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0:46:56
导语: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甘肃省;现代农业;思路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0-0008-02
近年来,甘肃省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但据现代农业经济的总体要求仍然相差甚远。
1当前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1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
党的十七大以来,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措施综合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沙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1.2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随着甘肃省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氛围,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政策支持更加强化
随着甘肃省综合实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国扶47条、省委省政府出台五个特色产业扶持办法、“六大行动”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较之前大幅增加,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1.4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现代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农民科技培训为核心,借助于科技推广措施的实施,全省在项目区大力实施了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新品种应用、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开发之路。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频发
主要表现为农林水路电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特别是由于年久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不少地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农业用水成本不断增长,农民增收比较困难。
2.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下
农村大部分地方仍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
2.3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
占农业生产主流的仍然是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土地耕作分散,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条块分割、联结松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不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发展缺乏有力保障。
2.4农业投入总量有限,农村劳动力短缺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但与甘肃省农业发展现状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投入总量相对较少。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移,留守老人和儿童不仅很难掌握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也很难参与农业基本建设,影响了发展现代农业。
3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综观日本、俄罗斯等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是非常有效的平台,这就要求开拓思路,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
3.1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稳定发展粮油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特别要稳定小麦面积,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脱毒种薯供给能力,稳定发展油糖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二要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品优势产区建设,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加快发展肉禽和奶牛,稳定增加水产品养殖总量。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强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集中,提高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销信息引导,培育一批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同时,大力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着力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3.2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
一要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针对全省农业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逐步提高改造中低产田的投入标准,坚持统一规划、规模开发、分步实施、整村推进的原则,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综合配套,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的高标准农田。在项目区建设上,立足旱作农业实际,以水利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行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二要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着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重点加大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建设投入,配套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三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农用工业发展,提高大型农机具和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生产水平。
3.3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一要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特色优势,壮大主导产业,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大力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的龙头企业,积极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方式,引导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二要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能力。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市场、企业和农户的作用,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努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三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支持。采取多种方式,改善项目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外部条件,增加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展农业技能,依托农林科研院校,加强与农技推广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资源互补、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科技推广路子。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的步伐,明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18亿亩,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也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使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33万km2(18.05亿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万km2(15.6亿亩)。近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40号),“保红线工程” 的行动主题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该行动分解下达了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确保建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任务。为此,在全国各地如海南省渡江流域、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玉溪等地,正相继开展“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定、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各地在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目前,已有学者对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相应的研究,以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环评居多[1-5],且主要是偏向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3-5],而针对其建设项目的研究仍稍显欠缺[6, 7]。