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1:22:52
导语:在能源产业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
一、概述
1.员工培训的目的。培训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培训的目的,总体上讲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采用各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对职责变化的适应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培训不着眼于每个员工的工作,不给企业带来效率和效果,培训就会成为额外的负担;如果培训不给员工带来实际的好处,不能与薪酬、提升等人力资源职能相联系,培训也就徒有虚名。
2.员工培训的功效。良好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素质,其功效在于:使员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念、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跟上企业前进的步伐;使员工做好现在的工作,革除不良的习惯和不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品质,降低工作成本,增加工作效益;使员工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开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通过培训为企业的将来发展奠定人员素质基础;使员工更加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团队竞争力。
3.员工培训的需求。首先研究企业战略和目标,确定培训方向,企业的培训计划应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其次研究工作职位的要求和任职者的能力水平,从两者之间的差异发现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再次研究培训对象。谁需要接受培训,谁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由此得到培训对象的类别和数量;研究培训的重点。这里要区分员工是属于“不会做”,还是属于“不愿做”。“不会做”属于技术和方法问题,“不愿做”属于心理问题,对两类问题各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来解决。如果两类问题都有,则进行全面培训。
二、员工培训的层次和侧重点
1.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人员是指在企业中从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活动,通过专门的技术知识、方法、程序和设备解决相关领域技术问题的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在于用技术知识解决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培训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其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度,更新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新其使用先进技术手段的能力,并为在更大范围内从事技术活动和晋升到高一层次的技术职位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2.一般员工的培训。一般员工是指从事具体作业活动、无下属指挥的操作性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直接使用设备、工具,直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其主要职责在于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按时完成作业活动。一般员工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体力工人,以体力劳动和技术为主要工作方式;另一类是智力型员工,是知识含量较高的业务工作者或现代技术装备的操作者,如会计员、绘图工、计算机操纵工等。智力型员工经过培训和发展,将会兼具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双重身份。对一般员工培训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不断提高其对业务流程、方法、图纸、规则的理解能力和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能力等,并为其在更大范围内从事业务活动和晋升到高一级的技术等级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在对一般员工培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按照国家规定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基本要求、任职资格来培训技术工人和智力型员工,使这些人成为操作技术上的资深骨干,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三、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主要是指在同类工作环境和同类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进行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本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职培训的功效:一是提高、充实和完善员工的工作技能,为员工的工作轮换、横向调整和以后的晋升创造条件;二是减少工作中失误、事故和灾害的发生,降低由失误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安全;三是减少各种消耗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四是提高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在职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各领域、各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可按专业领域、岗位职责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在职培训的途径主要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专门化的目标性培训。具体方式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四、培训方式及其选择
1.课堂讲授。通过视听技术,运用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方式,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传播知识和技术,在讲授中途和课后允许学员提问和交流。在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和外部的大专院校经常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培训,这种方式有利于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和灌输。由于更多是单向信息传递,学员的反馈效果较差,难以适应成熟者的经验理解式的学习。
2.网络培训。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培训内容以字、音、像的方式传递给受训者,这种方式可节省学员集中培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信息传播面广,使用方便,有利于知识性传输和分散学习。但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投资较大,需要对培训『效果有严格的监控和监测。
3.自学。按规定的目标和计划,有一定学习能力和自觉性的学员自己读书学习,进行自我培训,这种方式适宜于知识性学习,有利于学员自主安排学习,比较灵活实用,但缺乏交流和互动的效果,缺乏群体监督,因而需要强大的坚持力。
4.群体讨论。围绕中心目标,通过学员的积极参与,以全通道的信息交流方式,研讨所关心的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培训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对培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经营案例分析就采用这种方式,效果很好。
5.角色扮演。学员在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中扮演某种角色,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得到亲身体验,并由其他学员对其扮演效果进行点评。这种方式信息传递多向化,反馈效果好,实践性强,有利于培训J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者的设计和指导水平。
6.工作轮换。有意识使受训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取得不同的经验,培训其协作精神和全局观念及全面的工作能力,这种方式有利于培训综合性的管理人员,但需要有良好的职前培训,否则会降低新岗位的工作效率和干扰新领域的正常工作。
上述培训方式各有利弊,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受训者的职务特征、岗位可离度等因素进行选择使用。
五、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
1.培训是企业的战略性任务,需要整体协调。培训是企业的责任,接受培训是员工的权利,责任和权利统一的结果使企业更有效地生存和发展。员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使员工培训有效地运转起来。
2.管理培训宜从上层到下层,以建立共识为主。管理培训I若从下层开始,下层观念革新,能力提高,容易造成兵强吏弱,整体管理效率难以明显提高。管理培训若从上层到下层,层层落实,上层理解了管理内涵,可为下层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大
的空间,并指导下层更好地进行培训活动,从而很快地见诸于行动。员工培训除了革新知识、提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注重灌输企业理念、工作伦理和群体规范,以便建立共识,形成健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3.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员工培训。实施员工培训项目,需要投资,应该有投资效益。培训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与工作相关,能提高效率、扩大效果、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项目,系统地进行培训,不能漫无边际、互不联系、零打碎敲地进行培训。员工培训应该进行认真的成本效益分析,获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4.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培训机制。企业规划美好的发展远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甘愿留在企业与企业一起成长。员工培训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员工的生涯管理和企业的连续不断的培训计划联系起来,使员工意识到培训与自己的成长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在这个良性循环的培训机制中,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5.提高培训的个人主动性。把员工考核作为员工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对职教工作实行全面考核,既考核施教单位和人员,又考核参加学习的员工,还考核学员所在部门甚至班组。培训任务中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与生产任务一起纳入考核指标,层层落实,严格考核,每年年底在编制第二年的员工培训计划时,根据各单位基数,将总任务的20%的指标同个产任务一起下达给各部门、班组,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凡属拒绝培训或培训I不合格者,学徒工要延期转正定级直至合格。培训I不合格的员工,不评先进,不提干。把员工教育同经济责任制挂钩,形成推进企业员工教育的动力。在企业内部实行资格证书制度,把培训和任职上岗结合起来,可以解决企业员工教育长期存在的工学矛盾的问题、学用脱节的问题以及职工被动参加培训、主动性不高等问题。
