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的思政教育

时间:2024-03-20 10:17:47

导语:在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的思政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伴随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凸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难发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伴随目前教育对综合素质得忽视,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作为目前为我国输送人才最多的组织更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隐藏的问题显现出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造成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较低,对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再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基于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直接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法则,进一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现阶段的高校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而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大学生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2008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信息源;核心价值融合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传递并内化、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信息的传递过程。内化是单一方向的信息输送,但是信息传递既包括了信息的单一循环的输送,也包括反方向的信息反馈。目前高校所构建的思政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息传递过程,运用多元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避免了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单纯的运用一定载体和方式进行价值观念的内化和重复强化,易导致价值传递效率低下、内生价值抵触。价值信息传递的循环体系中,噪音的客观影响,使得价值选择的可能性增强,在全媒体时代,沟通过程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如何客观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在群体分成和个体融合中发生,可视为信息源和信息受众的两个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其中也包括了信息的编码、信息渠道的选择、信息的解码和信息的反馈等过程。一种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还有不同阶段的外界噪音对信息本身的影响而产生的信息失真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价值传递也依赖于这样的传递媒介。因此,高校学生所获取的思想意识是否正确,是否合乎社会对其的期望,直接可以检验该传递过程的有效性。而最为关键的是其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融合问题。(1)信息源是信息传递的中介。为什么说信息源也只是信息的中介。首先需要界定高校中信息源的载体。广义的信息源可以是与学生群体之间有信息接触的事物。狭义为偏向于思想价值传递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这里主要为信息源的狭义概念。从信息的传递过程看,其源头的界定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校思政教师或思政价值传递群体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的源头。但是其价值源头并非为思政教师。因为相对信息源的存在在相对小的价值生态内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价值传递链条。虽然其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中介——中间环节,但是一旦其赋予了信息传递源的角色,其就具有了独立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我国高校目前的信息源队伍建设是以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和群体动力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基本构建了信息源队伍。(2)信息源具有价值互动的特征。中介并非是信息创造者,其本身信息获取具有外部性,即多元价值互动的选择性传递。信息源本身需要接触多元的信息,政府的政治价值和高校的管理理念在信息源多元价值互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除此之外社会一般价值伦理的价值互动成为其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标尺。一种互动模式的价值融合成为其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重要能力。这种价值互动的信息点可以是多样的。每个点是一个价值的倾向性因子。如果把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汇总,就可以发现作为信息源其面对的选择点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在非理性状态下,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现实情况下也达不到所谓的理性状态。因此,互动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可以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融合。(3)信息源价值传递的选择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有个体的价值取向,也有群体动力下的价值影响。个体的信息源,在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价值传递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体价值选择倾向。这种选择倾向取决于个体在成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社会伦理的价值定位。这种倾向是自由的、变化的,但其符合价值的深层逻辑。群体动力下形成的价值倾向性选择,个体的主观意识相对被削弱,而群体动力被赋予了核心的准则。在个体和群体动力分层的情况,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出现了选择性的难题,是从众心态的价值认同还是独树一帜的价值选择,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价值信息源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去考察这种信息源本身的价值选择能力和互动能力,需要考察其群体形成的核心准则。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现状

