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阅读经典文学的看法

时间:2024-03-19 14:40:52

导语:在对阅读经典文学的看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阅读经典文学的看法

第1篇

关键词: 理工院校 经典阅读 阅读现状

一、引言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所谓经典名著就是那种人人称道却没有人读的书。”每每提到经典名著无人不赞同它是各个时期各大家的思想精粹与智慧精华,是提升个人文化涵养的必由之路,然而又有多少大学生会真正静下心品一杯好茶,读一本名著,将阅读经典名著真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不禁使人反思现代社会中各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是否正与经典名著渐行渐远,是否正渐渐淡忘那些名家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知识与智慧的财富。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德国的伟大诗人、思想家歌德曾如是说道。事实上,经典名著的阅读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素质修养与文化内涵,更与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前进与衰退不仅可以由文学名著如实反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典名著的盛衰与发展,至此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江苏省内各大理工院校在校大W生的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呢?其又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着力探寻以上两个问题。

二、经典名著阅读的必要性

高尔基曾言:“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典名著的阅读将对大学生自身乃至全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阅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书是良药――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曾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益友――我国爱国作家臧克家曾道:“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营养品――英国诗人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面包――前苏联作家、诗人高尔基曾言:“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源泉――高尔基言:“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还是顾问――瑞士德语作家凯勒曾道:“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由此可见,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特别是经典名著,他们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具有非凡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高度浓缩人生道理、名人所思所想、社会现实等方方面面。通过阅读名著,对大学生形成自我人格意志、情感情操、想象力和创造力、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阅读经典名著通过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微小影响,宏观来看使一代代人以史为鉴,不断进步,从而对整个现代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且看古训,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书是灯塔――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曾道:“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大海中的灯塔。”书是阶梯――高尔基曾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精华――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言:“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由此可见,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是过去社会的缩影,亦是现代社会的反映,更是未来社会的预测,特别是书中的经典之名著更会对全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一个好的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将形成好的阅读风气,一个好的阅读风气将有助于形成好的社会,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见一斑。

三、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鉴于阅读经典名著对大学生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笔者对江苏省内理工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目的、阅读倾向、阅读结构、阅读态度、阅读数量、阅读质量、阅读渠道、阅读类型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深刻探究了经典名著阅读对现代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着重剖析为研究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而针对理工院校大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的结果,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阅读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共有十五道问题,其中封闭型问题共十四道,开放型问题一道。

首先,先对各个高等院校大学生的阅读目的进行剖析。意料之中的是,有28%的大学生阅读仅是为了学习之用,为了精通专业、通过考试阅读的必然是一些教辅用书、参考资料,事实上这类强迫阅读不仅内容局限,而且形式死板,在出于必要甚至无奈的情况下的阅读直接导致阅读效果较差,多少违背了阅读的本意。可喜的是仍有27%的大学生阅读是出于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目的,正所谓技多不压身,这样的阅读是我们应当认可并鼓励的。亦有21%的大学生阅读是为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正如波罗果夫所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一本好书,尤其是经典名著将提升个人的内在涵养,增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修养;而“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的话完美地诠释了阅读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功效。我们能从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黄金屋,而是无数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新世界,与书中主人公人生的新体验将会为我们开启另一扇门,通往自我提升的新境界。

其次,调查将视线聚焦到阅读本身,关注大学生阅读的结构、类型、时间、数量与质量。正如英国著名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言:“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浩瀚书海中,面临的选择千千万,读什么样的书成了阅读者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据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选择了自然社科,以此更好地了解其所在的自然与社会世界,亦有28%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艺术,这表明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被人文世界所吸引,而仅有18%的大学生更喜爱看休闲娱乐方面的书,为自己苦闷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几乎同样比例的大学生多为阅读生活励志,从身边小事中重获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调查所显示的有关经典阅读的数据不免令人生忧,近半数的大学生每周经典阅读时间连一个小时都不到,仅有9%的大学生一周的经典阅读时间能达到6个小时以上。不仅时间令人担忧,阅读数量和质量也差强人意。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一年经典阅读量在5本以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阅读量在每年15本以上的只有寥寥4%。并且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3%的坦言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质量不高,仅有14%的大学生表明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质量还可以。阅读时间少、阅读数量小、阅读质量低,大学生如此阅读现状怎能不令人担忧?

再者,调查扩展到了阅读外部环境上,从阅读渠道和阅读环境两方面着手。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是在图书馆中借阅图书,对于生活费有限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节约了钱财,而且节约了资源。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中的大学生,随着网络与信息的不断发展,有29%的人选择直接在网上浏览或下载书籍阅读,这种随时随地的阅读很便捷,但是阅读的书籍类型不免打一个问号。与此同时,仍有18%的大学生更偏爱购买书籍阅读,购买的书籍不但可以自由地在书上做一些笔记,而且对于有藏书癖的大学生而言即使节衣缩食也定要买书。据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是在图书馆进行的阅读,那里良好的氛围及随时可以选阅自己感兴趣书籍的便利使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当然,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在教室或宿舍阅读,比例分别为18%和11%。对于图书馆这个主要的阅读阵地,该调查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即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需求,63%的学生表示基本能满足,但也有17%的称并不能满足,还有待改善。