土地整理项目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下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虽然跨越区域较大、覆盖面积较广,但是它们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有关规划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按子项目分区实施的,因此,按照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也是土地规划项目规划环评的细化和补充。鉴于土地整治项目环评的行业导则还处于酝酿期,该类环评文件的编制主要依据总纲和专项导则。本文在编制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省等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工程分析的要求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工程分析时段应包括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勘察设计期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工作在进入环评阶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会有体现;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评是一个互动的阶段,环评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评价过程中对发现初勘、选址选线、新增耕地的数量以及相关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应提出调整或修改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据此进行修改或调整,最终形成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施工期跨度一般为3~5年,某些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如渠道衬砌导致渠道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应重点关注该时段。而营运期,由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影响和农药、化肥、农膜等残留所带来的污染影响是并存的,该阶段也应是环评的重点。
虽然国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的比例没有明文要求,但是“新增耕地率”已经成为各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一大特色,也同时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来源。所以土地整治项目一般是对现有耕地进行“田、水、路、林”的改造和开发一定比例的新增耕地,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生态导则对工程分析的对象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主体工程为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修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四大工程,部分项目还包括村庄整治。其中土地平整和灌溉排水工程应重点分析。对现有耕地的整治主要是衬砌渠道、疏浚沟道、修整道路、补种防护林以及改良土壤等,该部分耕地经过长期的人为干扰,格局和生态环境较稳定,其配套修整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而新增耕地主要是新建道路、沟渠、新种防护林,并将盐碱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田坎沟渠等通过植被铲除、表土剥离、土壤改良等转变为耕地。新增耕地及其附属配套工程占地在生态类型上基本上由原来的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转换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格局转变较大,因此,新增耕地产生的影响应作为环评报告分析的重点。同时,作为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计算需做好三本帐,并提出“以新带老”的措施。
在工程符合性方面,因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都是集中连片的,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所以在初步论证时要以列表的形式明确给出其保护区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和距离,分析工程新增占地与该保护区占地上的合法性;国家命令禁止开垦坡度大于25°的地块,已有的坡度大于25°的耕地应逐步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就要求在丘陵地区广泛实施的“坡改梯”工程中把好耕地坡度这关,避免为追求土地数量这一目标而开发坡度大于25°的地块;同时还应并分析重大工程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各级规划的符合性与协调性。
2 新增耕地的分析
早期,为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开发整理质量,一些地方在土地整理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荒漠地”等打“擦边球”现象发生。其次要分析其来源可行性,以避免营运期新增耕地因质量问题或者水源问题而出现撂荒现象的发生。要《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要求把保护水面、湿地、林地和草地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农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 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开发活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继续在适宜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在农业用水严重超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水;保护天然草地、沼泽地、苇地、滩涂、冻土、冰川及永久积雪等自然空间。这些环境政策也都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新增耕地来源要明确、合法、合规。
3 水资源论证专题
鉴于水资源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土地开发整理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8]。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就要摸清项目区的各种来水量和可供水量,根据农业、工业、生活远景的需水要求以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以水定地,确保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指出“在发生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的流域和区域,应停止新上的加重水平衡失调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这一要求表明了在当前阶段国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从源头上避免因新增灌溉用水等而加剧水平衡失调的问题。《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将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分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包含4个水土保持型,分别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其发展方向为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等。
以上环境政策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采取节水灌溉等措施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尤其是在水资源超载或者濒临超载的区域通过节水改造在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的同时不新增灌溉引水量。在实际项目中,为避免连续干旱年因水资源不足而发生耕地撂荒等,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除渠道防渗、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兴建涝池等工程措施外,还需加强管理措施,如沟渠铺膜防渗、消减新增耕地量等。对于消减新增耕地,应优先削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9]附近的耕地。
4 地下水影响分析
4.1 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
土地整治项目因在营运期农药、化肥的残留会通过土壤淋溶以及地表径流入渗补给等作用影响地下水质;同时,田间的灌溉和排水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布、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其同时兼具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的特征,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的Ⅲ类项目。按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环办函[2013]479号文件要求,实际工作中应以建设项目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最高工作等级作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但可以分别按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工作等级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
4.2 现状调查
4.2.1 污染源调查
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的情况。同时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2009年)中关于农药、化肥的流失系数手册及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给出项目区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折纯量和农膜的田间残留量,并估算出通过挥发等进入大气环境中的化肥、农药的量。对于污灌区,应重点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执行标准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可做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对于移土培肥、改良土质或施用生活污泥的等地块,要对农田和作物的选择和影响进行类比分析,对受纳的农业土壤土质、面积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污泥的农田施用是否可行的结论,是否会影响农田的土质达标情况(《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2.2 地域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地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其中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应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特征进行盐渍化、沼泽化、海水入侵、天然劣质水质进而土壤污染调查,在调查其现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产生的因素,项目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4.3 影响评价
