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保护策略

时间:2024-03-12 08:47:53

导语:在生态保护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保护策略

第1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建设相关策略

1发展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一直走下坡路,自然生态系统被过度的污染,严重过度的索取,自然所形成的资源,已经面临着不断的短缺,导致后续生长乏力,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林业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可再生资源,都是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科学的理论得以验证的正确经营理念,是人类、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政策来看,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破坏非常的严重,物质生产力一直在不断的下降,其效益功能也趋于下滑。大力发展林业资源进行生态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林业产业功能的概述

2.1社会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是人类社会与森林资源的相互重叠交汇所产生的产业,它的发展与我们人们日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是一个缩影的过程,然而林业产业,它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出现,不但可以非常明显的反映我们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还能够从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还可以通过人类的保护行为,对濒临危险的树种进行拯救,因此,林业产业还具备一定的促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社会功能。

2.2经济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的功能还有经济功能,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及社会急需性资源,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部分树木本身就有一定的经济性,也可以做药材和家具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工艺品,药业等领域,活跃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各个领域中。但是由于林业管理者的管理不当,太过于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导致林业资源逐步的匮乏,生态效益不断的缺失,故而需对林业的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

3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下林业经济建设的相关策略

3.1完善和调整林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资源也相对丰富,发展林业的企业也比较多,最近几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脚步非常的迅速,以致于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需要也就越来愈多,一些不良人士通过乱砍乱阀私下通过不当手段获取森林资源,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此事,应针对林区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地对于林业保护的法律进行完善和调整,势必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进行制裁,杜绝滥砍滥伐、偷伐、偷猎等现象。同时政府还要呼吁广大群众,吸引社会各界对林业产业的关注,并进行招资引商,以实际行动推动林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林业企业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要兼顾林业的神态保护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分的符合和帮助,在林业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使林业进行趋于现代化发展,以保障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林业企业要把争取来的资金合理利用,真正将生态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对林区空隙处补植高等树种,逐步完善林区生态系统结构,使其发展为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构成的、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提升林区的生态效益。

3.3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

一个产业能够做强做大,一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辅助支持,那么林业产业也不例外。从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使林区种植及补种得到更好的利用,既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助于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第二,在林区生态系统稳定之前,林区的抗灾害能力相对较弱,加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辅助林区,免遭病虫害侵扰,对于维护林区生态平衡,是非常有效的。第三,将先进林业科技或相关理论,真正的应用于林业发展当中,还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第四,只有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林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丰富林区经营模式

由于地域的不同,各个地区在开展林区生态保护工作,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工作,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开扩多种林业经营模式,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林区所在地区农业发达,即可将林业与农业向结合,在林区种植部分农作经济产物,以实现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再比如部分林业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林业经营者即可将林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生态林业旅游经营,不仅促进了林业的经济发展,还间接对林业产业进行宣传,实现多种经营目的。此外,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优先补植当地优势树种,完成林区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经济性。

第2篇

关键词:三江源区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分布着高原特有的植被生态系统,是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和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主要集中地。三江源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源”和生态安全制高点,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区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抑制生态恶化的状况,必须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本地区以及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江源区生态的战略地位

三江源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的江河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2%、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该地区。 “在三江源区,仅属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大小河流就有180条,有大小湖泊16337个,总面积达2350.77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26个。三江源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32%,是全国湿地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这些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是三江源区重要的水资源蓄积调节器。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大陆对流层中部的“热岛”和“中流砥柱”,它以强大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大气环流,形成了亚洲季风,使南起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至中亚、西伯利亚平原,东至阿留申群岛、日本的广阔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都受其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夏季,青藏高原的荒漠草地、戈壁具有很强的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成为巨大热源,使其上空形成强盛的大陆性环流系统,即青藏高压,它引导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上空的部分暖湿气流(即西南季风)北上,给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带来丰沛降雨,使其成为风调雨顺、广种禾黍的鱼米之乡。冬季,青藏高原又如同一块巨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极南下的寒冷气流,使东亚西部地区的热带森林界限向北延伸至北纬30度地区。三江源区的大面积森林冰雪资源对调节气候起到主导作用,它不仅控制着高原上的气候和生物进程,并在高原周围辐射形成下沉气流而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是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领地,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孑遗物种,而且在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进化发育形成了一批高原特有的物种。“据不完全统计,区内现有种子植物73科、390属、1713种,其中优良牧草80余种、野生植物1200余种(其中许多具有药用价值);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野驴、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1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藏原羚、马麝、棕熊、猞猁、盘羊、藏雪鸡等37种。其中,这里拥有世界珍稀濒危植物3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100多种。”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江源头森林茂密,牧草丰茂,土地肥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而且还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三江源区植被破坏,使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调节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生态退化负效应给下游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果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涵养水源功能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气候调节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不仅当地受益,而且全国乃至全球受益。因而,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突出表现在:一是湖泊面积缩小。三江源区原本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冰川广布。但多年来,这里的大小湖泊、河流快速缩小甚至干枯。如青海湖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间湖水下降3.35米。青海省到目前已有2800个湖泊已不复存在,剩下的1000多个湖泊也日益萎缩。二是江河流径量明显减少。根据水文观测资料,黄河源头,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1997年的汛期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三是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据不同年代的卫星照片解译分析资料统计: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年平均退化率由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9%上升到90年代末的7.6%,高寒草原平均退化率在同一时期有2.3%上升到4.6%。目前,三江源区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46%;其中黄河源区中度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68%,长江源区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22.47%。另外,三江源区的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黄河源区沙漠面积126670公顷,长江源区荒漠化平均增加速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四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根据2000年第三次遥感普查资料显示,三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5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09%。其中黄河源区378万公顷,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35.04%;长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489万公顷,占长江源区总面积的29.64%;澜沧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84万公顷,占澜沧江源区总面积的25.28%。五是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处于濒危或绝迹。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目前“青海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2005年国家批准建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三江源区而言,是青藏高原的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局部保护的意义较小,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而言,以“三江源”保护为契机,应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大力保护、永久保护,这是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基本要点,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和行政措施,以确保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力度。做不到这一点,所谓短期保护和局部保护都是无济于事的。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使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从生态环境产品公共性的本质出发,江河源区资源共享、中下游受益者(省份)应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还应成立“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金渠道为四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的环境保护建设基金;二是中下游地区的补偿基金;三是社会募捐;四是发行生态彩票,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上中下游、全社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可以面向全球吸引资金和人才,把江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变成一项国际性的、自觉的、广泛的社会行为。这不仅对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都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依托优势资源和环境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三江源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宗教特色突出、文化交汇突出、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草原地区更是独具特色。因此,三江源区拥有众多世界极品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这些资源涉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历史等众多领域,例如:中华水塔――三江源,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青海湖,班禅、达赖的故乡,集宗教、艺术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代表性文化等都是三江源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也是青藏高原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只要江河源的旅游设施改善和宣传促销得利,这些需求就会变成现实的大市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尽快让农牧民脱贫致富。三江源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因为无论法规多么严格,对于尚未解决温饱又生计无着的农牧民来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都是难于消除的。可以借鉴一些经验,三江源区移民应从牧民的实际出发,以草为本、以大畜牧业安置为主的原则,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调动江河源区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源区居民予以补偿,为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具体做法是:首先,江河源区移民必须移得出、稳得住。只有人口移得出,草场不放牧,生态才能得到保护。移民搬迁安置费应及时到位,能让移民在入住地稳得住。其次,移民要逐步致富。要将移民的致富与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突出有地方资源优势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增加移民的收入。再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业深、精加工企业的发展,按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优育强,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来增加移民的收入。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不仅严重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此,要广泛深入的宣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目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湿地意识,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治理并恢复草地生态的自觉性。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动员包括新闻媒体产业界、科研文化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在内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既要公开区域环境质量,也要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推行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参与影响自己利益的环保决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的全过程。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江源区的开发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线型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寻求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三江源区生态得到修复,将资源损耗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1.1生态下泄流量保证措施

