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时间:2024-03-20 10:17:48

导语: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第1篇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历史;流派;研究方法;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10-01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学基础 教学方法

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经济学基础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方法上,首先注重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规范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如逻辑推导方法、数学分析方法等。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分析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

一、探索教学方法的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难度越来越低,在招生录取中高职高专院校是处在录取的最后阶段,生源质量和本科院校相差甚远。而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生源的先天特点使得经济学这门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偏理论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另外,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得经济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要把系统的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教授给学生,需要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经济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目前,经济学还没有引入到我国高中课程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课程中有些经济学概念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但是含义可能和经济学中相差甚远,有些作为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因此,经济学教学首要任务是普及经济学基本概念,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其课程后续学习会比较吃力,这是很多人认为经济学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基于此,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概念的讲解显得十分必要,课堂讲授法首先应该贯穿于整个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始终,没有基本概念和相关内涵的清晰讲解,单纯依靠其他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其他教学方法要结合讲授法逐渐展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也是抽象经济经济学理论教学能够以生动有趣形式展开的主要原因。案例教学是在教授过程中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在相关内容讲授之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是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案例,教学中还要及时将平时储备的案例适时地用于问题的佐证,对教师教学要求也很高。

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是多样化的,一方面,案例不只是实时经济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热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地方性特点明显,教师要注重分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案例,将案例教学生活化,让经济学真正成为生活中经济问题的理论概括;再者,很多经济学的案例完全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寝室生活、食堂就餐等,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问题。

3、情境模拟法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认真设置真实事件让学生亲身体会解决问题需要的原理、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情景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体验,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经济学实用性的体验。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分析学生的观点,并且根据学生的观点逐渐放开问题的前提假设,引导学生进一步向教学目标迈进。在教学中掌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重在引导,但不是不评论,要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不然学生较多的观点有可能会使学生们的分析陷入困境。所以,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并及时评价;同时在评价中自然地推进教学,达到情景教学推动教学目标的效果。

4、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就某问题展开的分析过程,按照讨论问题提出的不同分为两种,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这类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教师在讨论中应重点与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去进一步探索,在分析陷入困境时给予及时的引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展开讨论,学生的发言只要能够言之成理,表达清楚就值得肯定,同时教师在讨论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发言,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简要陈述并且肯定讨论的观点;对存在较大分歧的观点在总结中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把分歧的根本问题讲解清楚,引导感兴趣的同学深入探索。

5、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大的教学理念下,结合经济学教学本身特点新近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操作性弱的经济学而言,任务驱动是比较难以开展的。经济学费解的理论和干瘪的数理分析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大多数高职学生数学功底本来就相对薄弱,纯理论和数理分析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多数学生对经济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项目驱动法,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在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相关内容任务化,并且根据内容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论与实践活动。教师要用心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匹配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发现理论与现实结合点的美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发掘理论运用的前提假设以及如何去运用,进而提高其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例如,多数老师在讲到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会自然的先介绍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并介绍假设条件: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既定的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索要该价格,该价格正好等于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因此获得了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者剩余。然后告诉同学们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至此,基本可以结束一级价格歧视的教学内容。其实在一级价格歧视中,还可以引入任务,比如,该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去寻找一级价格存在的现实条件。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的情景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对电视、电影中有关半仙的场景一般是不陌生的,高明的半仙算卦一般不会主动说明卦钱,往往是等待对方主动给卦钱,这个价格往往是半仙看透了对方的心思,觉得对方愿意给出的最高价格。所以,只要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就能比较好地理解一级价格歧视的理解与应用,拓展经济学分析能力。

6、自主学习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只是,学生学习,学生是主体,最终学习的任务还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远远比教会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在漫长的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在学校学习中都能找到答案,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教学网站等主动学习经济学知识,为学生延伸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力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图书馆和教学网站是大学重要的学习设施,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料、学习环境已及便捷的学习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能力拓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形式是高职学生对图书馆和教学网站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因此要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进行教育,不断强调图书馆和学习网站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导高年级学生带动学习风气,创建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三、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有游戏法、调查访问法、演讲与辩论法等方法也有很多教师采用,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只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经济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得到了体现。作为一门无法用实验室控制严格条件验证的学科,我们不得已尝试、选择众多的方法去弥补实验欠缺的空白,希望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以次优的方式带来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立伟:高职《实用经济学》课程教改实施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2] 陈建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科技纵横,2009(12).

[3] 吴施楠:情境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1(11).

第3篇

关键词:财务经济学逻辑起点资源配置激励机制

近年来财务学科发展明显特点是其“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学科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学科的内容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不断地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丰富财务学的内涵。在整合与渗透中财务学科与其他学科正走向融合或交叉,财务经济学在此背景下形成新的边缘交叉领域。

