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时间:2024-03-21 11:48:53

导语: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第1篇

总结回顾了驻马店市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现状,理清了今后发展思路,对进一步促进驻马店市农业科技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驻马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建议

驻马店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市常用耕地1240万亩,人均耕地1.5亩。全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40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1700万亩左右。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8亿斤,其中夏粮79.6亿斤、秋粮48.4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1全市农业科技机构基本状况

1.1科研机构状况

全市现有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4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3个。现有在职职工2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助理研究员28人。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又催生一批以高效经济作物研究为中心的民营科研机构,在各类高效经济作物研究和成果推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2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状况

全市共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248个,其中市级5个,县级47个,县级以下196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2901人,其中市级105人,县级916人,乡级1880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224人,中级职称597人。

1.3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状况

全市拥有省级农业学校1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0所,其中市级1所,县级9所。能够承担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职教中心10个,拥有专兼职教师567人,其中高级职称147人,中级职称246人。

2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2.1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科研创新

自“十二五”以来,一是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市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等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18项、市级72项。二是创新、储备了比较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全市创新和保存小麦、玉米、芝麻、大麦、大豆、花生和各类蔬菜等农作物种质资源2万多份。三是品种选育工作成绩显著。先后选育出小麦、玉米、芝麻、大麦、大豆、花生等农作物新品种23个。四是栽培技术研究向综合配套迈进。共开展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36项。五是新品种引进取得新进展。先后引进推广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

2.2以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农技推广和服务创新

全市农业建设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向组织多元化、服务法治化、手段现代化、技术专业化、行为规范化发展。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各县均成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人员管理、资产和工作经费由县级农业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全市新建农技推广区域站89个、乡镇农技站6个,并全部交付使用。三是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四是强化人才建设。以人才培育为重点,对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部、省、县”三级培训。

2.3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创新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结合“粮棉油高产创建”、“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动员和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进村讲课、田间指导、技术下乡等,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电大等教育资源,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相关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四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电视网络技术开展农业科技的培训服务。

2.4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引领创新

“十二五”以来,全市建设乡级以上占地2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66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并示范带动全市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8个,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25个,带动一大批科技示范户从事特色经济产业。

2.5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促进农业科技保障创新

截止到2015年10月,驻马店市已获得218个“三品一标”认证。其中,140个无公害产品,69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泌阳花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夏南牛》两项国家标准,实施农业地方标准79项。目前驻马店市种植业、渔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达600多万亩,辐射带动50.8万户农民实施优质小麦、玉米、渔业的标准化生产。

3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够,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不匹配

从近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工作投入的结构上看,对粮食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相对较少,并且支农资金多数用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多数是从上级财政争取到的项目资金,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同时,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也不相匹配,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导作用不突出。

3.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

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体系条块分割明显,导致科研力量分散,科技协作能力较弱。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原创性成果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3.3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建设任务较重

一是改革工作进展慢。驻马店市是农业大市,农技体系机构庞大,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资保障等涉及财政、编制、人事等诸多部门,加之各县财政薄弱,县级政府积极性不高。二是人员超编严重。各县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均严重超编,工资不能得到保证,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四少四多”,即:专业高学历少、非专业一般学历多,新型特种专业少、常规专业多,工作上能独挡一面的少、闲散人员多,获得更新知识的人少、知识老化的人多。四是服务手段落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信息网络设备严重缺乏。

3.4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全市农村劳动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20%。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文盲化现象日趋严重,他们接受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偏低,增加了农技推广的难度。

4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4.1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要加大农业研发经费投入,确保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调整优化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向,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

4.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新体系

要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要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好各类农业科技专项,大力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4.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根据工作需要,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农业高素质人才,促进推广队伍结构优化。二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培训制度,促进农业知识和技术更新。三要积极发挥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不断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4.4完善技术推广网络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期间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客观地分析全省各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各级政府制定出正确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发展。因此构建一套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更加客观、科学地展开评价工作。

1农业科技创新概念和体系分析

1.1 农业科技创新概念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通过应用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工艺、生产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是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在内的动态过程[1]。

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本身处于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关系之中,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包括:即农业科学技术的生产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具体构成如下:

政府处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开端[2]。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民生,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由政府主导。政府投入相关资金、人力等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营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利环境。。

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是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他们在推出科技成果的同时,又能反馈给政府相关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他们与农业科技中介、涉农企业等相互合作,提供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农业类人才。

