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 10:17:49
导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
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 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国20__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__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20__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__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 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十一五”末乡镇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5年内能见成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十一五”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
强化区域整体意识,实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着眼于完善城乡结构布局,科学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划分,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目前,镇江市已基本形成1个中心市区、3个辖市城区副中心、15个新市镇和101个新社区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格局。特别是在试点启动之初,镇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镇江市新市镇规划编制导则》:注重新市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机衔接;明确新市镇规划建成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5万人以上、集聚全域人口50%以上,有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并具备“三个中心、十个一”的基本功能。首批试点的11个新市镇的规划成果,以电视汇报片和展板的形式在该市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展示,全市上下反响热烈。新增的4个试点镇,新市镇规划修编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各试点镇开展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有条件的镇还结合地域文化及空间构成等要素,对重要地段进行了城市设计。
二、以园区为载体,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选择试点单位时,优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中心镇;在试点过程中,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着力增强试点镇经济产业支撑能力。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工作思路,各试点镇依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这过程中,该市还特别注重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集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建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达到726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847家,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有效实现了企业集中、资源节约和土地集约。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工作思路,各试点镇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加强农田水系以及小型桥、闸、涵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园区土地生产能力,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个市级园区,建设农业园区核心面积27.54万亩。已基本形成“园区推动、项目带动”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的试点镇还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改造和提升一批大型专业市场。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收入增长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高,许多试点镇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为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水平不下降,试点镇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着力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在增加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合作社股金、就业薪金、物业租金和各类保障金等“五金”上作了许多努力。一是壮大产业,增加岗位。重点扶持和培植了一批销售超5亿和10亿的工业强村、超50亿和100亿的工业强镇,增强园区吸纳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非农产业。二是分类指导,促进就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对特殊人员的就业安置力度,镇江新区平昌新城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家庭困难和残疾人员。建立劳务合作社,实现了5060人员灵活就业,季节性安置,有效保证每户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创业。积极为农民创业打造平台,提供条件。句容后白镇福源社区通过农民入股的方式组建了管理公司,扬中新坝镇优先把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出租、出让给农民,镇江新区丁岗镇为农民创业建设标准化厂房,丹阳界牌镇积极发展家庭手工作坊。四是多措并举,提高保障。一方面减轻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活负担,一方面加强失地离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丹阳云阳镇在安置小区边上,专门辟出一块耕地作为集体居住农民的自留菜地,基本满足了农民的蔬菜需求。界牌镇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九道保障,保证农民失地不失利,失房不失居,既有就业又有保障,更能创业。同时,该市还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把历次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养老保障范围,8万多被征地农民已享受到了新的保险政策。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镇江市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的意见》和土地、金融、户籍制度改革等“1+8”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保障试点的顺利推进,促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一方面,在土地利用上,通过村庄整理,特别是抓住江苏省国土厅开展“万顷良田”建设试点的契机,积极开展“双置换”试点,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资金和房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股份和农村社会保障或城镇社会保障,加快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农民宅基地集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实现形式,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基础上,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市场,基本形成了三级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目前,新增土地整理复垦面积达2.21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32万亩。另一方面,在资金使用上,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用于“三新”建设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投入和现代园区建设的奖励补助,各辖市(区)按比例配套到位;积极搭建“三新”建设融资平台,专门组织了“三新”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已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三年来,“三新”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33亿元。
