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6:13:53
导语:在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细节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症;生活质量
尿毒症在临床上不属于独立的病症,而是一组临床综合病症。主要是患者处于慢性肾衰的终末时期,患者丧失了肾脏的三大功能,出现一系列症状与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1]。目前,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式以血液透析为主,主要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过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之后将净化的血液会输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纠正电解质、排出废物以及平衡酸碱紊乱的作用。但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许多不良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本文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细节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44~60例,平均年龄(51.2±0.2)岁,透析时间14~126个月,平均透析时间(42.7±14.5)个月;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干预,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3±0.3)岁,透析时间14~126个月,平均透析时间(42.3±14.2)个月,疾病种类: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入院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
1.2.2实验组 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方式,其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健康档案: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身体情况、疾病信息以及饮食习惯的进行详细记录,并为每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对患者饮食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对患者每天的饮食指标进行观察,确保患者饮食健康。③心理护理:由于受到疾病影响,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焦急、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排除患者心理顾虑,保证患者情绪稳定。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建议,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④并发症处理:?K高血钾:限制患者摄入高钾的食物,服用苏打片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同时对患者补钾进行监控,防止形成低血钾;?L心力衰竭:控制好患者血压,正常血压为130/80 mmHg,控制引血速度为80~100 ml/min,控制患者摄入钠、磷和水,并对患者的尿量进行监测;?M内瘘闭塞: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血液透析,防止区域式穿刺,对内瘘血管条件不佳者相对固定穿刺人员行“扣眼”穿刺;?N低血压:对患者水分摄入进行控制,并在内瘘术后进行保养,控制患者饮食,不要食用高脂食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淤血吸收;?O中心静脉导管: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导管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密闭法回输血,并利用肝素等封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感染现象[2]。
1.3观察指标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为高血钾、低血钾、心力衰竭、内瘘闭塞以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等。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经研究表明:对照组27例患者,高血钾5例(18.5),低血钾3例(11.1),心力衰竭3例(11.1),内瘘闭塞2例(7.4),中心静脉导管感染9例(33.3);实验组27例患者,高血钾2例(7.4),低血钾1例(3.7),心力衰竭0例(0),内瘘闭塞0例(0),中心静脉导管感染3例(1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结论
3.1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细节护理干预属于一项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主要对患者的心理、饮食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均属于无菌操作,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2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①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进行有效控制,对患者饮食习惯和运动方面进行干预,改善了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3]。②由于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影响,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3.3实施细节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同时对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背景、心理钐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制定细节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在术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在术后,对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从医性,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小红,赵丽英,黄水英,等.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4,08:761-764.
华容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华容县 41420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0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生活质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中晚期的常见疾病,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状,严重者常伴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1]。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为此,笔者展开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间在本院住院的妊高征患者90 例,且排除肾性高血压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按患者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 ~ 39 岁, 平均年龄(30.5±6.2)岁;初产妇为28 例,经产妇为17 例;孕周34 ~ 40 周,平均(37.2±2.3)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3 ~ 40 岁,平均年龄(31.2±6.7)岁;初产妇为29 例,经产妇为16 例;孕周33 ~ 40 周,平均(37.8±2.1)周。经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即健康宣教、指导合理饮食,密切观察血压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宫缩、胎动及胎儿发育情况,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心理护理。
