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6 08:18:54
导语:在科研的基本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health management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fail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good basic research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edical university; health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t学院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管理学与医学的复合型人才。[1]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三早教育”是培养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路径。[2]更具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目前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3]为了满足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4]因此,加强大学本科的科研基础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5]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6]在此情况下,医学校院也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大量科研基础能力培训的课程。但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殊的专业背景,使得现有的关于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未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学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 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医学院校设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和管理学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主要课程设置包括了卫生事业管理类和医学类专业课程。在思维样式方面,由于卫生事业管理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而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其思维样式属于社会科学样式。而医学属于理科,其思维样式属于自然科学样式。很明显,社会科学思维样式和自然科学思维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思维的差异也显著存在于二者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样式方面。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维都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医学院校专业目标培养的困惑。学生的思维训练究竟以自然科学还是以社会科学的思维样式为主,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仍然存在分歧。这种专业目标培养方面的不清晰也影响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具体来说,为了支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基础能力培养,究竟设置什么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缺乏清晰的界定,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顶层设计。
1.2 理科化的科研思维训练
从学科属性来看,医学属于理科,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医学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模式遵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因果关系的证据是核心。因此,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强调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证据。但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由于是以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相关的混杂因素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将变得困难。这就导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经济管理研究当中,更多探讨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显著有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当中,通过实验将一些混杂因素进行控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目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展示出来的研究模式来看,主要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主要由于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使得单纯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困难。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医学类的本科生,教师也是以医学背景为主体。整体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偏向于自然科学。比如在相关的教材当中,其中的例题及相关的习题训练都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设计。在这种氛围的诱导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思维样式逐渐偏向于理科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1.3 培养方案偏自然科学实证范式
在医学的科研思维和样式中,无论是基础的实验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受此科研思维的熏陶和感染,在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当中,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占据了主体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实验研究设计的样式进行了大量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相关科研基础能力培养课程方面,为了迎合实验研究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在统计学教学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的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就设置了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内容。而在经济管理研究研究当中常见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内容则相对较少。客观地说,自然科学的分析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但是,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存在自身客观的规律,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思维和范式。但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基础能力培养仍然偏向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卫生事业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就体现得更明显。
2 治理机制
2.1 转变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来说,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从研究逻辑和研究范式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遵从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但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偏向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显然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相关学院必须进行教学思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围绕建立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思维的教学思路,注重塑造本科生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能力,以完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
2.2 重设教学目标
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主要在医院、卫生行政机构等从事管理工作,而且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本科生素质培养必须适应这种管理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在制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培养目标时,需要建立培养本科生经济管理思维和基础能力的目标。具体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需要确立以掌握经济管理科学研究分析范式的培养目标。该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管理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塑造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的主导思想。