五、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试点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试点单位率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和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城建下乡、生态进城”战略,清淤农村河道、塘坝,水环境明显改观;推进农村区域供水、供气、电网改造、信息化建设,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试点单位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村庄环境实现了从净化到美化、从局部到整体、从短期突击向长效管理的有效提升。以丹阳界牌镇、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句容宝华镇等地的农村面貌为标志,镇江农村面貌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农民集中居住后,该市又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制定新社区管理规定,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社区股份合作方式、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指导新社区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物业经济,全面提升新社区服务水平。镇江新区平昌新城创新建立了“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管理新模式,丹阳界牌新村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万人大社区、千人小网格”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镇、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鼓励农民积极争当时代新人。
一、规划引领,推进镇村联动建设
九江县赛城湖新区按照“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实力之城、和谐之城”的定位。立足高标准、大手笔进行规划。一是“一城两镇三区”区域节点。九江县坚持全域的理念修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制订了20年中长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东泉路两边、昌九高速以西和港口街镇、城门乡等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景观设计规划,编制了县城新区行政中心等三大板块建设详细规划,从而跳出现有的“小沙河”概念,规划“大沙河”布局,将“一城两镇三区”纳入大沙河规划(“一城”即沙河城,“两镇”即港口镇、城门镇,“三区”即赤湖工业区、沙河工业区、狮子物流区),城市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展到40平方公里。赛城湖新区位于八里湖、赛城湖西南岸,紧邻九江市新城,核心区位于沙河街镇、城门乡、狮子镇交汇处,是新县城“一城两镇三区”区域节点。狮城大道是县城连接狮子、城门的主要通道;东泉西大道和狮城大道铁路下穿工程,实现沙河老城与赛城湖新城全面对接;赛城湖跨湖大桥建成通车,与开发区城西港区、港口街镇相连,形成立体互通。二是未来县城发展的中心地带。九江县充分考虑发展空间的局限和文化资源的特点,赛城湖新区作为九江县未来发展的中心地带,依托赛城湖6万亩水面资源和20公里湖岸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房产经济,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性度假会议基地,大九江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和南部区域中心;打造为集商务、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市中心区。三是八里湖新区的延续。随着九江市城市发展由两湖时代走进八里湖时代,赛城湖是大沙河规划区内最大、最美的湖泊,南岸约28公里长的优良环湖岸线,而且水质优、环境美、视野大,是大沙河现有城市规划区“滨湖亲水”的首选之地。而赛城湖与八里湖紧密相连,一桥之隔,未来赛城湖新区必将成为九江中心城区一个主要组团,九江市民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二、设施对接,带动镇村联动建设
赛城湖新区按照编制一个新区规划,修建两条路网,建设三个安置小区,配套好学校、卫生院、购物广场、休闲公园等四项公共服务设施,落实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保险等五项保障措施的“12345”工程的基本思路,全面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了路网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贯通港口、城门、狮子、沙河环湖半小时经济圈。新区总投入12亿元,修建32.597公里的路网,主要包括狮城大道、环湖路、东泉西大道、环湖东路、环湖南路、东泉及狮城大道铁路下穿和赛城湖跨湖大桥等项目,截止目前,狮城大道、环湖路、环湖东路等项目已建成通车,其他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力争明年6月赛城湖跨湖大桥通车。狮城大道北起城西港区九码快速公路省棉科所,南止双瑞公路与杭瑞高速公路狮子互通连接线,是连接狮子镇、城门乡的主要通道。东泉西大道是连接九江县城与赛城湖新城的重要交通干道,东泉西大道连接线铁路下穿道路工程将为消除武九、京九上下行四条铁路线障碍,打通赛城湖新城东面交通动脉,实现沙河老城与赛城湖新城全面对接,为“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发展格局奠定基础。赛城湖跨湖大桥北接城西港区,南通城门镇,大桥通车以后,从县城沙河到赤湖工业园只需15分钟车程,环沙河、城门、城西港区、九江市区可以形成半小时城市经济圈。二是加强安置小区建设。为改善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九江县通过整合资金,实行搬迁移民扶贫,建设了多个安置小区,鼓励农民进城进园,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居住。如青峰、杨花安置小区、东风嘉园安置小区、狮子镇狮子洞中心村、陈洼中心村、城门乡联盟安置小区、兴联中心村和石桥中心村。总计投资6.6亿元,可安置2130户,安置人口9060人。三是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区施工用水、用电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临时施工便道全部贯通,公共设施部分的学校、村部、农贸市场、幼儿园已完成内外装修,即将投入使用。可容纳8000名学生就读的九江县赛城湖新区优质示范高级中学,已完成项目可研、立项及用地规划,规划设计方案近期即将完成,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并启动房屋拆迁工作。
三、产业联动,支撑镇村联动建设
赛城湖新区充分利用近城、临江、沿路、靠山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结合中华贤母文化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旅游项目,对丰富九江县的人文自然资源,整体提升九江县城市品位以及对增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都将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填补九江城区缺乏与著名旅游胜地庐山相适应景区的空白,丰富完善大庐山旅游圈,实现九江市城区水上旅游与庐山风景旅游错位发展,项目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百万人次,相当于在山下再造一座庐山,每年可产生约5亿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和数十亿元的间接收入,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利用狮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业。狮子镇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1平方公里,可以引进绿色食品物流,商业配送物流。物流加工、多式联运等物流企业入驻。
【关键词】城镇化改革 城乡一体化
一、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
1978~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及人均GDP情况
随着河南省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常住人口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80%。
(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改善
2011年河南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居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
截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631.5亿元,初步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试点350个。
(四)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河南省充分发挥中心区域和交通中心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城镇化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城镇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二、河南省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河南省2011年经济总量26931.03亿元,城镇化率为 40.57%,全国排名第27位。2011年河南省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57.3∶29.7,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低了16.73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