(2)舒适环境 。
(3)子痫护理。
(4)产时护理。
(5)产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并对比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产妇在产后30 d 开始随访测试,采用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SF 一36 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测评,总分为100
分,测评分值愈高表示生活质量愈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χ2 检验统计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对比
两组产妇均成功分娩,无婴儿死亡,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4,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宫缩乏力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6.7% 和4.4% 均低于对照组的24.4% 和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和χ2=5.075,P<0.05);观察组的SF 一36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妊高征是孕产妇在妊娠期特有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孕妇的性格、营养、免疫、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外界环境和产妇自身心理等因素亦可使病情加重,诱发子痫的发生。因此对于妊高征患者,临床中应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3]。常规护理干预多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笔者从实际着手,在常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严密监测的基础上,再通过开展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环境、产时、产后和子痫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在进一步控制了产妇的妊高征病情,提高了 产妇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 李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其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234-235.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哲学与政治之争
美国学者尼柯尔斯(Mary P.Nichols)曾在她一部专门讨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著作中提到,在考察哲学与政治的冲突问题上有三部古希腊政治思想著作不容忽视:阿里斯托芬的《云》、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后文简称亚氏)的《政治学》卷二。在《云》中,阿里斯托芬批评苏格拉底的哲学有导致政治走向抽象化的危险,这种批评被尼柯尔斯视为是通向理解《理想国》的重要通道,因为在她看来,《理想国》中的许多对话都可以看作是柏拉图针对阿里斯托芬的指控而为苏格拉底进行的辩护。
但显然,亚氏并不认为柏拉图的这种辩护有多少道理,在《政治学》中他指责苏格拉底所构想的“言辞中的城邦”过分追逐稳定性和统一性,无视公民的禀赋差异对于城邦政治生活的价值,这种按照哲学来简化政治的方式,最终将导致城邦的消亡。亚氏认为,面对着《理想国》中所凸显出来的哲学与城邦的紧张冲突,哲学应该认真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在他的《政治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此他以一种柏拉图所未曾有的方式将哲学与政治结合起来。
由于《政治学》卷二是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批判最为集中之处,本文拟通过对该部分的考察,并结合卷一的思想,来一窥古希腊政治生活中的哲学与政治之争。文章第一、二部分总结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第三部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做出评析。
在《政治学》卷二的一开始部分,亚氏指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构想的那种趋向整体划一的城邦,最后肯定不会成其为城邦,反而会导致城邦的消亡。他的理由是:
首先,“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而且,“组织在它里面的许多人又该是不同的品类,完全类似的人们是组织不成一个城邦的。”他认为城邦不是同质性的,而是由多样性构成,政治共同体是一个异质性的整体。在《政治学》卷一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女人和奴隶,主人和奴隶、男人和女人天然有别。“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主人;凡是具有体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彼此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城邦又是由家庭发展而成,那么生活于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禀赋和才能之间的差异。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由于人们禀赋和才能的差异性而带来的竞争,带给城邦政治生活的并非像苏格拉底所言只是不安定和危险,而是会使得城邦更富朝气和更具卓越。而如果柏拉图非要使城邦整齐一致,以维护城邦的稳定,那么他就是在把一种人为的一致强加给城邦,而无视城邦公民的自身禀赋和潜能,强迫人们趋向于同一。这种做法在亚氏看来,显然是违法城邦的自然本性的。
其次,倘若城邦以“单一”为趋向的话,那么,显然家庭要胜于城邦,而个人又要胜于家庭。但亚氏认为,虽然从发生程序上城邦后于个人和家庭,但是,城邦“在本性上则先于个人和家庭。就本性来说,全体必然先于部分。”即是说,城邦是个人和家庭自然演化的趋向而不是相反。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从人的自我保存角度,还是从人具有理性和言语能力的角度看,“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固然,城邦因为人的理性和言语能力而趋向善的生活,但是城邦的优良生活绝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在亚氏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身体最为明显,随着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彰显和发展,人逐渐成熟起来,其性格差异也越发明显。对于人类彼此间存在的多样性,我们应该要予以确认并尊重,因为这是政治生活的本性所在,它可以制约阿里斯托芬在《云》中所批评的苏格拉底对抽象性追求的倾向。但显然,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政治建构无意去认真考虑人自身禀赋、性情之间的差异,认为这些都可以在哲学家所构想的政治建制之中得到克服,这种思想在他关于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建制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但在亚氏看来,柏拉图所提出的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以促进城邦的统一为目标,但这并非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他说,“苏格拉底给一个完整的城邦的划一性所拟定的标志是全体的人们,在同时,[对同一事物]说这是‘我的’或‘不是我的’;纵然政治团体以统一为至善,苏格拉底这样的公式也不适于用作城邦整体的统一标志。”
就财产公有而言,一方面,亚氏指出,人的罪恶与财产的公有或者私有制度无关,而与人的本性有关。他说:“实际上,所有这些罪恶都是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甚至财产公有可能导致的纠纷比财产私有更多。另一方面,他批评苏格拉底未充分思考世间发生的事情,所提出的政制并非基于史实,而仅是从正在形成的事情中推理出来的抽象的善。因为,如果财产公有制度是优秀创见的话,那应早就被先贤发现。另外,他还指出,财产公有制度是否也适用于城邦最底阶层(如占整个公民团体中大多数的农民)?如果适用,那么无从区分军人阶层与城邦最低阶层之间的区别。这样一来,也就无从解释为什么他们就应该甘愿受治于人呢?如果不适用,城邦将一分为二,变成为相互敌对的两个阶层,城邦将陷入紧张的对峙状态,这种状况下城邦何来幸福而言呢?
