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时间:2024-03-19 10:46:56

导语:在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第1篇

(西安邮电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对高校土地相关数据、图件进行数字一体化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信息管理手段的作用。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GIS平台设计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实现了地图查询、土地利用评价、成果输出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改变了目前高校土地资源基本以纸质方式管理的现状,为高校土地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高效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高校;土地资源;GIS;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TN9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6?0026?03

收稿日期:2015?02?21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大学中青年教师基金(ZL2013?49)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的土地资产作为国有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监管水平也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高校土地资产的监管工作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是一个短板,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持,主要还是单一的文字档案管理,更不能为土地资源利用决策提供分析评价依据。本文提出引入GIS技术,建立GIS数据库,将其具有空间属性的特点融入到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连接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属性和图像数据的关联,存储汇总土地资源数据,对数据、表格、图像进行一体化管理,能进行区域分析和模型分析,图数并茂,为空间分析、辅助决策提供便利。

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1]。

2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高校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很多高校都征地建立了多个校区,土地相关数据资料成几何倍数增长,高校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此项工作的很多数据还处于纸质存档,人工查找浏览的阶段,数字化发展速度严重滞后,导致目前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征地周期长,涉及多个时期,文字资料数据不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仅仅是基础数据的汇总存档,并未将更深层次的科学测算评价列入常规工作;土地数据成果、各类报表大都采用手工填报方式,而且大量土地数据特别是图纸数据的查询需到档案室查找,效率低下,成本较大,不利于土地资源日常管理。

3 高校土地资源数据库建库基本流程

土地资源数据库建库首先要进行图件扫描,从地图权威部门获取某高校土地所有地图,包括地形图、地质图等,采用CCD摄影式扫描仪将各种图件数字化;其次进行图形矢量化,对图形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分层,建立图层对象。本系统采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KJDW 2.0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此项工作,减少了大量繁琐的手工作业。最后在地图数字化以及图层分层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系统的搭建,系统框架的建立采用LY?zdsc 2.0 进行构筑。建库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2?3]。

4 数据库设计

基于GIS 的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既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又有大量的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通过对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的数字化操作获得,主要以点、线、面、体的对象格式来描述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的空间位置和关系并按类型分图层存放,包括高校土地资源基本分布图、已建成建筑物用地图、公共绿地景观图、待开发用地规划图、不可建设土地区域(代征地)图。

非空间数据即为属性数据,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对应,图形中的所有信息都由属性库来存放管理,土地的宗地号、面积、权属、用途存放于土地基本属性表里,土地的质地、地下水位、地表覆盖特征、人员分布数量、地上建筑情况存放于土地专项属性表里。

本系统采用MapInfo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通过使用DataSets.Add方法将属性数据绑定到地图上[4?6],代码举例如下:

5 系统功能实现

为了实现高校土地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及时直观的掌握土地资源的详细数据信息及变动信息,为高校土地资源的利用决策提供支持。系统通过计算分析录入的基础数据,实现地图查询、土地信息统计、土地利用评价、成果输出等功能,同时系统增加了测算区域面积和放大凸显选中区域的功能,进一步强化系统统计功能和点击查看地图的直观性。下面对系统的重点功能进行介绍。

5.1 土地面积测算功能

在高校土地资源的管理决策过程中,对某块土地面积的精确掌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目前高校大都具有整个校区的土地证和宗地图,可以查到校区的整体面积,但是对其中某一块土地的面积缺乏高效的计算手段。本系统增加了计算区域土地面积求统计值的模块,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部分代码如下:

5.2 放大凸显区域地块功能

在高校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土地图形资料的需求主要是查看浏览,本系统提供放大并标红选中地图对象的功能,可以极大地增强查阅地图的可视性。部分程序代码如下:

5.3 土地利用评价功能

土地评价模块将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进行计算,既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又提高了计算效率。主要包括指标权重值的录入、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计算、土地开发率测算、土地建成率测算、用地结构状况统计、建筑密度、综合容积率等。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功能界面如图2所示。

土地评价模块的主要功能需分步实现,首先从数据库提取出计算的初始数据,对指标现状值进行计算,然后确定权重值及理想值并录入到数据库中保存,最后按照算法进行自动测算。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通过对评价目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

式中:Wi为第i 个指标权重;Zij为专家j 对于第i 个指标的打分;n 为参与打分专家总数。

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高校土地的管理工作,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高校管理土地的工作人员以及熟悉土地评价工作的评估专家。第一轮为无干预打分,根据第一轮打分结果计算出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在进行下一轮打分时将结果发给专家,供专家参考并对打分进行修正。经过两轮打分后,各指标权重标准差均在限差范围,根据第二轮打分结果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并将权重值录入数据库的指标权重表里。

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按式(2)计算:

式中:D 为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Si为第i 个指标现状值;Ii为第i 个指标理想值,采用专家咨询法或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政策、规划及有关用地技术标准的目标值法确定;Wi为第i 个指标权重值。

系统将诸如此类的算法集成汇总到算法库中,实现各评价指标值的自动测算[7?10]。

6 结语

在高校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构建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的数据库,同时结合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数字化的需求,基于GIS平台设计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它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数字可视化管理水平,为高校土地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长勤,郭俊杰,孙力.基于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4(6):37?39.

[2] 吴永胜.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8):16?18.

[3] 杜梦丽,邓娟,刘.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分析[J].科技视界,2014(20):39?40.

[4] 傅为华,刘俊领.基于GIS的土地规划出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10):30?31.

[5] 章欣欣,黄波.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与建模框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2(4):28?29.

[6] 刘一鸣.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沙:中南大学,2012.

[7] 李旭颖,郭忠华,曹泽民.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评价[J].价值工程,2014(33):23?24.

[8] 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17(2):76?78.

[9] 李小燕.土地评价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19.