最后,该调查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经典阅读问题和态度进一步探究。近40%的大学生在读书困惑的调查中表示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有28%的大学生觉得读完了以后没有什么际用处,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在影响每天阅读的因素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推脱是因为学业繁忙而没有足够时间阅读,近乎同等比例的大学生声称找不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亦有18%的人表示不阅读是因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处,还有22%的人坦言是因为不喜欢才不阅读的。然而想做喜欢的事总会挤出时间和精力,而为不做不喜欢的事总能找出理由和借口,学习繁忙并不是借口,茫茫书海找不到适合阅读的书籍算得上是可笑的理由。阅读经典名著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将一点点逐步改善你的性格修养,功利性地想要立竿见影地看到现实效果是不现实的。可喜的是,大学生对待阅读经典名著的态度还是端正的,半数大学生认为应当多读经典名著,多读经典名著将对大学生学习工作乃至整个人生道路都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坦言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应当挤出时间适当阅读一些经典名著。

四、应对措施及启示

英国著名演说家布鲁厄姆勋爵曾言:“教育能使一个民族易于领导,但难于驱策;易于统治,但难于奴役。”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本次调查结果发现,近6成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名著对个人素质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有3成人认为阅读经典名著带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觉得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该调查结果反映出,仍有四成人还没有意识到阅读经典名著对现代社会产生的潜在影响,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大学生对待阅读经典名著的态度,对经典名著阅读对社会影响的看法,要想改变这令人担忧的现状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以下就上述问题提出三点应对措施。

其一,随着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时间、数量与质量的不断下滑,各大高等院校应采取措施强制或半强制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大学历来被称为自由翱翔的天堂,然而面对如此令人忧虑的经典名著阅读状况学校理应及时应对,改变现状。首先,应锻炼出一支具有浓厚阅读兴趣的师资力量,在这些教师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必将受到感染,间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各类讲座,定期举行读书活动等形式,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可以对各年级各专业热爱阅读的代表性人物进行全校表彰,使他们起到带头作用,形成全校将经典名著阅读进行到底的良好风气。

其二,鉴于70%的大学生都在图书馆进行阅读,而只有20%的人表示图书馆能够满足其需求,笔者认为应着重完善图书馆的馆藏和环境,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获取知识。一方面,图书馆应丰富馆藏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不但包含普通大学生借阅的哲学类、语言类、文学类、经济类、军事类、物理类、化学类等,还应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范围,适当增添一些较为偏冷的图书门类,如宗教类、心理类、考古类、冶金类、养殖类等,使大学生得以扩大兴趣范围,根据自己的兴趣择书而阅。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查期间笔者发现虽然图书馆普遍环境整洁、安静舒适,但仍有小部分学生会小声交头接耳及电话铃声不断等现象,对此图书馆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设派图书馆协管员提醒说话同学保持安静,贴设标语提醒同学进入图书馆先将手机静音等。

其三,对于大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找不到合适的书,不知道读什么书,也不知道怎么读,甚至读完后没什么收获等,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自身找到原因及解决方案。第一,大学生应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自己的名著筛选标准,在对各类经典名著筛选后阅读真正适合自己的书籍。第二,大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社团举行读书交流会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形式,了解值得阅读的经典名著书目及切实有效的各类阅读方法。

五、结语

培根曾有一句名言:“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历久弥新,其中的思想精粹对大学生自身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笔者对江苏省内各大理工院校的大学生经典名著现状的调查数据却发人深省,这老生常谈的回归经典名著问题已足以引起大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极大重视。经典名著阅读不仅是大学生的培养液,更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崔波.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J].天中学刊,2009(24).

[2]张硕.对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状况的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95).

[3]杨棣.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54).

第2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扩大经典文学的阅读面,并学会鉴赏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能写简单的文评与乐评,创作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个创作要求较低,仅是配乐或是填词),最终提高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序论(一)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关系

1课时

第二单元 序论(二)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1课时

第三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圣经故事3课时

第四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 2课时

第五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诗歌、散文3课时

第六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小说、戏剧3课时

第七单元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2课时

第八单元 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1课时

(二)实施材料

讲义、课件、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

(三)实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视听、朗读、探究、讨论、比较鉴赏、写评论、学唱、原创歌曲、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评价做法

1.课前填写问卷,测评原有水平。

2.课中以发言、讨论、评论、表演、原创作品的质量为考核依据。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课后完成学习的体会及建议。

最终综合以上三阶段的表现给出本科目的学业等第。

四、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选择要讲究

经典文学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选择内容、情趣上贴近原著,歌词生动、有画面感、寓意丰富,旋律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单元,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比较容易把握鉴赏。与这个童话相关的流行歌曲有谢金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终选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这首歌的歌词抓住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再现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调哀婉凄丽,不仅表达出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表达出了对亲情、关爱、温暖的呼唤,对幸福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熊天平把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演绎得格外动人心弦。而谢金燕和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词意虽也和原著相符,却仅仅在感叹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现力上总觉单薄。这两首曲子的节奏又太快,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

(二)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鉴赏并重

这个课程如果仅仅听听歌曲,唱唱歌曲,告诉学生这首曲子和哪个经典文学相关就显得太肤浅。而如果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时间去大量地分析文学作品又显得太单调。要达到课程目标,就一定要做到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鉴赏并重。

再以《与》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这节课我首先请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火柴天堂》,说说这首歌和哪个经典文学作品有关,写下听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阅读鉴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简介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读精彩语段,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写作手法(此环节切忌过多咬文嚼字,点到辄止)。接下去再次聆听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讨论歌词与原著的联系、从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鉴赏歌曲,再写听后感。最后学唱歌曲,分组表演。