2.3 重置教学内容
在确定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置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管理基础研究能力,需要参考综合性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科研素质训练课程的设置。具体在教学内容修订的过程中,删除或压缩相关与医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增加与经济管理研究相关的科研基础训练课程。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与写作、计量经济学等内容。而且,根据相关课程的逻辑关联,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科研基础训练课程群,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更为关键的是,在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强化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重点内容讲授,比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强化对于调查研究的设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对于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处理。通过重置教学内容,以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2.4 完善基础教学资源
客观地说,目前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教师队伍的匮乏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要保证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师资建设。经济管理科研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从综合性大学招聘经济管理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外,实验室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研究的实验室。比如心理学在经济管理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因此需要建设相关的管理心理学的实验室。最后,在科研教学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二手数据的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样式。在此情况下,科研数据库的建设是关键。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相关经济管理的数据库建设比较少。因此,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科研素质,相关数据库建设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通过完善教学基础平台,从而保证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围绕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思维逻辑里面。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科研能力认知情况和能力培养需求。方法:选取医学本科高年级学生700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137名学生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20.9%,⒂肟蒲а芯康难生以高年级为主;不同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情况也存在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人数最多占59.85%。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科研的基本步骤的知晓程度有差异,高年级学生好于低年级。结论:医学生科研能力认知不足,科研能力尚有提升空间,相关科研培养需求有待满足。
关键词:科研素养;医学生;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38-02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1]。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2]。培养的大学生具有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科研能力,达到未来创造新成果、提出新方法、推出新观念的目的。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科研人才培养的基地,实践教学手段是医学生科研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的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更好地发挥高校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现有教学和实践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口腔专业共计700名3―5年级医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学大学生进行科研及论文的认知情况和科研素养培训需求的情况开展调查。
3.统计学分析。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1软件,采用数据双录入确保录入质量,使用X2检验进行分析。
二、医学生参与科研情况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在校3―5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93.7%。其中临床医学484人(73.8%)、预防医学141人(21.5%)、口腔医学31人(4.7%);三年级210人(32.0%)、四年级356人(54.3%)、五年级90人(13.7%)。
2.医学生参与科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37名学生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20.9%,有519名学生未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79.1%。参与科学研究人数中大三19人(9.0%)、大四84人(23.6%)、大五34人(37.8%);地病专业31人(33.63%)、预防19人(13.87%)、口腔5人(3.65%)、临床82人(59.85%)。
三、医学生科研素养现状及需求
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科研素养现状。440名(67.2%)学生不了解科研立项的基本步骤,519名(79.2%)学生不了解整理科研资料的方法,487名(74.2%)学生不了解分析科研资料的方法。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科研的基本步骤的知晓程度有差异(χ2=10.552,P
2.医学生科研素养培训需求。268名(40.9%)学生认为课堂学习可以提高科研能力,262名(39.9%)学生认为自学可以提高科研能力,社会实践、实验、课题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分别占75.6%、66.3%、72.1%。433名(66.0%)学生认为需要培养科研意识,451名(68.8%)学生认为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研读文献及论文,369名(56.3%)学生认为需要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399名(60.8%)学生认为需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四、讨论
总之,对研究对象的调查显示,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科研素养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医学生的科研素养略高于低年级,科研培训的需求较多。原因主要是,目前存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形式单一,过程简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实践,削弱了实践过程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过程发挥出的职能。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学习内容、修课进度和授课教师等方面赋予学生自不足[3],不利于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第二,个别院系的实验室在开放使用及利用率方面效率不高[4],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大学生在申报课题时没有基本的科研素养,无法进行科学问题的沉淀和提炼,显得无从下手。第四,在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相互模仿,没有自我摸索的精神。第五,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模式化教学,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的实践精髓无法体现和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被深深埋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价值体现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为此,培养医学生科研素养和提升科研能力,需要新的、开创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加大开放性实验室的使用[5]、开展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组建科研学术小组等多元化的模式,并建立科研奖励机制。青海大学于2004年设立了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通过项目申报和开展,培养科研素养、提供科研能力。该基金得设立取得了良好效果,申报学生人数大幅提高,自首届资助10项,到2011年34项,共有118名学生参加项目工作,37名教师参与指导项目,参加项目的学生人数和指导教师人数较以往校内项目均大幅增加。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带动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同时促进了老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改变既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大学生科研“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教师辅助”的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改变既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新形势下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大林,戴支凯,陈建宏,等.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9):692-694.