6.培训考评及反馈,提高培训实效。为检验培训效果,督促培训对象认真学习,所有的培训必须进行考评,培训计划应该对考评方式(笔试、面试、操作)加以明确,以便在时间、人员、费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考评的成绩有培训学时计算和培训过后一段时间中的工作能力提升两种,后者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培训评估的起点应是培训和组织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惟其如此,才能给管理者、受训者、培训者以持续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发挥更大的用,否则,则易使人认为培训受重视不够或仅在搞形式主义。
7.以培训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经过培训的员工往往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或不良的工作方法,其直接效果必然是促进工作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各种损耗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此外,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培训,会增进员工对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随着员工对组织认同度的增加,他们会主动表现出该组织的成员行为,急组织所急,想组织所想。员工只有真正对组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后,其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进而表现为工作绩效的提高。通过培训可以使具有不同价值观、信念,不同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和谐地统一在组织之内,可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使组织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 尧.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新能源产业 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73-04
[基金项目]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低碳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制度联动机制研究”(16BJL118)。
[作者简介] 秦艳(1979 ― ),女,广西兴安人,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产业政策。
近几年,广西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能源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化与产业化推动了产城融合。
一、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为重点,对广西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产业发展方面:三年来,三市GDP增长率有所下降,总体保持稳增长。柳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但其比重仍然较低;桂林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但在2015年有所降低;南宁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高,且高于2015年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均值(0.53)。
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从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来看,南宁、柳州、桂林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与2015年国家平均数(0.03)相比,柳州、桂林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过低,南宁的比例(0.04)略高。三个城市中,工业用电量均逐步减少,城乡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并且,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中,除柳州工业用电比例较高,南宁和桂林的工业用电比例与居民生活用电比例相近。
产城人互动方面:三个城市第二产业中电力、建筑业人员占比均高于2015年国家的平均数(0.18)。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均在0.3左右,与2015年国家均值接近。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三个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都过低。而且,城市道路面积也均低于2015年国家平均数(15.6平方米)。
二、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广西城市的能源消耗比例仍不合理,高碳排放能源占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同时,广西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且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的绿色能源消费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在当前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策略,即以低碳城市建设为基础,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以新能源产业为保障,驱动低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低碳城市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撑。
低碳城市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市场。低碳城市建设就是降低“负”产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清洁能源是城市中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基本保证,低碳城市是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市场,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柳州低碳城市建设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倒逼清洁电力的开发,从而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城市的集聚效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支持,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广西的经济中心,柳州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州高新区已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基地。并且,柳州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了柳东新区的建设,并推动了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
广西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桂林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及风电建设,并获得了较好发展。2015年,南宁市实现了22项新能源的并网项目、83项并网服务。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的龙潭产业园区将建成为广西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广西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为低碳城市中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2016年上半年,在总发电量中,生物质能、风力、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占了9.5%,相比同期增长了6.1%,火力发电下降为36.1%①。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绿色交通的建设。广西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充电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三、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
发展思路
低碳型产城融合并不是新能源产业与低碳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低碳城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载体,并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必须要厘清其实施路径并从技术、规划、政策、人才等多方面为之提供有效支撑。
(一)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基于前面的现状分析,本文从设立产城融合区及完善城市系统两个方面构建广西“低碳型”产城融合实施路径:
1. 以l展为基本原则设立产城融合区
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当产业和城市获得同步发展时,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间的协调性就会凸显。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匹配是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要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就需要有与低碳城市相匹配的产业。广西可再生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选取新能源产业作为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匹配产业,能有效地促进“低碳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根据前面的分析,选取南宁、柳州、桂林为试点,以“低碳型”产城融合为目标设立产城融合区,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低碳转型。
2. 基于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建设城市系统
市场和政府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中,应以市场和政府为主体,完善城市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道路、水电等城市设施建设,加强低碳城市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间的互动;通过教育、科技及社会保障等,为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服务。
(二)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顺利进行,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形成由技术、规划、产业体系、政策及人才保障等子系统构成的全面支撑体系。具体如下:
1. 技术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加强,通过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的集中,能充分发挥群内研发优势,从而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因此,广西应在加强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加强低碳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政府扶持和社会投入的结合,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技术的创新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
2. 促进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为了避免区域整治规划、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等规划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排斥,应采取“多规合一”的措施,统一指导和引导城市、县域、社区、产业园区等多层次规划间的协同。柳州市的“多规合一”试点中取得的成果值得借鉴,即在现有的城乡、土地及环保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形成三类空间的三条红线。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还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应基于《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V西新能源产业规划》(2009)、《广西关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实施建议》(2015)等相关规划,加强低碳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及低碳城市间的产业衔接,以及促进低碳交通、低碳市政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3. 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广西应加强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协同,即通过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间的协作,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低碳转型,建立低碳型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带动了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广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因此,通过新能源产业与加工贸易产业间的互动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最终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发展。
4. 政策制度体系。产城融合涉及城乡规划、土地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此,还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一是低碳金融、低碳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同时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金融支持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支撑要素,要实现“低碳型”产城融合,更需要发展低碳金融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低碳信贷,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且支持新能源技术、设备等研发能力,以及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另一方面,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低碳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推进低碳交通、建筑节能等城市建设工作。并且,通过财税政策,将政府资金与市场融资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二是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柳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多个产城融合发展组团”,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柳州汽车城组团等四个组团,并将道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纳入统一规划,对产业和城市布局进行统筹。因此,应加强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将产业与城市在空间上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三是规划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严管空间规划,促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产业、低碳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间的协同,制定低碳发展总体空间规划方案,避免多头管理及规划冲突。要实现政策制定部门间的协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及相关产业碳排放数据的共享,保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5. 人才保障体系。尽管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比较缺乏。广西应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低碳城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并且,完善现有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为推动“低碳型”产城融合的科学研发及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若祥. 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16,(15):52-54.
[2]陈瑶.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实例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2):161-166.
[3]付允,刘怡君,汪云林. 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44-47.
[4]李光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苏美蓉,陈彬等. 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3):48-55.
[6]叶振宇.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J]. 区域经济评论,2013,(04):13-17.
预计经济政策环境将发生三个方面的核心变化:一是受供求的影响和政策的推动,劳动力价格将明显提高;二是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压力加大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激励,节能减排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将进一步加速经济均等化。
劳动力成本提升将推动企业提高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而产业升级将提升装备需求,装备制造的亮点是高端装备和装备国产化;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将利好新能源、新材料,也带来脱硝、污水处理、能源合同管理等需求。另外,以新疆、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将迎来大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相关领域。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要下降40%~45%。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大责任还需要由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来承担,环保新能源行业规划实施的力度和发展速度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投资机遇。
环保新能源投资关键是看行业。核电、光伏、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汽车四大领域值得关注。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之后我国核电建设将保持较平稳的节奏。未来中国用电的不均衡对电力供应和电力服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看好的产业是可以减少对火电依赖的清洁能源,以及解决电源和用电分布不均问题的智能电网。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值得期待,规划内容可能超预期,涉及汽车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汽车标准、电池标准等核心内容。而在新能源汽车投资板块中,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选时的投资逻辑上,产业发展初期会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上游行业,比如资源类像锂矿、稀土永磁、稀土类等相关企业。而在中后期随着环保新能源中游产业逐渐成熟,竞争加剧和产能逐步释放,则要关注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的品牌企业。
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将带动数万亿投资,“一方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还将包括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等内容。”
江苏、浙江、上海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已分别在5月底和6月初次第推出,从各省的规划来看,底牌并无二致,均主打太阳能、风能和核电。
桌面上的是长三角新能源发展的蓬勃之势,桌底下的是三省市暗暗较劲。
浙江省发改委的一名官员分析说,各省之所以这么早都出台自己新能源规划,有两个最主要的目标。首先是,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3万亿的投资额度,各省都想争夺中央的资源,“国家几万个亿,每个省都分一点”。不过,在新能源发展方而,国家并不能给多少钱,最关键的还得地方自己支持。其次,地方还想借此带动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及一些重要专利成果转移。
浙江具体针对新能源的产业规划正在酝酿成型,年内定将推出。
上述浙江省发改委官员表示,此前5月份推出的《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仅针对具体新能源产业,总的规划正在制定。
他分析说,一般意义上来讲,风电、太阳能带动的产业多,生物质能和沼气池比较难开展,对区域产业和能源的改善没有多大作用,对GDP拉动也慢。
因而浙江的新能源布局的序列仍然是以核电第一,风电第二,天然气、光伏第三。
“浙江新能源现在有点眉目的就3个点,浙江慈溪的风电,嘉善昱辉的光伏,以及三门市的核电”。据其介绍,浙江三门市拥有中国最大核电基地,三期装机容量是750万千瓦,第一期两台机组分别115万千瓦,已经开始施工,装机总量。
而浙江正泰能源在杭州新建的光伏基地已经投产,第二期在温州当地,将会联合8个集团公司,“要搞一个100亿到200亿规模的光伏基地,因为涉及土地,国家要批复,正在运作,因而还没有围起来”。
上述浙江发改委官员说,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新能源电价高出普通矿石电价一倍以上,这并不单是浙江一省的问题,江苏和上海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上述浙江省发改委的官员透露,长三角三省市彼此邻近,都靠海,海上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的天然基础都差不多,只不过,后天禀赋上,江苏的光伏发展较早,上海的科技力量比较雄厚。