4.3.1 评价方法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分别用标准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的对比来对项目可能导致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具体为地下水灌区中采用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的方法评价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和地表水灌区中通过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变化幅度、水质及岩性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分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
4.3.1 评价内容
应注意地域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问题息息相关。如在河谷平原区河水侧向补给和微地貌形态等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埋深,要分析灌溉对盐碱化、沼泽化的影响程度;对滨海平原区,因淡水和咸水之间可能产生水力联系,要重点研究咸淡水界面埋深,淡水层的埋藏条件与水量,分析灌溉对海水上溯、倒灌的影响程度;对岩溶水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较快,且伴随着地域性的各种岩溶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干谷、漏斗、溶井、落水洞、塌陷等;因此,应了解项目区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地带,以防止因为灌溉渗漏、蓄水、抽水等农业活动导致岩溶塌陷;对于黄土地区,应注意调查黄土台塬(包括呈阶梯状的台塬)、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山前洪积扇(裙)和河谷阶地的形态等,收集黄土层中溶蚀、湿陷、沟谷切割密度及深度等数据,观察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及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等。研究合理开发黄土地区地下水的方案,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急方案。对于沙漠地区,如南疆三地州等地,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盐碱化严重,应分析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供 水能力,项目的节水程度,是否会加剧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并分析项目灌溉定额的合理性以及对盐碱化的影响程度。在以上分析灌溉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应提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的防治措施。
5 生态影响分析
5.1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上述已经分析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在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上,其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面积计算。
5.2 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气象水文特点、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条件等情况。分析规划区域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环境的规模、范围、程度、产生原因等, 明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并对生态敏感区( 点) 进行全面分析, 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等,确定对规划反映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1]。
因农业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一般不存在大型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两栖动物居多。现状调查时,按导则要求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区生态背景和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即可。与项目关系较密切的生态系统应详细调查,如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系统,若有天然林地、河流、湿地分布其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查,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还应通过长期生态监测和走访等形式调查项目区涉及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以便后续分析修路、修渠等对其的切割作用和预留生物通道的合理性。在上述基础上,附以规范的生态图件和相应照片。而与项目关系不太密切的生态系统因做应相应简化,给出区域大背景的生态现状并辅以照片即可。对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生态问题调查,应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9]。
5.3 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渠道衬砌、道路修整、土地平整和防护林种植过程中会扰动表土上的植被,虽然施工期一般在休耕期,植被已经枯萎,但是施工会切断植被的根系,破坏了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群系、水分、养分,使得动工区域(除衬砌区域外)在施工期结束后仍以裸露地貌为主,植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除上述影响外,新增耕地的开发会减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已适应在田坎、盐碱地、沙地等生长的植物生存环境变迁、植被退化;使原本在当地生活的一些生物因栖息环境改变而减少甚至死亡。营运期内,除新增耕地由天然半天然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影响外,项目区内渠道的衬砌、路面硬化、田坎的减少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天然渠道因水土湿润,泥土路面水力连通性相对较好,阻隔作用相对较小,田坎因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等,这使得天然渠道、路面和田坎的物种较为丰富,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后,渠系衬砌减少了降水、灌溉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在非灌溉期,表层土壤水分因渠系衬砌不能充分得到浅水的补给,在靠近渠道两岸1~5m的范围内将会以草本植物群落。
5.4 水土流失
对于侵蚀模数,新增耕地和现有土地的整治应分别计算,此外还应统计因项目实施而破坏的水土保持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这部分工作应在水土保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5.5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整治项目有区别于化工等污染项目,因此不适用于风险导则,但其生态风险仍然值得关注。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来自农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防护林建设大工程,其风险类型在建设期、恢复期与稳定期的表现各不相同[13]。可以从水、土与生物要素中选取了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用法得到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能有效识别出土地整理前后生态风险的变化。得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的增减情况, 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变化趋势, 为以后的土地整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慧敏, 刘艳, 孙华.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浅探[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6): 64-67.
[2]何芳军, 张建华, 索赟.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4): 7548-7550.
[3]翟小娟, 申文金, 田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2): 18-23.
[4]张慧, 付梅臣, 徐学华, 等.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4):
[5]范胜龙, 刘友兆, 雷广海.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张家港市、如东县和涟水县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17(4): 30-36.
[6]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等. 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 172-173,217.
[7]邓宣凯. 浅析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J]. 科技文汇, 2007, (12) .
[8]刘增进, 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 人民长江, 2009, 40(11): 51-53.
[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10]杜军, 杨培岭, 任树梅, 等. 河套灌区干渠衬砌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 144-150.
