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平衡的原理

时间:2024-03-21 11:48:52

导语:在生态平衡的原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平衡的原理

第1篇

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康白教授指出:人体或生物体对外必须适应大环境,对内必须适应其体内的微观环境,亦即必须适应正常微生物群、营养、免疫等微观环境。这种适应是指相互适应,是人体或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的微生态现象。目前已知的人体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包括:①阻止内源性和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和利用;②促进钙、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③合成维生素,促进维生素吸收;④构成生物屏障,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⑤促进肠道蠕动;⑥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⑦辅助抑制体内肿瘤发生。重视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将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有指导性意义。

迄今为止,感染性疾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治疗这些疾病,往往都会使用抗生素(俗称消炎药)。一个人体内出现炎症(如肺炎和肠炎),此时一般都会使用抗生素消炎,殊不知,无论是口服抗生素还是注射抗生素在杀灭或抑制体内致病菌的同时,也必然会杀灭对该药敏感的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生理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其潜在的危害是:抗生素打乱了肠道内微生物的正常平衡,造成肠道茵群紊乱,降低人体对维生素A、B族以及微量元素锌、镁的吸收。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人们,生病后不要自作主张到药店购买消炎药服用,首先要去看医生,由医生诊断患上什么病,然后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也应选用最小剂量而不用大剂量,尽量用窄谱抗生素而不用广谱抗生素,一种抗生素能治好的病就没必要用两种。用过抗生素后应及时使用足量的益生菌来补充损失的有益菌,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两小时后食用益生菌,或停用抗生素后及时食用益生菌。

第2篇

关键词:  微生态调节剂 临床应用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1]。随着微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微生物制品—微生态调节剂(Micro ecological modulator)迅猛发展起来,它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用以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和增进健康嘉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2]。近几年来,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和使用,并日益显示出其突出的优势。本文对此类制剂的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加以剖析,希望能为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1  微生态调节剂的产生

        1.1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化学药物的出现使人类在同感染性疾病作斗争时拥有了重要武器。恩惠与风险并存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开始出现,耐药性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对任何药物均不敏感的超级细菌,面对这一新情况,面对人们与病原微生物无止境的斗争,除了不断研制新的抗菌药物,不能不另辟其境。

        1.2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理论依据

        随着微生态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理性组合关系。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其特定的生态平衡,而每一个生态群落内的微生物依据其共生和拮抗维系正常群落关系,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就变成生态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微生态调节剂正是利用微生物间这一共生和拮抗关系,补充对人体内生理性有益菌群或活性物质,抑制有害菌群过度增生,使病理性组合逆转成生理性组合,改善或重建微生态平衡,使相关疾病得以康复[3] 。

        2  微生态调节剂的分类

        微生态调节剂近年来发展迅猛,对该类产品给予正确分类是必要的[2]。

        2.1按宿主可分为:人类微生态调节剂、动物微生态调节剂、植物微生态调节剂。

        2.2按用途可分为:保健性微生态调节剂、防治疾病性微生态调节剂。

        2.3按合成成分可分为:利用菌体、代谢产物、生长促进物质等合成的微生态调节剂。

        2.4按药剂学的剂型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半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气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

        3  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第3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6-02

一、引言

教育生态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于教育系统的层次生态进行研究。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调节作用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理论基础

1.教育生态课堂的定义

多伊尔(Doyle,W.)和庞德( Ponder, G.) ( 1975) 把课堂生态定义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他们认为,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总之,课堂两大生命体――教师与学 生,必然依托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发生关联从而实现生命的互补、交融和提升。在看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注重“以生为本”,使教师好教变为让学生好学,让学生通过亲历亲为,感受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态式教育则认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园丁式教育皆建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真正的课堂,他们认为 应强调以生态关系为中心,即以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生态平衡为中心,师生之间,只有对 话、融合、和谐。面对课堂生态,我回避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非此即彼的 绝对立场,兼容两者的特点,提出了“五学发展课堂”理念,该理念践行在课堂教学上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唤醒其生命感和价值感,从而促进其趋向其“最近发展区”。

2.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平衡"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应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和牺牲自然的自洽性、平衡态为代价而是应使之得到应有的维持和保护等等。"生态平衡"教育思想正是在"生态平衡"这一概念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的仍然是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即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和生态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性和建构性,主客互换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等,其目的则是要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的新型的教育模式。