河南省城镇化在空间上呈现出“东慢西快”严重失衡的格局,各地经济实力不同,城镇化水平有很大差异。影响河南整体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十二五”城镇化的整体推进。
(三)城镇化质量不高,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长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差。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率提高等城市病凸显。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
2010~2013年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
单位:元
城乡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
2011年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3∶57.3∶29.7,仍然存在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
三、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就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路径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终期目标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项目齐全、覆盖全面、机制健全、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达成社会保障普惠和公平之目标。
(一)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奠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第一,通过农村内驱模式,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公共财政适当向农村倾斜,促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第三,通过政府外推型模式,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和合理布局。第四,创新城镇化的方式和内涵,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平衡城乡人口结构。
(二)强化政府责任,提高管理水平,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提供制度基础
一是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力支持。二是加强法制化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执行能力。五是通过构建农民退出农业、农村的新型机制、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工进城的有关综合配套改革。
(三)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挂钩的机制。二是做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要严格控制城市养老金水平的增长,提高农村养老金给付水平。三是实现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全国联网机制。
(四)逐步统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到全省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基金统一以及管理统一。三是优化城乡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实现社会保险、新农合、医疗就诊、社会福利、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保障业务的城乡一卡通服务,最终实现河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临时社会救助、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业务的一体化经办。
(六)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一是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法规、制定服务标准、审批执业资格以及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以街道或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志愿服务为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服务。
(七)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户籍制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改革,提高全省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启动河南社保“一卡通”工程。
参考文献
[1]耿小茜.浅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经营管理者.2010.16.
[2]董克用,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河南省统计年鉴.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城乡一体化
经济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富民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滚动式”的开发模式,在成熟一片区域开发一片区域过程中折射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城市空间再利用、再开发遭遇瓶颈
中心区域重要区位的城中村,制约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急需完成拆迁,腾出空间。狮山、枫桥中心城区在保护、鼓励、扶持第三产业,逐步迁移第二产业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横塘、浒关、东渚等老镇改造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拆迁工作,实施新城镇建设,加快对接和融入高新区整体发展,也成为束缚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桎梏。
二、“三集中”指标再上台阶遭遇“瓶颈”
所谓“三集中”主要指“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期望值增高,特别是土地征收工作中,受到政策欠帐、投入欠帐、体制欠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征收动迁工作总体进展不力,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和开发建设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三集中”的进展。尤其体现在农民集中居住方面,农村住宅拆迁成本大幅提高,农户配合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尚余1.7万户农户尚未拆迁。同时,从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数字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财产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高,也是影响“三集中”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遭遇瓶颈
当前全区范围内支撑村级经济长效发展的富民载体不多,发展途径单一,手法活力不够,村级资金积累几乎没有,村级经济水平在全市已明显落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发展,尤其是西部乡村,没有走向从“输入”型转变为“再生”型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发展村级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轨道,在人力、智力、财力以及规划、土地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认为高新区要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总结我区在前期滚动开发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长效机制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
紧扣高新区组团式发展理念,各乡镇街道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共赢的局面。东部中心商贸城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集聚度,强化CBD核心作用;北部城铁新城提升产业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打好生态、科技两张品牌;中部加快对大阳山的生态修复,整合资源,挖掘旅游潜力。
(二)加快推进“三个集中”
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建议要对全区“三个集中”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尤其是对剩余的1.7万户未拆迁农户,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需要,制定相对具体的拆迁(置换)计划和安置方案,同时加快动迁房、廉租房建设。西部地区探索土地流转和管理的新模式,对成片流转的土地,探索推广“大承包、小包干”的合作农场管理模式,提高土地收益,打造农业品牌。对未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探索通过土地换社保、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大流转力度,突破农业生产用地“不成片”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转型升级