[11]徐翠兰, 朱成立.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7): 3837-3839.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9月24日全市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今年的秋冬季农建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秋冬季农建工作中来,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做好今年秋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各项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建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抓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工作重点县,全县农村全面实行了税费改革,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内容、形式及其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作时间也由原来的季节性突击向常年性建设转变,投入机制和建设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工程的设计标准、质量要求、时间安排、后期管理也更趋于严格和规范,这些都对我们开展农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和实施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风沙源治理工程,水保项目今年治理任务15平方公里,节水工程任务40处,水源工程任务50处,投资计划390万元,目前已完成8.36平方公里,完成节水工程32处,水源工程38处。二是水利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项目完成专项投资20万元,先后在第六屯乡、渡口堡乡、左卫镇等乡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1个,在试点第六屯乡为自来水用户安装了智能水表20套,为我县25家企业安装了用水计量设施;水库移民工作已申请专项资金150万元,目前该项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县城新区自来水厂已完成征地50亩,新打机井3眼,铺设改造供水管网4.5千米,完成投资21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完成6个村的工程,其余4个村正在紧张施工,已完成投资95万元;西洋河水库完成竣工验收,水沟口水库除险加固和太平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上报到省水利厅待审查批复。三是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全县春秋棚保持06年种植面积1946亩,比06年减少191亩,占去年实有面积的91.1%;07年新建春秋棚277亩,只占计划任务的21.3%。日光温室建设有所发展,全县共新建394亩。截止到现在,全县共有春秋棚2223亩,日光温室4319亩,我县已成为张家口市设施蔬菜种植大县之一。四是退耕还林工程,今年实施的是去年1.5万亩的工程任务,在春季和雨季已经全部完成。五是沼气池建设,2007年争取到国债资金1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4.7万元,到现在全县共建沼气池1200个,占计划任务的80%,出现了一批如柴沟堡镇园子沟村、屈仑屯村、渡口堡乡盘道门村、西湾堡乡西湾堡村等一批生态村。六是农业综合开发,
可以肯定地说,今年我县各项农业工程建设实施的进度总体是好的,各级领导也为此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是,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水平还很低,与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比差距要求还很大,农业生产基础特别是水利基础不稳固,生产条件差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观,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农建工作任务还非常繁重而艰巨。当前农建工作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投入不足。目前主要是国家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水利建设、生态工程投入,农村集体和群众个体投资的工程很少,投入覆盖面小。二是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不给钱就不搞,没有把农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部署不够,力度不大,缺乏主动性和规划性的安排;对长远和近期农建工作所做工程,统筹考虑不够、安排不够详尽。三是缺乏机制创新。面对农村“两工”取消后新情况,一些地方的领导存有畏难情绪,担心农建会增加农民负担,在处理农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方面缺乏创新。四是工程进度和质量有差距,同为生态工程却进度迥异,很多乡镇立地条件相似却进展千差万别。普遍存在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和要求的现象,尤其在今年春季和夏季严重干旱的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极低,其原因也有工作责任制没落实,技术上的关键环节把不严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五是落实国家政策规定有偏差,尤其是在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上,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搭车收费、不按实际标准施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虽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我们已经安排了一次专项资金的自查自纠工作,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各单位必须认真整改,确保专款专用,真正使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见到效益。
今年我县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农业受灾严重,农作物大幅减产,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给我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农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全面抓好今年秋冬季农建各项工作。
二、明确任务,全面做好今年的秋冬农建工作
根据农口有关单位的摸底调查,在充分考虑各乡镇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正在开展的各项农业工程,今年我们确定了6项农建重点工程。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细致的农建规划,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要坚持实施绿色与生态化战略,把实施好生态建设工程放在农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构建生态环境,发展“三位一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格局。由县发改局牵头,水务和林业部门组织实施,有关乡镇具体负责。水保项目:完成造林6357亩,新建水平梯田3600亩,水源工程12处,节水工程8处。林业项目:以补植为主,完成造林补植7410亩。畜牧项目:重点是搞好养殖圈舍建设,提高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完成圈舍建设12000平米。