该官员说,新能源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刺激,上海可能获利最多,因上海的科技优势明显,很多风力、核电装备都是上海的企业在生产,而江苏的新能源的底子较好。
他解释说,新能源主要靠政策推动,周家的政策路径并不存在多大差异,因此各省的起点相差并不太多,也不存在多大程度上的差异化竞争,很有可能会出现产业同构。
不过,他称,产业同构的问题不用担心,市场竞争机制会导致产业集中,现在政府强力推进,将来怎么样,将来再说。
长三角各省虽然差异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新能源方面的起点却差别很大,江苏是三省中“吃得最饱”的一个――2008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900亿元,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580兆瓦,拥有8家上市的光伏企业,风力发电整机制造能力达100万千瓦,风电装备成套机组制造企业数最全国首位。
因而江苏发了宏愿,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中,江苏提出,新能源产业规模要进一步壮大,2009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2010年实现3000亿元,2011年实现4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实现35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产能力:江苏新能源发展的序列为光伏产业、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和核电装备。
相较之下,浙江的新能源目标较为务实,只是力争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50兆瓦,其中光伏发电50兆瓦,风力发电300兆瓦;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而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地源(水源)热泵空调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年产沼气1亿立方米,实现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以上。
上海的目标基于二者之间,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其中核电、风电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500亿元,新能源汽车300亿元,太阳能300亿元。
相比之下,上海新能源规划还有一个优势,即已明确了各自产业布局,这为其避开产业同构埋下伏笔。
其中,核电建设以浦东(临港)、闵行等为主的产业基地,浦东(临港)基地主要开展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的研发和总装;闵行基地主要开展核级锻件的研制;同时建设宝钢核材料供应基地。风电以浦东(临港)等为主,建设大型风电机组关键设备产业化研发制造基地。1GCC以闵行等为主,建设燃气轮机、气化炉等关键设备产业化制造基地。
闵行区是上海市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在上海市尚未公布新能源扶持细则之前,闵行区就已经印发了一份长达25页的
小册子。在这本名为《2009~2012年闵行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小册子中,闵行区一共27条扶持政策,分别针对新
关键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碳排放弹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传统粗放型、以高投入及高消耗为标志的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示。随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省级、市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趋于脱钩的城市发展模式[1],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的绝对脱钩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是正增长,但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模式。规划环评中如何界定规划方案可以促进低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低碳对策方面[2]。郑少露等学者[3-5]也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评价规划的环境合理性。以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为分析对象、以分析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程度[1]为评价终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量化碳排放量等低碳指标,多角度分析规划发展路径低碳建设效果的方法。
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以经济基础和现状节能技术水平为依据,通过仔细分析相关规划中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建设方案,明确低碳建设的潜力和空间,设定不同发展情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各级能耗效率指标计算能源消耗量(标煤量),结合能源现状消耗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方案,计算各情景的各种能源实际消耗量。以发改委公布的CO2与能源转换系数预测CO2排放量,计算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弹性系数等指标,判断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
图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2.1 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年鉴、能源统计数据等资料,确定现能源统计单元的能源利用效率,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各行业)、第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的能耗效率,配合实地调研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及趋势分析,识别能耗高的原因及节能潜力,确定规划期末的节能目标。
情景分析:解析各规划拟实施的重大项目及政策,采用主成因分析法识别可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利用情景分析法设定惯性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低碳建设单一路径发展情景(节能减排情景、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以及低碳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各项分析指标。
2.2 计算方法
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其中和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一产和三产的能源消耗强度;为第二产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各行业能源消耗强度;为行业数;为人口数;为人均民用耗能值。
能源转化方法:;其中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系数为不同类型能源碳排放强度,为能源种类数。
碳排放弹性系数法:运用弹性系数作为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基于脱钩理论基础上的现实应用[1]。碳排放弹性系数=1时为当前惯性发展,低碳建设效果为0;碳排放弹性系数=0时为绝对脱钩情景;碳排放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时为相对脱钩情景,数值越小脱钩程度越大,说明低碳建设效果越好。
2.3 评价指标选择
根据评价方法,使用如下指标进行预测(见表1)。各能源CO2排放强度见表2。
表1 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列表
表2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3、应用案例
本研究对象为某地级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该市目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正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伴随加工装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该阶段对资源、环境更大量的消耗可能会使得环境制约趋于明显。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全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加快构建低碳交通网络,并设定了2015年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低碳指标的预期目标值。本文以解析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划拟建方案为基础,运用所建技术路线评价“十二五”期末各情景下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判定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及规划合理性。
3.1 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该市2010年万元GDP能耗1.017吨标煤,比2009年全国能耗平均水平高0.111吨标煤,是同期北京市能耗水平的2倍。解析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化石能源消费仍据主导地位,占总能耗的73%。工业能耗强度为0.795吨标煤/万元工业总产值,是全国的2倍。高能耗行业集中在采选、石油化工、冶金、建材以及电力行业,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耗的95%左右。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应关注以上五个行业。
采用能源转化方法计算各部门及各行业的CO2排放量(见图2和图3)可知,该市80%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第二产业,其中主要排放大户为建材、化工、冶金、采选及农副食品加工行业。
图2 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图3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3.2 低碳控制情景分析
情景一为惯性发展情景,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拟定的经济人口发展指标为依据,假设能源消耗强度保持不变。情景二通过统计分析近10年各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对比分析周边地区、国内各部门能耗水平,结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确定规划期末可达到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情景三以经济基础现状以及能耗强度分析为依据,结合“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适当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能耗强度不变。情景四以“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为依据,明确规划期末清洁能源使用及替代方案。情景五综合以上变化因素,全方位采取低碳措施,确定低碳建设的综合发展情景指标。
表3各情景能源消耗情况及CO2排放量