“三大合作”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推进合作、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革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深化此类合作组织改革,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果,改变以往政府和群众之间“拆迁与被拆迁”、“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一是做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还原做实村级资产,鼓励组建社区股份合作联社。探索合作社抱团发展,投资参与优质项目,降低政府融资和建设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二是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组建“合作农场、合作果园、合作茶场、合作渔场”等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做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区域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尽可能将农村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配合区域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做实劳务专业合作社。加大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升合作社资质,增强活力,鼓励区内运作较好的劳务合作社优先承接政府市政保绿、保洁、保安工程,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
充分发挥高新区临近太湖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好“西京湾农场”项目。保障落实“四个百万亩”工作,整合好全区49个山头、25公里太湖沿岸、5.2万亩基本农田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四大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方式上可以考虑市场化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和保底分红的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富民合作社参与,既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等问题,又能在征地动迁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尽快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构筑“山隐城中,城映水中”的美丽高新区新形象。
参考文献: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
苏州以较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高的城乡文明程度、较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使城乡一体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构建以城乡一体化为宗旨的城乡利益协调机制。改革实践中,苏州市政府站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按照集约、智能、低碳、生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制定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以及跨部门综合办公室,改变“管城的不管乡、管乡的不管城”的二元管理体制,使土地利用、城镇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有机融合、协调一致。
健全以“三集中”为特征的城乡利益生成机制。目前,苏州建设用地占陆地面积已超过40%,从生态和宜居角度看,粗放式增量扩张的路子难以为继。为此,苏州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即“三集中”,引导乡村工业和农业实现规模经营以获取规模效益,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以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形成以“三置换”为导向的城乡利益交换机制。在改革过程中,苏州积极引导农户把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村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社区住房,即“三置换”,并参照市场原则,形成利益交换机制。通过该机制,最大限度地使农民摆脱土地、农村住房、集体资产的牵A,提升农村资源的“动能”。
建立以服务均等化为内涵的城乡利益保障机制。目前,苏州已建立起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起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已实现城乡低保、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三大并轨”,成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典型示范区”。
二、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在上述所分析的“三集中”所涉及的产权中,除置换后的房屋产权完整外,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均表现为“权能”不足。这就使得农民手中的“股权证”,仅有表决权和分红权,不能抵押、担保和转让,没有“用脚投票”的权力,存在较大的“委托―”风险,无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也使“集中”的效率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合作组织治理低效。截至2013年底,苏州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组织4168家,持股农户比例超过96%,村均集体收入达到650万元。然而,调查显示,这些合作组织也存在着诸多的发展桎梏,如分红水平不高,分红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太低,影响了合作社凝聚力;超过90%的合作社经营管理层与村“两委”有叠合,这种叠合虽在短期内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执行力,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合作社成长,导致治理结构虚置,形成新的“政社不分”,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镇社区管理不够健全。目前,苏州镇域常住人口规模一般在15万~30万之间,经济总量堪比内地县级市。虽然苏州正试点“区镇合一”,但其仅限于将开发区经济管理职能与镇的社会管理职能合并,并未真正突破“镇”建制束缚。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失地农民为主的新型社区大量涌现,大量撤并村进驻同一社区。这一方面会导致新型社区自治与撤并前村民自治在衔接方面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原村集体财产在分割、继承、管理等方面出现较多的管理漏洞。
三、深化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明晰产权归属,顺畅产权交易,是确保农民权益,发展农业组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资产所有权要在“确权”的基础上,赋予其抵押和担保的权能,并在此基础上,可探索性地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这一方面主要是允许农村产权在村镇内部的有偿转让以及在资产市场上的有效交易,确保农民手中的土地及相关资产能够实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对于零碎的产权,可在健全保障的基础上促使农村产权适当集中,以此促进资源能够集聚在最有效率的使用者手中。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借助市场的力量,可以激活各农业合作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而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这方面可借鉴荷兰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通过大力发展基于家庭农场的农业合作社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营能力。对此,可结合苏州实际,建议重点扶植和培育千亩规模以上的家庭农场,并适时出台《家庭农场法规》,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相应良好的法制、税收、资金、装备等条件,并规定家庭农场承租经营期不宜少于10年,适时推动家庭农场之间的专业合作。同时,要理顺家庭农地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关系,即家庭农场主要负责农业生产日常管理,而合作社主要负责加工、技术和服务等,努力形成以承包经营权入股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并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将土地(林地)招标给家庭农场耕种,努力探索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有效路径。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城乡一体融合步伐。据统计,2013年苏州市农民人均收入为2156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分别为64.23%、21.16%、7.61%和7.0%。在此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主要由市场决定,一般而言,只能通过长期的教育投资慢慢转化为农民现实收入增长;对于家庭经营性收入,政府可通过采取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宽农民经营内涵,提高种植、养殖平均经营规模等方式,多管齐下地实现经营性收入的快步增长;对于财产性收入,政府可通过政策规定和审计督查等方式,确保农民合作组织能将当年盈利的60%用于分红和返还社员,确实提升农民福祉。同时,为避免失地农民“上楼万事愁”,所有新型社区都应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等,以此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农民收入获得能力和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加快城乡融合。
