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34:59
导语:在校园对学生的影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是在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也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确保校园工作有序运行。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这也是一种外显性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在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是由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采取的教学措施、设置的活动场所以及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构成的文化环境。
2.校园制度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一切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3.校园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校园文化的信誉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4.校园精神文化。这是大学的内隐文化,也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难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感染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防御性等特点。
(1)情境性。学生总是要学习、生活在一定的校园物质、精神环境中,其所处环境的优劣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渗透性。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优秀的校园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感染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使学校成员自觉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方式。
(4)导向性。校园文化能产生导向功效,使全体师生的行为朝着校园文化提倡的方向去发展。
(5)激励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催人奋进,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6)防御性。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生存中最主要的五种由低到高的心理需要,他们包括:(1)生理需要。指人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各种非习得性的原始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2)安全需要。指人要求保障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避免失业和丧失财产等威胁的需要。(3)归属需要。指人对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与人交往、获得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感情、友谊、爱情和认同等。(4)尊重需要。指受人尊重以及自重的需要,如地位、名誉、独立、自由、自主、自信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人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社会上的年轻人,主要表现在:在政治上他们积极敏感;在经济上他们大部分没有自立;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大多数远离家乡,缺乏家庭的温暖。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甚少,集体生活往往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书本知识比较丰富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思维活跃但行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除了可能产生一般青年人群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入一个群体,而且还需要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承认,并在其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在大学阶段“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学生最迫切想得到满足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集中的影响就反映在对这两种需要的满足上。
(1)结交朋友、扩大交际的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希望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寻找认同感,这些都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得到满足。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来增进沟通。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任务在于营造出积极民主、自由和谐和鼓励协作的气氛。
(2)追求爱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的个体,由于生理与环境的原因,会自然地萌生出对爱情的向往。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事情既不提倡也不反对,大体表明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同学因沉溺于爱河当中而荒废了学业。但学校的任务在于对整个大环境的控制和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反映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讲座,倡导学生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待爱情。
(3)参加工作并获得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充满朝气,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工作和社会实践来取得成绩是证明自己能力和锤炼自我的绝好方式,并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尊重的需要。从青春期开始,学生们就有争取独立的意识和成长的渴望。这也正是追求尊重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要积极与人互动,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自尊的满足能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付诸行动。这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和理性。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休学、退学的比例明显上升。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伤或他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对心理问题还存在着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成长阶段甚至是童年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关键词:校园生活 心理健康 对策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是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生活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如教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分数,采取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如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等,中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减退、厌学等心理行为问题。
2.教师素质
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队伍的素质,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和意志品质等,都对学生起着感染作用。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都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己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好的教师能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因材施教,接纳学生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乐于帮助学生。
3.学校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中学生,必然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师生关系紧张,在班集体中遭到否定、排斥、冷淡,受不到平等对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敌对、自卑、焦虑、恐惧情绪,这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4.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这两种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都起着熏陶作用。从物质环境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催人积极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针对上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策略