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扮演沟通的角色。他们沟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和涉农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各主体之间相互合作[3]。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处于农业科技成果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福建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机械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4],在一定意义上,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涉农企业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基本单元。在市场经济中,涉农企业能更好的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或整合。他们可以实现良种、技术、加工、销售、管理、信息等全程服务的组合。

农户位于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末端。农民使用农业生产技术产品和工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同时,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的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他们可以参与到项目研究的实践中。

相关机构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相关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等的大力支持,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意义。

综上,农业科技创新就是在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科技、科研机构供给农业科技、企业推广农业科技、农户应用农业科技中实现的[5]。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成员各司其责,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推动着农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2 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借鉴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上述系统各主体之间的持续性,将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如下。

2.1.1农业科技创新投入A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环节中占据首要地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证,这里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投入A1

A11: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比重=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额/全省财政支出总额。

A12:农业R&D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农业R&D支出/全省GDP总额。

(2)人员投入A2

A21:农业R&D人员占全省R&D人员比重=农业R&D人员人数/全省R&D人员人数。

A22:农业技术人员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农业技术人员人数/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数。

(3)支撑力量投入A3

A31:全省农业科研院所比例=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个数/全省科研院所总数。

A32:全省全国重点院校农业类比重=全省农业类全国重点院校个数/全省全国重点院校个数。

A33:全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数=农技站个数+畜牧兽医站个数+农机站和经管站个数。

A34: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占全省技术人员比重=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全省技术人员。

A35:科技中介机构数,包括技术信息服务中心、风险投资服务机构、贷款担保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A36:农村科普示范点,截至到日前的农村科普示范点个数。

2.2.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B

(1)农业科技创新的技术产出(B1)

B11:平均R&D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农林牧渔类)=发明专利授权数/该地区R&D人员

B12:平均R&D人员发表农业科技论文数=发表农业科技论文数/该地区R&D人员

(2)三大效益产出(B2)

B21:已应用成果占成果登记比例=已应用成果数/成果登记总数。。

B22:成果、技术开发收入占总经费比例=成果、技术开发所得收入/技术创新投入总经费。

B23: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当年农业增加值-上一年农业增加值)/上一年农业增加值。

B24:优新品种覆盖率(占总面积)=全省优新品种种植面积/全省农业土地总面积

B25: 绿色食品增加率=(本年度绿色食品数—上一年度绿色食品数)/上一年度绿色食品数。

B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本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B27:受灾面积减少率=(本年度受灾面积数—上一年度受灾面积数)/上一年度受灾面积数。

以上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融合了上文描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实证分析中,只需要通过福建统计年鉴和相关数据报告的说明获取数据,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即能对福建省的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哲敏,信丽媛等.浅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J].山东农业科学,2008(6):118-121

[2]周建锋.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及其矫正设想[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86-90

[3]曲卫星.关于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探讨

[EB/OL].(2007-06-28)[2009-03-27]ntem.com.cn/ntem/showa.jsp?informationid=202689&classid=2007064

[4]福建科技年鉴2007年

[5]高布权.论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522-526

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parted government leading that mainly focuses on non-public welfare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that mainly focuses on public welfare are difficult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farmers' demand, even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 help can't be given for various reasons.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problems can't be settled targeted. The universities in Shanxi have the provincal advantages in tal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y explores the university-bas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communicat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o farmers, let the expert team to concentrate on study, let the research personnel go to rural area to guid the farmers’ production, unite the enterprise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a series of postpartum services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These can make up the shortfall of the government-based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universities of Shanxi and ha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关键词: 山西农业科技;高校主导;协同创新

Key words: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based;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26-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往主要以非公益性为主的政府主导和以公益性为主的市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难以及时有效了解农民需求,即使了解也因各种原因不能有效给予帮助,对于农业的一系列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解决。山西高校探索高校主导型协同创新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的政策正确传达给农户,让专家团队集中精力搞研究,让科研人才走入农村现实指导农民搞生产,团结企业推广科研成果,并且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一系列产后服务,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

1 山西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其不足

1.1 以政府为主导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单纯的农业科技推广,各个单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不断发展为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这一套完整的系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既担任了宏观的行政职能又担任了全部的管理职能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急需转型。以往由政府在行驶其管理职能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职能边界权限模糊,大包大揽式的服务模式,造成市场和农户相脱节,农户的需求与服务组织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性,市场上出现的多元的组织服务没有办法相互协调,市场出现了自利性离散服务行为,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服务工作担当主导地位,已经不适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体的发展。政府在主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更适合于目前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道路。

