种情况相似,即甲的考虑为:如乙选择生产A,则自己选择生产A,尽管劳动得益为0。但其它方面得益为+a,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一a,两相比较,选择生产A。如乙选择生产B,则也为如此,故不论对方如何,自己选择生产A。依此,乙也会作同样的考虑,肯定会选择生产Bo

如此,在这样的社会中,甲生产A,乙生产B,就出现了社会分工,而产、品交换是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进行的,否则就出现了第一种情况。

四、几点讨论

以上两种情况的博弈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在原初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价值生成的必然性。有同志可能会说此种分析只适用于原始的实物交换和诸多前提条件的限制,到货币资本产生以后及其它条件的改变,这种分析也许就不成立了,对此,我们作一点简要的讨论。

(1)关于“人是劳动的、社会的人,社会财富只有通过劳动的付出才能获得”。此点必须从唯物史观去理解,如不懂得唯物史观也就很难懂得劳动价值论。当然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不是产生财富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此点直到今天也是成立的。

(2)关于“资源无限制、无代价”。此点是为了分析问题简化而作的理论抽象。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尤其是现代,资源稀缺,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都是有代价的,如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只要把资源及生产要素的代价折算成劳动,(所谓代价无非就是要通过付出劳动才能使用,尽管有些资源与生产要素也许是天然的,但由于稀缺性和现代社会的占有关系,占有者凭借对他的占有也要索取使用者的劳动),并不影响对问题的实质分析。

(3)关于“劳动可自由转移”。由于当今各种垄断情况的出现与行业门槛增高,从短期看此点并不成立。但从长期看,由于信息的扩散与竞争对手的模仿学习,除个别之例,此点也是成立的,否则市场竞争也就无从谈起。

第7篇

关键词:产业组织;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以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的微观应用经济学。从本质上看,不同时期的产业组织理论所讨论的实际是不同市场制度下的产业活动的组织和调节问题,因此,它们对市场制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早期市场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完全竞争作为其分析的前提,提出了“经济人――看不见的手――自然秩序”范式。他认为完全竞争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他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然而,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产义的过渡,垄断问题日益凸现。这引起了马歇尔的关注,他经过对规模经济成因的分析发现: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效益,使这些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市场占有效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垄断因素的不断增强,而垄断又必然阻碍市场竞争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冲突”。如果说竞争与垄断呈现出的“马歇尔冲突”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起点,那么,获得“有效竞争”的最优解则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归宿。20世纪初,随着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垄断特别是寡头垄断的统治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现象。竞争和垄断问题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以英国剑桥大学斯拉法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收益递增规律与完全竞争前提相矛盾为突破口,引发了一场有关“马歇尔冲突”的理论争论。在此背景下,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修正了传统的市场结构理论,于1933年分别提出内容基本相同的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定了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极端观点,认为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垄断和竞争交织的状况,实际的市场是竞争与垄断的混合。张伯伦着重分析了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产品差别化、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问题。这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直接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向市场结构方向发展,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有着久远的理论渊源,但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形成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到目前为止,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近80年的历史中,在垄断和竞争的激烈争中,产业组织理论逐渐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流派。

(一)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构造的SCP范式既然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的逻辑体系。把市场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所以信奉哈佛学派的观点的学者又被称为“结构主义者”。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是通过将产业分为特定的市场,构造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对市场关系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观点为:在一个部门内过高的生产集中程度会导致糟糕市场结果,但规模效益显著的部门除外;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和带有某些原子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按照竞争要求所期望的市场结果。过高的产品差异程度通常并不会带来很好的市场结果,因为消费者常常只在两个十分近似的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所以消费者选择的产品数量并不会随产品差异程度而相应扩大;有效竞争所要求只是适度的产品差异。高度的市场进入限制,与中等和较低的市场进入限制相比,对市场结果具有负面影响。因此,要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直接改善不恰当的市场结构。基于上述认识,哈佛学派主张,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结果,必须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调节。这些主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积极推进反垄断政策的美国,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而被长期接受。