2、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退耕还林工程任务尚未下达,秋冬造林和补植任务较大,要积极做好退耕还林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完成补植任务15000亩。
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以建设节水农业为目标,坚持求真务实,重在效益,科学规划的原则,以提升农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增水、节水、蓄水、保水为中心,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尽可能多建设一些节水灌溉工程。今年秋冬季完成防渗渠1000米,渠道清淤2700米,蓄水池1个,桥涵8个,输电1处,修复水毁工程1处。上冻后,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冬季养冰蓄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成冬季养冰蓄水370万方。
4、人饮安全工程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在封冻前全部完成任务,保障饮水安全。全面系统地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秋冬季完成人饮安全工程3处。
5、农业工程项目:一是发展设施农业。要充分利用农开资金和扶贫资金,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民间投入,发展日光温室和蔬菜园田。今年秋冬季新增蔬菜日光温室2000亩,完成蔬菜园田整地10000亩;二是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大力开展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工程建设,完成旱作农田整地10000亩;三是加快玉米良种推广示范田建设,完成良种补贴示范田整地面积5000亩。四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抓住秋冬季有限时间,突击完成340个沼气池,确保全年沼气池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6、农开项目:今年农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在封冻前全部完成任务。实施过程中要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建成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精品工程。秋冬季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4600亩,项目中配套防渗渠7000米,新打机井2眼,配套机井2眼,铺设地下管道14000米,并完成配电、道路配套工作。
三、强化措施,确保秋冬农建工作取得实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大,时间要求紧,我们要与老天爷争时间、抢时间。各乡镇要立即召开秋冬季农建工作动员会,精心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来,把握好工程进度,保证按时保质完成农建任务。
1、积极探索新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过去我们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依靠在农村实行多年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县已经全面取消“两工”,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在取消“两工”之后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这一问题,要依靠国家不断增加投入,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各级财政都将逐步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投入渠道问题。我们要组织动员群众,主要依靠国家的投资,完成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一些面上的小型工程,包括一些田间工程、小规模的建设项目,国家投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覆盖到位,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流通服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按照“一个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三个结合”(农建工程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高效农业相结合、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下大力创新农建模式,推进种植、畜牧和林果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2、努力拓宽农建投入渠道。要把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作为搞好农建工程的关键来抓,创新筹资方式,多渠道增加投入,形成政府补助、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广泛吸纳社会投资“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要在积极争取、使用好上级专项投入的同时,切实加大财政对农建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要构建发展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三民水利”建设机制,对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要放手发动农民,加强规划引导;对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要在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鼓励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要不断探索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等“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开展农建工作的新形式。