这样的教学流程从听、说、读、赏、写、演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对课程兴趣十足。

(三)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与苏轼的》一课,我运用了范读、自读、轮读、小组合作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生越读越上口,越读越兴奋。再如《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一课,课前我请同学们探究歌词与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有关,并搜集相关故事。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发言。又如《与徐志摩的同名诗》一课,我采用了比较鉴赏法,让学生比较蔡琴、黄磊、林宥嘉唱的《再别康桥》孰优孰劣,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觉得蔡琴的曲子太忧伤,黄磊的曲子太喧闹,只有林宥嘉的曲子恰到好处,恬静又不失热烈,正符合年轻的徐志摩当时的心绪。还如《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一课,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原创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创作歌曲,有的负责制做多媒体,有的负责演唱。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第3篇

关键词:经典

兴趣

阅读

积累

经典名著是人类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是每位中学生必须接受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大幅度的改进。语文教师应该首当其中,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享受经典,享受语文学习。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推动学生多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近年在全国推行"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读书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连云港市中考走在前面,对名著的考查力度和深度加大了,不再满足于只是粗略了解梗概上,而是要求能熟练地说出人物事迹,把握人物形象,有时甚至是考到细节。

怎样真正做到让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把名著阅读进行到底?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把名著阅读落实到实处,需要经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努力,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需要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

一、教师要引导得法,帮扶到位,兴趣先导,打开大门

长期以来,古典名著阅读对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事。为应付考试,一度流行"老师归纳简缩本"名著。就是老师把必读的名著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事迹、主要人物形象等归纳概括而成,学生看看读读悟悟就行。说穿了,还是为分数而读书。

1.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要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教师就面临着引导、鼓励、帮扶、指点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们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其实名著经典应该是常读常新的,从经典故事入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活泼热情,对于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险欲,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很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帮扶到位,用名著激动人心的故事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学生就会感觉到"别有洞天"。笔者根据多年来自己教学的不断摸索和实践,认为用《水浒传》里丰富多彩的故事吸引学生好奇、追求新鲜的心理较为恰当。小说中随处可见引人入胜的情节: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在课堂上,教师饶有兴趣地讲述其中一个故事,到情节时戛然而止,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去体悟,适时让学生自己讲述,恰当表扬,这样自然而然就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2.适时引导学生做评价

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人物性格的大胆泼辣符合学生们叛逆、求新的心理。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渴望独立、自由,既活泼开朗又多愁善感,既聪明又懵懂,往往好心办错事。总想自由自在地冲破一切束缚自由翱翔,《水浒传》中人物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大侠风范令学生们羡慕不已。故事读多了,课间课后闲谈的话题也多了,词语积累也多了,感悟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一本《水浒传》,简直就是一百多个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大观园"。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性格丰富多样,绝不雷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做评价,学生跃跃欲试,自主性增强。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达到阅读小要求,并持之以恒

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如果教师每天指定的阅读内容太多,规定的条条框框太繁,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计划,要让学生做到每天看一点,每天讲一下所看到的故事(向老师、同学或父母等),最好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并持之以恒。当然也不要把它当做负担,要快乐阅读。每天坚持看一小章节,或自己调节适量就行。一般不应少于20分钟。当然周末两天自己可以适当加量。

长期快乐的阅读必会带来丰富的知识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指导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课、汇报课等,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自己学会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能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书中人物形象、谈自己的感受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让名著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闲谈时的话题。教师要适时激励学生读书,促进学生读书。教师的指导要跟上,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检查、指导、鼓励、帮扶一定要有序进行。

三、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读、思、说、写相结合

光会读书还不行,还要会思、会说、会写。要做到读、思、说、写紧密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名著,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让学生讲讲故事情节,说说阅读心得,评价人物形象……学思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作摘录、做卡片、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要求学生有专一的名著笔记本,随时记下阅读的点点滴滴,包括切身的感受等,还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或经典片段丰富自己的积累。在写作指导中,还可以联系名著内容来拓展。比如读《水浒传》后,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写一写"我心目中的真英雄",有人从宋江、晁盖、卢俊义、吴用、武松等众人物身上看到了优点,也找到了缺点,从而赞颂今天身边的真英雄……真是百花齐放、见仁见智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又丰富了写作素材,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辩论能力。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名著,历经了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珍珠。名著,是发人深思的。手捧名著,读进去,会忘记了现实的酸甜苦辣,会任由时间的风驰电掣,会和书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会感觉时光流转,会想到要叱咤风云……一书在手,好像世界在胸中。读得多了,感悟深了,潜移默化中思维开阔了,感情丰富了,知识提升了,人格更具魅力了。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让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不人云亦云,不迷信经典,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加大阅读深度,要有能看到文字背后"一把辛酸泪"的本领。要能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加以辩证地分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像《水浒传》里的水浒英雄,他们都是侠肝义胆,义盖云天的英雄,令人敬佩;但一味愚忠的结果是英雄魂聚蓼儿洼……这一点在辅导阅读中要让学生感悟到。另外像人物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用辩证的观点看。要善于从经典名著中汲取文化营养,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动自己的进步。

享受经典,享受语文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是需要拿出吃苦耐劳的精神的。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丰硕的成果?相信日积月累的努力,必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主编

第4篇

但中国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学习难度大。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设置为选修课。为了保证课程开展的高效、实用,教与学的策略都应进行深入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大量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也应紧密结合课程实际、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学习策略上的研究,主要指课程开展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批判继承经典中的思想精华。

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对文化经典的精读与略读的关系,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的关系,课内阅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的关系,个性阅读与吸纳借鉴他人观点的关系,以及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异观点的辩证分析等。

这些方面的研究,落实在操作层面,就是最终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下,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

1.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学习平台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阅读障碍,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拓展学习。

2.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促进学生间学习成果的交流,并对文章或论著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解读。