一、财务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财务学与经济学几乎没有交集,经济学者对金融机构、投机行为以及构成财务主要部分的不确定性及其他层面等极少关注,财务学的研究主要依赖经验法则以及零散的例证,缺乏理论基础及严谨的实证研究,财务学科内容分布也非常零散,大都只是罗列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1952年,亨利・马柯维茨(H.Markowitz)提出了资产投资的组合理论,并将投资选择问题系统阐述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这是学术界首次将经济学理论与财务学结合。随后,威廉・夏普(w.Sharpe)将这一模型进行了简化,并提出了资产定价均衡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是第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均衡模型。由于股票等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CAPM的实质是讨论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之上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假设显得过于理想化,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质疑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探索新的资产定价理论。如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于1976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等,正是经济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财务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并由此引申出一门新兴的学科――财务经济学。西方国家有关财务不但有丰富的理论体系,还有广泛的实证检验,得以验证理论建构与其现实状况的关联。与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财务经济学研究现状相反,我国还仅是限于介绍和零散的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体系。财务学教科书重心仍在介绍有关财务会计核算原理、主要资产经营以及选择优劣股票的各种经验法则和财务制度的介绍等,没有一种可供广大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整体架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体系

(一)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现有的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财务经济学有很大的启发。纵观财务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大体上可以分为本质、环境、假设、产权、目标和本金起点论等观念。“本质起点论”认为,财务的内在本质决定了财务的多种形态,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这一观点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习惯,突出了财务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特征,但本质起点论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及财务各领域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成为财务系统的向导和沟通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本质为起点会阻碍财务应用理论的发展。“环境起点论”认为,在上个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结构。该观点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确定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财务理论体系。用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财务理论的发展,有利于理解不同时期的财务内涵,但将环境作为起点构建财务理论结构是不合理的。因为财务环境是经济、法律、社会、风俗、文化等若干要素的综合,而逻辑起点只具备单一性,用一个复杂且多变的概念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势必影响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质量。“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这种观点重视对财务假设理论的研究,将财务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一系列无需证明的命题基础之上,符合人们对事物本质研究的习惯。但逻辑假设因其过于完备而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在假设前提发生变化时轰然倒塌。“产权起点论”是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产权问题时产生的,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该观点强调了产权结构对财务理论结构形成的深刻影响,揭示了不同财务模式产生的产权关系,但财务模式的调整除受到产权制度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制度的约束,因此,产权关系不能构成所有社会制度下财务模式的基石。“目标起点论”是近几年在大量借鉴和吸收西方财务理论过程中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但将财务基本理论的具体内涵作为财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贯穿整个财务理论体系显得有些勉强。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组成部分,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各种不足。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实质上还是探讨财务的本质问题。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构建了各自不同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这些逻辑起点理论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理论体系极不稳定,忽略了财务理论运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没有合理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接口问题,不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而不利于财务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分析应基于财务学,但又不同于传统财务学。这一新兴学科将经济学和财务学集于一身,其边缘交叉组合的性质导致其理论逻辑起点应包容这两大学科,并构成两个学科的共同基石。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作为理性经济人具有以下特征:主观的

自利动机、理性的行为和客观的利他结局。而财务学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两者的共性在于理性地追求微观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收益。由此笔者将这一共性提炼为“财务资源的理性配置”,并以此作为财务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这一学科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资源理性配置理论是财务经济学体系的基础。财务资源配置是指资本在不同来源渠道的组合和不同经济用途之间的分配,其涉及到财务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资本的形成进行组合,

即融资中的资源配置。资源的配置表现为资本在不同时期之间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安排,从而形成了融资的核心问题,即融资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对资本的使用进行分配,即投资中的资源配置,这里的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合理分配,从而形成了投资的核心问题,即资源流向和流量的调整。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正是财务的核心所在,其决定了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可以视为整个学科的理论基石。第二,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集、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建立在财务经济学逻辑起点之上,是财务实务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决定财务经济学的目标和原则,反映了财务资源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性,即财务资源配置缘于它的稀缺性。而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因此,财务资源配置应以优化融资结构和投资结构,提高稀缺资源的产出率一资本收益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稀缺资源为目标。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可以围绕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以及各自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有效市场假设、投资组合、资本结构、委托、股利政策、资产定价以及风险与收益均衡等理论,正是从不同侧面探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这些理论相互辉映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三,财务实务理论。建立在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上的财务实务理论体系,是财务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心部分,是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体阐述。该理论直接对现行财务实务做出解释,并有效地对未来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具体而言,是从财务资源的筹措、投放、使用到分配等几个环节进行资源的有效、合理安排,以期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网络环境;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58-02

一、网络环境下经济学教学过程的新变化

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两个方面的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资源能够为师生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补充资源;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或工具。教学中网络的植入,将会直接作用于教学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要素上,从而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和创新。随着越来越多教师把网络引入教学过程,网络事实上已成为除课堂以外的最重要的教学平台。

把网络平台引入教学过程后,相比于传统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包含了四个因素:教师、学生、网络教学材料、网络学习环境。这就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1)教学双方的时空都得到了拓展。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没法给予教学双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个性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网络引入教学活动后就突破了这种局限,使异步教学成为可能。(2)教学资源浩瀚,教师可随时调用多媒体交互式教材。(3)网络学习环境成为虚拟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的帮助,并且能自主管理其学习过程。这些特点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所特有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变化特点中寻求到突破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经济学原理》是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课程系统性强,理论抽象,每个章节内容容量很大,但教学时数一般仅有54学时。时间紧任务重与学生在短期内必需消化吸收之间、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养成之间都形成了矛盾。把网络应用于课程教学,并基于此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有可能化解这些矛盾,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的。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经济学原理教学创新模式

根据网络环境中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主动性,在网络平台下,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可以考虑构建开放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发现和协作探究等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讨论模式

开放式讨论是相对于课堂讨论而言的,依托网络平台,它既可以是课堂讨论的延续,也可以是纯粹的网络讨论。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的载体都是网络。