[2]陈林飞,葛凡,吴玲.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若干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04.
[3]宁丽,张尚孝,李富业,等.新疆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8):1115-111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在科技进步中所占的份额愈来愈大,科研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利用科研信息启发创新思想,加速科研创新。文章介绍了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基本内涵和重要性,论述了信息素养的构面标准及不足,并对如何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构成;重要性;培养
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对信息进行创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前沿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对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即能主动、有效地检索信息、对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提炼和整合后充分应用;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否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准确评价和充分吸收信息,不仅对本身的科研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高校整体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素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一个创造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工作,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信息的使用。可以说科研信息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寻找突破口,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产出率。
(一)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
准确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阶段,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地、准确地对他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认真检索本研究领域中已获得资助的项目信息,找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确定选题,以及对此选题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从而完成课题论证工作。此阶段是科研人员已具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才能节约时间,目标明确,少走弯路,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科研人员所开展的每一次科研工作,全过程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科研人员结合课题的研究计划,随着课题的进展情况,有步骤地查找、搜集、提供参考数据、工艺、方法、标准等有利于扩展思路的有关资料,与课题研究密切配合,同步发展。占有的资料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最新理论与发现,代表学科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保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如果研究有实验阶段,这时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外同研究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实验方法和手段等,需要追踪同类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证明原先设想的正确性,以期得到创新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的信息对科学研究起到启发、调整、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获取的信息,一方面促进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对比分析客观评价成果的水平。在此阶段,科研人员要按照研究预定的成果目标和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对比资料,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信息,高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阐明该研究成果的水平、意义和价值,为研究工作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同时促成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成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信息素养构成标准及存在的不足
摘 要:文章介绍了数据素养的内容与特征、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实践的主要模式,针对我国高校数据素养服务现状,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外的基本经验,弥补服务水平和实践的不足。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15-03
大数据时代,科研工作者面临着海量数据管理、使用和版权等问题,为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与交流能力,数据素养服务应运而生。面对科研资源数量迅猛增长和数据内容多学科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把科研数据的收藏、管理、开发与利用作为其主要的工作任务。
1 数据素养与数据时代
当前,科研人员用数据的形式记录所利用的资料及实验过程,并对数据的发展规律及呈现态势等进行研究。学界普遍认为数据素养应是民众具有的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概念的延续和扩展。根据大数据海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价值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数据素养有三个方面的内涵:敏锐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批判性思维、快速的数据组织能力、出色的数据决断能力。卡尔森等认为数据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相关的基本知识、数据发现与获取能力、数据应用能力、数据伦理等。[1]由此可以看出学者对数据素养的内涵认识存在分歧,但统一于对数据的管理与运用。
笔者认为数据的辩证认识能力和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数据素养内涵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对数据存在方式(格式、分布与内容等) 的认识和数据的价值认识属于数据的辩证认识能力;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组织、利用与交流属于对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
2 高校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服务
2.1 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变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大量的数据产品将替代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和信息社会的电子资源成为馆藏资源的主要存在形态,提供以数据管理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服务将成为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业务之一。这样的业务转变将促使信息素养教育向数据素养教育转变,促使图书馆成为社会继续教育、素养培养中心和数据中心。以简单开设信息检索课和各种类型讲座为主要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必将转变为形式活泼、务实的数据素养教育。