为减轻水库蓄水对下游河道水生生态的影响,水库初期蓄水阶段,在水库水位低于进水塔底板高程62.7m之前,用水泵将水抽至进水塔,经输水洞向下游泄放生态流量。水库正常运行阶段,应确保生态流量通过与输水洞末端压力箱相连的Φ600mm生态及农业供水管的正常下泄,最小下泄流量为0.79m3/s。应制定施工和水库运行环保调度方案,建立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严格落实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生态流量泄放保障措施,保证下游河道水环境、河道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要求。

1.2海洋水产资源补偿措施

工程运行对六股干流及河口外海域水生生物及水产资源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考虑到本期水利工程的社会公益性质,并为履行对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义务,拟采取一次性补偿资金120万元,用于购买增殖放流种苗,由辽东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增殖放流和跟踪监测。在补偿工程对水生生物和水产资源影响的同时,资助相关研究,为本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以及今后类似工程水生生物及水产资源影响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1.3六股河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措施

为保护六股河野生鱼类资源,维持和保护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拟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一座。人工增殖放流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放流对象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实施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进行放流苗种的标志(或标记),建立遗传档案,提供苗种进行放流,并开展相关科研及监测工作。

1.3.1放流种类增殖放流种类的确定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据保护鱼类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远近结合,合理优化。结合鱼类资源监测结果及河流、水库鱼类资源状况,青山水库及六股河相邻水域主要放流对象应是鲢鱼、鳙鱼、香鱼和黄颡鱼等。

1.3.2放流标准放流的苗种必须是由六股河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子一代,因此放流苗种的亲鱼应是六股河收集经人工驯养的野生亲本。在国家尚未有鱼苗放流标准情况下,放流苗种必须是无伤残和疾病、体格健壮的。

1.3.3放流数量和规格放流鱼种的规格越大,适应环境能力和躲避敌害生物能力越强,成活率越高。但规格越大,培育成本越高,所需生产设施也越多。

1.3.4亲鱼采集要求青山水库建成后对上下游鱼类种群及基因交流可构成一定影响,为尽量弥补这种损失,鱼类增殖站在亲鱼采集期间应在坝址上游和下游均进行采集,以期在繁殖放流苗种期间达到基因交流的目的。

1.3.5放流地点和放流周期放流地点拟设在库区及坝下,符合交通便利,坡度平缓,无浪,背风的港湾等放流条件要求。青山水库建设期连续投放,此期间所需费用计入本环保方案投资;青山水库建成后,根据库区及下游河段鱼类种群及数量特点,对放流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做适时调整,并长期放流,所需费用纳入水库运行成本。

1.3.6增殖放流站建设规划1)增殖放流站选址。通过现场查勘,青山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拟建在坝址下游约500m附近水库管理局范围。该场地目前规划有水库管理局,并规划有永久公路与外界相通。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与水库管理局紧邻布置,可提高管理效率。鱼类增殖站水源考虑泵站引自六股河,青山水库最小下泄流量为0.79m3/s,水质、水量均满足鱼类养殖要求。2)增殖放流站规模和布局。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占地2hm2,建600m2催产孵化车间一座,其他配套鱼池0.67hm2以及办公、试验、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相关设施。0.67hm2室外鱼池包括鱼种培育池6个,每个50m2;亲鱼培育池6个,每个300m2;后备亲鱼池4个,每个225m2;活饵料培育池2个,每个200m2;大规格鱼种培育池6个,每个400m2。600m2催产孵化车间包括亲鱼催产、人工孵化及鱼苗开口培育3部分。此外,内另需建设300m3蓄水池1个,配套六股河~鱼类增殖放流站引水管线1km(管径300mm)。3)仪器设备购置。为满足青山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日常运行需要,增殖站修建办公、实验、仓储、生活用房一栋,建筑面积400m2,并配备相关生产、科研、生活设施及设备。

1.3.7放流技术和放流效果监测为保证放流苗种的自然成活率,苗种放流前需在自然水体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暂养和锻炼。放流时,则应该将苗种分散于广阔水域中,使其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与饵料条件。为评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需要在放流期间以及放流后一段时间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变动两个方面。在人工培育、放流技术及放流效果监测等方面,应进行科技公关研究,以保障增殖放流任务的顺利完成。

2结语

第4篇

刘思含(1990-),女,辽宁阜新县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孙卓(1981-),男,辽宁法库县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摘要:“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同时矿产资源也是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相当重要的环境要素,在维系生态系统这一有机体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辽西北地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辽西北;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

1.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辽西北地区涵盖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这三座城市,是辽宁省区域经济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一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巨大。但此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概况如下:

朝阳市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也较为广泛,同时开发潜力很大等特点。目前,境内已发现有益矿藏五十三种,产地五百七十余处,已探明储量占全省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锰储产量在东北各城市中位居第一位,钼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位,此城市黄金产出量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膨润土、大理石等总量大、质地好,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

铁岭市矿产资源丰饶有煤炭、白粘土、硅灰石、灰石、花岗岩石、大理石、锌、铁、铜、金等各类矿产共二十九种,开发利用已有二十多种。其中,煤炭储量二十二亿吨,占辽宁省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作为全国煤炭基地之一是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铁法煤业集团,年生产能力达一千五百万吨万吨。

阜新市这座城市盛产煤、玛瑙、石灰石、膨润土、玄武岩、金、铁、硅砂、萤石、沸石、地热、风力等四十多种资源。其中,萤石、沸石、硅砂储量居全省首位。阜新作为各种玛瑙制品的生产基地,玛瑙产量与销量占中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中国玛瑙之都”。而且阜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并建有亚洲地区最大的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