3.批判探究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文章或论著进行辩证的批判性阅读。既尊重古人观点,又为之注入时代内涵;既尊重专家的分析理解,又要鼓励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慎重提出个人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倡学习途径上多元化,学习形式上灵活化,注重精思、感悟、批判、探究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

1.学习途径上,提倡多元化。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借助专家论著、讲座、网络资源、影视改编剧等各渠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而开拓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如“百家讲坛”)来接触了解文化经典,愿意在网上与名人大家交流,我们就要多加鼓励,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一些接触名家了解名著的机会。但在借鉴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要被其所左右,不唯师,不唯网,重在自我解读。

2.学习方法上,提倡“读”“背”“思”“写”。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我国传统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初入学者,常常是先生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教完一个段落,先生反复领读几遍,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背得烂熟,没有错漏,先生再教新的段落。这样强化背诵的训练成就了许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他们大都是通过饱读诗书和背诵,积累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即使今天,我们仍要突出背诵在文化经典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慢慢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一是背诵量有限,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在读经典、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思考经典的思想精髓并批判探究其现实意义,最后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凝结成诗文。应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针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教师不要回避。这里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点拨和激发,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得不说。提高他们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内化经典的主要过程之一。可以或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或在学习古典诗歌及其理论的基础上自创古体诗。

这样,既重视对经典的“吸纳”,即学生对经典思想的认知、理解与把握;更重视“释放”,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理解,并能对经典思想进行阐发、批判、探究与运用,借鉴经典观点来思考、处理现实问题。

3.在学习形式上,提倡灵活多样。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个人阅读与集体合作阅读相结合;精读原文与泛读相关研究资料相结合;课内研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相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在学习中,可充分开展专题讲座、背诵比赛、辩论赛、自编课本剧展示、学生习作展示等活动。多种教学方式要互动相生,多媒体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通过进一步创新学习模式,以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模式上,有几种实用性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值得向大家推荐。

1.吟诵―临摹―涵泳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原文的读诵,并通过读诵、毛笔书写经典原文的方法来使学生获得对经典作品中语言美的认知,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感悟精义,获取知识、文化。

中国经典是古典的书面语言,对它的学习,从古到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倪文锦先生在他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指出:“从字词教学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都必须发扬。阅读教学,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咏;重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确实都是学习经典的真经。

熟读精思,反复吟咏。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是需要读出来的,是只有在读中才能够品味的。王富仁、郑国民老师在《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中也曾指出,古文家讲究“出辞气”,讲究“因声求气”。“古文家的古代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引用朱自清《论朗读》中的主张“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生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指出“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或许都应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诵读教育,这样使得语文教育的审美兴味得以保持”。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除了读诵之外,还可通过写来进行。学生书写毛笔字,临摹经典名句,既可传承中华悠久的书法艺术,又可借此默诵经典名句,揣摩经典精义。

如果将诵读与书法临摹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在课堂上的收获将是全面而丰富的。并能逐渐培养以吟诵、书写的形式来涵泳经典的好习惯。

2.精义阐释―批判探究―学以致用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思想的理解,提倡精思、感悟、批判、探究。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文化现象等作出分析和解释,并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质疑论辩,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长于借鉴,借助经典的观点、思想来思考、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批判继承经典的能力。这种课型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

学习经典的过程是理解经典的过程,也是质疑经典、运用经典的过程。既与学生自我修身养德相结合,同时也应引导他们借助古圣先哲的思想来思考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种课型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同一语句不同注解的取舍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经典语义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语句,各家注解不同。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不管赞同哪一家,我们都要让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更是学习的佳境,没有必要做出非此即彼的统一。二是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可能褒贬不一,争论很大,但赞同也好,否定也罢,只要赞同时不虚饰,批判时不偏执,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现实思考,我们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体悟感知―情境再现课型

该课型是依据学生相对喜欢趣味学习的特点,将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经典段落由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自编自演。自编课本剧,能将经典情景化,将经典中的故事再现出来,将经典中的思想用更通俗可感的形式进行外化表现,从而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使学生更为亲近经典,认识到思想精义本身其实是最朴素的、源于生活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编课本剧时需要求学生精准把握经典内涵,对情节不能随意增删,力求能还原出经典的原汁原味。

以上是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的初步探讨。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经典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将校园里的经典学习与我们整个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相融合,形成学习经典的良好外在环境,以此提高师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促进日常课程学习的开展。

参考资料:

第5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边缘化 原因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英美文学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美文学课程正在被大学生冷落,边缘化。许多学生觉得文学经典枯燥乏味,对之提不起兴趣。针对此现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并从教学目的、教材选用、优化文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我认为“万事皆有其因果”,找到其受冷落的原因才能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身原因

众多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文学基础知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纷呈,作家风格更是千差万别,通过一年半载的学习,多数学生掌握的多是文学流派、文学演变的粗略历程和著名作家的名字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即使是课前做了预习的同学也不能很好地欣赏、分析和评论相关的文学作品。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差,而是他们对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能,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领悟能力不足。

另外,当今社会由于网络小说及各类时尚读物的流行,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似乎更钟情于此。这些读物以图像传播为主要途径,与单一的、需要长时间地“咬文嚼字”式的文本阅读相比有着直观、快捷、省时等优势,因而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的阅读需要。而对于文学名著,一些学生认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时代,根本与之产生不了共鸣。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当前经典文去经典化的影响,不再把经典视为普遍的、不带偏见的审美标准的体现,而认为文学经典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吴桂辉,2009:129),这种文化心态也是直接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兴趣索然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过分看重文凭的严酷社会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把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当作找工作的“敲门砖”,为各种过关证件拼搏,自然无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本身也崇尚实用主义,进而将自己的兴趣转向更为实用的翻译实践和语言教学。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高校学生热衷各种实用英语课程的学习,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根本无心欣赏能提升审美情趣的文学经典,他们更在乎各种技能考试,如IELTS、TEM-4、TEM-8、TOFEL、GRE等。