2.2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
依托数据管理平台推进数据素养服务是所有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在资源采集、组织与服务方面的优势,结合已有的开放源软件平台或自行研发的平台履行数据组织的功能,为教学科研提供动态数据服务。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建立数据平台开展数据素养服务,在服务中推介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本馆的基于学科专业优势特色服务,如数据出版等系列服务。[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采用LibGuides软件平台进行学科服务,建立了面向师生的学科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中文版平台嵌入了Web2.0技术,师生、馆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在线沟通、信息交流与共建共享,实现在线资源导引。
2.2.1 数据素养的意识和技能教育。海量数据时代使得数据素养被众多人所知晓,但其完全为更多人接受还得经历一段时期。用户数据素养服务首要的是意识教育,然后才是技能培养。图书馆对用户的大数据相关意识和技能素养培养是数据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数据素养教育嵌入服务与相关课程中,在数据教育中可安排技能竞赛、阅读推广、信息素养等活动,使数据素养教育和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2.2 数据素养的应用决策教育。用户大数据的应用决策水平取决于大数据的运用能力。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服务实施数据素养教育,将素养教育推介到咨询工作之中,在提供数据服务时让用户掌握基本数据操作技能(意识和技能教育),并依据数据分析工具,增强用户的应用决策能力。
2.3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的措施与方式
2.3.1 区分用户群体,制订贴近用户需求的培训计划。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群体专业背景和理论水平不一,因而知识需求和信息素养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数据素养服务前应从专业背景和信息素养方面区分需求不同的用户,以达到素养服务因人而异,既考虑到了个性化需要,也解决了个人关心的问题,以素养教育满足个性化需求,让他们接受图书馆,进而更多地接受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服务。数据管理需求因国家、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与用户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从而及时准确掌握用户的具体需求,借此宣传数据管理与共享理念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前的通行做法。很多开展数据素养服务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前进行了形式不同、内容翔实的用户需求调查。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分别运用了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用户进行了需求调查。这些调查从数据基本常识、数据获取与共享政策、数据再利用等方面对科研人员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充分了解了数据管理时科研人员急需的数据管理培训和问题,了解了不同用户数据管理的需求,为顺利开展数据素养服务打下良好基础。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开展的数据素养服务针对学生和教师有所不同,但趋同率和对用户需求的了解程度还有欠缺。
2.3.2 掌握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需求,宣传数据素养理念。科研人员的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对资助机构和机构的数据管理方面的政策与规范适应能力是数据素养服务的内在动力。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的内容设计围绕科学研究的生命周期和数据管理的层次递进性展开,注重数据应用(分析、撰写、引用、伦理)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将数据政策、数据管理(搜集、整理、保存、应用)能力和数据共享列为主要内容,数据资源导航、通识教育和学科专题素养教育形成了一个层次递进的整体。[3]国内高校图书馆通过嵌入式馆员的服务,跟踪科研项目和课程内容,掌握用户数据管理需求,以此作为数据素养教育的根据,并提供相关服务。
王晓湘:面向读者的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素养讨论与展望
2.4 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尊重用户需求、尊重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在具体服务中充分展现,但数据管理的基础研究不够,数据素养服务政策支持和培训人员素质亟须提高,数据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设计。目前,我国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设计更像是信息素养教育改进版,数据管理的周期性与完整性和教育模式上层次的递进性体现不明显,主要体现在:①高校图书馆尚未形成整体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大多数图书馆的素养教育内容单一,以文献检索课和相关讲座为主。②学科背景单一导致对数据管理、数据素养概念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理解,图书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③数据素养服务缺乏图书馆配套政策支持和服务设计,重视程度需加强。
3 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的改进措施
3.1 以LibGuides为基础建立资源导航和数据素养平台
建立平台是数据素养服务的基础形式。LibGuides开源软件主要提供资源的目录与导航,使馆员建立起对数据管理的初步体验,了解数据管理资源导航的情况,掌握数据管理的相关知识。以LibGuides开源软件为基础建立馆藏数据资源导航,围绕数据管理这一中心主题展开架构,主要有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共享、数据资源等内容以及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各种知识服务、馆藏资源分布和数据管理平台等介绍,是对数据管理的概括与分解。
上海交通大学于2010年首次引入了LibGuides系统进行学科服务。LibGuides基于共享和交互的理念的设计可以便捷地整合各类资源检索与服务系统打造数据素养平台,能够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的信息获取,便于深度揭示高校图书馆的专业资源与个性化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电脑、平板阅读器、手机等设备方便地浏览。LibGuides成为图书馆推行学科知识服务的新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我国数据素养起步阶段的基础工作。
3.2 数据素养通识与学科专题教育
通识与学科专题是数据素养服务成熟和全面的保障。研究生或者某一学科的研究人员是数据素养通识教育的主要对象,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习者整体把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是其目的。而学科专题教育针对具体学科领域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内容更为系统与深入。
国外以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数据素养通识教育开设的学校不少。“通论”教育基本以数据和科研生命周期为主线进行,介绍数据管理基本常识和数据管理政策,将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的使用作为重点讲述。[4]数据素养通识教育开设选修课、在线课程和专题讨论。学科专题教育开设的学校较少,如: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开设的学科专题教育,每个专业领域分为若干主题,分别介绍各专业领域数据的相关知识;剑桥大学图书馆数据培训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将相关数据创建、数据管理(项目和学科数据)和数据存储再利用组合为考古学数据管理课程。[5]
国内高校图书馆应在继续深入数据素养服务的同时,逐步开展通识教育与学科素养教育,把通识和专业有机结合,具有专业优势的学科逐步探索学科素养教育的成熟做法,具有良好素质馆员的高校图书馆应开展通识教育培训班,带动和提高我国数据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
3.3 以合作为抓手,训练有素的教育馆员
合作是开展数据素养服务的必经之路。良好的数据素养服务团队应由图书馆的嵌入式馆员、技术专家、科研管理部门、院系科研团队等组成,队员发挥自己所长,根据科研数据管理需求,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嵌入式馆员、技术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数据管理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服务的成熟形式。国外高校图书馆成功开展数据素养服务的基础是训练有素的教育馆员,注重馆员自身的数据素养能力培养。其方式有针对教育馆员开办的数据科学家培训班,突出数据管理岗位角色设置数据馆员职位,通过种种措施提升馆员的数据管理经验和地位,推进数据管理与服务工作。[6]国内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总结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经验,完成信息素养教育到数据素养教育的改变,有效提升馆员的数据管理能力,根据需求及时完善服务内容和方案,探索适合本校的数据素养服务形式。在数据素养服务的过程中,应将图书馆的数据馆员推介到用户的数据需求之中,为用户的数据应用提供帮助,提升用户对数据素养服务和高校图书馆的依附度。
参考文献:
[1] 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4):117-119.