1.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所以学校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墙壁文化”,良好的校风、班风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2.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自身健康心理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并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其次,教师必须调适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横加干涉教育行为。要知道稚嫩的幼苗是经不起“摧残”的,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使他们心灵遭受极大的痛苦。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具体做法:一是变教师灌输为学生吸收,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二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4.要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素质训练室、心理阅览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心理困惑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1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77
中学生社团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组成的有一定规范章程的学生组织机构,中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在2014年组织开展的社团活动《探访陇上名窑安口窑传承保护瓷窑文化》在第30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国家三等奖。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了社团活动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扩展学习内容的知识面、培养中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我们中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丰富了学生的在校时间
社团活动是一个张扬个性、拓展能力的活动,制定和培养符合中学阶段特征的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在校时间,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安排把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转化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和信心。例如,学校的桥梁设计大赛通过将通用技术学到的知识与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结合起来,张扬个性、拓展能力,符合新一代青年发展自我的内在需求,得到广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响应;自发实践社团活动《探访陇上名窑安口窑传承保护瓷窑文化》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调查活动,参与实践、调查了解华亭的历史文化以及安口窑的起起落落,探寻华亭人勤劳质朴,聪慧善良的优秀品质。使学生能够继承和传承好安口窑陶瓷文化,将自己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等知识得以转化沉淀。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激情向学习动力的转化,实现了学习与兴趣二者的协调,同时获得了学校及家长的好评。
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社团活动的方式角度来概括,可以区分出三种形态的中学生社团:教师主导型、学生自发型、自觉发展型。一般来说高中社团活动以教师主导型为主,教师主导型的社团活动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例如课程设置、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特征来选择恰当的社团活动例如金话筒朗诵社团、摄影爱好者、流行歌曲社团、民俗文化社团等等。通过这些社团的组织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金话筒朗诵社团要求成员学习成绩要靠前,每周要在周会上做激励性的发言,如果成绩不达标成员要退出;而民俗文化研究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一些碎片化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周末时间调查了解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趣事。这些学生社团活动在教师教导下细心分析、组织讨论发言,并能通过激发想象与创造性,自己能提出解决方法,培养创造力。学生社团活动有着符合学生的思想形态、艺术方式、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广泛的吸引高中学生的积极踊跃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增强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社团活动把学生的兴趣培养成特长。社团活动以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以兴趣特长来进行分组,例如摄影、采访、文字组织等等。这种分组方式打破了年级的界限,使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利用高二学生开设的通用技术课堂学到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带动高一学生对升入高中以来加入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求知领域。
三、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和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丰富学校的办学风格。尤其在中学,以共青团委为号召机构,以学生社团为基本组织,活动的开展延伸了校园文化的覆盖面、增加了学生在校实践以及校外自主实践探究的机会,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组织动员方式。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社团,他们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切合点。社团制定的共同章程和宗旨把学生凝聚在一起,并通过社团活动把学生联系高中团支部的周围,使学生社团日益成为我们中学团员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成为学校政教工作规范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四、在一定程度上能舒展学生心灵,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大学生 就业
引言
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市场就业体系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健全,并在不断的被社会所接受。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应该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指导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充分体现高校辅导员的职能。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存在相对强大的优势,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辅导员是以朋友角色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信任辅导员的话,使辅导员的角色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也可以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顺利程度大大的提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和辅导员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存在很严峻的问题,大学生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基础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对于家庭来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缺少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分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没有实际能力,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认识自己,导致在就业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难,也可以说,当代大学生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是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题中最大的问题。
大学生规划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也就显现其中。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详细的分析现在就业环境中社会就业发展的前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指导。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入学的最初阶段尽早的挖掘学生潜质,指导学生有目标性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最严峻的就业趋势,做出最好的应对准备。