高校信息源价值互动包括了信息传递封闭环外的个体价值互动,也包括了信息源与信息受众的价值互动。两个互动过程形成了内部互动和外部互动,内部互动是在外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首先需要考虑其外部互动环境。(1)思政教育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缺失。信息源所形成的价值集合中,存在价值理论的分层。在对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基本具有相对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准绳来实现对各种价值理论的科学判断。这是个体的自我价值意识的真实反映。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源存在着核心价值理念缺失问题。这种缺失从个体讲,表现为:①一般普世性的价值理念认同偏差,由此导致了对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内化,其结果往往是表面认同,内在价值冲突。在具体的价值传递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性传递。其关键问题在于自身价值互动过程中价值融合能力、引导功能的缺失。②群体价值选择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导致的理念缺失。群体核心动力系统代表着整个群体的核心价值判断,当专家权和控制权并弱化时,价值判断是在从众状态下形成,不符合个体的价值判断,其中有建设性的价值引导,也可能存在着错误的价值偏离。其关键问题都在于为建立个体和群体相互适应的核心价值判断标准。(2)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内外价值互动的不完全。在信息化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发展了全媒体互动模式。价值的外部传递有原先的单一的点对点,发展成为现在的虚拟的多点对多点模式。其增加了价值的传递的全面性,降低了因为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价值传递的中间交易成本。高校的信息源的价值互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其脱离不了这个信息价值纵横交错的时代背景。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导致了选择性价值获取和不全面的价值理论传递。但是在对现实的高校思政教师的考察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价值互动是不对称的。①外部价值多元化,在个体价值偏好的基础上选择性互动使得信息源价值形成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不能符合社会对高校思政教师本身的价值传递期望。②内部价值互动过程缺失。高校价值传递的最后落脚点是信息受众即学生,目前高校价值传递时往往选择单向的传递方式,在传递环节中,单循环传递为主要模式,而单循环只是完成了价值互动前的价值信息收集,而未实现互动融合,因此这种传递过程是缺乏有效性。(3)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缺乏有效性降噪。沟通互动过程中,噪音大小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高校思政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例如多元的外部思潮对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个体价值偏见选择性的价值互动等。也存在着价值互动渠道选择时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噪音。作为高校思政信息源在核心价值的互动和传递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渠道中的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有些本身可以避免的噪音被忽视,导致的价值互动时的信息失真。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价值融合的对策

我国高校思政信息源的价值融合,包括了内外的价值互动模式问题、多层次的价值互动循环问题,也包括了价值互动最后的有效性检验问题等。因此在对思政信息源价值互动融合对策研究时需要考虑整个互动过程和价值传递过程,例如编码问题,渠道选择问题,降噪问题等。(1)完善价值互动多元集合。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是不对称的,获取信息交易成本较高,此时大部分思政信息源偏向于个体的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外部价值互动来完善自我的价值判断的客观性。但是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价值信息进行互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首先需要完善个体的价值互动点集合,尽可能提供较为完整的社会价值期望。外部互动价值是整个沟通互动价值传递的基础,但是关键在于内部价值的互动融合。内部价值互动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可重复的价值沟通渠道。(2)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高校思政信息源其核心价值来源于两大方面: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目标受众的粗浅的价值目标判断。我们在进行价值传递和价值融合的真正目标在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合理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通过价值培养影响其行为,提高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期望:社会对学生的行为价值期望;学生自身的目标期望。互动的过程就是需要将这两者期望进行价值融合。其中作为思政信息源,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引导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作为准绳,这个核心价值准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正面能量的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互动机制,不断完善信息源队伍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核心价值的丰富内涵,尽可能降低因为个人偏好而导致的错误价值传递。(3)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控制模式构建。对价值互动控制模式,需要分为:信息源自身的价值取向控制;信息源信息传递有效性控制;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检验。首先需要对信息源的价值取向进行标准构建,通过不断的价值测试来判断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性,通过行为范式,来测评其价值内化程度。其次,信息传递包括了编码、渠道、解码等环节,因此需要考虑整个传递过程,经历降低因为噪音而导致的价值传递失真问题。在此基础需要构建有效的价值反馈渠道,以便进行重复性价值互动。再次,通过社会期望指标构建和个体目标指标构建,实现两者之间的价值融合,并以此为考核标准来测评整个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实现整个互动过程的良性循环。高校的思政信息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保障整个价值沟通系统有效的关键,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群体的价值互动模式,个体与群体价值互动相融合真正确保价值传递的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旭.时代特征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10).

[2]许灿荣,徐喜春.新时代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15(1).