教育生态平衡是应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其精神实质可概括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教育、社会和人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亲相融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兼顾三者的利益。

三、教育生态视域下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营造生态化翻译课堂环境

陈坚林教授曾在“《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确:对07版的新解读” 一文中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顺应人的个性、自由平等性和创造性。建设良好的课堂的生态环境,在课程设置、编写教材、教学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是一个有机、动态的微观生态系统。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生态平衡”思想所倡导的生态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和谐、亲和、融洽的原则,如师生对话平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教学设计的启发与诱导等。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生态体系,学生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相互协作与情感交流的亲和环境是翻译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新型的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生生合作,同学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完成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构建。每个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教师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促进翻译人才的综合翻译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

2.构建多元与自主选择并存的交互式生态课堂

A.Austin的“参与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就是学生参与的整个过程,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越多,学习结果就越好。因此构建多元与自主选择并存的交互式生态课堂是延伸了传统的教学课堂,即学生都可以参加与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这样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兼顾学生服务社会和人际交流的培养。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翻译学习的效果。培养的翻译人才真正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及创新的能力。

第4篇

关键字:生态学、景观设计、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

正文:

1969年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编写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作者提出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的科学景观设计的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早已不是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的思想使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更多的体现了生态理念。

生态学与景观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一)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它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在现代景观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二)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三)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等。

(四)生态调控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而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是负反馈的调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系统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需要以生态调控原理作为指导,使整个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在景观设计中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尊重自然发展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景观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二)充分利用生态调控原理的循环再生能力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三)土壤的保护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景观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如在美国西雅图油库公园,旧炼油厂的土壤毒性很高,以至于几乎不适宜作为任何用途。设计师哈格没有采用简单且常用的用无毒土壤置换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细菌来净化土壤表面现存的烃类物质,这样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投资。

(四)植物配置设计

1、选择植物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五)水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增进,生态学的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5篇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生物学知识是在近几年的施工设计中运用的,通过对水利施工环境中生态环境的平衡建立,保证水利各项施工内容的长期稳定性建设,并修复传统的水利施工环境,保证水利工程在科学化施工管理中持续进行。针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原则进行分析,总结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设计应用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开发中,只是针对经济建设需求设计工程内容,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重视,造成了对水文环境的破坏,改变了原有的河流的宽度、深度和流动性等,对动植物和水中鱼类的栖息环境带来了影响,破坏了水利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2.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到工程建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生态系统,保证相关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的一种理念。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水利工程选址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小化原则,力求在工程开始阶段就尽量减少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利开发前期的生态系统自组织原理,在水利工程设计开发的初期阶段,应当充分研究论证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把工程区生态系统平衡过程的维持作为工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并将此作为水利工程设计的制约因素,使得水利工程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即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过程,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环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避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大的生态破坏、地形地貌改变等巨大环境成本代价的付出;水利工程运行期实际用水量应当遵循河道生态需水规律,保证河道正常的水量输送和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当实现以下应用:

1)空间异质性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若要进行生态型构建,就必须对生物的多样性进展进行重视。而生物的多样性分布与空间结构具有较大的联系,可以通过空间异质性的建立,维持原有生态中生物的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是针对有机物环境和无机环境而言的,当无机环境中的生物空间的异质性越高,有机体分布的种类也就越多,在自然生态圈中就会产生稳定的生物链结构,促进动植物的平衡发展,在水文环境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尽量保证建设后的空间异质性与原来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一致,避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在建立人工运河中,可以适当的进行非连续施工,保证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分布结构,并容许有更多的生物物种进行栖息,保证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平衡发展。

2)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与安全施工协调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仅需要满足人类社会对于河流综合治理(包括蓄水、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航运、旅游等)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区(河道、河岸、河流上下游等)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选址到设计,从施工到建成运行都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学、生态学、水文学、工程力学等相关学科的规律、原理,充分考虑到河流自身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掌握河流泥沙运移规律、淤积规律及河流侵蚀、冲刷等特性及河势变化规律,确保建成的水利工程安全、有效、经久耐用。