职业规划指导不结合大学生的个性,为求简便而使用统一模式指导,必然使职业规划流于形式,也必然没有实效。由于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群体,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也最深入,我们也就可以说在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最佳参谋者,能为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一个优越有成效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使大学生更容易面对现阶段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然,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准确的面对职业规划的不确定因素,在职业规划指导中指引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就业动态,不断的更改脚步,以跟上社会进步与需求的步伐。即大学生职业规划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的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面对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差异,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因此,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规划必须根据各种环境的变化随之调整,使大学生职业规划不可能把终生职业规划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找出相应的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强大学生就业规划的主动性。大学生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相应地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辅导员全面直接的指导作用,是高校教学中所无法代替的。
三、辅导员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高校辅导员在辅导学生之前要逐步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切实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以及就业的指导工作。这一点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拥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次,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的投入不同时期就业信息的整合搜集工作中去,并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学生,教授学生一些面试注意事项和技巧,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指明方向,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另外,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学生,面对就业市场,辅导员应该根据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给予分类指导。本科毕业生,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基本情况,建议可以通过考研、就业、创业、选调生、特岗教师等方式实现就业,而专科生则根据情况可以鼓励学生专升本、招教考试、大学生村官、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初次就业。在思想上要不断引导和教育学生,最终实现就业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高校更应该加强这一部分的解决能力,而高校辅导员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会起到的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就要积极的肩负起自己在就业指导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构建和谐校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贫困生 消费观 人际交往 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贫困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促使贫困生在充满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贫困生的心理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满足贫困生健康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教育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引导贫困生进行合理消费,建立正确合理的大学消费文化,端正贫困生的消费观
当前,中央实施扩大内需“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的政策,活跃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消费文化激起贫困生的消费愿望,大学校园内,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获得滋长。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 家庭不能提供太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消费。而贫困生的心理、观念又容易受到身边其他同学的影响,部分贫困生可能羡慕身边的同学,甚至会因经不起现实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为了抑制过度的高消费观念对贫困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引导贫困生养成正确而健康的消费观念。为此,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对贫困生实施消费引导,也可以成立消费协会,对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指导,达到协助他们规划消费活动。唤起大学生们理智消费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当然,在国家大力倡导扩大内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现实环境中,各种“消费”也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同时,还要使贫困生树立“想要花钱,就先得挣钱”的观念,激发他们勤工助学的强烈意识。通过勤工助学,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报酬,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
2 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班级小组活动,增进广大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贫困生更在乎周围同学的看法,也更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各种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团体活动、班级小组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可以给贫困生提供表现、提高自我能力的平台,在彼此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促使贫困生的伙伴好友关系逐渐发展起来,并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与非贫困生相比,综合素质能力是贫困生的弱项。正是因为其能力、素质较非贫困生弱,有的贫困生才出现自卑、抑郁、愤恨、嫉妒等“精神贫困”现象。而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是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课堂是贫困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在社团和班级活动中,贫困大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因而他们在活动中更容易接受和获取知识,并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如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总之,通过社团、班级活动可以教育贫困生以阳光、大度、开朗的性格与同学相处。贫困生若能克服内向、孤立的性格。并以开朗、阳光的性格与其他同学相处,那么他们与同学肯定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学习,贫困生的“精神贫困”现象也会渐渐改善、好转。
3 以宿舍文化建设为主题,培养贫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他们来到陌生的城市里读书,本来就容易产生想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来到城市里的大学校园,宿舍里的室友成为他们朝夕相处的家人,他们渴望获得家的感觉。宿舍人际关系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意义相当重大。然而,宿舍是一个特殊的小团体,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需要经过磨合才能相互适应,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多组织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特别在新生入学、新宿舍刚成立的时期,如以宿舍为单位的卫生评比、宿舍设计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使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加深了解,消除误会,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增强贫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正面的促进和感染作用。同时让他们在直接或间接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唤起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为贫困生营造成长成才的和谐环境。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魏文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0).
[3] 李慕云.使用UPI搞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4):520-524.