根据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各情景的能耗强度值,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以及各部门能源消费结构,估算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类能源的需求量。乘以表2排放系数预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详见表3。规划按各拟发展情景实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若按照情景一的惯性模式发展能耗量增长43%,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近一倍。若按照情景五的低碳建设综合发展模式,则能耗量增加18%,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也减少至19%。
3.3 低碳建设战略目标可达性分析
3.3.1规划指标分析
“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设定了规划期末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量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指标的目标值(表4)。情景五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划目标值,说明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以实现,但需同时开展包括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低碳建设措施。按照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的模式发展,均不能满足指标要求。
3.3.2碳排放弹性系数分析
情景一碳排放弹性系数约为1,这与基准情景就是按照现状惯性发展的结论吻合。情景二、情景三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1且大于0.5,说明分别采取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形成轻度脱钩模式。这符合当地经济从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阶段的发展特点。经济基础薄弱且依靠原材料设定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了该地区产业结构本身调整力度不大,节能减排空间有限。情景四和情景五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0.5,说明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规划方案在低碳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弹性系数法来判断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的效果更具准确性和可比性。
表4各情景下低碳建设指标值
3.4评价结果
通过规划指标值法和碳排放弹性系数法分析可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低碳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行,但以较慢的能源增长和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是一大严峻挑战,仅注重单一低碳路径的建设较难实现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低碳发展体系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其中建立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太阳能产业发展,将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4、结论
目前规划环评中的低碳评价工作处于新兴领域,尚无成熟的方法体系,多数规划环评也未开展评价。本文以某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运用所建方法分析低碳建设战略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层次清晰且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该技术路线和方法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飞. 低碳城市发展与对策措施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奇勇. 战略环评中的福建低碳经济对策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10.3:9-10.
[3] 郑少露等.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关键词】嘉峪关 光伏产业 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有利条件
嘉峪关市光热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就地消纳能力强,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
(1)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嘉峪关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3316小时,平均太阳能辐射量6129兆焦/平方米,是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非常有利于建设光伏发电产业。
(2)具备较强的新能源自我消纳能力。作为重工业城市和嘉酒电网负荷中心,对能源消纳能力较强。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嘉峪关市抓住西部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围绕打造“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和“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制品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强化光伏产业与高载能产业同步发展,积极为新能源就地消纳创造条件。
(3)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嘉峪关市抢抓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时机,把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抓手,以建设嘉峪关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能源产业,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推光伏产业成为本市新兴优势产业。
(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嘉峪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多元化发展、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光伏电站、光伏应用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光伏产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4年6月,开展前期工作和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已达1111.5兆瓦。
(1)光伏电站建设情况。“十二五”时期,嘉峪关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4000兆瓦光伏电站,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一期规划建设1000兆瓦。截止2014年6月,嘉峪关市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484兆瓦,并网发电334兆瓦。核准待建项目2个100兆瓦,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1个427.5兆瓦。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6.2亿元,资金来源皆为公司自筹资金。已投产的光伏企业,发电成本不到0.7元/度,由于占有“先建少限”的先机,限电比率低,处于盈利状态。
(2)光伏应用情况。积极开展了光伏农业大棚的试点推广工作,与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内首例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项目,已建成3座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成为全省集新能源开发、绿色电力示范应用、有机农业观光、高效生态种植于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打造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具备光伏发电配套设备生产能力。
二、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电网接入系统薄弱,影响企业产效转换。区域变电及供电能力亟待提高,现有电力输送网架结构很难满足快速增长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需求。截止2014年6月,嘉峪关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可发电量为5.2亿千瓦时,但仅40%左右的装机容量并网发电,其余新建的光伏电站受电网满负荷制约,无法完成并网供电,电站产能不能转化为产值,影响了项目建设进程和企业投资积极性。
(2)光伏产业链相对单一,多限于光伏发电。光伏产业的新衰主要取决于所具备本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本地不具备多晶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技术,其研发、创新能力更是一无所有;与光伏产业相配套的光伏生产企业较少,生产规模有限;与电池组件相关的重要产品生产还处于空白,光伏设备产业链急需延伸。
(3)高载能项目缓建,延迟了光伏电站建设进度。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以用产能过剩行业受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不足作用,致酒钢公司电解铝项目和工业园区部分铁合金、铝材加工等高载能项目建设趋缓,高载能项目建设趋缓影响了光伏电站投资前景,使部分已规划、审批的光电项目缓建、停建,光伏企业观望情绪漫延,明显延迟了项目建设进度。
(4)政策扶持不到位。与常规能源技术相比,新能源是新兴朝阳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在当前技术、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仅靠企业自身是不够的,目前我省在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比较强的激励扶持政策仍然不足,部分企业国家核定的补贴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
三、对策建议
(1)坚持规划引领,在产业科学谋划上求突破。科学规划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起来,确保光伏产业与全市经济发展共享共融,形成以太阳能光伏为主体、以风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2)强化招商引资,在产业集聚发展上求突破。依托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创新引资思路和引资方式,积极加快光伏产业上下游联结。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引进关键性、龙头型、补链型的光伏企业和项目,加快形成相互配套、优势互补的光伏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转型与提升。