就妻儿共育而言,他指出,这种组织方式并不能促进政治共同体的融洽,反而会使得“友爱”的精神受到伤害,最终伤害城邦。一方面,这种主张忽视了人们对于公共事物往往最少关心,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自己的所有。如果实行妻儿共育的话,由于每个公民将有一千个儿子,而这些儿子并不是个别公民自己的,它就会导致每个公民看似都是任何儿子的父亲,但是,结果却是任何父亲都不管任何儿子。另一方面,因为,像诸如伤害、杀人、吵架和诽谤等罪行,如果发生在非亲属人之间,那么人们看的比较轻,故往往容易发生;但如果是发生在父母和近亲之间的话,那么就成为伤天害理的罪恶而往往不容易发生;而按照苏格拉底的这种共产制度安排的话,人们之间互不知道亲属关系,那么这些罪恶往往就容易发生。如此以来,这必然会伤害人们彼此间的“友爱”精神,对于亚氏而言,友爱是城邦的主要美德,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果没有友爱,城邦也就不复存在了。
综上可见,在亚氏看来,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整个政治建制都是不妥当的,他以为城邦的统一可以通过哲学家的整体划一的方式实现,这仅是哲学家对政治生活的一种抽象化理解,其实质乃是对城邦本质的取消。
我们知道,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并不认为自己所提出的“财产共有、妻儿共育”的政治主张,如亚氏所批评的那样是不可行的,也不会导致城邦的消亡,但它必须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患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阁楼而已。”柏拉图认为,城邦只有建立在哲学家智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和完善。对他而言,城邦的政治生活,就是哲人王以至善的理念为原型去规划政治蓝图,而城邦中的其他人只需在这种政治蓝图的规划之中去服从哲人王的领导;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的视域中,政治生活就是建立在哲人王统治基础上的领导与服从,城邦与哲学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在哲学家与政治权力结合的基础上得到克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并非没有意识到人们的禀赋、性情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当他试图用一个高贵的谎言去将城邦划分为三个固定阶层的时候就更明显地说明了这点。但对此,他没有像亚氏那样认真地展开过分析和研究,而往往是从一个理想乐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认为人可以像材料一样按照理想的蓝图去被塑造,人虽然所具有欲望和激情但非不可被掌控。同时,他指出除非通过哲人王的引导,否则公民不可能自我提升,他否认了公民自身的理智潜能在现实基础上自我提升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生活于城邦中的公民除了哲学家之外,其实都是生活在意见世界的“洞穴”之中,这是一个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如果没有哲人王的引领和教化,他们根本不可能从这个洞穴走出来。如果公民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听从哲人王对他们在城邦生活中的安排和布置,而公民的潜能和不完善性也就会在对哲人王的服从之中,在哲人王对其不断地规训和教育之中,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
但是,在亚氏看来,柏拉图的理想城邦,为了自身的安定简化了对复杂事物的处理,最终会抑制个体与变化的存在,这就使得哲学有滑向抽象思考、远离乃至抑制现实政治行为的危险倾向。在《政治学》卷一中,亚氏特别指出,人是一种政治性动物,他具有理性和言语能力,这就使得人具有自我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人所具有的这种判断能力对于亚氏而言,构成了城邦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他说,城邦的产生源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但是,如果像柏拉图所构想的那样,人们必须生活在哲人王所预先安排和规划的城邦之中才能得到幸福的话,那么他们也许在得到这种幸福之前,就在长期的服从之中丧失了自身的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而沦为被任意加以塑造的质料和奴隶。正如尼科尔斯所指出的,“哲人王从不考虑个人的意见、欲望和选择,将普遍观念强加给共同体。事实上,统治者是将统治对象当作应该擦净的黑板来看待的。《王制》城邦中没有共和政体;统治者职权并不能由被统治者‘轮流’或‘部分地’执掌。不存在考虑存在例外情况的法律;所有的特殊状况都被强行纳入某一普遍类别。”在《政治学》中,针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所蕴含的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冲突,亚氏提出,哲学家应将哲学思考与现实的政治生活相结合,在承认公民彼此间的差异性基础上,给予他们自由讨论的权利,让公民都参与政治管理,相互轮流执政,共同奉献自己的政治智慧。只有这样,城邦才会在平等公民间的不断自我完善之中真正地逐步趋向至善的目标。
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中,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旨趣和品位:就柏拉图而言,其言辞中的城邦实乃对理念世界自身的关照,而不意在现实政治生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的创制必须考虑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的效果,理想的城邦应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可行的追求,具备有效性,否则就会导致远离现实的抽象哲思与现实政治的冲突。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旨趣在政治观念上的体现,前者以理念世界为真实的存在,政治生活存在的依据不过在于其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其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相似性”;而后者则认为真实的存在就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从现实生活本身出发,政治创制才能获得真实性,它同时考虑到其政治创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尼柯尔斯,王双洪译.《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义疏:一场古老的争论》.华夏出版社,2007
[2]郭斌和,张竹明译,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吴寿彭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4]吴寿彭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一、突出文化生活的地位
新编教材的最大变化也是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贯彻“三贴近”原则(贴进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从教材前后名称的变化就可以感受到。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个模块构成,侧重于理论的说教。有人戏称其经济学过时,政治学说教,哲学太抽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新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我国人民生活的实际,与时俱进。新教材由10本书构成,4本必修教材和6本选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是高考必考内容。6本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高考不做要求。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降低高中教育的难度,也便于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改变人们对政治课纯说教的偏见。新教材把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放在同等的地位,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也使教材的理论体系更完整、更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大领域,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以社会的这三大领域为对象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会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自身的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又引出了生活与哲学模块。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更接“地气”,受到了师生好评。