1.2 以涉农企业为主导

涉农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生成规模,承担销售和产品的制造,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向社会提供农业商品及一系列农业商品的推广服务,并且具有开拓市场,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能力,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涉农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和创新,涉农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消费特点以及当地生产条件,开发,培育主导产品。涉农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员,必须以顾客及购买方的存在为前提,因为没有顾客就没有涉农企业的存在必要。这充分体现了涉农企业是以盈利、非公益性为目的的性质,虽然在产后推广,商品营销上涉农企业可以很好的发展其基本职能。但往往唯利是图,农民不是涉农企业在创造社会价值时财富的流通者,涉农企业并不在意农民的真正需求,往往忽视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只在乎经济收效并不从农业发展现实状况出发,会违背农业生产规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长久以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 以农业社团、服务站为主导

农业社团、服务站可以扮演好农户与市场的二传手,是沟通企业和政府的中介者,是疏通农户和政府之间、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渠道。这些组织更贴近于市场和农户,一般可以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勤务员、调研和技术推广的组织者。但因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主要还是以政府和市场为主要指导,农业社团、服务站在全国相对离散,不成体系。长久以来政府对其各个部门的组织管理方式陈旧,先进的科技技术都没有投入到农业社团、服务站进行发展。农业社团、服务站内部组织,管理方式有待改革,造成科研和教育落后。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推广和研发生产,农业社团、服务站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条件,并不适合担任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导重任。且农业社团、服务站等机构多建在农村,放眼农村的经济、教育都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多设在农村的农业社团、服务站并不适合担任主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的重担。

2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社会诉求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组织模式的大系统,这一系统必须是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现实情况的组织模式为主导才会得以发展,其主导模式必须具有较广范围内的可复制性、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功能、能够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可起主导地位的组织需要具备相对的体系独立性;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可以全程监督产前、产中、产后所需服务;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主要经营性质需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征。这就需要一支可以把农业科技科研活动与农业科技服务有机结合,形成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

高校包括大学、专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且学科类型广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外界支持力量强大,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场所。

2.1 高校主导型的优势

2.1.1 高校主导型的人才优势

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科技兴农”角度出发,实质性响应了“十”强调的“三农”问题,且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对待农业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对待教育要深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对于“三农”问题的倡导中,提出要全面发展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因此要想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教育是关键。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可以为农村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且由高校主导直接与农民对接,可以有效传达农业信息,使我省农业科技服务更环保、更专业。

2.1.2 高校主导型的科技优势

高校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最高境界,代表了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传播最前沿的通道,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一般都会有一个内部的科技成果的推广服务中心,其服务范围以高校为所在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且服务形式充分表现了其科技领先水平,建立了专属的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将省、市、县各级单位,农户联系起来,提供网络农业教学,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再加上高校本身具有学科门类多,设施齐全,因此高校具有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的源头性代表实力,在“三农”建设中担当重任。

2.1.3 高校主导型的教育优势

高校可以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多样的服务,可以以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收为己任,为农民,为农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使我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更加现代化,便利化并且科技化,是一种体制的创新。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农业教育、研究以及推广、服务上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以高校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制。高校即要提供经营,也要提供公益,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益性高校农业科技服务。

2.2 高校主导型所面临的问题

以高校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作为一种新畅想,虽已进入实战阶段,但因时间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有一些问题。

2.2.1 已有队伍和基础条件与现阶段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在农业科技服务中没一个分支的带头人、科学家不多;其次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不多;再次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团对,长期为了研究成果,且肯吃苦耐劳搞研究的人不多,团队更是凝聚力不够;最后封闭式的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思维不够开阔,局限性尤为严重。

2.2.2 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不符合其理论要求

首先,现行的高校所实施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普遍以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奖项,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并且只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最后高校中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高仿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2.2.3 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推进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的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合,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为重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种“要我学”思维模式,学生没有“我要学”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所授知识,难挖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高校对学生评价与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思路相背离,学生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

3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

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开放系统,根据协同论原理,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取决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组织而成,要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一系列服务。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运动面临两种转化趋势,一种是变为无序,一种是变为有序。“协同导致有序”是协同理论的主旨,之所以要协同治理,是因为要想使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是要研究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在自己的内部非线性的作用下,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这就要求山西农业科技服务各个子系统,即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各自发挥职能,协同治理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1 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

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为开展农业协同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农业技术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在农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上,不能只满足于以往单一的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等)进行借鉴,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并且充分行使其行政职能,依法保证科技安全,提倡教育影响科技,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山西省借鉴美国先进理念,并且根据我国2015“中央一号”文件、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规定,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对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提供行政支持、经济支持、法律支持。政府虽退出主导地位但为了支持新型主导模式进行一系列政策支持,在多元化的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模式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政府与高校的战略协同,政府与企业的战略协同。