2.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首先是由于矿产行业本就是属于高污染的行业,只要对资源进行开采就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不但破坏地表环境同时也会破坏地下环境。由于煤矿资源的采取必然会产生采空区域就可能引起地面塌陷,引发矿震或滑坡等灾害。并且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的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设备陈旧导致在开采中的废物尚无污染处理工艺。其次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为追求经济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造成自然生态失衡,资源极度浪费,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最后由于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尚不健全,现有的相关法律只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出原则性的规定,或者相关规定单一不具体,没有对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措施进行详细的成体系的规定,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相关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能得到具体的法律制裁。

3.辽西北地区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第一,矿产开采开发体系缺失

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行政授予面过大;以及探矿权人取得探矿权资历要求低、项目资金要求低等问题,圈占地盘、囤积居奇、投机牟利现象较为多见;采矿权人掠夺式、低效率和高污染式的开发资源方式,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既破坏了资源,又大大的污染了环境。

第二,开采企业资质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大多数的开采企业规模较小,超大、大、中型矿产企业较少,个体企业占多数等情况。小型或者个体企业多存在开采设备落后造成多浪费,多污染等问题。

4.完善辽西北地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

(1)树立矿区环境“一条龙”监管立法观念

对于环境治理的各国立法都存在环保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重视污染的处理而轻视污染的预防,同时忽略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管的立法思路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所以针对辽西北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轻污染缺乏监管的现象,应该树立全程监管的立法观念,将矿区环境污染治理落实到资源开发利用的每一个阶段中去。

(2)提高矿区生态环境监管执行力度

基于矿区环境“一条龙”监管立法观念,继而设个专门的矿区环境污染监督部门,全程监督管理矿山企业遵守环境保护各项规定的情况,并要求有关部门在破坏行为产生时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其次,此部门须对矿产企业的生态环境恢复的程度随时进行检查监督。

(3)完善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治理功能

矿产项目成本较高、进行时间长、不可抗力多,而且,矿业的不合理生产往往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为了减少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应使复垦政策与立法须条理清晰,细节明确,增加可操作性。其次,应当建立矿山环境恢复基金会,负责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及相关辅助工作。

(4)制定矿产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矿产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开采实施前对该行为对开采区域附近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将负面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的预防措施。设立专门监督矿产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部门,开采方须向提供减少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并由该部门进行评审,这将成为矿产开采方申请矿山开采的重要指标。

(5)制定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标准制度

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首先此标准是对矿区污染情况的评估和法律责任的追究有据可依,其次作为衡量矿区开采造成污染后是否积极进行恢复工作的标准。我国其它方面的生态环境标准较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标准还是比较完善的,所以应针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标准制定相应的规定。辽西北地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应迅速着手制定有辽西北特色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作者单位:1.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2.沈阳师范大学;3.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文为2012年度辽宁省软科学指导性计划项目“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生态脆弱旅游区 生态保护行为 博弈分析

引言

生态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我国政府就组织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研究在我国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浙江省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6年出台《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2008年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这些都表明生态保护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旅游业虽然是无烟产业,但是也会产生环境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企业获得的当地大部分的经济收入,当地居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各种环境问题、文化冲突、同化等问题开始出现,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生态脆弱地区在我国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是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脆弱地区,这些地区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地区的资源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这样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且将失去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这对我国也是一个损失。因此,改善生态脆弱旅游区生态环境,开展旅游地生态保护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生态脆弱旅游地区生态保护研究综述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不过最初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仅仅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对于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重视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认为在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形式或开展生态旅游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当地居民谋福利。Boo(1990)、Lindberg(1991)、Sherman & Dixon(1991)、Cater& Lowman(1994)很多保护主义者相信生态旅游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也能迎合当地社区的发展需求。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87年对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家里的10个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1990年正式出版了介绍这项成果的书籍《生态旅游:希望与陷阱》,系统地介绍了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993年生态旅游协会(TES)编辑出版的《自然旅游经营者的生态旅游原则》提供了脆弱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的最新准则。在这些成果中都强调了社区参与的重要性,通过促进社区的参与来促进环境的保护。Nelson(2004)、Behrenfeld (2003)和Stronza(2001)分别以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农村社区项目、尼泊尔项目和亚马孙流域的小旅馆项目为例,通过研究发展社区生态旅游作为进行环境保护的手段是否有效,社区是否得到发展等。

国内对于生态脆弱区旅游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的研究。在分析生态脆弱区资源和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对当地旅游资源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案例分析也多以生态脆弱区的个别景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主,保护以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为主,主要认为只要旅游活动在一定的承载力之内,同时采用更多的生态项目就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对于生态保护的社区参与研究的很少。

例如姜爱林、祝国勇(2000)阐述了在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建设及生态改良的作用,并分析了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杨永德(2003)根据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在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业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从而提出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思路。甘露(2005)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及空间利用格局三个层面上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王亚欣(2008)通过以额济纳旗旅游开发为例,对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剖析,再次提出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旅游的发展要在旅游环境容量范围内,采取收入型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旅游保护的方式还仅仅定义在表象的生态旅游之中,没有涉及到生态旅游的核心—社区参与。在1997年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生态旅游内涵就包括有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旅游业持续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和条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必然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可以说社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中存在或潜在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通过让社区各方利益相关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的决策、实施、评估和管理整个过程中,使项目变为社区群体的自觉要求和行动,提高项目实施和成功的效率,降低项目管理的难度并且避免外来文化与社区自身产生冲突,来达到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探讨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问题,利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面对生态问题社区各方利益相关者,将如何选择自身的行为,来保证各方得到最优的选择,并根据博弈的结论,对生态脆弱旅游地区的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旅游利益相关者是指旅游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并受到旅游发展影响的群体。本文采用目前国内引用最多的Sautter和Leisen(1999)年提出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为基础,按照本文的需要研究其中最为核心的主要生态保护的博弈参与者,分别是旅游地企业、旅游地社区和政府。

(一)模型基本假设

博弈参与三方:旅游地企业、旅游地社区和政府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的行为指导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原则。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博弈各个参与者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次序之分, 同时各个参与者不仅完全了解自己的得益情况,而且完全了解其他参与者的得益状况。

动态博弈过程的假设:首先旅游地政府的相关管理机构决定是否对旅游地实施生态管理,然后旅游地社区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维护生态环境,最后旅游地企业决定是否投资来维护生态环境。

(二)分析思路

本文采用逆推归纳法求出该三方动态博弈的均衡解:即从博弈树的最底层开始确定最后一个参与人的期望收益最大值;然后将最后一个参与者的最优解,代入倒数第二个参与者的期望收益,得出倒数第二个参与者的期望收益最大值;依次逐层考察直到得出第一个参与者的期望收益最大值,这些期望收益最大值即为所求动态博弈的均衡解。

(三)行为策略及相关经济参数

政府有实施生态管理和非生态管理两种行为策略选择。生态管理是指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积极督促旅游企业进行生态维护行为,假设政府实施生态管理的成本为G1;非生态管理时政府的成本为G2。