[3]钟玲.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

[4]符俊,杨业华.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第3篇

【关键词】优秀文化;思想智慧;实用价值;主流思想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能够接触的思想愈加多元化,就业压力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愈加浓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在不断加深,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多途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传统文化进行途径大大增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和多媒体,在课堂之外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文化植根于高校学生的脑海深处。

当前环境下,高校可以将“古代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传统文化课程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还可定期举办“传统道德大讲堂”、“优秀传统文化讲坛”等主体活动,聘请有威望有学识的专家学者到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此外,各个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设立传统文化宣传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除此以外,学校还可运用当代高校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如在学校官网进行定期宣传,思政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

2在思政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实现课程开设的教育目标,这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教学时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未能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因此,也无法促使学生重视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也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引导高校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此时,若教师能将传统文化知识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思想与现代因素的结合,对学生而言,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1]。

例如,高校可以增设一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目前,高校中各种思想混杂,传统文化没有完全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体系之中,此时,在学校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督促每一名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一方面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课程,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教学,让高校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责任,也是其他课程和教师的责任,因此,除了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让传统文化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

3加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想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中外文化矛盾日益凸显,一部人的思想意识不够坚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受其影响发生偏颇,这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一情况下,加强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想要切实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学校就要组建一支传统文化水平突出,教学能力突出、责任意识强烈的教师队伍。组建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的考察,保证授课教师能够立足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除此以外,授课教师自身还要具备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如此方可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态度面对学生,方可对学生的诸多问题与疑惑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以此加深高校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辉,承载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学,能够让高校学生真切的感知到传统文化传递出的力量与美德,增强高校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能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汪鹤.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89.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

就当前的大众传媒来看,新媒体主要包括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网络、卫星等现代传播手段,将数字化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进行传输的新兴媒体。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授者存在更强的交互性,双方之间的鸿沟被逐步填平。受众从最初的信息接受者,可以相应的转换成信息的者与评论者。新媒体是意识形态工具的一种,并且传播与复制的速度更加的快捷、隐蔽。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开展进行研究分析,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一、新媒体时代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收到年轻人的喜爱,并且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以及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并对高校课堂存在一定的侵入趋势。而新媒体的这种快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从我国新媒体的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出,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存在很大的推动作用,积极的发挥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1]但我们也可以清醒的看到,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价值观的多元化、负面的消极信息广泛传播等,这些信息对于缺少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没有清晰辨别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新媒体能够呈现丰富的内容,并且拥有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这对于大学生的尝试和使用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大学生对新媒体过度的沉迷、投入,很容易打破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性,进而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且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过度的依赖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通过对虚拟身份的过度代入,来满足自身的想法。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本身自我满足欲望较为强烈,通常会在虚拟世界中沉迷、难以自拔。[2]然而网络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度的投入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定要求。

新媒体在发展之初,就以虚拟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而闻名。并且在网络平台中,可匿名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或任何信息。并且大规模的信息造成了审核的困难。大学生通过对此类平台的运用,匿名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承诺也轻易的答应下来,因为对方无法查知自身的真实身份,久而久之,网络诈骗的风气由此而生,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大学生很容易走上欺诈、诈骗等犯罪道路。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新媒体的交流群体的诚信意识有所下降,并且这种心理观念能直接在现实中反映出来,学生对身边朋友、同学的防备意识大大增加,不愿意真诚对人。将交流只局限于表面、形式。而更严重的是,大学生对虚拟世界中责任的逃避,不经过任何考虑的发表言论,使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所降低,在现实中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是一个信息量非常丰富,并且开放、平等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并且新媒体不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一个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第一时间进行国内外时事新闻的传递。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以点对点、点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进行私人或公开的交流。让大学生能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咨询,知识吸取。并且扩充交际圈,情感沟通,彼此交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将新媒体作为载体,对其的功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发挥,实现师生之间的教育沟通。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得实用信息得到更广泛、快捷的传播,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通过对新媒体这个平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开展学生间的各类主题活动,能够在展示班级学生工作成果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和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申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网上管理者,组织班级微博、成立QQ群等。可以更有效的来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职能,并且能提高大学生工作事务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新媒体这个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层次,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自我约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提供了有效、快捷的方式及途径。

三、结语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块、交互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但思政教育工作者若对新媒体这个平台加以正确的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有效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朱理鸿.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36)

第5篇

最近几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渗入到了高校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迅速发展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强化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考虑的问题。

二、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等。凭借其自身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等特点,迎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被称为除报纸、杂质、广播、电视之外的“第五媒体”。

新媒体具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时效性,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输到千万里之遥的地方,而且传输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文字和图片,还包括了声音和视频,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二是广泛性,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输者,传播的主体越发广泛;三是互动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实时交流和互动,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实现了对于话题讨论的全程参与;四是虚拟性,通过连接网络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随意上传和发表,而且相比较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诱惑,尤其是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信息的真假难以辨别,增大了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1]。