3.2 高校与企业融合的协同创新

先进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的思路决定出路。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日,以及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今,公司处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坚持创新以寻求新出路,此时公司的创新力量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外部,甚至来自于像高校这样的机构领域。企业与高校机构相比,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在于资金及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的能力,但企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力量。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体现在技术攻关上与企业的全力合作,高校拥有推动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力资源储备,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例如,在构建2014年山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山西农业大学项目总结报告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大同县百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玉米宽行密植、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采用“校企联合,建立基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集中培训,落实技术”的技术路线。通过三种不同的株、行距种植试验,找出实现每亩900公斤产量比较好的种植方式,传统种植是在作物收获处低留茬,常规的留茬高度为5-8cm,一般不超过12cm,并且对根行粉碎还田。这种种植方法的缺点是秸秆不足,只有秸秆总量的5%-7%,土壤中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使地力下降,同时根茬进入土壤层影响播种质量。采用宽行密值倒茬平作技术,留茬高度为30-40cm。增加了秸秆还田数量。每年可使近1/3的秸秆还田,还田量达到2.5-3吨/公顷,每年使耕层土壤的有质含量增加近0.07%。耕地的肥料不断增高,增加了土壤产量。组装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并在晋中地区、临汾蒲县和大同县新荣区示范推广。高校与企业组成一个共同体,一方面可以为各方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以及缩短新技术从研发到商业生产的时间。特别是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工商业的激烈竞争,市场化知识的供给和需求加速提高,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市场的扩张和科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在新变化的生产竞争环境下,公司所需的科技知识积累需要一个更大的知识生产环境。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政府、涉农企业、高校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使产学研合作关系趋向长期性,推动双方在资源共享上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是促进企业和高校在风险和利益观念的协同的基础,为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找到了有效途径。

3.3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主要是知识的协同。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本质上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所需的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了单个组织内部储备知识的速度,涉农高校除了专门的农业类院校之外,一些综合类高校中也涉及相关的农业类专业,这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产中的机械使用带来相当大的助力。高校之间及高校和科研院之间各方都迫切需要合力推进知识的扩散,通过整合外部的公共知识来弥补内部的知识落差,构建由多个知识个体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所构成的知识协同。通过网络化的知识协同将各个高校知识交织融汇所形成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形成知识协同,演变成全新形态的多个子知识库,这些子知识库为产学合作各方所吸收、利用和集成,在扩充自身知识库的同时,通过知识平台进行再一轮的组织间学习,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进行知识的逐步再生,实现产学研知识库的知识螺旋发展,最终完成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创新。

4 结语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发展,各个服务主体必须保证合理的“公平参与机会”,去除对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机构的各种等级制限制制度。这样,即使人们承认各个机构各具优势,绝不可能完全步入从属关系,但因其目标一致,所以会公平的、开放的允许最具优势的高校进行主导其余机制各尽其职的进行协同治理。高校作为主导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机构虽有优势却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寻找自身不足并且改进的同时,也在寻求一条与其余机制协同治理的道路。以高校为主导的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在我省高校,如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参与实践,雏形已成,未来之路虽不是平坦无痕却也不失光明。

参考文献:

[1]刘东.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创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解决对策

农业稳定,国家的粮食基础就能稳定,解决好农业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经过我党不间断的努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逐渐深入,农村、农民和农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积极分析农村科技研发和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

现阶段,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型涉农高等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科研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其任务是完成国家制定的科研课题,然后获取相应奖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将其作为升职、晋升的依据,在这些科研成果中,很多内容都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导向,重视文字研究,轻视成果应用,重视科技研究,轻视科技成果开发,重视结果轻视成果转化,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模式十分单一,很多科研成果区域同质化,导致了产学研、农科教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难以有效结合。

1.2市场利用存在问题

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改革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现阶段,这个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3农业科研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省基础农业科研研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较少。从最近几年我省自然科学奖的获得类型分析,从事农业科研获奖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就充分说明了我省农业科研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的适应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甘肃省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在农作物种子资源、新的农作物品种、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中、农产品保鲜加工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方面做出突破,做好重大技术创新工作,解决我省现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设备储备日趋下降等问题,确保在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2强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就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说,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人员待遇不高,现有的科研手段比较落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项目经费不足。甘肃省科研队伍存在严重不稳定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重要科学成果的研究和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和储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还必须要加强产业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建设应该以培养现代人才为重点,积极争取率先引进重点学科,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产业开发和高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环境,建立一支适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