二、教学考核方式落伍且单一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史课困扰着很多学生和教师。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学英语教学侧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专注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英语过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面对繁多的作家、作品,学生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期末考试中,多采取突击背诵、机械记忆来应对,难以达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仅对教材中涉及的英美文学知识做浮光掠影的介绍。教师唱独角戏,课堂基本上沦为老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教学任务以单元形式从古典到现代列置,每一单元则又自成系统,从历数作者生平到其主要成就到相应文学流派的理论介绍,到内容梗概和文本结构分析,再到“字里行间”微言大义的赏析,最后是统览篇章的种种艺术手法的综合和归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客观地说,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组织和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接收,使教学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就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方面感觉理论难度大,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最终是因为“吃不透”“吃不消”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导致对该学科的兴趣锐减,进一步的后果是该学科的“边缘化”,和诸多实用性强的学科相比,英美文学的地位似乎已经无足轻重;而语言点记了忘、忘了记的重复学习又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普遍形成严重的应试倾向,只为考试而学,为过级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常规,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接受美学批评,把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重点转向文本的接受与社会效果,把读者的接受搬到文学活动的中心。接受反应理论认为,文学文本自身留有无数空白和未定之域,其中存有众多的潜在可能性,等待读者来填补充实。(吴桂辉,2009:129)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才能在读者的接受中得到实现。文学即人学,文学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学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寓教于乐,收到意外功效。

考核内容滞后,考核方法单一。纵观这几年的各类文学试卷,考核的重点仍为英美文学常识、作品辨认、对某部作品的赏析等。学生在临考前,只要突击复习一下考试内容就足够了。考试的结果基本跟学生的文学领悟力和思辨力关系不大。除了闭卷考试外,很多教师还采用写学期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的阅读、欣赏、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从批阅的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作品意义解读一知半解,文学批评只停留在读后感阶段,没有文学理论的支撑,缺乏真知灼见。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看不懂原著,写作内容皆为网上资源拼凑而成。

三、教材有待改进

英美文学课内容庞杂,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十四世纪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学的源流关系,却有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唐冬梅,2009:93)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数非常有限,英美文学教师普遍承受着课程任务重而课时少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基本上侧重传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由于英语诗歌语言和现代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畏难心理,诗歌教学并未与小说、戏剧教学并重。在授课时主要着眼于作家生平、作品主题、写作风格、意义及影响等,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只是简单讲解,浅尝辄止。因此学生无法走进原著的语言深处,也就无法发现它的乐趣和魅力,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

在英美文学教材方面,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版本的英美文学史、文学选读、简论和简编很多,但多是对文学流派、作家生平和节选作品的介绍,而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并没有被囊括进去。由于教学大纲中没有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要求,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就没有接受相应的有关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因而对一些文学评论束手无策,对学习文学的兴趣自然减少了许多。以上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这一课程时,只重流派作家的记忆,往往只记住了作家的不幸身世或者其奇特经历,却忽略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贡献;只想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了解其情节,却无法欣赏作品中字里行间表露的人生真谛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能将课程内容囫囵吞枣地咽掉,但缺乏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无法消化。文学理论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际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同时,将文学批评理论渗透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之中,有助于改进过去一些陈旧的、简单化的教学思维模式,能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地对经典名著中的一些文学现象作多方面的挖掘和多层次的解析,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创新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意义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及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熔铸他们的人文情怀。我们要对症下药,合理正确地进行此课程设置的改革,充分发挥文学课的魅力,使之不再被冷落、边缘化。

参考文献:

[1]何琰.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23-24.

[2]史忆.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9,(4):152-153.

[3]唐冬梅.针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3-96.

[4]王俊玲.寓教于乐不拘一格―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J].语文学刊,2009,(2):169-173.

[5]吴桂辉.英语专业大学生冷落英美文学现象调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128-129.

第6篇

[关键词]《〈论语〉选读》 教学 教学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11

宋人罗大经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就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尽管并没有可信的史实和相关史料来佐证罗大经的这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但我们不能不说,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论语》之于儒家文化的重大影响。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选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论语》,选文围绕孔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师生关系、生存智慧、理想人格、对“义”的持守、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等七个主题来选编,其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进而去指导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意指是非常明确的。那么,今天,我们教《〈论语〉选读》,引导学生去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该如何确定我们的教学指向?如何引导学生来追寻我们的精神之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指出:“阅读优秀作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思考、感受领悟、自我提升,这应该是阅读优秀作品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面对《〈论语〉选读》,在学生通过学习必修教材掌握了文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去思考教什么就十分必要了。这里,有必要对过去的这一方面的教学进行一些反思。

第一,教《〈论语〉选读》,是否仍将文字的解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读《论语》,当然要解决文字的问题,文字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穿越历史去探索两千多年的秘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太多的教师将教学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将《〈论语〉选读》当做一则则文言语段,解释字词,分析语法,翻译句子。但是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话。这里更多的反映出的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的用语规则和习惯,如果仅停留于解释字词,分析语法,翻译句子,刻意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学,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其实,我们翻开文本来看,阅读每一则语录,教材选编时详尽的注释对学生阅读而言是不存在什么文字障碍的。如果说真还有什么文字障碍的话,我想也应该是引导学生于不同的语境中通过词语间细微的区别去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孔子思想的厚度。如果将《〈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于一段段文言语段,释字词,析语法,会翻译,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有悖于选修课教学的课程定位,其结果是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当然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了。