指导思想或目标:突破课堂教学对教学时空的限制,把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甚至课中重难点问题延伸到网络上,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交流为主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理解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主要程序:设置主题―提出要求―讨论(同步或异步)―指导或引导―总结。

开放讨论有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两种方式。同步讨论主要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网络平台资源主要起着教学辅助手段的功能。异步讨论是在课堂外展开的,特别适合重要章节或重难点的教学,这类问题往往受制于课时限制,无法在课中充分展开,在网络平台上推动异步讨论就能克服这种局限。在课外网络平台上,先由教师围绕主题设定讨论的初始问题,并在BBS系统中建立主题讨论组;然后学生参与到某一讨论组,进行讨论或发言。讨论期限也由教师设定;教师定期对网上的言论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供深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教学策略及学习材料的要求:第一,确定所要讨论交流的主题,这些主题应是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认识,或有助于找到解决这一主题的合理对策;第二,对讨论的整个过程,如规定讨论的要求,如何分配讨论时间、确定时限,可能出现的结果,怎样进行总结等一系列问题,预先进行设计与考虑;第三,精选经济学网站,选择合适网络资源;提供网络CAI课件。

(二)案例分析模式

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在某些约束条件下,运用知识对问题做出关联性的分析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或目标:从案例的应用和研析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或具体方法。

教学主要程序:案例教学目标阐述―案例呈现―设置问题―讨论分析。

网络平台上有大量鲜活的案例可供经济学教学参考,选择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在于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以及时效性和针对性。比如,金融危机发生后,中美两国对经济运行调控政策的背景、导向,调控政策的内容和主要手段等在各大门户网站中都有网络资料集成,它们可以成为IS―LM模型非均衡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等宏观经济理论内容最直接的案例教学的现成素材。

经济案例往往可用于不同内容主题的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程序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提取学习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在课前为所选案例布置几个题目给学生预习,上课时先检查预习效果,并针对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就可以进入案例分析,由浅入深,切入正题,以引导学生对主要问题集中进行思考和讨论。

由于经济学的案例分析通常没有标准答案,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必要的争论和创新观点,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形成看法和结论。因此教师应在案例讨论后做总结性发言,重点评价案例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教学策略及学习材料的要求:第一,要集成在网络上的案例库;第二,集成网络上对案例的相关评论;第三,引导访问一些资源网站;第四,要提供相对的案例,并进行相应分析。

(三)问题发现模式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由某些内容主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或目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学习能力。

教学主要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分析信息、构建答案―答案展示、效果评价。

问题发现模式一定要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问题从实际中抽象,既可以是一个经济理论上的争鸣问题,也可以是经济现实问题,如金融危机。学生从中可选择一个问题作为探索主题,并围绕主题结合课程学习展开研究。比如,从2008年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型小企业倒闭风潮的实际中可抽象出有效需求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等等探索主题,由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再去探询问题之所在。问题发现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学会用批判性、建设性的方式讨论观点与建议,并学会如何运用不断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复述教科书内容。因而它更有利于能力素质的养成。

教学策略及学习材料的要求:第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第二,要提供有关的信息材料;第三,要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提示。

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步骤:首先,从网络平台上呈现教学大纲以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了解学习要求;其次,选择网络学习路径,寻找相关学习信息;然后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学习小结,归纳总结。

(四)协作探究模式

协作探究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的策略。学习者在协作探究活动中,个体之间通过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论证,并将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成员共享,由此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

指导思想或目标:以小组的形式调动、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去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协作探究模式的一般程序是:明确任务和学习目标―成员分组或结队―学生进行作业―教师总结性评价。

这种教学模式关键的操作点是,要求协作组成员必须一起参与讨论、设计进程计划,共同使用资源、共同遵守相关原则等,以使协作组中每位成员都有参与感,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同时,要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和职责,解决将各个成员的工作、学习结果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问题。但要允许成员个人根据协作组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设计个人学习的目标、程序和方法等。

教学策略及学习材料的要求:第一,要设立适合的、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二,要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第三,提供各种交互工具(经济论坛、BBS、精品课程网站、应用软件等)。

在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参与交互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调节。要不断根据学生交流及提交内容评价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各个成员的贡献,同时也可以鼓励小组和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上述基于网络环境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各具特点,其具体运用取决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只有针对课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优化选择教学模式并合理搭配,才能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雷.经济学专业创新性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46-48.

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内生性要求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之间存在部分偏离。这种偏离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要在学科内生性要求之间与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强化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科学观察能力、应用知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确定平衡,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方法论特征与能力培养

从经济学诞生以来,关于经济学的方法论就受到了广泛的讨论,而且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一致。但经济学提供给了人们一套观察现实经济现象、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自然逻辑、提出相关经济问题的解决对策等方法则基本是所有经济学者和方法论学者都认同的。简单说,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以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经济世界。计量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四大领域之一,其内容纷繁复杂。在一定意义上,由于现实可观测数据的变化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更大的发展性。但是,由于计量经济学仍然是一门经济学科,其方法论特征更加明显。许多计量经济学研究者都特别提到了这一点。进一步,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特征的进一步体现在一定意义上简化为经济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这样一种逻辑体系,即“经济现象的观察、经济问题的理论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数据的搜集与处理、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事实上,这样的逻辑体系也是科学研究的本质。从这一逻辑体系来看,每一个环节都特別突出了计量经济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暗含了计量经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要求。因此,这一方法论特征给予了计量经济学在“应用型高校”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更大的权重。这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要始终注意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注重经济问题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传授,而不是只强调理论知识和数学推导与证明,这一点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尤其具有意义。在经济现象观察的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经济问题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中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协调能力,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则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和中检验中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中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经济现象与直觉理解