(3)强化项目建设,在产业化进程提速上求突破。把项目建设作为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强化光伏电站项目和风电项目建设,不断扩展光电应用范围,围绕新能源产业配套要求,加快光伏产业配套项目进程,努力形成集光伏电站建设和风电、光电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链,强化协调作用,保障各项目协调并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SWOT;发展战略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可以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开发中国首辆燃料电池汽车。2007年《新能源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科技部将“新型洁净能源汽车”列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上取得突破性,新能源车产品和市场日渐成熟。2009年节能与新能源车示范推广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进行试点,2010年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在5个大中城市试水。根据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十城千辆”计划,可以预测2012年,我国新能源车达到年产100万辆的生产规模,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二、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襄樊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樊位于湖北汽车走廊中段(武汉-襄樊-十堰),是湖北省三大整车制造基地之一,是东风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动力和部件制造基地,也是北汽福田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作为传统汽车生产基地之一,2008年襄樊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约20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0多家,分别占到湖北省的1/3和1/2。
目前,襄樊初步形成了电池、电机、控制器、客车底盘、驱动系统到整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拥有20多项专利,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聚集了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系统到整车10多家生产企业,还有30多家企业具备研发制造新能源车零部件的能力。制定了《襄樊市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发展新能源车产业的意见》,成立了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9年底,襄樊开通了首条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营线。
三、襄樊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襄樊市发挥汽车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襄樊只有发挥其传统汽车车都的产业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领先,并形成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实现其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升级,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提升襄樊市产业结构。
其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整合湖北资源、量化特色,打造新襄樊的必然选择。湖北是重工业大省,能源供需矛盾大,襄樊市只有通过整个全省资源,以新能源汽车为发展重点,才能承担起湖北省副中心城市的相应责任,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打造出新襄樊,推动湖北经济的“弯道超越”。
再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襄樊抓住机遇、走向世界,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襄樊市只有积极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挥其汽车产业优势,提升襄樊市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实现走向世界的契机。
四、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健全。襄樊汽车零部件企业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东风集团内商用车、乘用车兼有、发动机、零部件皆备、产品线最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事业基地。全市目前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0多家,形成以东风股份、风神襄樊、东风康明斯、东风德纳车桥、神龙襄樊工厂等五大整车及主机厂为核心,涵盖近万种零部件的完整汽车产业链。襄樊初步形成了电池、电机、控制器、客车底盘、驱动系统到整车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关键总成零部件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2、“三纵两横”技术体系健全。在新能源车“三纵三横”技术路线上(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三横:纯电动车、汽电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动力车),襄樊就占了“三纵两横”(除燃料电池动力车外),整车和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动力电池(高新青山电动车公司和骆驼蓄电池公司)分别进入项目建设和中试阶段。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拥有20多项专利,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聚集了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系统到整车10多家生产企业,还有30多家企业具备研发制造新能源车零部件的能力。
3、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大力鼓励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支持襄樊市和武汉市建设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投入建设中大青山电动汽车、江苏新日电动车、襄樊亨亚高蓄能电池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襄樊市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了《襄樊市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发展新能源车产业的意见》,成立了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重点用于新能源车产业起步期发展的专项资金,开通电动客车公交线路示范运营,国家电网公司已将襄樊列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展示城市。
(二)劣势
1、关键技术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能源车要求电池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低成本、长寿命等。目前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存在不少技术瓶颈。襄樊市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主要依靠自筹,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神龙汽车襄樊工厂、谷城石花蓄电池厂等每年按销售收入的3%-5%投入研发之中,而新能源车的研发投入力度需求较大,导致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2、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襄樊市虽然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但其区位较偏,离大城市距离远,铁路等级低,机场航线少、航班有限。交通制约了襄樊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人才、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流向全国的各大城市和国际市场。电动汽车的商业化,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财政制约使得襄樊市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配套明显不足,减缓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
3、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小。襄樊虽然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但是其人口总量只有武汉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只有武汉的四分之一。相对于武汉、西安等大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市场总量较小。且由于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因此其本地新能源汽车需求较小。较小的本地需求,无法形成主要市场,而远离主要市场,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三)机遇
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发展机遇。2007年6月我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此后国家明确提出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都要求通过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能源消耗少、废物排放低,对节约能源、推动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国家在大力构建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新能源车的产业政策机遇。国家节能减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适时而出,特别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并计划我国在三年内形成50万辆新能源车的产能。“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车重大科技专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工程的启动;受燃油税刺激,将加快新能源车市场化步伐。武汉作为全国首批“十城千辆”大规模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的机遇,依托东风汽车公司提高电动汽车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扩大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份额,产业政策的出台为襄樊新能源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巨大需求空间的市场机遇。新能源车零部件众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很广,对经济拉动作用很大。如果形成以电动车生产、运行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群,假设未来年产500万辆电动车,则年产值过万亿元,而要维持几千万辆电动车运行,其服务行业年产值将超千亿元。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8.98%,达到4034辆。
(四)挑战
1、各市新能源汽车项目竞争挑战。除武汉外,试点城市还包括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和南昌12个新能源车试点城市。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在2020年,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新能源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4000亿。目前上海已经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上海新能源产值可达1100亿元。这些大城市拥有较大的本地市场和充足的资金、人才投入等有利条件,对襄樊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