三、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3.1创新理念

面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改变,对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展架的关键环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构建了相应的网站、论坛和微博等,并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平台,但是受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思政教育并没有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需求,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对于学生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得思政教育实现由原本学生的被动接受到自我教育的转变,提升教育成果。

3.2创新内容

内容的创新同样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思政教育顺应时展潮流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多元化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其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结合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分析,教师通常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系列微课程,),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同时,教师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然后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2]。

3.3创新方法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新媒体手段不断涌现,传统死板僵化的思政教育方法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日趋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此,教师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思政教育进行方法层面的改进和创新。一是可以在高校构建良好的双向沟通渠道,如微信群、论坛、网站等,使得更多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讨论中,方便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确保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可以利用价值渗透法的渗透功能,将思政教育中的主要价值观念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教育效果;三是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构筑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实现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记忆[3]。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引言

新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为依托,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与便捷性上都有了显著进步,成为了吸引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所在。这一现象也为在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实现对于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成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发展的必然,又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唯有有效应对,才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包括在此基础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新媒体视域下,各种信息自由传播,其中难免会充斥着一些低俗、落后的负面信息,如挑战道德底线的“优衣库事件”,给大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多元化价值观念与不同意识形态在新媒体中的广泛传播,无不干扰着大学生对生活方式与理想追求的判断,无形中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压力。

另外,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也冲击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虚拟环境里,学生都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缺乏有效监督与道德约束,往往使得学生在交流之中百无禁忌,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无法真正的去判断真伪,甚至与现实世界相脱节,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高校,在改革创新的步伐上却并没有赶得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频率。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更加自由与开放的便利渠道。

首先,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实现师生间的直接交流,这是教学方式的进步。其次,创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教师、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对某一论点的直接交流和讨论。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收看视频、音频的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三,新媒体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既有利于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区分的加以借鉴,提高教学吸引力,又有利于学生自身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身,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新媒体技术使得师生双方地位在交往过程中趋于平等,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提供良好契机。

三、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创新,既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又要掌握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真正使新媒体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努力。

(一)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的与时俱进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广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清教育形势,以平等的姿态融入思政课堂的工教学中。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如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为班级学生搭建公众交流平台,在做好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们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升学生政治品德水平。除此之外,要鼓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领新媒体阵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积极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舆论主流思想,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洗礼,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首先,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做到与新媒体发展的与时俱进。具体而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掌握能力,能够在新媒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又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其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做好服务管理,形成领导团队。要充分整合高校各类教育资源,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作用,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为广大高校大学生发展成长提供服务。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要特别重视对高校大学生自身媒体素养的塑造。首先,作为大学生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应对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辩证的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达到真正了解新媒体、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通过设立相关课程来推动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养成。实践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知名专家讲座或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真知,在调查中认识社情国情,在锻炼中增长才干。另外,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积极引导思想舆论的动机,让参与者在交流中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从而为优化新媒体环境贡献力量。

(四)主动发挥新媒体优势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备传播迅速、形式多样以及辐射深远等优势。只有做到优势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政教育服务。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中,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能够理解将新媒体思想纳入思政教育工作是时展的必然,并在行动上重视起来,研究探讨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立足于传统,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完善计划、综合考量,实现工作方法上的优化,切实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郑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2630

第7篇

关键词:沟通 思政教育 辅导员

一.沟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沟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期间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大学生具有优良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心里素养、社会实践、社会经验、政治敏锐力方面则还很欠缺,学生看问题容易出现片面性。若学校进行统一的思政教育工作,则无法因材施教,也无法满足教育形式的变化。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正确引导,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在情感上实现互动,以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辅导员应该有对性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正真的想法,进而达到思想上与情感上的理解与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沟通障碍