经济现象存在于我们的经济生活当中,对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把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这种把握也是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休谟问题的起始正是对现象的分析,这也是众多学者诟病目前计量经济学教材只重视参数估计和检验进而缺少实际分析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经济现象的直观把握,增强学生对问题分析的经济学直觉,而不是过分注重模型的构建。对经济现象的初始认识非常重要,这种认识包括对即将进行的模型分析的初步的认识,包括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能不能提炼出可验证的经济学假说等。从模型的角度理解,则意味着这种经济现象所体现出来的被解释变量是什么,解释变量又是什么,解释变量又是如何影响被解释变量等问题。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正确把握也是本科计量经济学学习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开端。虽然经济现象非常重要,但要对其彻底进行把握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发挥经济学直觉的作用,经济学直觉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初步的判断,而且这往往也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研究农业产出的决定因素这一计量模型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那些因素会影响产出水平,进而再具体进行分,这就是经济学直觉的训练。再比如,对于总体模型随机扰动项方差的估计,就要通过将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比较,建立起残差项与随机扰动项之间联系的直觉。这样,学生的理解和对问题的把握就较容易进行,再进行正式的数学证明就会较简单。

三、科学分析与逻辑推理

尽管通过经济学直觉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把握经济现象,但这只能作为非正式的分析来进行,对计量模型的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还是基本的方法。科学分析建立在掌握的经济理论、方法和工具上。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分析与逻辑推理重要的是要完整体现分析与推理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应用数学模型构建和求解来进行,过分强调数学公式的证明和推导。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比如,对于计量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步步进行,严格分析和逻辑推理过程。不能因为逻辑推导的过程过于复杂就省略,这样,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因为,学生的科学精神没有建立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于结论的把握也是不清楚的,很容易遗忘,对于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作用。可以综合运用语言描述、几何图形和数学来进行逻辑推理,建立分析严谨的能力和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

教学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科内生性要求,其系统性较强。这意味着学生只有经过长期学习的“渐修”过程,才有可能“顿悟”。对于“应用型高校”中的教学而言,可能就浪费了时间。在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中,要设计科学的授课方法,竭力整合教学内容,尽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同时,又能完整理解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减少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难度,减少“渐修”期限,增强“顿悟”能力。众多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教学中,尽管内容非常简单,但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确实十分丰富的,具有基础性作用,其也是日后学习更复杂内容的基础。具体讲,首先,要体现思想性、方法性的学习。要帮助学生理解经济问题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许多同学是不清楚的,这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因果不分和计量软件实习当中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位置的颠倒),让学生明白经济问题分析、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层次递进关系。进而,要知道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不确定性的关系及为什么是不确定性的关系。这种不确定性的关系为什么又在现实中表现出来进而表征为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第二,进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简单的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说明为什么是一元模型而不是多元模型?总体回归模型的客观性、不可观测性和唯一性等。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最重要的是随机扰动项的解释和理解,被解释变量的随机性及其一次实现的确定性。对于设定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要清晰地说明,分析和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即估计总体模型中的总体参数的一个“科学合理”的估计。估计之前要讲清楚这个纯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特别要说明其经济学直觉含义。接着是总体参数的估计过程。第三,弄清楚估计的参数估计量是不是“科学合理”,这实际上就是要分析估计量的特征,重要的是讲清楚参数估计量的随机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推导过程中的假设条件在此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假设条件的作用与最终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是考察参数估计量“科学合理”的第一步,即参数估计量表示的样本回归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能”真正“揭示”总体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总体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五,考察总体参数“科学合理”的第二步是说明这样的参数估计量多“揭示”总体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程度,即在“能”基础上的“程度”问题,也就是要考察其拟合程度。第六,考察考察总体参数“科学合理”的第四步是考察这样的估计值的实际结果如何?即参数估计值揭示的关系的应用。第七是考察考察总体参数“科学合理”的第五步,要说明参数及模型的稳定性。

五、学科“文言文”与理解“白话文”

第6篇

近代以来,亦即资本时代以来,无论是在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还是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最初的含义也是政治经济学,意即与城邦、共同体、国家相关的经济活动。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问世之后发表了《国富论》,开始了经济学的独立行程,也就是说,经济具有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李嘉图理论的意义就是发现了一切经济运动都是围绕着“价值”这一共性展开的,对于价值规律的思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化为两支,一支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从一般价值走向剩余价值,直指社会生活的本质;另一支则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开启了经济学的非阶级分析,即纯粹数量化的经济学分析,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义》可以看作这一学派的代表作,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作为严密科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就是越来越数量化、公式化、模型化,无论是强调国家干预还是主张进一步自由化,其基本的依据都是对经济过程的量化分析,也就是说,摒弃一切非经济价值的判断。以社会价值中立的立场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动态平衡及其变化规律,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追求。对于现代经济学的这一走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过去我们主要是从价值判断或阶级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批判,认为这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但是从知性科学、实证科学和形而上学角度去思考,我们却发现这是一门知性科学成熟的标志,即从“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前提出发,排除一切非经济因素干扰,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探索经济过程的规律性。现代经济学包括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操作过程及其经济后果的性质和规律;从宏观层面定量分析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增长或衰退的性质和原因,定量分析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性质和规律,定量分析货币体系平衡和失衡的原因和规律;从超宏观层面定量分析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各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上的变动和规律。