旅游地社区有维护生态环境和不维护生态环境两种策略选择。假设社区参与维护需要耗费的成本为C1(包括社区本身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直接投入以及对旅游企业的监督费用,监督费用包括:污染鉴定费、律师费、诉讼费、误工费等);社区不参与维护的话则投入为0,但由此产生非生态化旅游模式下造成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损失C2均由社会公众全体承担。

旅游企业有维护生态环境和不维护生态环境两种策略选择。维护生态环境是指旅游企业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如治理污染),假设所需费用为E1;不维护生态环境是指旅游企业对由于旅游行为所形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予理睬。由此产生两种后果,如果政府没有察觉,则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如果被政府察觉,需要承担政府对不实施生态化生产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征收的惩罚性税金和罚款,二者合计为E2,此时,政府和社会公众按照ρ的分配比例共同分享企业罚款。

根据上述各项假设和博弈参与方行为策略构建博弈树描述整个博弈过程,如图 1所示。

(四)收益函数

根据博弈树的博弈过程分析,可以得出对应于8个结点的旅游地政府、旅游地社区和旅游地企业的具体收益(见表 1)。

(五)博弈模型均衡解

利用表1和图1,采用逆推归纳法,结果如下:

1.旅游企业的混合纳什均衡结果:通过博弈树和收益矩阵可知企业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状态为:

解得:

即当企业以P*3的概率选择维护生态环境、以1-P*3的概率选择不维护时,维护和不维护两种选择的收益相同,旅游地企业实现了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2.旅游地社区的混合纳什均衡结果:通过博弈树和收益矩阵可知,社区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状态为:

将P*3代入旅游地社区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方程式,可得:

即当旅游地社区以P*2的概率选择进行维护、以1-P*2的概率选择不进行维护时,两种行为策略的收益相同,旅游地社区实现了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3.政府的混合纳什均衡:通过博弈树和收益矩阵可知政府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状态为:

将P*3和P*2代入旅游地社区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方程式,可得:

即当政府以P*1的概率选择进行生态管理、以1-P*1的概率选择进行非生态管理时,两种行为策略的收益相同,政府实现了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六)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由上述政府、社区、企业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可得到如下结论:

1.政府实施生态管理的概率P1与对旅游企业处罚的力度E2和非生态管理的成本E2是正相关的,而与进行生态管理的成本G2负相关,即政府对旅游地企业不维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处罚力度越大,政府的生态管理成本越低,以及政府的非生态管理成本越高,则政府部门越有可能实施生态管理。

2.旅游地社区进行维护生态环境的概率P2与政府对旅游地企业处罚的力度E2、社区的罚金分配比例1-ρ和社区的不维护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C2正相关,而与社区维护成本C1负相关,也就是说对企业的不维护生态环境行为处罚力度越大,社区获得的处罚收益越高,社会福利损失越大,维护成本越低,社区就越有可能维护生态环境。

3.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的概率P3与政府实施生态管理的概率P1、社区进行维护的概率P2、以及对企业处罚的力度E2正相关,而与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的成本E1负相关,即政府实施生态管理的概率越高,公众进行维护的概率越高,对企业处罚的力度越大,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的成本越低,则企业选择维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性越大。

维护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上述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及均衡解的分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根据博弈模型的分析,政府实施生态管理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的概率越高。在传统的GDP政绩考核指标下,生态价值无法在GDP中得到体现,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去有效地实施生态管理,控制企业的行为,GDP的增长往往意味着自然资源的粗放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损失。

目前国内的政府环保指标主要以污染控制指标为主,无法真正地控制旅游发展中的生态压力和文化压力,因此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文化环境效益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对维护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持。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文化水平

由上述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旅游地社区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程度会影响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变化,社区愿意维护生态环境的概率越高,旅游地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性越大。当前,旅游地社区普遍认为生态环境的维护,是政府和旅游地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旅游社区的资源对社区的生态进行保护。

在自然生态方面,政府引导社区居民改变对当地资源粗放型的利用,让社区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转变自己耗费资源的生活方式,加入到社区旅游保护生态的工作中来。因此,培养旅游地社区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将对旅游地生态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生态的损失没有直接的经济指标进行衡量,但是由于传统旅游的发展会使文化出现商品化现象,引发民族文化真实性的问题,因此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更加需要社区参与社区居民是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传承人与表现者,只有社区居民的参与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保护。这就要求政府对当地的社区进行基础教育的投资以保证当地文化水平的提高,使社区在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保护方面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

从上述博弈模型分析可知,对企业不维护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越强,企业愿意维护生态环境的概率越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加大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处罚力度,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企业有所畏惧,不再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具有投机心理。

(四)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社区参与,减少三方利益矛盾

可以采用洛克泰尔湾社区参与模式,即企业与政府共同设立基金来保护,对当地进行利益补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基金的投入,为旅游地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基金对当地加大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使当地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回报。

依托当地社区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旅游,将当地社区居民所有的接待能力进行最大化发挥,接待、住宿、餐饮等设施依托并发挥当地居民的现有设施,减少重复性资源的消耗,并且由于当地人的参与保证了自然环境以及当地文化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促使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结论

本文从当前国际流行的社区参与的角度出发,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研究了生态脆弱旅游区核心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企业、旅游社区和当地政府在旅游保护中采取的行动,得出在旅游地的发展中,将生态考核指标放入政府考核中,提高社区的文化水平,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并且建立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将社区参与真正实施于旅游发展中,对于生态脆弱旅游地区的生态保护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仅从旅游地区的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出发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自然生态方面的研究,下阶段可以进行包含更多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并且将文化生态保护更多的纳入分析之中,以帮助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发展时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2)

2.姜爱林,祝国勇.论旅游业对西部生态脆弱区改良的作用及相关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1)

3.杨永德,丁陈娟.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8)

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01)

5.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5)

6.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4)

7.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J].生态学杂志,2005,24 (3)

8.AnnaSpenceley,刘晓晔. 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J].产业与环境,2002,24(3-4)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生态视角入手,阐述了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的意义,分析了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信息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档案信息传播中信息生态保护的实施进行了策略性的思考。

当前,就档案信息传播而言,由于没有注重信息生态保护,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要实现档案信息传播中信息生态平衡,必须加强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

一、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的意义

所谓信息生态保护,就是指信息主体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按照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处于信息生态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生态平衡。在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缩短档案信息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促进了档案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种档案信息污染,提高档案信息传递的保真度,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到达档案信息消费者。由此可见,在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大大缩短了档案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了档案信息传递的保真度,保障了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输出。

2.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安全。当前,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与外界信息交换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导致档案信息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档案信息污染、档案信息超载、档案信息封闭与垄断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在传播中的真实、完整输出,档案信息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及时进行信息生态保护,使档案信息自生成到被利用都处于质量监控中,确保档案信息内容在生成、加工、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真实、完整、可靠性,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安全。

3.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维护公民档案信息权利。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一方面,对档案信息生产者起鞭策作用。这使得档案信息自产生起,档案信息生产者就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档案信息传递,促进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进一步拓宽了档案信息受众面,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档案信息意识,使得广大的普通公众利用档案信息成为可能,实现了档案信息公平, 维护了公民的档案信息权利。