3、全力打造农建精品工程。要把工程建设质量放在首位,坚持规模化开发、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科学设计各项农建工程,有机整合各项工程项目,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高效益”的要求,全力谋划建设一批农建精品工程。各项农业工程,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把重点项目尽可能安排到工程区内,实行多层覆盖,实行综合整治,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高效益的农建精品工程,农建精品工程要不少于50%,切实抓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样板工程。同时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发挥科技园区在科技兴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4、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各乡镇要健全强有力的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将各项农建任务迅速分解到片,落实到村,责任到人,拿出突击时间表进行强攻。各乡镇的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亲临现场指挥,解决农建工作中的问题,主管领导要具体负责,严格把关。计划、水务、林业、畜牧、农业、农开、扶贫等部门,要对部门的业务工作牵好头,切实为乡镇当好参谋助手。要严格实行行政领导包工程进度、技术人员包工程质量的“双包”责任制,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质量跟踪监督管理,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尤其是造林工作要严把起苗、运苗、座水、栽植、防寒等各个关键环节,科学安排,合理调配,分兵把口,千方百计提高成活率。全县所有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都要推行专业队承建的方式,宜林荒山造林任务的大部分由专业队完成,把一家一户很难完成的工程任务,尽可能多地交给专业队承担完成,确保生态建设质量。
5、加强督导考核。县政府将组织农建工程督导组,对各乡镇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开展情况进行联查督查,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建设效果等进行定期通报;主管部门要加强专项工程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深入工地对工程建设实行面对面的督导。对重点工程、重要项目特别是任务较大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要巡回督导、跟踪督导、驻点督导。要分口制定考核标准,组织好对各类工程的考核检查、竣工验收工作。对完成好的乡镇要优先安排下一年度农建项目水利投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增加资金支持;对完成不好的乡镇将削减下一年度投资计划。
四、关于森林防火工作
当前全市已进入防火期。今年严重干旱,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各乡镇从现在起就要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程,进入实质性工作,安排和实施,做到组织、人员、器具、责任、措施“五到位”,全面启动各项工作,把各项防火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不发生火灾或不发生森林火灾。
1、提高认识,增强防火责任感和紧迫感。2006年度防火期的不完全统计,全县的森林火灾、火警就多达20余起,其中被卫星监控到的就有4起,至使一些森林、林木甚至退耕地遭受损失。今年,尽管我县持续干旱,但森林防火形势依旧十分严峻,旧草未除,新草又长,植旱,极易燃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全县各级防火组织特别是防火第一责任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盛世兴林,防火为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又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一定要高站住认识森森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认真督查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和防火预案的修正执行情况,真正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防火期安全。
2、加大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防火工作。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森林防火的基础和最有效的措施。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层层制定宣传方案,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固定、临时、流动一起上,板报、广播、宣传车交替来,保证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有序、持久地开展下去,把防火宣传贯穿于防火工作的始终,做到防火期不结束,宣传不停止。形成全社会关心防火、参与防火、支持防火的良好氛围。
3、全面巡查,严格火源管理切实消除火险隐患。防止森林火灾,就必须严格火源管理。近年来,随着林区面积的扩大和进入林区人员的增多,特别是传统的烧荒、烧桔杆、烧田埂等农事用火以及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习俗很难从根本上转变,人为火患防不胜防。因此,全县各级防火组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火源管理,切实消除火险隐患。一是要严禁野外用火,要严格执行防火期野外用火规定,严禁农民野外烧桔杆、烧柴草、烧田埂。遇有高火险天气,要杜绝一切野外用火,严禁任何火种进行林区。二是要加强林区相关企业、摊点的生产性用火指导,严格执行生产用火审批制度,做到未经批准不用火,天气不适不用火,无人看守不用火,未开设防火线不用火,未做好准备不用火。三是要加大巡查力度,各乡镇防火办、县森林公安局要组织人员,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对火险隐患要及时整改,对违规用火要严肃处理。四是要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要严加管理,对中小学生和放牧人员要加强管理和教育,对痴、呆、傻等特殊人员要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与其监护人鉴定防火责任书。重点部位要有专人负责,遇有高火险天气,要死看死守,不出问题。
4、科学补救,严防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严禁老、弱、病、残、幼、妇参加扑火,全县专业、半专业扑火队要加强防火技术培训和实战模拟演练,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扑火能力,实现科学扑火、快速扑火、安全扑火,要加强扑火队员的安全防护,为扑火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坚决杜绝伤亡事故发生。
关键词:冬小麦;安全生产;现状;对策;陇东
陇东是甘肃省粮食作物主产区之一,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冬小麦是陇东的传统产业和主栽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3.5万hm2,占全省的60%以上,陇东冬小麦的生产水平,对全省粮食安全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近年来,冬小麦生产正在向优质、特色、规模化、精深加工和产业化大举发展,而由于长期传统农业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和单纯追求增产的思维惯势,陇东冬小麦生产仍停留在以销售原粮为主,且品种单一,经营分散,成本高、品质差、价格低的滞后状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冬小麦供求平衡的形势日显严峻,粮食安全被再次摆到重要位置[2]。为了加快陇东冬小麦生产,我们分析了陇东发展冬小麦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陇东发展优质冬小麦产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优势