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向数量经济学的转化,说明了两点,一是经济学越来越脱离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而把经济看作“理性经济人”基础上的纯粹的数量演绎;二是说明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知性科学越来越走向成熟。正像马克思所说:“一门科学只有能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也就是说,在假想的前提下,在排除了一切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学已在相当的程度上用数量和模型的方式把握住了经济过程的规律,但这种把握是知性的、工具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而非现实的、实践理性的、总体性的。“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一切推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是具体的,除了经济属性,他还有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血缘的、民族的等属性。当一种学说专注于人的一种属性,而舍弃人的其他属性,这种研究本身就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同样,人类社会也并不等同于经济社会,除了进行物质生产,人类社会还必须进行人的自身再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当一种学说把人当作经济人,把社会当作经济社会,而专注于人类某一种活动时,其思维的本质和内涵都是抽象的、知性的、形而上学的、狭隘的。它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人的全面的存在和全面的需求,它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它探寻的目的仅仅是要说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规律,因而一切非经济因素在它看来都是要排除的偶然因素,也就是说,工人的苦难和人类的幸福不在它的思考范围之内。哲学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总体性思考,因而当经济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的时候,经济自然进入哲学的视野,但是这种研究不是经济学的路径,而是哲学的路径,它思考的重心不是经济内部的经济规律,而是经济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如果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那么经济哲学就是对于经济行为的思维着的考察。在哲学看来,经济不是抽象独立的东西,而是人类千千万万种行为之一种,它无不生发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存在价值都必须以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衡量。在哲学看来,经济也不是孤立独行的,而是与政治、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孤立的经济行为是不存在的。在哲学看来,经济还只是在普遍联系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与政治、社会、文化的错综复杂关系中,经济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而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本质上都不是非历史的,永恒的经济现象和范畴是不存在的,无论商品、货币、资本范畴都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这点讲,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本身是抽象的、孤立的、非历史的。它不是在真实的历史中研究经济,而是在假想的前提下研究经济。

不难发现,经济哲学是把经济放到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大视野中思考的,而经济学是把经济从大社会、大历史中抽象出来,经济哲学思考的正是经济学所忽视的,因而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二者具有互补性,这也正是经济学家与哲学家长期喜欢对话的根本原因。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一种经济问题的发生,其根源可能在政治、社会、经济之外,这时如果一味以经济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结果就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对经济的研究也必须有哲学的眼光。经济学如果排斥哲学,其结果不仅使自己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越来越孤立和片面,而且有可能将经济原则、财富原则、资本原则上升为社会的根本原则,而使自己堕落为为资本服务的工具。因为排斥哲学的经济学只把人看作经济人,把社会看作经济社会,因而背叛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的基本哲学立场。任何理论都是有哲学立场的,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提纲》第十条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排斥哲学的经济学立场,本质上就是市民社会立场,因而也就是资本的立场,因为市民社会的本意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经济社会。在旧唯物主义看来,人就是经济人,社会就是经济社会,因此弱肉强食是社会的基本原则,财富急剧地向资本集中,以及一切人间悲苦都是合规律现象,不需要反思、不需要反抗、不需要改造,这种立场就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立场,它关心的是资本的增值,而不是所有人的幸福。现代经济学标榜“价值中立”,而客观上就堕落为为资本服务的意识形态,因为它并不关心人民、关心社会。但是如果哲学排斥经济学,我们就不可能真正把握现代经济运行的规律,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以现代经济为基础和内核的,如果我们把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比作两个同心圆,那么现代社会是大圆,而现代经济是小圆,以小圆取代大圆,是知性形而上学的资本立场,然而无视小圆的存在和规律,则是反科学的经济虚无主义立场,真正的哲学是以对经济的深刻理解为前提的。马克思在其著名的《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因而在考察社会“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所指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计算的领域,就是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领域。正是这种可计算性,使经济学有可能成为科学。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经济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经济领域,就没有真正的哲学思维。正是由于经济学与哲学的这种互补性,才使人类对经济的认识更加完整和全面。