二、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新教材共10本书,但在实际使用时各校基本上只重视高考必考的4本必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是按照从生活到哲学的逻辑思路安排的,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必修一、二在高一教学,必修三、四在高二教学。高一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基本没问题,但高二的就有一点小问题。每学年中的第一个学期时间较长,教学时间较为充分,而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内容相对较少,生活与哲学的内容较多也难理解却放在了第二个学期,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个学期教学时间过于宽裕而第二个学期时间过于紧迫的情况。因此一些学校不得不把第二个学期的部分内容调至第一个学期来教学,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有一些高明的学校把必修三和必修四的教学进度互调,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编排小问题
哲学因为较为抽象,是教与学的难点。新教材在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哲学思维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体现了生活化、实际化。但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笔者觉得有两处编排上的小问题。
1. 关于哲学上“两个对子”提出的时机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二课介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后,提出了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在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表现形式都感到困惑,又没有任何哲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提出两个全新的哲学概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造成教师讲得吃力(把本该后面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内容硬放到前面来教学),学生也听得乏味。
2. 对人生价值内涵的剖析不到位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加深了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掌握住教材基本知识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提高我们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第二轮政治复习达到最佳效果,是每个教师和同学所期望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指导高三学生复习政治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制定好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复习
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两个月,时间非常紧张和宝贵。要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月的时间,同学们就必须制定好切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有多少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各需要多少时间,都要认真写入计划。已经牢固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少安排一些时间,以加强复习效果,但不能不管不顾;那些掌握得不太熟练或者没有掌握的知识,要多安排一些复习时间,这些知识是复习的重点,应该多下工夫。有了复习计划,政治第二轮复习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目的的现象。制定好计划,我们就要认真执行,按计划一步步地、循序渐进地复习,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复习效果。
二、抓好两个专题,注意二者密切结合
专题性是政治第二轮复习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有人把第二
轮复习称为“专题复习”。政治学科的专题可以分成两个类别:知识专题和时政专题。这两个专题都要复习好,并且复习时要注意二者的密切结合。
知识专题分为经济生活专题、政治生活专题、文化生活专题和生活与哲学专题。经济生活可分为:基本经济理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和对外经济关系五个专题;政治生活分为我国国家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四个专题;文化生活可以分为文化与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繁荣与创新等四个专题;生活与哲学可分为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论四个专题。对于这些知识专题,要牢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同时,对于非主干知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弄懂弄会,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不可忽视。复习这些专题时,要与时政相联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时政,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可以加深对时政的认识。
时政专题复习是指对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问题进行归类,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锻炼能力的目的。首先,我们要对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做到了然于心,重点把握那些对社会、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时事,要从其产生背景、过程、影响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全面掌握,如“十三五” 规划、和谐社会、两岸关系、联合国改革等。其次,要把这些重大时事进行归类,如把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归为一类,把属于中外关系的归为一类等等。再者,在复习时政专题时,除了了解事件本身外,还要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看这些时事从哪些方面反映了所学的知识,是怎样反映出来的。我们可以自己以这些时事为背景材料出一些题目来考考自己,或与其他同学相互出题、相互考,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时事的认识,巩固复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科内综合,适当注意学科间综合