第2篇

关键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功用

Abstract: mapping is the backbone forc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for the entire project, occup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mapping of the basic definition andapplication area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urveying and land resources, further summarized the servicefunc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Key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ervice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国土资源也实行了信息化管理,测绘则是建立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些数据,那么信息化就无法建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也愈加完善,测绘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与国土资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得出来的数据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只有测绘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得科学研究顺利的进行。

测绘的定义

传统的测绘学是以地球上的实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进行测量和描绘的统称。测量就是利用特定的测量仪器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描绘把物体描绘出来。现代的测绘学研究的范围已经大大的扩大了,已经扩展到了外层宇宙,这是研究地理信息的采集技术的基础[1]。测绘学起源于上古时代,最早的有历史记录的出现在管子这一本书里,公元前,中国利用磁铁的原理制成思南,为制成最早的地图创造了条件。

测绘学所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不但研究地面的测定和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并且结合一些社会信息和地理信息分布,测绘学历史十分久远,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治水,亚历山大采用的是观察日影的方法,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的线长,这也是测量方式的开始,后来也被西方人广泛运用。测绘学科是一种非常含有技术含量,对于数量的测量要求的非常精确,这就要求测量工具也应该非常的精确。测绘技术随着电子化的发展,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能够达到目前的水平。在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从此出现了精密测量仪器[2],对于每一个测量仪器而言,刻量度非常重要,所以精进仪器内部器件很重要。下图是测绘在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

测绘与国土资源

紧随着我国的国土资源领域不断地扩大和延伸,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也应变得更加完善,如今这个阶段,我国应该制定一系列完善合理的规划策略,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国土资源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还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性,也便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当然这些都需要详细的计划和细致的测绘资料作为后盾,来保证整个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只有将测绘技术与国土资源的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土地资源的性能[3],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离, 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测绘的功用

测绘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测绘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它已经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综合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测绘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国家解决重大的问题,以及对待国家人口决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测绘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建设中,测绘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还会不断地进步。

1.测绘在地理信息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充分的利用信息平台,对于每一个而言,应用地理信息是决策的关键,而测绘又是核心技术,这些必然会导致信息的正确导向性。

2.测绘在土地开发中有重要的作用。宝贵的土地有很多的用途,如果能够合理的开发,能够超出它本身的价值,土地的使用权和拥有权的核对都是有国家进行管理的,将不同类型的土地分派到各个部门[4],那么测绘就成了各个阶段的基础,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各个使用范围,这就是土地的所属权限。

3.测绘对土地分割有重要作用。通过测绘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地纠纷的问题[4]。现如今,土地问题的纠纷层出不穷,人们对于土地的问题往往都是各执己见,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多的,如果通过测绘,那么就能够利用科技的力量来解决纠纷,也比较有力度。

4.通过测绘可使人口密集程度的测量更加方便。测绘能够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记录实际的状况,使得土地资源分配的更加合理,通过对土地的观测也能观测出人口的密集程度,城乡的发展程度[5]。可以通过测绘来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战略需求,从而提高人们的素质。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原来的土地资料不能成为现在人们的依据,如果不及时更新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及时的更新新的数据库,那么土地的使用价值会大大的减小。

结语:测绘在国土资源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并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在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调查、环境的检测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所以应该重视测绘,提高测绘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强测绘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技创新,从而实现国土资源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宁津生,王正涛,测绘科学发展综述,测绘科学,2011

[2]张云海,为国土资源管理等提供蓝图,和田日报,2010

[3]冷俊岩,浅谈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应用,华章,2011

第3篇

关键词:地价地价管理地价作用存在问题 措施

土地不仅是重要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资产。土地资源能否得到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土地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关键在于地价能否真正反映土地的市场交易本质,能否发挥其作为土地市场机制的核心作用和经济杠杆作用。1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经济规则同国际接轨的条件下,正确认识地价,客观评定和反映地价,充分发挥地价作用,加强地价管理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地价在土地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1、地价的核心作用。我国土地市场建设要做的事情很多,核心问题就是地价问题。土地管理部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专业评估、显化地价为基础的;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抵押、政府收购土地、司法处置等都必须以具有评估资质机构科学评估地价为依据;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底价也必须参照评估地价;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征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是以基准地价为前提的;将来,最终解决农民的补偿问题,也必须承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走评定地价、照价征用的路子;土地市场发育和规范程度,也要以地价形成机制的状况来衡量;近几来,依法行政和的斗争,在土地管理上也集中体现在地价上。

2、地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地价是土地所有者权益的体现,是最灵敏反映土地供求关系的“晴雨表”,又是调节土地利用方式的有力杠杆。2根据我国国情,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不足,我们必须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易位”、“易用”、“易主”的重新配置。这种重新配置,必须通过市场进行,要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最重要的杠杆就是地价。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的有偿使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大大缓解了政府压力。而地价管理,正是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保障。

3、地价的宏观调控作用。地价可以成调控手段,这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在土地国有的条件下则变成了现实。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本质上也是地租。地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垄断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又进一步派生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及一些它项权利,形成了很多独立的产权,有关权利人共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因此地价属于社会分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分配关系是围绕着一个平均值波动的,地价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有者拿多拿少的问题,如果所有者拿多了,企业得不到平均利润,就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如果所有者拿少了,企业经营者就在正常利润之外获得了超额利润,有关行业也会出现投资膨胀甚至过热。可见,地价的高低有一个客观的度,所有者拿多了拿少了,都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宏观的调控过程中,国家是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又是国有土地的所有者,地价作为调节社会分配的工具是否运用灵活,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国家应灵活运用地价工具,针对不同需要进行调控,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地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地价体系建设仍须完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为核心,由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市场交易价等不同价格类型构成的地价体系。但与市场建设及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多元化的需求相比,仍不够完善。一是地价称谓、内涵不一,可比性差,所含内容不明确;二是基准地价成果管理手段落后,更新不及时;三是标定地价评定工作没有普遍开展;四是基准地价修正体系不够完善。