第二,教《〈论语〉选读》,该不该把学生导向怎么通过语段的学习去领会作文之法?毫无疑问,教材所选的语段中,是有大量的精妙的语段,是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有艺术地表达出来的。但是,教材的选编,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不同的主题而辑录的,大多数并不存在严格的文章学的意义,因为《论语》本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连缀,原本是存在一定的话语场景的,也是围绕特定的主题的,但是教材编辑时对语段的选择,基本是从原本特定的场景中剥离出来,从切合中学生阅读实际的要求出发,再根据别样的主题而组合的,这就基本拆散原本存在的或可有一些联系的段落(就《论语》本身而言,除了各别篇章外,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不要说文章的起承转合,即使许多段落之间也无紧密的关联。如果以这样的文本来引导学生的作文,其效果就如同刻意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学一样,甚至更糟。《〈论语〉选读》的教学,绝不同于如《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典范文章的教学那样,可于文本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之法。

第三,教《〈论语〉选读》,是否要把向学生系统的介绍孔子的思想体系作为文本解读前的一个重点?中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于阅读中体悟,于阅读中提升语文修养,终而提升思想修养,应当是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学生只有在自我感悟中实现内化,这样学来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中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感悟,一定是基于学生可理解的、可接受的能力之上的。教材编写者已于阅读文本之前有切合于学生实际的诸子思想的概说,学生自我阅读这部分内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大体(这也是符合中学生实际的)应该是足够的了,接下来的学习,自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自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有差别(基于学生个体感悟能力的差异)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东西作为教学的重点,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去介绍孔子的思想体系,必然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丧失。没有了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第7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创新;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75-02

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面临艰难困境。随着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审美趋向感性化和世俗化,文学理论教材中学术性的理论和滞后的观点使得它丧失了对当前文化现象的有效介入和阐释能力。同时很多教师采取以概念解释概念、用抽象理解抽象的死板教学方法,学生明显感觉文学理论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文艺活动和审美经验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从而产生厌倦被动的学习态度。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之一,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它在整个人文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带领学生从感性形象思维进入理性逻辑思维的入门课程,极为重要。怎样才能改变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尴尬现状?作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思考了几条激活文学理论生命力的路径。在这里抛砖引玉:

一、改革学术著作型教材,立足当下讲理论

纵观近二十年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其理论框架基本呈现出一致性的倾向,大多沿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围绕着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源流论、接受论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在知识体系和学术框架上少有突破,理论研究鲜见创新。同时,教材中呈现的过于浓重的理论色彩掩盖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学生们处在高中与大学教学的模式转换中,现有教材理论性过强的论述并不利于学生在思维模式上实现转型。很多学生在看过文学理论的教材之后觉得艰深晦涩,难以理解。过于生疏的理论家和理论成果使得学生在刚刚接触文学理论教材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曾经向笔者反映,如果没有课堂讲授,他们很难理解教材上的概念和观点,有时一个学期的课讲完,有些学生在头脑中还搭建不起来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仅仅只是记忆了几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更谈不上运用理论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失败的。

现存教材的理论滞后和过于学术性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理解。教材的学术著作化并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诚然,专业化和理论化的教材一方面注意到了知识体系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基点上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学科地历史、发展与成果。但另一方面,体系的健全和完整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缺乏包容性和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从而丧失了阐释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当代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人们的欣赏趣味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文学理论原本应该站在宏观角度上,以哲学的视野审视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并对此加以理论的阐释和说明。但遗憾的是,我们在文学理论的教材中,很少能看到当下时代精神的显现,就是教材中选取的用以佐证理论的作品实例也鲜有当下的文学创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很多和笔者一样的教育工作者都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文学理论的教材革新势在必行,知识必须要注入当下的时代精神,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二、关注当代审美习惯,激发学生潜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语境逐渐呈现出世俗化和感官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文学活动中,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沉醉于沉思默想,不再期待文学给予我们思想的启迪,为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解了神圣的狂欢式欣赏。文学的消费性和娱乐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愈加明显,追求感官的刺激和享受成为一种时尚。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解郭敬明的明显多于知道曹雪芹的,阅读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玄幻文学、鬼怪文学的明显多于阅读经典名著的。爱情肥皂剧和好莱坞大片在学生中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他们谈到言情武侠、音乐动漫他们便精神奕奕、神采飞扬,但是一旦涉及经典名著和建立在此之上的高雅理论学生便悄无声息、黯然失语。这种时代倾向在90后的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感官的刺激和视听的享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但文学理论的体系在这方面的建构却近乎于无,即使有也是对这种欣赏倾向的批判多于赞美。深奥抽象的理论如何能够和学生的阅读经验相结合,这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文学理论建立在对文学现象的分析解读基础之上。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不仅仅只是经典名著、高雅文学。文学现象纷繁复杂,世俗和经典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可能会发生惊人的转化。学生对当下文学现象的青睐和关注反映的是一种消费时代的文化心理,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在文学理论的教授中加以分析的。试想,如果文学理论能够以清晰的脉络梳理当下的文学现象,能够解释文化发展的趋势中的某些规律,学生就会发现文学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雅理论,而是和学生日常审美息息相关的话语阐释,学生们参与进教学中的自信力和实力就会增强许多。当代大学生大多视野开阔且具有现实感,如果文学理论的教学能关注到学生的这些审美趣味,以开放的思维进行理论教学,一定会在激发学生的知识优势和学习潜能上起到好的效果。