[4] 邱小艳,唐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求索,2011(2).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影响;作用
1.前言
校园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教室、实验室内以及课间活动的安全文化,例如楼道安全、体育运动安全、设施事故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劳动或社会实践安全、学生身体特殊事故等,均属于校园安全文化的范畴。校园安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学校财产安全以及师生人身安全未得到保障,便意味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稳定支撑。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以营造平安校园环境,确保学校财产与师生人身安全,也属于各学校需注意的重点。
2.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校园安全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⑴熏陶。开展校园安全文化,会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方展,使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具有行为的自觉性,注意自我安全管理与防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1]。⑵校园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与心理发展的空间,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的环境。⑶现代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集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于一体的文化形态,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落实,能够帮助大学生孕育出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与安全科技成果,进而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氛围。⑷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过渡向社会的重要阶段,校园安全文化以及素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大学生学习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知识、技能、安全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2]。
3.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策略
3.1明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首先,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目的是要使高校的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强化大学生与教师的安全意识;其次,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完善学校安全设施,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使安全管理更加精细,为减少校园安全事故打好基础;再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使校园安全文化能够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⑴完善校园安全物质文化。首先,需保证高校配置符合标准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防雷设施设备,所有活动器材必须无安全隐患,同时校园的饮用水及供水设施必须达标,桌椅门窗以及学生床铺等必须整洁、完好;其次,校园周边的安全环境必须达标,校园四周50m范围内不允许有无证经营的小摊点,200m范围内不允许有歌舞厅、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对大学生学习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场所,也不允许有乱建、乱堆现象以及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再次,需保证高校的建筑完好,无危房危墙存在,无地灾隐患,各种场所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师生的学习与教学需求,还需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
⑵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文化需注意三点:一,完善校园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以便在高校发生自然灾害、治安事故、传染病等突发安全问题时能够根据应急方案紧急处理;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凡是与高校安全有关的工作,其中所用安全制度必须完善与明确,以保证各项制度均能落实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学校的财产安全与师生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三,高校还需根据隐患程度建立分门别类的安全隐患台账,根据台账的动态性特点,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跟踪整改与处理。
⑶完善校园安全精神文化。首先,高校应该基于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将安全法制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通过课程的渗透加强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科学的三观。其次,高校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安全隐患警示标志、安全宣传栏、班级安全手册等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意义。再次,高校需针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能力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法制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精神文化[3]。
⑷完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形成良好的自我思维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不安全、不合理的行为习惯,这对其后期步入社会工作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高校还应该完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通过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行为养成训练,引导大学生践行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
3.3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落实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应该分三个步骤加强落实,以保证其能充分地发挥效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良好的影响。第一,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宣传发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第二,贯彻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点,规范安全教育教学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与优化,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水平;第三,定期总结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组织会议进行讨论交流,深入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4.总结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国各高校理应引起重视,充分了解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应用科学、先进、有效的手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与落实,进而为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章.浅谈高职院校安全文化教育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6(16):170-171.
关键词:校园环境;大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29-01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先导性作用,创新思维在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保证学生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1]。大学校园因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学术氛围,是启发创新思想、塑造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基石。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形式,它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2]在创新思维的触发阶段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创新校园环境氛围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创新思维能力发展需要的基本环境
大学生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在校园内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可具体分为三大类:校园人际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
(一)校园人际环境。
校园人际环境是指在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之间,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创设和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等鲜明特征,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宽松、融洽的校园人际环境,可使大学生心情愉悦,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得到增强,人格得以健康的发展,能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良好的校风、学分、作风与和谐的人际氛围,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创造思考的能力。
(二)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是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世界著名大学都强调学术自由,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通过寄宿制和导师制,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4]和制度型文化。这四种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思维的开拓、学习的熏陶和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校园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和必要条件。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灵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流畅性。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图书资料、园林绿化这些以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可称为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一个学校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学校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师生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整洁幽静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校园环境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
二、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取决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校园环境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密切,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育人环境,只有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合格人才。
(一)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质量。现实生活中许多伟人的教诲以及甘于寂寞的学者的现实行为都是极好的教材。他们的经历和言行告诉大家:真正的人生乐趣不能够用金钱买得。学校要重新审视理想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到各种评价制度的制定,都要突出褒扬脚踏实地的探索者,鼓励敢于吃螃蟹创新者,让自由、理性、科学创新回归知识分子,让他们在民主朴实、自由奋进中各显个性,对于学生的创新行为,要积极鼓励。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亚文化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环境既有依赖性,也有其显著的独立性[5]。
(二)建立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6]
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运用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7]。
(三)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创建信息化校园环境。
学校需要改善硬件设施,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信息化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必备的物质条件,学校应当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上的投资,鼓励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学生的创新学习。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博克曾说过:大学的进步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研究设施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授们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和外界干扰的自由环境中展开工作”[8]。大学内部管理要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透明、公开化的管理机制,促进创新主体与环境制度的密切交融,为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制度支持。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网络将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可以开拓创新者的眼界。因此,学校建设投资的重点应落实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园网建设上,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信息资源,为将来虚拟校园成为信息指导中心和科研中心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培,贺淑曼. 创新素养与人才培养[M].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3]李晓娟. 校园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优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11
[4]袁培.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王任. 略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7):73-75.