2、地价管理的配套政策急需进一步健全。近几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价管理制度体系,但是地价管理配套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价管理体系不完善。首先在建立和实施制度时,没有体现以地价管理为核心,制度之间衔接性、协同性和系统性差;其次是制度与当地地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脱节,不能做到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地实现制度目标;再次是制度的实施缺乏系统控制的监督,执行中变形走样;二是具体实施地价管理制度的环境差,影响制度效率的发挥;三是落实地价管理的具体制度不到位,缺乏明确的目标、程序及操作细则。

3、地价评估市场急需规范。目前,土地评估从封闭状态变为全面开放。在土地评估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不具备土地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土地评估。其它评估机构他们断章取义,认为资产评估包括土地、房地产评估包括土地等等。他们评估不按土地评估规程,有的选一些因素,有的只按基准地价乘以一定常数,比较简单,不能客观、公正、合理评估地价。二是有的土地评估机构实力差。有的土地评估机构挂靠人员多,有的新考取估价师的学生多,如两个没有评估经验的学生考取土地估价师后,可想他们能否科学评估地价呢?三是同业互相竞争。土地评估市场放开后,有的看到经济收入可观,可谓土地评估机构百花齐放,有的一个地级市土地评估机构就会出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他们为了揽活,降低收费标准,比着收费低,互相竞争。四是评估质量差。土地评估市场放开后,评估机构可跨地区进行评估,他们不能掌握评估地区的土地价格市场状况,简单按政府公布基准地价文件进行评估,也不找当地的地价修正体系和地价图,这样评估地价随着性太大,有的评估宗地的级别都定错,地价悬殊很大,有的相差成倍。

三、强化措施,加强地价管理

1、基准地价及时更新。基准地价是地价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服务公众的重要工具。在有些地方,基准地价都存在着更新不及时、现势性差和不公开、不应用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按时按要求,统一地价内涵,科学更新基准地价,如果地价得不到及时更新,地价体系建设就无从谈起,也就建立不起规范的土地市场,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2、完善地价管理配套政策制度。针对地价管理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加强基准地价应用入手,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供地模式,有效地提高地价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价政策体系,即土地收购价格标准、土地征用价格标准、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地价制度体系,即建立基准地价定期公布制度、宗地价格申报制度、互联网公开查询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招标拍卖挂牌的基础制度建设。即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制度、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以此为制定地价政策,进行地价调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3、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地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涵盖了地价监测点的设立、地价监测资料的采集,地价资料的分析以及地价监测体系的维护与更新基准地价专业特性,而且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网络技术,将这些地价专业性通过计算机加以实现,建成基于数据库和网络之上的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应用功能和应用方向。4通过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各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推算出各城镇国有土地资产量及其变化情况,为加强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提供重要的依据。

4、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强土地评估行业管理。土地估价师协会做为管理监督土地估价机构的单位,要搞好协会的工作,充分展示协会特点。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协会要担当起应负的责任。一些职能协会要担当起来,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首先是行业指导,当好教练员,并且做好行业自律,当好裁判员;其次构筑技术壁垒,保持行业发展;第三为机构提供机会,互利互惠,提高生存力;第四要形成约束机制,树立自律的权威。总之行业管理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在市场条件下,应该探索多种“软性”手段管理会员,要一点一滴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从爱护帮助中介机构的立场出发规范他们,将把我国的土地评估中介服务市场推向一个新的台

各级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地价管理的重要性及地价的作用,明确现阶段地价管理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地价管理,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我国土地市场,使我国的土地管理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地价管理与地价管理政策解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土资源管理系 刘丽。

2、国土资源发挥地价调控作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4、“2007年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与监测研讨会”综述 .

第4篇

[关键词]资源管理;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多层次灰色法;识别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7-0033-05

[收稿日期]2010-03-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3010);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81094)。

[作者简介]赵奥,(198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资源管理;

武春友(1945-),男,辽宁辽中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与环境管理。

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公众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因而最了解自然资源价值,懂得如何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合理利用,因此,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有助于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内外学者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内涵、意义、模式进行实证案例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因素即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公众感知数据,最后运用多层次灰色法计算出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众参与在公共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决策制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性,政策制定者、专家以及市民或者利益代表者逐渐在公众决策问题上发挥着合作决策作用[1,2,3]。Cvetkovich和Earle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定义为公民自身寻找与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实施相关的参与信息,并主动参与的过程[4]。Steele J认为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是将公众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融合考虑进来,参与到更为有效、更富创造性的决策制定过程[5,6]。总体看来,公众参与作为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有助于决策制定者更好的理解参与过程,有利于管理信息的搜集和共享,有助于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一致并直接参与计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7,8]。

国内外学者在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进行研究时所选取的出发点大有不同,毕宇珠以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过程主要体现在参与意愿征求、参与讨论、参与问卷调查、提供决策参考意见[9]。在奥地利圣珀尔腾,公众参与土地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参与途径上,即通过小组访谈和焦点访谈来搜集信息、获取决策参考意见[10]。澳大利亚Grampians Wimmera Mallee委员会强调通过立法和相关约束安排以及参与信息的公开来使公众更清楚地获取参与信息,然后自觉参与循环用水战略的实施[11]。坦桑尼亚的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使用过程体现出公众的参与认知和参与意愿,当地公众响应政府号召,自觉终止一切在河里洗衣服、洗澡活动[12]。彭分文、陈栋就激励机制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研究[13]。葛俊杰、王仕等认为社区环境圆桌会议是公众参与的一种创新形式,强调参与环境和参与途径对参与行为的影响[14]。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参与意义和参与模式的研究,而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则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从参与途径、参与意识等方面来分别进行论述,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多层次灰色法来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进行识别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多层次灰色法[15,16]