综合性是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的又一显著特点,专题复习本身就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本轮复习首先要抓好政治学科内的综合复习。在复习每个专题时,要联系到其他专题的知识,如复习经济生活知识时要联系到哲学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复习哲学生活时要考虑到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以知识点“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例,从经济生活上要掌握住以下内容: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宏观调控(即市场调节的不足与缺陷)?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和意义各是什么?从哲学生活角度来说,国家宏观调控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它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复习时就要全面考虑、多方联系,这样才能达到综合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注重政治学科内综合复习的同时,要适当注意政治、历史与地理三科之间的综合。在复习政治知识时,可以考虑考虑这个知识点与历史、地理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把这些有联系的知识点整理下来,经常翻看,可以更好地掌握政治、历史与地理三科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如复习政治学科的经济生活上的“三大产业”时,可以结合历史上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有关发展农业的著作与发明等知识,结合地理上的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和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业和工业以及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业等知识,从而深刻理解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应对高考试题中学科间综合题目的能力。
总之,在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科间综合与学科内综合相结合,认真细心,脚踏实地,如此方能保证和提高复习效果,在2016年的高考中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一、练习巩固式,增强课堂的时效性
这是政治课堂结尾常用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疏漏,而及时检测课堂成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相应的练习查漏补缺。笔者在上高三“生活与消费”时,在梳理了本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后,在课堂结束前十分钟设置了“3+1”道题目,即三道选择题,一道问答题。当中我选取了(2011・全国新课标卷・12)计算类,(2013・江苏卷・5)图标类,(2012・南通一模・4)漫画类,(2012・南通一模・34)经济图标类问答题。在题型的选择上,我充分考虑了江苏高考政治的题型特点,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题型。在难易程度上,我遵循了难中有易,易中有难的原则。虽然习题的量不多,用时也不多,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复述再现式,唤醒学生的能动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要动脑,动手,还要动口。“文化生活”中的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有两个框题。在课堂结尾时,我首先向学生发问:“该课两个框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但课堂是沉寂的。“有人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考路径,来概括一下本课的知识体系吗?”在我刚说完,课堂气氛发生了变化,有学生主动的发言了:“当前我们的文化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丰富多彩的(是什么),这都是基于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什么),但是文化生活喜忧参半,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个人要在文化生活中,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怎么样)。”同学们听后豁然开朗。
三、鉴赏陶冶式,增添课堂的生动性
政治课不应是呆板的,也需要艺术的熏陶。图片、视频、名言、警句、音乐、诗歌的恰当运用,能为我们政治课的结尾增色不少。它们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以达到“课虽尽,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哲学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第九课第一框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时,我以时下最热的话题“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贯穿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体验,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体会抽象的矛盾原理。在学生若有所思时,课堂结尾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一首诗歌:“幸福是什么―――飞鸟说,幸福是蔚蓝的天际;游鱼说,幸福是清澈的涟漪;梅花说,幸福是飞雪的亲昵……”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纷纷也谈起自己关于幸福的体会。唯美生动的课堂结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又给学生以熏陶,落实了政治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悬念留白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推进工业化和市场话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从大自然中过度攫取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整体价值,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顾自然规律,盲目地开发利用自然,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现象举不胜举。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内在欲望的驱使和外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更要懂得发展虽离不开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开发利用需要保持在合理的“度”之内,需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免使自然发生恶的“质”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整体价值
1.哲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呈现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价值的一般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既然具有导向作用,如果人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么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反之,倘若人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整体价值观作为行动理念,那么生态系统将得到良性运转,于人类和万千物种将大有裨益。
2.教育应以合理的哲学价值观为导向