[6]韩理安.创新与环境[J]. 交通教育研究, 2000(4):22-24.
关键词:网络;学生;学习;生活;西部地州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73-03
本世纪以来,网络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传递和人际交流工具,被人们称为继书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给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及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学生是网络普及应用的主要群体之一,更不能置身其外。
曲靖师范学院作为西部地州新建院校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321份,回收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86.3%,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影响的基本情况
互联网在高校的蔓延正如校园水电、电子通信设备一般在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庞大的学生宿舍之间连接和延伸,它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每个角落,触及各个领域。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网络已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生活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网络已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1.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CNNIC认定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或1小时以上的人就是普遍意义上的“网民”。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学生均处于“触网”状态,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角和积极参与者。根据问卷的调查反映较大多数学生都偶尔上网,有31%的学生隔两三天就上网一次,几乎每天上网的学生达到23.9%。可见,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的网龄已有四年以上,“触网”时间几乎都在一年以上。网络与学生生活相伴而行。
2.网络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上网的目的看,查找感兴趣的图片与电影占24.6%,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占16.7%,收发邮件占9.2%,同时还涵盖了聊天交友、查看新闻、购物、游戏、论坛发帖等多种目的。可见,网络意识已深入人心。从网络行为来看,学生中88.7%的学生都有E-mail,近20%的人几乎每天都使用电子邮箱,网络服务覆盖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需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咨询、网上订票等行为在高校学生中日益普及。
3.网络已成为校园最主要的媒体之一。传播学对大众媒体的认定标准是使用人数达全国人口的1/5以上。随着校园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递速度快、互动式交流等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校园最重要的媒体之一。调查表明61%的人认为“网络扩展了个人交往的空间”、“网络是人们了解外部社会的最好工具”,85%的人认为“网络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便利而迅速”。网络信息在高校师生中的日常信息量占相当比重,学生中51.6%的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料信息来源中有,网络作为学生查找资料的首选方式,网络查找方式占72.6%的比重。网络作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媒体的影响力从总体上讲,网络扩大了高校师生的信息量,提高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开阔了视野。
(二)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交互手段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1.网络扩充了学生的学习资源。物质使用的损耗性不同于信息使用的创新性。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并整合了零散的信息,迅速扩充并创造着学习资源。从互联网对学生日益渐增的影响力看,学生对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也明显上升。大学的图书馆已打开了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自习室、宿舍检索书目,借阅图书,浏览期刊或数据库。网络为学生把握学术动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许多网站提供了专业、外语、计算机知识等知识内容和学习服务。学生可以进入各种数据库收集或查询资料,进行远程在线课程及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悟,以前需要四处收集而不易获取的信息及学术资料,在网络可以轻松获取搜索下载。本次调查显示,在网上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占上网主要目的的42%,有72.6%的人把网络作为查找信息的首先方式。
2.网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高校现已具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本条件。一方面,网络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习的时空界限,实现弹性化教学,增强了学习的自由性和自由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近几年来,学校均实行了网络选课和部分课程网络化教学和监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通过建立的QQ群学业信息并进行讨论。以此相应,学校的教育管理,如学籍、选课情况、成绩查询都已实现网上办公,网络使学习生活变得便利而迅速。
3.网络带来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信息素养”①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对有用信息的判别力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重新配置了教育资源,撼动了教师作为传统信息源的地位,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由信息传递者变为成长的引导者。网络强大信息的普及能力使“终生教育”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须。大学教育阶段,网络已成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三)网络改变了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1.网络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渠道和空间。调查反映,45.7%的同学有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而且快速低成本地和他人联系是上网的一大益处之一。QQ是最常用的个人交往工具,经常使用QQ交流比例达80.8%。BBS、论坛则提供了网络社区形式的集体交往空间。一些人认为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决定了利用网络交往会使人从现实中走向孤独。从我们调查中看,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75.8%的同学主观上认为“网络扩展了个人的交往空间”,但对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有42.5%的同学不同意,3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上网过多会给人在现实中的交往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有26.4%的同学不同意,28.6%的同学认为一般。为了获得相对客观的结论,我对“上网频率”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网络在您的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网的频率” 与“网络使人在现实中容易走向孤独、封闭” 并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而与“网络在您的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相关(见下表)。可见,上网对人在现实中走向孤独和封闭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促进体现为三个维度。一是将现实中的交友发展到网上,不少人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师长联系。在学生群体中,电子邮件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信件,提高了交往的效率和频率。二是网络交往范围的扩大。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传统的交往行为往往基于血缘、地缘或政治经济的关系,交往的条件和范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网络信息传递突破时空的限制,为交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许多同学在网络上结识了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朋友,这是现实社会中通过传统途径很难实现的。三是将网上的交往发展到网下,如通过电话、书信、见面等建立起个体之间的现实联系。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促进作用还来自于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双方的交往以符号的形式出现,掩盖了现实中的身份、地位。