实施政社分离,统筹协调村社组织自治关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会逐渐进入新型社区,但村集体的经济利益和原村民的自治组织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依旧保留和存在。为改变这种“政社不分”的传统村社治理方式,在构建和推进新型社区时,特别要注意统筹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对此,可建议将原村自治组织改造为经济组织,而社区组织则维持其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目的在于实行政社分离的管理模式,给予村组织充分的经济自治权。在该模式的引导下,在不断提升村组织发展活力的同时,社区组织应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障,积极改进村组织的管理方式,带动和推进村组织的现代化进程。借助统筹村社组织发展关系的契机,在优化村社组织治理结构的同时,努力探索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的多样实现形式。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产业发展 研究
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城乡一体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产业结构的演化;反之,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对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城乡一体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各农业专业户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种养单一型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2、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融合,也就没有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吸纳城乡就业和实现农民身份转变的有效载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实现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的同步增长。
二、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011年海淀区第一产业收入1.6亿元,第二产业收入412.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2765.4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海淀区农村地区第一产收入4.5亿元,第二产收入47.2亿元,第三产收入166.0亿元,农村产业结构保持“三二一”格局。2011年山前地区经济总收入为135.8亿元,远高于山后地区的82亿元。山前和山后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山前玉渊潭、四季青、东升等镇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对辖区内的集体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市场、停车场等,在提高集体资金积累的同时解决部分本地就业。山后四季青、西北旺、上庄、温泉等镇从区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形态的新型农业生产。
2、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2011年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8.6亿元,比上年的71.6亿元增长9.8%;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7.6亿元,比上年的24.3亿元增长13.6%。山前、山后各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多的四季青镇(24.8亿元)是最少的上庄镇(0.8亿元)的310倍。
三、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
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特点。海淀区借助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农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农村第三产业以贸易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型服务业发展为主,产业升级速度相当较慢。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割状态,产业链接不紧密,互补、互动、互利的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性较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农村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城乡产业合作大部分停留在原材料供给层面,产品深度开发、挖掘和精深加工不够,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配套产业发展较慢。
3、以科技产业为重心的产业规划弱化农村产业发展
从海淀区整体规划布局来看,主要打造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形成了西四环创意产业园、上地信息产业园、永丰产业园、苏家坨教育科技园等。但这些产业园区对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作用相对较低。在产业规划上,对农村产业用地考虑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北部各镇虽有建设工业小区的设想,但推动落实力度不大。
4、农村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内在素质提升。
四、推动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建议
1、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从优化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出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人才政策,积极引导城市重点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发挥城市产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园区发展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发展为园区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增强园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2、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土地开发模式,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对上市交易土地的增值收益实行二次分配。建立健全与农林用地保护制度相适应的农林生态效益等服务城市功能价格补偿机制,集中财力投入现代农林业建设,逐步实现农林产品收益与政府补贴收益之和,能够与非农用地收益趋于平衡。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实行农村小额贷款费用定向补贴政策,开发符合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创新保单抵押、农户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
3、加强城乡产业互动
建立健全融合、在现有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从城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与配套服务需求出发,逐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城乡产业链,提高农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集群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强化城乡不同产业、各类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服务体系直接的关联互动效益。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城乡企业互动发展平台,深化城乡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发展。