多层次灰色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研究对象,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部分:

(1)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针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个一级评价指标项和18个二级指标项,构建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数据是基于实地调查所得,故运用熵值法将所搜集的调查数据按照4个一级评价项分别进行权重确定。

(2)确定指标等级

采用李克特经典五级量表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测量,评价值5、4、3、2、1分别代表影响非常大、影响很大、影响一般、影响不大、影响很小。当指标的评价值介于相邻等级中间时,相应的评价值为4.5、3.5、2.5、1.5。

(3)确定样本矩阵

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以及李克特量表的特性,本文选取5组评价值来构建样本矩阵,样本评价值主要来源于对居民群众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从有效问卷中得到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评价值,将每一组评价值都进行平均化处理,最后将五组评价值的均值作为最终样本评价矩阵。

(4)确定灰类与白化函数

按照影响程度,共确定以下5个灰类,灰数取值以及函数如下所示:

按照影响程度,共确定以下5个灰类,灰数取值以及函数如下所示:

(5)确定灰类评价权向量

按照灰类1至灰类5和相应的白化函数,分别计算评价矩阵中的灰类评价系数,然后将一列指标的灰类评价系数加总,将每一个灰类评价系数与加总值相除,得出的一列比值即为灰类评价向量。

(6)计算指标的综合影响值

将运用熵权法计算出的4个一级影响因素项中的二级指标项权重转置后与灰类评价向量相乘,即得出4个一级影响因素评价项的总灰类评价权矩阵,最后将李克特量表中的评价等级值与各个一级评价项的总灰类评价权矩阵相乘,即得出4个一级影响因素评价项的影响值,通过影响值的高低就可以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识别。

2.数据来源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在数据的搜集方面则不能直接从统计年鉴获得,而采取问卷调查法获得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本研究开发了隶属于4个影响因素子项的18个评价问题,问题的回答采用公众自由主观判断,依据等级进行打分。考虑到调查数据获得的成本和便利程度,本研究随机在大连市金州区、沙河口区、西岗区选取5个住宅小区,每个小区随机发放4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回收有效率达81%。

三、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识别

1.影响因素识别体系构建

构建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识别体系主要从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入手,在此基础上选择18项能够反映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指标,构建如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因素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作用程度通过多层次灰色分析,得到影响值分别记为Cy、Hy 、Wy、By 。

Cy=Cq×C′×(5,4,3,2,1)T=3.780

Hy=Hq×H′×(5,4,3,2,1)T=3.571

Wy=Wq×W′×(5,4,3,2,1)T=3.721

By=Bq×B′×(5,4,3,2,1)T=3.867

通过对多层次灰色计算得到的灰色影响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高

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依次为3.780、3.571、3.721、3.867,影响值均介于影响程度一般和影响程度很大之间,由此判断以上因素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大,其中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最大,参与意识、参与途径次之,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影响值之间的差别较小,基本上都接近影响很大的值域范围,评价结果与问卷调查得出的大部分结果较为接近,由此说明采用多层次灰色法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是科学可行的。

(2)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中,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的影响贡献率最大

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867,接近于4(影响程度很大),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在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贡献率达31%,以上说明公众在参与资源管理时很大程度上受参与平台建设的影响,即自身参与行为是否合法、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度、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等等,其中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程度和及时性尤为重要,只有公众及时、方便地获取参与信息才能更富成效地积极参与资源管理。

(3)参与意识、参与途径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中,资源保护和节约意识的影响贡献率最大

参与意识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780,公众出于对资源保护和节约使用而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贡献率最大,由此说明参与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公众自觉地参与资源管理,当公众自身具备对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参与资源管理则]变成维护自身生存利益的一种保护行为,由此也更加验证了参与平台建设中公众参与认知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参与途径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721,其中参与讨论和听证是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参与资源管理方式,参与途径的多样化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宽的参与空间和更多的参与方式。此外,由于公众参与资源管理在我国兴起较晚和相关法律约束的缺失,公众在普遍程度上接受的参与方式基本上是以讨论为主,少数的听证性参与例如环保听证、污染物责任听证在近些年才逐渐出现。

(4)参与环境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新闻媒体、社区文化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参与环境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值为3.571,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小。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公众对媒体传播参与资源管理政策、参与资源管理讲座等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较低,基本处于影响程度一般,特别是新闻媒体、社区文化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现有的新闻媒体和社区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从新闻媒体和社区所获取的参与信息较少,因而对公众的参与行为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弱。

四、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建设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大致分为主动型参与和被动型参与,主动型参与即参与者认识到参与资源管理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被动型参与即参与者认识到继续大量消耗浪费资源会殃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而不得不参与进行资源管理。因此,加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通过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的宣传使公众认识到自然资源即将面临枯竭,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汲取国外环境保护教育经验,在国内中小学开设资源保护等相关课程,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社团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媒体报道和志愿者的呼吁来倡导公众自觉参与资源管理,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参与意识浪潮。

2.优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环境建设

参与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参与者的积极性,公众在考虑是否参与、如何参与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参与环境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环境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目的。鉴于此,要从以下两方面优化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和推广国内外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典范,普及参与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危机意识和参与资源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辐射扩散作用,积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社区内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和培训途径例如文化展板、图书角、周末讲座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参与氛围,从而无形间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资源管理的自觉性。

3.规范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模式

参与途径和模式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参与心态和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公众参与在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参与方案讨论、参与决策制定、参与决策表决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规范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模式,使公众在合法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下积极参与资源管理。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查阅,资源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具体途径和模式按照发起主体不同,大致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参与、非政府主导型参与和公众自觉型参与。政府主导型参与基本上是以参与评估和听证模式为主,例如土地资源违法占用听证、森林资源参与式评估等,公众通过评价、表决等方式达到参与资源管理的目的;非政府主导型参与基本上是以参与讨论和访谈为主,在关系到国家、区域内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等相关政策制定时,非政府组织例如学术团体、志愿者团体等通过参与讨论和访谈等途径发表政策性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公众自觉型参与则主要是公众对生活中消耗的资源进行自我管理,例如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自觉使用节能家电、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等。此外,参与途径和模式的建设要依托参与平台中法律平台建设,在法律上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模式予以规范,详细规定公众参与形式,确保整个参与行为合法有效。