2、国家汽车产业布局规划的挑战。全国的很多城市都以新能源汽车为发展重点,襄樊市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虽然得到了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项目倾斜,然而如何与全国的城市竞争,如何让国家认识到襄樊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襄樊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不是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能不能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布局中,是否能得到国家对于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对于襄樊市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襄樊市的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资源集成能力的挑战。新能源产业投资收益周期较长,投入强度大。新能源车对传统汽车产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因而就原有的汽车支持系统而言,需要面临一个跳跃。对于新能源车这种高风险、前景不确定的产业,只有少数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此站稳脚跟,而新能源车要通过集成创新进行产品开发,并最终实现商品化,这个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依靠一个系统,大量依赖汽车电子技术及材料。
五、结论
面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机遇,襄樊市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点,把握当前市场环境与国家政策导向,积极整合自身优势和湖北省的资源,通过人才引进、关键技术突破、资金与配套服务建设等的实施,才能实现襄樊从传统汽车基地向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基地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庾晋.新能源汽车――机遇与挑战并存[J].天津汽车,2008(1).
2、洪永福.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展望[J].汽车科技,2009(4).
3、彭红涛等.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的一些思考[J].汽车科技,2009(4).
4、吴憩棠.“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框架[J].汽车与配件,2009(37).
5、陈海林.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步规划设想[J].汽车与配件,2009(48).
2005年初,达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达州市情,着眼追赶跨越,坚持把发展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资源型经济作为区域经济脱胎换骨的主导产业,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达州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和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随后达州市委二届二次全会又提出要着力建设活力达州、开放达州、和谐达州“三大任务”。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在实现“三大目标”、“三大任务”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达州市委、市政府把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作为推进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借各方之助,奋力加快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此推动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新跨越。
为加快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达州市把建设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注重可持续发展,走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集约经营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努力建成以天然气化工为主体,天然气发电、硫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相结合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的实施规划,确立了“力争将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申报为省和国家级工业园区,到2010年产业区面积达到10平方千米,产值达到1OO亿元以上,税利达到15亿元以上;到2020年,产业区面积达到30平方千米,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税利达到5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
在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市县共建,利益同享;项目推动,建管一体”的基本思路和“项目择优原则、环保安全原则、管理服务原则”等基本原则。产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的运作体制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办公运转程序,为进入园区企业代办建设项目行政手续,最大限度地为人驻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目前,达州市正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抓紧进行前期工作,产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起步阶段。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承担的《达州市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可行性课题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的《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发展规划》、四川省化工设计院编制的《达州市天然化工产业区总体规划》均已完成,产业区地质勘查测绘工作正在进行,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启动。宣汉罗家寨日产900万方脱硫厂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巴蜀电力已初步完成2×3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星星能源液化天然气项目已于去年10月动工建设。
从“新能源”到“新兴能源”的转变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的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美国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制定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同时,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澳大利亚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显示,到2020年该国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将升至20%。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过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鉴于中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重重困难,尽快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显得迫在眉睫。特别是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启动经济、振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决策层高度重视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主席在2009年3月中旬参观“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时强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工作尤其不能放松。紧接着,国务院副总理在5月21日举行的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切入点。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8月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首次证实,“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更名为“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他还表示,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始终依靠自身保证能源供应,并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计将在年内制定完成新兴能源发展规划。
从“新能源”到“新兴能源”的转变,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至少反映出如下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其一是对能源认识范围的扩大。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订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中,把新兴能源主要界定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二是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比如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车用新型燃料、智能电网等。其二是对发展新兴能源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有着更为理性的认识。发展新兴能源,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虽然技术合作是一条出路,但不能光希望于国外技术引进和援助,更应该警惕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变成了国外的产业链末端。其三是强调新兴能源产业的长期而非短期发展。根据能源局的设想,正在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删除了“振兴”两个字,而且从原定的到2010年或者2012年延长到2020年。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短期内,新兴能源不会有大的技术性提升,而科技含量的提升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所以最后着眼于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发展布局,而不是短期振兴。基于上述理由,所以去掉了“振兴”这个词,改为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布局有深意