1.受网络虚拟沟通诱惑较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逐渐加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多样化的共享信息资源、平等自由的交流方式、方便快捷的界面操作,等等,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网络所带了他们更多地是虚拟网络环境带来他们的新的人际交往途径,也给他们提供了自由抒感的空间。但是,先进的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网络,影响学业,尤其是网络交友,更是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原来的“人-人”转变为“人-机-人”,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挥,获得自身情感上的满足,当这种虚拟的交流沟通,更多地是欺骗性的,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异,长期沉溺于这种虚假的交流中,会使大学生产生现实的人际沟通障碍,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情感上的冷漠、虚假、人际疏远、不愿交往等问题。

2.大学生趋于单向沟通

由于现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中长辈的溺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造成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性格懒散的坏习惯。在进入高校后,新的环境使这些大学生无法适应,出现散漫、邋遢、无所适从等现象。

三.如何克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沟通障碍问题

1.紧跟时代步伐,缩小沟通距离

网络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消极 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意志还不坚定的大学生,更是使其沉溺其中。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利用网络工具,缩小与学生的沟通距离。利用QQ、论坛、人人网等网络平台组织在线集体交流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将思政教育传播给每个学生,营造出积极地网络氛围。

2.平等交流,增进现实沟通

高校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这就要求了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宣传者,不能将大学生仅仅当做受教育的对象,一味灌输,而是应该将学生当做朋友,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交流。同时,辅导员也要将自身角色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多角色的心理咨询师、合作者、学习者。当学生在班级孤立,出现沟通障碍时,辅导员要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原因,使其从新回到集体中。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面对机遇时,要懂得抓住机遇;在遭遇挑战时,要迎难而上。同时,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不断地与学生做好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晓玲.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49-50

[2]毕劲松.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技巧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0):243-244

第8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39-02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与设备终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原来的电脑终端为主转为移动终端为主的发展态势中。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2月3日所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5.57亿,手机网民通信软件使用率为91.2%。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从职业结构上看,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从年龄段上看,10-1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24.5%,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19-23岁年龄段也正是普通高校学生就学较为集中的年龄段。随着智能终端影响下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一、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

我国高校传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依托课程、自上而下与学生机构。依托课程型思政教育工作是指依托政治、历史类必修课程,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提点或重点指出来达到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的特点是出发点相对宏观,一位老师对应一个或多个班级学生进行点对面的交流。优点是时间利用率高,授课和思政教育同时进行;受众数量多,同样时间单位内可覆盖更多学生。缺点也显而易见,采取点对面的工作方式,难以形成个体间良性互动,难以保证照顾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感受,进而可以发现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难保证整个“面”的接纳状况。

自上而下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指学校的分管领导、团委老师和辅导员,针对每个学生或小组的自身状况,以谈心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开展点对点的思政教育工作。这种点对点的工作方式的特点是时间安排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课程表与有关老师的时间状况灵活安排进行,针对性强。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状况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随时转变工作方向与工作方式,保证每个个体的接受程度。优点是思政教育效果相较于点对面的工作方式更有保障,缺点在于点对点的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单位时间内只能针对一到几名学生,并且无形中增加了团委老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状况下甚至挤占了个人休息时间。所以这种工作方式主要针对的是重点学生或学生小组,很难在更大的学生群体中开展。从受众的选择上,老师要通过同学间的反映和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来找出重点学生,这样的工作方式通常是在出现突况后才能发现需要重点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学生群体,效率较低,工作滞后。

通过学生机构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指通过学生会、青年志愿者组织、社团联合会及学生社团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这种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沟通达到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相比其他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这样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一,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相较于老师了解学生的途径而言,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更加深入,更加便捷,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其二,学生间相互沟通渠道更为广泛,时间更为灵活,可以课余时间渗透思政教育工作,甚至可以做到全天候工作。这样的点对点沟通比自上而下的点对点沟通更贴近日常生活,频率也更高。这样的工作方式的缺点则更为明显:其一,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有深度的认识了解同学上存在缺陷。其二,学生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变通,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手段单一生硬,并不一定会从同学接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工作,渗透点对点做到了,但以单一不成熟的手法进行点对点工作,工作效果难以保证。其三,学生组织是基层团组织的分支,一些学生社团也配有指导教师。所以学生机构极易回退为自上而下的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最终结果回归教师的点对点工作,学生自主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收效并不明显。