4.加快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平台建设

公众参与资源管理是一种积极参与决策制定、商讨和确定的过程,整个参与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参与平台基础上,例如法律平台、信息平台、认知平台和相关鼓励措施平台。公众只有在参与平台的支撑下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资源管理,其中,参与主体和参与行为的合法性、获取参与信息的及时性和通畅性直接作用于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因此,要加快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平台建设,特别是法律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制定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公众的参与行为在法律框架的约束下合法有效,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准确及时地将参与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传递给公众,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资源管理的相关动态,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实现参与信息的共享和公开,从而提高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参与质量。

五、结 论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计算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

1.参与意识、参与环境、参与途径和参与平台建设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程度都较高,影响值均介于影响程度一般和影响程度很大之间,评价结果与问卷调查得出的大部分结果较为接近,因此,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影响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因素进行识别是科学可行的;

2.参与平台建设的影响程度值最大,公众是否参与资源管理以及参与效果与参与平台建设的优劣有密切关系例如自身参与行为的合法性、获取参与信息的便利度、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参与信息获取的及时度;

3.参与意识与参与途径的影响程度较大,参与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公众自觉地参与资源管理,参与途径的多样化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宽的参与空间和更多的参与方式。公众是否具备自主参与意识以及提供给公众可供选择的参与途径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参与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现有的新闻媒体和社区文化对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从新闻媒体和社区所获取的参与信息较少,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的辐射力度有待增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公众参与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资源管理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问卷题项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但本文也存在如下局限需要进一步改进:问卷涉及的题项内容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质量,且问卷题项表达方式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时采用多层次灰色法,数据是以居民感知程度为基准的,因而数据样本量的大小以及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应进一步加以避免。

[参考文献]

[1]Wondolleck, J.A., Manring, N.J., Crawfoot, J.E. Teetering at the top ofthe ladder: The experience of citizen group participation in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 [J].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1996, 39(2): 249-262.

[2]Yasee,S.L.,Wondolleck,J.M. Building bridges across agencyboundaries.In:Kohm,K.A.,Franklin,J.F(eds).Creating a Forestry for the21st Century[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1997.

[3]Renn O. The challenge of integrating deliberation and expertise. Participation and discourse in risk management[A].In: MacDaniels TL, Small MJ (eds).Risk analysis and society: An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eld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Cvetkovich, G., Earle T.C. The construction of justice: A case study of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nd management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4(50):163.

[5]Steele J. Participation and deliberation in environmental law: exploring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J].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001,21(3):415-442.

[6]Lee M, Abbot C. Legislation: the usual suspects? Public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Aarhus convention [J]. Modern Law Review, 2003, 66(1):80-108.

[7]Smith P.D., McDonough M.H., Mang M.T. Ecosystem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lessons from the field [J].Journal of Forestry, 1999(97):32-38.

[8]Enserink B., Monnikhof R.A.H. Impact assess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facilitating co-design by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 example from The Netherland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03, 46(3):315-344.

[9]毕宇珠.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生态经济,2009(9):39-40.

[10]Jens Newig, Veronika Gaube,Karin Berkhoff etal. The Role of Formalisa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ntext in the Success of Public Involvement Mechanisms in Resource Management[J].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2008,21(6):423-441.

[11]H.D.Friend,S.S.Coutts. Achieving sustainable recycled water initiatives 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Concepts on Water Recycling, Wollongong, NSW, Australia, 2005.

[12]Esther W. Dungumaro, Ndalahwa F. Madulu.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case of Tanzania [J].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2003(28):1009-1014.

[13]彭分文,陈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6):94-98.

[14]葛俊杰,王仕,袁增伟,毕军.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7,43(4):405-409.

第5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约束促进土地利用规划更好地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此后环境影响评价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因而在全球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 并成为各国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荷兰1987年建立了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要求对废弃物管理、饮水供应、能源与电力供应、土地利用规划等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英国 ,1990 年开始 ,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的发展规划都开展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991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规划》中规定了SEA的工作程序,建立了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99 年加拿大颁布了《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的环境评价内阁指令》,要求对所有提交内阁和各部部长批准,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 的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进行环境评价。

2、国内研究进展

2003年 9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我国正式实行以来,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同国外一样,也是从单纯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单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影响评价兼顾的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面,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重大的过程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土壤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张妍等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程吉宏等从区域土地开发规划方面, 探讨了规划环评中土地生态适宜度的问题。陈百明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土地规划中环境问题。张燕等从微观评价角度, 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问题。潘嫦英等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评价的不同点,蔡玉梅等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内容。

在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对环境的影响等角度选取大量指标,分别衡量各种用地类型的环境合理度。贾克敬等将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要素层、准则层、指标层 3个层次, 并将指标分为状态指标和影响指标,分别用来反映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衡量环境影响。刘瑞亮从声、大气、水、土壤、生态、人居、社会经济发展等七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葛丽颖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基于 DPSR理论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吕昌河等从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的适度性与后效、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风险等 5个方面构建了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程度的指标体系。赖力等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指标 4个层次。

评价方法方面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判断法、核查表法、矩阵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态服务价值的方法以及累积影响的分析方法等定性和定量多种方法。王广洪等对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指标法进行了研究。赵柯利用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法,划分土地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 提出相应的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冉圣宏等运用了生态服务功能法计算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中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唐等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赖力等分别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的生态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方法通过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度量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效应。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效应存在难以衡量等原因,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结论与建议

1、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广义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指标体系框架,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服务。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性。

2、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

我国关于项目环境评价方法比较成熟,包括叠置法、列表法、矩阵法、统计模型法等。但规划的环境评价涉及更宏观的尺度,许多定量的指标不容易获取,在规划方法上目前更多的采用加权比较法、逼近理想状态排列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法、环境承载力评价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具体应结合案例的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3、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和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和土地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对规划指标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更综合地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人才,凝聚多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妍等.规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2,(3).