陇东地处北纬34°45′~35°46′,东经105°20′~108°42′,区内海拔890~2850m,地形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境内西部有六盘山、陇山横贯南北,东部有子午岭纵卧,与陕西北部相望。该区热能资源较好,年均气温8.3~9.3℃,≥0℃的积温为3284~3956℃。光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可利用天数160~280d,年总辐射量5000~5800MJ,年光照2200~2400h。降水量为407~637mm,降水量较低,且时段分布不均匀,干旱威胁比较严重。根据水资源分布,陇东中部干旱指数1.5~2.0,为偏湿半干旱区;北部干旱指数2.0~3.0,为半干旱区;东部干旱指数1.0~1.5,为半湿润区。降水虽然偏少,但气温≥10℃期间的降水量为200~400mm,通过旱作技术的推广,趋利避害,在通常年份仍能保证小麦丰产。陇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结构良好。以董志塬和什字塬为代表的27万hm2塬地,塬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发育于黄土母质的黑垆土和黄绵土是该区主要耕作土壤。这些丰沛的自然资源,使陇东成为发展高蛋白、高筋、中筋优质小麦的理想之地。同时,该区的高寒阴湿和寒旱丘陵地区也十分有利于冬小麦的生产[3]。总之,从土壤、热量、水分、光照诸因素分析,陇东具有生产优质冬小麦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4]。
1.2政策优势
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中央首提“谷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新的粮食安全观,实际上是为粮食安全敲响了一个警钟。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财政首次大面积集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仅“一喷三防”补助中央财政的支出达16亿元,中央财政增加“三农”支出预算达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2015年秋播前,中央财政首次提前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1300多亿元,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并再次提高并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涨幅0.14~0.18元/kg。按农业四补贴资金测算,平均每生产1kg粮食,国家补贴0.28元。因此,抢抓历史机遇,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加快推进优质冬小麦产业化进程,是陇东发挥区域优势,加快粮食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
1.3技术支撑优势
农业的发展既要靠市场机制更要靠科技支撑。目前,陇东小麦生产已形成初具特色的科技支撑模式,技术有路线、示范有平台、推广有体系,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适用的小麦高产技术体系。创建高产示范是将计划产量变成现实产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小麦高产示范片,率先推广适种对路品种、运用集成技术、集约项目、全面落实抗灾增产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机制体制创新。按行政区划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及不同生态类型的区域站。以灵台县为例,已建成7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和7个实验农场,拥有131名专业技术人员,造就了一支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为技术支撑提供人才保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冬小麦持续稳产高产技术体系亟待深化和完善
从2005年至今,陇东冬小麦产量已实现“十二连增”。冬小麦增产的同时,也是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不断增加、土壤肥力逐年消耗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的过程。如1980—2010年灵台县粮食总产由90305t增加到154000t,增长70.5%;粮食单产由1737kg/hm2增加到3096kg/hm2,增长91.4%;氮肥施用量由585t增加到1950t,增长233.3%;氮肥投入产出比由15.4下降到7.9,下降了48.9%。连年增产后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增产因素失调等问题日渐显现。在这一形势下,迫切需要以地力恢复、均衡增产、抗旱抗冻、增强保障能力、良种推广和病虫治理等环节为主要内容,对冬小麦持续稳产高产技术体系进行深化研究与完善,从而推进冬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
2.2优质冬小麦产业化进程缓慢
小麦优质产业化是小麦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必须在产品转化加工和增值增效上找出路,这样才能把种植冬小麦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和结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2.2.1优质冬小麦品种匮乏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对全省近年来育成的19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提高幅度较大,蛋白质含量平均14.1%,赖氨酸含量平均0.46%。但在加工品质方面,仅有硬度平均为52.4%,达到优质品种标准;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分别为40.7mL和26.6%,与国内外优质品种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冬小麦品种尤甚。目前在陇东推广的新育成品种兰天16、兰天19、陇鉴301、陇鉴386、平凉43号、平凉45号、陇育1号、平凉45号、灵台2号、灵台3号、灵台4号、西农928等也有类似的倾向。其中,平凉43号、西农928及陇鉴386的粗蛋白和沉降值均达到较高水平。但与陇东毗邻的陕西关中和渭北麦区,近年来推出一批强力、弱力等用途不一的专用小麦品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4.15%,其中陕麦150、陕253分别高达17.6%、16.9%;强力专用粉的沉淀值平均为48.14mL,其中陕优225和陕麦150分别为68.2、55.3mL。与陕西相比,陇东的气候资源更适合高筋冬小麦的生产,但由于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的滞后,使陇东优质小麦的生产潜力远远没有发挥。2.2.2面粉加工企业难以适应优质小麦产业化的需要目前,陇东地区共有粮油加工企业200多家,但没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一个过硬的品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小型企业林立,设备和技术资源分散而又薄弱。小型企业由于设备起点低、基础差、难以更新换代,加之作坊式的生产和经营理念,根本无法进入以专用粉和高级产品为目标的优质面粉产业。