二、从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引发的思考

通过传统手段开展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虽工作方式多种多样,但有着统一的特点: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工作形式最终都会归结为由老师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老师主动出击,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工作形式老师完成了自己的思政教育任务,但是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每天课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后,仍有多余精力被动接受思政教育,工作效果可能会有所折扣。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不是纠结于点对点,点对面,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互动、有反响的思政教育工作。在现在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很多情况下多数学生碍于面子很难主动找到有关老师咨询相关问题,被动等待老师的关注。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错失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期,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终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拓展与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如何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易班”和“微信”为例

根据百度百科上的介绍,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加入了为在校师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易班在高校中设立了学生工作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易班先后获得第四、第五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最佳文明社区奖、最佳思政创新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上海市第五届优秀网站评选最佳网站、优秀网站、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教育改革实验一等奖、腾讯网2011年度改变教育新力量奖等称号。

首先易班网页设计采用了类似现在微软操作系统的模块化磁贴化设计,手机客户端的设计则采用了现在即时通讯通用的设计语言。这样的设计语言正好反映出它的目标群体是学生群体,从设计语言上让学生愿意接受这个网页。其次易班在功能上整合多用应用于一身。以厦门大学易班网(简称厦大易班)为例,厦大易班的设计内容除了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外,也融合了校园文化活动抢票、研究生新生宿舍申请、校园文体活动推广、校园教学资源共享等诸多实用功能。仅从思政教育角度来看,网站除了党团、国内外新闻外,也将校园新闻和其他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教育内容添入其中,这样的浏览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学生从直接被动接受教师思政教育内容变为主动浏览点击,从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看,主动接受收效更佳。从教师的角度看,普及型的思政教育工作在保证了工作效果的同时,工作量有所减轻。而从整体的时效性看,采用这样的方式更易把握时代潮流和整体党团思想发展方向,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移动客户端的出现为高校学生及时获得学校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各级老师及时向学生推送有关信息,这样看似点对面的工作实际达到了点对点的工作效果。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根据百度百科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作为率先被社会潮流影响的群体之一,微信几乎涵盖了每一个高校学生。微信保持了自身的即时通讯功能外,同时整合了各类功能,其中公众帐号就是非常适合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工具。

第9篇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直是中国学者研究的重要人物,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不仅是批判,更表现为重建理性化、现代化的社会“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在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重塑“公共领域”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条理论脉络:普遍语用学――交往行为理论――协商伦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成为高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集聚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热情和正能量。哈贝马斯以语言转向研究为切入点,构建交往理论,并从人的行为理论过渡到社会理论,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哈贝马斯的理论是否能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真谛、解决社会危机值得怀疑,但是其理论脉络对我们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哈贝马斯建立在普遍语用学基础上的交往理性理论

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主张以交往理性取代,以语言为桥梁构建主体间平衡、稳定的关系,呼吁回归生活世界,达到主体之间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一)在对工具理性批判中提出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因工具理性而异变、压抑。工具理性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它“把自身以外的一切关系都用主体―客体对立关系模式加以抽象概括和实践操作,人为地设定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对立的第一性的理性主体,迫使理性退化为对自然界等第二性他者进行无休止利用和支配的一种被片面化和阉割了的工具理性”[1],世界被分裂为对立的主客体关系,现代社会陷入价值与道德的冲突:道德滑坡、自由丧失、人性压抑。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改造是建立在现代西方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基础上。对哲学语言转向的研究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让哈贝马斯认识到工具理性的缺点,即“把人的精神活动同人的行为、生活环境、‘生活世界’以及把人联接在一起的最普遍的语言中介物分裂开来”[2]。所以,哈贝马斯以语用学为切入点提出交往理性克服工具理性对现代社会的统治,跳出主客体的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绝对控制,关注作为主体的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的社会行为是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共识;并且认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差异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想沟通、行为调整可以解决问题。