[2] 朱彩萍.高校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的途径与内容[J].图书与情报,2014(3):97-99.
[3] 刘泽照,张谦.国外大数据研究特征及趋势预测[J].图书馆论坛,2014(8):103-108.
[4] 董岳珂.发现系统引发的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4(4):58-63.
[5] 张淼,韩宇.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基于网站的内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7):74-78.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高等教育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培养新世纪高水平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应该成为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之一。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学生,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目前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科学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在科学方面获得的技巧和能力。美国人约翰博士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定义:首先,是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其次,是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基本了解;第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影响的基本了解。
大学生是当前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是我国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这些科学素养。具体表现在: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精神来看待事物。
通过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比社会公众的平均水平还是普遍高一些的。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对科技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能够利用获取科技信息的多种渠道来学习知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能够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认清科技的积极作用及局限。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
1.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术语与原理的理解较差,甚至有的学生对一些基础常识不清楚
大部分的学生对科技前沿知识也是知之甚少。部分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知识严重匮乏。
2.对伪科学及新时期迷信的分析辨别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对旧社会的封建迷信是坚决反对的,但会相信一些新时期的迷信。例如,相信星座论、血型论等伪科学论调,在分析辨别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等教育下的一些限制与不足
笔者从事独立学院教学工作数年,主要是针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针对本校学生的课程开设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一些问题与不足。
1.入校时学生基础与能力参差不平
由于目前的高考政策,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文理分科。而独立学院在招生时,对生源没有文理科的限制。由此导致同一专业的学生具有文理科不同背景,有的学生由于高中阶段基础扎实,在学习新课程时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学习进度较快。有的学生则学习比较吃力,对知识的理解相对差一些。
2.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接受者。在应试教育观点的影响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使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题型的讲解上面,学生可以学到的信息量少,而且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这造成了学生缺乏对课程的真正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与教师、学生、学校和教育体制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平时上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要不断充实科学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管理、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当代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对基本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强化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以科学的观点看问题,注重培养科学素养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已经不是获得科技信息的唯一途径。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除了课堂学习,还可以拓展第二课堂。比如,举行科技知识辩论赛、讨论活动等。
3.当前的教育体制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营造发展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作为高校,首先应该注重营造勤奋学习、学术自由、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就相关的大学物理课程而言,可以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理工科学生将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必修课,还可以开设选修课,选修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文科作为公共选修课,学习基础科学知识。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科学知识概论公共课。同时,还要加快课程和教材建设步伐,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4.高校要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学生的校内外实践
例如,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建一些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刊物,或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等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不定期地开设科普讲座,讨论紧跟社会热点、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捷.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挑战与策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81-83.
【关键词】小学 教师 科研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90-02
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土壤。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完成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研意识淡薄
科研意识是科研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强烈的科研意识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淡薄,对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认为科研就是写论文评职称,有些教师则热衷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觉得能做些科研工作是在向“名师”迈进,有的则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搞科研是额外负担。
2.教师缺乏科研能力
一些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在知识储备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方面差强人意。
在资料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一些教师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获取科研信息资源,对互联网的利用基本只限于使用搜索引擎,对收集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地筛选和使用。据调查,教师对收集来的资料,感到无从下手的比例为11.66%,采取拼接方式进行处理的比例为66.30%,能够熟练驾驭资料的比例仅为21.74%。