[2]吴克宁,等.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5,(6).

[3]刘艳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足迹环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6).

[4]蔡玉梅,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3,(6).

[5]彭建.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3,(2).

[6]赖力,等.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3,(12).

[7]卞正富,等.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2).

第6篇

【关键词】 推拉理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现阶段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边界不断扩张,土地资源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与之相反的是,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却在不断增加。2013年底,总量约3333.34万hm2城乡建设用地中,村镇建设用地占2466.67万hm2,是城市建设用地的2.85倍。因此,改变村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的现状,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护耕地,解决城市用地短缺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及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分析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远郊和近郊地区差异选择了陕西10个村镇作为研究区域,对农户家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个别案例进行重点访谈,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当场审核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50份,收回135份,有效问卷135份。

1、被调查农户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多为男性,占到79.3%;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到了总人数的60.8%;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到了74.1%;家庭人口数4-6人的超过一半。可见,被调查农民文化程度比陕西省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口数多在4到6人,家庭负担相对较重,如果补偿安置不利将会影响到农民稳定发展。

2、调查农户家庭宅基地使用情况

问卷统计显示,农户大多数为“一户一宅”,只有个别存在一户多宅现象;农户家庭宅基地总面积主要集中在0.1-1亩,换算为平方米则是有31.9%的宅基地在333-667m2,有将近9%的农户在667O以上。家庭宅基地面积超过333m2的约占总数的40%,说明宅基地整理存在很大的空间。

3、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情况分析

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是考虑被征地农民保障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有部分农户非农业收入占比很大,尤其是边远农村很多年轻人进城务工。但调查结果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占到总数的69.6%,只有3成的调查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这些农户绝大部分都是在县城或市区拥有自己的住房。同时,也对农户土地流转、土地抵押等问题进行了意愿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意愿也不强。对农民不愿放弃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其中因为居住习惯而不愿离开的占到42.9%,怕失去生活保障的占到34.8%。可见,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包括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二、影响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分析

1、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因素

(1)农户收入因素分析。被调查农户中,年收入在15000―30000元的占比最高,达到38.5%;30000―50000元的占到22.2%。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偏低,这也是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宅基地出现闲置的主要因素。其中,非农收入在50%以上的占到72.5%,非农收入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出现空心村、宅地基闲置的主要因素。

(2)家庭承包地流转情况。本次调查宅基地退出因素中,对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咨询,其目的了解农户农地经营情况,这也是推动宅基地退出的一个因素。其中已经流转农户为39户,占到29%,未流转的占到71%,这也暴露出农用地经营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效益很难大幅度提高的现实问题。

(3)农户参与保险及基础设施满意度分析。农户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的行为决策有较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城郊农村和远郊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农户几乎都己参与新合疗,因此,对农户决策影响较低。

农村基础设施满意度越低,迁出农村的愿望越强烈。本次调查中,不满意的占到67%,这也是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推动因素。

2、影响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因素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因素、是否愿意集中居住、对现有生活满意程度、改变身份进城生活的期望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的拉动因素。

本次调查数据,有近38%的农户有进城生活的期望和打算,而对现有生活的满意程度调查中有近72%的人选择一般。可见,未来有部分农户预期会进入城市、县城等进行生活,而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农户是否愿意集中居住这一问题进行了统计,有近70%的人不愿意,这一结果与是否愿意进城生活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你农民已经习惯了自有宅基地居住形式,生活成本低。这也是宅基地退出的阻碍因素。

三、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构建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起配套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农村宅基地。

1、明确土地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

明晰的土地产权是宅基地的有效利用基础。即要在“一户一宅”和面积限额的政策下,进行确权发证,确立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明确农民为宅基地使用的收益主体,宅基地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进行投资并产生收益。

2、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交易机制

农民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将宅基地进入市场进行流转,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下,实现农村宅基地的合理配置以及宅基地价值。一是在集体内部允许其自由交易,但不能擅自改变用途;二是经过规划,需改变土地用途或者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应由集体作为所有权一方统一进行流转;三是允许农村宅基地抵押等二级市场的存在。

3、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取得和使用机制

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增加申请和保有宅基地的留置成本,形成经济上的压力,推动宅基地退出,但要制定合理的有偿使用和补贴标准。如合法取得、面积符合标准的农户,采用较低的使用费标准,并按法定最高面积进行补贴,减少这些农户新申请宅基地的需求。而面积超标则按较高的使用费标准。对于非法获得的宅基地则采用惩罚性质的高额有偿使用费,通过经济压力迫使其主动退出非法占用的宅基地。

4、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机制

“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的政策,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加大一定量的公共财政投入,以保障对宅基地的整理、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建设等相关规划要协调;三是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工程挂钩指标政策,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5、健全农村福利保障机制及住房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福利机制,主要是增加农村社保投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民养老保险等,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以解决超标及闲置宅基地退出的矛盾和问题。

建立起农村宅基地实物保障、货币化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如住宅“双置换”模式机制、货币补偿模式机制、异地置换模式机制等,各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相结合保障超标及闲置宅基地退出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凯.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5.

[2] 毕影,赵凯.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研究综述及其取向[J]. 江苏农业科学,2014.

[3] 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

[4] 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3.1.

[5] 任宝林.推拉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市农户意愿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11.6.