二、资本与经济哲学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过程思维着的考察,在所有的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资本的全面认识,以便弄清资本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弄清资本、国家与人民的本质联系。在经济学看来,资本只是物,只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在经济哲学看来,资本不是物,资本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奠定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市场经济的真正起点不是商品,也不是货币,而是资本,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本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动力,因而一切经济学,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本质上都是对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过程的思考,对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思考。经济哲学本质上也是对这一问题和这一过程的思考。如果说经济学侧重于物质过程,那么经济哲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从宏观上分析资本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经济思想家不是没有哲学,而是认为经济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亚当•斯密就是在研究了人的社会本性,即《道德情操论》之后,专门发表《国富论》的,以证明经济领域存在“看不见的手”,提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以后的所有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说基础之上的,无论各种理论之间存在多大分歧,但基本的理论前提是一致的。这就说明,经济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资本是按照资本的逻辑发展的,这个逻辑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逻辑,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说就是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真正的主体是资本,工人是被排挤出市民社会的成员,他是从属于资本并受资本剥削的,因而市场经济表现为资本间的竞争,表现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正是资本的本性,导致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性。从理论和现实性上讲,资本的本性是狭隘的,但是为什么狭隘的本性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社会,虽然每一个资本家的目的都是狭隘的,但是他只有通过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通过市场并生产社会需要的东西才能获得利润,由此展开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谁越能发现社会的需要,谁越能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谁越能高效率地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正是这种狭隘目的所导致的竞争,使社会的需要不断被发现、被满足、被高效地满足。现代社会正是由此发展起来的。资本不仅推动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着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剥削的秘密是:“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机构。资本家支付报酬的,只是单个的劳动力,而不是他们的结合,不是劳动的社会力。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其次,人口的增长,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生产力。”正因为资本家看到了无偿占有科学力量和劳动的社会力的可能性,发现了财富的真正源泉,因此有史以来,只有资本家最重视科学,重视管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结合,并利用它们为资本的增值服务,从而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因此,从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讲,资本是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使人摆脱政治的、地域的、宗教的人身束缚;通过交换而不是强制的方式,把一切人力、物力组合进社会化机器大生产;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式积累相对剩余价值,发展交通、通讯、信贷,激励教育、科学为生产过程服务;通过竞争,瓦解着一切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发起一切人的致富欲望,并把市场交换推向全世界。自资本诞生以来,资本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搞市场经济不能离开资本,不仅不能离开,而且要承认资本、发展资本。但是资本的发展“是和构成整个这一发展基础的那一部分人口的利益相矛盾的”,是以雇佣工人的普遍贫困和普遍异化为前提的。

资本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因此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资本既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绝对形式,也不是与生产力发展绝对一致的财富形式。”资本的发展有四个界限:“(1)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界限;(2)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货币是生产的界限;(4)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00页)因此,只要有资本存在,社会必然潜伏着矛盾和冲突。经济学只思考经济过程的必然性,经济增值的趋势和规律,而经济哲学则必须思考经济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思考经济过程后果以及这种后果反过来对经济的影响。因此从经济哲学眼光看,资本只是一种与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有限的生产方式,按资本的本性和资本的逻辑,资本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因而必然不能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能解决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问题,也不能解决由资本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也就是说,资本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本不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最高原则,社会生活需要更高的生活原则。由此,我们必须把整个社会生活区分为两个领域: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非经济领域也就是民生领域或社会和谐领域,这两个领域通行的原则是不同的。经济领域,通行的是利润原则、财富原则、资本原则,而在社会领域,通行的是人本原则或社会原则。离开了利润原则、财富原则、资本原则,经济就发展不起来,而离开了社会原则或人本原则,社会就要衰弱。资本的领域在经济,如果认为资本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最高原则,那么这在历史上就被称为资本主义。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在于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以什么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最高原则。以资为本的,是资本主义;以人为本的,则是社会主义。资本的本性必然是想占领整个世界,使资本原则成为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其结果必然是伤害人类和社会,因此必须站在人民和社会的立场上,思考资本的历史必然性。资本的界域和有限性,就成为经济哲学在当前的最主要任务。对这个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实际上是资本、国家与人民(或社会)的关系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个人都无法与资本抗衡,唯有组成国家,才可能引导资本,驾驭资本,使资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成真正的人民的国家就成为追求幸福生活的所有个人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活的双重性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人的这种生活的双重性,其根源就在于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生活原则的双重性。因此,作为市民社会的一员,人必须要干活,要挣钱,要遵循市民社会原则,但作为政治社会的一员,作为公民,人必须要过政治共同体生活,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并把公众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由此提出了一个更深的理论问题,即资本、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人并不等同于经济人,社会也并不等同于市民社会,那么在经济生活之外,人的全面需求和社会的全面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一般人们是通过组织政治国家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第7篇

[关键词]公共部门;中国公共经济学;政府;中国化

[DOI]10.13939/ki.zgsc.2016.03.214

公共经济学主要是对公共部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重点关注政府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推进经济发展防线做出的重要举措以及产生的效果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相对较为广泛,涉及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全部经济活动,不仅包含基本的公共资源筹集和管理等工作,还涵盖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等,旨在对公共部门开展的相关经济活动和提出的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和评价。