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区域智力密集型资源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提升乡镇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适度集中,鼓励相关企业、行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专业镇、专业园区,培育和奖励地区、行业名牌产品,鼓励品牌经营。
6、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
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支持生产加工型企业有针对性的建设“公司+农民”服务体系。做好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平台和中介,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制造业,成为园区产业链组成部分,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五、总结
城市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城乡产业互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相信能够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农村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伴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曾经作为改革急先锋的农村,其经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然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金融部门内部的城市金融深化、农村金融抑制等问题会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研究城乡二元金融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能够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对策与思路。
一、城乡二元金融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的测度及描述
(一)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测度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是用来度量城乡金融水平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目前对二元金融结构强度的衡量,主要沿用了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指标(FIR)。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以及金融资产相关率的基本定义,本文以城市金融相关率和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比值来衡量城乡二元金融强度。其中,农村金融相关率为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农村GDP,城市金融相关率为城市金融资产总量/城市GDP。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6-2013》、《中国金融年鉴1986-2013》、《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90-2012》等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由城乡金融相关率比所反映的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URBFS(urban-ruralbinaryfinancestructure)强度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城乡金融资产相关率比从1984年的1.37增至2009年的4.62达到最大,随后开始有所减小,至2011年降低为2.77,随后又有上升趋势,至2012年增为3.01。自1984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表现出两个完整的U型曲线:1986—1995、1995—2009,且第二个U型曲线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第一个U型曲线,其上升阶段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说明虽然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但是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抑制并未缓解,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增大而呈现抑制程度加深趋势。
(二)城乡一体化的测度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测度,本文选择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来测度我国历年来的城乡一体化水平。1.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以候刘起(2012)对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的引用频率统计为依据,以引用次数在十次以上的指标为基准,选择X1(城乡平均每万中学生拥有教职工数差异倍数)、X2(城乡平均每万小学生拥有教职工数差异倍数)、X3(城乡居民收入比)、X4(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X5(城乡电话年末拥有差异倍数)、X6(城乡卫生机构人员数差异倍数)X7(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倍数)、X8(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倍数)、X9(非农支出与农业支出差异倍数)这九个指标来计算城乡一体化水平。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城乡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生活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本文主要是要得到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就不再划分指标结构。数据区间为1984—2012,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201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5—2013》、《中国统计年鉴1985—2013》等。为了与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测量指标保持量纲一致,本文用城乡数据之比来反映城乡一体化水平,如果比值越大,说明城乡差距越大,城乡一体化水平越低,反之,比值越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越高。对逆指标的处理采用以农村为标准,计算农村与城市的比值。2.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综合测度首先利用上述城乡一体化指标,运用spss19.0因子分析。KMO检验的数值为0.608,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前3个主成分。根据因子负荷矩阵计算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用各个主成分中的系数(特征向量矩阵)乘以相对应主成分的贡献率50.74、26.003、13.306,求和之后再除以所提取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之和90.049,即可得到城乡二元结构强度综合得分模型:Z=-0.257X1-0.166X2+0.307X3+0.314X4-0.099X5+0.052X6+0.344X7+0.036X8+0.068X9将计算的1984—2012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度URD(Urban-RuralDisparity)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1984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强度表现出由缓解到反复再到缓慢递增的趋势,城乡差距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在逐渐增多,城乡一体化水平在逐渐下降。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改善。相反,城乡差距在逐渐加大,表现出迂回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与严重性也将会通过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机制等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二、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准确的测度城乡一体化和二元金融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先构建了描述二者之间长期关系的协整方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二者的因果关系,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出URD和URBFS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构建协整方差和脉冲响应函数的条件。