(二)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物质交往不是最基本的交往方式,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以符号即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才是最基本的,也是必要的。哈贝马斯建立的交往理性是指“论证性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其中,不同的参与者克服掉了他们最初的那些纯粹主观的观念,同时,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而确立了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和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3],是人们之间以符号为中介的互动。由此分析得出交往行为、言语是构成交往理性的主要因素。交往行为以语言为媒介,体现了人们通过对话达成一致和协同的目的,以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为原则。因此从有效性看交往行为要具有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人们行为的协调基于同意。因此语言在交往行为中十分重要,发挥着多向度作用:搭建主体间理解桥梁;表达作为规范的共识;单纯的表达手段。语言作为交往行为的媒介相应也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正确的,具有可理解性。交往行为要达成人们之间的一致和理解,必须蕴含着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往行为强调主体间性,意味着多元价值的存在。第二,交往理性是原则、程序,是人们遵守的共同规范,更是人们之间相互的期望,需要主体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沟通、理解达成共识。第三,交往行为是开放性的,其合理性就是人们之间互相征求意见达成的共识,是暂时的一致,其本身并非绝对的,是可协商讨论和批判的。由此,人们之间形成的交往关系不需要“任何外在语言行为的力量,而完全靠自由、平等、开放的讨论来形成而非强迫性共识”[4]。

(三)建立在交往行为基础上的生活世界

交往理性的建立和交往合理性是为了让理性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者置身其中的境域。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个性三大结构。文化结构意指知识的储备、前人特定的文化积淀,是交往行为者对世界理解的依据;社会结构则是在文化沉淀基础上构成的理解和交流关系,即合法的社会秩序;个性层面指个体依据文化积淀和合法的社会秩序教化自身,构建自我存在。生活世界是促进社会进化的动力:促进文化的积淀、传递和更新;促进社会的整合与团结;促进个体的社会教化。社会的进化过程不仅是指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更包括生活世界理性化。人们用不同的沟通形式理解社会规范、构建合法的社会秩序、促进个体发展,人们凭借言语行为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越来越美好。

二、交往理性理论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阶段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更关系到意识形态激烈抗衡环境下的大学生教育。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效性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及其生活世界,造成传播语言有效性的缺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内化的认同感和外化的行动力。在如何提高有效性问题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遵循主体间性,搭建师生协商机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教化能力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批判传统的“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向“主体间性”转换,“主体间性”是民主协商的理论依据。“主体―客体”模式侧重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控制,目的在于探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能力基础上确定的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最高权威,所以导致主体在选择最有效的工具达到预定目的的时候,而忽视了客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偏向于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教育者是主体,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的客体,但是教育者不是学生,关注的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价值如何往往被忽略。“主体间性”则强调了主体多元化,自我与他者的平等、自由是一致的。主体间性原则下的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学生的平等主体关系,教育者主体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学生主体则自主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社会层面来讲意义重大,是中国梦共同理想实现的精神支撑、意识形态领域抗衡的力量凝聚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关系到国家、社会的进步,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维度,是大学生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保证。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仅是单向度的受教育者,更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所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主体间性原则,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对话、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以平等对话而非说教开始,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国家、社会、个体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此共识目标为基础,通过自由、平等的民主协商,促成彼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解,然后确定达成共识目标的教育秩序,即怎么做。只有达到教育实践参与者赞同的秩序、规范才能有效。教育中采取通过协商确定的不同形式的对话,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即自我教化功能,更在此过程中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探究、自主生成。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是培养学生商谈资质、能力,引导学生熟悉协商理论并做相应的模式培训。二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引导协商的发起,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在价值观认同、目的、方法上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二)构建有效语言,拓宽对话语境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达成相互理解和目标的活动,语言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形式。当然话语蕴含着有效性要求: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语言的表达能让听者理解、分享、相信、认同。哈贝马斯认为,“在理想的言谈情境下,通过合理、规范地使用语言,人们之间就可以达到相互理解,并在非强迫的情况下达成共识”[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之间教与学的交往行为,这一交往行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语言的合理化是交往行为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是并重的,教育者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的表述,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其内涵,不能简单重复概括性表述或者说教式语言。教育者要拓宽与学生的对话语境,话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教育载体而制宜,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双方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要遵循基本规则:真诚、发自内心、可达成共识,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对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境界。特别当下以社交网络为主体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和受众界限日益模糊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合理运用网络语言,打破交流的隔阂,缩短沟通的距离,形成互动,引导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三)回归生活世界,融入现实社会的对话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