1 中国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公共经济学虽然在国外兴起时间相对较早,但是受到语言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在英国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并于90年代中期在中国社会上兴起,得到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研究。[1]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和创新,经济学领域以市场和国家政府之间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并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开始受到经济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一些关于世界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公共经济学论著逐渐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社会流传。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上海三联书店在1992年翻译出版的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共同著作的《公共经济学》、白景明于1994年出版的《公共经济》、刘庆旺等编著并于1999年出版的《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等。步入到21世纪后,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研究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著述和教材等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樊勇明、黄恒学、朱嗝等相继出版了《公共经济学》,齐守印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著作了《中国公共经济学体制改革和公共经济学论纲》,杨龙、王骚、樊勇明、朱嗝等人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案例进行了解析。[2]此后,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更为迅速,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推动了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到当今社会,通过理论界、经济学界和教育界的多重传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相关词语如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等词语已经随处可见,成为经济新闻的高频词汇,对中国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但是尽管如此,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从严格意义上进行分析,中国经济学研究处于“前公共经济学时代”,还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社会对公共产品的供求和经济效应为主要线索建构相应的研究框架。经过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界针对研究问题出版了多种版本的教材和论著,但是其基本研究框架各具特色,主要围绕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展开讨论,已经开始认识社会公共需求、公共产品、公共预算和债务、政府税收和分权等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第二,公共收入研究方面,更为重视某种单一的收入研究,例如重视税收对效率问题产生的影响,但是对税收和公平问题的研究则有所忽视,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第三,对公共支出问题的研究尚处于三个研究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即绝大多数文章重点对应不应该增加某一项支出进行研究,但是对公共支出的预期政策效果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较少。[3]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政府的预算编制、政府规划和公共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一般停留在局部的专题性研究阶段,系统性相对较差。第四,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著作或论述虽然冠有公共经济学的名称,但是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财政经济学研究为主,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当前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仍然以文本性和描述性的理论研究为主,数量化和模型化研究匮乏,处于萌芽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当前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存在的弊端,并启动了相应的数据挖掘工作。一旦成功,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公共经济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公共经济学在未来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2.1 政府及市场的边界和效率问题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转型工作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此影响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随着经济环境的调整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中,而公共经济学研究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那就必须适应这一动态变化状态。在实际研究中,政府与市场对公共经济的影响范围应该存在一个特定的有效边界,一旦超出特定边界,政府的宏观干预以及市场机制都会降低效率,政府调控的失败可能由于其干预太少,也可能由于其过度干预。[4]可以说,政府相关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制于基本活动领域、规模和职能等因素,所以,针对当前公共经济学的发展需求,应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主要任务,对政府的活动规模和领域进行合理界定,使其能够与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文化传统、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等国情相适应。同时,还应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二者事权和财权进行科学划分,并对政府公共行为、激励机制、权力寻租等问题进行适当的研究,切实提升政府在公共经济方面的运作效率。

2.2 最佳税收理论研究与税制改革设计

在建构最佳税收理论前,我国公共经济学中针对税制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大多局限于税收原则的分析和细化方面,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以课税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运用数学模型语言对这些内容进行形式化处理,在各相关税收原则之间构建了一种极其紧密的逻辑关系。从当代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看,税收原则基本有三点: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经济稳定和增长原则。[5]其中,能够真正对税制设计起到帮助,并且能够在最佳税收理论中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公平和效率原则,而最佳税收能够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的税收。因此,在深入研究税收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时,应该更为关注税收的公平问题以及对税制结构进行优化等。所以现阶段,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应该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适当引入西方公共经济学研究中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搭配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出最合适的商品税,最大限度地降低扭曲效应和超额负担。

2.3 公共预算管理问题

政府公共部门的收支决策一般是通过预算编制来实现的,而政府的预算工作会与法治国家以及民主政治共同成长和进步。纵观西方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现代政府公共预算模式的发展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部分重要的创新和探索,并在当代社会被“新绩效预算管理理论”整合,得到了一定的突破性发展,成为政府公共预算管理模式建构的新方向。[6]总的来说,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预算管理的开个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导向预算、使命感预算、公众参与预算、灵活性预算以及中长期预算等,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从其发展趋势上看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时代问题。对于中国公共经济预算来说,如果严格按照“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必须应该由所有人才进行批准”的标准进行衡量,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距离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政府预算而言,在未来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政府计划与预算之间的关系,具体探究如何建立一个由一般性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共同组成的复式预算体系以及科学的权责发生制在政府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而就公共预算而言,则应该重点进一步强化人大的预算控制和监督,全面推广参与式预算,进而反映社会公众的实际预算需求,增强预算的约束能力。

2.4 公共产品的选择和供给

公共产品研究理论作为公共财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市场还是政府提供,一般受到制度选择的影响。传统的研究理论指出,政府应该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方,但是受到政府财政支出膨胀的影响,政府公共产品的实际提供能力相对较低[7]。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私人提供开始出现并进入到经济学研究领域,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个人从事和组织大量的公益慈善活动,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等。基于此,中国公共经济学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借鉴西方先进理论,具体研究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的建立、公共产品供给范围的界定和供给方式的选择,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等问题,促进中国公共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2.5 社会保障、环境卫生及教育问题

社会保证、环境卫生和教育问题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应该将其作为重点课题。[8]在研究实践中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合理运用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产品、环境保护事业的公共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对相关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操作模式进行尝试性分析,发现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现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环境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为中国公共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6 收入再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时间内被不断的拉大,并且在当代社会中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继续扩大发展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再分配问题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课题。[9]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定目标是维护社会经济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具体内容包含社会大众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公平、市场竞争规则的公平和人们收入的均等。要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建立以政府再分配活动为核心,社会资源再分配为辅助的科学收入再分配体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再分配体系中,国家财政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社会资源捐赠和救助等是再分配机制的补充,前者以公平公正原则为分配依据,后者以道德原则为分配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7 公共产权和集体产权问题

一般情况下国家对产权形式的选择受到物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意识形态和秩序、国家建设发展的双重目标以及冲突的影响、不同利益集团整体力量的对比以及利益集团对政府工作的影响、产权选择过程中路径依赖、财政的约束。[10]公共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产权也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重要的产权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微观的突变,但宏观层面的主体经济转型已经能够基本保持相应的平滑性。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体产权关系到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并且能够实现对农村地区大部分第一产业的覆盖,因此集体产权产生任何形式的变迁都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态势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产权与集体产权存在差异,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未来中国公共经济学应该重点研究公共产权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公共产权与集体产权的协调问题等,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8 公共规制和定价问题