3)流域尺度及整体性应用。在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仅要对新建设工程进行设计应用,还要针对以往的水利施工环境进行修复工作,促进整体水利工程的生态化水平提高,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在修复规划中,避免由于资金、人员和技术的缺少进行局部地区的环境改善,这种能修复方式不仅徒劳,还浪费了资金的使用,需要从长远的生态修复角度分析,对整个流域环境中的生态化构建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通过护岸林的建立,保障流域附近的水土稳定,通过森林树木改善气候,提供动植物的栖息场所,进而影响了水环境的稳定,促进了多样性鱼类水产的分布。既合理的使用的资金,又为下一次修复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了向平衡的生态系统方向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辉 单位: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水利站

参考文献

第6篇

物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分析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及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配置原理和内容。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水的美丽离不开植物。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既可以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又可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园林空间。水生植物的正确应用是营建一个生态平衡,视觉优美的水景的重点。

一、水生植物的概述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从广泛的生态角度来讲还包括沼生和湿生植物,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滨水植物。

目前,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的深入,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成为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容器栽培的迷你水景花园的出现则使都市居民的阳台和平台平添生趣。

二、水生植物应用的意义

(一)、景观价值

 水是园林的灵魂,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保持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在景观上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可以美化水面,打破水面的宁静,增添水面的情趣,加强水体的美感,使水面景致生动活泼,还可充实美化水陆交接带。此外,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不仅可以让游人观叶、品姿、赏花,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

西方园林中提倡的野趣园,野趣最宜以水生植物配置来体现,如种植芦苇、香蒲、慈姑等。中国园林中,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利用植物立意成功的范例,从全园的布局上突出了“碧、红、香、凉”的意境美,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应进一步挖掘、整理水生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创造美好的水生植物景观提供丰富的源泉。

(二)、生态价值

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水生高等植物能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湖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

三、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现状

水生植物的应用虽然在有些地区已表现出良好的景观及生态效果,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但材料选择与植物配置方面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优良水生植物品种的开发性研究不足

虽然许多学者对水生植物资源调查做了大量工作,但主要局限于资源的分类分布的研究,而对优良水生植物品种的开发性研究不足,使传统园林应用的水生植物和许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水生植物,因缺乏足够的种源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配置过程中不注意配置平衡

只求短时间的美观或一味的种植水生植物,不讲究艺术景观设计,太少考虑生态的均衡。有些水生植物配置只求观赏性,而任意种植,使有些品种迅速繁殖得不到控制,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三)、水生植物种植的养护不足

后期养护非常重要,定期或持续的从湿地系统中收获成熟的植物,并能妥善处理收获的植物,是保证污水的养分被有效去除和防止水体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一些住宅区的管理人员没有将植物枯体残体移出水体,使水生植物的应用没能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反而造成水体的恶化。

四、水景植物在园林中的设计

水生植物在水景中会带来丰富的视觉色彩与情感特征,而且也是保持池塘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在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会使水体的边缘显得柔和动人,弱化水体与周围环境原本生硬的分界线,使水体自然地融入整体环境之中。即使是非常正规、有着装饰性池壁的水池,适当点缀水生植物也可以将其单调枯燥的感觉一扫而光。

(一)水景植物的配置原理

(1)、建立水景环境的生态平衡

如果想营建一个较理想的生态水景,关键在于营建出正确的生态平衡系统。这样不仅会保证水质的清洁,而且会使水域的生物和谐共生。营建正确生态平衡的关键在于初始阶段各元素之间就能有一种比较和谐的比例。

(2)、平衡法则

当在水体中进行植物种植时,事先须对整体的安排深思熟虑,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的经验是:计算池塘的表面积,包括池塘边缘。每一平方米可以种植5~10丛水下植物,这些植物种植在一串容器中要比散植于池底更有利。

在种植浮叶植物如睡莲之前,也要进行类似的数量计算,但水面的叶片所占面积一般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以便水下植物能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另外,如果要考虑鱼类的生长、游戏及喂食,那么非种植区的面积应达到每一平方米有45C空间。

当大体的生态平衡的模式定下来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在植物配置的细节和植物种类上进行选择与调整,这其中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的种植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但岸边的植物种植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像石质水槽或小水池中,种植1棵沉水植物就足够了。对于大一些的水池,种植的数量可以根据水面的面积做出大概的估算,最好多选择几种沉水植物,混种在一起,不要只种植单一的品质。

(3)、注重边缘植物配置

水体周围也是非常重的场所,如何处理将会影响到池塘的观赏质量及庭院整体效果。在一个非常规则的水池中,可在周边通过3~4个较好的容器进行限制性栽植,如鸢尾、灯芯草等,位置的安排要精心设计。这样的种植方法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水面来产生倒影,增添景观的层次感与情趣。而不规则的水池一般有着泥沼式的边缘,可以混植植物,形成一定群植景观,但要有疏有密,保证人们在某些区域可以直接到达水面。