2.3将深化改革和完善功能相结合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和涉农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这两者的分工、不断优化办公结构,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科研体系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的合作,将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部门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4积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运行体系

积极实行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和实验站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而企业技术科研中心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从而保证能够形成一个公益性研究和市场化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更好的提升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我们面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难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最终促进甘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艳丽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平,曹成茂,杨林宽,何花,吴俊,蒋先锋,方小山,梅建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

[2]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任务的通知[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0)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33)

第5篇

1.基础设施。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相对国外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过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现代化设备建设上也在加大成本的投入,因为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所以完善如水利设施、乡村公路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加大成本投入的同时,也要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在投入和产出上不成正比,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资源环境。农业生产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和土地资源的丰富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土地资源优渥,可耕种面积庞大,农业生产才有可发挥的空间。但是目前我国可耕种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一带,受到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耕地面积正在日益减少或者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可开发的土地更少,难度也更大。

3.科技创新。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尽管一直在努力,但是据有关数据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技水平依旧很低,科技的利用率不足5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上的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以及农耕过程中有关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利用与产出率不高。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对水土资源,农产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资金人力等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一方面受到资源匮乏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水土资源的浪费。还有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地区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出率而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污染,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态循环系统一旦被破坏将造成资源不可再生等严重问题。此外,对深加工投入的不足,使得即使有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农产品却没有一定的附加值,从而导致农产品的市场效益比较低。

2.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在高坪地区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成本投入大一些,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也就较强,而欠发达地区受到地域经济的原因,在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不够。整体来说,成本的投入并不代表科技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需要加强。第二是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技术的需求不旺盛。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形成大规模耕作的趋势,农业生产者倾向于使用传统农耕设备,对水利设施,灌溉技术的需求并不高。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需要将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得以宣传和普及,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劳动者素质的影响,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效率并不高。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有些地区的情况复杂,在落实政策的时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是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使得劳动者的素质降低,这对农业科技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普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可以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增加深加工成本投入、引进大型农业企业等角度考虑。

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国家的灵魂,更是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推手,所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投入。国家的财政政策中需要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预算进行严格的把关,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和使用体系,还需要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国家也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加大高校对于专门科技人才的教育,设立科技研究所,选拔优秀的科技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其次,农业科技的创新也要求农业部门和其他国家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在我国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需要引进国外相关科技文献和科技技术,在研究先进文献和科技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科技的创新做出努力。此外,也要对成本投入进行合理的管控。比如在一些高坪区可能成本投入已经相对比较大了,只是产出率不高,那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在深加工上加大投入,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2.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现阶段,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在对水利设施上的建设,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播种和灌溉技术上的改良,施肥耕作等操作上的进步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创新成果的推广方面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推广的体系,比如宣传和监管部门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加快劳动者的接受和适应新科技的能力,需要完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优惠政策。这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科技及其成果的利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组织农业科技工程。最后,农业科技工程的组建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科技工程预示着我国在推广农技和农技产品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次,还需要加大企业和农业的合作,引进大型的农业企业,使得农业和市场开展有效的合作,尽快组织好农业市场交易信息网络等,这对于组织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技的发展和推广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6篇

>> 现代农业成果创新与转化探讨 云南现代农业“农超对接”创新经营机制研究 检察与调解对接机制研究 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对策 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研究 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贵州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湖北省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村成人教育机制研究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创新流转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及实施策略研究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对接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冉学忠,郭立杰,白胜双.对铁铃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29-230.

[4] 薛薇.农作物秸杆还田的作用与途径分析[J].农技服务,2015(6):133.

[5] 许竹青,毕亮亮.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例[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3):118-122.

第7篇

1.1内涵定位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指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较多的科研创新成果、先进的院所制度体系和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科技支撑引领有力,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特定生态类型区的科技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地市级农科院所与高校、企业等之间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省内来看,区域创新中心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处于领先位置,能够主导区域农业创新发展方向,引领区域农业创新发展进程。从全国来看,区域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在国内农业科技领域有一定话语权、在某个领域有主导权,能够体现河南省的农业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对全国农业科技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1.2基本特征

1)技术原创性。区域创新中心是河南农科系统的技术创新高地,在应用研究、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高新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定突破并持续推进,在区域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2)创新集成性。区域创新中心不能局限在农业技术创新领域,而要顺应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衔接配套,提高创新驱动发展的整体效能。3)示范综合性。区域创新中心是区域科技创新排头兵、学术研究主阵地和科技进步主渠道,能够加快构建完善创新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了一套有活力、有效率、可复制和可推广的体制框架和制度创新成果,在河南农业创新发展中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4)区域主导性。区域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创新要素,在全省农业科技资源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河南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的重要主体,是河南省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先机的骨干力量,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占重要地位,引导着区域农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5)影响全国性。区域创新中心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重要成员,是地方参加国际国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在全国农业科技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主要功能