第7篇

关键词 游憩型绿道;规划建设;风景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197-02

国外对绿道的研究始于1990年[1],一直是景观生态学[2]、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3]。绿道设计的实践兴起于多个国家,并广泛应用于景观规划和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中[4]。相绿道建设对包括浙江省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在探索中实践,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绿道建设的理论与方法[5]。

1 概念综述

1.1 绿道

绿道(greenways)又称绿色廊道[6]、生态廊道[7],源于规划设计者为处理交通、景观、遗产保护和游憩等多功能的有机结合。Little在其《Greenways for America》的经典著作中将绿道定义为沿着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性开放空间,包括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通道,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线性开放空间等[8]。

1.2 游憩

游憩活动指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可使人疏解压力、恢复精神的休闲活动。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游憩活动的类型包括家庭休闲、日常休闲、一日游、旅游等。

1.3 绿道分类

绿色通道可分为3种类型:生态型绿色通道、游憩型绿色通道、文化与历史型绿色通道。

1.4 游憩型绿道

由绿色廊道和游憩节点有机建构,以游憩为导向,集休闲、游憩、生态、健身、通行、资源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绿道。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游憩资源的可及性,并增加线性游憩场所,丰富居民的游憩生活。

1.5 VRM系统

在游憩型绿道规划中,可引进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视觉资源管理系统,简称VRM)的规划方法和有关理念。VRM系统是确定、提出并满足保持美景价值这种多目标的分析过程,在国外的公路、铁路等大规模线性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对道路沿线的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该系统已产生了根据客观定义的风景美质量评估的方法,一直被认为极为主观化的因素(特别是涉及风景美学评判的因素)被发现具有可识别性,具有连贯的可以描述及测定的质量。无论地形如何(及观察者是谁),风景的景观质量感受似乎是基于若干共同的原理:风景特性主要是由形体、线、色彩、质地这4个基本视觉要素所决定。

2 VRM的规划手法在游憩型绿道规划中的应用——以庆元县曹岭—百山祖游憩型绿道规划为例

VRM通过对现有的景观视觉资源进行分类评估,把景色质量、敏感度、观赏距离范围三者叠加后,借助重叠可识别出具有相同因素组合的地区,使有关部门能够利用这些资料来指导土地使用的进行。

2.1 庆元县概况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拥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庆元县的廊桥数量众多、分布集中、构造独特,被誉为“廊桥之乡”。庆元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销售集散地,素有“中国香菇城”之称。全境山岭连绵,群峰起伏,境内有浙江省第二高峰——百山祖,海拔高达1 857 m。

2.2 VRM评价体系

2.2.1 景色质量。景色质量是评价一个区域内景观资源的重要评价标准。曹岭—百山祖沿途具有典型的地处浙南丘陵地带的地貌特征,拥有连绵的山峦,地形高低起伏,局部拥有令人瞩目的细部景物。此外,有河谷、湖泊穿插其间,更增添了景致多样性。沿线的植被总体情况较好,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但是大多以品种单一的人工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为主,而缺少令人激动的富有变化的阔叶品种。沿景观绿廊一侧有丰富的水景资源,沿线经过松源溪、竹口溪等溪流,以及紧水滩水库等湖泊,这些水系水质清澈,没有污染,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当前公路周围的山体色彩单一、缺少变化,尤其没有具备区域性、序列性主导作用的色彩,附近村镇的建筑外观色彩混乱,整体性不强。

庆元廊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香菇产业也是极具庆元县地方特色的景观,制作香菇所需的屋棚、树木对旅游者来说都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地方特色性景观。

第8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第9篇

关键词:能源;政策;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56-04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庞大的能源需求。传统观念认为,资源可随意替代、无约束,而现实中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其特殊属性不可能实现任意替代,能源供给约束使能源依赖型经济不能肆无忌惮地增长。为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处理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的能源政策

目前,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能源趋势以及国内能源存量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已有的政策包括能源价格、节能技术激励、税费减免补贴、排污收费、环境政策等。能源政策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同一能源政策可以归入不同政策类型,如排污收费可以归入行政政策和限制性政策。

(一)直接政策与间接政策

按照政策的作用对象不同,可将能源政策分为直接政策和间接政策。直接政策指针对能源制定的政策,如对稀缺资源实行配额供给制度、能源价格限制等;间接政策指通过对能源使用主体行为或上下游生产制定的政策,如对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鼓励提升技术效率、能源配套设施支持等。直接政策直接作用于能源,对能源市场产生影响,易导致价格偏离市场均衡。间接政策通过规范使用者的行为来达到能源调控的目的,在某些行业强制性规定生产商必须生产一定量的超标准产品,对积极配合政府能源导向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

(二)限制性政策与激励性政策

按照作用方向划分,能源政策可分为限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告诉使用者“不能做什么”、要适可而止;激励性政策则告诉能源使用者“要往什么方向发展”。能源政策应该“宽严有度”,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过于宽松的政策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下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过于严格的政策则可能阻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限制性政策与激励性政策分别代表严格和宽松的政策,限制性能源政策要足够严格才有约束力,而激励性政策则要宽松才能够使得企业有发挥的空间。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需要限制性能源政策的力度越大,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激励性能源政策的效率会更高。目前,我国能源政策具有向激励性政策转变的趋势,这受到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多样化发展等因素影响。

(三)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与行政政策

按照作用机理划分,能源政策可分为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行政政策。能源经济政策针对能源的价格、数量、能源市场进入及退出等进行调控,是通过经济机制作用于各行业中使用的能源,表现为政府调控能源市场的发展。能源社会政策指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政府利用税费等措施进行调节。能源行政政策指政府管理机构通过相应的能源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对能源使用进行调节。三种能源政策考虑的侧重点不同。

二、能源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选择何种能源要素取决于其所带来的净效益大小。在市场经济自我调节失灵以及政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存在着生产企业采用粗放型能源投入比集约型能源投入效益高的情况,势必使得更多的生产企业产生“适应性预期”,不断加入粗放型生产的队伍中,形成羊群效应。长期看,这种行为将带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社会福利和技术进步。