二、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信息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导致档案信息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由于又动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使得在档案信息源中混入了虚假的、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不仅阻碍了社会对有用档案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造成严重后果。其主要表现为档案信息生产者有意识和无意识造成档案信息污染两种情况。有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是指由于档案信息生产者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有意识、故意制造虚假信息而导致的信息失真;无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是指由于档案信息生产者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档案信息失真。档案信息传播中必须从源头上实施档案信息质量监控,防止档案信息污染。

2.档案信息传递缓慢阻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及时传播。传统模式下,档案馆通过展览、编研出版、开展馆藏档案利用工作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渠道获取档案信息。实践证明,这些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决定了档案信息传播渠道的狭隘性、低效率,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造成了档案信息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阻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进人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成为新的主要传播渠道,各类型档案网站的建立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近年来,档案界一直强调要主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我国档案馆上网起步较晚、网络传播固有的弊端仍难以克服,档案信息传递缓慢的现状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及时传播。

3.档案信加工、处理不善引起新的档案信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有两个环节容易产生档案信息污染。一个是档案信息生产端,由于对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导致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污染;另一个就是档案信息加工、处理环节。在对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一方面,档案信息工作者由于缺乏较高的业务素质,在面对海量的杂乱无章的档案信息时往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使得一些虚假、冗余档案信息充斥其中,造成新的档案信息污染;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档案信息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且不了解档案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至于没有按照统一的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规则造成档案信息分解不及时,从而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

4.档案信息产销脱节导致档案信息生态链失衡。当前,我国档案信息生态链在生产、消费上脱节严重,档案信息生态链失衡加剧。一方面,由于档案信息生产部门没有及时了解现代档案信息用户的最新消费需求,使得生产出的档案信息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海量需求,造成了档案信息的闲置与浪费,导致了档案信息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新时期人们正在追求一种文化陶冶与身心愉悦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档案信息用户迫切希望能从档案信息中获取与人们生活密切或喜闻乐见的信息,满足日益增长的了解自身记忆的需要。档案信息用户接受意识的转变加快了档案信息更新、老化速度,造成部分档案信息的“结构性剩余”,加剧了档案信息产销脱节的局面。

三、档案信息传播中实行信息生态保护的策略

要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必须着眼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五个组成要素,对处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循环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

1.加强对档案信息生产的监控,减少档案信息污染。加强对档案信息在生产端的质量监控,避免档案信息从源头上产生污染尤为必要。为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档案信息质量监控机构,负责对生产端档案信息的审查和监管。同时,应不定期对档案信息生产进行审查、评估、监督,尤其应加大力度对网络档案信息进行过滤,努力提高档案文献出版物的文献信息质量,并配以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对虚假、非法档案信息打击力度,避免有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的产生;此外,档案信息生产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防止无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发生。

2.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促进档案信息及时传播。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干扰、信息失实、信息堵塞、信息缺损等信息污染。因此,应加强对档案信息传递过程的管理。一方面,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单向被动式传播,主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档案信息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进行完善,打破原有的档案信息传播渠道狭窄、传播效率低下的僵局,促进档案信息的及时传播;另一方面,要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缩短档案信息从生产到利用的周期,提高档案信息传递保真度,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地为档案信息用户所利用。

3一做好档案信息加工、处理工作,避免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环节也容易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为此,应加大力度对档案信息加工、处理实施管理。首先,要加强档案信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提高档案信息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其次,档案信息工作者要对海量的杂乱无章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规则、规范,以保证档案信息质量,杜绝在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再次,应对档案信息用户需求进行评估,减少盲目性,以免造成档案信息闲置和浪费。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卧龙湖;生态保护;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9

1 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的资源开发,而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产生了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进而人们又不断寻求环境保护、恢复生态的办法,使得自然资源由人类发展的动力变为约束。人类要生存、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能否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呢?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淡水湖,其周边区域形成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其地处我国北方沙地边缘的重要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开发的步伐越来越大,卧龙湖区域距离康平县城周边人口聚集地仅有1公里的距离,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人类活动对卧龙湖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着眼于卧龙湖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生态保护,核心还是要发展,这就需要创新理念,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共振点,走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新路。

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区域北部为科尔沁沙地南缘,西南为辽西丘陵边缘,东部为辽河冲击平原,属于沙地与平原、农耕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别是其稀缺性的湖泊湿地类型的旅游资源,使得其在整个辐射范围内脱颖而出,显得尤为独特和宝贵。通过科学保护规划和整合提升,将成为区域旅游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2.1 卧龙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2.1.1 水质资源丰富

卧龙湖是辽宁省第一大、东北第二大天然湖,湖面广阔、水质优良。湖区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水层浅,水温高,水质好,非常适合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丰富且优质的水质资源为旅游带来风光优美的自然景观,且四季都具有观赏价值,避免旅游季节性短板。

2.1.2 生态物种丰富

卧龙湖区域内物种丰富,具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是亚洲候鸟迁徙廊道上的重要停歇站、食物供给地和鸟类繁殖地。区域内共有野生动植物828种,有白鹤、东方白鹤、黑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6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和19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卧龙湖生态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冷温带草甸、草原区的过渡植被地带,植物资源较丰富,已经记录的浮游植物154种,高等植物202种。其中野大豆具有国家一级保护价值、小慈菇具有国家二级保护价值。丰富的自然物种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是天然的大自然课堂,吸引着不同年龄的游客前往学习自然知识,体验自然奥秘。

2.1.3 具有典型的辽北地区内陆型天然湿地特征

卧龙湖生态区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卧龙湖水系属于辽河水系上游,是内陆湖泊湿地,呈浅碟型,水体浅,湖面大,水温高,水生物多,富营养,为动植物的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元素和水热条件。卧龙湖是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沼泽、滩涂、水面等生境类型丰富。

2.1.4 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

卧龙湖区域是我国鸟类科研考察的重要节点区域,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也为科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观察样本,这种生态研究价值为区域开展生态科普游提供了基础,将生态保护知识教育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促使游客在放松休闲的同时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与“开发”的理念融合提供自然基础。

2.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开发模式单一

当前卧龙湖区域旅游模式单一化,只是简单利用自然资源,旅游处于原始发展状态,人文景观内涵挖掘不够。卧龙湖周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转变旅游开发思路,打造生态和文化品牌,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开发效应,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2.2.2 基础设施落后

卧龙湖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酒店、道路、商业等设施的规格和标准都亟待提高。景区的码头建设、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标志标牌等其他基础设施均需要按照旅游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形成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2.2.3 生态意识薄弱