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类,那么文化使得人类长足发展。文化理念的传承载体多样,主要当数教育。教育应当以确证价值观为导向,正确以否,其中一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生态整体价值观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因而我们的教育应以之为导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集,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更应担当起传播先进价值理念的重任。笔者认为,虽然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修)的课程内容没有系统化讲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但是这种价值理念分散于必修生活四本书之中。在明晰生态具有整体价值的基础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也提供了进行教学的内容。针对分散的与生态整体价值理念有关的教材内容,笔者想用系统思维梳理出有关遵循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内容,并力求将其建构成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3.与生态整体价值相关的教材内容
以生态整体价值为取向,把四个板块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厘清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关于四者的关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一段论述已非常清晰的阐明,即“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对此,必修3《文化生活》也有相关论述,即“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笔者在此之上,将四者关系进一步阐述如下:必修一《经济生活》谈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并不是至善至美的,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干预。当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既是宏观调控,就需要利用到除经济手段以外的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政治是一套规范市场良性运行的强制性力量。这就很自然地由谈市场经济过渡到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内容。必修二写道“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可以说,经济活动的规范需要法律约束下的政府权力的行使。政府权力的运行又可以涉及到《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相对于上述的经济和政治,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就是文化。必修三《文化生活》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可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根据这一定义,哲学价值观是文化的子集,要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建设生态文化。
三、结语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公民意识
[作者简介] 杨远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校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劳动力和未来优秀人才的摇篮,其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民主法制国家的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渠道,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
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
在新一轮课改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按照培养合格优秀公民的目的,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以适合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条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等的训练和教育,最终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宿感以及社会主义的正确权利、义务观。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
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意识培养是其首要任务
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祖国的热爱、认同和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建设国家、为国家奉献的意志”[1]。在生活中,国家意识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尊严,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国家意识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各个模块、各个环节中。例如《经济生活》第四单元,从经济的角度来培养我国公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认同感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增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以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标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法治意识培养是其重要目标
法治意识是公民应该具备的与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文明精神相适应的法律素养、法律价值观念和法律精神。“法治意识的实质是在爱国的和民族的国家意识统领下,用规则(法)来处理个体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从而使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内在的、刚性信仰的保障。它是现代法制对公民意识的最高反映”[2]。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提出的,在社会生活中它要求用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各种问题、用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秩序,因此,法治意识对现实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良好的法治意识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法治意识培养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单元中。《经济生活》从“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依法纳税”、“市场秩序”、“世贸规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政治生活》则从政府依法行政、党依法治国、人民依法行使权利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主体意识培养是其核心