三、摒弃封闭教学方法,师生良性互动

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的中文专业中,文学理论教学就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理论教学以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的封闭讲授为主。而随着社会对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为学习诱导者的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以致用”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教学更为讲究教学互动,这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一方面,作为“学”的主体,学生必须改变目前被动学习养成的惰性,成为积极、创造的主动学习者。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改变目前对文学理论的厌学情绪。只有自身萌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具备“我想学”的热情,学生的潜能才能被发掘,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谈。

而从另一方面看,“学”的增长需要的是“教”的循循善诱。作为“教”的一方,教师应该从主讲人的位置上退下来,由以前的居高临下变成平等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能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出有意义的成分,不断的激发、诱导、勉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深入化、宽广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思考,并从教师的肯定中找到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把学习理论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有意义的事。

以笔者的亲身实践为例,笔者曾经尝试过以文学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准备讲稿,讨论对“网络文学”的看法。这种方式一经试验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很乐意对他们所熟知的网络文学发表看法。而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有些学生的观点不能不说是十分新锐。这又从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其他人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深层思考。同样,针对“文学中的美”、“诗歌的抒情属性”等问题,笔者都曾经组织过相关的主题讨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单一的封闭教学而言,要好上很多倍。

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是很多中文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共同难题。笔者坚信,关注时代精神,积极尝试创新,灰色理论一定会插上彩色翅膀,与时代接轨,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闫雪梅,第小明.《文学理论》教学与经典文本阅读的培养 [J].榆林学院学报.2006(05).

[3] 罗伟文.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集美大学学报.2007(04).

[4] 周克平.文学理论教学对学生理论思维训练的积极影响[J].丽水学院学报.2007 (06).

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培养兴趣

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

一、文学名着阅读的现状

笔者曾对我校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着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 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着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造成此原因主要有:观念淡漠,认为读不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把大量的时间化在对语文知识的操练和掌握上,缺少阅读的时间、由于远离阅读,长期享受不到阅读的,没有阅读的兴趣。

二、文学名着阅读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着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期中间我利用教科书上的名着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例: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着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再例如:在讲《出师表》是时,在了解诸葛亮生平事迹之后,重点分析他身上那种忠心报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找到《后出师表》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深刻地体会仁人志士那种身怀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着,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着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着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第9篇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普及现状 调查报告

一、引言

国学是中华的传统文化,它涵盖范围较广,从先秦至明清,具备完整的一套文化体系。近些年各地不断涌现国学热现象,大众纷纷学习国学经典,且手段样式繁多,从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到国内开展电视国学讲坛,从国家举办国学活动到民间自发学习,从学校课堂教授到企业文化融入,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国学文化带给自身的精神修养。虽然这些现象总会带给大家热议这种的做法,但大众终归还是回归于一个初衷――如何才能普及好国学。

可以说国学经典确实产生不仅对个人修养而且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但如此良好的影响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普及国学,就需要对普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因此,为更好地了解,我们选择于2015年4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江阴市、张家港三个县级市开展关于国学经典普及现状的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案介绍

1.调查目的

通过研究三地的中华经典诵读的现状,了解大众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现状,阅读国学经典的时间频率、方式方法的情况,以及大众对国学经典的态度,探究国学经典普及过程中需要加强完善之处,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方案,旨在为未来国学普及推广出谋划策,从而对中华经典进行有效的宣传普及。

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涵盖江苏三座县级市:常熟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本次调查总样本以10~40岁人群为主,且含有少数60岁以上人群,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04份,有效问卷450份。

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的形式进行收集数据,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国学认知、国学阅读、国学态度,共计21题,17道客观单选,4道客观多选题,涵盖大众对国学的理解、阅读国学的基本情况、对国学所持态度及国学目前推广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国学认知情况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国学经典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69%的民众认为国学经典就是儒家经典,在人们心中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影响中国人的几千年文化,所以一提到国学就认为是儒家文化,但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国学经典已经超出儒家文化的范畴。“国学是指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与时偕行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①。当代国学经典涵盖面广,它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

从国学经典书目的了解看出,人们对于国学经典书目了解的程度一般,不至于所有国学经典的书目一无所知,但也不至于了解超过十本以上,大多数民众对书目的了解都停留在几本书目,据调查民众显示图书馆和书店以这几本国学经典篇目居多,其他书籍有但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对于国学理解的局限性。这说明国学的普及需要加强篇目的推荐引导,而不是单单几本图书之内阅读。

调查还发现,人们对于国学经典的了解情况一般,78%的民众对于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都是趋于了解一般和了解很少之中,且女性了解多于男性,这种情况居于中青年居多,由于工作的种种限制,很少有时间了解国学知识,但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学生更多是因为学校布置的国学课堂作业和任务居多才导致对国学的进一步了解,但实际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但据整体了解,民众对于国学的认知还是保持乐观态度,尤其谈及国学经典的作用时,超过90%以上的民众对于国学作用持积极态度,认为国学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人智慧,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道德修养。并且愿意接受像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节目的文化熏陶,节目以生动形象的讲述让人们愿意以这样的形式得到文化的洗礼。另外,也很清楚明白国学普及的困境在于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单位)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带动人们自发学习,以及有些经典篇目比较晦涩难懂,让民众一时无法理解。