卧龙湖区域本身地理位置具有生态系统敏感性脆弱的劣势,生态再修复能力差,加之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来自周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游客的人为环境破坏行为较为严重。从基础层面讲,人们缺乏基本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因此不敢开发害怕造成环境资源进一步恶化的结果。这也是制约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 融合理念下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3.1 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将卧龙湖的保护置于整体开发框架之下,开发也要有利于保护,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生态保护前提也是手段,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反哺生态环境。

3.2 科学定位区域开发规划

在解决风景区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的研究中,从“游憩环境容量”概念基础上由美国国家林业局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中。LAC中文也译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其理论本质体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寻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强度之间的平衡。遵循LAC理论指导,根据卧龙湖区域自然地域分布规律,以不同程度的开发强度进行划分,可将旅游景区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3.3 实施“参与型”生态工程

3.3.1 本地人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本地人的生态思想意识。由政府主导,众人主动参与进行各项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对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二是强调天然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以及森林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坡面综合防护体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基地,并选择一批不同地貌类型,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四是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自觉保护湿地自然环境,保护湿地中自然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可持续利用。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可以引导本地人提升生态意识,主动参与融入自然,认识到优质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是自己的宝贵财富,这样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这种亲身参与的过程经历也会使得当地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时刻警醒保护的理念,形成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基础。

3.3.2 游客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内丰富的自然物种、湿地环境以及森林资源等开展生态教育科普游项目,让游客在亲身融入到自然景观放松休闲的同时主动参与到生态教育中来,掌握相关的生态科普知识,寓教于乐。可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体验、鸟类科普教育等相关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和观察湿地风貌和鸟类活动,进行野外体验。通过项目的实施,游客的旅游休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部分,“保护”与“开发”得以有机融合。

3.4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廊道”生态旅游带

以卧龙湖区域的河流、道路、巡护航道、卧龙湖等绿化建设为主,建成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河流水绿相依、道路林草互倚,湖泊花鸟相栖、人居生态互给”的“虚实结合、水绿共存、南北贯通、东西网联”的生态廊道体系。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等级的廊道,其中一级廊道单侧宽度分为200米与100―150米两类,二级廊道单侧宽度为50―100米,三级廊道整体宽度为20―50米。在满足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在廊道及斑块中设置降水收集系统,为地方水体的水分补充和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3.4.1 一级廊道建设

主要沿东、西马莲河和引辽济湖干渠两侧、五四一排干进行建设,以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绿地防护带,构成河流生态廊道。依据河流两岸及周边用地规划,在两侧沿岸建设休闲绿地和生态绿地,使其成为卧龙湖区域重要的景观廊道和生态廊道,从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质。在河岸种植设计过程中,兼顾生态功能、防护功能及景观功能,选择地带性植物群落作为种植设计的基础。通过合理的乔、灌、草、地被等植物搭配,形成相对自然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作用。

3.4.2 二级廊道建设

分别在环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路和环湖生态产业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另外,以203国道明沈线、省道彰桓线及多条县道、乡道为构架,沿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形成道路生态廊道。在道路种植设计过程中,以常绿类、倒垂类、花果类树种为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进一步减轻大气和噪声污染,形成坚实的自然屏障。

3.4.3 三级廊道建设

巡护航道建设工程采用自然恢复、人工辅助生长、人工栽植等措施,在保护区巡护航道、两侧栽植湿地植物芦苇作为航道屏障。

3.5 建设湖-城协调空间结构

湖-城协调发展是保护与开发融合理念的集中体现,卧龙湖区域历史上湖城关系矛盾突出,单方面城市发展向自然索取资源,新型湖城关系的建立本质是生态,加强湖城之间的生态网络建设,以水网、路网和林网为基础实现湖城关系的协调,统筹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建设卧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滨湖生态旅游带为贯通,最终形成湖城间协调发展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

3.5.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根据卧龙湖现有条件,在县城与卧龙湖之间利用现有坑塘和低洼地规划建设内湖。规划内湖位于调整之后的卧龙湖保护区之外,是保护区与县城的过渡区。内湖整体面积约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内湖区域修建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保护区的游客中心,兼具科普教育、环境监测等功能,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内湖内可建设多个生态岛,形成非开放区域,并由非开放区域作为次缓冲区向开放区域、城市建设区逐渐过渡。在开放水域开展游船等活动,并沿湖布置文化、体育、游船码头等文化娱乐设施,作为保护区与滨湖新城的过渡区域。内外湖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并建立动力调水设施。控制内湖、外湖连通处的引水闸门和三台子水库方向河道的排水闸门,引外湖水进入内湖,补充并更新内湖的水质,并且避免水体倒灌外湖。同时,将处理后的城市中水经湿地公园净化后排入内湖,补充内湖水量。

3.5.2 滨湖生态旅游带建设

充分利用滨湖岸线,从南至北依次为体育公园、水上舞台、旅游集散中心、活水公园和民俗美食街,是与滨湖绿廊相结合的富有自然野趣的活动带。建立环湖观光带,开展如环湖马拉松、环湖自行车赛、徒步健身赛等民间体育项目,将休闲体育与优质自然条件有机结合,吸引居民及游客参加,实现城湖关系的有效承接。

3.5.3 湖-城生态网络

利用道路、河流等将农业生态、湿地、城市、湖泊、岛屿等关键节点连接,实行堤路分离,优化水路关系,绿化廊道与城市主干路科学衔接。注重城市门户景观,塑造景观干道,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打造湖城生态旅游观光网络。利用生态绿化以及道路和河流绿化,将水景和绿化引入城市内部,形成与卧龙湖生态环境相互动的生态绿廊。并且通过绿化廊道渗透,形成天然的城市组团,并起到生态价值传递作用。

4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创新理念,该保护的要坚决保护,该开发的不要犹豫不前,对于卧龙湖当前现状而言,实行“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是切合实际的现实选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调整,一切从实际出发,打造卧龙湖区域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J].旅游学刊,2003,(5):62.65.

[2]付毅慧.关于卧龙湖生态区保护与利用的战略途径[J].沈阳干部学刊,2012,(2):7.9.

[3]周维佳等.基于国际视野的中国生态经济研究方法进展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5):300.303.