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对其享有的权利以及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的主体意识“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公民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并充分享受自己合法劳动活动的成果,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充分发挥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和实效,充分行使公民的民利、管理国家社会的权利和享受政治的自由,在社会生活领域表现为提高公民对社会公共管理权和监督权”[3]。主体意识培养在《政治生活》中体现最为突出。从教材的文本设计上看,就是立足于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例如“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教材开头以表现不同决策方式和观点的漫画A和漫画B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呈现民主生活中的两种对立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三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这样的设计立足现代公民民主政治生活参与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基于公民政治生活创设情境、设问以及把探究学习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公民主体意识的这一点。教材接下来的“价格听证会”的设计,是通过真实再现价格听证会的过程,给学生展示了公民民主参与决策的基本程序。这既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对参与民主决策的兴趣,最终培养了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四)公德意识培养是其基本要求
公德意识是“公民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共同遵循一定道德规范的道德意识,是对公民道德的最低最具体要求”[4]。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如何至关重要,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公德意识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水平。公德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为人正直,诚实守信;行为文明,礼貌待人。公德意识培养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等单元中。《经济生活》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要树立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爱护、节约资源的优良美德,这是从经济活动的层面来培养公德意识;《文化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质为着力点,这是从道德建设的层面来培养公德意识;《生活与哲学》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和“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要求学生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从价值观的层面来培养公德意识。
(五)生态意识培养是其新内容
生态意识主要包括环境意识、环保意识、生存意识。培养和提高生态意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生态意识培养渗透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单元中。《经济生活》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经济建设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都要求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等,需要认真地加以培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
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一是要研读新课标和深挖新教材,对资源进行整合。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是一门专门培养公民意识的课程,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有关公民意识培养的知识、理论,还没有形成体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其有关公民意识的规定、要求,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并进行归纳整理,做到培养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二是要转变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民主、平等教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师生交流互动,生生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是要充分利用时政和学生生活的实例,增加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典事例或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避免理论知识的空洞说教。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进行分析、论证、解读,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通过对抗震救灾过程中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参与救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不仅仅是爱心体现,更是每一个公民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承担。
(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公民意识
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强化学生对公民身份的亲身体验,能够产生提高自身公民素质的需要,它使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讲授的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并逐步地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公民品质,外化为良好公民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一是通过积极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校园民主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权力意识;二是通过升国旗、爱国主题的演讲,公民知识竞赛、国家重大灾难募捐以及悼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三是通过深入社区、参与社区的民主选举活动,以及对社区生活秩序、环境的调查,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
(三)积极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公民意识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一定学习方法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终通过其自主学习来获得和养成公民意识。只有当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公民意识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向公民意识要求的方向发展,教育者预期的培养目标才能够达成。
参考文献
[1] 秦树理,等.公民意识读本[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23.
一、文献资料缺乏限制黑格尔深入理解中国哲学