2.网络为学生情绪调节提供了有利平台。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活动必然带来生理的反映,不论是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会对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主张人们通过有效的渠道将情绪表达出来,而非压抑。现实中,因为角色需要、利益冲突不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造成了压抑的心理状态,当各种条件和情况悬殊日趋扩大时,情绪的压抑就越来越深刻。匿名的网络给人的精神世界营造了平等自由的空间,使情绪易于表达和宣泄,网络具有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提出的“安全阀”的作用,避免因情绪的压抑和积累造成心理障碍和极端行为。本次调查反映,61.5%的人在寂寞无聊时会选择上网排解,18.4%的人认为在网上的主要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
3.网络丰富方便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网络丰富改变了学生的娱乐方式。网络可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和丰富的娱乐资源。网络提供的音乐、影视资源易于下载播放。网络一方面将原有的种种娱乐电子化、虚拟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创造新的娱乐内容和形式,如Flash的制作。网络娱乐丰富而成本较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对传统的娱乐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一部新影片在国内的首映,同学们几乎通过网络互相下载欣赏。
同时,网络改变了学生的语言习惯,“网语”也十分流行。常见的网语包括数字型,“886”(再见)、“8147”(不要生气);汉语型谐音,“斑竹”(版主),“大虾”(计算机高手);符号形象型,如::-)表示高兴,:-(表示难过;汉语简略型,如CU“see you”,mm(妹妹),bb(宝贝),faint(郁闷)。这些网络用语已成为校园生活的流行用语。
此外,网络在丰富和改变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使学生的精神生活迷失方向,甚至走向消极。网络信息无所不包,纷繁复杂,使人应接不暇,美国密歇根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弥勒曾说过:“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网络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无数可供选择的形式和内容,但由于网络的绝对自由,容易导致某一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的偏执甚至沉溺,例如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甚至有同学沉溺于不能自拔。从这个意义上,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同样性质的问题,网络交往的自由性随意性也使之带有明显的游戏色彩,在缺乏信任感的情况下,在网上难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寄托。本次调查显示,在网络互动中95%人都不愿意或对部分人透露自己的身份,网络交友大多限于同龄和异性之间交往,在某种意义上缩小了交往圈,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减少,代际之间的学习交流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心理障碍和人格分离。许多同学畅游于网络的虚拟社会中,通过网络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时,也逐渐形成了有意回避现实世界进行交往的心理习惯。
二、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对网络对生影响的基本情况概括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一)西部高校网络文化已初步形成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学将一种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观念层,最主要的是核心的价值观念;制度层,包括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维持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制度体系;器物层,是反映文化的物质载体。当我们的学习交流和生活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时候。当“电子校园”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的时候,网络已拥有了文化的意义,对校园的影响涵盖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伴随着WWW的浏览、E-mail、OICQ、BBS、FTP、网络游戏的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工具,电脑、四通八达的网络连线及各种软件和网络服务已构成校园网络文化的器物层面。随着网络交际的迅速普及,网络社区的不断涌现,网络文学登堂入室,网络用语风蘼一时,在共同的网络生活中,既形成了各种文明的网络规则,又在长期的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同时也改变着现有的群体存在方式,形成了诸多新的群体,这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制度层面。网络所蕴涵的共享理念、全球眼光和创新精神、平等原则等观念体系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构成校园网络文化的观念层面,网络已经与师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从网络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看,积极影响是主要的,消极影响是次要的。消极影响仅表现在某些方面,程度也相当有限。网络大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丰富的精神生活,创造了精神生活的新形式;网络还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理念,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
从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来看,网络促进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分化,在分化的过程中积极的影响是主要的,绝大部分人体会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并能扬长避短为之使用。
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网络的诞生与运用具有时代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绝对的,消极影响是相对的,主要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我校学生的网络意识和运用水平相对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没有使用电子邮箱的习惯,在网上的活动也以浏览信息为主,可见学生的网络意识和运用水平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下列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地理位置决定。由于西部地州院校的地理位置,地处西南边陲与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相比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相比还处于较低状态,校园的网络建设也比较滞后,从硬件设施反面制约了学生网络水平的提高。
2.学生基础决定。西部地州院校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一些地区在中等教育阶段还未接触网络,网络的运用水平薄弱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1-02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医学生承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肩负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如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成效成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教育的概述