(二)芝加哥学派

二十世纪50年代末,针对哈佛学派的SCP范式的形成,美国其他大学对产业组织理论也展开了研究,其中,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为代表的学者,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崛起,并逐步取得主流派地位,被称为“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价格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理论是价格理论的逻辑扩展;在理论基础上更加信奉新古典主义,认为标准的竞争理论自然是有效,“完全竞争”模型对产业组织问题具有足够的自解能力。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的分歧在于它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垄断现象是不会长久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了一些与哈佛学派不同的观点,如进入壁垒,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的存在实质上就是已有和新进入厂商之间存在着需求和成本的不对称性,按施蒂格勒的观点,进入壁垒是指在每一产量或部分产量中,必须由寻求进入的厂商承受,但已有厂商却不必承担的生产成本。显然,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先进入者的在位优势。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进行了批判,指出统计上的正相关关系,并不等于经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哈佛学派通过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来证明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也许是市场绩效,而不是市场结构,不同的企业效率可能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和佩尔兹曼等人对政府管制产业的分析,他们通过对电力、通讯、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实证研究,检验了政府规制的实际效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影响(政府管制失败)。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现代博弈论被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非合作博弈成为策略性分析的标准工具。产业组织理论借助古诺模型、纳什均衡、伯特兰德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最新成果,通过对潜在竞争者进入与否的分析,在研究企业竞争策略和行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得出厂商行为是其心理预期函数的结论,为政府制定反垄断、保护竞争政策及其效果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1.策略理论,寡头竞争企业的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合作策略和非合作策略。其中,非合作策略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垄断或寡占的市场中,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改变市场环境,从而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信念,达到迫使竞争者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品差别化理论,是企业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形式。新产业组织理论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含义模糊的产品差别模型划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垂直产品差别是指由于产品质量不同所形成的差别,水平产品差别是指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而形成的产品种类的差别。

3.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因素仅仅是沉没成本的大小,基本忽略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所提出的决定进入壁垒的四种因素,即进入所需的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别壁垒和绝对成本壁垒。(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J・施蒂格勒,1989:《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第8篇

一、应用性本科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1.应用性本科经济学特点。根据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理论体系具有两大特征。一为学科理论体系庞大,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微观规制与收入再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剑桥学派、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凯恩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二为分析工具数学化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数理经济学的产生、计量经济学的崛起、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在纯实验分析中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而归纳出某些经济规律、博弈论的引进。

2.趋势。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既不同于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科性人才,也不同于依赖操作技能完成现场制作的技能性人才,应用性人才主要擅长于技术应用,在将设计、规划和决策物化为实施方案和物质产品的过程中,显示其独特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应用性人才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更加着眼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比技能性人才有更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较学科性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应用性人才的鲜明特征是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性本科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按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教学在尊重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的同时,突出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经济学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的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性本科经济学教师能力要求

1.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经济学的精深和广博,作为经济学教师,自己要做到融会贯通,足以穷其一生精力,而要在短短的60个课时内给学生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浅出。深入要求教师对整个经济学体系的全面驾驭和把握,并熟知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给学生的也许是最基础的知识,而教师则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浅出则力求讲述通俗易懂,讲出抽象理论、复杂模型的制度背景和经济内容,用现实的案例和实践使抽象模型具体化,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扎实的数学基础。经济学的数量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大量统计及经济计量学软件的开发,使得数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手段更为便捷,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这种现实要求经济学教师要较好地完成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扎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

3.对前沿动态的敏锐洞察力。经济学是对经济实践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并在理论上指导经济的运行,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经济实践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并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现代经济发展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经济学理论在不断更新发展。尽管经济学教材在不断地推出新的版本,但是还是跟不上理论发展的速度,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最新的理论发展,所以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基本的经典理论知识时,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的发展前沿,跟踪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立足学术前沿,有意识、有目标地吸纳新知和消化新知,具备一种不断补充学术养料、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的较强能力,积极主动地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送新鲜血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教给学生发现新知识和培养他们勇于探求未来知识领域的能力。

4.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经济学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融合,引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关注现实,参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第9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经济主体 利益博弈

农业是目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其症结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博弈论主要研究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经济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逐渐成为分析经济活动的必备工具。本文以博弈论理论为依据,分析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从而得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在这里,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资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谐社会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工农关系顺畅健康的社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其原因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还不富裕,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三农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靠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统筹发展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及时调整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则会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不合理局面,可形成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的和谐局面。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

1、区域公共环境保护的博弈

区域公共环境是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赖以生存的共同外环境,若环境遭到污染,将影响到区域内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同样,污染的环境要得到治理和保护,需要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共合作,因此,区域环境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然而在现实中,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却常常难以实现。