能源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链条是:能源政策——企业预期——生产投入——产出效益——带动效应——经济增长方式。以太阳能为例,从太阳能资源总量角度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已被世界各国作为战略性替代资源开发重点。我国从2009年以来密集出台太阳能新能源的发展扶持政策,太阳能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受到政策利好信息的引导,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多数光伏生产企业调整发展预期,“十一五”期间大量企业投入到光伏产品的生产中,但一些企业的过度乐观预期以及急于回收投资的心理,使得光伏产业仅是量的增长,已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的参与力度可将其转变过程分为温和型转变、综合型转变和强制型转变三个层次。政府采取激励性能源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温和型转变,采取限制性能源政策与激励性能源政策结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综合型转变,采用限制性能源政策、强制推行新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属于强制型转变。(见图1)

在每一层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与政府能源政策力度存在均衡交点,若政府能源政策力度偏离均衡点,则会导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偏离原路径,走向其他路径,甚至偏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机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缓慢,处于“试水”阶段,不能摒弃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因此,前期转变路径属于温和型转变。在温和型转变区域,需要宽松的能源政策配合,若采用较为严格的能源政策,则会导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向其他区域偏离或者走弯路。目前,随着传统能源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成本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某些能源采用严格的能源政策,逐渐放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粗放型能源利用方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应该选择严格政策与激励性政策结合使用的综合型转变路径,引导各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激励技术创新。

三、我国能源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较多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不足

从目前我国的能源政策看,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监督者、执行者,既干预能源的供给又干预能源的需求。我国出台的限制性能源政策多以行政命令形式为主,如环保法律法规中对企业排污的限制、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土地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政策等,但实践中却存在“强手段”与“弱执行力”的矛盾,使得能源政策见效不显著。激励性能源政策则以财政补贴方式为主,过度的引导政策使得生产企业蜂拥而上。综合看,我国的能源政策行政引导力度过强,忽略了能源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发挥。

(二)区域能源政策趋同,忽略区域能源特征

我国的煤炭资源和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水能资源南多北少,而2/3的能源需求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分布的区域性使得各区域的能源政策有所不同。目前的能源政策具有“一刀切”的特点,各地区发展能源产业具有趋同性,而忽略了本地区的能源特征。如,河北省能源消耗总量的90%是煤炭,但70%的煤炭能源是从省外调入,而该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相对丰富,受运输条件、技术条件等影响,一直未能高效率利用。针对这一问题,该区域的能源政策可以鼓励清洁能源技术研发、能源运输等为主,解决能源开发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而不是一味采用与其他区域一致的能源政策。

(三)能源政策间存在非一致性

能源政策间的非一致性主要来自于部门问的不协调。能源政策往往涉及资源、产业、环保、生态等部门,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密切相关。某一能源政策可能是针对另外一种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但这一能源政策由于事前欠缺研究、规划,最终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如此循环,最终能源政策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四)能源政策效果不明显,未达到预期目标

我国为促进能源节约,制定了相关的能源政策,督促生产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减少能源浪费与污染。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不论是直接政策还是间接政策效果都不明显,能源政策导向功能未充分体现出来。如,税收政策,国家制定相关能源税收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节约能源,但目前税收调控能源价格促进能源节约、节能投资、使用清洁能源到目标实现还有一定距离,与国家的能源战略匹配程度不高。再如,我国虽鼓励清洁能源、战略性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但在这一激励性政策的引导下,产学研合作成果依然较少。

四、完善能源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适度的行政力度,多运用市场化手段

当前,我国能源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策导向为鼓励节约能源、使用绿色能源。新能源的市场发展前景需要靠企业自我挖掘,过度的行政手段会对企业的正确预期产生干扰。行政式能源市场化政策可适当放松,制定多样化的能源政策,从多个角度发挥其作用。

(二)鼓励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能源政策

国家可出台宏观调控层面的能源政策,如能源价格、能源法律法规等。而对于需要根据地域发展情况、能源分布特色制定的政策,则可由各地区视情况制定,但为避免各地区忽视社会整体福利,国家可以制定能源的原则性条款,如环境保护条款、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条款等。

(三)构建系统的能源政策体系

我国能源政策具有一定被动性,往往是到问题出现时才出台政策,这容易导致能源政策间的不一致。为了促进政府管理部门合作制定能源政策,保持部门间政策的一致,需要构建完整的能源政策体系。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欧盟能源政策的一体化色彩不断加强,推动其新能源政策的因素是供给安全、环境和竞争力。我国构建能源政策体系从根本上说也离不开能源安全、环境、经济发展等三大因素,为保证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能源政策体系需要注意科学合理性。

(四)加大能源产学研合作激励力度

新能源的推广使用需要成套技术支持,相对于后期投入生产来说,前期的研发投入成本巨大,普通企业无法承受或独自承担。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如,澳大利亚将清洁能源的开发、研究作为优先项目,政府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作为对后续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我国推广新能源替代传统非绿色能源,除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性政策外,可间接通过前期技术研发支持等政策引导能源发展方向。

(五)对能源政策适时进行绩效评估

能源政策在一定时期是不变的,但从长期来看是动态发展的。每一时期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不同,为调节能源市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政策应作出相应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上一时期能源政策效果如何需要进行评估,作为下一时期是否采取这一系列能源政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鲁云,曾奕,资源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8(3):46-51。

[2]陈艳,成金华,我国能源政策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能源,2006(10):30-33。

[3]李游游,路径依赖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困境[J],中国集体经济,2012(6):45-46。

[4]谷树忠,曹小奇,张亮,牛雄,曲冰,何绍维,中国自然资源政策演进历程与发展方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6-101。

[5]何晓士,浅析我国能源相关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