3.教师缺乏科研勇气
搞学术科研型必须抵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部分小学教师虽然知道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但是对科研或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缺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研勇气。
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认为科研与考试成绩、升学率的关系不直接,耗时长、见效慢、与学校当前相利益矛盾。有的学校领导则是对教师没有足够的信心。
5.学校缺乏科研环境
学校除上级行政部门布置任务外,很少安排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由于得不到重视,科研活动需要的时间和科研环境便得不到保证,日常教学任务与科研发生矛盾,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无暇顾及科研。学校缺乏科研经费和文献资料,没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协同研究的科研合力的科研氛围。
二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培养的对策
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使教师科研能力与小学教育协同发展,已成为影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因素。
1.要树立从事科研的信心
从事科研活动,要能忍受寂寞和挫折,磨炼良好的自制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最初从事科研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避免直接从事难度较大的课题,首先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信心。
2.要转变对科研的认识
第一,教师要克服认为科研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通过学习,了解各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学习,关注和收集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逐步参与课题研究和技术应用。
第二,学校要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科研是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校发展。学校在新教师入职教育培训时,要增加科研的培训,鼓励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3.要提高科研能力
第一,提高信息搜索素养,拓宽消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网上大量的免费教育网站、教育类论坛、数字化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来获取科研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对资源的鉴别、筛选、利用和评价能力。
第二,通过专家辅导和自学方式,提高课题选择、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深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论等理论知识。
4.学校要改善科研环境
第一,学校要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在科研制度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尽量提供保障,如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增加更多图书和数字化资源。
第二,制定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与奖金、福利、待遇等相结合,同时将科研与精神层面的荣誉感等相结合;将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业务评优挂钩,促使教师从自身发展需要去关注科研。
第三,学校应多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教师的文字功底,以便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为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写作基础。
5.提倡“校本科研”策略
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发挥本校教研部
门或年级组的作用,敦促每一位老师参与研究,加强教师的互助合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琼、王恒.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类型:一项聚类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7)
论文关键词: 工科力学 多媒体教学 工程案例 科学研究素养
论文摘 要: 开放性教学模式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科学化和多样化。在教学过程引入具体的工程案例,且在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紧密结合,对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
工科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力学教学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可谓成绩斐然。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经历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现在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理论性强,缺乏形象、生动的工程实际实例。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引下,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1.适用教学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要通过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1]。
2.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在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工程实例时,要符合科学性。所以,演示原理、实例要正确,要反映基本的力学机制,淡化细节,尊重事实。
3.注重“以人为本”
多媒体课件应做到“以人为本”,即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便于老师操作,又要便于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
因为工科力学的教学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科力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本身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比较少,课本上的实例都是经过处理和简化以后抽象出来的力学模型,缺少和现实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对照。开放性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应体现从工程案例到力学模型的具体演化原则,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原则。
二、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
1.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要根据工科力学本身体系、内容进行对应多媒体教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新编写的工科力学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教材的幻灯片演示,而应该增加它的生动直观的作用。教学既要能解决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等等。
2.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础