(二)水景植物配置的设计内容

(1)、 水景植物的配置方式

根据水景的具置应用形式,水景植物的配置一般也可分为自然式配置和规则式配置两大类。

1、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水景植物的配置多与自然式水景搭配,体现着一种自然、随意的情趣,这种方式没有线、形、组织构图上的严格要求,旨在模拟自然、再现自然的一种风韵。在植物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尤其在私人庭院中,更是体现业主个性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自然式水景植物的配置,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其设计更注重植物与环境整体的展示效果,所以设计者不仅要掌握植物材料的生长特点,而且在主题的烘托、环境色彩的搭配、植物质感的对比、景观空间层次构成上的把握都要有较高的水准,才能营建出一个成功的水景植物景观。

2、规则式配置

规则式的配置一般用于规则式水池中,植物的主要群落在水面上有规则地平衡及构图感。进行植物配置要用线形或几何形式的种植形式来与水池的形状搭配。虽然很少有植物在外形或生活习性上可以达到很规则的要求,但在通过仔细的挑选、组合已经修建控制后,应该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在需要顺序种植时,应尽量选择生长期、生长要求一致的植物种类,将它们种植在统一规格的容器中。

3、水景植物的色彩主题

水景可以通过植物某种特定的色彩或色彩组合形成一定的表现主题和旋律感。也可以用来表达出或热烈、或宁静、或开朗、或内敛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在水体中进行色彩组合时,水景植物种类宜少,但搭配方案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水池中,在每一个边角布置植物,可以选择有着直立型叶簇的绿叶植物,如金捧花,与有着卵圆形或铲形叶片、粉白色圆锥花序的水生车前草协调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如果水面较开阔,可选择白色的睡莲,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欧菱,但这种漂浮植物会产生移动,可能会破坏整体的对称性。如果认为粉色与白色的主题还缺少吸引力,可以考虑用黄色与白色的配置。如在盆中栽植开花早、花色鲜黄的长柱驴蹄草和低矮的、夏季开花的芫荽类植物,或者也可以用种植篮的锦花沟酸浆代替。在中心区域可以选用亮黄色或者雪白美丽的睡莲品种。

另外,植物的配置也要考虑周围建筑物的色彩与风格,应互为衬托,而不能产生一种过于杂乱的视觉效果和色彩搭配。

(3)、水景植物的香味设计

在进行水景植物的配置时,要将植物的香味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尤其当这个池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庭院)。在不太流动和温暖的空气中,漂浮着的花香与汩汩的水声增加了无穷的情趣,香味品种的睡莲,如“红仙女”等,应该单独种植,使它们浓郁的香气能被尽情地享受。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学 协调 多样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城市绿化绿地形势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园林建设中倡导“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的思路,改善城市园林建设。

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分布,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

二、遵从“生态位”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产生直接竞争。应当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不同种群间相互补充,这样,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因其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植物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园和杜鹃园。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养分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指2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就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而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也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其他大多数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予以注意。

第8篇

关键词:园林 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植保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为干预下的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随着系统内植物的不断更新及改换,再加上单一栽植同一种植物,使得有害生物的规模暴发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植物的生长势减弱,也促进了病虫害的滋生。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园林植保将向何处发展,已被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

一、植物保护的现状

(一)滥用农药,破坏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在面对病虫害时,一味采用农药来对付植物病害,但是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农药使病虫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导致使用更多更毒的农药。而农药沉淀在土壤和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自然平衡,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树种选用不合理。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设计人员乏基本的植保病理知识,将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种植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方面,我们要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利用植物间互相制约和调节的性能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三)城市环境恶化,适宜病虫害滋生。现在的城市环境恶化,人口密集,气候闷热,很适合某些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四)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城市美化工程的进行,需要我们从外部进购大量绿化苗木,由于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大量外地的苗木出圃后,在运输、栽植前未进行检疫,结果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病虫害,造成病虫害大范围传播,造成巨大损失。 (五)未建立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系统。对病虫害我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长和发生规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判断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以及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及时做好防治准备工作,从根源上消灭病虫害。