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我们不难发现黑格尔对东方哲学的论述篇幅不大,只对孔子、易经哲学和道家做出简要论述。稍加总结可以发现以下特点:首先,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基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哲学思想评述和翻译。黑格尔对孔子的概括资料来源于1687年出版的耶稣会神父普罗斯佩利•若内塔、赫尔特利希、卢热孟、古布累等人的拉丁文翻译和注释[5];黑格尔对《易经》起源的论述资料来源于1776年出版的“关于中国人的追述”里阿米欧神父“论中国古代”的文字[6];黑格尔对八卦认定为可以唤起意义的便利和对中国哲学从思想开始、没有概念且流入空虚的判断,来源于温地士曼的观点[7]。从资料的来源看,黑格尔没有接触中国哲学的第一手资料,更没有接触过中国哲学翻译成德文或英文的资料,因此资料的缺乏是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误解的最重要原因。以孟子和古希腊哲学家为例,黑格尔在论述中国哲学的结尾才匆匆提到孟子哲学思想,而对毕泰戈拉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出现的伪书他却已做出辨别和区分,这一点佐证了在研究资料的占有方面黑格尔用以思考中国哲学资料是不足的。其次,文献资料的缺乏导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认识缺乏历史性思考。黑格尔论述中国哲学的文献仅限于先秦时期,因此他无法思考和理解中国哲学在秦之后与印度佛学融合进程;也无法思考和理解中国本土哲学经佛学的濡养向宋明理学的发展;更无法对中国哲学后来的发展中出现的,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类似的命题进行思考和准确地评述。恩格斯曾概括黑格尔的哲学思考有别于其他的哲学史家,称其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8],但是在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论述中这种巨大的历史感显然因文献资料的局限而缺失。再次,文献资料缺乏直接影响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进行概念化地思考。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明确指出“:……哲学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9]“思维的产物一般地就是思想;但是思想是形式的,思想更进一步加以规定就成为概念”[10]。因为文献资料的缺乏,黑格尔无法将中国哲学准确地转化成他所谓的哲学思维的形式,更无法准确把握中国哲学思想进一步规定成概念。因此,从黑格尔的哲学思考方式看,他无法将中国哲学的内容准确地概念化,成为他自身思想所思考的对象。
二、对中国哲学思考对象的误解导致黑格尔误读中国哲学
首先,中国思想的主要对象与西方思想的主要对象存在差异。司马迁曾对先秦思想进行概括,“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1]牟宗三先生也呼应司马迁的看法“:可是周文发展到春秋时代,渐渐的失效。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这套礼乐,到春秋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所以我叫它‘周文疲弊’。诸子的思想出现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民生疾苦问题,它就是这个‘周文疲弊’问题。”[12]从司马迁和牟宗三先生的总结看,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思考的对象是周朝旧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如何过上更良善的政治生活。中国思想从肇始之初其对象就是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而非西方思想那种从古希腊发端直至近代所围绕的思维与存在而进行的思考。其次,中国哲学的思考对象有别于西方哲学的思考对象。黑格尔认为,“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不过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13]黑格尔的意思是:哲学是对思想形成的概念进行思维着的考察。这种考察的对象是种概念化的思想和概念化思想的对象。从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出发,中国哲学是对概念化的中国思想的思维者的考察,这种考察关涉到中国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对象———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的关系。因为政治制度与政治关系更多呈现出对如何过上更良善生活的追问与思考,因此中国哲学所进行的概念化思考主要也呈现出道德哲学的特点;西方思想主要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进行概念化探究,因此西方哲学的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形成的思想为思考对象的思考,其主要特点必然与中国哲学的不同。再次,忽视中西哲学思考对象的差异导致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片面认识。中国哲学以对政治制度和政治现实关系的概念化思考为对象,思考的主要内容和概念化表述,主要与伦理道德、国家治理、宗教典章等密切相关。在黑格尔看来这些都是伦理学说或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而不是西方哲学要探讨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主要内容,更不是西方哲学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当黑格尔将西方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思考思路,套用到对中国哲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评述时,就对中国哲学做出错误的论断,认为中国的伦理道德归于宗教,并认为中国哲学对解决思维与存在问题而言是抽象枯燥的言论,无法对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进行范畴[规定]的探讨。若要求中国哲学在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的关系哲学思考中,产生一个在思维与存在关系思想中的范畴[规定]的哲学王国,这显然是个“种豆得瓜”的非分要求。把中国哲学主要思考的对象认为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概念性思考的这种误解,在《历史哲学》中显露无疑:“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14]黑格尔没有明白,中国哲学对峙的两方面应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现实,中国哲学的变化发展,一直在围绕政治制度的主观规定性与政治现实的客观现实性之间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
三、对中国哲学辩证法的片面理解加深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误读
首先,黑格尔无法通过文献挖掘来思考中国哲学辩证法的发展史,也就无法以他自己的方式获得对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正确认识。上文已说到黑格尔研究中国哲学的文献仅限于先秦时期,先秦之后资料缺乏制约黑格尔深入思考和发掘中国哲学的辩证法内容。其次,黑格尔没有发现中国哲学应有的辩证法的内在线索,从辩证法角度思考对中国哲学就显得非常片面。如上所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思考对象错误地认为与西方哲学思考对象一样的,所以黑格尔只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辩证地考察中国哲学中蕴藏的辩证法,没有考察中国哲学中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实际上也蕴藏的辩证法,被黑格尔归纳入西方哲学的道德哲学的范畴内。中国哲学的辩证法观点除了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关系的思考之外,也融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之中。以黑格尔探究的周易之阴阳爻驳为例,黑格尔就没有看到用作占卜的先天八卦经过变化后形成的后天八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标志方位变化的内容,而这种方位变化的描述通过固定的语言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在中国古代的堪舆和建筑中就体现出这种概念体系的思维方式,这套概念体系在中国发明的许多仪器中也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无法在概念化的思考后作用于科学技术是种误解,这种误解源于对中国哲学蕴藏的辩证法的失察。再次,黑格尔从辩证法角度编纂中国哲学,产生了对中国哲学评论的误读。贺麟先生在评论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时特别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别阐述了辩证法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或一派的哲学家只要其中有丝毫辩证法的因素,都被黑格尔挖掘出来加以着重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