第8篇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由具有生态意义的绿地斑块和生态廊道组成的网络结构体系,它以城市绿地空间为基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景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等有重要作用。

国际上绿地网络的研究实践不断发展,从最初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欧洲的轴线和美国的林荫大道为代表,强调连接、运动和视觉功能开始,到目前多层次、多目标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成为主流,其变化己经超越了单纯游憩与功能使用的范畴。功能高度复合的同时注重于环境保护和提供野生生境,以及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和提高水质等。

2 基于山水特征的绿地网络构建模式

2.1尊重地脉特征的构建方式

对于山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绿地网络布局模式直接与山水的位置有关。规划在摸清楚山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下,从区域性层次及规划区层次对绿地网络构建进行研究,通过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等理论的支撑,从生态、景观及功能三个视角剖析,对山水资源进行重组构建,经过三重分析叠加,形成具有独特山水地域特征的绿地网络。

2.2三重视角+三重策略

生态、景观、功能三个视角,三种策略,多理论结合形成的绿地网络构建模式。

生态视角主要从景观安全格局的角度出发,建立为城市和区域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网络,形式多为网状结构。

景观视角主要从人们的审美角度出发,更多的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从视觉感受,文化体验创造出城市的景观格局。

功能视角主要从人们的游憩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活动空间需求,心理感受以及活动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在满足人们的游乐需求的同时,建立舒适、方便的开敞空间体系。

3 案例实践――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绿地网络

3.1 西部中心城区规划背景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海市西部板块的东部。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在提出“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下,重点开发西部中心城区,探索产业、生态、城市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生态与和谐,对于环境空间和资源空间的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对于珠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着实际而特殊的意义。

3.2 山水资源的分布

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三角海岸生态发展带和区域生态绿核的交界地带,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位于山海之交的地区。区内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山、水、农田、湿地四种类型。

 山水景观

规划区西北部有黄杨山、司马山、尖峰山等;南部有大霖山、观音山等。以黄杨河、友谊河及天生河构成河网水系的主要骨架,横向支状水体为次级水系,形成河网密布,河道纵横的水系布局。

 田园风光

规划区内中部有大量的农田,与西侧台湾农民创业园共同形成现代农业基地;农田中河网密布,属典型的珠三角平原景观。水网与农田相互辉映,颇有一番田园景色。

 湿地景观¬¬¬

规划区东南部为出海口滩涂湿地,中部有黄杨河两岸生态湿地。北部有多个水库,与山交辉相映。

3.3 构建山水型绿地网络

3.3.1生态策略――建立生态连续的城市山水网络

1)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保护范围

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先从宏观上控制破坏性建设,并根据地域特色划定自然山水的保护范围,同时限定城市发展范围,禁止随意突破。

规划选取区内与绿地网络建设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地形、水文、地质灾害、植被覆盖、历史文化遗存等进行分析。提取相关的高程、坡度、地质灾害、河流水面、植被、历史遗存等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对将上述因子评价结果叠加处理,得出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评价结果,从而合理地划定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范围,构建生态保护用地。

2)构建与区域联通的林农湿地生态保护环

规划区北部的斗门黄杨山系、南部的三灶山系、东侧的白藤湖下游之间的滨海湿地,是珠海市域范围内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包括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规划区内与这些生态保护区接壤的湿地、山地,实行保护控制,保留其自然状态,作为这些生态保护区的缓冲区,与这些生态保护区连接起来,实现与区域的生态网络格局衔接。同时,利用农田将这些保护区实现生态联通,构筑珠海中心城区的生态环。

基于生态环的产氧能力,规划依托生态环建立珠海中心城区的氧源控制区,为珠海市城市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和源泉。

3.3.2景观策略――塑造山水格局的城市绿地网络文化

城市山水格局的营造依靠合理组织自然地形地貌、水体景观等要素及一系列景观视域、视廊、视点的建立。规划立足山水自然资源,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结合视觉系统,构建绿地网络,奠定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山水格局的基础。

3.3.2.1构建呼应山水格局的绿化景观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是珠海市不可多得的山地植被景观。规划采用两种方式来保持山体植物的多样性,强化作为城市背景的整体景观性:①北部司马山属黄杨山系,植被种类较多,生态平衡性较好,规划控制周边的破坏性建设,保持现有植被;②规划区内部保留的小山体,由于面积比较小,植物类型较少,且品种的观赏性不强,作为城市日常的游憩公园,其观赏性不够。规划引进树种,与现有植物有机配置,以达到保护植物多样性与观赏性的目的。

同时,控制临山建筑的高度,组合形式、建筑风格等,不破坏作为城市背景的山体轮廓线。规划区北部的司马山,作为井岸生活区及新青工业区的构图背景,以它为中心200米以内不能设置高层建筑,临山建筑应顺应地形,采用退台的方式,且确保从临近道路中心线位置至少可以看到山体顶部的1/3―1/2。2)规划区内部保留的小山体,以它为中心100米以内不能设置高层建筑,临山建筑采用小体量分散式布局方式;建筑可适当采用坡顶造型,与山体环境协调。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属于典型的珠三角水网城市,水系是城市主要的景观空间,同时也是城市的生活空间。规划延续珠三角地区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滨水空间、滨水植被及驳岸的处理,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格,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客厅。

3.3.2.2建立与视觉系统一致的绿地网络。

视廊控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山水之间、山水与城市内部重要观景点之间的视线联系,凸显山水格局。规划将绿地网络结合视廊布置,保持视廊的视线通畅,加强城市的山水格局。

片区内的司马山顶、百藤山顶、大林山顶和甲竹山山顶等是城市的4个观景点,规划以百藤山为核心,确定3条主要的山―山视线通廊,分别是百藤山――司马山视线通廊、百藤山――大林山视线通廊,百藤山――甲竹山视线通廊。以此相应,建立沿视廊方向的绿地网络。珠海大道两边绿地廊道顺应了百藤山――大林山视线通廊,百藤路两边绿地廊道贯通了百藤山――司马山、百藤山――甲竹山的视线通廊。

同时,结合道路格局,构建视觉联通山水的绿地廊道。规划道路以水系和山峰为对景,形成了连接山水的“五横四纵”的交通主体构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山接水的城市次干道路网。在道路两边设置绿地廊道,形成连山接水绿地网络,让人在任何一条街道都可以观赏到城市主要山水的景色。

3.3.3功能策略――构建以人为本的绿色开敞空间

绿地网络具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具有高度的景观美感和吸引力。规划中利用区内的山水资源,运用游憩学理论,开发一系列以游憩功能为主的开敞空间。

3.3.3.1组织空间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序列

绿地网络是开敞空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网络应结合城市开敞空间体系来构建,创造城市的景观系统。规划将开敞空间接近山水,扩大城区空间与田园山水的接触面,以形成“依山就水”的绿色空间环境,并且联系成为一个由山及水特性相融的连续序列,构建了以山林水系为特色的景观结构。

1)圈定山体公园

山体对城市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通过建设山体公园,开辟绿化游憩空间,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和室外体育运动设施,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满足市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求。

建成区内部的山体,在保留的基础上规划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突出地方风貌,配备有完善的服务设施。

2)设置滨水湿地公园

湿地具有调节水流量,控制洪水的作用,是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还具有教育意义。规划6处滨水公园,分别为智慧岛、都心公园、尖峰桥公园、黄杨河湿地公园、湖心岛公园及西湖,与水道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的水系游览带。

3)划分功能岸线

本次规划根据滨水区的自然特征及周边服务功能,规划了生态自然岸线、休闲旅游岸线、公共活动岸线及商业活动岸线,岸线贯穿城市南北的、彼此连接,形成自然人文景观体验的脊骨,联系各个组团生态绿地和自然水网,感受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