2.对国学阅读现状较差

调查发现,国学学习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途径是书本,所以就国学的阅读进行进一步研究。但研究发现民众对于国学阅读虽然有很大改善,但仍旧存在不足,并且很多国学知识虽然看过,但是时间久后就会遗忘,81%的民众都读过《论语》、四大名著、唐诗宋词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但很少一部分人7%是全部看过并读完,大多数民众还是看过一部分,并且现在已经遗忘很多。

就国学经典的阅读频率说,74%的民众是偶尔会翻看国学经典书籍,但频率不高,终归到底还是处于时间问题,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会使学生经常阅读国学经典,但对于已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很难挪出时间静下心阅读国学经典。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的阅读频率要高于男性,就学校来说女生群体阅读量确实高于男生,就工作来说,女性的工作压力大但与男性相比较小,平时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比男性多。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尽管阅读量不高,时间较少,但是民众还是愿意阅读国学经典,尤其在其他时间人们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形式学习国学文化知识,在一些电视国学竞赛文艺节目中娱乐的同时也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

3.对国学推广态度积极

事实上,人们对于国学普及还是持支持态度,但是就国学普及的方法各抒己见,但民众还是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国学可以普及大众,让民众得到文化熏陶,就民众对国学的复兴态度来说,民众还是持积极支持态度较多,有72%的民众支持国学复兴,只有9%的民众不支持,不支持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国学与自身联系不紧密,没有多大用处,认为国学与当代现实社会较脱离,而且国学文化晦涩难懂也不愿意学习。具体见下图分布:

就整体看,大多数民众还是比较支持国学普及,59%的民众同意将国学纳入基础必修课,67%的民众还是期待并且有时间精力就会参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同时人们也对目前国学推广的现状表示一般,希望可以有很好的方式方法让自己愿意参与到国学活动中。人们也希望开发新媒体,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也希望电视台可以推出精品国学栏目,图书市场也可以出版高质量的国学书籍,学校开办国学课程让孩子从小学起,等等。

4.国学的普及力度变大

从480份有效问卷中看出,在国学热的影响下,有58%的民众经常参与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浪潮中,33%的民众偶尔会参与国学经典,只有9%的民众认为国学推广学习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没有参与关注,具体见下图分布:

由此可以见得,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经典的普及力度逐步加大,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看:普及对象范围扩大,上至社区老人下至幼儿;普及手段开始多样化,从国学竞赛到国学文化表演到渗入企业文化。以江苏省三个县级市为例,各市街道社区开展丰富多样的国学讲座,供退休职工和老年人进行社区文化活动,例如常熟市清河坊社区就开设国学诵读班,并且邀请专业老师进行讲课;张家港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共开展120项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包括邀请六小龄童进行文化讲座解读经典,建设“书香张家港”微信,定期为市民推送阅读资讯;常熟市企业将国学精神渗入企业文化中,梦兰企业开展“梦兰儿童慈善基金”帮助贫寒学子;江阴市开展“一站到底”国学经典电视大赛,为中小学生搭建国学竞赛学习平台;常熟国际学校开展国学节之四年级“亲子诵读国学经典”;江阴看办万达童学馆,幼儿们穿上汉服,让国学轻松学习,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国学普及提供了支持。

四、问题弊端与方法对策

当前国学经典盛行时期,民众都乐意学习国学经典并且支持一系列措施,但是普及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当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所在。

(一)市场加强优质图书出版

市场缺乏较好的国学经典通读篇目,现在市场书目鱼龙混杂,更何况是国学书籍,在2013年全国就举办过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的评选活动,当时只有91本书籍被纳入优秀图书范围之类,这些图书大多出自于知名出版社,从这可以看出,当代图书出版仍需提高质量和增加数量。且市面上缺乏较少的优秀通俗读本,民众之所以不愿购买国学书籍大多数是因为图书内容晦涩难懂。“针对不同的对象,选取注音、释疑、导读、赏析、缩写、改编、漫画、图说等常见表达方式”②。这正是出版社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是将国学内容提炼出来,将古人所要表达的哲理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清晰明白,也可以加入名家解读的白话,便于读者理解。

(二)改变课堂呆板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国学经典形式过于呆板,“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③。这是如今众多学校对于传授国学经典的课堂现状,通过老师讲台上的大致讲解,学生在下面诵读默写篇目,确实很难理解这篇文章背后的引申链接与深层含义,无法领略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国学课堂普及可以说效率低下,学生出学校后只是记得当初背过的之乎者而道不出其中的哲理更无法修养身心。这就急需学校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国学活动,让学生自发学习国学经典。国家也可以制定学校开展国学普及的激励机制,让老师换发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课堂活动,让学生轻松学习国学。

(三)让国学活动更注重内涵

当下不少地方确实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国学活动,但是国学活动开展效果是形式大于内容。当前不少媒体曝出某地开展国学讲坛、国学文艺汇演、国学知识竞赛等,虽然看似百花齐放的国学活动,但实际收效甚微。就国学竞赛目的是让民众参与国学学习,但一部题库的,让参赛选手暗自背题而忽略国学本质内涵。国学讲坛本是丰富民众业余生活,但现实总是台上激情演讲台下睡声一片。要改变国学普及现状,更注重内涵,让民众切身感受到国学魅力,举办方仍需在内容上下工夫,丰富形式,加强内容的引导,让选手在背题过程中回答自身对国学的理解,在让讲座生动有趣的同时真正领会国学的魅力。

注释:

①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②康华.关于国学经典普及出版的几点思考[N].出版发行研究,2014(7).

③朱尉,姜开元,陈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J].今传媒:学术版,2014(10).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2]康华.关于国学经典普及出版的几点思考[N].出版发行研究,2014(7).

[3]朱尉,姜开元,陈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J].今传媒:学术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