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对工程案例进行简化、分析,从工程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工程案例介绍,如彩虹桥倒塌原因分析、上海杨浦(大桥桥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等等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专题[2-4]。从工程案例入手讲解怎样从中获得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工科力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了从具体的工程实例中分析抽象出合理力学模型,并解决力学问题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建立工科力学课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3.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教学作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科研信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建设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便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结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注重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讲为唯一形式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工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着重把新技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等引入教学。将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自然会收到更显著的效益。
总之,我们应当制作符合工科力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需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从中指导学生怎样抽取简化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最后,要时刻关注工科力学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工科力学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工科力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永存.浅析多媒体教学思想[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5):4-5.
[2]孙立红,吴云鹏,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55.
关键词:高职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98-02
一、引言
根据TZVTC学院《2012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经管类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的包括强化能力培养、培养创新能力;暑期专业调研,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表现为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抓手,另一方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研究尝试通过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以此为途径,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科研素质与职业素养具有广泛的相通性: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范式,从事科研活动需要的敬业守信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团队合作的意识、开拓创新的能力都是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的。
二、问卷设计和调查
问卷总共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学生科研基础和科研认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经历、学生对科研的期望。问卷由任课教师在所授学生班级随机发放的方式,但注意覆盖不同年级和专业,确保样本代表的有效性。
在所有调研对象中,男生106人,占53.3%,女生93人,占46.7%;大一新生41人,占20.1%,大二学生93人,占46.7%,大三学生65人,占32.7%;来自城市的学生35人,占17.6%,农村学生164人,占82.4%。
三、问卷分析
从对科研的了解程度看,仅有23.6%的学生表示了解科研,而不了解科研的学生比例达到64.4%;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机会参加科研,比例为76.3%,而不愿参加科研学生的比例为23.7%;从科研经历看,曾经做过科研具有一定科研经历的学生仅为10人,占总数的5.1%,而没有科研经历的学生比例高达94.9%;从学生参与科研的类型看,参与教师课题、主持学生课题、参与学生课题的比例分别为10.5%、6.4%和32.7%。
从对科研素养的认识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受访学生的33.8%和54.0%,而持无所谓和不需要态度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2.1%;从学生当前具备的科研素养看,由于科研经历缺乏,具有较好科研素养的比例为10.6%,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为31.2%,而缺乏科研素养(包括比较缺乏和严重缺乏)的比例为58.3%;对科研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差别不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知道本领域的专业期刊,不知道的比例为36.2%;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从学术讲座的参与率来看,“很少去听”和“从来不去听”两项合计为65.5%。
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和比较重视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比例为5.6%和19.7%,两项合计为25.3%,认为学校提供科研机会“较少”和“很少”的比例为26.8%和23.7%;学生自认为最欠缺的科研素养,按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意志品质、科学态度、问题意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选择比例分别为35.9%、19.2%、24.7%、11.1%和9.1%。
学生还是比较愿意主持或参与科研活动,其中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比例为8.6%和38.4%,两项合计为47.0%,表示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的比例合计为25.8%;被问及对申报科研课题“不感兴趣,不申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13.6%觉得没用,48.2%的学生认为“难度太大,知识准备不足”,15.6%的学生觉得“学业较重,没有精力”。
从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动因看,表现的还是比较理性积极,36.5%的学生希望“锻炼能力”,24.3%的学生回答是“发展人脉”,而回答“社会实践”、“劳务补贴”和“”的分别占21.6%、10.8%和6.8%;在科研活中,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查阅资料,占47.0%,负责课题设计和制作PPT的均为16.7%,而负责数据和撰写论文分别为15.2%和4.5%,说明学生承担的主要是辅工作,而核心的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这也符合目前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科研活动中碰到困难等因素时,表示要放弃的学生比例为31.5%;科研活动中,碰到到的主要困难是“觉的没意思”,占28.4%,“难度大,完成不了”的占24.3%,觉得“精力不够”的为21.6%,认为“资金或资源不够”的占12.2%,认为“团队关系不和谐”的占9.5%;科研活动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在科研进展不下去的时候,有17.8%的学生表示后悔,不后悔学生比例为82.2%,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心态还是比较健康的,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对科研作用的认识,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较大的分别为21.6%和35.1%,两项合计为56.7%,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开展科研活动有比较积极和正面的认识,而认为”帮助很小”和”没有帮助”的学生仅占9.5%。
四、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的统计,目前我校学生对科研了解不深,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从思想认识上,学生认为培养科研素养还是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对科研还是有需求的,但自身缺乏科研素养,基础也好兴趣也好,导致学生比较少地关心本领域和专业的发展,对各类科研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从学校层面,作为科研活动重要供给方,学校和教师提供的科研平台和科研训练还是比较缺乏的;当前,学校比较欠缺的是意志品质和科学态度,即对科研的敬畏和端正的态度。对学生而言,相当部分学生还是有意愿参与科研活动,但种种因素导致其最后不感兴趣,最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陈传锋、阙云艳、张小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状况的调查报告[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2]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关键词: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Vitae Researcher Development Framework,Vitae RDF);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54-02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议题常出现于图书馆、教育、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信息素养是包含数字、视觉、媒体素养,以及学术素养、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管理、数据监测等术语的总称。它能让研究人员发现、分析、评估信息,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并为任务与决策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通常,信息素质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等内容。