1)服务和示范功能。这是区域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域创新中心是地方政府指导农业生产、推动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和维护粮食安全的参谋助手,要适应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大省的战略需求,突出服务和示范的功能,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区域农业发展的格局,不断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2)支撑和引领功能。这是区域创新中心的保障功能。支撑功能体现在:一是为区域农业科技决策、科技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提供智力支撑;二是为发展技术密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生态健康、环境友好、产业集聚和经济高效的区域农业提供技术供给和创新成果;三是为周边区域和南北过渡带的农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智力资源、技术供给和科技成果。引领功能体现在:一是发挥区域主导作用,引领区域农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二是发挥创新体系优势,协同创新,形成“前沿科学—变革技术—产业示范”三者互动的科技创新价值链;三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成为全省农业科研创新文化的重要引领者;四是参与科技竞争合作,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和发展先机,为提高全省农业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作出贡献。3)集聚和融合功能。这是区域创新中心的基础功能。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的高度聚集,要求区域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融合功能,能够克服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和“孤岛”现象,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4)辐射和带动功能。这是区域创新中心的衍生功能。体现在:一是科技基础设施为区域提供服务;二是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创新要素向周边地区和相似生态区辐射溢出,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四是创新文化对其他区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基础

2.1科研机构

信阳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的中心,是农业大市、河南粮仓。涉农科研机构主要有信阳市农科院、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及部分企业。信阳市农科院是国家主要农作物重要的中间试验基地和生态育种基地,设有水稻、茶叶、小麦、油料、资环、植保和作物栽培7个研究所,建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小麦、油菜、茶叶和红麻试验站,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和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等国家级科技平台;省籼稻、茶叶工程中心,水稻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和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小麦、食用菌试验站等省级科技平台;设有油菜遗传育种、稻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水稻育种、茶树遗传育种与生态栽培省重点创新团队和省茶学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在“十一五”全国地市级农业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排名第37位。信阳农林学院设有水稻、茶叶、水产养殖等6个研究所,建有信阳毛尖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研发基地和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信阳师范学院建有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院士工作站、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信阳农业领域共有院士工作站2个、省工程中心8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和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

2.2科研成果

2006~2013年,信阳先后承担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35项,省级科技计划237项,争取经费6379万元,育成和推广农作物品种30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0项,其中,二等奖16项,三等奖34项;专利申请量3120件,专利授权量1300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全省领先。

2.3产业带动

面向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县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田大户,创建了一批规模示范基地。建成高标准粮田50.8万hm2,催生农民专业合作社636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9家,家庭农场2144家。流转土地3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54.5%。粮食总产从2005年的42.25亿kg提高到2013年的58.57亿kg。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2%,科技贡献率达到50%。形成了一批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对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3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特点

3.1节点优势

信阳市农科院是信阳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是河南省农科院第一个授权挂牌的区域分院,是国家和省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先后加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体系、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型肥料技术创新联盟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积极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任务。以信阳市农科院为主导,有助于把基础性研发、应用型研发和产业化转化连接在一个纽带,构建起枢纽型农业科研组织体系,提高区域农业创新水平和产品供给能力。

3.2学科优势

致力于应用技术学科研究,这既是地市级院所区别于国家和省级农科院所及高校的鲜明特点,也是体现地市级院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信阳市农科院长期聚焦南北过渡地带农业科技,聚焦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建立了覆盖信阳主要农作物的应用技术学科布局,是信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依托。与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既是信阳市农科院的学科传统,也是信阳农业科研的重要优势。

3.3阵地优势

尽管农业科研机构日益多元化,但农业科研的主体,尤其是地方农业科研的主阵地仍然是农科院所。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信阳市农科院是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粮食安全的参谋助手,长期发挥着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排头兵、农业学术研究主阵地和农业科技进步主渠道的职能作用,以信阳市农科院为主导,有助于发挥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优势,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加快区域农业科技进步。

3.4体系优势

农科院所的核心竞争力还体现在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优势。农科院所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农科院所的科研范围、对象和内容等有明确的层级分工,各层级之间存在着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一点与高校或者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系统与农技推广体系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农科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体系优势和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彰显,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区域农业科研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