近年来,我国新兴能源产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及大企业掀起了一股建设新兴能源产业基地的热潮。比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区推进非粮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发展,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集团大力进军新能源领域,为生物质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发展目标方面,此次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比以往任何一次规划的目标都要庞大。以风电为例,根据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 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建成1~2个1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 万千瓦。在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大省。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和吉林白城等6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建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而据能源局透露,目前形成的《规划》对新能源发展目标的制定已经较此前外界流传甚广的版本规模更为宏大。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连续三年成倍增长,已达到1200多万千瓦,排世界第四位。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相当于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仅仅限于较少数几个地带。就内陆而言,大约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00,主要分布在长江到南澳岛之间的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以及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山东、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达板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游、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主要包括了新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蒙西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蒙东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河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最新一次风能评估结果表明,甘肃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可利用区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0. 6%。更为重要的是,甘肃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公里的狭长走廊内,不但有“世界风库”瓜州、“风口”玉门,其他地区也分布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并且,这里也没有台风,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摄氏度,适于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还有大面积的荒漠可利用,广布风电场,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
目前,甘肃风电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0万千瓦。在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此次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联片开发、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准规划,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十一五”末将建成装机516万千瓦;“十二五”末再新增装机755万千瓦,累计建成装机1271万千瓦。该项目将成为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甘肃省建设能源大省的骨干工程之一。
重振经济的新引擎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新能源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从美欧日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公布的刺激经济计划看,都将新能源发展和能源效率提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措施之一,通过政府投资或鼓励私营部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从短期来看,这些投资、计划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而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从更长远的时期来看,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估计,未来30~40年,全球每年投资低碳经济至少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7~2030年期间需要超过26万亿美元。
目前,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候。在遭受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经营困难的迹象十分明显。在2003~2007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10%,并于2007年达到11.9%的新高。然而,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到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只有7.1%。
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往往是新技术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契机。而每一次全球经济的再度复苏,都离不开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创新。这也就是世界各国在经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纷纷致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中国而言,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至少会有以下几点积极作用。
第一,有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去年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中,有5800亿元用于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其比例占到了整个计划的15%左右。而根据汇丰银行一项统计表示,用这么大的资金投入比例用于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中国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经济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的的增长模式,通过大规模投资于一种新型产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有利于阻止经济的持续下滑,扭转其他传统产业不景气的局面。
第二,有助于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虽然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对于实现“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任务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也对于保持未来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有助于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减少重要资源对国外的依赖。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了70%,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消耗煤炭28亿吨、石油6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0%。因此,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对于摆脱石油等重要能源对外高度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兴能源产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一些新兴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方面,即使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国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已超2亿吨标准煤,氢气年产量已近9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氢气生产国。2004~2007年底,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加437%,而中国更是猛增了77倍,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风力发电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安排的风电设备研发项目,为提高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过,在看到我国新兴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矛盾。比如目前新能源电网接入问题,以及光伏发电标杆电价问题等尚待明确。如因风电等新能源电量不稳定,电网接入需要大量投资,此外电网企业还要提拱附加服务,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政策中对于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电网接入并无明确规范。
新兴能源企业竞争无序也是当前发展新兴能源产业的一大弊端。由于目前国家在新能源产业政策及法规建设方面还有不少空白,对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布局、管理都缺少经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很难规避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等问题。以风力发电为例,目前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四家已明确表态将风力发电作为下一步发展重点。目前,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200兆瓦,如果算上太阳能、生物等新能源的发电量,再加上目前的水电、火电、核电,届时布局及产能过剩的问题怕要大大超出目前所能估计的程度。此外,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也是制约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比如在风电产品市场上外资企业产品大约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经过20年以上的野外运行考验的国产化成熟机型,在2.5兆瓦及以上的超大型机组的研制上还处于样机阶段。