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高校科研人员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等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指对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信息能力主要是指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素养,包括科研人员信息查询途径、数据库资源查询以及信息检索手段和利用情况等方面;信息道德是指科研信息的保密意识、守法意识等。
由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教育评价的依据,也是准确判断人们信息素养程度与水平的标尺。国内外针对不同信息用户,制定了不同的信息素养标准,旨在探讨个人的信息素养水平,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以及全面提高用户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
信息系统素养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高校本科生的、基于作业或任务的信息素养标准,而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针对的是高校教师、硕博士生的、以课题或项目为导向的信息素养标准。因此,在研究高校科研人员应具有的信息素养时,应考虑这类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诉求,针对其不同的兴趣取向,制定相应的信息素养标准,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
二、面向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内涵的Vitae研发框架
英国Vitae机构通过训练与信息素养的开发,旨在提升科研人员、硕士等的素质,增加研究基础的产出。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奠定了发展世界级研究人员的新方法。作为帮助研究人员规划、提高与加强职业与事业发展的框架,它由高校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发展而来,并为之服务。该框架由信息素养的维度(共四个)、维度细分(共计12个)、维度细分后对应的内容,以及与各内容相对应的事项说明等部分构成。框架内容如下:
维度A:知识与智力(即成为研究人员需具备的知识、智力与技术)维度。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A1:知识基础(包含主体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研究方法;信息搜寻;信息素养与管理;语言;信息素养与计算能力内容);A2:认知能力(指分析;合成;批判性思考;评估;解决问题能力);A3:创新性(指查询思维;理智的自知力;创新;问题构建;智力风险等)。
维度B:个人有效性(指个人素质,以及成为一个得力研究人员的方法)。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B1:个人素质(包含热情;坚持;完整;自信;自我反省;责任等特性);B2:自我管理(指工作准备与优先化;科研时间管理;响应变化;平衡生活与工作的能力);B3:职业生涯开发(指生涯管理;持续企业开发;响应机遇;网络化;声誉与自尊)。
维度C:研究管理与组织(包含标准、要求与研究职业知识)。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C1:职业实施(健康与安全;伦理;原则与可持续性;法律要求;IPR与版权;尊重与保密;归属与合作;适当的惯例);C2:科研管理(科研战略;相关规划与进展;风险管理);C3:财务、资金与资源。
维度D:约束、影响与作用(指与其他人共事的知识与技能,保证研究具有更广扩的影响)。具体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即D1:与其他人共同工作(指团队合作;人员管理;监督;指导;影响与领导;协作;平等与差异化);D2:沟通与传播(沟通方法;沟通媒介;出版);D3:约束与影响(教学;公共约束;公司;政策;社会与文化;全球公民)。
三、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的启示
(一)制定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标准
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RDF)以SCONUL信息素养的七柱理论(或称信息素养七要素理论)为基础。SCONUL信息素养的七柱理论,定义了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与理解高校信息素养开发重心。具体有:一是识别信息需求的能力;二是区别表达“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方法的能力;三是构建查找信息战略的能力;四是查找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五是比较、评估不同信息员信息的能力;六是组织、应用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的能力;七是在现有信息基础上合成信息并形成创新知识的能力。
从Vitae研究人员发展框架(RDF)中可见,基于七柱模型,该框架从信息素养的能力水平出发,列出从低到高的能力水平,关注了信息素养构成与培养的层次化与多维性。因此,应用该框架可以通过开发科研人员的技能与特质,开发可以增进研究人员的信息素养、增强研究人员的全球竞争力、有助于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如成为一流的研究人员等。
在我国,除了北京地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以及一些学者对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性探讨,还没有权威部门(或学会、协会等)制定出广为接受的、具有普适性的高校信息素养标准,更没有面向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标准,从而使我国在高校科研人员的招聘、任用、培训、考核、激励、信息素养培育等没有依据,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相关人员进行事业发展规划、延缓或阻碍了向一流科研人员迈进的步伐。因此,应抓紧制定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并以之为基础,针对高校科研人员制定信息素养标准。
(二)拓展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的维度
信息素养的发展一定要在广域的信息视野中研究个人如何形成信息素养(Bent,2008)。
为完整而系统地把握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内涵、评价信息素养水平,需要明确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目的(满足信息素养主体对信息需求的达成目标)、主体(信息素养人,即高校科研人员)、客体(信息素养内容)、环境(各高校自然与人文环境)、依据(信息需求指向的信息目的)、原则、标准(何时、何人、何地、何内容的标准)、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表现等内容。
由于信息素养是依附于信息素养人的技能与特质。培育高校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应依信息素养人身份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等,按照权变原则,进行不同内容、阶段和层次的培育。
(三)塑造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
网络与信息素养是与高校科研人员相关的两个平行议题。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获取学术资源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泛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培育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分层次、持续地进行渗透性信息素养培育。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进行高校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培育,也可以积极开展讲座、研讨的多种形式培养科研人员的素养。还可以设计定制化的、学科交叉的迷你课程,以形成关系紧密的科研团队,彼此共享所搜寻的信息,改善团队成员问的紧密程度与合作力。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化水平,加上科研工作本身就对各种学术信息有着持续不断的高要求,科研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信息素质。针对这一特点,可以依不同学科教师、研究生需要处理和创新的信息类型,学校可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师、研究生特点开发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