二是产品绝大多数是作为食品工业原料的面粉,升值空间小,利润低。以优质面粉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如速冻食品、方便面等商品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也较低。以面粉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如小麦胚芽油、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则还没有开发和生产。这种单一、低层次的产品结构,只能使小麦产业链低效益运行,甚至带来价格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弊病。三是优质原料没有保障。平凉市小麦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30万t以上,每年需消耗小麦约13.33万hm2,但全市优质小麦面积不足3.5万hm2。没有规模化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就无法保证主、配粉原料的优质性、专用性和品质的一致性。四是优质小麦产业链条中加工销售环节、种植环节、服务环节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产业链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五是优质冬小麦产业的软环境仍需加强。企业扩张规模和技术升级难度极大,优质优价也未纳入法制轨道。
3对策与建议
3.1稳定冬小麦生产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随着果菜等经济作物的扩种和城镇化的推进,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稳定冬小麦生产面积是陇东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必须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等相关法规,对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保证陇东冬小麦播种面积在33.0万hm2以上[6]。同时,提倡用地养地结合,加快约占耕地60%的中低产田改造,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3.2强化优质冬小麦生产,加快产业化进程
3.2.1确定陇东优质冬小麦产业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依据陇东优质冬小麦产业链为支柱性产业链的定性,围绕优质冬小麦良种、优质绿色冬小麦、优质专用面粉、期货小麦等主导产品,战略目标可初步拟定为用5~10a的时间将陇东建成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绿色冬小麦生产基地,面积约23.50万hm2;在灵台县建成陇东最大的优质专用冬小麦良种生产基地,面积1.00万~1.33万hm2;建成年产30万t以上的专用粉生产线2~3条;推出具有省级水平的专用粉品牌1个,市级专用粉品牌2~3个;培建规模较大的,集小麦种植、加工、仓储、贸易和期货交易于一体的企业联盟。3.2.2加快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原种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冬小麦新品种是产业化的基础,二次加工品质是目前品质育种亟待突破的薄弱环节。将优质麦谷蛋白亚基导入育成新品种,是提高陇东冬小麦品质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资源的征集、引进、筛选、分类和利用,并开展品质性状的遗传、生理、生化及基因导入技术的研究,以尽快改变陇东优质小麦品种匮乏的被动局面[7]。在加快优质良种选育的同时,要尽快完善以原种为中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以灵台县为主的标准化优质冬小麦良种生产基地建设,发挥优质冬小麦品种优势,开拓优质良种种子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设备和技术水平,扩大基地加工能力,创新基地与种子户的合作机制。3.2.3努力实现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生产因专用粉的用途不一,国内外优质粉形成了多样化格局。陇东气温垂直变化大,生态条件迥异。市场对品质的多样化需求和陇东复杂的生态条件,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科学的种植区划才能达到统一。陇东冬麦区在全省总体上属泾河上游白粒中强筋力冬麦区。根据气候、环境、土壤等生态因素,陇东优质小麦种植区可初步划为三大主区,七个亚区。其中山塬中强筋力冬麦主区包含三个亚区,分别为海拔1200~1400m的东部塬区白粒强筋力冬麦亚区、海拔1200~1500m的东部山地白粒中强筋力冬小麦亚区、海拔1400~1800m的西部丘陵山地红粒中弱筋力冬小麦亚区;川谷高产优质麦区包含海拔1000~1400m的东部山川高产白粒中强筋力优质冬麦亚区、海拔1000~1500m的西部河谷高产红粒中弱筋力冬优质冬小麦区;弱筋力冬麦区包含海拔1800~2200m的高寒阴湿山地高产红粒中弱筋力冬小麦亚区、海拔1800~2226m的寒旱丘陵红粒弱筋力冬小麦亚区。3.2.4建立优质冬小麦质量保障体系陇东优质冬小麦质量安全可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目标分两步实施。一要开展绿色优质冬麦和无公害优质冬小麦的产地质量评价工作,从源头保证优质冬小麦产品的质量安全[8];二要尽快制定优质冬小麦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栽培技术标准,并加强优质冬小麦质量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优质冬小麦质量认证和原产地命名的注册保护工作。3.2.5提高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首先要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随着优质冬小麦产业的推进和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专用粉市场的竟争将上升为品牌、价格和服务的综合竟争。陇东粮食加工企业应以技术设备、资金筹集、专业人才为重点进行整合,通过资本运作盘活加工能力存量,形成规模较大、具有先进工艺和设备的专用粉生产企业集团,实现面粉加工能力向区域外部和小麦产业链上、下两端的沿伸。其次要建立企业专用优质冬小麦生产基地。为了解决农户、企业在种植和购销中的盲目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原料品质不稳定、商品性差等问题,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专用粉生产基地,这样有利于实现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保证原料的均质性[9]。三要强化贸易加工龙头企业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强化龙头企业与种子、科研部门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加强贸易、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合作关系。企业要与农户建立互惠互利的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服务联结向资产联结方向发展,带动农民进入流通加工环节,让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0]。
3.3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完善稳产、高产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