二、城市园林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方向

(一)检疫控制植物的引进和交流是传播病虫的主要原因, 园林植物保护首要工作就是加强植物检疫在引进园林植物苗木、种子、花卉和其它材料时, 严格检疫工作, 有效地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入。

(二)栽培管理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和发展对外界环境条件、寄主情况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响病虫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1. 建立合理的绿化格局制定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注重生态意识与艺术效果的结合, 扭转绿地安排的随意性,逐步调整不合理的树种配置,做到树种丰富,比例均衡,既符合生态配置,丰富景观,又可避免毁灭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 选择抗病虫性强的植物品种。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的园林植物品种, 并在栽种前严格要求,控制病虫关,这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最佳的无公害方法。

3 .树体管理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健壮,大大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结合冬季整形修剪, 及时除去病虫枯叶、枯枝、死树。有条件的绿地进行冬耕深翻消灭越冬害虫。在秋冬季节对树干进行涂白,不仅能消灭部分越冬的害虫和虫卵,还可以防止灼伤害。

(三)预测预报园林植物保护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搞好园林植物保护重在预防,搞好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重要工作,是有计划及时防治病虫害的依据,力争把害虫和病原消灭在大发生之前。

(四)物理技术根据害虫的某些习性, 使用工具、设备或创造害虫所喜欢的物质条件,利用光、热、声波、辐射等机械、物理以及给害虫实施“绝育”等人工方法防治害虫。灯光诱杀,利用部分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设置黑光灯在其成虫盛期进行诱杀。潜所诱杀,引诱害虫到潜所越冬,杀灭害虫。人工刮除树干或建筑物上的虫卵,挖出土里的虫蛹,采摘虫包,震落捕杀幼虫,剪除病枝叶等。物理机械技术简便易行,又无污染,特别适合于城市园林植物。

(五)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大量消灭病虫害,且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撅和形成抗性,可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主要有以虫治虫,通过保护和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夭敌来防治害虫,城市园林树木层次性比较明显,化学防治的施药困难,因而,大量繁殖和散放害虫的天敌,不仅恢复原来天敌控制的环境,防治园林病虫害,而且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率而保护城市环境;以鸟治虫,保护和利用益鸟来防治害虫;以微生物治虫;以蜡治虫;以菌治病;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

(六)化学防治病虫害大发生、采用高效、速效的化学药剂,短期内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大力提倡使用低毒、无毒、高效药剂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一定要把使用化学农药与树木生物学,特别是生态学相联系,放在防治中的一个恰当位置。

三、园林植保的发展趋势园林植保在新时期应摒弃以往的陋习,积极吸取新科技,采纳新技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得园林植保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使得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他们的天敌种群相互制约和相互调节,使得园林植保能够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在园林植保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生态意识为基础,朝着构建生态平衡的方向前进。首先,在园林植保的日常维护的工作中,应强化生态意识,以生态学及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来进行防治措施,不能够破坏生态平衡,力求做到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害虫的防治工作方面,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探索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力争做到利用自然平衡规律解决病虫害问题,不再使用农药,不得已时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无毒无污染的激素农药等来消灭病虫害,以免破坏环境。对于病虫害天敌,我们要对其进行保护以及培养措施,必要时可对园林植物的树种进行调节。最后,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对于园林植保来讲,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来对园林植物病虫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网络共享给其他地区或园林,这样我们可以统一有效地对对绿化有害生物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管理和查询,大大提高园林植保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园林植保是城市的绿化者,对园林植保发展我们应秉着生态且可持续的观念,从自然平衡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园林植保的维护工作,减少甚至消除有机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园林建设成为生态园林,这也是其发展的的必然趋势。这样便达到了生态平衡和自然平衡的良性循环,我们的园林植保也前景无限,我们也会取得长远的宏观效益。

植物保护发展到今天,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不再只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立体,而是从生态学角度去充分认识它的利弊。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演变和自然选择,与其寄主植物和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当外来物种入侵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天敌大量减少,平衡才会被打破。对于一种外来的入侵物种来说,由于离开原生活地来到新的环境中,天敌种群尚未形成,使之成为该环境中的生态霸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现今全国各地大规模绿化引种,对园林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的破坏隐患,更应引起有关部门或植保工作者的注意,在检疫上要严格遵守各级检疫法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以下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阳半径仅0.7毫米,地球半径则为0.0064毫米,日地距离仅15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有12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计划分六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又一故乡。补充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