4建设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

豫南创新中心是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农科院赋予信阳及信阳市农科院的责任定位,应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对信阳的要求上来,努力克服创新资源贫乏、科研产出不足、平台层次不高和高端人才匮乏等短板,增强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创新成果的影响力、现代农业的引领力、创新环境的吸引力和区域创新的辐射力,建设学科、队伍、条件、管理和成果一流的区域创新中心。

4.1做好制度体系建设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争取在编制范围内自主调整学科和内设机构。健全和完善以院所长负责制为主导,党委(支部)的政治核心为保障,院学术委员会、职代会为基础的现代院所管理体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2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区域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凝练重大科技任务与重大命题,制订一个科学合理、落地可行的区域创新中心规划。

4.3做好学科发展设计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引领科研任务和院所建设,系统设置研究所内部机构,加快学科团队和创新机制建设,建立“服务产业、科研创新、成果培育、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创新范式。实施“增强特点、加强交叉、扩大覆盖、助强扶弱”学科发展战略,以“研究方向”为单元,针对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明确“十三五”的研究选题、创新目标和考核指标,持续攻关。

4.4做好重大项目设计和成果培育

强化产业技术攻关和应用,扎实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建设团队协同攻关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研究项目体系,加强品种、材料、技术、专利、标准和论文的产出,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4.5推进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研究示范

加快推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深化与地方政府、推广部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构建农艺与农机相协调的生产技术体系,深化院县合作,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研究示范,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的升级版。

4.6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着力构建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体系,坚持用平台夯实科研基础,用团队推进科研创新,用课题带动科研深化,用管理提升科研质量,用机制激发科研动力,用转化打造科研品牌,不断提升信阳农业科研事业的显示度、话语权和影响力。

4.7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

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以构建科技服务新格局为重要目标,依托重大项目攻关、优势学科建设和重大平台建设,建立省级重点创新团队,创建以团队为基础、持续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模式,打造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节点。

4.8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与中国农科院和相关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发挥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节点作用,强化与省农科系统的协同创新,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强化信阳农科系统的协同创新,集成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强化科研项目和科研过程的上下游贯通,使科技创新从研发到成果产业化形成一个流程顺畅的有机整体。

5建议

5.1实行省级统筹

区域创新中心隶属省农科院,事业费、科研经费由省农科院核拨管理,实现管理主体和财政保障重心的“双上移”。要推动全省农业科技资源融合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

5.2加大创新投入

以国家对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社会性定位为基础,实行公共财政向基层倾斜、公共设施向基层延伸、公共服务向基层覆盖的方针,把基层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农业科技经费短缺问题,省财政单独设立农业科研预算,使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环节都得到财政的稳定支持。

5.3设立平台专项

设立区域创新中心平台条件建设专项,从实验研究体系、共性技术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等层面推进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更新、改造和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加强平台与学科、人才、团队和项目的结合,拓宽区域创新中心及其科技人员的发展空间。

5.4整合创新力量按照成建制、成系统形成创新

第8篇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金融 农业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引言

农业科技金融是在科技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自身的特征,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限定在农业领域,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以及本质等重要概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首先依据历史的逻辑对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演进进行回顾,进而对农业科技金融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最后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拓展,对未来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研究逻辑上来看,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农业科技金融的铺垫阶段和农业科技金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阶段等。

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阶段。在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期,国家政策主要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也开始起步,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没有体现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将金融元素“有计划”的引入科技领域,以实现资金对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铺垫阶段是指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农业科技与资金的结合,这其中又分为农业科技金融雏形期以及农业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的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险投资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科技金融的其他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形式日益成熟。

农业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7月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举行。这次大赛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新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领域科技管理体制,延伸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也为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材料。

上述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表明,农业科技金融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的。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鉴于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本研究借鉴目前农业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总结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经验并加以提炼,进而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这一过程遵循归纳式理论构建模式,属于理论构建研究。

本质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本文采用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认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起点,从本质出发,可以把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结构中各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且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更好地运行。

(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构建路径

本文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以本质为起点来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

1.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农业科技金融可以理解为一个产业概念,即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就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完整概念应该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汇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该定义需要进一步说明: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较低的资本产出比和较高的风险等特性,使其很难吸引市场化的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以财政性的资金为主。但是完全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又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上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大胆的创新。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有需求,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金融工具或是金融服务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包括融资、分散风险、监管在内的各种需求。

农业科技金融是全社会投入性活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银行、科技企业自身、担保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资金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构架和机制。