由于各变量都为I(1)过程,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判断URD和URBFS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根据LR、FPE、AIC、SC和HQ值判断VAR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通过Q统计量检验和JB检验发现其拟合优度较高,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强度URD和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URBFS之间在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1个协整关系。URD和URBFS之间的协整方程为:URD=0.672URBFS-0.21(1)标准差(0.236)(0.657)根据式(1)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强度(URD)和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URBFS)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即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水平会减少0.672个百分点。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强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方向,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1984—2012年间,我国存在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从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到城乡一体化的格兰杰原因不存在,说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反馈性因果关系。由于VAR模型属于非理论性模型,对变量没有先验性约束,一般不分析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当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系统的动态反映如何。从图3可以看出,城乡二元结构强度URD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URBFS)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从图4可以看出,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度(URD)冲击后,在1-3期内的冲击效应为负,在随后的时间内,冲击效应为正,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但是冲击效应比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对城乡二元结构强度的效应要弱。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关系分析,得到以下三方面的结论:第一,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并没有缩小,城乡一体化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和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之间存在反向的相关关系,即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水平会减小0.672个百分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存在抑制作用。第三,我国存在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第四:随着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强度的增加,城乡差距会逐渐拉大,对城乡一体化水平存在抑制作用;城乡一体化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作用存在由加强到缓解的一个渐变过程,城乡一体化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促进城乡一体化和金融结构完善的建议:
1.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由于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缩小,应该做好长期规划,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应强化政府顶层设计的法定地位,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劳动力素质、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农村充分的政策、资金支持,使农村发展速度赶上并超过城市,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建立城乡金融联通机制,推进城乡金融一体化
以城乡一体化的新型金融需求为导向,打破目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并存、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运行机制,使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使其适合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通过存量改革,完善当前已有的农村金融安排,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能够使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有效联通的机制。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城乡金融之间的控股、参股、同业拆借等形式的资金联通,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金融机构之间的担保业务,架起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间的桥梁。
3.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创新机制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无论是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还是“城乡一体化”,都是基于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可割裂这一要点而考虑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一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使用统筹的思想来指导发展的实践,它强调的是过程;而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长远的奋斗目标,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终极目标和一种城乡关系的选择,它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需要在城市化进入到高级阶段后方能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方向。
北京市在这一行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三点需要强调。
关于农民向市民的转身与新型农民的培养。农民本来是一种职业的划分,但在我国更多是一种身份的概念,它是我国二元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集中反映。农民非农化或市民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着更高素质的农民,然而农民年龄老化和素质弱化的现实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力气培养现代农民。农民市民化要求政府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机会,以满足非农产业对高技能人才和熟练工人的需要。城市扩张在征用农地的同时要保护“被市民化”农民的利益。
关于都市农业基本功能的实现与多功能的开发。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还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北京市蔬菜和肉蛋奶的自给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程度是京郊农业的基本任务,对此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建立与首都多元化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体系。由于多功能农业的产出既具有商品性又具有非商品性,因而既需要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又需要加大科学的农业保护政策的支持力度。
关于建设新农村、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需要立足北京实际。需要立足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破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进一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协调推进中心城区、新城和小城镇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需要立足于城乡差别的实际,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总之,从城乡统筹发展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需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