用博弈论来解释,可以这样看,假设区域内有两个经济主体1和2,需要的成本分别都为5个单位,可以获得的利润分别都是10个单位,治理环境污染分别需要耗费2个单位(当然,没有强制命令的话经济主体可以选择治理或不治理)。短期内博弈的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别人都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治理,而他违章排污,节省了污染处理的投入成本2个单位,而且享受到了别人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会在治理污染和违章排污之间,选择违章排污。如果别人都违章污染环境,而他遵守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治理,要多消耗2个单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又享受不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他当然不会选择治理污染。这样,大家尽管可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好处,但是在没有外在力约束的情况下,大都还是不会积极治理污染,因为违章排污是每个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大家都污染环境就是纳什均衡。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大力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主要贡献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方政府虽然在城乡规划与发展中对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卓有成效,但很多地方的城市与乡村未形成统一规划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逃避污染治理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之间缺乏配合的积极性,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工业废弃物从城市转向城市的边沿以及周边各乡镇,城市周边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这里既存在着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存在着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因为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缺失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中公共项目建设的博弈

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各开发商在城市与乡镇以开发房产、生产型企业、娱乐场所等见效快的居多,并从一个点扩展至一个街区或几个街区。而公共空间项目,如绿地、图书馆、停车场等却十分缺乏。用博弈论解释:是因为城乡公共项目对开发者而言不会带来直接收益,却有积极的外部效益,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可以带来区域的长期效益。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个“理性人”都会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因此,公共项目开发很难通过开发商共同出资开发。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如果他投资公共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周围环境的品质,别人却坐享其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他的投入更多,当然不合算,这意味着生产厂商很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如果别人投资公共项目从而改善了周围环境,他搭个“便车”,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更合算。这样,大家尽管可能都认识到公共空间带来的好处,但从长期看厂商不会提供该物品,即公共物品很难由市场供给,至少供给不足。在没有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每个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都是不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博弈的结果是公共项目开发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事情。

三、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构对策

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局面,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购买力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将城市规划与乡镇规划纳入区域发展的同步轨道,是城市规划的延续与提高。在这种意义上,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质又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基本利益关系的重新构建,而寻求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最小摩擦值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条件。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乡规划是进行“制度交易”的行为过程。

1、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强调集体理性,因而在以经济主体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市场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时常以市场主体对立面的姿态出现,规划在实施中经常碰壁。所以规划不应停留于理想状态的表达,而应该看到实际对象。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希望的规划才有可能自觉地贯彻实施。

关于区域公共工程开发问题,不能责备开发商唯利是图,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市场中经济主体理性的表现,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达到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双赢”。如在开发区域公共项目时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为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本息,并取得一定利润,政府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实现纳什均衡

实施城乡统筹制度是关键,在规划空间蓝图的同时,还应该研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达到规划目标。可以把开发商自主开发作为个体理性,把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理性,在强调个体理性最优时(非合作博弈),与城市其他规划如区域环境整治规划、产业带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等一起达到整体最优(合作博弈)。

从理论上说,在给定的条件下,社会通常自发地趋向于某个均衡状态。社会一旦到达某个均衡状态,理性的参与者将没有积极性改变已经达到的状态,因为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局部最优”的。所以,均衡状态是社会活动的趋势和方向。

一切均衡都是相对的,新的制度与政策会打破目前区域开发利用的一些均衡状态,使区域开发利用向着更好的某个新的均衡状态趋进。如果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难以有效地贯彻下去,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制度或协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最优。城乡项目开发不是强制或感化各个开发商,让他们依照规划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或完全由政府包揽,这不符合个人最优的理性要求。BOT投资就是一个较成功的制度安排,它兼顾了个人与集体的理性,构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所希望的纳什均衡。

3、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信息有效沟通

以“囚徒困境”为例。作为警察,当然是希望两个囚犯都能老实坦白,因此,在设计制度时,就要从囚犯的角度考虑,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囚犯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要了解囚犯的心理,这就是信息的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规划部门只有知道对象所想,对象做出的反应,那么做出的规划才具可行性。另外,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看,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如分权、私有化等),而以“问题干预”分析为基础,强调随机制宜或权变观念,这更需要大量、如实的信息的支撑进行制度设计。相反,规划一味推崇集体理性,忽视公众、开发商的切身要求,规划必然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注重信息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才能合理运行。

(注:本文受到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课题名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cx2010001)。)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杨东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促进统筹发展[J].农村经济,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