4.3.3.2建设山水旅游线路

规划结合郊野公园,城市公园,滨水公园的建设,在摸清山水资源特征的前提下,形成了“农田体验•山地览胜•水系游玩•湿地探幽”四个系列。在规划区的北部,结合司马山郊野公园的建设,设置一个以登山探险为主的旅游线路。在规划区的西南部,规划保留大面积的农田,作为生态农业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在规划区的中部,经黄杨河、百藤湖、泥湾门水道及中心河,形成一条以体验南方水乡特色的环形游线,规划专门设置了水上交通,更方便串联各河流景观节点。在规划区的东南部,泥湾门水道岸线,有一大片的湿地,作为探寻湿地动植物的教育旅游区。

第9篇

关键词:生态科技;环境陶艺;应用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造就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自然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必须要正视生态问题,要具有生态保护意识。近年来,环境陶艺发展很快,在各大中城市中建有大量的环境陶艺作品,其中不少作品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艺术与生态融合的范例,但是也有的作品则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除了应用美学原理和陶瓷工艺以外,还应当关注于生态科技的应用。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是环境陶艺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代环境陶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科技内涵及其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态科技是相对于传统科技而言的,传统科技往往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在传统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因此,近年来,科技人员致力于在传统科技的基础上吸收生态性因素,尽可能消除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科技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生态科技指的是以生态保护为理念,运用生态学原则的科学技术,具有低碳环保的特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较小,消耗能源较少。生态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生产的同时保护自然,既改造自然又尊重自然。在生态科技的原则下,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既满足于当前需求,更着眼于长远未来需求。环境陶艺作为环境景观艺术的一部分,在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开发建设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环境艺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之下,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理应责无旁贷地在其设计创作的各个阶段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引入尽可能先进的现有生态科技,成为生态友好型艺术产业。环境陶艺建设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真正的城市环境美化应是城市中的经济、文化、自然、生活等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作品自身的审美功能。因此,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是环境陶艺最重要的设计创作原则之一,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设计创作就必须采取生态科技的方式,以更好地保护好周围自然环境,平衡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陶艺的特征决定了环境陶艺应当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设计创作。环境陶艺采取的是经高温烧制的陶瓷材质,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中的异质化物体,不少作品体形巨大,许多依附于自然地形之上,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已经被打破,还有的环境陶艺作品采用了各种含有较多重金属的材料,对土壤、水体都可能形成影响与危害,并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运用生态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修复和整治,研制新型无害陶瓷材料,恢复和建立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生态性设计已经成为当代环境艺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环境陶艺也必须紧跟时代,建立起环境陶艺的生态性设计体系,而要实现生态性设计,就必须引入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仅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实现对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呈现出新奇的艺术效果,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生态意味的艺术氛围。

二、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途径与原则

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面对着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的具有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的生态环境则已经被破坏,同时,还面对着状况不同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科技要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必须在设计创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因地制宜,使生态科技渗透于设计创作的全过程当中。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一是规划阶段,其二是设计阶段,其三是创作阶段,最后是维护阶段。在环境陶艺的规划阶段,需要对环境陶艺设置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其植被、土壤、水源以及地形、气候等状况,从而就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制定可行的开发方案;在设计阶段,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建设,从而为环境陶艺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场所,然后再综合运用各种陶瓷及非陶瓷材料设计出具体的环境陶艺作品图纸;在创作阶段,创作者首先需要将场地中有害物质和垃圾处理掉,确保环境安全,然后再结合生态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将作品需要传达的理念融合生态理念完整呈现;在维护阶段,环境陶艺在完成之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后期维护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运用生态科技进行长期的管理与维护。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是生态保护的原则。环境陶艺大多设置于城市中的各类场所,其自然环境往往已经被破坏,而环境陶艺的设置则可能造成二次破坏,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旨在保护或修复自然生态,因此,生态保护是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应用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应当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与此同时,环境陶艺可以设置在城市中的各种不同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以及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办公区等,其自然生态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绝不可以一概而论,必须从实地出发采取相应的生态科技。第三是独特性原则。环境陶艺作品在设计创作中大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面貌,而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应当是具有独特性的,并与环境陶艺作品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艺术景观。因而,相应地,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也应以营造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原则。最后是生态与文化艺术兼顾的原则。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不仅应当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特点,而不能单纯地以体现生态为目的,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与文化艺术的协调发展,而不应厚此薄彼,在强调生态的同时忽略了对作品文化艺术性的关注。

三、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从土壤、植被及水体的整治恢复入手。土壤是自然生态的载体,也是环境陶艺设置的基础条件之一,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应当应用生态科技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土壤环境。最科学的治理土壤的方式是生物化方式,主要是植被方式,一方面能发挥植被的造景功能,为环境陶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背景氛围;另一方面则能够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可以多种植一些超积累植物,如向日葵、紫花苜蓿等,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水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因素,环境陶艺可以因适当的水体分布而显得更有灵气。水体可分为静止水体和流动水体两部分,针对环境陶艺所处环境中原有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流等,应对其进行检测,如有污染应采取有效的生态科技手段进行治理,如种植水草、营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等方法,还可以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整治和修复土壤与水体之后,为环境陶艺的制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环境陶艺本身也应当是以生态环保型材料制作的,从而避免其对土壤与水体等形成污染。传统陶瓷材料中包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存在,铅、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大,而近年来随着陶瓷生态科技的迅猛发展,无毒无害的陶瓷新材料越来越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有害陶瓷材料。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应当尽可能地采取生态环保型的新材料,以使作品对自然环境不造成破坏。另外,有不少设计创作者别出心裁地利用陶瓷企业废弃或残破的日用陶瓷或艺术陶瓷来制作环境陶艺作品,如有的设计创作者利用各种破碎的瓷片粘结成环境陶艺作品,既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目的。除注重材料的环保性以外,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还应当关注陶瓷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环境陶艺作品在色彩、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应当与周边自然环境紧密融洽地结合为一体,避免与周边自然环境格格不入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实现人性化设计。还有的设计者更是巧妙地在环境陶艺作品中种植植被,如在陶艺墙体上种植藤蔓植物,从而使作品与自然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并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历史沧桑感。在环境陶艺景观的后期维护中,也应注重于生态科技的运用,其中,环境陶艺景观的照明会消耗大量能源,应当倡导采用太阳能照明系统,从而营造出既生态又美观的夜景。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设置风车、水车等进行发电照明,既达到节能的目的,也能够与环境陶艺景观相结合,构成更为丰富独特的景观。

四、结语

生态科技在我国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认知上的不足和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其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生态科技的发展水平,环境陶艺的制作建设应当在进行客观细致地评估以后进行,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对生态的破坏,应当将环境陶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规划当中。而在未来,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将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与空间,相信随着生态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不断提高,环境陶艺将更加注重生态,更加人性化,生态科学与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新景观。

参考文献:

[1]陈艳云.论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2]曹阳.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环境陶艺的发展[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3]涂彦珣,余雅洁,何炳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影响下环境陶艺功能性研究[J].中国陶瓷,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