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独特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社团、沙龙、讲座及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治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园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外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概括。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所大学的价值体现和精神追求,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沉积下来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对大学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在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和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
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人类文化与阅历经验为教育内容,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自身修养等为途径,达到提升人性、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以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学科作为载体,以学生拥有崇高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目的的教育。
二、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与人文教育的缺失
1. 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
(1)学科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医学教育相比其他专业有较强的专业性,因为它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与使命,面对的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术过硬的医疗卫生人才。一般来说,医学院校学制比较长,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制也从三年、四年、五年到七年、八年。根据医学的科学规律,要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医学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填充,每名医学生要学习多达几十门基础课与专业课,还要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专业课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学科知识综合性强,临床实践呈现社会性。医学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而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对医学的机遇与挑战,要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系统和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类健康和疾病除了自身发展的生物学规律外,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方式缺少创新。传统的人文教育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的,结构单一,人文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基础教育、临床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校园活动,新媒体等载体,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二是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医学院校的学制基本上是5年~8年,其中人文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卫生法、医学心理学、人格培养和沟通技巧、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等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的门数较多,课时安排不是很合理,教师讲课的进度较快,将专业课的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知识相融贯通得并不完善。三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连续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集中的人文教育在大一与大二年级中展开,而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关系
1. 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创设,于潜移默化中美化人的心灵,完成对人的塑造,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结着全体成员,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大学生去遵循校园文化的价值规范。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人文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更具实效性。
2. 医学生人文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人文教育通过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但与时展同步,而且吸收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将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所以,医学生人文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l展的重要媒介与手段。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称,包含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而进行人文教育又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的载体。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校园文化也在与时俱进,进而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产生影响。比如,优秀校友展示板等人文景观成为医学校园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规范的校园制度有促进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形成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校园文化如同氧气一般,滋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影响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并在这种精神影响和感召下,不断学习、进取,成长为名医、名师、名家。每一所医学院校的历史发展中都承载着教师和学生所沉淀的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展现出“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着医学生的人文知识,也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让大学生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肩负光荣的使命,将医者的理想信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大学校园文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03).
[2]吴笑韬,廖云峰.试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01).
[3]丁越.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D].吉林大学,2011.
[4]张萌.论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8(04).
[5]唐冬生,蒋泓.医学学科的特征及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6]金文斌.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