2.农业科技金融的主体。一是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根据前面对农业科技金融定义的阐述,农业科技金融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融资需求、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其需求主体包括: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和农民等。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与农业科技金融需求相对应,农业科技金融供给包括:资金供给、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供给主体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和个人等。其中,投资机构是农业科技金融最有潜力的供给主体,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能提供人力资本、企业管理方法及社会资源等附加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中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金融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担保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性机构。包括:信用评级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农业科技金融市场。

3.农业科技金融的功能。满足科技资源的融资需求。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农业科技金融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无足够的固定资产,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类的“软”资产很难变现和估价,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融资。再加之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探索科技银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科技工作提供包括融资、担保、评价、监管在内的一系列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融资前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担保,融资后的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投融资体系,而是包括投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其作用是为了满足融资以及为融资提供相关的服务。

4.农业科技金融结构生物学视角剖析。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似,农业科技金融也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中,农业科技和金融分别是两条主链,这两条主链也呈现反向平行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实际上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从结合到高度融合的演进过程。当农业科技与金融达到高度融合,农业科技金融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第二,科技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金融的工具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配置金融资源。这就实现了农业科技与金融的“配对”。第三,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由于金融资源与农业科技活动结合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农业科技金融形式的多样性。第四,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充当“氢键”的是一系列的运行机制,包括: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信息共享、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风险管理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第五,DNA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不同环境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农业科技金融也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即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5.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当农业科技金融双螺旋结构稳定后,就会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可以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是帮助农业科技资源解决融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对金融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该需求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难以提供的。农业科技金融能够用金融资本来孵化、支持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终目标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注入大规模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科技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6.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内容剖析。农业科技金融的体系分为农业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撑服务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政策法律体系三部分。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是为了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按照金融制度的一系列规则,而建立的资金融通系统。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源进行聚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在借鉴国内外融资体系建设,并结合目前我国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应呈现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辅的结构。

第9篇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情况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其中泰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省级6家、泰州市级19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据统计,列入泰州市考核的19家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42.6亿元,利税2.05亿元,共投入科技开发经费0.52亿元,挂靠科研院校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43个,申请专利85件。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其中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家,泰州市“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家,省科技型农业合作社2家。据统计,全市1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实现销售8.6亿元,利税0.96亿元。

3、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情况

至2010年底,我市共有5个泰州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0个靖江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由于这些示范园(基地)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市场信息灵,科技意识强,推动了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近三年,这些示范园(基地)共投入科技经费0.36亿元,挂靠科研院校10家,引进新品种46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0项,开发新产品18个。

(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科技超市建设情况

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靖江市红芽香沙芋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半年来,按照科技超市“六有”标准,设计刷新了店面形象,设立了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室、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农资服务室、产品储藏室,常年聘请了省市科技特派员12人,创建了香沙芋销售及科技服务网站,加快了红芽香沙芋的品牌建设;举办“香沙芋集中温室育苗”等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今年新增香沙芋种植户1000多户,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科技超市的建设,推动了我市香沙芋特色产业的发展。

2、各类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0年至今,我局与农委每年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市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参与承包的农技人员,使这项活动得以持续20年正常开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组织700人次农技人员,签订承包合同365份,承包种植业560万亩次,养殖业1200多万头(只),水面6万亩次,为农民增收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2)农业科技信息采集、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9年起,根据企业及农户技术需求,我局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及农业龙头企业人员到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校,采集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经筛选汇编成册、制作光盘后,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信息。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最新科技信息460多条,组织市、镇、村专题会25场,此项活动深受企业和农民欢迎。

二、现状分析

(一)科技载体持续创新需要多方支撑

目前,我市共2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这4个企业是我市特种水产养殖、肉制品加工、香沙芋种植、鹌鹑养殖加工等四个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挂靠8个科研院校,初步建立了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近三年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农业三项工程等省级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需要政策(视同省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撑,才能持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二)科技服务活动需要长效化、制度化

开展农技承包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但这种承包是无偿的,工作开展依赖于政府资金的奖励,今后将逐步探索市场化有偿服务机制,使这项活动长效化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项工作今后一要形式多样化,二要跟踪管理,三要提高成效,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开展;要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要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资源特点,重点发展沿江休闲观光农业、粮食物流、肉制品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构建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产业、生祠高效农业、粮食产业等四个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科技载体建设,培育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泰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工程中心3个,靖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制订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转化新成果、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建立(参与)技术创新联盟,创建工程技术中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挂靠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已挂靠企业,由单一合作向全面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由一般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切实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依法争取财政科技三项费用足额拨付,不断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总量,集中支持重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我市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