公共规制具体地说就是社会中一切公共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标准和习惯意识,也可以是单方面或者经过相关协商而制定的能够让一部分社会大众共同遵守的条款和法则等。自然垄断是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对自然垄断所涉及的相关行业进行有效规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公共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11]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如果存在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的信息出现不对称情况,就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尽量对被规制者进行激励,进而实现激励相容,促使公共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传统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公共事业的服务价格往往通过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进行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节约成本的激励问题,促使成本不断提升,价格上调,侵害了社会公共福利。针对这一问题,公共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在研究中对不同的激励强度进行合理划分,研究公共定价机制和基本模型,进而构建科学的公共定价体系,提升公共定价的实际水平。

第8篇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药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14-02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其作用贯穿于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的开发提供决策,将为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督立法及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有利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面:

1 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目前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和社会服务项目斫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其目的不仅是节约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药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标志着治疗方案的“优”与“劣”,因为药物经济学不光注重治疗成本,同时还注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得。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无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平衡成本与效果,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著,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2 指导临床药学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保健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药物费用)的逐年上涨己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医疗制度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药物经济学为此尽微薄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其中包括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干预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其注意事项等。②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由于个体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乃至无效,而对另医学患者则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剂量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病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进行药物血液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倔效应,这样既可调节相关费用,又可使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患者服务。

3 应用于药品的采购与贮存

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药物多家生产的现象。同时其价格差异也很大。为此,国家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推出了“招标采购”的新举措,既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去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将真正具有良好成本效果的药品奉献给广大的医患者。这也是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另外,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品的质量除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外,与其贮存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例如,规定在冷库中贮存的药品,如在常温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药品质量,还会降低药品的疗效乃至失败,同时也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如果使用了这种药品,即便临床医师已经拟定了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由此可见,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采购与贮存药品,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4 指导医院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医院制剂是医药市场的重要补充,能应临床之所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是首要任务,即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制剂研制过程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评价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按GPP标准执行外,还应将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应用到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制剂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变以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工艺粗放的局面,优选工艺,进一步提高制剂产品的质量,例如可用吸附澄清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技术,可节约大量成本。

5 应用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内容,包括疗效评价,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药物经济学从社会角度出发,动用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成本和相应效益方面进行鉴别、比较,决定出最佳医疗服务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让人们以最小的代价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是目前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负担形式下的急迫任务之一,也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对一个药品的实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评价,使得该药在临床上得以合理的应用,使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6 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拟开发的新药进行评审,从治疗作用、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可以避免新药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可以使新药开发更加科学合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用药物经济学加强新药研究经济管理和评审,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和卫生资源的浪费。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对开,发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新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今后我国新药开发和评审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

7 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交换 经济学课堂教学 提高质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课堂教学是目前国内各高校本科生普遍采取的课程教学方式,是一个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其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师生之间信息量的掌握情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掌握情况,可分为信息完全对称、完全不对称和信息部分不对称三种状况。信息完全对称和完全不对称均会造成教学质量不佳,因此信息部分不对称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教师居于信息优势,学生处于信息劣势,这种状况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和课堂教学得以存在的前提。师生之间的信息又不能完全不对称,必须有信息交集,这是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选择与特定课程有关的信息,将其作为与学生知识的交集部分,并以其为桥梁,将不对称信息传递给学生,最终达到师生之间的信息对称。

二、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还具有分析工具意义上的经济研究方法。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一些理论和模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并能利用这些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是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知识是容易忘记的,而掌握了经济学家的思考方法,即使忘记了一些概念和公式,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创造新的知识,提高经济学教学的持久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完成该课程的学习。非经济类专业的课程开设时间一般为1—2个学期,且多为大学低年级。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和教学风险最小化的引导,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则围绕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展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虽有部分案例分析的环节,但是因学生缺乏主观体验和深入的理解,大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不少学生在学完经济学理论以后,只留下了经济学就是图表和公式的印象,感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其实质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集太小,缺乏知识交流的平台,对这门运用了数学概念,但又不具严密逻辑性的课程越学越迷糊,兴趣越学越弱,更不用说通过课程来提高思维能力了。扩大信息交集,有目的地构建课堂教学平台,保证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性是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信息交集平台的搭建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以其为信息交集的起点。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主动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教学目标,获得学生的认可,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动力。经济学原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设定为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资源的问题,培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选用合适的案例,并将其作为师生信息交集的主体。

“案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好的例子”。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注重学生的务实性和创造性。经济学在解释经济问题的时候,有其学科独特的概念和范畴,比如供求、边际、均衡等,并包含抽象的数学推导和数理模型,对于从来没有学过经济学的大学低年级学生,确实有几分高深,又有几分枯燥,而案例教学以现实发生的事件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抽丝剥茧,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较为直观,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1)以平常生活事件为案例

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对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平常生活事件就是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或观察得到的事件。以这类事件作为案例,通过通俗的语言来解读其中的经济学思想,一方面将高深的经济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另一方面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加学习经济学的乐趣。比如在讲述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这个规律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学生自己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产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经济学理性认识,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主观感受,通过日积月累,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